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崔明德,温欣[1](2021)在《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七十余年来,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1980年到2000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是民族文化研究的繁荣阶段。目前,学术界已在民族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地位、传承、创新以及和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工艺、胡化与汉化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二是研究着力不够均衡,三是对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四是研究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是太强。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发展趋势,深化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主要应从五个方面持续努力。
罗志鹏[2](2020)在《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人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集体意识产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关乎国家、社会与人民共同繁荣的大事。近年来,云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强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大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可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与政策,以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着重调查与研究关于大理历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将大理历史文化放在当前主流文化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大理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并以各种形式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展现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际开展状况,凸显其对大理历史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价值与现实作用。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具体分析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在进行大理历史文化传播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以期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本文共有三大亮点。一是将民族文化特别是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联系起来,结合当前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重点关注民族文化力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影响与作用。二是通过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和探讨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了解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对传播大理历史文化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并针对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思路。三是新时期国内以公益讲座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播,也存在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如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几乎每周风雨无阻的坚持,持续三年多坚忍不拔的精神,深得民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其经验可为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具体的、先进典型的、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普戡倪[3](2020)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精神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践行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凝练。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设范围广且程度深,贯穿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提供了新途径。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培育中国精神,就是将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现实命题。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管理学、民俗学、教育学与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论述,对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其中国精神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研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实现中国精神培育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路径。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是从理论层面探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具体内容包括:绪论部分阐释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路线,并提出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实现中国精神培育的理论渊源与基本原则,论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以及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并阐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创新精神、坚持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以及坚持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六项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实现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基础,阐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历史条件,并从文化传授、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与文化娱乐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是从实践层面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现实路径与具体实践。具体内容包括:第四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推进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分别从资源活化、方法创新与制度完善三个方面阐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推进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从教育事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大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的工程建设以及鼓励基层群众积极自办文化等来拓宽公共文化的传播渠道;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与监督职能、推进公共文化事业的体制改革以及加强专业化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等手段加快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第五部分是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效,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工程推进与文化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概述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从公共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双百工程”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三个方面阐述云南省将中国精神培育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的实践情况;从文化传授、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与文化娱乐四个维度分析云南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具体成效。最后,研究结论部分是对本文基本研究结论的归纳总结和展望。具体而言,阐明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即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对中国精神的培育,是新时代下中国精神培育的实然形态与应然归途。同时,通过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云南省实践成效,在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及其培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论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以期为实现中国精神培育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汤佳钰[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这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了它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云南省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对推动云南乡村文化发展与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云南演艺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和发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民族、文化等条件,实现更大的作为。从艺术家个人行为的独立创作到融入产业为旅游市场创作,建立起成熟而稳定的演艺市场,将给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之一,文化振兴能促进云南特色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流。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样,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对策和路径。本论文共分五章进行论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来源和依据,梳理和述评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体认了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原起、发展情况予以回溯和检视,把握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考察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第三章论析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经典案例进行了解析。第四章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反思,着重把握和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生产问题、文化环境问题和践行落实问题。第五章探究了着眼于乡村文化及产业振兴的目标,探讨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强调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来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要借势于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来推动云南演艺产业的新态势,还要强化“互联网+”的发展思维,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来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牛蓉琴[5](2019)在《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及路径依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政策是政府针对特定产业制定的政策,是促进经济的科学增长与发展,维护市场机制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产业政策发挥了巨大的导向、引领和助推效应的重要作用。同样,文化产业政策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密集的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石。立足在地性资源,制定了富有创新的民族文化产业政策,推动了“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云南现象”。先后出台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政策文件,引导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2010年,按照云南地方标准统计,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33亿元,占GDP 比重达6.1%,成为全国6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地区之一。但是,在2012年,国家为了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同年,云南按照国家统计标准核算,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统计意义上出现断崖式下滑,从635.08亿元下降为380.3亿元,占GDP的比重也由6.5%降为3.7%,失去了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在国家自上而下的“竖井式管理”中,文化产业政策指向:放弃“地方标准”的特色产业,转向以国家政策“对标”的业态。以“金、木、土、石、布”为主要业态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诗与远方”的多头管理制约了资源的配置,“旅游+”成为云南各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惟一路径等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新时期,探索云南文化产业政策演进变化规律,以及转型升级中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政策为主线,全面系统梳理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分别从“文化价值认识”到“市场主体培育”的政策演进阶段(1995—2005年),从“特色发展”到“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阶段(2006—2012年),从“对标发展”到“二次创业”的政策演进阶段(2012年一至今)三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从演进历程分析得出云南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分别是对“统计指标”“竖井管理”“外部市场”等方面的路径依赖。本文从学理的角度提出新时期云南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建立:多元效率评价机制,大部制管理体制,内部文化消费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加快云南文化产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
唐贵宏[6](2017)在《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的渗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历史教学肩负着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整合历史课程资源,优化历史教学,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历史学科教改的重要途径。对于云南本地区,地方民族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紧密联系,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云南民族文化无疑是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需要利用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让中职生在相对熟悉的民族文化中轻松地、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与中等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教材相结合,将云南民族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有利于毕业生在云南的就业、创业,有利于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对党和政府实现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云南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和谐,其意义是深远的。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云南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缺失问题,以学习成绩差为普遍情况的中职生的特点,云南民族地区对中等技术人才的急需,中职历史课改的迫切,中职历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职生毕业后在云南民族地区的就业、创业,说明了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国家重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教学和民族文化教学具有相同的基础的教育作用,文化史占有较大比重的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民族文化成为历史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说明了历史教学中进行云南民族文化渗透教学的可行性。在深入分析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后,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在历史教材中各章节渗透的具体切入点。搜集、整理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文献资料,明确了补充进入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的云南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教学实践,在历史教材中补充的云南民族文化内容,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升,使得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历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有效教学,对教学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经过个案分析,在新课导入中、在教学小结中、案例分析引用的材料中、在教学列举的作品中、在补充知识中、制作历史CAI课件中、在课后的作业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是较好的教学途径;学生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述法,是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主要教学方法;倡导在第二课堂中亲近云南民族文化,延伸历史课堂,是巩固云南民族文化的学习方法。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历史教学,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辅助性原则、代表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灵活多样性原则、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师补充学习云南民族文化知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知识;要注意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民族文化有所不同的问题、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重点不同的问题、要体现历史教育发展职业的功能问题。在职业学校,历史教学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使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教育更好地对学生就业、创业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李培娟[7](2017)在《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因与英法殖民地缅甸、越南接壤,日益受到西方的关注,“缅甸遂亡,而滇之西防危”,“越南遂亡,而滇之南防危”,随着中国被卷入近代国际政治秩序新体系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从中国最西南的边防重镇变成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前沿阵地。在民族危机的催化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有利于国家民族构建的因素得到激活,这一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转变的过程及促使其转变的因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内容。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除了第一章对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进行介绍和第五章对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的特点、作用及局限进行总结分析外,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从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入手,考察特定时期内云南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状况,然后把各种文化关系状况和民国时期宏观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揭示民族文化关系中所包涵的历史意义,“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多角度、较全面地对民国时期包括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在内的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在国家民族整合的视野下,分析了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文化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同时针对其中能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的文化基因进行了探讨。
谢红雨[8](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章光洁[9](2015)在《多民族地域中的多元认同与教育建构 ——一个大理村落的教育民族志》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地域历史变迁作为社区研究的背景,考察了多民族地域中教育如何建构社会认同的问题。大理市是一个白、汉、回、彝等民族共同聚居的多民族地域。本论文以大理市形成多民族地域的历史变迁以及教育变迁为背景,深入一个多民族村落——龙龛村开展田野调查。在论文中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理人和龙龛人的国家意识、地域意识、族群意识如何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家庭、学校和村落教育场域在建构这些认同中所起的作用。本论文采用史现结合的研究思路,将历史文献分析和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相结合,运用了文本分析、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等研究方法,考察教育在建构认同中的作用。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如下。首先考察大理地域的历史变迁和教育变迁。大理的文化是多源和多元的。历史以来这个地域内各民族之间交流密切,有冲突有融合,形成了文化复合的地域共同体。古代的儒学教育使大理从蛮夷之地逐渐成为汉文化发达的边地,与中原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现代学校教育进入乡村,建构了大理人的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和族群认同。之后,作为论文主体部分的是龙龛村的教育民族志。田野点龙龛村是大理坝区的一个多民族村落,白、回、汉交错杂居,是大理多民族地域的一个缩影。多民族、多宗教、多种历史记忆共存的村落显现出多元和复合的地域文化。生产互助、生活交往、语言共通,以及“同为龙龛人”的意识使龙龛四村成为和谐共处的地域共同体。在龙龛村,家庭、学校、社区是个体逐渐社会化的教育场域,本论文分别考察了龙龛村的家庭、学校、和社区如何建构认同。家庭是个体社会化最早的教育场域。在龙龛村,家庭也是深受社区传统、族群文化影响的单位。龙龛村家庭教育中的语言选择、祖先记忆、教育期望影响到孩子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如语言认同、血缘认同、社会价值认同等等。龙龛村的学校产生于20世纪初建构民族国家的背景下,现代学校通过废庙兴学、编撰乡土教材进入大理的乡土社会,与面对面的地方传统社会展开磨合与互动,促成了村落中国民意识、地域意识以及族群意识的培养,学校所培养的人也成为村落中文化再生产和传承的重要力量。新时期的龙龛完小在培养国家认同的同时,成为联系龙龛四村的纽带,培养了龙龛学生具有地域共同体意识,不同族群的师生在校园互动中淡化了族群界限。龙龛村落里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格局、仪式、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以及传递村落信仰的莲池会、洞经会、经堂,都是龙龛地域内生活化的乡土教育场域。这些社区内的地方知识,是一种自然面向所有村民的教育过程。自然环境和历史记忆凝聚了龙龛的地方性认同。20世纪80年代后,龙龛村逐渐恢复起来的乡村传统组织和仪式重建了族群认同。最后,本论文对田野的发现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一是提出多民族地域内认同具有复杂性,以地域认同为核心可能促进地域的和谐,并从民族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当下大理地域内的认同困境。二是强调教育在建构认同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本论文的核心结论是:多个民族在一个共同地域内长期互动交往后会形成具有地方意识的地域共同体,各民族成员的认同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和族群认同等多种社会认同交织并存。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场域在建构认同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尝试提出以地域认同为核心的多元认同体系能促进多民族地域共同体的和谐。一个多民族地域也是我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微观缩影。本文的意义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想下,探讨多民族地域内教育促进社区多元一体格局的经验,以期能做到“小地方”与“大社会”的呼应。
方莎[10](2015)在《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03年以来,云南省政府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力争将文化产业作为发展云南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文化产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在云南省政府的积极主导下,形成了多种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具体有: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业;云南民族文化工艺品产业;云南民族文化歌舞产业;云南民族文化出版业;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业。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包括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地理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及品牌优势;劣势因素包括了文化产业意识不强、文化产业发展层次低、文化产业投入制约、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机遇因素包括了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区域合作发展机遇、文化投资向西部转移机遇、云南自身建设机遇;威胁因素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威胁、其他省份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在借鉴英、美、日本等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具体来说:在SO策略上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整合开发、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加强制度建设;在WO策略上强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多元投融资渠道的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在ST策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制环境建设;在WT策略上,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打造文化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浅析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民族文化的概念 |
三、民族文化的类型 |
四、民族文化的特征 |
五、民族文化的传承 |
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七、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及深化建议 |
(2)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与政策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 |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三、云南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
第二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发展概况 |
一、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文化载体 |
(一)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平台设立 |
(二)学术交流与对外交往 |
(三)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支持 |
二、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践策略 |
(一)丰富公益讲座内容,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
(二)形成雄厚的讲师力量与讲座资源库 |
(三)深入挖掘社会资源,融入资源共享洪流 |
三、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初心 |
(一)创办者的个人初心 |
(二)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共同初心 |
第三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主要内容 |
一、英雄及历史人物 |
二、滇西抗战史实 |
三、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
四、地方民俗风情 |
第四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各种形式 |
一、利用传统媒介,拓展文化广度 |
(一)报纸 |
(二)书刊 |
(三)广播 |
(四)电视 |
二、善用新兴媒介,挖掘文化深度 |
(一)网站 |
(二)微信 |
(三)微博 |
(四)影视 |
三、巧用特殊媒介,彰显文化厚度 |
(一)民族文化研讨会 |
(二)交流推介会 |
第五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经验提升 |
一、提高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效率 |
(一)利用传播媒介,发挥渠道优势 |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顺应文化传播的新要求 |
二、打造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 |
(一)突出传播非遗项目 |
(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
(三)积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
三、塑造大理地区的文化形象 |
(一)助推旅游产业,打造品牌传播 |
(二)增加对外互动,提升传播人的影响力 |
四、提升民族文化的服务保障 |
(一)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
(二)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
(三)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
2.中国精神的内涵与特性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1.研究内容 |
2.拟解决的问题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1.主要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 |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原则 |
(一)理论渊源 |
1.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 |
2.“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 |
3.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 |
(二)基本原则 |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3.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 |
4.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创新精神 |
5.坚持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实践基础 |
(一)中国精神培育的时代要求 |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绘就梦想蓝图 |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推精神升华 |
(二)中国精神培育的历史条件 |
1.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形成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 |
3.践行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 |
1.文化传授是培育中国精神的基本手段 |
2.文化传播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有效渠道 |
3.文化传承是内化中国精神的动力之源 |
4.文化娱乐是外化中国精神的主要载体 |
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推进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活化中国精神培育资源 |
1.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
2.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
3.倡导公共文化志愿服务 |
(二)拓宽公共文化传播渠道,创新中国精神培育方法 |
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
2.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工程建设 |
3.鼓励基层群众积极自办文化 |
(三)加快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构建中国精神培育机制 |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与监督职能 |
2.推进公共文化事业体制改革 |
3.加强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五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效——以云南省为例 |
(一)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述 |
1.文化设施建设 |
2.文化活动开展 |
3.文化工程推进 |
4.文化资源整合 |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的云南实践 |
1.公共文化建设为培育中国精神提供载体 |
2.民族文化“双百工程”为培育中国精神创造条件 |
3.文化遗产保护为培育中国精神筑牢精神根基 |
(三)“云南智慧”下中国精神的培育成效 |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整体认知清晰 |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有效融合 |
3.构建起培育中国精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六 研究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
1.1.1 云南演艺产业在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
1.1.2 云南旅游业与文化演艺业互动发展 |
1.1.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 |
1.3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1.3.1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3.2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及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状况研究 |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解析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状况综述 |
2.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 |
2.2.1 1996年-2001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萌发期 |
2.2.2 2002年-2012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成熟期 |
2.2.3 2013年-今天: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深化期 |
2.3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
2.3.1 系列政策引领云南演艺产业向纵深发展 |
2.3.2 资源区位条件奠定了云南演艺产业的基础 |
2.3.3 旅游产业扩大助推了云南演艺产业实现不断发展 |
2.3.4 人才经验为云南演艺产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经典个案解析 |
3.1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解析 |
3.1.1 生态民族文化展演型 |
3.1.2 民族文化歌舞演艺型 |
3.1.3 宴舞结合演艺型 |
3.1.4 景舞结合演艺型 |
3.1.5 演艺品牌扩张型 |
3.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经典个案解析 |
3.2.1 对《云南映象》的考察与解析 |
3.2.2 对《印象·丽江》的考察与解析 |
3.2.3 对《坡芽歌书》的考察与解析 |
3.2.4 对“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的考察与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问题反思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内容生产问题 |
4.1.1 同质化内容难以吸“睛” |
4.1.2 文化创意内核非本土化 |
4.1.3 “大而无当”的发展理念导致内容不合用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文化环境问题 |
4.2.1 乡村地区文化承载能力薄弱 |
4.2.2 乡村地区娱乐文化失当 |
4.2.3 人才流失导致文化消费动力不足 |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践行落实问题 |
4.3.1 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入差距扩大 |
4.3.2 缺乏传承者,乡村地区演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
4.3.3 乡土文化观念落后,家庭结构畸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
5.1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 |
5.1.1 民族工艺美术增加演艺新价值 |
5.1.2 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提高演艺新鲜度 |
5.1.3 乡村特色民宿营造演艺新局面 |
5.2 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推动云南演艺产业新态势 |
5.2.1 壮大人才队伍,增强演艺新发展 |
5.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构建演艺新特色 |
5.2.3 繁荣群众文艺活动,打造演艺新体验 |
5.2.4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演艺新风尚 |
5.3 “互联网+”视野下的产业融合发展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
5.3.1 创新演艺文化企业经营模式,延长演艺文化企业产业链条 |
5.3.2 推广乡村演艺产业品牌,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5.3.3 新媒体形式下政府助推的乡村文化振兴与演艺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及路径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 主导和引导的关系 |
(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 创新与发展的关系 |
二、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 |
(一) 从“文化价值认识”到“市场主体培育”的政策演进阶段(1995-2005年) |
(二) 从“特色发展”到“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阶段(2006-2012年) |
(三) 从“对标发展”到“二次创业”的政策演进阶段(2012年-至今) |
三、云南文化产业政策演进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统计指标”的路径依赖 |
(二) 对“竖井管理”的路径依赖 |
(三) 对“外部市场”的路径依赖 |
四、新时期云南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 |
(一) 多元效率评价机制建设 |
(二) 大部制管理体制建设 |
(三) 内部文化消费政策建设 |
(四)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政策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云南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殊教育意义 |
一、云南民族文化对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
二、云南民族文化教育教学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可行性 |
第二章 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 |
第一节 在历史教材中补充云南民族文化 |
一、云南中职学校现行历史教材分析 |
二、在现行中职历史教材中充实云南民族文化 |
第二节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 |
一、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实施途径 |
二、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在第二课堂中亲近云南民族文化 |
一、实地参观考察 |
二、网上学习指导 |
三、民族文化旅游 |
四、课外民族文化活动 |
五、校园民族文化建设 |
六、假期社会调查研究 |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的原则和要求 |
第一节 历史教师的学习成长 |
一、历史教师需要补充学习云南民族文化知识 |
二、历史教师补充学习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宜遵循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辅助性原则 |
三、代表性原则 |
四、目的性原则 |
五、灵活多样性原则 |
六、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则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
一、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民族文化也有所不同 |
二、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重点不同 |
三、与就业、创业相联系,显现历史教育的发展职业的功能 |
四、重视实践效果的不断反思和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云南边疆具体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概况 |
(三)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
(二)民族文化关系的内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 |
第一节 英法殖民下的地缘政治空间 |
一、云南与英法殖民地的地缘关系 |
二、帝国主义势力向云南的逼近 |
三、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第二节 立体地理气候单元与多元民族关系 |
一、滇西北、滇东北高原山区半山区藏缅语族各民族依存关系 |
二、滇中平坝区的民族交流互动关系 |
三、滇西南、滇南、滇东南壮侗语等各族伴生关系 |
第三节 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发展的诉求 |
一、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
二、文化关系是国家民族整合的深层互动 |
第二章 自上而下的教育文化整合 |
第一节 推行政令: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二节 启发民智:地方各级政府对边地教育的举措 |
一、旧书院与新学堂——辛亥革命后云南教育的变化 |
二、“新云南”的建设——龙云主政时期的云南教育 |
第三节 造福乡梓:商人、有识之士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活动 |
一、民国学人积极为边疆教育献言献策 |
二、地方士绅的捐资助学活动 |
第三章 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
第一节 滇西、滇西北: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相遇 |
一、滇西、滇西北地区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 |
二、基督教在滇西、滇西北地区的传播 |
三、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和整合 |
第二节 滇中: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 |
一、基督教信仰的兴起 |
二、回教继续发展 |
三、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的渐行式微 |
第三节 滇西南:佛教文化盛行 |
一、民国时期佛教在滇南的发展 |
二、佛教的社会调适功能 |
第四章 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
第一节 历史记忆和传说在危机关头的力量 |
一、危机关头的“离心力”与“向心力” |
二、集体记忆——各民族同出一源的传说是激发国家认同的有力因素 |
第二节 区域内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互渗关系与纽带作用 |
一、节日活动为民族交流互渗提供了平台 |
二、礼尚往来、此赠彼答的生活习惯 |
三、包容淳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一条承载着云南腹地与边疆文化交流整合的通道 |
一、滇越铁路的开通 |
二、文化洪流的涌入 |
三、云南民众革命意识的萌发 |
第五章 互动与交融: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特点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近代西南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是国家民族整合的助推器 |
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与民族融合的并存是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及局限 |
一、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 |
二、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区划 |
2.1.2 民族文化区 |
2.1.3 民族文化传承 |
2.1.4 区域教育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
6.1.1 学校教育现状 |
6.1.2 家庭教育现状 |
6.1.3 社区教育现状 |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9)多民族地域中的多元认同与教育建构 ——一个大理村落的教育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认同与社会认同 |
二、教育与乡土教育 |
第三节 相关研究 |
一、族群认同、地域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
二、教育与认同的研究 |
三、研究大理的相关文献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方法论和研究过程 |
二、具体的方法和技术 |
第一章 多民族地域与多元认同的形成 |
第一节 地域演变中的多元认同 |
一、从部落、边疆、王朝到重回边疆 |
二、多民族共生的大理 |
三、多神庇佑的大理 |
四、谁是大理人 |
第二节 大理教育的历史变迁 |
一、古代儒学教育的逐渐深入 |
二、现代学校教育进入乡村 |
三、地方知识进入学校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龙龛村 |
第一节 龙龛印象 |
一、田野点概述 |
二、多民族的村落格局 |
三、多神的村落 |
第二节 龙龛村的历史记忆 |
一、“龙龛”的由来 |
二、谁是龙龛的最早居民 |
三、历史上的龙龛码头 |
四、敌人与朋友——杜文秀起义及影响 |
第三节 同为龙龛人 |
一、龙龛村的边界、联系与身份 |
二、跨边界的联系 |
三、族和村的差别 |
小结 |
第三章 多民族村落中的家庭教育与认同选择 |
第一节 家庭内的语言选择 |
一、白族人就要讲白族话 |
二、讲汉话学习好 |
第二节 祖先记忆 |
一、中元祭祖 |
二、家族历史 |
第三节 教育期望 |
一、文化人 |
二、能干人 |
小结 |
第四章 多民族村落中的学校教育与认同塑造 |
第一节 龙龛村的学校历史 |
一、民国:私塾与学校并存 |
二、20世纪50-80年代的村校 |
三、今天的龙龛完小 |
第二节 学校课程中的认同塑造 |
一、塑造国民——国家课程中的身份认同 |
二、热爱家乡——地方课程中的认同塑造 |
第三节 校园中的身份认同 |
一、校园空间与仪式 |
二、普通话与白族话的转换 |
三、教师的族群身份及其文化选择 |
小结 |
第五章 多民族村落中的乡土教育与认同重建 |
第一节 村落空间里的教育 |
一、自然环境与村落格局 |
二、建筑空间 |
第二节 仪式中的教育 |
一、耍香龙 |
二、仪式教育与认同重建 |
第三节 村子里的教育者 |
一、讲古的“老辈子” |
二、莲池会的“老妈妈” |
三、洞经会的“经先生” |
四、经堂里的“吾师台” |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一节 多民族地域中认同的复杂性 |
一、多民族地域中多种社会认同的并存 |
二、以地域认同为核心的多元认同体系能促进地域共同体内的和谐 |
三、民族主义视角下的认同困境 |
第二节 教育是建构认同的关键力量 |
一、不同年龄群的社会认同在教育场域中形成 |
二、培养国民,建构国家认同 |
三、推动乡土知识传承和生产,建构地域认同和族群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龙龛完小学生问卷 |
龙龛完小教师问卷 |
后记 |
(10)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2.1 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
2.1.1 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 |
2.1.2 民族文化产业的特征 |
2.2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概况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发展模式 |
2.3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分析 |
2.3.1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业 |
2.3.2 云南民族文化工艺品产业 |
2.3.3 云南民族文化歌舞产业 |
2.3.4 云南民族文化出版业 |
2.3.5 云南民族文化影视业 |
3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SWOT模型简介 |
3.2 优势分析 |
3.2.1 资源优势 |
3.2.2 区位优势 |
3.2.3 政策优势 |
3.2.4 品牌优势 |
3.3 劣势分析 |
3.3.1 文化产业意识不强 |
3.3.2 文化产业发展层次低 |
3.3.3 文化产业投入制约 |
3.3.4 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
3.4 机遇分析 |
3.4.1 国家战略发展机遇 |
3.4.2 区域合作发展机遇 |
3.4.3 文化投资向西部转移机遇 |
3.4.4 云南自身建设机遇 |
3.5 威胁分析 |
3.5.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威胁 |
3.5.2 其他省份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 |
3.5.3 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
4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
4.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4.1.1 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
4.1.2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
4.1.3 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
4.2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
4.2.1 SO策略 |
4.2.2 WO策略 |
4.2.3 ST策略 |
4.2.4 WT策略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浅析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J]. 崔明德,温欣.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D]. 罗志鹏. 大理大学, 2020(06)
-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普戡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D]. 汤佳钰. 南昌大学, 2019(02)
- [5]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及路径依赖研究[D]. 牛蓉琴. 云南大学, 2019(03)
- [6]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的渗透研究[D]. 唐贵宏.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 李培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6)
- [8]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9]多民族地域中的多元认同与教育建构 ——一个大理村落的教育民族志[D]. 章光洁.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6)
- [10]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方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5(05)
标签:云南大理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云南发展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