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盆地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耦合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应,谢伟,赵丽丽,魏星,李敏,胡博,杨栋栋,李红,张玲玲,朱义坤,章中九,周琛龙,孙贵,丁海[1](2020)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缘盆地页岩气资源成因与勘探前景》文中研究说明沿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其两侧中、新生代盆地发育,主要有潜山-望江盆地、合肥盆地、蒿沟-固镇盆地和来安-天长盆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地球物理、钻探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盆地的页岩气资源进行潜力评价。初步查明这些盆地属于叠合盆地,即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叠加在古生代海相盆地之上。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坳陷-断陷-坳陷阶段。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缘盆地页岩气总资源量为3.711×1012m3,有利远景区包括望江凹陷,合肥盆地的晓天-舒城凹陷、定远凹陷和颖上凹陷,来安-天长盆地的滁州凹陷。深湖相泥岩和海相(泥)灰岩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位,主要包括中—新生代的黑石渡组、朱巷组、阜宁组、戴南组,以及古生代的凤台组、杨柳岗组、栖霞组、孤峰组、大隆组和三叠纪的南陵湖组等。沿郯庐断裂带和晓天-磨子潭断裂发育的断陷盆地和下伏的古生代原型盆地具有更大的勘探潜力。
王勇生,白桥,田自强,杜辉[2](2020)在《合肥盆地南缘碎屑锆石定年及其对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岩石折返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合肥盆地形成于大别造山带同造山折返阶段,其演化过程与造山带隆升密切相关.在详细野外考察基础上,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缘下侏罗统防虎山组、中侏罗统三尖铺组及造山带南部的宿松杂岩内的云母石英片岩和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防虎山组砾岩及其中砾石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于2.0~1.8Ga,与宿松杂岩岩石基本一致,并且长石砂岩碎屑锆石年龄中缺失佛子岭群特征的1000~900Ma年龄峰,表明防虎山组物源更可能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古生代岩浆岩以及宿松杂岩构成的混合物源.三尖铺组以印支期和新元古代年龄为主,两个样品的年龄结果集中出现在797和791Ma(新元古代中期)和226Ma(三叠纪),同样缺失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年龄特征.佛子岭群被掩盖的现象存在两种可能的形成机制,一种是大别造山带发生了部分岩石的向北折返,导致部分佛子岭群被宿松杂岩覆盖,其余部分则形成合肥盆地基底;另一种则是俯冲过程中部分宿松杂岩岩石卷入构造加积楔,堆积在佛子岭群之上.
丁文秀[3](2019)在《东秦岭-大别噪声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大别造山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造山带,西起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至郯庐断裂带。历经前寒武纪基底形成演化,三叠纪板块拼合和新生代陆内造山等多次构造运动,由不同成因、不同构造背景、不同年龄的岩层组成,具有复杂的地壳组成和结构。自从在大别山发现超高压变质岩后,秦岭-大别造山带很快变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关键地区。前人在该地区开展的地球物理人工地震探测和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反映出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一个显着特点,保留了大量碰撞造山期地壳的形变信息,为我们研究陆内构造变形和大陆动力学提供了理想场所。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速度结构反映了造山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后保存下来的构造信息,不能很好的指示出具体变形的动力学信息。加之秦岭-大别造山带浅表及深部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造成了对整个造山带深部构造演化认识不系统,导致该地区迄今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分歧与争议。地震各向异性是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稳定大陆地区中遗留的“化石”各向异性,指示了过去的应力环境。而地震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可以获取不同深度范围的各向异性特征,因此地球物理速度图像结合面波方位各向异性是研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手段。虽然,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也发现,秦岭-大别构造带中的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与南、北板块拼合具有一定关系,但是由于该区域地震活动性较弱,地震事件分布不均匀,造成该地区的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研究结果分辨率较低。近十年来,随着背景噪声技术的发展,在地壳范围可获取更多短周期的Rayleigh面波,为我们获取地壳浅部、较高分辨率的S波速度结构和面波方位各向异性提供了途径。本论文针对目前该区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收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周边区域180个固定台站,共计2年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采用背景噪声数据处理流程,计算得到台站对间的Rayleigh波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法实现频散曲线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反演计算得到研究区域835s周期Rayleigh面波的相速度分布和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并采用近邻方法反演获取研究区内地壳-上地幔顶部的S波速度结构。本论文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以重力梯度带为界,西部(秦岭)和东部(桐柏-大别)有着不同的构造变形机制。东部的碰撞造山模式属于硬碰撞,S波速度图像保留了板块汇聚、拼合的结构信息;西部的碰撞造山模式属于软碰撞,方位各向异性保留了与构造运动相关的主压应力信息。(1)S波速度图像中东部的合肥盆地-北淮阳、幕阜山-宿松地块呈现出的S波高速异常,指示了南、北板块的汇聚和拼合。(2)南秦岭的方位各向异性呈现出了两期扬子板块的主压应力方向,方位各向异性反映了过去的应力环境。南秦岭岩石圈地幔的拆沉,降低了其强度,造成秦岭地区的碰撞模式属于软碰撞,软碰撞使得后造山期的动力学作用相对而言不那么强烈。2、本文综合分析了造山带各构造单元不同深度范围的各向异性特征,构建了造山带壳幔变形动力学模型。(1)南秦岭的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解耦变形,由于晚期(早中侏罗世)NE向的板块运动,对中下地壳的影响不大,故在下地壳还保留了早期(印支期-早燕山期)近NS向板块运动信息。(2)重力梯度带以西区域的上地幔顶部,方位各向异性可能保留了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汇聚的信息,汇聚的位置大致在33°N附近。(3)太行山重力梯度带对华北板块SW的挤压起到了隔挡作用,造成了现今华北板块南缘地区呈现出的一系列弧形展布的快波方向。(4)中下地壳-上地幔顶部,桐柏-大别造山带NW-SE向的方位各向异性,主要反映了构造挤出特征,荆州-潜江一线(大致在30°N附近)是构造挤出的南部边界。3、S波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结果共同揭示了汉南-米仓块体作为能干性较强的块体向东楔入到了相对软弱的南秦岭下方,并对110°E(城口)以西的巴山弧进行改造。4、地壳剪切波分裂显示,在黄陵背斜以西的秭归盆地存在近EW向的主压应力,可能与秦岭造山带和雪峰山双向挤压的联合效应有关。最后,论文对秦岭造山带中下地壳流、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的成因、勉略缝合带东延方式、齐岳山“压力影构造”特征等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仅对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壳幔形变模式及动力学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存在争议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约束。
朱光,刘程,顾承串,张帅,李云剑,苏楠,肖世椰[4](2018)在《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文中研究指明北东-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为滨太平洋构造的典型代表.该断裂带晚中生代的演化过程是古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俯冲作用的结果,也指示了后者的俯冲历史.继中三叠世起源之后,郯庐断裂带在中侏罗世末首次复活,仅在大别造山带东缘可识别出这期左行平移历史,应代表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开始.继晚侏罗世平静期后,该断裂带在早白垩世初发生了强烈的左行平移活动,是近南北向挤压的结果,其动力学背景为伊泽奈崎板块向北北西向高速低角度俯冲.在早白垩世期间,郯庐断裂带转变为强烈的伸展活动,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峰期破坏同时发生,为伊泽奈崎俯冲板片后撤导致的弧后拉张结果.该断裂带在早白垩世末再次经历了压扭性的左行平移,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峰期破坏的结束.在晚白垩世期间,郯庐断裂带呈现为弱伸展活动,处于远场弧后弱拉张的动力学背景下.由此可见,郯庐断裂带在晚中生代经历了压扭性平移与伸展活动的多次交替.在区域挤压背景下发生的左行平移活动时间相对短暂,而伸展活动则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式与历史有关.
陈昊[5](2016)在《苏皖地区P波接收函数与上地壳速度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地球自形成以来,其地表和内部始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形态特征主要是由地球的内外力综合作用所致,其中地球的内部作用力常被认为是形成地表地貌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板块构造理论”对于如今的海陆格局、板块运动、大尺度的地质构造形成都给出了较为可信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刚性、弹性的岩石圈下伏着塑性软流圈,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是由于软流圈中的对流作用所至,板块俯冲和扩张板块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偿的关系,地下Moho面作为壳幔的分界面,既受到其下软流圈层的剧烈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地壳的运动和演化,所以了解其深度、波速比和泊松比对于讨论地球内部动力学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对上地壳Pg波速度异常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探究表层与深部的地质构造联系,从而对所研究区域从下至上进行全面的剖析。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苏皖地区”,该地区地处我国中东部,从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长期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的联合作用,而内部环境更为复杂,该地区是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大别山造山带的交汇地带,地下断裂带交错,地质构造变化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是我国中小震频发的重点关注地区,所以对该地区展开地下波速及结构的探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得到相关有用信息,为本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次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本次研究基于安徽和江苏两省现有的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计所记录的三年连续(2012-2014)数据,完成对研究区域31个台站下方Moho面深度及波速比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算出台站下方泊松比的数值,从研究的结果来看,苏皖地区Moho深度普遍在32-38km,较深的区域出现了接近40km的情况,沿海地区的地壳厚度减薄至30km以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两侧的Moho面深度具有分段性特征。波速比变化幅值较大,范围在1.6-1.8之间,泊松比范围在0.19-0.29之间,结合相关地球动力学和地质学特征,认为扬子板块作为主动板块向华北板块内部挤压,使得华北板块仍然处于较强的应力背景之下;苏鲁造山带山根的逐渐消失与本次研究所得到的Moho面深度情况基本吻合,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地下软流圈不断上涌形成的软流圈蘑菇云构造引起。另外,本次研究还通过1976-2014年安徽地区Pg波到时数据对安徽大部分地区完成了上地壳二维层析成像研究,从反演结果来看,安徽中部地区Pg波速度约为6.50 km/s,其横向速度变化约在-0.44+0.48 km/s之间,研究区域的速度分布情况与地表地貌对应关系较强,同时差异的速度异常分布情况还反映出华北地块、扬子地块与大别山造山带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并且通过成像结果证实,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下方不存在大规模的高速体,此外,“霍山窗”等几个地震高发区均位于速度异常区的边界地带,再次说明,地下速度的转换带亦是构造上的不稳定带,易于发生应力的转换和能量集聚,造成该地区小震频发或引发中强地震。
吴跃东[6](2009)在《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沉积充填特征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基本格架、基底概况和盆内火山岩特征;详细研究了盆地各时期地层发育特征和纵横向变化规律、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序和沉积体系时空配置、层序界面特征和构造层序叠置序列、古地理演化;探讨了盆地的成因、类型、性质及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盆地充填的时间序列,论述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山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野外八条露头地层剖面测制,依据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建造、生物特征确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全区对比。(2)通过对野外剖面测制和钻孔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内的陆相沉积盆地划分出五种沉积类型:即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盆地类型及其特点,将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分为坳陷盆地的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山间坳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拉分坳陷型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三种类型。(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构造层序和沉积层序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沉积体的沉积旋回、层序界面特征及层序划分的各种标志研究基础上,将盆地中三叠世—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9个构造层序和22个沉积层序,并对构造层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4)根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和层序反映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特征的原则,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编图单元边界,以构造层序的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分别代表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重点分析了各构造层序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沉积盆地发育情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时空展布规律。(5)通过对区内陆盆充填序列、构造背景与盆地类型的变化特征分析,从物质组成、相序、层序结构及演化等出发,确定出沿江中新生代盆地为一叠合盆地,将沉积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早中侏罗世为陆间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喷发—沉积盆地、早白垩世中期为走滑拉分盆地、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为坳陷盆地阶段,古近纪—新近纪为山间坳陷盆地等七个阶段。(6)结合对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并从盆山关系统一观点出发,侧重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属性及其特征,论证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
童劲松[7](2008)在《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以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结合构造地质、盆地演化和深部结构探测的最新成果,重点研究大别造山带及邻区的燕山期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序列、成因类型、深部作用及构造背景,分析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及大别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1、建立了区域构造演化模式,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印支期俯冲碰撞、侏罗纪陆内挤压—隆升、早中白垩世热窿伸展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断陷伸展等四个阶段。2、结合同位素资料及岩体的空间展布、构造变形和相互穿切关系,划分了岩浆活动期次和构造—岩浆组合,建立了构造—岩浆事件序列。认为大别造山带燕山期主要有中侏罗世(166-154Ma)、晚侏罗世(138-135Ma)、早白垩世早期(134—126Ma)、早白垩世早中期(130—120Ma)和早白垩世中晚期等几期岩浆活动。3、研究了不同类型侵入岩的成因类型,认为高Sr低Y型侵入岩主要特征与埃达克岩相似,为增厚地壳底部部分熔融的产物;高Sr高Y型侵入岩是增厚地壳部分熔融岩浆与富集型岩石圈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碱性基性岩浆混合作用产物;富Mg的高Sr低Y型中酸性侵入岩是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产物,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幔源橄榄岩的交代、混染;低Sr型花岗岩是正常深度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过碱性正长岩则是低压条件下幔源碱性玄武质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结果。4、分析了Sr、Nd同位素组成,认为大别造山带从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侵入岩幔源物质贡献的明显增高,白垩纪岩浆源区从早到晚则可能由含较多幔源物质的下地壳向陆壳物质占优的中上地壳迁移。5、中侏罗世因俯冲板片的断离作用导致热的软流圈上涌,诱发造山带增厚地壳底部部分熔融;新提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始于晚侏罗世,与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发生混合。早白垩世早期(135-130Ma)底侵作用达到高峰,由上涌软流圈地幔及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底侵在壳幔过度层,并与下地壳相互作用;早白垩世早中期(130—120Ma)发生了大规模拆沉作用,导致造山带伸展、崩塌和热的软流圈物质上涌,造成大规模低Sr型花岗质岩浆和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作用。6、论证了大别造山带燕山期存在独立的造山作用旋回,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叠加在印支期俯冲碰撞造山带之上。7、提出印支期陆间造山带是冷板块俯冲—碰撞结果,地温梯度低,属一种“冷”的造山带。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可能与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造山带向“热”的方向演化。8、燕山早期的陆内挤压造山仍受古特提斯构造体系控制,早白垩世早期造山带已开始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燕山期大别陆内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实质上是两大构造体制域转换的结果。
许世红[8](2007)在《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断裂-沉积响应及合肥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的一条巨型构造带和重要的地质边界线,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和分期活动的特点,是一个兼具走滑、伸展和挤压性质的复杂地质体。本文在大量实际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郯庐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分析了郯庐断裂带苏皖段与合肥盆地的宏观关系特征,重点论述了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分期活动对合肥盆地沉积演化的控制作用和方式;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利用最新的地质、物探和钻井资料,对合肥盆地的地层沉积特征、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地质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划分出较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和勘探目标。论文第一章还对走滑构造和走滑盆地的概念、基本特征、识别方法和演化模式进行了高度概括总结。论文重点讨论了郯庐断裂带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动力学背景和构造演化过程,将郯庐断裂带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演化阶段,即晚三叠世的启动及左旋走滑、晚侏罗-早白垩世的大规模左旋走滑、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伸展兼右行走滑和新近纪以来的挤压兼右行走滑。合肥盆地是紧邻郯庐断裂带苏皖段西侧发育的一典型的中新生代复合叠加盆地,合肥盆地的成生、演化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断裂-沉积耦合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合肥盆地与郯庐断裂带的断裂-沉积响应关系。郯庐断裂中生代的两次左旋走滑、晚白垩-古近纪时期的伸展运动及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活动对合肥盆地中新生代的盆地类型、构造格架、沉积充填序列以及不同类型构造带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合肥盆地是我国东部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油气的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其勘探程度较低,烃源岩是当前油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本次研究针对该区中生界及老地层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残余有机质丰度低的现状,充分运用现有资料,在取样测试与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初步确认古近系定远组烃源岩、下白垩统朱巷组烃源岩和下侏罗统防虎山组烃源岩为盆地内的3套有利烃源岩。论文最后根据叠合盆地油气系统的划分原则及分析方法,首次在合肥盆地划分出9大油气系统,其中C-P—K (E、J2+3)(潜在的)油气系统、K1—K1、K2(潜在的)油气系统及E—E(潜在的)油气系统为主要油气系统;通过区带评价,划分出舒城凹陷、丁集-肥东凹陷、六安凸起、大桥凹陷四大有利区带;并且在全区圈闭识别统计的基础上,应用圈闭评价系统对圈闭进行优选排队。
王利,周祖翼,朱毅杰[9](2007)在《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三维埋藏史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合肥盆地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求得现今盆地内部中新生代各个地层的厚度分布。并通过回剥技术模拟盆地埋藏史,获得合肥盆地中生代以来三维演化历史。结果显示中生代以来,合肥盆地沉积地层最厚超过万米,中上侏罗统为主要沉积地层;三维埋藏史揭示合肥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受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的共同控制,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与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的活动密切相关。
丁汝鑫[10](2006)在《大别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剥露作用及古地形再造》文中提出低温年代学样品记录了地壳浅部距地表几公里的剥露历史,其测年体系的封闭温度深度受热流、地形、剥露速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到应用低温段热历史解释剥露速率及恢复古地形,而且有时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应用低温段热历史解释剥露速率及恢复古地形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并提取更多有意义的信息。目前大别造山带的主体结构是由白垩纪—新生代构造所控制,若仅靠现今剥露面内高压/超高压单元残存布局及其叠置变形是无法重建整个造山带的抬升和剥露过程的,因此还需要对造山晚期及后造山期造山带的构造—热演化历史,特别是抬升剥露历史进行研究。本文以大别造山带低温年代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大别造山带剥露历史及古地形的定量化研究,更加整体、直观地认识造山后的剥露作用及古地形演化,分析大别山造山带造山作用过程后期阶段构造事件(如隆升、拉张等)发生的背景,探讨造山作用机理;本研究还有助于了解大别造山带抬升剥露历史与毗邻沉积盆地沉积充填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次研究所测样品裂变径迹年龄介于46Ma~69Ma之间,平均围限径迹长度均超过131μm。将本次研究所获数据以及前人数据进行综合编图分析发现,大别造山带裂变径迹年龄在区域分布上表现为大别造山带热窿核部、郯庐断裂带南部以及大别山西南部的裂变径迹年龄比周边地区小。90~60Ma期间大别造山带发生快速剥露,商城.麻城与郯庐两断裂之间左旋差异走滑造成构造推隆。60~75Ma期间大别山构造演化同时受西部碰撞域与东部汇聚域联合控制,导致大别山地区从快速冷却进入到缓慢冷却阶段。60~30Ma间大别山毗邻盆地的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大别造山带,同时大别造山带已达到剥露稳态。均衡回弹在大别造山带造山期后岩石抬升过程中重要作用。大别山白垩纪以来的剥露趋势是:天堂寨地区、郯庐断裂带南部及大别山西南部剥露速率(0.08~0.10km/Ma)比周边地区(0.04~0.07km/Ma)快。天堂寨地区(高地形)、郯庐断裂带南部及大别山西南部(低地形)共同具有相对周边较快剥露的特点,可能是由于郯庐与商城.麻城两断裂之间的差异走滑作用,促使大别山腹地产生强烈的构造推隆作用,从而引发这一地区的相对较快剥露。这种由于NNE向断裂系引发的差异推隆剥露(晚白垩世以来),可能从等温面180℃(锆石(U-Th)/He的封闭温度)、经过110℃(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温度)一直延续到70℃等温面(磷灰石(U-Th)/He的封闭温度)大别造山带90Ma时与现今海平面相比地形平均高度可达1.45km(地温梯度取25℃/km时)或1.75km(地温梯度取20℃/km时),是现今模拟区域地形平均高度的4倍(地温梯度取25℃/km时)或5倍(地温梯度取20℃/km时)。如果不考虑构造抬升,大别造山带在晚白垩世地形起伏至少可达3km。90Ma时大别造山带地形起伏变化率在空间上呈现如下特征:东北区块最大,热窿核部其次,东南郯庐断裂区块再次,西北、西南区块最小,反映大别造山带热窿伸展期,核部与北淮阳翼之间强烈差异隆升,核部地形和东南郯庐断裂区块起伏高于周边地区,西北、西南两个翼部比其他地区稳定。
二、合肥盆地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耦合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盆地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缘盆地页岩气资源成因与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特征 |
1.1 郯庐断裂带 |
1.2 大别造山带 |
1.3 盆地特征 |
1.4 地层特征 |
2 盆地烃源岩特征 |
2.1 潜山-望江盆地 |
2.2 合肥盆地 |
2.3 来安-天长盆地 |
3 页岩气资源评价与远景区优选 |
3.1 评价方法 |
3.2 资源量计算结果 |
3.3 页岩气远景区优选 |
4 烃源岩成因地质条件 |
4.1 沉积环境 |
4.2 构造条件 |
4.3 保存条件 |
5 结论 |
(2)合肥盆地南缘碎屑锆石定年及其对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岩石折返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地层特征与样品描述 |
4 锆石定年 |
4.1 定年方法 |
4.2 定年结果 |
5 大别造山带北缘构造-岩石单元展布特征 |
5.1 下侏罗统防虎山组物源分析 |
5.2 造山带岩石向北折返的讨论 |
6 结语 |
(3)东秦岭-大别噪声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区地质构造概况 |
1.2.1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
1.2.2 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背景噪声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地震各向异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及相速度成像 |
2.1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 |
2.2 射线覆盖及检测板测试 |
2.3 相速度分布图像 |
2.4 背景噪声中Lg波的识别 |
第三章 S波速度结构 |
3.1 S波速度结构反演 |
3.2 不同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图像 |
3.3 S波速度剖面 |
3.3.1 南北向速度剖面 |
3.3.2 东西向速度剖面 |
3.3.3 NE向和SE向速度剖面 |
3.4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邻区结构特征 |
3.4.1 桐柏-大别造山带结构特征 |
3.4.2 东秦岭造山带结构特征 |
3.4.3 江汉-洞庭湖盆地结构特征 |
3.4.4 渭河地堑结构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各向异性 |
4.1 现今GPS形变场与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
4.1.1 秦岭-大别造山带GPS形变场 |
4.1.2 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剪切波分裂资料 |
4.2 方位各向异性数据处理及检测板测试 |
4.3 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
4.4 壳幔耦合关系及各构造单元各向异性特征 |
4.4.1 壳幔耦合关系 |
4.4.2 华北盆地南部各向异性特征 |
4.4.3 渭河地堑与北秦岭各向异性特征 |
4.4.4 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各向异性特征 |
4.4.5 南秦岭造山带各向异性特征 |
4.4.6 黄陵背斜及邻区各向异性特征各向异性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关于秦岭造山带中下地壳流的讨论 |
5.2 关于勉略缝合带东延方式的探讨 |
5.3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成因探讨 |
5.4 齐岳山“压力影构造”探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郯庐断裂带概况 |
3 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历史 |
3.1 中侏罗世末左行平移活动 |
3.2 早白垩世初左行平移活动 |
3.3 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 |
3.4 早白垩世末左行平移活动 |
3.5 晚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 |
4 断裂带演化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 |
4.1 郯庐断裂带与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演化对比 |
4.1.1 晚侏罗世初平移与燕山运动A幕 |
4.1.2 早白垩世初平移与燕山运动B幕 |
4.1.3 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与克拉通峰期破坏 |
4.1.4 早白垩世末平移与克拉通峰期破坏结束 |
4.1.5 晚白垩世区域弱伸展背景 |
4.2 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 |
5 结论 |
(5)苏皖地区P波接收函数与上地壳速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展望 |
1.2.1 接收函数研究现状 |
1.2.2 层析成像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域构造地质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2.2 苏皖地区构造单元概述 3 接收函数基本理论 |
3.1 接收函数分离 |
3.2 数据选取 |
3.3 H?κ 方法 |
3.4 CCP叠加 4 层析成像基本理论 |
4.1 层析成像理论概述 |
4.1.1 理论基础 |
4.1.2 正反演流程 |
4.1.3 模型参数化 |
4.2 正演方法——时间项分析法 |
4.3 反演方法——阻尼最小二乘 5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苏皖地区地壳厚度及深部特征 |
5.1 数据选取 |
5.2 接收函数提取 |
5.3 H-κ 叠加扫描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测线 1——郯庐断裂带地壳厚度分段性分析 |
5.4.2 测线 2——华东地区东西向地壳趋势变化分析 |
5.4.3 苏皖地区地壳板块整体特征性分析 6 利用二维层析成像研究安徽地区上地壳波速分布与构造特征 |
6.1 研究区域地震背景介绍 |
6.2 数据选取及处理 |
6.3 检测板测试 |
6.4 上地壳波速反演结果 |
6.4.1 误差分析 |
6.4.2 反演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6)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盆地分析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沉积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工作方法、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1 工作方法 |
1.5.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3 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简介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大别造山带 |
2.1.1 大别山变质岩石单位划分 |
2.1.2 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
2.1.3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 |
2.2 前陆构造带 |
2.2.1 张八岭冲断岩片叠置带 |
2.2.2 前陆褶冲带 |
2.3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
2.3.1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特征 |
2.3.2 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基底性质 |
2.3.3 盆地构造特征 |
2.4 断裂构造 |
2.4.1 桐城–太湖断裂带 |
2.4.2 头坡断裂 |
2.4.3 襄樊一广济断裂 |
2.5 岩浆作用与中新生代盆地 |
2.5.1 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
2.5.2 中生代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岩 |
2.5.3 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6.2 区域磁场特征 |
2.6.3 重、磁场对区域构造的约束 |
第3章 中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 |
3.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
3.2 各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
3.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3 河流沉积体系 |
3.2.4 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5 湖泊沉积体系 |
3.3 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
3.3.1 前陆盆地河控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
3.3.2 拗陷型盆地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
3.3.3 裂陷型湖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
第4章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4.1.1 古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2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3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4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2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1 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2 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3 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3 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
4.3.1 层序划分方案 |
4.3.2 中三叠统-新近系层序划分 |
4.4 中三叠统-新近系构造层序特征 |
4.4.1 构造层序界面划分 |
4.4.2 各地质时期构造层序特征 |
4.4.3 构造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 |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 |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
5.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 |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2.1 TS1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2) |
5.2.2 TS2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3) |
5.2.3 TS3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1) |
5.2.4 TS4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2) |
5.2.5 TS5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1) |
5.2.6 TS6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2) |
5.2.7 TS7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1) |
5.2.8 TS8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2) |
第6章 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演化 |
6.1 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性质及类型 |
6.1.1 沉积盆地成因 |
6.1.2 沉积盆地性质 |
6.1.3 沉积盆地类型 |
6.2 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演化 |
6.2.1 中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海退充填沉积序列 |
6.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充填沉积序列 |
6.2.4 早白垩世中期走滑拉分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5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裂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6 古近纪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第7章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7.1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盆地构造演化关系 |
7.1.1 前南华纪基底发展阶段 |
7.1.2 南华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阶段 |
7.1.3 中三叠世—新生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板内活动阶段 |
7.2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7.2.1 中晚三叠世挤压形成前陆盆地阶段 |
7.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阶段 |
7.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盆地阶段 |
7.2.4 早白垩世中期挤压坳陷盆地中走滑拉分盆地阶段 |
7.2.5 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中裂陷盆地阶段 |
7.2.6 古近纪坳陷盆地阶段 |
7.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阶段 |
7.3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关系 |
7.3.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过程 |
7.3.2 早中侏罗世盆山耦合过程 |
7.3.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盆山耦合过程 |
7.3.4 早白垩世中期盆山耦合过程 |
7.3.5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
7.3.6 新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7)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以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依据及内容 |
1.3 研究方案和工作安排 |
1.4 主要结论、进展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单元划分与地质概况 |
2.1.1 大别造山带 |
2.1.2 华北陆块南缘 |
2.1.3 扬子陆块北缘 |
2.2 主要边界断裂特征 |
2.2.1 六安断裂 |
2.2.2 晓天—磨子潭断裂 |
2.2.3 郯庐断裂带 |
2.2.4 黄栗树—破凉亭断裂 |
3. 盆地沉积建造与盆山耦合关系分析 |
3.1 盆地充填序列 |
3.1.1 沿江前陆盆地 |
3.1.2 合肥盆地 |
3.2 盆山耦合关系分析 |
3.2.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关系 |
3.2.2 侏罗纪盆山耦合关系 |
3.2.3 早白垩世早中期盆山耦合关系 |
3.2.4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盆山耦合关系 |
4. 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区域构造演化 |
4.1 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4.1.1 大别造山带 |
4.1.2 合肥盆地 |
4.1.3 华北陆块南缘 |
4.1.4 扬子陆块东北缘 |
4.2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
4.2.1 印支期俯冲—碰撞阶段 |
4.2.2 侏罗纪陆内挤压—隆升阶段 |
4.2.3 早中白垩世热窿伸展阶段 |
4.2.4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断陷伸展阶段 |
5. 岩浆岩时空分布及构造-岩浆序列 |
5.1 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 |
5.1.1 大别造山带 |
5.1.2 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带 |
5.1.3 杨子陆块东北缘 |
5.2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
5.2.1 方法简介 |
5.2.2 分析测试结果 |
5.3 岩浆活动期次及构造-岩浆序列 |
5.3.1 岩体展布、变形及相互间穿切关系 |
5.3.2 岩浆活动期次 |
5.3.3 构造-岩浆序列划分 |
6.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侵入岩石地球化学 |
6.1.1 中、晚侏罗世侵入岩 |
6.1.2 早白垩世早、中期侵入岩 |
6.1.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 |
6.2 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带中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 |
6.2.1 主元素特征 |
6.2.2 稀土元素特征 |
6.2.3 微量元素特征 |
6.3 扬子陆块东北缘中生代侵入岩石地球化学 |
6.3.1 主元素特征 |
6.3.2 稀土元素特征 |
6.3.3 微量元素特征 |
7.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Sr-Nd同位素组成 |
7.1.1 侏罗纪侵入岩 |
7.1.2 白垩纪侵入岩 |
7.2 华北陆块南缘、扬子陆块东北缘岩浆岩Sr-Nd同位素组成 |
7.2.1 华北陆块南缘蚌蚌隆起带 |
7.2.2 扬子陆块东北缘 |
7.3 Sr-Nd同位素对岩浆源区的制约 |
8. 岩石成因类型与源区分析 |
8.1 高Sr低Y型花岗质岩石-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 |
8.2 富Mg高Sr低Y型花岗质岩-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 |
8.3 高Sr高Y型花岗质岩石-壳幔混合作用 |
8.4 低Sr型花岗岩-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 |
8.5 过碱性正长岩-幔源岩浆分异作用 |
9. 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深部过程 |
9.1 构造岩浆演化与构造环境判别 |
9.1.1 大别造山带 |
9.1.2 蚌埠隆起带 |
9.1.3 扬子陆块东北缘 |
9.2 构造-岩浆序列的动力学背景及深部作用过程 |
9.2.1 大别造山带 |
9.2.3 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带 |
9.2.3 扬子陆块东北缘 |
10.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及其演化 |
10.1 独立的造山运动-燕山期造山作用 |
10.2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演化与深部制约因素浅析 |
10.2.1 燕山期造山作用演化 |
10.2.2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深部制约因素浅析 |
10.3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体制域转换讨论 |
10.3.1 燕山期大别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时间 |
10.3.2 燕山期大别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体制域转换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8)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断裂-沉积响应及合肥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1.1 郯庐断裂及合肥盆地的研究现状 |
1.1.2 关于走滑断层与走滑构造 |
1.1.3 关于走滑盆地 |
1.2 研究思路、内容及主要工作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3 主要认识和成果 |
第2章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基本特征与演化规律 |
2.1 郯庐断裂带基本特征 |
2.1.1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2 郯庐断裂带演化规律研究 |
2.2.1 印支期的左旋转换断层活动 |
2.2.2 郯庐断裂带晚侏罗-早白垩世的左行平移 |
2.2.3 郯庐断裂带晚白垩-古近纪的右行伸展走滑 |
2.2.4 新近纪以来郯庐断裂带的逆冲挤压 |
第3章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与合肥盆地的断裂-沉积响应 |
3.1 合肥盆地沉积规律 |
3.1.1 盆地沉积地层 |
3.1.2 盆地钻井地层同位素测年与地层划分 |
3.1.3 盆地沉积分布规律 |
3.1.4 盆地中新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环境 |
3.2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3.2.1 盆地基底性质 |
3.2.2 主要断裂及活动规律 |
3.2.3 典型构造样式 |
3.2.4 构造单元划分 |
3.3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的控制规律 |
3.3.1 盆地断裂体系活动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
3.3.2 郯庐断裂对盆地沉积的控制 |
3.3.3 盆地形成机理与演化 |
3.3.4 合肥盆地演化的区域动力学机制及其与郯庐断裂的耦合关系 |
第4章 合肥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
4.1 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4.1.1 古近系定远组暗色泥岩地化特征 |
4.1.2 下白垩统朱巷组暗色泥岩地化特征 |
4.1.3 下侏罗统防虎山组烃源岩地化特征 |
4.1.4 资源潜力分析 |
4.2 储盖层及组合特征 |
4.2.1 储层特征及评价 |
4.2.2 盖层特征及评价 |
4.3 主要储、盖组合特征 |
第5章 综合评价及前景分析 |
5.1 化探异常及油气地质意义 |
5.1.1 地面化探异常及有利勘探区带 |
5.1.2 地电化学勘探及其异常评价 |
5.2 含油气系统分析及有利区带评价 |
5.2.1 合肥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 |
5.2.2 区带评价 |
5.3 圈闭评价 |
5.3.1 圈闭地质评价 |
5.3.2 圈闭综合评价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三维埋藏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三维埋藏史模拟的原理和方法 |
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单井埋藏史曲线 |
4.2 三维埋藏史曲线 |
5 结论和讨论 |
(10)大别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剥露作用及古地形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立论依据及选题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进行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 |
第2章 大别造山带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别造山带的大地构造位置 |
2.2 大别造山带的断裂特征 |
2.2.1 信阳—舒城断裂 |
2.2.2 晓天—磨子潭断裂 |
2.2.3 襄樊—广济断裂 |
2.2.4 商麻断裂 |
2.2.5 郯庐断裂带 |
2.3 大别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与物质组成 |
2.3.1 北淮阳弧后复理石带 |
2.3.2 北大别弧杂岩带 |
2.3.3 南大别碰撞杂岩带 |
2.3.4 宿松变质杂岩带 |
2.3.5 大别地块 |
2.3.6 红安地块 |
第3章 大别山低温年代学研究 |
3.1 低温年代学基本原理 |
3.1.1 裂变径迹技术基本原理 |
3.1.2 (U-Th)He技术基本原理 |
3.2 大别山低温年代学研究现状 |
3.3 本次研究采样简介 |
3.4 实验过程 |
3.5 年龄测试结果及热史模拟 |
第4章 大别山低温年代学数据剥露解释 |
4.1 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约束剥露速率 |
4.1.1 基本概念 |
4.1.2 低温年代学应用于抬升、剥露解释的不确定因素 |
4.1.3 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计算造山带剥露速率 |
4.2 稳态条件下模拟大别山低温剥露速率 |
4.2.1 模拟参数选取与模拟过程介绍 |
4.2.2 剥露速率模拟结果 |
4.2.3 讨论与结论 |
4.3 利用大别山低温热史模拟数据约束剥露速率 |
4.4 与大别造山带毗邻新生代盆地堆积速率对比 |
4.4.1 大别造山带毗邻新生代盆地堆积速率计算 |
4.4.2 讨论与结论 |
第5章 利用大别山低温年代学数据再造古地形 |
5.1 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再造造山带古地形 |
5.1.1 反演方法 |
5.1.2 正演方法 |
5.2 利用大别山低温热史模拟数据反演古地形变化 |
5.3 利用大别山低温年代学数据正演模拟剥露速率及古地形变化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别造山带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数据汇总(ED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合肥盆地与大别—张八岭造山带的耦合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缘盆地页岩气资源成因与勘探前景[J]. 李双应,谢伟,赵丽丽,魏星,李敏,胡博,杨栋栋,李红,张玲玲,朱义坤,章中九,周琛龙,孙贵,丁海. 安徽地质, 2020(04)
- [2]合肥盆地南缘碎屑锆石定年及其对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岩石折返的指示[J]. 王勇生,白桥,田自强,杜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7)
- [3]东秦岭-大别噪声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D]. 丁文秀.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4]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对西太平洋俯冲历史的指示[J]. 朱光,刘程,顾承串,张帅,李云剑,苏楠,肖世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4)
- [5]苏皖地区P波接收函数与上地壳速度结构研究[D]. 陈昊. 东华理工大学, 2016(11)
- [6]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 吴跃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7]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以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为例[D]. 童劲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8]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断裂-沉积响应及合肥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许世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9]合肥盆地中新生代三维埋藏史分析[J]. 王利,周祖翼,朱毅杰. 高校地质学报, 2007(01)
- [10]大别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剥露作用及古地形再造[D]. 丁汝鑫. 同济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