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平铜硫矿床有关成因的几个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戴荔果[1](2019)在《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文中指出锡铁山-滩间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的西段。柴北缘构造带北接祁连地块,南邻柴达木地块,东西分别以哇洪山-温泉断裂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同阿尔金-敦煌地块和秦岭造山带为界。该构造带内自北向南又以鱼卡-乌兰断裂为界,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北部为欧龙布鲁克陆块,南部为鱼卡河(沙柳河)超高压带。乌兰-鱼卡断裂两侧夹杂分布着滩间山群岛弧火山-沉积岩及蛇绿岩残片。柴北缘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印支期造山作用,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带之一,成矿潜力巨大,已发现有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和滩间山大型金矿床等。该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致使全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前人虽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类型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均未能从成矿系统的角度进行探讨,影响到对该区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滩间山-锡铁山地区的金铅锌矿床研究为切入点,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线,系统性分析了锡铁山铅锌矿、青龙沟金矿、滩间山金矿等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等多方面特征,并开展了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厘定了研究区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步建立了研究区金铅锌成矿系统及亚系统,探讨了金铅锌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1)古元古代-新元古代,陆块初步形成;(2)新元古代,大洋演化阶段;(3)早-中加里东期,柴北缘洋持续性扩张、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晚加里东期,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并闭合最终进入后造山阶段;(4)海西期,宗务隆洋打开、形成有限洋盆,至晚海西期-印支期,西向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其后,洋盆闭合,陆陆碰撞,进入后造山阶段;(5)晚中生代-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在其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金铅锌成矿系统。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铜)成矿系统中赋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得以约束: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1768±19Ma、444.8±8.3Ma、255±3Ma)、野骆驼泉金矿床赋矿花岗闪长岩(283.5±3.1Ma)、红柳沟金矿床赋矿花岗岩(441.3±3.5Ma),及锡铁山铅锌矿床侵入滩间山群的花岗岩(445±2.3Ma),与已报道成矿年龄相对应。滩间山金矿床闪长玢岩锆石年龄谱系指示其主要源于欧龙布鲁克地块,且显示欧龙布鲁克地块存在太古宙基底,并分别响应晚新太古代陆块汇聚事件、Rodinia超大陆汇聚裂解事件、加里东造山和晚海西-印支造山事件。锡铁山铅锌矿床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限定了赋矿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建造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背景,滩间山群d岩组的成岩构造环境并不相似于a岩组,其可能不具备类似成矿潜力。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铅锌金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其分别形成了:与早加里东期盆地演化有关的铅锌(铜)成矿亚系列、与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列、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铅锌(铜)成矿系列,及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列。典型矿床的研究表明,该区部分地段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如锡铁山铅锌矿床和双口山铅锌矿床为喷流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锡铁山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早加里东期的喷流沉积成矿,及其后的变质变形改造期和热液叠加期。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了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的铅锌矿体,矿石常具胶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变质变形改造期表现为矿体的边部具有不规则的“边刺”、“边瘤”,矿石变质组构发育,常见变晶结构、碎裂结构、花斑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前两期矿体一起产于主含矿层或次含矿层中。热液叠加期矿石多为脉状结构,矿物晶粒加粗,矿脉边侧常见有厚度不大的硅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热液蚀变。锡铁山矿床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壳幔混合铅,指示深部火山岩与上部正常沉积岩铅的混合;硫同位素组成指示硫主要源于赋矿火山岩。氢氧和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混合部分海水、变质水及浅源水。锡铁山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喷流沉积期网脉状矿石(管道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80℃240℃和270℃330℃,盐度126wt%NaCl eqv.(集中于412 wt%和2123 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纹层-似层状矿石(海底喷流沉积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250℃260℃,盐度集中于12.514 wt%NaCl eqv.;晚阶段无矿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165℃175℃,盐度集中于68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的流体压力,集中于100bar内,少部分100200bar,成矿深度0.41.4km,多数在1km内,成矿流体密度多为中-低密度流(密度<海水),少数网脉状矿体中流体为高密度流(密度>海水,或接近于海水密度线)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从下部网脉状管道矿体至上部层状矿体,温度下降,盐度趋于集中,密度下降,反映其与海水系统较强的混合均一作用,且发生了沸腾(同一视域见不同类型包裹体,隐爆角砾岩,及盐度呈两端元特征14wt%及1226 wt%NaCl eqv.),为成矿组分沉淀卸载的过程,至最晚阶段无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则明显降低。青龙沟金矿床是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统形成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万洞沟群沉积地层和石英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类型有变砂岩型、大理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绢云千枚岩型、石英脉型等。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毒砂、自然金。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云岩化、硅化、碳酸岩化等。成矿阶段划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阶段;II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II、III为主成矿阶段。青龙沟矿床主成矿阶段铅和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为深部岩浆与浅部万洞沟群混合的产物。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入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成矿流体成分分析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CO2和N2,及少量CO、CH4、H2;液相主要为H2O、SO42-、Cl-、Na+、Ca2+、Mg2+,及少量K+、F-,属H2O-NaCl-CO2-CH4(N2)体系。青龙沟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40℃360℃,盐度415wt%和2122wt%NaCl eqv,密度0.720.99g/cm3。其中,I、II、III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280℃350℃、240270℃和140℃210℃;盐度分别为1115wt%和2122wt%、710wt%,及46wt%NaCl eqv.;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53.6km,1.42.4km和1.21.7km。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同一视域纯液相+富液相+富气相共存,不同充填度气液相包裹体群状分布,表明流体发生了沸腾。滩间山金矿床是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万洞沟群炭质千枚岩片岩和蚀变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黄铁矿和毒砂。主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毒砂。围岩蚀变多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可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II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和III碳酸盐-石英脉成矿阶段。其中I、II为主成矿阶段。滩间山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为岩浆硫源;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深源和上地壳铅的混合;碳氧同位素组分表明碳主要为岩浆岩源,混和大理岩碳源。成矿流体成分研究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和CO2,及少量CO、N2、CH4和H2;液相成分主要为H2O,SO42-、Cl-、Ca2+、Na+、Mg2+,及少量K+、F-、NO3-等。成矿流体属H2O-NaCl-CO2-CH4(N2)体系,富CO2,及Cl->F-,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滩间山矿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变质水、大气水。三个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300℃380℃,140℃200℃和200℃280℃;盐度分别集中于68wt%,810wt%和68wt%NaCl eqv.;流体密度分别为0.660.99/cm3,0.921.04g/cm3和0.780.98g/cm3;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194.12km(均值2.46km),1.282.4km(均值2.0km),及1.121.33 km(均值1.23 km),表明压力和深度由早阶段-主成矿阶段-晚阶段依次递减。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的成岩条件和成矿潜力研究表明,三期岩浆(1768±30Ma、445±19Ma和255±3Ma)的氧逸度值均较高(Ce/Ce*N和lgfO2值多在FMQ氧逸度缓冲线之上),具较好的成矿潜力,且均出现了至少一次晚期熔流体的再注入、升温过程,其溶蚀了先存锆石,改变了锆石微量元素的演化趋势(Dy、Th/U、Ce/Dy值上升(或Th/U、Ce/Dy值范围扩大),Hf/Y、Yb/Nd、Yb/Dy值减小(或Yb/Dy值范围缩小)),使氧逸度值发生变化,导致前两期氧逸度值升高而后一期降低。后者的降低可能是晚期熔流体演化为含高挥发分、携巨量金属元素的成矿流体,并最终大规模沉淀成矿的反映,暗示了金矿床的主成矿期为印支期。总结了研究区加里东期金铅锌(铜)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早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造成的弧间-弧后盆地内的三级盆地-四级凹陷,控制了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的分布;晚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形成的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柴北缘以北的宗务隆洋盆开始打开,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有限洋盆。此阶段柴北缘地区处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普遍发育与造山带去根有关的一期海西期花岗岩浆活动,并形成伴生的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了海西铅锌(铜)成矿系统;印支期,宗务隆有限洋盆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及其后的陆陆碰撞等造山作用过程形成的印支期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并且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在系统研究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建立了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型和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型。指出了区域金铅锌矿床找矿的远景区:滩间山-青龙沟金找矿远景区、绿梁山-双口山铅锌金铜找矿远景区、锡铁山铅锌金找矿远景区、赛什腾山西段金铜找矿远景区等。
刘一,骆学全,张雪辉,班宜忠,曾勇,周宗尧,楼法生[2](2016)在《钦杭Cu-Au-Pb-Zn-W成矿带(东段)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文中指出钦杭成矿带(东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随着地质大调查的开展,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需要对其开展系统的成矿区划和部署研究工作。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在区内划分了3个Ⅲ级成矿带及8个Ⅳ级成矿带,并论述了8个Ⅳ级成矿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钦杭成矿带(东段)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成矿的时间分布特征,主要有晋宁、加里东、海西、燕山等4个成矿期,其中燕山期最为重要。区内矿床类型以斑岩-矽卡岩型、海底火山-热水喷流沉积型铜金多金属矿、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火山热液型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最为重要,还产出有韧性剪切带型(金山金矿)、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海相沉积型铁锰矿等众多矿床类型。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Cu、Au、Ag、W、Mo、Pb、Zn等矿种资源量潜力优势显着。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9个远景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郑伟[3](2016)在《云开地区阳春盆地燕山期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文中研究指明云开地区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的交接地带,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尤其是区内铜金等紧缺矿产资源找矿前景良好,并引起越来越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和研究。阳春盆地作为云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岩成矿作用特色显着,既有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也发育有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薄弱,这使得区内成岩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和成矿模式的建立等工作亟待进行。因此,本论文选择阳春盆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盆地内成岩成矿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详细解剖典型多金属矿床,包括:陂头面、石菉、天堂等与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的铜多金属矿和鹦鹉岭、锡山等与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并开展对比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和进展如下:1)将阳春盆地的多金属矿床厘定为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Ⅰ)和与白垩纪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Ⅱ),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1)和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Ⅱ-2)。2)Ⅰ成矿系列和Ⅱ-1成矿亚系列主要沿阳春盆地的边缘拗陷带分布,受NE-NNE向构造及EW向构造复合控制。Ⅰ成矿系列的成矿岩体主要为钾玄质岩石,由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富水富钾基性岩浆与古老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所形成,该高氧逸度岩浆直接上升到浅地表形成花岗闪长岩和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Ⅱ-1亚系列的成矿岩体以高钾钙碱性岩石为主,由残留的大洋板片重熔并交代次大陆岩石圈,甚至古老壳源物质(含有新元古代岛弧物质参与)的部分熔融形成含矿岩浆。富集地幔或残留板片岩浆不仅提供大量铜等成矿元素来源,而且也提供丰富的流体。最终含矿岩浆沿古钦杭结合带上升侵位,并在有利的条件下逐渐沉淀富集形成Ⅱ-1亚系列。Ⅱ-2亚系列主要产于隆起区与拗陷带接壤部位及拗陷带中局部隆起地段,受隐伏的NW向构造控制,成矿岩体主要为A型花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而形成。该岩浆发生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从而使得挥发分和稀有金属等成矿元素在残余熔体中高度富集,最终伴随上升侵位形成有关钨锡多金属矿。3)Ⅰ系列和Ⅱ的两个成矿亚系列成岩成矿时代分别集中发生在170160 Ma、11098 Ma和8576 Ma,Ⅰ系列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环境,而Ⅱ成矿系列则处于燕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环境,其可能与135 Ma之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向有关。4)石菉和天堂花岗质岩体中首次发现新元古代的继承锆石,且与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岛弧岩浆的Hf同位素特征一致,推测钦杭成矿带向南延伸部分可能到阳春盆地。
定立[4](2013)在《江西永平铜矿矿床模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永平矿床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为江西省第二大的富铜多金属矿床,储量达大型规模。矿田内主要分布有永平火烧岗矿床以及东部新近发现的护架山矿体。位于永平主矿区东部的护架山矿床,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新增333+334类Cu资源量近30万吨。本论文对永平铜矿火烧岗矿床和护架山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室内外研究,初步得出如下认识和结论:(1)火烧岗矿床主要的容矿围岩为互层状安山-玄武岩和钙铁榴石矽卡岩,其中夹有灰质硅质岩和片岩,以及层状与透镜状矿体,为典型的海底火山喷发环境。(2)在火烧岗矿床中发现了大量胶状黄铁矿的存在,表明矿区内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胶状黄铁矿普遍重结晶和钙铁榴石矽卡岩本身就代表着变质作用(或矽卡岩化作用),在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期强烈的热液蚀变对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起到促进作用。(3)火烧岗矿床中有用元素除铜与钨外,确定了铋与铟的存在,其含量也达到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新发现含铼白钨矿、含稀土沥青铀矿与一系列金属Bi和Te的矿物:自然铋、辉铋矿、硫铜铋矿、含银辉铜铋矿、硫银铋矿、沃仑斯基矿、碲铋矿、叶碲铋矿、铁铜碲硫铋矿、含锝碲银矿、辉铋碲银矿(?)、叶碲铋-碲银矿(?)等。(4)在护架山矿床中发现了不同矿化类型的叠加,钻孔ZK725孔深1101.48m,钻孔内766.0m以上的浅部和以下的深部矿化为两种不同成因,上部矿化体现为岩浆热液-构造叠加成矿,下部矿化段显示为永平主体矿区向东的延伸。(5)在护架山矿床的石英脉型矿石中发现锌锑黝铜矿,其代表着热液成矿作用的迹象,糜棱岩化岩浆岩的大量分布反映了区域内构造对矿的控制;大量胶状黄铁矿则表明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沉积作用,与永平主体矿区同为一个成矿体系。(6)在护架山矿床新发现锌锑黝铜矿、含铼白钨矿、含铼钨铁矿、沥青铀矿、方钍石、叶碲铋矿、重硫铋铜矿、碲银矿、碲铋银矿等,有用金属元素除铜、锌、铅、镉、钨外,还确定护架山地区部分矿石样品铋与铟的含量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7)结合永平典型矿床,建立了该矿田的矿床模型,并进行了找矿预测,圈定了铅山县永平镇护架山地区和英将乡王坞地区作为找矿优选靶区,这些地区同属于永平铜矿外围地区,与永平铜矿具有相似的地质成矿特征,具有较大的铜、钼、硫找矿潜力。
杨水源[5](2013)在《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赣杭构造带是我国重要的含铀火山岩带,带上分布有相山、盛源、新路、大洲四个主要含铀火山盆地。对于火山盆地中岩浆岩的形成时代、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的研究相对薄弱或者存在争议。因此,本文选取了相山、新路和大洲三个火山盆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赣杭构造带这些酸性火山-侵入岩体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时代在137~132Ma之间;新路盆地中的火山侵入杂岩形成时代在136~133Ma之间;大洲流纹岩的形成时代是127Ma,表明赣杭构造带上的这些含铀火山盆地中的酸性火山-侵入岩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些含铀火山盆地中的岩浆岩都显示出A型岩浆所特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例如:富碱,具有较高的K2O+Na2O含量,较高的Fe2O3*/MgO,富集REE, HFSE和Ga。并具有较低的CaO, MgO和Ti02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Sr, Ba, P, Eu和Ti。这些酸性岩具有较高的形成温度,并显示出高的Ga/Al比值以及较高的Zr+Nb+Ce+Y含量,在A型花岗岩的判别图解上,大部分数据点都落入了A型花岗岩的范围里面,表面这些酸性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近年来其他学者的研究,在赣杭构造带上也发现了一些早白垩世的花岗岩,如白菊花尖花岗岩(126Ma)、大茅山花岗岩(126~122Ma)、铜山花岗岩(129Ma)、三清山花岗岩(135Ma)、灵山花岗岩(132~131Ma)。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酸性岩都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赣杭构造带上存在一条早白垩世(137~122Ma)的A型花岗岩带。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εNd(t)值主要变化范围在-6.86到-8.73之间,锆石εHf(t)值集中在-7到-9之间,表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以地壳物质为主。并且全岩的Nd同位素和锆石的Hf同位素都具有中元古代的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起源于中元古代变质岩,无明显地幔组分的加入。在相山镁铁质微粒包体中含有石英角闪片岩捕掳体,表明镁铁质微粒包体岩浆在进入长英质岩浆房之前和地壳物质发生过同化混染作用,造成镁铁质微粒包体的岩浆成分由玄武质转变为闪长质。相山碎斑熔岩中电气石结核的成因研究表明,电气石结核是由于碎斑熔岩岩浆在演化过程中产生流体不混溶而形成的。碎斑熔岩中电气石的δ11B值在-12%o左右,与大陆地壳的平均δ11B值一致,表明硼来自于地壳,进一步说明了相山碎斑熔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的,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新路火山盆地中的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全岩εNd(t)值在-6.5和-3.6之间,锆石εHf(t)值在-7.8到-0.9之间,并且Nd-Hf同位素都具有中元古代的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这两个岩体起源于中元古代变质岩。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相对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具有就较高的全岩εNd(t)值以及锆石εHf(t)值,可能指示了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原岩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此外,杨梅湾花岗岩相对于大桥坞花岗斑岩具有相对较高的全岩εNd(t),可能也指示了两个岩体中地幔组分的性质或者比率有所不同。大洲流纹岩的全岩εNd(t)值在-6.39到-5.47之间,锆石εHf(t)值集中在-6到-5之间,并且Nd-Hf同位素都具有中元古代的两阶段模式年龄。大洲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02含量(74-77wt.%),并且全岩εNd(t)值和锆石εHf(t)值变化很小,表明了大洲流纹岩的壳幔相互作用并不明显。大洲流纹岩具有很高的Zr含量(1145~802×10-6之间),并具有异常高的形成温度,锆石饱和温度计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洲流纹岩形成于~1000℃。大洲流纹岩中的Zr除了分布在少量的锆石斑晶之外,在基质中还含有大量的细小的1-10μm的锆石小晶体,以及<1μm到5μm之间的斜锆石,表明大洲流纹岩中的Zr大部分是在岩浆演化的晚期才沉淀下来的。异常高的形成温度,以及不同的岩浆演化过程,是造成大洲流纹岩具有异常高的Zr含量的主要原因。具有高Zr含量的高温酸性岩的形成所需要的热能和地幔物质有关,大洲流纹岩具有异常高的形成温度也表明了区域上存在地幔物质的上涌。位于赣杭构造带东段的其他A型花岗岩相对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具有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的全岩εNd(t)值以及锆石εHf(t)值(除了大洲流纹岩),可能指示了赣杭构造带东段的这些A型花岗岩的原岩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赣杭构造带东段的这些酸性岩之间的全岩εNd(t)值以及锆石εHf(t)值也具有差异性,全岩εNd(t)值以及锆石εHf(t)值总体上表现出了赣杭构造带位置上从西往东,时间上从早到晚壳幔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赣杭构造带上这些A型花岗岩的全岩的Nd同位素和锆石的Hf同位素都具有中元古代的两阶段模式年龄,并且Nd同位素的数据点都位于华南中元古界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演化区域之间。赣杭构造带上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的确立表明赣杭构造带在这个时间段上是处于一个拉张的构造背景,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之后的板片后撤所引起的拉张环境造成的。持续的拉张作用导致地壳和岩石圈地幔逐渐减薄,上涌并底侵的软流圈地幔引发了事先经过脱水作用发生麻粒岩化的中元古代变质岩(包括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部分熔融形成这些A型花岗岩的初始岩浆,这些初始岩浆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地幔组分的加入,并发生了广泛的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从而形成赣杭构造带上面早白垩世的A型花岗岩带。赣杭构造带A型花岗岩带的确立,表明十杭带上都分布有A型花岗岩。华南在晚中生代发生了由太平洋俯冲相关的构造环境向板片后撤引起的拉张环境转变,但太平洋板片后撤发生的时间并不是同时的或者连续的。十杭带南带在163Ma左右发生了由太平洋俯冲相关的构造环境向因板片后撤而引起的拉张环境转变。本文研究表明赣杭构造带上这个构造环境的转变的发生在137Ma,明显晚于十杭带南带。而沿海(浙江省东部和福建省)的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在110~90Ma,表明构造环境的转变的发生在110Ma。这些现象表明太平洋板块的后撤是不规则的,并且后撤过程是阶段性的,先发生在十杭带南带,再发生在赣杭构造带,最后发生在东南沿海,从内陆往沿海逐渐变年轻。
王占福[6](2012)在《江西永平矿区ZK019岩石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文中提出永平矿区位于武夷成矿带北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拼接地带,萍乡—广丰深断裂南侧的晚古生代裂陷槽内(抚州—饶南坳陷),与德兴铜矿、九江城门山等同列为江西铜矿”五朵金花”之一,蕴含丰富的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对江西永平矿区ZK019钻遇岩石研究发现,矿体围岩已糜棱岩化,岩石类型为糜棱岩、糜棱岩化片麻岩、糜棱岩化片麻状花岗岩、千糜岩、糜棱岩化灰岩、大理岩、糜棱岩化砂岩等,矿化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黑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萤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磁铁矿化,磁黄铁矿化、钛铁矿化,矿化多数与黑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热液矿物伴生,赋存在矿体围岩中的金属矿物多数呈浸染状或沿微裂隙充填,斜交或顺片麻理定向分布,矿体也未见糜棱岩化。闪长(玢)岩本身及其上盘矿化明显增强,推测闪长(玢)岩可能与成矿关系密切。围岩中的白云母为低硅的多硅白云母,黑云母为铁镁质黑云母,石榴子石为铁铝榴石,而矿体中的石榴子石为钙铁石榴子石。围岩混合花岗岩为二氧化硅过饱和、过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花岗岩,闪长(玢)岩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碱钙性系列。Zk019花岗岩中的岩浆锆石年龄为637-832Ma,此年龄代表了混合花岗岩原岩的形成时代,其中变质锆石年龄为440.5±1.7Ma,此年龄可以解释为混合花岗岩的原岩发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的时代,结合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永平矿区花岗岩原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而闪长岩是在推覆构造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所处大地构造背景为Izanagi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的内陆环境。矿体围岩发生糜棱岩化,但矿体未见糜棱岩化,说明成矿是推覆构造作用之后成矿热液活动的结果,推覆构造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容矿空间及遮挡层,永平铜矿床为沿推覆构造界面充填的岩浆热液型铜矿床。本区具有由已知矽卡岩矿床寻找深部斑岩型矿床的潜力,认为永平铜矿区东南部成矿潜力较大,可以作为重点找矿靶区。
谢杰[7](2012)在《安徽新桥矿床黄铁矿研究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文中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九瑞矿集区和铜陵矿集区中产出一系列层控铜金硫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的主矿体受石炭系层位控制,顺层产出,具有同生矿床的某些特征,这类矿床的形成过程是否存在石炭纪海底喷流沉积期成矿作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新桥矿床是铜陵矿集区这类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热液成矿和叠加改造成矿三种不同的观点,矿床中产出的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已得到共识,但矿床中顺层产出胶状黄铁矿是岩浆热液还是沉积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对矿床中地质特征显着差别的两类黄铁矿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对比分析确定胶状黄铁矿的成因,将对确定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建立成矿模式提供重要证据。研究结果将深化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铜金硫多金属矿床研究程度,为区内同类矿床的勘探提供线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产实践意义。本文以新桥矿床中产出的胶状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的野外矿床地质观察基础上,系统开展两类黄铁矿矿相学、形貌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查明了新桥矿床中两类黄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两类黄铁矿的形成条件和成因类型,阐明了新桥矿床的矿床成因并初步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新桥矿床中产出的黄铁矿按结晶程度不同划分为胶状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两类。胶状黄铁矿主要与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共生,部分被磁铁矿、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穿切交代。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主要与黄铜矿、石榴子石、透辉石、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共生,部分被磁黄铁矿穿切交代。系统的黄铁矿实验矿物学研究显示两类不同类型的黄铁矿在形貌学、矿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胶状黄铁矿的粒度范围为:0.3μm2.0μm,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的粒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1cm1.0cm,粗晶者粒径可达2.05.0cm,胶状黄铁矿中未发现细菌残留痕迹。胶状黄铁矿晶胞参数a0值比自形-半自形黄铁矿a0值大,均大于标准黄铁矿的a0值。黄铁矿Co和Ni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结晶程度黄铁矿a0值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胶状黄铁矿导电类型全部为P型,自形-半自形黄铁矿导电类型几乎都是P+N型。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温度标尺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胶状黄铁矿为低温条件下形成;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是在中温条件下形成。胶状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黄铁矿中Fe和S的含量与结晶程度成正比。胶状黄铁矿以富含Bi以及Cu、Pb、Au、Ag、Mn、Mg、Al、Sb等微量元素为特征,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以富含Co、Ni、As、Te、Se等微量元素为特征。不同类型黄铁矿中Co、Ni、Se、Se/S等微量元素特征值及特征比值特征显示胶状黄铁矿成矿流体主要是海水,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为热液成因。矿床中产出的胶状黄铁矿矿石中有机质生物标志物特征显示新桥矿床黄铁矿矿石中有机质为海相来源并且指示胶状黄铁矿是由高盐度、还原性质成矿流体形成的,硫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与石炭世形成的世界典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既有相似的硫同位素特征。通过上述新桥矿床中黄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定了矿床中产出的胶状黄铁矿为海底热水沉积成因,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为燕山期岩浆热液成因,并据此建立新桥矿床两期成矿模式:晚古生代海底热水沉积期主要形成胶状黄铁矿,大量的Cu、Pb、Au、Ag、Mn、Mg、Al、Sb等金属元素以铋矿物包体及自然Au、自然Ag沉淀下来,赋存在胶状黄铁矿中;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叠加于早期形成的胶状黄铁矿,使之发生重结晶和交代作用,胶状黄铁矿中赋存的Cu、Pb、Au、Ag、Mn、Mg、Al、Sb等金属元素进入热液系统,为新桥矿床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同时燕山期岩浆热液沿石炭系碳酸盐地层顺层交代,形成了铜硫金矿体。
罗平[8](2010)在《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认为全文从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查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与研究、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大量岩石簿片与光片的鉴定,室内地球化学测试、同位素测年(锆石SHRIMP U-Pb法),对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详细的阐述。全文综述了北武夷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层、构造与岩浆活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和遥感影像特征及矿产分布。重点剖析了永平、铁砂街、冷水坑、生米坑、梨子坑等以铜铅锌银为主的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取得了新认识和成果。提出永平地区存在一个受叠瓦式逆冲推覆岩片构造控制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具有“铜早钼晚”的成矿特点,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为主要成矿作用,成矿模式为矽卡岩型铜硫(钨)+斑岩型钼矿。同位素测年表明永平铜矿区混合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30.5±6.9 Ma,属于加里东期形成;研究表明“十字头岩体”为一复式花岗质岩体,存在花岗闪长斑岩;永平铜矿石硫同位素δ34S变化于-0.2‰~2.1‰,源于深源硫。铁砂街组绢云千枚岩锆石SHRIMP年龄902±23 Ma、细碧岩锆石SHRIMP年龄1153.4±38.4 Ma,属中元古代产物。同位素测年表明黄岗山火山盆地—铜钹山火山盆地早白垩世发生了火山——次火山(斑岩)型铜铅锌多金属成矿事件。生米坑铅锌矿床的成矿岩体——粗面斑岩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8.3±1.4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生米坑火山——侵入岩属于贫钠富钾的S型花岗岩、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型;Eu普遍亏损。蔡家坪铅锌矿床的成矿岩体——流纹斑岩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7Ma。全文总结了北武夷地区的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本区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和产布,在时间上显示多期成矿、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成矿的特点;空间上表现为块体边缘、火山盆地边缘聚矿,沿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双向”复合分带;在形成上体现为“多次成矿叠加、多类型聚合”;走滑剪切-伸展与推、滑覆构造复合控矿,多层次构造环境叠置复合是形成规模大矿床的优越地质条件。最后建了永平、铁砂街和冷水坑三个成矿预测模型,对江西北武夷地区进行了成矿区划,厘定了两个Ⅳ级成矿带,圈定出11处Ⅴ级成矿远景区,其中A类4处、B类5处、C类2处,指明了该区的铜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初步进行了资源量估算,结果显示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巨大。
李莹莹[9](2010)在《矿床经济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以城门山铜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矿床经济评价的研究对象是待开发矿床,评价的目的是考察矿床开发的经济效益,为将来的基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矿床经济评价一般是在地质评价和可行性研究之后,下一步生产勘探之前。目前主流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两类: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贴现思想和基于市场交易价格的调整思想。文章将以城门山矿床为实证,探讨矿床经济评价过程中若干重要指标的意义及考量。城门山矿床是国内非常重要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蕴藏资源以铜为主,兼有硫、锌、钼、铁等。矿区内有大小矿体200余个,储量丰富,潜力巨大;同时矿床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等成矿特征,水文和工程地质环境亦十分复杂。本文首先以有色金属(铜)行业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对国内有色行业的现状及历史做了详细研究。矿产品销售价格是影响矿山企业利润的最大因素,市场需求不仅会拉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还会推动价格的上扬,因此选择浮动变化的矿产价格参与经济评价是本文的一个认识。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矿床所在区域的地层分布、构造活动、岩浆运动和区域矿产发现,接着对矿区的地质环境和矿床本身的地质条件做出了客观评价,指出矿区的成矿潜力也应参与评价体系。接着文章又讨论了矿区复杂的水文和工程地质环境,对矿床开发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做了一叙述,并提出了开发成本的计算原则。经济评价的目的是为最终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文章在最后部分结合矿山拥有方——江西铜业股份公司的财务、技术表现对矿山的生产开发提出了中肯意见:扩大基建,加强周边和深部找矿力度,成立经济研究决策部指导生产规划等。本文通过上述研究过程,对国内外矿业权评价和矿床经济评价加深了理解,提出了达到详细勘探阶段的具有复杂特征的大型矿山的评价新模型。
余心起,吴淦国,张达,狄永军,代堰锫,邱骏挺[10](2008)在《北武夷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北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而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深刻影响着矿床的成生与保存。区域性推覆构造是成矿前、成矿期还是成矿后的构造,其精细结构特征如何,是否具有控岩控矿作用,如果是破矿作用,是否造成矿体重复增大或者隐伏、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找矿的效果。建议开展面积性、追索性的路线地质调查,查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区域分布、不同单元的产状和构造样式,分别采用40Ar-39Ar和Re-Os定年技术测定推覆构造和矿体的形成时代,结合定量化分析及精细构造解析,研究构造与矿床的成生联系,预测隐伏矿体可能的位置,进而为北武夷地区寻找隐伏矿床和扩大矿床远景提供参考。
二、永平铜硫矿床有关成因的几个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平铜硫矿床有关成因的几个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矿产勘查程度及矿床研究现状 |
1.3.2 成矿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下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Pt_1DK) |
2.2.2 中元古界沙柳河岩群(Pt_2SL) |
2.2.3 中元古界万洞沟群(Pt_2WD) |
2.2.4 上元古界全吉群(ZQ) |
2.2.5 下古生界 |
2.2.6 上古生界 |
2.2.7 中生界 |
2.2.8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2 海西期侵入岩 |
2.3.3 印支期侵入岩 |
2.3.4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三章 研究区铅锌金成矿系统的划分 |
3.1 成矿系统划分的原则 |
3.2 研究区成矿系统的划分依据 |
3.2.1 加里东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2 海西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3 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 |
3.3 加里东期成矿系统 |
3.3.1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 |
3.3.2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 |
3.4 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 |
3.5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 |
第四章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4.1 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围岩蚀变 |
4.1.5 成矿期次 |
4.2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2.1 铅同位素 |
4.2.2 硫同位素 |
4.3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3 成矿流体成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5.1 青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地质概况 |
5.1.2 矿体特征 |
5.1.3 矿石特征 |
5.1.4 围岩蚀变 |
5.1.5 成矿期次 |
5.2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5.2.1 铅同位素 |
5.2.2 硫同位素 |
5.3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5.3.1 成矿流体来源 |
5.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3 成矿流体成分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6.1 滩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 |
6.1.1 矿区地质概况 |
6.1.2 矿体特征 |
6.1.3 矿石特征 |
6.1.4 围岩蚀变 |
6.1.5 成矿期次 |
6.2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铅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3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6.3.1 成矿流体来源 |
6.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3.3 成矿流体成分 |
6.4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系统中相关岩浆岩与成矿 |
7.1 与铅锌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火山岩特征 |
7.1.1 岩石建造 |
7.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1.3 岩浆岩年代学 |
7.1.4 火山岩源区及成矿构造背景 |
7.1.5 地层层序 |
7.2 与金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 |
7.2.1 岩石建造 |
7.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2.3 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 |
7.2.4 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7.2.5 岩石成因 |
7.2.6 成岩成矿条件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及找矿方向 |
8.1 成矿系统的时间演化 |
8.2 成矿系统的空间分布 |
8.3 成矿系统的控矿要素 |
8.3.1 锡铁山铅锌矿床控矿要素 |
8.3.2 滩间山金矿床控矿要素 |
8.4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 |
8.5 区域找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8.5.1 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式 |
8.5.2 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式 |
8.5.3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2)钦杭Cu-Au-Pb-Zn-W成矿带(东段)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钦杭Cu-Au-Pb-Zn-W成矿带(东段)基本特征 |
1.1 分布范围 |
1.2 成矿特征 |
1.2.1 主要Ⅳ成矿区带 |
1.2.1. 1 九岭-障公山W-Cu-Mo-Sn-Pb-Zn-Au-Ag-Nb-Ta-V成矿亚带 |
1.2.1. 2 萍乡-乐平W-Cu-Au-Pb-Zn-Fe-Co-Mo-Ag成矿亚带 |
1.2.1.3万年-德兴Cu-Au-Pb-Zn-Ag-Mo-Mn-W成矿亚带 |
1.2.1. 4 怀玉山-千岛湖Ta-Nb-W-Sn-Cu-Pb-Zn-Ag-Au-Mo-Fe成矿亚带 |
1.2.1. 5 广丰-诸暨Cu-Fe-U-Au-Pb-Zn-Ag-Mo-V成矿亚带 |
1.2.1. 6 天目山W-Mo-Fe-Cu-Pb-Zn-Au-Ag-Sn-V成矿亚带 |
1.2.1. 7 武功山-铅山U-Fe-W-Ta-Nb-Li-Ag-Pb-Zn-Cu-Au-Sn-Mn成矿亚带 |
1.2.1. 8 遂昌-陈蔡Au-Ag-U-Cu-Pb-Zn-Fe-Mo-W-Sn成矿亚带 |
1.2.2 主要成矿期次 |
1.2.2. 1 晋宁成矿期 |
1.2.2. 2 加里东金属成矿期 |
1.2.2. 3 海西金属成矿期 |
1.2.2. 4 燕山陆内造山金属成矿期 |
1.3 成矿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 |
1.3.1 主要成矿类型 |
1.3.1. 1 斑岩型 |
1.3.1. 2 矽卡岩型 |
1.3.1. 3 海底火山-热水喷流沉积型 |
1.3.1. 4 云英岩型 |
1.3.1. 5 石英脉型 |
1.3.1. 6 钠长岩型 |
1.3.1. 7 火山-次火山热液型 |
1.3.1. 8 韧性剪切带型 |
1.3.1. 9 海相沉积型 |
1.3.2 典型矿床 |
1.3.2. 1 江西省德兴式斑岩型德兴铜矿 |
1.3.2. 2 江西省大湖塘式大湖塘钨铜矿床 |
1.3.2. 3 江西省银山式陆相火山岩型银山铜铅锌(银)多金属矿 |
1.3.2. 4 金山式韧性剪切带型金山金矿 |
1.3.2. 5 江西省朱溪式矽卡岩型朱溪钨铜矿床 |
2 钦杭Cu-Au-Pb-Zn-W成矿带(东段)重要矿种资源潜力分析及成矿远景区划分 |
2.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变质岩 |
2.2 重要矿种资源潜力分析及找矿方向 |
2.3 勘查部署建议 |
3 结论 |
(3)云开地区阳春盆地燕山期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成矿系列研究现状 |
1.2.2 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3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 |
1.2.4 云开地区研究现状 |
1.2.5 阳春盆地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产 |
2.1 云开地区 |
2.1.1 区域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 |
2.2 阳春盆地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产特征 |
第3章 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3.1 陂头面铁铜多金属矿 |
3.1.1 矿床地质特征 |
3.1.2 陂头面铁铜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
3.1.2.1 陂头面矿区岩浆岩形成时代 |
3.1.2.2 成矿时代 |
3.1.3 陂头面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3.1.4 陂头面岩体Sr-Nd同位素 |
3.1.5 陂头面岩体Pb同位素 |
3.1.6 陂头面岩体锆石Hf同位素 |
3.1.7 陂头面岩体锆石微量元素 |
3.1.8 岩石成因 |
3.1.9 成矿物质来源 |
3.1.10 小结 |
第4章 与白垩纪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4.1 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
4.1.1 石菉铜钼多金属矿 |
4.1.1.1 矿床地质特征 |
4.1.1.2 石菉铜钼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
4.1.1.3 石菉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1.4 石菉岩体Sr-Nd同位素 |
4.1.1.5 石菉岩体Pb同位素 |
4.1.1.6 石菉岩体锆石Hf同位素 |
4.1.1.7 石菉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1.1.8 岩石成因 |
4.1.1.9 成矿物质来源 |
4.1.1.10 小结 |
4.1.2 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4.1.2.1 矿床地质特征 |
4.1.2.2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4.1.2.3 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
4.1.2.4 天堂岩体锆石Hf同位素 |
4.1.2.5 天堂岩体锆石微量元素 |
4.1.2.7 矽卡岩与矿化关系及形成机制 |
4.1.2.8 小结 |
4.2 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
4.2.1 广东鹦鹉岭钨锡多金属矿 |
4.2.1.1 矿床地质特征 |
4.2.1.2 鹦鹉岭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
4.2.1.3 鹦鹉岭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2.1.4 鹦鹉岭岩体Sr-Nd同位素 |
4.2.1.5 鹦鹉岭岩体Pb同位素 |
4.2.1.6 鹦鹉岭岩体锆石Hf同位素 |
4.2.1.7 鹦鹉岭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2.1.8 岩石成因 |
4.2.1.9 成矿物质来源 |
4.2.1.10 小结 |
4.2.2 锡山钨锡多金属矿 |
4.2.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2 锡山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 |
4.2.2.3 锡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2.2.4 锡山岩体Sr-Nd同位素 |
4.2.2.5 锡山岩体Pb同位素 |
4.2.2.6 锡山岩体锆石Hf同位素 |
4.2.2.7 锡山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2.2.8 岩石成因 |
4.2.2.9 成矿物质来源 |
4.2.2.10 小结 |
第5章 区域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
5.1 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格架 |
5.2 燕山期不同花岗质岩石的岩浆演化与成矿 |
5.2.1 与中侏罗世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 |
5.2.2 与白垩纪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有关的侵入岩 |
5.2.2.1 与早白垩世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 |
5.2.2.2 与晚白垩世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有关的花岗岩 |
5.3 岩浆结晶的温度和氧逸度 |
5.3.1 岩浆结晶温度 |
5.3.2 岩浆结晶的氧逸度 |
5.4 构造环境 |
5.5 阳春盆地不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
5.6 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附录2 |
附录3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江西永平铜矿矿床模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1 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仍然薄弱 |
1.2.2 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构造专属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
1.2.3 成矿带和典型矿床综合研究与对比滞后于找矿进展 |
1.3 永平铜矿勘探、开采、研究历史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1.1 前寒武系 |
2.1.2 古生界 |
2.1.3 中新生界 |
2.2 构造 |
2.2.1 钦杭带大地构造位置 |
2.2.2 钦杭带基本构造组成 |
2.2.3 前加里东构造单元 |
2.3 钦杭带东段岩浆岩 |
2.3.1 印支期岩浆岩 |
2.3.2 燕山早期岩浆岩 |
2.3.3 燕山晚期岩浆岩 |
2.3.4 喜马拉雅期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蓟县系周潭岩组(Jx t) |
3.1.2 石炭系上统藕塘底组(C_2o),船山组(C_2c) |
3.1.3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_1m)、李家组(P_1l) |
3.1.4 第四系冲洪积(Q_4)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矿区岩浆岩的分布 |
3.3.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3.4 矿区主要围岩 |
3.5 蚀变岩 |
3.6 矿体特征 |
3.7 矿石特征 |
3.8 矿石矿物 |
3.9 有用元素与资源综合利用 |
第4章 护架山地区成矿地质特征 |
4.1 地层 |
4.2 构造 |
4.3 岩浆岩 |
4.4 成矿主要围岩 |
4.5 蚀变岩 |
4.6 矿石特征 |
4.7 矿石矿物 |
4.8 有用元素与资源综合利用 |
第5章 矿床模型 |
5.1 前人认识 |
5.2 矿床成因模型 |
5.2.1 永平主矿区成因模型 |
5.2.2 护架山地区成矿成因模型 |
第6章 矿床模型应用 |
6.1 护架山找矿优选靶区 |
6.1.1 区域地质背景 |
6.1.2 矿床特征 |
6.1.3 找矿靶区分析 |
6.2 王坞找矿优选靶区 |
6.2.1 区域地质背景 |
6.2.2 矿床特征 |
6.2.3 找矿靶区分析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1.1 区域构造 |
1.2 区域地层 |
1.3 区域岩浆岩 |
1.4 赣杭构造带地质背景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锆石U-Pb定年 |
3.2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分析 |
3.3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组成分析 |
3.4 矿物元素化学电子探针分析 |
3.5 电气石的硼同位素组成分析 |
第四章 相山火山盆地岩浆岩成因研究 |
4.1 地质背景 |
4.2 岩体概况 |
4.3 相山火山盆地的年代学格架 |
4.3.1 分析样品 |
4.3.2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 |
4.3.3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年代学格架 |
4.4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
4.4.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4.4.2 Sr-Nd-Hf同位素组成 |
4.4.3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成因 |
4.5 MME中石英角闪片岩捕掳体的发现及意义 |
4.5.1 岩相学特征及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4.5.2 石英角闪片岩捕掳体的形成过程 |
4.5.3 MME化学成分演化过程及指示意义 |
4.6 碎斑熔岩中电气石的成因研究 |
4.6.1 电气石的岩相学特征 |
4.6.2 电气石的成因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新路火山盆地岩浆岩成因研究 |
5.1 地质背景 |
5.2 岩体概况 |
5.3 新路火山盆地的年代学格架 |
5.3.1 分析样品 |
5.3.2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 |
5.3.3 新路火山侵入杂岩的年代学格架 |
5.4 新路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
5.4.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5.4.2 Sr-Nd-Hf同位素组成 |
5.4.3 杨梅湾花岗岩和大桥坞花岗斑岩的岩石成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大洲火山盆地岩浆岩成因研究 |
6.1 地质背景 |
6.2 岩体概况 |
6.3 大洲火山盆地的年代学格架 |
6.4 大洲流纹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
6.4.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6.4.2 Sr-Nd-Hf同位素组成 |
6.4.3 大洲流纹岩的岩石成因 |
6.5 大洲流纹岩高Zr的原因及Zr的赋存状态 |
6.6 小结 |
第七章 赣杭构造带的岩浆构造演化 |
7.1 赣杭构造带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带的确立 |
7.2 赣杭构造带A型花岗岩带的岩石成因 |
7.3 赣杭构造带的构造演化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江西永平矿区ZK019岩石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
4.2 矿石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 |
4.2.1 矿石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
4.2.2 矿石自然类型与结构构造 |
4.3 变质—蚀变特征 |
4.4 矿化分带 |
第5章 ZK019岩石学特征 |
第6章 矿物学特征 |
第7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1 主量元素 |
7.2 稀土元素 |
7.3 微量元素 |
7.4 锆石SHRIMP U-PB测年 |
7.4.1 样品的采集、分选及测试 |
7.4.2 年龄 |
第8章 构造环境判断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7)安徽新桥矿床黄铁矿研究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层控铜金硫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1.2 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
1.1.3 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1.4 黄铁矿研究现状 |
1.1.5 新桥矿床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开展的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开展的工作 |
1.4 论文取得的新进展 |
第二章 铜陵矿集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矿区岩浆岩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矿化特征 |
3.5.1 矿体特征 |
3.5.2 矿石特征 |
3.5.3 矿石结构构造 |
3.6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五章 实验分析结果 |
5.1 黄铁矿形态学研究 |
5.1.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 |
5.1.2 X 射线衍射研究(XRD) |
5.2 黄铁矿成分特征及同位素研究 |
5.2.1 热电性研究 |
5.2.2 电子探针研究 |
5.2.3 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5.2.4 微量元素 LA-ICP-MS 原位测定 |
5.2.5 有机质研究 |
5.2.6 硫同位素研究 |
第六章 不同种类黄铁矿成因探讨 |
6.1 不同种类黄铁矿的形成条件 |
6.2 矿床成因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交通位置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2.2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3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3 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研究 |
3.1 永平天排山铜硫(钨)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
3.2 冷水坑铅锌银矿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
3.3 铁砂街铜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
3.4 生米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3.5 梨子坑铅锌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3.6 杨林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4 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 |
4.1 控矿地质构造因素分析 |
4.2 晚中生代大陆动力学环境特征 |
4.3 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成矿规律 |
4.4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4.5 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模式 |
5 区域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研究 |
5.1 成矿远景区(带)的圈定 |
5.2 成矿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 区域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 |
5.4 区域铜多金属矿产预测资源量估算 |
6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9)矿床经济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以城门山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课题背景 |
1.2、研究思路 |
1.3、区域概要 |
第2章 有色金属(铜)行业的发展状况 |
2.1、国内外铜资源储量 |
2.2、国内铜产量和消费量 |
2.3、铜资源进出口 |
2.4、有色金属采矿行业的重要指标变化 |
2.5、国内外市场铜价 |
2.6、矿床经济评价中矿产品价格的选择 |
第3章 区域和矿床地质评价 |
3.1、区域地质背景 |
3.2、矿区地质 |
3.3、矿床特征 |
3.4、矿床经济评价中资源潜力的考量 |
第4章 矿床开发技术评价 |
4.1、矿区水文地质 |
4.2、矿区工程地质 |
4.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
4.4、矿床经济评价中开发成本的计算 |
第5章 城门山矿区详细经济评价 |
5.1、矿床经济评价模型 |
5.2、各种评价参数的确定 |
5.3、新旧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 |
5.4、不确定性分析 |
5.5、项目决策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永平铜硫矿床有关成因的几个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D]. 戴荔果.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2]钦杭Cu-Au-Pb-Zn-W成矿带(东段)主要地质成矿特征及潜力分析[J]. 刘一,骆学全,张雪辉,班宜忠,曾勇,周宗尧,楼法生. 地质学报, 2016(07)
- [3]云开地区阳春盆地燕山期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D]. 郑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4]江西永平铜矿矿床模型与应用[D]. 定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5]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D]. 杨水源. 南京大学, 2013(08)
- [6]江西永平矿区ZK019岩石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D]. 王占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7)
- [7]安徽新桥矿床黄铁矿研究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D]. 谢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8]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D]. 罗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9)
- [9]矿床经济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以城门山铜矿为例[D]. 李莹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北武夷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J]. 余心起,吴淦国,张达,狄永军,代堰锫,邱骏挺. 地质通报,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