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婴儿腹胀62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若要研究古代文献中有关肿瘤的相关内容,则需要寻找古代疾病中属于现今肿瘤的疾病,然当今意义上的肿瘤或癌症是以微观病理学基础上的概念,而古代以宏观症状为疾病诊断依据。为实现古今“肿瘤”病的最佳匹配,引入了类比推理与最佳说明推理予以论证。古人关于肿瘤的论述,不越瘤、症瘕积聚、息肉、痈疽疮疡四类大疾病范畴,但此四大类疾病并非皆是现今概念的肿瘤,故将论文题目名为《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瘤病首见于《内经》,其泛指以经络流通不畅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其中肠瘤类似于现今腹膜后软组织瘤,昔瘤为皮肤肌肉的纤维组织瘤。“肿瘤”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并非现今医学的肿瘤概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宋代,瘤病与瘿病合称为瘿瘤,在认识与治法中并无明显区别。瘿核一病类似于现今甲状腺腺瘤,石瘿依据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描述与现今甲状腺癌相似。唐代开始出现“六瘤”划分,仅血瘤可以确定为现今血管瘤。明代“五瘤”概念中,血瘤为血管瘤,骨瘤为骨肿瘤,肉瘤为脂肪瘤或肌肉纤维瘤。《普济方》又存在十瘤的记载。清代喉瘤基于不同描述有淋巴滤泡增生与咽乳头状瘤的不同。在痈疽疔疮的传统疮疡病认识中,《内经》载甘疽为乳腺癌,附骨疽病为现今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骨囊肿。《小品方》之石痈,从皮核的关系断定为真皮纤维瘤,但其附骨疽的描述与《内经》不同,应当为化脓性骨髓炎。《集验方》中对男子阴部生疮的描述,从形态看与现今阴茎鳞状细胞癌相似。隋唐时期的石痈为肌肉纤维瘤,乳石痈为乳腺纤维瘤,石疽则类似于皮肤纤维瘤。《千金方》男子阴疮为阴茎浸润性癌,《医心方》阴劳疮为阴茎乳头状癌。《备急千金要方》首次记载的石疔病,为恶性黑色素瘤。《圣济总录》谓乳痈表现为“赤紫坚硬”,其描述类似炎性乳腺癌。恶肉、核、菌、岩、癌等病属痈疽疮疡范畴内的疾病。《肘后备急方》记载恶肉病的生长过程与典型鳞状细胞癌相符,《诸病源候论》又称为翻花疮恶肉,同书中,疮恶肉则类似于基底细胞癌。宋代《卫济宝书》所论“癌”为急性感染类疾病,《仁斋直指方》中的“癌”是基于阴茎癌与乳房癌而说出。其余如奶岩、乳癌为现今乳腺癌,牙岩为牙癌,肾岩为阴茎癌,癌发为恶性黑色素瘤。以核为特征者有唇核、乳中结核两大类疾病,《诸病源候论》唇核接近唇部肿瘤,明清称之为茧唇,有唇癌与普通唇炎之分。宋代乳中结核包含了现今乳腺炎与乳腺肿瘤。明清时期,乳中结核称之为乳疬或乳癖,乳疬可指非哺乳性乳腺炎、乳房结核或乳腺纤维瘤,乳癖为乳腺增生病。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乳疬又指男性乳房异常增生。蕈菌命名的疾病中,阴菌、阴挺除指代阴道脱垂外,在明清阴疮门下,更类似外阴鳞状细胞癌。明代眼胞菌毒有类眼睑鳞状细胞癌,舌菌为血管瘤,喉菌为淋巴滤泡增生。至清代,舌菌的描述更接近于舌鳞状细胞癌,喉菌为咽黑色素瘤,蹲猴子为咽部乳头状瘤。唇菌则类似过敏性唇炎。症瘕积聚在隋唐之前属两类不同的概念,其中《内经》积病类似现今肠系膜肿瘤,《难经》五积并非五脏肿瘤,而是源自《内经》相关概念的曲解。《金匮要略》构建了积病的脉法,从以脉侧证的角度,延展了《内经》积病仅限于肠胃的范围。症与瘕在隋唐之前通用,泛指腹部肿大,其中石瘕可能为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子宫肌瘤伴有黏连。妇人症病为妊娠葡萄胎。《小品方》症病更接近于胃部肿瘤。《肘后备急方》暴症继发于肿瘤的肠扭转。隋唐之后症与瘕之间以“按之动与不动”区分,其中食症为食管肿瘤。癖病多以水饮立论,多类似于现今胃潴留,而“癖病结块”为胃肿瘤导致的幽门梗阻。痃病多指腹部肌肉的纤维炎症,而“痃病积块”接近于现今腹壁纤维瘤。《备急千金要方》在月经不通病中首次记载了葡萄胎组织,并选用牡蒙丸、桃仁煎治疗。鬼胎一词首见于《诸病源侯论》,宋代《太平圣惠方》将其等同于葡萄胎,清代多指卵巢功能性肿瘤。“息肉”一词《内经》已被用来形容肠蕈,肠蕈为肠壁外蕈菌样肿瘤。疣病在《五十二病方》中泛指一切皮肤类增生,而隋唐“疣目”与现今疣病相似。鼻息肉为鼻前庭肿瘤,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提出”痔为息肉的俗称”,所以鼻息肉又称为鼻痔。治疗方面南北朝以通利之品为主,隋唐主以温药,明清则以清利湿热为主。南北朝首见眼息肉,泛指眼部肿瘤,宋《圣济总录》鸡冠蚬肉与之相似。至明代,依据《审视瑶函》的描述,鸡冠蚬肉可确定为球结膜血管瘤,清代《疡医大全》鸡冠蚬肉则为穹隆部血管瘤。《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生肉塞耳,泛指外耳道肿瘤,明清称之为耳痔、耳蕈、耳挺,其中耳挺描述与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相类似,清代《外科心法要诀》有关耳痔、耳蕈的描述类似外耳道乳头状与息肉状瘤。古人对于肿瘤类疾病认识源自积聚、蕈菌、翻花、岩石、痰块、鬼、管道、空间等不同隐喻。积聚隐喻源自古人最开始将人的体腔作为盛水容器或将经络为河流,引入“寒能令水结冰”的认识,将肿瘤的形成认为是体内液体结冰所致,意象图式表示为“寒—水(饮)—冰(肿块)”“寒—水(气血)—冰(肿块)”。《内经》肿瘤类疾病基本按照此图式认识,后世受到“死隐喻”的影响,以上图式大概产生了 3种变化,其一,逐渐忽略寒邪对原始意向图式影响,“寒邪—水—块”泛化为“邪—水—块”,如后世奶岩、乳核、唇核的肿块归因于情志、风、风寒等邪;其二,逐渐抽象出“停滞——增生”这一新的对肿瘤形成的认识路径,如《小品方》直接以流通之性药物治疗息肉,症瘕积聚的肿块是食物所导致,故用消食药物治疗,瘿核被认为是引用的沙水所结成块导致;其三,忽略原有内容只借用名称下的新内容,如将肿瘤直接作为痈疽,借用痈疽的心火疮疡理论对肿瘤治疗。蕈菌隐喻、翻花隐喻、岩石隐喻、痰块隐喻、鬼隐喻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即通过肿瘤的一些外在特征,将肿瘤认为是蕈菌、花、岩石、痰等物质,因蕈菌生长的环境为湿热之处,故大多以清利湿热为主,也有从局部阴暗环境来认识者,故而以温化寒湿来治疗;自然界花的生长与风湿有关,故治疗翻花疮多以祛风除湿为主。将肿块作为岩石,治疗有不同侧重,岩有孔隙,故以填补为主,石质地较硬,故以角类药或化石药为主治疗。肿块为痰与朱丹溪痰理论构建有关,故治疗肿块以化痰药为主。鬼隐喻多见于鬼胎、石瘕、症坚等腹部肿瘤,与古人对鬼的认识有关,鬼作为先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影响着中医疾病的构建,通过对鬼字的探讨可以知道,鬼最开始为先入的灵魂,但其经过恶化后,逐渐变成了负面用词,在与鬼有关的非肿瘤疾病中,可以发现引入鬼的概念多因症状表现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鬼为灵魂”是与鬼有关疾病的基本隐喻,肿瘤鬼胎病则因为人的生殖特点而构建。“恶”有鬼之意,症病中用“恶”概念表述肿瘤形成也是受到鬼的影响,治疗方面多用“杀鬼魅邪气”之药。空间隐喻主要指古人借用空间相关的知识从而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如隋唐时代治疗鼻息肉与目息肉,因鼻息肉在鼻腔中环境较暗,目息肉常伴结膜红肿,进而认为此分属寒热,故多以温药治疗鼻息肉,以寒药治疗眼息肉。在疣病祝由疗法中,认为肿块治疗可以借月蚀或丢掉物体来使肿块消失。管道隐喻则是古人对噎嗝病的主要隐喻,通过干涩与堵塞来认识噎嗝病,对现今食管肿瘤治疗有借鉴意义。最后借用neo4j中的cypher语言,将上述有古代肿瘤知识与隐喻内容转化为关系与节点的图数据形式内容,构成了以“中药”“方剂”“古代疾病”“现代疾病”“始源喻”为节点,以“组成”“治疗”“肿瘤类型”“映射”为边的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
李小兰[2](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蒿杰[3](2020)在《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生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地位的重要哲学概念之一,人口数量、儿童健康也是历朝历代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小儿医”由此应运而生。然“小儿科”素有“哑科”之称,这对儿科疾病的诊治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古代中医理论背景下,在长期社会医疗实践中,中医儿科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宋以前这段时期,是中医儿科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时期,为后世儿科的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宋以前散落在各古籍文献中关于中医儿科内容的记述,以时间顺序为轴,用历史的眼光纵向明晰宋以前中医儿科的演进轨迹,又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多个角度,横向梳理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与成就。通过一线多点相结合的方式,从现有文献着录中挖掘宝贵资源,大致还原中医儿科从萌芽到确立的历史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宋以前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情况,以期古为今用,文献助益临床。先秦时期在甲骨文“疾”字六形中,便有了关于儿科疾病“疾子”的记录;《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了“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是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被称为“医书之祖”的《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儿科理论的阐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入咸阳为小儿医;成书于隋唐时期的敦煌出土古医籍中,多处均涉及儿科疾病;大致成书于汉唐不着撰人的《颅囟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唐代大医孙思邈更是有“先妇人小儿”为“崇本之意”的论述。可见针对小儿群体的医疗活动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儿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宋以前对小儿生理认识方面,其一,划定了小儿的年龄分界,将16~18岁以下认定为小儿;其二,总结出从怀胎时期到小儿出生后全过程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何时爬、坐、立、走、咳笑、学语、应人等时间节点都给出详细论述,且认识到男女生长周期不同步,女孩要早于男孩的客观现象,并给出中医理论的阐释;其三,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在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同时,又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四,认识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发热,并伴随一些特殊症状。医家认为一般情况若小儿并无痛苦,则无需治疗,并提出了变蒸学说来解释这一现象,指出变蒸为小儿长养气血。宋以前对小儿病理认识方面,其一,发现小儿虽然具有易于患病、传变迅速的特点,但如果治疗及时又具有易趋康复的特点,这为小儿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指导思想;其二,指出小儿的发病原因,总体与大人相类似,不外乎外感、内伤与其他因素。但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尤其在外感、乳食、惊吓这三个方面,为小儿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三,这一时期胎毒学说的提出,丰富了对小儿病因的认识,对某些特殊病症给出病因病机的阐述。对小儿病理的清晰认识,于小儿日常养护与疾病治疗意义重大。宋以前对小儿诊断认识方面,总体上也采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式。但在具体诊法时,因小儿心智未全,问诊多依据其监护人;因小儿发育未完,脉诊与成人相比,脉位较短、至数较快,约78至为平脉,故而望诊在小儿诊断中尤其重要。此外还根据小儿皮肤娇嫩的特点,发展出小儿指纹诊法,对3岁以下小儿的诊断意义重大。然而在宋以前这一阶段,小儿指纹诊法还处于开始形成的初期,虽出现了相关论述,但尚不完善。宋以前对小儿治疗认识方面,治疗用药总体依照成人。然因小儿具有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以及既易于传变又易于康复的病理特点,在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时,既需要细致审慎不可妄用针灸吐下,又需要及时施治,防止传变为危急重证,该下则当下,病能速愈。又因小儿服药依从性差,种类丰富、操作灵活的药物外治法为其治疗方法中的一大亮点,且小儿肌肤娇嫩,易于从皮肤吸收药物,外部用药是一有效治疗途径。此外对针灸疗法、简易外科手术以及病后调护亦均有涉及。宋以前对小儿疾病认识方面,本文从四大证、常见病与其他疾病三个分类,详述小儿多种具体疾病。此时还未形成后世统称的“儿科四大证”,且鉴别诊断相对不甚明确,但对麻、痘、惊、疳四种小儿危重疾病均有一定认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与治疗均有阐述。又因小儿常因外感与乳食所伤,择感冒、发烧、积滞三种小儿常见疾病详以述之。另有小儿夜啼、颅囟异常与五迟三种小儿杂证,历代医家多有提及,故于文中单列。总体而言,宋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医儿科形成的奠基阶段,初步搭建起中医儿科的基本学术框架,创造了中医儿科学的良好开端,为后世儿科的逐步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佳丽[4](2020)在《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临证经验辑要》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首先从文献资料出发总结神阙灸的学术源流、理论基础和临证应用,再通过临床收集赵晓峰教授应用神阙灸的门诊病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进而升华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期促进对中医传统灸法的继承和发展,推广灸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分为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两部分。文献整理部分,首先运用计算机以“神阙”、“脐”、“气舍”、“环谷”、“维会”、“气合”为检索词,在第五版《中华医典》升级版光盘中进行检索,筛选检索得出的条文,剔除重复及未在神阙穴运用温热刺激方法的条文,将所得条文以每本书为单位按时间顺序排序,梳理其脉络,对各时期神阙灸的应用特点逐一进行总结分析。经验总结部分,通过跟师学习收集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临床验案,梳理其运用原则和思路,结合导师言传身教,总结其运用神阙灸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研究的第一步部分,梳理了与神阙灸有关的医学着作,并将原文内容按照成书时间顺序,分列原文。整理过程中发现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虽未提及到神阙灸具体相关内容,但论述了神阙穴(脐)的经络和脏腑联系和疾病反应的表现,以及对灸法的很多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为神阙灸法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直到东汉时期《金匮要略》中提出“尿脐法”这种脐部温热刺激法来治疗中暑,神阙灸法自此开始萌芽;晋隋唐时期,有关神阙灸的着作明显增多,首次提出了隔盐灸,其应用病种也开始丰富,得到初步发展;宋元时期,神阙灸法从方法、灸材、隔物种类到应用的病种得到全面发展;明朝时神阙灸法达到了高潮,很多综合性医着对之前内容作了系统总结,并推出了很多新式温脐法,隔物灸法和熨法的药物选择更加丰富,蒸脐养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清朝后期针灸科被废除,神阙灸也由盛而衰,但是像蛋熨法、砖熨法、天灸法、鞋底熨等操作简单的熨法得到发展,《理瀹骈文》系统总结了清以前神阙灸法的有关内容。至此,神阙灸法的古籍内容整理完结。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临床验案,总结出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时多发挥其扶助阳气、调理脾胃、固本培元、祛除外邪和以热治热的功效,作为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或疾病恢复期重要的防护措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结论:通过对神阙灸相关古代文献的梳理以及对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临床经验总结,可以得出神阙灸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萌芽于东汉时期,发展于晋隋唐时期,完善于宋金元时期,在明朝时期得以总结和升华,进入鼎盛时期,清朝活跃在民间;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时充分发挥其扶助阳气、调理脾胃、固本培元、祛除外邪和以热治热的作用,增强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陆倩影[5](2020)在《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搜集古代中医文献中与任督二脉外治法相关的内容,梳理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学术源流,整理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基础理论,归纳总结出古代常用的任督二脉外治法治疗种类及操作方法,分析古代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应用规律,以期为任督二脉外治法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文献依据。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秦汉时期至清代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学术源流,以展现任督脉外治法理论及应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及特点。采用传统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中医古籍中任督脉的基础理论内容,明晰任督脉外治法在古代得以广泛运用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中任督脉外治法的应用规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展现古代任督脉外治法的具体特点,并以数据方式进行直观陈述。结果:第一方面,通过学术源流梳理,本文整理挖掘了从秦汉至清代以来,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变迁与发展脉络。秦汉时期,针刺、艾灸为任督脉外治法的主要治疗方式,操作相对简单。魏晋隋唐时期,任督脉灸法较为盛行,治疗范围较为广泛。这一时期,任督脉熨法、敷法、贴法、摩法、导引等治疗方式相继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任督脉外治法的内容。宋元时期,医家更为重视任督脉针灸的感传效应,针刺补泻法以单式手法为主。明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针刺复式补泻手法,操作较之宋元时期更为复杂。清代流行任督脉中药外治法,熨法、敷法、贴法、摩法等治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第二方面,通过对散在于中医古籍中关于任督二脉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文整理综合阐述了支撑任督脉外治法不断传承创新的多方面理论基础,是解读任督脉外治法具体应用规律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第三方面,本文通过对精心筛选出的62本古籍文献中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出常用任督脉外治法共11种,分别是针刺、艾灸、熨法、敷法、贴法、摩法、爪法、点法、揉法、刮痧、导引等治疗方式,并对具体操作方法和辅助方药等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第四方面,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古籍文献中任督脉外治法常用药物、主治病证、选穴部位等规律。并重点论述了艾叶、食盐、葱白等任督脉外治法常用药物功效;阴寒内盛证、小便不通、霍乱病等任督二脉常见病证出现的缘由;神阙、关元、百会等常用腧穴主治病证规律。结论:任督二脉外治法源远流长,简便验廉,在古代应用颇广。通过本文归纳总结,明晰了任督二脉外治法学术发展历史,阐述了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古代常用任督脉外治法11种,统计分析了古代文献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具体应用规律。本文的撰写丰富了任督二脉外治法研究的内容,可以为后续文献、临床、教学等工作提供文献支持。
郑文洁[6](2019)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强调“支持对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医药献方具有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特色,开展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整理挖掘运用名老中医的经验,也是贯彻中医药法的举措。笔者通过走访本校图书馆,利用校图书馆检索系统和读秀系统检索,对馆藏献方专着及中医期刊内广东省献方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目的:重整医学家底,填补当代医学史里献方运动广东板块的空缺,完善岭南医学史。同时对医学宝库进行挖掘,为现今临床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献方运动中不少名老中医首次将秘方验方公开,对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的追本溯源也有一定帮助。方法:综合利用文献普查法、数据库检索法、历史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九本广东省中医药献方与八种中医药杂志所载广东省献方进行综合研究,形成以下成果。成果:1.发现了九本献方专着:《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工作展览会资料汇编·常用草药验方集解》《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和八种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献方。2.整理了九本献方专着献方3254首,八种中医期刊中广东省献方7首。3.辑录体例6万余字(61957)。4.绘制献方统计图61幅,统计表70张。5.完成了九本献方专着的分类统计,其中内科分为11大类,包含疾病113种。内科献方总数1510方,所包含传染病514方,消化系统疾病348方,泌尿系统疾病200方,呼吸系统疾病143方,肢体经络病72方,其他内科疾病68方,神经系统疾病64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38方,血液系统疾病24方,循环系统疾病22方,泌尿男性疾病17方。外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34种。外科献方总数453方,所包含外科感染212方,其他外科疾病151方,腹外疝31方,肛门直肠疾病27方,肿瘤21方,泌尿男性疾病9方,骨关节结核2方。妇产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29种。妇产科献方总数317方,月经病96方,产后病77方,妇科杂病76方,妊娠病31方,带下病18方,前阴病10方,乳汁喂养类9方。儿科分为16大类,包含疾病39种。儿科献方总数292方,所包含消化系统疾病88方,传染病62方,神经系统疾病44方,皮肤病26方,发热24方,咽喉口腔病方12方,新生儿病9方,呼吸系统疾病6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4方,泌尿系统疾病4方,其他儿科疾病3方,腹外疝3方,耳疾2方,眼疾2方,鼻病1方。骨伤科分为6大类,包含疾病8种。骨伤科献方总数189方,所包含跌打伤96方,骨折38方,枪弹伤23方,外伤20方,刀伤10方,内伤2方。皮肤科分为8大类,包含疾病21种。皮肤科献方总数134方,所包含细菌性皮肤病40方,真菌性皮肤病36方,皮炎31方,其他皮肤病8方,荨麻疹类皮肤病7方,动物性皮肤病5方,病毒性皮肤病4方,性病3方。五官科分为4大类,包含疾病25种。五官科献方总数359方,所包含咽喉口腔病182方,眼疾95方,鼻病47方,耳疾35方。6.发现献方十则以上23人,共献方526方,占比16.16%。献方最多前十位者为关济民106、何中和34、赵思竞33、邬碧泉32、赵裕才30、邓鹤芝27、李庭芬25、覃振安20、赵芳伯20、陶葆荪18。十人献方达345方,占比10.6%。7.总结出献方人两大特点:(1)不乏着名医家、生草药家以单人献方为主(2)单位献方(不记名,以单位名义献方)其次,联合献方(多人献方或多单位献方联合)最少。8.发现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9.中医献方运动产生的背景与领导人的号召,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不足有关。10.统计发现传染病献方占比15.8%,是所有病种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痢疾、肺结核、麻疹最多。痢疾献方129则,占所有献方的3.96%。结论:献方以传染病方最多,原因有三:首先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分布不均;其次岭南地区向来因独特的气候环境温病疫症横生。献方人以临床名家为多,其中有41位广东省名老中医献方共计355则,关济民献方最多,达106方,涉及24个病种。广东省献方具有疗效好,善用岭南草药等特点。
刘玮艺[7](2019)在《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患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进行临床研究,将这62例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在此期间,共脱落4例病例(试验组脱落1例,因为患儿依从性差不能接受口服汤剂治疗而脱落;对照组脱落3例,其中因为接受其他治疗剔除2例,另1例因个人原因不能按时治疗而脱落),最终实际完成58例。试验组30例患儿给予口服健脾固肾止遗汤,对照组28例患儿给予口服缩泉胶囊,疗程均为14天。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分析。结果:1.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脾肾两虚型小儿神经性尿频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处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在总积分及单项主症积分(尿频、尿急)均有明显的降低,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有疗效。3.两组患儿的膀胱容量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儿的膀胱容量均增加。结论:1、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的疗效优于缩泉胶囊。2、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患儿尿频,尿急的临床症状。3、健脾固肾止遗汤可以增加患儿膀胱容量。
朱凌凌[8](2019)在《《妇人大全良方》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化、妇科与产科兼备的专着。基于系统梳理该书所体现的陈自明妇产科学术思想,分析、归纳、概括为女性“七观”——包括生理观、病理观、诊断观、疾病观、治疗观、药用观、预防观。通过文献溯源,厘清中医妇产科理论源流及学术思想构建、发展、演化的脉络,并对其中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考证、阐发,通过对前后理论变化的比较,还原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过程,并从多个视角剖析、探讨影响妇产科学术思想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动因。在探索中医药学文献研究新视角、新思路的基础上,为中医妇科临床提供文献资料,启发临床辨证思路。方法:本论文以陈自明所着《妇人大全良方》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方法,同时结合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多视域理论及方法开展综合研究。结果:分析、概括《妇人大全良方》女性“七观”,并对《妇人大全良方》在妇产科学术史的地位给予客观评价,探讨并揭示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气候、风俗等因素对女性体质、疾病谱乃至医者思维范式的影响,挖掘其在妇产科理论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结论:《妇人大全良方》博引南宋以前70余部文献,具有相当高的文献研究参考价值。经过陈自明的系统总结,可以一窥南宋以前妇产科学术发展脉络与概貌。在遵古崇古、继承经典的同时,他强调医者需领悟先贤理论精髓而有所阐发、创新。很多理论、方法为陈自明首创。如:开创了妇产科专着的全新写作范式;基于“妇人以血为主”思想的指导,将“四物汤”列为通用方;诊断遵循“辨阴阳,分虚实,观精血,重血气”的总原则;是首位强调“带”对于妇科疾病诊断重要性的医家;是首位记载以灸至阴穴的方法治疗胎位不正的医家。职此之由,该书深受历代医家重视和推崇,后世许多妇产科着作的内容、写作体例、编目次序以及学术思想、常用方药,均以该书为基础和蓝本。该书承前启后,对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医妇产科理论发展不仅源于自身力量,其动因还包括:传统文化的积累,人文环境的滋养,政府对医学本体、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医学传承的重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工艺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推动,乃至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变化与波动。同时,作为社会这一大环境中的个体,社会、文化等因素又决定了作为受众——人,特别是女性的体质、体态、病因、疾病的变化,也决定了医者的思维范式。无论医者还是病者,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健康观等无一不受社会环境影响而打上时代的烙印。
冯慧超[9](2018)在《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9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患儿,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脏腑推拿+中药敷脐,30例)、脏腑推拿组(30例)、中药敷脐组(30例)。(1)治疗组:操作:(1)脏腑推拿:依序泻阑门→泻建里→调气海→调左梁门、右石关→调上脘、中脘、建里→调阑门→泻天枢,指下感觉气通为止(手法参照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脏腑图点穴法》。泻是以中指或食指按住穴位,向左逆时针旋转;调是以中指或食指按住穴位往返旋转)。清大肠200次、退六腑150次、逆运内八卦200次、推四横纹200次、揉二马100次、推下七节骨50次。(2)中药敷脐:取穴:神阙穴。药物:大黄、芒硝、木香、冰片。操作:将上述药物按4:2:3:2的比例调制药膏,取适量置于无菌敷贴,贴于患者神阙穴。疗程:脏腑推拿治疗时间约30分钟/次,1次/日;中药敷脐3小时/次,隔日1次。14天为1疗程。(2)脏腑推拿组:操作、疗程同治疗组脏腑推拿。(3)中药敷脐组:操作、疗程同治疗组中药敷脐。1个疗程后,比较各组的症状积分并进行分析。2个月后随访,对各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1)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脏腑推拿组、中药敷脐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73.33%,愈显率分别为73.33%、36.67%、3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愈显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主、次症总积分比较:治疗组、脏腑推拿组、中药敷脐组经治疗后总积分分别为6.70±4.28、9.73±5.19、10.40±5.35,与各组治疗前总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总积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与中药贴敷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主症量化积分比较:治疗组、脏腑推拿组、中药敷脐组经治疗后主症量化积分分别为4.40±3.30、6.40±4.15、7.07±4.09,治疗组主症量化积分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症量化积分比较:治疗组、脏腑推拿组、中药敷脐组经治疗后次症量化积分分别为2.30±1.62、3.33±2.23、3.33±1.95,治疗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5)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脏腑推拿组、中药敷脐组愈显率为70.00%、30.00%、16.67%,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脏腑推拿或中药敷脐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寿松亭[10](2018)在《宋金元时期儿科学成就与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相关着作进行整理研究,归纳总结了这一时期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儿科特殊诊法、儿科疾病的认识,深入探讨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的成就与特点,以期为当今中医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在继承的基础上,续有发展。在小儿发育方面,这一时期医家提出了五种关于小儿胚胎发育的不同观点。在小儿生理特点方面,宋金元时期的医家认为小儿机体薄弱可细分为小儿脏腑柔弱(尤其是脾胃柔弱)、精神柔弱、阳气柔弱、阴气柔弱等不同方面。关于小儿变蒸学说,宋金元时期的医家逐渐认识到小儿变蒸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小儿的情志、脏腑以及各器官发育、推陈出新的过程;在变蒸周期上,有三十二日一变与四十五日一变两种学说;而关于变蒸脏腑的顺序,则有三种不同的学说。这一时期,有医家还认为在变蒸后,小儿的脏腑功能会逐渐趋向于成年人。此外,钱乙认为变蒸后,小儿情志会发生改变;陈文中认为变蒸是小儿机体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朱丹溪认为变蒸即小儿散胎毒的过程。在病理特点上,当时的医家认为小儿的病因要比成人单一。如张子和认为,小儿的病因只有过饱、过暖两种;陈无择认为,小儿易患疾病较之成人有很大差别,一些疾病只有小儿会患,如客忤、积热、惊痫、解颅、魃病等,成年人则不会罹患此类疾病;杨士瀛认为,小儿疾病多因于热,故用药应注意不可过温。张涣首次提出了有关“胎毒”的相关概念,认为胎毒是一种源于胎中的致病因素。《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作者则指出胎毒与母体有很大关系,往往是由于母体自身带有热邪、所食食物有毒或孕时受惊、孕时过劳而导致胎儿体内带有胎毒。在小儿接生方面,宋金元时期对脐部的处理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庄氏家传》中已记载了用“封脐散”来预防小儿脐风等疾病。在小儿养护方面,当时的医家对小儿着衣过厚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为着衣过厚可致使阳气亡失,而朱丹溪则提出衣着过厚还会导致小儿阴气不长。在辅食喂养方面,一些医家对辅食添加时间也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辅食添加过早会伤及脾胃,添加过晚则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在诊断方面,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发展了小儿脉诊法,对小儿脉诊的脉象种类、诊断意义均有扩充,如钱乙列出了乱、浮两种简单脉,以及弦急、沉缓、促急、沉细四种相兼脉;太湖钓叟则扩充了紧脉、微脉等简单脉以及一些特殊脉象;茅先生将简单脉扩充至七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则将小儿脉诊总结成为体系,例如将浮脉分为浮紧、浮大、浮虚、浮数,分别对应惊风、伤寒、盗汗、风热四种不同的临床意义。此外,这一时期的医家还继承了唐代的指纹诊法与面部诊法,总结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指纹诊断体系与面部诊断体系。仅在指纹诊断上,就有“小儿三关候”、“内八锦纹”、“外八锦纹”等七种不同的诊断体系。在临床方面,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对天花、麻疹的认识有了激烈的学术争鸣,但多数认为麻疹与天花是同一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病因病机上,钱乙认为痘疹与血秽有关,刘完素认为痘疹是真阳有余所致,初虞世认为痘疹是疫气所致;在治疗上,朱肱等医家认为应该分未出疹、正出疹、出疹后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张子和等医家则反对这种分阶段的治疗方式。在惊风一病的认识上,宋金元时期医家亦有突破,如钱乙首次将急惊风与慢惊风进行了根本上的区别,并认识到慢惊风病位在脾;杨士瀛首次总结出“惊风八候”;曾世荣指出,治疗急惊风应重视行气;朱丹溪则指出,治疗急惊风除了行气,还应该注重养血。在疳证的研究上,宋金元时期医家对疳证的分类提出了诸多不同见解,但仍以五脏分属的“五疳”分类为主;在病因病机方面,这一时期的医家们逐渐认清了疳证的病因病机是由于脾胃虚损所致,主要病位在脾;在疳证的治疗上,钱乙指出应注重“补母脏,泻本脏”,杨士瀛认为应该“消积和胃,滋血调气”,曾世荣认为“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在泄泻的认识上,钱乙指出泄泻大多病位在脾;茅先生认为泄泻与饮食、日晒、情志均有关系;刘完素认为各种泄泻大多与火热有关;演山省翁则认为泄泻大多是小儿脏腑虚寒怯弱所致。在小儿水肿的认识上,钱乙指出病因是“肾热传于膀胱”;杨大邺则认为是脾胃与三焦的气机输布失常所致,在治疗上应先调脾胃,再利小肠;曾世荣认为小儿水肿分两大类,一类在脾,一类在肾,在治疗上应根据季节改变而使用相应的方药。总之,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在前代基础上续有发展,众多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相关的临证经验以及儿科学说与理论,无论在中医儿科学临床与理论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自成特点,对后世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婴儿腹胀6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婴儿腹胀62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中医肿瘤理论假说 |
1 癌毒学说 |
2 中医肿瘤微环境假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肿瘤的隐喻研究 |
1 肿瘤隐喻与辨治 |
2 肿瘤的隐喻观念 |
3 不同肿瘤隐喻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肿瘤古代文献研究述评 |
1 肿瘤的断代 |
2 病名的随意通约 |
3 肿瘤的随意指代 |
4 被忽视的肿瘤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古代中医肿瘤史研究 |
第一节 古代肿瘤类疾病的论证形式 |
第二节 瘤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三节 积聚症瘕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四节 痈疽疮疡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金元时期 |
6 明代 |
7 清代 |
8 小结 |
第五节 息肉类疾病 |
1 秦汉时期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7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肿瘤的隐喻类型 |
第一节 积聚隐喻 |
1 人体是盛水容器 |
2 经脉是河流 |
3 积聚隐喻死隐喻的形成 |
第二节 蕈菌隐喻 |
1 明清前的相关蕈菌肿瘤 |
2 肿瘤菌蕈隐喻的复兴 |
3 对息肉或痔认识的改变 |
第三节 翻(反)花隐喻 |
1 风湿成花 |
2 花瘘候 |
第四节 痰的结块隐喻 |
1 痰饮与痰 |
2 痰结块隐喻的构建 |
3 痰结块隐喻的运用 |
第五节 岩石隐喻 |
1 岩与补法 |
2 石与破坚 |
第六节 鬼隐喻 |
1 与鬼相关的肿瘤 |
2 鬼字源流 |
3 尸鬼类疾病 |
4 以“鬼”为始源喻的隐喻特点 |
5 肿瘤与鬼构建过程 |
第七节 管道隐喻 |
1 润滑与堵塞 |
2 炙肉的隐喻 |
第八节 空间隐喻 |
1 背景的借用 |
2 肿瘤的空间转移 |
第三章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一节 隐喻与知识图谱 |
1 隐喻型知识存储的构想 |
第二节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
1 数据处理 |
2 节点的创建 |
3 关系的创建 |
4 图形数据库的运用场景简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中药节点代码 |
2 方剂节点代码 |
3 古代疾病节点代码 |
4 现代疾病节点代码 |
5 隐喻节点代码 |
6 组成关系节点代码 |
7 治疗关系节点代码 |
8 映射关系节点代码 |
9 肿瘤类型关系节点代码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1.1 年龄界定 |
1.2 生理特点 |
1.3 变蒸学说 |
2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胎毒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诊法的认识 |
3.1 望诊 |
3.2 脉诊 |
3.3 小儿指纹诊法 |
4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 宋以前对儿科四大证的认识 |
5.1 麻 |
5.2 痘 |
5.3 惊 |
5.4 疳 |
6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儿”字 |
1.2 儿科 |
1.3 儿科学 |
1.4 儿科史 |
1.5 儿科史观 |
2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2.1 年龄界定 |
2.2 生长发育 |
2.3 生理特点 |
2.4 变蒸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3.1 病理特点 |
3.2 病因特点 |
3.3 胎毒学说 |
4 宋以前对小儿诊断的认识 |
4.1 望诊 |
4.2 闻诊 |
4.3 按诊 |
4.4 脉诊 |
4.5 小儿指纹诊法 |
5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1 用药原则 |
5.2 药物外治法 |
5.3 非药物疗法 |
5.4 病后调护 |
6 宋以前对小儿疾病的认识 |
6.1 小儿疾病的相关文献 |
6.2 儿科四大证 |
6.3 小儿常见疾病 |
6.4 小儿其他疾病 |
7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7.1 胎养 |
7.2 新生儿养护 |
7.3 日常养护 |
8 宋以前儿科相关医家与医着 |
8.1 医家 |
8.2 医着 |
结语 |
1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 |
1.1 实现独立分科 |
1.2 初建学术体系 |
1.3 完备治疗方法 |
2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特点 |
2.1 重视小儿 |
2.2 多为杂病 |
2.3 养护详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临证经验辑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神阙灸的古籍文献整理 |
1 神阙灸概述 |
2 神阙灸的理论源流探析 |
2.1 秦汉时期开始萌芽 |
2.2 晋隋唐时期初步发展 |
2.3 宋金元时期日臻成熟和完善 |
2.4 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
第二部分 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临床经验和验案 |
1 经验总结 |
1.1 扶助阳气 |
1.2 调理脾胃 |
1.3 固本培元 |
1.4 祛邪作用 |
1.5 以热治热 |
2 验案举隅 |
讨论 |
1 古籍文献中神阙灸应用特点 |
2 古籍中神阙灸常用灸材 |
3 神阙灸灸量 |
3.1 古籍文献中对神阙灸量的描述 |
3.2 现代文献中对于灸量的研究 |
4 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经验探讨 |
4.1 不离医理,诊法为先 |
4.2 辩证施治,充分发挥神阙灸的功效 |
4.3 灸宜权变,注意防护 |
5 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阙灸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机制研究 |
2 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任督二脉外治法古代学术源流 |
1 秦汉时期 |
2 魏晋隋唐时期 |
2.1 《针灸甲乙经》任督二脉外治法的记载 |
2.2 《肘后备急方》记载任督二脉外治法的急救应用 |
2.3 《诸病源候论》任脉导引法 |
2.4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任督二脉外治法发展 |
3 宋金元时期源流 |
4 明代源流 |
5 清代源流 |
第二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
1 任督脉循行 |
2 任督二脉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 任脉生理功能 |
2.2 任脉病理特点 |
2.3 督脉生理功能 |
2.4 督脉病理特点 |
3 任督二脉腧穴应用规律 |
3.1 任脉腧穴应用 |
3.1.1 呼吸系统疾病 |
3.1.2 消化系统疾病 |
3.1.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3.1.4 郁证 |
3.1.5 阴寒病症 |
3.2 督脉腧穴应用 |
3.2.1 外感表证 |
3.2.2 情志病症 |
3.2.3 五官疾病 |
3.2.4 神志病症 |
第三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整理研究 |
1 针刺外治法 |
1.1 毫针疗法 |
1.1.1 针刺角度 |
1.1.2 针刺补泻手法 |
1.2 火针疗法 |
1.3 放血疗法 |
1.3.1 三棱针放血法 |
1.3.2 ?针放血法 |
1.4 禁灸刺腧穴 |
1.5 小结 |
2 艾灸疗法 |
2.1 艾久壮数 |
2.2 艾灸顺序 |
2.3 督脉艾灸疗法 |
2.4 任脉艾灸疗法 |
2.4.1 神阙隔盐灸 |
2.4.2 神阙隔蒜灸 |
2.4.3 神阙隔葱灸 |
2.4.4 神阙隔附子饼灸 |
2.4.5 神阙隔药物灸 |
2.5 小结 |
3 熨法 |
3.1 药熨法 |
3.1.1 蒸煮熨法 |
3.1.2 火炙熨法 |
3.1.3 炒熨法 |
3.1.4 熨斗火熨法 |
3.1.5 贴熨法 |
3.1.6 熨脊法 |
3.2 艾熨法 |
3.3 葱熨法 |
3.3.1 炒葱熨法 |
3.3.2 熨斗火葱熨法 |
3.4 盐熨法 |
3.5 蛋熨法 |
3.6 热熨法 |
3.7 牛屎熨法 |
3.8 榆树皮灸熨法 |
3.9 小结 |
4 敷法 |
4.1 药物敷法 |
4.1.1 涂敷法 |
4.1.2 调敷法 |
4.1.3 贴敷法 |
4.1.4 撒布法 |
4.2 非药物敷法 |
4.3 小结 |
5 贴法 |
5.1 膏贴法 |
5.2 饼贴法 |
5.3 缚贴法 |
5.4 小结 |
6 摩法 |
6.1 药物摩法 |
6.1.1 膏摩法 |
6.1.2 丸摩法 |
6.1.3 涂摩法 |
6.2 非药物摩法 |
6.3 小结 |
7 其他外治法 |
7.1 爪法 |
7.2 点法 |
7.3 揉法 |
7.4 刮痧法 |
7.5 导引 |
7.5.1 导引养生 |
7.5.2 导引疗疾 |
7.6 小结 |
第四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应用规律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入库标准 |
2.2 剔除标准 |
2.3 文献管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任督二脉外治法用药规律分析 |
3.2 任督二脉外治法常见病种分析 |
3.3 任督二脉外治法常用腧穴统计 |
3.3.1 神阙穴 |
3.3.2 关元穴 |
3.3.3 百会穴 |
3.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献方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现状 |
1.1.1 岭南地区单方、验方研究 |
1.1.2 献方运动及献方研究 |
1.1.3 民族医学的验方、单方、秘方研究 |
1.1.4 名医经验方收集整理 |
1.1.5 验方、单方、秘方的应用价值与现阶段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献方收集与整理 |
2.1 研究方法 |
2.2 献方收集 |
2.2.1 广东省中医献方专辑 |
2.2.2 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中医献方收集 |
2.3 献方整理 |
2.3.1 献方纳入标准 |
2.3.2 献方排除标准 |
2.3.3 数据校订校勘 |
第三章 献方体例 |
3.1 《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编撰体例 |
3.2 《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编撰体例 |
3.3 《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编撰体例 |
3.4 《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
3.5 《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编撰体例 |
3.6 《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编撰体例 |
3.7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
3.8 《常用草药验方集解》编撰体例 |
3.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编撰体例 |
第四章 献方统计 |
4.1 九种献方专辑统计 |
4.1.1 《上编》统计 |
4.1.2 《下编》统计 |
4.1.3 《广东省献方集》统计 |
4.1.4 《各县市献方集》统计 |
4.1.5 《广州市献方集》统计 |
4.1.6 《兴宁县献方集》统计 |
4.1.7 《高要县献方集》统计 |
4.1.8 《荔湾区献方集》统计 |
4.1.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统计 |
4.2 九种献方分类统计 |
4.2.1 内科 |
4.2.2 外科 |
4.2.3 妇产科 |
4.2.4 儿科 |
4.2.5 骨伤科 |
4.2.6 皮肤科 |
4.2.7 五官科 |
4.3 九本着述献方人统计 |
4.3.1 献方人特点 |
4.3.2 献方人介绍(献方数最多前十位) |
关济民 |
何中和 |
赵思兢 |
邬碧泉 |
赵裕才 |
邓鹤芝 |
李庭芬 |
赵芳伯 |
覃振安 |
陶葆荪 |
第五章 中医献方专题讨论 |
5.1 献方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
5.1.1 献方运动的产生 |
5.1.2 广东省献方运动启动与发展 |
5.1.3 广东省献方在全国献方运动中的地位 |
5.1.4 为什么要献方 |
5.1.5 存在问题 |
5.2 传染病献方数量居首 |
5.3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 |
5.3.1 名医所献,疗效当佳 |
5.3.2 经验传承,实属宝贵 |
5.3.3 用方心得,佐证佳效 |
5.3.4 疫病献方,应时之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祖国医学对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理论研究 |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现代医家对小儿神经性尿频治则治法的认识 |
2.西医学对神经性尿频的认识及研究 |
2.1 病因 |
2.2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辨证标准(脾肾两虚型) |
3.病例选择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4.治疗方法 |
5.观察项目及观察指标 |
5.1 症状及体征量化积分标准 |
5.2 观察指标 |
6.临床疗效标准 |
7.安全性评价指标 |
8.统计方法 |
9.临床资料 |
9.1 病例来源 |
9.2 两组临床资料分布情况如下 |
9.3 治疗前两组患儿病情程度比较 |
9.4 治疗前两组膀胱容量比较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主症(尿频、尿急)、次症积分比较 |
3.治疗前后两组单项主症积分变化 |
4.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变化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的病因病机 |
2.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疗效观察的立题依据 |
3.方药组成及相应的饮片量 |
4.方药中各位中药的作用及药理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8)《妇人大全良方》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陈自明与《妇人大全良方》概述 |
1.1 陈自明简介 |
1.2 《妇人大全良方》版本流传概述 |
2 《妇人大全良方》生理观 |
2.1 “妇人以血为主”论溯源 |
2.2 “妇人以血为主”论解析 |
2.2.1 结构反映生理观——编目次序循女性生理阶段 |
2.2.2 论治紧扣生理观——以血为主,调经为要 |
3 《妇人大全良方》病理观 |
3.1 妇产科疾病病理观溯源 |
3.2 《妇人大全良方》病理观解析 |
4 《妇人大全良方》诊断观 |
4.1 望闻问切,脉症合参 |
4.2 诊断疾病,以带为据 |
4.3 诊妇人有妊歌,载川芎验胎法 |
5 《妇人大全良方》疾病观 |
5.1 带下病 |
5.1.1 《妇人大全良方》之前“带下”之意 |
5.1.2 《妇人大全良方》对“带下”的认识 |
5.1.3 《妇人大全良方》之后“带下”之意 |
5.2 转胞病 |
5.2.1 《妇人大全良方》之前“转胞”之意 |
5.2.2 《妇人大全良方》对“转胞”的认识 |
5.2.3 《妇人大全良方》之后“转胞”之意 |
6 《妇人大全良方》治疗观 |
6.1 妇产通用四物汤方 |
6.2 临产内服汤药催生 |
6.3 难产外治手法转胎 |
6.4 产后施治辨别体质 |
7 《妇人大全良方》药用观 |
7.1 用药廉而效验,立方简而功专 |
7.2 妊娠病遵有故无殒原则 |
7.3 产后热与瘀不斥用寒凉 |
7.4 外来药物的应用本土化 |
7.4.1 外来药物广泛用于临床 |
7.4.2 外来药物可药可食可用 |
7.4.3 外来药物炮制方法多样 |
7.4.4 方剂名称带有异域色彩 |
7.5 喜用香药行气活血止痛 |
7.5.1 香药使用历史悠久 |
7.5.2 香药使用亦有依据 |
7.5.3 香药少量研粉生用 |
7.5.4 香药应用范围扩展 |
7.6 中药服用方法灵活多样 |
8 《妇人大全良方》预防观 |
8.1 重视受孕宜忌,倡导优生优育 |
8.2 总结坐月宜忌,强调分辨产程 |
8.3 产后将护四要,体现预防思想 |
9 讨论 |
9.1 《妇人大全良方》的历史地位 |
9.1.1 遵经崇古博采众方 |
9.1.2 夯实基础促进传承 |
9.2 影响妇产科理论发展的社会因素 |
9.2.1 传统文化的濡润是医学传承的基础 |
9.2.2 官方机构的重视是医学发展的保障 |
9.2.3 社会风尚的流行对时人体质的熏染 |
9.2.4 地域气候的变化对外感病因的波及 |
9.2.5 女性地位的维持对内伤病因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妇科文献研究概要》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9)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基础数据分析 |
(二)病例分组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
(二)治疗结果的比较 |
讨论 |
一、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 |
(一)中医对小儿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西医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理认识 |
二、小儿便秘的治疗现状 |
(一)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现状 |
(二)现代医学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现状 |
三、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疗效分析 |
(一)脏腑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疗效分析 |
(二)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疗效分析 |
(三)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便秘(燥热型)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宋金元时期儿科学成就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关于宋金元时期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
1.1 年龄分期 |
1.2 变蒸学说 |
1.3 生理特点 |
2. 关于宋金元时期小儿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的特点 |
2.2 胎毒学说 |
3. 关于宋金元时期小儿诊断学的认识 |
3.1 脉诊 |
3.2 望诊 |
4. 关于宋金元时期小儿常见疾病的认识 |
4.1 痘疹 |
4.1.1 痘与疹的区别 |
4.1.2 痘疹的病因病机 |
4.1.3 痘疹的防治 |
4.2 惊风 |
4.2.1 急慢惊风的辨析 |
4.2.2 惊风的病因病机 |
4.2.3 惊风的防治 |
4.3 疳证 |
4.3.1 疳证的分类 |
4.3.2 疳证的临床治疗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关于小儿 |
1.1.2 关于中医儿科学 |
1.2 研究宋金元时期儿科学的目的与意义 |
1.2.1 宋金元时期儿科学发展概况 |
1.2.2 研究范围 |
1.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背景 |
2.1 宋以前儿科发展情况概况 |
2.2 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发展背景 |
3. 宋金元时期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
3.1 对小儿发育的认识 |
3.2 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
3.3 变蒸学说 |
3.3.1 变蒸的机理 |
3.3.2 变蒸的过程 |
3.3.3 变蒸的结果 |
4. 宋金元时期对小儿病因病机的认识 |
4.1 对小儿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 胎毒学说 |
4.2.1 胎毒的概念 |
4.2.2 宋金元时期对胎毒的认识 |
5. 宋金元时期对小儿特殊诊法的认识 |
5.1 望诊 |
5.1.1 望指纹 |
5.1.2 目诊与面诊 |
5.2 脉诊 |
小结 |
6. 宋金元时期对小儿初生养护的认识 |
6.1 养胎 |
6.2 接生 |
6.3 断脐 |
6.4 着衣 |
6.5 喂养 |
小结 |
7. 宋金元时期小儿疾病的治疗 |
7.1 治疗原则 |
7.2 治疗方法 |
小结 |
8. 宋金元时期对小儿疾病的认识 |
8.1 麻痘 |
8.1.1 麻痘的分类 |
8.1.2 麻痘的病因病机 |
8.1.3 麻痘的治疗 |
小结 |
8.2 惊风 |
8.2.1 急惊风 |
8.2.2 慢惊风 |
小结 |
8.3 疳证 |
8.3.1 疳证的分类 |
8.3.2 疳证的病因病机 |
8.3.3 疳证的治疗 |
小结 |
8.4 小儿泄泻 |
8.4.1 宋初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
8.4.2 从寒热消长论治小儿泄泻 |
8.4.3 小儿惊泻的提出 |
8.4.4 小儿暑泻的提出 |
8.4.5 从火热论治小儿泄泻 |
8.4.6 对小儿虚泻的认识 |
8.4.7 对小儿九泻的认识 |
小结 |
8.5 鹅口疮 |
小结 |
8.6 水肿 |
小结 |
8.7 佝偻病 |
小结 |
9. 重要医籍及医家介绍 |
9.1 重要儿科相关文献 |
9.2 重要医家 |
9.2.1 重要儿科医家的学术贡献 |
9.2.2 其他医家的儿科学术贡献 |
结论 |
1 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
2 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葱白脐部外敷治疗婴儿腹胀6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3]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D]. 蒿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赵晓峰教授运用神阙灸的临证经验辑要[D]. 张佳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D]. 陆倩影.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D]. 郑文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健脾固肾止遗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玮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妇人大全良方》学术思想研究[D]. 朱凌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脏腑推拿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燥热型)的临床研究[D]. 冯慧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宋金元时期儿科学成就与特点研究[D]. 寿松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