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酸乙酯市场趋势继续看好(论文文献综述)
刘菲[1](2021)在《聚乳酸-壳聚糖可降解超滤膜制备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超滤膜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产生了大量废弃的超滤膜,形成新的白色污染。本文以聚乳酸(PLA)、壳聚糖(CS)为膜材料,通过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可降解聚乳酸-壳聚糖超滤膜,研究了膜制备条件及性能对膜应用和降解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汉森溶解度参数理论确定了与聚乳酸充分相容的四种溶剂:乙酸(HOAc)、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丙酮(Ac)和乙酸乙酯(EAc)。采用NIPS法以水为凝胶浴制备了不同结构与性能的PLA超滤膜。结果表明,乙酸(HOAc)溶剂对聚乳酸的溶解能力较强,铸膜液粘度低,发生瞬时分相;与其他溶剂相比,形成膜的断面指状孔所占面积比例大,海绵状孔所占面积比例小;膜机械性能较弱;纯水通量相对较高,达90.31L·m-2·h-1,但截留性能差,酵母截留率仅为75%。然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纯水通量,从改变膜的孔径大小入手,以乙酸(HOAc)为溶剂,不同壳聚糖浓度的乙酸溶液作为凝胶浴,采用相转化法(NIPS)制备PLACS超滤膜。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以颗粒形式存在于PLA膜孔径内表面。与PLA膜相比孔径增大,纯水通量由PLA膜的90.31L·m-2·h-1增大至PLACS膜的120.14L·m-2·h-1,酵母截留率由PLA膜的75%提高至PLACS膜的99%。进而,以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浸渍液,对PLA膜表面进行涂覆,制备PLA/CS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PLA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LA膜相比,PLA/CS膜表面亲水性能显着提高,亲水角由104.1°降低至84.72°,孔径减小;纯水通量与浸渍液中壳聚糖浓度成反比,浓度过高不利于膜分离性能的提高,当CS浓度为0.25wt%时膜的分离性能最佳。最后,以水、氢氧化钠碱溶液为降解液,研究了PLA、PLACS、PLA/CS膜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S的加入会加快膜的降解,PLACS和PLA/CS膜的孔径与其降解失重率呈正比,孔径越大降解率越高;三种膜降解失重率均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比率从小到大依次为PLA膜、PLA/CS膜、PLACS膜;在碱液中的降解失重率均高于在水中的。碱浓度越大、温度越高,降解失重率越高,膜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70℃降解温度下,最快可在2小时内完成100%降解。降解失重率从低到高依次为PLA膜、PLA/CS膜、PLACS膜。
苏文超[2](2020)在《酸啤酒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啤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精酿啤酒不断崛起,酸啤酒是精酿啤酒中的高端产品,故酸啤酒的研究对推动精酿啤酒市场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文选取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三种乳酸杆菌用于酸化过程。通过单因素分析,以酸化麦汁p H值为评价指标,探究原麦汁浓度、酸化温度、接种量和酸化时间对酸化麦汁p H值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不同酸化菌株的最佳酸化工艺参数。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乳杆菌最佳酸化工艺参数为原麦汁浓度14°P,酸化温度37℃,接种量1×107CFU/m L,酸化时间72 h,最终酸化麦汁的p H值为3.70;(2)嗜酸乳杆菌最佳酸化工艺参数为原麦汁浓度12°P,酸化温度35℃,接种量1×107CFU/m L,酸化时间72 h,最终酸化麦汁的p H值为3.58;(3)保加利亚乳杆菌最佳酸化工艺参数为原麦汁浓度14°P,酸化温度为42℃,接种量1×107CFU/m L,酸化时间72 h,最终酸化麦汁的p H值为3.47。然后分别选用每种酸化菌株的最佳酸化工艺参数用于麦汁酸化,对三种酸化麦汁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化麦汁中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高于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且p H值也是最低的,证明其酸化性能最好,故筛选出保加利亚乳杆菌是麦汁酸化的最适菌株,将之用于酸啤酒生产。然后,采用(a)酸化麦汁与正常发酵的啤酒按照1:1、1:2、1:4的比例进行混合、(b)麦汁酸化结束直接煮沸进行酸啤酒酿造,将这两种酿造方式生产的酸啤酒进行对照,通过对不同成品酸啤酒进行感官品评、理化指标测定和风味物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麦汁酸化结束直接煮沸的方式酿造出的成品酸啤酒在外观、杀口力、风味协调性、酸感4个方面都较突出,酯香味和醇厚感也令人满意,只是泡持性稍差,但总体要明显优于酸化麦汁与正常发酵啤酒按比例混合酿造出的酸啤酒;(2)由麦汁酸化结束、直接煮沸、添加啤酒花的方式酿造出的成品酸啤酒的真正发酵度为78.5%,高于其他成品酸啤酒,双乙酰含量最低,其他指标均达到国标要求;(3)由麦汁酸化结束直接煮沸的方式酿造出的成品酸啤酒有机酸含量最为丰富,酯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中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乳酸乙酯的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1.75 mg/L、0.65 mg/L、28.79 mg/L。综上所述,保加利亚乳杆菌是酸啤酒酿造最适合的酸化菌株;麦汁酸化结束直接煮沸、添加啤酒花进行酸啤酒酿造的方式是最佳酸啤酒酿造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对比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和酒花添加量对酸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分析来对酸啤酒的酿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探究,得到酸啤酒的最佳酿造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1.4℃,酵母接种量为1.51×107CFU/m L,酒花添加量为1.2‰,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酿造出的成品酸啤酒感官评分为92分;成品酸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为14.05°P,酒精度为5.92%,真正发酵度高达85.3%,p H值为3.52,双乙酰及其他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乳酸含量1830 mg/L,乙酸乙酯含量18.24 mg/L,乙酸异戊酯含量0.58 mg/L,乳酸乙酯含量31.02 mg/L;酸啤酒的酒体呈浅黄色,泡沫洁白细腻,果香味浓郁,杀口力强,口感醇厚,酯香味突出,口味丰富,酸感均衡,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酸啤酒。
王瑾[3](2019)在《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基吡拉西坦,通用名卡非多,是一种可以促进认知能力,增强记忆力的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研究认为该药可以增加脑细胞的能量供应,提高脑细胞活性,促进脑代谢和血液循环,并且可以选择性作用于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通路,从而达到改善学习记忆功能。该药对于老年痴呆症有明显的恢复和改善作用,因此收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老年痴呆症以及治疗其药物的概况,综述了苯基吡拉西坦及重要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设计了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路线。在合成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时,研究运用了两条合成路线,路线一是以苯乙腈为原料,以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与氯乙酸乙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收率为90.60%。然后以镍为催化剂,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加氢还原氰基后合环生成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收率为89%。此路线避免了使用氢化钠一类强碱,避免氢气的产生,催化加氢还原的产物在高压釜中合环,将三步反应缩短为两步操作。路线二是以4-氨基-3-苯基丁酸盐酸盐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和甲醇反应生成4-氨基-3-苯基丁酸甲酯,加入三乙胺中和盐酸和催化剂,然后加热发生胺酯交换,合环生成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收率为94.08%,反应简单而且收率较高。随后4-苯基-2-吡咯烷酮在氢化钠作用下与溴乙酸乙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收率为90.02%。最后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和氨水发生胺酯交换生成苯基吡拉西坦,收率为93.34%。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以上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两条路线的总收率分别为67.74%和70.58%。产物和中间体经过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与分析。
陈长安[4](2019)在《α-单溴代酮及草铵膦的合成工艺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草铵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其除草谱广、效率高、可降解。作为仅次于草甘膦的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性除草剂草铵膦,随着抗除草剂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不断被推广种植,草铵膦的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α-单溴代酮是许多天然产物合成中具有价值的构建单元,同时也是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基本中间体。α-单溴代酮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有机合成中,例如用于溴的烷基化、合成咪唑及噻唑等杂环类天然产物。因此,开发出快速、高选择性、绿色、简捷地合成α-单溴代酮的方法尤为重要。本论文设计出了一条草铵膦的合成新工艺,并对草铵膦合成工艺路线进行了探索和条件优化。该路线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工业化潜能。由于草铵膦合成路线中涉及到α-单溴代酮的合成,我们对典型α-单溴代酮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探索与优化,并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论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综述α-单溴代酮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并且对草铵膦以及其合成工艺进行了具体介绍。第二章研究了α-单溴代酮的合成方法,并且优化其反应条件以及后处理条件,得到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完成了γ-丁内酯、二氢查尔酮、乙酰乙酸叔丁酯、1,3-环己二酮、苯乙酮五种典型酮类化合物的单溴取代合成。第三章对新设计的草铵膦合成工艺路线进行研究并优化,本路线以低廉的γ-丁内酯经溴代、氨基化反应,氨基保护反应,开环氯化反应,经阿尔布佐夫反应后,盐酸酸化氨化成盐得到产物草铵膦,反应总收率达到21%,该路线降低了成本,条件温和,具有工业化的潜能。第四章对α-单溴代酮以及草铵膦合成工艺路线中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和质谱的测试与分析,并与文献数据库中的标准谱图进行对照确认。第五章总结α-单溴代酮的合成工艺以及草铵膦合成工艺。
李媛媛[5](2019)在《苹果树枝中根皮素的提取纯化、载药体系构建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广泛,资源丰富,而每年因苹果树修剪等原因产生大量的苹果树枝,多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苹果树枝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其中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根皮苷和根皮素含量较高,根皮素作为根皮苷的苷元发挥主要的药理作用。根皮素具有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特性,具有很好的脂溶性,但是水溶性较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这些原因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针对根皮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理活性方面,根皮素的提取、纯化及其水溶性改善研究较少,且其提取纯化研究也主要是利用传统萃取分离技术,周期长,得率低,质量不高,而且较难扩大生产。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对苹果树枝中根皮素进行高效绿色提取,分离纯化提取液中的根皮素,获得高纯度根皮素,并以二种天然载体材料对根皮素进行负载,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如下:1、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为复合酶,采用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对苹果树枝进行预处理,提取根皮素的同时将部分根皮苷水解成根皮素,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预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以根皮素总提取率和根皮素提取率为指标(将预处理液中根皮苷按水解反应机理折算成根皮素,计算根皮素提取率),最终得到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5℃、酶解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3.5 h、酶的浓度为2.5%、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比例为3:1、表面活性剂的量为5%、料液比为1:11,在此条件下,根皮素总提取率为25.18 mg/g,根皮素提取率为7.26 mg/g。在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苹果树枝后,以超声-微波协同法对苹果树枝中的根皮素进行提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50W,料液比为1:20、表面活性剂的量为6.0%、微波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6 min,在此条件下,根皮素总提取率为28.21 mg/g,根皮素提取率为10.51 mg/g。采用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再以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苹果树枝能够增大根皮素的提取率,乙醇为溶剂热回流法根皮素总提取率为22.59 mg/g,根皮素提取率为0.33 mg/g。2、采用表面活性剂胶束浊点分离法将根皮素提取液进行相分离,根皮苷得率为85.4%,根皮素得率为84.9%。氯仿洗涤分相上层液,干燥后可以得到根皮苷含量为8.9%,根皮素含量为3.2%的固体粉末,进一步采用乙醇洗涤去除多糖等杂质、乙醇洗涤液加稀盐酸将根皮苷水解转化为根皮素,稀碱溶液中和,旋转蒸发去除乙醇,乙酸乙酯萃取,最终得到根皮素含量为59.63%的根皮素粗品。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水为反溶剂,利用反溶剂沉淀法对根皮素粗品进行纯化,以根皮素的纯度和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反溶剂沉淀纯化根皮素的最佳件为:溶剂与反溶剂的体积比1:10,沉积时间5 min,沉积温度28℃,根皮素粗品的浓度为46 mg/mL,根皮素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8.11%和86.74%。采用高效液相色法、红外光谱法、液相-质谱法和差示量热扫描法对纯化得到的根皮素样品进行测定,确定纯化后得到的样品即为根皮素。3、以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考察不同因素对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30 min,根皮素浓度150 mg/mL,根皮素与多孔淀粉的比例1:3,在此条件下,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载药量为12.8%,包封率为44.4%。通过扫描电镜对根皮素、多孔淀粉、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样品进行形态表征,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后的形态与空白载体基本一致,吸附介质和机械搅拌对多孔淀粉的形态和孔洞没有影响。多孔淀粉吸附根皮素后孔洞被根皮素填充,比表面积明显变小。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量热和热重综合分析得出,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后,根皮素的结晶度明显降低,根皮素基本以无定型态存在,热重曲线中,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样品的保留率介于根皮素和多孔淀粉之间,根据各物质的保留率,算出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载药量为13.7%,结果与HPLC测得的载药量基本一致。4、以乙醇为溶剂介质,将根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以物质的量比1:1制备根皮素包合物,木醋杆菌静态培养得到细菌纤维素,再对细菌纤维素进行冷冻、解冻处理,得到含水率为83.4%的细菌纤维素膜,以细菌纤维素膜对根皮素包合物水溶液进行吸附,冷冻干燥制备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样品,载药量为2.52%,包封率为57.20%。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和热重分析表明根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以物质的量1:1形成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膜中的纤维丝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吸附了根皮素包合物水溶液的细菌纤维在冷冻干燥后呈现出较细菌纤维素膜更加疏松的网状结构,根据热重曲线中各物质的保留率,算出细菌纤维素载药量为2.43%,结果与HPLC测定的载药量结果基本一致。5、测定了根皮素、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人工胃液、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人工胃液介质中分别为 29.07 μg/mL、40.43 μg/mL、49.14 mg/mL 和 48.87 mg/mL,在 pH 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介质中分别为28.93 μg/mL、44.29μg/mL、59.81 mg/mL、60.12 mg/mL,人工肠液介质中分别为 61.40μg/mL、81.90μg/mL、64.09 mg/mL 和 65.58 mg/mL,载药体系三种介质溶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均明显高于根皮素原药。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人工胃液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2.7倍、17.4倍、9.5倍;在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0.4倍、16.2倍、8.7倍;在人工肠液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7.8倍、7.3倍、5.9倍,载药体系能够明显提高根皮素的溶解度和溶出率。人工胃液、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根皮素及其载药体系在人工胃液和pH值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的稳定性较好,根皮素在人工肠液中较容易发生降解,以多孔淀粉、羟丙基-β-环糊精和细菌纤维素对根皮素负载,能够降低根皮素的降解速度,提高根皮素的稳定性。脂质抗氧化、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测定结果说明根皮素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而且经过负载后的根皮素体外抗氧化能力优于根皮素原粉。6、对根皮素、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大鼠体内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研究表明,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和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89倍、2.39倍、4.56倍。根皮素的组织分布情况表明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组大鼠心、肝、脾、肺、脑器官中根皮素最大浓度在给药后的1 h出现,灌胃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组在给药2 h后,心、肝、脾、肺、脑器官中根皮素浓度达到最大。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组大鼠脏器中最大根皮素浓度均高于根皮素原粉组,心脏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20、1.21、1.34倍,肝脏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58、1.88、1.94倍;肺脏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32、1.76、1.75倍,脾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63、1.89、1.86倍,脑中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3.00、3.90、5.10倍;根皮素、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组大鼠肾脏中根皮素浓度分别在给药后的4 h、6 h、4 h、6 h达到最大值,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根皮素包合物、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在肾脏中的最大组织浓度分别是根皮素原粉的1.46、1.59、1.83倍。
李端[6](2018)在《乙酸乙酯羰基化制丙酸的研究》文中提出丙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杀菌消毒等作用,且对人畜几乎无害,常用作食品添加剂、贮存饲料的保护剂,也是合成除草剂和纤维素丙酸酯类塑料的重要原料。而我国丙酸的生产量较小,供不应求,依赖进口,目前我国甲醇羰基化合成乙酸已实现工业化,且产量大于需求,市场竞争激烈,丙酸是醋酸生产过程中乙醇及其衍生物羰基化生成的主要副产物。目前在市场中丙酸的价格高,需求量大,故研究乙酸乙酯羰基化合成丙酸有利于醋酸联产丙酸工艺的开发,从而实现一套装置生产两种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以金属铑为催化剂以乙酸乙酯与CO为原料进行羰基化反应合成丙酸,优化反应条件,研究反应动力学,分离后续产品。以期实现工业化,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金属锆为材质的间歇搅拌式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羰基化反应合成丙酸的工艺条件和反应动力学。确定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质量70g的乙酸为溶剂,加入10g的碘乙烷为助化剂,5g+5g的碘化氢和碘化锂为添加剂,5g的乙酸乙酯,5g的水在催化剂为0.1g,压力4MPa,温度180℃,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乙酸乙酯的转化率达92.3%,丙酸以及丙酸酯的联合选择性达90.12%,在该条件下获得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得到反应稳定阶段的速率方程。以乙酸乙酯代替乙醇为原料,减少了醇在酸性条件下的酯化和分子间脱水等副反应,显着提高了丙酸产率。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使用Aspen Plus软件,在获得动力学数据的基础上,对制备丙酸的过程及后续分离的过程进行模拟,得到适宜条件为:羰基化反应釜温度为180℃,压力为4.0Mpa,精馏塔T1全塔理论级数为10,回流比0.76,进料位置为第6块板,精馏塔T2全塔理论级数为20,回流比11,进料位置为第10块板。在此条件下丙酸的纯度可达99.9%。
张金帅[7](2018)在《有机—无机杂多酸盐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研究》文中指出戊二醛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以环戊烯为原料催化氧化合成戊二醛的方法,展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催化过程一般包括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其中均相催化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的优点,但反应结束后催化剂难以和产物分离,不利于循环使用和产物的进一步提纯;多相催化虽克服了均相催化中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但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较低、反应时间较长、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体系兼具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优点,既解决了均相催化中催化剂难以回收的问题又克服了多相催化中反应速率慢、活性组分易流失以及选择性较低的缺点。本文设计了几条利用催化剂的反应控制相转移特征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新途径,同时还设计了几条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非均相催化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分别以甲基咪唑、吡啶、N,N-二甲基苄胺、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等为阳离子,以磷钨酸(H3PW12O40)或采用Dawson结构的PW4O163-、PW4O323-等为阴离子,合成了9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筛选出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为[π-C5H5NC16H33]3PW4O16,并通过FT-IR、31P MAS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在1,2-二氯乙烷溶剂体系中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Cat.):n(H2O2):n(CPE)=0.05:1.2:1,t=8 h,T=35 oC)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100%,戊二醛的选择性高达78%。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得到了60%以上的产率;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乙酸乙酯溶剂体系中非均相催化环戊烯选择性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Cat.):n(H2O2):n(CPE)=0.03:1.5:1,t=18 h,T=35 oC)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100%,戊二醛的选择性高达87%。催化剂循环使用7次后仍得到了80%以上的产率。(2)分别以甲基咪唑、吡啶、N,N-二甲基苄胺、N,N-二甲基十六烷-1-胺等为母体,在上面键合上磺酸(和1,3-丙磺酸内酯键合)作为阳离子,并以H3PW12O40、PW4O163-、PW4O323-等为阴离子,合成了16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筛选出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为[C16H33N(CH3)2(CH2)3SO3H]3PW4O16,并通过FT-IR、TG等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丙酮体系中非均相催化环戊烯选择性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Cat.):n(H2O2):n(CPE)=0.05:2.2:1,t=8 h,T=35 oC)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97%,戊二醛的产率为65%。(3)合成了一系列分别掺杂Ti(Ⅳ)、Mn(Ⅱ)、Co(Ⅱ)、Zr(Ⅳ)等过渡金属离子具有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功能的有机-无机杂多酸盐催化剂,从中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为[π-C5H5NC16H33]2Ti1/4PW4O32,并通过FT-IR、XRD、ICP-AES等手段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乙酸乙酯溶剂体系中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性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Cat.):n(H2O2):n(CPE)=0.05:1.5:1,t=12h,T=35 oC)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100%,戊二醛的选择性高达81%。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得到了76%以上的产率。(4)合成了一系列掺杂了Fe(Ⅲ)、Ti(Ⅳ)过渡金属离子的有机-无机杂多酸盐催化剂,并从中筛选出两种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C6H5N(CH3)2(CH2)3SO3H]2Fe1/3PW4O16和[C6H5N(CH3)2(CH2)3SO3H]Ti1/2PW4O16。研究了催化剂[C6H5N(CH3)2(CH2)3SO3H]2Fe1/3PW4O16在丙酮体系中非均相催化环戊烯选择性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Cat.):n(H2O2):n(CPE)=0.05:2:1,t=6 h,T=35oC)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99%,戊二醛的选择性高达64%,并分别讨论了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C6H5N(CH3)2(CH2)3SO3H]Ti1/2PW4O16在丙酮体系中非均相催化环戊烯选择性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Cat.):n(H2O2):n(CPE)=0.05:2:1,t=3 h,T=35oC)下,环戊烯的转化率达99%,戊二醛的选择性高达69%,并分别讨论了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本文设计合成了几条利用有机-无机杂多酸盐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功能或在非均相体系中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叶丽娜,陈见[8](2015)在《氯化锌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实验探究》文中指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高校有机化学实验中一个典型实验,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常常会采用使某一种反应物过量,转移走产物和加入一些酸催化剂的方法。本实验应用安全、廉价、方便的路易斯酸氯化锌做催化剂,研究酯化反应中酸与醇最佳配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合成的影响,找到三者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路易斯酸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较好,产率较高。
苏光耀[9](2014)在《两级ASBR-SBR工艺处理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在采用酯化法生产乙酸乙酯及乙酸丁酯时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故研究该类废水高效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某乙酸乙酯企业生产废水为原水,采用两级ASBR与SBR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考察了两级ASBR反应器的启动过程,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下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并研究了后续处理工艺(SBR)的运行工况旨在探讨两ASBR-SBR工艺处理此类废水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对调节釜底残液pH值的碱剂进行了选择,最佳碱剂确定为Ca(OH)2,在pH值为9.0,搅拌速度为60r/min,温度在50oC的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为30.77%。(2)完成了ASBR反应器的启动,启动完成后COD去除率在90%,出水pH值为8.0,出水SS为430mg/L。在此过程中当容积负荷突然提高35%,COD去除率6天后就恢复到86%,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排水比为1/5时,将进水COD浓度为12360mg/L增加为14012mg/L,反应器受到冲击后乙酸及丙酸积累增加,乙酸峰值出现时间向后推迟1小时。(3)一级ASBR进水方式为瞬时进水时,在进水COD为13000mg/L左右pH值为5.25,周期为24h,排水比为四分之一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在94%左右,出水VFA为150mg/L,出水碱度为980mg/L。反应器能在占反应周期四分之一的时间内pH值低于6.5的条件下稳定运行,表明ASBR工艺具有碱度最小化特征。二级ASBR工艺在常温下运行,COD的去除率在65%左右,出水COD在260mg/L左右。(4)在SBR阶段,COD去除率达80%,NH3-N去除率达97%。两级ASBR-SBR工艺对乙酸乙酯及乙酸丁酯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并且出水中的COD≤60mg/L,NH3-N≤5mg/L。
朱颖铭[10](2014)在《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研究》文中提出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反应是生产乙醇的一种新方向,其关键是催化剂和工艺条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铜系催化剂。本文用不同催化剂组成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催化剂,并用四种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反应有较高活性。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评价,并通过对催化剂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的Cu/Zn摩尔比等工艺条件的考察,对加氢工艺条件进行最优化,以求使催化剂达到最佳活性及对目的产物有最高的活性。本文使用XRD、H2-TPR、TGA、TEM及XPS等催化剂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浸渍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和用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Si催化剂,在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反应中都有很高的活性,乙酸乙酯转化率都高于65%,且乙醇的选择性都在90%以上。其中硅酸钠作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Si催化剂在200℃下烧5小时,在还原温度300℃,反应温度为250℃,反应压力为2MPa,质量空速为2h-1条件下反应,乙酸乙酯转化率可达81.6%。铜系催化剂中Zn作为改性金属加入可以增加催化剂活性中心金属Cu的催化活性。Zn的加入使催化剂有明显的介孔特征,增大了催化剂的孔径和Cu的分散性,减小了比表面积和Cu金属的颗粒大小,从而极大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研究发现,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影响催化剂活性中心Cu的分散性和晶粒尺寸,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催化剂的活性。在焙烧温度为500℃,反应温度为250℃,反应压力为2MPa的反应条件下,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催化效果最好,因此共沉淀法是制备乙酸乙酯加氢催化剂的最好方法。
二、乙酸乙酯市场趋势继续看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酸乙酯市场趋势继续看好(论文提纲范文)
(1)聚乳酸-壳聚糖可降解超滤膜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膜分离简介 |
1.1.1 膜与膜分离概述 |
1.1.2 膜分离技术 |
1.1.3 膜分离的特点 |
1.1.4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2 超滤膜及其应用 |
1.3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 |
1.3.1 聚乳酸材料 |
1.3.2 壳聚糖(CS) |
1.4 PLA膜制备方法 |
1.5 PLA膜的改性 |
1.5.1 共混改性 |
1.5.2 表面涂覆改性 |
1.5.3 表面接枝的改性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溶剂对PLA膜结构及性能影响 |
2.1 本章研究思路 |
2.2 PLA膜的制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PLA膜制备过程 |
2.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铸膜液粘度 |
2.3.2 凝胶动力学测试 |
2.3.3 水接触角 |
2.3.4 膜的厚度 |
2.3.5 膜的孔隙率 |
2.3.6 膜孔径 |
2.3.7 膜机械强度 |
2.3.8 ATR-FTIR |
2.3.9 SEM |
2.3.10 TGA |
2.3.11 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LA铸膜液凝胶动力学 |
2.4.2 水接触角 |
2.4.3 膜孔隙率 |
2.4.4 膜孔径 |
2.4.5 膜机械性能 |
2.4.6 ATR-FTIR分析 |
2.4.7 SEM分析 |
2.4.8 TGA分析 |
2.4.9 纯水通量及截留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壳聚糖凝胶浴对PLA膜结构及性能影响 |
3.1 本章研究思路 |
3.2 PLA_(CS)超滤膜的制备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器材及装置 |
3.2.3 PLA_(CS)膜的制备 |
3.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凝胶动力学 |
3.4.2 水接触角 |
3.4.3 膜孔隙率 |
3.4.4 膜孔径 |
3.4.5 膜机械性能 |
3.4.6 ATR-FTIR分析 |
3.4.7 SEM分析 |
3.4.8 TGA分析 |
3.4.9 纯水通量及截留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壳聚糖浸渍改性PLA超滤膜 |
4.1 本章研究思路 |
4.2 PLA/CS超滤膜的制备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器材及装置 |
4.2.3 表面改性膜的制备 |
4.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水接触角 |
4.4.2 膜的孔隙率 |
4.4.3 膜孔径 |
4.4.4 膜机械性能 |
4.4.5 ATR-FTIR |
4.4.6 SEM分析 |
4.4.7 TGA分析 |
4.4.8 纯水通量及截留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LA及复合膜的降解性能研究 |
5.1 本章研究思路 |
5.1.1 降解反应机理 |
5.2 降解实验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器材 |
5.3 PLA_(CS)膜降解性能 |
5.3.1 凝胶浴壳聚糖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5.3.2 温度对PLA_(CS)膜降解性能的影响 |
5.3.3 碱液浓度对PLA_(CS)膜降解性能的影响 |
5.4 PLA/CS膜降解性能 |
5.4.1 浸渍液壳聚糖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5.4.2 温度对PLA/CS膜降解性能的影响 |
5.4.3 碱液浓度对PLA/CS膜降解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酸啤酒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啤酒研究进展 |
1.1.1 啤酒文化与历史发展 |
1.1.2 啤酒的营养价值 |
1.1.3 啤酒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1.2 酸啤酒的研究概况 |
1.2.1 酸啤酒的介绍 |
1.2.2 酸啤酒的研究进展 |
1.3 酸啤酒的生物酸化技术 |
1.4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实验原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4 主要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麦汁生物酸化工艺流程 |
2.2.2 麦汁生物酸化工艺操作要点 |
2.2.3 酸啤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
2.2.4 酸啤酒酿造工艺操作要点 |
2.3 不同酸化菌株的麦汁酸化工艺优化试验方法 |
2.3.1 不同乳酸杆菌的酸化工艺单因素试验 |
2.3.1.1 植物乳杆菌酸化工艺单因素试验 |
2.3.1.2 嗜酸乳杆菌酸化工艺单因素试验 |
2.3.1.3 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化工艺单因素试验 |
2.3.2 不同乳酸杆菌的酸化工艺正交试验 |
2.4 酸啤酒酿造方式对比研究试验方法 |
2.5 酸啤酒酿造工艺优化试验方法 |
2.5.1 酸啤酒酿造工艺单因素优化试验 |
2.5.2 酸啤酒酿造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 |
2.6 分析方法 |
2.6.1 生物酸化麦汁及成品酸啤酒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6.1.1 生物酸化麦汁乳酸菌数量的测定 |
2.6.1.2 生物酸化麦汁乳酸含量的测定 |
2.6.1.3 生物酸化麦汁黏度的测定 |
2.6.1.4 生物酸化麦汁α-氨基氮的测定 |
2.6.1.5 酸啤酒浊度的测定 |
2.6.1.6 酸啤酒泡持性的测定 |
2.6.1.7 酸啤酒酒精度的测定 |
2.6.1.8 酸啤酒二氧化碳的测定 |
2.6.1.9 酸啤酒真正发酵度的测定 |
2.6.1.10 酸啤酒双乙酰的测定 |
2.6.1.11 生物酸化麦汁和酸啤酒pH值的测定 |
2.6.1.12 生物酸化麦汁和酸啤酒色度的测定 |
2.6.1.13 生物酸化麦汁和酸啤酒总酸的测定 |
2.6.1.14 生物酸化麦汁和酸啤酒苦味值的测定 |
2.6.2 成品酸啤酒风味物质的测定方法 |
2.6.2.1 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
2.6.2.2 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
2.6.3 酸啤酒感官品评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酸化菌株的麦汁酸化工艺优化结果分析 |
3.1.1 植物乳杆菌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1.1.1 原麦汁浓度对植物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1.2 酸化温度对植物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1.3 接种量对植物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1.4 酸化时间对植物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2 植物乳杆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1.3 嗜酸乳杆菌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1.3.1 原麦汁浓度对嗜酸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3.2 酸化温度对嗜酸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3.3 接种量对嗜酸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3.4 酸化时间对嗜酸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4 嗜酸乳杆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1.5 保加利亚乳杆菌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1.5.1 原麦汁浓度对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5.2 酸化温度对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5.3 接种量对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5.4 酸化时间对保加利亚乳杆菌酸化性能的影响 |
3.1.6 保加利亚乳杆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1.7 不同酸化麦汁的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
3.1.8 本节小结 |
3.2 酸啤酒酿造方式对比结果及其对风味物质的影响分析 |
3.2.1 不同成品酸啤酒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
3.2.2 不同成品酸啤酒风味物质结果分析 |
3.2.3 不同成品酸啤酒感官品评结果分析 |
3.2.4 本节小结 |
3.3 酸啤酒酿造工艺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酸啤酒酿造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3.1.1 发酵温度对酸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3.1.2 酵母接种量对酸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3.1.3 酒花添加量对酸啤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3.2 酸啤酒酿造工艺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3.3.3 酸啤酒的最佳酿造工艺 |
3.3.4 本节小结 |
3.4 成品酸啤酒理化指标测定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结果分析 |
3.4.1 成品酸啤酒理化指标的测定 |
3.4.2 成品酸啤酒风味物质的测定 |
3.4.3 本节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老年痴呆症的概述 |
1.2 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概述 |
1.2.1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种类 |
1.2.2 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市场前景 |
1.3 吡拉西坦概述 |
1.3.1 吡拉西坦的研究历程 |
1.3.2 吡拉西坦类促智药的结构修饰 |
1.4 苯基吡拉西坦简介 |
1.4.1 理化性质 |
1.4.2 作用机理 |
1.5 苯基吡拉西坦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综述 |
1.5.1 中间体4-苯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方法 |
1.5.2 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方法 |
1.5.3 本文采用的合成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化学原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分析方法简介 |
2.3.1 定性分析方法 |
2.3.1.1 红外光谱分析法 |
2.3.1.2 熔点测定法 |
2.3.1.3 核磁共振波谱法 |
2.3.1.4 薄层吸附层析法 |
2.3.2 定量分析方法 |
2.3.2.1 气相色谱法 |
2.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本实验采用的合成路线 |
3.2 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化合物1)的反应研究 |
3.2.1 反应方程式 |
3.2.2 反应机理 |
3.2.3 反应步骤 |
3.2.4 工艺框图 |
3.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4-苯基-2-吡咯烷酮(化合物2)的合成路线1 |
3.3.1 反应方程式 |
3.3.2 反应机理 |
3.3.3 反应步骤 |
3.3.4 工艺框图 |
3.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4-苯基-2-吡咯烷酮(化合物2)的合成路线2 |
3.4.1 反应方程式 |
3.4.2 反应机理 |
3.4.3 反应步骤 |
3.4.4 工艺框图 |
3.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化合物3)的合成 |
3.5.1 反应方程式 |
3.5.2 反应机理 |
3.5.3 反应步骤 |
3.5.4 工艺框图 |
3.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 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 |
3.6.1 反应方程式 |
3.6.2 反应机理 |
3.6.3 反应步骤 |
3.6.4 工艺框图 |
3.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结构表征与分析 |
4.1 3-氰基-3-苯基丙酸乙酯的表征与分析 |
4.1.1 红外表征与分析 |
4.1.2 核磁表征与分析 |
4.2 4-苯基-2-吡咯烷酮的表征与分析 |
4.2.1 熔点的测定 |
4.2.2 红外表征与分析 |
4.2.3 核磁表征与分析 |
4.3 4-苯基-2-吡咯烷酮-1-乙酸乙酯的表征与分析 |
4.3.1 红外表征与分析 |
4.3.2 核磁表征与分析 |
4.4 苯基吡拉西坦的表征与分析 |
4.4.1 红外表征与分析 |
4.4.2 核磁表征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α-单溴代酮及草铵膦的合成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1 α-单溴代酮的合成方法概述 |
1.1.1 利用NBS合成α-单溴代酮 |
1.1.2 利用溴化铜合成α-单溴代酮 |
1.1.3 利用溴素合成α-单溴代酮 |
1.1.4 利用其它溴代试剂合成α-单溴代酮 |
1.2 α-单溴代酮的合成应用概述 |
1.2.1 构建C-S等键 |
1.2.2 合成噻唑类天然产物 |
1.2.3 合成咪唑类天然产物 |
1.2.4 在法沃尔斯基重排上的应用 |
1.3 草铵膦简介 |
1.3.1 除草剂的市场 |
1.3.2 草铵膦介绍 |
1.4 草铵膦合成方法 |
1.4.1 草铵膦的逆合成分析 |
1.4.2 膦中间体的合成 |
1.4.3 草铵膦合成路线综述 |
1.4.4 合成路线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5.1 α-单溴代酮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1.5.2 草铵膦的合成新工艺探索及优化 |
第2章 α-单溴代酮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α-溴-γ-丁内酯的合成 |
2.2.2 2-溴-1,3-二苯基丙酮的合成 |
2.2.3 2-溴-3-氧代丁酸叔丁酯的合成 |
2.2.4 2-溴-1,3-环己二酮的合成 |
2.2.5 2-溴苯乙酮的合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草铵膦合成工艺及条件优化 |
3.1 草铵膦合成的工艺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草铵膦的合成过程 |
3.3.1 α-溴-γ-丁内酯(化合物1)的合成 |
3.3.2 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化合物2)的合成 |
3.3.3 (2-氧代四氢呋喃-3-基)氨基甲酸乙酯(化合物3)的合成 |
3.3.4 4-氯-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乙酯(化合物4)的合成 |
3.3.5 4-乙氧基-4-甲基膦酰基-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乙酯(化合物5)的合成 |
3.3.6 草铵膦铵盐(化合物6)的合成 |
3.4 机理分析与结果讨论 |
3.4.1 γ-丁内酯的溴代反应 |
3.4.2 氨基化反应 |
3.4.3 氨基保护反应 |
3.4.4 氯化开环反应 |
3.4.5 阿尔布佐夫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成中间体的核磁与质谱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分析试剂和测试仪器 |
4.2 α-单溴代酮产物的核磁与质谱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α-溴-γ-丁内酯的表征与分析 |
4.2.2 2-溴-3-氧代丁酸叔丁酯的表征与分析 |
4.2.3 2-溴-1,3-环己二酮的表征与分析 |
4.2.4 2-溴-1,3-二苯基丙酮的表征与分析 |
4.2.5 2-溴苯乙酮的表征与分析 |
4.3 草铵膦工艺合成的中间体及产物的核磁与质谱测试与分析 |
4.3.1 α-溴-γ-丁内酯的表征与分析 |
4.3.2 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的表征与分析 |
4.3.3 (2-氧代四氢呋喃-3-基)氨基甲酸乙酯的表征与分析 |
4.3.4 4-氯-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乙酯的表征与分析 |
4.3.5 草铵膦铵盐的表征与分析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苹果树枝中根皮素的提取纯化、载药体系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苹果树概况 |
1.2.1 苹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
1.2.2 我国苹果树资源分布 |
1.2.3 功能性化学成分 |
1.2.4 活性成分作用研究 |
1.2.5 经济利用 |
1.3 根皮素研究概况 |
1.3.1 根皮素的理化性质 |
1.3.2 根皮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3 根皮素的生物活性 |
1.3.4 根皮素的制取方法 |
1.3.5 根皮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 |
1.3.6 根皮素的增溶及稳定性研究 |
1.4 现代提取、分离技术 |
1.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1.4.2 超声波萃取技术 |
1.4.3 微波萃取技术 |
1.4.4 酶法提取技术 |
1.4.5 半仿生提取技术 |
1.4.6 膜分离技术 |
1.4.7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
1.4.8 分子印迹分离技术 |
1.4.9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 |
1.5 难溶性药物增溶方法 |
1.5.1 合成前体药物 |
1.5.2 胶束增溶 |
1.5.3 环糊精包合 |
1.5.4 固体分散体 |
1.5.5 微粉化 |
1.5.6 纳米技术 |
1.6 多孔淀粉、细菌纤维载药研究 |
1.6.1 多孔淀粉载药研究 |
1.6.2 细菌纤维素载药研究 |
1.7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苹果树枝根皮素的提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HPLC法测定根皮苷与根皮素 |
2.3.2 提取率计算 |
2.3.3 不同溶剂提取苹果树枝根皮素 |
2.3.4 不同方法提取苹果树枝根皮素 |
2.3.5 酶法处理苹果树枝 |
2.3.6 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工艺优化 |
2.3.7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根皮素工艺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根皮苷和根皮素的标准曲线 |
2.4.2 溶剂种类、提取方法及酶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4.3 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单因素结果 |
2.4.4 表面活性剂胶束辅助酶法预处理响应面结果 |
2.4.5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单因素结果 |
2.4.6 苹果枝提取液中根皮苷与根皮素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3 根皮素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根皮素提取液的制备 |
3.3.2 根皮素的富集 |
3.3.3 反溶剂沉淀法纯化根皮素 |
3.3.4 根皮素的鉴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根皮素的分离与富集结果 |
3.4.2 反溶剂沉淀法纯化根皮素单因素结果 |
3.4.3 反溶剂沉淀法纯化根皮素响应面设计与结果 |
3.4.4 根皮素的鉴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制备 |
4.3.2 理化表征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
4.4.2 多孔淀粉负载根皮素的表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制备 |
5.3.2 理化表征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制备结果 |
5.4.2 细菌纤维素负载根皮素包合物的表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根皮素载药体系的体外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体外溶出实验 |
6.3.2 体外抗氧化实验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饱和溶解度结果 |
6.4.2 体外溶出结果 |
6.4.3 体外抗氧化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根皮素载药体系的药代动力学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生物利用度测定 |
7.3.2 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测定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生物利用度结果 |
7.4.2 组织分布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乙酸乙酯羰基化制丙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丙酸的概述 |
1.1.2 丙酸的主要用途 |
1.2 丙酸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
1.2.1 丙酸的生产的现状 |
1.2.2 国内丙酸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
1.3 丙酸的合成工艺 |
1.3.1 丙醛氧化法 |
1.3.2 乙烯直接羰基合成法(Reppe) |
1.3.3 轻质烃氧化法 |
1.3.4 其他方法 |
1.4 醇羰基化合成反应 |
1.4.1 甲醇羰基化的研究进展 |
1.4.2 甲醇羰基化的反应机理 |
1.4.3 乙醇羰基化反应机理 |
1.4.4 羰基化过程催化剂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2.3 产物分析 |
第三章 乙酸乙酯羰基化反应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反应机理研究 |
3.3 羰基化反应工艺条件研究 |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2 转速的影响 |
3.3.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3.3.4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3.3.5 助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6 添加剂的影响 |
3.3.7 水含量的影响 |
3.3.8 温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4.1 CO的消耗速率 |
4.2 稳定阶段反应动力学 |
4.2.1 CO的分压对速率的影响 |
4.2.2 催化剂用量与助化剂用量对速率的影响 |
4.2.3 稳定阶段反应动力学方程 |
4.3 终止阶段反应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过程模拟和分离 |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 物性数据 |
5.3 模拟流程的选择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反应釜温度的影响 |
5.4.2 反应釜压力的影响 |
5.4.3 确定塔的操作压力 |
5.4.4 确定全塔的塔板数 |
5.4.5 确定进料位置 |
5.4.6 确定回流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有机—无机杂多酸盐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戊二醛简介 |
1.1.1 戊二醛性质 |
1.1.2 戊二醛的合成方法 |
1.1.2.1 吡啶法 |
1.1.2.2 吡喃法 |
1.1.2.3 醇氧化法 |
1.1.2.4 戊二酸法 |
1.1.2.5 环戊烯氧化法 |
1.1.3 戊二醛的用途 |
1.2 离子液体简介 |
1.2.1 离子液体的概述 |
1.2.2 离子液体的制备 |
1.2.2.1 一步法 |
1.2.2.2 两步法 |
1.2.2.3 其他合成方法 |
1.2.3 离子液体的功能化 |
1.2.3.1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 |
1.2.3.2 多金属氧酸盐功能化离子液体 |
1.3 反应控制相转移理论 |
1.3.1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的概念 |
1.3.2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的发展历程 |
1.3.3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的影响因素 |
1.3.3.1 阳离子种类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1.3.3.2 阴离子种类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1.3.3.3 溶剂种类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1.4 多酸概述 |
1.4.1 多酸的酸性 |
1.4.2 多酸的氧化还原性 |
1.5 选题意义 |
2 杂多酸类离子液体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催化剂制备 |
2.2.3 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
2.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2.5 催化剂Cat-6催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环戊烯催化氧化机理 |
2.3.2 Keggin结构杂多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反应 |
2.3.3 PW_4O_(16)~(3-)系列杂多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反应 |
2.3.3.1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2.3.3.2 乙酸乙酯非均相体系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2.3.4 PW_4O_(32)~(3-)系列杂多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反应 |
2.3.4.1 无溶剂体系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2.3.4.2 溶剂体系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2.4 本章小结 |
3 酸性-氧化性双功能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催化剂制备 |
3.2.2.1 离子液体中间体的合成 |
3.2.2.2 催化剂的合成 |
3.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3.2.4 催化剂Cat-19催化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Keggin结构系列离子液体催化反应 |
3.3.1.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3.3.1.2 乙酸乙酯体系中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3.3.1.3 无溶剂条件下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3.3.2 PW_4O_(16)~(3-)系列离子液体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3.3.2.1 丙酮体系中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3.3.2.2 叔丁醇体系中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3.3.3 PW_4O_(32)~(3-)系列离子液体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3.4 本章小结 |
4 金属掺杂类有机-无机杂多酸盐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催化剂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4.2.4 催化剂Cat-26催化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W_4O_(32)~(3-)系列杂多酸盐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4.3.1.1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4.3.1.2 催化剂催化反应前后FT-IR表征 |
4.3.1.3 催化剂的XRD表征 |
4.3.1.4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反应过程 |
4.3.1.5 H_2O_2和环戊烯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4.3.1.6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 |
4.3.2 PW_4O_(16)~(3-)系列杂多酸盐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 |
4.3.2.1 [C_6H_5N(CH_3)_2(CH_2)_3SO_3H]_2Fe_(1/3)PW_4O_(16)体系催化反应 |
4.3.2.2 [C_6H_5N(CH_3)_2(CH_2)_3SO_3H]Ti_(1/2)PW_4O_(16)体系催化反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
(8)氯化锌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实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及仪器 |
1.2 实验原理 |
1.3 实验步骤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设计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乙醇用量对酯收率影响 |
2.2.2 催化剂用量对酯收率影响 |
2.2.3 实验讨论 |
3 催化剂氯化锌与浓硫酸的比较 |
4 结论 |
(9)两级ASBR-SBR工艺处理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乙酸乙酯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1.1 乙酸乙酯废水的来源 |
1.1.2 乙酸乙酯废水的危害 |
1.2 ASBR 工艺 |
1.2.1 ASBR 反应器运行模式 |
1.2.2 ASBR 反应器的优点 |
1.2.3 ASBR 的研究现状 |
1.3 SBR 工艺的发展及研究 |
1.3.1 SBR 发展概述 |
1.3.2 SBR 的应用研究 |
1.4 ASBR-SBR 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
2.1 工艺流程图 |
2.2 试验装置 |
2.2.1 一级 ASBR 反应器 |
2.2.2 二级 ASBR 反应器 |
2.2.3 SBR 反应器 |
2.3 试验废水水质 |
2.4 废水排放标准 |
2.5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3章 釜底残液预处理试验 |
3.1 釜底残液预处理的必要性 |
3.2 试验方法 |
3.3 物化处理的影响因素 |
3.3.1 碱剂及 pH 值 |
3.3.2 搅拌速度 |
3.3.3 温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级 ASBR反应器启动阶段研究 |
4.1 概述 |
4.2 ASBR 快速启动的影响因素 |
4.2.1 接种污泥量与质 |
4.2.2 营养元素 |
4.2.3 投加辅助填料 |
4.2.4 搅拌方式 |
4.3 一级 ASBR 的启动 |
4.3.1 接种污泥 |
4.3.2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4.4 一级 ASBR 启动阶段影响因素 |
4.4.1 温度 |
4.4.2 短期氮元素匮乏 |
4.4.3 冲击负荷 |
4.4.4 金属离子 |
4.5 二级 ASBR 启动 |
4.5.1 接种污泥 |
4.5.2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4.6 二级 ASBR 启动阶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1 进水 COD 浓度的影响 |
4.6.2 HRT 的影响 |
4.6.3 温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级 ASBR稳定运行阶段处理效果分析 |
5.1 概述 |
5.2 进水 pH 值对一级 ASBR 稳定阶段出水的影响 |
5.2.1 COD 去除率 |
5.2.2 碱度 |
5.2.3 产气量 |
5.2.4 VFA |
5.2.5 单个反映周期内 pH 变化 |
5.3 HRT 对一级 ASBR 稳定阶段出水的影响 |
5.3.1 COD 去除率 |
5.3.2 碱度 |
5.3.3 产气量 |
5.3.4 VFA |
5.3.5 单个反应周期内 pHmin变化 |
5.4 短期冲击负荷的影响 |
5.4.1 单个反应周期内极限 pH 的变化 |
5.4.2 单个周期乙酸及丙酸积累的变化 |
5.5 探究进水极限 pH 值 |
5.5.1 极限 pH 值 |
5.5.2 ASBR 反应器的恢复 |
5.6 极限进水 COD 浓度 |
5.7 两级 ASBR 稳定阶段处理出水水质 |
5.8 初探乙酯丁脂含量升高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SBR反应器处理效果分析 |
6.1 概述 |
6.2 SBR 的启动 |
6.2.1 试验用水水质 |
6.2.2 污泥接种及驯化 |
6.3 COD 及氨氮的去除 |
6.4 TP 的去除 |
6.5 整个工艺效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乙酸乙酯的主要性质和合成方法 |
1.3 乙酸乙酯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
1.4 醇的主要性质和合成方法 |
1.4.1 乙醇的分类和用途 |
1.4.2 乙醇的合成方法 |
1.5 燃料乙醇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
1.6 酸乙酯加氢的常用方法 |
1.7 酯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1.7.1 铜系催化剂的研究 |
1.7.2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1.8 铜系催化剂合成方法研究 |
1.8.1 浸渍法制铜系催化剂 |
1.8.2 共沉淀法制铜系催化剂 |
1.8.3 溶胶-凝胶法制铜系催化剂 |
1.9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原料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4 乙酸乙酯加氢反应评价 |
2.4.1 活性评价装置 |
2.4.2 产物分析 |
2.4.3 数据处理 |
第3章 浸渍法制Cu-Zn-Al催化剂及其表征和加氢工艺优化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3.2 催化剂表征 |
3.2.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3.2.2 热重(TGA)分析 |
3.2.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3.2.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中改性金属Zn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 |
3.3.3 乙酸乙酯加氢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4 还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5 催化剂运行时间的考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沉淀法制备Cu-Zn-Si催化剂及其表征和工艺优化 |
4.1 Cu-Zn-Si催化剂的制备 |
4.2 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Si催化剂的表征 |
4.2.1 N_2吸附-脱附表征分析 |
4.2.2 Cu-Zn-Si催化剂的热重(TGA)分析 |
4.2.3 Cu-Zn-Si催化剂的XRD分析 |
4.2.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催化剂中Cu/Zn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于催化剂活性影响 |
4.3.3 催化剂还原温度对于催化剂活性影响 |
4.3.4 乙酸乙酯加氢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方法制备Cu-Zn-Si催化剂及其结构表征和反应活性 |
5.1 催化剂的制备 |
5.2 催化剂的表征 |
5.2.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5.2.2 热重分析(TGA) |
5.2.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5.2.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5.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XPS)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制备方法对乙酸乙酯加氢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乙酸乙酯市场趋势继续看好(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乳酸-壳聚糖可降解超滤膜制备研究[D]. 刘菲.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酸啤酒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D]. 苏文超.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3]苯基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艺研究[D]. 王瑾.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4]α-单溴代酮及草铵膦的合成工艺开发[D]. 陈长安.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5]苹果树枝中根皮素的提取纯化、载药体系构建与评价[D]. 李媛媛.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乙酸乙酯羰基化制丙酸的研究[D]. 李端.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7]有机—无机杂多酸盐催化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的反应研究[D]. 张金帅.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8]氯化锌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实验探究[J]. 叶丽娜,陈见.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07)
- [9]两级ASBR-SBR工艺处理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废水的研究[D]. 苏光耀.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3)
- [10]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研究[D]. 朱颖铭.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