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岭大跨度浅层隧道开挖方法

韩家岭大跨度浅层隧道开挖方法

一、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卿伟宸,朱勇,章慧健[1](2021)在《4线车站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锚杆受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大跨大断面隧道,若按传统设计,锚杆长度及环、纵向间距等参数沿拱墙范围不变,势必产生浪费,增加成本。为了解特大跨大断面浅埋隧道分部开挖施工过程中锚杆的受力变化特征及各部位最终受力状态,以六(盘水)沾(益)铁路乌蒙山2号4线车站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方法,开展分部开挖系统锚杆轴力分布特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锚杆受力大小与部位相关,不同部位的锚杆轴力差异显着,边墙部位锚杆轴力>拱肩部位锚杆轴力>拱顶部位锚杆轴力。2)基于锚杆受力特征可知,系统锚杆可采用不等参支护。3)大跨大断面隧道采用系统锚杆不等参支护,既经济又可节省工程建设时间。

贺任凯[2](2021)在《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交通建设朝着交通网络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特大断面隧道工程得以修建。目前对于特大断面隧道多采用分部开挖,将大断面转化为小断面,全断面贯通后再二衬跟进。但实际施工中,更多考虑的是施工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仅要求二衬紧跟,具体的二衬跟进距离要求并不明确。因此,研究隧道不同开挖方式下空间效应的影响及二衬跟进距离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大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空间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同一位置的应力、变形或破坏接近度来评价空间效应的方法;依托重庆市渝北区火凤山2号隧道工程,以其左线分岔大跨度段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结合实际监测数据,采用CD法、双侧壁法及先拱后墙法三种不同施工方式对浅埋特大断面隧道开挖,对大跨度段地表沉降、围岩变形和应力重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二衬跟进变化对地表沉降、围岩变形和应力重分布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开挖方式下隧道的应力分布和地表变形特征,分析评价了空间效应的影响及二衬跟进的意义及作用。对三种开挖方式的优劣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施工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对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开挖方式、力学特性和围岩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分析了空间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同一位置的应力、变形或破坏接近度来评价空间效应的方法。(2)为了使计算符合现场实际,建立了大跨段地层结构相似段的三维数值模型,应用位移反分析法对大跨段围岩变形参数弹性模量进行反算,并与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得到了大跨段弹性模量计算参数。(3)建立了两种不同施工方式下三维数值模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全过程的施工动态数值模拟,结合实际监测数据,研究了施工方法(开挖跨度)和二衬紧跟对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二衬紧跟方案,大跨段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应力均有明显的减少;二衬跟进和减少一次开挖跨度均可明显提高空间效应约束作用。(4)建立了大跨段以“先拱后墙法”施工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数值结果,结合破坏接近度分析研究了空间效应在“先拱后墙法”的应用。研究表明:施工中,“先拱后墙法”可充分利用空间效应,围岩变形和应力可得到有效控制。

罗基伟[3](2021)在《大跨隧道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及其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铁路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跨隧道开始成为重大铁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大跨隧道在地下车站、多线铁路及公路隧道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受开挖跨度及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隧道建设难度极大,大跨隧道支护技术及理论成为当前隧道工程学科发展中亟需攻克的重点和难点。预应力锚杆-锚索锚固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支护方法,成为解决大跨隧道支护难题的关键技术体系。本文以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体系为研究对象,以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为核心,综合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针对预应力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方法、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行为、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效应、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及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开展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预应力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揭示了预应力锚杆、锚索的主动支护作用及被动支护作用。基于预应力锚杆锚固单元体和锚杆-锚索复合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分析,揭示了锚杆、锚索的预应力主动支护作用和应力叠加特性,阐明了充分的预应力对发挥锚杆-锚索支护能力的作用;揭示了锚杆、锚索与围岩协同变形产生的被动支护作用,并分析了预应力、荷载大小及分布形式等对锚杆、锚索支护特性及被动支护作用的影响。(2)建立了考虑锚杆-锚索-围岩相互作用的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方法。在考虑围岩应变软化特性、锚杆-锚索弹塑性及支护滞后效应、围岩应力释放效应基础上,建立了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索-围岩三者相互作用的力学解析模型。基于弹塑性分析,推导了围岩应力、应变及位移解析解,锚杆、锚索支护力解。基于这一解析方法,分析了锚固体系的预应力、强度、刚度等相关参数匹配协同对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效应的围岩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全过程协同支护时间效应的重要意义,明确了预应力锚固体系支护参数匹配协同应以全过程协同为标准。(3)分析了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行为,揭示了锚杆-锚索支护力演化规律。基于锚杆-锚索支护力学行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力组成三部分:初始预应力、预应力损失、被动支护力;明确了锚杆、锚索支护力演化三阶段:预应力快速损失阶段,支护力波动阶段,支护力稳定阶段。明确了初始预应力的主导地位以及初始预应力协同对锚杆-锚索全过程协同的作用,揭示了锚杆、锚索支护力演化是预应力损失和被动支护力增长相互作用的进程。(4)提出了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承载机理,揭示了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效应。根据围岩复合结构理论采用微震监测试验对大跨隧道深、浅层围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锚杆、锚索调动围岩承载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承载机理。采用数值建模分析了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力学特性,明确了分区协同支护是对锚杆-锚索最终支护状态的协同性要求,锚固体系支护刚度、强度参数应与分区协同支护需求相适应。(5)建立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及设计方法。提出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指标,确定了对应的评价标准及支护参数修正措施,进而建立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方法。在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研究基础上,结合协同支护评价方法,建立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设计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京张高铁大跨隧道工程,验证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方法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屈慧森[4](2020)在《超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超大断面隧道。其中,对于开挖面积在140m2~250 m2的超大断面隧道,其修建技术已愈加成熟。但对于开挖面积达428.5 m2的超大断面隧道,相关设计理论和施工经验不足,可供借鉴参考的工程案例较少。此外,该开挖面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在我国现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还未有明确规定。因此,加强对此类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莲塘隧道超大断面段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三种方法,对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围岩松散压力、施工工法和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归纳总结了现有隧道围岩松散压力计算理论和压力拱形成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压力拱的角度入手,进一步研究了超大断面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变化特征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压力拱范围的影响,并基于压力拱概念,回归拟合得出了适用于Ⅲ、Ⅳ级围岩条件下深埋超大断面隧道围岩松散压力的计算公式。(2)通过建立超大断面隧道三维数值模型,首先对不同围岩级别和不同断面尺寸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后围岩变形与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全断面法在该工程背景下的可行性,并得出该工程背景下最大跨段隧道不适合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其次,通过分析隧道开挖后围岩与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对双侧壁导坑法和交叉中隔壁法这两种常用大断面开挖工法进行了比选,在综合考虑围岩变形与受力、施工速度和建设成本后,建议莲塘隧道最大断面段隧道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开挖。(3)在莲塘隧道最大跨段开展了现场监测试验。通过对隧道开挖后拱顶及两腰的变形、围岩与初支间接触压力和钢拱架应力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从而说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可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4)采用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对超大断面段隧道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了不同评价指标下,各支护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主次顺序。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建议莲塘隧道最大跨段初支较优组合方案为初支混凝土厚度取33cm,钢拱架间距取1m,钢拱架型号取I20a。

陈松[5](2020)在《上软下硬岩质地层中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统计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地铁隧道以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目前一批批的浅埋暗挖地铁隧道项目随之发展起来。针对上软下硬岩体中随机分布节理对浅埋大跨隧道松动压力和分布特征的影响问题,论文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开展系统研究,总结分析围岩压力的统计分布特征,为隧道的可靠度设计奠定基础。论文得出以下创新性成果:(1)针对上软下硬岩质地层特点,开发编制了一套能够实现多组不同密度的随机节理裂隙网络的计算机模拟程序,解决任意多个地层组合时每种地层中节理密度各异的问题,克服了传统均质地层中节理裂隙网络模拟方法的不足,特定情况下可以退化成均值地层的情况。(2)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离散元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埋深、风化层厚度以及节理几何参数的结构效应等对软硬复合地层中洞室松动破坏特征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发现浅埋上软下硬岩质地层中隧道的破坏模式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主要以起初的局部张拉松动到滑裂面剪切贯通,最后导致整体牵引式的剪切破坏。(3)通过对所有数值试验结果和隧道围岩松动破坏边界形状的统计分析和拟合,发现松动破坏边界曲线最接近二次抛物线类型,对所有试验方案的隧道破坏松动范围特征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建立了各个影响因素与松动破坏范围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4)针对浅埋隧道传统围岩压力理论的局限性,已不能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问题,基于应力传递原理,根据预测拟合的围岩松动破坏边界形状,推导建立上软下硬岩质地层中浅埋大跨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的解析公式,该公式充分考虑了岩体中节理裂隙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工程算例对公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与传统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对比发现,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现场实测值。(5)根据提出的松动围岩压力计算公式,采取蒙特卡罗随机抽样,确定围岩压力收敛稳定时的临界抽样次数为1000次,对公式中各种参数服从一定概率分布进行随机抽样,统计得到围岩压力的结果服从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围岩压力的统计分布特征均值大小依次为太沙基公式<谢家烋公式<比尔鲍曼公式<本文推导公式<土柱理论公式。并从概率可靠度方面给出了一定解释,使得由于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离散性导致的围岩压力不确定性更有意义。(6)以衬砌作用效应来反映围岩压力统计分布特征,通过衬砌的受力特点,求出结构典型截面的作用效应,经过蒙特卡罗随机抽样,统计得到衬砌结构作用效应服从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7)探讨分析了开挖方式对围岩压力统计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常用的地铁隧道十字中隔壁法(CRD法)为例,将全断面开挖得到的围岩压力统计分布特征与CRD法得到的围岩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相比,开挖方式影响围岩压力的大小,不会影响围岩压力的分布特征。在单因素分布影响状态下,各因素分别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时,松动围岩压力服从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节理间距服从负指数分布时,围岩压力服从负指数分布。在各因素相互组合影响情况下,无论节理间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还是负指数分布,围岩压力的分布特征均为正态分布。

侯福金[6](2019)在《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变形机理与稳定性控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地下空间资源大开发的世纪,隧道作为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形式,在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隧道及地下工程凭借其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的优点,成为交通建设领域的先锋。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营的交通隧道总数达30776座,总长30611公里,其中公路隧道17738座,里程达17236公里,是2002年的24.4倍,以平均每年700km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修建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安全、舒适、快速、方便、经济的公路运输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越来越多的单洞三车道、四车道隧道应运而生,国内超大断面、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建设步入新的发展纪元。2006年,深圳南坪雅宝隧道的贯通,宣告了我国第一条双洞八车道超大跨度隧道的诞生。随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陆续修建了八车道超大跨度公路隧道。与双洞四车道和六车道隧道相比,双洞八车道隧道断面更大,形状更为扁平,围岩和支护体系的应力集中现象更为严重,隧道稳定性相对更差。目前,国内外在超大跨度隧道修建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讲,超大跨度公路隧道设计、施工与防灾减灾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在复杂城区环境下大跨度公路隧道群的建设方面尚未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本文针对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空间演化规律、小净距段中夹岩墙稳定性、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等难题,依托济南绕城高速、京沪高速济南连接线隧道群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模型试验等方法,提出了水平层状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深入研究了大跨隧道层状围岩施工力学响应机制,并对施工工法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影响分区,形成了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水平层状灰岩横纹、竖纹岩样破坏形态,揭示了层状灰岩水平、竖直两向物理力学参数的各向异性特征,开展了层状岩体部分力学参数隧道现场原位测试试验,结合加载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优化了原位测试方法并提高了测试精度;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了层状岩体横向力学参数估算,基于估算结果与原位实测数据,开展了层状岩体两向参数数值反演,得到了水平层状围岩力学参数确定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水平层状围岩力学参数基础。(2)对不同围岩级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CD法、半CD法及CRD法等开挖方法下隧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及塑性区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不同围岩级别合理的开挖方法:Ⅲ级围岩隧道支护结构应力趋于稳定时间较短,有利于隧道围岩稳定;Ⅳ级围岩在浅埋条件下宜采用半CD法施工,深埋段可采用2台阶法以便加快施工进度,但施工中应适当加强拱部支护参数;洞身V级围岩区段,可采用CRD法施工;当围岩条件相对较好且无地下水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CD法施工,以便加快施工进度,但须做好系统锚杆以确保两侧壁围岩稳定。(3)提出了求解双洞隧道中夹岩墙塑性区范围的计算模型,最终得到了中夹岩墙稳定性判别过程和步骤。建立了基于安全度分析的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施工近接程度分区,通过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手段,对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围岩及中夹岩墙的变形特性和应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规律和超载破坏规律,分析了爆破扰动作用下水平层状围岩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墙稳定性,为相关类似超大跨度隧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4)开展了超大跨度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管理基准,分析了隧道横通道开口施工力学效应,形成了横通道开口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相关支护参数和支护方案,对提高施工质量及进度,确保施工安全,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孙会彬[7](2019)在《大断面隧道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稳定承载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需求量剧增,大断面隧道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锚网喷与型钢拱架联合支护方式在大断面隧道中广泛应用,由于大断面隧道与常规断面隧道在围岩受力、变形上有明显不同的力学行为,导致大断面隧道出现如下几个典型的问题:①初支拱架由于刚度低、纵向约束不足、喷层开裂,常常导致拱架局部弯扭失稳继而整体失稳侧倾,不能充分发挥其材料强度;②由于初期支护体系发生破坏,导致喷层开裂、掉块,进而导致支护体系出现薄弱环节,发生大范围破坏甚至塌方;③工人在上述危险环境中作业,安全成本高,往往会造成施工效率低、人员伤亡频繁、围岩得不到有效控制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大断面隧道典型工程问题基本特征,研究各工程问题发生机制,针对性的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支护方式和施工技术: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重点围绕约束混凝土拱架节点参数设计、组合拱架空间布设参数设计、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稳定承载试验及初期支护结构承载特性开展研究,研发了配套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形成了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现场机械化施工工艺。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大断面隧道典型工程问题及发生机制结合现场工程实践,在充分的现场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目前大断面隧道典型的几类工程问题的破坏形式及发生特点,分析了大断面隧道工程问题发生的诱导因素,根据其主要特征和力学机制进行分类研究,针对性的分析各类工程问题发生机制,提出了“高强、高刚、完整”的支护理念和“安全、高效、经济”的施工理念,建立了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2)约束混凝土拱架节点承载机制开展了纯弯和压弯作用下的约束混凝土基本构件、套管节点及装配式节点构件理论分析及室内力学性能试验,明确了各类节点构件典型破坏模式及力学特性;建立了两类节点简化计算模型,推导了节点强度承载判据,形成了两类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3)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稳定承载机制及空间影响规律分析基于静力平衡法推导了多心约束混凝土拱架在平面外失稳状态下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得到了多心拱架稳定临界承载力计算方法;开展了多心约束混凝土拱架及拱架的空间组合支护体系的平面外稳定性研究,明确了拱架间距、拱架刚度、纵向连接环距、纵向连接强度等约束混凝土支护体系空间布设参数对拱架承载能力的影响机制,建立了拱架空间布设参数设计依据。(4)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稳定承载对比试验改造研发了地下工程组合拱架力学性能试验系统,系统开展了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与传统工字钢组合拱架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通过对组合拱架的极限荷载、受力变形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两类组合拱架的受力变形规律、失稳破坏模式,明确了两类拱架在组合状态下的稳定承载与变形破坏机制。(5)约束混凝土初期支护结构承载机制开展了约束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复合支护结构纯弯试验,从变形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及极限承载力等方面,分析其受力性能和变形破坏特性,明确了不同约束混凝土拱架形式、钢筋网片布设方案对支护体系整体承载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结合数值模拟,考虑不同混凝土喷层强度、不同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间距,不同纵向连接的环距等因素,设置不同计算工况,研究约束混凝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围岩控制效果。(6)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大断面隧道拱架安装过程中人力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研发了拱架智能安装机以及自动装配式节点、纵向定位连接等装配式拱架配套装置,形成了机械化施工的配套工艺;进行了装配式拱架施工全过程力学分析,研究了拱架举升全过程中各截面应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明确了举升全过程中拱架的受力机制;进行了装配式拱架机械化施工现场应用,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显着提升。

汪大海[8](2020)在《浅埋超大跨隧道地层成拱机理及围岩压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浅埋超大跨隧道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我国已积累了大量浅埋超大跨隧道修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相关理论储备仍较薄弱。目前,地层拱在浅埋隧道中的支护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大量工程经验及试验认知表明浅埋隧道地层拱理论中的部分假设过于简单,无法满足目前隧道工程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浅埋超大跨隧道,其地层拱作用机制将更加复杂,地层拱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压力尚不明确。论文针对这一研究空缺,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推导、数值计算等多种手段对浅埋超大跨隧道的地层拱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内容概括性的可分为基于主应力偏转规律的浅埋隧道地层拱作用机制研究、地层渐进成拱机制研究、考虑分步施工效应及掌子面三维效应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适宜于浅埋超大跨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讨论等4个主题。相较于既有地层拱理论,论文主要创新点包含:(1)通过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主应力偏转特征改进了极限状态下的地层拱力学模型、推导了该模型作用下的隧道覆土压力;(2)通过剪切面偏转的发展过程及剪切面偏转与主应力偏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渐进成拱力学模型,用以描述地层拱渐进发展过程中隧道覆土压力的连续变化;(3)考虑分步开挖导洞引起的地层扰动在二维平面及三维空间中的时空特性,提出了分步开挖作用下地层组合成拱力学模型,分析了导洞尺寸、中导洞岩柱临时支撑作用、导洞掌子面错距等关键因素对隧道覆土压力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拱中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主应力偏转特征。研究表明:地层拱范围内,阻碍松动围岩滑动的剪切应力在地层拱边界位置集中;最大主应力迹线呈“上凸式”切向拱形式,最大主应力与水平方向夹角在隧道中心线位置为0,在地层拱边界剪切面上为?/4(10)?/2,从隧道中心线至剪切面该角度连续线性变化。(2)从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主应力偏转规律出发对Terzaghi地层拱理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更适用于浅埋隧道的静态地层拱作用机制。通过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了以Terzaghi地层拱理论为原型的静态地层拱模型适用背景。研究表明:改进方法下的地层拱内应力分布更符合浅埋隧道开挖后的实际应力分布;静态地层拱模型适用于极限状态下的浅埋隧道覆土压力计算,极限状态下剪切面自隧道两侧倾斜发展至隧道上方,并于隧道上方垂直发展至地表,剪切面上调用摩擦角为围岩内摩擦角。(3)通过剪切面转动与主应力转动的关系建立了地层渐进成拱力学模型。研究表明:伴随浅埋隧道开挖的扰动,地层拱的渐进发展经历4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弹性阶段、地层拱初始作用阶段、地层拱渐进发展阶段以及地层拱最终作用阶段;4个阶段对应的隧道覆土压力经历减小、最小、增长及稳定4个历程;(4)提出了考虑分步施工效应及掌子面支护效应的三维地层组合成拱模型。研究表明:对于分步施工的浅埋超大跨隧道,其地层拱组合作用机制包括二维平面内及三维空间中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二维平面中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受导洞尺寸、中导洞未开挖岩体临时支撑作用、围岩强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三维空间内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主要受导洞掌子面错距影响。(5)依托下北山浅埋超大跨四线高铁隧道,通过改进地层拱理论计算了隧道覆土压力。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既有理论计算结果以及经验计算结果对比表明:Terzaghi地层拱理论及普氏理论计算值较实际值偏高,本文改进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较接近;基于Terzaghi岩体荷载分级系统及RMR岩体分级系统的围岩压力估计值偏高,基于Q系统的围岩压力估计值与实测值接近;谢氏理论计算值较实测值偏高。

刘佳楠[9](2019)在《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及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与铁路隧道的不断发展建设,隧道软弱围岩的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的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隧道软弱围岩因其强度差从而造成的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变形速度快,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工期,甚至可能发生支护结构破坏、隧道失稳等危险事故。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变形规律、等认识不足,没有采用合理可行的控制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场的支护结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对节理软岩隧道变形的影响;对现场岩石进行取样,进行了室内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泥岩的力学性质;以Hoek-Brown准则为基础,将量化的GSI围岩评级系统与宏观连续介质理论之间建立联系,将Hoek-Brown参数转变为Mohr-Coulomb参数;以收敛-约束法为基础,得出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曲线,分析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岩土变形控制方法为原理,基于不完全拱部效应理论,提出了优化支护结构设计方案;通过现场监测分析,验证优化支护方案的可靠性。并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1)对杨梅山隧道软弱围岩段初期支护结构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可知,隧道初期支护钢架产生变形、初支混凝土破裂、钢筋网破坏,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失稳的由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因素包括围岩的强度、支护时机以及初期支护阻力的大小。围岩强度越低,围岩变形量;支护时机越晚,围岩变形量越大;支护阻力越大围岩变形量越小。(2)根据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可以看出,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较低,呈现脆性破坏,单轴抗压强度在915MPa之间。构建围岩-支护结构特征曲线,得出隧道在拱顶及拱肩处的安全系数较低,隧道围岩易发生较大变形。(3)基于岩土变形控制方法及不完全拱部效应理论,对杨梅山隧道进行优化支护结构设计,通过对比分析,预约束与预加固措施在控制隧道围岩变形效果较好,故采用玻璃纤维锚杆及超前管棚对隧道进行预约束与预加固措施,通过围岩-支护结构特征曲线可知,优化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4)通过对杨梅山隧道的现场监测分析可知,原位观测结果显示断面前方的围岩为泥岩,岩性较差,而通过对围岩位移、围岩应力以及钢架内力的监测可知,随着隧道的开挖,隧道拱顶及左、右肩部变形量较大,围岩压力也较大,钢架的最大压力也出现在拱顶处,但位移量都在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说明优化支护方案在软弱围岩段取得了成功。该论文有图60幅,表10个,参考文献80篇。

胡文轩[10](2018)在《富水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许多重要的城市都围绕着河流而建,而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又不可避免会通过软弱的破碎富水地层。围岩的内部孔隙水压力既影响了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还进一步影响了隧道的正常施工,甚至成为诱发掌子面塌方的因素。目前对盾构法掌子面的稳定性研究较多,而对矿山法掌子面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富水地层矿山法开挖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研究鲜见报道,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以贵州毕节到云南镇雄高速公路的水箐隧道为实例依托,通过采集掌子面附近围岩进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统计了近100例隧道塌方案例和近40例塌方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易导致掌子面塌方的相关因素和孔隙水对围岩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在地下水丰富的隧道或者处于雨季时期的掌子面易发生失稳;围岩级别越高越易发生掌子面的失稳;开挖跨度越大越易引起掌子面的失稳。此外,设计参数、支护时机、震动等人为因素也对掌子面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局部破坏为整体失稳的前兆,且局部破坏易发生于边墙下部。围岩破坏为渐进式破坏,首先发生于裸岩区域,然后扩展到支护段。地下水主要改变了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软化了软弱破碎面,极易引起隧道的塌方。(2)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下降;而泊松比呈上升趋势,并且泊松比的变化程度要大于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程度。(3)对于富水隧道,水头高度越高时地表沉降、掌子面变形、围岩破坏区均较大,并且增大的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在初始水位线高于隧道开挖面的情况下其最大负孔压均出现在掌子面后方,而在初始水位线位于隧道开挖面下部时隧道内的最大负孔压出现于开挖面上,在开挖过程中其孔压分布大致成漏斗状分布,并且这一特点随着水位线的上升表现得尤为明显。因围岩有一定的自稳能力,当支护在落后2.5米的情况下其各量值和及时支护的情况相差不大,但支护落后5米的时候各量值较前两种情况均有显着的提高。随着进尺的增大,当前开挖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掌子面塑性应变以及掌子面变形均有一定的提升。(4)基于软化系数和Hoek-Brown准则提出了确定不同饱和度下围岩参数的计算公式。基于强度折减法推导了不同富水程度和饱水时间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实例予以了验证分析。

二、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4线车站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锚杆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等参支护锚杆受力特征
    2.1 锚杆现场施工要求
    2.2 现场监测
    2.3 数值模拟计算
        2.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2.3.2 数值计算结果
    2.4 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 锚杆不等参支护研究
    3.1 拱墙范围锚杆长度不等参研究
    3.2 拱墙范围锚杆间距不等参研究
    3.3 现场优化及监测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2)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建设概况
        1.2.2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1.2.3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围岩力学效应研究现状
        1.2.4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及空间效应研究
    2.1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划分依据
        2.1.1 特大断面隧道划分依据
        2.1.2 隧道深浅埋判别依据
    2.2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基本力学特性
    2.3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开挖方式及特点研究
        2.3.1 新奥法简介
        2.3.2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开挖方式分析
    2.4 隧道围岩变形研究
        2.4.1 围岩变形过程
        2.4.2 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2.4.3 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控制标准
    2.5 隧道空间效应分析
        2.5.1 横向空间效应
        2.5.2 纵向空间效应
        2.5.3 空间效应影响因素
        2.5.4 基于破坏接近度的隧道空间效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体变形参数-弹性模量反算
    3.1 引言
    3.2 依托工程概况
    3.3 工程地质条件
        3.3.1 气象、水文
        3.3.2 地形地貌
        3.3.3 地层岩性
        3.3.4 地质构造
        3.3.5 水文地质
        3.3.6 地震效应评价
    3.4 地勘参数选取
    3.5 位移反分析方法简述
    3.6 大跨段弹性模量反算
        3.6.1 模型介绍
        3.6.2 计算参数
        3.6.3 数值结果与现场实测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纵向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
    4.1 引言
    4.2 火凤山隧道特大断面开挖方式及开挖方案研究
        4.2.1 断面原开挖设计方式
        4.2.2 设计施工开挖顺序简述
        4.2.3 开挖方案
    4.3 火凤山隧道各断面衬砌支护结构设计
        4.3.1 初期支护设计
        4.3.2 二次衬砌
        4.3.3 临时支护
    4.4 大跨段数值模型分析
        4.4.1 模型简化
        4.4.2 模型参数选取
        4.4.3 数值模型建立
        4.4.4 模型监测断面设置
        4.4.5 监测数据选取说明
    4.5 基于地表变形的空间效应分析
        4.5.1 横向地表变形分析
        4.5.2 纵向地表变形分析
    4.6 基于围岩变形的空间效应分析
        4.6.1 围岩竖向变形与开挖掌子面的关系
        4.6.2 围岩水平变形与开挖掌子面的关系
    4.7 基于围岩应力的空间效应分析
        4.7.1 围岩竖向应力
        4.7.2 围岩水平应力
    4.8 基于围岩弹塑性区的空间效应分析
    4.9 基于围岩体破坏接近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4.10 基于二衬跟进距离对空间效应的影响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浅埋特大断面隧道“先拱后墙法”研究及应用
    5.1 引言
    5.2 “先拱后墙法”简述
        5.2.1 “先拱后墙法”优劣分析
        5.2.2 “先拱后墙法”空间效应的作用
    5.3 “先拱后墙法”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
        5.3.1 施工工序
        5.3.2 “先拱后墙法”施工注意事项
    5.4 三维数值模型
        5.4.1 模型参数选取
        5.4.2 模型建立
        5.4.3 模型监测断面
    5.5 结果分析
        5.5.1 地表沉降分析
        5.5.2 围岩竖向位移分析
        5.5.3 围岩水平位移分析
        5.5.4 围岩竖向应力分析
        5.5.5 围岩水平应力分析
        5.5.6 初期支护最小主应力
        5.5.7 二次衬砌拱盖最小主应力
        5.5.8 各关键工序下围岩体破坏接近度的变化
    5.6 三种施工方法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大跨隧道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跨隧道建设技术研究现状
        1.2.2 隧道围岩锚固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1.2.3 锚杆及锚索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1.2.4 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预应力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
    2.1 预应力锚固支护形式
        2.1.1 预应力锚杆、锚索构造
        2.1.2 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形式
        2.1.3 预应力锚固单元体
    2.2 预应力锚杆锚固单元体
        2.2.1 力学模型及承载特性
        2.2.2 锚杆预应力主动支护特性
        2.2.3 荷载形式对锚杆支护特性的影响
        2.2.4 锚杆应力叠加特性
    2.3 预应力锚杆-锚索复合锚固单元体
        2.3.1 力学模型及承载特性
        2.3.2 锚杆及锚索预应力主动支护特性
        2.3.3 荷载形式对锚杆-锚索支护特性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方法
    3.1 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模型
        3.1.1 模型基本假定
        3.1.2 锚杆、锚索支护滞后效应及本构模型
        3.1.3 围岩本构模型
    3.2 模型解析及验证
        3.2.1 工况2 解析
        3.2.2 工况3 解析
        3.2.3 工况A~C解析
        3.2.4 解析模型验证
    3.3 锚固体系支护参数匹配协同效应分析
        3.3.1 预应力及锚杆、锚索截面积分析
        3.3.2 锚杆、锚索长度及支护密度分析
        3.3.3 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3.3.4 围岩特性曲线
    3.4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行为现场试验研究
    4.1 现场试验方案
        4.1.1 隧道断面及围岩条件
        4.1.2 隧道支护形式及开挖方法
        4.1.3 测点布置及试验内容
    4.2 预应力锚杆支护力学行为
        4.2.1 锚杆自由段支护力试验结果
        4.2.2 锚杆自由段支护力损失规律
        4.2.3 预应力锚杆中性点分布特性
        4.2.4 锚杆端部支护力试验结果
        4.2.5 预应力锚杆支护力演化规律
    4.3 预应力锚索支护力学行为
        4.3.1 预应力锚索支护力试验结果
        4.3.2 锚索支护力损失及发展过程
        4.3.3 预应力锚索支护力演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效应
    5.1 大跨隧道围岩复合结构特性
        5.1.1 隧道围岩复合结构特性
        5.1.2 大跨隧道围岩复合结构分区
    5.2 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承载机理
        5.2.1 锚杆、锚索承载机理及耦合特性
        5.2.2 锚固体系分区协同调动围岩承载机理
    5.3 大跨隧道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力学特性
        5.3.1 数值模型及锚固支护形式
        5.3.2 围岩结构及分区承载机制
        5.3.3 锚固分区及支护刚度和强度效应
        5.3.4 围岩质量及隧道跨度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6.1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方法
        6.1.1 协同支护评价指标
        6.1.2 协同支护评价标准
        6.1.3 锚杆-锚索支护参数修正措施
    6.2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设计方法
    6.3 工程应用
        6.3.1 锚固体系设计实例分析
        6.3.2 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状态
        6.3.3 大跨隧道围岩及初支结构响应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解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超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超大断面隧道建设概述
        1.2.1 隧道断面划分标准
        1.2.2 国外超大断面隧道建设现状
        1.2.3 国内超大断面隧道建设现状
    1.3 超大断面隧道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超大断面隧道围岩松散压力研究现状
        1.3.2 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研究现状
        1.3.3 超大断面隧道支护参数研究现状
        1.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基于压力拱概念深埋超大断面隧道围岩松散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2.1 现有围岩松散压力计算理论
        2.1.1 经验公式法
        2.1.2 理论计算法
    2.2 压力拱的形成与相关概念
        2.2.1 隧道开挖应力重分布
        2.2.2 压力拱的概念
        2.2.3 压力拱边界的确定
    2.3 基于数值模拟的压力拱范围研究
        2.3.1 模型假设条件
        2.3.2 模型建立
        2.3.3 计算结果分析
    2.4 不同影响因素下超大断面隧道压力拱范围研究
        2.4.1 埋深对压力拱范围的影响
        2.4.2 围岩级别对压力拱范围的影响
        2.4.3 开挖跨度对压力拱范围的影响
    2.5 深埋超大断面隧道围岩松散压力计算公式回归拟合
    2.6 小结
3 超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3.1 依托工程概况
        3.1.1 工程背景
        3.1.2 地质水文概况
    3.2 围岩强度控制准则
        3.2.1 围岩抗拉强度控制准则
        3.2.2 围岩抗剪强度控制准则
    3.3 全断面法在莲塘超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适用性研究
        3.3.1 模型假设
        3.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3.3.3 Ⅱ级围岩下全断面法的适用性分析
        3.3.4 Ⅲ级围岩下全断面法的适用性分析
        3.3.5 小结
    3.4 双侧壁导坑法与交叉中隔壁法方案比选
        3.4.1 计算模型与参数
        3.4.2 一般工法下计算结果分析
        3.4.3 改进工法下计算结果分析
        3.4.4 小结
4 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4.1 现场监测方案设计
        4.1.1 隧道变形监测
        4.1.2 钢拱架应力监测
    4.2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4.2.1 隧道周边位移分析
        4.2.2 钢拱架应力分析
        4.2.3 围岩压力分析
    4.3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超大断面公路隧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5.1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5.1.1 正交试验概念及原理
        5.1.2 正交试验分析步骤及方法
    5.2 支护参数的比选优化
        5.2.1 支护参数正交试验设计
        5.2.2 单指标下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5.2.3 单指标下支护参数优化总结
    5.3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上软下硬岩质地层中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统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浅埋大断面大跨隧道的研究现状
        1.3.2 随机节理裂隙网络的发展及在工程上的应用
        1.3.3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现状
        1.3.4 节理几何特征对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影响的研究现状
        1.3.5 软硬复合地层中城市地铁隧道的研究现状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2 上软下硬岩质地层节理裂隙网络模拟方法
    2.1 概述
    2.2 岩体结构面特点与测量方法及概率分布模型
        2.2.1 结构面的特性
        2.2.2 结构面现场统计原理与方法
        2.2.3 结构面的统计概率分布类型
        2.2.4 结构面参数统计分布特征
    2.3 复合地层中节理裂隙网络的模拟方法
        2.3.1 节理裂隙网络模拟的基本假设
        2.3.2 节理裂隙网络模拟的基本原理
    2.4 节理裂隙网络模拟步骤与离散元软件UDEC的融合
        2.4.1 节理裂隙网络模拟的基本步骤
        2.4.2 与离散元软件UDEC的融合
    2.5 实例效果演示
    2.6 本章小结
3 上软下硬岩质地层中浅埋大跨隧洞的松动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概述
    3.2 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与试验方案设计
        3.2.1 基本原理简介
        3.2.2 正交试验方法与正交试验设计
    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3.3.1 建模前的基本假设
        3.3.2 模型的建立
    3.4 基于Q法或者RMR法对隧道稳定性的判定
    3.5 隧道围岩破坏模式分析
        3.5.1 岩体地下工程中硐室深浅埋的划分标准
        3.5.2 岩体地下工程中硐室破坏模式
    3.6 隧道松动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6.1 隧道埋深对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3.6.2 风化层厚度对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3.6.3 节理倾角对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3.6.4 节理迹长对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3.6.5 节理密度对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围岩松动破坏范围统计分布特征与松动围岩压力计算
    4.1 概述
    4.2 浅埋隧道工程塌方案例的统计分析
    4.3 浅埋隧道传统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局限性
    4.4 围岩松动破坏边界的预测与松动范围的统计分析
        4.4.1 隧道围岩松动破坏边界的预测
        4.4.2 隧道围岩松动破坏范围的统计分析
    4.5 浅埋大跨隧道松动围岩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4.5.1 基于应力传递的随机网络岩体压力计算方法
        4.5.2 侧向围岩压力的解析解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案例验证
    5.1 概述
    5.2 工程概况
        5.2.1 工程地质概况
        5.2.2 车站结构概况
    5.3 工程算例验证
    5.4 各种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上软下硬岩质地层浅埋大跨隧道松动压力的统计分布特征
    6.1 概述
    6.2 松动围岩竖向压力的统计特征分析
    6.3 开挖方式对松动围岩竖向压力的分布特征影响
        6.3.1 全断面开挖形式的松动围岩竖向压力分布特征
        6.3.2 分部开挖形式对松动围岩压力的分布特征的影响
    6.4 参数分布条件下的松动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6.4.1 节理迹长分布特征对松动围岩压力分布影响
        6.4.2 节理倾角分布特征对松动围岩压力分布影响
        6.4.3 节理间距分布特征对松动围岩压力分布影响
        6.4.4 内摩擦角分布特征对松动围岩压力分布影响
        6.4.5 重度分布特征对松动围岩压力分布影响
        6.4.6 静止侧压力系数分布特征对松动围岩压力分布影响
    6.5 参数组合分布条件下的松动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6.5.1 岩体力学指标参数组合情况下松动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6.5.2 节理裂隙几何参数组合情况下松动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6.5.3 全因素组合情况下松动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程序代码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变形机理与稳定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四车道超大跨度公路隧道建设现状
        1.2.2 超大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研究现状
        1.2.3 超大跨度隧道小净距段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2.4 超大跨度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水平层状岩体破坏模式与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2.1 水平层状岩体各向异性力学参数特征
        2.1.1 室内岩样力学实验
        2.1.2 现场原位试验
    2.2 层状岩体各向异性物性指标反演
        2.2.1 岩体力学参数数值反分析
        2.2.2 隧道岩体RQD值分析
        2.2.3 层状岩体变形参数估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荷载演化与变形机制
    3.1 水平层状围岩荷载演化与变形机制
        3.1.1 Ⅲ级水平层状围岩
        3.1.2 Ⅳ级水平层状围岩
        3.1.3 Ⅴ级均质围岩
    3.2 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及承载特性
        3.2.1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3.2.2 支护结构受力特征
    3.3 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荷载演化与变形现场监测
        3.3.1 监测方案
        3.3.2 监测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施工优化与支护内力转移
    4.1 施工工法优化
        4.1.1 Ⅲ级水平层状围岩工法优化
        4.1.2 Ⅳ级水平层状围岩工法优化
        4.1.3 Ⅴ级围岩工法优化
    4.2 施工参数优化
    4.3 少分部开挖条件下大跨扁平隧道不等参支护
        4.3.1 Ⅲ级围岩不等参支护参数
        4.3.2 Ⅳ级围岩不等参支护参数
        4.3.3 Ⅴ级围岩不等参支护参数
    4.4 工法转换过程支护内力转移规律
        4.4.1 台阶法转半CD法
        4.4.2 CD法转两台阶法
        4.4.3 双侧壁导坑转CD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近接程度分区与围岩稳定性
    5.1 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围岩及中夹岩墙应力解析
        5.1.1 小净距隧道围岩应力解析
        5.1.2 中夹岩墙稳定分析
    5.2 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影响分区
        5.2.1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稳定性判据
        5.2.2 计算模型
        5.2.3 计算工况
        5.2.4 计算结果分析
    5.3 超大跨度隧道围岩及中夹岩墙稳定性模型试验
        5.3.1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5.3.2 模型试验设计及相似材料研制
        5.3.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5.3.4 模型试验方案及实施
        5.3.5 模型开挖方案
        5.3.6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大跨度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6.1 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基准
        6.1.1 国内其他大断面隧道经验
        6.1.2 隧道施工变形实测结果统计
        6.1.3 施工阶段围岩变形管理基准
    6.2 超大跨度隧道横通道开口施工控制方法
        6.2.1 车行横洞施工控制
        6.2.2 人行横洞施工控制
    6.3 超大跨度隧道浅埋小净距段控制技术
        6.3.1 施工控制技术
        6.3.2 支护参数
        6.3.3 浅埋小净距段控制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

(7)大断面隧道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稳定承载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断面隧道围岩控制机制及技术研究现状
        1.2.2 隧道拱架支护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拱架+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研究现状
        1.2.4 约束混凝土支护承载机制研究现状
        1.2.5 大断面隧道拱架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大断面隧道典型工程问题及发生机制
    2.1 大断面隧道基本力学行为
        2.1.1 大断面隧道概述
        2.1.2 大断面隧道基本力学特性
    2.2 大断面隧道典型工程问题
        2.2.1 大断面隧道围岩掉块、塌方
        2.2.2 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失稳破坏
        2.2.3 大断面隧道施工难题
    2.3 大断面隧道典型工程问题发生机制
        2.3.1 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3.2 隧道支护结构失稳破坏机制
    2.4 工程问题对策分析
        2.4.1 背景分析
        2.4.2 理念及控制体系提出
        2.4.3 施工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约束混凝土拱架节点承载机制
    3.1 套管节点纯弯承载机制研究
        3.1.1 套管节点承载理论分析
        3.1.2 套管节点纯弯承载试验
        3.1.3 结果对比分析
    3.2 装配式节点纯弯承载机制研究
        3.2.1 装配式节点承载理论分析
        3.2.2 节点纯弯承载试验
        3.2.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3 套管节点压弯承载机制研究
        3.3.1 套管节点压弯力学行为分析
        3.3.2 套管节点压弯承载试验
        3.3.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装配式节点压弯承载机制研究
        3.4.1 试验概况及方案设计
        3.4.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稳定承载机制及空间影响规律
    4.1 多心拱架平面外稳定分析方程
        4.1.1 平衡微分方程
        4.1.2 几何方程
        4.1.3 物理方程
        4.1.4 多心拱架平面外稳定分析方程
    4.2 组合拱架稳定承载特性分析
        4.2.1 模型建立
        4.2.2 单榀拱架特征值屈曲有限元分析
        4.2.3 三榀空间组合拱架特征值屈曲有限元分析
        4.2.4 不同空间布设参数影响机制研究
    4.3 不同荷载作用模式影响机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约束混凝土组合拱架稳定承载特性对比试验
    5.1 地下工程组合拱架力学性能试验系统
        5.1.1 背景分析
        5.1.2 试验系统改造研发
    5.2 组合拱架稳定承载试验方案
        5.2.1 试验目的及对象
        5.2.2 加载方案
        5.2.3 试验构件尺寸
        5.2.4 监测方案
    5.3 组合拱架稳定承载试验结果分析
        5.3.1 拱架变形破坏分析
        5.3.2 拱架稳定承载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约束混凝土初期支护结构承载机制
    6.1 约束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复合支护结构试验
        6.1.1 试验方案
        6.1.2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6.1.3 弯矩-侧向挠度曲线分析
        6.1.4 综合对比分析
    6.2 大断面隧道约束混凝土初期支护稳定承载特性研究
        6.2.1 试验目的与思路
        6.2.2 数值试验方案
        6.2.3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及现场应用
    7.1 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设备及关键装置
        7.1.1 装配式拱架安装系列设备
        7.1.2 机械化施工关键配套装置
    7.2 机械化施工关键技术及工艺流程
    7.3 拱架机械化举升力学机制研究
        7.3.1 机械施工过程力学室内模拟试验
        7.3.2 机械施工过程力学数值模拟试验
        7.3.3 拱架关键部位补强机制研究
        7.3.4 截面选型对拱架力学机制的影响规律
    7.4 现场应用
        7.4.1 工程概况
        7.4.2 现场方案实施
        7.4.3 试验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撰写科研论文
博士期间授权发明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荣誉及科研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浅埋超大跨隧道地层成拱机理及围岩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工程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浅埋超大跨隧道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经验方法在浅埋超大跨隧道围岩压力确定中的应用
        1.2.3 收敛-约束法在浅埋超大跨隧道围岩压力确定中的应用
        1.2.4 地层拱理论在浅埋超大跨隧道围岩压力确定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基于主应力偏转角特征的地层拱极限平衡模型
    2.1 Terzaghi地层拱理论及其在浅埋超大跨隧道应用中的不足
    2.2 浅埋隧道地层拱内围岩应力分布
        2.2.1 浅埋隧道数值计算试验
        2.2.2 浅埋隧道松动区内应力分布
    2.3 基于主应力偏转角分布特征的地层拱研究
        2.3.1 考虑主应力偏转的地层拱理论回顾
        2.3.2 无粘性地层改进地层拱理论推导
        2.3.3 改进地层拱理论作用下松动区应力分布
    2.4 粘性地层的改进地层拱理论
    2.5 对比验证分析
        2.5.1 改进解与数值计算对比
        2.5.2 改进解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2.6 改进方法适用性研究
    2.7 本章小结
3 地层渐进成拱效应研究
    3.1 地层渐进成拱机理
        3.1.1 地层拱发展规律
        3.1.2 浅埋隧道地层渐进成拱机理
    3.2 地层渐进成拱力学模型
        3.2.1 水平土条应力状态
        3.2.2 剪切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
        3.2.3 地层渐进成拱模型微分平衡方程建立
        3.2.4 地层拱发展过程中浅埋隧道松动土压力确定
        3.2.5 剪切面位置主应力偏转确定
    3.3 对比验证分析
    3.4 粘性地层中地层渐进成拱力学模型
    3.5 地层渐进成拱作用下的浅埋隧道覆土压力
        3.5.1 浅埋隧道初始松动压力研究
        3.5.2 剪切面达到地表时的极限变形研究
        3.5.3 随变形发展的浅埋隧道覆土压力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考虑分步施工效应及工作面三维效应的地层组合成拱作用
    4.1 地层组合成拱作用机理研究
        4.1.1 地层组合成拱作用基本假设
        4.1.2 导洞等效几何尺寸计算
    4.2 二维平面内地层组合成拱作用及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4.2.1 断面A围岩压力计算
        4.2.2 段面B围岩压力计算
        4.2.3 断面C围岩压力研究
    4.3 三维空间中地层组合成拱作用及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下北山隧道围岩力学行为
    5.1 下北山隧道地质情况概述
    5.2 下北山凝灰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岩体节理产状
        5.2.1 凝灰岩岩石力学性质
        5.2.2 下北山隧道岩体节理产状
    5.3 下北山隧道岩体分级及围岩力学性质研究
        5.3.1 下北山隧道岩体分级
        5.3.2 下北山隧道围岩力学性质研究
    5.4 下北山围岩力学行为及隧道荷载类型研究
        5.4.1 下北山围岩力学行为评估
        5.4.2 下北山隧道荷载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下北山浅埋超大跨四线高铁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6.1 下北山隧道收敛变形、土压力发展及初支受力研究
        6.1.1 下北山隧道施工设计概述
        6.1.2 下北山隧道监测布置
        6.1.3 初支收敛变形
        6.1.4 初支钢拱架受力
        6.1.5 围岩-初支接触压力
    6.2 下北山隧道地层拱发展数值反分析研究
        6.2.1 数值反分析模型
        6.2.2 下北山隧道数值反分析结果、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6.2.3 下北山浅埋超大跨隧道地层拱发展规律反演
    6.3 下北山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6.3.1 基于地层组合成拱作用的下北山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6.3.2 基于经验方法的下北山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6.4 下北山隧道围岩压力比较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经典地层拱理论总结
附录 B 下北山隧道围岩钻孔岩芯图
附录 C 下北山隧道地质信息采集及岩体分级评分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及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2 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变形失稳规律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支护结构破坏特征
    2.3 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失稳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3.1 软弱围岩力学特性研究
    3.2 隧道软弱岩体强度参数
    3.3 等效Mohr-Coulomb屈服准则
    3.4 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方案优化研究
    4.1 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方法对比分析
    4.2 岩土变形控制方法及不完全拱部效应理论
    4.3 隧道支护结构优化方案分析
    4.4 隧道优化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4.5 本章小结
5 隧道软弱围岩支护施工及现场监测分析
    5.1 隧道变形控制原理
    5.2 隧道断面尺寸及支护参数
    5.3 现场监测分析
    5.4 现场支护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富水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岩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富水隧道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依托工程概况
        1.3.1 隧道概况
        1.3.2 水文地质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线路
第二章 富水隧道掌子面失稳模式统计分析
    2.1 隧道掌子面崩塌形态统计
    2.2 影响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因素
        2.2.1 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
        2.2.2 地下水的影响
        2.2.3 地应力的影响
        2.2.4 施工方法的影响
        2.2.5 自然因素的影响
        2.2.6 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影响
    2.3 国内外隧道掌子面失稳案例
        2.3.1 掌子面塌方形态统计分析
        2.3.2 掌子面塌方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2.4 掌子面塌方室内模型试验案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水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岩样的采集和制备
        3.2.1 岩样的采集
        3.2.2 岩样钻取与加工制备
    3.3 岩样的声波测试
        3.3.1 试验设备
        3.3.2 声波测试结果
    3.4 岩样的微观结构分析试验
        3.4.1 试验原理及试验仪器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不同含水率岩样的单轴试验
        3.5.1 试验设备
        3.5.2 岩样的饱水试验
        3.5.3 单轴试验步骤
        3.5.4 试验结果分析
    3.6 岩样破坏后的分维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4.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4.2 流固耦合的有限元解法及其在ABAQUS中的实现过程
        4.2.1 流固耦合问题的偏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4.2.2 流固耦合问题在ABAQUS中的求解
    4.3 模型的建立
        4.3.1 模型的边界条件、网格划分及材料参数
        4.3.2 模型的分析步骤
    4.4 水位高度对富水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4.4.1 围岩孔隙水压力
        4.4.2 掌子面孔隙水压力
        4.4.3 围岩孔隙比
        4.4.4 掌子面孔隙比
        4.4.5 掌子面变形形态
        4.4.6 地表沉降
        4.4.7 围岩破坏形态
    4.5 支护时机对富水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4.5.1 掌子面变形形态
        4.5.2 地表沉降
        4.5.3 围岩破坏形态
    4.6 开挖进尺对富水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4.6.1 地面沉降分析
        4.6.2 掌子面塑性应变
        4.6.3 掌子面变形
    4.7 地下水动态渗流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含水量下掌子面稳定性的极限分析研究
    5.1 基于软化系数和HOEK-BROWN准则确定不同饱和度下围岩参数
        5.1.1 岩石软化系数与不同饱和度下岩石强度
        5.1.2 Hoek-Brown破坏准则
        5.1.3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抗剪强度参数等效
    5.2 不同富水程度下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原理
        5.2.1 极限分析掌子面稳定的原理
        5.2.2 虚拟支护力公式
        5.2.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稳定安全系数
    5.3 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4线车站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锚杆受力特性研究[J]. 卿伟宸,朱勇,章慧健.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05)
  • [2]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D]. 贺任凯.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大跨隧道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及其应用[D]. 罗基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超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 屈慧森.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上软下硬岩质地层中浅埋大跨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统计特征研究[D]. 陈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变形机理与稳定性控制[D]. 侯福金. 山东大学, 2019(02)
  • [7]大断面隧道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稳定承载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 孙会彬. 山东大学, 2019(02)
  • [8]浅埋超大跨隧道地层成拱机理及围岩压力研究[D]. 汪大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9]隧道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及方案优化研究[D]. 刘佳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10]富水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D]. 胡文轩.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韩家岭大跨度浅层隧道开挖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