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芬,来裕婷,虎红红,王彦英,马云[1](2021)在《利用DHI报表对宁夏某奶牛场生产性能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根据DHI测定方法,对奶牛场的育种与繁殖情况进行评价,旨在改进管理措施,提高奶牛场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采集宁夏某奶牛场12个月的DHI报表数据,分析乳脂肪、乳蛋白、尿素氮、体细胞数、泌乳持续力等关键性指标,对该奶牛场的生产性能、经营管理、育种繁殖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结果表明,该牛场的泌乳高峰日到达较晚;牛群乳房炎在冬季发生率较高;群体尿素氮含量处于正常范围(10~18 mg/dL),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小;泌乳持续力较高、奶牛群体平均泌乳天数较长引起的繁殖问题较严重。[结论]该奶牛场的高峰日大于正常范围,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调整日粮结构,做好干奶期、泌乳早期奶牛饲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牛群的产奶潜力。
高润平[2](2021)在《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文中提出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与奶牛的产奶性能密不可分,对奶牛产奶性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分别为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饲料因素和饲养管理。只有将这些因素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该文主要论述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加强措施。
黄显雷[3](2021)在《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奶牛养殖业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种养结合奶牛场(IPBS)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与奶牛养殖,实现养殖场内粪便、秸秆和青贮玉米的循环利用,减少种植化肥使用,减少部分饲料购买,降低养殖饲料成本,是一种可持续生产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尚未全面系统的认知IPBS的环境、经济及生产效率,尤其是IPBS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如何?又如何改善?需要配套怎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奶牛场主对IPBS的经营管理,也使得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本文以山东省、黑龙江省奶牛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种养结合奶牛场(non-IPBS)和IPBS奶牛养殖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等,对non-IPBS和IPBS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揭示IPBS的环境减排潜力,探究影响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接着,基于成本收益分析(CBA)、倾向得分匹配(PSM)等,考察non-IPBS和IPBS的经济性能,实证分析non-IPBS与IPBS在牛奶产量、品质等指标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再次,基于非射线性模型(SBM)、截尾回归模型(Tobit)等,测度non-IPBS和IPBS的生产效率,分析影响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Logit)、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奶牛场选择IPBS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根据全文研究结果,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构建IPBS可持续性运行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IPBS在减少养殖环境损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减少幅度取决于IPBS的青贮玉米自给率。在non-IPBS中,每产1吨标准牛奶(FPCM)的全球变暖潜力(GWP)、酸化潜力(AP)、富营养化潜力(EP)、不可再生能源消耗(NREU)、水消耗(WU)和土地占用(LU)分别为1351.1千克CO2-eq,18.2千克SO2-eq,8.8千克PO43--eq,4600.5兆焦耳,414.9立方米和1533.3平方米,而IPBS相应减少14.3%、10.4%、18.2%、9.9%、7.9%和13.1%,如果IPBS青贮玉米自给率从当前56.6%提升到100%,则相应减少26.9%、17.0%、28.4%、17.2%、14.9%和18.9%。在保证每个奶牛场的青贮玉米自给率达到100%的条件下,全国最多有81%的奶牛场可以采用IPBS,则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当前减少18.7%。2)IPBS在提升养殖场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同时,该净收益的提升率取决于耕地流转费用和青贮玉米价格。non-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为1415元,而IPBS的实际净收益提升率为15%,这些收益的增加主要因为自产青贮玉米成本较低,同时此过程减少青贮玉米的运输费用。non-IPBS与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的平衡点为:耕地流转费用为17262RMB/ha,或者青贮玉米价格为261RMB/t。同时,IPBS能显着降低牛奶体细胞数、菌落总数。3)IPBS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显着效果。在未考虑环境因素时,non-IPBS与IPBS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分别为0.75和0.79,将环境因素纳入后,相应的生产效率分别下降16%和10%。饲料成本投入过高和养殖规模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内生因素,而奶牛场主文化水平不高、奶牛产奶量低、泌乳牛占比低等因素是造成奶牛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外在因素。4)奶牛场主选择种养结合的决定是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牛场与农田距离、降低饲料成本认知、降低粪污治理成本认知等3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表层直接因素;奶牛场主教育水平、奶牛场收入这2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中层间接因素;奶牛场总牛数、土地流转价格、青贮玉米价格、当地粪污治理监管力度这4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底层根源因素。基于此,制定基于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保障IPBS长效运行。包括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立绿色生产服务体系、探索绿色产品市场体系、搭建绿色发展技术支持平台、制定合理的亲环境养殖补贴政策、制定完善的养殖规程和标准等。
曹浩[4](2021)在《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文中指出奶牛酮病是集约化牛场常见的主要代谢病之一。围产期是奶牛酮病高发的关键时期,此期保健措施不当是奶牛产后酮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会给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以及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国内外集约化牛场已经普遍应用丙二醇作为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制剂,但是丙二醇的应用剂型、剂量、时机和持续期等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缺乏规范和标准。为此,本研究通过“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和“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二个试验,评估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以及丙二醇防治新措施,为今后集约化牛场奶牛围产期酮病提供有效的保健新技术奠定基础。试验一、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本试验在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每个牛场随机选取120头奶牛,分别在产前10 d、分娩当天,产后10 d、产后20 d、产后50-60 d、产后80-100 d进行随机选取20头试验奶牛,采集血液做生化分析。同时,收集试验奶牛酮病保健方案,体况、生产性能(泌乳和繁殖)、疾病及饲料等信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进行不同保健方案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牛场C、D试验奶牛产后体况评分高,而牛场D在产后10-20 d体况损失大,而产后体况评分高或损失大对奶牛产后泌乳、繁殖、疾病产生不利的影响。(2)牛场A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率最低,牛场D最高,尤其酮病发生率最高,同时血中BHBA水平也最高而血糖正常,表明最高水平的丙二醇补充量缓解了血糖,但是未能降低酮病发生率。(3)牛场A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最好,牛场B、C次之,牛场D最差;牛场D最差,与产后体况评分高或体况损失大,以及机体能量代谢适应性调节差有关。(4)经济效益分析显示,牛场A经济效益最高,牛场D经济效益最低,与酮病发病率密切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四个方案试验奶牛酮病保健效果不一致,以方案D的效果最差,其次是方案C和B,最好的为方案A。因此,牛场D奶牛酮病保健方案需要进一部完善。试验二、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本试验选择牛场D进行试验,在分娩当天随机选取90头试验奶牛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原方案实验组(O组)和新方案实验组(N组),每组30头。其中,C组分娩当天不灌服丙二醇,O组产后1 d、2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7 d、8 d、9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N组产后7 d、14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同时,在产前14 d、分娩当天,产后7 d、产后14 d、产后21 d、产后28 d、产后50 d进行体况评分,采集血液做生化分析。收集试验奶牛产后生产性能(泌乳和繁殖)、疾病及饲料等信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在体况和泌乳量及疾病方面,新保健方案(N组)的奶牛体况处于最合理的范围,产奶量更高,使奶牛发病风险显着降低了2.5倍,而O组奶牛体况高、酮病发病率更高。(2)在能量代谢和肝功方面,C组、O组在产后均有较严重的能量负平衡(BHBA、NEFA、瘦素都升高,而INS、GLU下降)和肝功异常(AST升高,ALB下降)。(3)在氧化应激方面,C组、O组奶牛抗氧化能力显着(T-AOC)下降,机体氧化应激(MDA升高)加剧。(4)在经济效益方面,产后50 d内,N组、O组与C组相比,每头牛净利润分别增长98.76元、23.07元,N组的新型酮病保健方案更好。这些结果表明,N组保健新措施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奶牛疾病(尤其酮病)发生,改善能量代谢、氧化应激,进而提高泌乳量、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但体况会影响丙二醇保健效果。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措施不完全一致,效果不一。综合评价保健效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牛场A、牛场C和B、牛场D。牛场D奶牛酮病丙二醇防治新措施(N组)效果更好,节约成本,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泌乳量、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建[5](2021)在《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一种牛场广泛应用的评估体脂储存的工具,对荷斯坦奶牛的生产、健康和繁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理解BCS对奶牛影响是科学辅助管理奶牛营养和生产项目的基础。为了探究BCS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浆代谢及胎盘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试验一体况对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试验共选取1154头奶牛,根据BCS分为5组(0~5分制),分别为BL组(BCS≤3.0,n=52)、B3.25组(BCS=3.25,n=115)、B3.5组(BCS=3.5,n=371)、B3.75组(BCS=3.75,n=224)、BH组(BCS≥4,n=392)。结果发现:随着BCS的增加,305 d产奶量、乳脂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先增加后降低(P<0.01),并在B3.25组均达到高峰。此外,B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B3.25、B3.5和B3.75组相比,BH组的犊牛初生重极显着降低(P<0.01)。同时,随着BCS增加,难产(P=0.082)和酮病(P=0.063)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结果表明,奶牛产前过胖会降低犊牛初生重,增加围产期发生代谢病的风险,降低后续产奶性能。试验二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具有相近年龄、妊娠时长、305d泌乳量和胎次的经产奶牛。分别在奶牛干奶后期和产犊时评价BCS。根据BCS分为两个处理组:正常BCS组(NBCS,3.25≤BCS≤3.5,n=10)和高BCS组(HBCS,BCS≥4,n=10),在产前14天、产后0、3、7及14天采集血浆。结果发现:HBCS组奶牛血浆NEFA和BHB浓度均显着高于NBCS组奶牛(P<0.01),且两者浓度在分娩后均高于产前。HBCS组血浆瘦素水平显着高于NBCS组(P=0.03),脂联素(P=0.78)和胰岛素浓度(P=0.66)不随BCS变化而改变。HBCS奶牛血浆中MDA含量显着高于NBCS奶牛(P=0.03),而BCS对GSH-Px(P=0.96)、T-AOC(P=0.24)和SOD(P=0.31)活性无影响。此外,与NBCS组相比,HBCS组奶牛血浆IL-6(P=0.04)和IL-1β(P=0.04)浓度显着升高,TNF-α有降低的趋势(P=0.07)。结果表明HBCS奶牛产后高脂动员风险增加,氧化损伤更高,炎症反应程度更强烈。试验三基于LC-MS代谢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经产奶牛,根据BCS分为处理两组:NBCS(n=8)和HBCS(n=8)。采集产犊当天的血浆样品,采用非靶向LC-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23个差异代谢物。在这些代谢物中,6种不同的溶血磷脂酰胆碱和1个磷脂酰乙醇胺浓度均在HBCS组奶牛血浆中降低(P<0.01)。此外,这7个代谢产物参与四种KEGG途径:甘油磷脂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转导、自噬和GPI锚定生物合成(P<0.05)。通过Spearman’s相关性分析发现,这7个差异代谢物与脂质代谢(NEFA和BHB)、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和瘦素浓度呈负相关,但与脂联素浓度呈正相关,表明这7个代谢物与奶牛脂质代谢、炎症和过度肥胖密切相关。试验四基于TMT蛋白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胎盘蛋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经产奶牛,根据BCS分为NBCS和HBCS组,在母牛产犊后采集胎盘组织,利用TMT技术分析不同BCS对奶牛胎盘组织差异蛋白的影响。与NBCS组相比,HBCS组胎盘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升高(P=0.03),且游离脂肪酸浓度有升高趋势(P=0.06)。此外,本试验共筛选出576个差异蛋白,其中309个上调,267个下调。利用GO和KEGG对差异蛋白分析后发现,主要富集于防御应答、免疫应答、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PPAR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铁死亡通路。结果表明奶牛过肥胎盘发生脂沉积,且过肥奶牛胎盘蛋白组发生改变,主要与脂质营养代谢、炎症和代谢功能障碍有关。
叶秋杨[6](2021)在《丙酸钙和丙酸铬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夏季高温强度增加,且持续时间变长,热应激给奶牛生产带来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奶牛通过调整行为、生理和代谢等生理活动,来缓解热应激带来的压力,提高在热应激下的适应性,但这也会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丙酸钙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饲料添加剂,在促进奶牛瘤胃发育、提高生产性能、调节机体营养代谢和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显着的效果,且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奶牛养殖业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热应激奶牛分别饲喂丙酸钙和丙酸铬,进行抗热应激效果对比试验,并测定其生理机能、生产性能、血液和瘤胃液等指标,为丙酸钙在奶牛热应激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试验在黑龙江东部某千头奶牛场进行,选择体况相同,基本情况相似,无既往病史的产后(32±4)d奶牛,共24头。将试验奶牛分为CON(对照)组、CA(丙酸钙)组和CR(丙酸铬)组,每组8头。CON组饲喂基础日粮,CA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丙酸钙200g每头,CR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丙酸铬10 g每头。每天分别于07:00、14:00和18:30饲喂全混合日(TMR)三次,丙酸钙和丙酸铬于TMR搅拌机混匀后每天07:00饲喂一次,自由饮水。每天于6:30、13:30和21:30奶厅挤奶三次。试验期间每3 d(8:00、14:00和20:00)测定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取三次均值记录。在试验期第30 d,饲喂前30 min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时记录产奶量,取三次均值;在试验期第0 d、第15 d和第30 d,饲喂后30 min进行尾静脉采血10 m L,保存于-20℃留待检测。在试验第30 d,饲喂后2 h采集瘤胃液,取50 m L加入25%偏磷酸10 m L,旋涡混匀摇匀,分装入10 m L离心管,-20℃保存。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指标和瘤胃发酵指标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各组前中期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CA组呼吸频率在后期显着性下降(P<0.05)。CA组和CR组的产奶量与CON组相比均显着上升(P<0.05);CA组乳脂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组和CR组的乳蛋白含量和CON组相比,显着高于CON组(P<0.05);乳尿素含量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钾、钠和钙各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肌酸激酶虽然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CA组与CON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与CON组相比,CR组的甘油三酯在中期呈显着性下降(P<0.05),CA组含量在后期呈显着性下降(P<0.05),CA组总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CON组(P<0.05)。CA组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CR组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CA组T-AOC和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性上升(P<0.05),CR与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CA组MPO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A组血清TNF-α含量呈显着性降低(P<0.05),CR组为极显着降低(P<0.01);CA组和CR组血清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极显着性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CA组血清IL-6含量显着性降低(P<0.05),CR组极显着性降低(P<0.01);血清IL-10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CA组和CR组对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表明,丙酸钙添加有助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在后期降低了奶牛呼吸频率,能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损伤,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结论:1.通过添加饲喂丙酸钙可以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损伤,降低了奶牛呼吸频率。2.饲料中添加丙酸钙提高了奶牛的泌乳性能。3.添加丙酸钙可以有效提高奶牛抗炎抗氧化能力。因此饲料中添加丙酸钙有缓解奶牛热应激作用。
田超[7](2021)在《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临床特征及甘草酸单铵盐的预防效果》文中研究指明酮病是围产期奶牛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导致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诱发脂肪肝、子宫炎、胎衣不下等疾病,而且会导致奶牛的泌乳量和乳质量降低,增加奶牛的淘汰率和治疗成本,严重威胁奶牛的健康和牧场的经济效益。患酮病的奶牛,肝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甘草酸单铵盐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肝脏等功效。本研究通过监测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亚临床酮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了甘草酸单铵盐对奶牛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及对酮病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一、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0头体况、胎次相近的围产期健康荷斯坦奶牛,分别采集产前21、14、7 d和产后1、3、5、7、14、21 d的尾静脉血。按照血清BHBA水平的高低将奶牛分为亚临床酮病(SCK)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奶牛在生产性能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后8周内,两组奶牛泌乳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SCK组乳中的乳脂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CK组体细胞数和尿素氮的含量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且乳蛋白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3周SCK组奶牛体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奶牛血清BHBA、NEFA含量在产前一周均升高,但SCK组奶牛产后显着高于对照组,而血清GLU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CK奶牛血清肝功能、肾功能、代谢激素、抗氧化、炎症等相关指标有一定变化,但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产后三周是奶牛亚临床酮病的高发期,血清BHBA、NEFA含量可作为诊断亚临床酮病的依据,亚临床酮病影响乳汁中的体细胞数和乳蛋白含量。二、甘草酸单铵盐对体外奶牛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保护作用分离原代犊牛肝细胞,根据处理不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用0.25 mmol/L油酸钠诱导建立体外奶牛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MAG组(在油酸钠诱导之前使用0.1、0.25、0.5、1、5 mmol/L的甘草酸单铵盐预处理肝细胞12 h作为预保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油酸钠诱导培养可以使肝细胞内蓄积大量的脂滴,细胞的活性降低、凋亡率增加且细胞培养上清ALT、AST活性显着升高(P<0.05);模型组细胞氧化指标MDA、LDH的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指标GSH和CA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脂合成基因SREBP-1c的表达水平,脂转运和代谢基因PPARα、MTP、CPT1、CPT2的转录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炎症相关基因TLR4、MyD88、TNF-α、IL-1β、NF-κB、IL-6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TLR4、NF-κB、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凋亡相关基因Cyt-c、caspase9、caspase8、caspase3、Bax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Bcl-2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相比,MAG预处理细胞可以提高肝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内的脂肪蓄积,显着降低培养上清ALT、AST活性(P<0.05)。MAG组细胞氧化指标MDA、LDH的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GSH、CAT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MAG组脂合成基因SREBP-1c的转录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ChREBP的转录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脂转运和代谢基因PPARα、MTP、CPT1、CPT2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MAG组炎症相关基因TLR4、MyD88、TNF-α、IL-1β、NF-κB、IL-6转录水平显着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TLR4、NF-κB、IL-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MAG组凋亡相关基因Cyt-c、caspase9、caspase8、caspase3、Bax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Bcl-2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结果表明MAG预处理可以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细胞炎症反应,提高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内脂质代谢,减少细胞内脂肪沉积。三、甘草酸单铵盐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和胎次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45头,分为三组,对照组、MAG3g组、MAG 6g组,MAG添加在日粮中饲喂,试验周期为奶牛产前21 d至奶牛产后21 d。分别采集奶牛产前21、14、7d和产后1、3、5、7、14、21 d尾静脉血液样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记录试验期间不同组奶牛体况评分变化、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统计奶牛产后第60 d泌乳量和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AG对围产期奶牛体况和泌乳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MAG3 g组可以显着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P<0.05),MAG组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MAG组奶牛产后血清NEFA、LDL-C含量显着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显着提高(P<0.05),血清GC、LEP、INS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MAG组奶牛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血清TP、GLB含量升高(P<0.05),血清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不显着(P>0.05);MAG 3 g组可以显着提高奶牛产前血清Ca的水平(P<0.05),MAG 6 g组显着提高奶牛产后血清P的水平(P<0.05);MAG可降低围产期奶牛血清MDA、NO含量,提高血清GSH-Px、SOD、CAT、T-AOC活性(P<0.05);MAG可降低围产期奶牛血清IL-1、IL-12、IL-6的水平,提高IL-2的水平,但对血清IgG、IgM、IgA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3 g MAG组IgG的水平显着低于6g组(P<0.05)。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MAG,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血清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的代谢状况,从而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病率。
雍康[8](2021)在《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真胃左方变位(Left displaced abomasum,LDA)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淘汰率高、诊疗费用昂贵且治疗后产奶量恢复较慢,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手术整复通常用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关于LDA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多指标、多层次的系统性探究,特别是奶牛罹患LDA后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整复后LDA奶牛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变化。为此,本试验首先调阅了四川某牧场3年内(2018~2020)与LDA相关的基础性数据,用以分析LDA的发病特点;接着监测了健康奶牛和LDA奶牛产奶量和临床指标的变化,用以揭示LDA的临床特征;随后检测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血液中生化参数、脂质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旨在评价LDA奶牛健康状况和手术疗效;最后分析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组和血浆代谢物组的差异,并进行了生物学统计分析和功能解释,旨在进一步揭示LDA发病机理,并为手术疗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试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此牧场3年间LDA的平均发病率为3.8%,夏季(7月至9月)和冬季发病率(11月至3月)较高。LDA与胎次(头胎牛多发,占64.75%)、泌乳天数(集中在产后35 d之内,占94.97%)、胎儿初生重(在37~48 kg之间的发生率较高,占69.78%)、BCS(产前BCS越高,发病率越高)和伴发疾病(酮病、生产瘫痪、子宫炎、乳腺炎等)有一定关联,与胎儿性别无关。左肷部开口真胃固定法整复LDA后成功率高(94.52%),产奶量恢复快,是治疗LDA的首选方法。2.经过临床检查、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及产奶量监控发现,奶牛罹患LDA后,心率和呼吸数均增加,瘤胃蠕动次数减少,产奶量下降,出现了代谢紊乱(GLU、NEFA、BHBA水平明显升高)、肝、肾、胰腺功能受损(ALT、GGT、ALP、TBIL、BUN、CREA、CHOL、LIPA水平显着升高)、电解质失衡(Cl-、Ca2+、K+水平显着降低),同时产生了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皮质醇、组胺和MDA升高,SOD和GSH-Px活性下降)。手术复位14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得到改善,氧化应激得到缓解且产奶量得到回升。3.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产后健康奶牛和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并对菌群菌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多样性分析表明,Health(产后健康)组、LDA-0(LDA揭发当天)组、LDA-14(LDA术后第14d)组奶牛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LDA-0组奶牛粪便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和种属差异性。对门、科、属三个分类水平上最大丰度排名前10的物种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Health组,LDA-0组奶牛粪便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p-2534-18B5菌科、艰难杆菌科(Mogibacteriaceae)、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和5-7N15菌属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而软壁菌门(Tener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TM7菌门、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与LDA-0组相比,LDA-14组奶牛粪便中Spirochaetes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Verrucomicrobia、Fusobacteria、p-2534-18B5菌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菌门、Mogibacteriaceae和Oscillospira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手术治疗后14 d,恢复到健康水平的微生物有Spirochaetes、Fusobacteria、Mogibacteriaceae、p-2534-18B5和Oscillospira。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罹患LDA奶牛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速率显着上调。手术整复后,这两个代谢通路显着下调。4.采用UHPL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各组奶牛血浆中的代谢谱,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ealth组和LDA-0组之间共鉴定出102种差异代谢物,LDA-0组和LDA-14组之间共鉴定出65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由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脂质、核苷酸组成。罹患LDA的奶牛血浆脂质水平显着升高,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手术矫正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氨基酸水平明显升高。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奶牛在罹患LDA后亚油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手术治疗逆转了LDA奶牛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的变化。5.通过对58种血浆代谢物和16种肠道菌群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Moryella菌属、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rc4-4菌属等12个菌属与40%以上的代谢物存在显着性相关(P<0.05),说明这12个菌属是影响机体代谢的主要菌群。这些主要肠道菌属可能通过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介导了奶牛能量负平衡、酮病及氧化应激,进而在LDA的致病过程和手术恢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高胜涛[9](2021)在《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和乳腺组织乳蛋白前体物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乳蛋白是牛奶重要的营养指标和经济指标,热应激可降低牛奶中乳蛋白含量和产量。热应激引起乳腺酪蛋白合成所需乳蛋白前体物氨基酸和葡萄糖发生了营养重分配,降低了用于乳腺合成酪蛋白的氨基酸和葡萄糖的供给,但具体的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热应激条件下乳蛋白前体物的代谢变化及其机制为核心,开展如下研究:1.针对热应激时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原因不明的问题,试验选取8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2组。试验分2期(对照期和试验期)进行,每期随机选择一组进行试验。在对照期,所有奶牛均饲养于热中性环境。在试验期,将4头牛随机分配到热应激组(HS)或热中性限制饲喂组(PFTN)。其中,HS组(n=4)奶牛饲养于热应激环境中,且自由采食;PFTN组(n=4)奶牛继续饲养于热中性环境,采用配对限制饲喂,采食量与HS组牛前一天的平均采食量保持一致。于每期试验期的第2、4、8 d采集瘤胃液、尾根血液样品,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降低了奶牛血液(Ile:31%,Met:18%,Phe:19%,Arg:20%,Lys:30%,VIP>1.15)和瘤胃液(Ile:32%,Met:47%,Phe:31%,Tyr:27%,Lys:31%,VIP>1.2)中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血液中肌酐(12%,VIP=1.2)的含量。对血液和瘤胃液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液中肌酐与瘤胃液中多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具有显着负相关(P<0.05)。综合以上结果,提示热应激时瘤胃液中营养物质进入后肠道的量减少,可能是引起血液中氨基酸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2.针对在热应激期间乳腺组织内的生理代谢变化不清楚的问题,采用2ⅹ2交叉试验设计,选取4头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配于HS或PFTN组。研究分为2期,每期包含对照期和试验期2个试验阶段。在对照期所有奶牛均饲养于热中性环境。在试验期,HS(n=4)组奶牛饲养于热应激环境中,且自由采食;PFTN(n=4)组奶牛继续饲养于热中性环境,且采食量与HS组牛前一天的平均采食量保持一致。30 d的空置期后,HS和PFTN组交换。在每个试验期结束时,通过活检采集乳腺组织进行RNAseq分析。结果发现超过2777个基因差异表达(FDR<0.05)。HS下调了乳蛋白主要编码基因(CSN1S2,CSN1S1,CSN3和LALBA)及调控蛋白合成(LAMTOR2,JAK1,STAT5A,STAT5B和ELF5)、氨基酸和葡萄糖转运(SLC38A10,SLC38A3,SLC2A1,SLC2A8等)的关键基因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S降低了乳腺组织代谢活性(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增加了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上游调节因子分析显示TNF,IFNG,S100A8,S100A9和IGF-1在诱导/控制炎症反应中起主要作用,NF-κB在免疫激活过程中起中心作用。分析还表明HS对PPAR信号通路具有整体抑制作用。此外,在HS奶牛乳腺组织中有16个miRNA相对于PFTN奶牛差异表达。其中,bta-miR-451可能参与了能量代谢的调控;bta-miR-184,bta-miR-218和bta-miR-493可能参与了细胞增殖的调控;bta-miR-132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的调控;而bta-miR-382与乳腺组织中m RNA表达调控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综上所述,HS可通过降低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和增加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以及miRNA的差异表达直接控制乳蛋白的合成。3.针对物理降温是否可以缓解热应激诱导的乳蛋白含量降低及其机制不明的问题,选取30头经产泌乳荷斯坦奶牛,根据其最近7 d产奶量,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热应激组(HS,n=10),物理降温组(CL,n=10),和物理降温配对限饲组(PFCL,n=10)。试验期共4周。PFCL和CL奶牛牛舍安装喷淋装置和风扇,而HS奶牛的牛舍不安装。试验期间每天1130-1330 h和1500-1600 h进行喷淋,开关频率为前两周开3分钟关6分钟,后两周开1.5分钟关3分钟。风扇常开不关。每周采集牛奶、尿液、粪便、TMR、血液和瘤胃液样本。与HS相比,PFCL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1.24%vs.1.49%,P<0.05)、乳蛋白产量(0.82 vs.0.94 kg/d,P<0.05)和乳脂产量(0.98vs.1.26 kg/d,P<0.05),但HS和CL奶牛的差异不显着。与HS奶牛相比,PFCL和CL奶牛具有更低的呼吸速率(分别为70.6,59.1,和60.3 bpm,P<0.05),直肠温度(38.95、38.61和38.51℃,P<0.01),肩部皮肤温度(33.95,33.25,33.40℃,P<0.01),以及更好的牛奶乳蛋白含量(3.41、3.72和3.69%,P<0.05)和乳脂含量(4.08,4.97,4.65%,P<0.01)。PFCL和CL牛的CAT活性(P<0.01)和GSH-Px活性(P<0.01)均高于HS牛。与HS相比,PFCL和CL奶牛血液中葡萄糖、蛋氨酸、苏氨酸和胱硫醚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7%和10.3%(P<0.05)、19.0%和9.5%(P<0.05)、15.8%和12.0%(P<0.05)、9.5%和23.8%(P<0.05)。综上所述,降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应激诱导的乳蛋白合成的减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提高血糖和关键氨基酸水平有关。综上,本研究表明:1)提示热应激时瘤胃液中营养物质进入后肠道的量减少,可能是引起血液中氨基酸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2)热应激可通过降低乳腺组织中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和增加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影响乳蛋白的合成;3)物理降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诱导的乳蛋白合成的减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提高血糖和关键氨基酸水平有关。
王冰清[10](2021)在《江苏睢宁县2018-2020年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文中研究说明布鲁氏菌病(可简称为“布病”)和结核病对奶牛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布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引起母畜流产、不孕。结核病能引起奶牛咳嗽、消瘦,病变部位形成结核结节。它们属于人兽共患病,对人病患者影响非常大。加强“两病”监测及防控在奶牛饲养和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江苏睢宁县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睢宁县境内选取7家规模奶牛场的部分奶牛进行试验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963份样品进行布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结核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μ-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对1971份样品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参与一种布病新型快速检测方法(正在申报专利)对比试验,助力更加经济实用的布病检测方法的研发。试验结果显示,2018-2020年睢宁县奶牛布病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栏500头以下的奶牛场布病阳性率最高,为8.36%(51/610),存栏500-1000头的奶牛场布病阳性率居中,为0.93%(6/643);存栏1000头以上的奶牛场布病阳性率最低,为0.11%(6/5665)。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检出的布病阳性率对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13.38%,21/157)>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67%,18/157)>试管凝集试验(10.19%,16/157)。2018-2020年睢宁县奶牛结核病感染率持续偏高,已经威胁到奶牛业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只有存栏1000头以上的牛场结核病阳性率保持为0(0/1132),其他规模的奶牛场阳性率普遍较高;2种检测方法检出的结核病阳性率对比,μ-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26.67%,16/60)>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20.00%,12/60)。通过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对比试验,发现新型快速检测方法方便快捷,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对于基层动物检疫部门和养殖场来说非常有益。2017年对D牛场开展奶牛“两病”监测,121头份样品中检测出23头奶牛患有结核病,25头奶牛患有布病。为帮助该场更好地继续养殖工作,维护睢宁县奶牛业健康发展,2018年起对D牛场开展奶牛养殖场布病、结核病净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经过环境改造、科学饲养、精细化管理等全方位的净化措施,2020年该场奶牛“两病”阳性率为0(0/126),取得显着成效。通过应用试验优化发酵床养殖技术,减少病原菌滋生,通过奶牛场智能监管系统能预警奶牛健康状况,对于奶牛“两病”防控有很大帮助。根据示范成效深化综合防控措施,突出了改善饲养方式和加强智能监管的重要性。
二、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DHI报表对宁夏某奶牛场生产性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奶量 |
2.2 乳脂率、乳蛋白率 |
2.3 体细胞数与奶损失 |
2.4 尿素氮和泌乳持续力 |
2.5 泌乳天数与产犊间隔 |
3 讨 论 |
3.1 高峰奶与高峰日 |
3.2 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脂蛋比 |
3.3 体细胞与奶损失 |
3.4 尿氮素和泌乳持续力 |
3.5 泌乳天数和产犊间隔 |
4 小结与建议 |
(2)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
1.1 遗传因素 |
1.2 生理因素 |
1.3 环境因素 |
1.3.1 饲养管理 |
1.3.2 饲料方面 |
2 改善措施 |
2.1 做好牛舍的防寒保温工作 |
2.2 提高牛舍空气质量 |
2.3 提高奶牛饲料的营养水平 |
2.4 注意饮水和饲料安全 |
2.5 保证奶牛对食盐的需求供应 |
2.6 适当增加光照 |
2.7 加强奶牛运动 |
2.8 保持环境卫生 |
3 结束语 |
(3)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奶牛养殖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挑战 |
1.1.2 我国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
1.1.3 推进种养结合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
1.1.4 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1.1.5 奶牛场种养结合模式众多但尚未得到全面认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奶牛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
1.3.2 关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 |
1.3.3 关于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4 关于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 |
1.3.5 关于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模式扶持政策的研究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4.1 总体目标 |
1.4.2 具体目标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养结合模式 |
2.1.2 种养结合奶牛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系统协同理论 |
2.2.4 物质循环理论 |
2.2.5 行为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奶牛养殖状况、主要模式及调研地区状况 |
3.1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及问题 |
3.1.1 奶牛养殖现状 |
3.1.2 奶牛养殖面临挑战 |
3.2 奶牛养殖的典型模式 |
3.2.1 奶牛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 |
3.2.2 奶牛养殖的非种养结合模式 |
3.2.3 两模式的异同 |
3.3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状况 |
3.3.1 调研地区与样本量确定 |
3.3.2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环境绩效评估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2.2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的分析框架 |
4.2.3 线性回归模型与变量选择 |
4.3 奶牛养殖系统的环境绩效 |
4.3.1 饲料环节 |
4.3.2 饲养环节 |
4.3.3 粪污处理环节 |
4.3.4 运输环节 |
4.3.5 小结 |
4.4 奶牛养殖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4.4.1 青贮玉米自给率变化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
4.4.2 基于IPBS的中国奶牛养殖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4.5 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经济效益评估 |
5.1 分析框架 |
5.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5.2.2 基于LCA的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
5.2.3 PSM模型 |
5.3 non-IPBS与 IPBS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环境成本 |
5.3.3 综合效益 |
5.4 关键因素变动对IPBS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1 土地流转费用变化 |
5.4.2 青贮玉米价格变化 |
5.5 奶牛场采纳IPBS的效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分析框架 |
6.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2.2 SBM模型与指标中选取 |
6.2.3 Tob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6.3 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 |
6.3.1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 |
6.3.2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提升 |
6.4 奶牛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行为选择及激励机制构建 |
7.1 分析框架 |
7.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2.2 Log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7.2.3 ISM模型 |
7.3 奶牛场采纳IPBS的驱动因素 |
7.4 采纳IPBS行为因素的ISM分析 |
7.5 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激励机制构建 |
7.5.1 IPBS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
7.5.2 基于市场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5.3 基于政府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建立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上有明显优势 |
8.1.2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 |
8.1.3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明显效果 |
8.1.4 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是内在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驱动的结果 |
8.2 政策启示 |
8.2.1 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率 |
8.2.2 提高种养结合的技术水平,提升奶牛养殖的技术盈利性 |
8.2.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稳固性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围产期的研究进展 |
1.1.1 奶牛围产期健康 |
1.1.2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代谢的关系 |
1.1.3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泌乳的关系 |
1.1.4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繁殖的关系 |
1.2 奶牛围产期代谢应激 |
1.2.1 能量代谢应激 |
1.2.2 矿物质代谢应激 |
1.2.3 氧化应激 |
1.3 奶牛围产期保健措施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牛场试验奶牛丙二醇保健措施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试验奶牛体况的比较 |
2.2.2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泌乳性能的比较 |
2.2.3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
2.2.4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
2.2.5 不同保健方案的的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比较 |
2.2.6 不同保健方案的的试验奶牛经济效益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体况与泌乳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的影响 |
2.3.3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代谢的影响 |
2.3.4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2.3.5 不同保健方案试验奶牛经济效益的差异 |
2.4 小结 |
3 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动物与血液样品采集 |
3.1.3 试验奶牛分组与背景信息 |
3.1.4 检测项目及方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试验奶牛酮病发病率的比较 |
3.2.2 试验奶牛酮病发生风险分析 |
3.2.3 试验奶牛产奶量与体况的比较 |
3.2.4 试验奶牛血液能量代谢指标水平的比较 |
3.2.5 试验奶牛血液矿物质元素指标水平的比较 |
3.2.6 试验奶牛血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比较 |
3.2.7 试验奶牛丙二醇保健方案经济效益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丙二醇补充措施对奶牛酮病发生的影响 |
3.3.2 三组试验奶牛体况、产奶量的变化 |
3.3.3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能量代谢指标的变化 |
3.3.4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 |
3.3.5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激素的变化 |
3.3.6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肝功指标的变化 |
3.3.7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3.3.8 三组试验奶牛经济效益分析 |
3.4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体况与体况评分 |
1.2 BCS与奶牛生产 |
1.2.1 BCS与生产性能 |
1.2.2 BCS与代谢 |
1.2.3 BCS与繁殖 |
1.2.4 BCS与后代 |
1.3 BCS与奶牛福利 |
1.3.1 BCS、性能与福利 |
1.3.2 BCS、情感与福利 |
1.3.3 BCS、行为与福利 |
1.4 组学技术在体况评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1.4.1 代谢组学与体况评分 |
1.4.2 蛋白组学与体况评分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况对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奶牛饲养管理 |
2.2 数据采集 |
2.2.1 奶牛产奶性能 |
2.2.2 产犊性能和疾病发生率 |
2.3 数据分析 |
2.4 试验结果 |
2.4.1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
2.4.2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随后产犊性能的影响 |
2.4.3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
2.5.2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随后产犊性能的影响 |
2.5.3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及奶牛饲养管理 |
3.1.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3.2 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脂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
3.3.2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能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2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C-MS代谢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代谢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4.1.2 试验主要仪器 |
4.1.3 试验主要试剂 |
4.2 血浆代谢组学测定 |
4.2.1 样品前处理 |
4.2.2 LC-MS检测 |
4.3 数据分析 |
4.3.1 原始数据预处理 |
4.3.2 多元统计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4.1 代谢组质控及总离子色谱图 |
4.4.2 多元统计分析 |
4.4.3 表观参数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MT蛋白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胎盘蛋白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5.1.2 胎盘常规指标测定 |
5.2 胎盘组织蛋白组学测定 |
5.2.1 胎盘组织蛋白质提取 |
5.2.2 胎盘组织蛋白质还原烷基化、酶解和TMT标记 |
5.2.3 胎盘组织多肽分离和质谱分析 |
5.2.4 数据搜索 |
5.2.5 PRM验证 |
5.3 数据分析 |
5.4 试验结果 |
5.4.1 胎盘表观指标 |
5.4.2 质控结果 |
5.4.3 全蛋白功能注释 |
5.4.4 差异蛋白分析、功能注释及富集 |
5.4.5 差异蛋白功能富集 |
5.4.6 PRM验证 |
5.4.7 表观参数与差异蛋白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丙酸钙和丙酸铬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
1.2 热应激的概念 |
1.3 热应激评判标准 |
1.3.1 THI指数 |
1.3.2 热休克蛋白HSP70 |
1.3.3 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
1.4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
1.4.1 干物质采食量 |
1.4.2 生产性能 |
1.4.3 健康状态 |
1.4.4 瘤胃发酵 |
1.5 丙酸钙研究进展 |
1.5.1 丙酸钙的性质 |
1.5.2 营养作用 |
1.5.3 对代谢性疾病的调节作用 |
1.5.4 增强免疫反应 |
1.6 丙酸铬 |
1.6.1 提高生产性能 |
1.6.2 提高繁殖能力 |
1.6.3 提高免疫能力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选择和实验设计 |
2.2 饲养管理 |
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4 样本采集 |
2.4.1 THI的检测 |
2.4.2 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
2.4.3 产奶量及乳成分检测 |
2.4.4 血液样本 |
2.4.5 瘤胃液 |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牛舍温湿度指数 |
3.2 呼吸频率与直肠温 |
3.3 产奶量及乳成分 |
3.4 奶牛血液生化指标 |
3.5 抗氧化性能 |
3.6 免疫指标 |
3.7 瘤胃发酵指标 |
4 讨论 |
4.1 THI、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 |
4.2 产奶量和乳成分 |
4.3 血液生化指标 |
4.4 抗氧化指标 |
4.5 免疫指标 |
4.6 瘤胃发酵参数 |
4.7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临床特征及甘草酸单铵盐的预防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
1.1 奶牛围产期 |
1.2 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特点 |
1.3 奶牛围产期氧化应激与炎症 |
1.4 奶牛围产期亚临床酮病的危害 |
1.5 改善围产期奶牛健康状况的措施 |
第二章 甘草酸的作用 |
2.1 甘草酸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2.2 甘草酸对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2.3 甘草酸对肝脏炎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 |
2.4 甘草酸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2.5 甘草酸对肝脏的抗病毒作用 |
2.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和药品 |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2 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体况评分变化的记录 |
2.3 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的测定 |
2.4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发病记录 |
2.5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特征 |
3.2 奶牛产后体况评分的变化 |
3.3 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的特征 |
3.4 奶牛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
3.5 奶牛血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 |
3.6 奶牛血清蛋白指标的变化 |
3.7 奶牛血清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 |
3.8 血清中Ca、P含量的变化 |
3.9 SCK奶牛血清糖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
3.10 SCK奶牛血清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 |
3.11 SCK奶牛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 |
3.12 SCK奶牛血清免疫蛋白相关指标的变化 |
4 讨论 |
4.1 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SCK对围产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小结 |
第二章 甘草酸单铵盐对体外奶牛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保护作用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仪器及试剂 |
1.2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2 方法 |
2.1 犊牛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
2.2 油酸钠诱导体外奶牛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 |
2.3 肝细胞的分组与处理 |
2.4 MAG对肝细胞中脂肪沉积的影响 |
2.5 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
2.6 CCK-8法检测肝细胞增殖活性 |
2.7 微量法检测培养液中ALT、AST活性 |
2.8 肝细胞和培养液中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
2.9 荧光定量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2.10 肝细胞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
2.11 蛋白浓度测定及Western-blotting分析 |
2.12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犊牛原代肝细胞的培养 |
3.2 油酸钠诱导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 |
3.3 MAG对油酸钠诱导肝细胞内脂肪沉积的影响 |
3.4 MAG对油酸钠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MAG对肝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6 MAG对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 |
3.7 MAG对油酸钠诱导奶牛肝细胞氧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8 MAG对肝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3.9 MAG对肝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0 MAG对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MAG对油酸钠诱导肝细胞脂肪沉积的影响 |
4.2 MAG对油酸钠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氧化应激的影响 |
4.3 MAG对油酸钠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相关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MAG对油酸钠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凋亡相关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小结 |
第三章 甘草酸单铵盐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2 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体况评分变化的记录 |
2.3 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的测定 |
2.4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发病记录 |
2.5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MAG对体况评分的影响 |
3.2 MAG对泌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3.3 MAG对产后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3.4 MAG对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3.5 MAG对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
3.6 MAG对肝脏合成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 |
3.7 MAG对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3.8 MAG对血清Ca和P水平的影响 |
3.9 MAG对血清糖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
3.10 MAG对血清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1 MAG对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2 MAG对血清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MAG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MAG对奶牛脂肪代谢的影响 |
4.3 MAG对奶牛肝功能的影响 |
4.4 MAG对奶牛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 MAG对奶牛血清Ca和P含量影响 |
4.6 MAG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7 MAG对牛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 |
4.8 MAG对能量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奶牛真胃变位及多组学技术在奶牛围产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研究进展 |
1.1 致病因素 |
1.1.1 品种 |
1.1.2 遗传因素 |
1.1.3 营养因素和围产期疾病 |
1.1.4 体况评分 |
1.2 发病机理 |
1.2.1 解剖学因素 |
1.2.2 真胃收缩无力 |
1.2.3 真胃体积扩张 |
1.2.4 氧化应激 |
1.3 诊断方法 |
1.4 预测因子 |
1.5 治疗方法 |
1.6 预后 |
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
2.1 奶牛胃肠道菌群特点 |
2.1.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 |
2.1.2 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特点 |
2.2 微生物组研究技术 |
2.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关系 |
2.3.1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真胃变位的关系 |
2.3.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 |
2.3.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酮病的关系 |
2.3.4 胃肠道菌群与瘤胃酸中毒的关系 |
3 代谢组学在奶牛研究中的应用 |
3.1 代谢组学技术 |
3.2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奶牛围产期疾病 |
3.2.1 揭示疾病发生机理 |
3.2.2 筛选疾病诊断标志 |
3.2.3 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
4 微生物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牧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情况分析 |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数据收集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DA发病情况 |
2.2 LDA对牧场经营的影响 |
2.3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初生重和胎儿性别的关系 |
2.3.1 LDA与胎次的关系 |
2.3.2 LDA与泌乳天数的关系 |
2.3.3 犊牛初生重对LDA的影响 |
2.4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2.4.1 BCS对 LDA的影响 |
2.4.2 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2.5 不同手术方法对LDA治疗效果评价 |
3 讨论 |
3.1 LDA发病情况及对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出生重和胎儿性别的相关性 |
3.3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3.4 不同手术方法对奶牛LDA的治疗效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手术对真胃左方变位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氧化应激及奶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诊断方法与手术治疗流程 |
1.3 临床检查 |
1.4 血液样品及产奶量信息的采集 |
1.5 血清指标检测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检查结果 |
2.2 血清能量指标分析 |
2.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
2.4 血清电解质分析 |
2.5 氧化应激指标分析 |
2.6 产奶量分析 |
3 讨论 |
3.1 临床检查结果分析 |
3.2 血清能量指标比较 |
3.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
3.4 血清电解质指标对比 |
3.5 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
3.6 奶产量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揭示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对奶牛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养管理 |
1.2 奶牛LDA的诊断流程及手术治疗方法 |
1.3 样本采集 |
1.4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1.5 样本检测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粪便细菌微生物序列及多样性分析 |
2.2 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
2.3 粪便微生物结构差异性分析 |
2.4 粪便微生物菌群差异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较 |
3.2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
3.3 真胃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主要分析软件 |
1.4 样本采集 |
1.5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
1.5.1 样本预处理 |
1.5.2 上机检测 |
1.6 数据分析 |
1.6.1 数据预处理 |
1.6.2 数据处理 |
1.6.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
1.6.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质控分析 |
2.2 多元统计分析 |
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2.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2.5 代谢通路分析 |
2.6 相同代谢物变化和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氨基酸代谢 |
3.2 脂质代谢 |
4 小结 |
第六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代谢物组和微生物组关联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分析软件 |
1.3 肠道微生物数据筛选 |
1.4 血浆代谢物数据筛选 |
1.5 肠道微生物和血浆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张勇导师简介 |
曹随忠导师简介 |
(9)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和乳腺组织乳蛋白前体物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乳及乳制品供需现状 |
1.1.1 全球牛奶需求量持续增加 |
1.1.2 热应激成为限制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1.2 热应激与THI |
1.2.1 奶牛热应激的产生 |
1.2.2 THI及其与热应激的关系 |
1.3 热应激的危害 |
1.3.1 热应激增加奶牛站立时间,增加蹄病发生率 |
1.3.2 热应激增加奶牛乳房炎发病率 |
1.3.3 热应激引起奶牛能量负平衡 |
1.3.4 热应激降低奶牛生产性能 |
1.3.5 热应激对乳成分的影响 |
1.4 热应激引起瘤胃代谢异常和机体炎症反应 |
1.4.1 热应激时奶牛瘤胃发生SARA类似的异常代谢 |
1.4.2 内毒素进入内循环的机制仍不明确 |
1.4.3 热应激引发机体炎症反应 |
1.5 热应激对奶牛机体物质代谢的影响 |
1.5.1 热应激对脂代谢的影响 |
1.5.2 热应激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1.5.3 热应激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1.5.4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5 研究内容 |
1.5.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分析热应激对瘤胃及血液中物质代谢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伦理声明 |
2.2.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2.3 瘤胃液与血液采集 |
2.2.4 瘤胃液和血液代谢组分析 |
2.3 结果 |
2.3.1 血液和瘤胃液代谢组色谱图 |
2.3.2 热应激奶牛瘤胃液代谢组变化 |
2.3.3 热应激奶牛血液代谢组变化 |
2.3.4 热应激奶牛血液与瘤胃液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NAseq分析热应激对奶牛乳腺组织代谢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伦理声明 |
3.2.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3.2.3 组织样品采集 |
3.2.4 总RNA提取 |
3.2.5 文库准备与测序 |
3.2.6 测序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应激对乳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2 热应激显着下调了乳腺组织中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3.3 热应激降低了乳腺组织中主要葡萄糖和氨基酸转运体的基因表达 |
3.3.4 热应激抑制了乳腺组织中代谢相关通路 |
3.3.5 热应激对乳腺组织中脂代谢的影响 |
3.3.6 热应激对乳腺组织中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3.3.7 热应激对乳腺组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3.3.8 热应激诱导激活了乳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NAseq分析热应激奶牛乳腺组织中miRNA表达谱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伦理声明 |
4.2.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4.2.3 组织样品采集 |
4.2.4 总RNA提取 |
4.2.5 小RNA文库构建与测序 |
4.2.6 测序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测序数据产出情况 |
4.3.2 已知miRNA和新miRNA识别及其靶基因预测 |
4.3.3 差异表达miRNA |
4.3.4 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的功能富集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风喷淋可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伦理声明 |
5.2.2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5.2.3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
5.2.4 样品分析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江苏睢宁县2018-2020年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概述 |
1 布鲁氏菌病概述 |
1.1 病原特性 |
1.2 流行特点 |
1.3 发病机理 |
1.4 临床症状 |
1.5 病理变化 |
1.6 诊断技术 |
2 结核病概述 |
2.1 病原特性 |
2.2 流行特点 |
2.3 发病机理 |
2.4 临床症状 |
2.5 病理变化 |
2.6 诊断技术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睢宁县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样品采集 |
1.2 方法 |
1.2.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
1.2.2 试管凝集试验 |
1.2.3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 结果 |
2.1 不同年份的布鲁氏菌病调查情况 |
2.2 不同规模的奶牛场布鲁氏菌病调查情况 |
2.3 不同方法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情况 |
3 讨论与小结 |
试验二 睢宁县规模化奶牛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样品采集 |
1.2 方法 |
1.2.1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
1.2.2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 |
2 结果 |
2.1 不同年份的牛结核病调查情况 |
2.2 不同规模的奶牛场牛结核病调查情况 |
2.3 不同方法的牛结核病检测情况 |
3 讨论与小结 |
试验三 布鲁氏菌病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对比试验 |
1 新型快速检测方法介绍 |
2 新型快速检测方法步骤 |
3 对比检测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以睢宁县D牛场为例开展奶牛养殖场布病、结核病净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
1 示范项目背景 |
2 示范项目具体措施 |
2.1 指导牛场重建 |
2.2 指导科学养殖 |
2.3 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 |
2.4 坚持自繁自养 |
2.5 加强人员防护 |
2.6 组织参加培训 |
2.7 规章制度上墙 |
2.8 搭建智慧牧场系统 |
2.9 及时跟踪检测 |
3 示范项目应用试验 |
3.1 奶牛发酵床养殖原位降解粪污技术应用试验 |
3.1.1 应用试验介绍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 《智慧牧场信息化技术集成系统》应用试验 |
3.2.1 应用试验介绍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 示范项目净化效果 |
5 小结 |
6 深化综合防控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DHI报表对宁夏某奶牛场生产性能的分析[J]. 李芬,来裕婷,虎红红,王彦英,马云. 中国牛业科学, 2021
- [2]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J]. 高润平.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17)
- [3]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D]. 黄显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D]. 曹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5]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D]. 王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丙酸钙和丙酸铬对奶牛热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比较分析[D]. 叶秋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7]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临床特征及甘草酸单铵盐的预防效果[D]. 田超. 扬州大学, 2021(02)
- [8]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D]. 雍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9]热应激对奶牛瘤胃和乳腺组织乳蛋白前体物代谢的影响[D]. 高胜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10]江苏睢宁县2018-2020年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示范[D]. 王冰清. 扬州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