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地质(第20卷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黄翠红[1](2014)在《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鸿隽在民国年间的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是一位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贡献的人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留美归国的新派学人。他是民国年间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社团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社长(后改称理事长)一职。因管理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需要,1924年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中基会因其稳定而较丰厚的资金、中美董事共管、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运作模式,能够大力资助学校、图书馆、研究所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开展。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基会干事长(为1949年前担任中基会干事长时间最长的人)、董事会董事,参与决策和具体执行中基会的事务。他带领下的中基会为民国年间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他还在抗日战争期间,受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该院总干事,带领这个当时的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度过了内迁的艰难时期。同时他亦是颇受高层青睐的教育管理者,曾先后被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任命为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和国立四川大学校长,特别是在川大任期内,以“国立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对川大进行改革,奠定了川大发展的良好基础。任鸿隽的一生与“科学”紧紧相连。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硕士,学成归国后首先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化学教授,但其抱负并不在三尺讲台。他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亦于1928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未就任),但仕途不是他的追求目标,他的志向是做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人。自从在美国留学时感受到了因科学的发达而强大的西方世界,就立志要把“科学”传播到中国去,通过在《留美学生季报》和《科学》杂志上呼吁“科学救国”,最终促成了发萌于鸦片战争时期的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自此,任鸿隽致力于通过相关机构向大众进行科学启蒙;同时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和良好氛围。总之,他希望从科学普及与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一手创建并相伴始终的中国科学社和其长期任职的中基会正是其实现上述理想的主要依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推手”,在解放后因为种种原因,其人其事竟然渐渐蒙上了历史的灰尘,不为人所重视。近来,人们开始通过研究民国年间的学术社团、相关文化机构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里的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科学体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中国科学社、中基会的研究已有相关专着出现。在这些研究中,任鸿隽的身影时隐时现,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中心人物。如果能对任鸿隽的生平进行梳理和研究,将会增加人们对民国科学社团、学术研究推进体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然而,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任鸿隽一生的经历丰富,所处的时代变迁亦巨。他既是清末秀才,又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他既是辛亥革命元老,又是科学救国运动的领军人物。时代的变迁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亦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的道路选择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先进分子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任鸿隽的一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个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当然是本文的首要意义),亦由此探见清末民初的留学生群体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推进之功,也有助于我们对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重要的人和事的专题研究,如辛亥革命史、中国留学史、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社团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研究推进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历史、民国年间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胡适研究、蔡元培研究等专题。本文将主要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兼及社会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时间为经,以任鸿隽与相关机构的关系为纬,着重考察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中基会、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任鸿隽与《独立评论》社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机构发展的贡献,最终落脚于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本文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以任鸿隽的国内求学经历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先后在传统的书院就学,然后转入新式的重庆中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的经历,重点解读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内、外促进因素。其次研究了辛亥革命洪流中的任鸿隽,主要对任鸿隽留学日本时期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的经历进行介绍,分析在孙中山辞职后任鸿隽留学美国的动机。第二章以任鸿隽留学美国期间的经历为考察对象,着重介绍任鸿隽对《留美学生季报》的改版、创办《科学》杂志及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等情况,这一阶段是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奠定时期。第三章介绍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这一时期是任鸿隽一生事业的起步阶段,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社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发展形势良好,有了固定的社所,建立了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等机构,说明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国科学社推进科学启蒙和科学研究事业。因为中国科学社的事业,其个人也因此得到国内政界、学术界的认可,有了从政经历,他在国立东南大学任职副校长的经历是本章考察的重点之一。此时期他开始到中基会工作,帮助该会干事长制定了该会基本的规章制度,奠定了中基会事业的基础。第四章以1928—1937年间的任鸿隽的经历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基会所掌握的资金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事业进行资助,从而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亦重点研究了任鸿隽出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后对该校的改革,他所确立的“国立化”和“现代化”的川大新目标基本把川大由一个地区性大学带上了国立大学的新轨道。第五章主要研究1937年到1949年间的任鸿隽。这一阶段,任鸿隽所有事业的背景是战乱,本章亦主要研究任鸿隽在此乱世如何艰难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包括带领内迁的中央研究院重新步入工作的正轨。此阶段的中基会先后面临着国民政府因经济困难而停付庚款和1943年中美新约的签订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重新出任总干事的任鸿隽如何勉力维持,带领中基会渡过危机,并为抗战中的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亦考察了任鸿隽为中国科学社的生存所做的努力。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在政权更替的关键时刻,任鸿隽去、留的选择,并分析其放弃赴美、留在大陆的原因。其次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对科学团体的“统一”的政策,任鸿隽为保留中国科学社的各项事业所做的挣扎与努力,最终把各项事业上交国家的历程。第七章论述了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体系,并对其科学救国事业进行了评价。
房正[2](2011)在《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12年,结束于1950年,历时近四十年,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学会结束时有会员一万六千余人、团体会员一百多个、各地分会五十个以上,是中国近代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团体;学会由詹天佑、颜德庆等中国最早的职业工程师创立,并长期接受凌鸿勋、茅以升等着名工程师的领导,是近代职业工程师的集合,发挥着工程师“民间领袖”的功能;学会组织工程师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为中国近代工程学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掌握中国工程师学会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力图对学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挖掘中国工程师学会创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追溯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在西方的产生及传入中国的过程,另一方面重现“职业工程师”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及其群体的壮大过程。其次,梳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按照“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学会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的顺序重新梳理学会复杂的历史沿革,展现学会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历史轨迹。再次,分析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通过对学会的“组织架构”、“会员资格”、“领导群体”等要素的研究,分析学会的组织与制度演变及其对学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制约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的讨论,了解学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及解决途径;通过对学会历届“年会”的梳理,归纳“年会”演变特点,讨论学会社会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主要从“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明确”以及“工业材料试验”四个方面进行概括,这四项工作实际上包含在学会各时期确立的“宗旨”里,也是学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这些工作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结论部分,笔者对“中国工程师学会与政府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其他专门工程学会的关系”、“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工程师群体的关系”三种关系进行讨论,将学会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以形成对学会社会角色的客观定位。作为近代产生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学术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为中国近代工程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李海涛[3](2010)在《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文中指出钢铁工业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对于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整体研究。本文以1840-1927年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力图揭示其发展轨迹,并就该时期为什么中国钢铁工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各阶段钢铁工业建设的总体特征及其不足等问题展开论述。本文考察的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个建设周期,是全面认识中国钢铁工业百年发展历程的起点。中国工业化启动后不久,钢铁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原料,其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引起朝野的关注。传统冶铁业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急遽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发展钢铁工业的呼声。从1870年代初开始,中国钢铁工业建设开始了探索旅程。1871年建成的福州船政局所属铁厂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企业,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诞生。然而,它只具备钢铁加工能力,囿于市场、资金等因素的掣肘,冶炼钢铁计划自始至终未能实现。其它一些洋务企业的炼铁计划也相继流产。作为洋务运动前期推动钢铁工业建设的代表性人物,李鸿章在1880年代亦趋向消极。中国钢铁工业迟迟未能全面起步,有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不佳,资金缺乏,制度缺陷,以及市场需求空间有限等方面。中法战争后,以军事工业的进步和铁路建设的兴起为标志,中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导致国内钢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一批具备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陆续兴建。贵州青溪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以其规模和历史影响,成为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全面起步的标志。然而,所有这些企业均先天不足,存在不同的缺憾。甲午战争后,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谙熟经营之道的盛宣怀将钢铁、铁路、银行、煤炭等事业协同发展,顺应了钢铁工业建设的高度关联性特征。同时,他着手改良扩张汉阳铁厂,并推动组建汉冶萍公司,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清末汉冶萍公司的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汉冶萍时代。该局面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清政府的大力扶植,铁路建设造就的市场空间,日本资金的较好利用,以及盛宣怀个人的历史作用。但是,辛亥革命中断了汉冶萍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民国成立后,借鉴世界经济发展经验,钢铁工业被北京政府确立为基础工业,钢铁工业政策形成。同时,受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北京政府强势介入钢铁工业建设,采取一系列整顿措施,但收效甚微。中国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钢铁建设,钢铁工业建设出现一股规模扩张的热潮,但扩张的实际结果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畸形发展。进入19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钢铁企业发展环境极为恶劣,以汉冶萍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钢铁企业相继停产。在外部,日本长期以来采取种种手段,处心积虑地掠夺中国钢铁资源,到此时,基本确立了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控制地位。中国钢铁工业迅速衰落,走完了它的第一个建设周期。
周丽[4](2008)在《湖南古代桥梁结构类型和特点研究》文中指出桥是工程的实体,也是科学与文化的物质体现。我国的桥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些在承受了千百年风霜雨雪、洪涛地震和战乱兵祸的考验后,能留存下来的古代桥梁,可谓弥足珍贵。古代桥梁不仅能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精神意志和智慧力量,而且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典型标本。湖南有着久远的文明史,古桥的建造历史可以上溯到秦代。古代工匠们善于总结运用先进的桥梁技术,并把它和传统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建造出了一座座神奇的建筑。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社会变革的遗存,科学技术的结晶,文化艺术的记录,它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而且在结构、造型、布置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湖南地方的民族特色和桥梁的发展历程,是湖南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桥梁建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湖南古代桥梁的价值却没有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关湖南古桥的研究和保护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通过对湖南古代桥梁类型和特点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湖南古桥梁研究的内容,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增强全社会对古桥梁的关注程度,在认识到其价值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本文以大量实例的调查、相关资料和文献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湖南古代桥梁的主要类型::梁桥、拱桥、索桥和风雨桥。并充分结合湖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文化因素及历史的发展等状况,从各方面分析了各类湖南古代桥梁的特点。其中,选择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桥加以辅助说明。最后,针对目前国内对古代桥梁的保护现状、有关古建筑的保护规定及实例,对湖南古桥的价值作出评价,对其保护提出建议方法。
胡秀芳[5](2004)在《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研究 ——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主要趋势。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地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作为“3S”技术的核心技术GIS,经过30多年的发展、推广与应用,日益成熟与完善,在被广泛地引入生态环境研究的各个领域之后更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国家安危的影响逐步凸显。从国际上来看,生态危机已成为引发国家和地区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最根本因素之一。因此,生态安全作为一种非传统的安全被提到了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传统安全同一层次的高度上,作为其他安全的基础和载体,构成国家安全的又一种外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对生态安全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从国内生态环境现状和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我国21世纪初的生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进行生态安全相关领域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战略意义与GIS技术的日趋成熟使GIS在生态安全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此背景下,笔者针对草原生态系统,就草原生态安全基础理论及其基于GIS评价研究的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本文论述了生态安全的涵义,其中包括国际、国内对其定义的探讨以及生态安全的特点和研究意义;接着论述了生态安全评价的定义及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原生态安全的概念,即在具体的时空范围内,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功能和外部表现,在现有的自然环境压力和社会经济压力以及人类的积极响应之下,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持和影响,使人类的生活、生产、健康和发展不受威胁的一种状态。最后对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的原理做了探讨,介绍了相关的评价方法。 在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中,讨论了评价标准选取的原则、建立方法、来源以及草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草原生态系统以及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借鉴驱动力PSR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概念框架设计了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框架,并构建了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体系。 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的理论研究,首先论述了评价思路与技术流程,重点研究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模型与可视化表达的实现,建立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模型,探讨了评价结果与评价指标二维可视化以及评价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在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数据库设计中论述了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完成了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信息系统的数据分层设计。 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进行了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的实例研究。在构筑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分配;建立隶属函数,确定模糊评价的标准值,计算得到天祝县各乡镇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等级值。在模糊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实现评价结果和评价指标的可视化表达。 评价结果显示:天祝县草原生态安全状况一般,处于临界状态及不安全、极不安全状态的乡镇占到了总数的55%,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草原生态安全状况很容易进入不安全状态。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方法,将GIS技术引入草原生态安全研究之中,探索生态安全定性、定量以及定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使生态安全研究更加科学化和实用化。虽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就未来发展而言,基于GIS的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韩琼[6](2003)在《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Core,A. 1998),这主要是由美国的国家目标和全球战略决定的。同样地,从我国的国家目标出发,我们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由于“数字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徐冠华等,1999)。“数字国土工程”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管理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土地管理信息化可以说又是实现数字化国土工程的前提和手段。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有关国土资源的空间信息技术呈现出全球化、整合化和可视化的趋势,带动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如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提供了有关国土资源的海量高精度影像数据;GIS与通用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大大增强了对国土资源数据的处理与管理能力;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及基于网络的GIS开发使全球范围内国土资源信息的传输、访问和分发成为可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使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和知识;以工作流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虚拟现实与数据库、GIS技术的融合,可形象地显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有效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高层次的有关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研究,我国各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各自为政,建成的各类信息系统数据格式多样,不便于全局数据共享和社会服务。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土地管理行业的众多业务问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系统地、全面地探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的研究方案,并从战略高度研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其要点是:通过统一规划、制定标准和试点示范等措施,加强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土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促进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系统集成,整合国土资源空间基础信息,为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信息服务。本文在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方案,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采集、办公管理、数据管理、业务处理和数据输出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内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以“多S(GIS+GPS+RS+DBS+ES)”结合与集成为技术支撑,采用OA+MIS(或DDS)+GIS的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最后,总结了笔者主持或参加的五个省部级项目(试点)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各个项目(试点)分别侧重了信息化实现的方案以及数据的采集、管理、服务和应用等五个方面。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一些策略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因此是切实可行的。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信息采集自动化处理方案研究土地信息化处理的基础是数据的采集,没有数据就不能进行以后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就更谈不上辅助决策了。搞好数据采集工作是土地信息化的基础工作,通过测量工具和航天飞机等,可以得到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图像。对于航片、卫片以及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等)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标准的矢量和栅格式<WP=5>的数据。(2)数据集成管理以及数据共享研究有关的土地信息在数字化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完成之后,必须进行数据的集成管理,才能满足土地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具体组织工作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库的划分、库结构的设计、地理实体的编码以及有关图形要素的分层。(3)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中业务处理和决策支持研究在深入研究土地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人工智能,采取多“S”集成技术,建立能够辅助决策的土地信息系统,并结合土地管理的具体业务形成各类主题应用系统,如地籍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土地利用监察系统等。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拓展和再开发,结合基于数据流和业务流的可视化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动态演示和空间分析和一定程度的辅助决策分析。(4)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土地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几乎所有与信息系统有关的领域。对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可以从分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狭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包括数据、数据交换、数据库转换、图形、软件、硬件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两个方面。二是广义的标准化,其内容则更为广泛,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地理、算法、解译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5)社会服务研究科学数据数据共享是一项国家行为,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重视政府在实施数据共享工程中的职能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建议政府将实现数据共享职责列为政府职能,一方面,在国家层次上,加强政府对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强化
二、湖南地质(第20卷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地质(第20卷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的任鸿隽(1886-1912) |
第一节 早年的求学经历 |
一、受熏于传统文化 |
二、沐浴新式教育的曙光 |
三、负笈东瀛、中西兼修 |
第二节 在革命的洪流中 |
一、为革命学制炸药 |
二、进行革命宣传 |
三、赞襄政务 |
第二章 留美时期的任鸿隽(1913—1927) |
第一节 主笔《留美学生季报》 |
第二节 创办《科学》月刊和中国科学社 |
一、创办《科学》月刊 |
二、成立中国科学社 |
第三节 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1918—1927) |
第一节 试办实业 |
一、考察国情 |
二、筹建四川钢铁厂 |
第二节 投身教育界 |
一、从北大教授到教育部官员 |
二、担任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 |
三、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秘书 |
第三节 推进中国科学社的发展 |
一、建立社所、确立根基 |
二、募集经费、共谋发展 |
三、举办年会、扩大影响 |
四、创办生物研究所以为科学研究之示范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上)(1928-1937) |
第一节 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工作 |
一、协助制定中基会用款原则 |
二、稳步推进中基会举办之事业 |
第二节 任鸿隽与《独立评论》 |
一、《独立评论》的创刊 |
二、“独立评论派”的核心人物 |
第三节 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 |
一、国立四川大学概况 |
二、任鸿隽出任川大校长背景及各界反应 |
三、任鸿隽对川大的改造 |
四、《川行琐记》事件与任鸿隽的辞职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下)(1937—1949) |
第一节 领导中基会渡过难关 |
一、抗战时期 |
二、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任鸿隽与中央研究院 |
一、出任中研院总干事 |
二、新院长选举“风波” |
第三节 任鸿隽与战火中的中国科学社 |
一、战前中国科学社的发展概况 |
二、在大后方的“挣扎” |
三、战后的恢复与重建 |
第六章 任鸿隽的晚年岁月(1949—1961) |
第一节 政权更替时的抉择 |
一、由香港到北京 |
二、投入新政权的怀抱 |
第二节 在“统一”与“独立”间挣扎 |
一、新政权科学社团政策对中国科学社的冲击 |
二、《科学》的停刊与复刊 |
三、中国科学社的结束 |
第七章 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
第一节 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发端 |
二、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
第二节 任鸿隽科学救国论的思想体系 |
一、追问“科学”为何物 |
二、科学的“源泉”在于科学精神 |
三、科学的推进依赖科学研究 |
第三节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实践及评价 |
一、对近代科学事业进行“拓荒” |
二、对任鸿隽科学事业的历史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资料 |
三、着作 |
四、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川人哀告文 |
附录二 告前方将士文 |
附录三 祭明孝陵文 |
附录四 中国科学社总章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资料、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早期工程技术群体的演进 |
第一节 西"工"东渐:知识与技术的进入 |
一、近代"工程"与"工程师"在西方的出现 |
二、近代工程学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 |
第二节 新式学校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 |
一、西式学校与中国早期工程教育 |
二、洋务学堂与本土技术人员的培养 |
第三节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程师群体 |
一、留美幼童与第一批近代工程师 |
二、庚款、稽勋留美生与近代工程师的培养 |
三、留日、留欧学生与近代工程师群体的壮大 |
第二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华工程师学会时期 |
一、中华工程师学会成立 |
二、学会早期快速发展及原因分析 |
三、学会走向衰落 |
第二节 中国工程学会时期 |
一、中国工程学会在美成立 |
二、学会移归国内后会务之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统一时期 |
一、两会合并之经过 |
二、合并后会务之进步 |
三、学会抗战之准备 |
第四节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
一、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大后方 |
二、沦陷区的"中国工程学会" |
三、战后短暂恢复与走向尾声 |
第三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
第一节 学会的组织与制度 |
一、学会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影响 |
二、学会组织制度研究:以入会资格和选举权利为中心 |
第二节 学会的领导群体 |
一、学会领导群体特点分析 |
二、关键人物的努力及影响 |
第三节 制衡学会发展的经费问题 |
一、学会经费来源分析 |
二、收支状况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年会与学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
一、从"会员大会"到"学术年会" |
二、年会社会功能的发挥 |
第四章 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工程学研究与工程知识普及:以期刊为中心 |
一、工程学研究的载体:《工程》 |
二、工程知识普及的推手:《工程周刊》 |
第二节 工程教育与工程人才的培养 |
一、工程教育体制之检讨及对当局之影响 |
二、工程教育之施行与工程人才之培养 |
第三节 工程学术与技术规范的明确 |
一、工程名词的编译与审定 |
二、工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
第四节 工程技术突破的尝试:材料试验 |
一、早期材料试验委员会之工作 |
二、材料试验所与国产建筑材料展览会 |
结论 |
附录 |
征引文献要目 |
后记 |
(3)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主要资料与写作思路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酝酿与探索(1840~1884) |
第一节 传统冶铁业的萎缩 |
一、18 世纪以来西方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 |
二、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冶铁业 |
三、洋铁的输入与传统冶铁业的萎缩 |
第二节 李鸿章等人关于钢铁工业建设的主张 |
一、开发地利以求富国裕民 |
二、自炼钢铁以实现军事工业自主生产 |
三、发展钢铁业以推动铁路建设 |
四、早期钢铁工业建设主张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探索实践 |
一、中国第一家钢铁加工企业的建立 |
二、中国第一份炼铁厂建设计划的筹议和流产 |
三、开平矿务局炼铁计划的兴议和废止 |
四、李鸿章对钢铁建设事业的探索 |
第四节 中国钢铁工业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自然资源不佳 |
二、资金缺乏 |
三、制度缺陷 |
四、市场空间有限 |
第二章 全面起步(1885~1895) |
第一节 工业化的推进与钢铁市场需求张力的增强 |
一、军事工业的发展强化钢铁资源开发要求 |
二、铁路建设的兴起为钢铁资源开发创造良好条件 |
第二节 中国钢铁冶炼企业的诞生 |
一、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贵州青溪铁厂 |
二、第一家炼钢企业——江南制造局炼钢厂 |
三、其它钢铁生产单位 |
第三节 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汉阳铁厂的初创 |
一、张之洞的钢铁工业建设主张与早期实践 |
二、汉阳铁厂的创建 |
三、汉阳铁厂工程建设的总体评价 |
第三章 汉冶萍时代(1896~1911) |
第一节 盛宣怀与汉阳铁厂的官督商办 |
一、汉阳铁厂官督商办的提出 |
二、盛宣怀招商接办汉阳铁厂 |
三、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的合理因素 |
第二节 以汉阳铁厂为中心的企业协作活动 |
一、优化铁厂的发展环境——兼管铁路建设 |
二、提供事业的资金保障——开设通商银行 |
三、疏通铁厂的发展瓶颈——创办萍乡煤矿 |
四、构建铁厂的协作伙伴——联合轮、电两局 |
第三节 汉阳铁厂的改良与扩张 |
一、推动本土化管理 |
二、改善冶炼技术 |
三、扩大生产规模 |
四、优化生产结构 |
第四节 汉冶萍公司的建立与发展 |
一、公司组建及制度建设的缺憾 |
二、公司的招股及资本构成 |
三、公司良好的发展形势及其隐忧 |
第五节 清末汉冶萍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清政府的大力扶植 |
二、铁路建设造就的市场空间 |
三、日本资金的较好利用 |
四、盛宣怀的协调联络与推动 |
第四章 国家主导与规模扩张(1912~1919) |
第一节 国家主导钢铁工业建设政策的形成 |
一、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关于国家参与钢铁工业建设的讨论 |
二、“棉铁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确立 |
第二节 国家主导下的钢铁工业建设 |
一、改革矿业管理机构 |
二、调查全国铁矿资源 |
三、实行铁矿国有政策 |
四、谋划国营钢铁厂建设 |
五、整顿汉冶萍公司 |
第三节 钢铁工业建设的规模扩张 |
一、汉冶萍公司规模的继续扩张 |
二、新钢铁企业的陆续建立 |
第四节 钢铁工业的畸形发展特征 |
一、生产技术参差不齐 |
二、生产设备利用率低 |
三、生产结构严重失衡 |
四、产品销售依赖出口 |
第五章 走向衰落(1920~1927)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钢铁工业建设的衰落 |
一、汉冶萍公司停止钢铁冶炼活动 |
二、龙烟铁矿建设的半途而废 |
三、1927 年中国钢铁工业的衰落面貌 |
四、中国钢铁工业第一个建设周期的历史遗产 |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控制 |
一、以贷款方式最终确立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权 |
二、以外交手段获得东北钢铁资源的经营权 |
三、以合同收购方式掠夺皖南铁矿资源 |
第三节 北京政府时期钢铁工业衰落的客观原因分析 |
一、国家扶植力度不够 |
二、市场需求不足 |
三、社会动荡 |
余论 |
一、工业经济的晴雨表——近代早期中国钢铁工业的象征意义 |
二、传统与现代的二重奏——近代早期中国钢铁生产活动的客观现实 |
三、利用与被利用的困境——近代早期中国钢铁建设的外资问题 |
四、追赶路线让步于进口路线——落后钢铁业影响下的中国工业化 |
参考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4)湖南古代桥梁结构类型和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学科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学科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梁桥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
2.1 结构类型分析 |
2.1.1 简支梁桥 |
2.1.2 伸臂梁桥 |
2.1.3 叠梁拱桥 |
2.2 结构特点分析 |
2.2.1 上部结构 |
2.2.2 下部结构 |
2.3 实例分析-回龙桥 |
2.3.1 概况 |
2.3.2 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拱桥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
3.1 结构类型分析 |
3.1.1 拱桥溯源 |
3.1.2 结构受力分析 |
3.1.3 结构形式 |
3.2 结构特点分析 |
3.2.1 结构组成 |
3.2.2 上部结构 |
3.2.3 下部结构 |
3.3 实例分析-仙人桥 |
3.3.1 概况 |
3.3.2 结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古代风雨桥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
4.1 结构类型研究 |
4.1.1 风雨桥的起源和发展 |
4.1.2 主要的结构形式 |
4.1.3 少数民族对风雨桥结构形式的影响 |
4.2 湖南古代风雨桥的建筑特点研究 |
4.2.1 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构和构造形式 |
4.2.2 选址 |
4.2.3 营造良好的村寨景观 |
4.3 湖南风雨桥的多重功能 |
4.3.1 交通功能 |
4.3.2 休闲娱乐功能 |
4.3.3 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载体 |
4.4 湖南风雨桥的文化特征 |
4.4.1 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和融合性 |
4.4.2 自然崇拜性 |
4.4.3 天人合一性 |
4.4.4 公众性 |
4.5 风雨桥实例分析 |
4.5.1 概况 |
4.5.2 建筑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索桥结构类型和特点 |
5.1 湖南古代索桥结构类型分析 |
5.1.1 索桥的起源和发展 |
5.1.2 索桥的结构形式 |
5.1.3 索桥结构受力分析 |
5.2 湖南古代索桥的特点 |
5.2.1 索桥的建造特点 |
5.2.2 湖南拉索桥的结构特点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其它桥梁 |
6.1 天生桥 |
6.1.1 湖南天生桥形成原因分析 |
6.1.2 湖南天生桥的分布特点 |
6.2 踏步桥 |
6.2.1 踏步桥的特点 |
6.2.2 历史、地理因素对湖南踏步桥分布的影响 |
6.3 浮桥 |
6.3.1 浮桥的特点 |
6.3.2 湖南古浮桥分布的影响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湖南古桥的价值和保护研究 |
7.1 湖南古桥的价值分析 |
7.1.1 艺术价值 |
7.1.2 科学价值 |
7.1.3 历史价值 |
7.1.4 社会文化价值 |
7.2 湖南古桥的保护研究 |
7.2.1 湖南古桥现状 |
7.2.2 保护湖南古桥的意义 |
7.2.3 保护湖南古桥的几点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研究 ——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生态安全概述 |
1.1 生态安全的涵义 |
1.1.1 定义探讨 |
1.1.2 生态安全的特点 |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生态安全评价及其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 |
1.2.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1.3.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概述 |
1.3.2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 |
2.1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
2.1.1 评价标准选取的原则 |
2.1.2 评价标准的建立方法 |
2.1.3 评价标准的来源 |
2.2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2.1 草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2.2 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 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概述 |
3.1 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思路与技术流程 |
3.1.1 评价思路 |
3.1.2 技术流程 |
3.2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模型与可视化表达 |
3.2.1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模型 |
3.2.2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中的可视化表达 |
3.3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数据库设计 |
3.3.1 GIS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3.3.2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数据库 |
4 基于GIS的天祝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及可视化表达 |
4.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4.1.1 天祝概况 |
4.1.2 自然地理特征 |
4.1.3 天祝草原生态环境现状概述 |
4.2 天祝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 |
4.2.1 天祝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说明 |
4.2.2 原始数据的整理与标准化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 |
4.2.4 天祝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 |
4.3 天祝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的可视化 |
4.3.1 评价过程的可视化 |
4.3.2 单因素指标及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
5 结论 |
5.1 结论分析 |
5.1.1 评价结果分析 |
5.1.2 草原生态安全研究评价 |
5.1.3 对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的评价 |
5.2 问题与展望 |
5.2.1 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分级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
5.2.2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需要进一步探索 |
5.2.3 系统功能尚需完善 |
5.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地管理概述 |
1.1.1 土地管理的概念 |
1.1.2 我国土地管理的历史 |
1.1.3 我国土地管理的现状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土地管理信息化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国外土地管理信息化现状 |
1.2.3 国内土地管理信息化现状 |
1.3 土地管理信息化研究不足和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安排 |
1.3.1 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不足之处 |
1.3.2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
2.1 土地管理业务概况 |
2.2 土地管理业务详细分析 |
2.2.1 地籍管理 |
2.2.2 土地利用管理 |
2.2.3 土地市场管理 |
2.2.4 土地办公管理 |
2.3 土地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
2.3.1 总体目标 |
2.3.2 土地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需求 |
2.3.3 土地管理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共享需求 |
2.3.4 土地管理数据采集信息化需求 |
2.3.5 办公自动化信息化需求 |
2.3.6 各类业务系统信息化需求 |
2.3.7 社会服务信息化需求 |
2.3.8 土地管理信息化其它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策略构想 |
3.1 组织、人才、资金及数据共享 |
3.1.1 组织和管理机构的部署 |
3.1.2 人才体系的培养 |
3.1.3 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 |
3.1.4 信息化数据共享设施的建设 |
3.2 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
3.2.1 土地管理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概况 |
3.2.2 土地管理信息化社会化服务实现的主要内容 |
3.2.3 土地管理信息化社会化服务实现的关键技术 |
3.3 全局动态管理 |
3.3.1 全局动态管理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3.3.2 行业管理实施方案——“数字国土工程”体系 |
3.3.3 全局动态管理——“数字地球”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设计 |
4.1 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总体设计 |
4.2 土地管理信息化数据采集方案 |
4.2.1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4.2.2 数据采集方案研究 |
4.2.3 数据采集手段比较 |
4.2.4 数据采集成果 |
4.3 土地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方案 |
4.3.1 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
4.3.2 土地管理数据的特点 |
4.3.3 LIS数据管理的方式剖析 |
4.3.4 数据管理举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立 |
4.4 土地办公管理信息化方案 |
4.4.1 办公管理方案设计 |
4.4.2 办公业务分析 |
4.4.3 办公管理系统的建立 |
4.5 土地管理信息化业务处理方案 |
4.5.1 地籍管理 |
4.5.2 土地利用管理 |
4.5.4 土地市场管理 |
4.6 土地信息化数据输出方案 |
4.6.1 土地管理信息化产品及其分类 |
4.6.2 土地管理信息化产品输出 |
4.6.3 土地管理信息化输出发展趋势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土地管理信息化实例研究和展望 |
5.1 襄樊市城区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成果与特点 |
5.1.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2 石首市城区数字国土工程体系研究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成果与特点 |
5.2.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3 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
5.3.1 项目概况 |
5.3.2 系统运行情况和系统特点 |
5.3.3 系统关键问题的解决 |
5.4 仙桃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研究 |
5.4.1 项目概况 |
5.4.2 项目研究成果与特点 |
5.4.3 关键问题的解决 |
5.5 仙桃市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 |
5.5.1 试点概况 |
5.5.2 信息化解决措施 |
5.5.3 试点成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湖南地质(第20卷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D]. 黄翠红. 扬州大学, 2014(10)
- [2]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 房正. 复旦大学, 2011(12)
- [3]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D]. 李海涛. 苏州大学, 2010(11)
- [4]湖南古代桥梁结构类型和特点研究[D]. 周丽. 湖南大学, 2008(01)
- [5]基于GIS的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研究 ——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D]. 胡秀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04(03)
- [6]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 韩琼.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