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HPCE对蒙古黄芪多肽的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霞[1](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王钰婷[2](2019)在《纳米硒合成菌株的筛选及产硒机理和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亚硒酸盐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一些微生物具有将有毒的亚硒酸盐还原为无毒纳米硒(Se0)的能力,被认为是生产硒纳米粒子(SeNPs)的理想手段。微生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无毒、生产重现性好、易于规模化合成、形貌清晰、粒径均一等优点,已成为生产纳米颗粒的新趋势,在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学者已经成功从土壤或者植物根际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得到可以还原亚硒酸钠生成纳米硒的微生物,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关于昆虫肠道微生物来源的亚硒酸钠还原菌株的筛选,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昆虫肠道微生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含有亚硒酸钠的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以期从昆虫肠道内分离新的具有亚硒酸钠高效还原能力的微生物,并对其产硒机理和功能进行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昆虫肠道来源亚硒酸钠还原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从富硒土壤中生存的松褐天牛肠道中初步分离出98株菌株,经ARADA分型,可以归为13个分类单元(OTUs)。对这13个OTUs代表菌株的亚硒酸钠还原能力进行复筛,并从中筛选两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耐受性和优良转化效率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鉴定,确认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YC801和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 Se03。这也是首次发现这两种菌具有还原亚硒酸钠产纳米硒的能力。(2)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YC801的亚硒酸钠还原特性及产纳米硒机理研究。在好氧条件下,该菌株能耐受100 mM的亚硒酸钠。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添加1.0 mM亚硒酸钠时,在42 h内能够将亚硒酸钠完全还原;当添加亚硒酸钠浓度达到5.0 mM时,经过48 h培养,能完全将亚硒酸钠还原生成SeNPs。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纳米硒在胞外和胞内均有分布。通过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EDX)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球形纳米颗粒就是纳米硒。动态光散射(DLS)结果显示纳米硒的平均水合直径为178.3±11.5 nm。对不同细胞组分进行体外亚硒酸盐还原活性试验发现,P.mirabilis YC801还原亚硒酸钠的部位为细胞质,而膜蛋白、周质蛋白、上清、胞外多糖均不起作用。同时,反应需要电子供体(NADH/NADPH)参与,所以细胞质中还原亚硒酸盐是一个酶促的过程。实时PCR结果表明,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如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延胡索酸还原酶的表达出现上调,而谷胱甘肽相关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亚硫酸盐还原酶不参与亚硒酸钠的还原。此外,也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检测到了纳米硒表面的蛋白质和脂质等有机物。(3)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 Se03的亚硒酸钠还原特性及产纳米硒机理研究。在好氧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对亚硒酸盐表现出极强的耐受性(可耐受120 mM的亚硒酸钠)。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当培养基硒浓度为1.0 mM时,在36 h内能够将亚硒酸钠完全还原;当培养基硒浓度升高到5.0 mM时,经过42 h,能将亚硒酸钠近100%还原形成SeNPs。TEM结果表明,纳米硒在胞外和胞内均有分布。SEM-EDX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合成的球形纳米颗粒就是纳米硒。DLS结果显示纳米硒的平均水合直径为273.8±16.9 nm。对不同细胞组分进行体外亚硒酸盐还原活性试验发现,A.faecalis Se03对亚硒酸钠的还原在细胞质中完成,而膜蛋白、周质蛋白、上清、胞外多糖均不起作用。同时,反应需要电子供体(NADH/NADPH)参与,所以细胞质部分还原亚硒酸盐是一个酶促的过程。实时PCR结果表明,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如亚硫酸盐还原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出现表达上调,参与亚硒酸盐还原和SeNPs合成过程。此外,为探究合成的SeNPs表面是否包被有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利用FTIR法检测了纳米硒表面存在生物大分子。(4)研究了以A.faecalis Se03合成的纳米硒为基础制成的纳米硒叶面肥,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叶面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纳米硒肥的处理提高了番茄的硒含量,进一步改善了番茄的营养品质。证明通过微生物合成的纳米硒可以被植物吸收、转化,具有开发成为优良强硒剂的潜质。
邓书鸿[3](2012)在《基于化学计量学的阿胶鉴别方法及黄芪谱效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补血和改善微循环。阿胶传统的鉴别方法经验依赖性强,准确度较低。核磁共振法(NMR)是将核磁共振现象应用于测定分子结构的一种谱学技术,获得的图谱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基本上代表了中药重要的整体化学组成,可以客观、全面地反映中药所含成分的特征。将NMR用于阿胶真伪鉴别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采用NMR方法对中药阿胶水提液成分进行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核磁共振图谱进行模式识别,初步建立了阿胶真伪鉴别的核磁共振方法。近年来关于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的关系研究(即谱效关系)已有一些进展,然而这些研究工作中大都采用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峰面积直接和药效指标进行关联。药效活性与成分的含量密不可分,而峰面积的大小不能完全代表对应成分实际含量的大小,因而基于色谱峰面积与基于成分实际含量建立的谱效关系是否等价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课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采用黄芪药材标准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何种条件下,以指纹图谱峰面积代替成分实际含量进行谱效关系研究是等价的;在此基础上首先选用黄芪药材作为研究对象,以清除自由基活性为药效指标,对黄芪药材谱效关系进行研究,挖掘与抗氧化活性显着相关的特征峰,并为重要特征峰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进一步研究了黄芪多糖、黄芪黄酮类成分以及黄芪其它成分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抗疲劳作用之间的谱效关系,为黄芪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测定了东阿阿胶、福胶、古井阿胶和伪品阿胶水溶性成分的1H-NMR图谱,通过把1H-NMR图谱分成不同的局部间隔区域,在优化后的局部间隔区域上进行PLS分析,准确地鉴别了阿胶真品和伪品;对该图谱区域所反映的物质成分信息进行了分析,结合参考文献,推测阿胶真品和伪品的物质成分差异可能来自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2、以5种黄芪药材标准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获得各次实验组合HPLC指纹图谱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分别以指纹图谱峰面积和成分实际含量对药效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尝试从理论上探讨在何种条件下,以指纹图谱峰面积代替成分实际含量进行谱效关系研究是等价的。结果表明:只要峰面积和对应成分实际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可以采用色谱峰面积代替成分的实际含量进行谱效关系研究。3、对不同产地黄芪和其提取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别测定各次实验的HPLC指纹图谱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对黄芪药材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中多数化学成分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采用HPLC-DAD-MS联用技术对部分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谱峰的质谱图和紫外光谱确定了7个色谱峰表征的可能成分,分别为毛蕊异黄酮-7-0-p-D-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p-D-葡萄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0-β-D-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4、采用适当提取方法,获得黄芪多糖、黄芪黄酮类成分以及黄芪其他类成分提取物,以三类提取物为考察对象,选用U11*(114)均匀设计表安排实验,进行了抗疲劳作用实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并测定均匀设计表中各实验组合的黄芪黄酮类成分、黄芪其他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及黄芪总多糖含量,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OSC-PLS)分析了黄芪提取物HPLC图谱与抗疲劳作用之间的谱效关系,结果表明:黄芪中黄酮类与其他类成分的色谱峰对抗疲劳呈增强作用,而黄芪多糖呈减弱作用。通过色谱峰的质谱图和紫外光谱,结合文献,确定了9个色谱峰可能的对应成分,分别为芳香膜菊素-7-0-β-D-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7-O-p-D-葡萄糖苷-6”-O-丙二酸酯、毛蕊异黄酮-7-0-β-D-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0-β-D-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
豆玲[4](2011)在《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类脱水素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的研究》文中指出植物在干早胁迫下会产生多种逆境响应蛋白,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中D-11族脱水蛋白(dehydrin)是其中之一,该蛋白富含甘氨酸和赖氨酸,具有高度亲水性,是一种热稳定蛋白,脱水蛋白含有其特殊的保守区,目前发现有3类非常保守的区域,即K、S和Y片段,其中K片段是所有脱水蛋白都具有的,从而可利用合成K-片段同源多肽的抗体来检测和定位脱水蛋白。脱水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各个部位,一般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在线粒体、质膜附近也有分布,不同植物组织在不同胁迫条件下(干旱、盐渍、低温等)诱导产生的脱水素在细胞内的分布各不相同。在细胞核内脱水素可存在于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核膜和核仁中;在细胞核外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器中。本研究以抗旱性较强‘陕合6号’和抗旱性较弱‘郑引1号’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PEG胁迫处理小麦幼苗,利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及Westernblot方法,分析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类脱水素的表达、在亚细胞结构上的分布,结合其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了解小麦叶片类脱水素在细胞空间的分布与其抗旱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水分胁迫处理初期(4~8 h)金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仅有少量表达,细胞膜中未见金颗粒分布;处理中期(12~24 h)金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器和细胞膜中有零星分布;后期(36~48 h)大量金颗粒富集于细胞质膜附近;复水24 h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金颗粒相对增多,质膜附近相对减少。结果表明,植物受到短期干旱胁迫时脱水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脱水素大量聚集在质膜附近,说明不同程度干旱其脱水素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以叶片组织不进行胁迫处理和省却脱水蛋白抗体作阴性对照,几乎未发现金颗粒,说明脱水蛋白是在水分胁迫诱导下表达。两个品种在胁迫36 h之前细胞质金颗粒数目多于细胞核,而36 h后细胞核金颗粒数目多于细胞质,表明细胞质中的富集先于细胞核。2、Western blot显示,水分胁迫处理各时期37 kD脱水素条带在正常供水情况下未出现,但是随胁迫时间延长,该蛋白条带逐渐加深,表明此脱水蛋白表达量增加,复水之后逐渐消失。不同品系脱水蛋白表达有一定的差异,抗旱性较强陕合6号脱水蛋白表达量高于抗旱性较弱郑引1号脱水蛋白表达量,并且呈正相关,说明该脱水蛋白的表达与小麦抗旱性密切相关。3、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部分电解质外渗,复水后细胞膜相对透性下降,陕合6号细胞膜相对透性下降较郑引1号小,而研究表明陕合6号脱水蛋白表达量高于郑引1号,表明脱水蛋白与植物抗旱性呈正相关。4、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陕合6号和郑引1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复水后又有上升的趋势,脱水素也归属于可溶性蛋白,水分胁迫下陕合6号较郑引1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其变化趋势与脱水蛋白表达趋势相反,但是陕合6号小麦抗旱性较郑引1号强,说明脱水素在组织中稳定细胞的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体现了植物抗旱机制的复杂性,也反应了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的特点与抗脱水能力的相关性。
王成芳[5](2010)在《动物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Ⅰ)》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动物药材商品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测定方法。2.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建立动物药材商品的品质评价模式。材料与方法:1.材料:10批不同地区地龙、土鳖虫(地鳖)、僵蚕、蜈蚣、蛤蚧、蕲蛇、乌梢蛇药材商品,地鳖和冀地鳖对照药材。2.方法2.1样品的处理:各待测样品均以水或稀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2.2仪器与试剂:美国Agilent 3D毛细管电泳仪,DAD检测器,Agilent化学工作站。AS5150A超声波清洗器;TDL-5-A离心机;AR2140电子分析天平。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水为三级水;所用试剂均通过0.45μm微孔滤膜滤过。2.3电泳条件:毛细管内径分别为50、75μm,有效长度4065cm;缓冲体系为硼砂-硼酸、硼砂;pH值在810之间;电压在1225KV之间;柱温为25℃;进样方式为压力进样;检测器为紫外DAD检测器。2.4指纹图谱建立:将各样品HPCE测试谱图,导入中药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计算软件,分别拟合出各药材指纹图谱的对照指纹图谱R,然后计算各样品与其对照指纹图谱R的相似度。结果:1.以30mmol/L硼砂为缓冲溶液,pH 9.45,分离电压15kV,柱温25℃,检测波长250nm,测定地龙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8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3.985、4.804、5.259、6.255、6.641、6.793、7.537、7.967,各样品相对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846、0.912、0.719、0.959、0.859、0.932、0.874、0.948、0.949、0.940、0.849、0.853、0.899、0.868、0.928、0.966、0.821、0.968、0.868、0.791、0.825。2.以20mmol/L硼砂为缓冲溶液,pH 9.44,分离电压13kV,柱温25℃,检测波长265nm,测定土鳖虫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6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4.336、4.76、5.293、6.189、8.107、8.191,各样品相对于对照药材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62、0.966、0.997、0.987、0.963、0.950、0.958、0.975、0.982、0.970。3.以30mmol/L硼砂-0.2mol/L硼酸为缓冲溶液,pH 8.6,分离电压18KV,柱温25℃,检测波长245nm,测定僵蚕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8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6.663、7.152、7.305、7.51、8.054、10.925、12.751、13.254,各样品相对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97、0.992、0.996、0.973、0.992、0.998、0.996、0.994、0.959、0.982。4.以40mmol/L硼砂-0.2mol/L硼酸为缓冲溶液,pH 8.9,分离电压20KV,柱温25℃,检测波长256nm,测定蜈蚣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7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6.014、7.515、8.93、10.158、12.232、12.458、14.808,各样品相对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48、0.981、0.875、0.957、0.883、0.949、0.859、0.956、0.967、0.849。5.以10mmol/L硼砂-1%乙腈为缓冲溶液,pH 9.18,分离电压20kV,柱温25℃,检测波长245nm,测定蛤蚧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7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4.865、6.004、6.348、7.064、8.386、8.692、8.846,各样品相对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74、0.987、0.967、0.963、0.976、0.990、0.910、0.961、0.979、0.526。6.以20mmol/L硼砂-0.2mol/L硼酸为缓冲溶液,pH 8.4,分离电压19kV,柱温25℃,检测波长245nm,测定蕲蛇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7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5.908、6.31、6.461、6.758、9.063、10.331、11.174,各样品相对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78、0.914、0.978、0.967、0.992、0.982、0.986、0.988、0.985、0.974。7.以80mmol/L硼砂-0.2mol/L硼酸为缓冲溶液,pH 8.8,分离电压18KV,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测定乌梢蛇药材商品HPCE指纹图谱,得到7个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7.806、8.339、8.872、9.092、9.228、10.799、17.803,各样品相对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61、0.865、0.891、0.987、0.927、0.942、0.986、0.923、0.914、0.982。结论:1.在本实验所建立的七种动物药材商品的指纹图谱中,土鳖虫、僵蚕、蕲蛇各样品与其对应的对照药材或拟合的对照图谱比较,得到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因此,可以认为目前市场上土鳖虫、僵蚕、蕲蛇药材商品的品种具有一致性;蜈蚣、蛤蚧、乌梢蛇药材各样品与其对应拟合的对照图谱比较,个别样品相似度小于0.9,但除蛤蚧(0.526)外,其他样品的相似度都接近0.9,表明蜈蚣、乌梢蛇药材商品的品种基本一致;在21份地龙药材商品中,10份为广地龙样品,11份为沪地龙样品,其中,广地龙除1#、3#样品外,其余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表明广地龙样品间的相似性基本一致,而沪地龙样品中仅4份样品在0.9以上,4份样品的相似度接近0.9,另3份样品小于0.9,表明沪地龙品种来源比较复杂,与实际情况符合;但是否说明广地龙质量优于沪地龙,有待进一步研究。2.本研究发现,每种动物药材商品的指纹图谱其相似度小于0.9的样品,主要表现为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差异(如蛤蚧10#样品的相似度为0.526,其相对峰面积显着高于整体平均水平),而相对保留时间与同品种其他样品比较基本一致。因此,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不仅可作为动物药材品种鉴别的方法,也可对动物药材进行质量评价。3.从七种动物药材商品的HPC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可见,动物药中的主成分多为蛋白质、核苷等带电物质,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正是分析该类成分的有效方法,故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作为动物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
舒勇攀[6](2010)在《HIV融合抑制剂FB006固相片段缩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FB006是一个含有34个氨基酸残基的肽,从理论上讲,采用固相片段缩合法合成会更优于固相逐步合成法。本课题即在原有的固相逐步合成方法的基础上,系统研究FB006的固相片段缩合制备方法。方法:参考国内外固相片段合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初步设计出方案Ⅰ,即选择4个切点位置,将FB006分成5个片段。应用固相逐步合成方法制备FB006的全保护多肽片段中间体,再应用固相片段连接方法合成FB006。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质谱(LC/MS)法对全保护肽中间体和FB006粗肽进行分析鉴定。根据方案Ⅰ的实验结果再对切点位置进行优化研究。结果:采用原有固相逐步合成方法,顺利合成出5个纯度大于80%的全保护多肽片段。片段之间缩合结果显示有两个切点存在消旋问题。优化设计出切点方案Ⅱ,即取消存在消旋问题的切点,保留另外两个切点,将FB006分成3个片段。采用固相逐步合成方法,顺利合成出3个纯度大于80%的全保护多肽片段。片段之间缩合结果显示其中1个切点存在消旋问题。再次优化设计出方案Ⅲ,即只保留一个切点,将FB006分成2个片段。结果片段顺利合成,片段间缩合反应基本完全。结论:本实验确定出目前最佳的FB006固相片段合成方法:将FB006分成两个片段PDⅢ-(2即羧基端20个氨基酸残基)和PDⅢ-1;合成片段采用HBTU/HOBt/DIEA反应体系,5倍量的氨基酸,反应时间1小时,全保护肽的裂解采用30%的TFE/DCM体系;片段之间缩合采用DIC/HOBt/DMSO反应体系,反应摩尔比为PDⅢ-1: PDⅢ-2=2:1,缩合试剂过量,反应时间48小时。
王小平,容蓉,田景振[7](2009)在《多肽类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对近年多肽类药物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生物检定法、免疫分析法、同位素标记示踪法、色谱、质谱、核磁共振、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成芳,李峰[8](2009)在《HPCE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HPCE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之一,通过概括其在指纹图谱上的应用现状,分别从样品提取、电泳条件、参照物等方面做以比较,为HPCE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中提供参考。
张博[9](2008)在《蒙古黄芪的化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疗法和中药疗法的再度认识,在全球范围内对中草药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过分的追求中草药的产量,大多数药用植物都出现了连作障碍,已严重制约中草药的规模化生产。从化学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农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是当前生态农业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对药用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生物测试方法、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化感物质、作用机理等方面尚有薄弱环节。为此,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测试的方法探究了我省主要栽培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党参(Codonopsi (Franch.))、黄芩(S. baicalensis)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感作用潜力,在广泛了解了蒙古黄芪的生物学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蒙古黄芪的他感作用潜力,证实了蒙古黄芪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并运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对蒙古黄芪根中的自毒物质进行提取,同时,采用柱层析和酸碱萃取技术对其自毒物质进行初步的分离,最后运用分离得到酸性组分处理蒙古黄芪的幼苗,探讨了蒙古黄芪自毒作用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当地农作物小麦(T.aestivm)、黄瓜(C.sativus)、萝卜(R.sativus)和白菜(B.chinensis)为受体植物,通过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蒙古黄芪、党参(Codonopsi (Franch.))、黄芩(S. baicalensis)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感作用潜力,结果表明:就这四种受体而言,它们都有一定的化感潜力,其综合效应依次为:蒙古黄芪(M3=-0.253)>党参(M3 =-0.204)>甘草(M3= -0.124 )>黄芩(M3=-0.085),四种受体的敏感性依次为小麦(M2 =-0.1885)>萝卜(M2 = -0.175)>黄瓜(M2 =-0.1215)>白菜(M2 =-0.0865)。2模拟自然条件,研究了蒙古黄芪不同器官的水浸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蒙古黄芪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其根的水浸液对自身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其作用大小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中对根长和萌发指数的抑制效应最明显,在0.01水平上达到了极显着性差异;当浓度为0.20和0.15 FW?mL-1(P <0.05)时,对苗高和萌发率的影响达到显着性差异。地上部分水浸液的作用对根的伸长生长作用较弱。3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对蒙古黄芪根中自毒物质的提取研究,结果显示:蒙古黄芪的自毒物质易溶于水,根系分泌是其自毒物质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之一。4用酸碱萃取法对乙酸乙酯馏分中自毒物质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黄芪根中的自毒物质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正丁醇,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最大,主要是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5蒙古黄芪的自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用浓度为0.0020 g·mL-1乙酸乙酯萃取的酸性组分处理的黄芪幼苗,根系活力、过氧化酶、MDA、TTC、POD、可溶性糖和质膜透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可溶性糖的含量和MDA的抑制作用达到显着性差异(P <0.01)。6蒙古黄芪根中的自毒物质主要作用于黄芪根的伸长生长,而对苗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且自毒物质间存在相互协同作用。
徐芳[10](2008)在《中草药中遗传相关物质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草药中高质量DNA的提取和DNA片段的分离分析研究是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来鉴别中药材的两个基础研究。本文主要探索了中草药中高质量DNA的快速提取方法和毛细管电泳在DNA片段分离中的应用,为以后的毛细管电泳应用于中草药中遗传相关物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另外,本文还建立了新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为快速、高效地检测药物中的生物碱基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首先探讨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何首乌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再将该方法分别用于车前草、红车轴草、黄芩、博落回和紫锥菊DNA的提取,然后用大孔吸附树脂对不纯DNA进行了纯化分离,目的是探索出一种较广泛适用的中药材DNA分离纯化方法。结果表明所探讨的方法可用于何首乌高质量DNA的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对不纯DNA有一定的纯化作用。2.通过优化DNA提取各步骤,获得了一种快速的赤芍干叶片完整、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四个产地赤芍DNA的PCR分析比较。3.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筛分介质,采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了λDNA HindⅢ中的7个片段和λDNA/EcoRⅠ+HindⅢ中的12个片段,结果较好,并成功应用于药用植物何首乌DNA样品的分析。4.以35 mmol·L-1SDS-10 mmol·L-1硼砂(pH9.0)作缓冲溶液,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8 min内分离和测定了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茶碱和咖啡因6种生物碱基,并且成功应用于去痛片、注射用更昔洛韦、心肝宝胶囊3种药物和茶叶中生物碱基含量的测定。
二、应用HPCE对蒙古黄芪多肽的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HPCE对蒙古黄芪多肽的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纳米硒合成菌株的筛选及产硒机理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硒的生物学功能 |
1.2 利用微生物合成纳米硒 |
1.2.1 通过细菌合成纳米硒 |
1.2.2 通过酵母合成纳米硒 |
1.2.3 通过真菌合成纳米硒 |
1.3 纳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机理 |
1.3.1 硒酸盐的还原 |
1.3.2 亚硒酸盐的还原 |
1.4 生物源纳米硒的应用 |
1.4.1 医药领域 |
1.4.2 生物传感器 |
1.4.3 环境应用 |
1.4.4 功能化农业 |
1.5 纳米硒的毒性 |
1.6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合成纳米硒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松褐天牛的解剖 |
2.3.2 具有纳米硒生物合成活性菌株的筛选 |
2.3.3 具有纳米硒生物合成活性菌株的ARDRA分型 |
2.3.4 高产纳米硒菌株的复筛 |
2.3.5 高产纳米硒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6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2.3.7 菌种的保藏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具有纳米硒生物合成活性菌株的初筛结果 |
2.4.2 初筛菌株的ARDRA分型 |
2.4.3 高产纳米硒菌株的复筛 |
2.4.4 YC801菌株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 |
2.4.5 Se03菌株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YC801亚硒酸盐还原特性及产硒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溶液配制 |
3.3 方法 |
3.3.1 菌株的活化及培养条件 |
3.3.2 亚硒酸盐的耐受性测试 |
3.3.3 YC801的还原效率评价 |
3.3.4 SeNPs在细胞中的定位 |
3.3.5 SeNPs分析 |
3.3.6 亚硒酸盐在不同细胞组分中的还原性测定 |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亚硒酸盐的还原和单质硒的生成 |
3.4.2 硒纳米粒子的定位与表征 |
3.4.3 YC801产SeNPs的特性研究 |
3.4.4 亚硒酸盐在不同细胞组分的还原活性测定 |
3.4.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 Se03亚硒酸盐还原特性及产硒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溶液配制 |
4.3 方法 |
4.3.1 菌株的活化及培养条件 |
4.3.2 亚硒酸盐的耐受性测试 |
4.3.3 Se03的还原效率评价 |
4.3.4 SeNPs在细胞中的定位 |
4.3.5 SeNPs分析 |
4.3.6 不同细胞组分的亚硒酸盐还原试验 |
4.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亚硒酸盐的还原与单质硒的形成 |
4.4.2 A.faecalis Se03中SeNPs的定位分析 |
4.4.3 A.faecalis Se03产SeNPs的特性研究 |
4.4.4 不同细胞组分催化亚硒酸盐还原活性测定 |
4.4.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纳米硒叶面肥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溶液配制 |
5.3 方法 |
5.3.1 纳米硒的制备 |
5.3.2 Se~0的测定 |
5.3.3 纳米硒肥的配制 |
5.3.4 田间喷施 |
5.3.5 样品采集及相关数据的测定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基于化学计量学的阿胶鉴别方法及黄芪谱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中药鉴别及谱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
1 中药鉴别的研究进展 |
1.1 经典鉴别方法 |
1.1.1 基原鉴别 |
1.1.2 性状鉴别 |
1.1.3 显微鉴别 |
1.1.4 理化鉴别 |
1.2 现代鉴别方法 |
1.2.1 色谱法 |
1.2.2 光谱法 |
1.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4 中药鉴别的辅助分析方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中药阿胶鉴别的研究现状 |
1.3.1 阿胶的经典鉴别方法 |
1.3.2 阿胶的现代鉴别方法 |
2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进展 |
2.1 分析方法 |
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1.2 气相色谱法 |
2.1.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2.2 数据处理技术 |
2.2.1 相关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2.2.3 回归分析 |
2.2.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2.5 图谱比对方法 |
2.2.6 各种方法之比较 |
2.3 中药黄芪谱效关系的研究现状 |
3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3.1 立题依据 |
3.2 研究思路 |
3.2.1 阿胶鉴别方法研究 |
3.2.2 黄芪药材谱效关系研究 |
第二章 基于NMR指纹图谱的阿胶鉴别方法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材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 |
2.2 实验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精密度考察 |
2.3.2 重现性考察 |
2.3.3 稳定性考察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阿胶与伪品阿胶水溶性成分的~1H-NMR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
3.2 真伪阿胶的判别分析 |
3.2.1 数据集的划分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分析 |
4 结论 |
第三章 黄芪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对照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配制 |
2.1.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1.2 DPPH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 色谱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精密度 |
2.3.2 重复性 |
2.3.3 稳定性 |
2.3.4 线性范围 |
2.4 DPPH法测定黄芪各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 |
2.4.1 DPPH标准曲线的测定 |
2.4.2 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时间的测定 |
2.4.3 各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4.4 各有效成分组合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5 各有效成分组合的色谱分析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对照品混合液的色谱分析 |
3.2 正交设计各次实验HPLC指纹图谱 |
3.3 黄芪各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
3.3.1 DPPH测定波长的确定 |
3.3.2 DPPH标准曲线 |
3.3.3 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4 各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
3.3.5 各有效成分组合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
3.4 黄芪有效成分组合后与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相关分析 |
3.4.1 正交设计各次实验有效成分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相关分析 |
3.4.2 正交设计各次实验HPLC指纹图谱与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相关分析 |
3.4.3 基于成分含量与基于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面积和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相关分析结果的比较 |
3.5 数字模拟研究 |
3.5.1 β_A和β_C的相对差异(Relative Difference,简称RD) |
3.5.2 各变量β_A的大小顺序和β_C的大小顺序的变化(Order Change,简称OC) |
3.5.3 各变量β_A的符号与β_C的符号的变化(Sign Change,简称SC) |
4 结论 |
附录:关于色谱峰峰面积与成分实际含量进行谱效关系研究等价性的理论解释 |
第四章 黄芪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作用的相关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1.1 药材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制备 |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3 DPPH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条件 |
2.2.1 HPLC色谱条件 |
2.2.2 质谱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精密度考察 |
2.3.2 重现性考察 |
2.3.3 稳定性考察 |
2.3.4 线性范围 |
2.3.5 回收率实验 |
2.4 指纹图谱共有峰线性关系的考察 |
2.5 正交实验设计不同组合的含量测定 |
2.6 DPPH法测定正交设计各次实验的抗氧化活性 |
2.6.1 DPPH标准曲线的测定 |
2.6.2 样品测定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正交设计各次实验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2 正交设计各次实验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相似度评价 |
3.3 黄芪正交设计各次实验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
3.3.1 DPPH标准曲线 |
3.3.2 黄芪正交设计各次实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
3.4 正交设计各因素对黄芪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3.5 黄芪正交设计组合与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相关分析 |
3.6 定性分析 |
4 结论 |
第五章 黄芪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抗疲劳作用的相关分析 |
1 动物、仪器和试剂 |
1.1 动物 |
1.2 药材与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黄芪提取物的提取分离 |
2.2 各提取物的检识 |
2.2.1 盐酸-镁粉反应 |
2.2.2 Salkowski反应 |
2.2.3 Molish反应 |
2.3 提取物Ⅰ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
2.3.1 溶液的配制 |
2.3.2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3.4 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5 色谱条件 |
2.6 质谱条件 |
2.7 方法学考察 |
2.7.1 精密度考察 |
2.7.2 重复性考察 |
2.7.3 稳定性考察 |
2.8 指纹图谱共有峰线性关系的考察 |
2.9 样品溶液的HPLC图谱的测定 |
2.10 抗疲劳实验 |
2.11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黄芪药材各提取物及其检识 |
3.1.1 提取物的分离结果 |
3.1.2 提取物的检识 |
3.2 黄芪提取物Ⅰ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
3.3 均匀设计各次实验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3.1 提取物Ⅲ的HPLC指纹图谱 |
3.3.2 提取物Ⅱ的HPLC指纹图谱 |
3.3.3 提取物Ⅱ与提取物Ⅲ的总共有峰的确定 |
3.4 黄芪提取物的均匀设计各次实验的抗疲劳实验结果 |
3.5 黄芪提取物均匀设计组合与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相关分析 |
3.6 定性分析 |
4 结论 |
第六章 课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完成的文章 |
附录1 黄芪有效成分正交实验的方法学和抗氧化数据 |
附录2 黄芪药材正交实验的方法学和抗氧化数据 |
附录3 黄芪药材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匹配结果和相关系数 |
附录4 黄芪提取物Ⅱ与Ⅲ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和方法学数据 |
附录5 黄芪药材HPLC图谱 |
附录6 黄芪提取物Ⅱ和Ⅲ HPLC图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类脱水素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脱水蛋白研究进展 |
1.2.1 脱水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
1.2.2 脱水素的定位 |
1.2.3 脱水蛋白的功能与作用机理 |
1.3 蛋白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1.3.1 融合报告基因定位法 |
1.3.2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法 |
1.3.3 共分离标记酶辅助定位法 |
1.3.4 蛋白质组学定位技术 |
1.3.5 蛋白质组学定位技术 |
1.4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的基本原理 |
1.4.2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 |
1.4.3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 |
1.4.4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优缺点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类脱水蛋白表达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麦幼苗培养处理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蛋白定量分析 |
2.3.2 水分胁迫对陕合6 号叶片类脱水素表达的影响 |
2.3.3 水分胁迫下耐旱性不同两个小麦品系叶片类脱水素表达比较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类脱水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小麦幼苗培养 |
3.2.2 电镜制样 |
3.2.3 免疫染色程序 |
3.2.4 透射电镜镜检 |
3.2.5 免疫金标记颗粒统计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脱水素在陕合6 号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
3.3.2 脱水素在郑引1 号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
3.3.3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类脱水素分布的影响 |
3.3.4 两个品系小麦叶片类脱水素亚细胞定位金颗粒密度比较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变化的响应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与试剂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分胁迫对陕合6 号和郑引1 号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4.2.2 水分胁迫对陕合6 号和郑引1 号小麦叶片可溶性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2.3 两个品系小麦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动物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地龙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土鳖虫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僵蚕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蜈蚣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蛤蚧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蕲蛇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乌梢蛇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HIV融合抑制剂FB006固相片段缩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HIV 与艾滋病 |
1.1.2 HIV 的生命周期 |
1.1.3 抗艾滋病药物 |
1.1.4 HIV 融合抑制剂FB006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HIV 融合抑制剂及多肽合成研究现状 |
1.3.1 HIV 融合抑制剂研究现状 |
1.3.2 多肽合成研究现状 |
1.4 多肽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4.1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 |
1.4.2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析法 |
1.4.3 SDS-PAGE 电泳分析法 |
1.4.4 质谱(MS)分析法 |
1.5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实验方法 |
1.5.4 技术路线与方案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全保护片段肽合成方法 |
2.2.1 片段切点的设计 |
2.2.2 全保护片段肽的合成路线 |
2.2.3 片段合成各步骤简介 |
2.2.4 两种全保护片段肽比较 |
2.3 片段缩合制备FB006 的方法 |
2.3.1 反应的基本路线 |
2.3.2 片段间的缩合反应 |
2.3.3 FB006 粗品的切割及处理 |
2.4 多肽片段及粗品的分析检测方法 |
2.4.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
2.4.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 |
3 方案Ⅰ实验研究 |
3.1 切点选择的设计 |
3.2 全保护肽片段的制备 |
3.2.1 片段五(PD?-5)的制备过程 |
3.2.2 片段四(PD?-4)的制备过程 |
3.2.3 片段三(PD?-3)的制备过程 |
3.2.4 片段二(PD?-2)的制备过程 |
3.2.5 片段一(PD?-1)的制备过程 |
3.3 各片段的合成结果 |
3.3.1 片段PD?-5 的合成结果 |
3.3.2 片段PD?-4 的合成结果 |
3.3.3 片段PD?-3 的合成结果 |
3.3.4 片段PD?-2 的合成结果 |
3.3.5 片段PD?-1 的合成结果 |
3.4 片段缩合 |
3.5 片段缩合结果 |
3.5.1 切点4 的缩合反应 |
3.5.2 切点3 的缩合反应 |
3.5.3 切点2 的缩合反应 |
3.5.4 切点1 的缩合反应 |
3.6 本章小结 |
3.6.1 全保护肽的制备结果小结 |
3.6.2 片段间固相缩合结果小结 |
3.6.3 结论 |
4 方案Ⅱ实验研究 |
4.1 切点选择的设计 |
4.2 全保护肽片段的制备 |
4.2.1 片段三(PDⅡ-3)的制备过程 |
4.2.2 片段二(PDⅡ-2)的制备过程 |
4.2.3 片段一(PDⅡ-1)的制备过程 |
4.3 各片段的合成结果 |
4.3.1 片段PDⅡ-3 的合成结果 |
4.3.2 片段PDⅡ-2 的合成 |
4.3.3 片段PDⅡ-1 的合成结果 |
4.4 片段间缩合 |
4.4.1 切点2 缩合反应 |
4.4.2 切点1 缩合反应 |
4.5 片段PDⅡ-1 的合成的优化 |
4.5.1 取样分析 |
4.5.2 结果讨论 |
4.6 切点1 再次缩合反应 |
4.6.1 取样分析 |
4.6.2 结果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4.7.1 全保护肽的制备结果小结 |
4.7.2 片段间固相缩合结果小结 |
4.7.3 结论 |
5 方案Ⅲ实验研究 |
5.1 切点选择的设计 |
5.2 全保护肽片段的制备 |
5.2.1 片段二(PDⅢ-2)的制备过程 |
5.2.2 片段一(PDⅢ-1)的制备过程 |
5.3 各片段的合成结果 |
5.3.1 PDⅢ-2 片段肽的合成结果 |
5.3.2 PDⅢ-1 片段肽的合成结果 |
5.4 不同投料比的缩合反应及结果 |
5.4.1 投料比1:3 反应结果 |
5.4.2 投料比1:2 反应结果 |
5.4.3 投料比1:1.7 反应结果 |
5.4.4 投料比1:1.5 反应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多肽类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肽的分析方法 |
1.1 生物检定法 |
1.2 免疫学方法 |
1.3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1.4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与其他分析手段的联合检测 |
1.5 色谱分析 |
1.5.1 HPLC |
1.5.2 HPCE |
1.5.3 SDS-PAGE |
1.6 质谱分析 |
1.7 核磁共振法 |
1.8 色谱-光谱联用技术 |
2 结语 |
(9)蒙古黄芪的化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
1.1 化感作用的概念 |
1.2 化感物质的概念和种类 |
1.3 释放途径 |
1.4 化感作用的特点 |
1.5 影响因素 |
1.6 化感物质的提取方法 |
1.7 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方法 |
1.8 化感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
1.9 化感物质的鉴定和测试 |
1.10 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
1.11 化感作用强弱的表达 |
1.12 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甘肃省重要中草药他感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材料处理 |
1.3 研究方法 |
2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蒙古黄芪水浸液对四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
3.2 党参水浸液对四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
3.3 甘草水浸液对四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
3.4 黄芩水浸液对四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
3.5 四种供体植物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比较 |
4 讨论 |
第三章 蒙古黄芪自毒作用研究 |
1 蒙古黄芪概述 |
1.1 蒙古黄芪的特性 |
1.2 蒙古黄芪根的化学成分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材料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浓度的蒙古黄芪地上部分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
4.2 不同浓度的蒙古黄芪根的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 不同器官的蒙古黄芪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和种子萌发的综合作用 |
5 讨论 |
5.1 蒙古黄芪自毒作用大小评价 |
5.2 蒙古黄芪自毒作用的效益评价 |
5.3 蒙古黄芪自毒作用的防御措施 |
第四章 蒙古黄芪根自毒物质的初步分离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处理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生物测定方法 |
2.2 乙酸乙酯浸膏的进一步分离方法 |
2.3 乙酸乙酯浸膏的酸碱萃取分离法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流程 |
5 结果与分析 |
5.1 不同萃取馏分对蒙古黄芪根长的影响 |
5.2 不同萃取馏分对蒙古黄芪苗高的影响 |
5.3 柱层析分离结果 |
5.4 酸碱萃取分离结果 |
5.5 酸碱萃取得到的四种组分的生物检测 |
6 讨论 |
第五章 蒙古黄芪根的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相中酸性组分对自身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 根系活力(TTC)测定 |
2.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2.5 质膜透性的测定 |
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5 讨论 |
5.1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2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5.3 MDA 含量的变化 |
5.4 根系活力的变化 |
5.5 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
5.6 质膜透性的变化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草药中遗传相关物质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前言 |
2 中草药中DNA分离纯化研究现状 |
3 毛细管电泳在中草药的分析中的应用概况 |
4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草药中高质量DNA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赤芍干叶片DNA的快速提取方法研究及其遗传多样性PCR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DNA片段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6种生物碱基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四、应用HPCE对蒙古黄芪多肽的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纳米硒合成菌株的筛选及产硒机理和应用研究[D]. 王钰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3]基于化学计量学的阿胶鉴别方法及黄芪谱效关系的研究[D]. 邓书鸿. 山东大学, 2012(02)
- [4]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类脱水素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的研究[D]. 豆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5]动物药材商品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Ⅰ)[D]. 王成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6]HIV融合抑制剂FB006固相片段缩合研究[D]. 舒勇攀. 重庆理工大学, 2010(08)
- [7]多肽类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王小平,容蓉,田景振. 食品与药品, 2009(09)
- [8]HPCE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应用进展[J]. 王成芳,李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7)
- [9]蒙古黄芪的化感作用研究[D]. 张博.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10]中草药中遗传相关物质的分析研究[D]. 徐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