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超高频法研究GIS中局部放电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晖[1](2020)在《基于双树复小波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文中认为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alate Switchgear,简称GIS)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GIS的安全运行直接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因此对GIS局部放电实施有效、可靠的检测与诊断,使GIS缺陷消除在萌芽中,避免事故严重发生。在线监测系统是当前迫切需求的,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GIS内部存在的局部放电现象进行研究,将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特高频检测法在抗干扰能力、监测灵敏度上均优于其它检测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局部放电信号的机理,同时分析了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电磁波在GIS内部传播路径和基于局部放电定位原理,本文系统研究了电磁波动方程在GIS同轴波导中的应用,对GIS内部电磁波衰减规律进行定性分析,为抗干扰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吸取传统式监测系统的缺陷下,致力于改善现有不足的分布式检测系统。就地处理信号的采集和降噪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直接上传至上位监测中心实现故障类型的判断和故障定位。然后,针对特高频在线监测局部放电信号混有的高斯白噪声干扰的问题。根据实数小波在现有降噪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阈值下的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进行白噪声干扰抑制,并主要从去噪效果上对改进阈值后的双树复小波算法进行性能评估,确定改进阈值下的双树复小波变换在GIS局部放电信号去噪中的实用性。
赵雁航[2](2019)在《基于回路时差法的多GIS局放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局部放电检测是监测和诊断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的重要手段,检测设备的局部放电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绝缘缺陷,可以有效避免绝缘故障的发生。目前基于脉冲电流法、超高频法、超声波法等常用方法已开发出多种局部放电监测装置,但多是针对GIS、变压器、开关柜等单一设备进行的,监测成本高、装置利用率低且维护工作量大,难以推广应用。为此在超高频(UHF)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回路时差法的多GIS局部放电监测方法,同时进行多GIS的局部放电监测,利用回路时差法快速准确的确定放电设备,并给出发生放电的局部位置。该方法使用一套装置实现多GIS局部放电的监测与初步定位,大幅度降低监测系统成本、提高监测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UHF信号的传播特性和回路时差定位方法。分析局部放电信号的传播特性,设计监测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定位方法,并提出用于信号有效性判断、信号起始时间判别和特性参数提取的相关算法;(2)开发基于UHF法的多GIS局放监测系统。根据局部放电高灵敏度、大范围的监测要求,设计稳定可靠的监测装置硬件结构,开发配套的PC端软件,实现多GIS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定位、数据存储及历史数据分析等功能;(3)对监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试验测试。选用局放模拟器、各类局放模型和GIS内置缺陷作为局放源,通过与市场主流设备进行对比,测试系统性能,再将系统安装于实际GIS设备,测试现场工作能力。试验表明,监测系统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可以实现多GIS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与初步定位。
杜劲超[3](2019)在《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与仿真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高频检测法是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有效手段,该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易于实现在线监测等优点,已成为局部放电检测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基于真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研究较少,对电磁波在变压器中的传播特性和规律了解得不够充分;局部放电电磁传播仿真建模方法较为单一且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安装位置缺乏参考依据。这些问题制约了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变压器上的良好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电磁传播仿真建模以及超高频检测天线的优化布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搭建了110kV和380kV真型变压器超高频信号检测试验平台,分别以典型油中局部放电模型和单极子天线作为电磁波激励源,系统研究并得到了对应两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中多检测点处超高频信号的幅值、累积能量、频带能量、时频特性和传播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规律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变压器中超高频信号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减小,衰减速率减慢;信号的累积能量与幅值的衰减规律相似,但衰减范围更大;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衍射能力越弱,导致超高频信号的主要能量集中在300MHz至600MHz频带内;检测位置被绕组和铁芯阻挡时,电磁波以绕射方式到达天线,信号波头衰减严重,造成首波到达时刻滞后。(2)基于真型变压器研究了电晕放电、沿面放电、悬浮放电和气隙放电超高频信号的衰减特性,揭示了不同放电类型超高频信号衰减特性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不同放电类型的超高频信号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均呈现出非线性的衰减趋势,但不同放电类型的超高频信号衰减程度存在差异。电晕放电的衰减范围最大,其次是沿面放电、悬浮放电和气隙放电。由于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越严重,导致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中包含的高频分量越多,衰减范围越大。(3)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积分算法(FIT)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电磁传播仿真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波形的准确计算。提出基于间隙馈电法的单极子激励天线、介质窗式接收天线和油阀式接收天线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与实验室超高频检测平台和110kV真型变压器结构相同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仿真和实测超高频信号的波形、幅值、累积能量和频谱分布,验证了仿真建模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这项仿真技术能够为评估超高频信号在变压器中的传播特性、校验超高频法的检测灵敏度、优化超高频天线的安装布置提供指导和帮助。(4)基于时域有限积分算法建立了110kV变压器超高频检测天线优化布置仿真模型,提出了超高频检测天线优化布置的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位置处检测天线对变压器内多放电点的覆盖率和检测灵敏度,获得了变压器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将单个检测天线布置在两相绕组之间中等高度的箱体上具有较好的覆盖率和检测灵敏度,为了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局部放电检测,建议将两个天线呈对角线布置在变压器正面与背面的不同高度处。研究结果将为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布置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依据。
陈晓林[4](2016)在《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研究》文中提出气体绝缘组合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因其结构紧凑、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占地面积小、检修周期长、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电力系统当中,对其进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在线监测方法逐渐在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领域得到推广。但由于局放在线监测现场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而且放电信号本身就很微弱,局放信号往往完全淹没在强大的电磁干扰,尤其是白噪声干扰中,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干扰成为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研究为对象,在利用傅立叶级数滤波算法滤除周期性窄带干扰的基础上,结合双树复小波变换良好的去噪能力和提升小波变换高效的计算能力,提出对双树复小波变换进行提升,得到第二代双树复小波变换,应用提升双树复小波变换进行干扰抑制研究,并且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软件系统中引入该算法,应用于现场监测实验,使整个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显着提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取得成果如下:(1)总结GIS内部常见的绝缘缺陷和典型的局部放电类型,分析了GIS内部局部放电的放电机理;通过推导GIS等效同轴波导系统的电磁波波动方程,分析了GIS内部电磁波传播特性;然后利用Ansoft HFSS软件进行GIS内局部放电仿真,定性分析GIS内部电磁波的传播和衰减规律,为抗干扰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分析了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系统的设计过程和系统性能,并以该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监测现场所受的干扰特点,确定该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有可能采集的干扰信号包括周期性窄带干扰中频率为900MHz的无线电信号以及白噪声干扰。(3)运用傅立叶级数滤波算法对周期性窄带干扰进行抑制,提出应用提升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进行白噪声干扰抑制,并从运算效率和去噪效果两方面对提升双树复小波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运算效率和去噪效果均要优于第一代实数小波算法和复小波算法。(4)在GIS实验平台上进行抗干扰应用试验,以检验本文所设计的去噪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基于傅立叶级数滤波和提升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去噪算法能够有效抑制监测系统所受到的干扰,数据处理结果能够准确表征GIS内部局部放电状态,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谢顺添[5](2015)在《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GIS设备因占地少,可靠性高,免维护及施工周期短等诸多的优点,深受电力系统青睐。然而,由于加工、装配、运输和现场安装所产生缺陷引起的设备故障,导致大范围停电、长时间检修、高成本消耗等一些新的问题。本文结合桂山变电站GIS局部放电检测及解体经验及蝶岭站在线监测系统组建,探讨超高频法(UHF法)超高频法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本文总结了GIS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GIS故障主要原因,以及GIS局部放电信号检测方法,对各种GIS局部放电信号检测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针对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现状,探讨了基于超高频在的GIS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现场应用方案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如何综合考虑系统性能要求与成本要求的关系,如何在运行中的GIS上加装附属监测装置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设备的运行环境。本文结合桂山站GIS局部放电检测定位及解体检修经验,开展蝶岭站在线监测系统组建,提出对局放检测技术及在线监测系统的工程条件、技术条件要求及GIS在线监测传感器现场应用布点方案,完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应用,并开展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经验总结,为阳江局积累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实践经验,实现检修策略安排及设备生命周期的评估工作。
孟岩,梁乃峰,孙大陆,李军浩,汲胜昌[6](2014)在《三相共箱式GIS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GIS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难免会留下一些潜伏缺陷,导致在运行中引起GIS内部局部放电。研制了一种超高频宽带振子天线——套筒天线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可以用作局部放电检测的超高频传感器。为研究三相共箱式GIS中存在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特征,建立了6种典型缺陷模型来模拟局部放电故障,采用自建的局放检测系统测量得到了各种缺陷下GIS局部放电的宽频带特征,为三相共箱式GIS局部放电缺陷的监测和诊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锟[7](2014)在《超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文中认为介绍了GIS设备几种常规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超高频法检测原理、定位原理、抗干扰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超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的的技术关键。
商哲[8](2013)在《深圳110kV及以上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力工业事业的突飞猛进,现代电力系统正向着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对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IS设备结构紧凑、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比传统敞开式设备大大减少,而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运行可靠性高,所以在110kV及以上城市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局部放电导致的电气绝缘缺陷直接影响到GIS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为诊断GIS的早期故障,及时预报该局放的发展趋势和预测相关设备的绝缘劣化程度,近年来国内外均致力于局部放电在线诊断技术的研究。针对以上情况,本论文首先对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监测原理进行研究。比较了各种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主要方法,通过对超高频法的深入分析,论证了超高频法在GIS局部放电监测中的可行性;其次,详细阐述了GIS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方法,包括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结果、特点等。最后,结合深圳供电局已安装的GIS在线监测系统,对监测系统得到的信号进行分析总结。总结反映局放的各种图谱,并且总结不同局放类型对应的典型图谱,以及典型干扰对应的图谱。本论文在GIS局部放电监测方法、系统组成、系统应用实例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更好的掌握设备绝缘情况、实现状态监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潘瑞琼[9](2013)在《GIS出厂试验局部放电缺陷特征分析及模式库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绝缘缺陷是影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可靠运行的主要原因,建立GIS局部放电缺陷特征分析及模式库,可在GIS出厂试验中有效地检测并识别GIS的绝缘缺陷,对保GIS靠运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脉冲电流法,对GIS出厂试验过程中的的局部放电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了GIS各种典型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特征,收集了GIS ELK04出厂试验过程的5种典型局部放电数据,并在ELK04上模拟了5种绝缘缺陷并提取局部放电数据,建立了GIS出厂试验局部放电缺陷特征模式库,还提出了出厂试验过程中GIS局部放电故障类型的辅助识别方法。实验结果综合表明,本文建立的GIS局部放电缺陷特征分析和模式库及辅助识别方法可准确有效识别GIS绝缘缺陷,对出厂试验人员,特别是初级试验人员,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黄琮鉴[10](2013)在《基于超高频法的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研究》文中指出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的发生会损坏设备绝缘,同时它也是设备绝缘完整性退化的标志。由于局部放电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往往很难发现,因此对其进行在线监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故障,实现故障预警,最终避免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高压开关柜作为电网中大量运用的设备,又与用户供电直接相关,其发生故障造成停电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对运行中的高压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能为开关柜状态检修提供重要参数和依据,提高开关柜试验检修效率,从而避免开关柜突发事故,提高供电质量,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超高频(Ultra-high-frequency, UHF)法作为局部放电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由于其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超高频法在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根据高压开关柜的结构特点及PD监测要求,设计了一种尺寸为200mm×200mm×25mm的超高频天线,该天线是基于Koch边界的分形原理设计,通过实测,天线的频带为565MHz-850MHz,最大增益为3dB,平均增益为1.2dB,并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而且,通过与其它传感器的局部放电信号幅值进行对比,发现该天线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对开关柜内的不同类型的放电进行有效地检测。本文设计了四种典型缺陷放电模型用以模拟产生开关柜内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缺陷下局部放电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放电的超高频信号的特征谱图,为放电故障模式识别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确定开关柜内部超高频传感器的最佳安装位置,本文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法对开关柜内部的超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局部放电波形参数、监测距离以及开关柜内各主要组件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开关柜中不同检测点对不同放电位置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检测效果,得出开关柜前柜底板右侧为开关柜内超高频传感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文通过集成超高频天线、滤波放大器、高速采集卡、工频电压采集电路以及工控机等硬件设备,研制了一套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超高频在线监测系统,并设计出相应的系统软件平台。将该监测系统安装至某110kV变电站的开关柜室挂网运行,通过在现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系统能够对现场运行的开关柜进行有效地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并能够发现突发性放电,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二、用超高频法研究GIS中局部放电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超高频法研究GIS中局部放电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树复小波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1.3 GIS局部放电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GIS局部放电抗干扰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IS局部放电机理及特高频信号机理 |
2.1 GIS局部放电的机理分析 |
2.1.1 GIS典型绝缘故障放电分析 |
2.1.2 GIS局部放电的发生机理 |
2.1.3 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的表征参数 |
2.2 GIS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传播机理 |
2.3 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的定位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的技术目标 |
3.2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案选择 |
3.3 监测装置硬件结构 |
3.4 特高频智能传感器设计 |
3.4.1 智能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 |
3.4.2 无线传输网络及控制 |
3.5 信号调理单元 |
3.6 数据处理单元 |
3.6.1 STM32F407ZET6芯片介绍 |
3.6.2 CPU最小系统 |
3.6.3 JTAG接口电路 |
3.7 上位机监测单元 |
3.7.1 操作界面模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双树复小波抗干扰研究 |
4.1 概述 |
4.2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4.2.1 小波的定义 |
4.2.2 离散小波变换的原理分析 |
4.2.3 小波构造与多分辨分析 |
4.2.4 小波基函数及尺度函数确定 |
4.2.5 小波基函数的选取 |
4.3 小波降噪 |
4.3.1 小波去噪方法及优缺点 |
4.3.2 小波阈值去噪 |
4.3.3 小波变换的局限性 |
4.4 改进阈值下的双树复小波变换 |
4.4.1 双树复小波变换基本结构 |
4.4.2 滤波器组的设计 |
4.4.3 双树复小波去噪流程 |
4.4.4 阈值函数设计和阈值的选取 |
4.5 改进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性能分析 |
4.5.1 局部放电信号的仿真数学模型建立 |
4.5.2 不同小波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分析 |
4.5.3 不同小波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分析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回路时差法的多GIS局放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UHF信号传播特性与回路时差法定位原理 |
2.1 UHF信号在GIS中的传播特性 |
2.2 UHF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 |
2.3 UHF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 |
2.3.1 UHF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理论 |
2.3.2 UHF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仿真 |
2.3.3 UHF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试验 |
2.4 回路时差法定位原理 |
2.5 监测系统的核心算法 |
2.5.1 基于能量积累法的回路时差计算 |
2.5.2 回路两端信号的相似性分析方法 |
2.5.3 局放信号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监测系统总体结构 |
3.2 传感器的选择 |
3.3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3.4 工频同步方波发生器 |
3.5 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单元 |
3.6 监测机柜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
4.1.1 系统开发环境 |
4.1.2 软件设计整体方案 |
4.1.3 监测系统功能特点 |
4.2 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存储 |
4.2.2 数据采集 |
4.2.3 数据处理及结果显示 |
4.2.4 图谱分析 |
4.2.5 放电趋势分析 |
4.2.6 历史数据查询 |
4.2.7 系统设置 |
4.3 系统可靠性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监测系统性能试验与现场测试 |
5.1 实验室性能调试 |
5.1.1 回路时差测试试验 |
5.1.2 局放源定位试验 |
5.2 多局放类型检测试验 |
5.2.1 试验平台介绍 |
5.2.2 试验内容 |
5.3 GIS实物内置缺陷检测试验 |
5.4 变电站现场安装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与仿真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局部放电电磁传播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变压器超高频检测天线布置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于典型油纸绝缘放电缺陷的110kV真型变压器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 |
2.2.1 变压器结构与箱体改造 |
2.2.2 放电源与典型缺陷模型设计 |
2.2.3 试验回路与检测系统 |
2.2.4 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特性 |
2.2.5 试验方法与波形分析 |
2.3 基于单极子激励天线的380kV真型变压器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 |
2.3.1 变压器结构与箱体改造 |
2.3.2 激励源与检测系统 |
2.3.3 单极子天线特性 |
2.3.4 试验方法与波形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真型变压器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的机理分析 |
3.2.1 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产生与辐射特性 |
3.2.2 电磁波在变压器内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 |
3.3 超高频信号幅值和能量的衰减特性分析 |
3.3.1 超高频信号幅值的衰减特性分析 |
3.3.2 超高频信号能量的衰减特性分析 |
3.4 超高频信号频率的衰减特性分析 |
3.4.1 频带能量的衰减特性 |
3.4.2 小波时频分析 |
3.4.3 频率衰减的机理分析 |
3.5 超高频信号的传播时间分析 |
3.5.1 绕射路径计算模型 |
3.5.2 超高频信号传播时间分析 |
3.6 不同放电类型超高频信号的衰减特性及其差异分析 |
3.6.1 电晕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2 沿面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3 悬浮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4 气隙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5 不同放电类型衰减特性差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电磁传播仿真建模与结果验证 |
4.1 引言 |
4.2 时域有限积分算法的基本原理 |
4.3 天线的仿真建模方法 |
4.3.1 单极子激励天线的建模方法 |
4.3.2 介质窗式接收天线的建模方法 |
4.3.3 油阀式接收天线的建模方法 |
4.4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算法的仿真建模与结果验证 |
4.4.1 超高频检测试验平台的搭建 |
4.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4.3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
4.4.4 变压器的建模方法与结果验证 |
4.5 110 kV真型变压器的仿真建模与结果分析 |
4.5.1 110 kV变压器的模型建立 |
4.5.2 激励源与激励波形 |
4.5.3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超高频检测天线布置方法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高频检测天线安装深度的研究 |
5.2.1 检测天线特性分析 |
5.2.2 检测天线安装深度研究 |
5.3 超高频检测天线的优化布置 |
5.3.1 放电源与检测天线的布置方法 |
5.3.2 检测天线的优化布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
1.2.2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设备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3 GIS局部放电抗干扰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GIS局部放电机理及其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分析 |
2.1 概述 |
2.2 GIS局部放电的机理分析 |
2.2.1 GIS典型局部放电的分析 |
2.2.2 GIS局部放电的发生机理分析 |
2.3 GIS局部放电电磁波特性的理论分析 |
2.4 基于Ansoft HFSS的GIS局部放电电磁波仿真计算 |
2.4.1 有限元法在电磁波仿真计算中的应用 |
2.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3 仿真结果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超高频法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干扰因素分析 |
3.1 概述 |
3.2 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 |
3.2.1 在线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2 超高频传感器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
3.2.3 主控采集系统的设计 |
3.3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
3.3.1 操作界面模块的设计 |
3.3.2 通信模块的设计 |
3.3.3 数据库模块的设计 |
3.3.4 特征参数计算模块的设计 |
3.4 监测系统的干扰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傅立叶级数滤波和提升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的抗干扰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于傅立叶级数滤波法的周期性窄带干扰抑制 |
4.3 实数小波变换的分析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4.3.1 小波的定义 |
4.3.2 离散小波变换的原理分析 |
4.3.3 离散小波变换的局限性 |
4.4 提升双树复小波在抗干扰研究中的应用 |
4.4.1 复小波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4.4.2 第一代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分析 |
4.4.3 双树复小波变换的提升 |
4.5 提升方案的确定 |
4.5.1 插值法的原理分析 |
4.5.2 提升方案的确定 |
4.6 提升双树复小波变换算法的性能分析 |
4.6.1 局放信号的仿真数学模型建立 |
4.6.2 不同小波去噪算法的运算效率分析比较 |
4.6.3 不同小波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分析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测系统的性能测试与现场抗干扰应用试验 |
5.1 概述 |
5.2 监测系统软硬件实验室性能测试 |
5.2.1 软件测试 |
5.2.2 硬件组装与调试 |
5.3 现场抗干扰应用试验 |
5.3.1 局部放电现场试验原理图与试验平台 |
5.3.2 噪声与缺陷模拟 |
5.3.3 试验步骤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GIS局部放电检测及诊断技术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思路与目标 |
第二章 超高频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可行性分析 |
2.1 GIS中的局部放电 |
2.2 超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原理 |
2.3 超高频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试验及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频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
3.1 蝶岭站GIS设备情况介绍 |
3.2 GIS在线局部放电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
3.3 在线监测传感器布点 |
3.4 GIS在线局部放电监测系统介绍 |
3.5 蝶岭站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
4.2 运行异常信号分析 |
4.3 GIS局部放电在线系统应用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三相共箱式GIS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超高频传感器、试验回路及缺陷模型 |
2 局放超高频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尖板1(高压导体上尖刺) |
2.2 尖板2(GIS筒壁上的尖刺) |
2.3 自由金属微粒 |
2.4 悬浮电位 |
2.5 绝缘子上固定金属颗粒对 |
2.6 绝缘子上单个大金属颗粒 |
3 结论 |
(7)超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GIS设备内部典型的缺陷 |
3 常规的局部放电检测法 |
4 超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 |
4.1 超高频法的优越性 |
4.2 检测方法 |
4.3 超高频检测技术 |
4.4 技术关键 |
5 应用实例 |
6 结束语 |
(8)深圳110kV及以上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GIS 在线监测的意义 |
1.2 GIS 局部放电的原理及危害 |
1.3 GIS 局放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原理 |
2.1 GIS 局部放电类型 |
2.1.1 自由粒子放电 |
2.1.2 悬浮电位放电 |
2.1.3 内部尖端放电 |
2.1.4 内绝缘物件 |
2.2 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2.2.1 非电量检测法 |
2.2.2 电气检测法 |
2.2.3 GIS 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
3.1 系统的主要结构 |
3.2 系统的各部件及功能 |
3.2.1 UHF 传感器 |
3.2.2 信号处理单元 |
3.2.3 数据集中单元 |
3.2.4 监测诊断服务器 |
3.2.5 系统软件 |
3.3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3.3.1 抗干扰技术 |
3.3.2 放电源的类型识别 |
3.3.3 放电源的定位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IS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 深圳供电局 GIS 局放在线监测运行情况概述 |
4.2 系统安装及使用特点 |
4.2.1 传感器布点原则 |
4.2.2 不同厂家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特点 |
4.3 GIS 典型局部放电统计谱图规律总结 |
4.4 应用实例分析 |
4.5 在线监测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系统的抗干扰问题及处理 |
4.5.2 系统的误告警问题及处理 |
4.5.3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及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GIS出厂试验局部放电缺陷特征分析及模式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 |
1.3 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方式与难点 |
1.4 GIS局部放电缺陷特征分析和模式库现存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2.1 GIS局部放电检测理论 |
2.2 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2.3 电气检测法 |
2.3.1 脉冲电流法 |
2.3.2 特高频法VHF/超频法UHF |
2.3.3 无线电干扰电压法 |
2.4 非电量检测法 |
2.4.1 声学检测法 |
2.4.2 光学检测法 |
2.4.3 化学检测法 |
2.4.4 红外检测法 |
2.5 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GIS局部放电的特征分析 |
3.1 脉冲电流法的原理 |
3.2 脉冲电流法测量局部放电的表征参数 |
3.3 基于脉冲电流法的GIS故障局部放电典型特征 |
3.3.1 高电压侧(导体侧)有尖端 |
3.3.2 接地侧(地电位侧)有尖端 |
3.3.3 绝缘介质内部有气隙,气隙相对比较靠近高压侧 |
3.3.4 绝缘介质内部有气隙,气隙相对比较靠近接地侧 |
3.3.5 绝缘介质电极和地电位中间位置有气隙或者绝缘介质沿面放电 |
3.3.6 间隙放电 |
3.3.7 悬浮电位 |
3.3.8 自由移动金属颗粒 |
3.3.9 绝缘件表面的固定金属颗粒或凸起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IS出厂局部放电试验模式识别库的建立 |
4.1 145kV ELK04 GIS的正常出厂试验步骤 |
4.2 出厂试验中收集到的局部放电模式 |
4.2.1 高电压侧(导体侧)有尖端 |
4.2.2 低电压侧(接地侧)有尖端 |
4.2.3 绝缘件内部缺陷 |
4.2.4 接触不良 |
4.2.5 自由移动金属颗粒 |
4.2.6 一种以上放电源的局部放电模式 |
4.3 出厂试验中GIS局部放电故障类型的辅助识别方法 |
4.4 模拟部分故障的局部放电模式 |
4.4.1 高压侧和接地侧有尖端 |
4.4.2 低压侧尖端的模拟 |
4.4.3 悬浮电位故障模拟 |
4.4.4 绝缘子内部缺陷模式确认 |
4.4.5 移动金属颗粒的模拟 |
4.5 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特征的集中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10)基于超高频法的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意义 |
1.2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1 非电检测法 |
1.2.2 电检测法 |
1.2.3 小结 |
1.3 超高频法的研究现状 |
1.3.1 超高频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2 超高频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超高频分形天线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天线理论 |
2.2.1 接收天线的原理 |
2.2.2 天线的性能参数 |
2.3 用于开关柜局放监测的超高频天线的设计要求及选型 |
2.3.1 超高频传感器的设计要求 |
2.3.2 超高频传感器的选型 |
2.4 基于 Koch 边界的分形微带天线的设计 |
2.4.1 基于 Koch 边界的分形天线的结构 |
2.4.2 天线初始模型的确定及仿真 |
2.4.3 天线参数的优化 |
2.5 基于 Koch 边界的分形天线的性能实测 |
2.6 本章小结 |
3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试验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压开关柜内四种典型放电模型的设计 |
3.3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试验平台的搭建 |
3.4 多种传感器的局部放电波形幅值的对比试验研究 |
3.4.1 三种传感器的介绍 |
3.4.2 试验步骤 |
3.4.3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5 不同试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的试验研究 |
3.5.1 针板放电的升压试验 |
3.5.2 沿面放电的升压试验 |
3.5.3 固体中气隙放电的升压试验 |
3.5.4 自由金属微粒放电的升压试验 |
3.6 不同放电缺陷下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特征谱图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开关柜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电磁波辐射原理 |
4.3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4.4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开关柜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4.5 局部放电源波形参数及监测距离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仿真分析 |
4.5.1 局部放电源幅值的影响 |
4.5.2 局部放电源脉宽的影响 |
4.5.3 监测距离的影响 |
4.6 开关柜内不同结构组件对电磁波传播影响的仿真分析 |
4.6.1 TA 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
4.6.2 断路器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
4.6.3 绝缘子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
4.6.4 母线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
4.7 开关柜内部超高频天线最佳安装位置的研究 |
4.7.1 仿真分析 |
4.7.2 试验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5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超高频监测系统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监测系统概述 |
5.3 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
5.3.1 前置信号处理电路 |
5.3.2 数据采集单元 |
5.3.3 工频电压采集电路 |
5.3.4 系统软件 |
5.4 监测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及监测数据分析 |
5.4.1 监测系统的现场安装和调试 |
5.4.2 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用超高频法研究GIS中局部放电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树复小波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D]. 张晨晖. 南昌大学, 2020(01)
- [2]基于回路时差法的多GIS局放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D]. 赵雁航. 重庆大学, 2019(01)
- [3]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与仿真建模研究[D]. 杜劲超. 重庆大学, 2019(01)
- [4]基于超高频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抗干扰研究[D]. 陈晓林. 湖南大学, 2016(03)
- [5]GIS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 谢顺添.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6]三相共箱式GIS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特征的研究[J]. 孟岩,梁乃峰,孙大陆,李军浩,汲胜昌. 绝缘材料, 2014(03)
- [7]超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J]. 秦锟. 云南电力技术, 2014(02)
- [8]深圳110kV及以上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D]. 商哲.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GIS出厂试验局部放电缺陷特征分析及模式库的建立[D]. 潘瑞琼.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10]基于超高频法的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研究[D]. 黄琮鉴. 重庆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