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水处理剂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邹凯然[1](2020)在《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文中认为锅炉作为消耗燃料向外输出热能的密闭设备,在发电、传热、供汽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为防止腐蚀造成的严重事故,要求锅炉运行环境的pH在保持10以上,这使得锅炉,尤其是热水锅炉(进水和补水管控不严)在运行过程中传热面易产生结垢问题,垢层在传热面上沉积会降低传热效率,极大增加锅炉能耗。因此,评价锅炉结垢程度和开发性能优异的锅炉阻垢剂对锅炉的安全、节能、保护环境及确保工业设备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锅炉结垢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垢重法和垢层测厚法,测量过程都需要锅炉停炉所以无法实现对锅炉结垢程度的实时测评。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参考用于测量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设备结垢程度的污垢热阻原理,建立了一种通过测量传热界面的污垢热阻,进而实时评价锅炉结垢程度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的锅炉模拟传热装置,建立传热模型并用污垢热阻法测量不同水质下传热过程中污垢的沉积。结果表明:模拟装置加热器传热面上的污垢热阻随控温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垢行为最终达到沉积-脱附平衡,经计算此时的污垢热阻为7.24=10-3m2·K/W。这之后污垢热阻处于上升下降的往复循环,不在有大幅度的上升。然而根据锅炉标准要求,当污垢热阻超过8.4=104m2·K/W时,则说明锅炉结垢严重,已达清洗要求。由此可见该模拟装置能很好模拟锅炉结垢过程,且污垢热阻法适用于锅炉结垢的评价。为验证污垢热阻法在实际锅炉体系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小型电加热锅炉的实际运行,通过测量加热管壁温变化来监测其结垢行为。绘制了不同温度下污垢热阻随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变化曲线,以评价不同实验条件下(pH值、硬度)污垢热阻的变化。结果表明,拟合曲线能较好地表征污垢沉积随加热时间的变化且与模拟装置的监测结果一致,当水质pH维持在10左右时,促进锅炉结垢。污垢热阻法相对于传统的锅炉结垢测量方法具有无侵入性、操作简单和可实时测量等优点。为解决当锅炉给水pH>10所导致的锅炉结垢问题,通常需要加入阻垢剂,利用阻垢剂的螯合、分散作用减缓垢层的沉积形成。聚环氧琥珀酸(PESA)及其衍生物以其无毒无害、绿色可降解和优异的阻垢性能得以在锅炉阻垢方面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以L-胱氨酸改性PESA,合成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L-Cystine-PESA),表征了新型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探究了L-Cystine-PESA的阻垢性能、分散性能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L-Cystine-PESA的用量为12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6.85%、阻磷酸钙垢率可达86.67%,均较商品级PESA有所提高;且分散氧化铁性能较PESA提高了近20%。将L-胱氨酸与牛磺酸作改性剂将氨基酸和磺酸基结构引入聚环氧琥珀酸的分子链中合成了三元共聚阻垢剂(LC-T-PESA),当PESA:L-胱氨酸:牛磺酸的质量比为8:1:1时合成产物的阻垢性能最佳,LC-T-PESA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阻碳酸钙垢率可达96.98%,阻磷酸钙垢性能也明显改善。用污垢热阻法对合成的L-Cystine-PESA和LC-T-PESA用模拟装置进行污垢热阻实验,在用量为10mg/L时阻垢率分别为58.30%和68.75%。测定的阻垢率与碳酸钙沉积法测得的相比要低30%左右,这是因为污垢热阻法的实验时间更长且随时间的推移实验体系的成垢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结果表明污垢热阻法可用于评价锅炉阻垢剂阻垢性能的优劣,且实验过程和装置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碳酸钙沉积法更符合锅炉的结垢行为,理论上对锅炉的阻垢剂性能测评更具参考价值。
陈国栋[2](2020)在《樊学油区降泥增效污水净化处理技术》文中认为注水开发是樊学油区主要开发方式,采油污水处理达标后回注不仅可以降低油田开发成本,同时保护环境,这就需要对油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水质达标的同时,又能有效降低现场处理淤泥量,实现效益与环保双赢更有意义。对一污水站污水处理的现状调查表明,站内水量不稳定,水质也有变化;污水站水处理设备简单,混凝净化剂单一,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现状,室内实验进行了净化处理剂的筛选评价,具体进行了水质指标分析,无机净化剂的种类与用量,有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与分子量,有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与用量,混凝加药顺序与搅拌速度,氧化除铁剂的种类及氧化时间等六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除铁剂加量30mg/L,聚合氯化铝铁加量80m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加量10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量5mg/L的加药方案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有效的净化效果。现场工艺流程的改进,突出在双向流斜板沉降装置和连续气浮浮选装置,现场试验证实净化效果良好;应用半年以上,水质达标,站场内淤泥量减少,达到了有效的降泥增效效果。
刘永芝[3](2020)在《紫外光引发制备壳聚糖基两亲型接枝絮凝剂与水处理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处理剂的开发与应用是提高水污染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有效增强对水体多种污染的去除效果,提高出水质量。絮凝剂作为水处理剂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发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絮凝剂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天然生物絮凝剂存在的活性官能团少、水溶性差和絮凝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论文选取天然多糖类材料壳聚糖(CS)为接枝主链,旨在提高絮凝剂的可生物降解性;选取丙烯酰胺(AM)和两亲型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O)为接枝侧链,旨在增加絮凝剂活性位点数目、改善CS的溶解特性、提高天然接枝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基于上述构思,论文通过紫外光引发方式合成了絮凝增强型壳聚糖基高分子接枝共聚物CS-g-P(AM-AO)。AO分子结构中亲水型阳离子季铵基团与疏水型苄基基团增强了接枝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和疏水缔合效应。在接枝共聚过程中,两亲特性有助于接枝侧链中形成功能型单体AO的微嵌段分布,从而增强CS-g-P(AM-AO)的絮凝性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型的磁分离技术,合成了核壳型磁性壳聚糖基接枝共聚物Mag@CS-g-PAO,旨在提高磁性天然接枝絮凝剂对有机染料分子的特性吸附能力。论文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系统探究了两种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特点,并将其应用于污泥脱水和染料废水处理,进一步系统探究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红外光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和差热-热重结果证实了紫外光引发CS-g-P(AM-AO)的成功合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CS-g-P(AM-AO)呈现更不规则,多孔状的表面结构。这种特殊的表面形貌有助于改善接枝共聚物的水溶性。在CS-g-P(AM-AO)的优化合成实验中,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总单体摩尔浓度、引发剂摩尔浓度、单体AO与CS的摩尔比、光照时间及p H值的对接枝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探究了单体AO和CS的摩尔比、引发剂摩尔浓度和光照时间对CS-g-P(AM-AO)合成过程的显着性影响和交互影响。确定了CS-g-P(AM-AO)在最佳合成条件下CS-g-P(AM-AO)的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分别为551.2 m L/g和78.1%。通过溶解性测试结果可知,在p H=2.0~10.0的水溶液中,CS-g-P(AM-AO)呈现出较好的水溶性,这有助于提高CS-g-P(AM-AO)的实际应用效果。(2)通过计算单体竞聚率,深入探究了CS-g-P(AM-AO)接枝共聚过程中接枝侧链的序列分布。计算得到两种单体AM和AO的竞聚率分别为0.497和1.450。结果表明接枝共聚过程中,单体AM更倾向于共聚反应,单体AO更倾向于均聚反应。序列长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单体AO投加量的增加,接枝共聚物侧链中AO序列分布变宽且长链段比例变高。由于AO单体的两亲特性,在接枝聚合反应中,AO分子之间易形成疏水微区,从而有助于单体AO在CS骨架上形成均聚侧链链段,进一步揭示了CS-g-P(AM-AO)接枝聚合机理。(3)将CS-g-P(AM-AO)与前驱体CS-g-PAM、市售阳离子絮凝剂CPAD应用于市政污泥的脱水实验。整个污泥脱水过程中,CS-g-P(AM-AO)的脱水性能优于CPAD和CS-g-PAM。CS-g-P(AM-AO)投加量为6 mg/g TSS时,污泥FCMC、SRF和CST值分别为77.98%、3.83×1011 cm/g和4.9 s。CS-g-P(AM-AO)的电中和作用和微嵌段结构的疏水缔合作用增强了其污泥脱水效果,减弱了CS-g-P(AM-AO)投加过量时的再稳定效应。此外,CS-g-P(AM-AO)的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S-EPS和TB-EPS组分中的PN的去除率,降低了污泥体系的粘度和可压缩性。污泥絮体形貌、沉降速率、粒径分布等结果发现CS-g-P(AM-AO)调理后的污泥絮体表面有较多空隙,形成的絮体沉降速率更快,具有更大的平均粒径,抗剪切能力更强。(4)将CS-g-P(AM-AO)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探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量、初始p 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S、CS-g-PAM及阳离子絮凝剂CPAD相比,CS-g-P(AM-AO)的除浊脱色效果最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酸碱能力。Zeta电位及絮体红外光谱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CS-g-P(AM-AO)染料废水去除过程中,功能型单体AO的微嵌段结构分布,大大提高了絮凝剂功能型链段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强了CS-g-P(AM-AO)的电中和作用及疏水缔合效应,从而改善了絮凝剂对染料分子的去除效果。(5)红外光谱图、热重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核壳型磁性壳聚糖表面成功接枝共聚物PAO,制备得到Mag@CS-g-PAO。通过磁滞曲线得到Mag@CS-g-PAO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2.03 meu/g,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将磁性接枝共聚物Mag@CS-g-PAOs应用于橙黄II、酸性红和酸性苋红三种高浓度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投加量下,Mag@CS-g-PAOs对橙黄II、酸性红和酸性苋红的去除率均远远优于Mag@CS,Mag@CS-g-PAO对三种染料的去除效果排序为:酸性红>橙黄II>酸性苋红。光学显微镜、FTIR和XPS图谱分析结果表明:Mag@CS-g-PAO的电中和作用及苄基基团与染料分子芳香基团的π-π堆积作用增强了Mag@CS-g-PAO对偶氮染料的特性吸附效果。由于Mag@CS-g-PAO的架桥能力较弱,无法形成明显的絮状体。此外,Mag@CS-g-PAO的再生回用性能良好。
陈开平[4](2020)在《无磷缓蚀阻垢剂对化工企业回用水的缓蚀阻垢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化企业是水资源消耗大户,污水排放量大,随着污水限制排放和提标改造工程的推进,需要扩大污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比例。而且某企业拟在2021年实现低磷或无磷排放,所以为降低磷排放,急需开展污水回用方面的研究,以替换现使用的含磷缓蚀阻垢剂。因此研究低毒及绿色环保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势在必行,为下一步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循环水系统提供技术支撑,且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茂名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对水质造成的影响问题,研究经济可行的缓释阻垢剂。首先采用静态试验对无磷缓蚀阻垢剂进行筛选,确定无磷缓蚀阻垢剂目标样品,然后通过对该样品的静态试验以及动态模拟试验,探讨无磷缓蚀阻垢剂在不同回用水水质、污水回用率等因素下对循环水系统腐蚀与结垢的抑制效果,对其应用性能进行工程实践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无磷系缓蚀阻垢剂筛选试验表明,自主研发的ZH3326型无磷缓蚀阻垢剂与厂方现用配方KW8445型含磷缓蚀阻垢剂效果基本一致。ZH3326型缓蚀阻垢剂缓蚀和阻垢效果优于其他两种(ZH623型、ZH320型);根据缓蚀和阻垢效果,及企业需求,选择ZH3326型无磷缓蚀阻垢剂作为研究目标,使用浓度为100 mg/L。(2)静态试验通过不同的影响因素变化,结果表明ZH3326型无磷药剂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条件下,都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在高碱度和高硬度水样中阻垢效果随溶质浓度增大而降低。(3)动态模拟试验采用NJHL-C型一体动态模拟试验装置进行等比例缩小循环冷却水系统模拟运行,结果表明ZH3326型无磷药剂在回用水低配比的条件下,缓蚀效果优于KW8445型含磷药剂;在回用水中高配比的条件下,ZH3326型与KW8445型药剂效果相当;阻垢效果上,ZH3326型无磷系比KW8445型更加优异。(4)在50%、80%回用水占比的条件下,ZH3326与KW8445都出现检修更换换热管,80%占比尤为频繁。结果表明,尽量保持回用水占比低于50%。结果表明,ZH3326无磷缓蚀阻垢剂可替代KW8445含磷缓蚀阻垢剂应用于回用水系统,缓蚀阻垢效果优秀,有非常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李娇阳[5](2020)在《环保型水处理剂阻垢及分散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循环冷却水长期处于高温运行的工作状态,且在开放的环境下导致水质十分复杂,对系统的热交换设备及管道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结垢、腐蚀及微生物生长繁殖造成的生物粘泥堆积等现象的发生。基于上述原因,对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引起很多学者的重视。本文采用天然药剂与人工合成药剂复配的方式为循环冷却水的结垢及氧化铁沉积现象提供解决办法,且使用PP棉过滤器去除冷却水中杂质,探究使用PP棉过滤器的较优条件。阻垢性能部分试验使用阻垢率作为指标,采用天然药剂壳聚糖及人工合成药剂PESA、PASP、HPMA单独试验探究不同浓度的阻垢效能,同时探究不同组合、不同比例下,最佳的药剂组合方式。通过改变温度、杀菌剂浓度、Fe2+浓度,分别探究不同因素对于复配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对加入最佳复配药剂前后的水中垢样进行表征分析,证明复配药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垢样晶体的生长方向及结构。分散性能部分探究使用透光率作为指标,探究天然药剂壳聚糖及上述三种人工合成药剂单独试验探究不同浓度的分散效能,同时探究不同组合、不同比例下,最佳的药剂组合方式。通过改变温度、杀菌剂浓度、Ca2+浓度,分别探究不同因素对于复配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通过与阻垢性能试验的综合比较,确定壳聚糖与PESA在总投加浓度50mg/L,复配比例4:1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阻垢及分散效果,其中阻垢率可达92.61%,透光率降至41.30%。PP棉过滤部分主要考察了PP棉在不同进水温度、过滤速度、进水浓度下的过滤效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影响因素对PP棉过滤效果的影响程度,得出最佳运行条件:进水温度25℃、过滤速度0.03m/s、进水浓度为80mg/L的情况下,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到79.95%。考察冷却水重复利用次数对于药剂阻垢及分散性能的影响,探究冷却水较优的重复利用次数。试验结果将为实际工程中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供技术依据,复配药剂及PP棉过滤可以有效地解决循环冷却水处理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盼盼[6](2020)在《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循环冷却水系统由于水温升高、流速变化等因素常常存在结垢、腐蚀等问题,解决结垢、腐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在水质中添加阻垢缓蚀剂。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可以实现药剂浓度的在线监测,发挥药剂最佳性能,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公认的绿色水处理剂,但其本身并不具有荧光特性,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含有特定荧光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对PASP进行接枝改性,在保持PASP衍生物优异的阻垢缓蚀性能基础之上,使其同时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从而扩展PASP衍生物的应用范围。(1)以5-甲氧基色胺、2-氨基-5-(氨基甲基)-1-萘磺酸、3-氨基甲基吡啶为荧光功能基团,通过氨基开环的方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5-甲氧基色胺(PASP/OTAM)、聚天冬氨酸/2-氨基-5-(氨基甲基)-1-萘磺酸(PASP/APS)及聚天冬氨酸/3-氨基甲基吡啶(PASP/3-AMPY),通过1H NMR及FTIR对上述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采用静态阻垢法和旋转挂片法评价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接枝物的阻垢缓蚀性能。与PASP单体相比,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的阻垢缓蚀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考察了接枝物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均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其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63、0.99919及0.99966。同时实验表明在加热温度为25-80℃、溶液p H值为5-11、加热时间为8-14 h的范围内,接枝物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恒定。(3)采用电化学方法评价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实验表明: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分别为71.49%、68.53%及77.99%,在相同的浓度下,PASP单体的缓蚀率仅为36%。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接枝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其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方式作用于于金属表面,起到较好的阻垢缓蚀作用。(5)采用逐级放大的实验方法,通过5L-20L-50L-100L-500L反应釜反应条件的优化,制定了PASP/3-AMPY接枝物的中试生产操作规程,利用自建的500L-2000 L中试生产线,初步合成了PASP/3-AMPY工业品,为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类衍生物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6)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中试产品)与PAPEMP、HPMA、Glu及Zn2+离子等市售阻垢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性能。实验表明复合型水处理剂在较低浓度下,其阻垢缓蚀效率即可高达95%以上,且其可以应用于高温、高碱、高p H领域。SEM及XRD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复合型药剂可改变垢晶体的结构,使其变得疏松、颗粒细小,极易被水流冲走,避免垢晶体在金属管道表面沉积。
刘娜[7](2020)在《基于冷却水系统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很多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用水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工业行业用水量明显增加,诸多生产领域产生了大量盐分含量较高的废水。这类废水特点是盐度高、排放量大。由于高含盐水盐度高、成分复杂,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长期在系统管道中又会造成系统的结垢腐蚀情况,时间一长很容易引起设备的损坏,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威胁到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提高其利用效率成为工业节水的关键,也是国家和社会严重关切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是通过化学方法来降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高含盐水的结垢和腐蚀的风险,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建设成本低,依然是目前处理循环冷却水最常使用的方法。针对某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高含盐水的水质情况,研究制备适用于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并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碳酸钙沉积法、极限碳酸盐实验、旋转挂片腐蚀实验研究其阻垢缓蚀剂性能,最终确定复合阻垢缓蚀剂的配方和最佳加药量。结果表明,6种水处理剂在单独使用时2-膦酸基-1,2,4-三羧基丁烷(PBTCA)的阻垢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选取4种阻垢率较高的阻垢剂PBTCA、聚环氧琥珀酸(PESA)、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马来酸酐(HPMA)进行复配实验探究,在复配比例均为1:1的情况下,PESA/PASP阻垢效果最好,阻垢率达到85.61%。本文通过静态阻垢实验研究复合阻垢缓蚀剂间投加比例时,结果显示PESA与PASP的比例为3:2时达到最大值93.66%。极限碳酸盐实验结果表明,PESA/PASP(3:2)在投加浓度为10mg/L时,在确保循环水系统不发生明显结垢的情况下,浓缩倍数可达到7以上。旋转挂片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水处理剂配方PESA/PASP在投加浓度为15mg/L时,对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最高达到90%以上。
李玥[8](2020)在《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逐渐应用,生产井附近地层、井筒以及地面管道设备中会产生大量的垢,而累积的垢质会损坏采油设备,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抽油杆的断裂,使油井报废,给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索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变得十分重要。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为主单体,次亚磷酸钠、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双氧水作为引发剂和反应物,进行聚合后得到深黄色粘稠状透明液体,并且从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得到相应的伸缩震动峰。通过考察反应物之间的摩尔配比,以及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对粘度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即反应温度为120℃,n(MA):n(AA):n(SHP):n(AM):n(H2O2)=1.8:1:0.41:0.76:2.64,反应时间为1小时。通过考察阻垢剂对碳酸钙、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研究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⑴研制的复合驱油井阻垢剂能够破坏CaCO3和CaSO4的晶体生长,使晶体原有的形状变得无序,成垢松散,容易除去;⑵新型阻垢剂在较低的用量时即可对CaCO3产生较好的阻垢效果,而对CaSO4的阻垢性能受钙离子浓度影响较大,并且,在高温、高pH、长恒温时间的条件下,均能够保持较好的阻垢效果;⑶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现场水样进行阻垢效果的分析表明,高阻垢剂用量时阻垢效果增大,与市面有售的油田阻垢剂相比,高用量时阻垢率更大;并且自制阻垢剂的成本更低。
周于皓[9](2019)在《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不仅给供水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大规模的产生和排放也使得我国的水质污染变得更加严峻,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絮凝法对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因此,作为絮凝处理法的核心,新型高效絮凝剂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对于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因为能够同时发挥架桥作用以及电中和作用,因此在絮凝处理工艺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CPAM分子链上各单体单元分布随机,阳离子单元排列分散导致正电荷利用率低,进而削弱电中和作用使絮凝性能受限。此外,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污水水质也对CPAM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CPAM存在的上述缺陷,论文采用模板聚合的方法人为控制阳离子单元在聚合物分子链上以嵌段结构的形式集中分布,有效提高聚合物电中和性能;并且通过引入少量疏水单元得到两亲性大分子长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疏水缔合行为,以期增强絮凝剂分子链同憎水性污染物的亲和力以及絮体的相转变能力,提高絮凝效率。论文选用丙烯酰胺单体(AM)、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十二酯(LA)构建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通过新型超声波引发技术,在投加聚丙烯酸钠(NaPAA)作为阴离子型模板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兼有阳离子嵌段和疏水缔合作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TP(AM-DAC-LA)并将其用于水处理相关应用。目前关于模板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见,而将阳离子嵌段结构与疏水缔合相结合的絮凝剂有关研究更是未见报道。论文包括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在TP(AM-DAC-LA)最优化合成条件探究过程中研究了包括超声波功率、超声引发时间、聚合单体总质量分数、阳离子单体配比、反应体系pH、引发剂浓度以及模板投加量在内的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子量以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超声波引发方式仅需20 min即可完成对聚合体系的完全引发,最终得到模板共聚合产物TP(AM-DAC-LA)的最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别为3.45×106 Da和98.2%。通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实现对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的预测,为聚合反应提供指导。(2)使用仪器表征手段对TP(AM-DAC-LA)和与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P(AM-DAC-LA)的系列理化性质进行了对照分析。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二者均为AM、DAC和LA单体的共聚物,添加的模板分子未参与反应,不改变TP(AM-DAC-LA)的化学组成。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除了证明二者的化学组成以外,TP(AM-DAC-LA)氢谱图上来自侧链基团的干扰峰明显减弱表明DAC单体处于更类似于其自身均聚物的化学环境,证明了DAC单体嵌段的形成。差热-热重分析除证明二者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外,TP(AM-DAC-LA)在其主链热分解阶段对应的三个吸热峰说明大分子链上的三种单体单元均以嵌段形式排列。扫描电镜图像表明两亲性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缠绕缔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3)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聚合反应速率对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依赖指数分别为1.7733和0.6322,基本符合以双基终止为主的经典自由基聚合理论;聚合体系pH值通过影响阳离子单体和模板剂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对聚合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模板剂用量对动力学的影响表明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剂分子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作用,符合Ⅰ型ZIP机制。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缔合常数达KM=17.63,表明在反应开始前约有78.9%的阳离子单体预先吸附在模板分子链上,再次验证了论文所构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遵循模板聚合Ⅰ型ZIP机制。(4)根据聚合产物分子结构表征和动力学研究结果,以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规律和模板聚合Ⅰ型ZIP反应机制为基础探讨了制备TP(AM-DAC-LA)的聚合反应机理。模板共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聚合引发前的模板吸附和胶束增溶、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过程,并伴随有链转移的发生。其中,链终止过程主要以双基歧化终止为主。聚合反应引发前,模板分子对DAC单体的静电吸引以及胶束聚集体内部疏水微区对LA单体的增溶分别是DAC嵌段和LA嵌段形成的主要原因。(5)采用表观粘度法探究了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疏水缔合作用,结果表明引入的疏水单元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缔合行为。聚合物分子链通过缔合作用彼此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使其流体力学体积显着增大,宏观表现为溶液表观粘度非线性快速升高。该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絮凝剂的架桥和卷扫网捕能力,提高絮凝效率。(6)将TP(AM-DAC-LA)及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和单一亲水性二元共聚物用于市政污泥脱水实验,结果显示阳离子嵌段结构和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污泥絮凝效率。TP(AM-DAC-LA)在投加量3.5 mg·g-1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达到最低值67.2%和3.84×10122 m·kg-1,优于其他絮凝剂。阳离子嵌段结构增强了絮凝剂的电中和以及电荷补丁作用,使絮体内部结构密实,机械强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能力,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有利于降低泥饼可压缩性,保持泥饼多孔透水结构,有利于机械脱水过程。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增大絮体粒径尺寸,有利于固-液分离过程,并且疏水缔合作为一种物理可逆的缔合作用能够提高破碎絮体的再生能力。(7)将聚合产物用于模拟含油废水絮凝实验,TP(AM-DAC-LA)在40 mg·L-1投加量时最高除油率和除浊率分别达到91.2%和92.9%,可以作为含油废水处理的有效前置预处理措施。疏水单体的引入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率提升明显,且在聚合物过量投加引起溶液电性反转的条件下未出现絮凝效率明显下降,说明架桥作用和疏水缔合作用是含油废水絮凝的主要机理。阳离子嵌段结构使含油絮体结构密实,而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含油絮体的尺寸,该结果与市政污泥絮凝调理得到的结果一致。此外,两亲性大分子链能够通过竞争乳化作用降低油滴乳化界面膜的机械强度,促进破乳聚并,提高絮凝效率。引入疏水单体所带来的竞争乳化和疏水缔合作用是两亲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具有更好絮凝效果的主要原因。
陈依漪[10](2019)在《生物可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的提高会带来难溶盐沉积、管道腐蚀等问题,其中难溶盐包括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等物质,它们沉积在换热器的管道内壁降低其传热效率;管道腐蚀会导致设备表面穿孔,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控制结垢和缓解腐蚀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加入水处理剂或阻垢缓蚀剂。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两种多功能聚醚水处理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马来酸酐(MA)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钨酸钠为催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琥珀酸钠(ESA)单体,然后以水为反应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ESA与乙二酸封端聚醚(APEM)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聚氧乙烯磺酸铵(APES)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MPS-APES。(2)以水处理剂对碳酸钙、硫酸钙的阻垢性能(阻垢率)为评价标准,确定水处理剂ESA-APEM的最佳聚合条件:单体质量配比m(ESA):m(APEM)为2:1,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6%,聚合温度70℃,反应时间3.0 h。水处理剂ESA-AMPS-APES的最佳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 h,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m(ESA):m(APES):m(AMPS)为2:0.5:0.5。(3)采用静态阻垢法探讨水处理剂ESA-APEM的阻垢性能和分散氧化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市售水处理剂的各性能相比,水处理剂ESA-APEM对碳酸钙、硫酸钙和磷酸钙均有优异的阻垢效果,对氧化铁有良好的分散效果,可适用于高硬度、高碱度、高硫酸根离子浓度、高磷酸根离子浓度、高pH值和高温的循环水系统。在最佳聚合条件下,当水处理剂ESA-APEM的投加量为8 mg/L时,碳酸钙阻垢率可达89.6%,磷酸钙阻垢率为99.5%;当投加量为4 mg/L时,硫酸钙阻垢率为98.2%;当投加量为14 mg/L时,溶液的透光率仅有22%。(4)采用旋转挂片法考察水处理剂ESA-APEM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ESA-APEM的投加量为70 mg/L时,缓蚀率可以达到80%;缓蚀性能优于市售的水处理剂乙二胺四甲叉磷酸(EDTMP),略低于高磷水处理剂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和膦酰基羧酸(POCA);与锌盐、聚磷酸盐缓蚀剂和杀菌剂复配使用时,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采用摇床实验法研究水处理剂ESA-APEM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处理剂ESA-APEM是易生物降解性物质;在第10天时的生物降解率达到50%,第20天时的生物降解率可达88%。因为ESA-APEM的结构中含有醚键、酯基、羧基,对生物降解性能均有促进作用。(5)采用静态阻垢法探讨水处理剂ESA-AMPS-APES的阻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水处理剂ESA-AMPS-APES具有良好的碳酸钙、硫酸钙阻垢性能,适用于高硬度、高碱度、高温、高pH的循环水水质;在最佳聚合条件下,当ESA-AMPS-APES的投加量为16 mg/L时,碳酸钙阻垢率可以达到90%;投加量为9 mg/L时,硫酸钙阻垢率为93%。(6)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研究碳酸钙、硫酸钙和磷酸钙的形貌与晶型,探讨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MPS-APES的阻垢机理。研究表明,一方面,水处理剂分子结构中的羧基、羟基会螯合溶液中的Ca2+形成稳定的钙螯合物,从而降低溶液中游离的Ca2+浓度,减少Ca2+与CO32-、SO42-、PO43-等阴离子的碰撞次数,不利于钙垢的形成;另一方面,水处理剂结构中的官能基团会吸附到钙垢晶体的活性增长点上与Ca2+螯合,破坏钙垢晶核的正常生长导致晶体结构发生扭曲、畸变,阻止钙垢的进一步生成。
二、新型水处理剂的开发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水处理剂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锅炉及锅炉结垢 |
1.2.1 锅炉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1.2.2 锅炉水垢的形成、分类及危害 |
1.2.3 锅炉结垢测量方法 |
1.3 锅炉水处理 |
1.3.1 锅炉水处理分类 |
1.3.2 锅炉内加药处理 |
1.4 水处理剂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1.4.1 阻垢剂的分类 |
1.4.2 阻垢机理 |
1.5 聚环氧琥珀酸及其衍生物 |
1.5.1 聚环氧琥珀酸改性方法 |
1.5.2 氨基酸在水处理剂中的应用 |
1.5.3 阻垢性能测量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设备 |
2.2 污垢热阻实验 |
2.2.1 污垢热阻测评装置污垢热阻动态监测装置 |
2.2.2 污垢热阻法 |
2.2.3 测评装置的稳定性评价 |
2.2.4 阻垢性能的测量 |
2.2.5 壁温记录方法 |
2.2.6 锅炉实际运行测评 |
2.3 L-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 |
2.3.1 N-马来酰-L-胱氨酸的合成 |
2.3.2 聚L-胱氨酸-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2.4 L-胱氨酸-牛磺酸-环氧琥珀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2.4.1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2.4.2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2.5 PESA衍生物结构及性能测定 |
2.5.1 聚合物分子量测定 |
2.5.2 聚合物结构表征 |
2.5.3 聚合物阻垢率测定 |
2.5.4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定 |
3 污垢热阻法测评锅炉结垢行为及验证 |
3.1 动态测评装置的传热模型建立 |
3.2 污垢热阻动态测量数据拟合分析 |
3.2.1 装置稳定性评价 |
3.2.2 结垢趋势监测及可行性分析 |
3.2.3 污垢热阻分析 |
3.3 锅炉实际运行验证污垢热阻法 |
3.3.1 实际运行稳定性评价 |
3.3.2 污垢热阻的变化分析 |
3.3.3 污垢热阻计算分析 |
3.4 小结 |
4 新型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
4.1 L-胱氨酸改性聚环氧琥珀酸 |
4.1.0 N-马来酰-L-胱氨酸与L-胱氨酸-PESA的红外表征 |
4.1.1 N-马来酰-L-胱氨酸与L-胱氨酸-PESA的核磁表征 |
4.1.2 L-胱氨酸-PESA分子量的测定 |
4.1.3 L-胱氨酸-PESA的阻垢率 |
4.1.4 分散氧化铁性能 |
4.1.5 L-胱氨酸-PESA的缓蚀性能 |
4.1.6 阻垢机理分析 |
4.2 三元水处理药剂的合成与阻垢性能研究 |
4.2.1 三元水处聚合物的红外表征 |
4.2.2 三元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4.2.3 LC-T-PESA的分子量测定 |
4.2.4 LC-T-PESA阻垢性能的测定 |
4.3 污垢热阻法评价阻垢剂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及 |
附件 |
(2)樊学油区降泥增效污水净化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絮凝剂及作用机理 |
1.3.1 絮凝剂的种类 |
1.3.2 絮凝剂作用机理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樊学油区水处理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2 水处理现状简介 |
2.2.1 油田含油污水特点 |
2.2.2 樊学油区水处理工艺流程 |
2.2.3 气浮除油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
2.2.4 樊学油区污水站水质调研分析 |
第三章 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 实验材料仪器 |
3.2 药剂配制方法 |
3.3 水质测试方法步骤 |
3.4 透光度数据测量方法 |
第四章 室内净化实验及现场应用 |
4.1 现场水质测试 |
4.2 无机净化处理剂的筛选评价 |
4.2.1 处理剂种类筛选 |
4.2.2 药剂加量筛选 |
4.3 有机净化处理剂的筛选评价 |
4.3.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筛选评价 |
4.3.2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解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筛选评价 |
4.4 混凝条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
4.4.1 净化剂加药顺序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
4.4.2 搅拌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
4.5 除铁剂的筛选评价 |
4.6 优选配方的净化效果评价 |
4.7 药剂配方的确定 |
4.8 现场应用及效果 |
4.8.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的改进 |
4.8.2 处理后水质化验结果 |
4.8.3 试验阶段污泥量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紫外光引发制备壳聚糖基两亲型接枝絮凝剂与水处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处理对象概述 |
1.2.1 污泥特点及化学调理 |
1.2.2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
1.3 絮凝法与传统絮凝剂概述 |
1.3.1 絮凝法概述 |
1.3.2 无机絮凝剂 |
1.3.3 有机合成絮凝剂 |
1.3.4 天然生物絮凝剂 |
1.4 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4.1 接枝共聚常用的有机合成单体 |
1.4.2 接枝共聚常用的引发方式 |
1.4.3 接枝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
1.5 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常规磁絮凝 |
1.5.2 新型磁性水处理材料 |
1.6 壳聚糖与两亲型表面活性单体概述 |
1.6.1 壳聚糖的性质 |
1.6.2 两亲型表面活性单体的性质 |
1.6.3 壳聚糖基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构思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论文主要构思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2 CS-g-P(AM-AO)的制备、表征及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CS-g-P(AM-AO)的制备 |
2.3.2 产物的表征方法 |
2.3.3 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计算方法 |
2.3.4 接枝共聚物的溶解性 |
2.4 CS-g-P(AM-AO)结构表征结果 |
2.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2 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1H NMR) |
2.4.3 差热-热重分析(TG-DSC)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扫描电镜及元素分布分析(SEM和 EDS-Mapping) |
2.5 CS-g-P(AM-AO)的单因素优化 |
2.5.1 总单体摩尔浓度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5.2 引发剂摩尔浓度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5.3 单体AO和CS的摩尔比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5.4 光照时间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5.5 溶液p H值对特性粘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2.6 CS-g-P(AM-AO)的响应面优化 |
2.6.1 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 |
2.6.2 响应曲面分析 |
2.6.3 最佳合成条件的预测与验证 |
2.7 CS-g-P(AM-AO)溶解性测试 |
2.8 CS-g-P(AM-AO)生产成本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CS-g-P(AM-AO)接枝单体竞聚率和序列长度分布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阳离子度测试方法 |
3.3.2 单体竞聚率计算方法 |
3.3.3 聚合物链段组成曲线及序列长度分布计算方法 |
3.4 竞聚率结果分析 |
3.5 侧链聚合物组成曲线和序列长度分布结果分析 |
3.6 接枝共聚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4 CS-g-P(AM-AO)对污泥脱水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污泥脱水实验步骤 |
4.3.2 污泥总悬浮物浓度(TSS)和挥发性悬浮物浓度(VSS)测试方法 |
4.3.3 污泥比阻及滤饼含水率测定方法 |
4.3.4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及压缩性系数测定方法 |
4.3.5 污泥EPS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
4.3.6 污泥上清液Zeta电位测试方法 |
4.3.7 絮凝剂表观粘度及表面张力测试方法 |
4.3.8 污泥絮体的表征及粒径分布测定方法 |
4.4 污泥脱水效果评价 |
4.4.1 CS-g-P(AM-AO)系列絮凝剂和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4.4.2 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4.4.3 Zeta电位、表观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4.4.4 絮凝剂投加量对EPS组分的影响 |
4.4.5 污泥脱水机理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5 CS-g-P(AM-AO)对模拟酸性染料废水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4 CS-g-P(AM-AO)絮凝效果评价 |
5.4.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4.2 染料废水初始p 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4.3 染料初始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5.4.4 絮凝机理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Mag@CS-g-PAO的制备及相关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Mag@CS-g-PAO制备方法 |
6.3.2 Mag@CS-g-PAO表征方法 |
6.3.3 染料废水去除实验 |
6.4 Mag@CS-g-PAO结构表征结果 |
6.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6.4.2 热重及磁响应性分析(TG/VSM) |
6.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6.4.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6.4.5 接触角分析 |
6.5 酸性偶氮染料废水的去除效果研究 |
6.5.1 磁性聚合物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5.2 染料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5.3 染料废水的去除机理研究 |
6.5.4 反应时间及动力学分析 |
6.5.5 再生回用性能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无磷缓蚀阻垢剂对化工企业回用水的缓蚀阻垢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石油化工污水回用及冷却水系统 |
1.1.1 我国石油化工污水回用的现状 |
1.1.2 冷却水系统 |
1.1.3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与结垢 |
1.2 缓蚀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2.1 缓蚀剂的类型 |
1.2.2 阻垢剂的类型 |
1.2.3 缓蚀阻垢剂的应用 |
1.2.4 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研究 |
1.2.5 缓蚀阻垢剂的性能评价方法 |
1.2.6 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1 项目来源与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与装置 |
2.1.2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2.2 实验设计 |
2.2.1 静态缓蚀性能试验 |
2.2.2 静态阻垢性能试验 |
2.2.3 动态模拟试验 |
2.3 化工回用水水质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效果及筛选 |
3.1 某化工回用水水质分析 |
3.2 不同类型的缓蚀阻垢剂对挂片的缓蚀效果研究 |
3.2.1 含磷型缓蚀阻垢剂KW8445对废水的缓蚀效果 |
3.2.2 无磷型缓蚀阻垢剂ZH3326、ZH320、ZH623 缓蚀效果 |
3.2.3 缓蚀阻垢剂对挂片的腐蚀效果 |
3.3 不同类型缓蚀阻垢剂对挂片的阻垢效果研究 |
3.4 无磷缓蚀阻垢剂ZH3326与含磷缓蚀阻垢剂KW8445的价值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态试验法研究ZH3326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效果 |
4.1 静态缓蚀试验 |
4.1.1 单因素 |
4.1.2 多因素 |
4.2 静态阻垢试验 |
4.2.1 碱度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2.2 Ca~(2+)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2.3 pH值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2.4 浊度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5.1 动态试验回用水水质指标及实验设计 |
5.2 两种缓蚀阻垢剂在回用水占比30%系统中的动态实验 |
5.2.1 动态试验中各水质指标运行变化规律 |
5.2.2 30%回用水占比的动态模拟试验中缓释阻垢剂的缓蚀阻垢效果 |
5.3 两种缓蚀阻垢剂在回用水占比50%系统中的动态实验 |
5.3.1 动态试验中各水质指标运行变化规律 |
5.3.2 50%回用水占比的动态模拟试验中缓释阻垢剂的缓蚀阻垢效果 |
5.4 两种缓蚀阻垢剂在回用水占比80%系统中的动态实验 |
5.4.1 动态试验中各水质指标运行变化规律 |
5.4.2 80%回用水占比的动态模拟试验中缓释阻垢剂的缓蚀阻垢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环保型水处理剂阻垢及分散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冷却水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
1.1.1 冷却水的分类 |
1.1.2 循环冷却水主要存在的问题 |
1.2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
1.3 阻垢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3.1 阻垢剂的分类 |
1.3.2 阻垢机理 |
1.4 PP棉过滤的优势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与材料 |
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试剂 |
2.1.2 PP棉材料 |
2.1.3 试验主要仪器 |
2.2 检测方法 |
2.2.1 阻垢性能的检测方法 |
2.2.2 分散氧化铁性能的检测方法 |
2.2.3 悬浮物固体浓度的检测方法 |
2.3 垢样的制备与分析方法 |
2.3.1 垢样的制备方法 |
2.3.2 垢样的晶型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处理剂阻垢及复配阻垢性能的研究 |
3.1 壳聚糖的阻垢性能 |
3.2 人工合成剂的阻垢性能 |
3.3 复配药剂的阻垢性能 |
3.4 不同影响条件对复配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1 温度对复配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2 杀菌剂浓度对复配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3 Fe~(2+)浓度对复配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 垢样的表征分析 |
3.5.1 垢样产生情况分析 |
3.5.2 XRD表征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处理剂分散及复配分散性能的研究 |
4.1 壳聚糖的分散性能 |
4.2 人工合成剂的分散性能 |
4.3 复配药剂的分散性能 |
4.4 不同影响条件对复配药剂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1 温度对复配阻垢剂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2 杀菌剂浓度对复配药剂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3 Ca~(2+)浓度对复配药剂分散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P棉过滤冷却水中悬浮物的试验研究 |
5.1 不同影响条件对PP棉过滤效果的影响 |
5.1.1 温度对PP棉过滤效果的影响 |
5.1.2 过滤速度对PP棉过滤效果的影响 |
5.1.3 进水浓度对PP棉过滤效果的影响 |
5.2 不同影响条件对PP棉过滤效果的正交试验分析 |
5.2.1 试验设计 |
5.2.2 结果分析 |
5.3 再生水用于阻垢及分散试验的研究 |
5.3.1 再生水用于阻垢试验的研究 |
5.3.2 再生水用于分散试验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垢缓蚀剂研究概述 |
1.2.1 阻垢剂的分类 |
1.2.2 阻垢剂阻垢机理 |
1.2.3 缓蚀剂的分类 |
1.2.4 缓蚀剂缓蚀机理 |
1.3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研究概述 |
1.3.1 荧光机理 |
1.3.2 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1.3.3 荧光示踪型水处理剂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天冬氨酸/5-甲氧基色胺接枝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2 聚琥珀酰亚胺(PSI)的合成 |
2.1.3 PASP/OTAM接枝物的合成 |
2.1.4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2.1.5 荧光性能测试 |
2.1.6 理论计算 |
2.1.7 电化学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ASP/OTAM的结构表征 |
2.2.2 PASP/OTAM阻垢缓蚀性能 |
2.2.3 PASP/OTAM接枝物荧光特性研究 |
2.2.4 PASP/OTAM电化学测试 |
2.2.5 PASP/OTAM机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天冬氨酸/2-氨基-5-(氨甲基)-1-萘磺酸接枝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PASP/APS接枝物的合成 |
3.1.3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3.1.4 荧光性能测试 |
3.1.5 理论计算 |
3.1.6 电化学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ASP/APS结构表征 |
3.2.2 PASP/APS阻垢缓蚀性能 |
3.2.3 PASP/APS接枝物荧光特性研究 |
3.2.4 PASP/APS电化学测试 |
3.2.5 PASP/APS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天冬氨酸/3-氨甲基吡啶工业化产品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PASP/3-AMPY接枝物的合成 |
4.1.3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4.1.4 荧光性能测试 |
4.1.5 理论计算 |
4.1.6 电化学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ASP/3-AMPY结构表征 |
4.2.2 PASP/3-AMPY阻垢缓蚀性能 |
4.2.3 中试生产设计路线 |
4.2.4 中试生产实施方案 |
4.2.5 混酸对PASP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6 PASP/3-AMPY中试产品阻垢缓蚀性能 |
4.2.7 PASP/3-AMPY中试产品荧光特性研究 |
4.2.8 PASP/3-AMPY中试产品电化学测试 |
4.2.9 PASP/3-AMPY中试产品缓蚀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的协同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2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APEMP、HPMA及 Glu浓度对接枝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
5.2.2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正交试验 |
5.2.3 复合型阻垢缓蚀剂协同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基于冷却水系统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 |
1.2 冷却水系统 |
1.2.1 冷却水系统分类 |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组成 |
1.3 工业循环冷却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结垢 |
1.3.2 腐蚀设备 |
1.3.3 水质恶化 |
1.4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
1.4.1 臭氧处理 |
1.4.2 磁化处理 |
1.4.3 静电处理 |
1.4.4 超声波处理 |
1.4.5 化学处理 |
1.5 水处理药剂的研究现状 |
1.5.1 阻垢剂 |
1.5.2 缓蚀剂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阻垢缓蚀剂的初步筛选研究 |
2.1 高含盐水水质分析 |
2.2 筛选实验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一药剂筛选结果 |
2.3.2 复合药剂筛选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配药剂阻垢性能对比实验 |
3.1 静态阻垢实验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PBTCA/PESA复配 |
3.3.2 PBTCA/PASP复配 |
3.3.3 PBTCA/HPMA复配 |
3.3.4 PESA/PASP复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药剂极限碳酸盐实验探究 |
4.1 引言 |
4.2 极限碳酸盐实验原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 |
4.3.2 实验试剂 |
4.3.3 实验条件 |
4.3.4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PBTCA/HPMA实验数据 |
4.4.2 PESA/PASP实验数据 |
4.4.3 PBTCA/PASP实验数据 |
4.4.4 PBTCA/PESA实验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配药剂旋转挂片腐蚀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条件 |
5.2.4 实验方法 |
5.2.5 结果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BTCA/PASP试验结果 |
5.3.2 PBTCA/PESA试验结果 |
5.3.3 PBTCA/HPMA试验结果 |
5.3.4 PESA/PASP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现状 |
1.2.1 三次采油技术 |
1.2.2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现状 |
1.2.3 三元复合驱阻垢技术及水处理的应用 |
1.3 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的机理研究 |
1.3.1 碳酸盐成垢机理 |
1.3.2 硫酸盐成垢机理 |
1.4 水处理中常用的阻垢剂 |
1.4.1 含磷阻垢剂 |
1.4.2 高分子共聚物阻垢剂 |
1.4.3 环境友好型阻垢剂 |
1.4.4 天然高分子阻垢剂 |
1.5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5.1 螯合增溶作用机理 |
1.5.2 静电斥力作用机理 |
1.5.3 晶格畸变作用机理 |
1.5.4 双电层作用机理 |
1.5.5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1.6 阻垢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
1.6.1 静态阻垢法 |
1.6.2 动态模拟法 |
1.6.3 鼓泡法 |
1.6.4 恒定组分法 |
1.6.5 电导率法 |
1.6.6 临界pH法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阻垢剂的合成研究 |
2.1 阻垢剂功能基团及单体的选择 |
2.1.1 阻垢剂功能基团的选择 |
2.1.2 阻垢剂合成单体的选择 |
2.2 聚合反应的合成原理 |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4 实验合成步骤 |
2.5 合成实验条件优化 |
2.5.1 主单体摩尔比的确定 |
2.5.2 次亚磷酸钠与主单体摩尔配比的确定 |
2.5.3 丙烯酰胺与主单体摩尔配比的确定 |
2.5.4 双氧水与主单体摩尔配比的确定 |
2.5.5 反应温度的确定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红外光谱分析 |
2.6.2 小结 |
第3章 阻垢剂的性能研究 |
3.1 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碳酸钙阻垢率测定方法 |
3.1.3 阻垢剂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研究 |
3.1.4 阻垢剂对碳酸钙垢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3.2 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硫酸钙阻垢率测定的方法 |
3.2.3 阻垢剂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研究 |
3.2.4 阻垢剂对硫酸钙垢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 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对油田实际水样阻垢性能的研究 |
3.3.1 性能研究 |
3.3.2 对比实验 |
3.4 阻垢剂性能研究的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简介 |
致谢 |
(9)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絮凝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有机絮凝剂 |
1.2.2 无机混(絮)凝剂 |
1.2.3 复合型混(絮)凝剂 |
1.2.4 微生物絮凝剂 |
1.2.5 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1.3 絮凝机理 |
1.4 聚丙烯酰胺(PAM)类絮凝剂概述 |
1.4.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2 模板聚合法制备CPAM研究进展 |
1.4.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4 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方式 |
1.5 研究的目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思路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1.5.5 基金支持 |
2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优化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剂 |
2.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
2.2.3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2.3 聚合物的基础参数测定 |
2.3.1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
2.3.2 聚合产物的转化率测定 |
2.3.3 聚合产物的特性粘度测定 |
2.3.4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计算 |
2.4 单因素合成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超声波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2 超声引发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4 阳离子单体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5 反应体系p 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6 引发剂Vazo-044 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7 模板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5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响应面建模与方程分析 |
2.5.2 响应曲面结果讨论 |
2.5.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的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表征用聚合物样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
3.3 聚合物表征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分析 |
3.3.2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3.3.3 聚合物的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
3.3.4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剂 |
4.2.2 实验器材 |
4.2.3 实验方法 |
4.3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1 反应体系总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3 反应体系p H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4 模板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4 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的缔合系数 |
4.5 TP(AM-DAC-LA)的聚合机理探讨 |
4.5.1 反应体系引发前的单体聚集阶段 |
4.5.2 链引发阶段 |
4.5.3 链增长阶段 |
4.5.4 链终止和链转移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疏水基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2 阳离子单元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3 阳离子单元序列结构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4 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5 盐浓度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TP(AM-DAC-LA)调理市政污泥脱水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污泥脱水实验所用絮凝剂 |
6.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
6.2.3 市政污泥样品 |
6.2.4 污泥脱水实验方法 |
6.3 絮凝剂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
6.4 絮体结构分析 |
6.4.1 污泥絮体的沉降性能 |
6.4.2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布 |
6.4.3 污泥絮体的抗剪切和再生能力 |
6.5 泥饼结构研究 |
6.5.1 泥饼可压缩性 |
6.5.2 泥饼的孔道结构 |
6.5.3 泥饼的表面形貌结构 |
6.6 本章小结 |
7 TP(AM-DAC-LA)处理含油废水絮凝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所用试剂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方法 |
7.3 含油废水絮凝的絮凝实验 |
7.3.1 絮凝剂投加量对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
7.3.2 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
7.4 含油废水絮凝机理探究 |
7.4.1 絮体结构探究 |
7.4.2 絮凝前后乳化油滴的分布及形态研究 |
7.4.3 油滴乳化膜的界面张力 |
7.4.4 含油絮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
7.4.5 絮凝除油机理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英文缩略对照表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目录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生物可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阻垢剂简介 |
1.2.1 天然高分子类阻垢剂 |
1.2.2 含磷类阻垢剂 |
1.2.3 羧酸类阻垢剂 |
1.2.4 磺酸类阻垢剂 |
1.2.5 绿色新型阻垢剂 |
1.3 阻垢剂作用机理 |
1.3.1 螯合增溶作用 |
1.3.2 晶格畸变作用 |
1.3.3 吸附、凝聚与分散作用 |
1.3.4 阈值效应 |
1.4 生物降解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
1.4.1 影响因素 |
1.4.2 评价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可降解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PES-AMPS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2 环氧琥珀酸盐ESA的合成 |
2.2.3 乙二酸封端聚醚APEM的制备 |
2.2.4 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PES-AMPS的制备 |
2.2.5 表征方法 |
1.红外表征(FT-IR) |
2.核磁共振(NMR) |
3.热重分析(TGA)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表征 |
2.3.2 NMR表征(~1H-NMR、~(13)C-NMR) |
2.3.3 TGA表征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可降解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阻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 |
3.3.1 性能测试方法 |
3.3.2 聚合条件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3.3 循环水水质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3.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碳酸钙阻垢性能 |
3.3.5 水处理剂ESA-APEM阻碳酸钙垢机理研究 |
3.4 阻硫酸钙垢性能研究 |
3.4.1 性能测试方法 |
3.4.2 聚合条件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3 循环水水质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硫酸钙阻垢性能 |
3.4.5 水处理剂ESA-APEM阻硫酸钙垢机理研究 |
3.5 阻磷酸钙垢性能研究 |
3.5.1 性能测试方法 |
3.5.2 聚合条件对磷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3 循环水水质对磷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磷酸钙阻垢性能 |
3.5.5 水处理剂ESA-APEM阻磷酸钙垢机理研究 |
3.6 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可降解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分散缓蚀和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分散氧化铁性能研究 |
4.3.1 性能测试方法 |
4.3.2 水处理剂投加量的影响 |
4.3.3 循环水水质的影响 |
4.3.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分散氧化铁性能 |
4.3.5 水处理剂ESA-APEM分散氧化铁机理研究 |
4.4 缓蚀性能研究 |
4.4.1 性能测试方法 |
4.4.2 单体配比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4.3 引发剂用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4.4 投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4.5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缓蚀性能 |
4.4.6 与其它水处理剂的复配性能 |
4.4.7 水处理剂ESA-APEM缓蚀机理研究 |
4.5 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4.5.1 性能测试方法 |
4.5.2 性能测试标准 |
4.5.3 测试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双亲水性聚醚水处理剂ESA-APES-AMPS阻垢分散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3 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 |
5.3.1 性能测试方法(同第三章3.3.1) |
5.3.2 聚合工艺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5.3.3 循环水水质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5.3.4 水处理剂ESA-APES-AMPS的阻碳酸钙机理 |
5.4 阻硫酸钙垢性能研究 |
5.4.1 性能测试方法(同第三章3.4.1) |
5.4.2 聚合工艺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5.4.3ESA-APES-AMPS阻硫酸钙的扫描电镜图 |
5.5 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新型水处理剂的开发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锅炉结垢动态评价方法的建立及PESA系阻垢剂的研制[D]. 邹凯然.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樊学油区降泥增效污水净化处理技术[D]. 陈国栋.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3]紫外光引发制备壳聚糖基两亲型接枝絮凝剂与水处理应用研究[D]. 刘永芝. 重庆大学, 2020
- [4]无磷缓蚀阻垢剂对化工企业回用水的缓蚀阻垢效果研究[D]. 陈开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环保型水处理剂阻垢及分散性能的试验研究[D]. 李娇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D]. 张盼盼. 河南大学, 2020(02)
- [7]基于冷却水系统高含盐水阻垢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娜.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新型三元复合驱油井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9]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D]. 周于皓. 重庆大学, 2019(01)
- [10]生物可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陈依漪. 东南大学, 2019
标签:缓蚀阻垢剂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 锅炉清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