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亟待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薇[1](2021)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演化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旧小区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对于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建设和极端气候使城市雨洪问题愈发严重,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排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因此,在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中重视其海绵化改造是“城市双修”政策的重要落实。然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是一项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的复杂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风险,且各风险因素呈动态变化趋势,开展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演化仿真研究,对风险的预防和管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概念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管理三维体系,明确了海绵化改造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识别和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因素,阐释了不同项目风险类别的作用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软件平台,构建项目风险演化仿真模型,在仿真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和利益相关者视角,从环境政策、思想意识、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4个类别识别出42个初始风险因素,采用WBS-RBS法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出24个风险因素,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借助ISM模型和MICMAC模型探索不同风险因素间的关系,阐述不同风险类别的相互作用机理。(2)依托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以风险因素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为基础,结合西安市X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特征分析,从复杂系统与动态分析的交互视角,构建其风险演化SD仿真模型;通过调整环境政策、思想意识、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风险模块中各风险因素的初始值,进行不同模块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宏观政策风险、民意风险、施工目标未达到和设计变更风险分别是不同风险模块中敏感性最强的因素。(3)针对不同模块敏感性最强的因素,制定不同的项目风险演化仿真模拟方案,探索主要风险因素对工程进度、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实例项目风险因素中,民意风险和施工目标未达到两个因素对工程进度、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民意风险的发生导致工程进度延误96天,建设资金为2419.07万元,在无任何风险控制措施情况下,实际工程质量为0.180,其次是施工目标未达到风险,而宏观政策与设计变更风险影响相对较弱。本研究探讨了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动态演化态势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应对策略,研究成果拓宽了老旧建筑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路,同时也为管理部门进行同类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龚银银[2](2021)在《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总承包模式以其在设计、采购和施工等阶段的整体性优势得到了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广泛认可和采用,成为建筑市场中发承包领域的主流趋势。然而我国传统模式下设计、施工相分离的组织实施方式根深蒂固,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进并不是十分顺利,业主作为总承包模式的发起者是推动其发展的源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推动总承包模式发展的关键角色—业主的视角入手,分析了业主对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的影响机理,并构建出影响路径图,通过实证分析了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对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概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主要的研究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市场发展现状,构建了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接着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影响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的一级因素进行布尔运算,确定采用意愿的一级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最后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得到的层级关系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假设模型,即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的实证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拟合与修正,得到了采用意愿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在影响路径方面,得到了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关键路径:政府政策→市场环境→采用意愿、项目特征→经济效益→采用意愿、总承包商能力→经济效益→采用意愿、政府政策→经济效益→采用意愿;(2)在影响效果方面,政府政策因素>项目特征因素>经济效益因素>总承包能力因素>业主能力因素>市场环境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总效应值为0.307;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则最小,总效应值为0.206;(3)在影响因素方面,政府政策因素中配套合同法规的完善性对采用意愿影响程度较大;项目特征因素中,项目技术复杂度对采用意愿影响程度较大;经济效益因素中项目的成本对采用意愿影响程度较大;总承包能力因素中承包商技术水平对采用意愿影响程度较大;业主能力因素中业主人力资源水平对采用意愿影响程度较大;市场环境因素中推进措施落实情况对采用意愿影响程度较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分别从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建筑企业(业主及总承包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引导工程建设行业业主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刘宪玮[3](2021)在《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大量城市区内既有的商品住宅进入维修、更新、改造期,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亟需通过使用业主购房时所缴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保障正常运行。在当前已经正式颁布实施《民法典》的法律背景下,在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的具体维修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如何综合现有法规政策、工程专业技术及业主个体意愿等诸多因素,实现资金的使用目的,已成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围绕此类工程项目出现了大量矛盾、纠纷、诉讼,反映出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未实现预期。本文试从研究使用维修资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入手,挖掘问题成因、理清深层矛盾、探索解决渠道。通过梳理秦皇岛市2017-2019年间近两千个使用维修资金项目的工程实例,提炼各单体工程项目在全寿命期内的共性特点。首先,分析此类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的边界和内涵;其次,借鉴一般建设工程项目和使用民生资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探索多种措施;第三,结合工作实践,从管理流程、技术措施、综合效用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辨析,最终形成“基于信息库的‘预申报—备案’模式(PA(I)-A模式)”。在管理流程方面,“PA(I)-A模式”对工程立项、实施、竣工各个环节的实施顺序进行了一定调整,特别是,将最可能导致项目启动失败的环节前置,避免立项表决时程过长引发的一系列后续问题;在技术措施方面,“PA(I)-A模式”采取一定措施,明确了各项目参与方的权利责任,特别是,强化了资金所有权人在项目全寿命期内的监管权责及项目竣工后的工程质量跟踪和责任追溯机制,最终得以实现资金管理和技术管理上的双重目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综合效用评价方面,本文基于筛选出的某典型工程实例,除对比“PA(I)-A模式”实施前后在进度、工程费用上的具体数据外,还采用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设计调查问卷,采集相关业主对该模式的主观评价,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A(I)-A模式”有助于缩短待修事件响应时间、降低工程费用、保证工程质量,取得了业主较为认可的评价,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修订中,可以参考“PA(I)-A模式”重构管理思路、细化管理流程和技术措施,以提升管理综合效用。
黄锦[4](2021)在《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的行政组织是现代高校建立和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高校制度的典型体现。高校行政组织的治理是体现高校内部治理效果最明显和最有效的途径,治理的现代化程度关乎现代高校制度科学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在以学术为本位的现代高校制度创建以来,我国高校行政组织就被赋予保障和辅助之职,发展中也经历了积极的探索。在科层制的整体框架下,高校的行政组织越来越庞杂,行政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运行的制度体系不断修订,成为高校治理体系改革与创新的桥头堡,为高校的整体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基建管理部门是典型的高校行政组织,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内部治理的策略研究发现,在“去行政化”和“学术权力”背景下,随着组织机构改革和内部治理的不断推进,从高校发展的整体纬度审视,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政府、学校等的期待与要求过度,削弱了高校行政组织内、外部协同能力,同时也使高校行政组织办学主体性弱化,出现结构碎片化;另一方面,轻视内生动力、整体效能以及长远利益的体制机制固有顽疾致使基建管理工作几乎完全是行政化的科层管理,鲜有思考学术本位的回归。因此在甘肃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关注高校如何提升基建管理部门的治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乃至推动高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甘肃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这一基层行政组织的运行,借鉴新、旧制度主义和组织生态学等理论,结合教育学、管理学等科学知识,以促生基建管理部门内生动力为主旨,沿着基建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从学校、部门、个人三个层面的共时性视角,探讨了基建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基建管理部门的其他行政组织之间以及基建管理部门内部职员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案例分析以及建模计算,一是提出了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治理设想;二是夯实了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重点从基建管理部门运行和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两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从而整体规划出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治理路径:第一在高校本质视角下对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治理理念回归;第二在追求效率的办学导向下,优化基建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第三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再造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何兆品[5](2021)在《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投建的一大批老旧的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和设备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只有尽快抓住机遇,完成老旧设施和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才能符合当前的需要。为消除T集团公司旗下发电厂机组运行的安全隐患,提高运行效率,稳定电网运行条件,T发电有限公司响应上级集团公司的号召,全面实施SQ水力发电厂机组改造安装。如何高效地组织该发电厂机组设备改造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应着力于做好哪些管理方面,才能有效地完成进度计划、保证工程质量继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成为了摆在公司和项目组织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根据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出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尝试将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融入到整个机组安装实施的全生命周期当中,以项目进度管理的网络计划技术为纽带,对项目的进度实施科学的计划与控制;同时,还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相结合,严格贯彻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之路,借此开启了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两个维度的科学管理新模式。全文划分成五个部分来研究分析,首先对全文研究的背景阐述、指明采用的方法和结构等;然后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紧接着借助项目描述、相关组织结构与独特性分析,概况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再然后分别使用WBS、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径与挣值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尝试编制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和展开科学的控制,以期实现项目进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确保项目如期交付;再就是按照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借助流程图、事故树分析法、控制图等方法和工具,尝试对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规划、全力的保证和严格的控制,以期形成项目质量管理的优秀保障,全面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最后则是总结全文研究。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的研究,是在依据国家、行业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建设实践和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将为T发电有限公司日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改造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可供日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参考和借鉴。
楚丹丹[6](2021)在《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许多城市的行政实践中,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用时过长,串联审批环节过多,已经成为了影响城市政务效率的重要问题。漫长的审批用时和低下的审批效率,使得大量企业的运行成本十分高昂,也浪费了许多政府公务人员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尽管Z市已经初步针对工程建设审批流程进行了改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详细分析其中的弊病,将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办事难、速度慢、步骤多、内容繁”这几项关键性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就显示出了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Z市建设项目审批过程的问题现状和背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以及访谈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手段对Z市的建设审批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详细论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分析了Z市工程建设项目的流程发展过程、现行内容,并根据调查访谈确定了目前的流程改革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认为,其中具体的问题在于审批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项目审批的时间控制没有较好的结果,审批需要的各类材料数量不减反增,尚且存在许多技术咨询和审查等没有被纳入审批计划的耗时环节等。其具体的原因在于,行政审批机构和流程设置不够精简,缺乏统一组织综合协调各个责任部门,审批流程设置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难以实现分离。对此本文全面梳理了行政项目优化的理论依据,并在手续方面提出了对应的优化对策,将审批流程分为用地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许可阶段与竣工阶段几个流程,给出分门别类的建议,同时针对审批平台的优化改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认为,Z市在行政审批改进的过程中,应当综合借鉴更多地区的先进经验,优化审批机构,用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审批事项,确定流程整改内容,完善审批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并面向公众建立高效的反馈与监督平台。
穆昭荣[7](2021)在《承包商尽善履约导向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多维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化和巨型化。传统建设管理模式由于其管理的复杂难度和工程总承包关系的复杂性等弊端而受到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冲击。然而,大部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都遇到“绩效困境”,项目管理绩效提升问题亟待解决。传统DBB模式作为国际典型项目交易模式之一,其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同时,风险分担又被视为绩效改善的重要抓手。因此,本文从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对比分析及以尽善履约为中介的风险分担对项目绩效作用机理两方面入手,探究总承包模式下的绩效改善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将传统DBB模式与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分析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其次分析2017版银皮书、黄皮书以及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GF-2017-0201)、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16)四类合同示范文本的整体合同体系、项目管理主体责权范围、风险分担等内容;最后,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对这两种模式的区别进行讨论,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研究提供突破口。第二,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提出“风险分担-尽善履约-项目管理绩效”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204份有效数据,并应用了Mplus8.3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执行性、完备性和激励性这三个风险分担的维度均对尽善履约、项目管理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激励性对项目绩效影响的总路径效果最为明显,即权责利的公平合理分配对项目绩效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尽善履约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第三,结合对比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控制权大量让渡情况,提出了可采用引入技术规格书、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等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基于我国社会资本量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可统一招标介入时点为初步设计后等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措施;基于合理风险分担,提出了业主可通过风险与控制权同步转移等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在理论层面,本研究以合理风险分担为项目治理的切入点,引入尽善履约作为中介来探索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揭示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丰富了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提供新的解决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开展实际工作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吴天昊[8](2020)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探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水库移民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后扶项目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解决数量庞大种类繁杂的后扶项目管理问题,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水库移民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经验,深入分析了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的特点和目的,详细论述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现状,提出了后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基本原理,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引入后扶项目管理中,打破传统后扶项目建设壁垒,加快优质资源整合。本文将移民管理部门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组成项目管理集团,共同治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以后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起点论证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用于移民后扶项目的可行性,建立了新型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把后扶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分为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四个阶段,并详细阐述了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在具体阶段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实施方案,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更具有可实施性。本文利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是一项创造性的研究,拓宽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应用范围,增强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生命力,为移民管理部门管理后扶项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办法。
樊丽霞[9](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在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这给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本研究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新工科建设和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重点针对新工科建设的整体概况、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梳理现有文献,发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课程建设,是目前新工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亟待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怎样科学有效地建设课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重点探讨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和对策。首先,本文以“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课程评价的选取这四个方面构建了贯穿全文的课程设计分析框架。其次,基于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本研究的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面向学生、教师和企业发放,并进行了教师访谈,以便明确不同主体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见解。通过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2.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3.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4.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最后,选取了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欧林工学院及普渡大学,我国的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共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案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在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有益举措,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二是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三是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四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新工科课程建设水平,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等。
李卫国[10](2020)在《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进入了快车道,刚开始以毛坯房交付为主逐步发展到精装修交付,并且得到相当一部分购房者的青睐。但是我国精装修市场起步晚,新建小区批量精装修房交付的质量受到一定的挑战。主要原因是精装修行业入门门槛较低,没有成熟稳定的施工队伍,施工工人大多凭借经验进行施工,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等原因,使得装修效果很难保证,因此交付的精装修房业主不满意或者装修完成有出现返工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从而导致业主的投诉量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我们需要优化精装修市场,提升精装修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成为精装修行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如何提升精装修精细化管理入手来探讨摸索精装修项目的管理经验,为批量精装修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修案例的分析探究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主要内容有包括:(1)通过参考文献了解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总结归纳精装修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来说明加强精装修项目管理进行的必要性,从而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究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归纳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2)通过对具体精装修项目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分析目前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程管理的分析得出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经验。(3)精装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借助于BIM技术,通过分析BIM技术的应用给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帮助,得出进一步加强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亟待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亟待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演化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概述与管理分析 |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概述 |
2.1.1 老旧小区与海绵城市 |
2.1.2 海绵化改造内涵 |
2.1.3 海绵化改造对象 |
2.1.4 海绵化改造技术措施 |
2.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管理分析 |
2.2.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体系 |
2.2.2 海绵化改造项目管理重点识别 |
2.2.3 全生命周期维度 |
2.2.4 利益相关者维度 |
2.2.5 项目管理业务维度 |
2.2.6 海绵化改造项目管理难点分析 |
2.3 项目风险演化内涵与基本理论 |
2.3.1 项目风险演化内涵 |
2.3.2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2.3.3 项目风险致因理论 |
2.3.4 系统论 |
2.3.5 反馈控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识别与演化分析 |
3.1 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研究框架 |
3.2 基于WBS-RBS的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与修正 |
3.2.1 风险因素识别原则 |
3.2.2 WBS-RBS初始风险源识别 |
3.2.3 WBS-RBS耦合的风险因素修正 |
3.3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风险因素描述 |
3.3.1 决策阶段风险描述 |
3.3.2 设计阶段风险描述 |
3.3.3 施工阶段风险描述 |
3.3.4 运维阶段风险描述 |
3.4 风险因素分析 |
3.4.1 风险因素分析模型 |
3.4.2 ISM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3 MICMAC模型构建与分析 |
3.5 风险演化机理分析 |
3.5.1 环境政策作用机理 |
3.5.2 思想意识作用机理 |
3.5.3 经济管理作用机理 |
3.5.4 工程技术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演化SD仿真模型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思路 |
4.1.1 依托工程概况 |
4.1.2 模型构建流程 |
4.2 风险演化的系统分析 |
4.2.1 模型假设 |
4.2.2 系统边界确定 |
4.3 风险演化SD模型构建 |
4.3.1 因果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2 动态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4.4 系统模型特征方程与参数设定 |
4.4.1 边界点初始值估计 |
4.4.2 权重计算模型构建 |
4.4.3 权重参数计算结果 |
4.4.4 SD模型方程确定 |
4.5 模型测试 |
4.5.1 模型正确性测试 |
4.5.2 量纲一致性测试 |
4.5.3 极端条件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演化仿真与应对策略 |
5.1 风险模块敏感性分析 |
5.1.1 环境政策风险模块 |
5.1.2 思想意识风险模块 |
5.1.3 经济管理风险模块 |
5.1.4 工程技术风险模块 |
5.2 风险演化仿真与分析 |
5.2.1 模拟方案 |
5.2.2 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
5.2.3 对建设资金的影响 |
5.2.4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
5.2.5 影响分析 |
5.3 风险管控重点分析与应对策略 |
5.3.1 风险管控重点分析 |
5.3.2 风险应对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修正访谈问卷 |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因素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ISM模型可达矩阵计算的MATLAB源程序代码 |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仿真系统边界点初始值估计问卷 |
附录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系统动力学因素重要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 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 |
2.1.1 工程总承包模式及采用意愿的概念界定 |
2.1.2 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历程 |
2.1.3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 |
2.1.4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目标控制 |
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概述 |
2.2.1 解释结构模型的理论基础 |
2.2.2 解释结构模型的建模分析步骤 |
2.3 结构方程模型(SEM)概述 |
2.3.1 结构方程的理论基础 |
2.3.2 结构方程的建模分析步骤 |
第三章 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1 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3.2 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识别 |
3.2.1 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一级影响因素识别 |
3.2.2 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二级影响因素识别 |
3.2.3 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衡量标准 |
3.3 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 |
3.3.1 总承包商能力因素 |
3.3.2 业主能力因素 |
3.3.3 政府政策因素 |
3.3.4 项目特征因素 |
3.3.5 市场环境因素 |
3.3.6 经济效益因素 |
第四章 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模型构建 |
4.1 ISM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构建 |
4.1.1 建立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 |
4.1.2 建立及分解可达矩阵 |
4.1.3 确定层级结构及结果解释 |
4.2 SEM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2.1 理论模型构建 |
4.2.2 结构模型假设 |
4.2.3 测量模型假设 |
4.2.4 SEM初始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基于SEM的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实证分析 |
5.1 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5.1.2 样本数据基本特征分析 |
5.1.3 样本数据的信度分析 |
5.1.4 样本数据的效度分析 |
5.2 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 |
5.2.1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2.2 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5.3.1 各潜变量之间的影响分析 |
5.3.2 测量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分析 |
5.3.3 影响效应分析 |
5.4 对策建议 |
5.4.1 加大总承包政策的引导力度 |
5.4.2 营造良好的总承包市场环境 |
5.4.3 提高业主及总承包企业的综合实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评价表 |
附录 B: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 效用理论 |
2.3 民生资金理论 |
2.4 项目管理理论 |
2.5 使用维修资金项目管理的特点 |
第三章 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使用维修资金项目的管理现状 |
3.1.1 项目启动阶段的管理现状 |
3.1.2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现状 |
3.1.3 项目竣工阶段的管理现状 |
3.2 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1 项目启动阶段存在的问题 |
3.2.2 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3.2.3 项目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 影响管理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
3.3.1 项目启动阶段影响管理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
3.3.2 项目实施阶段影响管理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
3.3.3 项目竣工阶段影响管理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目标、改进措施与优化管理模式 |
4.1 使用维修资金项目的管理目标 |
4.1.1 项目启动阶段的管理目标 |
4.1.2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目标 |
4.1.3 项目竣工阶段的管理目标 |
4.2 改进管理措施 |
4.2.1 设置“预申报”流程 |
4.2.2 搭建“信息库”平台 |
4.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4.3 优化管理模式 |
4.3.1 管理模式优化的目标 |
4.3.2 管理模式优化的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理效用综合分析与评价 |
5.1 确定研究方法、筛选研究对象 |
5.1.1 确定研究方法 |
5.1.2 筛选研究对象 |
5.2 管理效用的分析 |
5.2.1 项目启动阶段的管理效用 |
5.2.2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效用 |
5.2.3 项目竣工阶段的管理效用 |
5.3 管理效用的评价 |
5.3.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情况 |
5.3.2 确定假设并设置指标变量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假设检验 |
5.4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致谢 |
(4)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校基建部门内部治理策略 |
2.1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特征和管理的主要任务 |
2.1.1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特征 |
2.1.2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功能 |
2.2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治理 |
2.2.1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历程 |
2.2.2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 |
2.2.3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
2.2.4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治理路径 |
2.3 甘肃高校基建管理的体制 |
2.3.1 甘肃高校基建部门常见的组织机构 |
2.3.2 甘肃高校基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调查 |
2.3.3 甘肃高校基建管理组织机构存在的问题 |
2.3.4 甘肃高校基建管理组织机构的治理设想 |
2.4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前期管理 |
2.4.1 校内立项及审批 |
2.4.2 政府审批或备案 |
2.5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施工期管理 |
2.5.1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 |
2.5.2 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组成 |
2.5.3 项目管理团队的主要任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
3.1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3.1.1 内部因素 |
3.1.2 外部因素 |
3.2 共管模式 |
3.2.1 CM项目管理模式 |
3.2.2 BOT项目管理模式 |
3.2.3 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 |
3.2.4 平行承发包项目管理模式 |
3.2.5 设计或施工联合体承包项目管理模式 |
3.2.6 NC(Novation Contract)转换型承发包项目管理模式 |
3.3 代建模式 |
3.3.1 代建制的概念及起源 |
3.3.2 实施代建模式的必要性 |
3.3.3 代建模式的主要特点 |
3.3.4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代建模式下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3.3.5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3.4 共管模式和代建模式在甘肃高校的适用性分析 |
3.4.1 CM项目管理模式 |
3.4.2 BOT模式 |
3.4.3 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 |
3.4.4 平行承发包项目管理模式 |
3.4.5 设计或施工联合体承包项目管理模式 |
3.4.6 NC(Novation Contract)转换型承发包项目管理模式 |
3.4.7 代建模式 |
3.5 自管模式 |
3.5.1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用原则 |
3.5.2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自管模式 |
3.6 各种管理模式在甘肃高校运用情况调查 |
3.7 管理模式研究评述 |
3.8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治理 |
3.8.1 目前甘肃高校基建工作的基本背景 |
3.8.2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治理设想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河西学院概况 |
4.2 河西学院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
4.2.1 学校层面管理 |
4.2.2 部门层面管理 |
4.2.3 管理模式的选用 |
4.3 学术交流与信息中心工程案例管理模式选择定量分析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4.3.3 管理模式优选的流程 |
4.3.4 案例工程AHP模型的构建 |
4.3.5 案例工程管理模式优选 |
4.3.6 综合分析 |
4.4 案例工程过程管理 |
4.4.1 项目前期管理 |
4.4.2 项目施工期管理 |
4.4.3 项目建成的效果 |
4.4.4 项目管理经验分析 |
4.5 案例研究评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调查表 |
(5)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2.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项目相关理论综述 |
2.1 工程项目管理 |
2.1.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
2.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2.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概况 |
3.1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简介 |
3.1.1 项目简况 |
3.1.2 项目描述 |
3.2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组织分析 |
3.2.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
3.2.2 项目管理组织责任分配 |
3.2.3 项目管理工作部署 |
3.3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独特性 |
3.3.1 项目特点分析 |
3.3.2 项目可交付成果分析 |
3.3.3 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
4.1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
4.2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
4.2.1 项目活动定义 |
4.2.2 项目活动排序 |
4.2.3 项目活动时间估计 |
4.2.4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
4.2.5 项目进度计划优化 |
4.3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4.3.1 项目进度计划管理 |
4.3.2 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3 项目进度动态检查 |
4.3.4 项目进度挣值分析 |
4.4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保障 |
4.4.1 项目组织保障 |
4.4.2 项目资源保障 |
4.4.3 项目技术保障 |
4.5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协调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5.1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质量规划 |
5.1.1 项目质量目标确定 |
5.1.2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建立 |
5.1.3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编制 |
5.1.4 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制定 |
5.2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质量保证 |
5.2.1 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
5.2.2 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
5.2.3 跟进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
5.3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
5.3.1 项目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5.3.2 项目质量控制流程 |
5.3.3 项目质量三阶段控制 |
5.3.4 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
5.4 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质量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行政审批的相关概述 |
1.行政审批的含义 |
2.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含义 |
3.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主要流程 |
(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的的理论基础 |
1.流程优化理论 |
2.整体政府理论 |
二、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现状调研分析 |
(一)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访谈调研分析 |
1.访谈目的与方案 |
2.访谈的对象和提纲设计 |
3.访谈开展情况及基本成果 |
(二)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整体现状 |
1.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发展阶段 |
2.Z市工程建设项目现行流程详细内容 |
3.Z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效果 |
三、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存在的问题 |
1.行政审批机构和流程设置不够精简 |
2.建设项目审批的时限未能获得有效控制 |
3.审批事项和所需提交的资料反而增多 |
4.审批咨询和技术审查环节未被纳入审批计划时间 |
(二)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性法规无法满足建设项目发展的需求 |
2.缺乏统一组织综合协调各个责任部门 |
3.公务员工作态度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
4.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难以实现分离 |
四、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对策 |
(一)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的转变观念 |
(二)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各流程手续优化对策 |
1.通过净地出让、合并证件及优化环评的方式改进用地阶段审批流程 |
2.通过清单告知、承诺备案等制度优化规划设计阶段审批流程 |
3.通过分阶段报建、联席会议等模式加快施工许可阶段审批速度 |
4.通过推行“一表制”、减省机构编制等方案加快竣工阶段审批速度 |
(三)Z市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机构建设优化对策 |
1.再造审批机构 |
2.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彻底审查清理审批事项 |
3.构建“多规合一”沟通平台,完善审批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4.建立高效的公众反馈和监督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7)承包商尽善履约导向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多维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结构的安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项目治理相关研究概述 |
2.1.1 项目治理理论研究 |
2.1.2 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 |
2.1.3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 |
2.1.4 风险分担理论研究 |
2.2 项目管理绩效相关研究概述 |
2.2.1 项目管理绩效的内涵 |
2.2.2 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 |
2.3 履约行为相关研究概述 |
2.3.1 履约行为研究必要性 |
2.3.2 尽善履约的测量 |
2.4 文献的启示与研究不足 |
2.4.1 文献启示 |
2.4.2 研究不足 |
第三章 基于马蹄型的文章框架设计 |
3.1 整体的研究逻辑框架 |
3.2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对比分析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3.4 量表开发与实证研究 |
3.4.1 研究逻辑 |
3.4.2 研究方法 |
3.5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研究 |
3.5.1 研究逻辑 |
3.5.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对比分析 |
4.1 传统的DBB模式分析 |
4.1.1 DBB模式概述 |
4.1.2 DBB模式优缺点分析 |
4.1.3 DBB模式集成化发展 |
4.2 工程总承包模式分析 |
4.2.1 工程总承包模式概念界定 |
4.2.2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
4.2.3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介入时点的研究 |
4.3 不同合同示范文本分析研究 |
4.4 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DBB模式区别分析 |
第五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5.1 模型分析 |
5.1.1 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 |
5.1.2 风险分担与尽善履约 |
5.1.3 尽善履约与项目管理绩效 |
5.1.4 尽善履约的中介作用 |
5.2 量表开发 |
5.2.1 风险分担的测量 |
5.2.2 尽善履约的测量 |
5.2.3 项目管理绩效的测量 |
第六章 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6.1 问卷设计及收集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1.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6.2 测量模型检验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3 假设模型检验 |
6.3.1 直接效应检验 |
6.3.2 中介效应检验 |
6.4 研究结果讨论 |
6.4.1 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
6.4.2 风险分担对尽善履约的影响 |
6.4.3 尽善履约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
6.4.4 尽善履约的中介作用 |
第七章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
7.1 基于控制权大量让渡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
7.1.1 引入技术规格书,细化发包人要求 |
7.1.2 采用模拟清单招标,加强事前控制 |
7.2 基于社会资本量不足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
7.2.1 建议招标介入时点为初步设计后 |
7.2.2 加强项目各个阶段成果检查验收 |
7.3 基于合理风险分担下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 |
7.3.1 明确合同约定内容,按照约定严格履行合同 |
7.3.2 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风险与控制权同步转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研究创新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国内研究现状 |
1.2.1.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2.1 全过程工程咨询国外研究现状 |
1.2.2.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 |
2.1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概述 |
2.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概述 |
2.2.1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定义 |
2.2.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种类 |
2.2.3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目的 |
2.2.4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特点 |
2.3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情况 |
2.3.1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现状 |
2.3.2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基本原理 |
3.1 全过程工程咨询概述 |
3.1.1 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政策 |
3.1.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念 |
3.1.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特点 |
3.1.4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优势 |
3.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施 |
3.2.1 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主体关系 |
3.2.2 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模式 |
3.2.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
4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施 |
4.1 后扶项目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需求分析 |
4.2 后扶项目相关主体关系 |
4.3 后扶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模式的构建 |
4.3.1 构建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模式 |
4.3.2 构建后扶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模式 |
4.4 后扶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 |
5 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的应用 |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在后扶项目决策阶段的实施程序 |
5.1.1 后扶项目前期工作 |
5.1.2 后扶项目计划管理 |
5.1.2.1 后扶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
5.1.2.2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在后扶项目设计阶段的实施程序 |
5.2.1 方案设计 |
5.2.1.1 组织方案招标 |
5.2.1.2 审查方案设计 |
5.2.1.3 方案设计送审 |
5.2.2 初步设计 |
5.2.3 施工图设计 |
5.2.3.1 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对施工图设计审查 |
5.2.3.2 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设计审查 |
5.3 全过程工程咨询在后扶项目施工阶段的实施程序 |
5.3.1 投资管理 |
5.3.2 进度管理 |
5.3.3 质量管理 |
5.3.4 安全管理 |
5.4 全过程工程咨询在后扶项目竣工阶段的实施程序 |
5.4.1 竣工验收管理 |
5.4.2 竣工结算管理 |
5.4.3 竣工资料管理 |
5.4.4 竣工移交管理 |
5.4.5 工程保修期管理 |
5.5 利用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后扶项目的模式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9)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研究 |
(二)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 |
(四) 已有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 新工科 |
(二) 工科优势高校 |
(三) 课程建设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
二、本文课程建设的分析框架 |
(一) 课程目标的确定 |
(二) 课程内容的组织 |
(三) 课程实施的过程 |
(四) 课程评价的选取 |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
第三章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与访谈概况 |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三)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实证调查结果分析 |
(一) 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调查分析 |
(二) 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三)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
三、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问题总结 |
(一) 不同主体对核心素养认识难平衡,课程目标达成度不高 |
(二) 课程比例和专业知识调整不及时,课程内容融合度不深 |
(三) 教学以传统授课和学科逻辑为主,课程实施实践性不强 |
(四) 考核偏重教学效果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系统性不够 |
第四章 中美两国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 |
一、中美两国案例高校的选取 |
二、六所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方案 |
(一) 美国三所高校的工程教育改革 |
(二) 我国三所高校的新工科建设 |
三、六所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比分析 |
(一) 课程目标层面 |
(二) 课程内容层面 |
(三) 课程实施层面 |
(四) 课程评价方面 |
四、中美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 制定了面向未来、与人才核心素养相符的课程目标 |
(二) 形成了动态调整的模块结构、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 |
(三) 采用了多方协同育人、工程实践项目式的课程实施 |
(四) 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 |
第五章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课程目标要符合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达成度 |
二、课程内容要体现交叉融合和模块结构,加深融合度 |
三、课程实施要强化工程项目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 |
四、课程评价要注重形成性和学生的作用,提升系统性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企业问卷) |
附录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的课程建设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10)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相关理论 |
2.1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 |
2.2 精装修项目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
3.1 项目概述 |
3.2 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对象-问题分析 |
3.3 基于BIM的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型——“BIM-LC屋” |
3.4 本章小结 |
4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设计管理 |
4.1 精装修项目装修定位 |
4.2 运用限额设计控制装修标准 |
4.3 运用价值工程确定户型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施工管理 |
5.1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装修材料管理 |
5.2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质量控制管理 |
5.3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 |
5.4 精装修过程精细化进度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徐州国信精装修项目精细化管理评价 |
6.1 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评价程序 |
6.2 三轮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评价结果汇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亟待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风险演化仿真研究[D]. 王雨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业主视角下工程总承包模式采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龚银银.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研究[D]. 刘宪玮.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甘肃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研究[D]. 黄锦.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5]SQ水力发电厂机组安装工程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D]. 何兆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Z市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研究[D]. 楚丹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承包商尽善履约导向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多维路径研究[D]. 穆昭荣.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8]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探讨[D]. 吴天昊.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9]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优势高校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樊丽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10]徐州国信某项目精装房精细化管理研究[D]. 李卫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标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总承包论文; 项目管理方法论文; 项目管理理论论文; 项目管理流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