2003年,海信科技生存图

2003年,海信科技生存图

一、2003,海信技术生存图景(论文文献综述)

高婷婷[1](2021)在《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教育供给侧视角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每年都会出现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一致的情况,究其根源是供给环节出现了问题。为缓解“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地方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为社会所用,本文从教育供给侧角度,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因,由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研究是以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供给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为研究方法。在问卷和访谈中,借助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设计问卷。对回收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和整理,采取求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描述性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法规对地方本科院校和企业的约束力欠佳,致使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过于简单化,人才培养流于形式。第二,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盲目模仿的倾向,实践课程的比例较少,有待增加比重。第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少,对学生的培养不利,需要关注教师群体中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引入,提高教师的整体待遇。基于以上研究,建议从政府、学校、学生三个角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刘函宁[2](2020)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民的消费模式发生快速转变,通过消费系统的不断延伸和升级,固化在我们的城市、建筑和公共生活中的“消费”,成了一种消费文化语境。而城市综合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性建筑类型代表,其空间设计与消费文化语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多集中于将各部分空间拆出来单独分析、综合论述,缺少整体视角下的逻辑性梳理和演变研究。本文则从消费文化语境特征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两条路径出发,试图把握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演变机制和因素,探寻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基于消费文化根本性诉求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论述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和城市生活关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和原因,强调了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探讨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接着,沿着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间框架,对城市综合体的大量调研案例从空间构成特征、空间组合形式、空间使用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性分析和论述,并将中国香港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作为对照组与比较研究框架内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进行平行比较。通过中国香港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总体发展趋势总体同中国大陆地区的相似性和前瞻性,归纳了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在实体形态、开发与运营、空间交互三个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对应这三个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本文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综合体的空间设计的动因在于消费价值、消费意趣、消费渠道三方面因素。最后,结合上述消费文化影响因素、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最新发展以及香港地区的发展走向,提出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未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因遵循多元性、自反性、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

张锡明[3](2020)在《“三和大神”的身份建构 ——基于对深圳“三和大神”青年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身份认同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建构属性。它的生成与再造,对个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与就业等有深切影响。和主流社会的青年不同,“三和大神”青年在“做一天玩三天”的日常生活中展现着“自由”而“颓废”的生活状态,建构着似乎不再渴望发展和不计未来的身份认同。本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研究“三和大神”身份是如何生成、实践与再造的。围绕这些议题,本研究主要以社会建构理论、日常生活理论为理论分析视角,采用定性的田野调查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对“三和大神”青年的身份建构展开研究。田野调查从2019年3月持续至同年11月。在参与式观察中,笔者先后正式或非正式访问、观察的调查对象122人,写就47万余字的田野笔记,形成了关于“三和大神”的较为完整系统的调查记录。研究发现,三和青年滑向“三和”的逻辑动因主要包括正常工作努力受挫、失足而难以回归正常生活、自我追求的困境等。不良的原生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状况、正常就业和婚恋的挫败、“成家立业”社会文化期待的排斥、“案底”的社会排斥、社会支持的薄弱等因素的复合重叠,驱使其逐渐放弃规范化的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涯,滑向了“三和”。三和区丰富的非正规就业机会、低廉的生活机会、同辈亚文化的支持等为三和青年的生存提供了经济与社会基础,这些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并再造了“三和大神”身份。三和青年能在这里从事着不稳定的劳动,在廉价低质的生活消费、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热闹但各自孤立的流动社交人群中维持基本生活。亦能在他们交流互动而生成的“抵抗劳动”的价值观念、自我调侃和安慰的“挂逼”象征符号、“自私自利、赌博投机”的文化氛围中找到情感共鸣和安慰。他们在劳动抵抗中生成“惰性”,过着自由、散漫、快乐、颓废的生活,并产生了“家”的归属感。“自由”而“颓废”的“三和大神”身份在其中得以生成和再造。三和青年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生存危机、社会排斥和身份认同危机。由于工作不稳定、收入微薄,他们经常难以维持生计。主流社会对“三和大神”身份的不认同,也让他们经常遭受社会谴责、就业歧视、身体驱逐等社会排斥。对这些危机,三和青年能动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在缓解部分危机的同时,他们陷入了更糟糕的社会处境。大多数三和青年试图脱离“三和大神”身份,却因为双重的结构限制而失败。“三和大神”青年身份是社会结构和微观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互动的结果。在社会快速变迁、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转型中,处于社会底层的三和青年很难孤身达成社会文化期待或其个人追求的自主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在遭遇困境时也缺乏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劳动权益保护和可及的政策服务。这些社会结构影响下挫败的生活境遇让三和青年滑向了“三和”。受城乡经济差异、城市化发展、劳动力用工制度变迁等宏观结构影响产生的三和区,恰好为这些青年提供了独特的就业与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三和大神”身份很大程度上是三和青年的自主选择。这些青年在生活的挫败中自愿地停留在三和区维持“三和大神”身份,并主动地生产着维持该身份的同辈亚文化。“三和大神”青年印证了“结构模式”解释逻辑的适用性,而这些青年仍然没有真正地解决他们的结构处境问题。但同时,这些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的抵抗实践,也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集中于休闲领域和“象征性”抵抗的局限,呈现一种新的抵抗模式。

张蓉[4](2020)在《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叙事性空间建构 ——郴州80美食广场室内设计》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攀升,在过去的40年间,无数新城镇拔地而起,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而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乡愁”危机,大量记录着人们生活情感的大街小巷、村头市集因为新城镇建设的需要而被迫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些场所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载体,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兴盛衰荣,如今却一步步消散在滚滚洪流中。针对这类城市记忆场所的遗失问题,很多地区开始了“城市记忆保护工程”。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活化并维系好这些见证地方情感的记忆场所,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共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以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叙事性空间建构为切入点,以郴州80美食广场设计项目为实践案例,引入社会心理学中集体记忆相关内容作为本次设计实践的理论支撑,将叙事性空间的建构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大量文献阅读、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对集体记忆与叙事性空间设计等理论进行梳理与探源,同时对叙事性空间建构所需的要素展开研究与提取。另一方面尝试对商业空间塑造与场所记忆保存进行设计实践探索,以期找到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的着手点。记忆与情感的融入不仅是响应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国家记忆工程的号召,同时也为项目所在的商业空间注入了额外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竞争优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围绕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为集体记忆与叙事性空间设计理论综述,主要对集体记忆与叙事性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第三章为叙事性空间建构策略,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诠释叙事性设计手法如何作用于空间情境的塑造与表达,并尝试从叙事、造景、忆情三个方面提出叙事性空间建构的基本策略。第四章为郴州80美食广场室内设计项目实践,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室内设计方案,阐述前期所提出的设计理念与构建策略如何具体运用到设计实践中。第五部分为结语,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对项目总体方案与论文不足之处作出总结性评价,为自身之后的学习与研究之路提供参考建议。

王一翔[5](2019)在《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提升方法》文中指出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其室外广场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性,随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及其室外广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均由私人地产企业介入,并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本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室外广场也被披上了私有化的外衣,导致社会公众对其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均不明确,也因此引起社会及学术界对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的质疑。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性概念的解读,对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空间要素进行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提出相应提升方法,最终提升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的公共性,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以及更好地发挥城市空间资源的价值,提升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在城市中的空间资源使用价值。文章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总结概括了长沙商业综合体及室外广场发展背景,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情况,指出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明确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定义,提出公共性、空间公共性概念,以及社会活动的行为特征;第三章提出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物质空间要素与社会空间要素;第四章选取长沙三个典型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案例,总结了空间边界和节点吸引力不足、公共设施设置不足或被闲置、售卖活动不被认可、使用者种类与活动丰富程度不足的现状,分析出空间边界与节点及公共设施实际使用需求考虑不足、多样人群和多样活动包容不足的问题;第五章提出了强化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空间要素实际作用的公共性提升方法与策略。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刘咏芳[6](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件盛事,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图景,也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教育方式,刷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环境,并提供空前机遇和严峻挑战。社会责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和内容要素,也明显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生存中的“95后”大学生在道德与利益、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认同与叛逆之间犹疑徘徊,举棋不定。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教育既是学界热议的理论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责任观,以及列宁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载体论、过程论基本原理,借鉴传播媒介理论和认同理论,从价值认同生成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采用递进结构以“理论建构-应然性-实然性-矛盾分析-对策与路径”为框架线索,在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历史梳理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内容体系、圈层结构及相互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已有文献勾勒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现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于双重认同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进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方略。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拓展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视角,将新媒体环境引入社会责任教育研究,初步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结构分析、动力分析两方面着手,在结构分析方面,将历史梳理和现实观照相结合,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在动力分析方面,从内隐认同的形成过程着手,将新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生成的环境因素进行学理考察,探析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与转化机制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研究视野,扩展了研究视角。新视角有助于增强以社会责任教育为重要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2)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圈层结构体系。首先从中外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发现环境变迁和本国历史文化情境是影响社会责任内容变化的因素。对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回溯性考察发现,社会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由本国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传播方式随着媒介发展变化而变化、突出实践导向,将责任行动能力纳入教育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缕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依据,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即以政治责任教育为内环核心、以有机一体的社会责任教育为支撑圈层、通过外环责任行动能力教育与实践相交互。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圈层体系的提出使得社会责任教育更加系统化、更具有整体性。(3)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在第五章中,基于双重认同模型,在探索外显认同向内显认同转化过程中,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环境下内显认同的微观实现机制,即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教育和社会思潮交叉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意识的推动下,影响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的发展;在新媒体强化因素的作用下,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相互促进;通过新媒体情景触发机制,在驱动因素作用下生成社会责任行动;最终,评价反馈机制会进一步强化其价值取向、激发社会责任行为,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这一结论有助于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新媒体实践应用,为解决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可操作、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路径选择。在系统性研究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环境变迁和实践导向是建构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和建构依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存在群内差异和知行不一的问题;新媒体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应用与时代要求还有差距,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给社会责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三,完善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以转变新媒体育人理念为前提,以改进社会责任教育基本思路为核心,以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为保障,切实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赵月皎[7](2017)在《集团网络中子公司嵌入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的企业为核心,以所有权持股、连锁董事、关联交易和财务管理等为主要连接纽带,由多个独立法人形成的企业联合体。随着经济复杂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集团这一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流行。对新兴经济体而言,企业集团弥补了制度漏洞和市场不完善;对发达经济体而言,企业集团则发挥了多元化和全球化优势。在我国企业集团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但却面临着"大而不强"和"大而不优"的问题。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和产品,但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企业集团距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不是企业之间单打独斗的较量,而是在质量和速度上更依赖网络间的合作与资源的协同。与此同时企业集团也不再是简单的科层结构,而是呈现多重联系、相互交织以及具有更多内部活动的网络功能。子公司不单单是依附于集团的从属角色,而是在集团网络中利用资源和关系进行创新的主体。如果仍以金字塔或扁平式的结构分析企业集团,无疑忽视了集团复杂的网络功能。遗憾的是,已有研究主要停留在比较集团隶属企业和独立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忽视了集团内部结构、集团成员之间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状况,有必要将复杂的集团成员关系视为有边界的网络,分析子公司在集团网络中位置中心性和关联紧密性对子公司研发决策、资源和动机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子公司在集团网络中的嵌入特征有哪些,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第二,子公司结构和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和具体路径有哪些;第三,子公司嵌入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作用边界是什么,当网络嵌入程度相同时,是否会因子公司内外部条件差异,对集团网络和技术创新产生不同影响。以社会网络视角审视企业集团,可深入探索结构与关系嵌入下,集团公司与多级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揭示子公司在集团中的位置、与其他子公司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推动集团整体和内部视角的结合研究。同时企业集团概念和范围明确,网络边界清晰,成员关系稳定,为整体网络研究提供了新路径。对实践而言,可以帮助子公司意识到集团网络嵌入的重要性,并通过自主能动作用的发挥、产生知识溢出、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等主动改善与集团公司的关系,从而更好利用集团网络进行创新。选取2006-2015年870家集团隶属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人工方式从年报、天眼查、百度搜索和同花顺等网站获得研究变量,使用stata进行回归、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集团网络中子公司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特征分别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且各特征维度影响存在差异。子公司结构嵌入主要体现在集团网络内子公司之间多层次结构与位置问题,结构嵌入分为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的制度距离、地理距离和控制距离;关系嵌入分为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的业务相关性和高管相关性。子公司制度距离越远,公司之间资源和知识异质性越强,越容易产生突破性创新;地理距离越远,子公司与集团其他成员之间的知识溢出越困难,技术创新越少;子公司控制距离越远,集团监管成本越高、越不愿意支持子公司研发,技术创新越少。从关系嵌入来看,子公司业务相关性越高,越易与集团形成资源共享和知识溢出,进而产生创新协同;子公司与集团高管相关性越高,获取资源和机会越便捷、越有利于信息传递与沟通,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第二,子公司嵌入通过影响集团公司资金支持和业务支持对技术创新产生作用。两种支持呈现差异,其中集团业务支持比资金支持发挥的作用更大,为主要中介路径。子公司嵌入通过影响集团网络资源的配置、知识传播范围和程度、集团公司支持力度作用于技术创新。在集团两种支持方式之中,资金支持属于直接支持,可缓解子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直接用于研发投入,增强研发风险的承担能力;而业务支持则更为隐蔽,通过促进知识溢出、创造研发机遇、提供后勤服务等,间接帮助子公司增加稀缺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在实践中,资金支持作为中介的显着性远低于业务支持。限于不同法人主体间资金和利益独立核算,资金支持只能作为少数应急手段。而业务支持则更多存在于平时生产经营过程中。第三,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子公司嵌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子公司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越严重进而越依赖于集团,网络嵌入发挥作用更显着。在我国新兴经济体背景下,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因行业呈现较大差异。当子公司处于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行业时,潜在投资者因为获取信息困难以及风险等因素不愿意进行投资,子公司面临的外部资金问题进一步加剧。在集团网络中,若该子公司处于核心位置或与集团关联紧密,则能够充分利用集团网络"多钱"和资源再配置优势,缓解研发资金问题。而对于行业信息不对称低的子公司,面对的外部市场信息透明度高,股权和债券融资更活跃,则可能较少依赖集团支持。第四,内部资源禀赋状态对子公司嵌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内部资源禀赋状态越好,集团越重视该子公司。尽管子公司的嵌入特征类似,但自身资源禀赋状态的差异使得集团支持和知识传递产生不同,进而作用于技术创新。当子公司经营良好时,企业集团会对该子公司更加重视,表现为两种:一种是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协同创新增加,网络嵌入与技术创新关系更显着;另一种是集团促使子公司发挥"帮助他人"的作用,网络嵌入对技术创新影响程度降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探索了子公司在集团网络中的嵌入特征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企业集团网络发挥作用的黑箱,丰富了整体网络研究。结合社会网络的视角,真实呈现实践中企业集团内部网络关系,首次对集团内子公司在网络中的嵌入进行系统分析,并推演其对子公司研发决策和行为的影响。第二,识别了集团支持在子公司嵌入与研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揭示了集团网络对研发影响的具体路径。本文首次将集团支持概念予以具体化,并从资金支持和业务支持两个方面,检验其中介作用。子公司嵌入差异导致集团支持偏好,进一步影响研发资源和决策。通过集团支持中介路径的检验,增加了对集团网络的理解,同时为解释集团网络和集团支持推进技术创新的机理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三,洞察了子公司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内部资源禀赋状态的调节作用,补充了子公司嵌入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边界条件分析。

伍健[8](2017)在《企业愿景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的作用:内涵、作用机制及有效性》文中提出愿景指企业对未来期望成为“什么样子”的描述,为组织描绘了未来发展的生动画面,是企业想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及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关于愿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直受到组织行为领域及战略领域的学者的关注。现有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了愿景作为企业战略体系的一个部分,对企业战略的引领作用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也从内部视角讨论了愿景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从企业外部视角的研究。事实上企业需要通过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整合外部资源来求得发展。那么,企业愿景会促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支持吗?愿景在企业进行利益相关者管理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本论文希望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此作出补充,研究中将对企业愿景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的作用的内涵、作用机制及有效性进行探讨。本论文首先对企业愿景管理的概念、内容与要素、愿景对企业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及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企业愿景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心理契约理论、心象理论的梳理。在归纳总结和分析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此提炼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本论文通过四个研究探讨了企业愿景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的作用的内涵、作用机制及有效性。第一个研究对愿景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的作用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中以中国5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愿景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企业愿景表达对利益相关者诉求进行了关注及响应:①超过80%的企业愿景响应了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诉求,这是一种宽泛的响应;②将近一半的企业愿景响应了政府的诉求,表现出对中央经济规划及发展战略的跟随;③约30%的企业愿景响应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等的诉求;④超过20%的企业愿景响应了员工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的诉求;⑤约18%的企业愿景响应了社会公众对“承担社会责任、环境友好”等的诉求;⑥还有少部分企业愿景响应了股东、合作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另外研究还发现不同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及内外部环境选择一类或少数几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响应,且不同企业对同一类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响应策略有差异。第二个研究和第三个研究探讨了愿景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本论文提出的愿景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分析框架进行检验和延伸。虽然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提出了该分析框架,但是愿景对利益相关者会有怎样的影响,影响机制是怎样的?以往研究尚没有对此进行探讨。本论文通过实验法,以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愿景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愿景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能够促进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品牌的认同,其中心理契约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2)另外我们还发现,利益相关者感知到的愿景描述所呈现图景的强度对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品牌的认同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心象唤醒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第四个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就愿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愿景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及响应对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品牌的认同有显着影响,但是愿景的这种影响是否会转化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呢?研究中,我们以中国500强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愿景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与响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发现,(1)企业愿景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和响应对企业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愿景对消费者、员工诉求的关注和响应同样也正向作用于企业的绩效。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论文的创新点和实践启示进行了概述,同时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韩志辉[9](2014)在《基于企业创造附加值的品牌构建及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对企业家来说,如何有效的创建品牌、积累品牌、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是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附加值、品牌价值及评估的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品牌构建与品牌价值的研究元素分离;对品牌附加值和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停留在定性的讨论分析上;对品牌价值内涵及评估的研究忽略了对企业运营活动的分析,对企业的品牌构建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现有的品牌构建理论、品牌构建的方法汇总分析,研究现有品牌构建相关理论方法与品牌价值形成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品牌构建的理论方法与企业营销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找到了品牌构建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解决了品牌构建与品牌价值分离的问题。第二,从附加值的角度分析品牌带来附加值的机理,研究品牌价值的形成和品牌构建的方法,论述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程度;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分析各要素对附加值影响程度。研究品牌附加值的来源、构成要素,以及与企业品牌经营活动内在的逻辑,实现了品牌附加值和品牌营销活动之间内在的链接。第三,通过企业构建品牌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将品牌构建过程与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对比研究,对品牌构建的元素进行全新的梳理,设计了一系列品牌构建的方法工具,为企业的品牌构建提供了一体化的系统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企业自主品牌运营能力系统模型,分析了研发、生产和营销子系统三者之间相互协同,促进企业自主品牌运营能力系统的良性运转模型,有助于企业系统思考,提升品牌附加值。第四,设计了基于品牌附加值的品牌构建模型,在一个模型中对企业的品牌构建、品牌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的形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机理进行论证。设计了基于附加值构建模型下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为品牌价值评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欧阳忠明[10](2011)在《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文中指出1970年,应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需,人力资源开发(HRD,简称HRD)学科在美国诞生。此后,这门聚焦于工作场所学习问题研究的新兴学科不断获得成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在全球化与知识社会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战略,并将教育与学习作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各级各类教育与学习中,以发展劳动者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为核心的工作场所学习,无疑在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诞生了我国首个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在企业、机关、医院、学校等不同组织内从事员工学习与能力发展工作的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以及这领域的学术研究者。可以说,人力资源开发专业教育的出现表明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从此走上了创生之路。当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首先面临着学科自立性以及学科构建等问题。因此,审思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40多年来的发展问题与经验,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学科领域所形成的特定的概念、属性、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学术共同体等基本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在借鉴和超越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内涵与框架,不仅对发展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能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现,构筑基本的学理基础。为此,本文以定性思辨、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学科互涉”为研究视角,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学科作为学科互涉产物如何构建”。论文首先对学科互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而为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学科互涉作为知识产生的重要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通约性”的学科,为了解决某一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不同学科间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双向或多向沟通,从而对研究问题进行知识整合,实现综合性理解的研究过程。学科互涉的本质是实现多元知识之间的整合,是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对现有学科理论和知识进行批判性评价和创造性联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不同学科在互涉过程中,催生学科互涉“贸易区”的形成。学科互涉“贸易区”通过“贸易机制”发挥作用,实现“贸易共同体”的合作,从而形成贸易成果:一是拓展原有学科知识体系;二是诞生新兴学科。其次,论文在借鉴和反思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衡量学科自立性程度的内在观念建制和外在社会建制标准,论述了人力资源开发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核心概念、属性特征以及科际关系等基本问题,以及论证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自立性等基本问题。从科际关系看,它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学科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再次,作为一门发轫于美国的学科,系统地梳理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历史进程,分析和反思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发展现状,对于促进其他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发展历程的梳理,表明了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是学科互涉的产物。当前,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处于一个发展期,正逐步形成自身的学科框架。然而,由于母学科为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在学科边界、理论构建、研究方法、学术共同体和专业教育等方面充斥着各种学术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进程。论文以学科互涉为视角,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必然性和危害性,并提供了相关的启示。最后,论文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揭示了人力资源开发学科诞生既是外在驱动力推动的结果,也是内在核力诱生的结果。然而,从学科自立标准来衡量,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处于萌芽阶段,而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则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借鉴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发展经验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学科互涉的本质——知识整合为指导原则,勾勒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跨溪建屋”的图景:学科边界要以“工作场所为场域、员工学习为焦点”;理论构建上要“多元素材的摄取”,从而实现“整合性理论生成”;在研究方法上以“多学科方法融贯”为指导,实现“方法与对象匹配”;共同体成员可以是“多学科身份交汇”,但需要“内在核心力聚合”;专业教育上可以有“不同的院系归属”,但都是处于“同一的学科家庭”。

二、2003,海信技术生存图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海信技术生存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教育供给侧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教育供给侧改革概述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支持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设计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实施
    第二节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一、培养目标状况
        二、课程体系状况
        三、实践教学状况
        四、师资建设状况
        五、校企合作状况
        六、培养评价状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第一节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
        二、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
        三、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
    第二节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归因
        一、政府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企业层面
        四、学生层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策略
    第一节 政府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确保精准供给
        一、加强宏观规划管理,扩大院校办学自主权
        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提供切实政策保障
        三、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改善院校办学条件
        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第二节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达成多元供给
        一、更新办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强化课程体系改革
        三、强化教师管理体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四、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
        五、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促进“产学研”融合
    第三节 学生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实现高效供给
        一、提高主体意识,锤炼自我的意志力
        二、加深培养方案的认识,调整自身需要结构
        三、强化自身积极情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生活与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1.1.2 城市与城市综合体
        1.1.3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城市综合体
        1.4.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与建筑空间研究
        1.4.3 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
    1.5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研究
        1.5.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界定
        1.5.2 消费文化及其延伸
        1.5.3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设计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步骤与逻辑
        1.6.2 研究方法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消费文化语境作为一种自变量
    2.1 关于以时期为分类的消费文化语境的说明
        2.1.1 基本时间跨度
        2.1.2 时期划分依据的五个维度
        2.1.3 四个时期的分类
    2.2 国内大陆地区各时期消费文化语境的特征
        2.2.1 Ⅰ时期(1998~2003)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2.2.2 Ⅱ时期(2004~2009)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2.2.3 Ⅲ时期(2010~2016)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2.2.4 Ⅳ时期(2017 至今)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2.3 关于各时期城市综合体案例选取的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各时期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3.1 空间构成特征比较研究
        3.1.1 空间构成的内涵和类型判别依据
        3.1.2 Ⅰ时期(1998~2003)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3.1.3 Ⅱ时期(2004~2009)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3.1.4 Ⅲ时期(2010~2016)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3.1.5 Ⅳ时期(2017 至今)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3.2 空间组合形式比较研究
        3.2.1 城市综合体各宏观空间模块的空间组合形式
        3.2.2 商业及公共部分的空间组织与布局
        3.2.3 局部空间组合手法
    3.3 空间使用特征比较研究
        3.3.1 中庭底面空间使用特征
        3.3.2 中庭边沿空间使用特征
        3.3.3 主要出入口空间使用特征
        3.3.4 辅助空间使用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演变
    4.1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发展——以香港城市综合体为例的对照组论述
        4.1.1 实体形态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4.1.2 开发及运营策略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4.1.3 空间交互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4.2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发展与演变的因素
        4.2.1 消费价值因素
        4.2.2 消费意趣因素
        4.2.3 消费渠道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未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要点
    5.1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原则
        5.1.1 多元性(Pluralism)原则
        5.1.2 自反性(Reflexivity)原则
        5.1.3 开放性(Openness)原则
    5.2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策略
        5.2.1 利用空间感知强化城市空间的构成特征
        5.2.2 结合城市空间系统的开放化设计
        5.2.3 利用空间原型和符号要素的场景化设计
        5.2.4 同功能空间的差异化设计
        5.2.5 以事件为线索驱动的空间设计
        5.2.6 周全响应的辅助空间设计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作者调研的北京、天津城市综合体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附录2 作者调研的香港城市综合体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附录3 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活形态调研表
    附录41998 ~2019 中国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
    附录51998 ~2019 年中国历年总票房收入表
    附录6 国内以城市综合体为底层物业的已发行的类REITs、CMBS、CMBN产品汇总表(截至2019年7月31 日)

(3)“三和大神”的身份建构 ——基于对深圳“三和大神”青年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三和大神”现象素描
        二、不同时空中青年身份的论述
        三、青年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
        四、青年的身份认同危机
        五、现有研究的启示与本研究的定位
第二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理论
        一、社会建构理论
        二、日常生活理论
        三、身份认同理论
        四、社会表征理论
    第二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加入“三和大神”青年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论的选择
        三、研究地点的选择
        四、数据收集过程
        五、数据分析
        六、研究的可信度
        七、研究伦理
第三章 滑向“三和”的逻辑动因
    第一节 融不进的主流:正常就业与婚恋的挫败
        一、三和青年的家庭背景与教育状况
        二、不愿工作:正规就业市场的阻隔与自我排斥
        三、放弃家庭生活:婚恋挫败与社会文化的排斥
    第二节 失足青年的消极应对
        一、赌博、债务危机及其逃避
        二、犯罪服刑及其社会融入的艰难
        三、刑案罪犯的责任逃避
    第三节 追求自我的困境
        一、流浪“三和”:追求梦想受阻
        二、做“大神”:探寻人生价值
        三、沉迷“三和”:自由的生活
    小结
第四章 “三和大神”的身份生成与再造
    第一节 三和的就业机会与三和青年的生存之道
        一、普工类就业:正规和非正规就业市场
        二、营生就业:自由的买卖经营
        三、特殊就业:其他的从业选择
    第二节 “三和大神”的消费及其日常生活
        一、城中村:低廉的生活消费
        二、公共空间:打发闲暇的时光
        三、日常社交:内卷的弱关系
    第三节 “三和大神”的文化再造
        一、“抵抗劳动”的共享价值观念
        二、自我调侃和安慰的“挂逼”象征符号
        三、“自私自利、赌博投机”的文化氛围
    小结
第五章 “三和大神”的身份危机及其应对
    第一节 生存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一、不稳定的生活状态
        二、生存危机的精神与身体后果
        三、生存危机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社会排斥及其应对策略
        一、社会谴责
        二、就业歧视
        三、身体驱逐
    第三节 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一、“三和大神”的身份认同危机
        二、告别“三和大神”身份的决定
        三、告别“三和大神”身份尝试的结果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一)社会建构的“三和大神”青年
        (二)“三和大神”青年身份的理论讨论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受访者信息
附录二 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后记

(4)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叙事性空间建构 ——郴州80美食广场室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关于集体记忆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1.3.2 国内外关于叙事性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1.3.3 国内外叙事性空间建构的设计实践概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结构框架
第二章 集体记忆与叙事性空间设计理论综述
    2.1 记忆与集体记忆
    2.2 叙事与叙事性空间设计
    2.3 中式意境与西方场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叙事性空间建构策略
    3.1 叙事:空间主题的选取
    3.2 造景:空间情节的演绎
    3.3 共情:空间记忆的触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郴州80美食广场室内设计实践
    4.1 项目简介
    4.2 总体规划设计
    4.3 叙事性空间建构策略应用
        4.3.1 主题概念的选取
        4.3.2 生活场景的呈现
        4.3.3 情感与记忆的触发
    4.5 项目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5)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提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背景
        1.1.2 长沙商业综合体及其室外广场发展背景
        1.1.3 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特征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公共性
        1.3.2 关于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
    2.1 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界定
        2.1.1 商业综合体
        2.1.2 室外广场
        2.1.3 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
    2.2 公共性与空间公共性
        2.2.1 公共性
        2.2.2 空间公共性
        2.2.3 空间公共性特点
    2.3 社会活动行为特征
        2.3.1 社会活动之边界效应
        2.3.2 社会活动之集聚效应
        2.3.3 社会活动之不可预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要素
    3.1 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物质空间要素
        3.1.1 室外广场空间边界与公共性
        3.1.2 室外广场景观节点与公共性
        3.1.3 室外广场公共设施与公共性
    3.2 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社会空间要素
        3.2.1 室外广场售卖活动与公共性
        3.2.2 室外广场使用者与公共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调研及公共性分析
    4.1 调研目的、方法及调研对象选取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主要方法
        4.1.3 调研对象选取
    4.2 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现状
        4.2.1 空间边界和节点吸引力不足
        4.2.2 公共设施设置不足或被闲置
        4.2.3 售卖活动不被认可
        4.2.4 使用者种类与活动丰富程度不足
    4.3 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问题分析
        4.3.1 空间边界与节点实际使用需求考虑不足
        4.3.2 公共设施实际使用需求考虑不足
        4.3.3 多样人群和多样活动包容不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化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空间要素实际作用
    5.1 提倡空间动态设计
        5.1.1 物质要素适度设计
        5.1.2 物质要素弹性设计
        5.1.3 日常随机活动介入
    5.2 推进使用者多过程参与
        5.2.1 使用前试用
        5.2.2 使用后评价
    5.3 加强空间多尺度划分
        5.3.1 通过整体设计提升公共性
        5.3.2 通过提升私密性提升公共性
        5.3.3 通过柔化硬质边界提升公共性
    5.4 加强空间多要素叠合
        5.4.1 气候热环境
        5.4.2 多重功能复合
        5.4.3 设施灵活使用
        5.4.4 文化要素融合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室外广场满意程度统计图
附录二 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调研统计表
附录三 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使用调查问卷
致谢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1.2.2 我国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1.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1.2.4 当前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学理探究
    2.1 理论来源和借鉴
        2.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1.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2.1.3 媒介理论
        2.1.4 认同理论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
        2.2.2 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教育
    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认同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3.2 认同理论与社会责任教育的适洽性
        2.3.3 虚拟认同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的生成
        2.3.4 基于虚拟认同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框架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结构
    3.1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提出与形成
        3.1.1 国外思想史关于社会责任教育基本内容的论述
        3.1.2 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内容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生成与流变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3.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3.2.2 新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探索
    3.3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
        3.3.1 从一般责任教育到特殊责任教育
        3.3.2 从消极责任教育到积极责任教育
        3.3.3 从个体责任教育到对他人的责任教育
    3.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
        3.4.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视角
        3.4.2 新媒体环境下建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目标依据
        3.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建构的特性诉求
    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
        3.5.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
        3.5.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
        3.5.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圈层分布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时代境遇
    4.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
        4.1.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
        4.1.2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
    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
        4.2.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评估
        4.2.2 社会责任教育融合新媒体的总体状况
    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挑战
        4.3.1 新媒体多元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模糊
        4.3.2 新媒体娱乐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疏离
        4.3.3 新媒体碎片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阻滞
        4.3.4 新媒体虚拟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障碍
    4.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机遇
        4.4.1 掌握新媒体作为教育文化环境的基本规律
        4.4.2 运用新媒体作为教育技术手段的核心功能
5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
    5.1 基于双重认同模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
        5.1.1 外显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5.1.2 内隐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5.1.3 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机制的辩证关系
    5.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的作用
        5.2.1 研究方法选择
        5.2.2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的动机
        5.2.3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5.2.4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情感的影响因素
        5.2.5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实践的驱动要素
        5.2.6 社会责任评价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反馈作用
    5.3 理论整合与解释
        5.3.1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作用
        5.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生成的机制保证
6 新媒体环境下优化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
    6.1 前提:转变社会责任教育育人理念
        6.1.1 构建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的伦理向度
        6.1.2 丰富新媒体素养的时代内涵
        6.1.3 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
    6.2 核心:改进社会责任教育思路
        6.2.1 强化教育整合性应对新媒体碎片化情境
        6.2.2 运用教育系统性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6.2.3 采用新媒体“智慧教育”创新教育手段
    6.3 保障: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
        6.3.1 推进媒介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
        6.3.2 促进话语创新,把握教育话语权
        6.3.3 增进“理实统一”,增强责任教育实效性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关于质性访谈的相关情况说明
附录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的调查记录表
致谢

(7)集团网络中子公司嵌入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企业集团网络
        1.2.2 集团公司
        1.2.3 子公司
        1.2.4 子公司嵌入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社会网络理论
        2.1.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2.1.3 制度理论
    2.2 文献评述
        2.2.1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2.2.2 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研究
        2.2.3 企业集团与技术创新研究
第3章 企业集团网络特征和作用
    3.1 集团整体网络与子公司双重网络嵌入
    3.2 企业集团网络关系和结构
        3.2.1 企业集团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
        3.2.2 企业集团网络结构
    3.3 企业集团网络分析维度
    3.4 企业集团网络作用
        3.4.1 集团网络的制度互补作用
        3.4.2 集团网络的风险缓冲作用
        3.4.3 集团网络的动态协同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
    4.1 子公司结构嵌入与技术创新
        4.1.1 制度距离与技术创新
        4.1.2 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
        4.1.3 控制距离与技术创新
    4.2 子公司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
        4.2.1 业务相关性与技术创新
        4.2.2 高管相关性与技术创新
    4.3 集团支持的中介作用
        4.3.1 制度距离、集团支持和技术创新
        4.3.2 地理距离、集团支持和技术创新
        4.3.3 控制距离、集团支持和技术创新
        4.3.4 业务相关性、集团支持和技术创新
        4.3.5 高管相关性、集团支持和技术创新
    4.4 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调节作用
        4.4.1 信息不对称对制度距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4.2 信息不对称对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4.3 信息不对称对控制距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4.4 信息不对称对业务相关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4.5 信息不对称对高管相关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5 内部资源禀赋状态的调节作用
        4.5.1 资源禀赋对制度距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5.2 资源禀赋对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5.3 资源禀赋对控制距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5.4 资源禀赋对业务相关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5.5 资源禀赋对高管相关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
    4.6 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的相互作用
    4.7 概念模型的提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定义与测量
    5.3 模型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检验
    6.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6.2 回归分析
        6.2.1 子公司嵌入与技术创新
        6.2.2 集团支持中介作用
        6.2.3 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调节作用
        6.2.4 内部资源禀赋状态的调节作用
        6.2.5 子公司结构与关系嵌入的交互分析
    6.3 进一步分析
        6.3.1 子公司技术创新对绩效的影响
        6.3.2 集团所有权类型的调节作用
        6.3.3 外部资本依赖程度的调节影响
    6.4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6.4.1 内生性检验
        6.4.2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企业愿景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的作用:内涵、作用机制及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愿景管理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心理契约理论
    2.4 心象理论
    2.5 文献回顾述评
3 企业愿景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响应:基于中国500强企业的内容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结论和讨论
4 愿景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对利益相关者组织认同的影响: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4.3 实验一
    4.4 实验二
    4.5 结论和讨论
5 愿景所描绘的图景强度对利益相关者组织认同的影响:心象唤醒的中介作用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3 实验一
    5.4 实验二
    5.5 结论和讨论
6 愿景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6.3 研究方法
    6.4 研究结果
    6.5 结论和讨论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启示
    7.4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9)基于企业创造附加值的品牌构建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品牌及品牌价值涵义研究综述
        1.2.2 品牌价值评估元素、评估方法的研究
        1.2.3 附加值和品牌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
        1.2.4 品牌构建系统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1.3 品牌价值、品牌构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品牌、品牌价值评估的有关理论
    2.1 品牌及其相关概念
        2.1.1 品牌战略结构模式
        2.1.2 品牌形象维度
        2.1.3 品牌价值
        2.1.4 品牌资产价值
    2.2 品牌价值的相关影响因素
        2.2.1 品牌溢价
        2.2.2 客户品牌忠诚度
        2.2.3 品牌的认知度
    2.3 品牌价值评估的方法
        2.3.1 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2.3.2 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评价
        2.3.3 基于HIROSE模型品牌价值评估分析
    2.4 运用HIROSE模型对家电企业进行品牌价值评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品牌构建的有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分析
    3.1 品牌构建的有关理论
        3.1.1 品牌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3.1.2 品牌构建与产品营销管理之间的关系
        3.1.3 品牌构建与产品营销的相互促进关系
        3.1.4 有关品牌构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2 中国企业品牌构建实证分析(以家电为例)
        3.2.1 统计结果分析
        3.2.2 企业品牌价值构建过程分析
        3.2.3 空调行业主要厂商品牌竞争策略简要分析
        3.2.4 空调厂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3.2.5 空调市场主要厂商品牌价值评估
        3.2.6 空调厂商竞争策略与品牌构建分析评价
    3.3 基于DEA的家电行业品牌价值研究(以海信电器为例)
        3.3.1 对海信电器的研究分析
        3.3.2 基于DEA的海信电器的策略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附加值对品牌构建的作用与价值分析
    4.1 附加值的概念以及影响附加值的要素
        4.1.1 附加值的概念
        4.1.2 附加值的来源
        4.1.3 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条件
        4.1.4 影响附加值的五个要素
        4.1.5 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分析各要素对附加值影响程度
    4.2 品牌附加值
        4.2.1 品牌附加值的概念及构成
        4.2.2 品牌附加值四个度之间的关系
        4.2.3 品牌附加值与品牌价值的关系
    4.3 品牌附加值的来源
        4.3.1 信息不对称产生品牌附加值
        4.3.2 心理价值创造高附加值
    4.4 品牌附加值的作用
        4.4.1 附加值带来的超额回报
        4.4.2 附加值是企业生命力的来源
        4.4.3 附加值是企业发展直接动力的来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附加值的品牌构建过程与品牌价值积累
    5.1 品牌附加值的四个度的形成的关键要素:
        5.1.1 品牌价值度
        5.1.2 品牌影响力
        5.1.3 品牌忠诚度
        5.1.4 品牌持久性
    5.2 品牌附加价值影响因素的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研究
    5.3 品牌附加值IAHP各影响元素应用研究实例
    5.4 高附加值品牌构建的一体化过程
        5.4.1 市场研究洞察
        5.4.2 品牌策略分析
        5.4.3 品牌产品实现
        5.4.4 品牌整合传播
        5.4.5 品牌持续推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品牌附加值构建模型下的品牌价值研究
    6.1 品牌附加值、品牌价值形成的对应关系
        6.1.1 品牌附加值带来的消费者价值(消费者权益价值)
        6.1.2 品牌附加值带来的企业价值(品牌权力价值)
    6.2 品牌附加值构建模型下的品牌价值分析
        6.2.1 计算的假设前提
        6.2.2 直接评估计算模型
        6.2.3 权重的确定方法
        6.2.4 模型参数的量化
    6.3 英特品牌法计算品牌价值
        6.3.1 计算模型
        6.3.2 模型参数量化
    6.4 企业自主品牌运营能力系统模型构建
        6.4.1 企业自主品牌运营能力
        6.4.2 企业自主品牌运营能力系统动态模型因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论文研究的缘起
        二、论文研究的问题
        三、论文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学科互涉的相关研究
        二、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相关研究
        三、人力资源开发学科与学科互涉关系的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与内容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科互涉: 边界的跨越与知识的整合
    第一节 学科互涉的历史演变与概念解说
        一、学科互涉的历史演变
        二、学科互涉的概念解说
    第二节 学科互涉的本质诠释: 多元知识的整合
        一、学科互涉的本质诠释
        二、学科互涉与多学科、超学科的区分
    第三节 学科互涉的图示化: 贸易区的勾勒
        一、学科互涉的静态图示化
        二、学科互涉的动态图示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 一门新兴的互涉学科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基本概念的厘清
        一、学科概念的梳理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解说
        三、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界定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自立性
        一、学科自立标准的考察与选择
        二、人力资源开发学科自立的论证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基本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属性投射
        二、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科际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学科诞生的根基: 专业实践领域的形成
        一、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萌芽: 一项生存技能
        二、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初始: 学徒制的兴起
        三、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发展: 工作场所培训
        四、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兴盛: 专业实践领域
    第二节 学科诞生的诱因: 研究问题的映射
    第三节 学科的孕育: 多学科工具移植
    第四节 学科的诞生: 贸易区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框架: 现实境遇的反思
    第一节 边界界定: 多元要素的纷争
        一、边界界定的现实境遇: 固定与超越的纷争
        二、边界界定现实境遇的反思
    第二节 理论构建: 素材摄取的困惑
        一、理论构建的现实境遇: 三大隐喻的争论
        二、理论构建现实境遇的反思
    第三节 研究方法: 杂食性方法并存
        一、研究方法的现实境遇: 杂食性的状态
        二、研究方法现实境遇的反思
    第四节 学术共同体: 学派取向的分歧
        一、学术共同体的现实境遇: 学习学派与绩效学派之争
        二、学术共同体现实境遇的反思
    第五节 专业教育: 家庭归属的多元
        一、专业教育的现实境遇:个性特点突出
        二、专业教育现实境遇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构建之由
    第一节 缘于斯: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诉求
        二、终身学习理念倡导的诉求
        三、企业培训专业化的诉求
    第二节 兴于此: 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在核力一: 理论研究在中国萌芽
        二、内在核力二: 互涉学科在中国植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科的图景勾勒
    第一节 边界界定: 工作场所为场域,员工学习为焦点
        一、边界界定: 圆心的聚焦,半径的辐射
        二、体系勾勒: 聚焦研究问题,融合多元学科
    第二节 理论构建: 多元素材的摄取,整合性理论生成
        一、学科基础: 蒜瓣的结合,蒜茎的指向
        二、理论构建: 以问题为中心,摄取多元素材
    第三节 研究方法: 多学科方法融贯,方法与对象匹配
        一、学科方法论: 多元融贯论
        二、研究方法: 方法与对象的匹配
    第四节 学术共同体: 多学科身份交汇,内在核心力聚合
        一、混合团体: 多学科身份的交汇
        二、对话渠道: 培育内在核心力
        三、学术共同体: 内在核心力的聚合
    第五节 专业教育: 不同的院系归属,同一的学科家庭
        一、专业归属: 栖息于不同的院系
        二、课程设置: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课程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理想图景——乌托邦?
    一、互涉学科: 离知识整合有多远
    二、人力资源开发学科: 渐进式的整合
参考文献
附录1: 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组织、期刊概览
附录2: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在丛林中穿行

四、2003,海信技术生存图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教育供给侧视角分析[D]. 高婷婷.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D]. 刘函宁.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三和大神”的身份建构 ——基于对深圳“三和大神”青年的田野调查[D]. 张锡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叙事性空间建构 ——郴州80美食广场室内设计[D]. 张蓉.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长沙商业综合体室外广场公共性提升方法[D]. 王一翔. 湖南大学, 2019(01)
  •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刘咏芳.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7]集团网络中子公司嵌入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月皎. 山东大学, 2017(08)
  • [8]企业愿景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的作用:内涵、作用机制及有效性[D]. 伍健.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9]基于企业创造附加值的品牌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 韩志辉. 天津大学, 2014(08)
  • [10]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 欧阳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2003年,海信科技生存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