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新霉素凝胶治疗感染性皮肤病32例

0.5%新霉素凝胶治疗感染性皮肤病32例

一、0.5%新霉素凝胶治疗32例感染性皮肤病(论文文献综述)

付信宝[1](2012)在《银翘抗感鼻用凝胶的研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从药材的提取,处方优化,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对所得制剂进行抗菌、抗病毒试验,黏膜的刺激性试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方法:本课题以连翘挥发油的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连翘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以绿原酸、牛蒡子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对连翘,金银花,牛蒡子的提取工艺就行优化,为适应剂型的需要,对连翘、金银花水提物醇沉,并和牛蒡子提取物一同干燥粉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薄层色谱对制剂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考察制剂对兔眼结膜的刺激,确定制剂对黏膜的刺激性,运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考察制剂对伤寒沙门氏菌、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以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连翘挥发油提取条件为将连翘粗粉,加8倍量的水提取2.5小时,最佳工艺提取率为2.52%,经工艺优化连翘挥发油包合条件为挥发油与环糊精比例为1∶8投料,环糊精溶于8倍量水中,在40℃下,包合45min。金银花、炼器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绿原酸提取率为3.08%,通过比较水回流提取和70%乙醇回流提取牛蒡子,后者牛蒡子苷提取率远高于前者,经过工艺优化得到牛蒡子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5小时。为适应剂型需要对金银花、连翘提取液醇沉,经优化醇沉条件为,药液浓缩到现对密度1.34左右,室温下70%乙醇醇沉12小时,标准物质平均转移率可到达96.92%,除杂率可达47.67%。通过对基质组成的优化,得到基质最佳配比可定为卡波姆-9400.5g/100ml,甘油15%,吐温-800.4%,三乙醇胺1.2%(甘油、吐温-80、三乙醇胺按体积分数计算)。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对制剂成分做定性和定量分析,经过三个不同批次制剂的分析,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和标准物质的含量限度。通过制剂对兔眼结膜的刺激试验,证明本制剂对黏膜无刺激,通过抗菌抗病试验发现银翘抗感鼻用凝胶对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25mg/mL、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5mg/mL。当制剂稀释度大于0.49mg/ml时制剂对细胞的保护率明显升高,在1mg/ml基本达到最大值,保护率最高可达到74.1%,表明本制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本课题所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能够富集有效成分,用卡波姆-940为基质,所得制剂均匀,生物黏附性好,能增加药物在鼻腔滞留时间,并能起到缓释作用,质量标准所选方法操作简便,图谱清晰,重现性好,能够保证制剂的质量。通过制剂的抗菌、抗病毒考察证明本制剂对伤寒沙门氏菌、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滕慧,张亚雄[2](2008)在《新霉素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新霉素是由新霉素链霉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且对G+、G-及结核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不过由于对耳、肾毒性大限制了其使用.当前,新霉素作为临床上外用和少量口服以及国内外最常用的兽用抗生素之一,需求急剧增长.本文就新霉素研究现状、生物合成、检测手段及应用进行了概述.

张洁,王苏平,刘洪,沈启玮[3](2001)在《0.5%新霉素凝胶治疗32例感染性皮肤病》文中研究表明

张晶[4](2020)在《新霉素高产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新霉素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Streptomyces fradiae经过发酵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属广谱类抗生素,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新霉素常被用作外制剂来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如眼药水、搽剂、乳膏等。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硫酸新霉素相关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在急速增长,我国目前所用新霉素生产菌多为诱变选育而得,然而由于菌株容易发生退化和发酵工艺落后等原因,导致国内新霉素生产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新霉素发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首先对新霉素微生物检定法(管碟法)进行了改进,以安全性更好的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替代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微生物检定试验菌进行新霉素效价的测定,建立了硫酸新霉素浓度与抑菌圈直径之间的线性方程。不仅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而且有效方便简化了实际操作流程,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新霉素效价检测方法。本研究对来源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的一株新霉素生产菌Streptomyces fradiae ATCC 10745进行了系统的菌种选育和研究工作,首先通过菌株的自然选育,琼脂块筛选以及摇瓶发酵验证等手段对该菌株进行了初筛及复筛,并从中获得了一株生长繁殖快、产素水平高、遗传稳定性好、适合于新霉素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XG3-1,新霉素效价可达22010 U/mL。经连续5次传代后,该菌株仍可保持较高的新霉素生产水平,无明显退化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并针对该菌株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遗传操作体系。通过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成功确定了一种利用硫链丝菌素作为筛选标记的遗传改造方法,将抗性标记基因(tsr ORF)整合至菌株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可实现对菌株的定向改造。选择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与2-DOS的合成、核糖的附着、氨基己糖的形成及附着相关的四种酶(neo6、neo7、neo17、neo18),分别对其进行基因阻断,结果显示基因阻断后菌株均不再产生新霉素,证明这四种基因为参与新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然后分别对这四种关键酶基因进行过表达,结果表明:通过对新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第一步中的2-DOI合成酶基因(neo7)的过表达,可使新霉素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1.9%,最高可达 26840 U/mL。利用获得的高产菌株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选定葡萄糖、米粉、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和花生饼粉6种因素作为考察对象,采用L25(56)正交设计方法对新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优化后新霉素效价可达到27972 U/mL,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相比提高了 4.2%。

二、0.5%新霉素凝胶治疗32例感染性皮肤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0.5%新霉素凝胶治疗32例感染性皮肤病(论文提纲范文)

(1)银翘抗感鼻用凝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现代医学对流感的认识及治疗药物
        2.1 现代医学对流感的认识
        2.2 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现状:
    3 传统医学对流感的认识及中药研究
        3.1 中医学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3.2 抗流感中药研究
    4 鼻腔给药研究进展
        4.1 鼻腔给药的历史
        4.2 鼻腔的生理
        4.4 影响鼻腔给药的因素
        4.5 吸收促进剂
        4.6 鼻腔给药新剂型
        4.7 应用领域
    5 卡波姆凝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5.1 卡波姆的增稠机制~([47])
        5.2 卡波姆的特点~([48])
        5.3 卡波姆凝胶在不同给药途径中的应用
        5.4 结语
    6 立题依据
    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提取工艺研究
    1 连翘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优化
        1.1 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
        1.2 连翘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
    2 连翘、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3 牛蒡子提取工艺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2 实验与方法
    4 总结
第三章 凝胶剂成型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试验与结果
        2.1 金银花、连翘提取液醇沉工艺研究
        2.2 提取物固体粉末化
        2.3 卡波姆凝胶处方优化
        2.4 制剂体外释药考察
    3 总结
第四章 银翘抗感鼻用凝胶剂质量标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与药品
    2 质量标准
        2.1 原药材质量标准
        2.2 成品质量标准
    3 成品制剂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3.1 处方
        3.2 制法
        3.3 性状
        3.4 TLC 鉴别
        3.5 检查
        3.6 含量测定
    4 总结
第五章 银翘抗感鼻用凝胶剂黏膜刺激性试验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与药品
        1.2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六章 银翘抗感鼻用凝胶抑菌试验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菌株
        1.2 主要仪器
        1.3 试剂
        1.4 培养基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菌悬液的制备
        2.2 药敏纸片法
        2.3 二倍稀释法
    3 小结
第七章 银翘抗感鼻用凝胶抗病毒试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材
        1.2 病毒株和细胞株
        1.3 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细胞复苏传代
        2.2 病毒增殖
        2.3 病毒对MA104细胞的毒力测定及结果
        2.4 药物安全浓度实验及结果
        2.5 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
全文总结
致谢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2)新霉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菌种研究
2 生物合成研究
3 新霉素检测方法研究
    3.1 生物法
    3.2 化学法
        3.2.1 旋光法[15]
        3.2.2 比色法
        3.2.3 色谱法
4 应用研究
5 展 望

(4)新霉素高产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新霉素
        1.1.1 新霉素概述
        1.1.2 新霉素功能及临床应用
        1.1.3 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1.1.4 新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1.2 新霉素的测定方法
        1.2.1 微生物检定法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3 分光光度法
    1.3 新霉素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及特点
        2.1.3 引物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6 主要抗生素与溶液
        2.1.7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新霉素管碟法的改进
        2.2.2 DNA的小量获取
        2.2.3 新霉素高产菌株的自然选育
        2.2.4 筛选标记基因的选择
        2.2.5 阻断neo6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2.2.6 其它阻断重组质粒的构建
        2.2.7 重组菌株Escherichia coli ET12567与Streptomyces fradiae接合转移
        2.2.8 双交换阻断菌株的筛选
        2.2.9 发酵培养及新霉素产量的检测
        2.2.10 过表达高产菌株的构建
        2.2.11 新霉素发酵工艺的优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代替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新霉素检定试验菌
        3.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2 样品检测值与标示值的比较
        3.1.3 静置时间的选择
        3.1.4 不同菌龄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菌悬液的比较
        3.1.5 比较双碟4℃保存后所得抑菌圈
    3.2 新霉素高产菌株的自然选育
        3.2.1 菌株的培养和菌落形态观察
        3.2.2 显微形态观察
        3.2.3 16S rRNA和基因簇中部分基因的鉴定
        3.2.4 高产菌株的初筛
        3.2.5 高产菌株的复筛
        3.2.6 高产菌株XG3-1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3.2.7 高产菌株XG3-1的新霉素效价及湿重检测
    3.3 关键酶基因遗传改造实验
        3.3.1 筛选标记的选择
        3.3.2 tsr基因部分替换关键酶基因
        3.3.3 过表达高产菌株的构建
    3.4 发酵工艺的优化
        3.4.1 摇瓶接种量对新霉素发酵的影响
        3.4.2 摇瓶种龄对新霉素发酵的影响
        3.4.3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四、0.5%新霉素凝胶治疗32例感染性皮肤病(论文参考文献)

  • [1]银翘抗感鼻用凝胶的研制[D]. 付信宝.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2]新霉素研究进展[J]. 滕慧,张亚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3]0.5%新霉素凝胶治疗32例感染性皮肤病[J]. 张洁,王苏平,刘洪,沈启玮. 四川医学, 2001(12)
  • [4]新霉素高产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工艺优化[D]. 张晶.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0.5%新霉素凝胶治疗感染性皮肤病3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