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氯酚生物降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祥胜,邹学东,柴欣悦[1](2013)在《白腐菌辅助制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制浆造纸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污染大户.生物技术辅助制浆由于其污染小、成本低而日益引进重视,白腐菌是应用最广泛的菌种.从中国制浆造纸业相关的生物制浆技术、白腐菌降解木质素机理、筛选、改良和应用等方面展开了较全面的论述.
姚丽平[2](2013)在《原生质体融合降解木素及小分子酚醛类物质》文中认为木质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丰富的生物聚合体。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非结晶性的、三维网状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造成了土壤、水体等的严重污染。生物降解木质素不仅可缓解环境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因此对木素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原生质体融合能克服作物远缘杂交时有性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性障碍,冲破种属的界限,达到种间和属间的融合。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将一个品种的一些有用的基因向另外一个品种转移,将多种功能组合到一个菌体上,实现多种微生物菌的优化组合,从而对污水的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这一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实验中将恶臭假单胞菌分别与土壤杆菌,杆状菌,戈登氏菌进行融合,分别筛选出一株降解木素效果最佳的融合菌。并将筛选出的融合菌进行木素降解实验,通过木素IR、HPLC、GC-MS和有机污染指标的变化,来探索降解过程中木素的变化,并对各融合菌的降解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最高效工程菌。各项检测指标显示四种亲本供试菌的降解木素能力是戈登氏菌>恶臭假单胞菌>杆状菌>土壤杆菌,融合菌的降解能力是恶臭假单胞菌与戈登氏菌的融合菌>与杆状菌的融合菌>与土壤杆菌的融合菌,融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亲本供试菌的。水体的有机物污染指标主要有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总有机碳(TOC)。在各种菌降解木素5天后,木素溶液的有机污染指标几乎趋于平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OD去除率从亲本的63-72%增加到融合菌的76%-84%,其中戈登式菌与恶臭假单胞菌的融合菌降解木素能力达到了83.4%。BOD去除率从亲本的63-72%增加到74%-84%,戈登式菌与恶臭假单胞菌的融合菌达到83.5%。TOC去除率从亲本的64-71%增加到76%-83%,戈登式菌与恶臭假单胞菌的融合菌PPG达到82.2%。戈登式菌与恶臭假单胞菌的融合菌PPG降解木素能力达到了80%以上,降解能力提高最多,是实验中比较成功的一株高效融合菌。为了解木素降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此方法最适合用于分析小分子类物质。实验结论可知,木素降解前的峰的数量要明显少于降解后峰的数量,这是由于木素降解后变得更复杂了,降解后小分子物质变多;PPG即戈登式菌与恶臭假单胞菌的融合菌峰的数量最多,可能是由于这种高效降解融合菌的降解能力相比于其它两种较强,降解木素比较完全,PPB次之,PPA的峰比较少;木素的降解产物主要分为三大类产物脂肪族化合物、单体产物和二聚体产物;在降解过程中在α位发生了断裂氧化,大量的Cα-Cβ键和α-O-4键发生了断裂;降解过程中木素结构中的酚羟基被氧化为羰基,而羰基进一步反应导致苯环开裂形成酸类物质,最后生成酯类物质,起维持木素的大分子结构作用的醚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醚键C上的羧基被氧化脱水,形成酰基结构,进而形成了酯类物质,这有利于木素大分子解聚和苯环的开环;这种木素大分子的主要结构单元是紫丁香型结构。在研究木素的生物降解的途径中,有83%的木素被降解掉,其中60%是被生物降解,20%是被生物吸附,有3%是通过非生物路径(沉淀,氧化,挥发等)。在降解前30分钟,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的作用相当,而之后生物降解将起主要作用。通过木素溶液中香草醛的UV-Vis图谱,得出在230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时不受pH值影响,248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时不受pH值影响。在230nm和248nm处的光谱信号均对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通过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香草醛的比值导数光谱信息,得出比值导数光谱与香草醛的关系。小分子酚醛类物质有与木素相似的结构官能团,因此常用作木素简单模型物进行研究,它们具有α双键,即与苯环共轭的C=O双键,也是木素中具有代表性的结构之一。木素降解的中间产物中有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丁香醛,丁香酸,香草酸和乙酰丁香酮。对木素降解过程中各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量进行了测定,还进行了降级机理的探讨,香草醛降解的中间产物有三种,分别是2-甲基苯酚,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醇,其中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是主要的中间产物。在各小分子酚醛类物质降解过程中,所有的醛类物质都先转变为相应的酸类物质,然后酸类物质再进行彻底分解生产CO2和H2O。
兰海青[3](2012)在《木质素的生物降解及对其指示参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质素是维管植物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和纤维素、半纤维素相连结,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植物组织提供了足够的强度,能够使植物组织避免微生物的侵蚀。由于木质素仅存在于陆源维管植物中,而且由于其低降解性,木质素被广泛用作陆源有机碳(TOC)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木质素的研究,可以得到TOC的输入量及不同年代的陆源植被信息,可以进一步重建古环境、古气候。作为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标志物,木质素有很多优点,但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木质素的稳定性和低降解性被过分夸大,在迁移埋藏的过程中会发生生物降解,不仅会减少木质素的总量,而且可以改变木质素的结构,使木质素指示参数发生改变,影响其指示作用。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土壤环境中生物降解对木质素指示参数的影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土壤中分离出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种—白腐菌,对桃木木粉固态降解12周,检测降解前和降解过程中木粉结构、木质素单体含量及木质素参数的改变。研究结果如下:1.从土壤中分离出3种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种,分别命名为F3、F5和F6,通过肉眼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观察菌丝结构,对菌种的产酶特性进行验证,证明三种菌种均属于白腐菌,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2.用3种菌种分别对桃木木粉进行了12周的固态降解,每隔4周取样。采用红外光谱对木质素结构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氧化过程是降解中的重要过程。此外,F3的降解过程中,发生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未发现芳香环骨架的破坏;经F5和F6降解后的木粉中均发现了芳香环骨架的破坏,证明F5和F6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较深。3.分析未经降解木粉经氧化分解产生单体中的3种V系列、3种S系列和2种C系列单体,发现S系列占干重的百分含量最大,为6.0%;其次为V系列,为1.6%;C系列含量最少,仅为0.083%。这与采用的木粉为被子植物木本组织相符。4.降解过程中,木质素的各指示参数均有所变化:Ad/Al值逐渐升高,∑8、S/V值、C/V值逐渐降低,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符,但因菌种的不同,各参数升高或降低的程度不同。5.在12周的降解过程中,Ad/Al值持续上升,对应的S/V值、C/V值逐渐下降。我们可以做出预测:随着降解的持续进行,Ad/Al值会继续升高,而S/V值、C/V值则会继续降低,作为重要的木质素指示参数,S/V值和C/V值随降解程度的变化必然会给陆源植被的判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之,本研究证明了生物降解改变了木质素的指示参数,对木质素指示作用有重要影响这一结论。因此,在使用木质素参数时,应考虑其生物降解程度,确定是否显着改变了木质素相关参数,影响了对陆源植被的判断。为修正生物降解的影响,更加合理地使用木质素参数,需要我们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如采用生物降解影响较小的新参数,将其他分析方法如孢粉分析、单体同位素分析、δ13C值、C/N值、生源硅分析等方法与木质素分析方法相结合等,得到更多研究对象的信息,以确保结果的可信性。
董怡华[4](2011)在《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苯酚类废水污染环境且难以处理,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论文以2-氯苯酚(o-chlorophenol,2-CP)为研究对象,从某农药厂排污口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可降解2-CP的野生菌株,对该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及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全面探讨了降解菌株对2-CP的毒性效应、降解特性、降解机理等多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固定化菌体细胞处理2-CP的相关试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探索2-CP的生物处理方法、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及光合细菌的有效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某农药厂排污口下游浅层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1株2-CP降解菌。通过对菌株菌落及细胞形态观察、活细胞紫外光谱扫描、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碳源利用试验以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系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为光合细菌。2.对降解菌株进行紫外诱变,获得诱变菌株PSB-1D。通过紫外诱变时间与致死率效应试验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50 s。比较诱变前后菌株对2-CP的降解效果及脱氢酶活性、安全质量浓度和半致死浓度等耐受性考察指标,结果表明,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后对2-CP的降解效果及耐受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3.不同供氧光照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表明,光合细菌PSB-1D在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两种条件下均能对2-CP共代谢降解。其中:在光照厌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g/L丙酸钠为共代谢碳源,2.0g/L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光照度为4000 lx左右,在此条件下培养7d后,PSB-1D对2-CP降解率可达62.08%;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最佳培养条件为:2.0g/L葡萄糖为共代谢碳源,0.6g/L(NH4)2S04和0.2g/L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值为7.0,摇床转速13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7d后,PSB-1D对2-CP的降解率可达74.2%。4.采用Andrews方程模拟得到菌株PSB-1 D在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下对2-CP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光照厌氧:黑暗好氧:5. 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结果表明,2-CP的降解酶是菌株PSB-1D在光照厌氧或黑暗好氧条件下,分别利用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生长底物提供能源和碳源时,由2-CP作为非生长底物诱导产生的,它们不同于PSB-1D利用生长底物时产生的酶。6.通过对降解过程中脱氯率及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酸含量的分析,推断出菌株PSB-1D光照厌氧条件下降解2-CP主要是通过脱掉氯离子并生成苯甲酸的代谢途径开环完成的。7.对降解过程中游离氯离子浓度、菌体细胞提取液中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酶活性分别进行测定,推断出菌株PSB-1D好氧黑暗条件下降解2-CP的途径主要是先脱掉氯离子,之后再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将苯环邻位裂解开环进行的。8.通过不同材料对比试验,确定海藻酸钠为光合细菌PSB-1D的最佳包埋材料。利用向海藻酸钠中添加活性炭的方法可提高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性能及其对2-CP的处理效果。以2-CP降解率为考察指标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PSB-1D菌体细胞的最优方案:活性炭添加量为1%,海藻酸钠浓度为3%,包埋菌体量/包埋材料量为1/20。在此条件下,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培养7d后对2-CP的降解率为76.5%。9.采用含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SBR反应器对自配2-CP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0h,固定化微生物小球投加量为20g,曝气量为100 L/h,闲置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反应器系统显示出稳定的2-CP去除性能和较好的微生物小球重复利用性。
周菲[5](2011)在《产漆酶木霉ZF-2分离、发酵与初步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漆酶(Laccase)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具有广泛的底物,不仅能催化氧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还能降解木质素、去除许多有毒酚类物质如苯氧基类除草剂等的毒性,还可以使多种染料脱色及去除工业废水的毒性。近年来在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卫生、生物检测等领域有了较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漆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愈创木酚平板筛选法,从山东省各地采集的朽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真菌(菌株编号ZF-2)。本研究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利用响应面法对摇瓶发酵产酶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粗酶液对活性艳蓝KN-R、结晶紫和刚果红进行脱色降解,并初步探讨氧化还原介质的添加和脱色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ZF-2菌株的鉴定通过菌体培养特征、形态学特征观察、5.8S rR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ZF-2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该菌株的5.8S rRNA序列已在Gene Bank上注册,登录号为HM051191。2. ZF-2产漆酶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了最佳碳源为麦草粉、最佳氮源为(NH4)2SO4和豆粕、最佳金属离子为Cu2+、最佳诱导剂为吐温-20,然后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C/N比。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运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分析筛选出的各个培养基组分,以获得显着影响因子,然后通过最陡爬坡法接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由上述方法确定ZF-2产漆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麦草粉7.6 g/L、豆粕23 g/L、(NH4)2SO4 1 g/L、CuSO4 0.51 g/L、吐温-20 1 g/L、MgSO4 1 g/L、KH2PO4 0.6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 %、发酵时间42 h、发酵温度28℃、装液量50 mL/250 mL、转速150 rpm,自然pH。运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摇瓶发酵,漆酶酶活达到72.549 U/mL,较基础发酵培养基漆酶活性提高56.33倍。3. ZF-2漆酶对染料的脱色降解初步探究了ZF-2漆酶在偶氮染料、蒽醌染料和三苯甲烷类染料脱色中的作用。用漆酶直接处理偶氮染料刚果红,反应5 h脱色率达到65.66 %,直接处理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4 h,脱色率分别达到80.09 %和26.09 %。漆酶协同氧化还原介质(8-羟基喹啉、紫脲酸铵、L-羟基苯并三唑(HBT))对三种染料进行脱色降解,结果表明, 8-羟基喹啉和紫脲酸铵对三种染料的脱色率无显着作用,而添加HBT后,三种染料的脱色率均明显提高,活性艳蓝KN-R和结晶紫与漆酶/HBT反应4 h后,脱色率分别提高到92.87%和71.32%;刚果红与漆酶/HBT反应2 h后,脱色率提高到79.03%。对三种染料脱色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漆酶降解活性艳蓝KN-R的适宜条件:pH值为5.5,温度50℃,漆酶用量15 U/mL时,脱色率较高,均在85%以上。漆酶降解结晶紫的适宜条件:pH值为5,温度50℃,漆酶用量20 U/mL时,反应3 h,脱色率最高,达到71.33%。漆酶降解刚果红的适宜条件:pH值为5,温度50℃,漆酶用量15 U/mL时,反应2 h,脱色率达到最大值,达到85.34%。
潘俊波[6](2011)在《解淀粉芽孢杆菌漆酶的性质、基因克隆及染料脱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成染料通常含有复杂的芳香环结构、品种繁多、难以降解,且多数染料及其代谢中间产物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和其他毒性,因此染料废水是一种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深、碱度大、水质变化大的难处理废水。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其底物范围十分广泛,能催化氧化多种有机物,在制浆造纸工业、纺织工业、污染物降解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漆酶可催化降解多种结构的合成染料,可有效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本研究从森林土壤中筛选到两株具有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研究了筛选菌株的漆酶活性并克隆出漆酶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细菌漆酶和固定化之后的漆酶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包括合成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u2+富集培养结合漆酶底物显色的方法从森林土壤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并命名为LC02和LC03,这两株菌可氧化常见的漆酶底物ABTS、丁香醛连氮(SGZ)和2.6-二甲氧基苯酚(DMP)。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C02和LC03均为直杆状,革兰氏阳性,能产芽孢,16S rDNA序列的Blast结果表明所筛选的菌株与数据库多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经鉴定所筛选到的两个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B.amyloliquefaciens。(2)筛选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C02和LC03的芽孢漆酶在较广的pH范围内均表现出催化活性,催化ABTS、SGZ和DMP的最适pH条件分别在酸性、中性和碱性范围内。在酸性条件下(pH3.0)稳定性较低,在碱性条件下(pH9.0和10.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芽孢漆酶也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能力,催化SGZ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70℃,在100℃仍具有催化活性。还原剂半胱氨酸和二硫疏糖醇对芽孢漆酶抑制效果比较明显,而EDTA只有在高浓度下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芽孢漆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Hg2+、Ag+和Mn2+抑制效果比较明显。0.2 mM以上的NaCl对漆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同时芽孢漆酶对低浓度的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也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芽孢漆酶在碱性、高温等条件下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对抑制剂、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较好的耐受性表明细菌芽胞漆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上具有比真菌漆酶更好的应用前景。(3)采用B.amyloliquefaciens的cot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筛选到的芽孢杆菌菌株中扩增出芽孢漆酶基因序列全长并提交到GenBank上,通过Blast 比对分析发现各菌株漆酶基因与数据库中相同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性均在98%以上。菌株LCO2和LC03与B.amyloliquefaciens和B.subtilis的漆酶蛋白序列亲缘关系最近。与Arabidopsis thaliana、Streptomyceslavendulae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漆酶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与其它细菌漆酶和白腐菌漆酶的蛋白序列同源性相对较低。芽孢漆酶蛋白序列芽孢漆酶与其它细菌和真菌漆酶一样具有三个铜离子结合保守结构域,参与Ⅱ型和Ⅲ型铜三核中心形成的8个His以4个高度保守的His-X-His形式出现。利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芽孢漆酶蛋白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的芽孢漆酶的氨基酸长度相同,分子量位于58 kDa左右,等电点为6.19,所有芽孢漆酶蛋白序列上均不存在信号肽,有3个疏水区域。菌株LC02和LC03芽孢漆酶基因编码的成熟蛋白的二级结构非常相似,都富含无规则卷曲结构,α-螺旋含量最低。此外在空间三维结构上,两株菌芽孢漆酶基本相似,都由三个结构域组成,近似球形。(4)测试了 B.amyloliquefaciens LC02和LC03的芽孢漆酶对四种结构不同的合成染料RBBR、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以及这些染料混合组成的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两种菌株的芽孢漆酶在无介体时仅对结晶紫表现出较好的脱色效果,6 h后脱色率分别为75%和65%左右,对其他三种染料不能脱色。介体的加入能显着提升染料脱色的速率和脱色程度,在所筛选的介体中,乙酰丁香酮(ACE)对所有染料的脱色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是所有介体中效果最明显的,靛红在ACE的介导下基本能被完全脱色,RBBR和活性黑在ACE介导下脱色率也可在65%以上。其他介体如紫脲酸(VA)、1-羟基苯并三唑(HBT)和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对两种菌株芽孢漆酶的染料脱色没有促进作用。以ACE为介体时在pH9.0的碱性条件下,两菌株的芽孢漆酶对四种染料仍保持了较高的脱色率。ACE与芽孢漆酶组成的漆酶-介体系统能在较广的pH范围内对模拟染料废水有效脱色,在pH3.0时介体对脱色的促进效果不明显,而在其他pH条件下随着介体浓度的增加脱色率显着上升,0.5 mM和1 mM的ACE效果基本相似,在碱性条件下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最高。pH9.0时,菌株LC02和LC03的漆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最高分别为78.34%和73.21%。通过海藻酸钙凝胶包埋的方法实现芽孢漆酶的固定化,并成功用于四种合成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固定化漆酶可重复使用4次而脱色能力没有明显下降,对靛红的脱色率仍保持在97%以上(0.1 mM ACE)。此外固定化漆酶在同等条件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要高于未经固定化的芽孢漆酶的脱色程度。因此芽孢漆酶对染料脱色较宽广的pH范围以及在碱性条件下较高的稳定性,表明所筛选的B.amyloliquefaciens LC02和LC03的漆酶在工业染料废水的处理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周喜燕[7](2010)在《白腐菌的发酵培养及其漆酶在氯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CEH三段漂白工艺是我国常用的传统漂白方法,它们每年产生的废水在向环境排放出大量的COD和BOD的同时,还释放出氯酚等“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白腐菌具有能降解木素和使木素变性的活酶系统,能将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转变成无机氯和CO2,并破坏发色基团组织和结构。降低漂白废水中的TOC1(总有机氯化物)、BOD、COD和色度。漆酶是仅以O2为电子受体的木素氧化酶,又具有很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因而与其他木素氧化酶相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论文首先研究了接种种龄和不同培养方式对白腐菌产漆酶的影响。在振荡培养的条件下,白腐菌产漆酶的最佳条件是接种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10%、摇瓶转速180 r/min、装液量100/500 mL、初始pH 6.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1:1(w/w)的硝酸氨和酒石酸氨。在培养基所加入的金属离子中,Cu2+浓度为0.1 mmo1/L时对漆酶合成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 BYBF产漆酶起促进作用,并且最适浓度为5 mL/L。在所用的诱导剂中,0.5 mM的ABTS对漆酶的作用最为明显,约是空白时的2倍。0.5 mM阿魏酸、0.1 mM愈创木酚、0.05 mM二甲基苯胺的添加也可明显提高酶活。本论文采用2-氯苯酚(2-chlorophenol,简称2-CP)作为氯化木素的模型物,利用漆酶催化2-氯苯酚聚合,探讨漆酶催化2-氯苯酚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然后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NMR)等分析手段对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漆酶与2-CP的聚合跟反应体系中有机溶剂的种类,有机溶剂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的长短有关,同时也受温度,pH值和漆酶浓度的影响。在一定的体系下,有机溶剂丙酮的效果要优于二氧六环,且最适的浓度为50%(体积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酶用量的增加,2-CP的去除率越来越高。最佳的聚合条件为:处理时间为24 h,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0,在起始浓度为500 mg/L时,在最佳聚合条件下,2-CP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8%。通过GPC分析,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为31926,说明经漆酶催化后的产物分子量增大,证明了2-氯苯酚在漆酶的催化下发生了聚合反应。13C核磁分析发现:2-氯苯酚在漆酶的作用下可能先聚合成大分子然后开环形成脂肪族结构。对毛栓菌漆酶处理漂白废水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毛栓菌菌培养产生的漆酶粗酶液可有效的去除漂白废水中的木素,并可降低漂白废水中的CODCr和色度。处理时间、酶液用量、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都对毛栓菌漆酶粗酶液处理漂白废水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最佳处理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废水中CODcr、色度和木素的去除率逐渐增加。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处理效果先增加后减少,可能跟本身漆酶带入的CODcr和颜色有关;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时间24小时,酶液用量16 U/ml,温度为30℃,最适的pH值为6.64。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木素、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83.36%,83.78%和87%。利用漆酶对废水中的木素进行催化聚合实验,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漂白废水中木素的分子量经粗漆酶液处理后由原来的1.5万增加到4.1万,木素分子量的增大表明经过粗漆酶液处理后,在漆酶的催化下木素发生了聚合作用。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漆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漂白废水中的木素及其衍生物催化聚合生成大分子量的聚合物,有利于后续的絮凝沉降,使得废水中木素及其衍生物减少,色度和CODCr降低,有利于造纸漂白废水的回用。
林玲,林志伟,郭梧年,杨菁,汪世华[8](2009)在《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表达研究》文中提出以高效降解木质素为指标,进行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纤维素酶处理纤维材料的研究。通过测定14株白腐菌菌株在愈创木酚、苯胺兰和鞣酸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和酶活分泌能力,得到8株能产生阳性反应的菌株。以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失重的比值(SF指数)为指标,对这几株菌进行复筛,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长优势和强酶分泌能力的菌株平菇10969和侧耳WP1。与黄胞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RP78和P.chrysosporium BKM-F-1767两株模式菌相比,白腐菌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强酶系分泌能力和降解的优势。从分离的白腐菌中克隆纤维素酶基因(egl2),表达蛋白并测定酶活。用粗酶液处理不同的纤维材料,结果表明,其还原糖产量为综纤维素(酸解)>菌草(白腐菌处理)>未处理菌草。白腐菌的研究对草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污染物的降解、燃料乙醇的开发以及我国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张莉[9](2009)在《白腐菌(Trametes pubescecs MB89)漆酶酶学性质及其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可催化酚类化合物和芳香胺的氧化。担子菌纲中的白腐菌是生产漆酶的一类重要的真菌。随着漆酶研究的深入,漆酶在含酚废水的处理、环境中酚类毒物的降解、秸秆生物降解、土壤生物修复和饲料工业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论文以白腐菌T. pubescens MB89为漆酶生产菌,研究了发酵产漆酶以及酶的分离纯化的条件,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同时研究了漆酶对秸秆木素、氯酚化合物和染料的降解作用,得到如下结论:⑴T. pubescens MB89漆酶的发酵生产T. pubescens MB89发酵生产漆酶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0 mL;碳源为20 g/L葡萄糖,氮源为5.0 g/L蛋白胨;pH5,25℃,110 r/min振荡培养。发酵中期(10 d)添加1.0μmol/L的Cu2+能促进漆酶的分泌,黎芦醇、愈创木酚和苯甲醇对漆酶的分泌都具有诱导作用,其中苯甲醇的诱导效果最强。⑵T. pubescens MB89漆酶的分离和纯化80%硫酸铵沉淀可将90%左右的漆酶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漆酶粗酶液经过DEAE-Sepharose处理后,在280~610nm之间有两个漆酶主吸收峰,特征峰以峰1的构型为主。用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峰1处得到的漆酶液后,所得的样品的比活力为20.5,活力回收率达到了6%,纯化倍数为16.7。⑶T. pubescens MB89漆酶基本酶学性质①是一种含糖量为13.3%的分泌型胞外糖蛋白酶,分子量约为60000Da,pI2.8。②最适催化温度为50℃,热稳定性较差。属于耐酸性酶,在偏酸性环境下的酶稳定性优于偏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③作用底物广泛,底物为酚类化合物或者是含I-的非酚类化合物时,最适合pH范围为4.0~4.5。④NaN3是酶促反应的强抑制剂,浓度为0.1 mmol/L的EDTA和1.0 mmol/L的H2O2对漆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卤族离子对漆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为F->Cl->Br-,Cl-和Br-对漆酶催化活性的抑制具有瞬时的特点。Cu2+、Co2+、K+、Ag+对漆酶酶活性有促进作用,Fe2+、Fe3+、Ca2+使漆酶的相对酶活下降,具有抑制作用,Na+、Mg2+、Zn2+、Mn2+等离子对漆酶酶活性无显着影响。⑤以ABTS作为底物时,酶促反应的催化效率最高,达到48×106 M-1·s-1,其次是丁香醛连氮,催化效率可达47×106,对具有羟基或甲氧基取代苯酚以及无机亚铁离子的底物,也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碘离子基本上没有催化活性。⑷T. pubescens MB89漆酶固定化固定化方法和最佳固定条件: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1):戊二醛的最佳浓度为4%,最适交联时间为8 h,最佳给酶量为1.5 mg/g;②壳聚糖铜固定化(IE2):CuSO4·5H2O的最佳添加量为0.6 mg,最适络合时间为10 h,最佳给酶量为0.25 mg/g;③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IE3):2%海藻酸钠,2% CaCl2,1%戊二醛,1.5%壳聚糖。最佳给酶量1.5 mg/g;④TEOB/PEG固定化(IE4):最适PEG分子量为600~800,最佳使用浓度为1.5%,最佳给酶量为1.5mg/g。IE1和IE4的最适温度均为60℃,IE2和IE3最适合温度为30℃。IE1、IE3和IE4的最适pH值均为4.5,IE2的最适pH为4。与Lac的最适pH值相比,IE的最适pH值均向碱性方向偏移。IE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都优于Lac。⑸T. pubescens MB89漆酶对秸秆木素的降解①玉米秸秆可以T. pubescens MB89发酵生产漆酶的碳源。漆酶对木素的降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②秸秆分离木素经过漆酶处理后其聚合度和多分散性都降低。漆酶降解木素主要发生在高分子量木素部分。③漆酶处理使木素酚羟基含量增加,漆酶/ABTS体系使木素酚羟基含量降低。⑹T. pubescens MB89漆酶对环境的生物修复对氯酚化合物的降解:①Lac与DCP、TCP和PCP三种氯酚化合物反应4h,就可以使氯酚降解率达到50%左右;IE降解反应2h,降解率就已经超过50%。②在相同pH值条件下,IE和Lac对TCP的降解效率最高,其次是DCP,PCP的降解效果最差。Lac和IE降解DCP的最佳pH均为5.5, IE1的降解率最大为89.6%,Lac的降解率最小,为82.9%。TCP降解的最佳pH为5.5,IE1、IE3和IE4最大降解率均为92.4%,Lac与IE2的最大降解率接近89%左右。PCP降解结果表明Lac、IE2、IE3和IE4的最佳降解pH为5,IE1的最大降解率出现在pH5.5。③Lac对DCP、TCP和PCP降解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45℃和45℃,PCP降解处理中,IE1和IE4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5℃,IE2和IE3的最适温度为35℃。④Lac降解TCP、DCP和PCP的最佳活力为30 U/mL。IE1降解DCP的添加量为40U/mL,降解TCP的添加量为20U/mL。IE2降解DCP、TCP和PCP的最适添加量为20U/mL,20U/mL和40U/mL。IE3和IE4降解三种氯酚化合物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30U/mL,20U/mL和40U/mL。⑤随着DCP初始浓度的升高,其降解率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缓慢; DCP初始浓度为10 mg/L时,降解率为100%;初始浓度低于10 mg/L,降解率维持在100%的水平,初始浓度高于10 mg/L时,降解率呈缓慢下降趋势。PCP的降解率随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5 mg/L的降解率最高,达到37.8%,高浓度的PCP (20 mg/L)降解率仅为16.9%。IE在降解氯酚类化合物的时候,底物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要小于对游离漆酶降解效果的影响。⑥在漆酶中添加5 mmol/L ABTS,可在反应30 min内去除69%的PCP,而不加ABTS时,反应17 h后只有24%的PCP被去除。固定化酶在有ABTS存在的环境下,对氯酚的降解作用于游离漆酶差异不大。对染料的降解:①Lac和IE4对DB作用的最佳pH为4,IE1、IE2和IE3在pH5时对DB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在RRG的降解过程中,IE4的最大降解率出现在pH4,Lac和其他几种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5。Lac和IE对PCP的催化作用都随着pH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IE4对PCP的降解效果随着浓度的变化幅度最大。②IE对DB、RRG和IB的降解效果比Lac的降解效果好。Lac和IE对三种染料的降解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E3和Lac在40℃时对DB的降解效率最高,IE2在50℃时对RRG的降解率最大,IB最佳降解率出现在IE2,40℃的降解处理中。③随着酶活力的提高,DB、RRG和IB三种染料降解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开始时增加显着,随后缓慢上升到逐渐趋于平稳,当酶活力为10U/mL时,三种染料的降解率均达60%。在DB降解过程中,同浓度的IE降解效果要好于Lac,IE1、IE4在浓度为5 U/mL时,对DB脱色率就超过了50%。在RRG降解过程中,Lac和IE的作用无明显差异。IB的降解体系中,IE1和IE3在5 U/mL浓度时,降解率就超过了50%。④染料降解速率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Lac和IE反应体系中,染料浓度在0~10 mg/mL范围时,反应速率快速增长,继续增加染料浓度,反应速率变化的幅度减小。IE1对三种染料的降解速率要大于Lac和其他三种IE的作用效果。⑤漆酶与染料在反应初期的10min,降解速率较快,Lac体系在反应20min后,降解率趋于稳定,IE体系则在反应40min后,降解率趋于稳定。因此,在Lac反应体系中,反应时间以不超过20min为宜。IE体系中,反应时间以40min为宜。⑥ABTS的添加对蒽醌类染料DB的降解率没有显着影响,在漆酶和偶氮类染料RRG以及靛青类染料IB反应体系中,ABTS的加入明显的提高了降解率,表明漆酶在降解RRG和IB两种染料的过程中,对于体系中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具有依赖作用。
刘小刚[10](2009)在《葡萄枝条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修剪枝条是葡萄园管理中产生的一种有机副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的葡萄修剪枝条,尤其是葡萄冬剪枝条。由于葡萄冬剪枝条木质化较为严重,难于被降解,传统上这些枝条被随意堆放或焚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自然界中存在一些木质素降解微生物,可以实现葡萄枝条木质素的高效降解及转化,如白腐真菌。因此,筛选出高效的枝条木质素降解菌,为提高葡萄枝条木质素的降解效率,促进葡萄枝条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本研究从葡萄园中腐烂的葡萄枝条上,进行分离纯化出木质素降解真菌,再通过愈创木酚平板显色法和苯胺蓝平板退色法初步筛选出产木质素降解酶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等)较高的菌株,并对此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液体产酶试验和固态降解实验,以进一步筛选出产木质素降解酶活高和枝条木质素降解能力强的高效菌株,然后分别研究培养温度和pH值对高效菌株固态降解作用的影响,以对高效菌株的固态降解条件进行初步优化,最后从形态学上对高效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直接从腐烂的葡萄枝条上,分离纯化到24株在愈创木酚培养基平板上产生红棕色变色圈的木质素降解真菌。以此24菌株分别进行PDA-愈创木酚显色反应和PDA-苯胺蓝退色反应试验,初步筛选出产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较高的5个菌株,即A-11、A-02、A-40-1、A-21和A-51-1。2.以初筛到的5个菌株进行液态产酶试验,结果表明,5个菌株均能在第6 d和8 d分别达到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最大产酶高峰,其中菌株A-51-1表现出最强的产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能力,其最大酶活分别为9.20 U·ml-1和21.60 U·ml-1。3.以初筛到的5个菌株进行固态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51-1的木质素降解能力最强,在30 d和50 d后的木质素降解率分别高达32.53%和63.51%。此外,A-51-1还表现出较强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及在固态发酵过程中表现出对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阶段性和选择性。在发酵前期30 d,菌株A-51-1表现出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速度较快,但在发酵后期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增强,表现出对木质素降解的较强选择性。4.酶能力和枝条木质素降解能力,为枝条木质素降解的高效菌株。5.分别在不同的pH(5.0、6.0、7.0、8.0、9.0)和温度(20℃、25℃、30℃、35℃、40℃)条件下,研究了高效菌株A-51-1对葡萄枝条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为7.0时,温度为30℃时A-51-1对枝条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最佳。6.依据《真菌鉴定手册》(魏景超,1979),从菌落、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上,将菌株A-51-1鉴别为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丛梗孢目(Monili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卵形孢霉族(Oosporeae)地霉属(Geotrichum LK.)菌。
二、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氯酚生物降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氯酚生物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腐菌辅助制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制浆的相关概念和起源 |
2 白腐菌研究进展 |
2.1 木素降解机理研究 |
2.2 白腐菌的分离和筛选 |
2.3 白腐菌的菌种改造 |
2.4 白腐菌的应用 |
3 白腐菌辅助制浆原料的研究 |
4 结语 |
(2)原生质体融合降解木素及小分子酚醛类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素的概述 |
1.2 木素的生物降解 |
1.2.1 木素的结构 |
1.2.2 木素的微生物降解 |
1.2.3 木素的酶降解 |
1.3 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研究 |
1.3.1 木素氧化分解的产物 |
1.3.2 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氧化分解 |
1.4 生物强化技术 |
1.4.1 直接投加微生物或共代谢基质类物质 |
1.4.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1.4.3 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 |
1.5 木素的分析方法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选题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生质体融合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供试菌 |
2.1.2 试剂与溶液 |
2.1.3 培养基 |
2.1.4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培养 |
2.2.2 原生质体的制备 |
2.2.3 原生质体融合 |
2.2.4 紫外诱变 |
2.2.5 木素降解实验 |
2.2.6 电镜扫描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 |
2.3.2 原生质体融合率 |
2.3.3 紫外诱变 |
2.3.4 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素的生物降解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1.1 供试菌 |
3.1.2 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与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素降解的 IR 图谱分析 |
3.3.2 木素降解的有机污染指标分析 |
3.3.3 木素降解的 HPLC 光谱分析 |
3.3.4 木素降解的 GC-MS 光谱分析 |
3.3.5 木素非生物降解作用的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生物降解 |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4.1.1 试剂与溶液 |
4.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比值-导数光谱法快速测定香草醛 |
4.3.2 香草醛降解的 GC-MS 分析 |
4.3.3 小分子酚醛类物质降解的 HPLC 分析 |
4.3.4 木素降解过程中小分子酚醛类物质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木质素的生物降解及对其指示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木质素简介 |
1.1.1 木质素的来源 |
1.1.2 木质素的结构及组成 |
1.2 木质素在陆源有机输入中的重要指示作用 |
1.3 木质素生物降解 |
1.3.1 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 |
1.3.2 木质素降解酶及其检测方法 |
1.3.3 木质素降解机制 |
1.4 微生物降解对木质素指示作用的影响 |
1.4.1 木质素参数的变化 |
1.4.2 降解过程中参数改变对木质素指示作用的影响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土壤中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 |
2.2.2 菌种分离 |
2.2.3 菌种形态观察 |
2.2.4 菌种产酶检测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菌种分离情况 |
2.3.2 菌种鉴定 |
2.3.3 平板显色结果 |
2.3.4 分离菌种菌落特征及产酶特性总结 |
2.4 菌种的保藏 |
2.5 小结 |
3 白腐菌降解木粉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液态培养实验 |
3.2.2 降解木粉实验 |
3.2.3 木粉失重测定 |
3.2.4 木质素单体含量测定 |
3.2.5 木粉结构的红外光谱测定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降解前后木粉红外光谱特征 |
3.3.2 三种菌降解过程中木粉失重及木质素各单体的含量变化 |
3.3.3 降解过程中木质素参数的变化 |
3.4 小结 |
4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氯酚类化合物简介 |
1.1.1 氯酚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和用途 |
1.1.3 氯酚类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
1.1.4 氯酚类化合物的环境危害 |
1.2 含氯酚类化合物废水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含氯酚类化合物废水治理的主要方法 |
1.2.2 氯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 |
1.3 光合细菌的研究概况 |
1.3.1 光合细菌的形态及分类 |
1.3.2 光合细菌与环境条件 |
1.3.3 光合细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2章 2-氯苯酚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2 研究内容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来源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仪器 |
2.2.4 试验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2-CP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筛选和纯化 |
2.3.2 菌株1D的活细胞光谱扫描 |
2.3.3 菌株1D的生理生化特征 |
2.3.4 菌株1D的碳源利用试验 |
2.3.5 菌株1D的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 |
2.3.6 菌株1D与相近物种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氯苯酚抑制光合细菌的毒性效应及紫外诱变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3.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2 研究内容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合细菌1D的紫外诱变 |
3.3.2 2-CP对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脱氧酶活性的影响 |
3.3.3 2-CP对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生长的安全质量浓度 |
3.3.4 2-CP抑制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生长的96h半致死浓度 |
3.3.5 对菌株1D的紫外诱变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合细菌PSB-1D厌氧降解2-CP的试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4.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1.2 研究内容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供氧光照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2 2-CP挥发性干扰试验 |
4.3.3 2-CP吸附性干扰试验 |
4.3.4 光照厌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生长与2-CP降解 |
4.3.5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4.3.6 不同浓度丙酸钠对2-CP生物降解的共代谢作用 |
4.3.7 不同氮源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4.3.8 不同浓度酵母膏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4.3.9 pH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0 温度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1 光照度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2 厌氧光照条件下2-CP降解动力学分析 |
4.3.13 共代谢关键酶的诱导机制 |
4.3.14 光合细菌PSB-1D对2-CP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合细菌PSB-1D好氧降解2-CP的试验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5.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1.2 研究内容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黑暗好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生长及其降解2-CP |
5.3.2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3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4 不同氮源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5 不同(NH_4)_2SO_4浓度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6 不同浓度酵母膏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7 pH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8 摇床转速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9 好氧黑暗条件下2-CP降解动力学分析 |
5.3.10 共代谢关键酶的诱导机制 |
5.3.11 光合细菌PSB-1D对2-CP降解途径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合细菌PSB-1D的固定化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1.2 研究内容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仪器 |
6.2.3 试验方法 |
6.2.4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载体选择 |
6.3.2 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载体中添加材料的选择 |
6.3.3 固定化条件的选择 |
6.3.4 固定化细菌与游离细菌对2-CP降解性能的比较 |
6.3.5 不同供氧光照对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降解2-CP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固定化光合细菌的SBR反应器处理2-CP废水 |
7.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7.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7.1.2 研究内容 |
7.2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7.2.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7.2.2 试验材料 |
7.2.3 试验仪器 |
7.2.4 试验方法 |
7.2.5 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固定化微生物小球投加量对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7.3.2 不同运行参数对2-CP废水处理的影响 |
7.3.3 SBR生物反应器操作运行的稳定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作者简介 |
(5)产漆酶木霉ZF-2分离、发酵与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漆酶研究进展 |
1.1.1 漆酶的结构 |
1.1.2 漆酶的催化机理 |
1.1.3 漆酶的底物 |
1.1.4 漆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1.1.5 漆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6 漆酶的应用 |
1.1.7 影响漆酶合成的条件 |
1.2 染料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2.1 染料的分类 |
1.2.2 染料废水的特点 |
1.2.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产漆酶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
2.2.2 漆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
2.2.3 孢子悬浮液制备与计数 |
2.2.4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2.2.5 粗酶液的制备 |
2.2.6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2.7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2.8 发酵配方验证及其优化前后漆酶活性的比较 |
2.2.9 染料脱色降解相关试剂的配制方法 |
2.2.10 染料的脱色降解 |
2.2.11 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漆酶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
3.1.1 初筛结果 |
3.1.2 复筛结果 |
3.1.3 ZF-2 的培养特征 |
3.1.4 形态学观察 |
3.1.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酶学性质研究 |
3.2.1 酶的最适pH 值 |
3.2.2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3.2.3 酶的热稳定性 |
3.2.4 酶的pH 稳定性 |
3.3 ZF-2 产漆酶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1 ZF-2 发酵产酶曲线 |
3.3.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3.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4 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优化结果的验证 |
3.4 漆酶对染料脱色的初步研究 |
3.4.1 漆酶对染料的直接脱色 |
3.4.2 漆酶/介质对各种染料的脱色降解 |
3.4.3 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 |
4 讨论 |
4.1 菌株的分离筛选 |
4.2 液态产酶发酵 |
4.3 染料的脱色降解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6)解淀粉芽孢杆菌漆酶的性质、基因克隆及染料脱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染料脱色研究进展 |
1.2 漆酶及其性质 |
1.2.1 漆酶的分布及性质 |
1.2.2 漆酶的作用底物 |
1.2.3 漆酶的结构 |
1.2.4 漆酶的催化机理 |
1.3 漆酶的应用 |
1.3.1 造纸工业 |
1.3.2 纺织工业 |
1.3.3 食品工业 |
1.3.4 污染物降解 |
1.3.5 生物检测 |
1.3.6 有机合成 |
1.4 细菌漆酶研究进展 |
1.5 漆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2 产漆酶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株富集培养 |
2.2.2 菌株筛选 |
2.2.3 菌株形态学特征 |
2.2.4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 |
2.2.5 菌株生物学特性 |
2.2.6 菌株16S rDNA测序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筛选 |
2.3.2 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2.3.3 生理生化鉴定 |
2.3.4 16S rDNA序列扩增及测序 |
2.3.5 16S rDNA序列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解淀粉芽孢杆菌漆酶的酶学性质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芽孢漆酶的制备 |
3.2.2 漆酶活性测定 |
3.2.3 pH值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2.4 温度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2.5 抑制剂对芽孢漆酶活性的影响 |
3.2.6 NaCl对芽孢漆酶活性的影响 |
3.2.7 金属离子对芽孢漆酶活性的影响 |
3.2.8 有机化合物对芽孢漆酶活性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H值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3.2 温度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3.3 抑制剂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3.4 NaCl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3.5 金属离子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3.6 有机化合物对芽孢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解淀粉芽孢杆菌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培养基 |
4.1.4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漆酶基因引物设计 |
4.2.2 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
4.2.3 菌株漆酶基因的克隆 |
4.2.4 连接T载体及转化 |
4.2.5 重组T载体的筛选和鉴定 |
4.2.6 漆酶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芽孢漆酶基因的克隆 |
4.3.2 芽孢漆酶基因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4.3.3 芽孢漆酶氨基酸序列基本信息分析 |
4.3.4 芽孢漆酶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
4.3.5 芽孢漆酶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解淀粉芽孢杆菌漆酶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主要试剂 |
5.1.3 培养基 |
5.1.4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芽孢漆酶的制备 |
5.2.2 漆酶活性测定 |
5.2.3 芽孢漆酶对染料的脱色 |
5.2.4 不同介体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5.2.5 芽孢漆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 |
5.2.6 芽孢漆酶的固定化 |
5.2.7 固定化漆酶对染料的脱色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B.amyloliquefaciens LC02芽孢漆酶对染料的脱色 |
5.3.2 B.amyloliquefaciens LC03芽孢漆酶对染料的脱色 |
5.3.3 碱性条件下芽孢漆酶对染料的脱色 |
5.3.4 芽孢漆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 |
5.3.5 固定化芽孢漆酶对染料的脱色 |
5.3.6 固定化芽孢漆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筛选菌株16S rDNA测序结果 |
附录2 筛选菌株漆酶基因测序结果 |
附录3 筛选菌株漆酶的二级结构预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白腐菌的发酵培养及其漆酶在氯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腐真菌 |
1.1.1 白腐菌的研究现状 |
1.1.2 木素的降解酶系 |
1.2 漆酶的研究进展 |
1.2.1 产漆酶的微生物 |
1.2.2 漆酶的性质和结构 |
1.2.3 真菌漆酶的催化反应机理 |
1.2.4 影响真菌漆酶发酵的因素 |
1.2.5 漆酶的应用 |
1.3 白腐菌及其漆酶在含氯漂白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漂白废水的特点和危害 |
1.3.2 白腐菌及其酶系在含氯漂白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白腐菌 Trametes hirsuta BYBF 液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培养基 |
2.1.5 培养方法 |
2.1.6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菌丝干重法) |
2.1.7 粗酶液的制备 |
2.1.8 酶活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接种种龄的确定 |
2.2.2 培养方式对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3 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 的生长曲线和产漆酶曲线 |
2.2.4 不同碳源对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5 不同氮源对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6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7 摇床转速对Trametes hirsute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8 培养基装液量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9 温度对 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和漆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2.2.10 接种量对Trametes hirsuta BYBF 产漆酶的影响 |
2.2.11 不同的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诱导剂等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腐菌 Trametes hirsuta BYBF 漆酶催化2-氯苯酚聚合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试剂和仪器设备 |
3.1.3 粗漆酶液的制备 |
3.1.4 漆酶酶活的测定 |
3.1.5 2-氯苯酚的测定 |
3.1.6 2-氯苯酚的去除率 |
3.1.7 聚合反应 |
3.1.8 产物的GPC 分析 |
3.1.9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1.10 样品的13C-NMR 核磁谱图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有机溶剂种类对2-氯苯酚(2-CP)聚合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2-CP 聚合的影响 |
3.2.3 有机溶剂含量对2-CP 聚合的影响 |
3.2.4 温度对2-CP 聚合的影响 |
3.2.5 不同pH 值对2-CP 聚合的影响 |
3.2.6 漆酶浓度对2-CP 聚合的影响 |
3.2.7 产物的GPC 的分析 |
3.2.8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9 ~(13)C-NMR 谱图分析 |
3.3 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毛栓菌 Trametes hirsuta BYBF 漆酶在含氯漂白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1 原料与方法 |
4.1.1 原料 |
4.1.2 试剂和仪器设备 |
4.1.3 漂白废液的制备 |
4.1.4 粗酶液的制备 |
4.1.5 含氯漂白废水处理实验 |
4.1.6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处理时间对废水中木素含量、CODcr 和色度的影响 |
4.2.2 漆酶用量对木素含量、CODcr 和色度的影响 |
4.2.3 温度对废水中木素含量、CODcr 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2.4 pH 值对废水中木素、CODcr 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腐菌 Trametes hirsuta BYBF 粗漆酶对氯化木素催化聚合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菌种 |
5.1.2 主要试剂仪器设备 |
5.1.3 粗漆酶液的制备 |
5.1.4 漂白废水中木素的提取方法 |
5.1.5 木素试样的乙酰化 |
5.1.6 催化木素聚合的实验方法 |
5.1.7 木素和产物的GPC 分析 |
5.1.8 木素及其聚合产物的制样方法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漂白废水中木素的提取 |
5.2.2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5.2.3 氯化木素聚合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验方法 |
1.3.1 菌株筛选 |
1.3.2 变色圈试验 |
1.3.3 降解率测定及选择性指数 (SF) 的计算[9] |
1.3.4 酶活测定方法 |
1.3.5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1.3.6 蛋白的表达与处理综纤维素和菌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直径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测定 (dl/d2) |
2.2 苯胺兰固体培养基和鞣酸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
2.3 木质素降解 |
2.4 选择性指数 (SF) 计算 |
2.5 克隆载体的构建 |
2.6 蛋白的表达及酶谱分析 |
2.7 综纤维素的降解 |
3 讨论 |
(9)白腐菌(Trametes pubescecs MB89)漆酶酶学性质及其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立题思想 |
1.1 漆酶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 |
1.1.1 漆酶的生化特性 |
1.1.2 漆酶的高级结构 |
1.1.3 漆酶的活性部位 |
1.2 漆酶的催化氧化机理 |
1.2.1 底物的专一性 |
1.2.2 催化氧化反应机理(铜离子的协同作用) |
1.2.3 漆酶介体系统 |
1.2.4 漆酶的固定化 |
1.2.5 漆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1.2.6 漆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1.3 真菌漆酶的生产 |
1.3.1 白腐菌生物学背景 |
1.3.2 漆酶在白腐菌中的普遍性 |
1.3.3 Trametes pubescens MB89 |
1.3.4 真菌漆酶生产中影响漆酶活性的因素 |
1.4 漆酶的应用 |
1.4.1 漆酶对秸秆木质素的生物降解 |
1.4.2 漆酶对氯酚类化合物的降解 |
1.4.3 漆酶对染料的降解与脱除 |
1.4.4 漆酶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
1.4.5 其他应用 |
1.5 本研究的内容 |
1.5.1 发酵生产漆酶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1.5.2 漆酶分离纯化及基本酶学性质的研究 |
1.5.3 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 |
1.5.4 漆酶的工业化应用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白腐菌产漆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T. pubescens MB89 活化结果 |
2.2.2 接种量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3 培养方式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4 温度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5 pH 值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6 碳源种类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7 氮源种类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8 碳源、氮源浓度和pH 值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9 Cu~(2+)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10 诱导剂对T. pubescens MB89 产漆酶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
2.2.11 T. pubescens MB89 生物量、产酶与发酵时间的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2.3.1 菌体菌龄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
2.3.2 氮源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
2.3.3 碳源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
2.3.4 Cu~(2+)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
2.3.5 诱导剂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腐菌产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漆酶的分离纯化结果分析 |
3.2.2 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漆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和效果评定 |
3.3.2 漆酶的生物物理性质 |
3.3.3 漆酶的生物化学性质 |
3.4 小结 |
3.4.1 漆酶分离纯化 |
3.4.2 漆酶基本生化特性 |
3.4.3 漆酶酶学性质 |
第四章 漆酶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载体对漆酶固定化酶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4.3.1 固定化酶条件的优化 |
4.3.2 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 |
4.3.3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
第五章 漆酶对秸秆木质素的降解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T. pubescens MB89 发酵培养过程中木素含量变化结果分析 |
5.2.2 漆酶处理秸秆分离木素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漆酶在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漆酶对氯酚的降解结果分析 |
6.2.2 漆酶对染料降解的结果分析 |
6.3 结论 |
6.3.1 漆酶对氯酚化合物的降解 |
6.3.2 漆酶对染料降解的结果分析 |
6.4 结论 |
6.4.1 漆酶对氯酚化合物的降解 |
6.4.2 漆酶对染料降解的结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T. pubescens MB89 的发酵培养 |
7.2 漆酶的分离纯化与漆酶生化特性 |
7.2.1 漆酶分离纯化 |
7.2.2 漆酶基本生化特性 |
7.3 漆酶酶学性质 |
7.3.1 pH 对漆酶酶活性的影响 |
7.3.2 温度对漆酶酶活性的影响 |
7.3.3 漆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
7.3.4 漆酶酶促反应的最适pH 值 |
7.3.5 抑制剂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7.3.6 漆酶与底物亲和力结果分析 |
7.4 漆酶的固定化及固定化酶性质 |
7.4.1 酶固定化条件的优化 |
7.4.2 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 |
7.4.3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
7.5 漆酶对木素的降解 |
7.6 漆酶对环境的生物修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葡萄枝条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枝条的修剪与利用 |
1.1.1 葡萄枝条的修剪 |
1.1.2 葡萄修剪枝条的利用 |
1.2 木质素与木质素降解菌 |
1.2.1 木质素的结构 |
1.2.2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 |
1.2.3 木质素降解酶 |
1.2.4 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机制 |
1.2.5 木质素降解菌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实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药品 |
2.1.4 主要器材 |
2.1.5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2.2 PDA-愈创木酚平板显色试验 |
2.2.3 PDA-苯胺蓝平板退色试验 |
2.2.4 液态产酶试验 |
2.2.5 固态降解试验 |
2.2.6 pH 值和温度对高效菌株枝条木质纤维素降解作用的影响 |
2.2.7 高效菌株的形态鉴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3.2 初筛 |
3.2.1 PDA-愈创木酚平板显色反应结果 |
3.2.2 PDA-苯胺蓝平板退色反应结果 |
3.3 复筛 |
3.3.1 5 个菌株液态产木质素降解酶活 |
3.3.2 5 个菌株对葡萄枝条木质素的降解作用 |
3.4 不同PH 和温度下菌株A-51-1 对枝条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
3.4.1 不同pH 下菌株A-51-1 对枝条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
3.4.2 不同温度下菌株A-51-1 对枝条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
3.5 菌株A-51-1 的形态鉴定 |
3.5.1 菌株A-51-1 的生长速度 |
3.5.2 菌株A-51-1 的菌落形态特征 |
3.5.3 菌株A-51-1 的菌丝和孢子形态特征 |
3.5.4 菌株A-51-1 的菌种鉴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4.2 平板显色反应和退色反应 |
4.3 液态产酶发酵 |
4.4 固态降解 |
4.5 温度和PH 对高效菌株固态发酵的影响 |
4.6 菌株A-51-1 的菌种鉴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氯酚生物降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腐菌辅助制浆的研究进展[J]. 张祥胜,邹学东,柴欣悦.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2]原生质体融合降解木素及小分子酚醛类物质[D]. 姚丽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3]木质素的生物降解及对其指示参数的影响[D]. 兰海青.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4]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D]. 董怡华. 东北大学, 2011(06)
- [5]产漆酶木霉ZF-2分离、发酵与初步应用研究[D]. 周菲.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6]解淀粉芽孢杆菌漆酶的性质、基因克隆及染料脱色研究[D]. 潘俊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5)
- [7]白腐菌的发酵培养及其漆酶在氯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 周喜燕.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4)
- [8]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表达研究[J]. 林玲,林志伟,郭梧年,杨菁,汪世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5)
- [9]白腐菌(Trametes pubescecs MB89)漆酶酶学性质及其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特性研究[D]. 张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10]葡萄枝条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D]. 刘小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