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空气”上升实验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梁政[1](2021)在《冷库空气渗透和空气幕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冷库在冷链环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冷库运行中由于库门开启中的空气渗透所产生的冷负荷可占总制冷负荷的一半以上。当前针对低温冷库库门开启过程中空气渗透的动态过程研究较少,对于空气幕性能的研究也多集中于传统的上送风式空气幕,对不同送风形式空气幕性能的研究不足,因此本文以一冷库为研究对象,冷库设计温度-18℃,外形尺寸为5.4×7.3×3.1m,库门尺寸为2.2m×2.2m,运用CFD建立了冷库空气渗透模型,侧推拉门和垂直提升门的开关门过程模型,以及上送风式、单侧送风式、双侧送风式、水平循环式及垂直循环式空气幕模型,运用经验公式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库门形式,库外环境温度对空气渗透的影响,研究了空气幕送风形式和安装位置对空气幕阻隔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垂直循环式空气幕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库门开启过程中,库外热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从上方进入库内,并沿着库顶向库内移动,在这过程中被库内冷空气冷却,后沿内侧墙壁逐渐向下移动影响下部分区域。当库门开启到3/5时,采用垂直提升门冷库的热空气扩散区域小于侧推拉门,表明高度方向对于空气渗透的影响更大。采用垂直提升门有利于减少开关门过程中的空气渗透量和库内平均温升,侧推拉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空气渗透量分别比垂直提升门高约28.88%、44.74%。(2)在库门开启后空气渗透速率首先快速增长而后缓慢变化,库外环境温度在10℃、15℃、20℃、25℃、30℃时,30s内的空气渗透最大速率分别为1.59 m3/s、1.70 m3/s、1.77 m3/s、1.85 m3/s、1.97 m3/s,空气渗透量分别为47.79 m3、50.51 m3、52.50 m3、55.41 m3、59.22 m3。(3)根据Hayes空气幕分析设计模型确定了上送风式、单侧送风式、水平循环式、垂直循环式空气幕射流速度为9m/s,双侧送风式空气幕射流速度为5m/s。三种侧面送风的空气幕均不能有效封闭库门,射流在中和面上方向库内偏转,使得冷库上部分区域的温度升高,在中和面下方向库外偏转,难以阻挡库内冷空气外流;上送风式空气幕的阻隔效果好于侧送风形式,但由于射流在地面的反射使得库内近地面区域温度升高,垂直循环式空气幕在地面处的回风收集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射流反射,回收流到库外的冷空气,从而降低空气幕射流出口温度,减少射流与库内空气的热交换。(4)垂直循环式、上送风式、双侧送风式、水平循环式、单侧送风式空气幕均可以减少库门开启之后的空气渗透。上送风式、垂直循环式及双侧送风式空气幕在库门开启之后的空气渗透速率很快到达极值而后逐渐降低,空气幕在开启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到达最佳的工作性能。空气渗透速率由低到高的空气幕形式分别为:垂直循环式、上送风式、双侧送风式、水平循环式、单侧送风式,30s内空气渗透量分别为12.21m3、17.01 m3、26.25 m3、37.80 m3、39.10 m3。(5)五种空气幕在开门之初的效率均为负值,而后快速增长并保持相对稳定。单侧送风式、水平循环式、双侧送风式、上送风式、垂直循环式空气幕的最佳效率分别为:29.43%、31.78%、52.62%、69.30%、77.97%;30s内的库内平均温升分别为11.57℃、11.23℃、8.14℃、5.25℃、3.79℃,垂直送风形式的空气幕在空气阻隔效率和保证库温等方面表现最好。(6)垂直循环式和上送风式空气幕安装在库外时的空气渗透量低于安装在库内侧,安装在库外侧时空气幕效率更高;在开门之初有空气幕情况下的空气渗透速率大于无空气幕情况,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库门开启前先开启空气幕使其形成完整的空气射流阻隔。垂直循环式空气幕在库外和库内的最佳效率分别为77.97%、76.73%,上送风式空气幕在库外和库内的最佳效率分别为69.30%、68.42%,因此当空气幕安装在库外侧时的性能更好,且在库外时更容易安装和维护。(7)一定喷口宽度下,垂直循环式空气幕效率随射流速度先增加后降低,空气幕存在最佳的射流速度。喷射角度不变时,增大射流喷口宽度对于空气幕性能的提高更加有利,喷口宽度为5cm和10cm时保证空气幕射流不被破坏的最小速度分别为9m/s和6m/s,最佳空气幕效率分别为77.97%和82.13%。空气幕效率随着喷射角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将空气幕射流出口向外偏转合适角度可以有效提高空气幕的性能,增大喷口宽度时,相应的最佳喷射角度降低,射流速度6m/s、喷射角度10°时性能最优,最佳空气幕效率为83.75%。
陈耀峰[2](2021)在《小型抑压式安全壳抑压特性及流动传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模块化建造、安全性能高、适应性强、多用途等优点,小型堆的发展逐渐引起世界各国重视。安全壳作为反应堆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对防止放射性产物泄漏起到重要作用。抑压式安全壳可通过抑压系统将事故下堆内余热导出。当发生LOCA事故时,高温高压蒸汽迅速喷入干井,然后进入湿井水空间发生直接接触冷凝,从而抑制安全壳压力、温度的快速升高,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抑压过程涉及蒸汽直接冷凝,喷射流量、温度,连通管管径、淹没深度以及湿井初始温度等多种因素,现象十分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各因素对抑压系统的影响。目前国内对于小型堆抑压安全壳的研究仍处于研发阶段。本文利用比例分析方法,对抑压系统整体和局部现象进行分析,得到缩放台架所需的量纲参数;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对小型抑压式安全壳的抑压机理及其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受限于硬件条件,前者侧重于瞬态分析,后者侧重研究长时间内的过程演变。1)数值模拟,以实验台架为原型进行瞬态分析。破口气体工质选取空气或蒸汽,研究不同破口流量、温度,连通管在水中淹没深度、管径及数量对抑压系统的抑压特性及流动传热影响。2)实验研究,首先以常温空气为工质,研究气体不同流量及不同压力下连通管出口气泡变化;然后以热空气为工质,研究不同破口流量和温度下连通管内温度变化;最后以蒸汽为工质,考虑相变的影响,分析不同蒸汽流量、温度,连通管淹没深度及管径对湿井内传热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知:随着破口流量增加,连通管内流体速度增大,换热增强,射流距离增加,并且管外液体压力振荡增强;增加连通管在水中的淹没深度,射流距离、管口下方流体压力产生明显变化;增大连通管管径和数量,空气泡到达管出口的时间增加,并且气泡大小和分布方式主要受管径大小影响。由试验结果可知:以常温空气为工质,改变空气的流量和湿井气空间的压力,逸出气泡的连续性、周期性及大小分布对应改变。工质为热空气,主要影响连通管内的温度分布。工质为水蒸汽,连通管处发生热混合现象;提高蒸汽流量和温度,湿井水空间测点的温度增大;减小连通管淹没深度,管口处温度升高;随着连通管管径增大,湿井内水空间的热分层现象越明显,并受流量大小影响。
汤兴旺[3](2021)在《基于国Ⅵ重型汽车中冷器性能参数特征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速了重型汽车国Ⅵ排放标准的实施。增压中冷技术作为使重型汽车尾气排放达到国Ⅵ排放标准的主要技术手段,对该技术关键部件的结构优化和性能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中冷器作为增压中冷技术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提升中冷器的性能是完善该技术的主要途径,本文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耦合优化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重型汽车空-空中冷器的气室和芯体等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并对该重型汽车中冷器结构给出优化建议。对重型汽车中冷器空气侧的流阻和换热特性进行研究时,本文探究了空气进口速度为4m/s、6m/s、8m/s和10m/s时不同大小的百叶窗角度θ、百叶窗间距Lp、百叶窗高度Lh、翅片间距Fp和翅片厚度δf对百叶窗翅片流阻性能和换热性能的影响。另外基于L16(45)正交试验,以综合性能评价因子Ejf为评价指标,对重型汽车中冷器百叶窗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极差分析方法得到了百叶窗翅片结构参数对综合性能评价因子Ejf的显着性影响,其显着大小程度为百叶窗间距Lp>翅片间距Fp>百叶窗角度θ>百叶窗高度Lh>翅片厚度δf,得到了综合性能评价因子Ejf最佳的百叶窗翅片结构。即Lp=2.6mm、Fp=2.9mm、θ=24°、Lh=9.5mm及δf=0.13mm,优化后的百叶窗翅片换热系数上升16.33%,流阻下降17.7%。为了提高重型汽车中冷器热侧气流的流动均匀性,进一步提高中冷器的换热性能。本文基于PSO-SVR模型建立了中冷器导流片结构参数导流角α、导流片矩形孔个数n和导流矩形孔宽度L关于气流均匀性系数C和中冷器进出口压降ΔP的代理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中冷器进气室内的导流片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最优的气流均匀性系数C且中冷器进出口压降ΔP满足要求的导流片参数,即导流片的导流角α为18°,导流片矩形孔宽度L为6mm,导流片矩形孔个数n为3个;基于三维数值仿真对优化后的中冷器进行验证,发现优化后中冷器的各根冷却管气流均匀性系数为0.983,较优化前的原始结构提升了5.25%。其次,优化后中冷器各冷却管内气体温度分布较原始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温度均匀性得到提升。优化后中冷器出口温度降低了8.2℃,中冷器换热性能提升明显,另外优化后带有导流片中冷器的压力损失为9.63k Pa,符合小于12k Pa的设计目标值要求。本文对中冷器进行的性能参数特征化研究,为中冷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利参考。
曾庆辉[4](2021)在《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节能及风幕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工作针对冷藏陈列柜能耗高的突出问题,搭建了带有储能功能的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系统试验台,研究该系统5种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性能。针对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风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在风幕流道上安装翼型结构,研究了带有翼型结构的食品冷藏陈列柜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对自然冷源冷藏陈列柜系统5种运行模式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系统5种模式均可使柜内测试包温度维持在-1~7℃,满足冷藏需求。自然冷源单独供冷模式运行时,室外温度需小于-4.5℃。自然冷源供冷及蓄冷模式运行时,室外温度需小于-8℃。与制冷机组供冷模式的系统能耗相比,蓄冷罐释冷模式和自然冷源供冷模式分别将系统的运行能耗降低了68.45%和46.92%。2.以柜内食品温度均能满足冷藏需求为前提条件,试验研究翼型结构安装前后对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的风幕性能、贮藏食品冷藏性能、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与未安装翼型结构的冷藏陈列柜相比,安装翼型结构后,风幕热卷吸系数下降约48.5%。柜内顶层与底层食品温差降低31%,内外侧的食品温差下降46.2%。系统总能耗降低约22.7%。说明安装翼型结构对冷藏陈列柜节能运行具有显着的意义。3.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翼型结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在冷藏陈列柜的5层搁架均安装翼型结构的情况下,当翼型结构距搁架90mm时,风幕的流动分布较为均匀和稳定,溢出柜外冷量较少,风幕热卷吸系数达到最低值,为0.3;当翼型结构安装3层时,风幕热卷吸系数降到最低值,为0.23。说明翼型结构距离搁架90mm、安装3层,风幕效率最佳。
庄加玮[5](2021)在《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固体颗粒物是工业建筑中常见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进入呼吸道后积聚在肺部,是工业尘肺病的主要诱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作为尘肺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之一,预计203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当前我国的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艺生产过程伴生的有害物强度和总量都大幅增加,在冶金、机械、铸造等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中,还普遍存在大空间开放式无组织有害颗粒物的排放问题。因而,工业建筑室内环境相较于民用建筑、室外大气环境要更为恶劣,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颗粒污染物中,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急剧上升。工业现场的热源通常也是污染源,热工艺释放出的有害颗粒会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扩散运动,依据释放时长热工艺过程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类似金属焊接过程会在短时间内散发一定量的热气流,并携带大量不同粒径的高温颗粒污染物,进而在局部热气流作用下形成高温气固两相流云团;其二,类似浇注工艺过程在高温热源的诱导下形成浮射流,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向周围环境释放有害颗粒物,这些颗粒通常会携带一系列有毒或致癌化学物质,其粒径范围从纳米级到微米级,颗粒也可是形状不规整的非球颗粒,且相较于民用建筑中的常温颗粒,其运动过程要更为复杂,颗粒浓度也要更高。然而,现有针对不同工艺的通风系统设计主要依赖于经验,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及对颗粒物控制的不确定性,且由于颗粒物与空气间的动力学特性差异,及现场热源、设备的干扰,也不可避免会造成部分颗粒物的扩散与逃逸。因此,深入研究高污染散发类热工艺过程细颗粒的运动规律或浓度演变特性,并分析其在工人呼吸道内传输过程,对系统评价工业环境安全有积极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工业建筑中颗粒的环境运动行为,结合其物化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测试调研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在其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严格的数值求解、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弄清瞬时热气流作用下散发类细颗粒扩散距离与不同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揭示浮力驱动下散发类细颗粒浓度在室内不同区域的瞬*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70530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232017A-09)的资助。时变化规律,明确散发类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传输和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并给出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降率的理论预测,以便为工业环境中人员暴露评价和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于焊接工艺过程瞬时热气流作用下散发类细颗粒的迁移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热能与动能的转化推动了两相流流动,颗粒与气流的温度在短时间会急剧下降,速度先增大而后缓慢减小。因而,颗粒散发的前期要预防两相流对人体上呼吸道的烧伤,并且越靠近中心处两相流流速与温度越高,人体暴露风险越大。两相流流动过程中,颗粒会沿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脱离气流,且工艺过程瞬时散发的热量愈多,颗粒可获得的最大平均速度越高,颗粒与气流间的跟随性越好。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初始阶段能量转化及颗粒动力学特性改变了高温颗粒的扩散区域,且均对颗粒不同方向扩散距离有显着影响,初始温度越高、初始速度越大、释放时长越长、颗粒粒径越小,颗粒在不同方向的扩散区域也越大,因此,工艺现场要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下细颗粒的危害。为此,在给定不同变量范围内,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颗粒物水平扩散最大距离的预测模型。进一步针对浇注工艺过程,通过对现有浮力驱动下通风热分层理论模型修正,建立两类浮力驱动下散发类细颗粒浓度冲刷的瞬时预测模型。结果发现,本文理论模型数值求解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有更好的吻合度,已有模型仅是其中的几个特例,从而证实本文提出的预测瞬时浮力驱动自然通风的非均匀三层模型更具一般性。特定的无量纲有效通风面积a下,浮力组合系数λ对1-ζ和ζc比值的绝对值大小有显着影响,但不改变其变化趋势。室外初始温度只会改变热分层的绝对温度,而对热分层的高度没有影响。此外,有效通风面积A*、高度H、面积S越小,热源的浮力通量B越大,瞬时热分层的温度也越高。颗粒物浓度变化过程中,室内垂直速度为零的热分层界面ζ0和新鲜空气层界面ζa是两个不同的分界面,ζ0将原始污染层分割成两个区域,其厚度分别为ζ-ζ0和ζ0-ζa。纯置换模型下,新鲜冷空气层颗粒物浓度Ck的大小恒为Ca+Cf,原始污染层颗粒物浓度大小Cl会不断衰减,到达稳定时刻的值为Ca+Cf,而上层颗粒物浓度大小Cu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大,后在此基础上缓慢减小,其稳定值等于Ca+Cf+Cs;对于均匀混合模型,室内上、下层颗粒物浓度变化会更平缓一些,对应稳定时刻浓度值分别为Ca+Cf、Ca+Cf+Cs。说明下层污染物混合特性会影响室内污染物分层以及浓度变化特性,但不改变稳定时刻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通风过程任意时刻上层颗粒物浓度都要大于下层,且a值越大,各污染层无量纲颗粒物浓度下降越快,排污效率越高。通过测试发现,热工艺伴生金属粉尘通常由球状、椭球形、块状、棒状及不规则锥形颗粒共同组成,其表面空隙发达,比表面积也很大,此外,粉尘颗粒中含有大量Fe、Al、Si等元素的氧化物,并存在Mn、Ti、Cr等重金属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患各类职业病的风险。异形颗粒的在呼吸道内的沉积率η不仅取决于其形状系数φ,还同其具体形态有关。整体上服从φ越大,沉积率越高,反映出不规则的非球颗粒更容易被输运至呼吸道更深的位置,对人体呼吸道健康威胁可能也越大。异形颗粒间的沉积率差异会随着粒径或呼吸量的增加而变大,且在G3~G6呼吸道要明显胜于G9~G12呼吸道,局部沉积率差异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分叉处,尤其是第一级分叉B3和B9,最大差异分别超过了30%和20%。另外,在G3~G6呼吸道内,φ越小,颗粒沉积分布越分散,最终可覆盖至呼吸道外侧区域,并随着呼吸量的提升和粒径的增大而变得更为明显;而对于G9~G12呼吸道,当颗粒粒径增大时,重力作用会发挥更为显着的作用,颗粒沉积分布会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阻塞型呼吸道内气固两相流的沉积运动结果显示,受COPD影响,呼吸道内流场分布表现出非对称性,呼吸道阻塞率α增大,病人局部缺氧越严重,当α=0.8时,相对缺氧率可达90%以上,同等劳动强度下,病人的呼吸会更急促;劳动强度越强,病人绝对缺氧量变大,发生哮喘的可能性愈高。呼吸道受阻不会改变颗粒的沉积机制,但对其沉积形式有显着影响,具体为颗粒在健康侧沉积数量增加,而在病变侧则相反,颗粒呈不对称分布,并且α增大,劳动强度越强,dp越大,沉积分布不对称性越高。呼吸道阻塞未改变颗粒物总沉降率(ηt)同Stokes数或者重力沉降因子γ的变化规律,但α越大,总沉降率(ηt)越小。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惯性碰撞和重力联合作用下阻塞型呼吸道内颗粒物沉降率的理论估计公式,经验公式适用的范围为:0<St<0.3,且0<γ<0.01。
马喆[6](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在我国,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小学科学学科成为了学生主要的学习科目。在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文中阐述了小学科学新课标在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四个方面的变化。研究者通过自身教学和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找出可能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再使用行动研究法验证这些策略的可操作性。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教师方面: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技术进步了,但是教师使用少。学生方面:学生上课热情不高和很少独立思考。学校、社会方面:对科学学科重视不够和教学评价方式没有与时俱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设计教学,科学知识要联系实际和多样化教学评价形式四个策略。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第一轮为常态化教学,第二轮对第一轮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第三轮是对第二轮的提升和改善。每一轮行动研究都包括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研究、研究过程总结、行动研究结果和行动研究反思总结五个部分。在行动研究过后,研究者进行了反思总结,首先总结了在三轮行动研究中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者进行了研究反思,反思包括了三个方面:研究的创新点,研究对研究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最后是研究结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包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设计教学,科学知识要联系实际和学校、家长、教师为科学有效教学提供帮助四个方面。文中为一线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的教学建议。关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目标教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教学四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杜林昕[7](2021)在《密集烤房烘烤过程热流固耦合多场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叶烘烤是烟草晾晒后的第一个工艺环节,对后续加工烟叶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密集式烤房因其在烟叶烘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目前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本课题基于CFD方法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内部环境进行研究。应用多孔介质模型替代待烤烟叶,应用离散相模型模拟烟叶中水分蒸发模,分别对空载与负载两种状态下的密集烤房进行数值模拟。并依据试验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空载烤房内部流场与烘烤过程烤房内部热流固耦合多场环境,研究进风量,进风口位置、屋顶角度、导流板角度等因素对烤房内部气流与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等的影响,进而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的结构进行改进。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基本假设,完成了密集烤房数值模拟模型创建后,通过试验发现在一定时间的强制通风下,密集式烤房装烟室内任意位置均可升至预设温度,但由于装烟室内面积过大,不同位置温度上升的速度稍有不同,同时相同时间点顶棚温度高于底棚。并依据实验数据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密集烤房真实情况。(2)利用正交试验对空载烤房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来说,进风口的位置、角度与单位时间内进风量的大小对空载烤房装烟室内部温度场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但对烤房内部装气流速度场影响非常大,其中进风口位置对于烤房装烟室内部气流速度场影响最大,进风道角度次之,进风量影响效果相对最小。研究发现当进风道角度为9°,进风口位置为0mm,进风量为20412m3/h时,烤房内部气流速度场分布最为均匀。(3)密集烤房内部热流固耦合多场分析与结构改进研究。分析完整周期的密集式烤房烘烤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研究屋顶倾角与导流板角度对烘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大的屋顶倾角或导流板角度,会导致烤房内部气流紊乱,影响个别烟叶区域的加热效果。当烤房屋顶角度为1°时或导流板角度为10°时,密集烤房烘烤效果最佳,相对未改进结构的密集烤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加热效果,提高了烤房内部气流的分布均匀性。
陈亚利[8](2020)在《油田助剂喷雾干燥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需求的逐年增多,我国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深层传统油气资源及页岩气、致密气和致密油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之一。钻井液油田助剂能够有效防止井壁剥落、坍塌和恶性漏失等事故的发生,是保障深层钻井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因此钻井液油田助剂的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喷雾干燥是油田助剂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其干燥迅速、操作简单、控制方便且适合大规模生产。本文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喷雾干燥塔内的气固两相流干燥过程进行相关研究,详细分析了塔内温度、截面蒸发速率等规律。研究表明:塔内温度基本呈左右对称状态;沿径向分布,在喷雾干燥塔的中心和壁面出现两个低温区;在轴向方向上,温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升高,料液在横截面上的蒸发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距离喷嘴4m截面处蒸发速率最大,热空气最大截面蒸发速率为1.135905·E-5kg/s,过热蒸汽截面最大干燥速率为1.382296·E-5kg/s。4m以后的截面上随着塔高的增加截面蒸发速率不断减小,且减小幅度越来越缓和。与传统的干燥介质热空气相比,过热蒸汽不仅有较大的比热容(1.96 kj/kg/K),且排出的废气只有蒸汽,蒸汽的潜热可以通过压缩冷凝的方式回收利用。因此将干燥介质更换为过热蒸汽进行模拟。两种干燥介质对比发现:在塔内同一位置上过热蒸汽的温度始终大于空气。在轴心位置处温差最大,但两种介质之间的温差随着进口温度的增加不断减小。另外虽然在413K和433K温度下相同截面上空气的蒸发速率都高于过热蒸汽,但截面最大蒸发速率差值由3.637·E-6kg/s降至7.86·E-7kg/s。453K和473K温度下过热蒸汽截面最大蒸发速率超过热空气,其差值由1.4989·E-6kg/s升至2.46391·E-6kg/s。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过热蒸汽干燥速率升高的更快,从而推断出逆转点存在。物料含水量为73%,初始料温为300K时,计算分别用热空气和过热蒸汽干燥时塔内平均干燥速率,得到逆转点为451.83K。其他条件不变,物料含水量分别为68%和78%时,对应的逆转点分别为461.83K和444.78K。当物料的初始温度分别为280K和320K时对应的逆转点分别为443.95K和462.60K。即物料初始含水量和初始温度对逆转点都有影响,表现为逆转点随着物料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物料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马亚男[9](2020)在《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一个探究科技活动的学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技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素养不仅仅指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科技素养还包括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并能够运用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的问题,应对日益科技化的社会所带来的要求和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科学三年级的学习内容,设计并实施了《探究科技——制作走马灯》的校本课程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参与活动的十四组学生在解决如何使走马灯旋转的问题时都遭遇了失败。在探究科技的活动中,失败是很常见的,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对失败常常产生恐惧感,然而失败的经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失败来学习知识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更好。于是笔者产生了以下思考:学生在探究科技的活动中如何解决问题?面对失败有怎样的表现?学生面对失败的表现给教师何种启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对学生在《探究科技——制作走马灯》的活动中问题解决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失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笔者通过《探究科技——制作走马灯》课程的教学录像、教学反思、课堂观察记录、活动照片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整理,并结合《探究科技》课程的特点制定了“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分析框架”,从态度、设计与制作、科学知识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整个问题解决过程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学生面对失败的表现,总结出走马灯最终可以成功旋转的小组和走马灯不能旋转的小组面对失败时的表现的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在《探究科技——制作走马灯》的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失败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十四个小组中有九个小组在解决“使走马灯转起来”的问题时,即使失败了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究和改进;然而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有待提高,因为在面对失败时,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解决制作的问题;面对失败,大部分学生不擅于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虽然有的小组最后成功了,但并没有运用知识去分析失败的原因。同时,我们也惊喜的发现,一些小组虽然最终是失败的,但在面对失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失败转为学习的机会,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所处的问题情境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与其他小组相比,最终制作走马灯成功的小组,面对失败,更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基于此结果,笔者结合相关理论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的作用”四个方面对学生面对失败的表现进行研究,并对《探究科技》课程的实践者和科学教师提出建议。
王良煜[10](2020)在《闭式循环太阳能墙采暖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土木研发中心太阳能墙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自主完成带有自动控制的太阳能墙实验系统搭建工作。辽宁省大连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建筑气候为寒冷地区,冬季采暖主要以煤炭为主,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因而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可在满足冬季采暖需求的同时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论文主要进行模拟与实验的双重研究,首先,通过实验对整个供暖季(173天)的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影响因素中的辐射、风速、室外环境等,得出其对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的影响范围。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合适的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的尺寸与风机开启时间。最后,根据模拟与实验得出的结论,对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在寒冷地区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晴朗天气大连地区太阳总辐射强度较高,通过导热、对流、渗流、辐射等热传递形式可以使集热板及空腔温度升高,太阳能墙的效率在53.16%,高于传统太阳能墙效率,实验用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集热板面积为12.6m2,而实验房间面积为36.4m2,因此,在大连地区1m2太阳能墙系统可以供给3m2的所需供暖房间。(2)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通过模拟计算,在大连地区供暖季期间,10:0016:00可有效为所需供暖房间提供所需热量,而8:0010:00期间需要利用其它辅助能源,适合大连地区的太阳能墙系统尺寸为高3m;外腔范围在0.09m0.11m、内腔范围在0.14m0.16m。风机开启最佳时间为9:30分,而在16:00以后关闭风机,此时太阳能墙系统虽无法为室内供给热空气,但留在空腔内的空气可保持室内温度一小时左右。(3)通过对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温度不间断自动监测,得出室外风力较大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对太阳能墙系统有较大的影响,但会导致供给给房间的热量降低4.8℃;同样,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会减少太阳能墙系统提供给房间的热量,该种情况下,会使房间温度比正常情况下低1.4℃;而对于雨雪天、阴天、雾霾天等不良天气,因为辐射强度不足,从而使采暖效果会打折扣,辅助能源需要多工作。
二、“热空气”上升实验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空气”上升实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冷库空气渗透和空气幕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库门处空气渗透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库门空气渗透速率计算方法 |
1.2.2 库门空气渗透特性研究 |
1.3 空气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空气幕的介绍 |
1.3.2 空气幕的计算方法研究 |
1.3.3 空气幕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冷库空气渗透和空气幕模型的建立 |
2.1 库门处的渗透特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
2.1.1 库门处的热压作用分析 |
2.1.2 库门处的空气渗透速率计算 |
2.1.3 库门处的空气渗透负荷计算 |
2.2 物理模型及计算域 |
2.2.1 冷库模型 |
2.2.2 库外环境区域 |
2.2.3 空气幕模型 |
2.3 计算流体力学求解问题的步骤 |
2.4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4.1 数学物理模型的确定 |
2.4.2 数值计算假设、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设置 |
2.5 数值计算的离散和求解 |
2.5.1 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的离散 |
2.5.2 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区域的离散 |
2.5.3 数值计算方法 |
2.6 数值计算模型的验证 |
2.6.1 经验公式验证 |
2.6.2 实验数据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压作用下库门空气渗透影响因素研究 |
3.1 冷库的稳定运行状态 |
3.2 冷库门形式对空气渗透的影响 |
3.2.1 库外空气入侵过程的瞬态分析 |
3.2.2 冷库门形式对空气渗透的影响 |
3.2.3 冷库门形式对库内环境的影响 |
3.3 库外环境温度对空气渗透的影响 |
3.3.1 对空气渗透速率的影响 |
3.3.2 对库内环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形式空气幕性能的对比分析 |
4.1 不同形式空气幕的对比分析 |
4.1.1 库门附近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析 |
4.1.2 不同空气幕形式对空气渗透的影响 |
4.1.3 不同空气幕形式对空气幕效率的影响 |
4.1.4 不同空气幕形式对库内环境的影响 |
4.2 安装位置对空气幕性能的影响 |
4.2.1 安装位置对空气渗透的影响 |
4.2.2 安装位置对空气幕效率的影响 |
4.2.3 安装位置对库内环境的影响 |
4.3 垂直循环式空气幕的性能分析 |
4.3.1 射流速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
4.3.2 喷射角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小型抑压式安全壳抑压特性及流动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WR抑压水池 |
1.2.2 蒸汽直接接触冷凝 |
1.2.3 热分层 |
1.2.4 比例分析 |
1.2.5 其它相关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抑压系统比例分析 |
2.1 比例分析方法 |
2.1.1 H2TS缩放方法 |
2.1.2 三级(PUMA)缩放方法 |
2.2 整体比例分析 |
2.2.1 压力缩放 |
2.2.2 几何缩放 |
2.3 局部现象比例分析 |
2.3.1 喘振机制分析 |
2.3.2 湿井水空间冷凝分析 |
2.3.3 射流机制分析 |
2.4 失真分析 |
2.5 台架设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台架设计 |
3.1 试验台架介绍 |
3.1.1 抑压安全壳主体 |
3.1.2 空气回路 |
3.1.3 蒸汽回路 |
3.1.4 测量及采集系统 |
3.2 试验工况介绍 |
3.3 试验方法 |
3.3.1 空气试验方法 |
3.3.2 蒸汽试验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值模拟分析 |
4.1 几何模型 |
4.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4.2.1 网格划分 |
4.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3 计算模型及可行性分析 |
4.3.1 标准K-ε模型 |
4.3.2 VOF模型 |
4.3.3 冷凝模型 |
4.3.4 模型可行性分析 |
4.4 参数设置及步长独立性验证 |
4.4.1 参数设置 |
4.4.2 步长独立性验证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4.5.1 单湿井模拟 |
4.5.2 抑压系统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壳试验结果及分析 |
5.1 抑压系统空气试验 |
5.1.1 气泡演变过程分析 |
5.1.2 不同流量分析 |
5.1.3 不同湿井压力分析 |
5.2 湿井热空气试验 |
5.2.1 不同进口温度分析 |
5.2.2 不同流量分析 |
5.3 湿井蒸汽试验 |
5.3.1 低流量工况下温度变化 |
5.3.2 不同流量分析 |
5.3.3 不同蒸汽初始温度分析 |
5.3.4 连通管不同淹没深度分析 |
5.3.5 不同初始水温分析 |
5.3.6 不同连通管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基于国Ⅵ重型汽车中冷器性能参数特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冷器概述 |
1.2.2 中冷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重型汽车中冷器试验研究 |
2.1 试验对象 |
2.2 试验目的 |
2.3 试验系统原理 |
2.3.1 试验系统及试验设备介绍 |
2.3.2 试验原理及工况 |
2.4 试验数据分析 |
2.4.1 风洞试验结果 |
2.4.2 中冷器表面温度场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型汽车中冷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3.1 中冷器三维模型建立 |
3.2 网格模型 |
3.3 多孔介质模型 |
3.4 边界条件 |
3.5 仿真结果分析 |
3.5.1 仿真与试验对比 |
3.5.2 中冷器流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冷器冷空气侧换热特性研究 |
4.1 百叶窗翅片仿真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4.1.1 三维分析模型特征化 |
4.1.2 三维分析模型网格化 |
4.1.3 三维数值模拟边界条件设置 |
4.1.4 百叶窗翅片仿真结果验证 |
4.2 百叶窗翅片内部流场分析 |
4.3 百叶窗翅片结构参数对散热性能影响 |
4.3.1 百叶窗翅片性能评价指标 |
4.3.2 百叶窗角度对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 |
4.3.3 百叶窗间距对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 |
4.3.4 百叶窗高度对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 |
4.3.5 翅片间距对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 |
4.3.6 翅片厚度对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 |
4.4 百叶窗翅片结构优化 |
4.4.1 正交试验设计 |
4.4.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4.4.3 优化结构与原结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冷器热空气侧换热特性研究 |
5.1 中冷器导流片结构特征化 |
5.1.1 中冷器导流片结构参数化建模 |
5.2 中冷器导流片代理模型构建 |
5.2.1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代理模型 |
5.2.2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原理 |
5.2.3 试验样本设计 |
5.2.4 中冷器导流片代理模型预测步骤 |
5.2.5 中冷器导流片代理模型验证 |
5.3 中冷器导流片结构分析 |
5.4 中冷器导流片结构优化设计 |
5.4.1 优化变量与目标函数参数确定 |
5.4.2 优化算法选择 |
5.4.3 优化结果分析 |
5.5 中冷器导流片优化结果验证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文章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节能及风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冷藏陈列柜研究现状 |
1.2.1 制冷系统优化研究 |
1.2.2 自然冷源应用研究 |
1.2.3 蓄冷技术应用研究 |
1.2.4 风幕优化研究 |
1.2.5 运行环境影响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自然冷源冷藏陈列柜系统理论分析 |
2.1 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系统原理 |
2.2 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系统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测点布置 |
3.1.3 测试仪表 |
3.2 试验内容及步骤 |
3.3 结果分析 |
3.3.1 制冷机组单独供冷模式运行性能分析 |
3.3.2 制冷机组供冷及蓄冷模式运行性能分析 |
3.3.3 蓄冷罐释冷供冷模式运行性能分析 |
3.3.4 自然冷源单独供冷模式运行性能分析 |
3.3.5 自然冷源供冷及蓄冷模式运行性能分析 |
3.3.6 能耗分析 |
3.3.7 运行策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翼型结构对冷藏陈列柜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带有翼型结构的冷藏陈列柜 |
4.2 试验方案 |
4.2.1 试验装置 |
4.2.2 测点位置及方法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风幕性能分析 |
4.3.2 贮藏食品温度分析 |
4.3.3 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翼型结构对冷藏陈列柜风幕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模型建立 |
5.1.1 搁架模型 |
5.1.2 物理模型 |
5.2 数学模型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控制方程 |
5.2.3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
5.2.4 模型验证 |
5.3 结果分析 |
5.3.1 翼型结构安装距离对风幕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2 翼型结构安装层数对风幕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浮力驱动下通风室内污染物状况的研究回顾 |
1.2.2 工艺过程伴生高温颗粒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回顾 |
1.2.3 可吸入颗粒物在人体呼吸道内沉积特性的研究回顾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瞬时热气流作用下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特性 |
2.1 引言 |
2.2 多元回归分析与试验设计 |
2.2.1 数据分析方法 |
2.2.2 试验设计 |
2.3 CFD数值计算模型与验证 |
2.3.1 物理模型 |
2.3.2 气固耦合两相流运输模型 |
2.3.3 数值细节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2.3.4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检验 |
2.3.5 数值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2.4 瞬时热气流作用下高温细颗粒物的迁移特性 |
2.4.1 热气流流动特性 |
2.4.2 高温细颗粒温度变化特性 |
2.4.3 高温颗粒迁移的动力学分析 |
2.5 影响高温细颗粒扩散距离的因素分析 |
2.5.1 高温细颗粒扩散距离的瞬时变化 |
2.5.2 高温细颗粒扩散半径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 |
2.5.3 两相流热交换量对高温颗粒扩散距离的影响 |
2.6 颗粒物水平扩散距离的预测模型 |
2.6.1 颗粒水平扩散距离拟合公式 |
2.6.2 回归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浮力驱动下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物浓度的演变特性 |
3.1 引言 |
3.2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瞬态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型 |
3.2.1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过程热分层发展一般模型 |
3.2.2 改进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
3.2.3 与现有理论模型预测精度的比较 |
3.3 浮力驱动下自然通风瞬态发展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分析 |
3.3.1 无量纲热分层界面高度 |
3.3.2 热浮升力 |
3.3.3 热分层温度 |
3.3.4 通风量 |
3.4 浮力驱动下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物浓度的演变特性 |
3.4.1 浮力驱动下通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演变模型 |
3.4.2 不同热分层内颗粒物浓度演化过程分析 |
3.4.3 污染源强度对颗粒物浓度演化的影响 |
3.4.4 两种预测模型下平均颗粒物浓度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工艺伴生散发类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散发类高温微细颗粒的物化特性 |
4.2.1 粉尘的采集及表征方法 |
4.2.2 金属颗粒物的物化特性 |
4.3 非球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数值模型及方法验证 |
4.3.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2 气固两相流运动模型 |
4.3.3 主要物理参数计算方法 |
4.3.4 粉尘颗粒的几何参数及计算数量确定 |
4.3.5 数值求解方法与网格独立性检测 |
4.3.6 数值模型的验证 |
4.4 颗粒形状对其在呼吸道内沉积特性的影响 |
4.4.1 颗粒形状对其运动与沉积率的影响 |
4.4.2 颗粒形状对其局部沉积模式的影响 |
4.5 工艺异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1 椭球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2 柱/片状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3 长方体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5.4 棱锥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热工艺伴生散发类工艺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传输与沉积特性 |
5.1 引言 |
5.2 现场颗粒物浓度测试分析 |
5.2.1 测试方法 |
5.2.2 现场颗粒物质量浓度测试结果 |
5.2.3 人体颗粒物呼吸暴露风险 |
5.3 阻塞型呼吸道内颗粒物沉积的CFD-DPM数值模型 |
5.3.1 呼吸道物理模型 |
5.3.2 数值方法与计算条件确定 |
5.3.3 数值方法验证 |
5.4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运动规律与沉积特性 |
5.4.1 阻塞型呼吸道内流场分布 |
5.4.2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形式 |
5.4.3 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分布与机制 |
5.4.4 呼吸道内颗粒物的总沉积率 |
5.5 重力作用下球形颗粒在阻塞型呼吸道内沉积率的理论预测模型 |
5.5.1 研究工况 |
5.5.2 呼吸道变形对球形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 |
5.5.3 颗粒沉积率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
5.5.4 阻塞型呼吸道内球形颗粒沉积率的一般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时代背景 |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
(三)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有效教学 |
(二)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行动研究前:收集相关资料并选取研究对象 |
一、研究内容 |
(一)小学科学新课标的变化 |
(二)教师访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 |
(三)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对象情况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课例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找出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常态化教学 |
(一)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
(二)实施行动研究 |
(三)研究过程总结 |
(四)行动研究结果 |
(五)本轮行动研究反思总结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及改进 |
(三)研究过程总结 |
(四)行动研究结果 |
(五)本轮行动研究反思总结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完善 |
(一)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及改进 |
(三)研究过程总结 |
(四)行动研究结果 |
(五)本轮行动研究反思总结 |
第四章 行动研究后:总结、反思与结论 |
一、三轮行动研究中有效教学存在问题总结 |
(一)一轮行动研究中课堂有效教学存在问题 |
(二)二轮行动研究中课堂有效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三)三轮行动研究中课堂有效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二、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对研究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三)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三、研究结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
(一)以学生为主体 |
(二)注重设计教学 |
(三)科学知识要联系实际 |
(四)学校、家长、教师为科学有效教学提供帮助 |
第五章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的教学建议 |
一、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 |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方面 |
三、科学态度目标教学方面 |
(一)持和发展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
(二)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教学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密集烤房烘烤过程热流固耦合多场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密集烤房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密集式烤房发展 |
1.3.2 国内密集式烤房发展历程及推广现状 |
1.3.3 密集式烤房烘烤工艺的发展与研究 |
1.4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烟草行业的应用 |
1.4.1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烟草加工设备的应用 |
1.4.2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烟草烘烤设备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密集烤房介绍与烘烤试验分析 |
2.1 密集式烤房简介 |
2.1.1 密集烤房基本结构 |
2.1.2 密集烤房烘烤工作原理 |
2.1.3 烘烤过程中烟叶干燥原理 |
2.1.4 密集烤房烘烤工艺 |
2.2 试验密集烤房 |
2.3 试验设计 |
2.3.1 空载密集烤房温度变化试验研究 |
2.3.2 密集烤房烘烤过程温湿度变化实验研究 |
2.3.3 装烟室内部测温点布置 |
2.3.4 测量设备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空载烤房加热过程温度变化分析 |
2.4.2 烘烤过程中烤房内部温度变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集烤房数值模拟模型介绍 |
3.1 密集烤房数值模拟理论 |
3.1.1 物理模型参数确定 |
3.1.2 基本假设与参数设定 |
3.1.3 流体控制方程 |
3.1.4 热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3.1.5 流动模型 |
3.2 多孔介质模型 |
3.2.1 多孔介质介绍 |
3.2.2 多孔介质的传质传热机理 |
3.2.3 多孔介质的主要参数 |
3.3 水分蒸发模型 |
3.3.1 多相流模型 |
3.3.2 离散相模型 |
3.3.3 蒸发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空载密集烤房流场研究 |
4.1 空载密集烤房数值模拟 |
4.1.1 物理模型创建与网格划分 |
4.1.2 边界条件与迭代计算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2.1 烤房气流均匀性因素设计 |
4.2.2 正交试验介绍 |
4.2.3 正交表设计 |
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1 空载烤房温度场分析 |
4.3.2 空载烤房速度场分析 |
4.4 结果验证 |
4.5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烘烤过程密集烤房热流固耦合多场研究与结构改进 |
5.1 烘烤过程密集烤房数值模拟 |
5.1.1 物理模型创建与网格划分 |
5.1.2 边界条件与迭代计算 |
5.2 烘烤过程密集装烟室内多场分析 |
5.2.1 烘烤过程密集烤房速度场分析 |
5.2.2 烘烤过程密集烤房压力场分析 |
5.2.3 烘烤过程密集烤房温度场分析 |
5.2.4 烘烤过程密集烤房水蒸气分析 |
5.3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
5.4 密集烤房结构改进 |
5.4.1 烤房倾角对流场的影响 |
5.4.2 导流板角度对流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与项目 |
(8)油田助剂喷雾干燥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喷雾干燥技术 |
1.2.1 喷雾干燥雾化原理 |
1.2.2 喷雾干燥的工艺流程 |
1.2.3 喷雾干燥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过热蒸汽干燥技术 |
1.3.1 过热蒸汽技术简介 |
1.3.2 过热蒸汽干燥的优点 |
1.4 本课题主要任务 |
2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
2.1 控制方程及数学模型 |
2.1.1 连续相控制方程 |
2.1.2 液滴离散相控制方程 |
2.1.3 液滴蒸发模型 |
2.2 FLUENT软件概述及数值求解 |
2.2.1 FLUENT软件概述 |
2.2.2 控制方程的求解 |
2.3 喷雾干燥塔模型的建立 |
2.3.1 几何模型 |
2.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3.3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油田助剂喷雾干燥数值模拟分析 |
3.1 热空气喷雾干燥数值模拟分析 |
3.1.1 喷雾干燥塔内热空气温度分布特性 |
3.1.2 喷雾干燥塔内热空气截面干燥速率 |
3.1.3 热空气干燥颗粒含水量 |
3.2 过热蒸汽喷雾干燥数值模拟 |
3.2.1 喷雾干燥塔内过热蒸汽温度分布特性 |
3.2.2 喷雾干燥塔内过热蒸汽截面干燥速率 |
3.2.3 过热蒸汽干燥颗粒含水量 |
3.3 本章小结 |
4 热空气与过热蒸汽干燥对比及逆转点研究 |
4.1 热空气与过热蒸汽干燥对比研究 |
4.1.1 温度对比 |
4.1.2 截面蒸发速率对比 |
4.2 颗粒干燥特性 |
4.3 干燥逆转点 |
4.3.1 过热蒸汽和热空气干燥速率对比 |
4.3.2 物料含水量对逆转点对影响 |
4.3.3 物料初始温度对逆转点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一个探究科技活动的学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STEM教育的兴起 |
(二)STEM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概念界定 |
(一)探究科技 |
(二)探究科技中的问题解决 |
(三)失败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综述 |
一、STEM教育中对学生问题解决的研究 |
二、学生面对失败的分析和研究 |
三、失败与学生成长的辩证关系 |
(一)失败对学生成长的阻碍作用 |
(二)失败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
四、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和最近发展区 |
(三)班杜拉——自我效能感 |
(四)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
五、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自然观察法 |
二、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设计 |
三、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分析框架 |
(一)框架的制定 |
(二)框架的检验 |
第4章 研究结果 |
一、学生小组问题解决过程叙述 |
二、学生小组问题解决过程总体表现分析 |
三、学生面对失败的表现分析 |
(一)成功的小组 |
(二)失败的小组 |
四、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的表现分析 |
第5章 结果讨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面对失败,学生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 |
(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二)学生的个性特征 |
(三)学生的思维模式 |
(四)教师的作用 |
第6章 教学建议 |
一、给《探究科技》课程实践者的建议 |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并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科技活动 |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探究兴趣 |
(三)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失败表现 |
(四)合理安排分组,高效完成作品 |
(五)制定评价标准,明确问题解决方向 |
二、给科学教师的建议 |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二)使科学贴近生活 |
第7章 研究不足和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闭式循环太阳能墙采暖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闭式循环太阳能墙实验系统建立 |
2.1 闭式循环太阳能墙系统分类 |
2.2 闭式循环太阳能墙系统工作原理及理论计算 |
2.2.1 闭式循环太阳能墙系统工作原理 |
2.2.2 闭式循环太阳能墙系统理论计算 |
2.3 闭式太阳能墙系统搭建全过程 |
2.4 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
2.5 实验地区气候环境 |
2.6 本章小结 |
3 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实验研究 |
3.1 实验室数据采集 |
3.2 晴朗天气无风情况分析 |
3.3 室外风力对太阳能墙系统的影响 |
3.4 室外温度对太阳能墙系统的影响 |
3.5 太阳辐射对太阳能墙系统的影响 |
3.6 外腔循环与内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简介及模型的选用 |
4.1 模拟软件概述及模型创建方法 |
4.1.1 CFD软件概述 |
4.1.2 建模流程简述 |
4.2 外腔循环闭式循环太阳能墙系统数值计算模型 |
4.2.1 Boussinesq假设 |
4.2.2 RNGk-ε模型 |
4.2.3 辐射模型的选择 |
4.2.4 控制方程 |
4.3 控制方程的求解 |
4.3.1 有限体积法 |
4.3.2 SIMPLE算法 |
4.3.3 控制方程收敛性判断 |
4.4 本章小结 |
5 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模拟分析 |
5.1 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的内外空气腔模拟工况设置 |
5.2 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高度对出风口温度的影响 |
5.3 外腔循环闭式太阳能墙系统空气腔宽度对出风口温度的影响 |
5.4 一天中系统所有部分温度情况 |
5.4.1 各时刻太阳能墙系统与房间温度分布情况 |
5.4.2 室内平均温度变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热空气”上升实验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冷库空气渗透和空气幕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 梁政.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2]小型抑压式安全壳抑压特性及流动传热研究[D]. 陈耀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国Ⅵ重型汽车中冷器性能参数特征化研究[D]. 汤兴旺. 吉林大学, 2021(01)
- [4]自然冷源食品冷藏陈列柜节能及风幕优化研究[D]. 曾庆辉.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
- [5]热工艺伴生散发类高温细颗粒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呼吸道沉积特性研究[D]. 庄加玮. 东华大学, 2021
- [6]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行动研究[D]. 马喆.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7]密集烤房烘烤过程热流固耦合多场分析与研究[D]. 杜林昕.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油田助剂喷雾干燥数值模拟[D]. 陈亚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一个探究科技活动的学习分析[D]. 马亚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闭式循环太阳能墙采暖系统性能研究[D]. 王良煜. 大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