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级润滑与表面改性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孙磊[1](2021)在《含氢碳/二硫化钼薄膜界面调控与超滑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摩擦材料与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之一。中国工程院“摩擦学科学与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指出,摩擦消耗了30%以上的一次性能源,磨损导致60%机械部件的失效。机械运动部件的摩擦磨损是制约高端装备高可靠、长寿命运行的的瓶颈之一。超滑(超低摩擦)特指摩擦系数处于0.001的状态,其应用对机械系统的高可靠和长寿命运行具有变革性意义。本文面向工程应用超滑材料与技术需求,设计制备了含氢碳薄膜/二硫化钼复合润滑体系。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学,分析了界面结构演化与低摩擦的相关性规律,揭示了超滑的摩擦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方法,在钢基底(9Cr18Mo)和硅片(Si100)上设计并沉积了高结合力含氢碳(a-C:H)薄膜。结果显示,a-C:H薄膜结合力高达50N,且与不同摩擦配副(GCr15、Al2O3、ZrO2、Si3N4、a-C:H(GCr15))在干燥空气(RH~5%)下均表现出极低摩擦特性。对于自配副体系,实现最低摩擦磨损的原因是a-C:H薄膜具有更低的电子亲和力;对于其他配副,低摩擦系数可归因于磨屑中纳米石墨的形成,石墨化程度越高,摩擦系数越低。(2)通过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方法,在钢基底(9Cr18Mo)和硅片(Si100)上设计并沉积了高结合力a-C:H薄膜,再在其上通过中频磁控溅射沉积二硫化钼(MoS2),构筑了a-C:H/MoS2复合薄膜。以GCr15钢球作为配副,在干燥空气(RH~5%)中研究了其摩擦磨损性能,获得了低于0.01的摩擦系数,实现了钢表面超滑。通过磨屑纳米结构分析,揭示了:(1)在低载荷下,摩擦诱导非晶MoS2有序化转变,片层MoS2相邻层间的低剪切力和非公度接触是实现极低摩擦的主要原因;(2)在高载荷下,摩擦过程中MoS2催化诱导a-C:H结构向石墨烯带转变实现超滑。(3)在研究内容(1)基础上,在a-C:H薄膜表面滴铸(NH4)2MoS4(ATTM),构筑a-C:H/ATTM薄膜。在干燥空气(RH~5%)和湿度空气(RH~30%)中,分别采用不同载荷系统考察了a-C:H/ATTM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均实现超滑,摩擦系数低至0.001。超滑归因于在擦过程中产生的闪温诱导ATTM原位分解并在摩擦界面生成具有特殊结构的MoS2层状结构,硫单质嵌入到MoS2层间且层状结构高度有序。
刘竟成[2](2019)在《仿生非光滑表面海水马达配流副润滑仿真及摩擦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低速大扭矩海水马达为研究对象,为了改善其使用性能,采用在马达配流盘上加工凹坑型仿生非光滑表面的设计方法。仿生非光滑表面的设计理念为在摩擦系统中引入可控的微结构单元,对微结构单元中各种可变参数进行调控是改善配流副摩擦磨损状况的有效途径。对仿生非光滑表面在配流副摩擦系统中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其结果可以用于优化配流副性能。海水马达配流副起配流和支承的作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和内泄漏的发生。为了平衡摩擦和泄漏,选择不同的配流结构可以形成不同的配流副摩擦类型。仿生非光滑表面对不同摩擦系统的影响不同,因此分别对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和静压支承型配流副做了分析研究。在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上,忽略仿生凹坑对接触面光滑区域的润滑影响和配流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仿生凹坑中流体的动压支承效果。以凹坑动压承载性能为指标进行了关于凹坑参数和马达工况的优化,得到了能在马达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间产生较好动压支承效果的非光滑表面设计方案。在润滑流场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试验验证了仿生非光滑表面具有抗磨减阻的作用,并探索了摩擦过程中造成磨损行为的机理。通过试验研究,证明了磨粒磨损机理的存在。因此,对仿生凹坑的存储磨屑能力做了研究,基于离散相模型仿真分析了仿生凹坑中颗粒运动轨迹、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优选出了适合在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间存储磨屑的凹坑类型。对于静压支承型配流副,由于流体支承润滑膜的存在,配流副间光滑接触部分的润滑流场和配流过程不可忽略,并需要分析流场的动态特性。采用CFD中的动网格技术,分析了流场的瞬态特征以及海水马达在工作时配流副流场的变化情况。本文还对不同分布形式的仿生非光滑表面静压支承型配流副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优选出了合适的设计方案。
张梦月[3](2018)在《等离子熔覆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组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缸套是柴油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内表面的耐磨性对柴油机寿命起决定性作用。然而船用低速柴油机气缸套工作环境恶劣,润滑条件差,缸壁的过度磨损、工作面易被拉伤等问题,影响了柴油机的寿命和可靠性。等离子熔覆技术广泛应用于表面工程,其制得的涂层组织均匀致密且综合性能好。因此,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气缸套表面制备耐磨减摩的自润滑涂层,有望成为提高气缸套耐磨性,进而提高船用低速柴油机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Ni包h-BN、Ni包MoS2作为自润滑剂与Ni60A、Ti合金粉末混合,采用同步送粉等离子熔覆技术在铸铁气缸套材料表面制备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分别分析了h-BN体系、MoS2体系中自润滑剂及其添加量对熔覆层显微组织、物相、硬度以及不同温度(室温、200℃)下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N体系中,在室温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等离子熔覆Ni60A-Ti、Ni60A-Ti-8%h-BN、Ni60A-Ti-15%h-BN涂层的摩擦系数及磨损量相差并不悬殊,h-BN未发挥明显的减摩作用。在200℃条件下进行摩擦磨损时,对比Ni60A-Ti涂层,等离子熔覆Ni60A-Ti-8%h-BN和Ni60A-Ti-15%h-BN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显着降低;添加8%、15%h-BN等离子熔覆层在200℃条件下的磨损失重也明显降低,分别下降23.29%和31.51%。添加h-BN自润滑剂后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良好,且添加15%h-BN时的熔覆层呈现较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在以MoS2为自润滑剂的涂层体系中,添加不同含量MoS2等离子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均远大于铸铁基体的硬度。室温及200℃条件下进行摩擦磨损时,添加5%、7.5%、10%MoS2等离子熔覆层的摩擦系数以及磨损失重均比基体有大幅提升,且MoS2添加量为5%时涂层摩擦磨损性能最佳,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添加不同含量MoS2等离子熔覆层在90°及30°冲蚀角下抗冲蚀能力均明显优于铸铁基体,且90°比30°冲蚀角条件下的抗冲蚀性能好。其中,5%MoS2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的抗冲蚀能力最强。
顾军[4](2017)在《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理念的不断提高,绿色无污染的水基润滑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水基润滑液的成膜、润滑和防腐蚀等性能相对较差,因此需要选择性能优良的水溶性润滑添加剂来改善其摩擦学性能。本研究选取十二醇无规共聚醚(Dodecanol randomcopolyether,CPE)和二异丙醇胺环硼酸酯(Triisopropanolamineborate,BN)为添加剂,分别对CPE和CPE-BN两种水溶液进行相关的摩擦学试验研究。首先,利用四球试验机对两种水溶液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主要分析其减摩抗磨性能、稳定性能和极压性能,然后利用三维白光共聚表面形貌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对钢球磨斑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水溶液均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加入BN后,CPE水溶液的抗磨性能和稳定性能均有所提高,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增大了 11.6%,极压性能有所提高。CPE-BN水溶液的性能之所以提高主要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化学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二者共同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润滑效果。其次,利用旋转流变仪对两种水溶液进行流变学性能研究,主要分析其流体特性和黏度变化。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的条件下,两种水溶液均呈现出伪塑性流体特性;水溶液的浓度越大,黏度越大;加入BN后,CPE-BN水溶液黏度有所减小。最后,利用纳米膜厚测量仪对两种水溶液进行成膜性能研究,主要分析其在不同载荷、浓度和线速度下的成膜能力。结果表明,CPE和CPE-BN两种水溶液的成膜能力较好,当浓度达到3%以后,其膜厚变化与浓度关系不大;随着载荷的增大,二者的膜厚均有所减小;随着线速度的增大,膜厚逐渐增大,当达到500mm/s以后,膜厚稳定在25nm左右,二者处在薄膜润滑和边界润滑区,同时伴有混合润滑状态。研究结果表明CPE和BN两种水溶性添加剂协同润滑效果较好,工业应用前景良好,可作为绿色水基型润滑添加剂。
谷国平[5](2015)在《椰油酰胺聚氧乙烯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资源的匮乏和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绿色水基润滑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水基润滑液由于黏度低、成膜性能差、对金属腐蚀等缺点,需要选取功能良好的水溶性添加剂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改善。本研究选取椰油酰胺聚氧乙烯醚(cocamide polyoxyethylene, CPOE)和三乙醇胺硼酸酯(triethanolamine borate, BN)作为添加剂,分别对CPOE和CPOE-BN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首先利用NGY-6型纳米膜厚测量仪,分别从浓度、载荷和线速度三个方面考察了两种溶液的成膜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水溶液在1%浓度下均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形成的润滑膜相对稳定且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膜厚随着载荷的增大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线速度的增加则逐渐增加,当线速度达到530mm/s时,膜厚基本在20nm左右,其润滑方式主要为混合润滑。其次利用旋转流变仪对两种水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流体的牛顿特性和动力黏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水溶液在高温和高浓度下均表现出了非牛顿流体特性。水溶液的浓度越高,黏度越大,BN的加入可以大幅降低CPOE水溶液的黏度,这可以解释BN和CPOE的协同减摩效果。最后利用MRS-10A四球试验机考察了两种水溶液的摩擦磨损性能,分别从减摩抗磨性能、稳定性能、极压性能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利用三维形貌仪对磨斑表面进行分析,利用XPS能谱分析仪对磨斑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溶液在低浓度下均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减摩抗磨性能,BN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CPOE水溶液的减摩性能和高载荷下的抗磨性能。此外,BN还能提高水溶液的极压抗磨能力,3%CPOE水溶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为784N,而3%CPOE-BN水溶液的PB值达到了883N,后者相比前者提高了99N。CPOE-BN水溶液的减摩抗磨机理主要是化学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CPOE和BN具有良好的协同润滑效果,是一种具有良好工业应用前景的绿色水基润滑添加剂。
耿明[6](2012)在《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和社会对环保的重视,水基润滑液得到迅速的发展;水基润滑液将在工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月桂酸无规共聚醚(Lauric acid random copoly-ether, LPE)和硼酸三乙醇胺(Boric acid triethanolamine,BN)按质量比1:1混合配制成水基润滑液(BN-LPE);以LPE水溶液为参照组,对BN-LPE水溶液进行减摩抗磨性能、流变性能及成膜性能分析并做机理分析。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润滑液的减摩抗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分别考虑浓度、载荷和转速对润滑液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nstrument, XPS)分析出磨痕表面的生成物成分;利用Micro XAM型三维共聚焦表面形貌仪对磨痕表面进行形貌分析。研究发现BN-LPE水溶液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其减摩性能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浓度在15%-35%时,其平均摩擦系数在0.03左右;最低摩擦系数达到0.005左右。分析原因是硼酸三乙醇胺分解后和月桂酸无规共聚醚或其基团反应生成新的硼酸酯,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化学反应膜从而起到有效的减摩抗磨性能。利用Physica MCR301旋转流变仪对BN-LPE水溶液做流变性能分析,得出不同质量浓度和温度下BN-LPE水溶液的动力粘度和剪切率之问的关系曲线。经分析得出BN-LPE水溶液的动力粘度较小,这可能是其减摩性能良好的原因。选择半浸泡的润滑方式,利用NGY-6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对BN-LPE水溶液的成膜性能进行研究,分别考虑浓度、载荷和线速度对成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BN-LPE水溶液的成膜性能在高载荷下较稳定并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随着载荷的增大,线速度对成膜性能的影响越小;经分析该润滑液在试验中可能形成了化学吸附膜。本文研究的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经试验表明该水基润滑液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图61幅,表7个,参考文献67篇。
宗晶莹[7](2011)在《利用ISBS方法制备PMMA/膨胀石墨/P(MMA-St)复合材料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在外加电场4000伏左右,温度控制在85-90度之间,反应6个小时候后停止,将乳液在干燥箱中干燥。将干燥后的P(MMA-St)研磨成粉末,制得了棒状纳米P(MMA-St)。将纳米材料添加到其他材料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但是添加物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与否是影响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纳米材料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可以看成是一种无序的不规则的不可控的实验过程。本文是经过创新研究,分别通过对膨胀石墨和自制棒状纳米级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共聚物(MMA-St)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过程中分别对使用和不使用原位气泡拉伸法(ISBS)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了使用ISBS方法后石墨的长度为未使用的1/7.5,自制的棒状纳米高聚物团聚颗粒在基体中几乎没有了,全部均匀分散到基体中。本实验也对加工制得的标准样条进行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测试,数据表明使用ISBS方法分散添加膨胀石墨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214%,雾度提高121%,而使用此方法分散添加自制的棒状纳米P(MMA-St)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9.3%,在透光度降低-2.34%的同时,雾度提高了23.9%。
孟庆娟[8](2010)在《水溶性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和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针对纳米级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表征和摩擦学性能评价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无还原剂条件下二硫化钼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以自制的四硫代钼酸铵(ATTM)为原料,在不引入其他还原剂、温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二硫化钼;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初步考察了产物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为球形颗粒,团聚严重;其在水和乙醇中的分散性能较好,且其水分散体系的减摩抗磨性能优于纯水。二.水合肼还原条件下二硫化钼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采用80%(wt)的水合肼作为还原剂,以自制的四硫代钼酸铵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二硫化钼;利用XRD、TEM、XP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测定了产物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颗粒形状不规则,没有得到理想的球形颗粒。在纯水及无水乙醇中的分散性能不佳,但其水分散体的摩擦学性能稍优于纯水。三.乙二醇还原条件下二硫化钼的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利用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和溶剂,用自制的四硫代钼酸铵(ATTM)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级二硫化钼;利用XRD、TEM、XP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并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测定了产物在水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为球形颗粒,在水及乙醇中有很好的分散性,且能有效地改善纯水的减摩、抗磨及极压承载性能。
张付特[9](2008)在《多官能团表面修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基础油中加入多种有机或无机、液态或固态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润滑油的综合润滑性能,是减少摩擦抗御磨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传统的油性剂和极压抗磨添加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油性剂的承载能力低,而极压抗磨剂则多为含硫、磷、氯的有机物,污染环境,在国外均被限制使用。发展具有良好抗磨性能、高承载能力、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修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是摩擦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结构的长足进展,微型器械、高速磁记录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低噪音、低磨损和高自动化机械的要求,使纳米级润滑问题的研究成为必然。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大量的实验结果己表明纳米材料可以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而起到减摩、抗磨和抗极压作用。纳米颗粒润滑油添加剂已成为近来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旨在研究新型表面修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2,5-二(5-硫酮-1,2,4-二噻唑-3-甲酰胺基)-对苯二甲酸(BtdyTA)作为修饰剂,以NaBH4为还原剂,分别在HAuCl4、AgNO3、CuSO4水溶液中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了BtdyTA表面修饰的金、银、铜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仪(FT-IR)和热分析仪(TG)检测了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并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测试了表面修饰金属纳米颗粒的抗摩减磨性能,并对其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的金属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可很好分散于液体石蜡等有机溶剂中,作为基础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效果,可以较好地减小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
姚延立[10](2008)在《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结构表征及其摩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纳米微粒在润滑领域的应用日益引起国内外人士的重视,将纳米微粒用作润滑油添加剂已经成为纳米摩擦学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由于纳米碳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润滑修复性能,而被其广泛地应用于润滑领域,例如,碳纳米管、C60、碳纤维等。做为富勒烯家族的成员,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因其特殊的笼状结构和各向相同性,使其在润滑自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水下电弧放电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单纯和内包金属纳米Fe颗粒两种形貌不同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采用回流的方法通过硬脂酸对单纯纳米洋葱状富勒烯进行了官能化处理。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洋葱状富勒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对使用该润滑液下的钢球磨斑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用水下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了大量纯度较高的单纯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产量和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当电流超过50A时,过高的电流值又会使阳极的消耗速度加快,产生细小的石墨碎片,使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产率和纯度有所下降。第二、通过酯化反应纳米洋葱状富勒烯能够被硬脂酸包覆;经过硬脂酸修饰后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高。第三、纳米洋葱状富勒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可有效的改善基础油的润滑效果,使其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浓度过大,承载能力和抗磨性反而下降;润滑油添加剂能够大大的缩短基础油的磨合时间。碳纳米管和纳米洋葱状富勒烯都具有一定的抗磨减磨性能,但是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在抗磨减磨性能上要优于碳纳米管。根据纳米粒子抗磨添加剂作用机理,推测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可以起到支承负荷“滚珠轴承”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减磨和抗磨能力。
二、纳米级润滑与表面改性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级润滑与表面改性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含氢碳/二硫化钼薄膜界面调控与超滑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碳相关材料及二硫化钼超滑研究进展 |
1.2.1 碳材料微观尺度超滑-起源与发展 |
1.2.2 DLC薄膜/二硫化钼宏观尺度超滑 |
1.2.3 固液复合超滑 |
1.3 含氢碳薄膜/二硫化钼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1.3.1 薄膜的制备方法 |
1.3.2 薄膜的表征方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2 含氢碳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薄膜的制备工艺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C:H薄膜结构研究与表征 |
2.3.2 薄膜力学性能研究 |
2.3.3 a-C:H(9Cr18Mo)薄膜的极低摩擦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a-C:H/MoS_2薄膜的摩擦学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钢基底a-C:H/MoS_2薄膜设计与制备工艺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C:H/MoS_2薄膜结构研究与表征 |
3.3.2 薄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
3.3.3 摩擦性能研究及超滑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摩擦诱导a-C:H/四硫代钼酸铵薄膜实现工程超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复合薄膜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薄膜的结构研究与表征 |
4.3.2 a-C:H/ATTM薄膜摩擦性能研究及超滑机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研学术成果 |
致谢 |
(2)仿生非光滑表面海水马达配流副润滑仿真及摩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端面配流副发展概述 |
1.1.2 仿生非光滑表面介绍 |
1.2 仿生非光滑效应研究现状介绍 |
1.2.1 仿生非光滑效应国内研究现状 |
1.2.2 仿生非光滑效应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凹坑动压承载分析优化 |
2.1 配流副结构及非光滑表面设计方案分析 |
2.1.1 海水马达介绍 |
2.1.2 配流过程分析 |
2.1.3 润滑分析及控制方程 |
2.1.4 仿生非光滑表面设计方案 |
2.2 仿生凹坑流场分析 |
2.2.1 数值计算条件和参数设定 |
2.2.2 不同截面形状凹坑流场分析 |
2.2.3 不同开口大小凹坑流场分析 |
2.3 凹坑动压承载性能优化 |
2.3.1 正交试验设计 |
2.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3 控制变量法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
3.1 摩擦磨损试验介绍 |
3.1.1 试件材料介绍 |
3.1.2 上下试样介绍 |
3.1.3 剩余压紧力的选择 |
3.1.4 试验流程及设备介绍 |
3.2 摩擦系数结果分析 |
3.2.1 圆柱形凹坑试验组对比分析 |
3.2.2 圆锥形凹坑试验组对比分析 |
3.2.3 半球形凹坑试验组对比分析 |
3.2.4 平均摩擦系数分析 |
3.3 试验试件微观表面分析 |
3.3.1 摩擦磨损试验前试件表面 |
3.3.2 摩擦磨损试验后试件表面 |
3.4 试验试件表面粗糙度及磨损量分析 |
3.4.1 粗糙度测试方法介绍 |
3.4.2 摩擦表面不同观测点粗糙度分析 |
3.4.3 平均磨损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剩余压紧力型配流副凹坑磨屑存储机理研究 |
4.1 液体污染等级及颗粒流动模型介绍 |
4.1.1 传动介质污染等级介绍 |
4.1.2 颗粒运动模型方程 |
4.1.3 仿真模型介绍 |
4.2 凹坑中颗粒运动仿真分析 |
4.2.1 粒径对凹坑中颗粒运动的影响 |
4.2.2 不同凹坑形式对凹坑离散相分布的影响 |
4.2.3 凹坑上表面速度对离散相分布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生非光滑表面静压支承型配流副流场分析 |
5.1 静压支承配流副及仿真方法介绍 |
5.1.1 静压支承配流副介绍 |
5.1.2 静压支承压力反馈模型 |
5.1.3 配流盘端面承载力分析 |
5.1.4 仿真模型介绍 |
5.2 不同时刻仿生非光滑表面配流副流场分析 |
5.2.1 不同时刻配流副相对运动位置分析 |
5.2.2 不同时刻配流副润滑膜的压力分布 |
5.2.3 不同时刻配流副润滑膜的速度分布 |
5.2.4 不同时刻水膜内质量微粒迹线分析 |
5.3 凹坑的分布区域影响分析 |
5.3.1 配流盘不同区域仿生凹坑分布介绍 |
5.3.2 不同配流副润滑膜压力场分析 |
5.3.3 不同配流副润滑膜速度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等离子熔覆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组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固体自润滑概述 |
1.2.1 自润滑材料的分类 |
1.2.2 自润滑涂层材料的组成 |
1.2.3 自润滑涂层的结构 |
1.2.4 固体自润滑涂层的制备工艺 |
1.2.5 固体自润滑涂层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的选择 |
2.1.2 合金粉末的设计 |
2.2 等离子熔覆涂层的制备 |
2.2.1 基体前处理 |
2.2.2 粉末前处理 |
2.2.3 等离子熔覆试验 |
2.3 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测试方法 |
2.3.1 等离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 |
2.3.2 等离子熔覆层的X射线衍射 |
2.3.3 等离子熔覆层的显微硬度测试 |
2.3.4 等离子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3.5 等离子熔覆层冲蚀磨损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BN自润滑剂对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添加h-BN的等离子熔覆层的宏观形貌 |
3.3 不同h-BN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的物相分析 |
3.3.1 等离子熔覆Ni60A-Ti涂层的物相分析 |
3.3.2 等离子熔覆Ni60A-Ti-Ni包h-BN涂层的物相分析 |
3.4 不同h-BN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分析 |
3.4.1 等离子熔覆Ni60A-Ti涂层的显微组织分析 |
3.4.2 等离子熔覆Ni60A-Ti-Ni包h-BN涂层的显微组织分析 |
3.5 不同h-BN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3.5.1 等离子熔覆Ni60A-Ti涂层的显微硬度 |
3.5.2 等离子熔覆Ni60A-Ti-Ni包h-BN涂层的显微硬度 |
3.6 不同h-BN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1 不同h-BN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室温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2 不同h-BN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200℃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MoS_2自润滑剂对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添加MoS_2等离子熔覆层的宏观形貌 |
4.3 不同MoS_2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及物相分析 |
4.3.1 不同MoS_2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的XRD物相分析 |
4.3.2 不同MoS_2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分析 |
4.4 不同MoS_2添加量等离子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4.5 不同MoS_2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5.1 不同MoS_2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室温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5.2 不同MoS_2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200℃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6 不同MoS_2添加量对等离子熔覆层的抗冲蚀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基润滑液的概述 |
1.3 水溶性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3.1 硼系水溶性添加剂 |
1.3.2 磷、硫系水溶性添加剂 |
1.3.3 聚醚类水溶性添加剂 |
1.3.4 羧酸及其盐类水溶性添加剂 |
1.4 水基润滑液的作用机理 |
1.5 理论基础 |
1.5.1 润滑理论 |
1.5.2 磨损理论 |
1.6 添加剂的选择 |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2.1 本章引言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减摩抗磨性能试验 |
2.2.2 三维形貌试验 |
2.2.3 稳定性试验 |
2.2.4 极压性试验 |
2.2.5 XPS能谱试验 |
2.3 减摩抗磨性能试验分析 |
2.3.1 浓度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2.3.2 载荷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2.3.3 转速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2.4 稳定性试验分析 |
2.5 极压性试验分析 |
2.6 XPS能谱试验分析 |
2.7 小结 |
3 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流变性能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流变特性研究 |
3.2.2 试验设备及参数设定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剪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3.3.2 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
3.3.3 浓度对黏度的影响 |
3.3.4 CPE和CPE-BN水溶液流变性对比 |
3.4 小结 |
4 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成膜性能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4.2.1 试验设备及其原理 |
4.2.2 折射率的测量 |
4.2.3 润滑方式的选择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相同载荷下浓度对膜厚的影响 |
4.3.2 相同浓度下载荷对膜厚的影响 |
4.3.3 线速度对膜厚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椰油酰胺聚氧乙烯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基润滑液的研究现状 |
1.2.1 水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 |
1.2.2 水基润滑液的润滑机制研究 |
1.2.3 水基润滑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润滑状态的划分 |
1.3.2 边界润滑、薄膜润滑与混合润滑 |
1.3.3 磨损与润滑失效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 试验添加剂的选择 |
2.1 本章引言 |
2.2 水的性质和摩擦学特性 |
2.2.1 水的物化性质 |
2.2.2 水的摩擦学性能 |
2.3 添加剂的选择与配制 |
2.3.1 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2.3.2 摩擦改进剂的选择 |
2.3.3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 |
2.3.4 水基润滑液的配制 |
2.4 本章小结 |
3 聚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成膜性能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3.2.1 试验仪器及原理 |
3.2.2 试验的准备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浓度对两种水溶液膜厚的影响 |
3.3.2 载荷对两种水溶液膜厚的影响 |
3.3.3 线速度对膜厚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聚醚和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4.2.1 试验设备 |
4.2.2 牛顿特性试验 |
4.2.3 动力黏度的测量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剪切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4.3.2 浓度对黏度与剪切速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
4.3.3 温度对黏度与剪切速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
4.3.4 CPOE与CPOE-BN水溶液流变性能的对比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聚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5.2.1 减摩抗磨性能试验 |
5.2.2 极压性能试验 |
5.2.3 三维表面形貌试验 |
5.2.4 XPS分析试验 |
5.3 减摩抗磨性能分析 |
5.3.1 浓度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5.3.2 载荷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5.3.3 转速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5.4 稳定性能分析 |
5.5 极压性能分析 |
5.6 XPS分析 |
5.7 减摩抗磨机理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润滑剂概述 |
1.3 水基润滑液概述 |
1.4 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4.1 硼酸酯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4.2 传统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4.3 硼酸酯添加剂的发展思考 |
1.5 摩擦学领域的试验设备 |
1.5.1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
1.5.2 NGY-6型纳米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2 添加剂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月桂酸无规共聚醚的选择 |
2.2.1 月桂酸无规共聚醚(LPE)的性能 |
2.3 硼酸三乙醇胺的选择 |
2.3.1 硼酸三乙醇胺(BN)的性能 |
2.4 水基润滑液的配制 |
本章小结 |
3 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减摩抗磨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试剂的合成 |
3.2.2 减摩抗磨性能测试 |
3.2.3 XPS表面分析及三维形貌分析 |
3.2.4 极压性能测试 |
3.3 减摩抗磨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浓度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3.3.2 载荷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3.3.3 转速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
3.4 水溶液减摩性能与时间的关系 |
3.5 极压测试结果 |
3.6 磨痕表面分析 |
3.6.1 三维形貌分析 |
3.7 XPS表面分析 |
3.7.1 XPS谱图分析及拟合 |
3.7.2 减摩抗磨机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4 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的流变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1.1 粘度 |
4.2 剪切力和剪切率的变化关系 |
4.3 动力粘度和剪切率之间的关系 |
4.3.1 温度对动力粘度和剪切率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
4.3.2 浓度对动力粘度和剪切率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
4.3.3 BN-LPE水溶液和LPE水溶液的流变性能比较 |
本章小结 |
5 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成膜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膜厚测量试验设备的选择 |
5.2.2 试验器材的清洗 |
5.2.3 BN-LPE水溶液的配制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成膜性能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2 浓度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5.3.3 载荷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5.3.4 线速度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利用ISBS方法制备PMMA/膨胀石墨/P(MMA-St)复合材料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2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 |
1.1.3 高聚物的凝聚态结构 |
1.2 膨胀石墨 |
1.2.1 膨胀石墨的发展及特点 |
1.2.2 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 |
1.3 PMMA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3.1 PMMA的优良性能 |
1.3.2 PMMA的应用领域 |
1.3.3 PMMA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方法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中所使用的原料规格 |
2.2 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器材 |
2.3 制备纳米棒状P(MMA-St)的实验装置 |
2.4 制备测试用标准样条 |
2.5 表征手段 |
2.5.1 扫描电镜(SEM)表征原理 |
2.5.2 X射线衍射(XRD)表征原理 |
2.5.3 标准样条的力学性能测试标准 |
2.6 实验理论计算基础 |
2.6.1 外场对制备P(MMA-St)的影响 |
2.6.2 原位气泡拉伸方法(ISBS方法) |
第三章 利用ISBS方法制备PMMA/P(MMA-St)复合材料 |
3.1 引言 |
3.2 棒状P(MMA-St)样品制备 |
3.3 棒状P(MMA-St)的形貌分析 |
3.4 PMMA/P(MMA-St)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方法 |
3.4.1 实验配方 |
3.4.2 复合材料样条的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ISBS方法分散PMMA/膨胀石墨混合体系 |
4.1 引言 |
4.2 PMMA/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实验配方 |
4.3 膨胀石墨的形貌分析 |
4.4 PMMA/膨胀石墨的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MMA的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P(MMA-St)对PMMA的改性研究 |
5.2.1 PMMA/棒状P(MMA-S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2.2 光学性能研究分析 |
5.3 膨胀石墨对PMMA的改性研究 |
5.3.1 XRD图谱比对 |
5.3.2 PMMA/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3.3 光学性能分析 |
5.3.4 P(MMA-St)对PMMA/PS的改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8)水溶性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和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研究概况 |
1.1.1 纳米二硫化钼合成 |
1.1.2 关于二硫化钼粒子团聚的探讨 |
1.1.3 纳米二硫化钼表面改性 |
1.1.4 纳米二硫化钼的应用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无还原剂制备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驱体四硫代钼酸铵的制备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实验部分 |
2.1.3 前驱体表征 |
第二节 无还原剂合成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机理分析 |
2.2.4 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合肼还原制备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和仪器 |
3.1.2 水合肼还原制备二硫化钼纳米颗粒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TEM 分析 |
3.2.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 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1 摩擦磨损测试 |
3.3.2 不同添加剂浓度下的摩擦学性能表征 |
3.4 本节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EG 还原制备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和仪器 |
4.1.2 EG 还原制备二硫化钼纳米颗粒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4.2.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3 摩擦学性能研究 |
4.3.1 摩擦磨损测试 |
4.3.2 不同添加剂浓度下的摩擦学性能表征 |
4.3.3 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表征 |
4.3.4 磨斑的SEM 以及EDS 表征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 |
5.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多官能团表面修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摩擦学发展概况及纳米摩擦学研究进展 |
1.1.1 摩擦学发展概况 |
1.1.2 润滑油的减摩机理及润滑状态的分类 |
1.1.3 当前润滑油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
1.1.4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特性 |
1.1.5 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 |
1.1.6 纳米摩擦学 |
1.1.7 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材料应用的两种方式 |
1.1.8 纳米颗粒作为抗磨添加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2 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摩擦学研究进展 |
1.2.1 含氮杂环衍生物多功能添加剂国内外发展 |
1.2.2 含氮杂环衍生物多功能添加剂的分类 |
1.2.3 杂环化合物的摩擦机理研究 |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BtdyTA 的制备 |
2.2.3 表面修饰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4 分散性实验 |
2.2.5 摩擦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热分析 |
2.3.4 摩擦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油溶性铜纳米的制备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油溶性铜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3 分散性实验 |
3.2.4 摩擦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3.2 摩擦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分散性实验 |
4.2.3 摩擦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4.3.2 摩擦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10)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结构表征及其摩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与润滑技术 |
1.3 新型碳材料 |
1.3.1 碳纳米管 |
1.3.2 中间相炭微球 |
1.3.3 碳纤维 |
1.3.4 碳分子筛 |
1.4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 |
1.4.1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发现及结构特征 |
1.4.2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制备方法 |
1.4.3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基本性能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5.1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水下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实验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原料 |
2.1.4 水下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实验步骤 |
2.2 CVD制备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制备实验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装置 |
2.2.3 CVD制备内包Fe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原料 |
2.2.4 CVD制备内包Fe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实验步骤 |
2.3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高分子修饰实验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设备 |
2.3.3 实验所需药品及试剂 |
2.3.4 实验步骤 |
2.4 结构分析和测试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4.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4.4 热重分析(TGA) |
2.4.5 拉曼散射(RAMAN) |
2.4.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摩擦性能测试的实验部分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实验设备及条件 |
2.5.3 实验材料 |
2.5.4 实验步骤 |
第三章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结构表征 |
3.1 水下电弧放电法制备纳米洋葱状富勒烯 |
3.1.1 X-射线衍射分析 |
3.1.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3.1.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3.1.4 拉曼光谱分析 |
3.1.5 热重分析 |
3.1.6 电流值对产物的影响 |
3.1.7 生长机理 |
3.2 CVD制备内包金属Fe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3.2.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3.2.4 热重分析 |
3.3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高分子修饰 |
3.3.1 引言 |
3.3.2 红外分析 |
3.3.3 稳定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摩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摩擦性能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纳米级润滑与表面改性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氢碳/二硫化钼薄膜界面调控与超滑行为研究[D]. 孙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仿生非光滑表面海水马达配流副润滑仿真及摩擦试验研究[D]. 刘竟成. 燕山大学, 2019(03)
- [3]等离子熔覆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组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张梦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4]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顾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5]椰油酰胺聚氧乙烯醚与硼酸酯复配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谷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6]含氮硼酸酯在聚醚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D]. 耿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7]利用ISBS方法制备PMMA/膨胀石墨/P(MMA-St)复合材料的效果研究[D]. 宗晶莹.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8]水溶性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和摩擦学性能研究[D]. 孟庆娟. 河南大学, 2010(12)
- [9]多官能团表面修饰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 张付特. 河南大学, 2008(09)
- [10]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结构表征及其摩擦性能研究[D]. 姚延立.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