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磊落伟人不可或缺(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琴[1](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董俊[2](2021)在《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梁启超追随康有为以戊戌变法正式拉开了改良救国运动的序幕。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间,梁启超积极投身救国大业,他的政治活动和思想言论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的领袖评传为中心,结合不同时期梁启超的个人经历、政治主张变化和救国行动,通过考察他笔下刻画的不同类型的近代领袖形象,从国际视角出发挖掘梁启超对近代领袖的塑造与其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梳理出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展脉络,探讨在各个时期梁启超心目中理想领袖的特质,论述近代领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以及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关系。引言部分对于近代领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参考狭间直树教授对梁启超一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结合近代领袖评传的写作时间,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分期。对梁启超研究的基本资料和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论述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一章为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通过《圣德光绪记》中梁启超所塑造的光绪皇帝和他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归纳这一时期梁启超对于国家领袖的基本认识;以梁启超对《仁学》的理解为切入点,分析谭嗣同的《仁学》中蕴含的启蒙精神和世界意识,结合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对“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的评价,归纳梁启超对于平民领袖的初印象。从国际因素的角度考虑,这一时期是梁启超已走出“天下观”的传统思维,将中国放置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对,寻找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近代领袖的开端,其对光绪皇帝领袖担当素质的描述,以及对谭嗣同启蒙思想和献身精神的宣传,构成了其早期近代领袖观的雏形。第二章为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这一时期梁启超接触了大量的日文书籍,并以日本为媒介学习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思想发生激烈变化,对于导师康有为的认知和对政治宿敌李鸿章的看法都较之前更为客观和全面。本章围绕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中对康有为时代地位和政治观点的论述,结合由于政见分歧而引起的康梁矛盾的变化,分析康有为在梁启超心中的领袖形象;集中探讨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给予李鸿章正负两方面的评价,阐述梁启超在中江兆民影响下产生的对“新民”领袖的期待,以及其近代领袖观在西式政治理论引导下的辩证发展。第三章为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思想激变拓宽了梁启超的眼界,他开始关注国际范围内的领袖人物,并对领袖与国家、领袖与国民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强调领袖个人力量与国民群体力量相结合的近代领袖观。本章对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和他塑造匈牙利民族解放领袖噶苏士、意大利建国三杰、法国罗兰夫人及英国克林威尔等人领袖形象的目的进行了论述;考察他对《松阴文钞》翻译、批注和在诸多文章中对吉田松阴的推崇,阐明领袖意志对于救国事业的作用,论证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通过剖析梁启超对于“英雄”和“无名之英雄”历史作用的认识,论述其中外英雄说对近代领袖观的发展与形成的影响。第四章为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本章主要论述由于受到时代和主观的局限,在民国从政时期梁启超的近代领袖观发生演变,经过对局势的权衡后,他开始在领袖人选问题上导入了权宜选择维度。通过他对袁世凯先支持后反对的态度变化,分析他基于立宪的政治诉求和救国大局,做出如此选择的内外因素,揭示其近代领袖观的终极属性。回溯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政治交往和对于救国路径的意见分歧,论述梁启超在近代领袖观上的理论极限和最终回归学者身份的原因。结论部分对正文的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概括总结,进一步理清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发育历程,归纳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论述不同时期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的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向倩[3](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张梦飞[4](2021)在《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2009-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视觉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媒体的普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对于电影的消费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因此,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价值观的传递和生活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形象作为一种政治学的概念,对于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的意义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也是每个国家十分重视的课题,而电影作为信息化传播时代下的重要传播载体,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如何通过电影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不仅是电影产业,也是整个国家文化传播领域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来研究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构建,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做简单的释义,阐述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且分析主旋律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关系;第二部分从构建主体的角度入手,分别以国营电影公司、民营电影公司和多方联合三个研究主体来分析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构建主体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的作用以及发展;第三部分以国产主旋律电影的题材为着手点,分别研究了革命战争题材、现实主义题材、功夫题材、科幻题材以及融合型题材这五种具有代表意义的题材,并对各种题材中对于国家形象构建的异同以及独特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从国产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塑造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形象构建方式,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挖掘国家形象的创新性构建方式;第五部分属于总结部分,通过对这十年间优秀的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分析比较,总结主旋律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给予一些的发展建议。
李佳娟[5](2020)在《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任务的变化,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需要好家风,而与时俱进的好家风尚未完全形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进行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的问题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好家风不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家风应包括怎样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原则、内容和路径等进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与之合拍、同步的家风,是充分发挥良好家风作用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新时代家风,要在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特点、功能进行符合时代背景的阐述,进而以此为基点,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依据、原则、内容与路径。从概念到依据到原则到内容再到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全过程,回答的是新时代家风的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构建的方向、构建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构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源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以满足广大家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需求为目标,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反映人民群众良好家庭面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从特征看,新时代家风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传承性、创新性、感染性、连接性和规范性,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对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彰显四个方面。新时代家风的构建,是一个基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建设工程。从历史依据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要发挥传统优良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积极作用,红色革命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社会主义好人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作用。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道德观、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的新发展,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指导。而从现实依据看,家庭的变迁、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需求,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动力。新时代家风构建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各个原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坚持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使之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服务。坚持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则要使新时代家风的构建契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主体的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目的在于促使新时代家风实现神形兼具。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家庭要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已经成为现实之问。从立身、治家、处世、致用、强国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促使家风与时代合拍、同步。立身之风包括知书达礼、审慎自律、尊老爱幼、择贤而友的核心内容,立身家风构建得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治家之风表现在健康生活、勤劳简约、互敬互爱、和顺和睦,治家家风能够为家庭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构建宽容豁达、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敬畏自然的处世家风,旨在让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宽容、友善、诚信和敬畏。而构建知行合一、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致用家风,是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家风建设的指向。在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构建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爱党爱国、共建共享的强国家风,有助于以优良家风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家风的构建,要通过构建主体、构建载体、宣传方式、构建方法等具体的路径得以实现。家庭成员、广大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主体,“六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载体看,要借助传统节日、地方文化、家风故事、文化产品等多重载体,促使广大家庭重视家风、构建家风。从宣传方式看,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新兴的宣传媒介展开宣传。从构建方法看,需综合运用言传身教、说服引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进而实现家家构建家风、形成家风的良好态势。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基础,阐述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是构建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前提,而明确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核心,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则是构建新时代家风的关键所在。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具有支撑作用,新时代家风的构建与形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具有积极价值。如果全社会重视新时代家风、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以良好家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霞[6](2020)在《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申圭植(1880-1922)是韩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独立运动家。他于1911年流亡到中国上海,1922年在上海辞世。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开展了丰富的救亡运动和复国运动,展现出杰出政治外交家和独立运动家的面貌。但在奔走革命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诸多文学文本,特别是在长达十一年的中国流亡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体验,包含中国革命体验、韩国独立运动体验、人际交流体验和离散生活体验等,这些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申圭植的文学体现出优秀的汉文水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书写着多样的跨国体验,更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思想和意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学界历来的研究,大都仅将申圭植视作一个独立志士,并未对其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学和思想层面入手,综合使用“跨界”、“离散”、“身份认同”等后殖民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申圭植有着丰富的思想,并富于实践精神。他的思想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升华。在中国体验的影响下,国内时期便萌芽的民族意识发展成明确的抗日路线;对自由、民权朦胧的憧憬发展成为明确的近代国家意识;尚武意识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升华为外交武力融合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关注、对辛亥革命的肯定及民族大同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韩联合意识并进而发展成为国际联合意识。在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申圭植在流亡中国期间,以中韩联合和世界联合为策略,以民主共和制为复国政治理念,以大同思想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局势、民族自决思潮和舆论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韩国独立运动,构建了中韩革命联合的平台,培养了大批韩国爱国青年,并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创建及获取孙中山护法政府的承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开拓者和中韩革命联合的奠基人。可以说,中国体验使其由一个普通的民族独立斗士成长为反殖民的时代先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思想表现出过分依赖中国革命派及国际援助、未能重视和发动群众、因没有明确的革命指导思想而未能制止韩人内部各派间的斗争等局限性。申圭植丰富的中国体验促成了其文学中的书写和想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申圭植广泛结交中国革命党人、加入革命文学组织南社,并创办了中文周报《震坛》,为中韩交流创造了阵地,这些跨界交流体验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先驱和进步文人间的文学交流。这种文学交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以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为主要话题,促进了中韩两国抗日话语和民族话语的构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共同话语和相互认知的发展;第二,申圭植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反日意识是双方交流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了生成性对话模式;第三,双方都通过对对方的书写来进行自我观照,从而对本国的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双向跨界叙事推动了各自文学的发展。其次,申圭植在跨界空间里经历的政治体验和革命体验对其中国认识和文学书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资产阶级革命视作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前途,认为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卖国,由此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并产生了中韩联合乃至国际联合意识以及世界和平认识。在其中国书写和文学想象中,他鼓吹辛亥革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志士的形象,批判封建专制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腐败无能及卖国行为。此外,他积极论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中韩合作的必要性、韩国独立之于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意义,使其文学也呈现出强烈的政论性,体现出政治外交家的独特面貌。但这种中国想象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特点。再次,申圭植的跨界是伴随着流亡开始的,离散生活体验是其跨界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散生活体验使他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和亡国之恨,这些苦闷促使他对日本的侵略本质及韩国的亡国原因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明确的民族主体意识。此外,离散体验使得他有了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知,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也有了新的思索。他在文学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亡国苦痛,尖锐地揭露并批判日本侵略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呼吁民族主体一一“大韩之魂”即民族精神,刻画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和独立斗士的伟大形象。同时,他积极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强调民族历史的再书写,并通过对大淙教等民族精神象征的书写和宣扬来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可以说,申圭植的跨国体验对其文学创作存在着明确的影响关系。交流体验促成了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志士的书写,并进而促成了中韩近代文人的生成性互动和相互认知;政治外交和革命体验,促使他形成了对中国、东亚及近代文明的认识和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离散体验和民族体验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作品中不仅表现出离散带来的愁和恨,更显示出对民族精神的赞扬和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统观申圭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界性,即抗日的跨界性、民族想象的跨界性和语言的跨界性;第二,主体性,即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这些主体意识均是殖民语境和流亡空间中的集体无意识之表现;第三,文化身份认同的混融性。申圭植在离散体验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面对焦虑,他一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宣扬来坚守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中韩联合的策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去,对中国文化和革命产生了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体现出混融性特征;第四,政论性。申圭植的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准,但其文学的基调是坚定的抗日意识和民族使命感,因此其文学中充满着革命、抗日、救亡、中韩联合等富于时代感的政治话语和革命话语,体现出政治美学功能,展现出革命文人的独特面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位申圭植及其文学。第一,申圭植文学是韩国抗日文学、韩国近代汉文学、韩国域外离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文学之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第二,在中韩交流历史转型和价值重建的新时期,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先驱广泛交流,构建中韩革命联合的开端,开创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新局面,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世纪中韩关系的奠基者。第三,申圭植凭借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在近代东亚复杂的时局中,把握住了时代要求,表现出坚决的抗日意识,看到中韩合作是二十世纪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他的抗日意识、中国认识、东亚认识乃至世界和平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在东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申圭植的中国体验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于全面客观地还原申圭植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韩国汉文学研究、韩国抗日文学研究乃至中韩近代人文交流研究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促进当下中韩交流与对话以及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朱国平[7](2020)在《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书法对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存在着显着影响,虽然学界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广泛,但书法对绘画单向影响尚未有人做过系统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考据法、图像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实践感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化史为背景,系统梳理传统书画与美学史论来构建书法对传统绘画单向影响的史纲性体系框架,揭示其间的对应关系与隐藏规律,在理论上对于丰富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创作理论有着独特价值;在实践上对于启发当代作者汲取历史经验、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造型语言,进行精品创作、寻求文化强国道路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从书法“何以”、“以何”影响绘画及其具体历史表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书法在自身率先发展、作为经艺之本的优势、线质同构的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形成了影响绘画发展的客观前提,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画从书出”、“书画用笔同法”、“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等诸多观点,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自觉追求“以书入画”的理论基础。书法影响绘画,从纵向来讲可总分为自发期与自觉期,从横向来讲可分理论审美和实践用笔两方面。从审美思想上看,考察老子朴素的自发美、素以为绚的绘画审美皆晚于书法,“古质今妍”的书法审美流变历程也同样适用于稍晚发展的绘画。总论书画审美无非“雅俗”;雅正之美分出逸、神、妙、能的品鉴次第,对自然、神、逸范畴及品评对象的界定,可知皆为美的极致。自然、神、韵、意、理、性皆是向内挖掘探求的内蕴美,属同一境层。由内而外的开拓则形成对逸、法、情、味等外态追求。而所有这些都隐藏着由书而画的有序导引规律。从书画实践上看,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一、两汉以降,绘画精于学士,绘画由画工画变成了士夫画。文墨双修的学士将书法审美、娴熟的书写用笔技能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绘画之中,属于“心有所能,必形诸于外”的必然结果。二、北宋文人士大夫主动追求突出绘画的书写性、文学性(诗意),文人画得以宏兴,后逐渐占据画坛主导地位。三、明末清初,文人治印勃兴,经由金石碑版考据与学习之陶泳,画家以擅长的篆隶而入绘画,金石气涵养其中,形成金石绘画。最后,通过综合梳理魏晋以来书画发展的时代风貌特征变迁,展示了书法影响绘画的具体历史表现——“书前画后”相差50至300年不等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四大审美与风貌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书法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处于道夫先路的状态。
靳玲珑[8](2020)在《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文中提出嵇康是魏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嵇康传之后世的作品是我们了解嵇康的主要依据。目前学界对嵇康作品的研究虽然呈现日益炽热的趋势,但前人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嵇康的思想与作品风格等论题,而嵇康作品对前人的接受研究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致力于嵇康作品的接受研究,以戴明扬先生所校注的嵇康集和王逸的《楚辞章句》为主要参考资料,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目前嵇康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写作方案。第二章分析嵇康对屈原接受的原因。嵇康对屈原的学习与接受虽有作者性格的原因,但与时代也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他们共同处在一个混乱动荡的社会和开放的思想环境中,相似的时代背景为嵇康对屈原的接受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章与第四章论述嵇康对屈原的接受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嵇康的作品分为诗歌与文章两种文学形式。第三章分别从诗歌所运用的意象词句、诗歌体式、诗歌的抒写特点以及诗歌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与作风等角度论述嵇康诗歌对屈原的接受。在意象方面,嵇康诗歌所运用的意象多着《楚辞》之色彩;而嵇康频繁使用的时间对比和空间对比句式也肇始于屈原的作品。同屈原一样,嵇康也喜欢在诗歌中使用连绵词。嵇康诗歌中的连绵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几乎都能在屈原的作品中找到。在诗歌体式方面,嵇康的组诗和骚体诗创作在组诗和骚体诗的发展史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作品的容量、数量与精神方面,与屈原作品的联系更加密切。因为嵇康与屈原同样具有至真的人格,所以他们在抒写特点方面共同呈现出反复、断乱和矛盾的特点;并且于思想和作风方面一致地呈现出虚无主义和狂狷孤介的特点。第四章从嵇康在文章中所运用到的文学形式和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等角度论述嵇康在撰写文章中对屈原的接受。嵇康所创作的《卜居》具有鲜明地学习屈原的痕迹。在设论体的运用方面,嵇康不仅学得了屈原的形式,也深刻绍袭了屈原的精神。嵇康在《琴赋》中对乱辞的使用更是受屈原作品影响的表现。受作者人格的影响以及屈原精神的感召,嵇康在文章中表现出同屈原一样浓厚的理性精神和强大的创新力量。余论部分展示嵇康与屈原在身后更多的相似性。通过鲁迅先生对他们精神的继承以彰显即便时至今日,伟人的精神依然充满生机,并且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王颖超[9](2020)在《红色文化视角下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逐渐从对物质生活的重视转向精神文化生活,伴随着红色文化和文创产品发展如火如荼,革命先辈故居及纪念馆与相关文创产品开始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对此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颁布相关政策条例意见,明确表示注重保障文化文物单位资源合理开发及长远发展,促使故居纪念馆和文创产品领域等的可持续发展。课题旨在对极具社会公益性的彭德怀纪念馆景区文创产品的匮乏现状,借由文献调研、田野调查、符号学研究、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多重方法整合利用景区资源和彭德怀生平事迹予以插画结合平面视觉设计的表现方式,融合红色文化精神,通过对色彩、图形、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一批具有系统性、文化性、创意性、纪念性等特色的文创产品,使其对纪念馆文创产品和大众文化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提高彭德怀纪念馆景区文创产品审美,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对伟人精神风貌上予以最好的展示与传播。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框架、方法、技术路线、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红色文化与彭德怀纪念馆及文创产品现状,包括了红色文化、彭德怀纪念馆现状、纪念馆文创产品现状、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市场调研;第三部分对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与思路进行展开,设计思路分为从景区特色建筑中提取和生平故事中提炼;第四部分为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包括标志设计、辅助图形设计、插画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其中插画设计又包括对彭德怀纪念馆系列插画的色彩分析、风格分析、建筑插画设计、生平故事插画设计及人物故事与建筑插画融合设计;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出课题在对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创作方式与方法,对设计的不足予以总结,对课题的延伸价值进行展望。
李佩瑜[10](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二、磊落伟人不可或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磊落伟人不可或缺(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缘由 |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
二、清代中期(乾嘉) |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编纂者 |
一、官吏、乡绅 |
二、学者、诗人 |
三、藏书家、刻书家 |
第二节 编纂缘由 |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
第三节 选录标准 |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
二、先贤诸家遗文 |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
第五节 编纂体例 |
一、正文编排 |
二、附件编排 |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
一、仅存之作 |
二、集外之作 |
三、集内之作 |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
一、人物传记 |
二、人物辑评 |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
一、历史事件史料 |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
三、其他文化史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分期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一章 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9):近代领袖观的萌生 |
第一节 圣德光绪与领袖的担当素质 |
一、“舍位忘身”的国家领袖 |
二、决策能力和执政风格 |
三、勤政态度和人格魅力 |
第二节 谭嗣同与领袖的献身精神 |
一、《仁学》中的启蒙精神 |
二、舍生变法的献身精神 |
三、“天下大同”的世界意识 |
第三节 皇帝与平民——近代领袖观的初萌 |
一、被“理想化”的国家领袖 |
二、平民领袖的最初印象 |
三、国际化考量下的近代领袖观雏形 |
第二章 流亡日本初期(1899—1902):近代领袖观的过渡 |
第一节 康有为与领袖理想 |
一、“先时人物”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
二、康有为世界主义的当下性意义 |
三、国家思想的介入与认知转变 |
第二节 李鸿章与领袖的历史局限 |
一、相互态度:暧昧与仇视 |
二、李鸿章功过的三种局限 |
三、中江兆民的影响与“新民”领袖的召唤 |
第三节 矛盾与妥协——近代领袖观的辩证发展 |
一、保皇与革命之争 |
二、“保教”与“教不必保”的冲突 |
三、对“豪杰”态度与民国从政的非议 |
四、西式政治理论与近代领袖观的发展 |
第三章 旅居日本时期(1902—1912):近代领袖观的形成 |
第一节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从噶苏士到克林威尔 |
一、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崇拜的缘起 |
二、塑造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的目的 |
三、领袖个体与国家命运 |
第二节 吉田松阴与领袖意志 |
一、梁启超心中的松阴形象 |
二、日本阳明学与梁启超对松阴思想的“误读” |
三、《松阴文钞》的核心:领袖之“诚” |
第三节 英雄与无名之英雄——近代领袖观的完善 |
一、对英雄与时势关系的早期认识 |
二、隐迹在个体崇拜下的群体期待 |
三、海外政治活动对近代领袖观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归国从政时期(1912—1917):近代领袖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袁世凯与领袖选择 |
一、“恨袁·挺袁·讨袁”的经过 |
二、失望的批判与希望的表达 |
三、立宪夙愿之上的领袖选择 |
第二节 梁启超与孙中山的擦肩 |
一、救亡意识下的短暂认同 |
二、政治分野下的长久对立 |
三、对孙中山的评价与“三种革命”的意见分歧 |
第三节 学者与领袖——近代领袖观的主观局限 |
一、民国局势下的权宜之计 |
二、孙、梁身份差异的成因 |
三、国际视域下近代领袖观的理论极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
第一节 官宦群体 |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
四 其他 |
第二节 布衣群体 |
一 中行独复——姚椿 |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
四 其他 |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
第一节 宝山袁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二节 华亭顾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
第三节 金山高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言 |
三 立功 |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
结语 |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
一 奇崛峭拔 |
二 淡雅浅近 |
三 雄健简练 |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200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产主旋律电影与国家形象概述 |
第一节 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概念 |
第二节 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背景 |
一、主流时期 |
二、衰落时期 |
三、复兴时期 |
第三节 国产主旋律电影的现状 |
一、主旋律与商业的结合 |
二、电影技术的飞速革新 |
三、现实主义题材的繁荣 |
第四节 国产主旋律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
一、电影创作在国家形象构建上的优势 |
(一)视觉化构建的方式 |
(二)丰富的镜头语言 |
(三)渗透性的传播形式 |
二、国产主旋律电影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功能 |
(一)传播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
(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提升国际形象 |
第二章 主体多元化中的国家形象构建 |
第一节 国营电影公司主体地位弱化 |
一、国营电影公司在主旋律电影市场的没落 |
二、国营电影公司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的转型 |
第二节 民营电影公司的迅速崛起 |
一、民营电影公司占据主旋律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
二、民营电影公司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的创新 |
第三节 多方联合参与成为新态势 |
一、互联网公司积极参与主旋律电影 |
二、国家形象构建更加迎合市场需求 |
第三章 题材类型化中的国家形象构建 |
第一节 革命战争题材 |
一、革命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呈现 |
二、革命战争题材的商业化转型 |
三、顺应新时代的观众审美期待 |
第二节 现实主义题材 |
一、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电影席卷市场 |
二、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电影构建国家形象的时代背景 |
三、国家形象构建的创新性视角 |
第三节 功夫题材 |
一、功夫题材与主旋律电影的融合 |
二、功夫题材主旋律下的武德兼具的国家形象 |
第四节 科幻题材 |
一、科幻题材主旋律电影的探索 |
二、科幻题材主旋律中国家形象的构建 |
第五节 融合型题材 |
一、融合型题材主旋律电影的起步 |
二、融合型题材下多角度的国家形象构建 |
第四章 人物塑造中的国家形象构建 |
第一节 英雄形象的平民化 |
一、英雄形象塑造出的国家形象 |
二、平民化的英雄形象展现时代特征 |
第二节 伟人形象的“年轻化” |
一、伟人形象对国家形象构建的作用 |
二、“年轻化”的伟人形象增强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 |
一、国际审美下的本土人物形象 |
二、融合型人物形象的构建成为未来趋势 |
第五章 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启示 |
第一节 叙事层面 |
一、叙事角度的聚焦点下移 |
二、顺应时代讲好时代故事 |
三、站在国际视角塑造国家形象 |
第二节 传播层面 |
一、把握好主旋律和商业的契合点 |
二、打造主旋律电影的超级IP |
三、推进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参考主旋律电影片目 |
(5)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调研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法 |
(四) 归纳演绎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风 |
二、新时代家风 |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 |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的特点与功能 |
一、新时代家风的特点 |
二、新时代家风的功能 |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传统优秀家风为源泉 |
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 |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五、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 |
六、以满足广大家庭的家风建设需要为目标 |
第二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 |
第一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历史依据 |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 |
二、红色革命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 |
三、社会主义好人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 |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依据 |
二、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 |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 |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依据 |
一、家庭的变迁 |
二、不同主体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 |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四、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 |
第一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一、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 |
二、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 |
三、实现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与创新当代家风相结合 |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 |
一、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 |
二、实现国外家风资源的洋为中用 |
三、实现新时代好家风的中为洋用 |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 |
一、契合个人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
二、契合家庭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
三、契合社会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
四、契合国家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 |
一、新时代家风在内容表达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
二、新时代家风在构建形式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
三、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构建新时代家风 |
第四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 |
第一节 立身 |
一、知书达礼 |
二、审慎自律 |
三、尊老爱幼 |
四、择贤而友 |
第二节 治家 |
一、健康生活 |
二、勤劳简约 |
三、互敬互爱 |
四、和顺和睦 |
第三节 处世 |
一、宽容豁达 |
二、与人为善 |
三、待人以诚 |
四、敬畏自然 |
第四节 致用 |
一、知行合一 |
二、开拓创新 |
三、爱岗敬业 |
四、服务社会 |
第五节 强国 |
一、遵纪守法 |
二、志存高远 |
三、爱党爱国 |
四、共建共享 |
第五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六位一体”共建家风 |
一、家庭成员是新时代家风的建设者 |
二、广大家庭是新时代家风的营造者 |
三、学校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参与者 |
四、社区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协作者 |
五、社会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推动者 |
六、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引领者 |
第二节 “守一望多”承载家风 |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二、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三、以家风故事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四、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第三节 “春风化雨”宣传家风 |
一、传统媒体必不可少 |
二、新媒体应充分利用 |
三、自媒体可适当使用 |
第四节 “态势聚合”形成家风 |
一、言传身教法 |
二、说服引导法 |
三、榜样示范法 |
四、比较鉴别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申圭植资料整理及研究现状 |
一、申圭植资料整理出版现状 |
二、国内外申圭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申圭植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启蒙救国——国内启蒙运动时期(1880-1910) |
一、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
二、思想启蒙活动 |
三、经济救国活动 |
第二节 中韩联合——来华流亡初期(1911-1918) |
一、中国革命体验 |
二、中韩联合下的独立运动实践 |
第三节 民族自决——流亡政府时期(1919-1922) |
一、在流亡政府创建中的活动 |
二、在流亡政府中的政治外交活动 |
第三章 申圭植的在华文坛活动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党人的文学交流 |
一、申圭植的中国革命党人书写 |
二、中国革命党人的申圭植认识 |
第二节 申圭植与南社 |
一、申圭植在南社中的活动 |
二、申圭植与南社社员的交流及相互认知 |
第三节 《震坛》——中韩交流之阵地 |
一、《震坛》的创刊与申圭植 |
二、《震坛》的办刊宗旨、流布与影响 |
三、中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四、韩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第四章 申圭植的中国认识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中国革命认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
一、对辛亥革命的肯定 |
二、近代国家意识 |
第二节 军阀社会认识与批判意识 |
一、对袁世凯政府的认识及批判 |
二、对军阀割据的认识及批判 |
第三节 中韩合作意识与世界和平认识 |
一、中韩关系认识与中韩合作意识 |
二、韩国独立与世界和平之关系 |
第五章 申桂植的离散体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离散生活认识与苦闷的书写 |
一、离散者的乡愁 |
二、亡国奴的愤恨 |
第二节 日本侵略认识与主体性 |
一、日本认识与抗日路线 |
二、民族主体意识 |
第三节 民族历史认识与民族身份的坚守 |
一、民族历史意识 |
二、民族身份的坚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书法影响绘画发展的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文明之端,书道崇尚 |
第二节 王政之需,书法勃兴 |
第三节 书法绘画同构同游于艺 |
第四节 书法影响绘画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书法审美思想对绘画的导引 |
第一节 素以为绚的自发审美 |
第二节 古质今妍的审美流变 |
第三节 从“雅俗”到“逸神妙能”的审美延续 |
第四节 自然神逸为雅之极致 |
第五节 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之“尚意” |
第六节 书画内意外露追求尚态之先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 |
第一节 学士介入、古今嬗变 |
第二节 士夫画凸显书写性、文学性分流出文人画 |
第三节 金石之气涵养,金石书画崛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法影响下的历代绘画风貌 |
第一节 书法绘画风貌的四大对应 |
第二节 以书入画自发下的晋唐尚韵画风 |
第三节 尚法书风下的唐宋绘画格法 |
第四节 以书入画自觉下的宋元尚意画风 |
第五节 个性解放书风下的明清尚态画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报纸)论文 |
外文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嵇康创作对屈原接受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原因 |
一、 硝烟弥漫的战国社会 |
二、 尔虞我诈的魏晋时期 |
第二节 思想原因 |
一、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二、 诸子复兴灭裂杂糅 |
第三节 魏晋时期对屈原的接受 |
第二章 嵇康诗歌对屈原的接受 |
第一节 意象词句之接受 |
一、 意象接受 |
二、 句式接受 |
三、 连绵词接受 |
第二节 体式之接受 |
一、 组诗形式 |
二、 骚体诗形式 |
第三节 抒写特点之接受 |
一、 “反复”的抒写特点 |
二、 “断乱”的抒写特点 |
三、 “矛盾”的抒写特点 |
第四节 思想风范之接受 |
一、 反常性的思想 |
二、 虚无主义思想 |
三、 狂狷孤介作风 |
第三章 嵇康文章对屈原的接受 |
第一节 形式之接受 |
一、 设论体 |
二、 乱辞 |
第二节 精神之接受 |
一、 理性精神 |
二、 创新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介绍 |
导师沈文凡教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红色文化视角下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红色文化与彭德怀纪念馆及文创产品现状 |
2.1 红色文化 |
2.2 彭德怀纪念馆及文创产品现状 |
2.2.1 彭德怀纪念馆现状 |
2.2.2 纪念馆文创产品现状 |
2.2.3 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 |
2.2.4 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市场调研 |
第3章 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原则与思路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思路 |
3.2.1 从景区特色建筑中提取 |
3.2.2 从生平故事中提炼 |
第4章 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 |
4.1 标志设计 |
4.2 辅助图形设计 |
4.3 插画设计 |
4.3.1 彭德怀纪念馆系列插画色彩分析 |
4.3.2 彭德怀纪念馆系列插画风格分析 |
4.3.3 彭德怀纪念馆景区建筑插画设计 |
4.3.4 彭德怀生平故事系列插画设计 |
4.3.5 彭德怀人物故事与建筑插画融合设计 |
4.4 文创产品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磊落伟人不可或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国际视域下梁启超近代领袖观研究[D]. 董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2009-2019年)[D]. 张梦飞.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D]. 李佳娟. 苏州大学, 2020(06)
- [6]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刘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7]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 朱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嵇康创作对屈原的接受[D]. 靳玲珑. 吉林大学, 2020(08)
- [9]红色文化视角下彭德怀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王颖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