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环境第 11 卷总目录

土壤与环境第 11 卷总目录

一、土壤与环境第11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余英[1](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认为《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许文畅[2](2015)在《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文中提出1950年代的台湾文化场域受到多种思潮的冲击,局面异常复杂。其中,左翼思潮受到压制,国民党当局倡导的“反共文艺”成为文坛主流;与此同时,由胡适、雷震、聂华苓等人坚守的自由主义理念和纪弦等人倡导的现代主义思潮形成对“反共文艺”的突围和反拨态势。1949年11月20日,由雷震主办的政论性文化刊物《自由中国》于台北创刊,该刊始终以宣传民主自由理念为宗旨,致力于争取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的空间。以往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自由中国》的政论性特征,而对文艺栏的价值重视不足。《自由中国》风雨十一载,文艺栏贯穿始终,共刊出480多篇文学作品。从创刊至1952年底,文艺栏的部分作品具有些许政治色彩;自1953年聂华苓接任文艺栏主编后,她始终秉承着自由人文主义理念,以纯文学的原则来甄选作品。在其努力下,文艺栏作品淡出泛政治化语境,而且艺术性弥增。那么,在文化、政治视域下重新考辨《自由中国》文艺栏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实绩,不仅能够带领我们重返历史和文学现场,还能够在方法论上对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章介绍《自由中国》及文艺栏赖以生存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其从创刊至终刊的全过程。本章主要着眼于文学史、思潮史的梳理和文学现象的呈现,接下来的三章都以本章为依据而展开论述。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本章详尽分析了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以聂华苓接掌文艺栏的时间为分界点,文艺栏经历了由“反共文学”向纯文学的演变。以文体分类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颇具先验性的女性小说、异质性的怀乡书写、历史伦理小说、留学生小说,闺秀散文、学者散文和留学生散文,试验性新诗和部分戏剧作为分析蓝本。以期通过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性及文学价值来呈现在历史现场中文学发展的状态。以个体作家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聂华苓、司马桑敦、林海音、张秀亚、琦君、吴鲁芹、於梨华、余光中等作家为阐释对象,以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作家的精神私史,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的贡献。第三章旨在分析《自由中国》及其文艺栏中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和殷海光发表的文章无疑推动了台湾自由主义的发展。另外,聂华苓不但为纯文学作家提供了发声园地,更从文学层面丰富了自由人文主义的内涵。第四章梳理了《自由中国》与台港两地文艺刊物的互涉和交流状况。通过探讨与《自由中国》关系密切的《文学杂志》、《民主评论》等刊物的异同性,来扩展研究视野。《自由中国》被封后,聂华苓赓续了文艺栏的精神内涵,藉着“国际写作计划”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文星》等杂志沿着《自由中国》的精神指归继续在自由之路上蹒跚行进。本文在结语部分指出,《自由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敢于与威权体制抗衡,并努力争取思想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并且《自由中国》促使我们思索自由主义应如何与中国现实土壤相接榫,思索自由主义知识者的歧路与进路等问题;尤其是文艺栏中的作品为我们返回文学现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上种种或可为当下的文学研究提供某种参照。

黄淑美,伍慕仪[3](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研究说明

王彦,张小云,关勇[4](2006)在《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SCI收录期刊介绍》文中认为将SCI收录的76种及中国进入科学引文索引和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的生态学类目核心期刊进行了全面的揭示,包括英文刊名、汉译刊名、出版周期、原版刊号、最新影响因子、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地、出版者、联系地址、最新期刊网址,期刊描述等全方位的期刊信息。期刊描述内容包括:期刊的创刊年以及期刊的发展,期刊主要内容及使用的语言,网站可免费获取的该刊目次和文摘及全文信息等。

张泽豪[5](2020)在《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西安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城市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民众对于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在人们享受大城市智慧生活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面对这些需求与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途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解决,高层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结合就是其中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建筑立体绿化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查阅,对先验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以及对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并梳理了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1)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显着;(2)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3)空间体验不佳;(4)植物状态不佳。继而从功能、空间、构件三个由大到小、逐一递进的层面分析了现状问题的成因。根据现状问题成因并结合西安市住宅建筑朝向、结构类型、屋顶类型几方面特点与要求的分析,对功能、空间、构件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解决与回应。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以及人类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一般要求综合考量,遵从立体绿化与建筑互利共生的原则,并以需求为导向,以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需求及人类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反推出适合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的建筑体块、空间、构件的设计策略:(1)建筑体块设计时应预留能容纳多种类型立体绿化的空间;(2)应根据类型需求匹配围合方式与视线通廊;(3)与建筑构件结合的、逐级串联的雨水利用收集系统的介入;(4)屋顶、阳台、屋面电梯间、种植槽等构件的设计优化;(5)适合各类型的建筑立体绿化的植物配植建议等。共同组成了符合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较完整且系统化的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策略能够在推进理想人居环境新模式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方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杨亚婕[6](2020)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认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情节严重”作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是构成这一犯罪的准入条件。但是,由于对这一罪名所保护法益的不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界定不清以及未厘清“情节严重”在构成要件体系中的地位等原因,导致“情节严重”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2010年到2019年全国已经判决并公开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决书、裁定书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个案差异较大、认定数量粗糙、说理不明以及唯数量论的倾向。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所造成的危害也愈发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人身属性、财产属性和公共属性兼具的新型复合型法益出发,以可识别性、经济性和公共性为标准来认定刑法意义上“公民个人信息”的“一条”和“多条”。并在厘清了“情节严重”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后,以“类构成要件复合说”为理论基础,构建起一个“两步走”的认定“情节严重”的双层认定标准。在这一标准中,首先要以人身属性、经济属性和公共属性对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区分,主要分为唯一性信息、有效性信息和共享性信息三种类别。再用可识别性、经济价值和公共价值为标准对这些信息属于“一条”还是“多条”进行认定。最后,在认定的时候还要注意区分认定因素的先后性。在认定“情节严重”的典型因素中,信息数量和信息类型属于基本不法量域的要素,而营利数额、危害后果、信息用途、获取手段、多次实施以及下载次数属于超出基本不法量域的要素。在认定时,要首先考虑信息数量和信息类型,只有在二者不足以构成“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启动超出基本不法量域范围内的要素进行认定。并且在认定的时候,要始终坚持把握补充性原则、综合性原则、酌定性原则和个案差异原则四个基本性原则,准确把握认定“情节严重”的度,以期达到信息自由流动和信息有效控制二者的平衡。

郑晓锋[7](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吴凌杰[8](2020)在《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文献校读、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唐代帝王丧葬礼制进行了专题探讨,共分五章。笔者认为,唐以前历代帝王丧葬礼制的诸多内容,对唐代帝王丧葬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初礼制承袭隋代,唐太宗时修撰的《贞观礼》是较为完备的礼典,其中包含了涉及帝王丧葬礼制内容的《国恤》,高宗以后将《国恤》删去,致使唐代官方礼典皆缺帝王丧葬礼制的内容,唐代宗葬礼时,德宗命颜真卿撰修《大唐元陵仪注》作为行事细则,不仅对《国恤》的重塑,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帝王治丧之礼流程繁多,各具特色;唐代告哀使按礼行事,在唐后期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扮演了使皇权平稳过渡的重要角色;唐代帝王治丧过程中的丧服,也有礼制规范,呈现出突出宗亲身份、“以日易月”等特点。唐代帝王治葬之礼亦分许多步骤,其中遣奠之前的步骤在长安城内的太极殿和太庙举行,遣奠之后的步骤在长安城外陵墓等地举行,礼制规范,等级森严;考察现存曾被采纳的唐代挽歌,除了歌颂死者丰功伟绩外,还时常蕴含作者的政治倾向。唐代帝王祭祀之礼同样有许多礼仪程序,其中大部分传承周礼又带有唐代礼制的特色,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思想。

周航[9](2020)在《基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是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地制宜地设置特色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如今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趋势。川派盆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知名度甚小。因而在其发源地所在区县的初级中学开展相应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方面,有着显着的优势和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在笔者所在初级中学开展以川派盆景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首先,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分析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并结合本地川派盆景资源和初中生物教学经验,设计课程纲要及课时学历案。然后,以本校七年级川派盆景校本课程选修班为实验对象,实施为期12周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教学实践。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学历案为载体,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配合小组合作、探究性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同时,在七年级平行班中挑选一个没有人参加该课程的班级作为对照班,实施常规生物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为了检测该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课程实施前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统计了实验班学生生物学科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利用单样本t检验与全年级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实施该校本课程,能够显着提升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与技能、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的水平,以及生物学习兴趣;但在提升生物学科成绩方面效果不明显。说明在初中开设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实效性。本研究通过开发并实施川派盆景校本课程,提升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并有望在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成绩上有所突破;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对川派盆景知识的了解,且开辟了传承川派盆景传统文化的新方式。也为本校及本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参考意见。其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也为常规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设计思路。

陈慧慧[10](2020)在《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以睿芽考试服务云平台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类也由此步入了大数据时代,这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产生大量的教育数据,教育数据中包含的教育信息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试卷分析报告中含有大量的教育信息。笔者实习所在中学运用睿芽考试服务云平台进行试卷分析,目前这一大数据平台在河南省新郑市各中小学已全面覆盖。笔者以河南省新郑市107位一线生物教师为调查对象,对睿芽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数据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发现:(1)95%的教师认为用大数据平台进行试卷分析的方法比传统试卷分析方法更有优势。(2)98%的教师往往只查看大数据平台生成的试卷分析报告中关于此次考试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表面信息,忽略了试题知识点分布、试题难度值等可为教学服务的有价值的信息。(3)教师普遍认同大数据平台生成的试卷分析报告对课堂教学有意义,但众多一线教师缺乏将试卷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运用于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意识或缺少运用试卷分析报告中的数据促进教学的具体实践方式。基于现状调查的基础,笔者选取河南省新郑市2017-2019年三年共41300份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的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分析样本,通过三年试卷分析报告中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近三年河南省新郑市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的常考知识板块有“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共三个,将三个知识板块按照考察重要性排序:“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和生物圈”;在“生物和生物圈”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两个知识板块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察所占分值差别不大,在知识板块“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非选择题考察分值>选择题考察分值。(2)知识板块“生物和生物圈”中常考知识点有7个,其中考察重点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察),“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以非选择题形式考察)。知识板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常考知识点有11个,其中考察重点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均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察。知识板块“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常考知识点有15个,其中考察重点有:“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以非选择题形式考察),“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以非选择题形式考察),“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察)。以上结论可为教师确立教学重点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3)十二个典型动态教学难点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联系”,“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从试卷中抽取考察这些典型动态教学难点的试题作为典型难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及难因调查,统计难因调查结果,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诊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得到相对应的教学启发。像这样将考试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相结合,真正发挥了试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反馈作用。在数据分析及难因调查的基础上,为了真正达到教育活动中“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目的。笔者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包括三个步骤: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前分析(了解知识点的大数据背景、撰写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设计)、基于数据分析的课中教学、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后训练。其中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前分析是基础层面,基于数据分析的课中教学是应用层面,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后训练是巩固层面。这三个步骤环环相扣、逐级递进,构成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试卷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应用模型。笔者严格按照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中相关数据分析的结果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过程,并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给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

二、土壤与环境第11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与环境第11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2)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自由中国》杂志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台湾文艺杂志生态
        一、1950年代台湾文艺杂志纵览
        二、“反共文艺”的形成及影响
        三、“自由人文主义”的突围
    第二节 《自由中国》的创办与发展
        一、《自由中国》的筹备与创刊
        二、《自由中国》的宗旨
        三、编辑群体的离合
        四、“雷震案”与《自由中国》的终结
    第三节 政论期刊中的文艺栏
        一、政论期刊中的文化特色
        二、“文艺栏”概况
第二章“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
    第一节 从“反共文学”走向纯文学
        一、1949-1952年:“反共文学”的发展
        二、1953-1960年:纯文学的探索
    第二节“她们在写历史”:女性小说的勃发
        一、悲情女子与婚姻之殇
        二、“我是谁”:女性的职业角色
        三、女性心理症结与“逆在地化”写作
    第三节 故乡的面影:怀乡叙事中的别样书写
        一、被历史淹没的东北作家:司马桑敦
        二、“热读”与“误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第四节 闺秀散文与学者散文
        一、张秀亚:“新文艺腔”中的喁喁独语
        二、琦君:“睹物思人忆旧年”
        三、吴鲁芹:“轻裘缓带一墨客”
    第五节 新诗试验
        一、余光中:由古典向现代的转轨
        二、周策纵的“海外诗抄”
第三章 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域
    第一节 书生论政: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一、“大江东流挡不住”: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二、殷海光与新儒家的恩怨
    第二节 自由派与同盟者: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角色困境
    第三节“自由人文主义”的曲折发展:聂华苓与“文艺栏”
        一、流水十一载间:主编杂忆
        二、聂华苓的“台湾人”群像
    第四节 自由民主思想对文艺栏的影响
        一、对“文化清洁运动”的批判
        二、声援《祖国周刊》
第四章 《自由中国》与台港文化场域的互动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自由中国》与《文学杂志》
        一、“文艺栏”与《文学杂志》的互动
        二、“留美风潮”及《自由中国》的报道
        三、《旅美小简》:留学生文学的先声
        四、反思“美援文化”
    第二节 《自由中国》与香港文学界的互动
        一、第二代“南来作家”的笔墨登场
        二、《自由中国》与《民主评论》:从“同归”到“殊途”
    第三节 《自由中国》的余绪
        一、“文艺栏”之后:放眼世界的文学心
        二、李敖与《文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自由中国》文艺栏作品目录
附录二:聂华苓发表在《自由中国》的作品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对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
        1.1.2 西安市经济、人口及城市定位
        1.1.3 政策支持立体绿化但力度不足
        1.1.4 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提出及阐释
        2.1.1 共生关系
        2.1.2 立体绿化
        2.1.3 共生关系下的建筑立体绿化
    2.2 共生关系下人类/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相互作用
        2.2.1 生态效应
        2.2.2 社会效益
    2.3 西安市发展建筑立体绿化的基础条件
        2.3.1 西安市干湿状况
        2.3.2 西安市风环境
        2.3.3 西安市温度状况
        2.3.4 西安市气候特征总结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4.3 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3.1 共生关系下屋顶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3.1.1 日本“ACROS”福冈
        3.1.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3.2 共生关系下阳台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3.2.1 米兰垂直森林
        3.2.2 成都七一城市森林花园
    3.3 共生关系下建筑整体立体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3.3.1 常州树立方
        3.3.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现状调研
    4.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背景概况
        4.1.1 主管部门及政策概况
        4.1.2 民众认知与态度
        4.1.3 实施现状
    4.2 西安市建筑绿化现状调研
        4.2.1 屋顶绿化实例
        4.2.2 阳台绿化实例—九座花园
        4.2.3 垂直绿化实例
    4.3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实例小结
        4.3.1 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
        4.3.2 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明显
        4.3.3 空间感受不佳
        4.3.4 立体绿化植物状态不佳
第5章 西安市住宅建筑立体绿化现状问题分析
    5.1 西安市现状问题分层次分析
        5.1.1 养护问题分析
        5.1.2 生态及社会效应分析
        5.1.3 空间感受分析
        5.1.4 植物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5.2 功能层面问题分析
        5.2.1 景观功能未达标
        5.2.2 生态及社会效应实现状况不理想
        5.2.3 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5.3 空间层面问题分析
        5.3.1 建筑体块的影响
        5.3.2 建筑空间限定的影响
        5.3.3 空间异质性及其空间关联性分析
    5.4 构件层面问题分析
        5.4.1 屋面电梯间及机房的影响
        5.4.2 阳台布局的影响
        5.4.3 种植槽设计问题
        5.4.4 植物选择问题
        5.4.5 雨水收集系统的缺失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共生关系下西安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结合设计策略
    6.1 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特点
        6.1.1 建筑朝向
        6.1.2 建筑结构类型
        6.1.3 屋顶类型
    6.2 基于功能策划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6.2.1 满足景观功能
        6.2.2 促进发挥共生关系下的生态及社会效应
        6.2.3 保证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正常运转
    6.3 基于空间需求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6.3.1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体块生成策略
        6.3.2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限定策略
        6.3.3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异质性及关联性策略
    6.4 基于构件特征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6.4.1 屋面电梯间与阶梯式屋顶的结合设计
        6.4.2 错动式/错层式布局的阳台设计
        6.4.3 可蓄水式种植槽设计
        6.4.4 不同尺寸种植槽的设计及匹配
        6.4.5 植物类型的选择及种植方式
        6.4.6 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各模块的串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认知度调查问卷
附录2 :《西安市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附录3 :《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
附录4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附录5 :《基质理化性状要求》
附录6 :《植物基质厚度参考值》
附录7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附录8 :《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参考表》
附录9 :表目录
附录10 :图目录

(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认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情节严重”司法认定现状探究及评述
    一、“情节严重”司法认定类型化分析
        (一)认定标准现状分析
        (二)信息数量现状分析
        (三)“情节严重”说理分析
    二、司法认定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整体性的考量
        (二)存在唯数量论倾向
        (三)信息数量认定粗糙
        (四)说理部分过于简单
        (五)存在双重评价之虞
第二章 司法认定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一、未明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和对象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
        1.学理上对所保护法益的争论
        2.兼具多重属性的复合型法益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
        1.“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辨析
        2.“公民个人信息”的规范评价
    二、未厘清“情节严重”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
        (一)立法机关和学理上的混乱理解
        (二)“情节严重”在构成体系的地位
    三、未明确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
第三章 “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重新建构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认定
        (一)“一条”和“多条”的区分
        (二)对于批量信息的处理
    二、双层认定标准的建立
        (一)第一步:基本不法量域范围要素
        (二)第二步:超出不法量域范围要素
        (三)注意事项:认定坚持综合性原则
    三、双重评价的处理办法
结论
参考文献
    着作类
    论文期刊类
    学位论文类
    论文集类
    新闻报道类
    法律法规类
    案例类
致谢

(7)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8)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以前历代帝王葬礼述略
    第一节 先秦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第二节 秦汉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第三节 魏晋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小结
第二章 考析《大唐元陵仪注》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唐代礼典的流变
    第二节 《大唐元陵仪注》的文本与流变
    第三节 《大唐元陵仪注》的价值与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帝王治丧之礼
    第一节 治丧礼仪
        一、初丧之礼
        二、既丧之礼
    第二节 告哀使与赴丧人员
        一、告哀与告哀使
        二、赴丧人员与酬劳
    第三节 服丧之制
        一、宗亲服丧
        二、诸卿服丧
    第四节 小、大敛与皇道尊严
        一、小敛与小敛奠
        二、大敛与大敛奠
        三、敛礼与皇道尊严
    小结
第四章 唐代帝王治葬之礼
    第一节 葬前墓地之选择
        一、堪舆学与葬地选择
        二、皇陵形制与特点
    第二节 治葬礼仪
        一、将葬筮宅
        二、启殡朝庙
        三、荐车马明器及饰棺
        四、祖奠、遣奠
        五、挽歌
        六、葬仪
    第三节 挽歌与政治隐喻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帝王祭祀之礼
    第一节 葬后丧祭
        一、虞祭
        二、祔祭
        三、小祥、大祥、禫
    第二节 皇陵祭祀
        一、皇帝拜陵
        二、公卿巡陵
    第三节 庙祭荐享
        一、庙数与祔庙之争
        二、享祀与告庙之礼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代宗葬礼事例年表
附录三 唐代帝王葬期一览表
附录四 唐代帝陵位置分布一览表
附录五 唐代皇帝陵庙损坏史料钩沉表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课程相关理论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过程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过程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科学素养调查前后测结果分析
    3.2 学习兴趣调查前后测结果分析
    3.3 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3.4 川派盆景知识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以睿芽考试服务云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1.1.2 国家教育部门对教育大数据的政策
        1.1.3 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不平衡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关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1.3.2 试卷分析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从试卷分析确立动态教学重点
        1.4.2 从典型难题难因分析中获得教学启发
        1.4.3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型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分类比较法
        1.5.4 综合分析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介绍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介绍
        2.1.1 网阅大数据平台:睿芽考试服务云平台
        2.1.2 试卷分析报告
        2.1.3 教学重难点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教育测量学理论
        2.2.2 教育评价学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报告确定动态教学重点
    3.1 大数据平台的试卷分析报告中原始数据的选取
    3.2 对试卷分析报告原始数据的深入分析
        3.2.1 教材重要知识板块的确立
        3.2.2 教材各知识板块下的重要知识点的确立
4 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报告确定典型动态难点试题“难因”
    4.1 典型动态难点试题的确定
        4.1.1 知识板块一:“生物和生物圈”典型难题的确定
        4.1.2 知识板块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典型难题的确定
        4.1.3 知识板块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典型难题的确定
    4.2 对于典型难题难因的调查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方法
    4.3 调查结果
        4.3.1 知识板块一:“生物和生物圈”典型难题的分析
        4.3.2 知识板块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典型难题的分析
        4.3.3 知识板块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典型难题的分析
5 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报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及案例
    5.1 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报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
        5.1.1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前分析
        5.1.2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中教学
        5.1.3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后训练
    5.2 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报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案例
        5.2.1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前分析
        5.2.2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中教学
        5.2.3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后训练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睿芽大数据平台阅卷数据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附录B 2017年河南省新郑市七(上)生物期末试卷知识点分析
附录C 2018年河南省新郑市七(上)生物期末试卷知识点分析
附录D 2019年河南省新郑市七(上)生物期末试卷知识点分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土壤与环境第11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2]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D]. 许文畅. 吉林大学, 2015(07)
  • [3]《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4]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SCI收录期刊介绍[J]. 王彦,张小云,关勇. 生态环境, 2006(02)
  • [5]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D]. 张泽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认定问题研究[D]. 杨亚婕.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7]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8]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D]. 吴凌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川派盆景校本课程实践研究[D]. 周航.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基于大数据平台试卷分析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以睿芽考试服务云平台为例[D]. 陈慧慧. 河南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土壤与环境第 11 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