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生态学会推动连山创建生态县(论文文献综述)
覃芮妍[1](2020)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梗阻研究》文中指出美丽乡村工作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美丽乡村便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措施。乡村“美不美”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措施层面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促进,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为实现农村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奠定重要基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自2014年起,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却频频受阻,各村组在落实政策时,政策执行难统筹、落实措施差异大、执行成效区别大、效果难界定。为此,本论文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村组为对象,分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落实情况,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围绕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目标受众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深入分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梗阻,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首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该县较有代表性的村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分析发现影响该县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梗阻。最后,针对梗阻问题,根据史密斯理论的四个维度提出具体的措施,优化各村组美丽乡村政策落实,更好地提升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水平。
吴淼[2](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林文昌[3](2018)在《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林业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以美国为首的城市林业代表世界林业的前进发展方向,而后“近自然林业”思想的快速发展,国外在人少地多的优势下,加上强大的经济后盾,近四五十年城市林业的发展、科研、教学得到巨大的进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激增、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岛效应等,在如此背景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变得尤为重要,“城市林业”也越来越受重视。“国家森林城市”的开展,对传播城市森林理念、提升城市林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本文以肇庆市城市林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林业相关理论知识、肇庆市林业基本情况多方位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肇庆市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园绿地、城区乔木种植、城区街道绿化状况、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森林健康建设的基本思路、森林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市域生态廊道、区域绿道、市域水岸绿化、市域村屯农田林网建设情况、森林公园建设情况和森林康养等14项数据分析研究出肇庆市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情况、肇庆市城市森林健康情况、肇庆市城市特色景观生态林带建设情况和肇庆市森林公园和森林康养情况。依照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城市林业三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原则,建立肇庆市城市林业效益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和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肇庆市城市林业总效益为1022.94亿元,2016年肇庆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肇庆市城市林业彰显出它独有的特色。通过与专家咨询面谈,深层次的交流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主要障碍,特别是森林资源、城市发展、体制制度、经营管理等方面制约,统计分析专家的观点和意见,结合肇庆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对策,促进肇庆市城市林业健康发展。
陈饶[4](2016)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资源的逐渐趋紧,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的退化,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加深,国家也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下简称连山县)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连山县地处广东西北部,主要为壮族和瑶族的两个族群的聚居县。连山县地处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其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是全国着名的造林绿化百佳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其独特的魅力被大众誉为广东九寨沟。连山整体经济仍属欠发达,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进程慢,不适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本人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立足县情实际,对连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社会福利保障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并指出连山县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其包括生态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生态文化教育程度低、生态民生保障驱动力不足这四方面进行探究。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资源、重视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生态民生保障、推进生态法制建设来解决连山县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生态文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客观要求中,提出连山壮大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相辅相成,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究经验相结合,进一步探索连山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需改进之处,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参考。
杨薇[5](2016)在《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粤北山区存在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经营粗放、区域发展不平衡、水土流失和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混乱,闲置、低效和未利用地分散,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以山地为主,经济发展落后,生态、旅游、林业等资源优势突出的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和整治模式,明确农村居民点整治方向,以期为“十三五”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首先,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计算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理论潜力,然后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村居民点用地因素和生态因素四方面选取能反映粤北山区特色的评价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后得到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并划分整治潜力分区。在潜力分区的基础上,建立了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10.0平台,利用GIS空间分析、处理和统计等功能,确定各整治潜力分区的适宜性等级。最后,基于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和整治适宜性,确定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并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加以实证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连山县农村居民点存在用地分散、粗放,混乱、土地利用效益低、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等系列问题,农村居民点整治迫切程度高。经测算,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为280.78 hm2,现实潜力为119.10 hm2,占理论潜力的42.42%,划分为高、中、低3个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区,依次为79.58 hm2、25.96 hm2和13.56 hm2,三区理论潜力平均释放水平约40%,且中、高整治潜力区占整治潜力总规模的88.62%,说明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大。(2)根据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结果,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中、高整治适宜性分布区占农村居民点总规模的60.25%,说明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好,整治可行性高。(3)整治潜力确定了整治规模,整治适宜性决定了整治潜力释放的可行性。基于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与整治适宜性评价以及二者的叠加结果,将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划分成城镇转化型、迁弃型、调整改造型和生态建设型四种整治模式。(4)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善:本文采用人均用地标准法及国家和广东省相关政策规定测算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存在单一测算方法的缺陷;另外由于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大有些指标被舍弃,评价指标选取不够科学全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李志光[6](2014)在《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广东香格里拉”》文中研究说明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谷地,属国家南岭生态区,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拥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该县是新丰江上游重要集雨区,肩负东莞、惠州、深圳、香港及广州部分地区共4000多万人用水的重担,是粤北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早在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受邀到连平调研时便感叹:连平是一个好地方,生态环境好,应该把它作为珠三角后方的一个花园,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示范区。2012年
王萌[7](2013)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旅游活动。要进一步加快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这也是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道路。本文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分析。连山县位于粤湘桂这三个省份的交界处。在旅游业发展及参与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连山县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和维持生态环境优势,构建粤北山区三省边界的天然生态屏障。连山县与周边粤北地区各市县在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粤湘桂交界处的各旅游景区有相似的民族特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连山县与各旅游景区之间跨区域合作的开展还不够。为此,本文以生态伦理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为依据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分析连山县民族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阐述连山县参与粤湘桂交界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强调提高自身旅游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强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与周边邻近省市县的区域旅游合作,提出粤湘桂交界处“绿三角”旅游区的建设构想,以提升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旅游业的知名度和整体实力。本文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加以介绍。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研究动态、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动态等。第三部分阐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生态伦理学、核心——边缘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以上理论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第四部分运用SWOT全面分析连山县旅游发展状况及战略。第五部分阐述连山县参与粤湘桂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可行性。第六部分提出粤湘桂结合部区域旅游合作及建设区域旅游“绿三角”的对策及建议。
靳丽莹[8](2012)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立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省份,在保护区建设速度、规模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尽管如此,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实践中重数量轻质量、管理滞后于建设、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深刻影响了保护区职能的发挥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对制约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进行科学诊断,积极探讨增进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途径和方式,是新时期广东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事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引入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实践,采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设计了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适性的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共14类36项100个指标,并对指标评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阐释,使其兼具客观性、定量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所设指标体系对广东全省213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了逐项评分,结果显示:广东省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20%达到优秀,80%达到良好;5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中32%达到优秀,60%达到良好;155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中34%达到优秀,49%达到良好。评估结果反映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管理制度、资源保护工作、社区协调性等方面取得显着成就,而在经费保障、科研平台建设、执法职能等方面则有待改善。针对评估结果,为促进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自然、经济、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十项影响保护区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其权重,认为其中作用最显着的三大因素分别是权属、资金和开发利用问题,其权重分别达到0.1458、0.3501和0.2003。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这三个关键因素的表现形式、形成机理及作用于保护区管理的现实路径,为消除发展障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基于分析结论,本文针对建设管理实践提出改进策略,包括开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长期监测体系、优化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制度、拓宽保障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融资机制以及完善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经营策略等。
余金照[9](2011)在《连平县生态建设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连平县地处粤东北九连山区、东江上游,全县总人口38万多,国土面积2365平方公里,是"八山、半水、一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系新丰江的主要发源地、粤北重要生态屏障、广东省生态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连平县自2000年开始正式启动生态建设工作,
广东省生态学会秘书处[10](2011)在《广东省生态学会三十年大事记》文中提出(1981年6月28日~2011年6月28日)1、1981年6月28日,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军区一所(今为华泰宾馆)召开。经选举,广东省科协主席蒲蛰龙院士为第一届理事长;刘田夫省长为名誉理事长。王伯荪为秘书长。2、1981年11月21日,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接见赴海南岛生态考察团主要成员。至12
二、广东省生态学会推动连山创建生态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生态学会推动连山创建生态县(论文提纲范文)
(1)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梗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美丽乡村政策研究现状 |
1.2.2 政策执行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 |
2.1.2 自然村 |
2.1.3 美丽乡村 |
2.1.4 美丽乡村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适用性 |
2.2.3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下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分析 |
第三章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
3.1 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中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 |
3.1.1 美丽乡村政策主要内容 |
3.1.2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主体、目标受众和政策执行环境 |
3.2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代表村组的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情况 |
3.2.1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现状 |
3.2.2 论文研究选点说明 |
3.2.3 代表村组的政策执行情况 |
第四章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梗阻 |
4.1 美丽乡村政策在理想化政策方面的执行梗阻 |
4.1.1 政策目标的指导性不足 |
4.1.2 政策措施可执行性不足 |
4.2 美丽乡村政策在执行机构方面的执行梗阻 |
4.2.1 执行机构对政策执行的投入性差异 |
4.2.2 政策执行机构人员方面问题 |
4.2.3 政策执行主体“部门”间的协作问题 |
4.2.4 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立场的一致性程度不同 |
4.3 美丽乡村政策在目标受众方面的执行梗阻 |
4.3.1 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识偏差 |
4.3.2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成效与目标受众的收益落差 |
4.3.3 目标受众的自主意识不强 |
4.4 美丽乡村政策在政策环境方面的执行梗阻 |
4.4.1 自然环境对美丽乡村政策有效执行的制约 |
4.4.2 经济状况对美丽乡村政策有效执行的制约 |
4.4.3 文化思想对美丽乡村政策有效执行的制约 |
第五章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的优化路径 |
5.1 完善美丽乡村政策体系 |
5.1.1 因地制宜,完善总体规划 |
5.1.2 构建美丽乡村政策实施方案的方案优化机制 |
5.2 优化政策执行主体 |
5.2.1 提高村一级执行人员素质 |
5.2.2 实行利益整合 |
5.2.3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
5.3 提升目标受众的参与度 |
5.3.1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
5.3.2 优化公众参与机制 |
5.4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
5.4.1 加快地方产业发展,加强经济基础 |
5.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自然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调查问卷 |
附录 B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访谈提纲 |
致谢 |
(2)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3)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 |
1.1 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
1.2 国内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
1.3 广东省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
2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肇庆市概况 |
2.1.1 肇庆市地理状况 |
2.1.2 肇庆市社会经济状况 |
2.1.3 肇庆市城市发展状况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方法 |
2.4 主要研究内容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3 肇庆市城市森林网络建设 |
3.1 城区绿化覆盖 |
3.2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 |
3.3 城区乔木种植 |
3.4 城区街道绿化况 |
3.5 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4 肇庆市城市森林健康管理 |
4.1 森林健康建设的基本思路 |
4.2 森林结构特征 |
4.3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
5 肇庆市城市特色景观生态林带建设 |
5.1 市域生态廊道 |
5.2 区域绿道 |
5.3 市域水岸绿化 |
5.4 市域村屯农田林网 |
6 肇庆市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康养 |
6.1 肇庆市森林、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
6.2 肇庆市的森林康养 |
7 肇庆市城市林业效益评价 |
7.1 城市林业效益评价方法 |
7.2 城市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3 城市林业效益评价 |
7.3.1 经济效益 |
7.3.2 社会效益 |
7.3.3 生态效益 |
7.3.4 肇庆市城市林业总效益 |
8 主要结论和发展对策 |
8.1 主要结论 |
8.2 肇庆市城市林业发展障碍 |
8.2.1 森林资源制约 |
8.2.2 城市发展制约 |
8.2.3 体制制度制约 |
8.2.4 经验管理制约 |
8.3 肇庆市城市林业发展对策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4)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论文布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动态 |
二、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动态 |
第六节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支撑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第二章 连山县概况 |
第一节 连山县自然概况 |
第二节 连山县社会概况 |
一、社会经济概况 |
二、基础设施概况 |
三、文化教育概况 |
四、救助体系概况 |
五、法制建设概况 |
第三章 连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第一节 连山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生态环境建设护林为主 |
二、三大产业促生态经济发展 |
三、多样化信息普及生态意识 |
四、保民生助生态 |
第二节 连山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林业弊端造成生态资源利用不佳 |
二、生态经济现代化能力不足 |
三、生态文化教育基础薄弱 |
四、生态民生经济驱动力不足 |
第四章 连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
一、改善生态居住环境 |
二、完善林种结构 |
三、扩大生态公益林建设 |
四、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
第二节 重视发展生态经济 |
一、着力发展生态工业 |
二、着力发展生态农业 |
三、着力发展民族生态旅游 |
第三节 强化生态民生保障 |
一、加强生态环保基础建设 |
二、加强社会生态保障体系的建设 |
第四节 推进生态法制建设 |
一、完善相关生态法律法规 |
二、建立健全的生态监管体制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3.1 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1.3.2 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 |
1.3.3 基于整治潜力和整治适宜性评价的整治模式选择 |
1.3.4 以连山县为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实证分析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居民点 |
2.1.2 农村居民点整治 |
2.1.3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 |
2.1.4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 |
2.1.5 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与现实潜力 |
2.1.6 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 |
2.1.7 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在农居点整治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
2.2.2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及其在农居点整治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
2.2.3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及其在农居点整治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
3 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3.1 粤北山区概况 |
3.2 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评价方法 |
3.3 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评价方法 |
3.3.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3.3.2 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4 评价结果分级 |
3.4 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 |
3.4.1 整治适宜性评价单元的确定 |
3.4.2 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3 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空间量化方法和评价结果分级 |
3.5 基于整治潜力和适宜性评价的整治模式选择 |
4 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研究区概况 |
4.2.1 地理位置 |
4.2.2 自然概况 |
4.2.3 社会经济条件 |
4.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3.1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4.3.2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
4.4 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 |
4.4.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4.4.2 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测算 |
4.4.3 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测算 |
4.4.4 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 |
4.4.5 基于整治潜力和适宜性评价的连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广东香格里拉”(论文提纲范文)
狠抓生态建设, 打造优良环境基础 |
创新思路, 大力挖掘旅游发展潜力 |
把握机遇:谋划后发崛起 |
圣迹苍岩景区 |
上坪桃园景区 |
新河漂流景区 |
(7)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和论文布局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边缘理论 |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旅游资源 |
第二节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旅游业 SWOT 分析 |
第四章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参与粤湘桂区域旅游合作 |
第一节 连山县参与粤湘桂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连山县参与粤湘桂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建设粤湘桂结合部区域旅游“绿三角”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加强粤湘桂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三节 区域自然灾害联防联控 |
结论与展望 |
尾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进程 |
1.2.3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准备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实地调查 |
1.4.3 数据收集 |
1.4.4 方法准备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有效管理理论 |
2.1.1 有效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
2.1.2 有效管理理论的内容 |
2.1.3 基于有效管理理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 |
2.2 产权理论 |
2.2.1 产权的提出 |
2.2.2 产权的内涵 |
2.2.3 产权的分类 |
2.2.4 基于产权理论的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分析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2.3.1 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 |
2.3.2 公共财政理论的分类 |
2.3.3 公共财政的内涵 |
2.3.4 公共财政的特征与职能 |
2.3.5 基于公共财政理论的自然保护区资金引入分析 |
2.4 博弈论 |
2.4.1 博弈论的提出及发展 |
2.4.2 博弈的基本要素 |
2.4.3 博弈的类型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2.5.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
2.5.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 |
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背景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经济背景 |
3.1.3 广东省对自然保护事业的社会需求 |
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历史进程 |
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
3.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 |
3.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 |
3.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 发展形势甄别与应对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
4.1 有效管理评估的目标和内涵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和思路 |
4.2.1 指标体系及建立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3 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
4.3.1 预选指标集的建立 |
4.3.2 指标的筛选 |
4.3.3 指标的确立和归并 |
4.4 指标测度及方法选择 |
4.4.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 |
4.4.2 本研究测度方法的选取 |
4.5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与分析 |
5.1 评估方案的实施 |
5.2 评估结果回收与处理 |
5.3 评估结果分析 |
5.3.1 分项统计和分析 |
5.3.2 综合分析 |
5.4 评估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5.4.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中的土地权属因素分析 |
6.1 权属问题作用于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路径与机理 |
6.1.1 有关概念的界定 |
6.1.2 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缘起和演进 |
6.1.3 权属问题对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影响 |
6.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表征 |
6.2.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地权构成及其来源 |
6.2.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表现形式 |
6.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6.3.1 SCP分析范式的引入及模型构建 |
6.3.2 基于SCP模型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分析 |
6.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问题的破解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7.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研究 |
7.1 资金投入支持保护区有效管理的一般原理 |
7.1.1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经济学属性分析 |
7.1.2 经济属性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资金供给 |
7.1.3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资金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
7.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及投资效率 |
7.2.1 资金投入机制 |
7.2.2 基于绩效评价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投资效率分析 |
7.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需求分析 |
7.3.1 保护区建设的资金需求 |
7.3.2 保护区管理的资金需求 |
7.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供求失衡的成因 |
7.4.1 投资带动力不足 |
7.4.2 投资引诱力不足 |
7.4.3 投资机制创新不足 |
7.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资金支持体系构建 |
7.6 本章小结 |
8. 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
8.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8.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
8.2.1 生态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 |
8.2.2 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 |
8.2.3 生态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 |
8.2.4 生态旅游开发的配套优势 |
8.3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8.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8.3.2 本文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
8.4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博弈分析 |
8.4.1 当地政府——保护区的动态博弈 |
8.4.2 保护区——开发商的动态博弈 |
8.4.3 开发商——社区居民的动态博弈 |
8.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
8.5.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最优路径 |
8.5.2 其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
8.6 本章小结 |
9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策略研究 |
9.1 开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长期监测体系 |
9.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 |
9.2.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制度优化选择 |
9.2.2 社区共管的产权制度优化 |
9.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融资机制 |
9.3.1 资金的投入机制 |
9.3.2 资金使用机制 |
9.3.3 资金管理机制 |
9.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经营策略 |
9.4.1 发展目标定位 |
9.4.2 经营项目创新 |
9.4.3 生态旅游经济模式实施的步骤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历 |
获奖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1 参与有效管理评估的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名录 |
附录2 开展生态旅游的利益主体调查表 |
四、广东省生态学会推动连山创建生态县(论文参考文献)
- [1]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梗阻研究[D]. 覃芮妍. 兰州大学, 2020(01)
- [2]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D]. 林文昌.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陈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2)
- [5]粤北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例[D]. 杨薇.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6]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广东香格里拉”[J]. 李志光. 源流, 2014(11)
- [7]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探析[D]. 王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08)
- [8]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D]. 靳丽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9]连平县生态建设与发展[J]. 余金照. 生态科学, 2011(S1)
- [10]广东省生态学会三十年大事记[J]. 广东省生态学会秘书处. 生态科学, 2011(S1)
标签:自然保护区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