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宽带业务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徐硕,郭宇东,王宇,李奥,王振洲[1](2021)在《海洋渔业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本文围绕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渔业领域的应用,结合前沿技术及行业发展动态,通过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卫星通信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需求与前景,归纳总结了自主卫星通信系统的渔业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措施建议,为我国建设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并开展在海洋渔业领域的相关应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刘晔祺[2](2021)在《卫星动态光网络的路由和资源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空间通信技术向着不断深入的方向探索,在海量通信数据和多样化用户服务的刺激下,空间技术领域中的大功率轨道运载水平和大容量卫星通信能力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开始融入卫星产业的各个方面。以激光为载波、大气为传输介质的卫星光通信技术,能够在继承微波通信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无线电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点,不仅传输速率高、传输容量大、安全性高,还能够抵抗电磁干扰,且无需使用许可;硬件配置方面,满足激光通信需求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体积小,更便于卫星携带。通过采用激光通信技术建立星间链路,能够形成高速率大容量通信的卫星高速光互联网,进而满足近年来指数式增长的数据传输量对卫星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作为未来军事和商业空间网络的重要构成系统,空间激光通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多类型业务需求和服务质量不断增长的今天,卫星光网络中所承载的通信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空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无线通信固有的脆弱性也给卫星网络的高质量传输性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充分考虑基于波分复用结构的激光链路特性和网络拓扑高动态变化的特点,围绕卫星动态光网络中网路层路由算法和星上资源管理问题展开研究。为了支撑各种类型的用户服务,提高大容量高速率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对卫星光网络由于数据速率高、容量大等新特性而导致的网络层面的流量不均、业务拥塞问题,解决与日俱增的业务需求和有限的星上资源之间的矛盾,本文重点研究卫星动态光网络中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技术,基于安全威胁和重业务负载的路由优化策略,以及星上资源的高效分配方法,从而实现用户数据的稳定、安全、高效传输,并提高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蜂群优化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论文基于卫星动态光网络中的路由与波长分配(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RWA)问题,提出了基于蜂群优化的RWA算法,以时延和波长利用率为优化指标,以多普勒波长漂移、传输时延、波长一致性和连续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星间激光链路的链路代价模型;优化了蜂群适应度函数,以最小化路径上经过的节点跳数和链路的波长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实现了路径的合理规划和波长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卫星光网络长时延和高误码率的缺点,满足了实时业务的稳定传输,减轻了多普勒频移对通信性能的不利影响,并且能保证低阻塞率下波长资源的高效利用。2.基于安全路由策略的负载均衡算法论文基于空间环境的开放性所引发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层卫星信任度的安全路由策略,通过卫星群组划分、生成链路报告和可信路由计算等步骤,利用网络中时延、丢包率和可用带宽等信息构建信任度值,并由高层卫星管理者规划出一条信任度值较高的路径,以实现可信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针对满足全球覆盖的单层卫星星座,提出了基于安全策略的负载均衡算法,解决了卫星光网络中由于全球流量分布不均引起的负载不均问题和路由安全性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安全机制的流量修正模型,分散热点区域的流量,同时限制通过不安全区域的流量,以达到安全目标下网络负载的有效均衡。与传统的启发式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更低的阻塞率以及更加安全可靠的通信性能。3.基于业务分流的卫星拥塞控制算法论文针对大流量业务背景下星载处理能力有限和全局业务分布失衡所引发的网络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分流的卫星拥塞控制算法,利用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机制求解多约束条件下的拥塞控制优化模型。针对可预判的业务堆积造成的拥塞,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布的链路代价修正模型,通过修正的路径代价来提前分散重负载区域流量,以得到全局最优的路由结果;针对网络的突发性拥塞,考虑到波长分配和路由选择的同时性,设计了基于波长利用率的拥塞控制指数,最大限度地避免局部拥塞给网络带来的瘫痪性影响;针对拥塞节点容易引发的级联拥塞现象,则通过设置拥塞区域进行路由绕行以避免性能进一步恶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了高通信成功率和低传输时延性能,并能够在避免拥塞的基础上实现对波长资源的合理规划。4.基于多QoS保证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论文基于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以解决有限的星上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宽带多媒体业务需求之间矛盾。首先,构建了一个跨层带宽分配模型,综合考虑应用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的信息;然后,利用优化蜂群算法求解基于跨层信息的修正效用函数,从而得到带宽资源分配的最优解。所提算法充分考虑并分析了调制格式、编码效率、传输速率以及不同类型用户的QoS优先级等重要因素。最后,通过对所提算法效用值、用户满意度和吞吐量等性能的分析评估,验证了其不仅能够满足多用户的QoS需求,还能在兼顾物理层传输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带宽分配和高速的业务传输。
屈盈[3](2021)在《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低轨星座宽带网络具有大时空尺度、拓扑结构时变、资源异构性强等显着区别于传统地面网络的特性。边缘计算技术运用到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能够更加显着地降低任务处理时延和带宽消耗,其已在传统地面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部署。另外,低轨星座宽带网络拓扑和用户流量的高动态变化,会增加网络延迟及丢包率,导致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和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 E)严重下降。近年来,为降低网络高动态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业界开始关注将地面网络中的服务迁移技术引入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架构中,以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架构的性能。本文针对新一代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设计了其边缘计算架构。由于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节点种类多、异构性强,本文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作为边缘计算架构的控制层,而将低轨道卫星作为架构中的服务实施层。由于低轨卫星上的计算、存储资源有限,本文利用多种资源虚拟化技术(包括轻量级虚拟化技术)来提高低轨卫星的资源利用率。同时,当低轨卫星与控制中心出现通信中断时,低轨卫星处于离线状态,无法及时同步控制中心下发的数据信息导致低轨卫星无法及时完成任务。因此,本文设计了低轨卫星边缘控制模块,使得卫星节点能够自主工作,保障了用户所需服务的连续性。基于上述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架构,本文综合考虑了低轨星座宽带网络的高动态性和业务应用之间的依赖关系,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细粒度服务划分和联合优化的服务迁移策略。该策略能够根据低轨卫星节点间上下行流量变化进行服务迁移决策。策略首先利用最大流算法找出最优带宽路径上的所有节点,并将其作为预选的迁移节点集合。然后,策略综合考虑服务迁移时延和传输能耗的收益情况进一步缩小迁移节点的匹配范围,最后结合节点与服务间的资源利用率均衡情况来选择最佳服务迁入节点。本文基于开源网络仿真架构NS-3研发了针对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架构的仿真系统,对论文提出的服务迁移策略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11%的任务完成时延、减少高达58%的迁移能耗,能够显着改善低轨星座宽带网络在拥塞场景下的吞吐量和丢包率指标,优化其带宽使用情况,有效提升网络性能。
徐昊[4](2021)在《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检测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具有抗衰落、抗干扰和低截获的性能优势,但不断增强的干扰和侦查设备正在削弱宽带高速跳频带来的抗干扰增益。为保障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卫星宽带跳频系统需要具备对典型人为恶意干扰的检测和识别能力,以便及时调整系统的抗干扰策略。为此,本论文重点研究卫星宽带跳频系统中典型人为恶意干扰的干扰检测和分类识别技术,主要内容包含四部分:第二章设计了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检测识别方案。在分析了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威胁后,首先设计了基于正交子带分割的干扰检测识别方案,将宽频带的干扰认知转化为多个窄带的干扰认知,在保证频域分析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方案的实现复杂度;接着提出了多子带干扰认知综合策略,通过综合多个子带的干扰认知结果获得全频带的干扰分布情况。第三章研究了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检测算法。根据跳频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时频特性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段谱聚类(Multi-segment Signals Spectrum Clustering,MSSC)的干扰检测算法。首先阐述了基于Welch谱前向连续均值消除的信号簇检测算法,并理论分析了检测门限因子;然后提出了基于MSSC的干扰簇鉴别算法和静默期信号段搜索算法;最后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当跳频信号信噪比大于-4d B时,传统算法的干扰误检概率大于60%,而MSSC算法则小于10-4,且MSSC算法显着降低了干扰参数的估计误差。第四章研究了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分类算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特征提取深度神经网络(Manual Feature Extraction-based Deep Neural Network,MFE-DNN)的干扰分类算法,构建了一组优良的多域干扰特征库,并训练了基于DNN的干扰分类器;仿真结果表明,MFE-DNN算法能够在干噪比(Jamming-to-Noise Ratio,JNR)≥-4d B时准确分类12种干扰。然后研究了不同输入数据对象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自动特征提取的干扰分类器性能,并提出了基于CNN联合多域特征提取(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Joint Multi-Domain Feature Extraction,CNN-JMDFE)的干扰分类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当JNR≥-6d B时CNN-JMDFE干扰分类器可准确分类13种干扰,明显优于采用单一数据对象的CNN干扰分类器;与MFE-DNN算法相比,CNN-JMDFE算法能够显着提升11类干扰在低JNR下的分类准确率,增益为2d B~12d B。第五章设计了基于MSSC和CNN-JMDFE算法的卫星宽带跳频干扰认知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单干扰和复合干扰均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14类单干扰非静默期的分类性能与静默期一致,10类复合干扰在JNR≥0d B时可被准确分类;与无干扰检测的CNN-JMDFE算法相比,该模型提升了单干扰和复合干扰6d B和8d B的分类准确率;对于宽频带,该模型能准确估计干扰参数和干扰类型。
张沛[5](2020)在《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进行移动通信、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愈加迫切,全覆盖和高速率通信业务不断增长,促进了全球空天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卫星系统作为空天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制造和发射技术发展,成为部署的新热点。而卫星系统是典型的资源受限系统,虽然多波束天线、频率复用、星上处理等技术日趋成熟,空天网络下高通量、大容量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和发展使得卫星资源依然非常紧张。如何通过动态资源分配技术提高卫星系统的频谱、缓存、功率等资源的利用仍是一个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的卫星动态功率分配算法存在适应星地信道条件、波束流量需求等动态变化的灵活性低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在线的多波束卫星系统动态功率分配(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ynamic Power Allocation,DRL-DPA)算法。该算法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方法解决了动态变化环境下的在线序列决策问题,并且基于功率匹配缓存的思路实现了利用波束内实际待传输的缓存数据进行在线功率决策。结果表明,所提DRL-DPA算法相比于现有离线功率分配算法,能够得到5.3%的吞吐量增益。该创新点对应第三章,发表SCI论文1篇。(2)针对现有的卫星信道分配算法未同时考虑到缓存优化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多波束卫星系统中缓存受限下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该方法改善了现有算法中吞吐量的提高可能导致缓存资源过度占用或者缓存溢出的不足,将信道分配和缓存约束综合考虑,基于多目标优化(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的思想,实现了缓存限制下的用户需求满意度和系统频谱效率的帕累托解集的求解。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其它算法,缓存节省了 39.16%、业务需求满意度提高了 16.87%、频谱利用率提高了 20.51%。该创新点对应第四章,发表SCI论文1篇。(3)针对现有的卫星信道和功率分配算法不能保障序列决策下的系统累计性能最优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多目标优化(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DRL-MOP)算法。该算法基于 DRL 和 MOP方法,对动态变化的系统环境和用户到达模型建模,以归一化处理后的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和业务满意度指数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实现了资源分配的动态决策及系统累计性能的优化。并且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经典元启发算法,能够得到50.51%的频谱效率提升、21.82%的能量效率提升、12.78%的用户需求满意度的提升,算法复杂度低。该创新点对应第五章,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朱晓攀[6](2020)在《大规模低轨宽带卫星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大规模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宽带卫星网络通过提高发射卫星数量来降低对于单颗卫星的能力要求。借助星间链路组网,能够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实现全球不间断信号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大宽带、低延时、无缝连接的网络服务。大规模LEO宽带卫星网络与地面通信网络系统相兼容,是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重点。路由作为网络通信的关键技术,影响着信息的传递效率和网络的服务质量。在具有成百上千个节点的大规模LEO宽带卫星网络中,卫星无时不刻的高速移动导致拓扑的频繁变化。同时,卫星载荷能力有限导致其无法进行大容量存储和大规模实时计算,使得大规模LEO宽带卫星网络在路由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大规模单层LEO极轨道宽带卫星网络路由集中开展了研究,包括多径单播路由,动态单播路由以及组播路由。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基于无关多径(Node Disjoint-based Multipath,NDM)的单播路由算法。针对空间环境复杂多样,传统静态路由无法应对因流量分布不均、网络拥塞和节点故障造成时延和丢包增大、甚至数据不可达的问题,为此本文开展了无关多径的单播路由算法研究。该算法借助卫星网络的规则性,通过分析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跨越极区周期性变化,设计了最多三条无关路径,避免重新路由带来的时延,提升了系统鲁棒性。具体来说,本文结合备选多径和并行多径的综合优势,设定三条路径的优先级:将传播距离最短的路径作为主路径,剩余两条作为备份路径。这样主路径能够在无拥塞状态下进行高效快速的数据传输;在轻度拥塞时,系统自适应地启动一条备份路径与主路径并行传输;在重度拥塞时,系统中断主路径,启用所有备份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仿真结果表明,NDM算法同离散时间动态虚拟拓扑路由(Discrete-Time Dynamic Virtual Topology Routing,DT-DVTR)算法、显式负载均衡(Explicit Load Balancing,ELB)路由算法相比,在面临不同程度的网络拥塞时,NDM算法均取得更低的传输时延、丢包率和更高的吞吐量。这种优势在拥塞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更加明显。因此,该算法有效改善了大规模单层LEO极轨道宽带卫星网络的传输效率、自适应调整能力和故障容错能力。2、提出了最小动态成本(Minimal Dynamic Cost,MDC)单播路由算法。该算法旨在解决因动态单播路由在大规模LEO宽带卫星网络路由计算和更新带来的大量资源占用以及链路拥塞或节点故障造成的高时延问题。该算法首先将数据从卫星源点到目的节点路径上所消耗的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转化为路径成本、等待成本和处理成本,之后将总成本最低的路径作为主路径,以保证最快速的网络通信。为了尽可能避免数据丢包的发生,算法采用M/M/1/k模型来设定丢包预期,从而计算出单颗卫星数据缓存队列的最大阈值,并将超过阈值的路径排除在外,以确保路径更加可靠。在进行路径探测之前,算法通过判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相对位置,设定最小跳数洪泛区域,从而缩短数据洪泛时间,节约有限的网络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以北京为源节点,在与香港、台湾的近程通信以及与柏林、华盛顿的远程通信场景中,MDC算法在时延方面都取得了优于地面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表现。在与动态源路由协议(Dynamic Source Rrouting,DSR)算法、辅助定位按需路由(Location-Assisted On-demand Routing,LAOR)算法进行比较时,MDC算法在无拥塞或不同程度拥塞状态下均取得了更低的时延和丢包率,满足用户对于低时延和数据完整的要求,最大程度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3、提出了基于分簇的组播路由(Cluster-based Multicast routing,CMR)算法。针对大规模LEO宽带卫星网络拓扑时变带来的组播树代价高、以及现存路由算法链路共享性差、组播路径绕远引起网络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簇的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将卫星网络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曼哈顿模型,通过对组成员位置的讨论将网络划分为两簇。每簇选取一颗卫星作为簇头,将其作为组播树的根节点,以缓解组播源点的压力。另外在组播树构建过程中,设定四种优先级,这样可以在保证总跳数尽可能低的情况下,增加共享节点的数量,减少不必要的路径绕远,提高组播树的共享率。仿真结果表明,CMR算法与核心群合并共享树(Core-cluster Combination-based Shared Tree,CCST)算法、快速迭代组播(Fast Iterative Multicast,FIM)算法、经典多播路由算法(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MRA)相比,该算法兼顾了组播树总跳数和中转节点数,从而取得较低的组播树生成开销,避免单点故障拥塞,大幅改善宽带利用率和传输效率,提高组播流畅度和网络稳定性,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组播源点到成员节点数据的实时传输。
庞立新,李杰,冯建元[7](2020)在《高通量通信卫星发展综述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高通量卫星宽带通信是当前卫星通信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与应用,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能力已相当于4G水平,体系结构方面与地面互联网高度兼容,在宽带接入、基站中继、机载/船载/车载移动通信、企业联网、视频分发与采集等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高通量卫星在我国的应用崭露头角,为了把握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机遇,通过数据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与评估,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对我国高通量卫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国内与周边国家市场对我国高通量卫星有旺盛需求,高通量卫星发展潜力巨大,但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需从卫星载荷、组网方式、终端设备几方面着力提高性价比,并创新地采用开放的运营模式。
刘伟[8](2020)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受限于地理环境、建设难度,以及建设成本等原因,全球也尚未实现地面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相比而言卫星移动通信可以实现广域乃至全球覆盖,能够为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区域用户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的领跑者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简称Inmarsat)成功发射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并已完成了卫星系统网络的部署,通过该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带宽、全球无缝覆盖、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本文便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便携式户外陆用宽带终端,用户使用该卫星终端通过卫星移动网络即可快捷的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获取到所需服务资源。本文采用了从系统到终端再到模块的层次化设计思路,重点研究工作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陆用便携式终端。首先是介绍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并从中分析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卫星系统的话音通信、数据传输等主要业务类型。然后介绍了卫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具备的功能和性能、终端模块组成、终端搜星入网和业务建立的工作原理、终端在户外通信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本文终端的实现包括模块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单元的硬件设计以及各模块对应软件的设计和关键流程分析,关键流程包括:入网注册流程、NAT网络共享模式流程、PPPoE网络专用模式流程。最后介绍便携式卫星终端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并对卫星终端的对星、入网建链、数据传输、电话话音等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验证终端设计的正确性和指标符合性。该终端是国内首家基于Inmarsat基带处理模块开发的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其功性能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厂家生产的同类型卫星终端产品,该终端的成功研制将以低成本、便携式、高效性等优势打破国外厂家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终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抢占卫星通信领域市场、积累卫星通信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赵来定[9](2018)在《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网络各节点间实现信息传输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近几十年的电子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卫星通信地球站从原先庞大的单一的固定站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轻型、小体积、可移动、功能强大的地球站。卫星通信频带资源有限,近几年开始向宽频带的Ka频段发展,跟踪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一些新型天线设计方法和跟踪对准算法,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地设计卫星通信天线的天线、天线的圆锥扫描机械结构、新型的跟踪算法、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可使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更准确、更迅速、性价比更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Ka频段卫星通信移动站天线的设计方法,该天线采用溅射板式馈源。论文讨论了如何对副反射面和介质进行赋形。该天线主反射面为环焦抛物面,无支撑杆和馈源遮挡,所以增益高、旁瓣低、驻波较小。论文讲述了该新型溅射板馈源天线的设计原理,推导了相关方程。实测该溅射板馈源天线,电压驻波比及方向图结果与仿真计算基本吻合,表明该天线性能良好,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常见的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便携站跟踪一般采用逐步对星法,本论文提出了改进方法。论文以一种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站跟踪系统为例,讨论了横摇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其空间对星三轴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即使天线在无方位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寻星。论文然后对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横摇补偿后,在横摇角≤±30°的情况下,系统单次转动方位角就能找到卫星,从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正确性,亦说明了横摇补偿能大大提高初始寻星的效率。旋转主面的圆锥扫描跟踪,转动惯量大,扫描跟踪速度慢。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章动偏焦副面的方式进行圆锥扫描测角跟踪,这种方法无需空心电机、转动惯量小、造价低、方式简单。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线副面偏焦技术对方向图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天线副面偏置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章动副面的圆锥扫描技术跟踪速度快,性能稳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如需要精密准确跟踪,一般都采用价格昂贵的能自主指北的惯性导航系统。为降低成本,许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采用MEMS惯导,但现有的MEMS惯性导航系统无法自主寻北,故而一般情况下,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存在搜索的一维空间模糊问题。针对近两年MEMS技术的发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论文着重针对惯导输出的三维指向角,进行了指标比较,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基于低成本IMU的惯导系统,仿真输出的指北角误差为9o以内。如卫星通信地球站采用此廉价惯导系统,能大大缩短寻星时间,减小误跟踪,从而提高跟踪性能。
李卓键[10](2019)在《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卫星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与政治军事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卫星产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不仅在经济方面为其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利用卫星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与结盟或是军事威慑与对抗,还有利于增强美国的“国家威信”。我国卫星产业起步较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商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卫星产业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因而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系统认识美国卫星产业及其组织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军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卫星产业经历了准备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三个阶段。以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美国卫星产业现状及组织特点,能够为我国发展卫星产业提供参考。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S)从市场集中度上看属于一般寡占型,且拥有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美国卫星企业采取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战略,避免深陷低效率的价格战。私营卫星企业由于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空间逐渐缩小,开始重视自身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高。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许可制度确立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取得发射许可且满足国家发射需求的本国私营企业,给予政府补贴扶持其快速发展。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C)比较典型的包括兼并与卡特尔。卫星产业兼并实施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并对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得市场集中度得以加强。以卡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中的协调行为不利于市场竞争,导致卫星企业之间通过合谋、相互妥协以求实现彼此垄断利润最大化。为打破美国卫星巨擘之间的卡特尔,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新兴卫星企业发展并显着降低发射费用,开启了廉价商业航天运输新时代。美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和修订促进卫星产业市场商业化的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商业卫星领域的政策管制,激发卫星产业市场活力。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绩效(P)主要包括直接绩效与间接绩效。从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美国卫星产业的四大细分领域(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值全球领先,但存在政策性波动。四大领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上游的卫星制造业与发射服务业产值较少,而处于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业与卫星(运营)服务业产值较高。从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由于卫星产业一定程度带有国防军工性质,具有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市场化发展初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效果并不明显,而是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地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卫星产业在农业、远洋渔业以及灾害的防范与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第一,在美国卫星产业的准备阶段,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第二,在美国卫星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结构是三者中的核心。完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完全由政府采购的单一销售渠道,使得市场行为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结构;而被简单市场行为所决定的市场绩效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第三,在美国卫星产业平稳发展商业化时期,市场行为是三者中的核心,但三者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在发展过程中,美国卫星产业逐渐形成了缓解市场行为中的卡特尔、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推高市场绩效等产业组织优势。同时,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也存在市场寡占程度较高、商业化运营推高市场风险等问题。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虽然在整体上与美国卫星产业相比尚存在差距,但是在一些领域也形成了自身优势。鉴于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组织中的优势与问题,我国应该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积极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并不断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二、卫星宽带业务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宽带业务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渔业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卫星通信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需求与前景 |
(一)弥补海上通信痛点短板的关键环节 |
(二)满足渔业生产及管理更高需求的必要手段 |
(三)提供出海渔民精神慰藉的源头活水 |
(四)打造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的重要基石 |
(五)确保自主可控数据安全的根本要求 |
三、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
(一)通信卫星系统发展总体情况 |
(二)天通系统及其应用现状 |
(三)典型VSAT通信服务应用现状 |
1.“海星通”成为我国首个高通量海上通信服务产品 |
2.“和卫通”推动星地通信技术电信级融合 |
3.“海上通”带动渔船VSAT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
(四)典型低轨卫星系统及应用展望 |
1.“虹云”工程首星取得突破试验效果 |
2.“行云”工程构建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 |
3.“鸿雁”星座组网计划正式进入“快车道” |
四、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
(一)通信宽带化,组网向低轨道方向发展 |
(二)资费亲民化,业务向普惠大众方向发展 |
(三)体系自主化,网络向安全可控方面发展 |
五、我国海洋渔业应用自主通信卫星系统的有关建议 |
(一)统筹谋划,构建海洋新型宽带通信网络 |
(二)立足行业,满足海洋渔业领域实际需要 |
(三)深挖潜力,探索更多海洋渔业应用场景 |
(2)卫星动态光网络的路由和资源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动态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
1.2.2 全光网络波长路由研究现状 |
1.2.3 星上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卫星光网络中基于蜂群优化的RWA算法 |
2.1 引言 |
2.2 卫星光网络模型 |
2.2.1 卫星星座类型 |
2.2.2 卫星空间位置的数学模型 |
2.2.3 卫星光网络的路由设备 |
2.2.4 基于波长路由的卫星光网络模型 |
2.3 基于链路代价的蜂群优化RWA算法 |
2.3.1 蜂群算法基本原理 |
2.3.2 全局路由预计算和初始化 |
2.3.3 基于链路代价函数的路径搜索 |
2.3.4 基于可行解比较的全局优化 |
2.4 BCO-LCRWA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
2.4.1 仿真参数设置 |
2.4.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星光网络中基于安全路由策略的负载均衡算法 |
3.1 引言 |
3.2 卫星网络安全路由方案 |
3.2.1 空间网络的安全威胁 |
3.2.2 基于信任评估安全路由方案 |
3.3 基于安全路由的负载均衡算法 |
3.3.1 基于安全机制的负载修正模型 |
3.3.2 卫星光网络中基于安全策略的负载均衡算法 |
3.3.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业务分流的卫星拥塞控制算法 |
4.1 引言 |
4.2 常见的网络服务机制 |
4.3 基于业务分布的流量修正模型 |
4.4 基于大流量业务需求的拥塞控制算法 |
4.4.1 拥塞控制问题优化模型 |
4.4.2 基于波长利用率的拥塞指标 |
4.4.3 基于人工蜂群机制的拥塞控制算法 |
4.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QoS保证的带宽分配方法 |
5.1 引言 |
5.2 宽带卫星系统模型 |
5.3 基于多QoS保证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 |
5.3.1 跨层带宽分配模型 |
5.3.2 基于效用函数的优化模型 |
5.3.3 基于蜂群优化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5.4 BO-CL-DBA算法仿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
(3)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边缘计算技术在低轨星座宽带网络中的应用 |
2.1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 |
2.2 边缘计算技术概述 |
2.3 边缘计算技术在低轨星座宽带网络中的适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研究 |
3.1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需求分析 |
3.1.1 服务迁移场景分析 |
3.1.2 服务迁移技术挑战 |
3.1.3 服务迁移性能评价指标 |
3.2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总体设计 |
3.2.1 支持服务迁移的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架构 |
3.2.2 基于节点预选和优选的服务迁移策略设计方案 |
3.3 基于细粒度服务划分的迁移节点预选 |
3.3.1 目标系统建模 |
3.3.2 服务迁移节点预选策略设计 |
3.4 基于细粒度服务划分和联合优化的迁移节点优选 |
3.4.1 服务时延计算 |
3.4.2 服务迁移收益与能耗计算 |
3.4.3 资源供需匹配模型设计 |
3.4.4 服务迁移评价模型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仿真实现 |
4.1 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架构仿真测试系统构建 |
4.2 服务迁移策略的仿真实现与部署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测试与评估 |
5.1 性能指标定义 |
5.2 实验参数设置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检测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卫星宽带跳频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干扰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干扰分类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干扰检测识别方案设计 |
2.1 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干扰威胁分析 |
2.1.1 瞄准式窄带干扰 |
2.1.2 部分频带噪声干扰 |
2.1.3 随机梳状干扰 |
2.1.4 调频类干扰 |
2.1.5 周期脉冲噪声干扰 |
2.2 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干扰检测识别方案 |
2.2.1 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结构 |
2.2.2 干扰检测识别总体框架 |
2.2.3 多子带干扰认知结果数据结构 |
2.2.4 多子带认知结果综合策略 |
2.3 干扰信号数据库构建 |
2.3.1 单干扰参数设置 |
2.3.2 复合干扰定义与参数设置 |
2.3.3 多子带干扰分布情况的参数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段谱聚类的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干扰检测算法研究 |
3.1 传统的干扰检测算法 |
3.2 基于多段谱聚类的干扰检测算法 |
3.2.1 算法模型 |
3.2.2 基于Welch谱 FCME的信号簇检测 |
3.2.3 基于多段谱聚类的干扰簇鉴别 |
3.2.4 算法性能评估指标与复杂度分析 |
3.3 宽带跳频系统干扰检测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3.3.1 算法仿真参数 |
3.3.2 子带内干扰检测性能 |
3.3.3 多子带干扰检测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干扰分类识别算法研究 |
4.1 基于人工特征提取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扰分类算法 |
4.1.1 算法模型 |
4.1.2 人工干扰特征提取 |
4.1.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干扰分类器 |
4.1.4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4.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特征提取的干扰分类算法 |
4.2.1 算法模型 |
4.2.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2.3 基于多种数据对象的CNN干扰分类器 |
4.2.4 适用于不同数据对象的CNN网络结构 |
4.2.5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4.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联合多域特征提取的干扰分类算法 |
4.3.1 联合多域特征提取的CNN干扰分类器 |
4.3.2 联合多域特征提取的CNN网络结构 |
4.3.3 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卫星宽带跳频系统干扰检测识别性能分析 |
5.1 基于MSSC和 CNN-JMDFE算法的卫星宽带跳频干扰认知系统模型 |
5.2 子带内干扰检测识别性能仿真分析 |
5.2.1 单干扰分类性能 |
5.2.2 复合干扰分类性能 |
5.2.3 与无干扰检测的干扰分类器性能对比 |
5.3 多子带干扰检测识别性能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主要贡献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相关技术和理论 |
2.1 引言 |
2.2 空天网络下的卫星系统介绍 |
2.2.1 空天网络系统范畴 |
2.2.2 卫星系统应用和发展 |
2.2.3 卫星通信相关技术 |
2.2.4 卫星资源优化问题 |
2.3 DRL技术及相关资源优化技术介绍 |
2.3.1 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
2.3.2 深度增强学习 |
2.3.3 基于DRL的资源优化技术 |
2.4 元启发算法及相关资源分配技术介绍 |
2.4.1 单目标优化算法SA |
2.4.2 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 |
2.4.3 基于元启发算法的资源分配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在线的多波束卫星系统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1.1 动态功率分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3.1.2 本章解决的问题 |
3.1.3 本章的主要工作 |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
3.2.1 系统模型 |
3.2.2 问题建模 |
3.3 DRL-DPA算法 |
3.3.1 DRL-DPA架构 |
3.3.2 MDP建模 |
3.3.3 DRL-DPA设计 |
3.3.4 DRL-DPA执行过程 |
3.4 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参数 |
3.4.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缓存限制下的卫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1.1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和缓存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4.1.2 本章解决的问题 |
4.1.3 本章的主要工作 |
4.2 系统模型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 |
4.2.1 系统模型 |
4.2.2 MOP问题建模 |
4.2.3 MOP问题的目标函数计算 |
4.3 缓存限制下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
4.3.1 算法设计 |
4.3.2 算法流程和步骤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仿真场景 |
4.4.2 仿真参数设置 |
4.4.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增强学习和多目标优化的卫星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1.1 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5.1.2 本章解决的问题 |
5.1.3 本章的主要工作 |
5.2 系统模型和资源分配问题 |
5.2.1 系统模型 |
5.2.2 资源分配问题 |
5.3 DRL-MOP算法 |
5.3.1 算法架构 |
5.3.2 DRL-MOP设计 |
5.3.3 Q网络计算过程 |
5.3.4 步骤和流程 |
5.3.5 算法复杂性 |
5.4 仿真与分析 |
5.4.1 场景和参数设置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4.3 复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附录1 DVB-S2X编码调制方案 |
附录2 缩略语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6)大规模低轨宽带卫星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LEO宽带卫星网络发展现状 |
1.2.2 LEO宽带卫星网络路由技术发展现状 |
1.2.2.1 单播路由技术 |
1.2.2.2 组播路由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性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大规模LEO卫星网络重要概念和相关工作研究 |
2.1 引言 |
2.2 卫星网络相关概念 |
2.2.1 卫星轨道 |
2.2.2 星间链路 |
2.2.3 星座分类 |
2.2.4 卫星网络构成与通信流程 |
2.3 大规模LEO宽带卫星网络架构 |
2.4 多径单播路由可行性分析 |
2.5 动态单播路由可行性分析 |
2.6 组播路由可行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无关多径的单播路由算法 |
3.1 引言 |
3.2 NDM算法 |
3.2.1 多径类型选择 |
3.2.2 多径判别机制 |
3.2.2.1 主路径选择 |
3.2.2.2 备份路径选择 |
3.2.3 拥塞判断机制 |
3.2.4 多径流量分配 |
3.2.5 多径通信流程 |
3.3 仿真评估 |
3.3.1 路由性能评价指标 |
3.3.2 仿真模型搭建 |
3.3.3 仿真场景设置 |
3.3.3.1 数据定向传播 |
3.3.3.2 数据洪泛传播 |
3.3.4 仿真结果分析 |
3.3.4.1 无拥塞状态下定向传播仿真结果分析 |
3.3.4.2 轻度拥塞状态下定向传播仿真结果分析 |
3.3.4.3 重度拥塞状态下定向传播仿真结果分析 |
3.3.4.4 洪泛传播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小动态成本单播路由算法 |
4.1 引言 |
4.2 MDC算法 |
4.2.1 相关定义 |
4.2.2 成本计算 |
4.2.2.1 路径成本 |
4.2.2.2 等待成本 |
4.2.2.3 处理成本 |
4.2.3 算法描述 |
4.2.3.1 区域探测 |
4.2.3.2 方向增强 |
4.2.3.3 路径确立 |
4.2.3.4 维护与更新 |
4.2.3.5 动态路由流程 |
4.3 仿真评估 |
4.3.1 仿真场景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3.2.1 近程通信场景仿真结果分析 |
4.3.2.2 远程通信场景仿真结果分析 |
4.3.2.3 全网吞吐量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簇的组播路由算法 |
5.1 引言 |
5.2 CMR算法 |
5.2.1 相关定义 |
5.2.2 簇的划分 |
5.2.3 簇头选举 |
5.2.4 组播树构建 |
5.2.5 组播树更新 |
5.3 仿真评估 |
5.3.1 总跳数和分支节点数 |
5.3.2 归一化树代价 |
5.3.3 归一化分支节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7)高通量通信卫星发展综述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通量通信卫星的市场需求展望 |
1.1 海事宽带卫星通信需求分析 |
1.2 机载卫星通信需求分析 |
1.3 高铁宽带有望采用卫星通信 |
1.4 海外卫星通信市场需求潜力可观 |
2 卫星与卫星组网趋势 |
2.1 高通量卫星通信将成为主要服务产品 |
2.2 选择最低成本方式组网 |
3 卫星地面设备发展趋势 |
3.1 关口站 |
3.1.1 基带设备 |
3.1.2 射频系统 |
3.2 终端 |
4 运营方式变化趋势 |
5 结束语 |
(8)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的现状 |
1.2.2 海事卫星宽带终端技术的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卫星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 卫星系统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
2.2.1 主要技术指标 |
2.2.2 主要关键技术 |
2.3 卫星系统业务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便携式终端的总体设计 |
3.1 主要功性能 |
3.2 组成框图 |
3.3 工作原理 |
3.4 典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便携式终端的硬件设计 |
4.1 应用管理模块 |
4.1.1 功能及组成 |
4.1.2 电路设计 |
4.1.3 模块调试 |
4.2 基带处理模块 |
4.3 射频前端模块 |
4.3.1 功能及组成 |
4.3.2 详细设计 |
4.3.3 模块调试 |
4.4 天线单元 |
4.4.1 主要功能 |
4.4.2 仿真设计 |
4.4.3 实物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终端的软件设计 |
5.1 应用管理软件 |
5.1.1 软件运行环境 |
5.1.2 软件总体架构和功能 |
5.1.3 软件开发流程 |
5.2 射频前端控制软件 |
5.2.1 软件运行环境 |
5.2.2 软件功能组成与实现 |
5.3 手机APP软件 |
5.3.1 软件架构 |
5.3.2 软件功能实现 |
5.4 关键流程设计 |
5.4.1 用户登录注册流程 |
5.4.2 共享网络链路流程 |
5.4.3 专用网络链路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便携式终端的测试与评估 |
6.1 对星功能测试 |
6.2 入网建链测试 |
6.3 数传功能测试 |
6.4 电话功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发展史 |
1.2 卫星通信的国际国内研究背景 |
1.3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及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溅射板馈源天线及赋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溅射板馈源的地球站Ka频段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设计原理推导 |
2.2.1 主反射面设计 |
2.2.2 副反射面赋形设计 |
2.2.3 介质面赋形设计 |
2.2.4 能量守恒方程 |
2.2.5 等相位方程 |
2.2.6 副面方程和介质表面二维方程计算 |
2.3 反射面结构 |
2.4 驻波仿真及测试 |
2.5 方向图及增益测试条件 |
2.5.1 远场法 |
2.5.2 卫星信标法 |
2.5.3 测试条件 |
2.5.4 本天线测试说明 |
2.6 天线方向图仿真及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技术 |
3.1 引言 |
3.2 天线跟踪系统 |
3.3 卫星跟踪方式 |
3.3.1 手动跟踪 |
3.3.2 自动跟踪 |
3.4 跟踪技术的比较 |
3.5 卫星通信地球站跟踪误差 |
3.5.1 伺服系统误差 |
3.5.2 动态滞后误差 |
3.5.3 噪声误差 |
3.5.4 天线及馈线引起的误差 |
3.5.5 系统总误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轴移动卫星站横摇补偿算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械结构 |
4.3 对星理论推导 |
4.3.1 矢量关系 |
4.3.2 球形地球模型 |
4.3.3 椭圆地球模型 |
4.3.4 指向角推导 |
4.3.5 两种数学模型比较 |
4.4 对星补偿分析 |
4.5 补偿角仿真 |
4.5.1 一种便携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
4.5.2 不同地球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
4.5.3 初始寻星误差补偿 |
4.5.4 丢星后误差补偿 |
4.6 工程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卫星通信地球站章动副反射面技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天线远场方程 |
5.3 偏焦相位差 |
5.3.1 轴向偏焦相位差 |
5.3.2 横向偏焦相位差 |
5.3.3 偏焦仿真 |
5.4 偏焦扫描分析 |
5.4.1 交叉电平的选择 |
5.4.2 差值电平分析 |
5.4.3 扫描频率的选取 |
5.5 偏焦扫描的工程实现 |
5.5.1 一种偏焦扫描副面结构 |
5.5.2 软件算法 |
5.6 抗载体运动实验 |
5.6.1 测试设备 |
5.6.2 单轴运动测试 |
5.6.3 三轴运动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移动地球站 |
6.1 引言 |
6.2 系统坐标系 |
6.2.1 坐标系的定义 |
6.2.2 坐标系的转换 |
6.3 惯性导航 |
6.4 数据滤波 |
6.5 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1 加速度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2 陀螺仪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3 地理位置对惯导解算的影响 |
6.6 基于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 |
6.6.1 平台式惯导 |
6.6.2 一种捷联式惯导的卫星天线结构 |
6.7 基于MEMS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分析法 |
1.3.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组织的概念及理论起源 |
2.1.1 产业组织相关概念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2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
2.2.1 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 |
2.2.2 芝加哥学派的自由市场观点 |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垄断与效率并存观点 |
2.2.4 新奥地利学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
2.2.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百家争鸣 |
2.3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1 理论引进和介绍期 |
2.3.2 结合中国国情应用理论 |
2.3.3 深化研究和理论改良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产业组织特点 |
3.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3.1.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界定 |
3.1.2 美国卫星产业的分类 |
3.2 美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 |
3.2.1 蓄势待发的准备期(19 世纪末——20 世纪40 年代) |
3.2.2 两极竞争中的高速发展期(20 世纪40 年代——90 年代) |
3.2.3 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20 世纪90 年代——现在) |
3.3 美国卫星产业的现状及组织特点 |
3.3.1 美国卫星产业现状 |
3.3.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 |
4.1.1 市场集中度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
4.1.2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
4.2 美国卫星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4.2.1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涵义 |
4.2.2 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3 高技术性构筑产品主体差异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4 技术革新创造绝对成本优势形成的进入壁垒 |
4.2.5 美国卫星产业的退出壁垒 |
4.3 美国卫星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
4.3.1 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
4.3.2 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 |
4.3.3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服务差异化 |
4.3.4 卫星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4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
4.4.1 卫星产品与服务的属性特征 |
4.4.2 政府对市场管制与激励并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5.1 以兼并为代表的市场竞争行为 |
5.1.1 企业兼并的涵义及特征 |
5.1.2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方式 |
5.1.3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效果 |
5.1.4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2 以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协调行为 |
5.2.1 卡特尔的涵义 |
5.2.2 美国卫星产业中的卡特尔 |
5.2.3 对卫星产业卡特尔的突破 |
5.3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行为中的作用 |
5.3.1 政府直接参与销售和政策扶持卫星市场商业化并举 |
5.3.2 政府管控卫星类产品对外贸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 直接绩效 |
6.1.1 美国卫星产业总体经济绩效 |
6.1.2 卫星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3 发射服务业经济绩效 |
6.1.4 地面设备制造业经济绩效 |
6.1.5 卫星服务业经济绩效 |
6.2 间接绩效 |
6.2.1 美国卫星产业的溢出效应及对GDP的贡献 |
6.2.2 对其他产业及领域的促进效应 |
6.2.3 社会与政治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7.1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 |
7.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优势 |
7.2.1 政府大力扶持改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
7.2.2 商业化发展之路推高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 |
7.3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7.3.1 市场结构上寡占程度较高 |
7.3.2 兼并与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行为加强产业集中度 |
7.3.3 商业化运营推高产业市场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
8.1.1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 |
8.1.2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特征 |
8.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
8.2.1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具备的优势 |
8.2.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
8.3 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建议 |
8.3.1 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
8.3.2 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力度 |
8.3.3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 |
8.3.4 注重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卫星宽带业务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渔业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徐硕,郭宇东,王宇,李奥,王振洲. 中国渔业经济, 2021
- [2]卫星动态光网络的路由和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 刘晔祺.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低轨星座宽带网络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研究[D]. 屈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卫星宽带跳频系统的干扰检测识别技术研究[D]. 徐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张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大规模低轨宽带卫星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 朱晓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4)
- [7]高通量通信卫星发展综述与思考[J]. 庞立新,李杰,冯建元.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04)
- [8]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刘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 赵来定.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10]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D]. 李卓键.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