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忽视前代思想家智慧资源是可悲的(论文文献综述)
翁少鑫[1](2020)在《伍德罗·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既往的威尔逊行政思想研究,大多是对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论作诠释性研究,而忽视对他的知识基础的剖析与确认。不同于单一文本解读方式,本研究尝试从知识基础这一解读方式,来重新认识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思想。本文中心论点是伍德罗·威尔逊是一个宪政主义行政思想家。以整体文本取代单一文本的解读方式,以“知识基础”这一概念表现出威尔逊整体学术思想及其方法论。即知识基础的内在逻辑是威尔逊的宪政主义价值取向、科学认识论和制度主义方法论形成了其独特的概念体系,四者共同构成了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知识基础和核心概念的具体观点如下:“宪政”问题是其始终思考的基本问题;宪政主义价值观取向是威尔逊最坚定的思想内核;科学观是其理论论证之依托,包括达尔文生命有机论和历史主义;制度主义是其基本方法论。威尔逊的概念体系包括回应其“宪政”问题的“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政党政治”是其主张总统最高权力的关键论证;作为政府合法性基础的“宪法”遭遇人治政府的挑战。在文官改革背景中,威尔逊的确支持“行政”不应受到“党派政治”的侵犯。但是,传统的单一文本解读方式以及潜在的科学管理主义将这一观点扩充为威尔逊的全部行政思想,即给威尔逊打上了一个过于简约绝对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标签。通过“知识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深层次的政治权力分配中,威尔逊始终坚持一种“‘行政’应该被置于‘宪政’框架之内,而不是独立其外”的保守主义改革观点,以此回应美国国内国外的双重转型要求。只有威尔逊“政治”理解被清晰分类为“政党政治”、“国会政体”和“宪政”及其相对应“行政”理解,我们才能理解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的丰富内涵。在威尔逊行政思想研究中,相较于传统解读方式,“知识基础”这一解读方式展现出更佳的解读成果。本文最终得出结论:“宪政主义”是威尔逊知识基础的价值观取向,其行政思想是围绕着宪政主题而阐述的。早期威尔逊坚持一种“反政治”的行政思想,在总统行政权扩大和宪政结构再平衡之后,思想成熟的威尔逊重新肯定了宪政理念以及发展出一种宪政主义行政思想。
左雪荣[2](2018)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及其启示》文中提出美国高校通过推行通识教育以促进国家的公民教育,其合理性在于通识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路径共通性。美国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提升路径如下:合理改革通识教育内容,突出公民教育的时代性;培养优秀通识教育队伍,提升公民教育的高效性;注重提升通识教育认同,落实公民教育的实践性。美国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对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启示在于:树立合理目标,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指明正确方向;明确课程定位,注重课程内容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优化课程结构,坚持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
侯晓冉[3](2014)在《秦汉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逸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上承春秋战国、下启魏晋,是古代隐逸文化逐步成熟完善的关键阶段,具有标本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对该时期的隐逸文化做系统考察,以期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渊源,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渗透作用和对政治走向的潜在影响。儒道两家作为对古代士人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开启了中国隐逸文化的思想绪端。它们作为秦汉隐逸文化的思想渊源,因出发点和关注点的差异,学说的本质内涵有所区别。儒家强调积极的政治参与,故提出“适时而隐”的主张,其出发点和关注点旨在以退待进,以伦理的“道”作为政治进退的原则依据;道家则强调对个体生命的重视,讲求适性自然、淡泊无为,故主张“适性而隐”,以自然“性”作为出世入世的价值判断。儒道两家隐逸观以其各自独有的魅力吸引着秦汉士人竞相追随。对先秦典范式隐士的推崇,也对秦汉时期隐逸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汉前中期,新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先后确立了政治上的主导地位,政治文化中强烈的进取意识风靡,隐逸文化陷入低潮。汉代“孝”与“忠”思想对隐士这一践履伦理道德臻于完美的群体也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隐逸文化的蓬勃。自西汉后期至东汉,政治动荡,皇朝易姓。先是统治者倡导名节,士人独立人格意识凸显,隐逸行为成为表达士人道德意志的生存方式;其后儒家的理想主义式微,道家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渐得士人青睐,隐逸避世变成保护个体生命对抗精神压迫的选择。二者的结合,促成了秦汉时期隐逸文化发展的高潮。探究社会政治背景与士人心理和行为的互动,与隐逸文化影响消长的关系,是该文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社会隐逸传统、进取意识与理想主义、社会伦理规范、崇尚名节之风和“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等多种文化及社会风尚的共同作用下,秦汉的隐逸文化经历了由微而显、高潮迭起的发展过程。该文将秦汉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做重点研究:一是秦及西汉时期,二是东汉前期,三是东汉后期,每个阶段的不同时代特性使得隐逸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最后,重点考察隐逸文化对当时政治发展的影响。作为心怀天下的士人而言,隐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论何原因使他们走上了退隐之路,但其内心以天下是非兴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社会承担。这种潜在的能量,成为影响当时政治进程的无形力量。
帅青[4](2014)在《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人口老龄化已从发达国家延伸到发展中国家,已然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社会现象。伴着我国老龄化的迈进,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社会伦理及个体伦理问题逐渐显现。老龄伦理问题研究正是立足于中国老龄社会的基本国情而被提上日程。尤为重要的是,代际公正是促进老龄伦理关怀、构建和谐代际伦理关系的理论价值需要,也是改善老年民生、破解当前我国老龄社会伦理问题的关键。从代际公正视角对当前我国现实的主要老龄伦理问题进行研究,为老龄人幸福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提供一些伦理启示,具有必要且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老龄伦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论域。本论文首先概述了代际公正相关概念及其基本理念,进而分析阐述了我国老龄社会存在的若干伦理问题,最后论述了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的成因透析及路径抉择。论文主要内容有三章,第一章阐述了代际公正及其相关内容,首先分析简述了代的概念与代际关系,其次解释了公正的含义及其理念依据,其三介绍了代际公正的概念与内涵及其基本理念;第二章总结了老龄代际公正对待问题的现状,本文概括的现存主要老龄伦理问题有四,其一是老龄贫困,主要从老龄经济生活状况堪忧和老龄健康及医护照料不足来进行论述,其二是老龄歧视,主要从老龄伦理边缘化和老龄济贫论方面来解释,其三是老龄虐待,主要从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两方面阐释之,其四是老龄孤独,以老龄精神赡养缺位和老龄产业构建不足为主来给予说明论证;第三章阐释论述了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的成因透析及路径抉择,均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成因方面,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这是老龄伦理出现的大环境大背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成为了老龄伦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家庭构建上的变化,从先往的传统家庭转向现代的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在文化上,出现了价值多元及多样化的现状,严重显现年轻一代与老龄一代的代沟。路径抉择方面,第一说明了补偿正义理念下的政府责任定位,以实现公共福利产品政府供给的公平和实施对于老龄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为主,第二解释了理念公正指导下的老龄参与策略,主要以消除老龄歧视塑造积极老龄观和提供教育鼓励老龄人社会参与为侧重点,第三阐述了制度公正设计下的健全体制型构,分析了构建以制度公正为前提的老年社会保障和实现以实质公正为核心的老龄分配方式两个点,第四论证了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精神赡养建构,阐述了推动积极弘扬现代孝道精神和促进老龄产业建设。本论文可能的创新在于以代际公正的视野尝试看待老龄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代际公正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为解决我国老龄伦理问题、为老龄人安享晚年及老龄社会的健康和谐提出了伦理建设上的可供借鉴的思考。代际公正是老龄伦理的基石,代际公正的根本要求即是善待老人、尊重老人、赡养老人。尊老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龄人群本是社会弱势群体,伦理研究者应为老龄人的幸福晚年肩负起责任。
丁海波[5](2011)在《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的主要观点是:鲁迅小说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文化的关系。人是“文化的动物”,健康的文化塑造健康的国民,病态的封建专制文化只能批量制造病态的、愚弱的国民。鲁迅小说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专制文化体制下麻木、愚弱、卑怯、顺从、伪善以及奴性十足的国民,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闰土、祥林嫂、阿Q、爱姑等一个个鲜活的病态“文化人”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百年前,1911年10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百年前,留学日本的鲁迅借助异质文化对比,借鉴西方现代思想,经过苦苦思索与潜心研究,以世界性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为处于危难中的中华民族开出的一剂“立人”、救国、强国的良药,即“根柢在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十年后,鲁迅以小说解读、实践和发展了自己的人学思想,以小说创作实践和承载着辛亥革命的未竞事业——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却未彻底铲除与之同谋的专制文化。今天,我们阅读鲁迅小说,深刻体会到文化“立人”的深远意义:只有彻底地铲除封建专制文化,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重建,建立健康的“人国”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愚弱的“国民性”以及国民的“劣根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最终实现“立人”、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鲁迅“国民性”思考的形成和文化批判的策略,意在说明两个主要问题:一、鲁迅“国民性”思考的形成既有他独特的个性、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也有他对前人思想智慧的吸收借鉴,更有他对中国近现代自强运动、维新变法、“五四”新文化运动三次重大社会思想变革时代脉搏的把握。二、鲁迅之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彻底、激烈的批判,甚至有些过激和全盘否定的味道,一方面是因为清末民初的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封建皇权专制文化的代名词,一方面是因为鲁迅采取了“矫枉过正”文化批判策略。第一章是本论文理论展开的基点。首先找出鲁迅小说人物群像的共性特征——打着封建专制文化烙印的人,即病态“文化人”;其次,分析病态“文化人”形成的原因,指出病态的封建专制文化是愚弱“国民性”和国民“劣根性”的罪魁祸首;最后,明确人是“文化的动物”,明确人与文化的关系,提出“健康文化塑造健康国民,病态的文化制造病态的国民”这一论点。这是鲁迅小说文化批判的基点,同时,也是鲁迅小说在当前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现实作用的基点。第二章《鲁迅小说角色化人物群像研究与儒家伦理文化批判》、第三章《鲁迅小说“辫子队”群像研究与臣民文化批判》、第四章《鲁迅小说女性群像研究与女性文化批判》和第五章《鲁迅小说士绅群像研究与士绅文化批判》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鲁迅小说的角色化人物群像、“辫子队”群像、女性群像、士绅群像等某类具有共性的人物群像出发,结合封建专制文化语境下与其相对应的儒家伦理文化、臣民文化、女性文化、士绅文化等具体文化,阐述文化与人的关系及对人的作用,从而用生动的实例进一步论证本论文的核心观点。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鲁迅小说研究的现实意义。鲁迅小说创作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中国的社会革命唱赞歌,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文化“立人”和文化强国问题。传统的鲁迅小说研究侧重于把鲁迅小说当成政治学或革命文学题材小说解读,这既不符合鲁迅的创作初衷,也把鲁迅小说最有思想艺术价值和社会现实价值的东西遮蔽了。从鲁迅先生的人学思想出发,深入挖掘鲁迅小说人学思考和文化批判的思想精髓,既是对鲁迅文学思想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又对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国民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强国发展战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李瑞清[6](2010)在《严复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围绕"义利"关系的争论展开的。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之一。处于国弱民穷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为探求中国富强之路,对传统义利观的偏弊进行深刻反思。严复借用西方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义利观进行改铸,提出了"两相为利"、"义利合"的思想。严复倡导的"开明自营"指引了义利观新转向,严复义利观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及当代价值。
杨添翼[7](2010)在《章渊若宪政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章渊若(1904—1996),号力生,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宪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并在留学期间曾去英国、比利时、德国、瑞士等国家访学,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开阔的眼界。他回国后,主要在大学任教和政府部门任职,兼有学者和官员的双重身份。他给我们留下几百万字的法政类的着述,其中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着名出版社出版的宪政书籍,《东方杂志》、东吴《法学杂志》、《时代公论》、《中央半月刊》等着名杂志发表的法政类论文,以及大量对于国民政府时期宪法制定的评论文章等。1949年以后,他定居美国,全身心投入到基督教的学习与宣传当中,并给世人留下了几百万字的神学着述,在华人基督界影响很大。在他去世后,很多基督人士都写文章追忆他的事迹,以表达对他的怀念。章渊若是中国宪政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绕过的人,在近代中国曾经发生了由自由主义者胡适、罗隆基等发起的人权运动,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主义者和非自由主义者之间就人权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章渊若就是作为自由主义的反对者参与人权论争的一个重要人物,当代人研究中国近代的人权思想、权利观念的产生与演变,或者研究中国近代的人权运动或人权论争,甚至研究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或者自由主义者罗隆基,都必然要涉及到章渊若的思想。章渊若是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在近代中国的主要继承人之一,他将社会连带主义法学与本土的三民主义法学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使得他的宪政思想具有强大的思想根基。在国民政府的宪法制定过程中,与自由主义者关注宪法的价值不同,章渊若更关注制度的设计和制度实施的可能性,因而他的宪政思想更少一些空想的色彩。中国当代长期从事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编订工作,并且对清末民国的人物和思想有着深入研究的何勤华教授将章渊若评价为中国近代宪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中,其着作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人物,以及中国近代法理学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中,其作品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在民国卷帙浩繁的作品中,他的两篇论文被收录于《民国法学论文精萃》中。章渊若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其行文颇有古文风格,他的整个思想是一个统一完整而不相矛盾的理论体系,而没有杂凑的痕迹。作为民国时代的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他作品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于他所处的那个四分五裂并面临内忧外患的国家与社会的深切忧思。章渊若的宪政思想是中国宪政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和清末民国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都还没有被专门地研究过,人们对他的关注还处于简单的介绍,以及对他的某种思想略有涉及的阶段,这是中国宪政思想史上的一个空白,本文对于他的宪政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就是为了弥补思想史上的空白,同时笔者也想了解,章渊若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个思想家,在面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与时代困境时,他是如何与命运搏斗,如何应付困境的,而我们又能够从这场命运斗争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本文对于章渊若的宪政思想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介绍章渊若的基本情况以及他宪政思想的主要渊源,然后从宪政理念、宪法制定和宪法实行三个方面对他的宪政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最后得出章渊若宪政思想的特点、局限和启示章渊若曾经留学法国巴黎,在那里他接受了法国着名实证主义社会法学家狄骥所创立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并成为社会连带主义法学在近代中国的主要传播者之一,他的宪政思想深受这种法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对法律的认识、对自由主义的评价以及对人民权利义务的理解无不带有浓厚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的色彩。1929年底,章渊若留学归国,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已经试行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制度,同时,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等确定为训政时期民国的最高根本法案。因此,章渊若的基本宪政理念、对宪法制定的见解和对宪法实行问题的思考都受到孙中山政法思想的重要影响,他的宪政思想表明他是孙中山的一个忠实的拥护者与追随者。在宪政的基本理念方面,章渊若并不承认古典自由主义的宪政,他所理解的宪政是一种广义的宪政,这种宪政概念包括二个要素,即法治与民主。章渊若认为法治是宪政的核心要素,他对于法治相当重视,甚至有时对宪政与法治不加区别,因为法治首先是宪法之治,而从某种角度看,宪政不过是宪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落实的结果。不过,章渊若的法治思想是一种形式法治思想,他并没有强调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他的立法标准是宪法或法律应当符合世界趋势与时代潮流,这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立法态度。章渊若将世界各国的宪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统一到了民族、民权、民生的框架体系之下,从而形成了三民主义的立法原则。章渊若认为民主是宪政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他认为民主与代议制不是一回事,代议制只是民主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代议制暴露出很多弊端,必须对代议制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民主的价值目标。在宪法制定方面,章渊若在国民政府立宪时虽然没有提出自己的个人草案,但是在每次宪法草案公开评论时期他都发表了他对于制宪的意见和建议。在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制定过程中,章渊若与罗隆基进行了关于“人权”两字是否应当写入宪法的论争,这次论争表明了章渊若对于民权与人权的看法,从与罗隆基的对比中更突显了章渊若的鲜明立场,两者背后有着对立的哲学基础的支撑,笔者试图从当时的社会情境中去理解章渊若的思考和忧虑。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民经济与国民教育以及国家权力的配置,本章将章渊若对宪法制度各个方面的见解分别进行归纳、叙述和分析。虽然在理念上,章渊若始终将权利放在次要的位置,但是在制度设计时,他却非常注重法律制度对权利的保障。另外,他认为人民对于国家的基本义务是维持国家存续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并重。国民经济与国民教育是三民主义(尤其是民生主义)在宪法中的主要体现,也是近代宪法社会化的体现.章渊若曾多次发表文章探讨民生与制宪的关系以及宪法社会化问题。国家权力的配置是章渊若关注的重点,他分别对国民大会、中央制度、中央与地方的权限以及地方制度进行了评议,他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两对关系,即分权与效率、分权与统一,分权是宪政制度设计的不言而喻的手段,在国家权力配置上主要分为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章渊若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始终没有抛开效率谈分权,也没有抛开统一谈分权,所以他主张在中央实行总统制,在中央政府内部集权,而在中央政府与国民大会之间分权,他也主张地方实行县级自治,而反对省级自治,用这样的制度来防止省权过大和国家的分裂。在宪法实行方面,章渊若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认为宪法制定出来以后,如果不能实行,仍然是一纸空文,丝毫不能发挥改善社会和国家状况的作用。他用大量的文章说明了以往宪法实行的状况,分析了行宪未果的原因,并提出了行宪的办法。他赞同孙中山建国大纲中规定的渐进式宪政的方案,这一方案得到他的很多同时代人的认可,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反对渐进式方案,我们能从这两方的争鸣中更清晰地理解章渊若对于行宪问题的思考。章渊若的宪政思想具有功利性、社会性和时空性的特点,因为他所受的教育、他所从事的职业以及特定的社会条件,他的宪政思想也具有局限性,他的宪政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张俨[8](2008)在《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扩展。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目前来看,尽管高等院校尚无生存压力,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一局面很快会有所改变。对一所高校而言,其独特的大学精神不仅是其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当今中国大学精神缺失问题严重,重视和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迫在眉睫。论文首先从定义和内涵出发对大学精神进行了简要描述。通过文献的研究,结合教育界权威人士对大学精神的不同定义,博采众家之长,概括出自己对大学精神的定义。并阐述大学精神包含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然后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大学精神积淀了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优秀文化,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是长久而又深远的。另一方面,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主体文化有着辐射作用以及对城市精神有着引领作用。接着重点详细的调查分析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教师和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大学精神缺失现象和问题。结合对本校大学生的调查,从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这四个大学精神内容出发,分析总结出大学精神缺失的各种表现,使大学精神的缺失问题更加真实清晰和饱满。第四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大学精神的培育,针对第三章大学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缺失问题,对这四个大学精神内容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
刘晓峰[9](2007)在《王国维与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王国维在近代中国首倡美育,是近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创始人。蔡元培率先实行美育,毕生提倡,亲身实践,普及美育理论,最终确立起美育的重要地位。王国维和蔡元培的美学观都以中西方传统哲学美学为基础,同时他们的美育思想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但二者对美育的阐释又有很大的区别,对美育建立的具体作用也不尽相同。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和他学术立场一致,肯定审美独立存在的价值,主张美育有特殊的目的和功能。蔡元培虽然肯定美育的功效,但他主要是把美育当成实现他现实的道德政治理想的目的而服务的。王国维由于个人性情和学术志向的原因,倾向于学术理论的建设,因此他的美育思想哲学思辨色彩很浓,缺乏实践操作性。蔡元培是将其美育思想和救国救民的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注现实层面的可行性操作。王国维对美育的贡献主要是奠定了中国现代美育坚实的理论基础,蔡元培则为美育在中国的普及推广贡献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他们二人的美育观对中国当代美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陈建平[10](2006)在《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文中研究指明水浒戏在演变过程中,其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故事题材一直深受民间和文人的青睐,其塑造的李逵、宋江、武松等侠义形象千百年来更是令文人和民众感慕不已,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由、崇拜英雄的共同文化心理。本文拟通过对《水浒传》成书前后水浒戏文化内蕴的宏观透视和对宋江、林冲、李逵、武松、扈三娘等侠义英雄的微观解读,阐释这种全民共同的文化心理。 本文以“侠”为切入点,以元明清戏曲中的水浒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浒戏多层面的视角关照和多维度的文化解读,以此作为对水浒戏进行文化研究的一个尝试。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水浒故事的衍变概况,然后以明中叶为界,对《水浒传》广泛流传前、后两个阶段水浒戏的题材演变和文化内蕴分别加以阐述;第二章,通过对水浒戏中宋江、林冲、李逵、武松、扈三娘、孙二娘等侠义形象多侧面的解读,进一步探析文人与民间迥异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心理;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水浒戏倍受文人与大众欢迎的共同文化心理及其沟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津梁作用。 总之,通过对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关系的考察,既可以窥知水浒戏嬗变发展和多舛命运背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全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又可看出文人和民众在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而引起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某些思考和反省。
二、忽视前代思想家智慧资源是可悲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忽视前代思想家智慧资源是可悲的(论文提纲范文)
(1)伍德罗·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界定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知识基础的概念分析 |
一、知识基础的历史概述 |
二、知识基础的概念界定 |
三、维度来源与选择 |
四、知识基础的内在逻辑 |
五、知识基础与范式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整体的解读方式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二章 威尔逊行政思想的背景 |
第一节 思想背景 |
一、美国联邦主义传统 |
二、英国白哲特思想的影响 |
三、德国行政思想背景 |
第二节 社会背景 |
一、社会发展问题与进步主义改革 |
二、总统权旁落和政党政治 |
三、文官制改革及其边界 |
第三章 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内容构成 |
第一节 宪政主义价值观 |
一、宪政问题意识 |
二、宪政主义价值观 |
第二节 科学认识观 |
一、达尔文生命政体论 |
二、历史主义 |
第三节 制度主义方法论 |
一、英国政体优越于美国政体 |
二、思想引导制度变化 |
第四节 威尔逊的概念体系 |
一、政治与行政 |
二、政治与行政的分合关系 |
三、集权与政党领袖 |
四、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宪法 |
第四章 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的评析 |
第一节 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的价值 |
一、工具性价值 |
二、实质性价值 |
三、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知识开放性 |
第二节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问题讨论 |
一、研究工作的不足 |
二、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其公民教育功能体现 |
(一)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内容体现公民教育功能 |
(二) 美国通识教育目标体现的公民教育功能 |
二、美国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提升路径 |
(一) 合理改革通识教育内容, 突出公民教育的时代性 |
(二) 培养优秀通识教育队伍, 提升公民教育的高效性 |
(三) 注重提升通识教育认同, 落实公民教育的实践性 |
三、对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 树立合理目标, 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指明正确方向 |
(二) 明确课程定位, 注重课程内容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
(三) 优化课程结构, 坚持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 |
(3)秦汉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隐逸文化的思想渊源 |
(一) 儒家“适时而隐”的理论建构 |
1. 孔子的隐逸思想 |
2. 孟子的隐逸思想 |
3. 儒家隐逸观与其历史影响 |
(二) 道家“适性而隐”的理论建构 |
1. 老子的隐逸思想 |
2. 庄子的隐逸思想 |
3. 道家隐逸观与其历史影响 |
(三) 儒道隐逸思想之关联 |
1. 儒道隐逸思想的区别 |
2. 汉末儒道隐逸思想的合流与交融 |
二、社会风尚对秦汉隐逸文化的渗透 |
(一) 社会隐逸传统 |
1. 隐逸现象的产生 |
2. 先秦时期典范式隐士的推崇 |
(二) 从进取意识风靡到理想主义重生 |
(三) 社会伦理规范 |
1. 重孝思想的感召 |
2. 忠君思想的延续 |
(四) 崇尚名节之风盛行 |
(五) “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
三、隐逸文化对秦汉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 |
(一) 秦与西汉时期隐逸文化的社会效应 |
1. 秦与西汉时期隐逸文化的特点 |
2. 从商山四皓看隐士在汉初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作用 |
3. 东方朔“退以求用”的朝隐思想及其影响 |
(二) 东汉前期隐逸文化的政治影响 |
1. 东汉前期隐逸文化的特点 |
2. 从东汉前期的隐士政策看隐逸与政治间的联系 |
3. 隐士授业生徒及其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
(三) 东汉后期的隐逸文化与士人的政治动向 |
1. 东汉后期隐逸文化的特点 |
2. 布衣名士郭林宗在“去就”之间的矛盾选择 |
3. 王符的隐逸观及其现世关怀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论文选题与意义 |
二、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反思与启示 |
三、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
四、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代际公正理论概观 |
第一节 代的概念与代际关系 |
一、 代的概念 |
二、 代际关系 |
第二节 公正的含义及其理念依据 |
一、 公正的含义 |
二、 公正的理念依据 |
第三节 代际公正的内涵及其基本理念 |
一、 代际公正的内涵 |
二、 代际公正的基本理念 |
第二章 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代际公正视野下的老龄贫困 |
一、 老龄经济生活状况堪忧 |
二、 老龄健康及医护照料不足 |
第二节 代际公正视野下的老龄歧视 |
一、 老龄伦理边缘化 |
二、 老龄济贫论 |
第三节 代际公正视野下的老龄虐待 |
一、 身体虐待 |
二、 情感虐待 |
第四节 代际公正视野下的老龄孤独 |
一、 老龄精神赡养缺位 |
二、 老龄产业构建不足 |
第三章 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的成因透析及路径抉择 |
第一节 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的成因透析 |
一、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二、 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 |
三、 家庭结构的核心化 |
四、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
第二节 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的路径抉择 |
一、 基于补偿正义的政府责任定位 |
二、 基于理念公正的老龄参与策略 |
三、 基于制度公正的运行机制型构 |
四、 基于现代孝道精神的老龄产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鲁迅“国民性”思考的形成与文化批判的策略 |
一、鲁迅小说文化批判的逻辑原点、目标指向和理论基点 |
二、鲁迅“国民性”思考形成的因素 |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 |
四、鲁迅小说的文化批判策略 |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病态“文化人”群像 |
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
二、文化与人的关系 |
三、鲁迅小说病态“文化人”的内涵 |
四、鲁迅小说病态“文化人”的特征 |
第二章 鲁迅小说角色化人物群像与儒家伦理文化批判 |
一、角色与人格 |
二、鲁迅的独立人格理想 |
三、鲁迅小说人物群像的角色化人格分析 |
四、儒家伦理文化与角色化人格形成的关系 |
第三章 鲁迅小说的“辫子队”群像与臣民文化批判 |
一、辫子在满清王朝的文化符号意义 |
二、辫子在鲁迅生命体验中的特殊文化意义 |
三、“辫子队”群像分析与臣民文化批判 |
第四章 鲁迅小说女性群像与女性文化批判 |
一、中国封建专制时代的女性文化 |
二、鲁迅的女性观 |
三、鲁迅小说的女性文化语境 |
四、鲁迅小说女性群像分析与女性文化批判 |
第五章 鲁迅小说士绅群像与士绅文化批判 |
一、士绅阶层的界定 |
二、鲁迅小说对士绅形象文化符号意义的颠覆 |
结语 鲁迅小说人学思考、文化批判的当代意义 |
一、当前国民素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
二、文化建设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
三、鲁迅小说对当前国家文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严复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严复对传统义利观偏弊的反思 |
二、借用西方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义利观进行改铸 |
1. 依据西方近代生物学知识论证自利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2、依据经济学知识论证“独利必不利”的公例, 提出了“义利合”的思想。 |
三、“开明自营”的义利观是义利观的新转向 |
1. 在《天演论》按语中表达了“开明自营”的思想。 |
2.“开明自营”并不主张唯利是图, 而且反对一切见利忘义的行为。 |
3. 中国要走西式的富强道路, 必须以“开明自营”的利义观为指导。 |
四、严复义利观的启蒙意义及当代价值 |
1. 倡导义利统一, 要有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 |
2. 见利思义, 加强社会责任感, 注重对社会的回报。 |
(7)章渊若宪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章渊若宪政思想的主要渊源 |
第一节 章渊若生平 |
第二节 社会连带主义法学 |
一、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 |
二、章渊若对狄骥思想的继承 |
第三节 孙中山的政法思想 |
一、三民主义及其对章渊若的影响 |
二、章渊若对五权宪法思想的阐发 |
三、建国大纲对于章渊若的影响 |
第三章 章渊若的基本宪政理念 |
第一节 章渊若对宪政的理解 |
第二节 章渊若的法治观—宪政的核心要素 |
一、唯法论 |
二、时代潮流与三民主义立法 |
第三节 民主与代议制问题—宪政要素之二 |
一、民主与代议制的关系 |
二、代议制存在的问题 |
三、民主实现的方法 |
四、民国代议制改革的不同声音 |
第四章 章渊若对制宪的见解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宪法的制度框架 |
第二节 “人权”入宪之见 |
一、宪法中用“民权”还是用“人权”之争 |
二、“人权”的实质之争 |
三、“民权”与“人权”论争的背后 |
四、“民权”与“人权”论争的启示 |
第三节 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一、人民的基本权利 |
二、人民的基本义务 |
第四节 宪法中的国民经济与国民教育 |
第五节 国家权力的配置 |
一、横向分权—分权与效率 |
二、纵向分权—分权与统一 |
第五章 章渊若对于行宪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有宪法与无宪政—以往宪法实施的状况 |
第二节 宪法与民众的脱节—宪法实施未果的原因 |
第三节 渐进式宪政—宪法实施的药方 |
第四节 宪法实施问题争鸣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章渊若宪政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章渊若宪政思想的局限 |
第三节 章渊若宪政思想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标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思路 |
6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精神的描述 |
1 大学精神的定义 |
2 大学精神的内容 |
2.1 自由精神 |
2.2 人文精神 |
2.3 科学精神 |
2.4 创新精神 |
第二章 大学精神的作用 |
1 大学精神对学校的作用 |
1.1 大学精神的引领和导向功能 |
1.2 大学精神的规范和约束功能 |
1.3 大学精神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
1.4 大学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功能 |
2 大学精神对社会的作用 |
2.1 对社会主体文化的辐射作用 |
2.2 对城市精神的引领作用 |
第三章 大学精神的缺失 |
1 大学自由精神缺失 |
1.1 思想缺乏自由 |
1.2 学术缺乏自由 |
2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 |
2.1 道德上的诚信缺失 |
2.2 理想上的意志消沉 |
2.3 情感上的心理脆弱 |
3 大学科学精神的缺失 |
3.1 缺乏科学的探索精神 |
3.2 缺乏科学的实证精神 |
3.3 缺乏科学的怀疑精神 |
4 大学创新精神的缺失 |
4.1 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欲望 |
4.2 缺乏创新思维能力 |
4.3 缺乏创新的兴趣 |
4.4 缺乏创新的毅力和观察力 |
第四章 大学精神的培育 |
1 大学自由精神的培育 |
1.1 保护教师学术权力 |
1.2 实现大学自治 |
2 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
2.1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
2.2 培育人文环境 |
2.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 |
3 大学科学精神的培育 |
3.1 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 |
3.2 重视学术道德建设 |
4 大学创新精神的培育 |
4.1 构建激发创新精神的教学机制 |
4.2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
4.3 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校园氛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王国维与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美育思想来源之比较 |
1.1 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 |
1.2 西方美学传统 |
第2章 美育思想内容之比较 |
2.1 对美育的认识 |
2.2 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思想 |
2.3 对宗教和美育关系的看法 |
第3章 美育贡献之比较 |
3.1 王国维 |
3.2 蔡元培 |
第4章 美育思想比较后的反思 |
4.1 对美育现状的反思 |
4.2 对当代美育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科研成果一览表 |
(10)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水浒戏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旨趣及构想 |
第一章 水浒戏考略 |
第一节 《水浒传》广泛流传前的水浒戏 |
一、从宋江起义到元代水浒戏——该期水浒戏题材来源及流变 |
二、士人意识与侠意识的交融汇——该期水浒戏的文化透视 |
第二节 《水浒传》广泛流传后的水浒戏 |
一、从《水浒传》到明清以来的水浒戏——该期水浒戏题材来源及流变 |
二、士人意识与平民意识对侠意识的重新编码——该期水浒戏的文化透视 |
第二章 水浒戏侠义形象解读 |
第一节 足将行而趔趄——宋江形象的文化内蕴 |
一、宋江形象的演变 |
二、秉直正替天行道 |
三、答君恩一剑时悬 |
四、文化内蕴 |
第二节 被逼与无奈——林冲们的悲哀 |
一、林冲形象的演变 |
二、浮云蔽日与压抑人生 |
三、官逼官反与生命觉醒 |
四、宣泄共鸣 |
第三节 “义”的化身——李逵形象的象征意义 |
一、李逵形象的演变 |
二、路见不平,当道撅坑 |
三、莽夫亦风流 |
四、象征意义 |
第四节 力与勇的赞歌——话说武松及其他 |
一、武松形象的演变 |
二、英雄情结的满足 |
三、快意恩仇的倾泻 |
四、原始意象 |
第五节 漠视与异化——男权强势话语支配下的水浒戏女侠形象 |
一、水浒戏女侠略说 |
二、巾帼不让须眉 |
三、“失语”背后的恐惧 |
第三章 水浒戏传承变异之文化意蕴 |
第一节 水浒戏倍受欢迎之共同文化心理探析 |
第二节 沟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津梁 |
第三节 侠义精神的历久弥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忽视前代思想家智慧资源是可悲的(论文参考文献)
- [1]伍德罗·威尔逊行政思想的知识基础研究[D]. 翁少鑫. 深圳大学, 2020(10)
- [2]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及其启示[J]. 左雪荣. 学理论, 2018(01)
- [3]秦汉隐逸文化研究[D]. 侯晓冉.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9)
- [4]代际公正视野下老龄伦理问题研究[D]. 帅青. 浙江财经大学, 2014(02)
- [5]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D]. 丁海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严复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J]. 李瑞清.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5)
- [7]章渊若宪政思想研究[D]. 杨添翼.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 [8]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 张俨.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9]王国维与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较研究[D]. 刘晓峰. 西南大学, 2007(06)
- [10]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D]. 陈建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