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铲运机在会泽铅锌矿麒麟坑的综合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龙刚[1](2018)在《卸荷扰动组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性模拟研究》文中提出以会泽铅锌矿深部巷道受到开挖卸荷和爆破扰动作用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ANSYS、Tecplot,进行了开挖、动静组合作用以及真三轴加卸荷和加卸荷扰动组合作用下的模拟分析,研究了深部岩体卸荷和扰动作用下的力学演化规律,分析围岩失稳过程和破坏机理:(1)在开挖作用下,巷道肩部和斜底脚处会产生集中应力,且斜底脚的应力集中最为明显,而最大形变量位于巷道帮部,巷道的应力与形变位移在靠近开挖面时都会偏转向巷道内壁,并具有滞后性,在靠近巷道内壁围岩越近的地方位移速度大,围岩表现出松弛现象,离巷道内壁越远的区域位移速度小,围岩形变空间变小,有应力集中现象,表现出压密特征。(2)扰动作用下,随动应力峰值的增加,巷道拱肩集中应力逐渐消失,斜底脚集中应力增加,拱顶和帮部形变最大,而底部位移矢量在动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偏转,形变反而减小;应力与形变位移在靠近开挖面时都会偏转向巷道内壁,并具有滞后性;随动应力峰值增加,巷道围岩形成卸荷区、应力集中区、应力衰减区。(3)在真三轴加卸荷条件下,最大主应力主要分布在孔洞两侧,在轴向加载作用下,加载面边角处有较大的集中应力产生,且孔洞两侧壁的局部集中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逐渐远离孔洞壁面,而试件中最大形变区域在不同的加载阶段不断地发生改变,试件的塑性破坏是由右上角和右下角塑性区先后与孔洞壁塑性区贯通形成的宏观破坏,且剪应力在试件的破坏过程中占主导作用。(4)在真三轴加卸荷动力扰动条件下,集中应力主要分布于孔洞的两侧和扰动加载面四周,与仅受轴向静载作用不同,在动应力作用下,试件右上角有零碎的独立应力区域和褶皱状的应力等值线产生,当扰动应力峰值大于20MPa时,孔洞左侧壁的集中应力大于右侧壁,而系统的最大形变位于卸荷面,通过对应变能的研究发现,破坏是由逐渐增加的塑性应变能造成的。
王聚永[2](2016)在《铁山矿电动铲运机出矿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根据铁山矿实际情况,通过对柴油铲运机和电动铲运机利弊的比较,分析了应用电动铲运机的可行性。同时为了应用电动铲运机出矿,对采区变电所和底部结构进行了改造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动铲运机出矿,不但产生了显着的安全环保效益,而且经济效益也非常显着,可以为类似矿山提供有益的参考。
钟良[3](2014)在《进路式采矿法的应用前景》文中提出进路式采矿法是将巷道掘进工艺应用于矿体回采。该采矿方法能适用于稳固性较差、形态变化复杂的矿体的开采,其损失率、贫货率小。本文总结了进路式采矿法在国内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了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进路式采矿法的应用,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绿色矿山方面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严庆文,陈进,吉学文,何士林,张逵[4](2011)在《膏体—废石联合充填技术及应用》文中提出为达到较高的膏体接顶率,根据采场顶板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线安装方法。会泽矿区膏体废石充填比例约为1.411.77,空区充填率达到90%以上,成本为91.3997.74元/m3。联合充填体强度高,整体性好,能够支撑铲运机的正常行走且不会开裂下沉;围岩变形小,基本无矿石跨落。3 a废石充填量为23万m3,节约占用土地费用、提升运输费用、降低充填综合成本,经济效益达到3 585.35万元。联合充填缩短了顶板的暴露时间,减少了顶板垮塌及工伤人次,安全效益突显。
吴广宇[5](2011)在《单体液压支柱在会泽铅锌矿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家一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研究(2006BAB02A01)”为依托,主要针对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铅锌矿区1#矿体工程实际条件,运用岩体力学理论将工程地质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有机结合,对在开采会泽铅锌矿破碎不稳定矿体时液压支柱对采场的支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根据矿山目前技术装备水平和8#、1#矿体赋存条件,进行了两次液压支柱护顶上向水平分层法的采场实验。通过对实验中支柱变化及顶板相关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揭示液压支柱对金属矿山采场顶板的支护作用效果。2)对在会泽矿使用的相关设备进行总结,针对液压支柱系统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在会泽铅锌矿及其它金属矿山更好的使用液压支柱系统提供参考。3)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场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模拟,将数值模拟与实际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液压支柱使用时的特性及力学作用特点,通过对合理支护参数的探讨,解决液压支柱在会泽矿使用时的参数设定。4)通过对液压支柱在开采会泽铅锌矿高应力、高破碎倾斜中厚难采矿体时的系统总结,结合目前液压支柱在金属矿山的使用情况,探讨在更多金属矿开采中引入液压支柱作为采场支护设备的可行性。
任建平[6](2010)在《会泽铅锌矿采场爆破及临时支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浅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金属矿山正在或即将进入深部开采。但深部矿床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应力较大、岩体破碎严重、涌水量急增、地温陡升,导致提升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采矿成本大大增加,且科技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现安全经济高效开采势在必行。论文结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场爆破参数优化研究。基于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对考虑和不考虑爆破损伤两种情况下的光面爆破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岩石爆破的几种理论模型,研究光爆层对围岩的破坏以及崩落孔对光爆层的损伤,并以此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2)采场爆破参数及损伤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影响爆破效果的几个主要参数(炮孔间距、最小抵抗线和线装药密度),用ANSYS显式动力学模块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的条件下的应力、速度、位移等特性,得出不同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程度;同时就崩落孔对光爆层以及光爆层对围岩的损伤破坏、爆破对充填体和已形成顶板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3)采场临时支护参数优化。分析采场临时支护的影响因素,将煤矿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引入到“三高”软碎岩体采场临时支护;结合支柱的相关性能参数,对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临时支护参数进行设计。(4)现场工业试验及数据监测。进行岩石室内性能测试实验、光面爆破参数优化工业试验和单体液压支柱护顶采矿工业试验,观察准光面爆破效果、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状况和围岩与支柱互相作用的效果。采用正交试验对爆破参数进行设计,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处理数据,得出光面爆破的最优参数。
张庆文[7](2010)在《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自身产业流程特点,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的方法和方式的总结和归纳。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领域选择(包括产业选择、资源利用、技术开发、资本积累等),二是制度构建及实施(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而对发展模式研究,还必须涉及到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模式有效运行所需要的支撑系统。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模式发展特点有(1)目标可促进个体和整体的共同发展和进步;(2)个体通过自我特性的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3)整体和个体须具有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能力;(4)具有不断修正的、有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性;(5)模式发展是渐变发展过程,但须具有发展的前瞻性。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最佳途径。金属产业(有色和黑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作为以资源为要素的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着资源依存度大、环境损害严重、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为此,借助循环经济模式挖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集约型增长就成为金属产业的必然选择。研究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整个产业和其他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带动作用。论文以云南省金属产业为研究领域,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经济学理论、系统论、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等理论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线,深入研究了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原则及实现方式;在广泛调研云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和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和总结了云南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实践的典型模式,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构建了评价建议指标体系,提出了发展云南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云南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定义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概念;介绍对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对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特征(1C5R)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撑体系;基于资源利用模式和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对Walras—Cassel模型及Hotelling模型改进和推导,建立了金属产业物质流的平衡公式和资源配置效率模型;探讨了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机理和要素,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途径。第三章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从模式理论出发,研究了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结合金属产业的属性和特点定义了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特点和构建原则、方法;构建了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一般减量化模式和资源化模式,结合金属产业流程,构建了十种具体发展模式。第四章阐述了云南金属产业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从云南省资源禀赋分析入手,详细介绍了云南金属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技装备体系、科技创新人才‘科技进步创新和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总结了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重点总结了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铅锌、铜、锡、钢铁四大行业中典型的国有企业“驰宏模式”、“云铜模式”、“云锡模式”和“昆钢模式”以及民营企业“飞龙模式”、“越钢模式”,以期为云南省大力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提供指导。第六章为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和指标构建。基于“压力一一状态一一响应”概念模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PSR框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运用模型的评价、考核和预警三大功能对云南省1996-2005年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评价的具体建议指标。第七章为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及措施,基于发展模式的支撑系统运作机理,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项目入手,具体提出云南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措施、途径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议。
周旭[8](2009)在《水压支柱护顶大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复杂富水矿床开采关键技术开发与研究(2006BAB02A01)”为依托,主要针对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铅锌矿区8#矿体工程实际条件,运用岩体力学理论将工程地质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采场结构参数以及回采进路顶板稳定性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两步骤大进路开采水压支柱护顶新工艺,主要完成了下述工作:(1)结合水压支柱支护理论以及支柱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引入煤矿中广泛使用的临时支护设备—单体水压支柱作为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支护关键技术,结合膏体、废石干式充填方法,实现了无轨机械化安全高效开采。(2)根据矿山目前技术装备水平和8#矿体赋存条件,提出了大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水压支柱护顶两步骤回采方案,为解决深井高应力、高破碎带、高水位下回采倾斜薄至中厚矿体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3)将岩体力学理论用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进路顶板稳定性的研究,运用MAP3D边界元软件,建立并分析了8#矿体1331~1571m中段回采、支护、充填过程的三维模型,通过对开采过程中进路宽度、分层高度、支护方式、充填接顶程度和回采方式对顶板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得出了不同条件下回采进路顶板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及开采顺序方案。(4)根据单体水压支柱护顶特点,开展了小型采矿试验。采用对支柱工作状态和顶板稳定性情况的监测,揭示了采场顶板运动及变形破坏规律,研究了支柱与围岩的关系以及支柱护顶在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适应性。(5)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上向进路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工艺及其相关理论,对类似矿山开采过程的地压控制提供了科学指导。该项研究对地下矿产资源安全、经济、合理的回采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阳雨平,周旭,王贻明,任建平[9](2008)在《大进路无轨机械化联合充填连续开采新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铅锌矿深部复杂难采矿体的开采,采用水压支柱护顶联合充填连续开采新技术对传统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进行了革新。以单体水压支柱顶板支护为技术核心,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以及组合可拆式隔离墙施工技术和无轨机械化施工技术,扩大进路断面,加大废石充填量,实现了连续开采,确保采场顶板稳定,简化采矿工艺,降低采切工程量;进一步降低贫损指标,提高采矿生产能力。
周旭,阳雨平,王贻明,任建平[10](2008)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介绍了会泽铅锌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两步骤回采的工艺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并采取单体水压支柱护顶,光面爆破控顶的顶板管理方式,发展盘区机械化回采的安全高效采矿方法,最大程度减少采准工程量,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损失贫化率,充分利用和回收矿山资源。
二、电动铲运机在会泽铅锌矿麒麟坑的综合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动铲运机在会泽铅锌矿麒麟坑的综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卸荷扰动组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性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卸荷研究现状 |
1.2.2 深部岩体开挖力学研究现状 |
1.2.3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 |
1.2.4 动静组合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存在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山地质及深部开采概况 |
2.1 矿区概述 |
2.1.1 矿区概述 |
2.1.2 矿区位置及交通 |
2.2 深部8号矿体岩体工程地质条件 |
2.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2 矿区地质环境 |
2.3 开采概况 |
第三章 深部巷道开挖力学响应FLAC~(3D)数值分析 |
3.1 FLAC~(3D)软件概况 |
3.1.1 FLAC~(3D)基本原理及求解过程 |
3.1.2 FLAC~(3D)中的本构模型 |
3.2 数值模型构建 |
3.2.1 几何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
3.2.2 基本假设 |
3.2.3 材料参数确定 |
3.3 模型边界条件及初始地应力场 |
3.3.1 边界条件设置 |
3.3.2 地应力场及初始地应力场生成 |
3.4 静载开挖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
3.4.1 模型监测点布置及开挖方式 |
3.4.2 开挖应力场演化分析 |
3.4.3 开挖变形场演化分析 |
3.4.4 围岩速度时程演化分析 |
3.4.5 开挖塑性破坏演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部巷道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
4.1 FLAC~(3D)动力计算特点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4.2.2 本构模型的确定及岩石变形破坏屈服准则 |
4.2.3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
4.3 动荷载作用下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
4.3.1 动应力的传递及演化规律 |
4.3.2 动应力作用下围岩塑性区演化分布 |
4.3.3 动应力作用下形变场分析 |
4.3.4 动应力作用下速度时程演化分析 |
4.3.5 静态开挖与开挖加扰动应力作用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应力岩石加卸荷力学响应规律研究 |
5.1 基本假设和岩石力学参数 |
5.1.1 基本假设 |
5.1.2 岩石力学参数 |
5.2 真三轴加卸荷三维数值模拟 |
5.2.1 三维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
5.2.2 真三轴加卸荷数值计算方案 |
5.3 边界条件设置及岩石材料屈服准则 |
5.3.1 边界条件 |
5.3.2 岩石材料的屈服准则 |
5.4 真三轴加卸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应力场演化分析 |
5.4.2 形变场演化分析 |
5.4.3 塑性破坏演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扰动下高应力岩石力学响应研究 |
6.1 FLAC~(3D)非线性方法的特点及在动力分析上的应用 |
6.1.1 非线性方法的特点 |
6.1.2 非线性方法在动力分析上的应用 |
6.2 岩体内应力波参数及能量耗散 |
6.2.1 岩体内应力波参数 |
6.2.2 岩体在动载作用下的能量耗散 |
6.3 三维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
6.4 真三轴加卸荷动力扰动数值计算方案 |
6.5 加卸荷动力扰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5.1 不同扰动应力峰值作用下岩石应力场分析 |
6.5.2 不同扰动应力峰值作用下岩石形变场分析 |
6.5.3 不同扰动应力峰值作用下岩石塑性破坏分析 |
6.5.4 不同扰动应力峰值作用下岩石应变能演化 |
6.5.5 加卸荷与加卸荷加扰动应力作用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2)铁山矿电动铲运机出矿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概况 |
2 原出矿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2.1 废气污染 |
2.2 井下温度升高 |
2.3 噪声污染 |
2.4 安全风速超出规程 |
2.5 采矿成本压力增加 |
3 电动铲运机的选择及优缺点比较 |
4 供配电系统改造与底部结构优化 |
4.1 供配电系统改造 |
4.2 底部结构优化 |
4.3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3)进路式采矿法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进路式采矿法的发展历程 |
2. 1 探索实践期 |
2. 2 引进消化期 |
2. 2. 1 会泽铅锌矿麒麟厂矿区[1] |
2. 2. 2 云南锡业公司老厂锡矿14#—5 矿体 |
2. 2. 2 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小铁山矿 |
2. 3 创新应用期 |
2. 3. 1 焦家金矿 |
2. 3. 2 三山岛金矿 |
2. 3. 3 湖南黄金洞金矿 |
3 进路式采矿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3. 1 生产能力小 |
3. 2 作业环节多 |
3. 3 支护成本高 |
3. 4 充填成本高 |
4 进路式采矿法的应用前景 |
4. 1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
4. 2 分层充填采矿法中局部矿体破碎的区域 |
4. 3 点柱式分层充填法中替代点柱 |
4. 4 尾矿库容量受限的矿山 |
4. 5 原来采用分层崩落法的矿山 |
5 结语 |
(4)膏体—废石联合充填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膏体—废石联合充填系统 |
1.1 膏体来源及充填能力 |
(1) 充填材料。 |
(2) 膏体充填系统。 |
1.2 废石来源及充填能力 |
(1) 废石来源。 |
(2) 废石充填系统。 |
2 膏体废石联合充填工艺 |
2.1 废石充填工艺 |
2.2 膏体废石联合充填接顶工艺 |
(1) 普通采场充填接顶研究。 |
(2) 超高采场充填接顶研究。 |
3 废石—膏体联合充填效果 |
3.1 联合充填体积比例及充填效果 |
3.2 膏体废石联合充填采充比统计 |
3.3 联合充填成本分析 |
4 联合充填效益 |
4.1 联合充填的经济效益 |
4.2 联合充填的安全效益 |
5 结 论 |
(5)单体液压支柱在会泽铅锌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采场支护设备现状分析 |
1.2.1 采场支护现状 |
1.2.2 液压支柱的发展和使用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液压支柱支护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液压支柱系统的功能特点 |
2.3 支护作用原理 |
2.3.1 支柱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
2.3.2 支柱工作阻力特性曲线 |
2.3.3 支柱与围岩相互作用的三个阶段 |
2.4 液压支柱支护能力确定 |
2.4.1 单体液压支柱的等效刚度 |
2.4.2 支柱的阻力增量 |
2.4.3 最小初撑力 |
2.4.4 额定初撑力 |
2.4.5 额定支柱工作阻力 |
2.4.6 顶板稳定性常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支柱在会泽铅锌矿的应用实验 |
3.1 引言 |
3.2 开采技术条件 |
3.3 液压支柱采场实验 |
3.3.1 采矿方法概述 |
3.3.2 实验采场布置 |
3.3.3 实验采场状况 |
3.3.4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参数确定 |
3.3.5 回采工艺 |
3.4 支柱工作状态监测 |
3.4.1 监测方法 |
3.4.2 监测数据 |
3.5 监测数据分析 |
3.5.1 第一次实验数据 |
3.5.2 第二次实验数据 |
3.5.3 总结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液压支柱使用的设备改进 |
4.1 引言 |
4.2 在煤矿使用的液压支柱设备 |
4.2.1 液压支柱的主要分类 |
4.2.2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种类 |
4.2.3 DWQ系列高钛合金钢制单体液压支柱 |
4.3 在会泽矿的使用 |
4.3.1 DWQ42-150/110高钛合金钢制液压支柱 |
4.3.2 泵站 |
4.3.3 其它设备 |
4.4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4.5 设备选改进 |
4.6 使用建议 |
4.7 全章总结 |
第五章 液压支柱对采场支护的数值模拟 |
5.1 数值方法概述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
5.2.2 模型特点 |
5.3 模型分析 |
5.3.1 液压支柱支护对顶板的控制效果 |
5.3.2 不同初撑力对顶板下沉量的影响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液压支柱在金属矿的应用前景 |
6.1 引言 |
6.2 单体液压支柱的应用情况 |
6.2.1 在煤矿的使用现状 |
6.2.2 在金属矿的使用现状 |
6.2.3 应用情况总结 |
6.3 缓倾斜至倾斜矿体的开采现状 |
6.3.1 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 |
6.3.2 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 |
6.3.3 缓倾斜中厚矿体 |
6.4 前景分析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会泽铅锌矿采场爆破及临时支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爆破参数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破碎岩体临时支护研究现状 |
1.2.4 采场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场爆破参数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开采技术条件及生产现状 |
2.2.1 开采技术条件 |
2.2.2 采矿方法 |
2.2.3 采场爆破现状 |
2.3 不考虑爆破损伤的参数优化研究 |
2.3.1 岩石的坚固性系数 |
2.3.2 最小抵抗线 |
2.3.3 孔距和排距 |
2.3.4 炸药单耗 |
2.3.5 光爆层参数优化设计 |
2.4 考虑爆破损伤的参数优化研究 |
2.4.1 损伤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
2.4.2 爆破损伤范围的安全判据 |
2.4.3 崩落孔爆破对光爆层岩石的损伤研究 |
2.4.4 光面爆破在围岩中造成的损伤 |
2.4.5 损伤岩石的光面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
2.5 几种爆破方式参数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场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3.1 ANSYS/LS-DYNA简介 |
3.2 数值模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
3.3 计算模型建立 |
3.3.1 材料模型 |
3.3.2 物理模型 |
3.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各因素对光面爆破效果影响研究 |
3.4.2 崩落孔爆破对光爆层的损伤破坏分析 |
3.4.3 爆破对充填体的损伤破坏分析 |
3.4.4 爆破地震波对顶板的累积损伤破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场临时支护研究 |
4.1 概述 |
4.2 采场顶板破坏形式 |
4.2 影响采场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
4.4 采场结构参数 |
4.5 支护方式的选择 |
4.5.1 巷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
4.5.2 支护方式的选择 |
4.5.3 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特征分析 |
4.6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参数确定 |
4.6.1 顶板围岩压力计算 |
4.6.2 支柱在井下有效支撑能力的确定 |
4.6.3 支护参数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工业试验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1.1 试验采场的选择 |
5.1.2 试验采场工程地质条件 |
5.2 采场爆破参数优化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考虑爆破作用的单体液压支柱护顶采矿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采场临时支护参数 |
5.3.3 回采工艺 |
5.3.4 现场数据监测 |
5.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7)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立题意义 |
1.1.1 我国金属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
1.1.2 选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 |
1.2 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
1.2.1 国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
1.2.2 国内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
2.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
2.1.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 |
2.1.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2 基于资源经济学的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分析 |
2.2.1 基于环境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定义 |
2.2.2 资源生产过程模式 |
2.2.3 资源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
2.2.4 金属产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平衡关系 |
2.2.5 物质流平衡的均衡模型 |
2.3 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2.3.1 模型建立的假设及概念 |
2.3.2 资源配置效率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2.3.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
2.3.4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
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3.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
3.1.1 发展模式的含义 |
3.1.2 金属矿产资源的属性及物质循环的特点 |
3.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
3.2.1 具有多种效益的统一性 |
3.2.2 具有动态结构的调控性 |
3.2.3 具有广泛的应变性 |
3.2.4 具有物质技术的一体性 |
3.3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则 |
3.3.1 相宜性原则 |
3.3.2 协调性原则 |
3.3.3 可操作性原则 |
3.3.4 可持续性原则 |
3.3.5 综合效益增长原则 |
3.4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发展模式的方法 |
3.5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路径 |
3.5.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基本发展模式 |
3.5.2 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
3.6 金属产业资源减量化一般运作模式 |
3.6.1 运作模式一:进行原料、辅料的替代或质量升级 |
3.6.2 运作模式二:延伸价值链 |
3.6.3 运作模式三: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 |
3.6.4 运作模式四: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及产品寿命 |
3.6.5 运作模式五:现场循环回收利用,建立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系统 |
3.7 金属产业资源化和再利用一般运作模式 |
3.8 金属产业工业园区一般运作模式 |
3.8.1 金属产业循环价值链的构建方法 |
3.8.2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一:依托型共生网络 |
3.8.3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二:平等型共生网络 |
3.8.4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三:嵌套型共生网络 |
3.8.5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四:虚拟型共生网络 |
3.9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 |
3.9.1 地质勘探循环经济运作模式 |
3.9.2 采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
3.9.3 选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
3.9.4 采矿与选矿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
3.9.5 矿山生态修复(复垦)模式 |
3.9.6 金属产业矿区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矿业农庄模式 |
3.9.7 金属产业冶炼模式 |
3.9.8 金属化工循环经济模式 |
3.9.9 金属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冶金工业园区 |
3.9.10 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运作模式 |
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和存在问题 |
4.1 云南省矿产资源自然禀赋条件 |
4.1.1 矿集区 |
4.1.2 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基地 |
4.2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1 云南省金属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
4.2.2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装备水平 |
4.2.3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创新人才 |
4.2.4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成果 |
4.2.5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 |
4.3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4.3.1 能耗、材耗、水耗、地耗高,节约降耗任务艰巨 |
4.3.2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4.3.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频频引发地质灾害 |
5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
5.1 铅锌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1.1 驰宏模式 |
5.1.2 祥云飞龙模式 |
5.2 铜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3 锡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5 先进企业对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5.6 冶金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
5.6.1 红河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
5.6.2 红河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6.3 红河冶金工业园区运行模式 |
5.6.4 行业网络耦合 |
5.6.5 生态产业链设计 |
5.6.6 工业代谢分析 |
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和指标构建 |
6.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3 评价模型构建与计算 |
6.1.4 基于统计指标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
6.1.5 指标评价 |
6.1.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 |
6.1.7 评价等级的确定 |
6.1.8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预警功能 |
6.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建议指标 |
7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
7.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 |
7.1.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 |
7.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基本原则 |
7.2.3 发展目标 |
7.2.4 主要指标 |
7.2.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
7.2.6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
7.3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 |
7.3.1 编制规划 |
7.3.2 推进节约降耗 |
7.3.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7.3.4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
7.3.5 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
7.3.6 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
7.3.7 建立保障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 |
7.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
7.4.1 主要措施 |
7.4.2 实施步骤和发展途径 |
7.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 |
7.5.1 法律和法规 |
7.5.2 政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所作的科研工作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奖项 |
(8)水压支柱护顶大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上向进路水平分层充填法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上向进路水平分层充填法现状 |
1.2.2 上向进路水平分层充填法发展趋势 |
1.3 采场临时支护设备现状分析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压支柱支护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水压支柱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
2.2.1 水压支柱结构和功能特点 |
2.2.2 增压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
2.3 水压支柱支护理论 |
2.3.1 支柱的工作原理 |
2.3.2 支柱与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
2.3.3 支柱工作阻力特性曲线 |
2.4 工作面支护强度理论分析 |
2.4.1 支柱密度 |
2.4.2 水压支柱的等效刚度 |
2.4.3 支柱的阻力增量 |
2.4.4 最小初撑力 |
2.4.5 额定初撑力 |
2.4.6 额定支柱工作阻力 |
2.4.7 顶板稳定性常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进路水压支柱护顶回采新工艺 |
3.1 引言 |
3.2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
3.3 采矿工艺 |
3.3.1 方案特点 |
3.3.2 采场结构参数 |
3.3.3 采准工程 |
3.3.4 回采工艺 |
3.4 单体水压支柱支护方案 |
3.4.1 单体支柱顶板控制目标及原则 |
3.4.2 单体水压支柱护顶设备 |
3.4.3 支护网度及支架形式 |
3.4.4 单体支柱支设及回柱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采进路顶板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MAP3D软件介绍 |
4.3 主要研究内容 |
4.4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4.4.2 力学参数 |
4.4.3 矿区岩体构造特征 |
4.4.4 岩体质量和强度估值 |
4.5 数值模拟分析 |
4.5.1 矿床模型的建立 |
4.5.2 模拟方案 |
4.5.3 分层高度与进路宽度对进路顶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5.4 接顶程度对进路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
4.5.5 水压支柱护顶大进路回采对进路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4.5.6 回采顺序对进路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柱工作状态监测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采场布置 |
5.3 监测方法 |
5.4 监测仪器 |
5.5 水压支柱系统在试验采场使用情况分析 |
5.5.1 支柱阻力效能分析 |
5.5.2 支柱左、右柱末阻力分布 |
5.5.3 支柱适应性分析 |
5.5.4 支柱下缩量分析 |
5.5.5 顶板下沉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大进路无轨机械化联合充填连续开采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开采技术条件 |
2 大进路机械化联合充填方案 |
2.1 方案特点 |
2.2 采场结构参数 |
2.3 采准工程 |
2.4 回采工艺 |
2.4.1 凿岩 |
2.4.2 爆破 |
2.4.3 采场通风 |
2.4.4 顶板管理 |
2.4.5 采场出矿 |
2.4.6 充填工作 |
3 结 论 |
(10)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采技术条件 |
2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
2.1 采场结构参数 |
2.2 回采 |
(1) 凿岩爆破。 |
(2) 采场通风。 |
(3) 采场顶板与断层上盘围岩的支护。 |
(4) 矿石装运。 |
2.3 充填 |
2.3.1 干式充填系统 |
2.3.2 水砂充填系统 |
2.3.3 膏体充填系统 |
(1) 膏体充填材料及其配比。 |
(2) 膏体充填前的准备工作。 |
(3) 浇注人工顶 (底) 板。 |
3 存在问题 |
(1) 采场结构参数。 |
(2) 顶板管理。 |
(3) 未充分合理利用矿山现有的先进无轨机械设备。 |
4 优化研究 |
4.1 采场参数优化 |
4.2 顶板管理 |
4.2.1 水压支柱护顶技术 |
4.2.2 周边眼光面爆破技术 |
4.3 采场废石的利用 |
4.4 推广无轨机械设备 |
4.5 预计生产指标比较 |
5 结 论 |
四、电动铲运机在会泽铅锌矿麒麟坑的综合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卸荷扰动组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性模拟研究[D]. 龙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2]铁山矿电动铲运机出矿可行性研究[J]. 王聚永.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6(02)
- [3]进路式采矿法的应用前景[J]. 钟良. 云南冶金, 2014(02)
- [4]膏体—废石联合充填技术及应用[J]. 严庆文,陈进,吉学文,何士林,张逵. 现代矿业, 2011(06)
- [5]单体液压支柱在会泽铅锌矿的应用研究[D]. 吴广宇. 中南大学, 2011(01)
- [6]会泽铅锌矿采场爆破及临时支护技术应用研究[D]. 任建平. 中南大学, 2010(01)
- [7]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张庆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8]水压支柱护顶大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研究[D]. 周旭. 中南大学, 2009(04)
- [9]大进路无轨机械化联合充填连续开采新技术[J]. 阳雨平,周旭,王贻明,任建平. 金属矿山, 2008(12)
- [10]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优化研究[J]. 周旭,阳雨平,王贻明,任建平. 矿业快报,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