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思路、新境界、新关系——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孙大海[1](2021)在《“红学再出发(2021):《红楼梦》的经典化及其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6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红学再出发(2021):《红楼梦》的经典化及其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海洋大学(长峙岛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为期一天。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赵俊业[2](2018)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开展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理清教育、训练、实战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提高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着力点,打通其实现途径是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院校毕业人才“水土不服”现实难题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论文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院校教育训练实战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和界定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内在规律,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内在和外在等多视角对“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策略、新思路以及“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进行分析,优化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型,并从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健全配套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王严淞[3](2018)在《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大学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对大学师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与此同时,社会与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更使大学关系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主题,通过透视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的分析模型,开发大学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将其应用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此获得相关数据,并据此总结、归纳、分析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预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而生成这种力的必备要素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知识、交往,四者缺一不可。与一般人际关系或是普通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以及精神性等五大特性。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交往与知识两种视角必不可少。基于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由疏离到紧密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活动由权威到平权的发展趋势,可以将大学师生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权威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父子式关系、权威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师徒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合同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共同体式关系。同时,四种模式的排列顺序也是大学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研究开发设计了 QCFSR5.0,用以调查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调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 35所本科院校,回收了 11050份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处于合同式关系模式,其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师生交往便利性不足,教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较差,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非学业成长帮助较少以及考试内容倾向于记忆化。当然,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潜力,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体验,大学生创造性意识较高,课程不确定性内容形式较为多样。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仍处于平权型的初级阶段,而交往行为则处于疏离型状态。进一步来说,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成了偷懒的“勤奋者”,大学教师成了做戏不做细的“表演者”,师生共同出演了一场“精致的演出”,致使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问题更为隐蔽,更为复杂。此外,制度困境是造成我国大学师生交往疏离的主要原因,包括制度缺位、制度偏向以及制度空转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处在一个“制度真空”的环境中。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的问题是由于伦理与秩序的对撞导致运行逻辑出现失序,也是由于工具与价值的分裂导致理性取向存在困惑,更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差距导致发展环境失衡。面对未来,普及化、信息化、终身化将会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需要我们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普及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提高了大学师生关系的地位,因此要求大学师生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信息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于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强调有些知识不必再由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大学师生关系观念,使人们不再以学历作为开展大学师生关系的唯一目的,从而有可能实现纯粹的、质朴的大学师生关系。面对普及化、信息化以及终身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应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设计、推进改革、营造文化等多方举措迎接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到来。
黄金艳[4](2017)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思想与行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与以往大学生颇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自我且功利,亟须引导;他们的信仰状况复杂,世俗且非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审美观整体、感性,倾向于娱乐化、消遣化;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空间扩大,间接交往增多,却不能回避由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强烈的人际反差造成的种种问题;在学习上,他们思路开阔、注重结论却缺乏论证,部分同学还出现口语化倾向、浅阅读的习惯以及错字、别字、火星文等不规范的写作能力下降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自主多样,注重外观,也出现因人情、炫耀、攀比而导致的不良消费……大学生的这些变化是客观的,其变化原因尤其值得深究。在探究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化社会生成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媒介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层次和意义上,媒介还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交往模式和一种文化模式。生活在不同媒介时代的人会受到所处时代媒介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标志性符号的生活模式、交往模式和文化模式,并产生和维系一定标志性符号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如我们经历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媒介决定社会特征的过程,在媒介融合态势下,社会呈现媒介化、小众化的形态,文化出现多元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并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个性、自我功利;媒介塑造的思维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不论是审美、消费选择还是学习形式都出现图像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媒介提供的技术优势颠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由于过度依赖媒介而出现异化现象。那么,面对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人类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马克思的工具理论告诉我们,尽管媒介工具的双刃剑作用一直在发挥,但是人类总是能够运用理性将媒介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向善的一面而遏制其为害的一面。是人类理性决定媒介传播的思想内容,不论是统治阶级的控制,还是新闻报刊人员的自觉,都含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是人类理性能够认知媒介塑造的思维偏向,不论是文字媒介的理性思维塑造,还是电子媒介的视觉思维偏向,合理利用媒介建立在对媒介的充分认知之上;是人类理性在抗拒媒介的异化功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今天,当我们面对大学生由于媒介融合而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仍然要动用理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应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目的;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遵循以下逻辑进行:第一章概念诠释,对本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诸如媒介、媒介融合、思想、行为等分别进行说明,并结合阐述媒介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规律,强调说明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媒介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由人类创造的媒介反过来又对人产生影响,面对媒介影响,人类运用理性对其规约,使其为人类服务。第二章理论考察,对与本论文有关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在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下对媒介力量进行深度探源,在此基础上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这是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实证调研,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第四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思想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价值观、信仰和审美三个方面,行为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及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分析和归纳。第五章,在现象描绘的基础上,运用媒介融合的理论,从媒介化社会、社会性变迁及个体性差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深度解析,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六章对策研究,针对上述分析,运用人类理性,提出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系统调适,首先要确立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最后应充分应用媒介从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石娜[5](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8年了,在这30多年的历程中,我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8年来同我国经济社会同呼吸、共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实现了人文关怀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奠定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38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实施人文关怀的方向性、规律性和层次性,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与时俱进。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意义,然后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现状做了探析,进而对它的历史经验启示做了简单探索,以期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有所贡献。
王俊花萌[6](2016)在《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正在推动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进步。在对话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当下的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枯燥、呆板,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象。当我们为这和乐教学景象拍手叫好之时,却遗憾地发现,美好的对话教学模式并未达到推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预期目标,热闹非凡的对话教学背后问题层出不穷。语文阅读教学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中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笔者通过数据统计、文献资料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采取对曲阜市三所中学(两所初中,一所高中)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对曲阜、淄博、临沂、唐山四个地区的教师发放网络电子问卷等方式对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师本对话中,教学预设深浅不一;生本对话中,学生预习习惯较差,对话重点把握偏颇;师生对话中,对话内容受到限制,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生生对话中,学生存在失语现象;课堂对话氛围的情感缺失以及自我对话意识的薄弱等,这些问题皆是导致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低效的关键原因。为解决调查中发现的此类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制定实践策略:在对话氛围中进行情感熏陶;在创作空白处进行教学预设;转变教材观念,培养学生“对话”意识;拓展对话范围,探讨语文品质;树立对话意识,使生生对话动静结合;教师陌生化解读,学生进行文本改写。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深化教师的对话教学意识,皆是改变现阶段对话型阅读教学现状,有效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理念的关键。
毛春[7](2015)在《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尼尔·波兹曼作为教育学教授,拥有教育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研究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他几乎所有的着作都闪现着教育思想的光芒。波兹曼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对媒介技术进步的认知和批判之上,隐含着一个终极关怀:通过教育帮助年轻人认清和理解媒介技术的本质,应对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未来冲击”,实现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理解“媒介即隐喻、认识论、环境”的媒介观。波兹曼在认清“我们通过语言(媒介)建构世界,语言(媒介)又建构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借鉴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思想,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并提出要把“媒介当做环境来研究”,开创了媒介环境学的一片天地。波兹曼认为媒介拥有隐蔽但有力的暗示,会左右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和定义。他拥护印刷文化,谨慎对待电子文化,认为印刷文化清晰易懂、严肃而又理性,电子文化却像躲躲猫一样支离破碎无意义,提供幼稚的即时娱乐,并且让一切秘密都一览无余。把握波兹曼“颠覆、保存、重构”的教育观。波兹曼认为我们的教育是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性,即教育要为未来有意义的人生做准备。在他学术思想的早期,他认为相关性就是与现实生活实际的相关,所以面对技术变革,他提出了要抛弃传统、向前看的颠覆性教学,并提炼了以提问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技术变革过于迅猛带来的弊端,他开始认为相关性存在于过去的传统之中,提出了向后看的保存性教学。“教育是恒温器”的平衡思想也逐渐形成,主张教育应理性看待媒介技术进步的利弊,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来平衡信息环境的主流偏向。随着对“技术垄断”的深入认识,波兹曼认为教育面临了“叙事危机”也就是价值危机,提出要消解经济实用叙事、消费叙事和技术叙事带来的不良影响,重构学校的价值。洞悉波兹曼对电子媒介的忧患与答案。波兹曼警醒我们关注电子媒介技术带来的“童年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等危害,告诫人们不要在媒介即时娱乐和技术进步的盲目享受中被自己钟爱的东西所毁掉。他担心我们的教育会受电子媒介的影响而变得娱乐化,担心我们的教育会被技术所垄断而将技术进步视为教育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同义词。他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发挥恒温器的平衡作用,抗衡电子媒介环境带来的不利偏向,既不唯技术至上也不拒绝技术,而是理性地看待和使用技术。他主张政府、学校、家庭多方联动保护童年,通过阅读为童年创造更好的环境;呼吁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重点不是教学生使用技术的技能,而是要让年轻一代理解并认清媒介,让年轻人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使用;他希望我们重新建立共享型叙事,构建社会共同价值观,为我们的社会、教育和个人提供道德和价值的指引;他建议我们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寻求理性和批判的遗产,在认同社会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思维;希望学校教育通过强调每门学科发展历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源头和发展,理解人类优秀遗产赖以产生的思想机制和创造机制,懂得知识和人类发展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通过对波兹曼的媒介观、教育观和“忧患与答案”的解读,论文认为,我们在探讨波兹曼教育思想的当代延展时,应批判地扬弃,在思想深处提防媒介技术可能弊端的同时,主动探究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理性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波兹曼教育思想在新技术环境下得到延展。
孙明君[8](2015)在《青少年期刊《课堂内外》的品牌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更有学者提出“纸媒消亡论”。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外不少纸媒不得不选择停刊。然而,《课堂内外》期刊却做到了逆流而上,开创期刊发展新局面。这与《课堂内外》长期致力于期刊品牌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课堂内外》作为个案研究,试图总结其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供其他期刊的品牌建设与传播作参考。与此同时,将《课堂内外》与其他知名青少年期刊对比,找寻新的发展空间与利润增长点,为打造强势期刊品牌探寻新道路。传媒战略管理有三个核心环节: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本文研究透过传媒战略管理框架,分析《课堂内外》期刊品牌战略。首先分析《课堂内外》的受众定位、办刊理念、发展沿革,以及青少年期刊的媒介生态环境。其中包括,行业生态环境、受众生态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广告资源环境。分析完后,笔者开始研究《课堂内外》如何制定品牌战略?首先确立媒介愿景,然后紧扣青少年心理形成独特的编辑风格。其中包括:视觉传播时尚化;栏目设计精品化;选题策划新潮化;广告投放审美性。然后研究《课堂内外》期刊品牌的传播与延伸路径。品牌传播路径为:明确期刊品牌推广的目标受众;借力公益事业提升品牌认可度;合作发展模式助力品牌知名度;开展精品活动打造品牌美誉度。品牌延伸路径为:原创图书出版;配套教育服务;数字化出版。最后,将《课堂内外》与《男生女生》与《最小说》对比,得出《课堂内外》在期刊品牌战略实施上的新想法:增强品牌意识,联动营销品牌;打造知名作者团,拓展文化产业链。基于本文研究,笔者就期刊品牌战略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期刊想要打造强势品牌,应当处理好三重关系: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文化内涵与品牌外延的关系;特色坚守与不断创新的关系。期刊品牌建设与传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专业性的工程,需要期刊出版团队不断努力与持续探索。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强势期刊品牌。
王晓辉[9](2014)在《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一流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要提高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必须对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钱学森曾意味深长的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认识到,教育只有通过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许多一流大学开始积极探索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比较研究—现状分析—对策探讨—总结展望的总体思路展开,包括绪论、理论探讨、比较研究、现状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对策思考、结语等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呈现了文献综述和研究起点,介绍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加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是强化研究的人本意识;二是加强综合研究;三是重视理论建构;四是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紧密结合。因此,本文加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的视角和综合的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注重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期准确把握目前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理论探讨部分,首先对一流大学、个性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与和谐性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8大要素构成。然后阐释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分流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学发展的核心环节、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比较研究部分,精选了国外8所一流大学,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8个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这些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总结了他们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即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现状分析部分,选择了我国中部地区四所一流大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首先介绍了调查目的与意义、调查对象与方法,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四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并对其中两种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部分,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制约、高等教育的积弊。对策思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即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二是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结语部分,主要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选题创新;二是理论框架创新;三是比较研究有所创新;四是现状研究有所创新。同时,本文至少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调查的对象还不够丰富广泛:二是原因分析有待深入:三是对策探讨有待加强。
邓露茜[10](2014)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及矫正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话理论的提出是时代精神之于教育领域的呼唤。对话理论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既颠覆了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又重构了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秩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对话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逐步深入,它所产生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相关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此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但这些文章要么集中在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形式和模型建构几个方面,研究者多为高校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专家,偏重于理论思辨,缺乏以教学实例为根据的实证研究,操作性不强;要么专注于论述教育经验,研究者大多数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没有系统理论指导,且个性成分浓厚,不具有拓展性。上述缺憾正是触发笔者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缘由。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确立了本研究的突破口;此外,对教学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观摩课堂和实录掌握对话式阅读教学实施的第一手资料,为论文写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本文重点研究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的偏差行为及矫正对策。首先,阐述了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概念内涵、理论渊源和积极意义,从理论上明确了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彼此真诚敞开从而达到灵魂高度的精神交流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方式。然后,简要描述了阅读教学实践中对话式教学两大类偏差行为,并探讨了其后果:难以开展对话教学,束缚学生自主意识,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并对此进行归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矫正思路和对策,包括与编者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以及营造对话环境。论文的基本结论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成败不仅在于学生的主动对话,更不能少了教师正视自己的对话地位。
二、新思路、新境界、新关系——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思路、新境界、新关系——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2)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驱动 |
1.1.3 研究旨趣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是遵循人才兴军战略的必然要求 |
1.2.2 是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 |
1.2.3 是对接部队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4 是回归军事教育训练本质的历史遵循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
1.3.2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
1.3.3 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建设革新问题的研究 |
1.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
2.1.1 基本概念 |
2.1.2 主要特征 |
2.1.3 指导思想 |
2.1.4 基本原则 |
2.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2.2.1 战争牵引下的发展历程 |
2.2.2 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
2.2.3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
2.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针特性 |
2.3.1 坚持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相适应 |
2.3.2 坚持以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为支撑 |
2.3.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2.3.4 坚持以优良的作风为保证 |
第三章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
3.1 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
3.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势 |
3.1.2 强军目标指引下提出了新要求 |
3.1.3 院校调整改革下树立了新标准 |
3.1.4 部队建设发展下注入了新活力 |
3.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教育教学上作战牵引的发展定位还不精准 |
3.2.2 训练实战上聚焦作战的军事特色还不突出 |
3.2.3 学科专业布局上对接部队需要还不明显 |
3.2.4 学员能力素质上与岗位任职需求还有差距 |
3.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科学文化与军事教育之间的矛盾 |
3.3.2 共性要求与优势特色之间的矛盾 |
3.3.3 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之间的矛盾 |
3.3.4 实战化需求与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所存在的差距 |
第四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
4.1 确定军队院校功能定位是前提 |
4.2 树立实战化新理念是根本 |
4.2.1 根本标尺——“能打仗、打胜仗” |
4.2.2 育人导向——“更新观念、能力为本” |
4.2.3 本质要求——“教战一致、训战一体” |
4.2.4 教改焦点——“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
4.3 把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重点 |
4.3.1 突出“教”环节的系统性、实战性 |
4.3.2 突出“训”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 |
4.3.3 突出“战”环节的真实性、职业性 |
4.4 优化培养目标模型是抓手 |
4.4.1 从内涵结构上着眼练兵备战思想的培育,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4.4.2 从本质特点上着眼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4.4.3 从标准要求上着眼面向实战的职业能力的获得,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
第五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
5.1 把谋打仗以习惯之举培育,主要精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神 |
5.1.1 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注重打牢谋打仗的思想基础 |
5.1.2 以使命感召为牵引,注重强化谋打仗的价值理念 |
5.1.3 以强化血性为重点,注重砥砺谋打仗的精神意志 |
5.2 把能打仗当作本能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能 |
5.2.1 强化问题意识 |
5.2.2 更新教学训练内容 |
5.2.3 改善教学训练条件保障 |
5.3 把打胜仗当作生命看待,作风建设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力 |
5.3.1 在抓教风上始终突出一个“实”字 |
5.3.2 在抓学风上始终突出一个“深”字 |
5.3.3 在抓研风上始终突出一个“真”字 |
5.3.4 在抓管风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 |
第六章 “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 |
6.1 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定位 |
6.1.1 提供关键技术智力支撑 |
6.1.2 服务科技转化战斗力 |
6.1.3 打牢必打胜仗的科学思维方法 |
6.2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职能 |
6.2.1 练兵备战思想的贯彻 |
6.2.2 血性虎气精神的培育 |
6.2.3 军事实战能力的培养 |
6.2.4 岗位任职需要的对接 |
6.2.5 创新军事文化的传承 |
6.3 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基础训练的新关系 |
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
7.1 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 |
7.1.1 从源头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员队伍新体系 |
7.1.2 从机制上落实教员下部队加钢淬火——拓展教员实战视野 |
7.1.3 从导向上突出作战问题研究——提高教员教战能力 |
7.2 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
7.2.1 构建多维互动、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模式 |
7.2.2 调整教学训练内容设置 |
7.2.3 创新实战化教学训练方法 |
7.3 健全配套长效机制 |
7.3.1 完善学员实战化管理制度 |
7.3.2 建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 |
7.3.3 优化运行工作机制 |
7.4 优化一体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 |
7.4.1 完善院校营区内教学训练条件 |
7.4.2 构设功能齐全的野外综合教学训练场地 |
7.4.3 充分发挥共享资源优势 |
7.5 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 |
7.5.1 改进考核形式 |
7.5.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方法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师生关系内涵透视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概念 |
一、大学师生关系的一般界定 |
二、基于“关系”的概念界定 |
三、大学师生关系概念一解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 |
一、教育价值 |
二、认识价值 |
三、情感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五、幸福价值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特性 |
一、教育性 |
二、独立性 |
三、自由性 |
四、创造性 |
五、精神性 |
第三章 大学师生关系分析模型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交往 |
一、交往及其特征 |
二、交往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知识 |
一、知识与大学知识活动 |
二、知识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 |
一、两种知识 |
二、两种交往 |
三、四种模式 |
第四章 大学师生关系测量工具 |
第一节 调查工具的编制 |
一、QCFSR编制原理 |
二、QCFSR修订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预测 |
一、预测样本的构成分析 |
二、预测样本的描述分析 |
三、知识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四、交往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五、大学师生关系量表维度结构效度分析 |
六、满意度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
一、抽样方法 |
二、抽样对象的编码与命名 |
三、问卷的回收与筛选 |
四、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状况 |
三、我国大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 |
四、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差异性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院校差异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科差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生差异 |
第六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源 |
第一节 真实的演戏——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 |
一、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一般状况 |
二、偷懒的“勤奋”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
三、做戏不做细——我国大学教师的典型教学行为 |
四、一场精致的“演出”——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实质 |
第二节 制度的真空——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 |
一、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的制度困境 |
二、我国大学师生交往投诉制度缺位 |
三、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奖励制度偏向 |
四、我国大学师生交往促进制度空转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伦理与制度的对撞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分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断裂 |
第七章 未来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及其调整策略 |
第一节 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 |
二、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三、内涵式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二节 信息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将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 |
三、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三节 终身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 |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 |
三、终身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八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件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5.0(本科生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
一、媒介融合 |
(一)媒介 |
(二)媒介融合 |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
二、思想行为 |
(一)思想 |
(二)行为 |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
(一) 问卷分布情况 |
(二)调查对象情况 |
(三)调研使用方法 |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调研问卷 |
文中图表说明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及现实意义概述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概念解析 |
2.1.1 人文关怀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
2.1.3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
2.2.1 人文关怀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
2.2.2 人文关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2.3 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
2.2.4 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历史轨迹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最初萌芽阶段 |
3.1.1 改革开放引起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 |
3.1.2 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变化 |
3.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最初萌芽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稳步发展阶段 |
3.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新趋向 |
3.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稳步发展 |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全面发展阶段 |
3.3.1 新世纪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
3.3.2 新世纪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新特点 |
3.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全面发展 |
第4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成就及不足 |
4.1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成就 |
4.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得到强化重视 |
4.1.2 人文关怀内容和方法途径不断丰富和拓展 |
4.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着提升 |
4.2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问题不足 |
4.2.1 人文关怀实施中轻实效重形式 |
4.2.2 对大学生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忽视 |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4.3.1 不能充分认识人文关怀的地位 |
4.3.2 部分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
4.3.3 有关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经验启示 |
5.1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政治导向 |
5.2 坚持育人为本,发展为要,德育为先原则 |
5.3 坚持人文关怀路径选择的与时俱进 |
5.3.1 人文关怀内容和方法等的与时俱进 |
5.3.2 教育者的人文素养需与时俱进 |
5.3.3 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要与时俱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调查》访谈提纲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调查》调查问卷 |
致谢 |
(6)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理论基础及概念解读 |
(一)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理论基础 |
(二)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界定和类型 |
(三)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特点 |
二、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一)语文课堂氛围的调查 |
(二)师本对话中教师的备课情况调查 |
(三)生本对话中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查 |
(四)师生对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调查 |
(五)生生对话中学生的对话态度调查 |
(六)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三、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
(一)课堂教学氛围:表面活跃,但内在情感缺失 |
(二)师本对话:教学预设深浅不一 |
(三)生本对话:预习习惯较差,重点把握偏颇 |
(四)师生对话:对话内容受到限制,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
(五)生生对话:精英话语霸权,部分学生失语 |
(六)与自我对话:教师缺少反思意识,学生反思动机不足 |
四、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
(一)融情于“境”,熏陶对话情感 |
(二)师本对话:从创作空白处设计教学思路 |
(三)生本对话:转变教材观念,培养“对话”意识 |
(四)师生对话:拓宽对话范围,探讨语文品质 |
(五)生生对话:树立对话参与意识,使对话动静结合 |
(六)与自我对话:教师阅读陌生化,学生进行文本改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尼尔·波兹曼生平与思想简介 |
一、尼尔·波兹曼生平 |
二、波兹曼的主要研究领域 |
三、波兹曼学术思想的转变 |
四、波兹曼学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二章 波兹曼的媒介观:隐喻·认识论·环境 |
一、媒介即隐喻 |
(一) 从麦克卢汉到波兹曼 |
(二) 隐蔽但有力的隐喻 |
小结 |
二、媒介即认识论 |
(一) 媒介左右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和定义 |
(二) 印刷媒介的认识论:严肃而理性 |
(三) 电子媒介的认识论:躲躲猫 |
小结 |
三、媒介即环境 |
(一) 波兹曼与媒介环境学 |
(二) 强烈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关怀 |
小结 |
第三章 波兹曼的教育观:颠覆·保存·重构 |
一、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 |
(一) 学校教育必须改革 |
(二) 建构“新教育” |
(三) 颠覆性教学建议 |
小结 |
二、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 |
(一) 教育是社会的恒温器 |
(二) 平衡信息环境的偏向 |
(三) 保存性教学建议 |
小结 |
三、学校价值的重构 |
(一) 叙事与学校教育 |
(二) 学校教育面临的叙事危机 |
(三) 学校教育的新叙事 |
小结 |
第四章 波兹曼的忧患: 媒介控制教育 |
一、波兹曼的媒介危言 |
(一) 童年消逝 |
(二) 娱乐至死 |
(三) 技术垄断 |
小结 |
二、电视导致教育娱乐化 |
(一) 教育电视节目《芝麻街》的反思 |
(二) 电视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娱乐不可分割 |
(三) 电视会将教育改造为娱乐 |
小结 |
三、技术对教育的垄断 |
(一) 技术在教育中被神化 |
(二) 技术的弊端被忽略 |
(三) 教育的价值理想被消解 |
小结 |
四、青少年移动互联网媒体使用现状 |
(一) 青少年互联网应用现状 |
(二)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 |
小结 |
第五章 波兹曼的答案: 走向平衡的教育 |
一、拯救消逝的童年 |
(一) 童年是人类的财富 |
(二) 多方联动呵护童年 |
(三) 从阅读开始的童年 |
小结 |
二、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
(一) 教育要让媒介可见 |
(二) 波兹曼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
(三) 建构中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
小结 |
三、平衡的教育理想 |
(一) 传统文化与技术进步的平衡 |
(二) 信息与知识、智慧的平衡 |
(三) 社会共同价值与个体批判精神的平衡 |
小结 |
第六章 波兹曼教育思想的当代延展 |
一、主动探究技术,深入思考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
二、理性运用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
三、发挥技术优势,助推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
四、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体媒介素养 |
结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8)青少年期刊《课堂内外》的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章 《课堂内外》的媒介生态分析 |
一、《课堂内外》概述 |
(一) 《课堂内外》受众定位 |
(二) 《课堂内外》办刊理念 |
(三) 《课堂内外》发展沿革 |
二、《课堂内外》的媒介生态分析 |
(一) 青少年期刊的受众生态环境 |
(二) 青少年期刊的政策制度环境 |
(三) 青少年期刊的行业生态环境 |
(四) 青少年期刊的广告资源环境 |
第二章 《课堂内外》期刊品牌建构 |
一、《课堂内外》的愿景与品牌定位 |
二、《课堂内外》的品牌建构与编辑特色 |
(一) 视觉传播的时尚化 |
(二) 栏目设计的精品化 |
(三) 选题策划的新潮化 |
(四) 广告投放的审美性 |
第三章 《课堂内外》期刊品牌传播与延伸 |
一、《课堂内外》期刊品牌的多元化传播 |
(一) 明确期刊品牌传播的目标受众 |
(二) 借力公益事业提升品牌认可度 |
(三) 合作发展模式助力品牌知名度 |
(四) 开展精品活动打造品牌美誉度 |
二、《课堂内外》期刊品牌的多方位延伸 |
(一) 期刊品牌延伸的意义 |
(二) 《课堂内外》期刊品牌延伸的“三驾马车” |
第四章 《课堂内外》期刊品牌发展新空间 |
一、与《最小说》相比:打造知名作者团,拓展文化产业链 |
二、与《男生女生》相比:增强品牌意识,联动营销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起点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起点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一流大学 |
(二) 个性与个性化 |
(三) 人才培养模式 |
(四)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
二、主要理论基础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二) 个性发展理论 |
(三) 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
三、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
(一)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 |
(三)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举措 |
第三章 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共同创新经验 |
一、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一)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二)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三) 斯坦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四) 牛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五) 剑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六) 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七)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八) 东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二、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 |
(一) 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 |
(二) 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 |
(三) 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 |
(四) 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 |
(五) 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 |
(六) 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 |
(七) 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 |
(八) 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 |
第四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一) 调查的目的 |
(二) 调查的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一) 调查的对象 |
(二) 调查的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模式一:“张之洞实验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 模式二:“弘毅学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模式三:“博雅计划”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 模式四:“楚才学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一、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 |
(二) 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 |
(三) 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 |
(四) 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 |
(五) 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 |
(六) 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 |
(七) 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 |
(八) 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 |
二、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 |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 基础教育的制约 |
(三) 高等教育的积弊 |
第六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思考 |
一、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 |
(一) 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 |
(二) 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
(三) 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 |
(四)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 |
二、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一) 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 |
(二) 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 |
(三) 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 |
(四) 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
(五) 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 |
(六)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
(七)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 |
(八)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10)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及矫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1 对话式阅读教学理论概述 |
1.1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概念内涵 |
1.1.1 对话 |
1.1.2 对话式教学 |
1.1.3 对话式阅读教学 |
1.2 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理论渊源 |
1.2.1 马丁·布伯的对话思想 |
1.2.2 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 |
1.2.3 其他对话理论 |
1.3 实施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
1.3.1 有助于多元解读文本 |
1.3.2 有助于凸显学生个性 |
1.3.3 有助于提高教师素养 |
2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与归因分析 |
2.1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扫描 |
2.1.1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不作为” |
2.1.2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滥作为” |
2.2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偏差行为产生的后果 |
2.2.1 对话教学难以开展 |
2.2.2 束缚学生自主意识 |
2.2.3 抑制学生创新精神 |
2.3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归因 |
2.3.1 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
2.3.2 学生对话准备不足 |
2.3.3 学校评价机制不全 |
3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的矫正思路 |
3.1 加强对话理论探索,澄清模糊认识 |
3.2 开展对话课堂教研,实施有效对话 |
3.3 加强经验交流学习,提升对话水准 |
4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的矫正策略 |
4.1 与编者的对话策略 |
4.1.1 揣摩编者意图,了解编者思想 |
4.1.2 宏观把握教材,提升解读能力 |
4.2 与文本的对话策略 |
4.2.1 深入研读文本,强化个人感悟 |
4.2.2 开展集体备课,交流阅读体会 |
4.3 与学生的对话策略 |
4.3.1 话题设计:力图优化 |
4.3.2 对话内容:注重生成 |
4.3.3 对话方式:讲究灵活 |
4.3.4 对话语言:追求艺术 |
4.4 营造对话环境的策略 |
4.4.1 营造对话硬环境 |
4.4.2 营造对话软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思路、新境界、新关系——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学再出发(2021):《红楼梦》的经典化及其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孙大海. 红楼梦学刊, 2021(05)
- [2]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赵俊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 王严淞. 厦门大学, 2018(07)
- [4]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D]. 黄金艳. 兰州大学, 2017(03)
- [5]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历史研究[D]. 石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6]中学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实践策略研究[D]. 王俊花萌.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7]尼尔·波兹曼教育思想研究[D]. 毛春. 西南大学, 2015(06)
- [8]青少年期刊《课堂内外》的品牌战略研究[D]. 孙明君. 西南大学, 2015(02)
- [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王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10]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及矫正对策研究[D]. 邓露茜.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