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医药学类教材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杨兴亮[1](2020)在《民国时期中药书籍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自公元1912年开始到公元1949年为止,共计38年。在这短暂的38年中,中国的各个方面呈现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情形,这种不同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也包括传统医药学领域。清末至民国正处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过程中,民国时期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是其处在中国近现代交替之间,历史意义十分重大。鸦片战争以后,闭关锁国政策被迫放弃,海禁大开。中国进入近代时期,西方医药学从此以后以一种更具侵略性的面貌大量传入中国,深刻改变了传统医药学发展的体系,动摇了维系几千年的传统医药发展根基。于是在中医药学体系之外逐步形成了西方医药学体系,并最终取代中医学的主流地位。另外在提倡科学旗帜之下,本土学术界将“科学”视为衡量医药学的唯一尺度,逐步批判“不科学”的中医药,在民国时期更是爆发了“废除中医案”等一系列事件,直接导致中医药学从官方转向民间,中医药学在“科学”声讨中逐渐失掉话语权。西医西药的入侵还表现医药学教育领域。引进的西方医药学教育模式为开展中医药学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借鉴样本,中医药学教育逐步按照西医药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造,传统“师带徒”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被替代。民国时期被视为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转换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药学领域受西学东渐影响,在借鉴西方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大量中药科学化着作。这些着作背后所代表的是人们对中药这一对象研究思路的转变。另外本时期还有按照传统本草学发展轨范继续发展的传统本草学着作,这些坚守传统的书籍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本草学意义也十分重大。虽民国中医教育尤其是中药教育还是相对落后和不足,但这至少为以后发展中医药教育积累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配合教育发展编纂了各种各样、各具特点的中药学课本教材,这些课本教材构成了本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总之,民国时期的中药学着作具有鲜明的特色。相对于民国时期中医药发展历程在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目前的民国本草研究总体而言是十分薄弱的。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公开出版的中药书籍为研究对象,首先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近代中医书刊联合目录》《民国时期总书目》(自然科学·医药卫生)等目录书籍和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等图书馆馆藏目录中着录的民国时期书籍为线索,实地走访调研获得准确的书籍书名、成书出版年份、作者、版本、所属归类等信息,通过阅读原书获取丰富信息,包含作者的经历、学术倾向和思想等。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分类汇总整理,提出民国时期出版的中药书籍的分类体系。以体系发展为主线,对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并广泛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力图阐释民国时期中药出版书籍发展过程,探讨内部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特点与影响,挖掘蕴含的丰富学术思想,为当今和未来中医药学发展提供指导借鉴。
余柏青[2](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认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许天虎[3](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唐业丰[4](2019)在《2012年以来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考作为我国教育考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业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新课改以来,安徽省历史中考可以2012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2004—2011年及2012年以来。自2012年始,安徽省历史中考试卷实行全省统一命题,且近几年来,考纲对安徽地方史的删除,部编教材的使用,核心素养的落地等均对历史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考试与教学关系密切,因此,对2012年以来的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进行研究,运用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历史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反思。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新课改以来安徽历史中考的演变以及2012年以来的概况。分别介绍了2004—2011年以及2012年以来的历史中考的演变,着重从命题依据、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几个方面阐述了2012年以来的概况。第二部分主要从题型、内容与试题特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以试题案例形式分析了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体现的基础性、开放性、时代性与地方特色四大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同样以试题案例形式分析了试题所突出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探究性思维与史料分析能力三大亮点,以及2017年开始删除地方史的考查、问题与材料二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两点不足之处。第四部分主要是从近7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的分析中提出关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四点反思性建议,即:历史教学应及时关注时事政治、提高对地方史的认识、注重史料阅读与分析训练以及要增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总之,通过对近7年以来的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命题规律,历史教师应科学把握命题趋势,加强引导学生对重点考查主题的针对性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科学备考。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历史学科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方面的优势作用,为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助力,培养新时期应对新挑战的具有竞争力的公民。
刘哲[5](2017)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判别中医理论研究的根本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思想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否起到直接作用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各阶段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和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探讨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第五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思想文化背景,从框架理论角度系统梳理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演变特点,探讨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思想文化视域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考察了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第二部分为导论,对"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思想文化"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规定了本研究重点关注受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的医学理论发展特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黄帝内经》为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的代表,以《内经》的核心观念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内涵及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上述内容在先秦诸子着作中进行溯源。认为《内经》的精气学说源于古代哲学(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对事物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五行学说源于以《尚书》为代表的对事物属性及关系的思考,象数思维模式源于以《周易》为代表的象数推理方法。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是诸子之学与作为方技类的中医学根源于共同的自然道德的哲学背景,阴阳五行思想归本于自然道德的哲学,是天地人之间整体相应关系的规律性总结,圣人合道顺德为自然道德的哲学的见证者和核心传承者,也是医学核心理论的构建者。第四部分,总结了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剂和本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进行专题讨论。认为晋唐时期名学、玄学相继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形成促成了这一时期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晋唐时期行医的主体门阀士人、道士、僧人等受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濡染,对医学理论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经典理论、提倡运气学说、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为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宋明医学本经典、用运气、重求理受理学学风的影响,命门学说、节欲养生受理学理论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宋明理学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宋明时理学盛行创造了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文化氛围,自北宋时开启了儒医传统,医者通儒学是将理学思想融于医学理论的必须条件。第六部分,总结早中期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医学经典理论研究为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医学尊经崇古的学风及考据的治学方法受清代学术思潮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认为朴学盛行的思想文化氛围,儒医及清儒做医学理论研究是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七部分,总结了清末至今思想文化背景,以统编中医教材为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共识性代表,梳理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包括了白话文表达,学科分化发展、重构了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就重构的理论体系而言,从古医籍至新的学科范式,以"中基"教材为例,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演变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中基"的理论范式;区分哲理与医理、二者各自发展;相关概念、范畴被强化和弱化;建立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精、阴、阳的框架。文言文变白话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技术影响有直接关系,重构的理论体系发展演变与西方的概念思维、西医学影响有关,中医理论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影响。认为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医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被边缘化,中医学为求生存需参照西方科学标准来发展;教材编写专家及学生皆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教育,西方的概念思维模式成为主导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在概念思维指导下进行的。第八部分,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了三个"高峰"期——先秦两汉、宋明、清末至今,和两个"承平"期——晋唐和清代。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因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构建,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其后的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影响理论发展重心,丰富理论具体范畴,影响理论核心框架构建,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治学方法五个方面。医家在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本文的创新点:从纵向上梳理历史各阶段的思想文化、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横向联系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为实现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完善其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思想的借鉴。不足之处:因研究覆盖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思想文化面较广、囊括的中医理论浩繁纷杂,因此提取出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医理论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孙海舒[6](2016)在《《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意义针灸知识来自于医疗实践,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过多人、长期的积累,凝炼之后,在一定的地区为人们普遍接受,则形成了针灸理论。现存的《内经》、《难经》是针灸学的经典理论来源。无论是公共科目或者针灸专科书目,历代作为国家颁定的教材有《脉经》、《素问》、《甲乙》、《难经》、《黄帝针经》、《脉诀》、《铜人针灸经》、《圣济总录》等。此后,经过漫长的筛选与构建,逐渐形成了现存的《黄帝内经》、《难经》为来源的古典针灸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作者的构建,针灸理论也有着相应的发展轨迹,“知识是现实的镜面反映”。针灸知识的演化路途,是现实的反映。针灸知识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还是建立在社会构建现实的基础之上。考察针灸知识及其在历代针灸教材体系中的异同,发现理论的构建基于以下几点:解决现实疾病问题;受到背景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作者的构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针灸理论经过多次构建,逐渐发展到1949年以后,以《针灸学》为代表的针灸理论体系,纳入了一部分来自古代医籍的内容,也有结合现代技术、受到背景因素影响的“新”知识纳入。1949年以后,以“针灸学”命名的针灸专书到2012年的第九版《针灸学》,其知识体系经历了探索、初创、改革、完善、发展、成熟的阶段。虽然《针灸学》教材作为针灸知识的特殊载体,承担着扩散针灸知识、塑造(学生)针灸理论的重要功能,然而遗憾的是,长时期以来。对于这些规规矩矩、对医生乃至人类健康都具有非凡意义的教材,学术界尤其是学院派的学术界,并没有将教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至少没有从理论角度审视教材知识体系对整体针灸理论的贡献与影响。最重要的文本,却缺乏最恰当的关注。因此,对于《针灸学》研究的意义在于:(1)深入研究针灸理论的需要。(2)探索《针灸学》教材研究的现实意义。(3)是理解针灸理论在当代发展特点的需要。(4)为针灸理论研究提供先行研究的基础。2.研究目的探索《针灸学》知识体系的特点,研究《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围绕历版《针灸学》,限定时间范围,采集《针灸学》教材资料,对内容进行梳理、比较。(2)文献计量学方法:以“针灸学”为检索词,建立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原始文献数据库,对纳入文献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3)历史研究方法:引入目录学方法、背景因素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基于目录学方法研究《针灸学》知识分类;研究背景因素对《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4)理论分析法:分析《针灸学》知识纳入与排除,归纳《针灸学》知识体系及其构建的特点;试分析《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试归纳《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4.研究内容研究对象:面向中医本科学生的《针灸学》教材(1961年-2012年)。研究内容:(1)建立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以“针灸学”命名的原始文献数据库。包括两部分:①截止2012年,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数据库纳入文章30,000余篇;②书籍图片库,数据量2.0GB。(2)考证古代针灸教材,通过《针灸学》知识体系与古代针灸知识体系的比较、与对外交流教材的比较,分析《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从经络分部、腧穴主治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古代针灸知识体系与《针灸学》知识体系之间的互相影响。(3)梳理《针灸学》教材,呈现、分析其知识分类、知识体系、知识构建。通过考察某些知识点的纳入和排除,分析针灸知识体系对针灸理论的影响与联系。(4)按教材的历史阶段,分析社会背景因素等对教材涵盖的针灸知识的影响,以及对针灸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5)描述以教材为载体的针灸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并分析特征。(6)从知识论的角度认识针灸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对于针灸理论的影响。以“赤医针”、“针刺麻醉”、“组织疗法”等现象加以分析。5.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与分析,结果如下:(1)古代针灸教材中的针灸理论本论文研究的古代针灸教材是:《黄帝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政和圣济总录》。上述教材涉及的针灸理论包括:相同或相似的针灸知识,由于编撰者构建方式的不同,即层级结构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古代教材中存在的经络分部,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而《针灸学》只拣选了其中一种,随着历版教材的固化,《针灸学》中所选择的排列方式,有取代其他方式的趋势。关于腧穴主治,由于某些理论没有被纳入《针灸学》知识体系,对腧穴的定位与适应症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教材的发展,某些既有的针灸理论,被教材选中纳入教材的理论体系当中,由于被纳入的范畴不同、层级设置不同,反而影响了该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背景因素对《针灸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影响明显。《针灸学》知识体系的设置,对“新”治疗方法纳入方面,提供了一个“入口”,并逐渐完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1961年之前冠以“针灸学”的文献,是对知识体系的探索。以南京中医学院为代表,前贤对于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做了许多基础性研究。(2)《针灸学》知识体系,与背景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赤医针”、“穴位注射”、“针刺麻醉”等知识的纳入,显示了《针灸学》知识体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3)古代针灸教材,面对的是类似或相同的针灸知识,然而编制者不同,依然影响其知识体系的构建。(4)对外教材与古代教材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基础理论的拣选。6.结论(1)《针灸学》知识体系,是理论与知识的融合体,理论能够达到预测的作用,及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知识是对现象的解释,可以升华为理论,没有升华为理论的针灸知识,对临床的意义在于规范。(2)《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处理好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3)《针灸学》知识体系,并非基于“新”知识的新体系,而是面对相同或相似针灸知识,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编制者拣选了不同的知识排列方式而进行的知识体系重构,《针灸学》知识体系不能代替针灸理论,但是可以纳入既有而未被拣选的理论或知识,同时需要考虑纳入的标准,纳入后知识层级的设置。
吴昊[7](2015)在《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自觉 ——以北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为例》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文化自觉得到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并被认为是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增强课程文化自觉意识,是时代、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必须解决的重大命题。体育课程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其在高校的发展与建设,同样需要具有“文化自觉”的眼光与胸怀。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开始确立,发展至今已有一百余年时间。一百多年来北大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国内高校起表率和引领作用,其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可以说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缩影。尤其在创建“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时期,体育课程建设要体现北大特色、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点,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北京大学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历史逻辑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文化自觉推动了北京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文化自觉能够建立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理论自信;文化自觉既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又是创新体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方法;文化自觉主体对实践体育课程的文化自觉的作用至关重要,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主体文化的缺失;当前体育课程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教育;重普遍要求,轻特色教育”的倾向反映出体育课程文化建设的不足;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仍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自身体育文化挖掘不够,体育课程文化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新形势下中国的体育文化应得到重视和强化,体育课程应该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建议调整高校体育课程现有格局,重新规划课程文化,逐步平衡传统体育项目与西方体育项目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新体系;进一步放开大学体育课程管理,在完成国家“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扬北大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优势,更加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践行“大体育观”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大学体育课程观,努力实现教学大纲的整体文化价值,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征的体育文化精神;不断加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主体建设。
黄映霞[8](2015)在《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文中指出本文在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有关现代中国形象构建的宏大命题之下,结合当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实际,以对外汉语系列文化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基本面貌及构建方式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并论述其现代中国形象体系构建的特征,且就如何优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中国形象构建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本文论题一方面能促进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深入系统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将有助于现代中国形象在世界舞台呈现方式的提升。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的基本依据和方式。第二章主要对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系列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基本面貌进行梳理并明确其构建体系。第三章重在探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系列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的基本特征及其方式并就此表述笔者观点。结语部分从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基本面貌、构建方式及笔者改进意见、现代中国形象构建的意义等方面对本文论题进行总结。
岳婷婷[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叶笑[10](2014)在《百年中医妇科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时期开始,中医妇科学已有萌芽,之后的每个历史时期均有着名的妇科医家及论着产生,妇科学的进步贯穿着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同时其发展变化与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自1912至2011年的100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民族危机逐渐加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社会整体环境急剧变化,中国的进步人士在不断地探索,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中国的命运,传统与外来文化激烈碰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时期,期间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挫折,在改革开放后又迎来了全面的复兴。本研究属于我院重点项目“百年中医史研究”的一部分,因而按照项目要求,从时间上将百年中医妇科分为三个阶段来论述,从内容上抓住事业建制及理论临床两方面进行讨论。这三个时间段分别为第一阶段由1912年至1949年9月30日,是中华民国时期;第二阶段由1949年10月1日至197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处于探索建设道路的时期;第三阶段由1978年至201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历了之前的变革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女性承担着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繁衍传承,女性的身体健康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体魄,中医妇科学在医学开始之初,即显示其在医学中的重要位置。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1912-2011年中医妇科学史料,梳理百年中医妇科学的发展脉络,总结中医妇科学在经历西方医学的冲击后,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当代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水平提供借鉴和史学支撑。民国时期,中医教育始终未列入国家教育系统,近代中医界在争取办教育的抗争过程中建立许多私立中医教育机构。中医妇科作为中医的临床重要部分,在院校教育的学科设立中作为必设学科,多数安排在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着作的学习之后,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民国早期,中医学校的教材选用尤其是本科讲义多选用明清医家的着作,其后1928年、1929年的两次全国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议使教材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各个中医院校亦开始着手教材的编写。根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民国时期中医妇科书籍大致分为经典中医妇科学专着的再版及着名医家的经验总结两类。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天癸理论,彭逊之在《竹泉生女科集要》(1931)一书中对人体天癸的认识提出肾水、君火、相火的相交,是人体性功能和生殖机能的根本。在病因病机方面,包岩以经脉循行原理论述缠足造成中国妇女易得的妇科疾病。杨志一提出“大惊恐惧”致闭经不行。医家陈稚泉重视因不同性格、体型而用不同方式来治疗妇科疾病。在诊断方面,严鸿志在《女科证治约旨》(1921)中强调问诊,提出一问口渴,二问二便,三问经带,四问胎孕,五问产后。朱南山总结妇科问诊要诀,归纳为妇科十问歌。对治疗原则,姚五达提出三大治疗法则:(1)轻可投实法,(2)截流开源法,(3)扶正祛邪法。而中西医汇通在妇科上的表现,偏于以西医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与中医妇科理论相结合来解释经、带、胎、产的理论及通俗的妇女卫生保健常识。民国时期的中医妇科在临床上,侧重临床治病内容,较多的是医家对自身经验的总结,见于各类着作以及期刊中有关妇科病的专论、医案、医集、学说等。医家详细记述治疗过程中的辨证论治,通过介绍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等科学知识,并与传统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法相结合,同时纠正以往一些错误的观念,并针对有争议的治验进行讨论。关于中医产科,由于西医妇产科学的进入、推广,传统的中医接生法的种种弊端显露,西医产科学在此百年时间内逐渐取代了中医产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一个全新的阶段。医学教育开始实行高、中、初3级制,重点发展医学高等教育,1949-1977年间全国各中医院校及研究所陆续出版了中医妇科学教材。如成都、南京、上海、山东、浙江、湖北、辽宁等中医学院,以及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内蒙古自治区中医研究所、湖南中医药研究所等,出版有《中医妇科学》、《简明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讲义》、《中医妇科纲要》、《中国妇科病学》、《中医妇科手册》、《中医妇科临床手册》、《妇科简要》、《妇产科、计划生育》等妇科学教材和讲义。这一时期,共出版中医妇科书籍仅80种。其中主要为三大类:校注影印经典中医妇科古籍、妇科学教材及临床治疗用药经验的总结。诊法方面,主要揭示了望人中沟形态与原发性不孕之间有紧密关系。临床常见病证诊治方面,卓雨农将闭经分血虚证、脾虚证、劳损证、血瘀证、风寒证、气郁证、痰阻证等7证,并随证自拟有效方剂。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和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组成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小组,成功研究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外孕的新方法。李衡友基于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机能的平衡,发展创建以补肾为主、以活血化瘀为主、以温肾暖宫为主的3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分别简称中周Ⅰ号、中周Ⅱ号、中周Ⅲ号,治疗不孕症。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社会政治文化氛围的改变、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环境卫生的改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妇科疾病谱也发生改变,对妇科疾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重点在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中医妇科疾病上更多的关注崩漏、闭经、不孕症、妇科肿瘤、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方面的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研究方法由传统的对妇科古籍的理论整理探讨以及临床经验总结转向与西医的实验研究相结合的临床研究。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教育体系。教育形式也从建国前的以民办教育、师承家传教育为主,发展为以国家举办学院式教育为主,以民办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为辅。中等教育、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以及学历教育和岗位教育、留学生教育等类型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科为代表,1979年最先获得中医妇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最先获的中医妇科博士授予权,并被评为全国中医妇科重点学科;1989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9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批局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这一时期,中医妇科学逐渐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在学科建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科研成果方面,自1978年以来中医妇科共200余项科研研究成果获得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市不同级别的科技奖项。研究课题包括对妇科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以及对妇科疑难病的诊治方法的临床分析、妇科药物的研发等,涵盖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不孕症等妇科疑难病证。同时,大量书籍着作出版,出版中医妇科类书籍占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妇科出版物总数的93%,主要包括再版中医妇科古籍、名医经验总结、妇科临床专着等。这一时期,中医妇科学会及各地分会建立,妇科学术会议组织召开,后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医药对外交流事业的推进,更有国际间的妇科学术交流活动,开阔思路,有力地推动中医妇科的学术进步,对中医妇科的发展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理论研究方面,针对月经产生的生理情况,打破了中医妇科长期以来的以“脏腑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为主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观点。针对月经的周期节律,提出月经周期的调节与月相相关的论点。在临床研究方面,中医妇科研究重点关注对疑难病辨证论治的研究,包括崩漏、闭经、不孕症、妇科肿瘤、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结合西医妇科学理论,开展病证结合的研究,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并强调调周法在妇科病治疗中的运用。诸多医家针对子宫功能性出血造成的崩漏、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继发性不孕症、AB0血型不合型不孕症以及子宫肌瘤、宫颈癌、围绝经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的诊断、治疗方面均有较多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总结。通过对百年中医妇科发展的梳理,虽然中医妇科学在一定的时期受到不少冲击,但总体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尤其是与西医学的相互交融,两者在理论、临床各个病证上的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为解决妇科疑难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启迪,也为今后中医妇科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了经验总结和借鉴。
二、生物、医药学类教材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医药学类教材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中药书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研究综述 |
2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研究现状 |
2.1 民国时期中药学文献综合研究 |
2.2 民国时期中药教材和教育研究 |
2.3 民国时期西方科技和医药学传入影响研究 |
2.4 民国时期中药学史学研究 |
2.5 民国时期中药科学化研究 |
2.6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的着录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民国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药书籍着录考察 |
第一节 目录书籍着录时期命名问题 |
第二节 中药书籍与西药书籍之区别 |
第三节 目录书籍着录错误举隅 |
一、书名错漏 |
二、着者错误 |
三、成书时间错误 |
四、误收书籍 |
第四节 目录书籍着录错误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药书籍研究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传统类本草书籍研究 |
一、传统类本草书籍的含义 |
二、清代本草学延续和民国现实夹击中的民国传统本草学 |
三、民国时期传统类本草书籍特点 |
四、小结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药用植物学书籍研究 |
一、传统本草学书籍中药用植物学思想 |
二、现代植物学的影响 |
三、药用植物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 |
四、民国时期药用植物学发展特点 |
五、小结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药药理学书籍研究 |
一、传统本草书籍中的“药理”思想 |
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药理学书籍 |
四、小结 |
第四节 民国时期中药辞书研究 |
一、中医困境中孕育出的中药辞书 |
二、民国时期中药辞书概况 |
三、民国时期中药辞书发展特点 |
四、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影响中药书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近代西方医药学传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药学教育发展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药学团体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出版业 |
第五节 清代本草学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成果 |
(2)《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2012年以来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课改以来安徽省历史中考演变及2012年以来概况 |
2.1 新课改以来安徽省历史中考的演变 |
2.1.1 2004—2011年 |
2.1.2 2012年以来 |
2.2 2012年以来安徽省历史中考的概况 |
2.2.1 命题依据 |
2.2.2 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 |
2.2.3 考试要求 |
2.2.4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第3章 2012年以来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
3.1 题型分析 |
3.1.1 客观题 |
3.1.2 主观题 |
3.2 内容分析 |
3.2.1 教材分值分析 |
3.2.2 考查内容分析 |
3.3 试题特点 |
3.3.1 基础性 |
3.3.2 开放性 |
3.3.3 时代性 |
3.3.4 地方特色 |
第4章 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4.1 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 |
4.1.1 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
4.1.2 注重锻炼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
4.1.3 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
4.2 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 |
4.2.1 2017年起删除安徽地方史的考查 |
4.2.2 问题与材料二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
第5章 关于试题命制的教学反思 |
5.1 及时关注时事政治 |
5.2 提高对地方史的认识 |
5.3 注重史料阅读与分析训练 |
5.4 增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2.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思考 |
2.1 缺乏整体把握 |
2.2 对传统思想文化及中医理论存在误读 |
3.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3.1 中医基础理论 |
3.2 中医诊断学 |
3.3 中医内科学 |
3.4 中医外科学 |
3.5 中医妇科学 |
3.6 中医儿科学 |
3.7 总论教材编写模式 |
4.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导论 |
1. 研究范畴的界定与解析 |
1.1 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 |
1.2 思想文化 |
1.3 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部分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
1.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
2.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
3.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
3.1 《黄帝内经》精气学说溯源 |
3.2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溯源 |
3.3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溯源 |
3.4 《黄帝内经》象思维溯源 |
4. 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分析 |
4.1 自然道德的思想文化背景 |
4.2 圣人为医学核心理论的缔造者 |
小结 |
第二部分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
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
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
2.1 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2.2 方剂和本草理论的发展 |
2.3 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 |
2.4 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 |
2.5 "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 |
3. 魏晋南北朝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
3.1 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 |
3.2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 |
3.3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 |
3.4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 |
4. 晋唐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三部分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
1.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
2. 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
2.1 重视经典理论与提倡运气学说 |
2.2 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 |
3.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
3.1 宋明时期医学理论发展特点与理学学风的影响 |
3.2 宋明医学理论受理学理论的影响举隅 |
4. 宋明时期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四部分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
1. 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
1.1 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今文经学思潮跌起 |
1.2 传教士单方面传入西学 |
2. 清代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
3.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
3.1 清儒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
3.2 医家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
3.3 对医学经典理论传承的意义 |
4. 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部分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
1. 清末至今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
1.1 西学的全面引进和儒学各派的兴衰沉浮 |
1.2 西学与传统 |
2. 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
2.1 语言表达由文言文变白话文 |
2.2 医学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 |
2.3 重构的理论体系 |
2.4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 |
3.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
3.1 文言文变白话与新文化运动 |
3.2 学科划分、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文化 |
3.3 重构的理论体系与西方科学文化 |
3.4 中医理论受唯物辨证观影响举隅 |
4. 清末至今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部分 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 |
1. 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三个"高峰"期和两个"承平"期 |
2. 思想文化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 |
3. 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
4. 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医家发挥主体作用 |
5. 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 |
6. 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的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针灸学》教材概况 |
1. 《针灸学》教材基本情况 |
2. 《针灸学》教材多元化 |
3. 《针灸学》研究现状 |
4. 对外《针灸学》教材概述 |
小结 |
综述二 古代针灸教材研究概况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针灸学”教材体系 |
1.1 基于神经理论的“新针灸学” |
1.1.1 《新编针灸学》知识体系 |
1.1.2 《新针灸学》知识体系 |
1.1.3 《针灸学手册》知识体系 |
1.2 基于经络学说的“针灸学” |
1.2.1 “针灸学”教材体系概述 |
1.2.2 “针灸学”教材体系的知识设置 |
1.3 以“针灸学”命名的其他参考教材(1949-1961) |
小结 |
2. 《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 |
2.1 第一版至第五版《针灸学》知识体系 |
2.1.1 知识体系概况 |
2.1.2 第一版与第二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 |
2.1.3 《针灸学》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的特点 |
2.2 第六版至第九版《针灸学》知识体系 |
小结 |
3. 古代针灸教材知识体系 |
3.1 古代针灸教材 |
3.2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其知识体系 |
3.2.1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概况 |
3.2.2 《针灸甲乙经》知识体系 |
3.3 《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知识体系 |
3.4 《政和圣济总录》知识体系 |
小结 |
4. 古今教材知识体系比较 |
4.1 古代教材对《针灸学》知识体系的影响 |
4.2 《针灸学》知识体系对于腧穴排列的影响 |
4.3 《针灸学》对于腧穴知识的影响 |
4.4 《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的层级设置 |
4.4.1 不同类型《针灸学》知识体系比较 |
4.4.2 对外教材知识体系举例 |
小结 |
5. 《针灸学》知识体系影响因素 |
5.1 背景因素概述 |
5.1.1 地域资源 |
5.1.2 学术传承 |
5.1.3 社会因素 |
5.1.4 文化传播 |
5.2 背景因素与知识体系 |
小结 |
6. 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7)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自觉 ——以北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历史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课程文化相关研究 |
2.1.1 具有功能主义的课程文化 |
2.1.2 具有修复主义的课程文化 |
2.2 国内课程文化自觉相关文献研究 |
2.2.1 关于课程与文化关系的研究 |
2.2.2 关于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研究 |
3 相关概念分析 |
3.1 “文化自觉”释义 |
3.1.1 何为“文化自觉” |
3.1.2 如何“文化自觉” |
3.2 体育课程“文化自觉”解析 |
3.2.1 对“文化自觉”与课程关系的理解 |
3.2.2 对体育课程文化与一般意义文化的理解 |
3.2.3 对体育课程中文化的理解 |
3.2.4 体育课程与“文化自觉”的几重关系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与思路 |
4.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理论分析法 |
4.3.3 历史逻辑法 |
4.3.4 问卷调查法 |
4.4 重点和难点 |
4.5 创新点 |
4.6 研究不足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北大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历史钩沉 |
5.1.1 京师大学堂体育肇始及其发展 |
5.1.2 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与文化自觉 |
5.1.3 西南联合大学体育文化自觉 |
5.1.4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北大体育课程 |
5.1.5 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优势分析 |
5.2 北大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现状调查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统计与调查分析 |
5.2.3 体育课程文化自觉的不足分析 |
5.3 北大体育课程文化自觉建设的应对策略 |
5.3.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寻根与创新 |
5.3.2 发展与弘扬北大文化精神 |
5.3.3 建构教学大纲的整体文化价值 |
5.3.4 树立“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大学体育课程观 |
5.3.5 体现课程管理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
5.3.6 注重课程教材的文化承载 |
5.3.7 分层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独立地位与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命题提出与开展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系列中的现代中国形象构建 |
第一节 传说中国 |
一、神秘中国 |
(一) 中国神话 |
(二) 龙与生肖 |
(三) 汉字与姓氏 |
二、封建中国 |
(一) 中国历史与封建王朝 |
(二) 皇权与历史文化景观 |
第二节 锦绣中国 |
一、自然中国 |
(一) 地理与资源 |
(二) 风景与名胜 |
二、缤纷中国 |
第三节 仁和中国 |
一、孔孟之道与百家争鸣 |
二、中国式性情与心理 |
第四节 雅致中国 |
一、文艺与酒茶 |
二、建筑与园林 |
第五节 烟火中国 |
一、农业与传统节日 |
二、饮食与日常生活 |
第六节 名片中国 |
一、中华武术 |
二、京剧艺术 |
三、传统医药学 |
四、古代四大发明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探究 |
第一节 对外汉语系列文化教材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方式探讨 |
一、立足当下,回应传统 |
二、由表及里,追根溯源 |
三、以点带面,深入挖掘 |
四、系统趣味,张弛有度 |
五、转换视角,反主为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百年中医妇科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和范畴界定 |
1.1.1 关于百年时间 |
1.1.2 关于中医妇科 |
1.2 研究百年中医妇科史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1911-1949 年中医妇科的发展 |
2.1 概述 |
2.1.1 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
2.1.2 中医妇产科梗概 |
2.2 中医妇科学科发展 |
2.2.1 学校教育 |
2.2.1.1 学科设置 |
2.2.1.2 教材讲义 |
2.2.1.3 考试 |
2.2.2 出版物 |
2.2.2.1 期刊 |
2.2.2.2 着作 |
2.3 中医妇科理论与临床进步 |
2.3.1 妇科学理论研究进展 |
2.3.1.1 天癸理论 |
2.3.1.2 病因病机 |
2.3.1.3 诊断 |
2.3.1.4 治疗原则 |
2.3.1.5 中西医理论汇通 |
2.3.2 妇科常见病证临床研究 |
2.3.2.1 月经病 |
2.3.2.2 带下病 |
2.3.2.3 验胎法 |
2.3.2.4 产后发热 |
2.3.2.5 妇科杂病 |
2.4 产科 |
3. 1949-1977 年中医妇科的发展 |
3.1 概述 |
3.1.1 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
3.1.2 中医妇科梗概 |
3.2 中医妇科事业发展 |
3.2.1 学校教育 |
3.2.2 医疗机构 |
3.2.3 出版物 |
3.3 中医妇科诊法与临床发展 |
3.3.1 望人中沟诊法 |
3.3.2 妇科常见病证临床研究 |
3.3.2.1 月经病 |
3.3.2.2 宫外孕 |
3.3.2.3 妇科杂病 |
4. 1978-2011 年中医妇科的发展 |
4.1 概述 |
4.1.1 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
4.1.2 中医妇科梗概 |
4.2 中医妇科学科发展 |
4.2.1 学校教育 |
4.2.2 医疗机构 |
4.2.3 科研项目 |
4.2.4 出版物 |
4.2.4.1 再版中医妇科古籍 |
4.2.4.2 名医经验总结 |
4.2.4.3 临床妇科着作 |
4.2.5 学会及学术会议活动 |
4.2.5.1 国内学术活动 |
4.2.5.2 国际学术活动 |
4.3 中医妇科理论与临床发展 |
4.3.1 妇科学理论研究进展 |
4.3.2 妇科疑难病证临床研究 |
4.3.2.1 月经病 |
4.3.2.2 滑胎 |
4.3.2.3 妇科杂病 |
5. 中医妇科发展环境和方向的讨论 |
5.1 政府对中医妇科发展的态度和要求 |
5.2 民间对中医妇科的态度 |
5.3 西医妇科对中医妇科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优劣比较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百年中医妇科名家简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生物、医药学类教材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中药书籍研究[D]. 杨兴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2012年以来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D]. 唐业丰.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D]. 孙海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7]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自觉 ——以北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为例[D]. 吴昊. 北京体育大学, 2015(01)
- [8]对外汉语文化课堂中现代中国形象构建[D]. 黄映霞. 南京大学, 2015(06)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10]百年中医妇科发展史研究[D]. 叶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