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语科学语言中模糊数量的表达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安敏[1](2020)在《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研究 ——以译本《Поэзия эпохи Тан (Ⅶ-Xвв.)》为例》文中认为数词的基本功能是计算,它既有精确性的特点,也具有模糊性特征。在文学创作中,数词的模糊用法占比远超精确用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形象性与数词的语义模糊性相关。唐诗中大部分数词是语义模糊数词,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具有多重的修辞功能,如情感表达、渲染形象、营造氛围等,还可作为夸张、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段。此外,数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并不简单,应该引起译者的重视。唐诗的翻译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很多中俄学者的关注,诞生了很多唐诗俄译本,在唐诗翻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歌结构、韵律再现、平仄问题、译作的评价分析等,对于唐诗中数词翻译的专门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以唐诗中的语义模糊数词为研究对象,以俄罗斯着名汉学家Л.Д.Эйдлин作序的?ПоэзияэпохиТан(Ⅶ-Ⅹвв.)?为研究语料,首先探析了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运用及分类,之后结合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译本中译者对数词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评析并总结出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策略。本论文由绪论、三章正文及结论组成,文后附有参考文献。绪论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第一章简述了语义模糊数词的定义,全面分析了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分类及修辞功能。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理论对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翻译的指导意义。第三章结合译者对唐诗译本中语义模糊数词的处理方式,总结归纳翻译策略,从功能对等翻译的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译诗进行分析,评析译文对原文信息的传达准确与否。结论部分对本文所探讨的内容进行了概述和总结。译者们对语义模糊数词的主要的翻译策略有形同义合、形似义合以及形异义合等。译本中部分唐诗译文对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实现了功能对等,忠实地再现了原文信息。但也有一部分译文由于对原文中数词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原文信息的传达存在缺失。
陆持[2](2020)在《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两种认知之间的转换。在此过程中,语序处理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译文的质量与可读性。作为一种常用的转换方法,翻译移位在俄译汉过程中的运作受到语言学多种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研究以俄译汉过程中产生翻译移位的句法成分、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言学的若干平面,分别从语法、语义、修辞等视角出发,综合采用双语对比、语料库等科学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典型译例,对比分析俄汉语之间的语序差异,重点考察并解读俄译汉过程中的移位转换现象。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价值在于,通过揭示俄汉翻译移位的语言学理据,推动俄汉语对比研究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深化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尤其是加强对翻译移位等相关问题的研讨。研究发现,俄汉翻译移位受到语法、语义、修辞等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共同制约。结合翻译实例,本研究将翻译移位的运作机制归纳为如下五个层面:第一,语法维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句法成分的常位和语义指向的“错位”两个方面。这是导致语法语序转换的直接原因,突出体现为定语、状语以及全句说明语的移位传译。第二,语义维度的因素表现为:俄汉民族皆遵循时空、因果、心理重轻、自我中心、事理逻辑等具体语义原则,但表达同一内容时,由于遣词造句等差异,有时遵循不同的语序原则,导致翻译移位现象的产生。第三,修辞维度的因素主要表征为不同功能语体类别的制约。含有不同修辞功能的文本为了达至修辞目标,通常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微观语序等方面有着具体要求和相应规范。在翻译过程中,若语序得到适当的处理与理想的安排,无疑将有助于译文修辞效果的增强;反之,若语序处理得不恰当,则译文的修辞功能将被削弱,原文的修辞任务也就无法完成。第四,实义切分理论和“优控主位”原理对译文的组篇、内容的推进以及语序的重组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五,语法-修辞综合因素在以下两类翻译中的表现较为明显和典型:其一,俄语被动句在汉译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移位达意;其二,俄语复杂长句汉译时,某一句法成分的移位转换。在诸如此类的翻译中,采取翻译移位主要受到情感色彩、功能语体、语篇连贯、语言的经济性等多种要素的制约。综上所述,在俄汉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照猫画虎”式的一味顺译。在一些情形下,须要合理变动源语中相应成分和有关信息在译文中的位置分布,采取翻译移位传情达意,以实现译文的优化。
黎氏全[3](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4](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周伟[5](2019)在《俄语模糊词语的语用研究》文中认为模糊理论是由美国逻辑学家和数学家扎德1965年在《信息与控制》期刊上发表的《模糊集》论文中提出来的。本论文中我们将“模糊性”一词用“диффузность”来表示,“диффузность”原本来自拉丁语的物理学术语“diffusio”(不均匀性,扩散性)。继扎德之后,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将模糊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他们运用语用学原理来研究模糊词语,运用模糊理论对词汇、语法等其他语言学科进行研究。本论文由前言、三章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论文中对俄语中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进行了较全面的语用分析。第一章明确了本论文中“模糊性”一词的内涵,区分了与其有近似意义的相关概念。第二章将模糊词语分为不受语境影响的界限词、指称词等与受语境影响的人体部位词、反义词等两大类别;第三章对模糊词语的语用效果,即增强文本或言语的适度性、礼貌性、形象性、灵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对模糊词语较常出现的书面文章,即政论、科技、法律等文本类型中模糊词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最后对正确使用模糊词语提出了建议:在实践中要避免滥用模糊词语、要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模糊词语、使用模糊词语时要把握词语的模糊“度”等。论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成功的言语交际与外语教学等相关实践活动。
车力木格[6](2019)在《俄汉电信词汇的隐喻生成机制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电信产业是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电信业的迅猛发展,该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新事物。在电信词汇、电信术语词义生成的命名、理解及阐释过程中,隐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术语中出现大量的隐喻现象。隐喻不仅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手段之一,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借助原有的知识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新事物。本文以沈庆鉴主编的《俄汉汉俄电信词汇》为语料来源,运用隐喻学、术语学、对比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对俄汉电信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两种语言电信词汇隐喻生成机制的异同,关注其背后所隐藏的民族文化和心理认知特征,进而揭示隐喻在科学思维中的作用,扩展深化相关学科的研究。全文共分5章。第一章阐述了国内外对术语及专业词汇隐喻现象的研究现状,并阐明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隐喻学、术语学以及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术语、专业词汇及通用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指出术语与通用词的联系,同时从语义、形态、形态-句法构成角度出发,对俄汉电信词汇进行了类属划分;第四章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对概念隐喻的分类,从实体隐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等三个方面对俄汉电信词汇的隐喻生成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从语言内和语言外等两个方面考察了俄汉电信词汇隐喻机制生成的原因。
段李敏[7](2017)在《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机构话语成为国内外话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新兴议题。然而,无论是机构话语研究,还是身份研究,在我国俄语学界仍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机构话语和身份这两个研究热点相结合,以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语用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认识论基础,以俄罗斯社会语言学中的话语理论和身份研究为宏观理论基石,以语用学、会话分析和话语分析为方法论基础,阐释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和运作机制。文中通过对不同类型俄汉机构话语的分析,探讨机构交际参与者如何用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策略以及其他语用方式建构自我和他人身份,探索其建构不同身份的语用动因以及如何通过身份建构达到交际目标,从身份角度解读机构话语的意义,阐释特定机构话语的成因。在分析过程中,我们既考察了机构话语中交际者"默认"的、相对稳定的机构身份及其各个层面,同时也考虑到交际者在互动过程中所建构的不同身份以及身份之间的动态转换。本文由绪论、正文7章、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意义、创新之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论文结构。第一章对西方、俄罗斯和我国的身份及其建构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述评。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其中包括身份建构研究的学理基础,身份、机构话语、机构身份等基本概念。第三章分析了机构话语中指示语的身份建构功能。第四章阐释了机构话语的会话结构——整体结构、局部结构与身份的相互关系,关注了会话中话轮转换的各种手段在建构机构身份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考察了机构话语中的各类言语行为如何建构相应身份。第六章对机构话语中(不)礼貌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礼貌与身份的密切联系。第七章主要分析了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其他语用方式。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附录中列出了本研究的俄汉语料来源。本文对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各种语用方式的考察,证明了语言与身份是一种双向建构的辩证统一关系。语言手段能够标记、表征、再现、凸显或者建构交际者的身份,反过来,交际者的身份也制约和影响着语言的选择。机构话语具有身份指向性,其核心是交际者的机构身份。机构身份是带有机构"烙印"的社会身份,通常成对出现。无论是机构代表还是非机构代表,其在机构话语框架下被机构所规定的身份都是其机构身份。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代表处于身份不对称和权势不对等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机构代表和非机构代表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权力的动态争夺和身份的动态抗衡。机构话语中用来建构身份的语用方式多种多样。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等语用方式都是机构交际参与者身份不对称和权势不对等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权力争夺和身份抗衡的手段。机构身份作为机构话语的固化核心和默认的机构关系,始终控制着机构话语的进程。受机构目标导向,交际者可能会根据需要凸显、强化机构身份,或者隐藏、弱化机构身份,同时也可能建构偏离机构规约要求的其他身份,或者在不同身份之间动态转换。机构话语中的身份建构是机构交际参与者以机构目标为导向,顺应各种语境因素,不断做出选择和调整的动态过程。身份建构不只是由一方完成的,而是交际双方或者多方通过协商共同建构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语用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各种语用方式,对不同类型机构话语的分析揭示了机构话语的全貌和整体性特征,指示语、会话结构、言语行为、(不)礼貌、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幽默、预设和反预设等语用策略较为全面地呈现出各种语用方式的身份建构功能。这种整合性研究克服了以往对机构话语和身份建构单一分析的不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机构话语和身份建构分析的语用体系。本文结合西方、俄罗斯和中国相关理论所进行的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研究在我国俄语学界应属首创,对俄罗斯相关理论的引介和运用也是对我国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身份研究的有益补充。此外,本文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俄汉机构话语语料对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倪璐璐[8](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王阳[9](2016)在《俄英汉动物成语:结构·语义·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内涵和文化负荷,成语则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结晶。成语能够形象、生动、精炼地传达人的思想以及深刻的道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其他语言单位所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动物是人类在这个地球上最亲密的朋友,因而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含有动物词汇的成语。动物成语在表达上更富有表现力、更形象,动物形象使得成语更生动活泼,更富有内涵。但受到各民族固有的思维定式和不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动物形象的成语在不同语言中并不一定能产生相同的意象联想,有时候甚至相距甚远。而对于某同一事物的指称,也可能会以不同的动物形象同时出现在各个语言中。所以,对比分析俄、英、汉三种语言中的动物成语,对解读俄、英、汉三种民族的文化和在跨语言交际中正确使用俄、英、汉三种语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俄、英、汉三种语言中的动物成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俄、英、汉动物成语的构成方式、语义范畴和动物形象文化内涵来阐释和论证俄、英、汉动物成语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试图探索造成这些异同的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
张瑶[10](2014)在《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载体。反义词作为词汇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对称性在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人们的认知心理特征,同时还折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体系。研究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辩证统一的哲学视角看待世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掌握看待、分析、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基于此,本文力求通过研究俄语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来解读俄罗斯人民的内心活动、意识形态以及认知心理特征,以期能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俄罗斯人的视角。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主体及结语。绪论介绍了俄语反义词的研究背景,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及意义。主体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针对俄语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而概括出俄语反义词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本论文的研究确定方向。第二章阐释了俄语反义词的概念界定、形成条件以及类型划分,为俄语反义词不对称现象的分析提供一条清晰的脉络。第三章对标记理论进行研究,并证明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分别归纳阐述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在不同层面上的表现,对俄语反义词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五章透过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分析人们的认知心理特征以及价值观念。结语总结全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
二、俄语科学语言中模糊数量的表达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语科学语言中模糊数量的表达法(论文提纲范文)
(1)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研究 ——以译本《Поэзия эпохи Тан (Ⅶ-Xв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唐诗中的语义模糊数词 |
1.1 语义模糊数词的定义 |
1.2 语义模糊数词在唐诗中的分类 |
1.2.1 精确数词向语义模糊数词的转化 |
1.2.2 本身表示模糊概念的数词 |
1.2.3 数字连用 |
1.2.4 含有数字的文化负载词 |
1.2.5 特殊数字“一”和“半” |
1.3 语义模糊数词在唐诗中的修辞功能 |
1.3.1 营造意境 |
1.3.2 表达情感 |
1.3.3 渲染形象 |
第二章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
2.1 功能对等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1 形式对等与内容对等 |
2.1.2 读者反应的相似 |
2.2 功能对等理论对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翻译的指导性 |
第三章 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 |
3.1 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翻译策略 |
3.1.1 形同义合 |
3.1.2 形似义合 |
3.1.3 形异义合 |
3.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 |
3.2.1 译诗对原诗信息的准确再现 |
3.2.2 译诗对原诗信息表达的缺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0.3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0.4 创新之处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翻译移位的研究综述 |
1.1 翻译移位的提出与发展 |
1.2 与翻译移位相关的其他研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语法阐释 |
2.1 句法成分的常位制约 |
2.2 语义指向的“错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语义阐释 |
3.1 时空逻辑原则 |
3.1.1 时间先后 |
3.1.2 空间方位 |
3.1.3 时空有序 |
3.2 由因及果原则 |
3.2.1 因果序列汉译的宏观考察 |
3.2.2 语篇视角的因果定量考察 |
3.3 心理重轻原则 |
3.4 自我中心原则 |
3.4.1 先“自我”后“他人” |
3.4.2 化“物称”为“人称” |
3.5 事理逻辑原则 |
3.5.1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
3.5.2 事物分布的相关性 |
3.5.3 事物排序的重要性 |
3.5.4 规避表达的歧义性 |
3.5.5 话题常前置于评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修辞阐释 |
4.1 修辞研究及翻译移位 |
4.2 功能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
4.2.1 报刊政论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
4.2.2 科学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
4.2.3 文艺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
4.2.4 公文事务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
4.2.5 日常谈话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优控主位阐释 |
5.1 有关优控主位概念 |
5.2 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
5.2.1 人物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
5.2.2 事物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
5.2.3 综合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综合因素阐释 |
6.1 俄语被动句汉译的主、客体移位 |
6.1.1 俄汉语被动句概述 |
6.1.2 主、客体移位转换的语法-修辞动因 |
6.1.2.1 情感色彩因素 |
6.1.2.2 功能语体因素 |
6.1.2.3 语篇连贯因素 |
6.2 外位结构的运用及翻译移位 |
6.2.1 外位结构概述 |
6.2.2 翻译移位类型 |
6.2.2.1 转换为外位主语 |
6.2.2.2 转换为外位宾语 |
6.2.2.3 转换为外位定语 |
6.2.2.4 转换为外位状语 |
6.2.3 相应成分移位传译的语法-修辞动因 |
6.2.3.1 避免繁冗 |
6.2.3.2 厘清条理 |
6.2.3.3 突显焦点 |
6.2.3.4 衔接语篇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 |
1.3.1 味与味觉 |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
1.4 理论依据 |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
2.4.1 认知因素 |
2.4.2 语言因素 |
2.4.3 文化因素 |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
3.4.1 认知因素 |
3.4.2 语言因素 |
3.4.3 文化因素 |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
4.4.1 认知因素 |
4.4.2 语言因素 |
4.4.3 文化因素 |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
5.4.1 认知因素 |
5.4.2 语言因素 |
5.4.3 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1.1 重叠式 |
7.1.2 附加式 |
7.1.3 复合式 |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2.1 重叠式 |
7.2.2 附加式 |
7.2.3 复合式 |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
7.3.1 重叠式对比 |
7.3.2 附加式对比 |
7.3.3 复合式对比 |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4 总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9.2 研究反思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语料来源 |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
2.1 新词界定 |
2.1.1 语言学界定 |
2.1.2 新词语的界定 |
2.2 新词语的产生 |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
2.2.3 新词语的特征 |
2.3 网络新词语 |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
5.6 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6.1 语言与文化 |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6.2 汉语和汉文化 |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
8.1 结论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俄语模糊词语的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Введение |
Глава Ⅰ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1.1 Концепция ?нечёткие множества? и понятие ?диффузность? |
1.2 Теория ?диффузности? в области лингвистики |
1.3 Понятие слов и выражений с диффузным значением |
1.4 Определение ?диффузности? и его отграничение от смежных понятий17 |
1.5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с диффузным значением как объект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ого анализа |
Вывод по первой главе |
Глава Ⅱ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слов и выражений с диффузным значением |
2.1 Диффузные значения без контекста |
2.1.1 Хеджирование (Ограничительные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
2.1.2 Референциальные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
2.1.3 Пограничные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
2.1.4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обозначающие категориальные значения |
2.2 Диффузные значения при контексте |
2.2.1 Антонимы |
2.2.2 Слова-ономатемы |
2.2.3 Названия растений и животных |
2.2.4 Названия частей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
2.2.5 Метрические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
Вывод по второй главе |
Глава Ⅲ 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ое изучение слов и выражений с диффузным значением40 |
3.1 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е эффекты слов и выражений с диффузным значением. 403.1.1 Повышение уместности и пристойности |
3.1.2 Повышение вежливости, тонкости |
3.1.3 Повышение образности и 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ости |
3.1.4 Повышение гибкости |
3.1.5 Повышение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й точности и объективности |
3.1.6 Повышение обобщённости |
3.1.7 Повышение самозащиты |
3.2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разных текстах |
3.2.1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текстах |
3.2.2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их текстах |
3.2.3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юридических текстах |
3.2.4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официальных документах |
3.2.5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рекламных текстах |
3.2.6 Слова и выражени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деловых) переговорах |
3.3 Стратегии правиль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лов и выражений с диффузнымзначением |
3.3.1 Восприятие ?степени? диффузности |
3.3.2 Отказ от злоупотребления |
3.3.3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в подходящей ситуации |
3.3.4 Составление правильных словосочетаний |
Вывод по третьей главе |
Заключение |
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 |
(6)俄汉电信词汇的隐喻生成机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法 |
(二)归纳与数据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法 |
(三)对比研究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隐喻学相关理论 |
(一)隐喻的修辞学研究 |
(二)隐喻的语言学研究 |
(三)认知隐喻学相关研究 |
二、术语学相关理论 |
(一)认知术语学研究 |
(二)术语学中的隐喻研究 |
三、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 |
(一)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原则 |
(二)俄汉语言对比的方法与原则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汉电信词汇的概念界定 |
一、术语、专业词汇及通用词 |
(一)术语的定义 |
(二)专业词汇的界定 |
(三)术语和通用词的联系 |
二、俄汉电信词汇的界定及其类型 |
(一)俄汉电信词汇的界定 |
(二)俄汉电信词汇的类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汉电信词汇中的隐喻类型对比研究 |
一、俄汉电信词汇实体隐喻对比研究 |
(一)俄语电信词汇实体隐喻 |
(二)汉语电信词汇实体隐喻 |
(三)俄汉电信词汇实体隐喻对比分析 |
二、俄汉电信词汇方位隐喻对比研究 |
(一)俄语电信词汇方位隐喻 |
(二)汉语电信词汇方位隐喻 |
(三)俄汉电信词汇方位隐喻对比分析 |
三、俄汉电信词汇结构隐喻对比研究 |
(一)俄语电信词汇结构隐喻 |
(二)汉语电信词汇结构隐喻 |
(三)俄汉电信词汇结构隐喻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俄汉电信词汇的隐喻生成机制及其产生动因 |
一、俄汉电信词汇的隐喻生成机制 |
二、俄汉电信词汇隐喻产生的语言内因素 |
三、俄汉电信词汇隐喻产生的语言外因素 |
(一)认知原因 |
(二)文化原因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0.1 选题动机 |
0.2 研究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0.3 研究意义 |
0.4 创新之处 |
0.5 研究方法 |
0.6 语料来源 |
0.7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1 西方学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1.1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的身份研究 |
1.1.2 身份及其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
1.2 俄罗斯学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2.1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身份(идентичность)的解读 |
1.2.2 俄罗斯身份研究的重点 |
1.2.3 俄罗斯有关身份的语言学研究 |
1.3 国内学界身份及其建构研究概述 |
1.3.1 综述性研究 |
1.3.2 评介性研究 |
1.3.3 理论创新 |
1.3.4 应用研究 |
1.3.5 我国俄语学界的身份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2.1 身份的界定 |
2.1.1 身份的定义 |
2.1.2 身份的分类 |
2.1.3 身份与角色 |
2.2 语言与身份的关系 |
2.3 身份建构研究的学理基础 |
2.3.1 社会建构主义 |
2.3.2 语用身份论 |
2.3.3 Л.П.Крысин的社会语言学理论 |
2.3.4 В.И.Карасик的社会身份语言理论 |
2.4 机构话语 |
2.4.1 何谓话语 |
2.4.2 机构话语的含义 |
2.4.3 机构话语的特征 |
2.4.4 机构话语的类型 |
2.4.5 机构身份 |
2.5 机构话语中身份的多重性 |
第三章 机构话语中的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1 指示语与身份 |
3.1.1 指示与指示语 |
3.1.2 指示语的分类 |
3.1.3 指示语的特征 |
3.1.4 指示语与身份的关系 |
3.2 指示投射与身份建构 |
3.2.1 指示投射与视点站位 |
3.2.2 人称指示语的投射及其语用功能 |
3.3 机构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 |
3.3.1 庭审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及其身份建构功能 |
3.3.2 医患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3.3 政治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3.4 科学话语中的人称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3.5 访谈话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视点转移与身份定位 |
3.4 机构话语中的社交指示语与身份建构 |
3.4.1 社交指示语 |
3.4.2 作为交际手段的称呼语 |
3.4.3 法庭话语中的称呼语与身份 |
3.4.4 军队话语中的称呼语与身份 |
3.4.5 医患话语中的称呼语与身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构话语的会话结构与身份建构 |
4.1 会话结构、互动秩序与身份 |
4.2 机构话语的整体结构与身份建构 |
4.2.1 机构话语的整体结构特点 |
4.2.2 机构代表身份在机构话语开端和结尾的凸显 |
4.2.3 机构话语开端阶段的身份建构 |
4.2.4 机构话语结尾阶段的身份建构 |
4.2.5 机构话语主体阶段的身份建构 |
4.3 机构话语的局部结构与身份建构 |
4.3.1 话轮与对话统一体 |
4.3.2 机构话语中的对话统一体与机构身份 |
4.3.3 话轮转换与机构性权力 |
4.3.4 机构话语中的话轮转换与身份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构话语中的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1 言语行为与身份 |
5.2 言语行为类型与机构身份 |
5.2.1 言语行为的切分 |
5.2.2 施事行为的分类 |
5.2.3 "机构"视角的言语行为分类 |
5.2.4 基于交际者身份的言语行为分类 |
5.2.5 机构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类型与身份建构 |
5.3 机构话语中的解释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3.1 解释言语行为 |
5.3.2 解释言语行为的形式标记(话语标记语) |
5.3.3 访谈话语中的解释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3.4 庭审话语中的解释言语行为与身份建构 |
5.4 沉默言语行为的身份建构功能 |
5.4.1 沉默——一种有意义的空缺言语行为 |
5.4.2 机构话语中的沉默与身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构话语中的(不)礼貌与身份建构 |
6.1 国内外礼貌理论概况 |
6.1.1 Leech的礼貌原则 |
6.1.2 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维护观 |
6.1.3 顾曰国的礼貌准则 |
6.1.4 俄罗斯言语礼节理论 |
6.1.5 小结 |
6.2 不礼貌言语 |
6.2.1 Culpeper等的不礼貌理论 |
6.2.2 E.A.земкая的不礼貌理论 |
6.2.3 不礼貌与语境、得体的关系 |
6.3 (不)礼貌与身份 |
6.4 机构话语与日常话语中(不)礼貌的区别 |
6.5 机构话语中不礼貌的功能 |
6.6 不同类型机构话语中的(不)礼貌策略与身份建构 |
6.6.1 庭审话语中的(不)礼貌 |
6.6.2 医患话语中的(不)礼貌 |
6.6.3 军队话语中的不礼貌 |
6.6.4 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不礼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构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其他语用方式 |
7.1 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 |
7.1.1 经典格赖斯合作原则 |
7.1.2 机构话语与合作原则 |
7.2 幽默策略 |
7.2.1 何谓幽默 |
7.2.2 机构话语中幽默的身份建构功能 |
7.3 预设和反预设 |
7.3.1 机构话语中的预设与身份建构 |
7.3.2 机构话语中的反预设与身份建构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俄英汉动物成语:结构·语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俄英汉成语研究概况 |
1.1.1 俄语成语研究概况 |
1.1.2 英语成语的研究概况 |
1.1.3 汉语成语的研究概况 |
1.2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内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外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章 俄英汉动物成语构成方式对比与分析 |
2.1 结构模式 |
2.2 结构类型 |
2.2.1 俄英汉动物成语结构类型的不同点 |
2.2.2 俄英汉动物成语结构类型的相同点 |
第三章 俄英汉动物成语语义范畴对比与分析 |
3.1 俄英汉动物成语语义范畴基本对应 |
3.2 俄英汉动物成语语义范畴部分对应 |
3.3 俄英汉动物成语语义范畴不对应 |
3.3.1 俄语独有动物成语 |
3.3.2 英语独有动物成语 |
3.3.3 汉语独有动物成语 |
第四章 俄英汉成语动物形象文化内涵对比与分析 |
4.1 宠物类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
4.1.1 鱼((?)/fish) |
4.1.2 狗((?)/dog) |
4.1.3 猫((?)/cat) |
4.1.4 鼠((?)/mouse,rat) |
4.2 家畜类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
4.2.1 羊((?)/lamb,sheep,goat) |
4.2.2 牛((?)/bull,cow,ox) |
4.2.3 马((?)/horse,mare) |
4.2.4 鸡((?)/chicken,hen,cock) |
4.3 影响俄英汉动物成语的文化元素分析 |
4.3.1 人类进化的双重性 |
4.3.2 审美视角 |
4.3.3 生活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俄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问题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重点、难点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综观 |
一、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 |
(三)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 |
(三)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反义词的概念界定、形成条件以及分类 |
一、 反义词的概念界定 |
二、 反义词的形成条件 |
三、 反义词的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理论依据 |
一、 标记理论概述 |
(一) 标记理论 |
(二)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 |
二、 俄语反义词的标记性特征 |
三、 标记特征的认知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及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
一、 俄语反义词构词能力的不对称性 |
二、 俄语反义词语义分布的不对称性 |
三、 俄语反义词语用涵义的不对称性 |
四、 俄语反义词使用频率的不对称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 |
一、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依据 |
二、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认知心理特征 |
(一) 俄语反义词运用中的突显性特征 |
(二)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顺序相似性 |
(三)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乐观性心理特征 |
三、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联想——隐喻 |
(一) 认知联想——隐喻 |
(二) 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联想表现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俄语科学语言中模糊数量的表达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唐诗中语义模糊数词的翻译研究 ——以译本《Поэзия эпохи Тан (Ⅶ-Xвв.)》为例[D]. 陈安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2]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D]. 陆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3]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5]俄语模糊词语的语用研究[D]. 周伟.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2)
- [6]俄汉电信词汇的隐喻生成机制对比研究[D]. 车力木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7]基于机构话语的身份建构语用方式研究[D]. 段李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8]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9]俄英汉动物成语:结构·语义·文化[D]. 王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10]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 张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