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燕[1](2020)在《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云鄂博矿山经过长达60余年的露天开采、堆放和运输作业活动,已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当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部分植物停止生长或死亡,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现有的学者多数着眼于矿山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但对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复合污染研究的尚为少见。生态修复方面,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植物或微生物单一的修复,对植物-微生物-动物协同修复技术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矿业工程学、土壤学、植物学、景观生态学和数理统计学等理论知识,系统的测定了矿区土壤中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三种污染物的含量,分别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内梅罗分析、地累积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随机森林分析方法对矿区土壤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调查白云鄂博矿山网围栏内的植物种类并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筛选三类污染物的富集植物。采用创新的“耐受性植物+菌根真菌+耐性蚯蚓”技术协同修复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通过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土壤生态修复效应,进而对白云鄂博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策略进行更新设计。本文创新点为系统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轻稀土及放射性核素污染特征,并进行“植物-微生物-动物”协同修复土壤复合污染的研究。通过白云鄂博矿区土壤污染及生态修复研究得出了以下成果。1.测定矿区内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研究发现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主矿、东矿、西矿周边及排土场等土壤中重金属Pb、Cu、Mn和Zn四种元素严重超标,表明受采矿活动污染影响严重,排土场污染物与矿坑重金属元素相关。土壤中轻稀土元素La、Ce、Pr、Nd、Sm和Eu含量严重超标,其含量变化规律呈现土壤表层高深层低,采样区范围内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土壤中发现含有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其含量未超过内蒙古环境天然辐射水平中段。2.运用内梅罗、地累积法、主成分分析及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得出污染程度、累积程度及主要污染物质来源等信息,确定矿区内最主要的8种污染元素。内梅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和轻稀土元素均处于中度污染到严重污染,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属于轻度污染。地累积法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属严重污染,轻稀土污染属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放射性核素属无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土壤中重金属Pb、Zn,轻稀土La、Ce和放射性核素238U、232Th是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依据上述三种评价方法综合确定土壤中最主要污染物为Pb、Cu、Mn、Zn、La、Ce、238U、232Th。随机森林回归法分析上述8种主要污染元素,研究矿石开采等矿业活动和排土场堆放是污染物来源。3.对白云鄂博矿山网围栏内的植物种类进行多样性调查,发现共计15科24属27种植物,占包头市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5.79%,6.32%,3.20%,种类稀少。从当地植物中选取5种优势植物,即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直立黄耆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测定植物体内重金属、轻稀土、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对富集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的能力进行研究,得出富集系数、转运系数、根系滞留系数均小于1,未发现任何污染物的富集植物,因此不能直接作为富集植物进行修复使用。4.采用创新的“耐受性植物+菌根真菌+耐性蚯蚓”协同修复技术,进行盆栽试验,发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污染物去除率。并通过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筛选出“油松+菌根红网牛肝菌Boletus luridus Schaeff.+耐性蚯蚓”协同修复的最优修复方案。对白云鄂博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策略进行更新设计,收集植被生物量、土壤污染量、气象、土壤肥力等信息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管理工作。本文为科学有效地指导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可为矿山土壤环境生态修复及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刘晓媛[2](2020)在《黔产羊肚菌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人工栽培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对种植土壤和羊肚菌中Pb、Cd、As、Cu和Zn 5种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进行分析。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健康风险模型评估土壤和羊肚菌重金属污染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分析表明,A、B、C、D和E基地土壤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基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除Pb部分采样位点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基地其它四种重金属均未超出筛选值;B、C、D基地土壤中,除As和Cd全量存在不同百分比的采样位点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它三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值;E基地所测重金属仅有Cd浓度超出筛选值。(2)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D基地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生态风险,Cd是构成生态危害的主要风险因子;A基地、B基地、C基地和E基地生态危险水平处于轻微水平。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结果表明:A、B和C基地处于轻度污染的状态,D基地受到严重污染,E基地处于污染警戒状态。地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E基地未受到这五种重金属的污染,B和C基地的重金属元素Pb、Cd和As;C基地As和Cd;A基地的Pb均需引起关注。(3)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表明,对于土壤重金属Cd,B、C、D和E基地以酸可提取态为主要赋存形态,A基地以残渣态为主要形态;对于土壤重金属Pb,B和C基地以可还原态为主,其他基地均以残渣态为主;对于As、Cu和Zn,在A、B、C、D和E五个基地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式。对于整个研究区域,环境风险指数评估和生物可利用性均表明,Cd为主要环境风险危害因子。(4)羊肚菌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表明,B、C、D和E基地羊肚菌五种重金属样品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A基地重金属Pb和As存在超标。生物累积系数分析表明,五个基地的羊肚菌富集系数均小于1。羊肚菌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C和E基地污染水平尚清洁,A、B和D基地受到轻度污染。(5)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表明:非致癌暴露风险评估,A基地Pb的暴露量最大,B基地、C基地、D基地和E基地Zn的暴露量最大;致癌暴露风险评估,对于五个研究基地,As和Cd两种致癌重金属的致癌平均暴露量As>Cd。综合非致癌风险指数HI小于1,整个研究区暂不存在非致癌风险;综合致癌风险指数大小为均处于10-6-10-4之间,说明这五种重金属致癌风险处于人体可耐受水平,处于较为安全的范围内。(6)羊肚菌子实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对于成人和儿童,五个基地五种重金属单元素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表明Pb、Cd、As、Cu和Zn没有明显对人体造成潜在健康风险危害。但综合健康风险指数指出,除B基地TTHQ小于1,A、C、D和E基地TTHQ均大于1,表明A、C、D和E重金属元素对暴露人群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应引起重视。

李一伦[3](2020)在《烟草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及其富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农田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而镉是点位超标率最高的重金属,因此亟待对镉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植物修复技术最具前景的修复技术,但是目前的发现镉富集植物生物量小、环境适应性差,不能满足镉污染土壤修复需要。烟草对镉有很强的富集能力,且生物量大,环境适应性强,有望成为理想的修复植物。本研究通过水培和盆栽实验分析了烟草对镉的积累特征和富集机制,以及根际促生菌菌剂对烟草富集镉的强化效果,并通过大田实验验证烟草修复技术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水培试验,分析了叶面施镉对烟草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施镉浓度(60-120 mg/L)的提高,烟草生物量越小,高镉处理下烟草叶,茎和根的生物量最小,分别达3.35 g、0.88 g和0.51 g,较对照分别下降了 50.2%、40.9%和20.3%;从镉的积累部位来看,叶片镉含量最高,根和茎次之,表明烟草叶片可以吸收镉,但向下转运能力较弱;另外,从水培液中检测到了镉,表明烟草可能通过根系排镉。(2)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污染水平对烟草镉富集能力、分布特征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烟草对镉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植株中镉含量随着土壤中镉含量增加而增加。高镉处理下(土壤中镉含量为5.8 mg/kg)烟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分别达68.1和40.8 mg/kg,富集系数分别为12.6和7.0。从镉贮存部位看,所有处理烟草体内镉含量均为地上部>地下部;同时发现根际土壤pH值小于非根际,而有效镉含量大于非根际,因此推测烟草根系通过分泌有机酸降低了土壤pH值,从而提高了土壤中镉的有效性。通过高通量测序进一步研究了植烟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发现随着土壤镉污染水平提高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相较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unidentified-acidobacter属和unidentified-Gammaproteobacter 属丰度有所提高,而 methylotenera 属、lysobacter 属和sphingomonas属的丰度有所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能是烟草富集镉的重要原因。(3)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评价了烟草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烟草生长迅速,80d内生物量(干重)可达639.7g/株。烟草对镉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在4.03-14.8之间。从镉贮存部位看,不同时期烟草体内镉含量均为叶>茎>根,烟草根到茎的转运系数在0.81-0.89之间,茎到叶的转运系数在2.74-3.12之间:从去除率看,80d内烟草对镉的表观去除率最高达17.6%,因此认为烟草是较为理想的镉污染土壤修复植物。(4)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根际促生菌菌剂对烟草富集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根际促生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友益君、光合细菌)均促进了烟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镉含量,并提高了烟草生物量,其中以光合细菌菌剂处理效果最优。施用光合细菌菌剂使烟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分别提高了36.4%和52.4%,使镉总含量提高了191.2%,同时使烟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均提高了100.0%。进一步分析发现光合细菌菌剂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效镉含量,并提高了烟草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全氮含量。因此,施用光合细菌菌剂有望成为用于强化烟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

张文杰[4](2020)在《生物炭/铁酸锰复合材料固定土壤中铅镉的长期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生物炭/铁酸锰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结构,在土壤重金属修复方面效果显着。但是,当外界环境变化时,生物炭/铁酸锰的性质可能随之变化,从而影响其固定重金属的长期稳定性。本实验通过制备生物炭/铁酸锰复合材料并模拟老化实验,测定老化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的TCLP浸出毒性变化,pH的变化,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生物炭老化过程对固定土壤重金属长期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考察生物炭(BC)、生物炭/铁酸锰复合材料(BC/FM)对Pb-Cd复合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采用定量加速老化方法,对不同稳定剂投加量的土壤进行模拟老化。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推移,土壤TCLP提取态Pb、Cd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pH呈下降趋势。老化作用对稳定剂固定土壤重金属产生不利影响。(2)为了考察冻融和雨水冲别对Pb-Cd复合污染土壤固定效果的影响,研究了10 g/kg稳定剂投加量的铅镉复合污染土壤,在冻融循环、雨水、定量加速三种老化方式下,模拟老化100年5个时间段的土壤TCLP浸出毒性、pH以及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模拟老化后BC和BC/FM浸出毒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BC对铅、隔的稳定受冻融循环影响较大,分别增加52.33 mg/kg、2.96 mg/kg;BC/FM对铅、隔的稳定受雨水影响较大,分别增加88.23 mg/kg、6.26 mg/kg。同时,在老化过程中生物可利用形态有所增加,残渣态有所减小,进一步证明老化作用对稳定剂固定土壤重金属产生不利影响。(3)老化前后的BC和BC/FM,其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不同老化处理的BC和BC/FM之间也存在差异。通过SEM-EDS、BET、FTIR等技术对其老化前后的组成、形貌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吸附等温线实验研究老化前后对铅镉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三种老化方式的培养下,BC和BC/FM的表面结构受到破坏,C、O、Fe、Mn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大部分官能团伸缩振动峰减弱,老化后稳定剂的吸附能力明显减弱。

王传志[5](2020)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监测及其防治策略》文中提出针对我国土壤受重金属元素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象,提出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监测及其防治策略。首先应用新型监测方法,监测出土壤的污染程度;然后重点介绍了针对轻度污染土壤的植物防治技术以及针对中重度污染土壤的淋洗防治技术,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宏鹏[6](2020)在《石灰性土壤镉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严重影响土壤的环境质量和人类的食品安全。原位钝化修复技术是用于农用地土壤镉污染治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立足于北方石灰性土壤的镉污染治理,通过水性吸附实验和土壤pH实验对几种钝化材料的吸附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在对沸石改性后,优选出合适材料。探究了不同pH值和吸附时间对优选出的腐殖酸和2mol/L NaOH改性沸石吸附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室内土壤实验和田间实验考察两种材料在单施和混施条件下对土壤的DTPA-Cd、理化性质和田间空心菜的影响,并以此来评价修复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钝化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对水中Cd2+的吸附效率大小顺序为:有机硅肥料>腐殖酸>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改性矿物微胶囊>改性硅铝酸盐矿物>改性电厂灰>改性凹凸棒>天然沸石。(2)加入改性硅铝酸盐矿物、有机硅肥、改性电厂灰和改性矿物微胶囊的土壤pH随着钝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显着;加入改性凹凸棒、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和腐殖酸的土壤pH则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在0.010.3个单位。(3)热改性沸石对Cd2+的吸附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最佳改性温度在300℃;化学改性中2mol/L NaOH改性沸石对Cd2+的吸附量最大。(4)优选出的2mol/L NaOH改性沸石和腐殖酸的吸附量均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增加,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2.99mg/g和28.27mg/g,两种材料对Cd2+的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速率由多种步骤共同控制。(5)室内土壤实验表明单施碱改性沸石(T1)、单施腐殖酸(T2)和混施碱改性沸石+腐殖酸(T3)三种处理对土壤Cd均有一定的钝化效果。第50d时,三种处理对DTPA-Cd的钝化效率分别达到33.51%、38.71%和41.92%。T1和T3能够提高土壤pH值。T2和T3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36%和52%。(6)田间土壤实验表明,单施腐殖酸(A)和混施碱改性沸石+腐殖酸(B)对土壤中DTPA-Cd的钝化效率为23.87%和28.11%。同时A、B处理分别使空心菜中的Cd含量降低了27.95%和35.7%,株高分别提高了22.11%和16.8%,生物量则分别增加了56.18%和49.39%。

黄慧敏[7](2019)在《耐锰细菌筛选及对构树修复锰污染土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方式之一。根际微生物与土壤环境、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在降低重金属毒性、提高重金属的生物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和矿物质吸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湖南湘潭锰矿区筛选出三株耐Mn细菌,分别从生理特征、Mn吸附特性和植物促生性对其展开研究,确定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候选菌株。在探究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Mn的生理响应机制和积累特征后,通过盆栽实验研究耐Mn菌株对构树在不同Mn污染情况下的根系发育、植株生长、生理响应、光合作用和Mn积累特征的影响,建立了构树-微生物(B.cereus HM5/B.thuringiensis HM7)联合修复体系,以期为Mn污染土壤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湖南湘潭锰矿区的矿渣中分离出的三株耐Mn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后分别鉴定为Bacillus cereus HM5、Bacillus thuringiensis HM7和Ralstonia picketti HM8。生物吸附实验中,B.cereusHM5、B.thuringiensis HM7和R.picketti HM8在溶液中Mn 2+浓度为400 mg/L时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9.51%、95.04%和46.02%,且R.picketti HM8在极高的Mn浓度(10000 mg/L)下仍能生长,最高Mn2+去除量为1002.83mg/L。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单因素实验表明,初始Mn2+浓度、温度、时间、pH等因素对菌株的生长和Mn2+的吸收有显着影响。FTIR和SEM分析发现,菌株细胞表面的官能团(羧基、羟基、羰基、酰胺基、磷酸基和烃基等)参与了Mn2+生物吸附过程,且吸附后菌株大小发生变化,表面出现褶皱,菌体之间出现絮状物,这些现象可能与细菌氧化还原Mn(II)有关。在植物促生性方面,B.cereus HM5、B.thuringiensis HM7和R.picketti HM8都具有产IAA和溶磷能力,B.cereus HM5、B.thuringiensis HM7具有产铁载体的能力。然而,由于R.picketti HM8对植物可能具有致病性,最终确定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作为本研究强化植物修复的候选菌株;(2)通过土壤盆栽实验发现,低浓度下的Mn可以促进构树根系的发育(0-5mmol/L)和植株的生长(0-2 mmol/L)。构树对Mn具有积累性,在各组织的Mn含量分布情况为叶>根>茎。随着土壤中Mn浓度的增加,植物各组织中Mn积累量也随之增加,其中根、茎、叶的最大值都出现在50 mmol/L处,与对照组相比(0 mmol/L)分别提高了177.37%、124.88%、511.86%的Mn含量;(3)Mn的积累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自由基累积,导致构树体内MDA在短时间(3 h)内显着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随之增加,降低Mn胁迫带来的渗透压力,缓解Mn对构树的毒害作用。另一方面,构树通过保持高效的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来清除植物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有效地减轻氧化应激作用。其中,在0-2 mmol/L的Mn浓度范围下,SOD和POD起主要调节作用,在2-50mmol/L时,CAT的变化幅度要远大于SOD和POD,即CAT在高浓度的Mn胁迫中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但由于时间和浓度的积累,仍需要SOD、POD和CAT等酶系统共同调节降低脂质过氧化。构树抗氧化酶系统表现出对Mn极高的抵抗力,说明构树对氧化应激的适应性极强,有着良好的抗氧化酶系统,这个特点十分有利于构树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应用;(4)在Mn(5 mmol/L、50 mmol/L、锰矿渣)污染土壤中,向根系分别添加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菌液对构树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改善了土壤成分,提高了土壤中的TOC和TP含量。同时,接种菌株后构树的生物量、根系结构和活力均明显高于未接种对照组,说明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促进了构树根系的发育和植株的生长。在生理响应方面,微生物降低了构树叶片中的MDA含量,使CAT、SOD和POD活性处于平衡状态,表明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能降低Mn诱导的氧化应激,缓解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了氧化损伤。在重金属积累方面,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都提高了构树对Mn的富集能力和Mn2+从根部向地上部分转运的能力,从而降低污染土壤中的Mn含量。这可能是因为在构树-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中,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通过其本身的产IAA、产铁载体和溶磷能力来改善污染土壤环境和促进构树生长。最后,B.cereus HM5和B.thuringiensis HM7通过促进构树的生长和对金属Mn的积累量,从而达到强化构树修复Mn污染土壤的目的。

刘倩[8](2019)在《山东省J县农田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环境领域,土壤是基本环境要素之一,与气候等环境因素紧密相连。由于工业化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水、气和固体废物。这些物质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土壤。在农作物生长中,不仅吸收土壤的营养成分,也吸收污染物,长期累积,在农作物中含量越来越多,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农作物质量。为评价农田土壤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以在J县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98份土壤和6种农作物,分别是小麦、玉米、西红柿、黄瓜、芹菜和土豆,共139份农作物样品,按照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方法分别测定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铬、砷、铅、镉和汞的含量,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判断这5种重金属对农产品和农田土壤的污染情况。另外,为了解不同农作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大小,本文选取了小麦、玉米、西红柿和黄瓜四种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重金属富集系数,反映农作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主要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从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来看,重金属含量顺序为:铬>铅>砷>镉>汞。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铬、铅和汞的单项污染指数都小于1,重金属含量均小于标准值;重金属砷的超标率在1%左右,而土样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数量较多,超标率在10%左右。因此,重金属镉对土壤的安全风险最大。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大部分土样的指数值小于0.7,土壤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2、对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发现小麦和玉米中重金属含量顺序:铬>铅>砷>镉>汞;土豆和西红柿中重金属含量顺序:砷>铬>铅>镉>汞;芹菜和黄瓜中重金属含量顺序:铅>铬>砷>镉>汞。另外,从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接近一半的小麦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大于0.7,有少数样品属于重度污染,部分样品中重金属铬和铅含量超标;玉米中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整体处于相对安全的状况;大部分的西红柿样品处于重度污染,砷、铬和铅的含量超标率较高;土豆样品均处于重度污染,砷含量超标严重;芹菜中铬和铅含量超标,样品均处于重度污染的状态。3、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研究发现,小麦对重金属镉、铬和汞的富集能力较强,玉米对镉和汞的富集能力强,西红柿对重金属砷、镉和铅的富集作用大,黄瓜对铅和铬的富集能力强。

宋金花[9](2017)在《环境保护》文中指出高考地理关于"环境保护"的命题有两种角度:一是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在必做题中,二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在选做题中。出现在选做题中的试题,大多围绕资源衰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表现、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命题。本文仅以2012—2016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及其他省份试卷中的选做题为研究内容,分别从考纲解读、命题预测、考点解读、题型回顾、能力测试等5方面,对"环境保护"考点进行整合研究。

景延秋,袁秀秀,王宇辰,林二阁,鲁平,张月华,高玉珍,刘英杰[10](2016)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污染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农田重金属的措施,包括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制定相应法规和加强宣传管理,传统修复法,生物修复法,探讨农田重金属的研究方向,包括发挥植物修复的优势和作用,回收再利用超富集植物体内的重金属,避免不能回收的植物造成再污染,改进微生物,研究超级积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共存体系的应用,制定合理的农田土壤污染生态补偿机制。

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山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现状
        1.2.2 矿山土壤中稀土污染修复研究现状
        1.2.3 矿山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污染修复研究现状
        1.2.4 矿山土壤污染协同修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物含量测定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白云鄂博矿区概况
        2.1.2 白云鄂博矿山概况
        2.1.3 白云鄂博矿山矿物元素与用途
        2.1.4 白云鄂博矿山开采工艺
        2.1.5 白云鄂博矿山下游产业链
    2.2 矿区土壤样品采集
        2.2.1 土壤采样点设置及采集
        2.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 矿区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测定
        2.3.1 土壤样品处理
        2.3.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2.3.3 土壤中轻稀土含量测定
        2.3.4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3.1 矿区土壤污染程度研究
        3.1.1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3.1.2 矿区污染程度研究
    3.2 矿区沉积物污染程度研究
        3.2.1 地累积指数法
        3.2.2 土壤沉积物污染程度研究
    3.3 矿区土壤主要污染物元素研究
        3.3.1 主成分分析法
        3.3.2 土壤主要污染物研究
    3.4 土壤主要污染元素贡献率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白云鄂博矿山植物多样性及三类污染物富集特征研究
    4.1 矿山植物多样性研究
        4.1.1 研究区植被概况
        4.1.2 植物调查方法
        4.1.3 植物多样性研究
        4.1.4 植物属的分布区统计
        4.1.5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研究
    4.2 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
        4.2.1 植物样品处理与测定
        4.2.2 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特征
        4.2.3 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研究
    4.3 植物体内轻稀土的分布及富集特征
        4.3.1 植物样品处理与测定
        4.3.2 植物中轻稀土含量及分布特征
    4.4 植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及富集特征
        4.4.1 植物样品处理与测定
        4.4.2 植物中铀、钍含量及分布特征
        4.4.3 植物中铀、钍分布特征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协同修复研究
    5.1 协同修复试验样品测定及处理
        5.1.1 试验方法
        5.1.2 试验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5.1.3 协同修复试验数据处理
    5.2 协同修复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油松-菌根-耐性蚯蚓协同修复
        5.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5.2.3 菌根侵染率和油松生物量分析
        5.2.4 油松体内污染物含量分析
    5.3 基于AHP和模糊评价法的矿山植被修复土壤研究
        5.3.1 层次分析法评价研究
        5.3.2 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5.4 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策略更新研究
        5.4.1 矿山生态修复信息数据采集策略更新
        5.4.2 矿山公园生态修复信息化更新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附录 B 植物景观设计植物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黔产羊肚菌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危害
        1.2.2 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分析
    3.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3.2 分析测定方法
        3.2.1 理化性质测定
        3.2.2 重金属全量分析测定
        3.2.3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析测定
        3.2.4 主要使用仪器设备
    3.3 研究方法与标准
    3.5 数据统计与质量控制
第四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总量特征分析
    4.1 主要理化参数特征
    4.2 土壤重金属全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全量污染评价
    5.1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5.2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
    5.3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羊肚菌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
    6.1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6.2 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活性态和非活性态特征分析
    6.3 风险评估指数(RAC)
    6.4 小结
第七章 羊肚菌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7.1 重金属元素羊肚菌富集量特征
    7.2 土壤-羊肚菌系统重金属生物累积特性
    7.3 羊肚菌重金属污染评价
    7.4 小结
第八章 健康风险评价
    8.1 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
    8.2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8.2.1 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
        8.2.2 致癌健康风险评价
    8.3 羊肚菌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8.3.1 成人摄入羊肚菌的健康风险评
        8.3.2 儿童摄入羊肚菌的健康风险评价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不足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交流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烟草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及其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1.1.1 我国土壤镉污染的现状
        1.1.2 镉污染来源
        1.1.3 农田土壤镉污染危害
    1.2 镉污染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法
        1.2.1 物理修复方法
        1.2.2 化学修复方法
        1.2.3 农艺调控措施农田污染
        1.2.4 植物修复方法
        1.2.4.1 植物修复的概念
        1.2.4.2 镉超积累植物定义
        1.2.4.3 超积累植物修复的不足
        1.2.4.4 烟草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1.3 植物修复的微生物强化技术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叶面施镉对烟草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烟草的培育与移栽
        2.1.3 实验方法
        2.1.4 样品的采集
        2.1.5 测试项目与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面施镉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2.2.2 叶面施镉对烟草镉含量的影响
        2.2.3 叶面施镉对烟草根系外排镉能力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烟草对镉富集的根际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用土
        3.1.3 镉污染土壤配制
        3.1.4 实验方法
        3.1.5 样品的采集
        3.1.6 测试项目与方法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烟草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烟草镉富集系数的影响
        3.2.4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植烟土壤pH值的影响
        3.2.5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植烟土壤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植烟土壤全镉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2.8 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UPGMA聚类树
        3.2.9 不同镉污染水平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烟草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样品的采集
        4.1.4 测试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田条件下烟草生长状况
        4.2.2 大田条件下烟草对镉的富集能力
        4.2.3 大田条件下烟草对镉的富集系数
        4.2.4 大田条件下烟草对镉转运系数
        4.2.5 大田条件下烟草对镉的去除率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根际促生菌对烟草富集镉的强化效果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土壤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1.4 分析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根际促生菌剂对烟草富集及转运镉能力的影响
        5.2.2 植物根际促生菌剂对植烟土壤有效镉含量及pH值的影响
        5.2.3 植物根际促生菌剂对烟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5.2.4 植物根际促生菌剂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5 植物根际促生菌剂对烟草吸收镉总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4)生物炭/铁酸锰复合材料固定土壤中铅镉的长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危害
        1.1.1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1.1.2 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1.3 生物炭概述
        1.3.1 生物炭的定义
        1.3.2 生物炭的制备
        1.3.3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机理
        1.3.4 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1.3.5 生物炭和铁酸锰复合材料的应用
    1.4 生物炭老化
        1.4.1 老化作用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
        1.4.2 老化作用对生物炭吸附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定量老化作用对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2.2.2 材料的制备
        2.2.3 铅镉污染土壤的模拟
        2.2.4 模拟雨水的配制
        2.2.5 生物炭及复合材料的表征
        2.2.6设计定量加速老化实验
        2.2.7 测试方法
        2.2.8 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生物炭及复合材料的表征
        2.3.2 定量加速老化对修复土壤中Pb稳定性影响
        2.3.3 定量加速老化对修复土壤中Cd稳定性影响
        2.3.4 定量加速老化对TCLP-pH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三种老化作用对BC/FM修复土壤重金属Pb、Cd的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计
        3.2.3 分析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老化过程中FA、RA和 QA对土壤Pb浸出毒性的影响
        3.3.2 老化过程中FA、RA和 QA对土壤Cd浸出毒性的影响
        3.3.3 老化过程中土壤TCLP-pH的变化
        3.3.4 老化对复合污染土壤Pb形态分布的影响
        3.3.5 老化对复合污染土壤Cd形态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老化作用对BC和 BC/FM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生物炭及复合材料的表征
        4.2.3 老化作用对BC和 BC/FM吸附Pb、Cd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C和 BC/FM的 SEM-EDS表征分析
        4.3.2 BC和 BC/FM的 BET
        4.3.3 老化前后BC和 BC/FM的红外光谱图
        4.3.4 老化前后BC和 BC/FM对 Pb吸附的影响
        4.3.5 老化前后生物炭及复合材料对Cd吸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监测及其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
    1.1 制作土壤监测悬浊液
    1.2 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
    1.3 判定土壤污染类型
2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策略
    2.1 轻度污染土壤防治策略
    2.2 中重度污染土壤防治策略
3 结语

(6)石灰性土壤镉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土壤重金属Cd污染概况
        1.1.1 土壤重金属Cd的污染现状
        1.1.2 土壤重金属Cd污染的来源
        1.1.3 土壤重金属Cd污染的危害
    1.2 重金属Cd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转化
        1.2.1 重金属Cd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
        1.2.2 植物对重金属Cd的吸收
        1.2.3 重金属Cd的化学形态及有效性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1.3.1 物理修复技术
        1.3.2 生物修复技术
        1.3.3 化学修复技术
    1.4 土壤重金属Cd污染钝化剂类型
        1.4.1 无机型钝化剂
        1.4.2 有机型钝化剂
        1.4.3 有机-无机复合钝化剂
    1.5 钝化剂修复机理
        1.5.1 调节土壤pH值
        1.5.2 沉淀作用
        1.5.3 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1.6 北方石灰性农耕土壤Cd污染钝化难点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含重金属镉溶液的制备
        2.3.2 各材料等温吸附试验
        2.3.3 钝化土壤pH实验
        2.3.4 改性沸石制备
        2.3.5 优选材料的吸附性能影响实验
        2.3.6 土壤钝化实验
    2.4 分析测定方法
        2.4.1 土壤样品的制备
        2.4.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4.3 空心菜样品的制备及镉全量的测定
3 钝化材料的筛选研究
    3.1 结果与讨论
        3.1.1 钝化材料对Cd~(2+)吸附效果分析
        3.1.2 钝化材料的等温吸附特征分析
        3.1.3 钝化材料对土壤pH的影响
    3.2 小结
4 改性沸石的吸附效果研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热改性对沸石吸附效果的影响
        4.1.2 化学改性对沸石吸附效果的影响
        4.1.3 改性沸石的等温吸附特征分析
    4.2 小结
5 碱改性沸石和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5.1 结果与讨论
        5.1.1 溶液pH的影响
        5.1.2 吸附时间的影响
        5.1.3 吸附动力学研究
    5.2 小结
6 碱改性沸石和腐殖酸对土壤的钝化研究
    6.1 结果与讨论
        6.1.1 材料对小试土壤钝化效果
        6.1.2 材料对田间土壤钝化效果
        6.1.3 材料对田间空心菜的影响
    6.2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耐锰细菌筛选及对构树修复锰污染土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及危害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点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1.3.1 物理修复方法
        1.3.2 化学修复方法
        1.3.3 生物修复方法
    1.4 细菌强化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1.4.1 细菌自身解毒效应
        1.4.2 细菌促进植物生长机制
    1.5 土壤Mn污染危害与修复现状
        1.5.1 土壤Mn污染现状与危害
        1.5.2 土壤Mn污染的修复
    1.6 构树与土壤污染
        1.6.1 构树概况介绍
        1.6.2 构树与不良环境的适应
        1.6.3 构树与土壤重金属污染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耐Mn细菌筛选、鉴定及吸附特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耐Mn细菌筛选
        2.1.3 耐Mn细菌鉴定
        2.1.4 耐Mn细菌吸附特性分析
        2.1.5 细菌的等温吸附模型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耐Mn细菌菌株及理化特性
        2.2.2 Bacillus cereus HM5 吸附过程与促生特性
        2.2.3 Bacillus thuringiensis HM7 吸附过程与促生特性
        2.2.4 Ralstonia pickettii HM8 吸附过程与促生特性
        2.2.5 等温吸附模型
    2.3 讨论
        2.3.1 不同环境因素对菌株生长和吸附的影响
        2.3.2 菌株的重金属解毒机制
        2.3.3 菌株对植物的促生潜力
        2.3.4 菌株在环境修复中的潜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树幼苗生长和生理对Mn胁迫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盆栽实验
        3.1.3 构树幼苗生理生化和叶绿素的测定
        3.1.4 构树幼苗生物量和根系结构测定
        3.1.5 土壤样品分析
        3.1.6 构树各组织Mn含量分析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Mn胁迫条件下构树幼苗生长和根系结构变化特征
        3.2.2 构树幼苗对Mn的吸收与富集特征
        3.2.3 Mn胁迫条件下构树幼苗生理响应特征
        3.2.4 Mn胁迫条件下对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
    3.3 讨论
        3.3.1 Mn胁迫与形态指标变化
        3.3.2 Mn胁迫与生理指标变化
        3.3.3 Mn胁迫与叶绿素合成
        3.3.4 构树对Mn的富集特征
        3.3.5 构树在环境修复中的潜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树微生物联合强化修复土壤Mn污染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盆栽实验设计
        4.1.3 构树幼苗生理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4.1.4 构树幼苗光合作用测定
        4.1.5 构树幼苗生物量测定
        4.1.6 构树幼苗根系活力和结构测定
        4.1.7 土壤样品分析
        4.1.8 构树各组织重金属含量分析
        4.1.9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Mn胁迫条件下菌株对构树生长的影响
        4.2.2 Mn胁迫下菌株对构树幼苗根系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4.2.3 Mn胁迫下菌株对构树幼苗光合特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4 Mn胁迫下菌株对构树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4.2.5 Mn胁迫条件下构树对Mn的吸附特征
        4.2.6 土壤成分变化特征
    4.3 讨论
        4.3.1 Mn胁迫下菌株对土壤成分的影响
        4.3.2 Mn胁迫下菌株对构树生长、根系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4.3.3 Mn胁迫下构树-微生物的生理响应
        4.3.4 Mn胁迫下菌株对构树光合特征和叶绿素的影响
        4.3.5 Mn胁迫下构树-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
        4.3.6 构树-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潜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8)山东省J县农田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2.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资源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3 样品采集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2 农作物样品的采集
    2.4 样品预处理
        2.4.1 土壤样品预处理
        2.4.2 农作物样品预处理
    2.5 分析方法
        2.5.1 土壤重金属的分析方法
        2.5.2 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分析方法
        2.5.3 不同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
        3.1.1 镉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1.2 汞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1.3 砷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1.4 铅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1.5 铬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3.3 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
        3.3.1 小麦重金属测定结果
        3.3.2 玉米重金属测定结果
        3.3.3 西红柿重金属测定结果
        3.3.4 黄瓜重金属测定结果
        3.3.5 土豆重金属测定结果
        3.3.6 芹菜重金属测定结果
    3.4 农作物中重金属评价分析
        3.4.1 小麦重金属评价分析
        3.4.2 玉米重金属评价分析
        3.4.3 西红柿重金属评价分析
        3.4.4 黄瓜重金属评价分析
        3.4.5 土豆重金属评价分析
        3.4.6 芹菜重金属评价分析
        3.4.7 小结
    3.5 不同农作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农田土壤重金属的讨论
    4.2 关于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讨论
    4.3 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能力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纲解读
二、命题预测
三、考点解读
    (一)世界淡水资源紧缺问题
        1. 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 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危害
        3. 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
    (二)中国淡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
        1.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 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3. 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4. 我国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5. 土地退化的防治
        6. 破坏森林资源的后果
        7. 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8. 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三、题型回顾
五、能力测试

(10)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
    1.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1.2 工矿业和交通运输污染
    1.3 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2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2.1 形态多样且毒性不同
    2.2 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2.3 不可逆性且难治理
    2.4 具有表聚性
3 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
        3.1.1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3.1.2制定相应法规和加强宣传管理
    3.2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3.2.1传统修复法
        3.2.2生物修复法
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方向

四、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D]. 于晓燕.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2]黔产羊肚菌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D]. 刘晓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3]烟草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及其富集机制研究[D]. 李一伦.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4]生物炭/铁酸锰复合材料固定土壤中铅镉的长期稳定性研究[D]. 张文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5]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监测及其防治策略[J]. 王传志.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1)
  • [6]石灰性土壤镉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材料研究[D]. 王宏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耐锰细菌筛选及对构树修复锰污染土壤影响的研究[D]. 黄慧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8]山东省J县农田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分析[D]. 刘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环境保护[J]. 宋金花. 试题与研究, 2017(09)
  • [10]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J]. 景延秋,袁秀秀,王宇辰,林二阁,鲁平,张月华,高玉珍,刘英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3)

标签:;  ;  ;  ;  ;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