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论文中常用字及术语名词规范(一)(论文文献综述)
吴冰[1](2020)在《现代语言规划视角下的国语运动研究 ——以科学语言域与有声媒体语言域为范围》文中研究说明
魏星,王小辉,魏亮,杜振雷[2](2019)在《科技名词多音字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汉语中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不同的读音其含义也不尽相同。文章简述了科技名词中的多音字的研究概况,举例分析了科技名词多音字的几个成因和特点,阐明了读音规范是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明确科技名词中多音字的读音,有助于厘清含有多音字的科技名词的概念,高效准确地交流,促进规范名词的推广应用。
彭婧[3](2018)在《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侗语是侗族的传统语言,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的拼音文字。侗文自创制和试行以来,为侗族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侗族的经济、教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需求不断丰富和增长。调查当代侗族社会的语言文字需求和使用状况,总结侗文试行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侗语文教学、媒体和新闻出版的成绩和问题,有效开展侗语文规划,可以促进侗语文的现代化,使侗语文更好地为侗族群众服务。基于这一思想,本论文以侗语文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侗文方案(草案)》修订完善,侗语审音和词汇和语法规范,研制侗文正词法规则,研制侗语规范词表,以及人名地名以及新词术语规范等一系列与侗语文社会应用相关的问题,并研制了侗语文若干规范建议稿,以期推进侗语文的规范工作,促进侗语文的当代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几十年来的侗语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语文研究的成绩,指出侗语文研究中社会应用研究的严重不足。同时,还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侗族地区的标准侗语和侗文试行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文在学校教学、社会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成就,也指出了试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侗文方案(草案)》的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侗文方案》的修订建议。三、通过对现有几种侗语词典、侗文报刊杂志和电视新闻的侗文书写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侗文书写中的问题,指出了制定系统的侗文正词法规则的重要性,并吸收国内外正词法的相关理论,参照《汉语拼音正词法》等相关规则规范,提出并阐述了侗文正词法规则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思路,并拟定了《侗文正词法》建议稿。四、考虑到侗语文的现代社会应用,本文也提出了研制侗文规范词表、对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进行规范等问题,并依据《侗文方案》修订建议以及《侗文正词法》,收集整理了第一批《侗文规范词表》(建议稿)。
吴礼敬[4](2017)在《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诠释学的角度整理和描述英语世界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历史,重点关注《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以《易经》的流行英译本作为切入点,选取英语世界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三种《易经》诠释方式: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或儒教典籍的宗教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之书的哲学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或把《易经》注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本文将分析这些诠释范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诠释《易经》的具体特征以及对后续的《易经》诠释产生的影响,以期回应诠释学上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应以作者、文本还是读者为旨归的争论,同时探讨“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诠释的循环”等诠释学核心概念在经典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适用性问题。具体说来,麦格基译本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理雅各译本把《易经》看成儒教典籍,卫-贝译本把《易经》看成一部智慧之书,孔理霭、茹特等人的译本把《周易》看成西周时期的历史文献,林理璋翻译的《周易》王弼注则把《周易》看成魏晋时期的历史文献,最后司马富的《易经》诠释把《易经》当成一部全球化的经典。这些诠释范式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们也适应了各自阶段的历史需要。本文即以这些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本文共6章: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理论依据、术语说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创新点等内容。《易经》传入英语世界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因为对《易经》性质和特征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既往研究从译本评价、译文比较和易学史等不同角度切入,本研究则打算从诠释学的角度,探讨《易经》主要英译本中体现的诠释范式及其与生存时代、译者和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第2章: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以《易经》卫-贝译本的出现作为主要标志,把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分为卫-贝译本出现以前和卫-贝译本出现以后,分别介绍英语世界中有代表性的《易经》译本:卫-贝译本出现以前的主要译本有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它们分别体现了基督教文明与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间的对立和融合;卫-贝译本的产生是《易经》英译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卫礼贤力图用东方文化来补充和救济西方文明的立场,因此《易经》中的智慧和卜筮传统都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卫-贝译本后兴起的孔理霭、茹特、林理璋等人的译本则体现了把《易经》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的视角,译者特别偏重文本和时代的结合。本章简单分析了这些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举例说明不同诠释方式对《易经》卦爻辞理解和解释产生的影响。第3章: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主要讨论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分析二人的《易经》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他们的不同易学观、译本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突出麦格基把《易经》当作异教经典理解和解释时秉持的“前见”和理雅各以文王、周公的作者原意为旨归的翻译策略及影响。整体看来,麦格基和理雅各所处的19世纪正是西方文明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无论是麦格基采用比较神话学的视角把《易经》看成与基督教迥然不同的异教经典,还是理雅各采用比较宗教学的立场把《易经》当成“东方圣书”体系下的儒教典籍,他们在整体上都秉持着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优越论思想,麦格基在译本中突出中国人的“生殖器崇拜”思想和儒家的“宇宙生成论”、“宇宙周期循环说”,理雅各的译本突出经传分离的解释原则,要以自己之“意”去逆周公、文王之“志”,体现出他们在诠释《易经》之前根深蒂固的“前见”。第4章: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主要研究《易经》卫-贝译本,分析该译本在英语世界确立经典地位的原因:卫礼贤和劳乃宣的合作、卫礼贤《易经》讲座的推动、荣格对《易经》的推介、贝恩斯夫人的转译、卫德明《易经》讲座的阐发、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潮流乃至出版社的积极推动和媒体的普遍赞誉,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易经》卫-贝译本的流行。本章总结了卫-贝译本自身的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结构安排、把译文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强调《易经》的卜筮功能,然后介绍卫-贝译本在当时和以后产生的重要影响,突出诠释者和《易经》文本间的“视域融合”是新的理解和解释不断生成的条件。整体来看,《易经》从19世纪末的儒家典籍转变成20世纪中期的智慧之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文明发生的重大转变,经历“一战”和“二战”的摧残和毁灭,西方人对向来自信的机器文明、工具理性和科学崇拜产生怀疑和动摇,不少知识精英开始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向东方文明寻找借鉴和慰藉,《易经》卫-贝译本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世界的需求,因此在美国乃至欧洲掀起一股“易经热”。另一方面,卫-贝译本的独特结构,卫礼贤对《易经》作为“智慧之书”和“卜筮之书”的双重色彩的强调,荣格在序言中利用心理学上的“同时性”概念对《易经》占筮功能所作的分析,以及贝恩斯夫人流畅生动的现代英文,都为实现《易经》诠释范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第5章: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主要研究孔理霭、夏含夷、林理璋、司马富等人诠释《易经》的方式,分析英语世界采用历史主义方法诠释《易经》的内外部原因,重点介绍以孔理霭、夏含夷、茹特等人为代表的还原《周易》》本经在商周时期的历史含义和以苏德凯、林理璋等人为代表的还原不同《易经》注疏在各自所处时代语境中的历史含义这两种不同取向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以司马富为代表的把《易经》诠释和各国历史文化语境相结合的全球化的诠释方式,重点突出从文本和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出发来探寻文本原意的诠释旨趣。从根本上来说,英语世界对《易经》诠释的这种范式转变,是以新历史主义的产生和“中国中心论”思潮的兴起为背景的,是《易经》翻译和诠释领域内“回到中国”的一种具体尝试,虽然这种诠释范式的转变特征异常明显,但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下产生的《易经》译本并未像卫-贝译本一度取代理雅各译本那样取代卫-贝译本。第6章:结论,主要讨论《易经》文本产生过程中卦爻辞解释的“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认为这种“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同样体现在异文化语境中人们对《易经》的翻译和解释上。结论还总结了本文讨论的三种诠释范式中分别体现的“’照原意’或’照原样’理解”、“较好地理解”和“不一样的理解”这三种主张,指出“不一样的理解”才是《易经》在其他文化语境中接受和理解的关键,但“不一样的理解”并非不受任何制约,文本、诠释传统、后起的诠释方式、以及时间和读者,共同筛选并决定对《易经》卦爻辞的具体理解和解释。
王磊[5](2017)在《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开展,依法治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法律语言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而法律术语作为法律语言的核心,其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化是法律术语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针对异形法律术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规范化研究,并在“术语价”理论方法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解决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能够将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为推进依法治国尽一份绵薄之力。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选材、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术语价”理论的介绍。提出了异形法律术语的四个术语价群,分别是认知价群、语义价群、语用价群和功能价群。其中,认知价群又包括普通认知价、专家认知价、语形价、易识价、模因结构价五个术语价;语义价群又包括理据价、语义透明价和反义系统价三个术语价;语用价群又包括频率价、分布价、地域价、语体价和时代价五个术语价;功能价群又包括反映价、突显价和释义元语言价三个术语价。第二章是异形法律术语的共性研究。我们从共性的角度出发,基于“术语价”的理论对异形法律术语进行了表层和深层特征分析与规范。首先是表层形式特征的分析,通过对1000组异形法律术语的分析,我们将其分成了成分逆序、同音近音现象、缩略、分段相同、个别字相同、用字完全不同和综合方式七种情况;然后是深层特征分析,结合异形法律术语的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先后基于“专科语义三角”“模因论”和“语义三环”探讨了异形法律术语的命名、模因结构和语义透明度等方面的差异情况;最后在“术语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例对一般的异形法律术语进行了规范化的操作演示。第三章是异形法律术语的个类研究。针对异形法律术语中翻译异形差异的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规范。首先从正误译差、共存译差和地域译差等三个方面对异形法律术语的译差进行了分析,然后又结合“术语价”分别从正误译差、共存译差和地域译差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的操作。第四章也是异形法律术语的个类研究。首先对异形法律术语中存在的新旧差进行了分析,并在“术语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对其进行了规范化操作演示;然后又对正俗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样结合“术语价”理论对其进行了规范化操作。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检验某些异形法律术语的新称和正称是否一定比对应的旧称和俗称更适合作为主形。第五章是对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相关工作提出的一些建议。首先是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的流程,我们认为,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流程:1.术语搜集;2.分类整理、描写分析;3.确立主形、进行规范;4.征询各界意见、形成规范文件;5.构建术语数据库;6.动态维护与更新术语库。其次是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的原则,我们认为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俗成性原则、理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最后我们对异形法律术语分类规范问题以及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对法律新术语定名的指导问题谈了一些看法。最后是结语部分。首先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然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最后谈了本文研究未来的可拓展空间。
侯冬梅[6](2017)在《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对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问题进行研究。它属于现代汉字学的研究范畴,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8105字为研究对象。基于现代汉字的特点和字理分析、形素分析、汉字结构拓扑分析等有关汉字构形分析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现代汉字的直观构形理论。它是以一般系统论为基础,采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描写方法,以部件、笔画间的拓扑关系为拆分依据,来分析现代汉字构形的理论,并在拆分过程中用系统论思想防止对汉字字形拆分的随意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构建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与描写体系的理论构想。这是在直观构形理论下对现代汉字的整字、部件、笔画三级构形单位进行全面、系统描写的构形体系。在通过实验验证了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与描写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该体系来对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进行分析与描写。为了客观描述通用规范汉字的构形属性,利用数据库技术构建了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对通用规范汉字三级构形单位的属性进行特征量化分析,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我们明确了通用规范汉字的整字、部件、笔画都有严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简单来说,通用规范汉字主要有5种基本笔形、549个基础部件、8种构形模式,平均每个整字包含3个基础部件,每个基础部件包含6个笔画。具体来说,通用规范汉字整字虽然构形复杂:部件众多,层级及构形模式复杂,但规律性、倾向性明显。通用规范汉字虽然包含部件1995个,但是基础部件仅有549个,平均每个整字包含3个基础部件;合体整字虽然最多包含5个层级,但是1-3层级的合体字占优势(占95%);虽然合体整字包含472种初级构形模式、76种高级构形模式,但是只有8种高级构形模式占优势(占90%)。基础部件构形复杂:基础部件构字能力迥异,存在极值。合体字基础部件具有多功能性、多直接组合部件性、多分布层级性、多分布位置性,并且在组配合体字时会发生形变,但其规律性、倾向性明显。其中基础部件平均构字数为15个,具有组配合体字功能的基础部件占优势(占97%),合体字基础部件直接组合部件平均为20个,合体字基础部件倾向于分布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级(占93%);只有少数基础部件(占22%)组配合体字时发生形变,其中左位置和上位置是基础部件形变的敏感位置。基础部件笔画构形复杂:附笔形内部笔形的长短、走势差异难以用言语表述,笔画顺序、基本笔形和附笔形之间的变化、笔形长短、笔画空间关系、笔画方位关系等变化多端,但是具有区别基础部件形体作用的笔画特征主要是5种基本笔形、9种附笔形和笔画顺序。笔形、笔顺可以区分70%(387个)的基础部件,而剩余30%(162个)的基础部件笔形和笔画关系复杂。而且,由于汉字的笔画、部件之间组合关系的非线性,使个体汉字的构形呈现出宜于直观(观察)、难以(形式)描述、无法(准确)言传的特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但提出并验证了现代汉字直观构形理论、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与描写体系,明确了现代汉字整字、部件、笔画的构形属性,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简化字没有违背汉字的科学性,进一步界定了现代汉字学和现代词汇学的研究内容。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为汉字的构形属性提供形式化的描写方式,为非成字部件的命名提供依据,为汉字印刷字形规范提供素材,为汉字的整形提供借鉴,为简化字提供评价依据,为现代汉字教学提供帮助,为现代汉字手写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当然,本课题只是对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的专门研究,不涉及字义、字音等属性,而且在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的综合计量分析方面做得较为粗浅。在应用研究方面,仅提出了一些应用的方向和应用的构想,它们都尚未经过实践的验证,尚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兵[7](2016)在《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文中提出术语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理论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术语学研究呈现出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内部出现了诸如计算术语学、社会术语学、文本术语学、术语学交际理论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等新的研究方向。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术语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至20世纪末已出现了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和捷克布拉格术语学派,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研究方向和北欧术语学研究方向等。我国术语学研究相对来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国外术语学理论引介与评述和国内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从历时角度看,我国的术语学研究正沿着“引介”、“结合”与“创新”的路径发展。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概念的符号指称,每个科学领域或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术语存在的价值在于传播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跨语际传播和交流尤为重要。目前,汉语中除了本土已有的术语外,其余大部分术语主要从英语翻译引介而来。关于英语术语的引介研究主要涉及到术语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术语翻译标准及译名规范化的研究。总的来讲,这些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及全面的协调性。虽然我国译名审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仍然存在术语定名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局面。本文着重解决当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术语误译、术语译名同实异名现象、异实同名现象、英语缩略术语汉语定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及术语定名后的推广与应用等实践性问题。本文旨在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误译术语的定名问题。术语误译违背了术语的科学性原则,减少术语误译是当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由于常常将实质上并不等价的英汉术语视为等价术语,或按照术语的字面意义进行概念转换,或者对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理解错误或理解不透彻而造成术语误译。术语误译的种种情况可归结为对原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违背了术语学研究中概念先于术语的原则。针对术语误译现象,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原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基础上,更新旧译名,完善欠妥译名,纠正错误译名,使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应适当兼顾约定俗成原则。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术语(能指)与概念(所指)之间的单参照性关系决定了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或某一特定学科的分支学科内术语具有单义性。然而,术语的单义性原理在术语实践中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尤其表现为表达同一概念的源语术语在译语中有多个译名形式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造成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不统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翻译主体作为理解者的认知水平、不同翻译方法的选取、概念特征的多维性以及地域差异引起的。减少术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是术语标准化,也是外来术语定名规范化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确定正名与异名、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加强地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不同标准术语定名工作和研究的协作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减少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异实同名现象。术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多义术语和同音异义术语违背了术语的单义性原则。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称谓不同概念且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以及英语中的相对同义术语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定名为同一汉语术语是造成术语异实同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异实同名术语定名的策略: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定名应根据不同专业领域或学科范围表达的概念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内应根据汉语中表达的不同概念分别定名:表达不同概念且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在同一专业领域里应分别定名;英语相对同义术语应根据语义差异分别定名;正确把握术语元素的多义现象有助于术语的准确定名。本文旨在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问题。相对来讲,英语缩略术语的表意性较为抽象,不利于术语的推广及其承载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如何在把握英语缩略术语的形式特点、语义内容及所表达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汉语定名是我国目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本文分别针对由截干法、首字母缩略法和拼缀法构成的不同形式的英语缩略术语提出了不同的定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名的优选序列,即音义完美融合的定名>全义定名>形义定名/音义定名>全音定名>全形定名。在探讨如何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语体学、语言学、美学和社会文化学几个视角阐述了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从翻译学来讲,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遵循极似标准,具体体现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层面;语体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除了应遵循单义性、科学性外,还应遵循专业性、准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标准;语言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用字规范、造字规范、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性,使定名具有理据性:美学上,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在准确反映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具有听觉美、视觉美和意象美:社会文化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受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等语言外因素的制约。本文最后针对某些公共文化领域规范使用术语意识不强或滥用术语等现象,提出了应从加强政府部门的干预与主导职能、加大媒体的宣传与引导力度以及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三个方面来解决术语,尤其英语术语汉语定名推广运用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开放性的。如何建立华语圈的术语关联,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加强术语管理,对外来术语作动态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如何加强译者术语能力的培养,减少术语定名的混乱现象,从而提高术语工作效率等都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韩扬文[8](2016)在《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文中提出玄思作为一种极为精微幽深的思维形态,其道说方式与本体论所倚重的概念建树、逻辑推演及抽象思维有很大差异。尽管玄思微妙深湛,但它亦非恒久静默,不可道说,玄思能够通过一些灵动的语言形式开显出来。追问玄思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及古典诗歌中的表诠,将之主要收摄于玄学蔚兴、玄言诗风靡天下的魏晋时期无疑是一个上佳之选。本文所论玄思的开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玄”之本义与玄思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源头,及其在先秦时期的玄典中所建立起的抒义范式。“玄”义项纷纭,其中既包含着抒义性的思维,也渐渐演化出本体论的倾向。由于其义项的复杂性,后世衍生出种种对于“玄”的不同解会。但具有抒义性的玄思是更为本源性的。《老子》中具有抒义性的对消,具有运作性的动词及连续展开的让度式追问;《庄子》在卮言、寓言、重言中所展现的种种开境方式,皆对于玄思之抒义做出了基调性的示范。第二,“玄”之义项的分流与魏晋玄学之间的关系。本体论意义的“玄”进入玄学以后发展为辨名析理的思想方法,发展为崇有或贵无的单一倾向,发展为树立层层名相的《言尽意论》;而抒义形态的“玄”进入玄学以后发展为清谈中的当机性道说,发展为向秀、郭象《庄子注》中“迹冥”、“独化”的有无双遣之论,发展为荀粲、王弼的言不尽意论等。何晏、王弼等魏晋玄学家的思想中,同时含有以上两种相互冲突的论断,他们笔下的“无”或“玄”,有时是本体化的,有时则是境域化的。第三,“玄”之义项的分流进入魏晋诗歌以后所形成的诗歌形态之分际。本体论意义的“玄”与本体论形态的哲理发展为此期以孙绰、许询、支遁等为代表的玄言诗;而抒义论形态的“玄”与缘化的玄理不仅影响着嵇康、阮籍、陶渊明等思想家极其玄化的人生;且显示为呈现本真之境域的玄态诗。但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东晋玄言诗人们除了写作直陈哲理的作品以外,同时也创作了一些趋于玄态的诗歌作品。魏晋玄学的驳杂最大程度地体现在东晋诗人的身上,他们既接受了本体论思想,同时也部分接受了玄化的抒义方式。玄言诗的两种形态——概念的玄言诗和域发的玄态诗在东晋时期实际乃是并行于世的,它们在出现顺序上没有绝对的分际和次第性的关联。魏晋玄态诗的顶峰出现在陶渊明手中,他在诗中巧妙示例了种种合于玄思的抒义方式,如显示本真之象的方式,层层遣荡的方式,往复反顾进而寻求中道的方式等,这使他的诗得以在缘化的境域中即现象即本体地开显微妙的玄思。而作为后世对于玄言诗或玄态诗的应和,王维对于玄态诗作出了玄化的回应,而苏轼诗则多半对于玄言诗做出了知性的应和。则对于“玄”的不同解会,其实一直在幽暗中影响或护持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以“玄”命名的学术和诗歌中,有的取用了“玄”趋于本体的义项,而其中的另一部分则对于“玄”缘化的本义做出了微妙的呼应。至于此中何种形态是更“玄”的,更本源的,这一问题应当引起玄学研究者及玄言诗研究者的深思。
张琼[9](2016)在《海峡两岸汉字部首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部首是指“某些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该部件在依据字形结构确定的含有相同部件的字类中位于首位,在辞书和字集用于汉字的排序和检索。东汉许慎首创部首法,将《说文解字》中的9353个汉字按照540个表意偏旁分类编排,使得数以万计的汉字“分别部居”。后世字典辞书深受其影响,部首法也历经更迭,先后出现过《字林》540部、《玉篇》542部、《龙龛手鉴》242部、《类篇》540部、《篇海》444部、《字汇》214部、《正字通》214部、《康熙字典》214部等各类部首法。到了近代,由于时空的阻隔和其他—些因素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地区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尤其是在部首法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大陆地区通过采取制定法律以及颁布《简化字总表》《汉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等一系列文件之类的措施,确立了大陆的语言文字规范,使得后来出版的语文辞书有据可依。台湾地区致力于强化繁体字的绝对地位,先后出台了《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罕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异体字表》等来规范标准字形。在部首法方面,除了编订了一个《部首手册》外,再无其他标准统一的规范,岛内各语文辞书依然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名称和编排方法。2012年6月,海峡两岸合作编撰的《两岸常用词典》正式出版。笔者以此为契机,探讨了两岸部首法在立部、归部和条目编排等方面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两岸部首法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都是以《说文解字》的540部为宗发展而来的,且两岸部首法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都在逐步向据形归部的道路上迈进,只不过大陆地区前进得较快,而台湾地区刚刚“起步”而已。我们相信,随着两岸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加强,部首法也必将走向统一。
李海英[10](2015)在《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发展为全球在地化、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和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语言已成为国家实力的指标,语言问题被安全化,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规划的战略意义愈加凸显。在中国,受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等因素影响,言语社区加速复杂化,产生语言认同困惑和母语能力下滑等问题:自媒体时代的全民“语言狂欢”造成了语言生活的种种乱象。此种背景下,《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确立了至2020年“国家语言实力显着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的规划目标,包含了可量化的综合国力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和非可量化的语言生态管理目标——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这是当前语言地位规划的具体化,同时需要科学设计、优化本体规划系统。因此,本文拟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角度,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本体规划进行发展趋势研究。论文首先进行理论建构,论述本体规划内容的组成部分和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构成要素;再以此为分析框架,基于所建“当代本体规划信息库”,分三个阶段描写本体规划实践;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论述当代本体规划的演进特点和趋势走向,并结合本体规划调查分析其现存主要缺弊;最后提出对本体规划发展的思考结论。语言规划是在语言意识的影响下,基于言语社区的语言实践形成的,语言意识、语言实践和语言规划分别构成语言规划系统的理论板块、实践板块和政策-管理板块,三者互动构成语言规划形成的基本机制。但语言意识并非直接、而是通过语言规划观间接影响本体规划;语言舆情则集中反映了语言实践。因此本文确立语言规划观、语言舆情和本体规划为从形成机制视角考查本体规划的三条主线。本体规划居于语言规划系统的核心地位,具有“固本强体”的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政策规划和培育规划两个部分,政策规划有语言、副语言和领域语言三个规范化版块,培育规划包括语言净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个方向;在语言舆情的促动下,当代本体规划经历了分别以语言规范化、语言标准化与信息化、柔性语言规范建设为主的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体系雏成,第二阶段成果规模化,第三阶段规划理念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当代语言规划经历了从“问题观”到“资源观”,再到“服务观”两次转向,规划观的转变对本体规划的内容、标准和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国社区本体规划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建立了语言规范化三级体系新模型:宏观层面首创语言生活状况发布制度、定期报告社区语言生活状况;中观层面丰富了语言规范系统的层次,提出新的语言规范类型“软性规范”;微观层面则尝试在具体规范中使用“推荐性标准”。政策规划部分,规范成果数量排序为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但是语言规范、标准同项更新、升级的比率较大;副语言规范集中于本体规划第一阶段;领域规范自第二阶段呈上升趋势,涉域广泛,但尚未成系统,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体现出实用性和即时性。培育规划显性和隐性形式并存,显性规划逐渐增加;语言净化贯穿规划历程始终,显性规划以“内外标准”类为主;语言现代化线索清晰:词汇现代化过程中,新词语筛选、提取形成三级进阶模式,语体现代化体现为稳定的自上而下模式,术语规划则是科技名词审定和术语工作规范化两条线索并行;语言国际化发展历经了确立中文国际地位、使《汉语拼音方案》提升为国际拼写标准和参与汉字信息技术编码国际标准建设等三个阶段。现有本体规划的主要缺弊体现在本体规划的内外缺环、内容失衡和施行效果不足三个方面。主要缺环表现在本体规划与地位、习得规划有所脱节,对应的声望规划缺失。内容失衡在于:培育规划的弱势不利于政策规划更新和落实;领域语言规范化薄弱,无法满足语言生活诉求;语言文字各要素规划不均衡,语法规范从严苛到淡化,词汇规范覆盖不全;语言净化规划不力。施行效果不足的典型表现是规划成果社会闻知度低,对语言的“脏俗化”缺少控制,并且忽略了“对语言规范的规律性违反”现象。基于语言舆情的综合特征,论文提出本体规划的优化和发展应从明确新的语言规划观、优化本体规划系统和提高本体规划效应三方面进行:母语规划观有利于维护国家语言和文化安全,有助于统摄语言规划系统,培养语言情感,提高本体规划认同;明确语言规划服务观才能为社会提供基础语言服务和契合语言服务发展,具体做法包括丰富其内涵,区分不同层面的服务功能,并在实践中落实服务观,将“语言服务”管理纳入语委工作日程等。优化系统的前提是遵循系统规划和区域规划原则,避免脱节和规划浪费,进行社区和分层规划;重心则在于设计均衡的政策规划内容,包括:加强领域语言规范化,开拓国际化规划视野,形成语言净化、现代化的动态机制,重建词汇和语法规范,更新词汇、语法规范模式。提高本体规划效应受多重因素制约,但重在创新,因此论文提出充分分析言语社区语言设施的优劣势、从规范“语言”转向规范“言语”和尝试借用“信噪比”理论等观点。全文共分十章:绪论部分介绍、说明研究背景与意义、材料与思路以及所用理论与方法,同时进行概念界定和分类,完成部分理论论述;第二章为研究现状综述,梳理文献,提出研究不足;第三章论述语言规划的形成机制,完成理论构建;第四、五、六章为当代本体规划的分阶段共时描写,结合语言舆情分版块描写、分析本体规划内容;第七章是本体规划发展趋势分析,结合语言规划观的变化,进行量化统计和理论分析;第八章结合本体规划调查,论述当代本体规划的主要缺弊问题;第九章分析自媒体背景,基于前述研究发现,提出优化、发展本体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设想;第十章为结语,总述主要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及展望。
二、医学论文中常用字及术语名词规范(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论文中常用字及术语名词规范(一)(论文提纲范文)
(2)科技名词多音字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 科技名词中的多音字 |
二 科技名词多音字研究概况 |
三 读音规范是科技名词规范的重要内容 |
四 科技名词多音字的成因 |
1. 传统音与今音并存 |
2. 文白异读 |
3. 字形字音的分化与演变 |
4. 用原有汉字字形表达新科技概念音义 |
五 科技名词多音字的特点 |
1. 读音具有理据性 |
2. 部分读音较为生僻 |
3. 专业性 |
4. 读音不易确定 |
六 结 语 |
(3)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侗语文研究综述 |
1.1.1 侗语研究概述 |
1.1.2 侗文研究概述 |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侗族人文概述及侗语使用情况 |
1.2.1 侗族人文历史概述 |
1.2.2 侗语使用情况 |
1.3 侗语文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
1.3.1 侗语文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3.2 侗语文规范的可行性 |
1.3.3 侗语文规范的内容 |
1.4 本文内容结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4.1 内容结构 |
1.4.2 基本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侗族语言调查及侗文创制与试行 |
2.1 建国初期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及文字创制 |
2.1.1 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 |
2.1.2 新创民族文字 |
2.2 侗语调查及侗文创制 |
2.2.1 侗语调查 |
2.2.2 侗文的创制 |
2.3 侗文的推行和使用 |
2.3.1 侗文创制初期的试行 |
2.3.2 “文革”后的恢复推行 |
2.3.3 近二十年的社会使用 |
第三章 侗语的规范问题 |
3.1 侗语特点概述 |
3.1.1 语音特点 |
3.1.2 词汇特点 |
3.1.3 语法特点 |
3.2 侗语的方言划分和方言比较 |
3.2.1 侗语的方言划分 |
3.2.2 侗语方言比较 |
3.3 语音规范 |
3.3.1 侗语的标准音 |
3.3.2 侗语的语音规范 |
3.4 词汇规范 |
3.4.1 词汇规范的原则 |
3.4.2 方言词的规范 |
3.4.3 新借词的规范 |
3.5 语法规范 |
3.5.1 语序 |
3.5.2 词的重叠 |
3.5.3 量词表示法 |
第四章 《侗文方案(草案)》的问题及改进 |
4.1 《侗文方案(草案)》及其特点 |
4.1.1 《侗文方案(草案)》的诞生 |
4.1.2 《侗文方案(草案)》简介 |
4.1.3 《侗文方案(草案)》特点 |
4.2 《侗文方案(草案)》存在的问题 |
4.2.1 字母名称及读音问题 |
4.2.2 方言声母的缺失问题 |
4.2.3 长短音的字母配置问题 |
4.2.4 声调的表示问题 |
4.2.5 借词拼写和标调问题 |
4.2.6 分词连写问题 |
4.2.7 其他问题 |
4.3 《侗文方案(草案)》的修订 |
4.3.1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原则 |
4.3.2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建议 |
第五章 侗文正词法及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1 正词法相关理论 |
5.1.1 正词法的提出 |
5.1.2 国外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3 国内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4 参考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
5.2 侗文正词法规则的研制 |
5.2.1 研制正词法的重要性 |
5.2.2 研制《侗文正词法》的相关问题 |
5.2.3 《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 |
5.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3.1 规范词表研制的必要性 |
5.3.2 研制《侗文规范词表》的原则和要求 |
5.3.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第六章 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的规范 |
6.1 侗文人名地名的规范 |
6.1.1 侗文人名的规范 |
6.1.2 侗文地名的规范 |
6.2 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1 侗语新词术语的借用方式 |
6.2.2 侗语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3 对侗语新词术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侗文方案(草案)》 |
附录2 :《侗文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3 :《侗文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
附录4 :《侗文规范词表》(第一批) |
附录5 :《侗文新词术语表》(第一批) |
附录6 :《侗文族名人名表》(第一批) |
附录7 :《侗文地名表》(第一批) |
附录8 :侗族分布及侗语图 |
附录9 :侗族语言文字大事记 |
附录10 :侗文分词连写示例样本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理论依据 |
1.1.3 术语说明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译本评析 |
1.2.2 译本或译文比较 |
1.2.3 易学西传史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 |
2.1 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概述 |
2.1.1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前 |
2.1.2 《易经》卫-贝译本 |
2.1.3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后 |
2.2 《易经》英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 |
2.2.1 儒教典籍 |
2.2.2 智慧之书 |
2.2.3 占筮手册 |
2.2.4 历史文献 |
2.2.5 心理学视角 |
2.2.6 女性主义视角 |
2.3 不同诠释方式对卦爻辞译文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 |
3.1 麦格基理解的《易经》:异教经典 |
3.1.1 麦格基译本产生的背景 |
3.1.2 麦格基对《易经》的理解 |
3.1.3 麦格基译本的特征 |
3.1.4 麦格基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前见” |
3.2 理雅各理解的《易经》译本:儒教典籍 |
3.2.1 理雅各译本产生的背景 |
3.2.2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特征 |
3.2.3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影响 |
3.2.4 理解和解释作者之意:理雅各诠释《易经》的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 |
4.1 卫-贝译本经典地位的确立 |
4.1.1 卫礼贤的《易经》德译本及《易经》系列讲座 |
4.1.2 荣格对卫礼贤《易经》译本的运用及评价 |
4.1.3 贝恩斯夫人和她的英文转译本《易经》 |
4.1.4 卫德明《易经》系列讲座的推动 |
4.1.5 美国反文化潮流的兴起与《易经》卫-贝译本地位的最终确立 |
4.2 卫-贝译本的主要特征 |
4.2.1 结构安排独特,经、传同样重视 |
4.2.2 剥离历史语境,融合中西智慧 |
4.2.3 重视卜筮功能,强调实用色彩 |
4.3 卫-贝译本的影响 |
4.4 诠释者与《易经》文本的“视域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 |
5.1 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产生的背景 |
5.1.1 外部因素 |
5.1.2 内部因素 |
5.2 《周易》作为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 |
5.2.1 孔理霭的《易经》诠释 |
5.2.2 夏含夷的《周易》诠释 |
5.2.3 茹特、高厦克、玛格丽特等人的《周易》诠释 |
5.3 《易经》作为具体时期的历史材料 |
5.3.1 苏德凯等人的《易经》诠释 |
5.3.2 林理璋的《易经》诠释 |
5.3.3 韩子奇的易学研究 |
5.4 《易经》作为融合世界文化的历史文本 |
5.4.1 卫德明、哈克尔等人的易学研究 |
5.4.2 司马富的易学研究 |
5.5 文本原意:从文本和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综述 |
(一)术语及其规范化相关研究综述 |
1.“术语”界定 |
2.规范化与标准化 |
3.术语规范化研究综述 |
(二)法律术语及其规范化相关研究综述 |
1.法律术语的界定 |
2.法律术语规范化研究综述 |
3.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相关研究综述 |
(三)“词价”及“术语价”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四)已有研究的薄弱之处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选材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方法 |
(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相结合 |
(五)语料库辅助研究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异形法律术语的术语价 |
一、异形法律术语的认知价群 |
(一)普通认知价 |
(二)专家认知价 |
(三)语形价 |
(四)易识价 |
(五)模因结构价 |
二、异形法律术语的语义价群 |
(一)理据价 |
(二)语义透明价 |
(三)反义系统价 |
三、异形法律术语的语用价群 |
(一)频率价 |
(二)分布价 |
(三)地域价 |
(四)语体价 |
(五)时代价 |
四、异形法律术语的功能价群 |
(一)反映价 |
(二)突显价 |
(三)释义元语言价 |
第二章 共性研究:异形法律术语表层和深层特征分析及其规范化 |
一、异形法律术语表层形式特征分析 |
(一)成分逆序 |
(二)同音、近音现象 |
(三)缩略 |
(四)分段相同 |
(五)个别字相同 |
(六)用字完全不同 |
(七)综合方式 |
二、异形法律术语的深层特征分析 |
(一)异形法律术语的命名差异 |
1.关注角度的不同 |
2.突显与隐藏的不同 |
3.同义替换 |
(二)异形法律术语的模因结构 |
1.种差+属的定中式偏正模因 |
2.同词素的词族模因 |
(三)异形法律术语的语义透明度 |
1.外环:语义透明 |
2.中环:语义半透明 |
3.内环:语义完全模糊 |
三、基于“术语价”理论的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 |
四、小结 |
第三章 个类研究一:异形法律术语的译差分析及其规范化 |
一、异形法律术语的译差分析 |
(一)异形法律术语的正误译差 |
(二)异形法律术语的共存译差 |
(三)异形法律术语的地域译差 |
二、基于“术语价”理论的异形法律术语译差的规范化 |
(一)正误译差的译名统一及其规范化 |
(二)共存译差的译名统一及其规范化 |
(三)地域译差的译名统一及其规范化 |
三、小结 |
第四章 个类研究二:异形法律术语新旧差、正俗差的分析及其规范化 |
一、异形法律术语新旧差的分析及其规范验证 |
(一)异形法律术语新旧差的分析 |
(二)基于“术语价”理论的异形法律术语新旧差的规范验证 |
二、基于“术语价”理论的异形法律术语正俗差分析及其规范化 |
(一)异形法律术语的正俗差分析 |
(二)基于“术语价”理论的异形法律术语正俗差的规范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建议 |
一、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流程 |
(一)术语搜集 |
(二)分类整理、描写分析 |
(三)确立主形、进行规范 |
(四)征询各界意见、形成规范文件 |
(五)构建术语数据库 |
(六)动态维护与更新术语库 |
二、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原则 |
(一)俗成性原则 |
(二)理据性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四)简明性原则 |
三、异形法律术语分类规范问题 |
(一)一般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 |
(二)新旧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 |
(三)正俗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 |
(四)翻译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 |
(五)地域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 |
四、异形法律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对法律新术语定名的指导 |
五、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及未来可拓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两种异形的异形法律术语对照表 |
附录B:多种异形的异形法律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范围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范围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有研究成果 |
1.2.2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汉字直观构形体系的构建 |
2.1 现有汉字构形理论与构形体系 |
2.1.1 现有国家规范对汉字字形认识的分歧 |
2.1.2 现有汉字构形理论与构形体系概观 |
2.2 现代汉字直观构形理论的提出 |
2.2.1 理论假设 |
2.2.2 理论内涵 |
2.2.3 理论基础 |
2.2.4 拆分依据 |
2.2.5 描写方法 |
2.3 现代汉字直观构形理论提出的理据 |
2.3.1 汉字构形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
2.3.2 从字理角度分析现代汉字字形的缺陷 |
2.3.3 现代汉字的特殊性 |
2.3.4 流俗文字学纯字形的现代汉字解构 |
2.4 现代汉字直观构形分析体系的构建 |
2.4.1 构建的目的 |
2.4.2 体系的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的描写 |
3.1 现代汉字部件的拆分 |
3.1.1 部件的界定 |
3.1.2 部件和偏旁的区分 |
3.1.3 部件拆分的依据 |
3.1.4 部件拆分的原则 |
3.1.5 部件拆分的下限 |
3.1.6 部件的判定 |
3.1.7 部件的分类 |
3.2 现代汉字笔画的拆分 |
3.2.1 笔画的界定 |
3.2.2 基本笔形与从属笔形 |
3.2.3 笔画拆分的依据 |
3.2.4 笔画拆分的方法 |
3.2.5 笔画拆分的步骤 |
3.3 《通用规范汉字表》整字构形属性的描写 |
3.3.1 《字表》的独体字和合体字 |
3.3.2 《字表》的基础部件 |
3.3.3 《字表》合体字的部件组合 |
3.3.4 《字表》合体字的部件层级 |
3.3.5 《字表》合体字的生成过程 |
3.3.6 《字表》合体字的构形模式 |
3.4 《通用规范汉字表》部件构形属性的描写 |
3.4.1《字表》基础部件的构字 |
3.4.2 《字表》基础部件的功能 |
3.4.3 《字表》基础部件的分布 |
3.5《通用规范汉字表》笔画构形属性的描写 |
3.5.1 《字表》基础部件的笔画 |
3.5.2 《字表》笔画的组合特点 |
3.5.3 《字表》笔画的笔形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库的建设 |
4.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数据库的类型 |
4.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4.1.2 数据库类型 |
4.1.3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库的构建思路 |
4.2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
4.2.1 关系式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4.2.2 关系式数据库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 |
4.2.3 关系的性质 |
4.2.4 Access“构形数据库”的表设计 |
4.3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的入库 |
4.3.1 汉字字符库设计 |
4.3.2 整字生成过程信息的抽取 |
4.3.3 部件构字信息的抽取 |
4.4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数据库 |
4.4.1 构形属性数据库“表”属性的补充与修正 |
4.4.2 “Chaifen”表及其分量说明 |
4.4.3 “Zhengzigouxing”表及其分量说明 |
4.4.4 “Bujiangouxing”表及其分量说明 |
4.4.5 “Strokegouxing”表及其分量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的计量分析 |
5.1 通用规范汉字整字构形属性的定量分析 |
5.1.1 通用规范汉字的独体字与合体字 |
5.1.2 通用规范汉字整字组合特点的定量分析 |
5.1.3 通用规范汉字整字部件层级的定量分析 |
5.1.4 通用规范汉字整字构形模式的定量分析 |
5.1.5 通用规范汉字整字的构形属性 |
5.2 通用规范汉字部件构形属性的定量分析 |
5.2.1 通用规范汉字基础部件构字的定量分析 |
5.2.2 通用规范汉字基础部件功能的定量分析 |
5.2.3 通用规范汉字直接组合部件的定量分析 |
5.2.4 通用规范汉字基础部件分布层级的定量分析 |
5.2.5 通用规范汉字基础部件分布位置的定量分析 |
5.2.6 通用规范汉字形变基础部件的定量分析 |
5.2.7 通用规范汉字合体字基础部件构形属性的综合计量分析 |
5.2.8 通用规范汉字部件的构形属性 |
5.3 通用规范汉字笔画构形属性的定量分析 |
5.3.1 通用规范汉字基础部件笔形分布的定量分析 |
5.3.2 通用规范汉字重码笔顺的定量分析 |
5.3.3 通用规范汉字笔画构形属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6.1 研究的意义 |
6.1.1 提出并验证了纯粹的汉字字形分析理论 |
6.1.2 提出并验证了现代汉字的直观构形描写体系 |
6.1.3 明确了现代汉字整字、部件、笔画的构形属性 |
6.1.4 证明了简化字没有违背汉字的科学性 |
6.1.5 界定了现代汉字学和现代词汇学的研究内容 |
6.2 研究的价值 |
6.2.1 为汉字的构形属性提供了描写方式 |
6.2.2 为非成字部件的命名提供依据 |
6.2.3 为汉字印刷字形的规范提供素材 |
6.2.4 为汉字的整形提供借鉴 |
6.2.5 为简化字的评价提供依据 |
6.2.6 为现代汉字的教学提供帮助 |
6.2.7 为现代汉字手写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通用规范汉字合体字直观构形树图(节选) |
附录二: 数据库新造字符区位码查询表 |
附录三: 通用规范汉字部件表 |
附录四: 基础部件的直接组合部件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价值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术语定名的研究历程 |
2.1 术语的界定 |
2.2 术语学的学科性质 |
2.2.1 学科综合性 |
2.2.2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2.2.3 术语学内部的研究方向 |
2.3 国外术语学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术语学发展史 |
2.3.2 国外术语学派 |
2.4 国内术语学研究 |
2.4.1 国外术语学理论的引介与评述 |
2.4.2 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2.4.3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概述 |
2.5 我国术语译名审定的历史钩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误译术语的定名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与术语定名相关的核心概念 |
3.1.2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 |
3.1.3 概念之概念 |
3.2 术语误译分析 |
3.2.1 假等义术语 |
3.2.2 误读造成的术语误译 |
3.2.3 字面翻译造成的术语误译 |
3.3 误译术语的定名 |
3.3.1 更新旧术语译名 |
3.3.2 完善翻译欠妥译名 |
3.3.3 纠正错误译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辞书、期刊中的术语同实异名现象 |
4.3 术语同实异名现象溯源 |
4.3.1 翻译主体 |
4.3.2 翻译方法 |
4.3.3 概念特征的多维性 |
4.3.4 地域差异 |
4.4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 |
4.4.1 确定正名与异名 |
4.4.2 学科协调 |
4.4.3 地域协作 |
4.4.4 术语标准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术语译名的异实同名现象 |
5.3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 |
5.3.1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定名 |
5.3.2 分离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异实同名术语 |
5.3.3 识别异实同名的术语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缩略术语的定名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英语缩略术语的构成方式 |
6.2.1 截干法 |
6.2.2 首字母缩略法 |
6.2.3 拼缀法 |
6.3 英语缩略术语的特点 |
6.3.1 形式的简洁性 |
6.3.2 语义的多义性 |
6.3.3 语用的广泛性 |
6.4 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 |
6.4.1 截干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2 首字母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3 拼缀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5 缩略术语定名的优选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标准研究 |
7.1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翻译标准 |
7.1.1 从多元翻译标准到一元翻译标准 |
7.1.2 术语翻译的“极似”标准 |
7.2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专业标准 |
7.2.1 专业性 |
7.2.2 准确性 |
7.2.3 系统性 |
7.2.4 简洁性 |
7.3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呈现标准 |
7.3.1 定名的用字规范 |
7.3.2 定名的造字规范 |
7.3.3 定名的理据性 |
7.4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美学标准 |
7.4.1 定名的音韵美 |
7.4.2 定名的形态美 |
7.4.3 定名的意蕴美 |
7.5 定名的社会文化学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推广与运用 |
8.1 我国术语推广运用的现状 |
8.2 术语规范使用的措施 |
8.2.1 行政干预与主导 |
8.2.2 媒体宣传与引导 |
8.2.3 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 |
8.3 字母词形式术语的使用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9.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思路与方法 |
五、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先秦玄思——“玄”的本义与玄典抒义方法论 |
第一节 “玄”义考释 |
一、“玄”之初义蠡测——敛藏之“玄”与互构之“玄” |
二、“玄”之变义——定相之“玄”与本体之“玄” |
第二节 《老子》抒义方法论:“玄之又玄”的源泉之态 |
一、论作为《老子》核心抒义字的“玄” |
二、对消、动态与追问——《老子》解“玄”的抒义方法 |
三、从“生于有,生于无”到“有生于无”——解《老》的两种理路 |
第三节 《庄子》抒义方法论:开权显实的域化之言 |
一、历物十意——惠施的名相论 |
二、三言、追问与域状词——《庄子》的语言游戏 |
第二章 魏晋玄学缘构与本体之博弈 |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智思谐响——魏晋玄学之初兴 |
一、两汉经学的疲敝之态 |
二、诸子之学重光与释教东来 |
第二节 建树理念或遣荡计执——魏晋玄学之异途 |
一、魏晋玄学之史评与学术谱系略论 |
二、概念之玄的拓展——建树理念一路的魏晋玄学 |
三、域发之玄的开显——遣荡计执一路的魏晋玄学 |
四、两种理路的杂糅与汇合——略述何、王玄学中的冲突 |
第三节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
一、欧阳建《言尽意论》 |
二、荀粲所谓言意之微固蕴不出 |
三、张韩《不用舌论》 |
四、王弼《明象》篇 |
第四节 有无本末——魏晋玄学的本体论 |
一、以无为本——王弼解《老》之创见 |
二、生而体有——裴頠《崇有论》新解 |
第五节 “迹冥”与“独化”——向、郭之抒义论 |
一、“迹冥”与“一心三观” |
二、“独化”与“遣之又遣” |
三、“迹冥”、“独化”与诗性语言之关联 |
四、概论魏晋玄言诗的定义与流向 |
第三章 竹林名士的玄态人生及其玄言诗 |
第一节 论竹林七贤境域化的生命形态 |
一、变化气质与动心忍性——七贤的渊默形态 |
二、清峻通脱与宁为玉碎——七贤的狂狷形态 |
三、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七贤之无情与有情 |
第二节 嵇志清峻——论嵇康诗之开路性 |
一、处于域发状态的玄言诗兼及嵇叔夜诗概说 |
二、清——烟霞逸气与清远之象 |
三、峻——崖岸高峻与轻肆直言 |
第三节 寻找失落的时间———论阮籍《咏怀诗》之物哀 |
一、追光蹑景之笔——时间中的伤心之物 |
二、通天尽人之怀——存在者的苍茫哀感 |
第四章 异趣的玄言诗——本体性追求与域发之态的博弈 |
第一节 尚理好议的廊庙之音——论东晋前哲理诗之流变 |
第二节 楚骚遗风与异方山水——论郭璞游仙诗 |
一、游仙诗源流考略 |
二、郭璞《游仙诗》之创变及其意义 |
第三节 空性与色法——以本体界为务的狭义玄言诗 |
一、形上义理与兴寄都绝——玄言诗对诗言志说之因革 |
二、情的淡化与辞的寡味——玄言诗对诗缘情说之冲决 |
第四节 故国之思与见机之作——兰亭雅集与兰亭诗 |
一、两晋山水-玄言诗之因革——从金谷清赏到兰亭雅集 |
二、触机辄发——论兰亭诗的时机化运作 |
第五章 陶渊明诗复归大地之玄音 |
第一节 不如去归隐——《归园田居》解兼论渊明嘉遁之要义 |
一、靖节先生的返回之路 |
二、以《归园田居》释渊明之嘉遁 |
三、陶公君子固穷之志辨 |
第二节 《饮酒》诗解——陶渊明的任道及其玄态语言之建构 |
一、《饮酒》创作时间与缘起考略 |
二、论《饮酒》破相归空之玄态运作 |
第三节 《形影神》释——纵浪大化与陶诗之理趣 |
一、纵浪大化——《形影神》所示解脱之法 |
二、论《形影神》的导路性 |
第四节 空谷回响——从王维、苏轼诗略观陶诗之化迹 |
一、略论陶诗的接受与王、苏学陶之机缘 |
二、摹仿与心会——王、苏学陶的两重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海峡两岸汉字部首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汉字部首法演变简史 |
0.2 研究现状 |
0.2.1 归部原则 |
0.2.2 取部位置 |
0.2.3 部首数量 |
0.3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海峡两岸的语言文字政策 |
1.1 大陆的语言文字政策 |
1.1.1 文字规范 |
1.1.2 汉字部首法 |
1.2 台湾的语言文字政策 |
1.2.1 文字政策 |
1.2.2 汉字部首法 |
第二章 《两岸常用词典》及台湾其他辞书 |
2.1 《两岸常用词典》的编纂 |
2.1.1 大陆版《两岸常用词典》 |
2.1.2 台湾版《两岸常用词典》 |
2.2 台湾其他几部辞书 |
2.2.1 《大辞典》 |
2.2.2 《中文大辞典》 |
2.2.3 台湾几部网络版辞书 |
第三章 两岸部首法与《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的关系 |
3.1 两岸部首法以《说文解字》为宗 |
3.1.1 大陆部首规范与《说文解字》的比较 |
3.1.2 台湾部首法与《说文解字》的比较 |
3.2 大陆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
3.3 台湾直接采用《康熙字典》的214部 |
第四章 两岸部首法的比较 |
4.1 立部方面的差异 |
4.2 归部方面的差异 |
4.3 词目编排及笔画、笔顺方面的差异 |
第五章 两岸部首法形成差异的原因 |
5.1 立部差异的原因 |
5.2 归部差异的原因 |
5.3 部首及条目编排差异的原因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两岸《两岸常用词典》立部比较表 |
附录二 两岸《两岸常用词典》归部比较表 |
附录三 《康熙字典》与台湾各部辞书立部比较表 |
附录四 《康熙字典》与台湾各部辞书归部比较表 |
附录五 台湾版《两岸常用词典》比《康熙字典》多收字归部表 |
附录六 《异体字字典》214部首各种形体归纳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分类 |
1.2.1 语言规划的界定 |
1.2.2 语言规划的类型 |
1.2.3 本体规划及其地位 |
1.3 研究材料与思路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框架 |
1.4 理论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
2.1 语言规划国际研究 |
2.1.1 早期 |
2.1.2 质疑期 |
2.1.3 复兴期 |
2.2 语言规划国内研究 |
2.2.1 国内研究中的概念说明 |
2.2.2 语言规划理论引介之前 |
2.2.3 语言规划理论引介之后 |
2.3 本体规划研究 |
2.3.1 国际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语言规划的形成机制 |
3.1 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组成因素 |
3.1.1 语言规划系统的构成 |
3.1.2 语言实践 |
3.1.3 语言意识 |
3.1.4 语言规划(语言管理) |
3.2 语言意识与语言规划 |
3.2.1 语言意识影响语言规划的路径 |
3.2.2 语言规划观 |
3.3 语言规划观的类型 |
3.3.1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规划 |
3.3.2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相关因素的规划 |
3.3.3 语言规划观的其他视角 |
3.4 语言舆情与语言规划 |
3.4.1 什么是语言舆情 |
3.4.2 语言舆情的分类 |
3.4.3 语言舆情是语言规划的实践基础 |
3.4.4 语言舆情是对语言规划的反馈和评估 |
第四章 语言规范化建设阶段(1949-1985)的本体规划 |
4.1 语言本体规范初建时期(1949-1965) |
4.1.1 语言舆情分析 |
4.1.2 主要的政策规划 |
4.1.3 主要的培育规划 |
4.2 语言本体规范停建时期(1966-1976) |
4.2.1 语言舆情分析 |
4.2.2 本体规划进程 |
4.3 语言本体规范重建时期(1977-1985) |
4.3.1 语言舆情分析 |
4.3.2 本体规划内容 |
4.3.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
第五章 语言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阶段(1986-2005)的本体规划 |
5.1 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阶段前期 |
5.1.1 语言舆情分析 |
5.1.2 本体规划的内容 |
5.1.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
5.2 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阶段后期 |
5.2.1 语言舆情分析 |
5.2.2 本体规划的内容 |
5.2.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
第六章 柔性语言规范建设阶段(2006-)的本体规划 |
6.1 语言舆情分析 |
6.1.1 宏观舆情 |
6.1.2 中观和微观舆情 |
6.2 本体规划的内容 |
6.2.1 语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
6.2.2 领域语言规范化 |
6.2.3 培育规划 |
6.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
6.3.1 主要活动、事件 |
6.3.2 特点分析 |
第七章 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的变化与趋势 |
7.1 语言规划观的嬗变 |
7.1.1 “语言问题规划观”主导 |
7.1.2 语言规划的第一次转向:从“问题观”到“资源观” |
7.1.3 语言规划的第二次转向:从“资源观”到“服务观” |
7.1.4 本体规划的理论创新及其与“服务观” |
7.2 本体规划内容发展趋势 |
7.2.1 政策规划 |
7.2.2 语言培育规划 |
第八章 本体规划调查及当代本体规划的缺弊 |
8.1 本体规划调查 |
8.1.1 调查范围和方法 |
8.1.2 调查问卷的构成 |
8.1.3 被调查对象信息 |
8.1.4 调查数据与分析 |
8.2 当代本体规划的缺环与问题 |
8.2.1 本体规划的内外缺环 |
8.2.2 本体规划内容的失衡 |
8.2.3 本体规划施行效果不足 |
第九章 自媒体背景下对本体规划发展的思考 |
9.1 自媒体时代的公共话语特征 |
9.1.1 自媒体语境的形成 |
9.1.2 当代公共话语的主要特征 |
9.2 明确新的语言规划观 |
9.2.1 确立母语规划观 |
9.2.2 进一步明确语言规划服务观 |
9.3 优化本体规划系统 |
9.3.1 遵循科学的本体规划原则 |
9.3.2 设计均衡的政策规划内容 |
9.3.3 提高本体规划效应 |
第十章 结语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政策规划·语言信息化规范、标准 |
附录二 本体规划调查问卷[卷一/卷二] |
致谢 |
四、医学论文中常用字及术语名词规范(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语言规划视角下的国语运动研究 ——以科学语言域与有声媒体语言域为范围[D]. 吴冰. 黑龙江大学, 2020
- [2]科技名词多音字探析[J]. 魏星,王小辉,魏亮,杜振雷. 中国科技术语, 2019(06)
- [3]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D]. 彭婧. 暨南大学, 2018(03)
- [4]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D]. 吴礼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5]异形法律术语规范化研究[D]. 王磊. 鲁东大学, 2017(01)
- [6]通用规范汉字构形属性研究[D]. 侯冬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D]. 黄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8]玄思的开显与魏晋玄言诗[D]. 韩扬文. 云南大学, 2016(04)
- [9]海峡两岸汉字部首法对比研究[D]. 张琼.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10]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D]. 李海英. 南京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