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和掺合料在应用上的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钱彦磊[1](2021)在《混凝土刚性自防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是世界各国基础建设中量大面广的一种结构材料,然而在应用过程中混凝土渗漏导致钢筋锈蚀现象频繁发生。混凝土裂缝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目前,混凝土防渗材料以柔性防水材料为主,其易老化、环保性能差与混凝土基体的相容性较差,不适于建筑防水行业的长远发展。刚性防水材料同样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修复性能,能够促进混凝土的自愈合。但其修复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优选渗透结晶型的活性化学物质,制备刚性混凝土自防水材料。研究内掺防水混凝土的关键性能,并揭示其微观防水机理。本文明确了四种物质:柠檬酸钠、硫酸钠、硅酸铝和甲基硅酸钠,作为刚性混凝土自防水材料的活性化学物质组分。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活性化学物质组分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电通量、抗渗压力等关键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国家标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 18445-2012),对制备的防水材料外观与含水率、细度与氯离子含量、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抗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一次抗渗压力比为250%,二次抗渗压力比为175%,其它各项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研究了FS防水材料对不同渗透等级混凝土的关键性能,结果表明,高渗透型、中渗透型、低渗透型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7.6%、4.5%、3.4%,孔隙率分别降低了2.5%、11.0%、11.1%,电通量分别降低了54.3%、56.0%、49.0%。综合分析FS防水材料对中渗透型混凝土改善效果最好。预压混凝土掺加3.0%FS防水材料,标准养护、浸水养护和自然养护56 d后的预压修复率分别为141.5%、142.5%和131.8%。结果表明,水分对FS材料混凝土的自愈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XRD和SEM对FS防水混凝土的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化学物质能够与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与钙矾石,并集中在孔隙和裂缝区域。推断FS防水材料作用机理为;活性化学组分能够促进混凝土孔隙和裂缝区产生更多的水化结晶产物,使混凝土结构更加致密,并修复微裂缝。图:[39]表:[24]参:[80]
唐冬云[2](2020)在《混凝土管片开裂对使用性能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城市交通需求与基础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铁因其快速、高效、节能、准时等优势,无疑是改善城市交通的最佳利器,为促使地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地铁工程的性能安全稳定、质量可靠,其中为地铁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保障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管片,不仅承受各种车辆和水土压力等,同时还起到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蚀,管片一旦出现裂缝将影响到管片的使用功能和服役期限,严重时会造成地铁事故,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管片裂缝进行控制,本文基于既有地铁工程现场的管片裂缝状态,展开原因分析和使用性能影响研究,在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工程实例试验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抑制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地铁管片项目实地调研,通过试验和观察以及监测等手段,并从受荷载和混凝土材料组分两方面全面分析裂缝产生的机理,总结管片生产制作、施工拼装及后期运营等三个阶段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裂缝存在危害到管片的受力、抗渗、耐久性等使用性能,进而提出裂缝控制的必要性和抑制措施的针对性。(2)针对混凝土组分引起的裂缝,通常向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膨胀剂以抑制开裂,但现有的检测方法并未科学掌握氧化钙型膨胀剂的反应历程,为此提出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硝酸锶催化—乙二醇—乙醇—苯甲酸溶液滴定法与TG-DSC热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外加剂氧化钙型膨胀剂进行定量分析,以合理使用氧化钙类膨胀剂,进而控制混凝土裂缝。(3)鉴于管片生产制作过程中裂缝出现的原因,从混凝土管片材料组分着手抑制措施研究,由此开展混凝土内养护研究,采用硅烷偶联剂溶液改性轻集料,研究了其作为内养护介质的管片混凝土性能。通过合理控制硅烷偶联剂溶液浓度来提高内养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内养护减缩效率,同时实现调控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并以此降低收缩驱动力,并且能够使混凝土结构的自身抗力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4)在混凝土管片生产制作时,通常水灰比和坍落度较低,以便满足强度要求,但由此影响高强度混凝土的流变性,采取了掺入新型化学外加剂的措施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流变性能改善。通过天然淀粉生物发酵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新型流变改性剂——高分子量生物胶,以极低掺量掺入新拌水泥混凝土中,即可有效提升拌合物粘聚性与稳健性,并使其具备显着的剪切变稀性与触变性,从而增加抗裂性能,抑制表面干缩裂缝。(5)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外加剂,其抑制裂缝的研究对象均是在试件和试块,为研究外加剂对在混凝土管片性能影响,有必要进行实际工程试验段应用研究,通过100环管片的对比试验,对经过改善后的试验组和未添加外加剂改善的对照组进行混凝土管片的抗渗、抗拔、抗弯性能试验,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在性能上更优,同时具备应用上的可行性。(6)就混凝土管片在施工拼装和后期运营阶段出现的裂缝提出抑制措施,对混凝土管片计算模型、受力以及拼装形式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反演分析,以内收敛位移值为变量,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内收敛位移值与裂缝宽度函数,提出以内收敛位移量测值作为裂缝控制的新指标,更直观控制裂缝,同时经监测数据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为混凝土管片制造和拼装以及运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措施。与此同时,抑制裂缝的研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隧道已顺利运行并投入运营,对后期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姚卫忠[3](2020)在《保障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保障性住房是改善我国普通民众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是十三五期间住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研国内部分保障房项目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大规模保障房所面临的质量问题,利用具体案例对影响较大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关键区域的开裂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对保障房较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不同原因造成的保障房混凝土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一般性的预防保障房混凝土开裂的措施。(2)对目前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填充法、化学灌浆法、自修复法等常用裂缝修复方法的特点及修复步骤,并比较了不同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实际工程中不同部位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对应的修复措施和效果。(3)针对保障房中的屋面、卫生间等开裂影响较大且经常接触水的区域,提出采用掺加自修复材料的方法来修复裂缝,设计并浇筑了不同渗透结晶材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对其进行了压力荷载下的预开裂,然后经一定时间的浸水养护后,测试了裂缝修复情况和抗压强度修复情况,得出了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最优渗透结晶材料掺量。(4)针对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为避免连续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太大造成开裂,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配合比并在部分配合比中添加了膨胀剂,测试了其水化热,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实际工程的数值模型,并针对不同外部环境及浇筑情况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变化,得出了最大内外温差,预测了浇筑过程中的开裂情况,为实际施工过程提出了建议。实际浇筑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本文对保障房混凝土的开裂原因、表现及常用修复方法的系统总结,可以为目前大规模开展的保障房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其施工质量。同时针对卫生间等有水环境下提出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方法以及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提出的配合比和开裂预测方法可以为保障房中的此类关键工程提供借鉴。
石博文[4](2020)在《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中的侵蚀性介质以水为载体进入混凝土内部,使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劣化,适用性和安全性降低;由于混凝土自身抗渗性能不佳造成的耐久和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尤其对于预制构件,高温养护制度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多的有害孔和界面微裂缝,致使混凝土本身抗渗性能劣化较严重。面对仍无法突破性地提高此类混凝土构件抗渗性能的现状,本文提出应用憎水性相变材料,确使其在相变后起到成膜浸渍、密封水泥石结构的效果。从而使水泥石结构的孔隙、孔道表面呈憎水性,达到完全阻止水渗入混凝土内部的效果,对高温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突破性地改善。在以下方面做了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1)不同石蜡基相变材料对水泥胶砂基本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研究石蜡粉和石蜡乳液分别对水泥胶砂的流动性、力学强度、防水性能产生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内掺相变材料。结果表明,石蜡粉对水泥胶砂流动性有不良的影响,而石蜡乳液对水泥胶砂的流动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石蜡粉和石蜡乳液的掺入均对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有不利的影响;石蜡乳液和相变熔融后的石蜡粉对水泥基材料的防水性能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石蜡乳液起到的防水效果稍劣于熔融后的石蜡粉。(2)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制备技术及抗碳化性能研究通过研究加热温度和石蜡粉掺量对水泥基材料力学强度、防水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验证制备无渗混凝土的可行性,确定最合理的方案。结果表明,石蜡粉不会出现高温防护失效和过量渗出的现象。石蜡粉掺量≤3%时,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受熔融石蜡和高温的影响程度较小。石蜡粉掺量为3%左右,加热温度达100℃及以上时,水泥基材料可达到长期无渗的效果。石蜡防护层不仅能减缓高温加热后试件的碳化进程,还能使已碳化区域的碱性得到补充。(3)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的微观机理分析通过水泥水化热试验,分析石蜡粉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视频电镜观测手段,对石蜡相变防护水泥基材料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石蜡粉的掺入未对水泥水化放热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石蜡防护层属于多层重叠结构,并且附着力和包裹性良好。石蜡相变水泥胶砂的表层以下5mm范围内石蜡含量最密集,不仅有效阻止了水的渗入,同时对抗碳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石蜡乳液表面防护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对比不同石蜡乳液涂刷量试件的单面吸水量和抗碳化性能,确定最为合理的涂刷量。结果表明,随着石蜡乳液涂刷量的提高,水泥胶砂的吸水量和碳化深度逐步降低。当石蜡乳液单面涂刷量≥3g时,可保证试件在高CO2浓度环境下长期不被明显碳化。该论文有图53幅,表21个,参考文献94篇。
王冉冉[5](2019)在《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自密实性和无收缩性的研究,配制了马滩红水河钢管混凝土拱桥用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以降低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脱粘概率。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根据混凝土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的相关理论和调控机理,分析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配制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主要参数如下:砂率为45%,胶凝材料用量为530 kg/m3,减水剂和膨胀剂掺量分别为胶凝材料的2.3%和10%,粉煤灰、矿渣粉、膨胀剂等掺合料用量为150 kg/m3。2)通过不掺、单掺钙类、双掺钙镁复合膨胀剂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掺入膨胀剂,在掺合料、缓凝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混凝土自密实性能(填充性、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能够达到配合比设计目标,实现大流动度、无离析、无泌水的特性;3)通过掺入不同数量胶凝材料和膨胀剂的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掺入足够的胶凝材料和适量的膨胀剂可以保证混凝土整体的膨胀性、膨胀量达到目标要求;胶凝材料越多,膨胀越明显。4)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构件中,通过对其核心混凝土温度和变形历程进行监测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入模后双掺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为47℃,温缩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界面粘结影响不大;早期双掺组混凝土膨胀最大;后期收缩阶段双掺组混凝土温降收缩变形最小;凝结后7d内,双掺组混凝土膨胀接近0;7d后,双掺组混凝土中Mg O膨胀剂仍会继续作用发生微量膨胀,抑制混凝土的收缩;温升阶段核心混凝土膨胀轴向总体变形轴向比径向大约20%左右。5)C5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应用马滩红水河钢管拱桥中,经过对钢管内核心混凝土温度-变形历程监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温升阶段发生显着体积膨胀,约束条件下膨胀变形峰值在450×10-6左右,温降阶段混凝土收缩值低于混凝土自生线膨胀系数10×10-6,有显着抑制收缩的效果。本文研究了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以及其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对解决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脱粘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龙[6](2019)在《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耐久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能源的需求量及消耗量日益增加,然而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的突出问题。我国的建筑行业耗能量大且浪费严重,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是造成该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墙体是最重要的围护结构,但传统的墙体保温形式存在诸多缺点,且传统的墙体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砌筑砌块的施工方式,施工效率低,污染严重,不利于我国目前政策引导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发泡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耐火性强,具有诸多优点,是值得开发与推广的节能型墙体材料,本文制备出一种抗压强度达到5MPa,导热系数低至0.143W/(m·K)的高性能发泡混凝土,用于生产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板,并且完成了150mm厚墙板的试生产,满足夏热冬冷地区65%节能率的要求,该墙板集保温与围护结构于一身,克服了传统墙体保温形式及施工的缺点,优点众多。本文从抗渗、抗冻、干缩和碳化四个方面对其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及改进方向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墙板的抗渗性进行研究,以水面下降高度和吸水率表征墙板抗渗性,墙板的水面下降高度为3mm,可以作为企业规程编制的参考,质量吸水率为17.2%,体积吸水率为12.6%,用体积吸水率与相关规范的指标及文献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其吸水率满足绝大多数轻质填充墙材规范的要求,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对墙板的抗冻性进行研究,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3%、5%的NaCl和Na2SO4溶液的侵蚀对墙板抗冻性能的影响以及墙板在清水中的抗冻能力,结果表明,NaCl能增加墙板冻害,Na2SO4能减轻墙板冻害,盐浓度越高墙板冻害越小,墙板在清水中的最大冻融次数可达25次,满足现行轻质板材规范的要求,与块材规范相比,墙板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3)对墙板的干缩性进行研究,墙板在温度为(20±1)°C、相对湿度为(55±5)%的环境下,平衡干缩率为1.18mm/m,不能满足现行相关轻质墙材规范的要求,但与相关文献中的结果相比,墙板抗干缩性能不差,发泡混凝土的干缩率普遍较大,应通过产品表面处理的方式,防止墙体干缩开裂;(4)对墙板的碳化性能进行研究,墙板的碳化系数为1.19,远远优于轻质填充墙材规范给出的0.85或0.8,即碳化对墙板的抗压强度有利无害,碳化对墙板的不利影响可以仅从碳化收缩及碱性降低两方面考虑。
刘志航[7](2019)在《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强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对修补砂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聚合物修补砂浆韧性高、耐久性好,但聚合物降低了砂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造成混凝土修补结构的相容性下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研究聚合物修补砂浆的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来提高修补砂浆的自身性能和界面粘结质量。采用配方均匀实验方法设计十组不同级配的砂,分析了砂的级配对于砂浆强度的影响,提出堆积密度和细度模数来优选级配。进一步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聚丙烯纤维、可再分散胶粉、硅灰和UEA膨胀剂对聚合物修补砂浆稠度、变形、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测量砂浆变形时将电阻应变片直接浇筑在砂浆表面监测砂浆变形。为了提高修补界面粘结质量,设计两种实验:将七种掺量膨胀剂聚合物修补砂浆填充在10cm的带槽立方体混凝土中,研究了填充修补砂浆的变形规律和修补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变化机理。接着制备了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石墨掺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将复合材料代替可再分散胶粉加入修补砂浆中,研究了不同石墨掺量的复合材料对聚合物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拉粘结强度、冻融耐久性和耐盐酸腐蚀性的影响。最后将制备完成的填充修补砂浆和界面修补砂浆进行工艺方法的优化,为配制的修补砂浆提供一套实施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10-40、40-80、80-100目三档分别占40.84%、26.62%、32.54%时,所得到的细集料堆积密度最大并且属于中砂,配制的砂浆强度最高。修补砂浆的力学性能在减水剂掺量为0.6%时改善明显;0.1%的纤维可以有效提高修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抑制砂浆收缩,但掺量超过0.1%后稠度下降明显;胶粉使砂浆收缩变小,3%的胶粉明显提高砂浆抗折强度但降低了抗压强度;4%的硅灰使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得到明显提升。膨胀剂掺量低于8%时,修补混凝土抗压强度不断提高,不带薄膜的修补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达到38.4MPa,而带薄膜隔离的一组由于受压过程砂浆和混凝土槽壁分离导致抗压强度较低,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在8%掺量下修补砂浆和混凝土界面粘结质量最高;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强度和模量随石墨掺量提高而上升,6%和9%石墨掺量微观结构密实,同环氧修补砂浆相比复合材料改性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弯拉粘结强度分别提升了20.4%和52.4%,抗折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小幅度提升,钙矾石晶体生长更加均匀,砂浆密实度提高。
梅军鹏[8](2018)在《基于纳微米改性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海洋强国是国家部署的重大发展战略。先进海洋材料与海洋建筑工程是实施海洋战略的必要物质基础及重要平台基础。相比陆地混凝土工程而言,高盐分、高温差、高湿度的海洋环境使得海洋建筑工程的服役寿命大幅度下降。通常,服役环境中有害离子(如Cl-、SO42-、Mg2+等)的侵蚀是造成该类工程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减少有害离子侵入对于延长海洋混凝土的服役寿命意义重大。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Concrete surface protection materials,CSPM)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障碍,是阻止环境中水和各种侵蚀介质向混凝土内部迁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主要的防线。因此,研究可对混凝土进行高效防护的CSPM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本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701003-05),基于CSPM高抗裂、高抗渗及与基体混凝土高兼容的设计原则,系统研究了超低水胶比下纳微米改性多尺度水泥基CSPM的材料设计方法和性能调控机理,并对使用CSPM的混凝土寿命进行了预测,为CSPM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1、基于高抗裂的CSPM材料设计及性能调控方法。(1)减缩组分SRA及抗裂增韧组分PF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显着降低CSPM的收缩率,提高其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确定了SRA和PF的饱和掺量分别为1.5%和2‰,3 mm和10 mm PF的最优混杂比为1:1。(2)高铝硅微球(High alumina silicon microsphere,HASM)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NS)或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NT)的复掺可明显改善由于NS或NT掺入造成CSPM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变差的问题。相比于单掺30%HASM的试件,30%HASM与3%NS或3%NT复掺虽然使试件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略有提高,但相比于空白样,却大幅度下降。(3)苯丙乳液(Styrene-acrylic emulsion,SAE)的掺入显着降低了试件的弹性模量、脆性系数、弹强比、干燥收缩及自收缩,对提高试件的体积稳定性及抗裂性有利。(4)与参照样比较,经过功能组分调节和纳微米材料复合改性,CSPM的抗裂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试件在经过14 d平板加速开裂试验和10 d温度循环试验后都未出现可见裂缝,而参照样出现了大量明显的裂纹。2、基于高抗渗的CSPM材料设计及机理分析。(1)以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HASM、NS和NT在超低水胶比下(0.22)对CSPM抗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SM、NS、NT的掺入均可显着改善CSPM的抗渗性,且最优掺量分别为30%、3%和3%。当HASM与NS或NT复掺时,可实现优势叠加效应,进一步提高CSPM的抗渗性。30%HASM与3%NS或3%NT复掺使得CSPM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3×10-14m2/s,6 h电通量小于100 C,360 d抗硫酸盐侵蚀系数大于1.1。基于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探究了HASM、NS、NT影响CSPM抗渗性的作用机理:即HASM与NS或NT复掺可显着促进胶凝体系的水化,优化界面过渡区和降低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的富集,并有效改善CSPM的孔径分布,从而提高其致密度和抗渗性。(2)首次探索了SAE与NS或NT复合体系对CSPM抗渗性的影响,发现它们复掺在抗渗性提升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5%SAE与3%NS或3%NT复掺使得CSPM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2×10-14 m2/s,6 h电通量小于100 C,360 d抗硫酸盐侵蚀系数大于1.2。通过有机/无机纳微米粒子复合对CSPM微观结构与物相的影响,研究了SAE/NS体系和SAE/NT体系提高CSPM抗渗性的作用机理:SAE与NS或NT复掺可显着降低CSPM界面过渡区的Ca/Si比和CH富集程度,强化界面过渡区;优化CSPM的孔结构,降低总孔容及有害孔和多害孔的量;NS和NT的掺入可促进胶凝体系的水化并改善SAE的成膜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SAE对胶凝体系水化的阻碍作用并提高了CSPM的致密度。(3)建立了无机纳微米粒子改性CSPM硬化体的微结构模型,揭示了HASM、NS及NT对CSPM微结构形成的诱导与控制机理;建立了SAE改性CSPM的经时水化模型,描述了在SAE存在的情况下CSPM体系的内部结构发展过程及SAE对界面过渡区和基体的改善机理。3、基于界面强化的CSPM与基体混凝土(C50)高兼容的调控。(1)根据CSPM与基体混凝土高界面粘结强度的要求,通过在基体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浇注防护层材料,对基体混凝土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及对CSPM进行纳微米改性实现了界面增强,使两次浇注成型试件的界面粘结强度与一次浇注成型的混凝土相当或略高;25次热震循环后,经纳微米材料复合改性的CSPM与基体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强度保持率达到90%以上;CSPM与基体混凝土具有接近的收缩性能,说明它们具有良好的体积变形匹配性。(2)经过HASM、NS、NT或SAE复合改性的CSPM,5 mm的防护层厚度即可使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约一个数量级或一个数量级以上,6 h电通量降到400 C以下。(3)通过界面微观分析,揭示了经纳微米粒子改性的防护层材料对CSPM与基体混凝土界面性能的影响机理。即通过HASM、NS、NT或SAE复合改性,可实现基体材料与防护层材料的一体化,显着降低界面结合部位附近的Ca/Si比(小于2)和CH富集程度;优化界面结合区的孔结构,使界面区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致密。(4)建立了CSPM不同浇注时间的界面粘结模型和不同纳微米改性CSPM的界面粘结模型,揭示了防护层浇注时间以及纳微米改性对CSPM与基体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机制。4、基于多因素作用下Cl-扩散理论模型的混凝土寿命预测。根据多因素作用下的Cl-扩散理论模型,对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的服役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CSPM的使用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服役寿命,即使考虑较为恶劣的情况,经过纳微米材料复合改性的CSPM亦可使混凝土的预测服役寿命达到500年以上。
孙驰[9](2018)在《深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的高度与建筑规模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领域使用越来越频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是温度控制,过大的水化热容易引起浇筑后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施工面临深基坑作业难题,受场地、气温等客观因素限制和施工工期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本文以中铁信托大厦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研究对象,优化配合比设计、创新施工和养护方式,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试验技术和施工工艺中的难题。主要研究工作为:针对施工场地受限制,工期紧张,且输送高度19m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环境分析、数据计算,研究出了一种适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的混凝土施工方式,采取“钢套筒输送梭槽+地泵”相结合新型浇注方式施工;设计C35P10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强度要求和施工工艺前提下,通过选用优质材料合理搭配,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来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针对传统养护方式难以满足本项目基础筏板厚度深(6200mm)、方量大(20100m3)的实际,采取筏板蓄水保温养护方法,创新养护方式,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温度及表面裂缝产生,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难题。(1)“钢套筒输送梭槽+地泵”新型输送系统研究。设计思路:通过混凝土运输罐车从地面将混凝土卸入钢套筒料斗,混凝土沿钢套筒梭槽流入架设在基坑混凝土地泵料斗,经过二次搅拌后,混凝土经过地泵泵送至作业面。设计现实意义:一是解决了场地受限,无马道,深基坑垂直输送容易堵管、离析的施工难题。二是三台混凝土罐车同时向三条输送线供料,三台地泵同时施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三是使用地泵施工比使用车泵费用更低,有效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2)C35P10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首先,合理降低水泥用量。水与水泥混合而出现的水化热是导致混凝土温度提高的重要原因,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温度呈一种正的相关性,需合理地降低水泥用量。第二,掺入粉煤灰和矿粉。混凝土掺入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进而减少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第三,选用优质级配骨料。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减少水与水泥的消耗,石子粒径越大效用越明显,但骨料粒径过大,混凝土极易出现成分分离的现象,也受制于施工条件,一般宜选用粒径5-31.5mm。最后,掺入适当外加剂。膨胀剂和水泥矿物成分之间会出现化学变化,引发体积膨胀效应,提高混凝土的紧密程度,抑制混凝土收缩,避免结构出现收缩裂缝。(3)蓄水保温养护研究。本工程工期紧迫,基础筏板厚度深,混凝土方量大,传统的养护方式无法满足本工程的需求,本文采用蓄水保温养护方式对超大体积筏板进行养护。蓄水养护工艺:在筏板四大角位置布设注水管。使用生活区锅炉将水加热至计算的混凝土表面温度43.5℃并通过注水管注入已覆盖好薄膜的混凝土表面。在平面中心、拐角、主风向部位具有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拉应力最大、易散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的地方布置测温点,通过定时测温,若发现混凝土里表温差存在上升至20℃的趋势时应立即放掉蓄水,重新注入加热至43℃的水进行保温养护;如发现内外温差大于20℃时,立即调整蓄水深度和注入热水调整。中铁信托大厦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有效的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养护难题,混凝土外观成型质量良好,肉眼未见一条裂缝。同时,新型施工方式和养护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在受限场地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建飞[10](2017)在《锆硅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探究了锆硅渣的性能及其在发泡混凝土砌块及水泥基灌浆料中的作用。确定了锆硅渣的煅烧处理方法及其最佳掺量,得出了锆硅渣对胶砂试件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影响规律,得到结论如下:锆硅渣颗粒呈疏松多孔状,内含有大量无定形二氧化硅,能有效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成型质量和力学性能等。借助XRD、SEM等分析锆硅渣水泥水化产物,发现锆硅渣中无定型二氧化硅在各龄期均可与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同时对钙矾石的结晶有促进作用。锆硅渣作为掺合料制备的发泡混凝土,与没有掺加的发泡混凝土相比,自然养护下强度发展快、成型质量好、抗压强度高、导热系数小。锆硅渣的加入可改善发泡混凝土孔结构,促进水化反应发生,提高基体内结构致密度。锆硅渣煅烧温度为500℃,掺量为5%时制作的发泡混凝土密度为377 kg/m3,抗压强度为2.4 MPa,导热系数为0.085 W/(m·K),满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的技术规范指标要求。对水泥基灌浆料组分中的细集料砂、减水剂和膨胀剂对进行探究,确定水泥基灌浆料的最佳配合比:水胶比0.25,细集料砂100%,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膨胀剂10%。锆硅渣作为掺合料制备水泥基灌浆料,能有效改善水泥浆体的粘稠度,成型质量好,力学强度高。当锆硅渣的掺量超过7.5%时,水泥基灌浆料料浆初始流动度小于290 mm,已经达不到灌浆料流动度标准要求。当掺量为2.5%,处理温度为500℃时,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的1 d,3 d及28 d抗折强度分别为7.56 MPa、11.86 MPa、22.43 MPa;1 d,3 d及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43.58 MPa、79.75 MPa、116.13 MPa,达到《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的标准要求。
二、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和掺合料在应用上的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和掺合料在应用上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混凝土刚性自防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普通混凝土渗漏的原因 |
1.1.2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发展 |
1.2 混凝土结构刚性防水材料 |
1.2.1 混凝土防水剂 |
1.2.2 外加剂防水材料 |
1.2.3 注浆堵漏、修补材料 |
1.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
1.3.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特点 |
1.3.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发展现状 |
1.4 混凝土刚性自防水材料活性化学物质的分析 |
1.4.1 混凝土的组成 |
1.4.2 活性化学物质的选取原则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仪器及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
2.3.2 凝结时间差 |
2.3.3 抗压强度比与预压修复率 |
2.3.4 砂浆力学性能测试 |
2.3.5 砂浆、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 |
2.3.6 砂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 |
2.3.7 孔结构测试 |
2.3.8 XRD测试 |
2.3.9 SEM测试 |
第三章 混凝刚性土自防水材料的制备 |
3.1 正交试验的设计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活性化学物质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影响 |
3.2.2 活性化学物质对水泥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3.2.3 活性化学物质对水泥砂浆抗渗性能影响 |
3.3 活性化学物质配合比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S自防水材料关键性能试验研究 |
4.1 FS防水材料的性能 |
4.1.1 外观与含水率 |
4.1.2 细度与氯离子含量 |
4.1.3 减水率 |
4.1.4 凝结时间差 |
4.1.5 抗压强度比 |
4.1.6 抗渗性能 |
4.2 水灰比对FS防水材料混凝土性能影响 |
4.2.1 力学性能 |
4.2.2 孔结构 |
4.2.3 耐久性 |
4.3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自修复性能影响 |
4.3.1 标准养护条件 |
4.3.2 浸水养护条件 |
4.3.3 自然养护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S防水材料的防水机理 |
5.1 X射线衍射分析 |
5.2 扫描电镜分析 |
5.3 防水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混凝土管片开裂对使用性能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其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混凝土管片裂缝的成因和机理研究 |
1.3.2 混凝土管片裂缝的防治和控制措施 |
1.3.3 混凝土内养护的研究 |
1.3.4 氧化钙类膨胀剂水化历程研究 |
1.3.5 混凝土组分对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具体研究方法与总体技术路线 |
1.4.1 具体研究方法 |
1.4.2 总体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混凝土管片裂缝产生原因及对使用性能影响 |
2.1 混凝土管片裂缝的状态 |
2.1.1 盾构区间病害调研 |
2.1.2 混凝土管片制作厂内裂缝分布情况 |
2.1.3 运营地铁管片裂缝分布情况 |
2.2 管片裂缝的类型 |
2.2.1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
2.2.2 混凝土材料特性引起的裂缝 |
2.3 管片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机理 |
2.3.1 管片制作中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机理 |
2.3.2 管片拼装中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机理 |
2.3.3 隧道运营期间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机理 |
2.4 裂缝对混凝土管片的使用性能影响 |
2.4.1 裂缝的存在影响管片的受力 |
2.4.2 裂缝的存在影响混凝土管片的抗渗效果 |
2.4.3 裂缝的存在影响混凝土管片的耐久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钙类膨胀剂的定量试验分析 |
3.1 游离氧化钙的测定方法 |
3.1.1 化学分析法 |
3.1.2 物理分析法 |
3.2 氧化钙类膨胀剂反应历程试验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具体方法 |
3.2.3 试件及样品的制备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膨胀剂和水泥浆体中其他含钙矿物相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性 |
3.3.2 掺膨胀剂混凝土水泥浆体中游离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硅烷偶联剂改性轻集料抑制开裂研究 |
4.1 管片制作过程中的裂缝控制原理 |
4.1.1 改善塑性干缩裂缝的措施 |
4.1.2 改善塑性沉降裂缝的措施 |
4.1.3 改善自生收缩裂缝的措施 |
4.1.4 改善温度收缩裂缝的措施 |
4.2 内养护对混凝土管片裂缝的抑制试验研究 |
4.2.1 原材料 |
4.2.2 硅烷偶联剂改性轻集料 |
4.2.3 轻集料吸水率测试 |
4.2.4 混凝土配比设计 |
4.2.5 管片混凝土性能测试 |
4.2.6 管片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4.2.7 管片混凝土集料界面测试结果分析 |
4.2.8 测试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高分子量生物胶对管片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
5.1 实验 |
5.1.1 试验原材料 |
5.1.2 试验配合比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泥浆体流变性能 |
5.2.2 混凝土工作性能 |
5.2.3 高分子量生物胶作用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管片衬砌力学和抗渗试验 |
6.1 工程实例 |
6.2 试验方法 |
6.2.1 、管片检漏试验 |
6.2.2 管片抗弯性能试验 |
6.2.3 管片注浆孔预埋抗拔性能试验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外观质量检查 |
6.3.2 管片检漏试验 |
6.3.3 管片抗弯性能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管片受力变形的裂缝控制分析研究 |
7.1 混凝土管片施工期的抑制开裂措施 |
7.1.1 总推力控制措施 |
7.1.2 管片环面和千斤顶撑靴控制措施 |
7.1.3 盾构姿态控制措施 |
7.1.4 盾尾挤压控制措施 |
7.2 混凝土管片运营期的抑制开裂措施 |
7.3 混凝土管片受力变形的控制研究 |
7.3.1 管片计算方法 |
7.3.2 接头模型 |
7.3.3 管片计算荷载的确定 |
7.3.4 管片拼装形式 |
7.3.5 管片分块形式 |
7.3.6 管片位移随时间的改变量 |
7.3.7 管片受力反演分析确定裂缝控制指标 |
7.3.8 监测数据验证裂缝控制指标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保障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障房混凝土质量问题研究现状 |
1.2.2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研究现状 |
1.2.3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类型及成因分析 |
2.1 荷载裂缝 |
2.1.1 荷载裂缝的开裂原因 |
2.1.2 荷载裂缝的防治措施 |
2.2 收缩裂缝 |
2.2.1 收缩裂缝的开裂原因 |
2.2.2 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
2.3 温差裂缝 |
2.3.1 温差裂缝的开裂原因 |
2.3.2 温差裂缝的防治措施 |
2.4 沉降裂缝 |
2.4.1 沉降裂缝的开裂原因 |
2.4.2 沉降裂缝的防治措施 |
2.5 构造裂缝 |
2.5.1 构造裂缝的开裂原因 |
2.5.2 构造裂缝的防治措施 |
2.6 施工裂缝 |
2.6.1 施工裂缝的类型 |
2.6.2 施工裂缝的开裂原因 |
2.6.3 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 |
第三章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分析 |
3.1 填充法与化学灌浆法修复裂缝 |
3.1.1 填充法 |
3.1.2 化学灌浆法 |
3.1.3 填充/灌浆法相关的工程应用 |
3.2 表面处理法与结构加固法修复裂缝 |
3.2.1 表面处理法 |
3.2.2 结构加固法 |
3.2.3 表面处理/结构加固法相关的工程应用 |
3.3 自修复法修复裂缝 |
3.3.1 自修复混凝土简介 |
3.3.2 结晶自修复 |
3.3.3 胶囊自修复 |
3.3.4 微生物自修复 |
3.3.5 自修复法相关应用 |
3.4 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比较 |
第四章 水环境下开裂混凝土自修复效应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及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配合比 |
4.2 试件制备及试验过程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CCCW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2 开裂时间对再生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3.3 养护龄期对再生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3.4 预压程度对再生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3.5 CCCW改性再生混凝土裂缝修复及微观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障房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开裂预测 |
5.1 工程简介 |
5.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3 混凝土基本性能测试 |
5.4 混凝土水化热测试 |
5.4.1 水化热试验 |
5.4.2 水化热试验数据分析 |
5.5 大体积底板混凝土开裂预测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总体研究思路 |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不同石蜡基相变材料对水泥胶砂基本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研究内容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制备技术及抗碳化性能研究 |
3.1 原材料 |
3.2 试验研究内容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的微观机理分析 |
4.1 原材料 |
4.2 试验研究内容 |
4.3 试件结果及分析 |
4.4 石蜡相变成膜防护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石蜡乳液表面防护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原材料 |
5.2 试验研究内容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设计原理和模型 |
1.2.3 性能的测试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研究相关理论及测试方法 |
2.1 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研究相关理论 |
2.1.1 流变性能研究模型 |
2.1.2 混凝土收缩膨胀理论与特点 |
2.1.3 自密实性能调控机理 |
2.1.4 分阶段、全过程抑制混凝土收缩调控机理 |
2.1.5 实现自密实、无收缩性能的方法 |
2.2 自密实、无收缩性能测试方法 |
2.2.1 自密实性能测试方法 |
2.2.2 膨胀性能测试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和配合比设计 |
3.1 技术指标 |
3.2 原材料性能影响 |
3.2.1 水泥 |
3.2.2 骨料 |
3.2.3 水 |
3.2.4 外加剂 |
3.2.5 膨胀剂 |
3.2.6 粉煤灰 |
3.2.7 矿渣粉 |
3.3 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 |
3.4 搅拌工艺的影响 |
3.4.1 材料投放方式的影响 |
3.4.2 加水方式的影响 |
3.4.3 搅拌方式的影响 |
3.4.4 搅拌时间的影响 |
3.4.5 搅拌速度的影响 |
3.5 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 |
3.5.1 配合比设计 |
3.5.2 混凝土的拌制 |
3.5.3 混凝土试件成型与养护 |
3.6 性能测试 |
3.6.1 水胶比和砂率差量计算所得混凝土配合比的性能测试结果 |
3.6.2 检验收缩膨胀性能用混凝土各项性能测试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应用实例 |
4.1 钢管混凝土构件 |
4.1.1 钢管混凝土构件中核心混凝土配合比 |
4.1.2 管内应变计布置与浇筑过程 |
4.1.3 管内混凝土温度、变形过程监测结果与分析 |
4.2 钢管混凝土拱桥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实际施工配合比设计要求 |
4.2.3 工程实际应用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BT-AS早期混凝土自收缩应变测试仪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耐久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问题 |
1.1.2 建筑工业化 |
1.1.3 建筑节能 |
1.2 发泡混凝土 |
1.2.1 发泡混凝土的定义 |
1.2.2 发泡混凝土的分类 |
1.2.3 发泡混凝土的特点 |
1.2.4 发泡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5 发泡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配合比的确定及墙板试生产 |
2.1 配合比的确定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过程 |
2.1.3 试验结果 |
2.2 墙板试生产 |
2.2.1 墙板尺寸及配筋 |
2.2.2 墙板生产工艺 |
2.2.3 墙板基本性能测试 |
2.2.4 墙板优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渗试验研究 |
3.1 发泡混凝土渗透机理 |
3.2 发泡混凝土抗渗影响因素 |
3.2.1 水胶比的影响 |
3.2.2 掺合料的影响 |
3.2.3 外加剂的影响 |
3.2.4 养护条件的影响 |
3.3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渗试验 |
3.3.1 水面下降高度试验 |
3.3.2 吸水率试验 |
3.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冻试验研究 |
4.1 发泡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
4.1.1 静水压假说理论 |
4.1.2 渗透压假说理论 |
4.2 发泡混凝土抗冻影响因素 |
4.2.1 水灰比的影响 |
4.2.2 掺合料与外加剂的影响 |
4.2.3 水饱和程度的影响 |
4.2.4 冰冻速度的影响 |
4.3 发泡混凝土墙板抗冻试验 |
4.3.1 试验设备及药品、方法和内容 |
4.3.2 试验现象 |
4.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干缩试验研究 |
5.1 发泡混凝土干缩机理 |
5.1.1 毛细管应力理论 |
5.1.2 拆散应力理论 |
5.1.3 表面自由能理论 |
5.1.4 层间水理论 |
5.2 发泡混凝土干缩影响因素 |
5.2.1 配合比的影响 |
5.2.2 养护条件的影响 |
5.2.3 使用环境的影响 |
5.3 发泡混凝土墙板干缩试验 |
5.3.1 试验设备 |
5.3.2 试验步骤 |
5.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泡混凝土墙板碳化试验研究 |
6.1 发泡混凝土碳化机理 |
6.2 发泡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 |
6.2.1 材料因素的影响 |
6.2.2 环境因素的影响 |
6.2.3 施工因素的影响 |
6.3 发泡混凝土墙板碳化试验 |
6.3.1 试验设备及步骤 |
6.3.2 试验现象 |
6.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混凝土发展现状 |
1.1.2 混凝土修补 |
1.2 聚合物修补砂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对修补砂浆的影响 |
1.2.2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选择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石英砂 |
2.1.3 减水剂 |
2.1.4 其他胶凝材料 |
2.1.5 纤维 |
2.1.6 聚合物外加剂 |
2.1.7 偶联剂 |
2.1.8 石墨 |
2.1.9 水 |
2.2 实验仪器和环境 |
2.2.1 实验仪器 |
2.2.2 环境 |
2.3 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
2.3.1 试样拌和成型及养护 |
2.3.2 砂浆稠度测定 |
2.3.3 抗压、抗折强度 |
2.3.4 弯拉粘结强度 |
2.3.5 混凝土抗压强度 |
2.3.6 砂浆变形 |
2.3.7 盐酸腐蚀 |
2.3.8 砂浆冻融性能 |
2.3.9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三章 不同材料组成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1 石英砂的级配优化 |
3.1.1 均匀设计原理 |
3.1.2 配方均匀设计 |
3.1.3 高性能修补砂浆集料级配评价指标 |
3.1.4 基于配方均匀设计的石英砂级配设计 |
3.2 减水剂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2.1 减水剂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2.2 减水剂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聚丙烯纤维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3.1 聚丙烯纤维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3.2 聚丙烯纤维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3.3 聚丙烯纤维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可再分散胶粉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4.1 可再分散胶粉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4.2 可再分散胶粉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4.3 可再分散胶粉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硅灰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5.1 硅灰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5.2 硅灰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5.3 硅灰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3.6.1 膨胀剂对新拌砂浆稠度的影响 |
3.6.2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变形性的影响 |
3.6.3 膨胀剂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4 修补混凝土抗压实验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4.1 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4.1.1 材料 |
4.1.2 改性过程 |
4.1.3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 |
4.2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抗折强度 |
4.3.3 弯拉粘结强度 |
4.4 石墨/环氧树脂对修补砂浆耐久性的影响 |
4.4.1 冻融耐久性 |
4.4.2 盐酸腐蚀耐久性 |
4.5 修补砂浆微观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方法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5.1 生产工艺对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5.1.1 备料次序对修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5.1.2 拌和时间对修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5.2 修补过程工艺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5.2.1 基于界面砂浆的施工工艺 |
5.2.2 修补面清除对修补砂浆性能影响 |
5.2.3 表面处理对修补砂浆性能影响 |
5.2.4 修补面湿润程度对修补砂浆弯拉粘结强度影响 |
5.2.5 静置时间和修补方法对修补砂浆性能影响 |
5.3 养护方式对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弯拉粘结强度 |
5.3.2 抗压强度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纳微米改性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的腐蚀劣化分类 |
1.2.1 氯盐侵蚀 |
1.2.2 硫酸盐侵蚀 |
1.2.3 碳化作用 |
1.3 混凝土腐蚀劣化机制及防护措施 |
1.3.1 孔结构、渗透性及耐久性的关系 |
1.3.2 混凝土腐蚀劣化防护措施 |
1.3.3 混凝土传统表面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基于纳微米改性表面防护材料概念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创新点 |
1.4.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过程 |
2.2.1 工作性能测试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2.2.3 收缩率测试 |
2.2.4 平板约束开裂 |
2.2.5 氯离子扩散系数 |
2.2.6 电通量 |
2.2.7 抗硫酸盐侵蚀 |
2.2.8 水化热测试 |
2.2.9 微观性能测试 |
第3章 CSPM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原则 |
3.1 CSPM的高抗裂设计 |
3.1.1 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变形 |
3.1.2 水泥基材料的开裂性能 |
3.1.3 CSPM高抗裂性的实现 |
3.2 CSPM的高抗渗设计 |
3.2.1 矿物掺合料对抗渗性的优化 |
3.2.2 NS和 NT对抗渗性的优化 |
3.2.3 有机纳微米聚合物对抗渗性的优化 |
3.3 CSPM与基体混凝土的高兼容设计 |
3.3.1 界面结合区增强 |
3.3.2 收缩一致性 |
3.4 CSPM的性能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SPM的高抗裂研究 |
4.1 引言 |
4.2 减缩组分研究 |
4.2.1 抗折抗压强度及脆性系数 |
4.2.2 静力抗压弹性模量及弹强比 |
4.2.3 收缩性能 |
4.2.4 减缩剂的作用机理 |
4.3 抗裂增韧组分研究 |
4.3.1 抗折抗压强度及脆性系数 |
4.3.2 静力抗压弹性模量及弹强比 |
4.3.3 收缩性能 |
4.3.4 抗裂增韧组分的作用机理 |
4.4 纳微米材料研究 |
4.4.1 无机纳微米粒子研究 |
4.4.2 SAE研究 |
4.5 复合改性CSPM的抗裂性能评价 |
4.5.1 收缩性能 |
4.5.2 抗裂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微米改性CSPM的高抗渗、抗蚀研究及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无机纳微米粒子对CSPM性能的影响 |
5.2.1 力学性能 |
5.2.2 抗渗性能 |
5.2.3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3 有机/无机纳微米粒子复合对CSPM性能的影响 |
5.3.1 力学性能 |
5.3.2 抗渗性能 |
5.3.3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4 无机纳微米粒子对CSPM微观结构调控及机理分析 |
5.4.1 孔结构分析 |
5.4.2 ITZ分析 |
5.4.3 水化机理与物相分析 |
5.4.4 无机纳微米粒子诱导调控CSPM的微结构模型 |
5.5 有机/无机纳微米粒子复合调控CSPM微观结构及机理分析 |
5.5.1 孔结构分析 |
5.5.2 ITZ分析 |
5.5.3 水化机理及物相分析 |
5.5.4 SAE改性CSPM的水化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CSPM与基体混凝土的高兼容研究 |
6.1 界面力学性能 |
6.1.1 界面劈裂抗拉强度 |
6.1.2 界面抗折强度 |
6.1.3 界面粘结热震循环稳定性 |
6.2 收缩兼容性 |
6.3 CSPM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6.3.1 氯离子扩散系数 |
6.3.2 电通量 |
6.3.3 寿命预测 |
6.4 界面微观结构分析 |
6.4.1 SEM分析 |
6.4.2 孔结构分析 |
6.5 界面微观结构模型 |
6.5.1 CSPM不同浇注时间的界面粘结模型 |
6.5.2 纳微米改性CSPM的界面粘结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9)深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1 研究项目概况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4.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 |
1.4.2 C35P10 补偿收缩混凝土设计研究 |
1.4.3 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研究 |
第2章 新型混凝土输送梭槽研究 |
2.1 梭槽支撑架搭设参数设计及验算 |
2.2 钢套筒搭设坡度试验设计、钢套筒制作与吊装 |
2.2.1 钢套筒搭设坡度试验设计 |
2.2.2 钢套筒的设计及吊装 |
2.3 混凝土输送系统平面布置 |
2.4 小结 |
第3章 C35P10 补偿收缩混凝土试验研究 |
3.1 原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选择 |
3.1.1 水泥 |
3.1.2 粉煤灰 |
3.1.3 矿粉 |
3.1.4 骨料 |
3.1.5 膨胀剂 |
3.1.6 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防水剂 |
3.1.7 聚丙烯纤维 |
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
3.2.1 混凝土配合比理论 |
3.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条件 |
3.2.3 配合比设计的规范标准 |
3.2.4 配合比计算书 |
3.2.5 配合比调整确定 |
3.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分析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3.3.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浇筑及性能控制研究 |
4.1 施工准备设计 |
4.1.1 编制施工方案 |
4.1.2 资源配置 |
4.1.3 现场准备 |
4.1.4 与搅拌站的对接协调 |
4.2 混凝土浇筑 |
4.2.1 混凝土浇筑供应流程 |
4.2.2 混凝土现场浇筑 |
4.3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
4.3.1 泌水形成原因 |
4.3.2 泌水对混凝土性能危害 |
4.3.3 泌水处理措施 |
4.4 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处理 |
4.4.1 裂缝成因分析 |
4.4.2 表面裂缝控制 |
4.5 小结 |
第5章 混凝土蓄水养护技术及温度监控研究 |
5.1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并确定蓄水深度 |
5.1.1 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计算 |
5.1.2 混凝土表面控制温度计算 |
5.1.3 确定蓄水深度 |
5.2 蓄水保温养护工艺操作流程 |
5.2.1 工艺流程图 |
5.2.2 工艺操作要点 |
5.3 工程混凝土温度监测及调整控制 |
5.3.1 混凝土温度测试工艺 |
5.3.2 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混凝土材料质量 |
6.1 力学性能 |
6.2 抗渗性能测试 |
6.3 限制膨胀率检测 |
6.4 外观质量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外加剂检测报告 |
2.膨胀剂检测报告 |
3.矿粉检测报告 |
4.粉煤灰检测报告 |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
6.混凝土膨胀率检验报告 |
个人简介 |
(10)锆硅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锆硅渣 |
1.1.1 锆硅渣的形成及污染 |
1.1.2 锆硅渣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 发泡混凝土砌块 |
1.2.1 我国建筑保温现状 |
1.2.2 墙体节能技术及保温材料 |
1.2.3 发泡混凝土特点及性能 |
1.2.4 发泡混凝土中掺合料的应用 |
1.3 水泥基灌浆料 |
1.3.1 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
1.3.2 水泥基灌浆料的概述 |
1.3.3 国内外水泥基灌浆料的发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设备仪器及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
2.3.2 锆硅渣处理 |
2.3.3 锆硅渣活性试验方法 |
2.3.4 锆硅渣性能检测 |
2.3.5 发泡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3.6 水泥基灌浆料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锆硅渣性能及作为掺合料研究 |
3.1 锆硅渣基本性质研究 |
3.1.1 锆硅渣成分及物相组成 |
3.1.2 锆硅渣热分析 |
3.1.3 锆硅渣微观形貌分析 |
3.2 锆硅渣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 |
3.3 锆硅渣活性试验及力学性能分析 |
3.3.1 抗压强度分析 |
3.3.2 抗折强度分析 |
3.4 XRD分析锆硅渣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3.5 锆硅渣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砌块性能 |
4.1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与纯水泥发泡混凝土宏观比较 |
4.2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与吸水率的关系 |
4.4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与导热系数关系 |
4.5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双氧水的用量及孔结构的关系 |
4.6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基灌浆料研究 |
5.1 水泥基灌浆料基础配方及性能 |
5.1.1 组分对水泥基灌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5.1.2 组分对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影响 |
5.2 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2.1 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的制备 |
5.2.2 锆硅渣对水泥基灌浆料流动度的影响 |
5.2.3 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试验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和掺合料在应用上的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凝土刚性自防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钱彦磊.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混凝土管片开裂对使用性能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D]. 唐冬云. 广西大学, 2020(02)
- [3]保障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D]. 姚卫忠. 江苏大学, 2020(02)
- [4]相变成膜无渗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石博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D]. 王冉冉. 广西大学, 2019(03)
- [6]装配式发泡混凝土填充墙耐久性试验研究[D]. 程龙. 东南大学, 2019(05)
- [7]材料组成和工艺方法对聚合物修补砂浆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志航. 长安大学, 2019(01)
- [8]基于纳微米改性的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研究[D]. 梅军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深基坑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 孙驰.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10]锆硅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王建飞.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