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ISH在人类未受精卵染色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耿冬峰[1](2021)在《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回顾性分析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AZF微缺失夫妇的IVF/ICSI生育结局,研究这些遗传学异常对生育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此外,挖掘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男性不育夫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临床咨询和诊疗工作,起到参考和指导的作用。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1、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2、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3、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4、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指标:1、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指标,包括受精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2、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包括平均孕龄、分娩率、早产率、双胎率、出生体重、活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一、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800对夫妇。按男方染色体核型是否异常分为染色体异常组(46对)、染色体多态性组(136对)和染色体正常组(261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染色体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1.18%vs 78.55%,P<0.05),染色体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8.90%vs 49.25%,78.57%vs 63.24%,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异常的不同类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受精率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2.12%,69.18%,vs 78.55%,P<0.05),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均显着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9.11%,58.43%,vs 49.25%,P<0.05),其它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染色体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D/G异常组的受精率显着低于染色体正常组(74.64%vs 78.55%,P<0.05),Y染色体多态性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4.66%vs 78.55%,78.41%vs 65.99%,P<0.05);其它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染色体数目异常组、染色体结构异常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染色体多态性组与染色体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性的不同类型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组的出生缺陷率统计学上高于染色体正常组(18.18%(2[双胎,髋关节发育不良]/11)vs 1.61%(23/1433),P<0.05),其它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均负面影响IVF/ICSI受精,对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2、整体上,染色体多态性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负面影响。D/G组异常可能降低受精率,但影响不大。3、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及其不同类型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二、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21对夫妇。按AZF是否缺失分为AZF缺失组(143对)与AZF正常组(778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组的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中,gr/gr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种植率均显着高于AZF正常组(83.37%vs 77.25%,77.68%vs 69.02%,43.56%vs 33.47%,62.16%vs 43.28%,P<0.05),b1/b3缺失组的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7.63%(68/118)vs 69.02%(5771/8361),P<0.05)。3、不同精液质量组中,无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58.42%vs 77.31%,54.46%vs 70.37%,P<0.05);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受精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AZF正常组(74.71%vs 78.30%,60.00%vs 73.33%,P<0.05);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组的各项实验室及妊娠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精子浓度正常患者AZF缺失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高于AZF正常组(83.99%vs 76.57%,70.68%vs 64.07%,P<0.05)。4、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与AZF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不同精液质量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组与AZF正常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整体上,AZF微缺失对IVF/ICSI受精、胚胎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和临床妊娠结局无负面影响。但AZFc区b1/b3缺失可能降低正常受精率。2、AZF微缺失影响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IVF/ICSI受精,负面影响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受精率。3、AZF微缺失、AZFc区不同缺失类型均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4、AZF微缺失对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男性的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三、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因男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因素首次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930对夫妇。按男方AZF、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12对)、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57对)、单纯AZF微缺失组(140对)、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721对)。分别统计和比较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生化妊娠率,显着低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34.44%vs 57.24%,47.27%,48.30%;34.48%vs 50.47%,51.78%,49.69%;18.97%vs 35.05%,35.04%,33.47%;41.67%vs 73.68%,68.57%,68.52%,P<0.05)。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降低的趋势(临床妊娠率41.67%vs 64.91%,60.00%,60.19%;种植率33.33%vs 48.62%,41.90%,43.28%)。3、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指标在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组与单纯染色体核型异常组、单纯AZF微缺失组、AZF与染色体均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不育男性IVF/ICSI受精无明显影响,对胚胎发育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有负面影响。对临床妊娠结局可能有负面影响。2、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四、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产前遗传中心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夫妇。根据相应筛选标准共纳入2766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健康活产结局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然后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挖掘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构建不育男性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女方不孕类型、男方不育类型、窦卵泡数(AFC)、女方体重指数、HCG日E2水平、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女方基础FSH、精液质量、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类型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变量(P<0.05)。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与AZF微缺失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精液质量、优质胚胎数、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类型、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是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P<0.05)。3、构建健康活产结局的评估模型P如下:P=1/(1+exp(-y)),其中y=-0.616×(女方年龄<35=1,35≤年龄<40=2,≥40岁=3)+(精子浓度正常=0,无精子症=0.331,严重少精子症=0.186,少精子症=-0.210)+0.083×(优质胚胎数,>15以15计算)+(冻融移植周期=0.333,新鲜移植周期=0)+(移植胚胎数1个=0,2个=0.598,3个=0.250)+(囊胚=0.482,卵裂期胚胎=0)+(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6mm=0,710mm=2.017、≥11mm=2.586)-2.847。本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252.6,P<0.001)。ROC曲线下面积=0.665,95%CI:0.644-0.685,P<0.001。P=0.433作为诊断界点,对应的敏感度为69%,特异性为56%。根据回归模型绘制了列线图,C指数为0.665,校准图显示根据列线图估计的健康活产概率和真实的发生频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1、发现影响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主要因素。2、女方年龄是健康活产结局的不利因素。3、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为2个、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无精子症、冻融周期移植、囊胚移植,是健康活产结局的有利因素。4、成功构建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的评估模型,绘制了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相立峰[2](2020)在《人胚胎原肠前动态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工业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生活环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日益增加的生存压力等导致育龄夫妇的精子与卵子质量急速下降,不孕不育已成为威胁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当胚胎发育至第7天,人胚胎需植入母体的子宫中才能继续存活和发育。这个阶段胚胎在子宫体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关键细胞和分子事件,由于材料的无法获得以及缺乏相应技术导致这些问题仍处在黑匣子状态。胚胎植入失败以及在此阶段的发育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人胚胎原肠前发育过程的研究将为我们理解生命起源、探索早期胚胎发育动态变化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2016年的两篇报道在小鼠胚胎体外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着床后人胚胎体外2D培养体系,该体系能够将胚胎在体外培养至13天,并观察到一些谱系分离的现象。然而2D条件下胚胎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如2D培养的胚胎是扁平的,缺乏体内3D的拓扑结构;虽然2D培养胚胎的滋养外胚层12天后仍在继续存活,但整个胚胎结构发生了坍塌和出现了发育的紊乱,导致很多细胞类型(羊膜上皮)、腔(羊膜腔、卵黄囊)和结构(基底膜、前后轴、原条)无法在2D培养的胚胎中清楚地观测到。因此,这些缺陷限制了2D体系很难真正模拟体内胚胎的发育,无法揭示胚胎在该阶段的发育事件和机制。为了克服以上这些缺陷,我们开展了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在获得严格的伦理允许和病人知情同意的条件下,利用临床上捐献的胚胎,通过改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开发了一个三维(3D)人囊胚培养体系,并采用该体系首次将人囊胚在3D条件下培养到原条原基阶段。这些3D胚胎能高度地模拟体内胚胎的发育,经历不同形态的发育并自发组装成2D条件下无法产生的3D结构,包括胚胎双层胚盘、羊膜(amnion)、基底膜(basal membrane)、初级和灵长类独特的次级卵黄囊、前后轴和原条前体。利用这个体系,我们揭示了人原肠前胚胎的关键发育事件:(1)通过单细胞转录表达谱的分析,揭示了上胚层细胞、下胚层细胞和滋养层细胞谱系分化和发育的动态和分子调控网络。(2)羊膜上皮细胞(AME)是上胚层细胞分离出来的第一类细胞系,不同于啮齿类动物,人AME发生于原条形成之前,但其特性和分子机制不清楚。我们发现:与上胚层细胞相比,AME显着地下调多能性基因,其形成与基底膜的缺失显着相关,并有独特的分子表达谱。(3)首次阐明细胞滋养层(cytotrophoblast)、绒毛外细胞滋养层(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和合胞体滋养细胞(syncytiotrophoblast)在胚胎着床后的分化以及引起分化的信号和转录因子,揭示了绒毛外细胞滋养层在早期胚胎中不同于中、后期胎盘的功能。(4)揭示了上胚层细胞(PSCs,多能干细胞)着床后将很快从naive到primed状态的转变。PSCs从着床至第14天期间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而其发育和转化是由不同的多能因子协调作用所决定的。(5)通过人和非人灵长类胚胎的转录组分析,发现非人灵长类和人上胚层细胞在代谢上具有明显差异,而在维持干细胞多能性以及发育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上具有保守性。本论文利用独创的人胚胎体外3D培养体系详细阐述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谱系的分离、羊膜腔的形成、羊膜上皮的分离、卵黄囊的形成、胚胎极性的产生和原条的形成等发育学事件。本论文回答了EPI多能性的维持和转化、羊膜上皮的形成机制、滋养层分化发育的机制等科学问题。本研究成果为胚胎的早期发育和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为组织再生和器官再生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为研究胚胎因素的着床失败和早期流产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不孕症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中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刘成军[3](2020)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同卵多胎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同卵多胎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极大的增加了妊娠风险。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年轻女性、诱导排卵药物及口服避孕药增加了同卵多胎的发生率,囊胚移植的同卵多胎发生率高于卵裂期胚胎,胚胎冷冻与同卵多胎的发生无关。授精方法和胚胎辅助孵化对同卵多胎的影响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关研究没有限定年龄和移植胚胎的发育阶段。此外,目前大多研究是有关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同卵多胎的因素分析,还没有人研究如何降低同卵多胎的发生。鉴于患者的自身条件如年龄、不孕因素等无法改变,而我国对授精方法的选择也有严格限制,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其它可能增加同卵多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同卵多胎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了自2010年11月到2019年10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临床妊娠患者基本资料和同卵多胎的发生情况。将不确定因素-辅助孵化排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同卵多胎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囊胚移植和多个胚胎移植增加了同卵多胎的发生风险,而促性腺激素用量≥3000 IU的患者同卵多胎发生风险降低。2.D2-D3胚胎辅助孵化与同卵多胎随后,我们研究分析了卵裂期胚胎(授精后D2-D3胚胎)激光透明带打薄与同卵多胎的关系,同时结合激光透明带打薄的安全性确定更合理的辅助孵化适应征。为了降低年龄对结果的影响,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中辅助孵化的应用人群,将年龄分为两个阶段:高龄患者(≥38岁)和年轻患者(<38岁)。结果发现卵裂期胚胎透明带激光打薄后高龄患者同卵多胎发生风险是年轻患者的2.6倍(P<0.01),而且最新研究表明高龄患者辅助孵化不能提高妊娠率并降低了活产率,因此建议停止对高龄患者卵裂期胚胎实施辅助孵化。年轻患者卵裂期胚胎透明带激光打薄可以降低同卵多胎的发生风险(odds ratio=0.36,P<0.01),同时没有增加妊娠风险,因此对这部分患者可以实施辅助孵化以降低同卵多胎的发生风险。3.囊胚透明带激光打孔与同卵多胎囊胚移植同卵多胎的发生率高于卵裂期胚胎,这可能是由于延长胚胎体外培养时间造成透明带密度的增加,使囊胚孵出过程更加困难,透明带对囊胚的挤压增加从而使得囊胚分裂风险升高。本章研究了囊胚透明带激光打孔对同卵多胎发生的影响,同时结合其安全性确定是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结果发现:囊胚激光透明带打孔后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来源囊胚的同卵多胎发生风险仍高于卵裂期胚胎(odds ratio=2.05,P<0.05),但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来源囊胚的同卵多胎发生率与卵裂期胚胎没有明显差异(odds ratio=0.66,P>0.05),同时透明带打孔没有明显增加妊娠风险。因此透明带激光打孔可以作为降低ICSI来源囊胚同卵多胎发生的措施之一。4.颗粒细胞中与囊胚形成相关Marker基因的筛选透明带打孔不能有效降低IVF来源囊胚发生分裂的风险,而且多个胚胎移植也增加了同卵多胎的发生率,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颗粒细胞转录组测序来筛选与囊胚形成相关的Marker基因,以期用Marker基因来挑选优质卵裂期胚胎进行单胚胎移植,避免多个胚胎移植及囊胚移植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保证妊娠率。转录组测序共发现129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囊胚形成相关。通过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共有16个与胚胎发育潜力相关的候选基因。在16个基因中筛选出REN、COL1A1和COL1A2进行RT-qPCR验证,结果显示表达趋势都是上调,与测序结果一致,其中REN和COL1A2在高囊胚率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低囊胚率组。因此REN和COL1A2可以作为Marker基因来预测胚胎质量。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辅助生殖技术中能采取措施以降低同卵多胎的影响因素有胚胎移植数、辅助孵化和移植胚胎发育阶段。为了降低多胚胎移植和囊胚移植对同卵多胎影响,可以用REN和COL1A2作为Marker基因选择卵裂期优质胚胎进行移植,降低胚胎移植数甚至单胚胎移植。同时对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患者采取如下措施:年龄<38岁的患者可以实施透明带激光打薄进一步降低同卵多胎的发生,而年龄≥38岁的患者不实施辅助孵化。
贾广珠[4](2020)在《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探讨羊水细胞中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9年06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诊断的单胎孕妇1206例。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羊水穿刺术抽取羊水,通过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NGS)技术对羊水细胞中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并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将两种技术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果分成两组,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1206例入组样本CNV-seq检测成功率100%,细胞遗传学-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率为99.75%(1203/1206)。2.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胎儿染色体正常81.18%(979/1206),胎儿染色体异常阳性率18.57%(224/1206),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11.61%(140/1206)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9.04%(109/1206)、性染色体异常阳性率1.82%(22/1206)、嵌合体阳性率0.75%(9/1206);染色体结构异常阳性率6.96%(84/1206)其中包括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阳性率0.91%(11/1206)、平衡易位阳性率1.33%(16/1206)、倒位阳性率0.33%(4/1206)、染色体多态性阳性率4.39%(53/1206)。3.CNV-seq共检出胎儿染色体正常74.88%(903/1206),胎儿染色体异常阳性率25.12%(303/1206),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11.69%(141/1206)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9.12%(110/1206)、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1.82%(22/1206)、嵌合体阳性率0.75%(9/1206);染色体微结构异常13.43%(162/1206)包括致病性CNVs阳性率2.65%(32/1206)、致病性未知CNVs阳性率4.98%(60/1206);非致病性CNVs阳性率5.80%(70/1206)。4.CNV-seq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比,CNV-seq检出染色体异常阳性率、致病性CNVs阳性率、致病性未知CNVs阳性率高于染色体核型检出阳性率,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非致病性CNVs阳性率两组均无差异性,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染色体平衡易位阳性率高于CNV-seq检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入组孕妇的年龄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6352。6.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组与单用其中一种技术组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CNV-seq对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检出一致。2.CNV-seq能检出更多的致病性明确CNVs,但检不出平衡易位、倒位染色体结构异常,因此CNV-seq不可取代染色体核型分析。3.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增高,因此高龄孕妇更适合行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4.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可以全面、有效的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婕[5](2020)在《不同年龄组孕妇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158例稽留流产患者在不同年龄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析随孕妇年龄增长绒毛染色体异常的规律,探讨不同年龄组孕妇稽留流产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年龄在20-47岁,平均年龄33.06±7.18岁,其中58例为初次妊娠发生稽留流产,53例曾有2次以下自然流产史,89例为经产妇,已自然受孕分娩一健康胎儿。纳入及排除标准:宫内单胎妊娠,孕周介于7-15W,胚胎或胎儿无胎心搏动,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行排出;非复发性流产;患者自愿要求绒毛染色体检测;TORCH血清结果、阴道分泌物、衣原体及支原体阴性;妊娠后未使用过禁用、慎用类药物;无烟酒嗜好、接触射线及有毒物质的过去史;无子宫解剖学异常;排除基础疾病史,共收集158例稽留流产患者临床资料及组织标本。绒毛标本采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磁珠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on-beads,BoBs)进行检查。检测范围:检测1-22号、X、Y染色体数目异常(非整倍体)、探针覆盖范围内的长臂或短臂缺失,对部分多倍体有提示作用。将158例患者分成<35岁,35-40岁,>40岁三组,进行绒毛染色体核型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年龄组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种类,各年龄组绒毛染色体异常概率。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58例绒毛标本中正常核型64例(40.51%),异常核型94例(59.49%)。异常核型中非整倍体三体78例(占异常总数82.98%),单体15例(占异常总数15.96%),嵌合体1例(占异常总数1.06%)。<35岁组样本98例,染色体异常50例(占该年龄组51.02%),35-40岁组样本34例,染色体异常24例(占该年龄组70.59%),>40岁组样本26例,染色体异常20例(占该年龄组76.92%)。<35岁组染色体数目异常核型占比低于35-40岁组和>40岁组,两组间染色体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9),35-40岁组和>40岁组染色体异常率,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582)。单体在低龄组可见,高龄组罕见。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22、16、X、15、21、20号,占异常核型总数的64.89%。X单体在低龄组多见,检出率随孕妇年龄增长而降低;22、15、21、20号三体在高龄组多见,发生率随孕妇年龄增长而增高。研究结论:1.高龄孕妇将承担更高的胚胎染色体异常风险,>40岁组异常核型检出率略高于35-40岁组。2.15、20、21和22号染色体异常率随孕妇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22三体检出率随年龄的变化有显着差异(P=0.003);X单体检出率随母亲年龄增长而降低。3.高龄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异常概率极高,需根据绒毛染色体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做好遗传咨询和优生指导。
冯琦[6](2020)在《994例流产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心理压力、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生殖能力,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据统计自然流产的发病率达10%-15%,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育龄人群。本研究对传统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流产组织核型分析的成功率。通过对本研究中收集到的流产组织进行遗传分析,探讨胚胎染色体异常与流产的关系,为流产患者寻找病因,并为其后续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到洛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或送检自然流产标本,并对其进行遗传学分析。本项目研究所涉及的遗传分析方法包括细胞遗传学分析法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法。共对994例流产胚胎样本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59例流产胚胎样本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对上述千余例病例进行统计,研究流产胚胎样本中出现了何种染色体异常以及这些染色体异常出现的概率。进一步,我们比较分析了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这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之间、不同年龄分组之间、不同胚胎性别之间以及不同核型分析方法之间染色体异常发生的概率是否存在差异,以此探讨染色体异常的出现是否与生殖方式相关、母体年龄、胚胎性别以及核型分析方法等因素相关。根据不同的核型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遗传咨询方案,对流产患者进行指导。结果1.本研究共对994例流产组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核型488例,占49.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456例,以非整倍体最为常见。检出了单体、除1号染色体之外的各号染色体的三体以及双重三体,多三体、假二倍体、嵌合体等非整倍体核型,共375例;同时也检出了三倍体、近三倍体、四倍体,近四倍体等多倍体异常核型,共81例。出现异常频率最高的三种核型依次为16-三体(98例);三倍体(55例);X染色体单体(53例)。除染色体数目异常以外还检出3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其中罗氏易位12例,平衡易位及易位形成衍生染色体的15例、染色体多态性5例。2.除细胞遗传学分析以外,我们还开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分析,对59例流产组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其中正常35例、异常24例(包括染色体的三体12例、X染色体单体6例、假二倍体1例、三倍体5例)。3.按孕妇发生流产时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发现年龄≤35岁的共计794例,其中检出异常核型365例,异常率为45.97%;而年龄>35岁的共200例,其中检出异常核型123例,异常率61.5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分组中异常核型出现概率有显着差异。4.对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将受孕方式记录准确的745例分为两组,辅助生殖组及自然妊娠组。辅助生殖组共204例,检出异常核型92例,异常率为45.10%;自然妊娠组共541例,检出异常核型260例,异常率48.06%。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生殖方式异常核型出现的概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5.按性别分组统计流产胚胎发现男性胚胎394例,检出异常核型214例,异常率为54.31%;女性胚胎595例,检出异常核型269例,异常率为45.2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胚胎中异常核型出现概率有显着差异。6.对比细胞遗传学和分析遗传学分析技术异常核型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发现进行994例细胞遗传学检测共检出异常核型488例,异常率为49.09%;而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59例,检出异常核型24例,异常率为40.6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技术在异常核型检出率上无显着差异。7.本研究还进行了影响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散的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温度、湿度、固定液配比比例等方法,可优化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散状况,提高检测成功率与准确性。同时还对荧光原位杂交的杂交体系、共变性方法及洗脱条件等进行优化,在降低了试剂消耗量的同时提高了实验成功率。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造成流产的重要因素,流产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重要的遗传学分析方法。通过对近千例流产病例进行病因学分析发现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多倍体以及结构异常是流产组织中最主要的导致自然流产的染色体异常,其中16-三体、三倍体以及X染色体单体最常见。并且我们还发现辅助生殖和自然妊娠的流产胚胎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的概率无显着差异,这表明辅助生殖不会显着提升由染色体异常出现概率。而母体年龄的差异则与染色异常的出现密切相关,母体年龄>35岁是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风险因素。除上述发现以外,我们还注意到流产胚胎的性别与染色体异常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所有流产胚胎中,女性胚胎数量多于男性胚胎,但男性胚胎的异常率高于女性胚胎。染色体G带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效能基本相同,综上所述联合细胞遗传学技术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对流产物的遗传学分析可帮助患者找到流产病因,对指导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有重要意义。
罗伟[7](2020)在《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胚胎停育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与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和真菌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其差异,寻找特征菌,从而揭示胚胎停育与阴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检索CNKI、万方、百度学术、泉方学术、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发表的关于胚胎停育和稽留流产的文献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收集研究胚胎停育患者生殖道病原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借助StataSE12.0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系统评价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2.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就诊的患者20例,其中胚胎停育组10例,正常早期妊娠组10例,取阴道分泌物样本分别标记为A1、A2、A3…A10和C1、C2…C10,行16S rDNA和ITS扩增子测序,测序数据行OTU聚类分析及物种注释,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探究两组微生物群落组成并比较组间群落结构差异。结果:1.通过Meta分析发现胚胎停育患者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CT合并UU感染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正常早期妊娠患者(OR>1,P<0.05)。2.A组(胚胎停育组)10个样本中阴道细菌生物群落共产生1406551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下聚类为21个OTUs,共检测到细菌3菌门、6菌纲、7菌目、8菌科、13菌属。优势门、纲、目、科、属分别为硬壁菌门(Firmicutes)(99%)、芽孢杆菌纲(Bacilli)(98%)、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98%)、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98%)、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98%)。3.C组(正常早期妊娠组)细菌菌群主要组成除Lactobacillus外,加德纳菌(Gardnerella)和巨球菌属(Megasphaera)在部分样本中含量也较高。样本C3、C4、C9和C10中Gardnerella分相对丰度均大于1%,样本C4和C9中Megasphaera相对丰度大于1%。4.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C5中检测到支原体(Mycoplasma)的分布,其相对丰度小于0.004%。5.A组10个样本阴道真菌生物群落共产生了1682830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下聚类为123个OTUs,共检测到真菌5菌门、16菌纲、30菌目、49菌科、55菌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最主要的菌门,相对丰度占90%以上。相对丰度前5的菌属分别为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Unclassified属、Nakaseomyces属、红酵母属(Rhodotorula)和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6.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A、C两组间真菌微生物存在显着丰度差异。根据Metastats组间群落丰度差异分析示Kazachstania属、根霉属菌(Rhizopus)和Rhodotorula属是两组真菌微生物群落中丰度差异最为显着的物种(P<0.05)。结论:1.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证实与胚胎停育相关的菌落有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2.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微生物群比较,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和真菌菌落中均未发现有特征菌存在。3.阴道真菌菌群丰度显着变化可能与胚胎停育相关,尤其是Rhizopus丰度显着升高应当引起注意。
苏叶舟[8](2020)在《反复流产患者胚胎异常染色体的来源追踪及相关遗传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流产的发生在人群中十分常见,其中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大约是2%-3%。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复杂多样,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胚胎染色体的异常,一直是流产诊治上难以预防和治疗的难题。本研究旨在对胚胎异常染色体的父方和母方来源进行追踪和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选择表型相似的患者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探究是否携带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突变或同一基因或同一条通路的突变。方法:收集非人为因素流产的绒毛组织和夫妻双方外周血。根据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一次流产组和复发性流产组(RSA),分组分析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和发生谱。选择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染色体的标记,对所收集的流产绒毛及外周血DNA样本进行5个STR位点的分型,从而对绒毛的来源做出判断。根据STR分析结果,选择表型相似的患者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候选基因。结果:共收集122对夫妻的外周血及流产组织,发现RSA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稍低于一次流产组,但两组总体上染色体正常和异常均各约占一半。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多于结构异常。在染色体数量异常中,13、16、21、22三体,三倍体和X单体异常是本次研究中较为常见的异常。单次流产和反复流产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发生谱存在差异。在一次流产患者中,16三体更常见,而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22三体更加常见。在异常染色体来源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对于绒毛染色体三体,母亲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出现染色体分离错误最常见;在核型为45,X的绒毛中,多为父源的X染色体缺失;对于三倍体,父源性染色体多一套略多于母源性染色体多一套。根据STR分型结果,我们选择5位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对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分析,我们筛选出了已知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减数分裂,生殖细胞成熟、DNA错配修复重组的8个编码蛋白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分别为CCNA1(MIM:604036)、WAPL(MIM:610754)、SGO2(MIM:612425)、STRA8(MIM:609987)、AR(MIM:313700)、EXO1(MIM:606063)、MSH2(MIM:609309)、MLH1(MIN:120436)。结论:一次流产和复发性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和发生谱不同,在一次流产中16三体更常见,复发性流产22三体更加常见,这表明一次流产的绒毛染色体结果可能对下次妊娠的结局起着预示作用。不论在一次流产还是RSA患者中,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MI)染色体分离错误是最常见的三体的来源。同时,我们发现可能存在一些与细胞周期调节、减数分裂,生殖细胞成熟、DNA错配修复重组相关的基因的变异,可能参与绒毛染色异常的发生,可供后续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流产的病因探寻提供了一个方向和思考,为寻找流产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探寻减数分裂错误和流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依据。
于洋[9](2019)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行显微取精获精结局的预测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术前和术中的各项指标的研究及评估,寻找对显微取精(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icro-TESE)获精结局有预测价值的方法及评估手段,为临床医生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Micro-TESE的189例NOA患者。通过对NOA患者临床指标,病因,病理,术中睾丸曲细精管的评估,以预测显微取精的成功率及指导手术方案。术前常规临床指标包含临床病因,临床指标(年龄,睾丸体积,生殖激素)及常规病理学诊断;术中评估指标包含曲细精管均一性及曲细精管直径。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包含遗传学病因)的进一步检测及分类,病理的进一步分类。常规临床指标的分类方法:(1)年龄:≤30岁组,>30岁组;(2)睾丸体积:≤5ml组,5-10ml组,≥10ml组;(3)促卵泡刺激素(FSH):≤12.4m IU/l组,12.4-24.8m IU/l组,≥24.8m IU/l组;(4)促黄体生成素(LH):≤8.6m IU/l组,8.6-17.2m IU/l组,≥17.2m IU/l组;(5)睾酮(T):≤9.9nmol/l组,>9.9nmol/l;(6)病因:克氏综合征(KS),Y染色体微缺失,隐睾,睾丸炎,特发性NOA;(7)常规病理分型: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生精阻滞(MA),生精功能低下(HS),透明样变。新的研究方法如下:(1)增加染色体核型检查的核型数,寻找小比例的嵌合型KS与获精的相关性。(2)高通量测序法增加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的STS位点,明确缺失的片段及新的STS缺失位点。(3)基因捕获测序技术筛查基因突变位点。(4)病理一致性分型:根据是否仅含有单一的病理组织类型进一步分为8类:完全型SCOS,混合型SCOS,完全型MA,混合型MA,完全型HS,混合型HS,完全型透明样变,混合型透明样变;(5)术中评估方法:(1)术中曲细精管均一性:均一曲细精管组,不均一曲细精管组;(2)曲细精管直径:≥100μm组,<100μm组。结果:1.总获精率:入组189例,获精61例,获精率为32.3%。2.ROC曲线显示病理,睾丸体积,T具有预测价值。3.临床指标分析(1)获精组T水平和睾丸体积显着低于未获精组(P=0.038;P=0.013)。(2)睾丸体积分组:≤5ml组的获精率显着高于5-10ml组(P<0.001)以及≥10ml组(P=0.032)。(3)T水平分组:≤9.9nmol/l组获精率显着高于>9.9nmol/l组(P=0.009)。(4)年龄,FSH,LH对获精率无影响,无统计学差异。4.病因学分析(1)获精率:特发性NOA获精率显着低于克氏综合征(P=0.001)和隐睾组(P<0.001)。(2)各种病因的获精组与未获精组的获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3)克氏综合征:增加染色体核型检查数可以测出小比例嵌合型KS,含有46,XY正常核型的嵌合体获精率增高。(4)Y染色体微缺失:高通量测序方法可检测新的缺失位点,明确具体缺失的区域及大小,较常规PCR方法更具优势。(5)基因筛查:基因捕获测序共检测NOA患者35例,5例为阳性结果,检出率为14.3%。发现的变异基因分别为TEX11,KISS1R,HSF2,NR5A1,DNAH11。其中TEX11,HSF2,NR5A1具有NOA致病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病因结合临床指标分析:(1)在特发性NOA中,睾丸体积≤5ml且FSH≥24.8m IU/ml获精率显着高于睾丸体积5-10ml且FSH 12.4-24.8m IU/ml组(P=0.026)。(2)在特发性NOA中,睾丸体积≤5ml且任一LH组获精率均显着高于睾丸体积5-10ml组且LH 8.6-17.2m IU/ml组(三组均P<0.05)。(3)在特发性NOA中,当睾丸体积≤5ml且T水平正常的获精率显着高于睾丸体积5-10ml组且T水平低下组(P=0.006)及正常组(P=0.01);睾丸体积≥10ml且低T水平组获精率显着高于睾丸体积5-10ml组且低T水平组(P=0.041)。6.病理组织学分析(1)获精率:SCOS组的获精率显着低于HS组(P<0.001)和透明样变组(P=0.001);MA组的获精率显着低于HS组(P=0.002)。(2)SCOS获精组睾丸体积显着低于未获精组(P=0.002)。其他病理分型无统计学差异。7.病理结合临床指标分析:(1)SCOS组中,睾丸≤5ml组获精率显着高于睾丸体积5-10ml组(P=0.043)及≥10ml组(P=0.016)。(2)透明样变性组中,LH水平8.6-17.2m IU/ml获精率显着高于LH≥17.2m IU/ml(P=0.041)。(3)MA组和HS组中,低T水平获精率显着高于正常T水平组(分别为P=0.026;P=0.004)。其他无统计学差异。8.病理组织单一性分析(1)获精率:混合型病理组织组显着高于单一型病理组织组(P<0.001),混合型SCOS获精率显着高于单一型SCOS(P=0.019)。(2)单一型病理获精组的T水平显着低于未获精组(P=0.024);混合型病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9.术中评估(1)获精率:不均一曲细精管组的获精率显着高于均一组(P<0.001);一侧未获精,不均一组的对侧睾丸获精率显着高于均一组(P<0.001)。(2)获精组与未获精组获精率无统计学差异。10.病因/病理结合术中评估(1)在特发性NOA(P<0.001)及克氏综合征(P=0.007)组中,不均一曲细精管组的获精率显着高于均一组。其他无统计学差异。(2)特发性NOA一侧未获精,不均一组对侧睾丸获精率显着高于均一组(P=0.007)。(3)SCOS组及透明样变性组,不均一曲细精管组的获精率显着高于均一组获精率(P=0.003,P=0.002)。其他无统计学差异。(4)SCOS组中,曲细精管直径≥100μm的获精率显着低于<100μm组(P<0.001)。≥100μm组行对侧睾丸手术31例,全部未获精。结论:1.睾丸体积≤5ml或者睾酮≤9.9nmol/l对获精率具有较低的预测价值。2.不同病因中,特发性NOA获精率低,当其结合睾丸体积及生殖激素时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增加克氏综合征患者核型检测数量可以找到小比例嵌合,含有46,XY嵌合体克氏综合征获精率高;致病基因筛查可以发现未知的病因,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3.睾丸病理组织分型中,唯支持细胞综合征获精率显着低于生精功能低下,对NOA获精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病理组织分型结合不同临床指标以及病理组织的单一性分型进一步提高了获精率预测的准确性。4.特发性NOA或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结合术中评估为均一型曲细精管时,或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结合曲细精管直径≥100μm时一侧睾丸未获精,另一侧获精率极低,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可行另一侧睾丸的浅层手术甚至取消手术。
谢晓蕊[10](2018)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NP-array)在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NP-array)与传统G显带核型分析在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SNP-array的应用优势,为自然流产的遗传咨询与诊治提供病因学依据与指导。方法:1.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稽留流产患者82例,行人流术后无菌操作留取流产胚胎绒毛组织;2.SNP-array检测拷贝数变异,并行细胞培养后G显带核型分析;3.综合分析SNP-array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在周期﹑成功率与准确性上的差异,同时明确自然流产的遗传学病因;4.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2例流产绒毛标本SNP-array检测周期为34天,行细胞培养后G显带核型分析检测周期为1220天,相比传统核型分析检测周期显着缩短;2.82例流产绒毛组织SNP-array检测拷贝数变异,成功率100%(82/82),而行细胞培养仅成功68例,失败14例,培养成功率为82.9%(68/82),与细胞培养相比,前者成功率提高(P<0.01)。3.细胞培养成功的68例流产绒毛组织经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正常核型34例,异常核型34例,异常率为50.0%(34/68)。异常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88.2%(30/34);染色体结构异常占5.9%(2/34);数目异常合并结构异常占5.9%(2/34)。4.82例经SNP-array检测的流产绒毛标本中,检出异常基因组拷贝数变异42例,异常率为51.2%(42/82),高于核型分析。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85.7%(36/42);染色体结构异常占11.9%(5/42);数目异常合并结构异常占2.4%(1/42)。5.68例培养成功的绒毛组织标本,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的有56例,不一致11例,不完全一致1例。6.检出的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经家系验证后证实3例来源于母亲,2例来源于父亲,3例为新发突变,1例部分结构异常来源于父亲,部分为新发突变。结论:1.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2.SNP-array相对于传统核型分析,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变异的周期显着缩短,成功率更高,诊断效率和异常检出率提高;3.SNP-array可作为自然流产遗传学病因检测的有效补充手段。
二、FISH在人类未受精卵染色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ISH在人类未受精卵染色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染色体异常 |
1.1.1 染色体数目异常 |
1.1.2 染色体结构异常 |
1.1.3 染色体多态性 |
1.2 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 |
1.2.1 Y染色体亚显微缺失 |
1.2.2 gr/gr缺失 |
1.3 X染色体连锁和常染色体基因突变 |
1.4 遗传学检测异常不育男性生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精液常规检测 |
2.3.2 血清生殖激素检测 |
2.3.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4 AZF微缺失检测 |
2.3.5 遗传咨询 |
2.3.6 IVF、ICSI促排卵及卵子获得 |
2.3.7 精子的获得及优选方法 |
2.3.8 IVF、ICSI授精方法 |
2.3.9 胚胎培养与胚胎评估 |
2.3.10 胚胎移植及妊娠检测 |
2.3.11 患者随访 |
2.3.12 观察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2.3.1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分组 |
3.2 结果 |
3.2.1 不育男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
3.2.2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
3.2.3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
3.2.4 染色体核型异常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育男性人群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及异常类型 |
3.3.2 不育男性染色体异常类型与精液质量 |
3.3.3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3.3.4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3.3.5 染色体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
3.3.6 染色体多态性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
4.1 研究对象 |
4.1.1 研究对象分组 |
4.2 结果 |
4.2.1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情况分析 |
4.2.2 AZF微缺失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分析 |
4.2.3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
4.2.4 AZF微缺失不育男性的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
4.3 讨论 |
4.3.1 AZF微缺失与精液质量 |
4.3.2 AZF微缺失与IVF/ICSI实验室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4.3.3 AZF微缺失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不育男性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
5.1 研究对象 |
5.1.1 研究对象分组 |
5.2 结果 |
5.2.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
5.2.2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孕夫妇基本资料分析 |
5.2.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不育男性行IVF/ICSI妊娠结局分析 |
5.2.4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分娩及子代出生结局分析 |
5.3 讨论 |
5.3.1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检出率 |
5.3.2 AZF微缺失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 |
5.3.3 AZF微缺失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IVF/ICSI结局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6章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6.3.2 健康活产结局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
6.3.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与健康活产结局相关的独立因素 |
6.3.4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6.3.5 健康活产结局风险评估模型的评价 |
6.3.6 预测健康活产概率的列线图 |
6.4 讨论 |
6.4.1 女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2 男方年龄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3 体重指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4 不孕年限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5 AFC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6 获卵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7 优质胚胎数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8 子宫内膜厚度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9 移植周期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10 移植胚胎类型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11 精液质量与IVF/ICSI活产结局的关系 |
6.4.12 不育男性IVF/ICSI健康活产相关因素分析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的意义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创新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人胚胎原肠前动态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 |
1.1.1 环境污染与生殖健康 |
1.1.2 生活方式与配子发生 |
1.1.3 胚胎体外培养环境压力与表观遗传改变 |
1.2 早期胚胎发育概述 |
1.2.1 早期胚胎发育 |
1.2.2 多能干细胞与胚胎发育 |
1.3 着床前胚胎发育 |
1.3.1 辅助生殖技术现状 |
1.3.2 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 |
1.3.3 着床前胚胎基因调控 |
1.4 着床后胚胎发育 |
1.4.1 胚胎2D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
1.4.2 着床后胚胎发育过程 |
1.4.3 着床后胚胎发育转录因子调控 |
1.4.4 人类胚胎干细胞模型 |
1.5 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及干细胞中的研究 |
1.5.1 Wnt信号通路与胚胎发育 |
1.5.2 TGF-β/Activin/Nodal信号通路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
1.6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1.3 使用抗体 |
2.1.4 仪器设备 |
2.1.5 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胚胎样品的准备 |
2.2.2 胚胎体外培养 |
2.2.3 Matrigel浓度的选择 |
2.2.4 全胚染色 |
2.2.5 胚胎冰冻切片及切片染色 |
2.2.6 共聚焦显微镜拍照 |
2.2.7 单细胞消化分离 |
2.2.8 细胞测序过程 |
2.2.9 测序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人胚胎原肠前动态发育研究实验结果 |
3.1 引言 |
3.2 人胚胎体外3D培养体系的建立 |
3.2.1 人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探索 |
3.2.2 着床后胚胎发育过程是谱系动态变化的过程 |
3.3 EPI动态发育研究 |
3.3.1 EPI发育过程是naive向 primed转变的过程 |
3.3.2 EPI发育阶段互相联系又各自表达不同基因 |
3.3.3 人类与非人灵长类EPI发育既有差异又有保守性 |
3.4 着床后胚胎关键结构的形成 |
3.4.1 羊膜上皮是从EPI中迁移出来的一群独特的细胞 |
3.4.2 胚胎前后轴及原条前体的形成 |
3.5 滋养层细胞发育是分化发育的过程 |
第四章 讨论 |
4.1 人胚胎体外培养体系的突破 |
4.2 本研究填补了着床后人胚胎发育分子机制的空白 |
4.3 胚胎发育过程是多能性细胞从naive到 primed态转变过程 |
4.4 人类胚胎与其他物种胚胎发育的差异 |
4.5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特殊结构的形成 |
4.6 滋养层细胞发育分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性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附录 B 医学伦理证明 |
(3)辅助生殖技术中同卵多胎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同卵多胎的研究进展 |
1.1 人类同卵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 人类辅助色生殖技术中同卵多胎的研究进展 |
1.2.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同卵多胎的发生情况 |
1.2.2 ART中增加同卵多胎因素的研究 |
1.2.3 ART增加同卵多胎的机理 |
1.3 同卵多胎的妊娠风险及子代安全 |
第二章 ART中优质胚胎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2.1 形态学 |
2.2 基因表达 |
2.3 代谢物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同卵多胎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 研究设计和人群 |
1.2 同卵多胎的判定 |
1.3 统计分析的因素和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第二章 D2-D3胚胎辅助孵化与同卵多胎 |
2.1 透明带激光打薄对同卵多胎的影响 |
2.1.1 研究设计和人群 |
2.1.2 辅助孵化 |
2.1.3 同卵多胎的判定 |
2.1.4 统计方法 |
2.1.5 数据预处理和结果 |
2.2 D2-D3胚胎激光透明带打薄对妊娠风险的影响 |
2.2.1 研究设计和人群 |
2.2.2 妊娠风险比较的项目 |
2.2.3 统计方法 |
2.2.4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囊胚透明带激光打孔与同卵多胎 |
3.1 囊胚透明带激光打孔对同卵多胎的影响 |
3.1.1 研究设计和人群 |
3.1.2 辅助孵化 |
3.1.3 同卵多胎的判定 |
3.1.4 统计方法 |
3.1.5 数据预处理和结果 |
3.2 囊胚透明带激光打孔对妊娠的影响 |
3.2.1 研究设计和人群 |
3.2.2 辅助孵化 |
3.2.3 统计的项目及定义 |
3.2.4 统计方法 |
3.2.5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颗粒细胞中与囊胚形成相关Marker基因的筛选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研究设计和人群 |
4.1.4 授精及胚胎培养流程 |
4.1.5 颗粒细胞的收集和分组 |
4.1.5 RNA的提取和测序 |
4.1.6 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7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
4.2 结果 |
4.2.1 样本基本资料 |
4.2.2 原始测序数据的质控 |
4.2.3 测序结果比对 |
4.2.4 高囊胚率与低囊胚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
4.3 与囊胚形成相关基因的筛选 |
4.4 Marker基因的筛选和RT-qPCR验证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结论 |
特别申明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采集 |
2.2 羊水细胞培养及G显带核型分析 |
2.3 羊水细胞DNA提取、测序及数据分析 |
2.4 实验分组 |
3 孕妇妊娠的结局随访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2 CNV-seq、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 |
3 妊娠的结局随访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5)不同年龄组孕妇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纳入及排除标准 |
3.检测技术 |
4.样本采集 |
5.研究质量的控制 |
6.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158例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
40岁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比较'>4 35-40岁组与>40岁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比较 |
7 不同龄组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分类比较 |
8 多发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 |
9 16三体在不同年龄组占的比例 |
讨论 |
1.稽留流产的诊断 |
2.部分排除标准的讨论 |
3.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 |
4.年龄增长与染色体异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日照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书 |
(6)994例流产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流产的病因学 |
1.1.1 内分泌因素 |
1.1.2 免疫因素 |
1.1.3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 |
1.1.4 感染因素 |
1.1.5 血栓前状态 |
1.1.6 环境因素 |
1.1.7 不明原因性流产 |
1.1.8 遗传因素 |
1.2 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 |
1.2.1 人类细胞遗传学基础 |
1.2.2 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 |
1.2.3 流产组织中较常见染色体异常类型 |
1.3 常用染色体分析技术 |
1.3.1 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 |
1.3.2 荧光原位杂技术(FISH) |
1.4 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相关因素 |
1.4.1 孕周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 |
1.4.2 母体年龄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 |
1.4.3 流产次数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 |
1.4.4 胚胎性别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 |
1.5 流产组织遗传学检测意义 |
1.6 结果解读与遗传咨询 |
第2章 前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流产组织原代培养实 |
3.2.2 流产组织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3.2.3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实验方法 |
3.3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改善绒毛染色体扩散的条件 |
4.2 994例流产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
4.2.1 染色体核型异常类型 |
4.2.2 三体型染色体核型分布情况统计 |
4.3 母亲年龄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统计结果 |
4.4 受孕方式与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统计结果 |
4.5 流产物性别与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统计结果 |
4.6 59例流产组织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
4.7 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流产组织细胞遗传学检测 |
5.2 方法学改进 |
5.2.1 流产组织细胞原代培养 |
5.2.2 绒毛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 |
5.2.3 荧光原位杂交操作优化 |
5.3 染色体异常与流产的关系 |
5.4 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
5.4.1 与母体年龄关系 |
5.4.2 与受孕方式的关系 |
5.4.3 与胚胎性别的关系 |
5.5 流产组织遗传检测与遗传咨询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Ⅰ 伦理审查表及批准书 |
附录Ⅱ 版图及说明 |
附录Ⅲ 流产组织异常核型图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胚胎停育的诊断和常见原因 |
1.2 胚胎停育生殖道感染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 胚胎停育生殖道感染因素研究手段进展 |
第二章 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与胚胎停育关联的Meta分析 |
2.1 资料来源 |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3.1 文献筛选 |
2.3.2 文献质量评价 |
2.3.3 数据提取 |
2.3.4 数据统计学分析 |
2.3.5 发表偏倚检验 |
2.3.6 敏感性分析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文献质量评价 |
2.4.3 Meta分析结果 |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胚胎停育患者阴道菌群的相关研究 |
3.1 临床资料 |
3.2 标本采集 |
3.3 实验材料 |
3.3.1 实验主要的试剂和耗材 |
3.3.2 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4.1 提取样本细菌和真菌DNA |
3.4.2 PCR扩增及Illumina上机测序 |
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1 OTU分析及物种注释 |
3.5.2 α 多样性(Alpha Dversity) |
3.5.3 β 多样性(Beta Diversity) |
3.5.4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分析 |
3.6 统计方法 |
3.7 16SrDNA测序后结果 |
3.7.1 样本信息 |
3.7.2 细菌生物群落序列分析 |
3.7.3 阴道细菌生物群落OTU分析 |
3.7.4 细菌生物群落不同分类水平下的注释及分布特征 |
3.7.5 细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 |
3.7.5.1 α多样性指数 |
3.7.5.2 Rank-abundance曲线 |
3.7.5.3 稀释曲线(rarefaction curve) |
3.7.6 细菌菌群β多样性分析 |
3.7.7 阴道细菌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
3.8 ITS扩增子测序结果 |
3.8.1 真菌序列分析 |
3.8.2 阴道真菌生物群落OTU分析 |
3.8.3 真菌生物群落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注释 |
3.8.4 真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 |
3.8.5 真菌菌群β多样性分析 |
3.8.6 阴道真菌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反复流产患者胚胎异常染色体的来源追踪及相关遗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减数分裂异常与生育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行显微取精获精结局的预测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无精子症概述 |
1.1.1 梗阻性无精子症 |
1.1.2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
1.2 外科取精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1.2.1 外科取精技术的发展 |
1.2.2 不同取精技术的比较 |
1.3 影响NOA显微取精结局的因素 |
1.3.1 临床指标 |
1.3.2 遗传性病因 |
1.3.3 非遗传性病因 |
1.3.4 病理组织学分型 |
1.4 显微取精的术中评估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精液分析检查 |
2.3.2 血清生殖激素检测 |
2.3.3 睾丸体积测量 |
2.3.4 精浆生化检测 |
2.3.5 性高潮后尿液检查 |
2.3.6 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染色体嵌合体率 |
2.3.8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
2.3.9 目标基因捕获测序 |
2.3.10 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 |
2.4 显微取精术及术中评估 |
2.4.1 显微取精术 |
2.4.2 曲细精管的均一性评估 |
2.4.3 曲细精管的直径评估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
3.1.1 一般临床指标 |
3.1.2 病因构成 |
3.1.3 病理构成 |
3.2 初步预测效果评价 |
3.3 临床指标与获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1 获精组与未获精比较 |
3.3.2 临床指标的细化分析 |
3.4 病因与获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获精率 |
3.4.2 遗传性病因 |
3.4.3 非遗传性病因 |
3.4.4 特发性NOA |
3.4.5 病因结合临床指标 |
3.5 病理与获精相关因素分析 |
3.5.1 常规病理组织学分型 |
3.5.2 单一型和混合型分型 |
3.6 术中评估与获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
3.6.1 曲细精管直径的均一性 |
3.6.2 曲细精管直径大小对获精率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
4.1.1 基本临床指标 |
4.1.2 病因构成 |
4.1.3 病理分型构成 |
4.2 初步预测效果评价 |
4.3 临床指标与获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
4.3.1 获精组与未获精组比较 |
4.3.2 临床指标细化分析 |
4.4 病因与获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
4.4.1 获精率 |
4.4.2 遗传性病因 |
4.4.3 非遗传性病因 |
4.4.4 特发性NOA |
4.4.5 病因结合临床指标 |
4.5 病理与获精相关因素分析 |
4.5.1 常规病理组织学分型 |
4.5.2 病理一致性与获精相关因素分析 |
4.6 术中评估与获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
4.6.1 曲细精管直径的均一性 |
4.6.2 曲细精管直径大小对获精率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创新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NP-array)在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试验所需仪器及试剂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剂耗材 |
3.实验方法 |
3.1 标本采集 |
3.2 绒毛染色体核型制备与分析 |
3.3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 |
3.4 家系验证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患者一般情况 |
2.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检测周期 |
3.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检测成功率 |
4.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检测结果 |
4.1 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
4.2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检测结果 |
5.培养失败的流产绒毛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
6.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SNP-array检测结果比较 |
7.家系验证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FISH在人类未受精卵染色体异常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育男性遗传学异常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及健康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D]. 耿冬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胚胎原肠前动态发育研究[D]. 相立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辅助生殖技术中同卵多胎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的研究[D]. 刘成军. 吉林大学, 2020(01)
- [4]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贾广珠. 青岛大学, 2020(01)
- [5]不同年龄组孕妇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D]. 王婕. 青岛大学, 2020(01)
- [6]994例流产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D]. 冯琦.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7]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D]. 罗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8]反复流产患者胚胎异常染色体的来源追踪及相关遗传学分析[D]. 苏叶舟.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行显微取精获精结局的预测因素分析[D]. 于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NP-array)在自然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D]. 谢晓蕊.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