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池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琳[1](2019)在《多源遥感滇池周边城镇地类变化分析研究 ——以晋宁中心城区为例》文中提出滇池作为滇中最大的高原湖泊,其水环境保护及水污染治理工作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用地不断扩张。滇池周边城镇用地的扩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重了滇池水体保护压力。多源遥感技术以其安全高效快捷的特点在信息识别提取、动态变化监测、快速甄别入湖污染源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使得驱动作用分析更加方便可靠。昆明市主城区城镇化速度减慢,以晋宁区为代表的中小型城镇己经成为城镇化的最新扩展区域。本文以晋宁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多分辨率、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谷歌历史影像、路网数据、实地考察数据为基础,从三方面对城镇用地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多源遥感城镇用地提取——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利用不同分类方法进行遥感信息解译,选取研究区最适城镇用地信息提取技术方法;城镇用地时空变化分析——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运用空间叠加和转移矩阵对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合重心转移和景观格局指数对空间变化进行分析;道路和湖岸带专题变化分析——考虑研究区地理特征,选取特殊专题为道路和湖岸带,基于多源数据,深化其驱动作用分析。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多源遥感城镇用地提取的技术方法研究:以Landsat8影像和GF-2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城镇用地,分别采用面向对象、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提取,并进行精度评价。GF-2影像分类精度总体优于Landsat8影像,基于GF-2影像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法分类效果最佳,总精度为91.50%,Kappa系数为0.893;基于Landsat8影像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法分类效果较好,总体精度为87%,Kappa系数为0.870,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后续试验的研究。(2)城镇用地时空变化分析:考虑数据的时间延续性,以Landsat系列影像为数据源,获取27年间四个时相城镇用地变化信息。时间角度:城镇用地逐年扩张,城镇化速度持续增长,2008-2017年变化最为明显,变化速率为123.44公顷/年。对比其他省市变化状况,此阶段仍属于低速变化时期,晋宁此类中小型城镇的发展仍速度相对缓慢;空间角度:城镇用地重心先靠近湖岸线,后远离湖岸线移动,整体在向研究区南部移动。根据景观指数显示,板块复杂度降低,城镇用地规划逐渐改善,斑块结合度增长,城镇用地物理连通性增强。(3)道路和湖岸带专题变化分析:道路专题变化分析:道路变化较大,面积和覆盖率均逐年增加,路网逐渐完善;城镇用地变化的CA、Pland与道路变化相应指数呈正比例线性关系,且城镇用地重心变化轨迹趋近于道路重心变化轨迹,可见道路对城镇用地扩张有驱动作用;湖岸带专题变化分析:湖岸带内城镇用地减少,水体增多,结合影像和实地考察数据也可以看出湖岸带内有退岸还湖趋势。基于晋宁毗邻滇池的地理位置,为加强湖岸带内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用地重心逐渐往远离湖岸线方向移动,可见湖岸带对城镇用地扩张有驱动作用。
李哲惠[2](2017)在《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昆明是高原湖滨城市之一,生态脆弱且敏感,近年,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水体污染,景观破碎等生态问题尤为突出。掌握昆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是合理进行城市滨水空间生态修复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论文分为三个部分:(1)景观格局现状研究,基于2015、2016年融合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和2016年Google Earth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图谱、景观指数分析、景观图示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从三个空间尺度对滨水空间的现状景观类型、结构和驳岸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层面,城镇用地景观分布较为集中,其他绿地呈线状排列,斑块数量和密度远远高于其他景观类型,破碎程度较高;中观层面,样点中人工斑块占比为77.711%,景观结构较规则,湖泊景观人工化最为严重;景观连通性由高到底依次为:线状滨水空间、面状滨水空间、点状滨水空间;微观层面,样点中自然驳岸占比为12.069%,滨水空间景观的原生性差,过渡生态系统几乎消失。(2)景观格局演变规律研究,基于1996-2015年的LandsatTM(LOI)卫星影像和2006、2016年Google Earth影像,采用土地利用转移图谱、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分析、景观图示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中观两个空间尺度对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的景观变化、土地转移特征、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节点变化和景观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宏观层面,19年间,①景观格局处于动态变化过程,滨水空间的景观基质类型向城镇建设用地转移;②景观由均匀结构向具有优势景观结构发展;③2007年的景观异质性最强,是林地景观变化的转折点;④裸地逐步向林地景观转移,表明滇池流域的保护政策具有一定成效。中观层面,10年间,①点状水体斑块不断减少,斑块总数持续增加,景观破碎度增加;②各类滨水空间的景观结构变化各具特点,人工景观节点和连线均有所上升,景观透水性下降。(3)景观格局演变原因分析与优化建议,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①人为因素是昆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原因;②各类景观斑块的变化受政策和城市规划影响最为显着;在景观格局优化方面:建议采用宏观“斑块整合、结构调整的内外圈发展”策略、中观景观结构生态规划和微观植被缓冲带建设与驳岸更新及分区“开放—封闭”的管理模式,对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的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国务院[3](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陈自娟[4](2016)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流域内利益主体之间经济关系、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流域生态补偿不仅要考虑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也要考虑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在资源环境利用上的代际公平。流域最基本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是水,水又是生命之源,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今,水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也是供给日趋紧张的稀缺性资源。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水资源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排污等对水环境的污染加剧,造成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水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规划发展的科学依据,更是评判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之一。水环境承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指对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容纳限度和水资源需求量的满足程度,包含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社会属性指对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包括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产业发展规模及其布局与比例等。水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属性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抑或支持促进抑或限制阻碍。因此,如何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改善现有水环境承载力,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调节流域内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而与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毫无疑问,科学界定水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构建科学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以及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承载力作用机理模型,客观地反映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以水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滇池流域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地之一,滇池水环境状况及承载能力决定了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与质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又反作用于滇池水资源环境状况。本文以滇池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水环境承载力的视角,研究探讨人们广泛关注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问题。首先,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科学界定水环境承载力、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剖析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流动性特征,并在总结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其次,以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分析为基础,尝试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明确了评价的步骤,在合理筛选影响因子基础上,借助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表征法对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着重对水质、水量和人口与经济规模均衡点作了量化分析。再次,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质量影响、水环境质量变化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两维视角,水质、水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流域人口规模四个方面,借助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深入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实现水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又次,结合滇池流域实际,在水资源供给能力和需求量、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评价基础上,耦合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用人口规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入湖污染负荷变化及水体水质变化四大指标,对滇池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指出了现状与安全状态下的差距。在分析滇池流域水生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从四个方面作了重点分析,并运用DEA绩效分析方法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找出了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现状,针对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本框架、补偿标准核算体系、补偿方式、实现途径、效率评价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以水环境承载力为核心、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积极作用,特别是市场机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所有权分配中作用的“准市场化滇池治理机制”,以期形成从强调生产和消费“末端”污染治理向强调从源头上、全程治理的长效机制,还提出了与“准市场化滇池治理机制”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李想,乌日娜,郭志起,张慧斌[5](2016)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林业发展关系分析》文中认为长江经济带自2014年提出以来受到多方关注,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已有林业政策对长江经济带环境的改善作用,重点讨论了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关系: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林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综合布局,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林业发展也会提高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含金量,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上述良性互动,提出了细化政策、完善机制、下游林区补偿上游等建议。
康智辉[6](2016)在《不同群体对滇池流域的环境正义问题认知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滇池流域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发展,最终引发了诸多的环境正义问题,尤其是水环境的日趋恶化,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滇池流域这种“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水环境正义问题进行妥善解决。环境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其研究对象,本文同样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群体的视角出发,分析不同群体对滇池流域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认知,并对认知进行比较分析,全文包括五个主要部分:首先,通过对相关史记资料的整理,揭示出滇池流域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环境正义问题,表现在水域面积变迁和水质变迁两个方面,通过本章提出的问题为后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铺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关于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和治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类处理,通过R软件和主题模型方法,并结合人工分析处理,使各污染原因和治理措施数字化,从而分析学者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情况。再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分析民众的认知情况。然后,通过文本挖掘方法,对政府发布的治污文件、政策法规和规划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政府的认知情况。最后,从环境正义的三个评价指标(环境权利、环境义务和公众参与)出发,对学者、民众和政府的认知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不同群体认知差异的原因,并为协同认知提供了建设性建议。学者、民众和政府作为不同的不同群体,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的认知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的局面。针对认知的差异性,不同群体通过共同努力来尽可能的实现认知一致,推动滇池流域环境正义的实现。此外,以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研究为个例,为相同类型的流域在实现环境正义目标的进程中提供建设性意见。
白龙飞[7](2012)在《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处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和域内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昆明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始于战国时期环滇池地区城市出现之时,只是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的核心略有不同而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流域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滇池流域的生态承载力与昆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制约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很多生态指标失去了自我修复的功能,生态系统进入了恶化期。对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城市发展进行历史学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揭示这种关系在当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变迁的原因、表现的内容和形成的特点,而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定位流域内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论文分析的时间段是1949-2009年。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原由和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交待,为全文的展开提供知识基础。正文分为六章,从内容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与昆明城市历史发展的简单背景考察,第二部分为1949年后60年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第一章主要考察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迁历史、城市发展史,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种知识背景。第二章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昆明城市发展与滇池流域生态的关系。这个时期滇池流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当时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提供了城市发展中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同时,人们在获取最大化的物质利益驱动下,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盲目的开发利用,如流域内森林的乱砍乱伐与土地的盲目开荒等。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主导了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加上当时特有的战略考量,在流域内大量兴建工业、对滇池进行围海造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活动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表现在20世纪60-70年代,流域内工业点源污染突出,有的水体污染开始严重,破坏了流域内部生态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1970年开始,滇池流域进入了人为治理流域污染的时期。第四章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流域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滇池流域的城市,特别是昆明主城区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加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滇池流域生态恶化加剧。决策者开始注意到了城市发展中流域生态对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制约,并采取了大量的行动。然而,整个社会治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考量下,治理工作更多是政治宣言式的表态,缺少执行的决心,效果很差,根本没有遏制住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五章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成为阻碍流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成为流域城市发展的关键。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具体表现在两个规划的出现以及治理计划投资额的增加。然而,在对经济发展数量的追求下,整个治理工作无法遏制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污染的速度,导致整个流域出现污染速度与治理速度并进,且污染速度超过治理速度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已不能承受流域内城市发展之重。第六章总结了21世纪前10年,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状况,在全国各地城市竞争驱动下,决策者重新定位了昆明城市的性质,想在流域生态恢复与都市化的蓝图中找到两者的平衡。于是,在城市快速发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推进,各种污染物数量在排放上与前期相比得到遏制。不过,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在城市激剧扩张中仍然无法实现成功的修复。结语认为,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滇池生态关系经历了人为破坏、无序发展到人为恢复、协调生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复杂过程。时间上,可以分为1949年至1979年前30年和1980年至2009年后30年。前30年流域生态环境基本能自我净化,为流域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支持。当然,前30年的无序发展,为后3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埋下伏笔。后30年在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治理上,虽然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少,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生态关系的特点有六个方面:反复多变的城市功能定位;理想的规划与城市现实发展无法合拍;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自然资源的超限消耗;掠夺式的发展与脆弱的生态体系冲突严重;生态理想与城市扩张难以融合;滇池流域生态变迁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正向关联。笔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采用的是一种行动的理性,而不是理性的行动。笔者提出,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必须采用一种理性的行动,在整个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下规划城市发展的规模,放弃昆明城市发展规划中采用近代数量标准为指标的城市模式,而应采用一种生态宜居的指标作为提升昆明城市的影响力,让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在良性运行下培育出云贵高原中真正宜居的生态城市。
王楠[8](2011)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1999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支持,将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在西部大开发提出之初,我国领导人就指出应该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有些地区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永久性无法恢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在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适度的平衡,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导论部分,笔者在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当前学界有关“生态法”、“环境法”等概念的使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界定来看,没有必要以“生态法”、“生态环境法”等概念来代替现在广泛使用的“环境法”、“环境保护法”等类似概念。之后,笔者对国内有关西部大开发法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料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些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章主要介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生态环境重要,二是生态环境脆弱,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如何既实现经济社会全而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较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主要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都不断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的进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即便如此,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之下。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减少、冰川消融迅速等问题仍然形势严峻。第二章在前一章梳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大致如何?这种现状是在何种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因此,本章第一节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本章第二节重点对西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生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治立法,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立法和变通规定,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地方,有着大量的自治立法,这些自治立法中有许多足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它们进行个初步梳理分析,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分析,笔者基本认为,我国广大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并没有充分发挥自治立法的优势,做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问题。第一节对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环境执法面临着这样一些困难: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问题;企业违法成本低;违法处罚手段少,力度弱;政府部门上下配合、部门联动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二节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法的建议。第四章对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一节对美国西进运动、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和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背景、基本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包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权威性的开发组织机构;制定科学的开发政策和法规,并以其为导向;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进行大规模投资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教训值得吸取,如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忽视对开发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忽视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忽视开发地区的内部发展动力等。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第五章主要论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问题。当前学界所说的生态效益补偿,不是强调生态学意义上的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而主要是强调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针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行为,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对可能因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承担的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等行为。笔者认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将对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等环境要素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章首先从现实需要、经济学原理、生态正义等角度分析了对西部地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在对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整体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结语。对于如何切实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学者提出了建设西部生态经济特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应该实行“绿色GDP”制度。目前,已经有个别重要生态保护区开始实行“绿色GDP”制度,这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开端。此外,笔者认为,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一点是加强现有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目前,在应对传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体系,应该将着重点放到法律的执行上来。在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我们当然还需要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应该逐步走出单环境要素保护的思维模式,在制度设计、生态环境执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等各方而都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观。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还远远不能囊括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一些论文尚未涉及的问题,只能留待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关注、研究。
曲环[9](2007)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环境、资源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实践表明,由于在污染控制工作和农业生产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桥梁、缺乏针对性强的污染控制机制,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无法取得真正实效,建立什么样的补偿机制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系统分析和认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针对不同污染物和污染类型区的补偿途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系统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物主要通过可溶性营养物、有毒物、固态堆积和烟尘等途径污染环境,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及交通安全威胁、视觉污染及环境卫生隐患,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面积范围内弥散和大量小点源排放并存,水是污染传播的必要媒介,污染发生强度具有点位特征,污染具有时空转移性,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和不同类型区(水源涵养地和江河源头区、粮食主产区、河网水域区、农村生活区和城乡结合部)具有不同的污染途径,且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农业不规范生产所致。我国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总体趋势是中东部、东南沿海地区污染的程度和潜在风险大于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流域中下游面源污染的程度和潜在风险大于上游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重点应该在污染控制工作和农业生产者之间搭建一条有效的沟通桥梁。2.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的理论基础是以承认农业生态环境以相对独立的地位参与价值创造为前提,是建立在庀古税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外部成本内部化手段,为保护农业环境开展的公共产品建设,对生态资本投入与效益产出直接偏差实行校正的生态服务价值补偿。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由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时间构成;补偿主体主要有国家、社会、区域内和区域间;补偿客体由直接参与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并产生正外部性效益或者由于面源污染控制导致利益受损的地方政府、单位或个人担当;在同一补偿机制中由于受益者和污染控制执行者不唯一,可以有多个补偿主体、补偿客体的存在。由于地区间农业生产水平、面源污染物种类、污染途径和程度不同,无法将补偿标准、补偿范围和补偿时间量化明确;但在具体补偿标准计算中,应采用经营成本法和收益法结合的方法,且应遵循补偿客体可接受补偿和补偿主体能够承担补偿支出的原则。补偿时间的确定应以确保补偿行为结束后,农业生产者经济净收益能够达到或超过补偿发生前水平为原则。补偿方式可以为政策、实物、资金、技术和智力等。补偿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干预、法律法规约束、经济手段调节(税费改革,市场价格调节,经济奖励)和荣誉激励等,在具体补偿途径中,应多种补偿方式、多种手段结合运用。3.农业面源控制补偿途径研究表明,不同污染物和不同污染类型区应采用不同的补偿途径。化肥、农药污染的补偿途径主要有规划生态敏感区和种植区、替代生产技术支持、替代产品输入支持等;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补偿主要应通过实施禁养区和养殖区规划、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持、鼓励兴建大中型生态养殖场等;农用塑膜污染的补偿应通过替代农膜研发、推广支持和建设完善的废弃农膜回收制度;作物秸秆污染的控制补偿可主要通过实施秸秆还田技术、能源化利用开发支持;建设统一的截污管道或支持建设家庭沼气池是控制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补偿主要途径;生活垃圾污染控制主要补偿途径为建立统一收集、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通过”收集→转移→集中→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污染。不同类型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途径探析表明:水源涵养地和江河源头区应实施充分补偿或完全补偿,并规划农业生产生态敏感区、适宜种/养区,鼓励和支持在水源地和江河源头区周边建设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和生物篱笆带,发展替代产业(如生态旅游)降低地区农业生产污染风险;粮食主产区在实施化肥、农药、作物秸秆、废弃农膜污染控制补偿同时,应对生产者实施安全生产智力补偿;河网水域区污染补偿途径应重点放在规划生态敏感区和适宜种/养区,支持肥效释放相对较慢的控释肥、缓效肥、微生物肥等代替传统化肥输入,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代替传统高残留农药输入,鼓励在水域周边建设人工湿地等;农村生活区污染控制在实施污水处理补偿和生活垃圾处理补偿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地方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城乡结合部在污染控制上,应从生产者、替代技术、替代辅助能投入三方面着手,鼓励农民成立多种形式的农民协会、鼓励多户联合兴建大中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产区等开展农业生产污染控制补偿。(4)平湖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实证分析表明,以地方政府作为政策补偿主体,市、镇财政作为资金补偿主体,农技服务部门作为技术补偿主体,地方政府和农技服务部门共同作为智力补偿主体,通过替代产品输入、替代生产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支持、规划畜禽禁养区和生态养殖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建立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分类处理机制可基本实现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污染物补偿途径和河网水域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途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李小英[10](2006)在《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非点源目前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机理和控制对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有关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研究报道很多,大多采用单一测定方法、从单场降雨单个因素深入阐明、多为坡面研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采用综合方法、在小流域尺度上研究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规律仍较少,目前在滇池流域台地区域研究水土及氮磷流失规律的研究还尚未报道。本文选择滇池东南面呈贡县大渔乡小流域和松花铺小流域为试验点,采用径流小区和小流域集水区出口实测法测定坡面和集水区的水土和氮磷流失过程及氮磷流失负荷;研究该区的降雨侵蚀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估算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量;并通过测定径流量和径流中的氮、磷随时间和降雨强度的变化,分析水土流失和氮、磷流失规律,为滇池流域台地区域找到控制水土和氮磷流失的途径,提高土壤质量,为滇池流域生态修复、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年降雨量集中在5~10月,这5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降雨侵蚀力90%以上发生在该时段。尤其是6、7、8三个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54%,侵蚀力占全年降雨侵蚀力的71%,是需要控制水土流失的重点季节。2.研究区主要的4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均水土流失量按大小顺序排列为坡耕地>荒草坡>农果混作>板栗园。按年均氮磷流失量大小排列为农果混作>板栗园>坡耕地>荒草坡。3.平均坡度3°的梯地,土壤侵蚀量表现为随坡位变化规律,上部>中部>下部。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土壤水稳团聚体、土壤含水量都表现了不同部位的变化规律。上部土壤有粗骨化现象和坡底土壤粘粒累积现象。上部坡位是水土流失重点控制部位。4.不同土地利用下,次降雨径流量与径流中总氮含量相关关系显着,与总磷的关系不显着,但时段降雨径流量与时段氮、磷流失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r=0.97)。5.在次降雨过程中,径流中的总氮、总磷以及溶解性氮和溶解性磷的浓度与径流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降雨初期是氮磷流失的高峰期。在氮磷流失的年际变化中,6、7月是氮磷流失的高峰季节。
二、滇池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池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源遥感滇池周边城镇地类变化分析研究 ——以晋宁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选取及其概况 |
2.2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 |
2.2.1 Landsat影像 |
2.2.2 GF-2 影像 |
2.2.3 其它资料 |
2.3 数据预处理 |
2.4 地表覆被分类体系 |
第三章 城镇用地遥感提取技术方法研究 |
3.1 面向对象的技术方法研究 |
3.1.1 面向对象的分类原理 |
3.1.2 基于Landsat8 面向对象的城镇用地提取 |
3.1.3 基于GF-2 面向对象的城镇用地提取 |
3.2 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技术方法研究 |
3.2.1 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的分类原理 |
3.2.2 基于Landsat8 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城镇用地提取 |
3.2.3 基于GF-2 综合决策树与面向对象城镇用地提取 |
3.3 不同技术方法的结果对比研究 |
3.3.1 分类精度评价原理 |
3.3.2 基于Landsat8 的分类精度比较 |
3.3.3 基于GF-2 的分类精度比较 |
3.3.4 不同技术方法的结果精度对比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区城镇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
4.1 城镇用地时间变化分析 |
4.1.1 年际变化分析 |
4.1.2 地类转变分析 |
4.2 城镇用地空间变化分析 |
4.2.1 城镇用地空间分布变化 |
4.2.2 城镇用地空间格局变化 |
第五章 研究区道路及湖岸带的专题变化分析 |
5.1 基于多源数据的道路提取 |
5.2 道路变化分析 |
5.3 湖岸带景观分类 |
5.3.1 湖岸线提取 |
5.3.2 湖岸带景观分类 |
5.4 湖岸带景观变化分析 |
5.4.1 湖岸带景观变化 |
5.4.2 湖岸带景观转移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研究的重要性 |
1.1.2 昆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不同粒度的滨水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
1.3.2 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原因及优化建议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昆明市概况 |
1.5.2 昆明市主城区水系概况 |
1.5.3 昆明市水系、滨水空间特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市滨水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1 城市滨水空间的概念 |
2.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 |
2.1.3 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动态 |
2.1.4 小结 |
2.2 景观格局演变相关研究 |
2.2.1 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演变以及研究方法 |
2.2.2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相关研究 |
2.2.3 昆明市景观格局的相关研究 |
2.2.4 小结 |
2.3 研究现状反思及未来研究趋势 |
2.3.1 现状反思 |
2.3.2 研究趋势 |
第三章 宏观层次——滨水空间景观类型及演变特征分析 |
3.1 基础数据及研究方法(宏观) |
3.1.1 基础数据及研究范围 |
3.1.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3.2 昆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现状分析(宏观) |
3.2.1 基于土地利用图谱的现状分析 |
3.2.2 基于景观指数的现状分析 |
3.3 昆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宏观) |
3.3.1 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图谱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3.2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3.4.1 景观现状 |
3.4.2 格局演变 |
第四章 中观层面——滨水空间景观结构及变化规律分析 |
4.1 样本选取及研究方法(中观)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研究方法 |
4.2 基于景观图示的斑块现状结构特征分析(中观) |
4.2.1 斑块及节点类型分析 |
4.2.2 斑块空间结构与连通性分析 |
4.3 基于景观图示的景观结构变化规律分析(中观) |
4.3.1 斑块及节点类型分析 |
4.3.2 景观的空间结构与连通性分析 |
4.4 小结 |
4.4.1 景观结构现状 |
4.4.2 景观结构的变化规律 |
第五章 微观层面——滨水空间现状认知及特征分析 |
5.1 样点选取及研究方法(微观) |
5.1.1 样点选择 |
5.1.2 研究方法 |
5.2 主要滨水空间总体现状认知与基质类型(微观) |
5.2.1 总体现状认知 |
5.2.2 水体与滨水空间基质景观的整体分析 |
5.3 典型样点滨水空间景观特征与驳岸分析(微观) |
5.3.1 典型样点滨水空间的景观元素特征分析 |
5.3.2 滨水空间驳岸现状特征分析 |
5.4 小结 |
5.4.1 滨水空间景观特征 |
5.4.2 滨水空间驳岸特征 |
第六章 昆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建议 |
6.1 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
6.1.1 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
6.1.2 人为因素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
6.2 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的优化建议 |
6.2.1宏观层面优化建议 |
6.2.2 中观层面优化建议 |
6.2.3 微观层面优化建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特征 |
7.1.2 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7.1.3 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 |
7.2 创新 |
7.2.1 景观图示表达创新,含义更加丰富 |
7.2.2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结果相互补充与佐证 |
7.2.3 采用精度数据和多种提取方法,结果更为准确 |
7.3 展望 |
7.3.1 改善研究方法,优化景观图示表达 |
7.3.2 开展昆明市滨水空间乃至高原湖滨城市的生态服务价值总体评估 |
7.3.3 开展滨水空间旅游与人文景观的研究 |
7.3.4 基于研究开展高原湖滨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格局优化的相关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微观调查记录表 |
附录D: 2015、201 6年融合基础影像图件 |
附录E: 航拍图件 |
(4)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 |
1.2.2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3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 |
1.6.2 不足 |
1.7 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水环境、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力 |
2.1.2 流域及流域生态系统 |
2.1.3 流域生态补偿 |
2.1.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2.2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 |
2.2.2 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流动性分析 |
2.2.3 科斯定理和庇古手段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运用 |
2.2.4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 |
2.2.5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2.3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实践 |
2.3.1 水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
2.3.2 水环境承载力的实践 |
2.3.3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4 小结 |
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
3.1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3.1.1 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原则 |
3.1.2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原则 |
3.1.3 价值转移原则 |
3.1.4 公平原则 |
3.1.5 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的原则 |
3.2 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主客体 |
3.2.1 流域生态补偿的类型 |
3.2.2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 |
3.2.3 流域生态补偿的客体 |
3.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
3.3.1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成本 |
3.3.2 流域生态收益与补偿标准 |
3.3.3 实践中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
3.4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
3.4.1 政府补偿方式 |
3.4.2 市场化生态补偿 |
3.4.3 准市场化生态补偿 |
3.5 流域生态补偿的资金渠道 |
3.6 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3.7 小结 |
4 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 |
4.1 水环境承载力有关问题分析 |
4.1.1 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外延 |
4.1.2 水环境承载力与水环境容量、水资源承载力关系 |
4.1.3 水生态系统构成 |
4.1.4 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特征 |
4.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 |
4.3 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 |
4.3.1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作用及流程 |
4.3.2 影响水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 |
4.3.3 对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
4.4 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的关系及作用机理 |
4.4.1 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是一对矛盾综合体 |
4.4.2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的作用机理 |
4.5 水环境承载力对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
4.6 小结 |
5 以水环境承载力为依据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5.1 水环境保护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 |
5.2 水环境承载力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依据 |
5.2.1 水环境承载力为流域生态补偿提供理论基础 |
5.2.2 水环境承载力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范围和层次的重要依据 |
5.2.3 水环境承载力为流域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
5.2.4 水环境承载力的特性影响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 |
5.3 流域生态补偿是水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 构建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5.4.1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范围、主客体 |
5.4.2 构建准市场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
5.4.3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 |
5.5 小结 |
6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6.1 滇池流域水资源及其分布 |
6.1.1 自然概况 |
6.1.2 水文水系、水库 |
6.1.3 水体功能 |
6.2 滇池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及需求量 |
6.2.1 滇池流域水资源量 |
6.2.2 滇池流域水资源需求量 |
6.3 滇池流域水环境容量评价 |
6.3.1 入湖河流水环境容量 |
6.3.2 滇池湖体水环境容量 |
6.3.3 滇池流域污染负荷状况及湖滨带的消纳能力分析 |
6.3.4 以松华坝为代表的水源区水环境容量 |
6.4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
6.4.1 指标体系法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
6.4.2 综合表征法评价结果分析 |
6.5 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6.5.1 水环境承载力对滇池流域人口规模的制约 |
6.5.2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
6.5.3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入湖污染负荷的影响 |
6.5.4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滇池水体水质的影响 |
6.6 小结 |
7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绩效评价 |
7.1 滇池流域水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
7.1.1 滇池流域主要水生态问题 |
7.1.2 滇池水生态问题的成因 |
7.1.3 滇池流域水生态问题治理的难点 |
7.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7.2.1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实践 |
7.2.2 以松华坝为代表的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践 |
7.2.3 滇池湖滨生态区生态补偿实践 |
7.2.4 入滇河道生态补偿实践 |
7.3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 |
7.3.1 政策绩效评估方法 |
7.3.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评估 |
7.4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7.4.1 补偿范围和利益相关者不清晰 |
7.4.2 补偿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 |
7.4.3 补偿标准和实现形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
7.4.4 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
7.5 小结 |
8 构建适应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
8.1.1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 |
8.1.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类型 |
8.1.3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 |
8.2 滇池流域“准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 |
8.2.1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 |
8.2.2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实现途径选择 |
8.3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 |
8.4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率评价 |
8.4.1 目标状态下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系统协调度分析 |
8.4.2 生态补偿对流域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 |
8.5 完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保障 |
8.6 小结 |
9 主要结论及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建议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林业发展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
2 已有林业政策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影响 |
3 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
3.1 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综合布局林业发展 |
3.2 发展林业使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具含金量 |
4 建议 |
4.1 落实中央涉林政策,推进林业重点工程 |
4.2 建立健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监督体制机制 |
4.3 拓宽林业发展筹资渠道 |
5 结论 |
(6)不同群体对滇池流域的环境正义问题认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1.1.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
1.1.3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突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区域概况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区域概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环境正义的综述 |
1.3.2 关于污染过程中环境正义问题的综述 |
1.3.3 关于治理过程中环境正义问题的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环境正义论 |
2.1.1 正义的内涵 |
2.1.2 西方正义论的发展历程 |
2.1.3 环境正义的内涵 |
2.1.4 环境正义的原则 |
2.2 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 |
2.2.1 人与自然之间环境正义的由来 |
2.2.2 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2.2.3 人与自然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交换 |
2.3 研究理论框架 |
第三章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表现形式 |
3.1.1 水域面积不断缩小 |
3.1.2 水体质量不断下降 |
3.2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驱动因素 |
3.2.1 自然原因的驱使 |
3.2.2 水利工程的建设 |
3.2.3 “围海造田”工程 |
3.2.4 防浪堤的修建 |
3.2.5 人口的急剧上升 |
3.2.6 各产业对滇池流域水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者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认知 |
4.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4.1.1 文献资料的搜集 |
4.1.2 文献资料的整理 |
4.2 学者对环境正义问题形成原因的认知 |
4.2.1 原因认知的统计与分析 |
4.2.2 原因认知的主题模型分析 |
4.2.3 学者对环境正义问题缔造者的认知 |
4.3 学者对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 |
4.3.1 环境正义措施认知的统计与分析 |
4.3.2 学者对环境正义措施认知的主题模型分析 |
4.3.3 学者对环境正义措施实施主体的认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众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认知 |
5.1 调查问卷的处理 |
5.1.1 问卷的设计 |
5.1.2 问卷的发放 |
5.1.3 问卷的收集 |
5.1.4 问卷数据的录入 |
5.2 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
5.2.1 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 |
5.2.2 民众对水环境现状认知的统计分析 |
5.3 民众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形成原因的认知 |
5.3.1 民众对原因形成主体的认知——政府 |
5.3.2 民众对原因形成主体的认知——企业 |
5.3.3 民众对原因形成主体的认知——个人 |
5.4 民众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 |
5.4.1 民众对政府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 |
5.4.2 民众对企业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 |
5.4.3 民众对个人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对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认知 |
6.1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6.1.1 资料的收集 |
6.1.2 资料的处理 |
6.2 政府对环境正义问题的原因认知 |
6.2.1 政府对环境正义问题原因认知的统计 |
6.2.2 政府对环境正义问题原因认知的分析 |
6.3 政府对环境正义措施的认知 |
6.3.1 各层面政府的环境正义措施 |
6.3.2 政府对环境正义措施认知的主题模型分析 |
6.3.3 政府对环境正义措施主体的认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群体对环境正义问题认知的比较分析 |
7.1 不同群体关于环境权利认知的异同 |
7.1.1 对政府环境权利认知的异同 |
7.1.2 对企业环境权利认知的异同 |
7.2 不同群体关于环境义务认知的异同 |
7.2.1 对政府环境义务认知的异同 |
7.2.2 对企业环境义务认知的异同 |
7.3 不同群体关于公众参与认知的异同 |
7.3.1 民众与学者对公众参与现状认知的同一性 |
7.3.2 学者与政府对环境参与力度不够的原因认知具有同一性 |
7.3.3 民众与政府关于公众参与措施认知的差异性 |
7.3.4 民众与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现状认知的差异性 |
7.4 不同群体认知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
7.4.1 利益相关的程度不同 |
7.4.2 不同群体认知事物的立场不同 |
7.4.3 不同群体认知事物的视角不同 |
7.4.4 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7.5 滇池流域不同群体差异协调的建议 |
7.5.1 注重实地调查 |
7.5.2 提高公众参与力度 |
7.5.3 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平台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的阶段性特征明显 |
8.1.2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问题在污染与治理中共存 |
8.1.3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贯穿于不同群体之中 |
8.1.4 不同群体的认知总体上表现为大同小异 |
8.1.5 不同群体的认知侧重点存在明显差异 |
8.1.6 滇池流域环境正义的实现具备可行性条件 |
8.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8.2.1 资料的全面性存在欠缺 |
8.2.2 研究不够深入 |
8.3 展望 |
8.3.1 在案例点上寻求突破 |
8.3.2 在研究内容上寻求突破 |
8.3.3 在资料获取上寻求突破 |
附录一:关于滇池流域民众环境正义问题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原由 |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的说明 |
四、使用材料说明 |
五、基本研究方法 |
六、研究主要内容与难点 |
第一章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概述 |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简况 |
一、战国—隋代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二、唐宋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三、元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四、民国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第三节 历史上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 |
二、滇池流域自然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
三、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
第二章 优良生态环境抚育下的城市发展:1949-1959 |
第一节 原始的生态与城市的获取 |
一、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撑 |
二、滇池流域城市发展规划 |
三、滇池流域城市的状况 |
第二节 激情中工业、农业等的发展 |
一、工业的激增 |
二、土地的垦殖 |
三、水利的大兴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微变 |
一、森林覆盖率下降快 |
二、滇池人为改变明显 |
三、水土流失现象加重 |
四、工业排放物污染增加 |
第三章 政治理想下的生态环境改造与转折:1960-1979 |
第一节 政治调整中的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 |
一、城市发展规划重新调整 |
二、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人定胜天下的发展冲动 |
一、继续兴修水利 |
二、持续垦荒 |
三、工业在间断中发展 |
第三节 改造中的生态环境破坏 |
一、大规模围海造田及危害 |
二、乱砍乱伐致使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 |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与行动 |
第四章 城市经济增长下的生态之变:1980-1989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滇池流域地区 |
一、城市规模的增长 |
二、人口的迅速增加 |
三、土地使用压力的增加 |
四、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 |
五、农业、水产业的发展 |
六、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
第二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病变 |
一、水质等级普遍下降 |
二、大气污染物的增加 |
三、森林面积锐减和绿化欠缺 |
四、水土流失加重 |
五、地下水的超采和污染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代价的呈显 |
一、滇池流域生态恶化的表现 |
二、以经济获取为目标的治理方案 |
三、不同区域的治理工作与成效 |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中环境治理的失败:1990-1999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
一、规划中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二、真实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 |
三、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
第二节 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危机 |
一、流域生态中心滇池水体指标恶化加快 |
二、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生态状况堪忧 |
三、城区内的生活污染增加 |
四、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
五、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
第三节 政治决心大于行动的环境治理 |
一、两个规划的目标 |
二、滇池流域不同区域的治理措施 |
三、令人失望的治理效果 |
四、生态危机的城市之痛 |
第六章 国际都市目标下的生态理想:2000-2009 |
第一节 不断变化的城市定位 |
一、定位的选择:生态城还是国际都市 |
二、城市规划布局的变化及其特点 |
三、定位的困惑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的现实 |
一、加速度中的城市规模激增 |
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中的城市 |
三、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努力 |
第三节 10年两个计划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一、两个规划中的滇池流域生态治理目标 |
二、行动与力度 |
三、两个五年计划后生态的现实 |
四、滇池流域三个区域的生态现状及治理 |
五、不能承受之重的城市理想与生态之痒 |
结语 |
一、关系变迁过程:一个轮回 |
二、治理历程:不成正比的投入与产出 |
三、六十年滇池流域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特点 |
四、选择:行动的理性还是理性的行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环境、生态、生态环境 |
(二) 环境法、生态法 |
(三)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概念使用 |
(四) 几个意义上的"西部"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本文主要观点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七、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特点 |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困难 |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规划 |
一、中央政府规划 |
二、地方政府规划 |
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一、森林覆盖率提高较快 |
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第四节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一、水土流失严重 |
二、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形势严峻 |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
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
五、湖泊萎缩 |
六、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川加速消融 |
七、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及其生态问题的产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一、宪法 |
二、法律和行政法规 |
三、部门规章 |
四、地方法规 |
五、国际条约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自治立法现状 |
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现状 |
(一) 自治条例 |
(二) 单行条例 |
(三) 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
二、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存在问题 |
(一) 内容重复、结构相似 |
(二) 立法价值观念错位 |
(三) 立法内容不全面 |
(四) 立法内容政策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三、完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立法的途径 |
(一)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环境立法体系 |
(二) 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三) 积极吸收优秀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内容 |
第三章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状 |
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现状 |
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主要问题 |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建议 |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现状分析 |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三、云南怒江开发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建议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主要措施 |
一、美国的西进运动 |
二、苏联的西伯利亚开发 |
三、其它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开发项目 |
第二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 |
一、经验总结 |
二、教训总结 |
三、外国欠发达地区开发经验借鉴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对西部地区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的依据 |
一、生态效益补偿的现实需要 |
二、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依据 |
三、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
(一) 经济外部性理论 |
(二) 机会成本 |
(三) 其他理论依据 |
第二节 我国当前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一、各类文件中的相关阐述 |
二、我国的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一) 我国早期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二) 当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第三节 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 |
一、现有生态效益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
本文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统计表 |
(9)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数据采集与可靠性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分析 |
3.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 |
3.1.1 农业面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
3.1.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表现形式 |
3.1.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 |
3.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域特征 |
3.2.1 化肥 |
3.2.2 氮肥 |
3.2.3 磷肥 |
3.2.4 畜禽养殖 |
3.2.5 农药 |
3.2.6 农用塑膜 |
3.2.7 区域划分 |
3.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特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理论探讨 |
4.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理论依据 |
4.1.1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的本质 |
4.1.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
4.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理论框架 |
4.2.1 补偿原则 |
4.2.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理论框架 |
4.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机制各构成要素 |
4.3.1 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 |
4.3.2 补偿标准量值方法、范围与补偿时间 |
4.3.3 补偿方式 |
4.4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手段 |
4.4.1 行政手段干预 |
4.4.2 法律法规约束 |
4.4.3 经济手段激励 |
4.4.4 荣誉激励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途径 |
5.1 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补偿途径 |
5.1.1 化肥 |
5.1.2 农药 |
5.1.3 畜禽粪便 |
5.1.4 农用塑膜 |
5.1.5 作物秸秆 |
5.1.6 农村生活污水 |
5.1.7 生活垃圾 |
5.2 不同类型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补偿途径 |
5.2.1 水源涵养地和江河源头区 |
5.2.2 粮食主产区 |
5.2.3 河网水域区 |
5.2.4 农村生活区 |
5.2.5 城乡结合部 |
5.3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平湖市农业面源污染基本情况 |
6.1.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6.1.2 主要污染源 |
6.2 补偿机制实施及其成效 |
6.2.1 化肥和农药 |
6.2.2 畜禽粪便 |
6.2.3 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
6.2.4 作物秸秆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表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
1.1.1 面源污染概念 |
1.1.2 国内外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
1.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
1.1.2.2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 |
1.1.2.3 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 |
1.1.2.4 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对策 |
1.1.2.5 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成果 |
1.2 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过程 |
1.2.2 研究方法 |
1.2.2.1 土壤侵蚀测定方法 |
1.2.2.2 计算方法(土壤侵蚀模型) |
1.3 国内外氮、磷流失研究进展 |
1.3.1 土壤氮素流失的形态、途径及过程 |
1.3.2 土壤磷素流失的形态及迁移途径 |
1.3.3 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
2 滇池流域及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 滇池流域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水系 |
2.1.2 地质、土壤特征 |
2.1.3 气象 |
2.1.4 人口及经济 |
2.1.5 旅游经济 |
2.1.6 森林植被 |
2.1.7 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7.1 流域水资源短缺 |
2.1.7.2 滇池水体污染严重 |
2.1.7.3 水土流失严重 |
2.1.7.4 发展的“新昆明”建设对滇池水体的潜在影响 |
2.2 研究区位置及基本情况 |
2.2.1 地理、气象及水文特征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植被状况 |
2.2.4 土壤类型及理化性质 |
2.2.5 土地利用状况 |
2.2.6 人口及经济状况 |
2.2.7 面源污染负荷 |
2.2.8 土壤氮、磷含量调查 |
2.2.9 农田施肥现状和特点 |
2.2.10 研究区水土及氮磷流失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台地土壤侵蚀分析 |
3.1.2 台地氮磷流失分析 |
3.1.3 台地水土及氮磷流失防控技术研究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测定方法 |
3.3.2 计算方法 |
3.3.3 分析方法及指标 |
4 台地土壤侵蚀分析 |
4.1 试验设计 |
4.2 研究区降雨量分布 |
4.3 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分布 |
4.4 降雨量与径流量 |
4.4.1 不同土地利用的降雨产流 |
4.4.2 不同坡位径流量变化 |
4.5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量 |
4.5.1 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量 |
4.5.2 径流泥沙含量与径流量的关系 |
4.5.3 不同坡位土壤侵蚀量的变化 |
4.6 不同坡位土壤抗蚀力变化 |
4.6.1 土壤有机质变化 |
4.6.2 土壤结构性能随坡位的变化 |
4.6.2.1 不同坡位土壤容重 |
4.6.2.2 不同坡位土壤机械组成 |
4.6.2.3 不同坡位土壤的结构性质变化 |
4.6.2.4 土壤含水量随坡位的变化 |
4.7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 估算土壤侵蚀量 |
4.8 小流域土壤侵蚀 |
4.8.1 集水区月径流量变化 |
4.8.2 集水区水土流失年际变化 |
4.9 小结 |
5 台地氮磷流失分析 |
5.1 试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
5.1.1 坡面径流小区试验 |
5.1.2 集水区出水口测定 |
5.2 坡面氮磷流失年际变化 |
5.2.1 不同土地利用下氮磷流失特征 |
5.2.2 径流量与氮磷流失关系 |
5.2.3 径流中泥沙含量与氮磷流失关系 |
5.3 典型降雨过程中的氮磷流失动态变化 |
5.3.1 氮磷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5.3.2 氮磷流失量与时段径流量的相关分析 |
5.3.3 次降雨径流养分流失率估算 |
5.3.4 径流中泥沙粒径分析 |
5.3.5 不同土地利用年土壤流失量与氮磷流失量 |
5.4 小流域氮磷流失变化 |
5.4.1 集水区氮磷流失年际年内变化 |
5.4.2 集水区径流的氮磷流失形态 |
5.4.3 集水区氮磷流失负荷 |
5.5 小结 |
6 台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
6.1 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方案 |
6.1.1 水土流失因子控制方案 |
6.1.1.1 提高土壤抗蚀力 |
6.1.1.2 坡度坡长因子 |
6.1.1.3 地面植被覆盖 |
6.1.1.4 水土保持管理措施 |
6.1.2 污染类型控制方案 |
6.1.3 输移过程控制方案 |
6.2 水土及氮磷流失防控关键技术 |
6.2.1 生物篱技术 |
6.2.1.1 生物篱的物种选择 |
6.2.1.2 种植管理技术要求 |
6.2.1.3 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效果 |
6.2.1.4 生物篱技术特点 |
6.2.2 混农林技术 |
6.2.2.1 树种选择 |
6.2.2.2 不同水土保持林的防蚀效果 |
6.2.2.3 园地不同管理措施下的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效果 |
6.2.3 边坡陡岩植物喷播技术 |
6.2.3.1 物种配置 |
6.2.3.2 微地形改变 |
6.2.3.3 植被建植方法 |
6.2.3.4 种子预处理 |
6.2.3.5 播后管理技术 |
6.2.4 山地径流控制净化技术 |
6.2.4.1 技术路线 |
6.2.4.2 布局 |
6.2.4.3 拦蓄系统 |
6.2.4.4 净化系统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滇池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源遥感滇池周边城镇地类变化分析研究 ——以晋宁中心城区为例[D]. 胡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2]昆明市主城区滨水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 李哲惠.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5)
- [4]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陈自娟. 云南大学, 2016(04)
- [5]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林业发展关系分析[J]. 李想,乌日娜,郭志起,张慧斌. 林业经济, 2016(11)
- [6]不同群体对滇池流域的环境正义问题认知比较研究[D]. 康智辉. 云南大学, 2016(02)
- [7]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D]. 白龙飞. 云南大学, 2012(08)
- [8]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 曲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10]滇池流域台地水土和氮磷流失及防控技术研究[D]. 李小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