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份制:中国打造真正的商业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林祥瑞[2](2021)在《金融科技背景下股份制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 ——以招商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辛睿[3](2021)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科技是金融和科技的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整个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行发展起来的支付宝、腾讯等金融科技巨头与商业银行在存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和财富管理等业务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蚕食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但也变相激励商业银行学习金融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上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而且,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差异,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因此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对商业银行更好的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影响机制出发,选取了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省级层面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覆盖广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了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综合技术效率指数(efc)和技术进步指数(tec)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异质性研究。并进一步根据实证结果选取了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进行案例探讨,从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与案例探讨,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显着促进了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但是在本文的研究中,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产生显着影响。二是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确实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降低了大型国有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都有进步,且城商行的综合技术效率进步更明显。主要是大型国有银行的规模较大、体制臃肿、决策速度较慢,前期容易被优先发展金融科技的企业和银行蚕食资源,而城商行规模小、管理扁平化、决策迅速,能迅速依托金融科技拓展当地市场。三是本文基于苏州银行和招商银行进行案例探讨后发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培养金融科技复合人才、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实行具有自身业务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扩展客户群体以及打造智能化的风控管理系统,帮助商业银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经营发展,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金希柠[4](2021)在《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壮大的活力源泉,它代表着创新创业,并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的方式改善民生。我国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发展变化显着:一是融资成本下降,二是国家信贷支持促进小微企业融资速度和规模,三是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不同经营主体的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但是,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本文首先以山东省日照市商业银行和相关小微企业的调研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及信贷规模的供求匹配情况,从而对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的信贷匹配状况作出定性分析。然后,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计算日照市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信贷供需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状况,并据此得出两系统间的供需匹配情况不佳,供需不匹配问题亟需得到改善。最后,采用Probit模型研究信贷匹配影响因素。最终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日照市商业银行供给系统和日照市小微企业需求系统间耦合协调度不高,主要是商业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端和供给端存在信贷不能匹配良好的问题。(2)在银行因素中,银行性质和不良贷款率对信贷匹配情况有显着影响,大型银行的匹配情况较差,农商行的信贷供给与小微企业的需求较为匹配。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会显着影响信贷匹配,且产生负面效应。商业银行对信贷产品的宣传对于促进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匹配没有起到显着的积极作用。银企之间的联络频率。银企之间的联络频率对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供求匹配效果的影响并不显着。(3)企业因素中,小微企业所处行业对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匹配有正向的显着影响,小微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性越好、行业类型越符合区域发展特点、行业技术发展越成熟,对信贷供需匹配有显着正向影响;小微企业资金规模对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匹配有正向的显着影响;小微企业流动比率越差的企业信贷需求越无法满足,信贷匹配程度越不好;资产负债率、经营年限均对信贷匹配产生正向效果;小微企业能否提供合格抵押品显着影响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匹配程度的好坏。(4)能享受到信贷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匹配情况较好。
程格[5](2021)在《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越来越多的将自身资产投入到银行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地市民的资产越来越多的流向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对E银行F分行的利润贡献率逐年攀升,但由于其网点单一、市场空间局限、单一的营销模式,以及竞争形势的加剧,对其理财产品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何让该行理财产品业绩在如此条件下继续保持增长,就成为了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作为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微信迎来高速发展期。微信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工具,更是可移动的企业营销手段的展示平台,可以打破地理位置与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向微信使用客户传播广告,用较为低廉的成本,达到大范围营销宣传的目的。微信平台更广泛的客户资源是线下无法比拟的,更为银行理财客户来了革命性的服务体验。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借助微信平台开展营销活动,使用微信平台打造新型的客户营销模式。如果能将该行的理财产品与微信营销合理的结合到一起,选取恰当的微信营销策略,将会对该行的理财产品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上述为研究背景,首先交代了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说明了主要研究方法,梳理了研究思路,介绍了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的研究进展和主要运用理论;其次通过运用PEST分析、行业环境分析、银行内部环境分析、找出该银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的问题:粉丝数量少、活跃度低、微信平台功能单一、线上线下缺少互动以及缺少客户的自发性传播;再次是通过STP分析,找到26周岁-50周岁与个人银行资产大于5万的交叉目标市场,确定了本土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并在该思路的基础上运用AARRR模型制订了相应的营销策略;最后在营销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微信营销激励方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该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的持续发展,希望为银行业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长旭[6](2021)在《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研究 ——以Z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数字经济被寄予厚望。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趋向成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凭借资金实力,很早已经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疫情暴发后很好地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但是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众多中小银行由于受到自身资金规模、技术和人才缺乏等因素的限制,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速度较慢。因此,疫情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更是让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短板进一步凸显,充分暴露了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小银行遭受了严重的疫情冲击,但是在疫情期间仍然有一些中小银行通过加大线上业务以及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响应国家“战役”政策,涌现出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样本。本文以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一方面研究了疫情前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指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阐明疫情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论述了疫情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作用,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第二,本文选取了一家在疫情期间“成绩”表现亮眼的Z城商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Z银行在疫情期间的经营情况,分析了疫情背景下Z银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疫情发生后自身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与挑战。然后研究了在疫情期间Z银行的数字化成效,包括如何开展金融服务和创新服务模式,以及如何实现科技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等。最后,介绍了Z银行在疫情期间之所以实现这些成效的原因,是因为Z银行较早地实施数字化战略保障措施。第三,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以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为落脚点,分析了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并希望中小银行能够以此次疫情为转型契机,发现疫情期间自身暴露的问题,制定出和自身相适应的转型策略。
张凯[7](2021)在《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阵痛性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包商银行被接管和破产、锦州银行战略重组以及营口沿海银行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集中挤提事件等,充分暴露出我国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风险事件爆发后,银行业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同业拆借成本飙升。因此,在以上复杂的金融市场国际和国内环境中,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建立适用我国国情的流动性风险识别、预警、监测和控制法律体系和框架,这对于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中小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从国内外案例来看,一旦中小银行无法偿还一定规模的到期债务,便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也是中小银行陷入困境的直接诱因,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真正致命的是严重的流动性断裂。其诱发因素很多,可能是单纯的流动性风险本身也可能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传染机制导致。就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身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二是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三是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监管和控制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因此,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并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Ⅰ》)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Ⅱ》)以及《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Ⅲ》)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为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除银行资本监管的三支柱外,还特别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两个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重要指标。同时巴塞尔委员会还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都做出了规定,但是随着近几年金融业形势的变化,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监管理念滞后,二是监管法律位阶较低,三是监管方式过于僵化,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究其原因既有中小银行本身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因素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指标、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因素。中小银行吸储能力较弱,严重依赖同业融资,流动性管控压力较大。而有些中小银行的股东无视国家规定,关联交易甚至违规挪用中小银行的资金。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打破原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金融科技的创新和普及令银行服务渠道、手段和服务内容发生巨大改变,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让原有银行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来自银行同业和新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使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基于全国多家中小银行流动性指标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及其他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设置适配性分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在构建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来解决根本原因过多的“加杠杆”造成的资金短缺和高利率。在微观层面上,银行应坚持回归原点,服务实体,专注于主营业务,并做好基于信贷的信贷业务,避免过度创新而导致不稳定。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念方面应该贯彻适配性监管理念,即根据银行的风险特征和系统重要性来确定相适应的监管规则和监管行为。我国流动性监管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是一个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坚持与努力。我国现行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主要以较低层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载体,存在政策依据过多、法律依据不足、不能适应当下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等问题。为此,从进一步改革现行监管体制、使其更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综合经营改革需求的角度,制定、修订相关金融法律,规定具有适配性的流动性监管统一规则与指标。
白慧婷[8](2021)在《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研究 ——以北京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居民消费升级、利率市场化改革、科技应用能力增强等现实,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纷纷由对公业务向零售业务倾斜,加快布局零售业务,推进零售业务转型。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城商行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了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因此,城商行如何抓住转型机遇,更有效地推动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对于未来城商行的竞争极为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本概念、业务特点,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的动因和现状。其次对案例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进行详细介绍,阐述了北京银行转型的基本情况、转型前的困境、转型的措施。然后具体分析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从自身业务发展来看,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客户需求把握准确、品牌建设效果显着、零售风控能力增强这五个方面;为进一步明确北京银行转型的效果,将北京银行与同业的五家股份制银行对比,发现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还存在差距,表现在零售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上存在明显差距;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架构配备不及时,二是数字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较弱,三是科技和人才渗透不足。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对于北京银行零售业务值得借鉴的地方提出转型案例启示,针对存在的差距建议北京银行在今后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是要提升数据分析挖掘能力、降低零售成本,二是要及时建立敏捷高效的运营架构,三是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这三条建议为其它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也具有借鉴意义。
侯加冕[9](2021)在《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2018年理财新规的出台,以及受2020年初的疫情影响,各商业银行开始正视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现在的各商业银行均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线上理财市场的争夺已经打响。本论文以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为研究对象,以消费者为核心,根据查阅的大量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相关的资料,与问卷调查及访谈结论的分析,以及近年来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数据,分析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当中存在的问题:客户群体偏老龄化向线上转化困难;客户活跃率偏低维护困难;客户营销线上渠道投入不足推广困难;客户认可度低引流困难。并尝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财子公司物力投入不足;大数据相关人力投入不足;宣传财力投入不足;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控管理暂不完善。本文使用STP理论及4C营销理论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为了优化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从人力保障、物力保障、财力保障及风险控制保障四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得出基本结论,对于A银行上海分行而言,要真正做好理财产品线上销售,需要积极进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建,争取早日实现理财产品的真正线上化。同时,理财产品线上销售应积极以客户为核心,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把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网络宣传摆在真正重要的位置去对待,打造高效的网络宣传阵地,在宣传的同时,也要做好内控合规的相关工作。
龙英姿[10](2020)在《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小微企业与城商行的结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彼此的选择中实现共赢。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缺乏抵押或担保等原因,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故小微企业在与大中型企业争夺大中型银行的信贷额度中处于下风;另一方面,城商行资金规模和贷款利率在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竞争大中型企业客户的博弈中并不占优势,做好大中型商业银行并不特别看重的小微企业的服务,才是城商行寻求突破之口。宁波银行自1997年在成立至今,扎根江浙地区,长期深耕小微市场,积硅步至千里,在硝烟四起的小微业务激烈竞争中,砥砺前行,最终脱颖而出,探索并找到有自己特色的差异化经营之路,打造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荣获《金融时报》“最佳小微金融服务中小银行”的宁波银行,也在当年登上了上市城商行市值第一的宝座。本文以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宁波银行如何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明晰自身发展战略定位,创新产品和风控机制,深耕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以差异化经营获得市场份额,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较好的缓解了本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宁波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个案研究,推及至自身和其他城商行,得到启示:对宁波银行自身发展而言,贷款组合多元化,才能降低小微贷款风险敞口;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实现数字化精准营销和打造数字化银行,充分发挥服务小微企业的“长尾效应”,才能在未来银行业发展中夺得先机。对城商行发展而言,第一,明确自身定位,服务本地、服务实体经济;第二,只有通过差异化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只有通过持续创新,优化风控,才能实现稳健发展;第四,数字化转型,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股份制:中国打造真正的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份制:中国打造真正的商业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的概述 |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及相关指标的测度方法 |
2.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2.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界定 |
2.3 文献综述 |
2.3.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设 |
3.1 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 |
3.1.1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的技术溢出效应 |
3.1.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竞争效应 |
3.2 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 |
3.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银行效率评价 |
4.1.1 方法介绍 |
4.1.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3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4.2 计量诊断 |
4.3 模型构建 |
4.4 实证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4.4.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4.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
4.4.4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4.4.5 实证结果分析 |
4.4.6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案例探讨 |
5.1 金融科技背景下苏州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分析 |
5.1.1 提升员工专业能力,赋能企业价值创造 |
5.1.2 推进事业部变革,凸显差异竞争优势 |
5.1.3 突出科技赋能,推进平台特色模式 |
5.1.4 推进数字化转型,延伸互联网长尾客群 |
5.2 金融科技背景下招商银行的经营发展策略分析 |
5.2.1 全方位提升金融科技基础能力 |
5.2.2 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零售业务发展 |
5.2.3 加速金融科技应用,实现批发业务创新发展 |
5.2.4 打智能化风控引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5.3 案例启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第7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小微企业 |
二、供需耦合协调度 |
三、商业银行信贷融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贷配给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
二、银企信贷配给问题 |
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供需问题 |
四、信贷产品创新问题 |
第四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日照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信贷供给状况分析 |
第二节 日照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信贷需求状况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的耦合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取 |
第三节 综合指数确定——熵权TOPSIS法 |
第四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及效应分析 |
一、模型构建及评价标准 |
二、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Probit回归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信贷匹配情况影响效果分析 |
一、银行因素 |
二、企业因素 |
三、政策因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信贷供需耦合协调度情况 |
二、影响信贷匹配的因素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抓好政策研究孵化、落实落地、精准灌溉三个关键节点 |
二、培育信贷新产品、打造优质信贷服务 |
三、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打造适健康营商生态环境 |
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打造科技惠企新格局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2 理论研究综述 |
2.1 理财产品营销相关研究进展 |
2.2 微信营销相关研究进展 |
2.3 STP营销战略 |
2.4 AARRR模型 |
3 外部环境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文化 |
3.2 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银行业理财产品分析 |
3.3.2 银行业微信营销分析 |
3.4 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本地市场竞争分析 |
3.5 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客户分析 |
4 E银行F分行内部环境分析 |
4.1 E银行F分行内部资源分析 |
4.2 理财产品微信营销能力分析 |
4.2.1 理财产品销售情况 |
4.2.2 微信营销情况 |
5 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STP分析 |
5.1 市场细分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5.3 市场定位 |
6 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策略的制订与保障措施 |
6.1 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策略的制订 |
6.1.1 获取客户 |
6.1.2 提高活跃度 |
6.1.3 客户留存 |
6.1.4 提升经营收入 |
6.1.5 自传播 |
6.2 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
6.2.1 打造微信平台营销队伍 |
6.2.2 完善培训体系 |
6.2.3 建立健全服务考核机制 |
6.2.4 提出微信营销激励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研究 ——以Z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 |
1.1.2 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金融机构竞争加剧 |
1.1.3 疫情成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数字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疫情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对数字化的理解 |
2.1.2 中小银行的界定 |
2.1.3 金融科技 |
2.2 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发展现状 |
2.2.1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
2.2.2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
2.2.3 中小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情况 |
2.3 疫情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联系 |
2.3.1 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机制 |
2.3.2 疫情对中小银行经营规模的冲击 |
2.3.3 后疫情时代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
3 疫情背景下Z银行发展状况及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案例选择背景 |
3.2 Z银行经营情况 |
3.2.1 资产情况 |
3.2.2 负债情况 |
3.2.3 盈利能力 |
3.2.4 风险防控能力 |
3.3 Z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3.3.1 智能风控不足,贷款质量不稳定 |
3.3.2 组织架构庞大,人员变动加剧 |
3.3.3 数据治理成为数字化转型难点 |
3.3.4 粗放式业务模式制约数字化转型 |
3.4 Z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3.4.1 政策监管日趋严格,快速扩张导致违规频繁 |
3.4.2 疫情冲击下Z银行面临的挑战 |
3.4.3 金融科技助力应对新冠疫情 |
4 疫情背景下Z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措施 |
4.1 Z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保障措施 |
4.1.1 设立“三部一中心”,前、中、后台协同发展 |
4.1.2 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 |
4.1.3 打造渠道一体化服务 |
4.1.4 科技赋能提效能 |
4.1.5 优化队伍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提档升级 |
4.2 疫情期间Z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
4.2.1 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4.2.2 立足客户视角,创新服务模式 |
4.2.3 深化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快金融科技建设 |
4.2.4 细化厅堂服务,非常时刻暖人心 |
4.3 案例总结 |
5 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转型意识,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公司战略 |
5.2 建立与转型相适应的敏捷化组织 |
5.3 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推动业务转型 |
5.4 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管理 |
5.5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 |
5.6 坚持差异化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
5.7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小银行规模和度量状况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衍生的研究 |
1.3.3 关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践的研究 |
1.3.4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与法律监管政策的研究 |
1.3.5 关于危机后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逻辑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数据分析研究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概述 |
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1 中小银行及流动性风险内涵外延 |
2.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构成要素 |
2.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在表现 |
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 |
2.2.1 存款挤兑与流动性短缺 |
2.2.2 违约冲击与流动性转移 |
2.2.3 同质资产与流动性危机 |
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特征 |
2.3.1 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
2.3.2 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 |
2.3.3 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逻辑起点 |
3.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3.1.1 成本收益理论 |
3.1.2 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
3.1.3 金融监管辩证理论 |
3.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失灵” |
3.2.1 市场不完全——资金流动性下降 |
3.2.2 竞争不充分——资产负债表衰退 |
3.2.3 信息不对称——金融危机的源泉 |
3.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政府失灵” |
3.3.1 流动性风险金融监管权错位 |
3.3.2 风险监管指标设计的趋同化 |
3.3.3 对流动性分层现象关注不够 |
3.3.4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证研析 |
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研判 |
4.1.1 包商银行破产案 |
4.1.2 锦州银行重组案 |
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诱致因素 |
4.2.1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
4.2.2 公司治理体系因素 |
4.2.3 资产负债结构因素 |
4.2.4 其他风险转化因素 |
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启示 |
4.3.1 建立回应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4.3.2 全面应对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挑战 |
4.3.3 优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和监管协调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检省 |
5.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5.1.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的演进 |
5.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规范 |
5.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主体 |
5.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 |
5.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理念滞后 |
5.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位阶较低 |
5.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过于僵化 |
5.2.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5.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 |
5.3.1 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
5.3.2 中小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加剧期限错配 |
5.3.3 中小银行混业经营使系统性风险增大 |
5.3.4 影子银行不断削弱金融监管法律效力 |
5.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 |
5.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 |
5.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内容 |
5.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6.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校正 |
6.1.1 确立适配性监管理念 |
6.1.2 确立穿透式监管理念 |
6.1.3 确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理念 |
6.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的强化 |
6.2.1 强化迈向市场化的金融监管方式 |
6.2.2 强化单体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
6.2.3 强化审慎性和连贯性的监管方式 |
6.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1 重构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框架 |
6.3.2 重设具有创新性意识的适配性监管指标 |
6.3.3 重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6.3.4 重置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研究 ——以北京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城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零售业务的含义 |
2.1.2 零售业务特点 |
2.1.3 零售业务数字化的含义 |
2.2 城商行转型的动因 |
2.3.1 信贷风险显现 |
2.3.2 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 |
2.3.3 行业外部对客流量冲击明显 |
2.3.4 客户对产品和服务需求出现新变化 |
2.3 城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
2.3.1 目前的转型现状 |
2.3.2 与银行同业的数字化转型差距 |
第3章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情况介绍 |
3.1 转型的基本概况 |
3.2 转型前的困境 |
3.3 转型的措施 |
3.3.1 进行转型战略的规划 |
3.3.2 建立科技公司 |
3.3.3 全面升级风控系统 |
3.3.4 调整组织架构,强化零售支持 |
3.3.5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
第4章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效果分析 |
4.1 数字化转型成效分析 |
4.1.1 零售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
4.1.2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4.1.3 零售客户规模不断增加 |
4.1.4 零售业务风控能力增强 |
4.1.5 零售特色品牌建设效果显着 |
4.2 与同业相比零售业务数字化存在的差距 |
4.2.1 零售业务与同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4.2.2 盈利能力与同业相比也有差距 |
4.2.3 与同业相比零售业务发展速度较慢 |
4.3 北京银行与同业银行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
4.3.1 组织架构配备不及时 |
4.3.2 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较弱 |
4.3.3 金融科技复合人才缺乏 |
第5章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案例启示及相关建议 |
5.1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案例启示 |
5.2 促进城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
5.2.1 提升数据分析挖掘能力,降低零售成本 |
5.2.2 及时建立敏捷高效的运营架构 |
5.2.3 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1.2.1 线上销售策略的研究 |
1.2.2 线上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策略的研究 |
1.2.3 STP理论 |
1.2.4 4C营销理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线上理财产品销售环境分析 |
2.1 政策环境分析 |
2.2 客户环境分析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第3章 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现状和问题 |
3.1 A银行上海分行简介 |
3.2 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现状 |
3.3 销售问题调查 |
3.3.1 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3.3.2 访谈调查及内容分析 |
3.4 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问题 |
3.4.1 客户群体偏老龄化向线上转化困难 |
3.4.2 客户活跃率较低维护困难 |
3.4.3 客户营销线上渠道投入不足推广困难 |
3.4.4 客户认可度低引流困难 |
3.5 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问题原因分析 |
3.5.1 理财子公司物力投入不足导致客户群老龄化 |
3.5.2 大数据人力投入不足导致客户活跃率低 |
3.5.3 宣传财力投入不足导致推广困难 |
3.5.4 线上风控不完善导致客户认可度低 |
第4章 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策略的改进思路 |
4.1 调整客户结构、优化客户转化与维护 |
4.1.1 根据消费者信息进行市场细分 |
4.1.2 围绕线上营销调整目标市场 |
4.1.3 围绕线上生态场景进行市场定位 |
4.2 围绕客户引流与推广优化营销策略 |
4.2.1 精准瞄准消费者需求 |
4.2.2 降低消费者所支付的成本 |
4.2.3 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 |
4.2.4 勤于善于与消费者沟通 |
第5章 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优化策略实施保障及进程设计 |
5.1 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
5.1.1 物力保障 |
5.1.2 人力保障 |
5.1.3 财力保障 |
5.1.4 风险控制保障 |
5.2 进程计划 |
第6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
6.1 基本结论 |
6.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索引 |
附录1 理财产品线上购买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大纲 |
(10)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贷配给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
1.2.2 银企关系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 |
2.2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理论 |
2.2.1 “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信贷配给理论 |
2.2.4 银企关系理论 |
第3章 宁波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背景介绍 |
3.1 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史 |
3.1.1 宁波银行的背景简介 |
3.1.2 宁波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历史 |
3.2 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
3.2.1 来自六大行的挑战 |
3.2.2 来自股份制银行的挑战 |
3.2.3 来自农商行的挑战 |
3.2.4 来自互联网银行的挑战 |
第4章 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
4.1 宁波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优势分析 |
4.1.1 江浙地域优势,小微土壤肥沃 |
4.1.2 组织架构变革,搭建小微业务新平台 |
4.1.3 优化风控管理,引入大数据技术 |
4.1.4 产品创新,打造小微业务新亮点 |
4.1.5 小微信贷模式创新,线上线下齐发力 |
4.2 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小微贷款风险敞口大 |
4.2.2 “人海战术”人力成本投入大 |
4.2.3 金融科技投入乏力 |
4.2.4 “长尾效应”有待深度挖掘 |
第5章 启示 |
5.1 完善宁波银行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启示 |
5.1.1 贷款组合多元化,降低小微贷款风险敞口 |
5.1.2 精准营销服务小微,降低人力成本 |
5.1.3 金融科技加持,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小微 |
5.1.4 充分发挥服务小微企业的“长尾效应” |
5.2 城商行实现差异化经营之路的启示 |
5.2.1 明确自身定位,服务本地、服务实体经济 |
5.2.2 因地制宜,差异化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 |
5.2.3 持续创新,优化风控 |
5.2.4 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股份制:中国打造真正的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金融科技背景下股份制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 ——以招商银行为例[D]. 林祥瑞.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D]. 辛睿.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日照市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研究[D]. 金希柠.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E银行F分行理财产品微信营销策略研究[D]. 程格.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6]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研究 ——以Z银行为例[D]. 王长旭.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7]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凯. 辽宁大学, 2021(02)
- [8]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研究 ——以北京银行为例[D]. 白慧婷.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9]A银行上海分行理财产品线上销售策略研究[D]. 侯加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10]宁波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案例研究[D]. 龙英姿. 湘潭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