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锦江斥资培训“现代农民”(论文文献综述)
荣洁[1](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认为
唐璐[2](2020)在《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民宿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业态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主要以粗放型的农家乐、家庭旅馆为主要形态,旅游民宿的占比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的集约化、精细化程度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碧江区旅游民宿的发展现状,总结莫干山民宿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铜仁市碧江区九龙村的实证研究,以探究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案例地碧江区九龙村的游客民宿旅游意向。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游客民宿旅游意向最突出的指标是“商业娱乐”,说明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娱乐、夜间经济等配套设施的需求较高。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九龙村游客乡村旅游的质量感知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3.7044分,介于3-4分之间,即“一般”和“满意”之间,其中得分最低的是“旅游支撑系统”指标,说明九龙村乡村旅游的支撑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的实现途径:第一,旅游民宿发展的动力系统。市场需求推动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迎来发展机遇;政策支持促进民宿发展;产业融合提升旅游品质。第二,旅游民宿发展的实现路径。培育夜间经济,丰富旅游业态;创新体验活动,满足市场需求;“民宿+”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挖掘文化内涵,凸显人文情怀;建立信息网络,改善营销方式。第三,旅游民宿发展的保障体系。培养新农民,打造人才队伍;多元化融资,落实政策保障;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合理分配利益,强化社区参与;发挥政府职能,健全行业协会。
安邵隽[3](2020)在《成都邛崃平乐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以来,在我国居民收入增加产生巨大的休闲度假需求和中国城镇化比率加速提升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旅游地产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旅游地产具有功能复合、附加值较高和宜于投资等特征,比单一的住宅或商业地产项目具有更多的优势,因而备受房地产企业关注和青睐,正在成为房地产新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的旅游地产项目达到2万个左右。成都是我国旅游地产项目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2001年置信凯德公司芙蓉古镇项目的开发建设,标志着旅游地产项目在成都拉开帷幕。截止2019年年底,已经有华侨城、恒大、保利、融创等100多个知名房地产公司在成都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其中配比旅游地产项目的已接近50%,成都地区已经成为旅游地产项目投资的新热点。作者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多年的房地产工作经验,从工作实践中选取了成都邛崃平乐某地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查勘、资料查找、走访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方式,就其定位为旅游地产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借鉴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TOLD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以及相应成功案例,并结合拟投资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资金投入等具象因素,对在成都和邛崃地区进行投资的背景及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对拟投资地块在产品定位和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细致规划,并对其投资收益和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就该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旅游地产的起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做基本阐述,从而使读者对本文研究的方向、旅游地产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对旅游地产的研究现状等具有初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深入阅读本文。第二章对旅游地产开发中的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TOLD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就每个模式对应的成功案例进行概述和经验总结,从而对拟投资项目在开发建设和规划设计中起到可借鉴的作用。第三章主要是对拟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对其土地资源情况、所在位置情况、项目周边配套情况和周边旅游资源及旅游地产情况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通过阐述详实的数据和图像让该项目和项目周边的资源情况有一个比较立体的呈现,为后续进行项目特点分析和规划定位进行铺垫。第四章是本文的关键章节,主要是对拟投资项目进行项目特点阐述及SWOT分析,并推导出具体产品定位。在地理位置方面,拟投资项目所在的邛崃市地处成都地区半小时经济圈,不仅开通了高铁,还紧靠高速,交通非常便利;在自然资源方面,周边风景优美、人文和自然景区丰富、动植物物种多样;在社会资源方面,按照邛崃市“积极推动羊安、平乐房地产业发展,依托优质旅游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旅游度假品牌”的发展定位,吸引了成都市区及周边大部分地区的人群前来旅游度假、候鸟式定居。因此,该项目在规划设计上,更倾向于将本项目打造成为集养老居住、民俗文化体验、自然生态采摘、科学考察等为一体的邛崃文化旅游新中心,创造古香古色的文化旅游基地,建立“居住+人文+生态+教育”模式的特色新社区。第五章主要是对拟投资项目进行了盈利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通过分析,对项目的成本情况、销售情况和盈利比率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初步测算出项目的盈利情况。另外,通过对项目进行社会效益分析,明确了进行项目投资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和文化传播、带动就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风险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有哪些,为日后真正进行投资提出警示。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主要是提出论证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
田峰豪[4](2019)在《《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工媒体形象变迁研究(2003-2017)》文中提出农民工开始出现时,在传统社会阶层中并没有具体的角色位置,作为一个新角色,当他们进入城市时从事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一些工作时,却无法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国家给予的社会福利和其他优惠政策。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升,不升反降,呈现“逆生长”的趋势。但是随着劳动就业市场化和社会保险包容性改革,农民工开始获得了与其他劳动者平等的劳动就业和就业关联社会保险待遇,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开始缓慢上升。本文着力于研究《人民日报》2003-2017年的相关报道中所体现出农民工形象变化的内容,发现《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工的媒体形象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演变,从一开始媒体形象缺位到涌入城市的“盲流”、“乡下人”,再到后来逐渐演变到、需要政府关爱的“弱势群体”、“新市民”。但是,进入新时期,农民工的媒体形象其实并未定型。有学者指出,我国媒体在对农民工形象建构方面做了多方努力,农民工形象已不再单纯以正面、负面、中性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正在向立体、多样化方向发展。影响这种发展的因素在于政策、经济、农民工自身的原因。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主要用于介绍本文研究意义、选择媒体以及涉及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一章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分别从报道选题、报道数量、报道话语三方面来分析农民工在《人民日报》中呈现的媒体形象,为后面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第二章是在第一章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总结:媒体形象在2003-2017年这15年期间有何变化?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从政策、经济、以及农民工自身原因来分析媒体形象变迁的深层原因。第四章主要用于本文结论。
孟月[5](2019)在《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5年起崇州市被评为电子商务示范县,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陆续开展,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开始逐渐“触电”发展。但据调查,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化发展并不乐观。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方式,总结了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现状后,结合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以及TOE框架理论等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电子商务自身的技术、资金、人才高需求等特性,合作社社长年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性别、文化程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合作社经营规模、经营类型、社会关系资源以及网络接入情况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农产品不易存储,但电商销售离不开运输环节,易加工易储存的经营类型是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第一步,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产量与品质的上升,也刺激着合作社寻找线下销售以外更加高效高利润的销售方式。社会关系资源能带来更宽泛的融资渠道促使合作社扩大规模、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采纳的同时也能为电子商务发展资金高消耗解后顾之忧;合作社电子商务技术特征、组织保障特征以及产业环境特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发展电子商务,技术起着根本性作用,组织内部的保障是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护身符”,产业环境是催化剂,三者共同正向作用下,推动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合作社电子商务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接受者对新兴技术的态度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用,然后又受到是否易用的影响,只有有用且易用的技术才会被接受者迅速采纳。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加大政府对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力度;二、提高专业合作社自身“造血”能力;三、提高电商平台知名度,降低电商平台经营费用;四、扩宽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五、加强宣传,促进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差异性。
Rasuleva Nigina[6](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网络文学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四大文学现象,研究其发展历史,探索其成长轨迹,对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网络文学产业按流程可以分成生产、流通、接受三个部分,“生产”研究网络文学主体即作家,“流通”研究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站及其运行模式,“接受”研究网络文学的国家治理及作家和网站读者的关系。网络读者在网络文学作品成长的各个环节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受主义理论,是读者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对网站来说读者是消费者,对政府来说读者是民众,吸引消费者,服务民众构成网络文学载体和网络文学治体的核心目标。网络文学主体研究,以痞子蔡、安妮宝贝、唐家三少、余秀华四位作家为例,他们代表了网络文学作家成功的不同路径。痞子蔡代表的一类作家,是业余进行创作,网络空间是他们放松精神的娱乐场,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有文学”现象,却孕育了自由与解放。痞子蔡本人第一次实现网络作品的在线交易,使网络文本变成了真正的网络作品,开辟了网络文学变现的先河,堪称网络作家第一人。安妮宝贝代表的作家们,把网络当做宣传个人作品的工具,深入研究网络运用之道,在网络上赚取人气,在线下出版获得利益。他们与网络的关系是文学为体,网络为用的关系,网络与文学之间还没有完全融合,或者说网络文学在他们这里还只是“网络+文学”,这类作家通过网络取得宣传效果之后,便会退出网络继续从事传统文学的工作。唐家三少代表的作家们在网上写作,在网上获得收益,网络与文学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鲜明的“网络文学性”,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这时网络文学产业化。在此基础上的IP运营,拓展了网络文学的边界,形成网络文学的大神,但也出现了大神霸榜现象,折射出资本对文学的双刃剑作用。余秀华代表的作家们,跳出大神霸榜的竞争,独辟蹊径,走小众化路线。网络对他们来讲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既没有运用网络的刻意,也没有对网络的依赖,更没有离开网络无法存在的尴尬,是网络与文学的新形态,至此文学从网络中脱离出来变成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存在,预示着网络文学概念的新衍进。网络载体研究,以天涯论坛、榕树下、起点、翼书网四家为例,分析作为网络文学载体的网站及其经营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网站经营方略不同是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及相同读者对网文的不同期待而作出的市场行为。天涯论坛发帖跟帖模式,正是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结果,也体现出网络文学作者也是读者的特征,这跟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截然二分完全不同。在网络中每位网友都是写作主体,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容。当然,天涯论坛的贴吧还带有碎片化随机的成分,只能看作是网络文学的前驱。榕树下已经是比较正规的文学网站,它通过组织作者写作,读者付费阅读,运作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等活动,把网络文学真正变成了一种经济模式,使得网络文学真正从野蛮生长开启了规范化经营的序幕。起点中文网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载体的主流模式,它们深挖读者需求,打造偶像化作者,全版权内容运营,实现文学与资本的双向互动,展示文学与网络技术的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文学产业化的功能。在群雄逐鹿读者市场的时候,翼书网这类小而美的网站开始切割细分市场,改变网络通俗小说一统天下的景象,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需要经过写作提升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的成长型群体,进行小范围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者对内容的要求是网络文学永远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要求,网站也开始合纵连横,终于出现了阅文集团这样的超级大鳄,也引来了政府对网络文学的特别关注和规范治理。网络文学管理者研究把官方对网络文学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网络文学作为网络社会主要的文学存在形式,不仅是作品内容要被读者接受,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也势必要经过管理部门的认可,网络文学的官方接受涉及到引导体制的建立和约束机制的实行。官方不仅要有效引导网站规范化经营,还要引导作者创作能够发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一方面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消除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向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文学发展方向正确,任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得力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网络文学一切以人民为服务对象的前提下有序、雅俗共赏、高效的发展,从而发挥其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繁荣文化、彰显风采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启示,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学滋养的结果,传统文学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智慧和灵感源泉。第二层面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促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第三个层面,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体制保障了中国政经文等事业的建设可以统一规划稳步落实,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经验无法复制,但是中国发展网络文学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提升。网络文学是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进行意象沟通实现智慧变现的艺术实践。网络文学是主体、载体、治体协调互动的产物,它创生于网络,成长于文学,成熟于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网络文学像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时代文学一样,也将成为网络中国的时代之文学。
顾磊[7](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班宁宁[8](2017)在《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花木产业集聚区是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的一种新类型,也是现代花木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的阶段,面临着深度转型提升的挑战。然而,我国目前关于花木产业集聚区的研究成果非常少,以规划角度进行的研究更为罕见,本文则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研究,试图在此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规划策略指导花木产业集聚区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实践。本文认为花木产业集聚区是承载花木产业发展的复杂综合体,要想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应以促进片区发展的综合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案例等分析总结出花木产业集聚区空间集聚性、产业竞合性、资源观赏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的四大特征,并对应地研究了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在产业、空间、旅游和生态方面的问题。同时,本文从花木产业和集群式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适用于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总体策略,即以合理空间为载体,将产业集聚、旅游带动和生态保护三篇文章一起做,从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以空间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是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重要基础;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是其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新增长是其重要的发展新路径;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提出的底线式的保护保障。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作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产业集聚区,具有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的典型特征和问题,本文系统地对其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以空间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体系、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缔造现代产业体系、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完善旅游游憩体系和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构建片区生态体系的策略,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提供相应的规划策略实践参考。
刘润[9](2015)在《资本、权力与地方: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文化对于城市发展意义的日益凸显,文化逐渐由原先消费性资源转变为现代城市发展所需的、新型的、生产性资源,尤其对于“制造经济”衰退的城市,文化空间生产逐渐成为改善城市负面形象、吸引社会投资、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参与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城市,文化空间生产正成为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与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与人才的重要引擎。因此,文化空间生产逐渐成为一种空间生产方式,即空间的文化性生产。在此过程中,城市政府、企业、商业精英、社区居民、文化艺术工作者、相关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主动或被动、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文化空间生产。文化空间生产便在此背景下逐渐成为一种由资本、权力与地方共同参与的城市发展实践。国外学者对文化空间生产的研究较为详尽,尤其阐明了不同利益相关主体文化空间生产行为与方式。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较为简单和概括,相对而言,缺少系统性研究和规范的理论解释。鉴于此,论文在第二章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了资本、权力与地方参与文化空间生产的逻辑,探讨了资本、权力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尝试构建了资本、权力与地方参与中国城市文化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第三至第八章,以成都市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文化空间生产总体格局、过程与机制以及博物馆空间生产、商业文化区空间生产、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文创产业园空间生产和旅游文化区空间生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理论上,我国城市文化空间生产在制度转型期具有特殊性。资本、权力与地方逻辑构成城市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其中资本将文化空间生产视为资本增值的工具,权力将文化空间生产视为城市经营的途径,地方强调文化空间生产应保障其基本权益。然而,中西方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资本、权力与地方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中存在显着差异:在西方,资本的自由性、权力的参与性与地方的自主性均较强,尤其市民社会较为发达,地方主体具有较强的自主决策权、提议权,直接或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均积极参与,对城市文化空间生产影响较大;在我国,资本的自由性相对较弱,而权力的主导性较强,地方的自主性易受权力、资本干扰而被弱化。当前,我国城市文化空间生产存在权力主导、资本主导与地方主导三种基本模式,但实际中,常出现权力主导向资本主导转变和地方主导向资本、权力主导转变。权力与资本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中占绝对优势。(2)资本、权力与地方的关系决定着文化空间生产。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自1990s末以来快速发展,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城区向城郊扩散趋势,类型上呈现出公共文化型、商业型、文化艺术型、文化产业型和主题旅游型等并存局面,参与文化空间生产的主体由最初的政府部门逐渐向各类资本主体、地方主体扩展,文化空间生产出现建设、改造与租赁等多种方式。同时,1990s末以来亦是成都市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资本、权力与地方逻辑发生变化,三者关系不断调整,尤其在新近迅速出现的博物馆、商业文化区、文化艺术区、文创产业园和旅游文化区的空间生产中得到证实,且不同文化空间生产存在显着差异。(3)在成都市博物馆空间生产中,权力渐退,资本、地方渐入。文化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深入推进,权力逐渐从博物馆空间生产中退出,资本与地方日益参与进博物馆空间生产,成都市博物馆空间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局面。(4)在成都市商业文化区空间生产中,权力与资本联合,地方退让。内城蕴藏的商业价值与城郊商业配套的不足迫使权力与资本联合生产,地方缺乏话语权与行动力,在商业文化空间生产中相对被动,多半妥协退让。(5)在成都市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中,地方首入,资本、权力次入。文化艺术创作需求使地方率先参与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但文化艺术对城市发展意义的渐增使权力与资本介入,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出现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分化。(6)在成都市文创产业园空间生产中,权力主导,资本参与,地方缺位。文创产业对于促使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权力由于掌握房屋建筑财产权和土地使用权,主导着文创产业园空间生产,但限于资金和管理运营水平,引入资本。地方由于缺乏直接利益诉求在生产中缺位。(7)在成都市旅游文化区空间生产中,权力、资本联合,地方退让。旅游文化区生产是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中最能有效满足权力与资本逻辑的一类生产实践,权力可实现城市开发与政绩提升,资本可实现资本增值与扩张。权力与资本的强力联合迫使地方妥协退让,失去参与生产的渠道和制度保障。
孔亚男[10](2014)在《城乡一体化转型期的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由此,新型城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问题”之后,苏南小城镇成为各学科研究的重点,也被认为是中国城镇化的典型代表。进入21世纪,苏南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苏南地区城镇体系已经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生活一体化正在形成。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外城乡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然后阐释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并介绍了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笔者首先回顾了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然后指出目前苏南小城镇已经进入了城乡一体化转型期,这一阶段苏南小城镇面临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国外城市发展理论的引入、土地市场化等多种机遇和挑战。在文章的第三章,笔者从规划背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和规划布局结构四个角度分析了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的一些特征。在论文的第四章,笔者按照开发主体将小城镇开发分为政府主导、企业主导以及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混合开发模式,也按照开发动力对小城镇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几种开发模式在苏南小城镇中的应用。文章的最后简要指出了近年小城镇规划发展的典型问题,如土地制度的漏洞、规划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也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对策。论文突破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立足点和思维习惯,从开发模式和土地制度等不同的视角对苏南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做出了理性思考,是对城乡一体化领先的苏南地区的小城镇规划和开发的最新考察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不足,由此对我国其它地区城镇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二、成都锦江斥资培训“现代农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锦江斥资培训“现代农民”(论文提纲范文)
(2)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旅游民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旅游民宿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旅游民宿的发展态势 |
1.4.1 规模逐渐扩张 |
1.4.2 地域集聚化发展 |
1.4.3 “民宿+”产业融合发展 |
2 旅游民宿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旅游民宿的相关概念 |
2.1.1 旅游民宿 |
2.1.2 农家乐 |
2.1.3 家庭旅馆 |
2.2 旅游民宿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社区参与理论 |
2.2.2 旅游意向理论 |
2.2.3 游客感知价值理论 |
3 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的现状与经验借鉴 |
3.1 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碧江区概况 |
3.1.2 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现状 |
3.1.3 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的问题判识 |
3.2 莫干山旅游民宿发展的案例分析 |
3.2.1 莫干山旅游民宿发展的现状 |
3.2.2 莫干山旅游民宿发展的经验 |
3.3 旅游民宿发展的经验借鉴 |
3.3.1 旅游民宿发展的差异分析 |
3.3.2 旅游民宿发展的经验启示 |
4 铜仁市碧江区游客民宿旅游意向分析 |
4.1 案例地选取 |
4.2 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
4.2.1 调查工具与分析方法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3 统计分析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游客民宿旅游意向分析 |
4.3.3 小结 |
5 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的实现路径 |
5.1 旅游民宿发展的驱动因素 |
5.1.1 市场需求推动转型升级 |
5.1.2 乡村振兴迎来发展机遇 |
5.1.3 政策支持促进民宿发展 |
5.1.4 产业融合提升旅游品质 |
5.2 旅游民宿发展的实现路径 |
5.2.1 培育夜间经济,丰富旅游业态 |
5.2.2 创新体验活动,满足市场需求 |
5.2.3 “民宿+”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
5.2.4 挖掘文化内涵,凸显人文情怀 |
5.2.5 建立信息网络,改善营销方式 |
5.3 旅游民宿发展的保障体系 |
5.3.1 培养新农民,打造人才队伍 |
5.3.2 多元化融资,落实政策保障 |
5.3.3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 |
5.3.4 合理分配利益,强化社区参与 |
5.3.5 发挥政府职能,健全行业协会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旅游民宿经营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游客民宿旅游意向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成都邛崃平乐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旅游地产将成为房地产市场新时代发展的主力军 |
(二)成都地区逐渐成为西部区域旅游地产项目的热门投资地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旅游地产方面国内外研究情况 |
(二)可行性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2章 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借鉴 |
一、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TOLD模式)概述 |
(一)TOLD模式基本概念 |
(二)TOLD模式表现特征 |
(三)TOLD模式主要类型 |
(四)TOLD模式成功案例借鉴 |
二、田园综合体模式概述 |
(一)田园综合体基本概念 |
(二)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意义 |
(三)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原则 |
(四)田园综合体模式成功案例借鉴 |
第3章 平乐项目开发背景及项目概况 |
一、平乐项目开发背景 |
(一)进军成都地区的背景情况 |
(二)落户邛崃地区的背景情况 |
(三)成都公司的背景情况 |
二、平乐项目基本情况 |
(一)平乐项目所处位置及周边配套情况 |
(二)平乐项目周边旅游资源情况 |
(三)平乐项目周边旅游地产情况 |
第4章 平乐项目投资分析与规划定位分析 |
一、平乐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
(一)邛崃地区PEST分析 |
(二)邛崃地区近三年旅游业情况分析 |
(三)邛崃地区近三年房地产情况分析 |
二、平乐项目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挑战分析 |
三、平乐项目规划和定位分析 |
(一)平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二)平乐项目主题分析 |
(三)平乐项目定位分析 |
(四)平乐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分析 |
(五)平乐项目建设情况简要分析 |
第5章 平乐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一、经济效益分析 |
(一)平乐项目总投资情况分析 |
(二)平乐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分析 |
(三)平乐项目销售及回款情况分析 |
(四)平乐项目税金及贷款利息情况分析 |
(五)平乐项目投资利润情况分析 |
二、社会效益分析 |
(一)推动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
(二)提供当地就业机会情况分析 |
(三)提高当地知名度情况分析 |
三、风险性分析 |
(一)规模效应情况分析 |
(二)去化率情况分析 |
(三)后期运营效果预估分析 |
第6章 投资结论及总结展望 |
一、投资结论 |
(一)平乐项目所在地投资环境好 |
(二)平乐项目定位有新意 |
(三)平乐项目业态匹配有亮点 |
(四)平乐项目投资收益有保障 |
(五)平乐项目投资风险可把控 |
二、总结及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工媒体形象变迁研究(2003-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价值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农民工的文献综述 |
二、媒体形象理论的文献综述 |
三、国内关于农民工形象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抽样调查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第五节 目标媒体选择和样本 |
一、目标媒体选择 |
二、样本选择 |
第一章 农民工媒介形象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 |
一、报道总体态势 |
二、变化趋势及总体分析 |
第二节 报道选题 |
一、塑造了农民工的双重角色 |
二、呈现了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实 |
三、呈现了政府支持解决农民工问题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农民工新闻报道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新闻报道的词语分析 |
一、高频词汇分析 |
二、标题中的词语分析 |
三、正文中的词语分析 |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结构分析 |
一、新闻报道的体裁分析 |
二、图片新闻报道分析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中农民工媒介形象变化 |
第一节 从弱势者逐渐过渡到“创客” |
一、2003-2009年:引发社会关注的弱势者群体形象 |
二、2010-2014年:难以融入城市的“新市民” |
三、2015-2017年:逐渐回归乡村的“创客” |
第二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形成变化的因素分析 |
一、政策导向 |
二、经济导向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启示 |
一、新闻选择突出新鲜性、重要性、显着性 |
二、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了行为示范 |
三、报道选题与报道角度是影响报道效果的重要因素 |
第二节 新闻报道是社会角色塑造的助推器 |
一、新闻选题全面展示冲突,在冲突中表现变化 |
二、更新报道观念,全景展现报道对象的各领域生活 |
三、进一步优化报道手法,增强报道效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2.1.2 电子商务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2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
2.2.3 创新扩散理论 |
2.2.4 TOE框架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采纳电子商务影响因素 |
2.3.4 述评与研究展望 |
3 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行为现状 |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1.1 种植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
3.1.2 养殖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
3.1.3 种养结合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2.1 电子商务政策扶持状况 |
3.2.2 电子商务技术状况 |
3.2.3 电子商务人才状况 |
3.2.4 农产品品牌建设状况 |
3.3 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类型 |
3.3.1 O2O电子商务 |
3.3.2 B2B电子商务 |
3.3.3 B2C电子商务 |
3.4 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模式 |
3.4.1 “合作社+社交平台+消费者”模式 |
3.4.2 “合作社+垂直平台+消费者”模式 |
3.4.3 “合作社+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模式 |
4 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调研实施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研实施 |
4.2 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2.1 合作社及其社长特征因素与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 |
4.2.2 TOE框架技术因素与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 |
4.2.3 技术接受模型因素与合作社电子商务采纳 |
4.3 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合作社及其社长特征因素分析 |
4.3.2 技术、组织、环境因素分析 |
4.3.3 感知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分析 |
4.4 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变量选取 |
4.4.3 模型选择 |
4.4.4 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合作社及其社长特征因素层面 |
5.1.2 技术、组织、环境层面影响因素 |
5.1.3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层面影响因素 |
5.1.4 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大政府对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力度 |
5.2.2 提高专业合作社自身“造血”能力 |
5.2.3 提高电商平台知名度,降低电商平台经营费用 |
5.2.4 扩宽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 |
5.2.5 加强宣传,促进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 |
第一节 从写手到作家 |
第二节 网络狂欢的痞子蔡 |
第三节 网络反哺文学的安妮宝贝 |
第四节 网络孕育出的大神唐家三少 |
第五节 网络突破生活的余秀华 |
第六节 网络文学主体的自我规范 |
第二章 中国网络文学载体平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发展带来的载体变革 |
第二节 萌芽期的网络论坛型载体——以天涯为例 |
第三节 人文情怀的网络栖息——以榕树下为例 |
第四节 台式机时代网络文学——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
第五节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与写作——以掌阅为例 |
第六节 闹中取静的小众阅读与写作——以翼书网为例 |
第三章 中国网络文学治体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文学主体与载体的博弈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治体的两手抓 |
第三节 网络文学治理体系的建构 |
第四章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涵养作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生产力,科技支撑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附录: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94—2018)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士学位期间所作的成果 |
致谢 |
(7)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产业集聚区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
1.1.2. 花木产业前景广阔,发展优势较大 |
1.1.3. 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面临深度转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基础研究 |
2.1.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产业集聚区 |
2.1.2. 花卉、苗木与花木 |
2.1.3. 花木产业与花木产业集聚区 |
2.2.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农业产业集聚区理论进展 |
2.2.2. 花木产业理论进展 |
2.2.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理论进展 |
2.2.4. 理论研究评述 |
2.3. 现代都市农业理论 |
2.4. 产业集聚相关经典理论及模型 |
2.4.1. 马歇尔集聚和外部经济理论 |
2.4.2.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和钻石模型 |
2.4.3. 区位商法 |
2.4.4. 空间基尼系数法 |
2.4.5. 经典理论、模型评述 |
2.5.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5.1. 福建漳浦“百里花卉走廊” |
2.5.2. 江苏常州花木产业集聚区 |
2.5.3. 山东青州花木产业集聚区 |
2.5.4. 成都三圣花乡“五朵金花” |
2.5.5. 荷兰的花卉产业集聚区 |
2.5.6. 实践案例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
3.1. 花木产业集聚区主要特征 |
3.1.1. 空间上的空间集聚性 |
3.1.2. 产业上的产业竞合性 |
3.1.3. 资源上的观赏游览性 |
3.1.4. 生态上的生态敏感性 |
3.2. 花木产业集聚区主要问题 |
3.2.1. 花木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主要问题 |
3.2.2. 花木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
3.2.3. 花木产业集聚区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
3.2.4. 花木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主要问题 |
3.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特殊性 |
3.3.1. 针对花木产业的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 |
3.3.2. 遵循集群式发展的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 |
3.4.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总体策略 |
3.5. 空间策略:以空间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
3.5.1. 空间结构 |
3.5.2. 功能分区 |
3.5.3. 交通系统 |
3.6.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 |
3.6.1. 产业总体布局 |
3.6.2. 以核心主导模式发展花木运销 |
3.6.3. 以集约化种植模式提升花木生产 |
3.6.4. 以多元化延伸模式促进花木深加工 |
3.7. 旅游策略: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新增长 |
3.7.1 “花木+”旅游发展模式 |
3.7.2. 花木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
3.7.3. 花木绿道带动景区串联发展 |
3.8. 生态策略: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 |
3.9. 本章小结 |
4. 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现状研究 |
4.1. 规划区概况 |
4.2.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集聚度测算 |
4.3.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历程 |
4.3.1.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特征 |
4.3.2.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历程 |
4.4. 规划区层面发展现状分析 |
4.4.1. 用地现状分析 |
4.4.2. 产业现状分析 |
4.4.3. 交通现状分析 |
4.4.4. 旅游现状分析 |
4.4.5. 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 |
5.1. 规划目标和定位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定位 |
5.2. 空间策略:以空间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体系 |
5.2.1. 构建“点线面”复合空间结构体系 |
5.2.2. 合理布局功能片区 |
5.2.3. 优化内外路网结构 |
5.3.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缔造现代产业体系 |
5.3.1. 布局: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
5.3.2. 运销: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
5.3.3. 生产:打造重点生产基地 |
5.3.4. 加工:延伸花木产业链条 |
5.4. 旅游策略: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完善旅游游憩体系 |
5.4.1. 三产融合发展 |
5.4.2. 打造环状旅游线路 |
5.4.3. 丰富花木旅游发展模式 |
5.4.4. 完善服务设施 |
5.5. 生态策略: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构建片区生态体系 |
5.5.1. 林地资源保护 |
5.5.2. 水系资源保护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方向及反思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资本、权力与地方: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导向的城市发展成为城市再开发的重要策略 |
1.1.2 新自由主义与城市企业主义下城市管治模式变化 |
1.1.3 对空间开展文化研究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文化:从精神内在向视觉感知转变 |
1.2.2 文化空间生产:城市空间的文化性生产 |
1.2.3 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空间生产的空间响应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空间生产理论 |
1.4.2 资本循环理论 |
1.4.3 权力地景理论 |
1.4.4 增长机器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区选择与资料来源 |
1.6.1 代表性分析 |
1.6.2 研究对象 |
1.6.3 资源来源 |
第二章 我国城市文化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 |
2.1 资本逻辑:文化空间生产是资本增值方式 |
2.1.1 资本主体与逻辑 |
2.1.2 资本逻辑策略 |
2.2 权力逻辑:文化空间生产是城市经营途径 |
2.2.1 权力主体与逻辑 |
2.2.2 权力逻辑策略 |
2.3 地方逻辑:文化空间生产应保障基本权益 |
2.3.1 地方主体与逻辑 |
2.3.2 地方逻辑策略 |
2.4 资本、权力与地方:城市文化空间生产解释 |
2.4.1 历史发展中的资本、权力与地方关系 |
2.4.2 文化空间生产中的资本、权力与地方关系 |
2.4.3 我国城市文化空间生产的基本模式 |
2.4.4 中西方城市文化空间生产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的格局、过程与机制 |
3.1 背景分析 |
3.1.1 国际环境:日渐成为国际资本集聚节点 |
3.1.2 城市环境:文化产业成为城市转型支点 |
3.2 文化空间生产格局与过程 |
3.3 文化空间生产机制 |
3.3.1 资本、权力与地方的逻辑 |
3.3.2 转型中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空间生产 |
4.1 生产格局 |
4.2 生产过程 |
4.2.1 探索性博物馆空间生产(1998-2005年) |
4.2.2 规范性博物馆空间生产(2006-2009年) |
4.2.3 集约性博物馆空间生产(2010至今) |
4.3 生产机制 |
4.3.1 博物馆空间属性是博物馆空间生产根本动力 |
4.3.2 制度转型改变了博物馆空间生产的主体结构 |
4.3.3 政策支持优化了博物馆空间生产的外部环境 |
4.3.4 旧城改造扩大了博物馆空间生产的藏品来源 |
4.4 生产反思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文化区空间生产 |
5.1 生产格局 |
5.2 生产过程 |
5.2.1 改造生产:“变废为宝”的宽窄巷 |
5.2.2 依附生产:“借鸡下蛋”的文殊坊与太古里 |
5.2.3 仿造生产:“见缝插针”的铁像寺水街 |
5.3 生产机制 |
5.3.1 商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5.3.2 历史文化街区蕴藏的重要价值 |
5.4 生产反思 |
5.4.1 三种空间生产对比 |
5.4.2 商业文化区空间生产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 |
6.1 生产格局 |
6.2 生产过程 |
6.2.1 非制度化的文化艺术区 |
6.2.2 制度化的文化艺术区 |
6.3 生产机制 |
6.3.1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需求 |
6.3.2 地方性的塑造强化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动力 |
6.3.3 城市发展环境审视文化艺术区空间生产意义 |
6.4 生产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创产业园空间生产 |
7.1 生产格局 |
7.2 生产过程 |
7.2.1 国有资本主导生产 |
7.2.2 私有资本主导生产 |
7.3 生产机制 |
7.3.1 文创产业对城市发展贡献逐渐增强 |
7.3.2 制度转型下的权力、资本与地方急剧变化 |
7.4 生产反思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旅游文化区空间生产 |
8.1 生产格局 |
8.2 生产过程 |
8.2.1 配套性生产的龙潭水乡 |
8.2.2 政策性生产的欢乐谷 |
8.2.3 节事性生产的非遗园 |
8.3 生产机制 |
8.3.1 旅游文化区与城市扩张相辅相成 |
8.3.2 节事活动与旅游文化区相互依赖 |
8.4 生产反思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尝试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城乡一体化转型期的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的必要性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六、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城乡空间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1.1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空间组织理论溯源 |
1.1.1 莫尔的《乌托邦》 |
1.1.2 空想社会主义 |
1.1.3 “城乡融合”的观点 |
1.1.4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
1.1.5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
1.1.6 刘易斯的“以城带乡”发展理论 |
1.1.7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 |
1.2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1.3 我国的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
1.4 苏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苏南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当代背景 |
2.1 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2.1.1 乡镇企业的崛起,促使小城镇大发展 |
2.1.2 市场化推动与政策引导下的苏南城乡一体化 |
2.1.3 城乡统筹理念下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
2.2 苏南小城镇进入城乡一体化转型期 |
2.2.1 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
2.2.2 城乡一体化转型期,苏南小城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章 近年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之设计解析 |
3.1 规划背景 |
3.1.1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
3.1.2 产业高度密集 |
3.1.3 中心镇竞争力提高,对周边带动作用强 |
3.1.4 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
3.2 规划目标小结 |
3.2.1 工业园区化 |
3.2.2 农业集约化 |
3.2.3 环境生态化 |
3.2.4 农村社区化 |
3.2.5 商业现代化 |
3.2.6 三产多元化 |
3.2.7 产业特色化 |
3.3 规划原则小结 |
3.3.1 功能合理分区 |
3.3.2 保留与发展并重 |
3.3.3 整体生长的空间 |
3.3.4 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
3.4 规划布局结构的总体特征 |
3.4.1 结构紧凑——紧凑城市理念指导下的空间结构布局 |
3.4.2 林水贯穿——景观都市主义指导下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3.4.3 宜居便利——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影响 |
第四章 当前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之开发模式探讨 |
4.1 小城镇的开发模式 |
4.1.1 开发主体分类 |
4.1.2 开发动力及分类 |
4.2 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经验分析 |
4.2.1 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土地开发模式 |
4.2.2 综合运用积极因素促成小城镇的开发 |
4.2.3 抓住城镇化的有利契机和条件——产业和交通 |
第五章 当前小城镇规划实践之典型问题与对策 |
5.1 小城镇土地制度的瓶颈与突破 |
5.1.1 当前小城镇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5.1.2 土地制度改革的成都途径 |
5.2 小城镇规划编制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与对策 |
5.2.1 小城镇规划编制与经济发展难以同步 |
5.2.2 对策: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和规划的适应性 |
5.3 小城镇规划实施水平的制约和对策 |
5.3.1 小城镇规划和实施存在的问题 |
5.3.2 对策: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总规划师制度 |
5.4 小城镇建设风格的问题与对策 |
5.4.1 小城镇风格雷同缺乏特色 |
5.4.2 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小”,塑造小城镇特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 |
致谢 |
四、成都锦江斥资培训“现代农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铜仁市碧江区旅游民宿发展研究[D]. 唐璐.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成都邛崃平乐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D]. 安邵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工媒体形象变迁研究(2003-2017)[D]. 田峰豪.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5]崇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纳电子商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孟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 Rasuleva Nigina. 上海大学, 2019(02)
- [7]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8]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D]. 班宁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资本、权力与地方: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研究[D]. 刘润. 兰州大学, 2015(12)
- [10]城乡一体化转型期的苏南小城镇规划实践考察[D]. 孔亚男. 苏州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