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少耕节能实用耕作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韵琦[1](2020)在《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测算及决策优化研究 ——以乐平市众埠镇项目区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今最严峻和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直接碳源。土地承载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而土地整治作为土地利用活动重要的一环,显着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此大背景下,研究土地整治与碳排放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长时间以来,土地整治成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但同时,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也会对区域的碳循环和碳库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碳源效应和碳汇效应。工程施工能源和物料的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逐渐增加,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项目区碳储量变化,农作物产量的碳吸收能力、农业种植模式以及农业生产投入产生的碳排放也会影响到碳汇和碳源效应。由于当前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测算体系还不够成熟优化,因此加强对土地整治碳效应深入研究对后期低碳土地整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查阅大量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对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进行整合分析,以江西省乐平市的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低碳农业理论,从项目区土地整治前后工程施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碳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通过分析碳效应测算结果基于ISM模型提出加强低碳土地整治合理的对策建议并进行决策优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工程施工方面,项目区田间道路工程消耗的碳排放总量最大,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使用能源和物料种类最多的工程,工程量大且复杂,从工程消耗的能源和材料来看,因为施工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所以柴油是最大的能源消耗,且土地平整工程使用柴油量最大。由于工程施工中需要修筑沟渠、涵管或现场配制砼等灌溉与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所以水泥是最大的物料消耗。此次项目未涉及农田防护林工程,所以工程施工以碳排放为主,表现为碳源效应。(2)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项目区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在土地整治后不断增加,水田和旱地面积均呈增加状态,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面积逐渐减少,交通运输用地类别下的农村道路经土地整治后面积增加。这导致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应的植被与土壤碳储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最后经计算得出项目区土地整治后碳储量增加了 159.707t,说明土地整治使项目区碳储量增加,表现为碳汇效应。(3)在农田管理方面,土地整治后的作物单产和碳吸收总量均处于增长趋势,种植模式也由单一的单种模式转变为单种与复种模式相结合。农田耕作也会伴随而来碳排放,农药、农膜、化肥、农业机械和灌溉等农业投入会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的增加,通过分析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是导致农田耕作碳排放的主要原因。(4)ISM模型能明晰复杂的因素问题,将土地整治低碳化措施进行层级分解能划分出该问题的表层措施、中间层措施、直接措施和最根本措施等层次,从而对土地整治碳效应措施进行决策优化,提出适宜整治区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整治区的碳汇效应。
路战远,程玉臣,王玉芬,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任永峰,张德健[2](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文中指出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章以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例,阐述了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特点、保护性耕作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情况;总结了农牧交错区高秆穴播作物模式、矮秆条播作物模式、块根块茎类少耕带作模式和草原改良模式等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阐明了农牧交错区在保护性耕作发展中与农业区划结合不够、农艺技术创新滞后、机械装备专用性和可靠性低、杂草发生及危害严重等突出问题;对今后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定位、发展趋势、内涵界定、装备选择和长效机制建立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趋势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卓[3](2019)在《基于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的大豆精密播种技术研究及配套耕播机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平衡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逐步摸索出多种适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的轮作技术,其中玉米大豆轮作技术是逐渐兴起的一项轮作技术。玉米大豆轮作技术为前两年播种玉米,第三年播种大豆,依次循环往复,这种轮作技术具有蓄水保墒、降低风蚀水蚀、根茬降解腐烂程度高、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优势。由于采取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因而在大豆播种作业时,地表上残留大量玉米秸秆和根茬,致使大豆播种作业时发生如下问题:秸秆、根茬易堵塞开沟装置,破茬作业需同时针对秸秆和根茬进行作业;在播种过程中解决大豆的精密排种问题;拖拉机行驶轮和机具在作业时均会接触到残留于地表的根茬,机具震动增加,排种器易发生掉种现象。上述问题使传统的大豆播种机很难适用于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模式,因而本文对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的精密播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研制一种适用于玉米大豆轮作技术的大豆耕播机。本研究结合玉米大豆轮作技术特点和东北地区实际作业条件,通过理论分析、试验设计、数学建模、仿真分析等方法,研究关键部件的几何形态、结构参数、作业方式与作业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和量化其规律,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排种、破茬、传动等关键部件,最终设计出与玉米大豆轮作技术相配套的大豆耕播机具。1、针对玉米秸秆覆盖模式下的破茬需要,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模式的播种机防堵装置,其采用组合刀片式结构,具有作业功耗小、秸秆切断率高等优点。通过理论建模和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切刀片滑切秸秆的过程进行研究,得出滑切刀片侧切刃最优曲线应为一条等滑切角曲线。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得出滑切刀片的最佳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2 m/s、耕作深度35 mm、滑切刀片回转半径为185 mm,并进行验证试验得出秸秆切断率为91%,单把刀片功耗为8.2 W。2、设计了一种大豆气吸式双圆盘排种器。通过分析气吸式双圆盘排种器取种、排种作业原理,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优化。以排种器播种吸盘转速、气流运动速度为试验因素,漏播率为试验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回归曲面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为气流速度220 m/s、排种器播种吸盘转速100 r/min,此时漏播率为2.79%。3、本文设计的液控起降摩擦轮传动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和现有研究资料对比确定两个传动轮胎的径向尺寸,并合理选择传动轮胎。将整个传动机构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DAMS仿真软件实现传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取得了东北地区坡度等级下的摩擦轮作业过程中的纵向偏差。经计算可知实现传动的最大摩擦轮胎压值为25.9psi。根据田间试验测试摩擦轮传动装置的传动效果,通过更改摩擦轮胎压值测量各轮胎转数和移动距离,并根据测得结果计算对比不同胎压摩擦轮的滑移率,做出摩擦轮的滑移率变化曲线,并求得摩擦轮传动效果最好的胎压最优值为24.345 psi。4、针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与大豆耕播机配套的镇压辊压实土壤不均匀、相关耕播机具纵向尺寸过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形弹性镇压辊,采用弹性辐条结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镇压辊的主要结构参数:直径D=450 mm,宽度B=210 mm,弹性辐条数量n=12。综合上述技术,本文研制了2BDG-6型大豆耕播机,经田间试验表明其在作业速度6 km/h的前提下,粒距合格指数86.8%,漏播指数5.2%,播种深度合格率93.75%,种子破损率仅为0.3%,机具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指标要求,可为玉米大豆轮作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起到装备与技术支撑作用。
郑乐[4](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冯川[5](2017)在《秸秆覆盖地少耕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为确保东北地区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正大规模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免耕和少耕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随着免耕播种机快速发展,免耕播种机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秋收后,地表秸秆覆盖量增加,在播种作业时,免耕播种机容易出现缠堵现象,给机具的通过性带来困难;其次,由于免耕播种动土量少,种床土壤不松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苗期作物的生长;再次,免耕播种采用留茬、垄侧开沟,不益于下茬作物的播种和管理。基于以上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并且根据东北地区秸秆覆盖地玉米播种的作业条件和农业技术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少耕播种机,并对整机及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整机结构设计:少耕播种作业由动力开沟和常规播种两个环节组成,同样,机具总体结构设计也分成两部分,即破茬单体和播种单体。通常,破茬机是全垄、全幅作业,不符合少耕要求,设计时,将单垄灭茬刀盘总成的五个刀盘减为两个,两盘横向间距100mm,实现了少耕,改变刀具排列与分布,改善根茬打碎效果;播种施肥装置为适应东北地区的耕地特点,保证播深一致性,保留了四连杆仿形,经动力开沟后,播种带土壤比较松软,因此,施肥和播种开沟器均采用滑刀式开沟器。滑刀对土壤扰动小,又能有效防堵、防缠,改善机具的通过性能。镇压轮同时又是排种器的动力轮,考虑到作业条件恶劣,动力传动采用锥齿换向机构。2)样机试制: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确定了“2BS-2型”少耕播种机各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参数,根据机械设计原理,并结合农业机械设计手册,完成了第一代样机的试制。3)田间试验:于2016年5月在试验田进行秸秆覆盖地少耕播种机整机试验,分别验证了少耕播种机的破茬防堵性能、播深一致性、地轮的滑移率、播种的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试验表明,该机具有较好的破茬能力。
张彬[6](2016)在《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提供了数千亿斤商品粮,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玉米带也出现了耕地和水资源透支性使用问题,具体表现为玉米常年连作、耕作方式不合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玉米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玉米带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深入推进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界定松辽平原玉米带、资源透支、农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等概念,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玉米带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总结评价了玉米带现有生态补偿措施,对影响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决定性因素——农户生态补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提出建议。本文拟突破的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寻找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但学者们一般是从区划的资源环境本身去思考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多数成果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问题,系统研究成果少见,立足于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和黄金玉米带特定区域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微观经济组织,农户既是农业生态的受益者和破坏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主体,亦是农业生态的保护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客体。研究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户的生态补偿行为方式和特点及剖析其原因,才能全方位思考、制定系统和有效的生态补偿对策;(2)本文利用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6个市县市地区35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向后LR迭代剔除方法对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农户认知、意愿等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因素的相关程度;(3)本文以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切入点,创造性地构建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从激励和约束微观主体农户行为这一新视角,提出符合玉米带生态补偿实际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马边防[7](2015)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2009年黑龙江省提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构想,2012年颁布《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几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粮食产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每年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6的商品粮,1/3的调出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突出。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付出了沉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代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高碳农业发展模式所取得的。目前,黑土地质量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环境污染由点到面蔓延,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真正转到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农业发展道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而农业既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又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其中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50.15%和92.47%[1]。如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不能取得有效进展,到本世纪后半期,我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年产量最多可下降37%。同时,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也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不利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2]。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既事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布局,更事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为题,检视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定量分析2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研究现代化大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实现形式,在总结国际低碳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低碳化模式和实现路径,并就政府如何引导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来源于本人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11BJY102)。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生产为研究边界。研究主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3章)主要阐述现代化大农业和低碳农业理论。首先,阐述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提出其“六大”特征。其次,进一步界定低碳农业的概念与特征,对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再次,阐明支撑本研究不断深入的四方面理论,即外部性理论、生态农业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最后,分析评价现代化大农业进展情况。第二部分(第4章)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实证分析。该部分是全文分析的重点和基础。根据搜集到的1993-2013年连续20年的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方式数据,从农业投入品、农用机械、土壤耕作、水利灌溉、农作物生长等五个层面,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水稻种植等七种碳源,运用碳排放加权求和数学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计算得出的低碳农业系列评价指标,以全国同类指标为参照对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础进行评价。第三部分(第5章)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分析。该部分从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土地高度规模化经营给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深刻改变,全面分析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并从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实现农机直接碳减排和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式实现农机间接碳减排两个方面,对各种具体方法的减排机理和减排效果进行分析测算。第四部分(第6、7、8、9章)为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经验借鉴,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以及对策建议。首先,分析总结典型国家和地区发展低碳农业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其次,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低碳化模式。再次,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路径。最后,提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10章)是本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和创新之处。主要结论包括: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必须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作用。主要创新点:提出了以先进农机制造技术和低碳农业生产技术为支撑,以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和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手段,农业机械直接减排与间接减排并行的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
孙金荣[8](2014)在《《齐民要术》研究》文中指出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齐民要术》引文浩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兼收并蓄、广征博引,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要术》在不同季节、气候、土壤条件下,有关植物种植的布局、耕作、栽培、管理、轮作、套作、混作、施肥、灌溉、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宝贵价值。在农、林、牧、副、渔、生物技术、饮食、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更广泛的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李常营[9](2014)在《留高茬式玉米收获机切割部件的仿生设计及其切割机理》文中指出随着普通耕作方式和秸秆焚烧带来的土地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空气雾霾污染加重,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农作物秸秆作为废弃物或者直接在田间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土壤环境污染,人们对秸秆的处理及利用方式提出了很多建议。保护性耕作以保护耕地为主要目标,并能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且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重要的是其对秸秆的还田处理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均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的内涵除了免耕少耕之外还包括秸秆还田,人们普遍认为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并能增加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并且具有促进农作物增收的作用。而且将秸秆进行覆盖还田还有明显的防风固土的作用,能有效减缓土壤水蚀和风蚀现象。但是,农作物秸秆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生物质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秸秆将被综合利用,而不能简单全部进行还田,特别是东北地区,寒冷的天气很难保证秸秆有效的腐烂进行有机质还田。同时,为了满足保护性耕作对秸秆还田的农艺要求,秸秆应该一部分进行综合利用,另外部分秸秆进行还田。在此基础上,推广留高茬覆盖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合适的。由此可知,针对东北地区收获玉米时较为合理的农艺是:在玉米收获的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留高茬切割,留高茬作业(留茬高度为300500mm)满足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的要求,同时将切割下的秸秆进行收集打捆作业,然后进行秸秆的综合利用。因此,秸秆的切割是秸秆还田和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之前必须完成的作业。目前,玉米收获机在收获时主要是将玉米秸秆全部粉碎或者不处理,还没有能够留高茬作业的机型。由此,本文研究重点放在了玉米收获机的留高茬作业切割部件设计上,尤其针对切割使用的锯片进行了仿生设计。(1)本文设计了能够自动留高茬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切割机构,该机构采用圆盘回转式切割,切割装置的动力来源为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发动机动力输出轴的动力经传动箱和链轮传递到切割装置上。通过自制夹持玉米秸秆的装置进行了切割试验,结果表明该留高茬切割装置设计合理,能够达到留高茬的设计要求。(2)本文作者对切割机构的切割部件进行了仿生设计。自然界中,切割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很多动物或者昆虫将食物撕裂或者切断(咬断)都属于切割的范畴,如以蛀食打洞危害的蠹虫、啮齿类的老鼠甚至吃植物叶茎的昆虫等。而以植物为主食的昆虫类,棉蝗是典型的代表,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其具有优良的进食口器(咀嚼式口器),可以有效地取食植物的茎叶。通过观察发现棉蝗在进食时可以有效的切断食物。因此,本文作者对棉蝗的口器进行了观察,尤其对具有切割功能的上颚切齿叶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棉蝗上颚样品在体式显微镜下拍照观察,将拍到的照片用Matlab软件进行处理并提取出上颚切齿叶的外轮廓点的坐标,通过Origin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将该轮廓切齿叶部分拟合成5段曲线,以该拟合后的曲线为原型进行切割部件的仿生设计。(3)基于仿生原型先后设计了直线型和圆盘型2种类型的仿生切割部件,并以普通锯齿的锯条和锯片为对照进行了玉米秸秆的切割试验。对于直线型的仿生锯齿锯条,以万能试验机为动力拉动直线型仿生锯齿锯条切割固定的玉米秸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型锯条放置在YOZ平面且与Z轴成12度夹角固定在夹具中与万能试验机横梁相连,玉米秸秆在XOZ平面水平放置并固定在自制的夹具中与万能试验机基座相连。直线型锯条以2mm/s的速度从秸秆下方向上运动切割玉米秸秆,通过计算机软件实时记录了切割过程的切割力的大小变化和锯条的位移,切割试验独立重复12次。通过和普通锯齿锯条的对比,结果表明仿生锯齿锯条有显着的降低切割力的作用(P <0.05),普通锯齿锯条切割一根玉米秸秆的平均切割力为71.78N,而仿生锯齿锯条的平均切割力为51.56N,降低了28.17%。相对于普通锯齿锯条,仿生锯齿锯条切割一根玉米秸秆所消耗的能量从10.27J降低为8.95J。通过视频慢放可以看出普通锯齿锯条切割玉米秸秆时主要是齿尖钩住一部分玉米秸秆,随着锯条的持续拉动,剥离秸秆后逐渐被拉断,而仿生锯齿锯条切割时除了拉断之外主要是靠切齿的滑切作用切断秸秆。(4)对于圆盘型的仿生锯齿锯片,由于不能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本文作者设计了玉米秸秆切割试验台。该试验台通过电动机带动圆盘锯片进行秸秆的切割试验,通过扭矩传感器测量切割过程中的锯片切割扭矩变化,通过调节皮带轮的传动比改变圆盘锯片的切割速度,通过直流电机改变玉米秸秆的运动速度,通过拉力传感器测定切割过程的拉动玉米秸秆的拉力,并通过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试验考察了圆盘锯片的切割速度、玉米秸秆的前进速度、切割倾角3个因素对切割力、切割功耗、秸秆拉力和切割时间等的影响。试验进行了全因素试验,每个试验独立重复3次,试验表明:各因素对切割扭矩、切割功率及切割功耗均有显着性的影响(P <0.05)。在切割转速为600rpm、切割倾角为75°、秸秆牵引速度为1.3m/s的条件下,仿生锯齿锯片和普通锯齿锯片进行了切割玉米秸秆的对比试验,试验独立重复20次。结果表明仿生锯齿锯片和普通锯齿锯片均可以实现有效切割,普通锯齿锯片切割玉米秸秆的平均切割扭矩为1.691±0.226N·m,而使用齿尖采用交错双面磨刃的仿生锯齿锯片B切割玉米秸秆时的平均切割扭矩为1.439±0.214N·m,相对于普通锯齿锯片的切割降低了14.89%。普通锯齿锯片切割玉米秸秆消耗的能量为34.034±5.224J,而使用齿尖采用交错双面磨刃的仿生锯齿锯片B切割玉米秸秆有明显的降低能耗的作用,切割所需的能耗为27.741±6.181J,降低了18.49%,而切割时间没有显着性的变化。同时通过高速摄像进行切割过程观察,结果表明仿生锯齿锯片切割产生的碎屑较少使切割平面更为平整。(5)将圆盘型仿生锯齿锯片装置装到玉米收获机留高茬切割机构上,于2013年秋季在吉林大学农田试验场进行了田间收获和秸秆切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圆盘型仿生锯齿锯片能有效的切割玉米秸秆,无推倒现象发生,相对于普通锯齿锯片,具有留茬整齐的特点。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拥堵的现象,对收获质量没有不良影响,证实了该留茬机构设计合理,同时能够满足保护性耕作留高茬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留茬的高度为399.5±24.9mm,在300500mm之间,合格率为100%,由于受田间地块地貌及秸秆自然倒伏的影响,秸秆的切断率为93%。本文的研究内容来源于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即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时如何实现留高茬,作者在原有的机型上设计了留高茬切割机构,通过试验证实了其合理性,同时运用仿生的方法进行了切割部件的仿生设计,玉米秸秆的切割试验表明仿生切割部件具有降低切割功耗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仿生切割部件的设计在节能减排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为以后的切割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王汉羊[10](2013)在《2BMFJ-3型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产量高,收获后大量的秸秆、根茬残留田间,而且没有休闲腐解过程,给下茬作物的播种造成很大难度。由于缺少适合的免耕播种机具,“三夏”时节,为抢农时和降低生产成本,于是产生了秸秆焚烧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根据生产实际的迫切需求,设计一种新型的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系统的试验研究,理想地解决了堵塞问题,提高了作业质量,降低了作业成本,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装备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清秸覆秸装置的设计:对清秸覆秸刀齿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刀齿端点的运动轨迹方程和速度方程;分析影响刀齿切茬节距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切茬节距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刀齿的主要结构参数;确定了刀齿合理的排列方式,完成了刀齿总成的结构设计和刀齿的总体布置方案;找出了满足刀齿总成切茬节距均匀性的条件,并建立了衡量清秸覆秸装置输送秸秆参数性能的数学方程;通过秸秆抛撒运动学分析,建立了秸秆运动轨迹方程。(2)清秸覆秸装置参数优化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机组作业速度、刀轴转速、刀齿排布、覆秸控制板角度为影响因素,以清秸覆秸装置的秸秆清除率、根茬清除率、覆秸均匀度、覆秸宽度为目标函数,寻求清秸覆秸装置的最优结构与作业参数组合及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结构与参数组合为机组作业速度3.64.5km/h,刀轴转速400r/min,刀齿排布4-3-4,覆秸控制板角度75°,此时秸秆清除率90.82%92.36%,根茬清除率92.13%93.79%,覆秸均匀度14.8815.13,覆秸宽度2.973.01m。四因素对秸秆清除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刀轴转速、刀齿排布、机组作业速度、覆秸控制板角度;对根茬清除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刀轴转速、刀齿排布、机组作业速度、覆秸控制板角度;对覆秸均匀度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覆秸控制板角度、刀轴转速、刀齿排布、机组作业速度;对覆秸宽度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覆秸控制板角度、刀轴转速、刀齿排布、机组作业速度。(3)清秸覆秸装置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采用模块化设计原理,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虚拟样机,并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别对清秸覆秸刀齿和机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刀齿最大应力为497MPa,小于刀齿材料的最大许用应力667MPa,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各激振源的振动频率与机架固有频率不发生重合,机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设计的机架能够满足实际作业对刚度和强度的要求。(4)播种单元体及施肥装置设计:根据生产条件和农艺要求,设计了播种、施肥装置的关键部件;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为影响因素,以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和变异系数为目标函数,对三种机械式大豆精密排种器进行选型试验。按照国标GB/T6973-2005《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测试要求,对排种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36km·h-1、理论粒距8cm条件下,勺轮式排种器的排种性能优于垂直窝眼轮式与垂直圆盘勺式排种器,其合格指数87.8%98.9%,重播指数0.5%1.1%,漏播指数低于12%,变异系数小于16%。(5)田间作业功耗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以机组作业速度、刀轴转速、刀齿切茬深度为影响因素,以功耗、燃油消耗率、滑转率为目标函数,寻求整机技术经济性最佳的作业参数组合及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4.24.6km/h、刀轴转速370420r/min、刀齿切茬深度20mm,此时机组功耗1820kW,燃油消耗率低于0.46,滑转率小于15%,且本机技术经济性最佳的配套动力为2022.22kW。三因素对功耗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刀轴转速、刀齿切茬深度、机组作业速度;对燃油消耗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刀齿切茬深度、机组作业速度、刀轴转速;对滑转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刀齿切茬深度、刀轴转速、机组作业速度。(6)田间性能试验:依据《免耕播种机选型试验大纲》和免耕播种机性能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对样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51017-1999《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产品质量分等》对作业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4.5km/h,理论粒距6cm和8cm,理论播深35cm条件下,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变异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优等品要求水平,播深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一等品要求水平;当清秸覆秸刀齿切茬深度2030mm时,机具只发生一次轻微堵塞,播后地表秸秆覆盖率达98%以上;无晾籽现象发生,田间出苗率高达90%以上。(7)生产考核:为检验样机在大面积作业条件下的播种质量、适应性及可靠性等指标,在河南许昌、北京顺义两地对其进行田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生产率为3.9mu/h,平均可靠性系数为0.955;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平均单株粒数增加3粒,平均亩株数增加6668.5株,千粒重增加39.9g,平均实际亩产量增加141.15kg;节约成本35.5元/亩,产值增加564.6元/亩,净收益率高达88%以上。
二、大豆少耕节能实用耕作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少耕节能实用耕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测算及决策优化研究 ——以乐平市众埠镇项目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整治 |
1.2.2 土地整治与土地利用 |
1.2.3 土地利用与碳排放 |
1.2.4 土地整治碳效应 |
1.2.5 决策优化相关研究 |
1.2.6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低碳农业理论 |
2.1.4 ISM模型 |
2.2 碳效应理论分析框架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项目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土地整治项目区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1 工程施工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1.1 项目区主要工程内容 |
4.1.2 工程施工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2 土地利用结构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2.1 项目区土地利用基本情况介绍 |
4.2.2 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3 农田管理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3.1 农田生态系统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3.2 农田耕作活动碳效应测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ISM模型土地整治碳效应措施的决策优化研究 |
5.1 ISM模型下土地整治碳效应措施的决策优化 |
5.1.1 ISM建模基本步骤和指标选取 |
5.1.2 模型构建及决策优化研究 |
5.2 优化对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区域概况及生态环境特点 |
1.1 农牧交错区区域概况 |
1.2 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特点 |
1.2.1 干旱缺水,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1.2.2 水土流失严重 |
1.2.3 天然草地退化严重 |
2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阶段 |
2.2 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
3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 |
3.1 秸秆留茬覆盖技术及成效 |
3.2 免少耕播种技术及成效 |
3.3 深松技术及成效 |
3.4 轮作休耕技术及成效 |
3.5 杂草防控技术及成效 |
3.6 农艺配套技术及成效 |
4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模式 |
4.1 高秆穴播作物模式 |
4.2 矮秆条播作物模式 |
4.3 块根块茎类少耕带作模式 |
4.4 草原改良模式 |
5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5.1 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制定与农业区划结合不够 |
5.2 保护性耕作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5.3 机具的专用性和可靠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
5.4 病虫草害加重限制了保护性耕作进一步推广 |
6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发展趋势与建议 |
6.1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定位 |
6.2 能否成为主体耕作技术 |
6.3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涵与外延 |
6.4 关于装备问题 |
6.5 关于经费投入问题 |
6.6 关于长效机制问题 |
(3)基于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的大豆精密播种技术研究及配套耕播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米、大豆轮作种植模式 |
1.1.1 玉米种植模式 |
1.1.2 大豆种植模式 |
1.1.3 玉米、大豆轮耕种植模式 |
1.2 大豆耕播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滑切刀式破茬防堵机构对玉米残茬切割效果的影响 |
2.1 滑切刀式破茬防堵机构设计 |
2.1.1 滑切刀式破茬防堵机构结构的设计 |
2.1.2 滑切刀片侧刃静滑切角的选取 |
2.1.3 滑切刀片侧刃曲线的解析式计算 |
2.2 滑切刀式破茬防堵机构对耕作效果的影响 |
2.2.1 试验条件 |
2.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试验结果 |
2.3.2 秸秆切断率方差分析 |
2.3.3 单把刀片功率消耗方差分析 |
2.4 响应曲面法分析 |
2.4.1 前进速度、耕作深度对秸秆切断率的影响 |
2.4.2 前进速度、耕作深度对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影响 |
2.4.3 前进速度、滑切刀片回转半径对秸秆切断率的影响 |
2.4.4 前进速度、滑切刀片回转半径对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影响 |
2.4.5 耕作深度、滑切刀片回转半径对秸秆切断率的影响 |
2.4.6 耕作深度、滑切刀片回转半径对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影响 |
2.5 验证性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气吸式双圆盘排种器设计 |
3.1 大豆气吸式双圆盘排种器的基本结构设计 |
3.2 大豆气吸式双圆盘排种器的设计 |
3.2.1 取种、排种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
3.2.2 吸种孔参数的设计 |
3.3 试验设计 |
3.3.1 试验因素的选择及设计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摩擦轮传动机构的设计 |
4.1 摩擦传动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4.1.1 摩擦传动机构的结构 |
4.1.2 摩擦传动机构的特点 |
4.1.3 摩擦轮之间的摩擦分析 |
4.1.4 摩擦传动机构的模拟与分析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条件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滑移率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
4.3.2 播种株距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
4.3.3 对比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豆耕播机其他关键部件的设计 |
5.1 大豆耕播机的结构 |
5.2 耕整地部件设计 |
5.2.1 仿生深松铲设计 |
5.2.2 挤压式覆土器设计 |
5.3 镇压辊设计 |
5.3.1 镇压辊仿形结构的总体设计 |
5.3.2 镇压辊仿形结构参数的确定 |
5.4 镇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
5.4.1 镇压力数据采集原理 |
5.4.2 镇压力标定 |
5.4.3 数据传输模块 |
5.4.4 系统硬件设计 |
5.4.5 镇压力数据采集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机田间试验 |
6.1 田间试验准备 |
6.1.1 试验条件 |
6.1.2 土壤指标测试方法 |
6.2 播种机性能测定 |
6.2.1 排种、排肥稳定性和一致性测定 |
6.2.2 种子破损率测定 |
6.2.3 播种均匀性测定 |
6.2.4 排种器性能指标的测定 |
6.2.5 地轮滑移率测定 |
6.2.6 排种(排肥)开沟器一致性测定 |
6.2.7 作业速度及机组打滑率 |
6.2.8 整地深度测定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指标测试结果 |
6.3.2 播种机性能测定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4)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2.3 土壤容重 |
2.2.4 土壤颗粒密度 |
2.2.5 土壤孔隙率 |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
2.2.8 土壤坚实度 |
2.2.9 结果与分析 |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
2.4.2.4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设计 |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
3.2.2 刀片运动分析 |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设计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
3.5.2 切割类型 |
3.5.3 砍切与砍滑切 |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
4.2.1 整机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2.3 主要技术参数 |
4.2.4 关键部件设计 |
4.2.5 传动设计 |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仿形机构设计 |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
5.1.1 试验地块情况 |
5.1.2 破茬性能试验 |
5.1.3 开沟性能试验 |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
5.3.4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5)秸秆覆盖地少耕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机具总体结构设计 |
2.1 少耕播种技术及作业条件阐述 |
2.2 整机设计方案 |
2.3 整机结构设计 |
2.4 整机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零部件设计 |
3.1 破茬刀辊总成及关键参数 |
3.2 变速箱设计与运算 |
3.3 施肥和播种开沟器设计 |
3.4 种箱、肥箱设计 |
3.5 排种器、排肥器 |
3.6 覆土器设计 |
3.7 镇压轮设计 |
3.8 仿形机构设计 |
3.9 其他零部件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 |
4.1 样机试制 |
4.2 田间试验 |
4.3 数据处理方法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4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本文创新之处 |
1.8 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业地位 |
2.1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形成与发展 |
2.2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牧结构 |
2.3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3.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
3.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 |
3.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
3.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
3.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 |
3.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问题 |
第四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4.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4.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生态补偿措施及效果分析 |
5.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结构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
5.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
5.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
5.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
5.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
5.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 |
第六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
6.1 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影响机理分析 |
6.2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 |
6.3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4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与保障措施 |
7.1 建立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
7.2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述评 |
1.3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 |
2.1.2 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 |
2.1.3 现代化大农业的制度创新要求 |
2.2 低碳农业内涵与特征 |
2.2.1 低碳农业的内涵 |
2.2.2 低碳农业的特征 |
2.2.3 低碳农业的再认识 |
2.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特征 |
2.3.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规模化的低碳发展 |
2.3.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组织化的低碳发展 |
2.3.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机械化的低碳发展 |
2.3.4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科技化的低碳发展 |
2.3.5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产业化的低碳发展 |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外部性理论 |
2.4.2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理论 |
2.4.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进展情况 |
3.1.1 以大规模为标志的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加快 |
3.1.2 以大组织为标志的农业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 |
3.1.3 以大农机为标志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
3.1.4 以大科技为标志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着 |
3.1.5 以大产业为标志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
3.1.6 以大产出为标志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 |
3.1.7 以大水利为标志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
3.2 现代化大农业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评价 |
3.2.1 大规模作用评价: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分析 |
3.2.2 大农机作用评价:农用拖拉机保有量变化分析 |
3.2.3 大组织作用评价: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分析 |
3.2.4 大科技作用评价: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分析 |
3.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
3.3.1 水土流失严重 |
3.3.2 耕地质量下降 |
3.3.3 资源超采浪费 |
3.3.4 农业污染严重 |
3.3.5 自然灾害频发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分析框架 |
4.1.1 农业源温室气体的界定 |
4.1.2 农业生产碳排放边界设置 |
4.2 碳排放测算模型与数据来源 |
4.2.1 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模型 |
4.2.2 碳源碳排放系数选用 |
4.2.3 计算数据来源 |
4.3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 |
4.3.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 |
4.3.2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 |
4.3.3 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碳排放构成比例 |
4.4 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简要评价 |
4.4.1 碳排放强度、碳生产力分析 |
4.4.2 农业投入品施用强度分析 |
4.4.3 农业机械能源消耗分析 |
4.4.4 基于低碳农业评价指标的判断 |
4.5 本章小结 |
5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分析与碳减排测算 |
5.1 土地高度规模化经营碳减排潜力分析 |
5.1.1 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碳减排 |
5.1.2 为应用低排放大农机创造基础条件 |
5.1.3 提升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效率 |
5.2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碳减排潜力分析 |
5.2.1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碳减排 |
5.2.2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碳减排 |
5.3 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碳减排潜力分析 |
5.3.1 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碳减排 |
5.3.2 降低低碳农业交易成本促进碳减排 |
5.3.3 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
5.4 现代化大农业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4.1 大型农业机械直接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4.2 农业机械间接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6.1 典型国家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1 美国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2 加拿大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3 澳大利亚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4 日本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5 欧盟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共同特征 |
6.2.1 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低碳农业发展 |
6.2.2 制定扶持政策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
6.2.3 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精准化农业 |
6.2.4 发挥农业科技的碳减排支撑作用 |
6.2.5 重视利用低碳农业的多元功能 |
6.3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6.3.1 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
6.3.2 加大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 |
6.3.3 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
6.3.4 以农业机械化助推低碳农业发展 |
6.3.5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总体思路 |
7.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 |
7.1.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本依据 |
7.1.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
7.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本目标 |
7.2.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7.2.2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7.2.3 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
7.2.4 实现“一控、二减、三利用、四普及” |
7.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本原则 |
7.3.1 强化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功能 |
7.3.2 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碳减排支撑作用 |
7.3.3 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 |
7.3.4 发挥农业的文化休闲功能实现源头减排 |
7.3.5 注重有效解决低碳农业外部性问题 |
7.4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 |
7.4.1 现有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 |
7.4.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路径选择 |
8.1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农业机械直接碳减排 |
8.1.1 优化农机结构发挥大农机节能减排作用 |
8.1.2 改善农机作业方式提高效率实现碳减排 |
8.2 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机械间接碳减排 |
8.2.1 发展专用农业机械,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
8.2.2 依托现代农业机械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方式 |
8.3 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业碳减排 |
8.3.1 大力发展具有大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 |
8.3.2 利用低碳农业独特的金融功能促进碳减排 |
8.4 提高农民低碳生产技能促进农业碳减排 |
8.4.1 培育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 |
8.4.2 提升农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 |
8.5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对策建议 |
9.1 确立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战略 |
9.1.1 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形成低碳发展共识 |
9.1.2 制定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行动纲要 |
9.1.3 建立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示范基地 |
9.2 实施政策定向调控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 |
9.2.1 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
9.2.2 完善新型农机装备支持政策 |
9.2.3 加强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 |
9.3 大力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培训 |
9.3.1 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研发 |
9.3.2 强化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
9.3.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 |
9.4 建立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制度机制保障 |
9.4.1 完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
9.4.2 建立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9.4.3 强化低碳农业制度实施机制 |
9.5 夯实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组织化规模化基础 |
9.5.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
9.5.2 创新制度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
9.5.3 注重产加销整体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
9.6 建立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发展碳汇金融市场 |
9.6.1 构建农业碳汇交易机制 |
9.6.2 积极发展碳汇金融市场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本研究基本结论 |
10.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0.3 不足与努力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齐民要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主要观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贾思勰生平考略 |
第一节 贾思勰籍贯故里考 |
一、关于贾思勰籍贯、故里研究与表述存在的问题 |
二、贾思伯与贾思同的籍贯、故里 |
三、贾思勰与贾思同是否为同一人? |
四、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的关系 |
五、古今益都、青州、寿光行政区划及贾氏故里 |
第二节 贾思勰为官“高阳”郡治考 |
一、关于高阳郡及贾思勰为官高阳的有关记述 |
二、关于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 |
三、贾思勰做的哪个高阳郡的太守? |
结论 |
第二章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及其文献史料价值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引用亡佚图书集汇 |
一、《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集汇 |
二、《齐民要术·序》引《谯子》 |
三、《齐民要术》引《周书》 |
四、《齐民要术》引《世本》 |
五、《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纂文》 |
六、《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杂阴阳书》 |
七、《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 |
八、《齐民要术》引《四民月令》 |
九、《齐民要术》引崔寔《政论》 |
十、《齐民要术》引《春秋元命苞》 |
十一、《风土记》 |
十二、《字林》 |
十三、《永嘉记》 |
十四、《广州记》 |
十五、《郭子》 |
十六、《淮南万毕术》 |
十七、《家政法》 |
十八、《声类》 |
十九、《食经》 |
二十、《三仓》 |
二十一、《范子计然》 |
二十二、《邺中记》 |
二十三、《荆州土地记》 |
二十四、《广志》 |
二十五、犍为舍人、孙炎《尔雅》的注本 |
二十六、《淮南子》许慎注本 |
二十七、《陶隐居本草》 |
二十八、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 |
二十九、《齐民要术》引《养生经》 |
三十、《养鱼经》 |
三十一、晋王沈撰《魏书》 |
三十二、《交州记》 |
三十三、《东方朔传》 |
三十四、《吴录》 |
三十五、《南中八郡志》 |
三十六、《荆州记》 |
三十七、《湘州记》 |
三十八、《诗义疏》 |
三十九、《林邑国记》 |
四十、《南越志》 |
四十一、《登罗浮山疏》 |
四十二、《吴记》 |
四十三、《游名山志》 |
四十四、《晋起居注》 |
四十五、《仓颉解诂》 |
四十六、《夏统别传》注 |
四十七、《皇览》 |
四十八、《齐地记》 |
四十九、《西河旧事》 |
五十、《庄子》司马彪注 |
五十一、《南方记》 |
五十二、《吴氏本草》 |
五十三、《异物志》 |
五十四、《临海异物志》 |
五十五、《南州异物志》 |
五十六、《南方异物志》 |
第二节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史料价值 |
一、《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 |
二、《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农业科技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
第三章 《齐民要术》版本与校勘存疑研究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研究 |
一、关于《齐民要术》主要版本、抄本、校本流传概述 |
二、《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齐民要术》校勘存疑研究举要 |
一、“有”、“无”之辨 |
二、桂阳太守、桂阳县令之辨 |
三、银、钱、根之辨 |
四、“妨”字衍缺之辨 |
第四章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 |
一、《齐民要术》中的人本、民本思想 |
二、《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 |
三、《齐民要术》中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
第二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思想的文化渊源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文化意义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传承与意义 |
第五章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第一节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一、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 |
二、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 |
三、注重多种经营,发挥物种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
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 |
五、注重规模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
六、量已力、宁少好、不多恶的土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原则 |
第二节 《齐民要术》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差异比较 |
一、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的差异 |
二、时间价值差异 |
三、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别 |
四、投资收益思想差异 |
五、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差异 |
小结 |
第六章 《齐民要术》土壤耕作技术思想及其现代传承与启示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耕作技术与思想 |
一、火烧、(?)杀、开垦、耕种——明确垦荒造田的方法 |
二、“耕地以燥湿所得为佳”——强调土壤干湿适度 |
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地保墒要因时制宜 |
四、“初耕欲深,转耕欲浅”——耕地保墒要因地制宜 |
五、耕地量力择时、耕锄因地而异、麻田耕不厌熟——耕地保墒方式要灵活 |
六、“犁欲廉,劳欲再”——精耕细作思想 |
七、“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美田、养田之法 |
八、“强土尔弱之”“弱土尔强之”——土壤改良技术思想 |
九、“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重视耕种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
十、“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强调耕织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齐民要术》耕作技术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启示 |
一、从传统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到现代耕作技术的科学认知 |
二、少耕或免耕的水土、资源、环境效益 |
三、《齐民要术》用地养地结合与绿肥轮作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环割技术的传承与启示 |
五、《齐民要术》耕作种植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结语 |
第七章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种谷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大豆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技术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第八章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姜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大蒜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姜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种韭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二、《齐民要术》生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九章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技术思想 |
六、《齐民要术》中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枣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桃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苹果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柿树种植栽培技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六、现代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七、现代白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与意义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六、《齐民要术》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留高茬式玉米收获机切割部件的仿生设计及其切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
1.2.2 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
1.2.3 留高茬作业方式及切割原理 |
1.2.4 仿生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2章 玉米秸秆的特性和棉蝗口器研究 |
2.1 玉米秸秆的特性 |
2.1.1 玉米秸秆的物理性质 |
2.1.2 玉米秸秆的机械力学特性 |
2.1.3 玉米秸秆的尺寸及水分含量 |
2.2 棉蝗口器 |
2.2.1 棉蝗上颚样品观察 |
2.2.2 棉蝗上颚切齿叶曲线的提取 |
2.2.3 棉蝗上颚切齿叶曲线的拟合 |
2.2.4 棉蝗上颚切齿叶曲线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线型仿生锯齿锯条的设计及试验 |
3.1 直线型切割部件的应用 |
3.1.1 往复式切割刀片结构 |
3.1.2 往复式切割刀片的切割机理 |
3.2 直线型锯条的设计及加工 |
3.2.1 设计依据 |
3.2.2 绘制及加工 |
3.2.3 仿生锯齿锯条的后期加工 |
3.3 直线型仿生锯齿锯条切割试验 |
3.3.1 试验仪器、方法及原理 |
3.3.2 试验过程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秸秆切割试验台的设计及试验 |
4.1 切割试验台的研究现状 |
4.1.1 切割试验台的介绍及分析 |
4.1.2 切割试验台的工作原理 |
4.2 玉米秸秆切割试验台的设计 |
4.2.1 设计基础 |
4.2.2 玉米切割试验台的传动设计 |
4.2.3 玉米切割试验信号获取设计 |
4.3 玉米秸秆切割试验台试验 |
4.3.1 单支撑切割和双支撑切割试验对比 |
4.3.2 切割参数对切割过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圆盘型仿生锯齿锯片的设计及试验 |
5.1 引言 |
5.2 圆盘型仿生锯齿锯片的设计 |
5.2.1 圆盘型仿生锯齿锯片设计的基础 |
5.2.2 仿生锯齿锯片的设计 |
5.2.3 圆盘式仿生锯齿锯片的加工 |
5.3 圆盘式仿生锯齿锯片与普通锯齿锯片对比试验 |
5.3.1 切割效果对比 |
5.3.2 玉米秸秆切割过程分析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留高茬切割机构设计与田间试验 |
6.1 留高茬切割机构设计 |
6.1.1 留茬机构的设计基础 |
6.1.2 留高茬切割机构的切割试验 |
6.2 田间试验 |
6.2.1 试验内容 |
6.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10)2BMFJ-3型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来源 |
1.4.2 内容与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预期成果 |
1.6 小结 |
2 2BMFJ-3 型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黄淮海主产区大豆生产条件分析 |
2.2 设计原则 |
2.3 总体方案及作业原理 |
2.4 小结 |
3 清秸覆秸装置设计 |
3.1 免耕播种机堵塞原因分析 |
3.2 清秸覆秸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总体方案与作业原理 |
3.3 清秸覆秸装置关键部件设计 |
3.3.1 清秸覆秸刀齿设计 |
3.3.2 清秸覆秸刀齿总成设计 |
3.3.3 清秸覆秸刀齿总体布置 |
3.4 秸秆抛撒运动学分析 |
3.5 小结 |
4 清秸覆秸装置参数优化试验 |
4.1 试验条件 |
4.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结果 |
4.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参数优化分析 |
4.6 小结 |
5 清秸覆秸装置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5.1 清秸覆秸刀齿静力学分析 |
5.1.1 建立刀齿有限元模型 |
5.1.2 定义材料属性 |
5.1.3 划分网格 |
5.1.4 添加约束与施加载荷 |
5.1.5 后处理与结果分析 |
5.2 机架模态分析 |
5.2.1 建立机架有限元模型 |
5.2.2 定义材料属性 |
5.2.3 划分网格 |
5.2.4 后处理与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播种单元体及施肥装置设计 |
6.1 播种单元体总体方案设计 |
6.1.1 设计原则 |
6.1.2 设计方案 |
6.2 仿形机构设计 |
6.2.1 类型选择 |
6.2.2 结构与参数设计 |
6.3 排种器选型研究 |
6.3.1 要求及选型 |
6.3.2 排种器选型试验研究 |
6.4 开沟器设计 |
6.4.1 技术要求 |
6.4.2 类型选择 |
6.4.3 结构与参数设计 |
6.5 覆土镇压器的设计 |
6.5.1 技术要求与类型 |
6.5.2 结构设计与主要参数的确定 |
6.6 排肥器的技术要求及选型 |
6.7 小结 |
7 样机试制 |
7.1 整机结构与技术参数 |
7.1.1 整机结构 |
7.1.2 主要技术参数 |
7.2 样机试制 |
7.3 小结 |
8 田间作业功耗试验 |
8.1 试验条件 |
8.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8.2.1 测试原理 |
8.2.2 仪器及设备 |
8.3 试验方法 |
8.3.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8.3.2 试验方案 |
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8.4.1 试验结果 |
8.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8.5 参数优化 |
8.6 小结 |
9 田间性能试验 |
9.1 试验条件 |
9.2 试验材料 |
9.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9.4 试验方法 |
9.4.1 播种均匀性 |
9.4.2 种肥深度 |
9.4.3 机具通过性 |
9.4.4 土壤扰动量 |
9.4.5 秸秆覆盖率 |
9.4.6 晾籽情况 |
9.4.7 田间出苗率 |
9.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9.5.1 播种均匀性与种肥深度 |
9.5.2 机具通过性、土壤扰动量及秸秆覆盖率 |
9.5.3 晾籽情况及田间出苗率 |
9.6 小结 |
10 生产考核 |
10.1 试验目的 |
10.2 试验条件 |
10.3 田间生产试验测定结果 |
10.3.1 播种质量测定 |
10.3.2 生产率及可靠性测定 |
10.3.3 产量测定 |
10.4 经济效益分析 |
10.5 小结 |
11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1.1 结论 |
11.2 创新点 |
11.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豆少耕节能实用耕作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测算及决策优化研究 ——以乐平市众埠镇项目区为例[D]. 程韵琦.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2]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J]. 路战远,程玉臣,王玉芬,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任永峰,张德健.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3)
- [3]基于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的大豆精密播种技术研究及配套耕播机设计[D]. 张卓. 吉林大学, 2019(10)
- [4]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秸秆覆盖地少耕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D]. 冯川.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6]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7]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马边防.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
- [8]《齐民要术》研究[D]. 孙金荣. 山东大学, 2014(04)
- [9]留高茬式玉米收获机切割部件的仿生设计及其切割机理[D]. 李常营. 吉林大学, 2014(09)
- [10]2BMFJ-3型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的研究[D]. 王汉羊.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