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返北京的斯特恩(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庆[1](2021)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文中指出篮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国也是最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改革自1995年的“八强赛”开始,经过几代“篮球人”的共同努力、摸索和发展,至今已走过25个春秋,在此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不足之处,梳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历程,汇聚成功经验,为职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剖析存在问题,为下一步的深化联赛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专家调查法、集中度C5率法、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比赛成绩、经费来源、联赛社会影响力、外籍球员的引进、职业化政策、赛程赛制演变、俱乐部名称队徽的演变、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等因素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分析,并结合管理学中企业管理的理论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的发展可分为:职业化“探索开拓”发展阶段(95-96赛季~03-04赛季)、职业化“改革创新”发展阶段(04-05赛季~08-09赛季)、职业化“平稳过渡”发展阶段(09-10赛季~15-16赛季)、职业化“重建求新”发展阶段(16-17赛季至今)。2.中国男篮参加国际大赛(世界杯、奥运会)的成绩逐渐下滑,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洲际赛场(亚洲杯、亚运会)的统治力也逐渐下降。通过比较集中度C5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结果得出,联赛竞争均衡性波动范围大,总体呈趋于均衡性缓慢发展。3.俱乐部队名队徽变更频繁。俱乐部名称大部分以“区域名称+企业名称+吉祥物”的形式命名,俱乐部队徽多以动物元素为主,设计呈现不断简化、抽象化的趋势。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中赛程赛制变动频繁,演变过程主要学习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并受国家队备战的影响。随着CBA五年发展规划的颁布,竞赛规则及赛程赛制趋于稳定。4.外籍球员引进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内线外援引进数量呈下降趋势,外线外援引进数量呈上升趋势。外援国籍的选择上以美国球员为主,达到84.64%。外籍球员连续效力时间较短,高水平实用性外援在各俱乐部之间流动性较强,共有134名外援效力于不同俱乐部。选择聘用外籍教练的俱乐部呈增多趋势,“土主洋辅”是目前职业联赛中较为流行的外籍教练使用模式。外籍教练执教主要受球队成绩波动的影响,连续任期时间短流动性频繁。5.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以俱乐部和体育局共同培养模式为主,学校体育培养模式为辅。随着CUBA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CBA选秀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大学生球员走上职业赛场的舞台,学校体育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6.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以来,逐步深化体制改革,实行“管办分离”。CBA公司成立以后,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在媒体转播权、商业赞助权、门票销售权和衍生品开发权方面的收入大幅提高。职业联赛上座率整体波动范围大且呈下降趋势,主要受基础设施、竞赛水平、门票价格上涨、新媒体转播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7.结合企业管理学中“企业管理六要素”,其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演变历程的指标分别对应为:“人”——外籍球员的引进和使用、外籍教练员的引进和使用、裁判员职业化;“财”——俱乐部的演变、经费来源;“物”——赛程赛制的演变、职业化政策法规文件;“产”——比赛成绩;“供”——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销”——职业联赛社会影响力(受关注度)。
潘光[2](2020)在《从来华难民到柏林爱乐首席小提琴家》文中研究指明赫尔穆特·斯特恩(Hellmut Stern) 192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的犹太家庭,5岁学习钢琴,9岁学习小提琴,从小具有音乐天赋。1938年12月与父母一起抵达上海避难,后转赴哈尔滨,在那里继续学习音乐,17岁就进入哈尔滨交响乐团。1949年,他与父母移居以色列,在那里加入以色列爱乐乐团,后加入过美国和德国的多家乐团,最终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他多次重返中国,访问"故乡"哈尔滨和上海,进行演出和讲学,并资助许
赵锐[3](2020)在《《内鬼》(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内鬼》是由前加拿大情报局特工、专职作家托德·霍夫曼(Tod Hoffman)所着的间谍小说。该书为纪实体小说,主要描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侦查、发现、逮捕以及审判中央情报局局前雇员金无怠的全过程。目前,国内尚无译本。本人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翻译该小说,独立完成了全书的汉译,共计十八万七千余字。本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本选自该小说的第7章(部分)、第9章以及第10章。本报告,主要涉及庭审辩护、以及描写小说主人公自杀等情节。源文本包含大量法律术语,涉及庭审辩护、心理描写等情节,语言难度较高。如何透彻理解英美法系诉讼法律原则、框架以及程序,准确把握对专有名词以及描写类语句的翻译,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是本次翻译实践的主要难点。本报告通过分析归纳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参照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在词汇层面,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专业术语的翻译,以及增译法、转换法等常用翻译技巧的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在句子层面,结合案例分析对于拆分法、语态调整以及倒置法等常用翻译技巧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笔者通过总结自己在翻译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希望在提高自己翻译能力的同时,对同行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石镜阳[4](2020)在《乔纳森·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在文化研究领域正发生着一场“听觉转向”,听觉文化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何谓“听觉转向”?我们该如何理解“听觉文化”?笔者以西方听觉文化研究学者乔纳森·斯特恩为切入点,尝试对他的听觉文化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和研究,从他的研究角度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是国内第一篇系统地研究美国学者乔纳森·斯特恩的听觉文化思想的硕士论文,斯特恩对听觉文化的探讨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他既是一位传媒学研究者,也关注声音技术和听觉环境的变革,在他影响力较大的着作《可听见的过去:声音复制的文化源头》中,斯特恩融合了文化研究、通信技术的历史,结合社会和文化条件描述了这些声音复制技术在漫长的十九世纪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展示了声音复制的可能性和其对文化构建所产生的影响,还从现代声音技术追溯到人类感官史的变迁。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斯特恩的生平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尽管斯特恩的着作得到了学界内许多人的关注和评论,但由于“听觉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处于发展初期的学术领域,目前还没有学者对作为西方前沿听觉文化研究者的乔纳森·斯特恩的思想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的选题是富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听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本章以梳理和分析西方的视听文化史为起点,针对人类文明重视视觉感知而忽视听觉感知的现象来分析“视觉霸权”崛起的原因,并分析学界内为了反拨视觉霸权而发生的“听觉转向”,以及当下听觉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人们重返“统觉”的理想。第二章从“声音载体”和“听觉空间”两个维度梳理了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斯特恩的听觉文化思想基于他对作为声音载体的声音媒介物和听觉技术史的分析,从一开始的声波记振器到早期的留声机,从作为科学用具的听诊器到作为日常娱乐工具的随身听,斯特恩从对声音技术史的追溯过渡到对人类感官史变迁的分析,讨论了人的社会主体性和生存空间的变革。第三章主要对斯特恩的听觉文化思想进行了分析,斯特恩受到了西方许多学者的影响,如唐·伊德、福柯、阿多诺,在这些学者的影响力之下,斯特恩从多重角度对听觉文化中“技术性”与“身体性”、“听觉性”与“文化性”的关系做出了分析,其观点有许多新颖和独创的部分,受到一些因素限制,在他的着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在本章中都得到了一并的分析。结语部分总结了在现代的透视下对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的认知和反思,受到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影响,在听觉文化研究领域也存在许多焦虑,本章尝试在合理接受这种良性焦虑带来的文化推动作用的同时,提出一些数字化时代听觉文化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李建青[5](2020)在《NBA球星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指出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自1946年成立以来,由一个惨淡经营的业余篮球联赛发展成为如今总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业联盟,将篮球运动塑造成为一种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人种都喜爱的文化产品,传播到世界上212个国家。NBA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体育事业的学习。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的球星传播战略在NBA的全球推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魔术师”约翰逊、“飞人”迈克尔·乔丹等超级巨星真正将NBA变为了风靡全球的体育赛事。本论文运用形象学理论,系统地研究了NBA球星形象的塑造过程,从NBA球星形象构件累积到NBA球星形象建模。得出了NBA球星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多维度、正面性三大特征。总结了NBA球星形象的构成,从四个维度来研究其形象构成。分析NBA球星形象的价值,从经济、文化、社会三个层面来阐释。以及,总结NBA球星形象的传播功能,主要包括情感黏合、体验、形象制胜功能。运用5W模式理论,分析NBA球星形象传播的传播结构。总结了NBA球星形象传播内容的特点,内容的新颖性、球星之间的话题故事性、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相结合的特点。分析了NBA球星形象传播策略。从荣誉奖项塑造球星形象、全媒体生涯传记式传播、球星形象产品传播策略、球星形象国际化传播、球星形象危机应对五个方面研究NBA球星形象的传播策略。
刘琳琬玉[6](2020)在《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尼阿明·亚历山德罗维奇·卡维林(1902-1989)是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系优秀的作家、文艺学家、批评家,在早年卡维林参与了苏联知名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卡维林自创作初始就受到来自诸多流派的影响,并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了多种写作策略与创作理念,使其作品具有复杂的诗学特征。同时,作家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精进自身的创作技法,是苏联文学史上罕有的风格多变的作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是卡维林创作的实验阶段,在这一时期,作家受到“谢拉皮翁兄弟”自由创作与“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主张影响,将崇拜的作家霍夫曼、斯特恩与导师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创作手段及文艺理论应用至作品中,写下了几部极具先锋性的元小说。本文以卡维林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创作的元小说《钦差大臣》《18…年莱比锡城纪事》与《第五个漫游者》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元小说作品中的诗学特征,并总结其创作的继承性与前瞻性。本论文的结构由绪论、论文主体、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与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阐明了该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说明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卡维林元小说的创作背景,20世纪20-30年代是卡维林正式作为作家的时期,在此时期作家见证了苏联文坛百花齐放之风貌,受到来自多方的影响。本章首先概述了元小说在各国的定义与发展,其次梳理了俄国形式主义、“谢拉皮翁兄弟”、霍夫曼与斯特恩等人对卡维林进行元小说创作的影响,他们为卡维林带来了诸多与众不同的情节模型、创作技法、叙事风格以及写作理念。最后,分析了作家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率先走近后现代主义的倾向。第三章通过对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城纪事》与《钦差大臣》进行诗学分析,从小说中的情节无序、结局消解、环形叙事与非理性情节特征等方面阐释了这两部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与审美效果,文本由此表现了其开放性的特殊效果。第四章对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城纪事》和《第五个漫游者》中的叙事策略与人物、情节等方面分析,阐释其揭露虚构性的特征与创作理念,展现了作家率先走近后现代主义的前瞻性。第五章研究了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纪事》《第五个漫游者》中的互文与否定互文以及双层叙事结构展现的自我指涉性,指出作家对斯特恩的“裸露的手法”与俄国形式主义关怀的文学性问题的继承。结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进行梳理,同时指出了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伍沙[7](2020)在《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研究概略(19世纪下半叶至今)》文中认为在中国政府实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对东南亚建筑艺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面对缺乏研究历史的认识以及断章取义的现状,本文聚焦柬埔寨吴哥古迹,以时间的维度概述了百年来其建筑艺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各阶段研究方法和人物为重点,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其传承关系。最后分析吴哥古迹建筑艺术研究的主要特点,以供国内相关研究借鉴。
张巍[8](2020)在《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精神分析领域发生了一种主体间转向,即从单人心理学范式走向双人心理学范式。现如今,主体间取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成为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主体间视角为基础,借鉴现象学、古典实用主义和动力系统理论等资源,提出心智三层级模型(内心维度)和双人互动的多重交流模型(人际维度),尝试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整合与重构。在内心维度上,人与世界的直接互动为依赖于表征的“旁观者模式”奠基。从种系演化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身体(不依赖于表征的直接互动)为逐渐发展出的潜意识(有表征、无觉知)和意识(有表征、有觉知)活动提供了基础。由于表征的出现,有机体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能够对互动进行模拟,发挥一种“替代行动”的作用,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现实,为创造性和幻想提供有利条件。更进一步地,可以将个体的心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级:身体、潜意识和意识。身体作为最底层,一方面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中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知觉—运动能力(身体图式),实现与世界的直接互动。潜意识作为中间层,包含亚符号和符号的表征。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前者主要涉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或策略,后者主要与自体表征与内部他人(或客体表征)有关。意识位于最高层,与语言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觉察和反思,对身体和潜意识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在人际维度上,从心智的三层级模型出发,可以将人际间的交流方式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即身体—身体、身体—潜意识、身体—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意识和意识—意识。在人际互动中,布伯区分的“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可以视为最基本的两种互动模式,其普遍存在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我—它”关系可以通过语言、情绪和身体行动等途径来进行,实现对他人的操纵;“我—你”关系的实现则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对话之中,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情感调谐。在兼顾人际维度和内心维度的思路下,本文对个体发展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新的解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中被塑造。从关联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安全型依恋互动是“我—你”关系模式的典型示例。当安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使用索取、顺从、回避和控制策略,“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反复上演。在自恋需要的获取上,理想情况是母婴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自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个体会倾向于建立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人际互动中控制或操纵他人来获得价值感。在同伴关系中,通过相似性(及伴随的差异性)体验,个体与他人可以更顺畅地分享内部世界的体验,促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关系,克服孤独感,并融入更大的团体或集体,促进自体的发展。在亲密关系中,融洽的性行为有助于伴侣双方维持关系,不融洽的性行为可能会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个体化角度来看,理想的情况下,个体与他人的边界维持着动态平衡,相处融洽,表现出一种独处的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双方的边界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边界消解、模糊,个体成为他人的附庸或者他人成为我的附属品;或者是联结切断,造成孤独或“虚假的独立”。这些不同类型的互动都“积淀”在个体的内部世界中,形成“多重内部回路”或“多重内部工作模型”,使心灵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在本文的整合视角下,精神分析治疗发生于分析师与来访者组成的主体间系统之中。在前反思的互动层面上,分析师需要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来访者的改变提供榜样,如对使用回避和顺从策略的来访者提供支持,对使用索取和控制策略的来访者限定边界。在反思的觉察层面上,分析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当前的互动中“退后一步”或“按下暂停键”,看到互动的其他可能性。这可以通过简要“复述”来访者的叙述、解释来访者的互动策略、解释来访者的其他材料(如情绪状态),以及录像后进行回放和分析等方式实现。此外,精神分析治疗的推进不仅发生在相对安静的时刻里,还在一些特殊时刻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相遇时刻、情感突出时刻和关系破裂后的修复时刻。未来的精神分析研究在密切关注临床经验的同时,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对话。
管志贵[9](2019)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进一步表明,全球变暖在不断加速且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无论是依据斯特恩还是诺德豪斯的贴现率和气候敏感性设置,全球减排形势都极为严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受着巨大内部和外部压力,在向联合国提交的自主贡献度目标中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峰。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起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试点碳市场工作,截至2018年10月,7试点碳市场已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控排企业,累计成交量突破2.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约60亿元。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明确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中国碳市场中的具体应用入手,系统分析碳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机理、评估试点碳市场政策的作用效果和评价试点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减排市场的经验教训给出了进一步优化碳市场交易机制的路径选择。通过构建供给锁定型市场供需模型、泰坦伯格边际减排成本模型、控排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拓展模型,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对碳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和激励效应,指出它主要是通过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对企业的碳排放硬约束、企业追求履约成本最小化和碳资产收益最大化、投资者分享企业碳减排收益的激励、监管惩处和支撑服务等共同起作用。碳市场的约束性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节能减排规划决定地方(省级行政单位)节能减排规划,地方节能减排目标又决定配额分配总量,因此中央对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度的考核会产生减少碳排放的约束性政策效果;二是被纳入管控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会考虑其实际碳排放量和政府实际发放配额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由配额分配产生了企业被强制参与碳减排的约束性政策效果。碳市场的激励性政策效果则体现在控排企业的减排成本差和投资者参与主体对控排企业减排收益的分享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减排成本差是被纳入管控的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原动力。在综合考量减排成本、购碳成本和处罚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交易可产生企业为实现降低履约成本和碳资产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激励性政策效果;其次,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增加了碳市场的活跃度,可降低被纳入管控企业的减排融资成本,同时也可分享企业减排所产生的收益,产生相应的激励性政策效果。此外,为保障约束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发挥作用,需要相应的监管惩处等保障性政策作为支撑;最后,为确保碳市场的正常运转,还需要交易所、核查机构、咨询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参与主体共同参与,需要相应的参与性政策提供保障。对于中国碳市场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政策效果评估,本文基于中国试点碳市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可能影响区域层面人均碳排放量的变量因素后,中国的试点碳市场政策对区域人均碳排量的减少产生了显着的政策效应,在加入时间趋势项后,倍差项系数依然显着,这进一步说明了就碳减排效果而言,试点碳市场政策整体上是有效的。此外,实证结果也显示,GDP增速的增长会减少人均碳排放量,城市化率、工业产值占比、化石能源消耗占比、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的提升和环保支出的增速的增长则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在7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部分,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评分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能够表征7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机制和监管惩处的综合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评价7试点运行效率的差异。评价结果显示,湖北、深圳和上海三个试点运行效率较高,北京和广东次之,天津和重庆较差。同时又由于深圳试点体量较小且所采用的定价点选交易方式造成的“虚假繁荣”,因此,就运行效率而言,7试点碳市场中最为稳健有效的是湖北和上海市场。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国际减排市场中的典型应用,主要包括美国含铅汽油阶段性下降市场、美国二氧化硫配额交易市场、欧盟碳市场、韩国碳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等。通过对比美国的二氧化硫配额市场和中国碳市场,发现两者在理论基础、所处的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对市场手段的重视程度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市场辐射的范围和政策力度方面不尽相同。在对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约束性、激励性、保障性和参与性等方面给出进一步优化中国碳交易机制的路径选择,如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碳政绩的考核、配额从紧发放、降低纳管门槛、建立健全碳市场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不断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资产管理能力和大力开展碳普惠等。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在全国碳市场正式运行之前,对我国碳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优化路径进行研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将碳交易机制细分为配额分配、交易机制、监管惩处和支撑服务四个有机组成部分,从约束性、激励性、保障性和参与性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整体一致的系统性;第二,在评估碳市场政策有效性时,采用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倍差法,可避免政策作为解释变量所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趋势项,对试点碳市场运行后的2014-2017长期政策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并为检验政策是否长期持续有效提供了支撑;第三,为解决数据样本不足和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本文在数据收集整理和指标专家量化评价等方面做了构建性的尝试和改进。调研访谈涵盖了主管部门、碳排放权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碳基金公司和碳核查机构等多元参与主体的30多位行业资深专家,收集整理表征碳市场的配额分配、交易机制和监管惩处情况的400多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数据,进而评价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可信度。
廖衡[10](2019)在《“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文中研究指明英国十八世纪四位小说大师——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奥利弗·哥尔德斯密及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不约而同地在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中传承并革新了西方田园书写,再现十八世纪英国全速挺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宫廷及乡村的突出矛盾及问题,并通过推进古老的“田园伦理”及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参与了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他们将不列颠乡村庄园“天堂府”与农舍良田“黄金乡”塑造成一处现代化洪流中的退隐之地,将其赋值成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乡村在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及民族融合中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患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论文在整合西方田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代英国生态批评家吉福德关于田园书写“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之理论构架,融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风景研究及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1742)、《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及《阿米莉亚》(1751)、斯特恩的《项狄传》(1759-67)、哥尔德斯密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与斯摩莱特的《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中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历史语境、结构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四位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传承与革新西方田园书写传统,建构田园退隐之地并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语境,参与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论文的第一章研究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四位小说大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中“黄金时代”与“阿卡狄亚”的文学记忆,传承了英国本土田园诗学的多样风格(尤其是乡村庄园诗作、地貌诗歌及反田园诗),也受到了蒲柏及约翰逊为代表的英国田园批评文本的影响,不仅传承田园理想,也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历史语境。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全面展开,乡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与面积激增,滋生了各种城市问题;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化的地主乡绅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正当这些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改造不列颠乡野之时,一场以诗歌、绘画、园艺及徒步旅行为媒介的“如画美学运动”醉心于“发现”未被现代化洪流染指的不列颠本土田园风景。四位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及“恋乡情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小说中复杂厚重的田园书写既是对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一种文学回应,也参与了英国现代社会的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塑形。论文的第三、四、五、六四个章节分析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所共有的结构模式——“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第三章分析了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小说的宏观叙事及插入叙事都沿袭了田园传统的退隐叙事模式,使小说大体呈现出主要人物从伦敦或巴斯退隐不列颠乡村“天堂府”与“黄金乡”的叙事脉络;第四、五、六章分析了小说如何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语境”,再现与反思现代化进程并参与英国现代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也集中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社会功能。第四章结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阐明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在小说中革新“田园伦理”,参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理建构。他们在小说中继承了田园诗学对宫廷与城市的批评态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所滋生的环境、犯罪及道德问题,反思了商业社会的“经济人”现象与“现金联结”、揭露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政党或者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同时,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发扬了英国田园书写中歌颂乡村农人的传统,将乡绅或者农民建构为与十八世纪商业文化中“经济人”相抗衡的美德群体,并塑造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田园家庭”及以地缘和心缘维系的“田园美德共同体”。第五章借助当代风景研究视域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在小说中推进西方英国田园诗学中的“田园风景”,参与发现与提升不列颠本土风景的如画美学运动。小说家们致力于呈现并歌颂不列颠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将“天堂府”与“黄金乡”置于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的乡村腹地,描写或勾勒出其显着的地理水文;小说中描绘了象征不列颠民族身份、承载民族记忆的乡土植被,尤其是橡树或树篱风景;“天堂府”多是彰显不列颠身份与历史、“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的哥特、凯尔特式或中世纪建筑与废墟。同时,他们将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乡村呈现为一道“参差多态”的如画美学风景。第六章以新历史主义“厚描”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细小片段”及乡村边缘人物入手,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发扬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将田园理想置于日益资本主义化的现代不列颠乡村现实之中,不同程度地反思议会圈地运动、农业改革及民族融合等历史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乡村阶级或民族矛盾。菲尔丁、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在小说中通过塑造英格兰乡村飞扬跋扈的“猎物保护人”、被狩猎法边缘化却扞卫习惯权利的贫农及监守自盗的“猎场看守人”,再现了乡村土地私有化进程中土地阶层与小农及贫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质疑了《1671年狩猎法》及《1723年黑面法令》所确保的土地阶层的“狩猎霸权”;菲尔丁、斯特恩、斯摩莱特通过不同程度地再现农业革命中的小农及农工的艰苦生活,反思了这一进程中乡村的人口流失、贫富分化及济贫等社会问题;斯摩莱特还在小说中再现了《1707年联合法案》光环遮蔽下、悬而未决的苏格兰乡村中的民族压迫及对抗。论文的结论指出: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笔下的田园书写绝非逃避遁世,他们既传承了古老的西方田园理想,也发扬了西方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城市、宫廷及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及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虑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他们笔下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不仅是一处田园理想中的乡村退隐之地、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也是不列颠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的真实乡村之再现。四位作家在小说这一十八世纪新兴的文体中融入了田园书写,开拓了田园书写的新疆域,增强了田园书写的内部张力,也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他们田园书写中丰富的“英国经验”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二、重返北京的斯特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返北京的斯特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日益下滑 |
1.1.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体育的需要 |
1.1.3 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研究 |
1.3.3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3.4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
1.3.5 国外对“篮球职业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集中度C_5率 |
2.2.7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 |
2.2.8 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论证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子项演变过程 |
3.1.1 比赛成绩 |
3.1.2 俱乐部的演变 |
3.1.3 赛程赛制的演变 |
3.1.4 重要政策法规文件 |
3.1.5 外籍球员的引进与使用 |
3.1.6 外籍教练员的引进与使用 |
3.1.7 职业篮球后备人才培养 |
3.1.8 职业联赛影响力、受关注度 |
3.1.9 经费来源 |
3.1.10 裁判员职业化 |
3.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阶段过程 |
3.2.1 职业化“探索开拓”发展阶段(95-96赛季~03-04赛季) |
3.2.2 职业化“改革创新”发展阶段(04-05赛季~08-09赛季) |
3.2.3 职业化“平稳过渡”发展阶段(09-10赛季~15-16赛季) |
3.2.4 职业化“重建求新”发展阶段(16-17赛季至今) |
4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 |
5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5.1 “人” |
5.2 “财” |
5.3 “物” |
5.4 “产” |
5.5 “供” |
5.6 “销” |
6 结论 |
附录A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B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指标影响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进程中引进的外籍球员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从来华难民到柏林爱乐首席小提琴家(论文提纲范文)
避难来华 |
哈尔滨生涯 |
中国情结 |
(3)《内鬼》(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Project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Project |
1.2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
1.2.1 About Tod Hoffman |
1.2.2 About The Spy Within |
1.2.3 Thematic and Stylistic Analysis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
2.1 The Choice of Parallel Texts |
2.2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Tools |
2.3 The Use of Glossary and Background Notes |
2.4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Lexical and Syntactic Faithfulness |
3.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Legal Terms |
3.1.2 Addition |
3.1.3 Conversion |
3.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3.2.1 Division |
3.2.2 Change of Voice |
3.2.3 Invers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4.2.1 Limitations |
4.2.2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One: Source Text |
Appendix Two: Target Text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乔纳森·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听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西方文化史中的视听关系简述 |
第二节 听觉文化研究 |
第三节 听觉文化研究与“统觉理想” |
第二章 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声音载体:从人耳到媒介 |
1.1.1 人造鼓膜:从可听到可造 |
1.1.2 声音储存:“死去的声音”和“永生的信仰” |
1.1.3 居间听诊:听觉媒介作为理性工具 |
1.1.4 MP3:数字媒介的通行格式 |
第二节 听觉空间:从复制到超越 |
1.2.1 “复制”与“保真” |
1.2.2 “媒介”与“私人听觉空间” |
1.2.3 “声音消费”与“重新部落化” |
第三章 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从“主体性”到“身体性” |
第二节 从“技术性”到“文化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NBA球星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NBA球星形象概念界定 |
1.2.1 NBA与 NBA球星 |
1.2.2 形象 |
1.2.3 NBA球星形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文献综述 |
2 NBA球星传播形象塑造的过程及特征 |
2.1 NBA球星形象塑造过程 |
2.1.1 球星形象构件累积 |
2.1.2 NBA球星形象建模 |
2.2 NBA球星形象塑造的特征 |
2.2.1 个性化 |
2.2.2 多维度 |
2.2.3 正面性 |
3 NBA球星形象的构成、价值及传播功能 |
3.1 NBA球星形象的构成 |
3.1.1 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 |
3.1.2 职业形象与生活形象 |
3.1.3 静态形象与动态形象 |
3.1.4 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 |
3.2 NBA球星形象的价值 |
3.2.1 经济价值 |
3.2.2 文化价值 |
3.2.3 社会价值 |
3.3 NBA球星形象的传播功能 |
3.3.1 情感黏合功能 |
3.3.2 体验功能 |
3.3.3 形象制胜功能 |
4 NBA球星形象传播的传播模式 |
4.1 NBA球星形象传播者 |
4.2 NBA球星形象传播内容 |
(一)新颖性 |
(二)话题故事性 |
(三)理性诉求结合情感诉求 |
4.3 NBA球星形象传播媒介 |
4.4 NBA球星形象传播对象 |
4.5 NBA球星形象传播效果 |
(一)了解信息 |
(二)态度改变 |
(三)行为表现 |
(四)关系发展 |
5 NBA球星形象传播策略 |
5.1 荣誉奖项塑造球星形象 |
5.2 全媒体生涯传记式传播策略 |
5.2.1 制造“共情” |
5.2.2 在故事中塑造球星 |
5.3 球星形象产品传播策略 |
5.3.1 拓宽产品线——增加球星形象种类 |
5.3.2 优化产品组合——塑造观众喜爱的球星形象 |
5.4 球星形象国际化传播 |
5.5 球星形象危机应对 |
5.5.1 迅速制定方案,果断决策 |
5.5.2 及时公布真相,开展沟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西方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
(二)俄罗斯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
(三)我国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卡维林元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元小说的概念 |
(一)元小说在西方 |
(二)元小说在俄罗斯 |
(三)元小说在中国 |
二、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继承性 |
(一)卡维林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与文学性 |
(二)卡维林与谢拉皮翁兄弟:自由创作的主张 |
(三)卡维林与霍夫曼:谢拉皮翁原则与幻想模型 |
(四)卡维林与斯特恩:游戏精神与裸露的手法 |
三、卡维林元小说创作与文学思潮 |
(一)卡维林与现代主义 |
(二)卡维林与后现代主义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不确定性 |
一、《18.年莱比锡城纪事》:矛盾与无终止的叙事游戏 |
(一)情节之失序 |
(二)结局之搁置 |
二、《钦差大臣》:在谵妄中轮回 |
(一)“同理性分手并不快乐” |
(二)“世界的确在旋转”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揭露虚构性 |
一、《18.年莱比锡城纪事》:虚实相融的第三世界 |
(一)现实、虚构和想象的三元合一 |
(二)不可信的形式叙述者 |
二、《第五个漫游者》:充满“谎言”的“木偶戏” |
(一)导演——“吾”乃泥人 |
(二)演员——木偶在“嘎嘎”作响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自我指涉性 |
一、《第五个漫游者》:极乐的互文 |
(一)浪漫主义者的夭折 |
(二)“真善美”叙事情节的破裂 |
二、喧嚣的双层叙事结构 |
(一)《第五个漫游者》:“戏中戏” |
(二)《18.年莱比锡城纪事》:“小说中的小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研究概略(19世纪下半叶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的早期(19世纪下半叶—1950年代) |
1. 侧重建筑艺术史的研究 |
2. 其他建筑学的研究 |
二、研究的转向(1950年代—1990年代) |
1. 侧重人居环境的研究 |
2. 图像学研究丰富 |
3. 其他建筑学的研究 |
三、新一轮研究(1990年代至今) |
1. 侧重国土整治、城市化以及环境和建筑关系的研究 |
2. 建筑及城市研究 |
四、结语 |
(8)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导论: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诉求”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 |
一、从单人心理学到双人心理学 |
二、主体间转向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主体间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
一、斯托罗洛、阿特伍德、奥林奇和布兰德沙夫特 |
二、阿隆、本杰明和奥格登 |
三、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
四、毕比和拉赫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模型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模型 |
第二章 心灵: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 |
第一节 表征的派生地位 |
一、作为核心概念的表征 |
二、一种无表征的“认识论” |
第二节 演化心灵的三阶段 |
一、身体:与环境的直接互动 |
二、潜意识:表征及其自动化 |
三、意识:觉知及其调控 |
第三节 内部回路与外部回路 |
第四节 小结:“私密空间” |
第三章 人际:“共在”中的个体与他人 |
第一节 心智三层级模型 |
一、作为动力系统的心智 |
二、最底层:身体 |
三、中间层:潜意识 |
四、最高层:意识 |
第二节 人际交流的基本形式 |
一、6种基本交流形式 |
二、几点重要说明 |
第三节 人际互动中的基本模式 |
一、两类基本关系模式:“我—它”与“我—你”关系 |
二、“我—它”关系与“我—你”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四节 小结:生成的动力系统 |
第四章 个体发展: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 |
第一节 关系之网:人际互动的“战场” |
一、亲子关系 |
二、同伴关系 |
三、亲密关系 |
第二节 个体化:他人与我的界限 |
一、相对独立的“我” |
二、多重自体与连续自体 |
第三节 小结:发展的两条线索 |
第五章 治疗策略:反思与前反思的互补 |
第一节 治疗的总体原则 |
第二节 互动:前反思层面的模式更替 |
一、提供支持 |
二、限定边界 |
三、治疗中的特殊时刻 |
第三节 “慎思”:反思层面的自体调节 |
一、反思的重要性 |
二、针对具体策略的解释 |
三、在困境或危机中促进反思 |
第四节 小结:整合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一、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相关研究 |
二、碳市场构建和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 |
三、碳市场政策有效性评估的相关研究 |
四、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 |
二、气候谈判和碳排博弈 |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庇古税理论 |
三、科斯产权交易理论 |
四、碳税和碳交易的混合 |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碳排放权的二元商品属性 |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 |
一、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 |
二、交易标的物 |
三、试点碳市场 |
四、几份重要报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中国碳市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试点碳市场 |
一、北京碳市场 |
二、天津碳市场 |
三、上海碳市场 |
四、湖北碳市场 |
五、重庆碳市场 |
六、广东碳市场 |
七、深圳碳市场 |
第二节 非试点碳市场 |
一、福建碳市场 |
二、其他非试点碳市场 |
第三节 全国碳市场 |
一、全国碳市场的阶段性演进 |
二、全国碳市场的最新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 |
一、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基本逻辑 |
二、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及其角色定位 |
第二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约束效应 |
一、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效应 |
二、对控排企业的约束效应 |
第三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激励效应 |
一、对控排企业的激励效应 |
二、对投资者的激励效应 |
第四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其他效应 |
一、保障性政策效应 |
二、参与性政策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效果评估:一个准自然实验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计量检验和实证结果 |
一、计量检验 |
二、实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 |
第一节 试点碳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
一、交易数据情况 |
二、市场体量情况 |
三、碳价走势情况 |
第二节 碳市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二、评价指标选取和数据资料来源 |
第三节 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对比和分析 |
一、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对比 |
二、试点碳市场运行效率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国际减排市场中的应用和启示 |
第一节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在国际减排市场中的应用 |
一、美国含铅汽油阶段性下降市场 |
二、美国二氧化硫配额交易市场 |
三、欧盟碳市场 |
四、韩国碳市场 |
五、其他国家和地区碳市场 |
第二节 美国二氧化硫配额市场与我国碳市场的异同 |
一、两者的相同点 |
二、两者的不同点 |
三、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借鉴和启示 |
一、国际经验借鉴 |
二、对优化我国碳市场交易机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的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约束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加强对地方官员碳政绩的考核 |
二、配额发放从紧和留足储备配额 |
第二节 激励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降低纳管门槛和开放更多投资主体参与碳市场 |
二、大力支持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 |
第三节 保障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不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 |
二、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配额发放、量化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 |
三、搭建低碳技术交易流转平台 |
四、建立健全碳市场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
第四节 参与性优化路径选择 |
一、对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交易和结算系统 |
二、不断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资产管理能力 |
三、深度开发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和林业碳汇项目 |
四、大力发展碳普惠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田园书写、“天堂府”与“黄金乡” |
一、田园书写 |
二、“天堂府”与“黄金乡”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选题意义 |
一、理论基础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诗学渊源:西方田园书写概述 |
第一节 “阿卡狄亚”之魅:古希腊罗马田园书写渊源 |
一、西方田园书写之滥觞:赫西俄德与忒俄克里托斯 |
二、西方田园书写的经典化:维吉尔与贺拉斯 |
第二节 “古老快乐的英格兰”之歌:英国田园书写的本土化 |
一、英国田园书写的肇始: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书写 |
二、英国田园书写的多样化:17-18 世纪的田园书写 |
第三节 蒲柏与约翰逊之论:英国田园书写批评话语的形成 |
一、“黄金时代的意象”:蒲柏论田园诗 |
二、“乡村生活的再现”:约翰逊论田园诗 |
第二章 历史语境: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田园 |
第一节 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城市化中的英国田园 |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中的英国田园 |
二、城市化、商业化与帝国扩张中的英国田园 |
第二节 如画美学风尚中英国田园风景的“发现” |
一、如画美学及田园诗歌中的田园风景 |
二、风景画、如画园林与画境游中的田园风景 |
第三节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
一、贵族后裔菲尔丁与乡村牧师斯特恩的恋乡情结 |
二、《荒村》诗人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
第三章 退隐“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 |
第一节 菲尔丁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远离“城”嚣: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离城返乡: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二节 斯特恩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乡村“四五英里的范围内”: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让我们回乡下去吧”: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三节 哥尔德斯密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村舍炉边之乐”: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哲思浪子”返乡记: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四节 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
一、“离开这个传染病的中心”: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二、“退出自己的事业回到乡下”: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
第四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理想:小说中的田园伦理建构 |
第一节 “伦敦是个坏地方”:小说对城市病的伦理批判 |
一、“一个长得太大的怪物”:城市扩张与城市病 |
二、“一定得花钱才行”:城市的现金联结与拜金之风 |
第二节 “最为腐败的国家”:小说对宫廷政治的伦理批判 |
一、“党派这个魔鬼”:小说对议会及党派的伦理批判 |
二、“突出罪恶”:小说对腐败的国家机器的伦理批判 |
第三节 “恩情如海的天地”:小说中田园理想的建构 |
一、“身体完全健康”:小说中的田园农人 |
二、“与妻女言笑,与子哲辩”:小说中的田园家庭 |
三、“慷慨好客要再度蔚然成风”:小说中的田园共同体 |
第五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风景:小说中的田园风景建构 |
第一节 “和阿卡狄亚比美”:田园风景的民族身份建构 |
一、“和阿卡狄亚比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地理水文 |
二、“橡树之心”与“山楂树篱”:小说中的不列颠乡野植被 |
三、“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建筑 |
第二节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园风景的审美建构 |
一、“一片极其动人的风光”:菲尔丁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
二、“一片开阔的风景”:斯特恩与哥氏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
三、“苏格兰的阿卡狄亚”:斯摩莱特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
第六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乡村现实 |
第一节 “猎物保护人”与“偷猎者”:圈地运动中的乡村阶级矛盾 |
一、“猎物保护人”与《1671 年狩猎法》 |
二、看猎场的“黑乔治”、“偷猎者”与《1723 年黑面法令》 |
第二节 “修剪、烧草、筑篱”:农业革命中的乡村社会问题 |
一、乡绅的农业计划与破产的“农民乡绅” |
二、农工的“艰苦工作”与“面黄肌瘦”的克林克 |
第三节 “苏格兰天堂”:《1707 年联合法案》与苏格兰乡村民族矛盾 |
一、“毁灭他们的民族精神”: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压迫 |
二、潜伏的“武装力量”: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对抗 |
结语 |
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忧患交织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 |
二、四位小说家对田园书写及小说的贡献 |
三、田园书写中的“英国经验”之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重返北京的斯特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男子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D]. 刘国庆.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从来华难民到柏林爱乐首席小提琴家[J]. 潘光. 档案春秋, 2020(07)
- [3]《内鬼》(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锐. 山东大学, 2020(10)
- [4]乔纳森·斯特恩听觉文化思想研究[D]. 石镜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NBA球星形象传播研究[D]. 李建青.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6]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D]. 刘琳琬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研究概略(19世纪下半叶至今)[J]. 伍沙. 建筑师, 2020(02)
- [8]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D]. 张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D]. 管志贵. 深圳大学, 2019(11)
- [10]“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D]. 廖衡. 武汉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