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丝瓜 马铃薯大棚高效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李航[1](2021)在《生产性景观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书艺[2](2016)在《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城市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城镇化在给我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交通日益拥堵,人民群众价值观日益迷失等。城镇化发展过快致使人们的心灵渐渐远离城市,回归农村。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人们的骨子里,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将农耕文化的概念移植于城市园林景观中,用农耕文化这一剂良药医治“城市病”,给久在樊笼里的人们以乡村田园意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诟病,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课题,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进展,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框架路线以及介绍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第二章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介绍城镇化的时代大背景,综合地对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景观两者进行理论分析,以求将农耕文化景观元素融入城市园林景观,满足时代、社会的需求;第三章以整理搜集的资料为依据,分析农耕文化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价值,提出应用原则,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面上研究表达策略;第四章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证实上章所提出的策略方法的实用性,叙述用此指导实践的方法;第五章结论与结语。
王华[3](2014)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城镇化建设》文中指出地处江苏中东部的"明村"曾经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村庄。在改革开放之后,它逐渐转向蔬菜种植,并成功地成为上海、无锡、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等城市的蔬菜供应基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无粮村"。该村的菜农们也因此富裕起来,过上了城镇生活。这一切源于国家和自由化市场的共同作用。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深入明村访问菜农和农业经纪人了解该村的社会变迁过程,回溯明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事实,揭示了国家的角色由最初的鼓励种植蔬菜到后来的率领农民一起干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了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该村城镇化的步伐也在进一步跟进。基于此,本文认为明村的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发生在政治真空里,而是受国家权力与新自由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笔者希望对明村变迁的观照可以为城镇化建设带来一些启发和反思。
蔡仁莲,郭建军,金道超[4](2014)在《蔬菜叶螨发生特点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叶螨为重要的植食性螨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类群,因其具有个体小、世代短、繁殖快、寄主广等特点,极易爆发成灾,对蔬菜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生产上重要害螨的控制一直依赖化学防治,不但带来蔬菜安全问题,且造成叶螨抗药性呈快速发展趋势,对叶螨生物防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概述了我国常见蔬菜叶螨的发生特点,评价了蔬菜叶螨主要天敌类群及其应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蔬菜叶螨分布、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资源及筛选、天敌规模化繁育、应用技术体系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吴永官[5](2012)在《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疫霉菌引起的瓜类疫病是世界性病害,据报道,该病由多种疫霉菌引起,目前该病已成为瓜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因病原菌的多样化和抗药性使得对该病的防治极为困难。为了解近年华南地区冬瓜及黄瓜疫病病原菌的构成和病原种群的动态变化,本文对近4年来从广西和广东两省(区)不同瓜类产区分离到的193株疫霉菌进行系统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鉴定,测定了部分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病原菌的抗药性检测与监测、交配型及其分布调查、致病性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研究,并对冬瓜疫病的化学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7~2010年从广西、广东两省(区)9个冬瓜、黄瓜产区采集疫病病株,经分离纯化共获得193株疫霉菌,对其中10株代表菌株的形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89株的rDNA-ITS区域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OA培养基上,10株代表菌株(CZ-1, GL-9, GZ-4, LZ-5, NN-20, NN-27, NN-29, YD-6, YL-2和YL-9)气生菌丝较均匀一致,基质菌丝膨大体常见。孢子囊呈卵形、椭圆形到长椭圆形,无乳突,孢囊梗不脱落。孢囊梗一般不分支,孢子囊有内层出现象。绝大多数菌株表现异宗配合特性,藏卵器球形,壁光滑,基部多呈棍棒形,雄器穿雄生。卵孢子球形,满器,偶有不满器。最适生长温度25-31℃,最高生长温度高于37℃。最适生长pH值范围5-7.5,但多数菌株在偏酸性(pH5-6)条件下生长较好。病原菌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对孔雀石绿有一定的耐性,人工接种能严重侵染冬瓜、黄瓜、节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对茄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的部分植物(如马铃薯、大白菜、上海青、胡萝卜)也具较强致病力。将89株供试菌的rDNA-ITS序列与在GenBank中已有的相关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与瓜类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的同源性最高。对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的48株疫霉菌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举值为99%的水平上供试10株代表菌株与瓜类疫霉P.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聚成一群,明显不同于34株其他疫霉菌,表明供试瓜类疫病菌株应归入瓜类疫霉P.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种内。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生物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引起华南广东、广西两省(区)冬瓜及黄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瓜类疫霉P.melonis(异名:P.sinensis)。2、采用菌丝块无伤接种法,测定193株瓜类疫霉对供试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差异及其寄主嗜好性。结果表明,病原群体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可分为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及弱致病力3大类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瓜类疫霉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明显不同,多数样区以强致病力菌株占优势。瓜类疫霉种群中至少存在3种寄主嗜好型(A,B和C型)菌株,A型菌株对冬瓜和黄瓜均表现强致病力,与原始分离寄主无关;B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冬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黄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C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黄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冬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本研究明示了华南瓜类疫霉致病力分化的存在。3、对从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93株瓜类疫霉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敏感菌株、中等抗性菌株和抗性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29.0%、18.1%和52.8%;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分离的菌株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差异较大,来源于广东的菌株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一般高于来源广西的菌株,分离自黄瓜的菌株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大部分样点抗性菌株占据优势群体,个别菌株的抗性指数高达4226.9。叶盘漂浮法测定结果和菌落生长速率法相似。在含药平板上对敏感菌株进行甲霜灵抗性诱导结果表明,从60%的敏感菌株中成功诱导出对甲霜灵抗性稳定的突变体,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为敏感性亲本的189~407倍;9株来源于未施用过甲霜灵等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样点的菌株均为敏感性菌株,其EC50值为0.0429~0.5461μg/mL,将它们EC50的平均值0.3200±0.11617μg/mL确定为华南地区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基线:对两个样点的监测结果表明,瓜类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频率及抗性指数有逐年增高趋势。华南广西和广东两省(区)瓜类疫霉对甲霜灵抗性普遍发生,瓜类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产生与其和药剂的接触密切相关。4、采用直接配对法对193株瓜类疫霉进行交配型测定,共检测到5种交配型。各种交配型中,以A2交配型占据优势,占群体的51.8%;其次为A0交配型占24.9%;A1,A2交配型的比例最少,仅2株占1.0%。桂林的瓜类疫霉以A0交配型占优势,比例为40.9%,其它地区的瓜类疫霉则以A2交配型占据优势,比例为37.5~66.7%,来自两种寄主的瓜类疫霉都检测到4种交配型的存在,且均以A2交配型占优势,其中3种交配型(A2、A1A2和A0)为来自两种寄主的瓜类疫霉所共有,A1交配型为冬瓜疫病菌独有,而A1,A2则为黄瓜疫病菌独有,表明瓜类疫霉的部分交配型菌株对寄主有专化性。桂林的瓜类疫霉的A1和A2交配型菌株数比值接近1:1,初步确定桂林处于瓜类疫霉起源中心的范围内,可以推测亚洲是瓜类疫霉的起源中心。5、从180条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随机引物中所筛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重复性好的12条引物,对华南9个不同地区的96株瓜类疫霉进行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选用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产生135条DNA标记图带,其中124条为多态性图带,多态检测率为91.9%。利用NTSYSpc Version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以遗传相似系数为0.81为阈值,将96株供试菌划分为12个RAPD群,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分离寄主、致病力、交配型及甲霜灵抗性水平等表型特征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间菌株的遗传分化不同,分离自黄瓜的菌株其遗传分化明显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6、为了筛选出防治瓜类疫霉所致黑皮冬瓜疫病的高效药剂,对19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对瓜类疫霉的室内抑制力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杀菌剂进行冬瓜疫病的盆栽和大田防效试验。室内抑制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商品名:安克)和氟吗啉+代森锰锌(商品名:施得益)对病原菌的抑制力最强,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6%和87.43%;其余依次为霜脲氰+代森锰锌(商品名:克露)53.07%、甲霜灵+代森锰锌(商品名:金雷多米尔)51.43%、恶霜灵+代森锰锌(商品名:杀毒矾)46.57%、代森锰锌(商品名:大生M-45)46.00%、敌磺钠(商品名:敌克松)45.86%、乙磷铝+代森锌40.43%;其它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均在40%以下;嘧菌酯(商品名:阿米西达)、异菌脲(商品名:扑海因)和恶霉灵的毒性最弱,抑制率均为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达100%;其次为敌磺钠、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和甲霜灵+霜霉威,其防治效果为60~74%;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下。在治疗作用方面,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2%和64%;其次为霜霉威(商品名:普力克)和甲霜灵+霜霉威,防治效果分别为58.00%和53.70%;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大田防效试验中,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对冬瓜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高达84.5%和77.8%,而甲霜灵的防治效果较低,仅30.1%。
陈桂珍[6](2008)在《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现状、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调查,和农民进行系统地沟通,了解他们采用技术的决策动机和影响因素,共同对“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进行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机制的论证,并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市民无公害蔬菜消费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建议。本文的调查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在和将来农业和农村的主要发展形式,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应当既要了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新方法、新技术,又要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快、更公正地将新技术传播给农民。2、在无公害蔬菜技术推广中,应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和政策扶持,为无公害蔬菜技术推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无公害生产技术传播途径,农民学校、田头培训、咨询服务、电视、报纸等同时并举,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全面推广3、“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公司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基地的技术优势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优势,农户合理布局、成片区域生产的集团优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的产业优势,增加了市场竞争力。4、通过“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苏州的运作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将农户参与的时间由技术推广阶段提前到技术研究阶段,典型带动也由单一的典型农户转变为基地示范与典型农户并举,从而更有利于农户的参与。5、市民对无公害蔬菜的了解程度仍然远远不够,获取无公害蔬菜信息的来源主要是电视、报纸和网络。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强化农户采用该项技术的政策和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邓小华[7](2003)在《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永州市稻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较系统的统计资料、样区实地调查、发放相关问卷,广泛收集研究区域内58种主要种植模式的详细资料;通过引用前人研究成果和分析,对其中14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稻田种植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经济效果剖析和全面的综合评价,并将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相关原理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进行集成判断,得出以下结论: 1、初步筛选出适合永州市高效持续发展的13种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摸式,即:烤烟—晚稻、春玉米—晚稻、早稻—荸荠、马铃薯—晚稻、西瓜—晚稻、早熟春菜—晚稻、花生—晚稻、大豆—晚稻、百合—晚稻、稻—草—鹅、两优—蒜、稻—稻—亚麻、稻田香芋等。 2、遵循“规划科学、特色鲜明、规模布局、基地生产、产业运作”的思路,按照山地、丘盆、城郊三种不同的稻田种植模式地域类型和优质水稻产业带、优质烤烟产业带、无公害蔬菜外销产业带的产业布局,重新构架了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摸式的区域布局。 3、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根据作物与环境相适原理,通过优化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内部结构,强化整体功能,初步配套集成入选各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4、从资源优化配置、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永州市稻田种植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① 加强领导,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职能部门在稻田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加强财政、金融、税收等领域的宏观调控;② 农业技术部门应加强对稻田种植模式的深层次研究,为稻田种植模式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③ 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经常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稻田改制操作环节的科技含量;④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有针对性地推广一些高产高效稻田种植模式;⑤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稻、田改制发展,以稻田改制后形成的产品优势促进龙头企业的腾飞。⑥ 实现规模效益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稻田改制成果。⑦ 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统一协调发展,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刘慧敏,邓小华,郑贤陆,陈晖[8](2003)在《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及优化模式分析》文中指出分析了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讨论了稻田改制的主要模式及经济效益,提出了值得推广的几种主要稻田高效种植模式。
安科[9](2003)在《早丝瓜 马铃薯大棚高效栽培》文中指出
二、早丝瓜 马铃薯大棚高效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丝瓜 马铃薯大棚高效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2)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 |
1.1.2 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存在问题 |
1.1.3 农耕文化介入城市园林建设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路线 |
1.6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城镇化背景研究 |
2.1.1 城镇化的概念 |
2.1.2 城镇化的意义 |
2.1.3 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
2.2 农耕文化研究 |
2.2.1 农耕文化的含义 |
2.2.2 农耕文化的形态层次 |
2.2.3 农耕文化的特征 |
2.3 农耕文化景观研究 |
2.3.1 农耕文化景观的含义 |
2.3.2 农耕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3 农耕文化景观的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 |
3.1 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价值 |
3.1.1 人文价值 |
3.1.2 生态价值 |
3.1.3 社会价值 |
3.1.4 经济价值 |
3.1.5 安全价值 |
3.2 农耕文化在不同类型园林景观中应用表达 |
3.2.1 公园类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 |
3.2.2 居住区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 |
3.2.3 附属区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 |
3.2.4 带状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 |
3.2.5 案例总结分析 |
3.3 农耕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原则 |
3.3.1 自然生态性 |
3.3.2 乡土地域性 |
3.3.3 时代创新性 |
3.4 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策略 |
3.4.1 物质元素的表达——象形 |
3.4.2 精神元素的表达——畅神 |
3.4.3 情感元素的表达——缘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项目——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现状分析 |
4.2 项目规划原则 |
4.2.1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
4.2.2 生态优先,持续发展 |
4.2.3 趣味互动,参与体验 |
4.2.4 创新管理,经济高效 |
4.3 策划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 |
4.4 规划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 |
4.4.1 农耕文化展示区 |
4.4.2 农耕科技示范区 |
4.4.3 农耕创意体验区 |
4.4.4 农耕休闲游览区 |
4.4.5 小结 |
4.5 设计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 |
4.5.1 道路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4.5.2 绿化种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4.5.3 建筑小品——古朴悠然,浑然天成 |
4.5.4 细部设计——物我相忘,丝丝入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结语 |
5.1 结论 |
5.1.1 分析城镇化背景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
5.1.2 农耕文化介入城市园林景观具有深刻意义 |
5.1.3 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深度 |
5.1.4 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手法是相互依存的 |
5.2 结语 |
5.2.1 不足与缺陷 |
5.2.2 结语 |
参考文献 |
(4)蔬菜叶螨发生特点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叶螨发生与危害特点 |
1.1主要种类及寄主 |
1.2发生及危害特点 |
2生物防治 |
2.1天敌类群及病原菌 |
2.2利用捕食螨防治 |
2.3利用捕食性昆虫防治 |
2.4利用病原真菌防治 |
3结语 |
3.1加强我国蔬菜叶螨基础研究 |
3.2加强叶螨天敌资源调查和优势种类的筛选研究 |
3.3加强叶螨天敌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
3.4加强天敌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
(5)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冬瓜的研究现状 |
1.1.1 冬瓜的起源及功效 |
1.1.2 冬瓜的种植分布及研究领域 |
1.1.3 冬瓜的主要病害 |
1.2 瓜类作物疫病的发生状况及病原种类 |
1.2.1 主要瓜类作物疫病的发生状况 |
1.2.2 瓜类疫病病原种类 |
1.2.2.1 辣椒疫霉 |
1.2.2.2 烟草疫霉 |
1.2.2.3 掘氏疫霉 |
1.2.2.4 瓜类疫霉 |
1.3 疫霉菌的鉴定方法 |
1.3.1 传统鉴定方法 |
1.3.2 分子鉴定方法 |
1.4 疫霉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4.1 疫霉菌种群表现型 |
1.4.1.1 抗药性 |
1.4.1.2 交配型 |
1.4.1.3 生理小种及毒性组成 |
1.4.2 疫霉菌种群基因型 |
1.4.2.1 同工酶 |
1.4.2.2 SSR(simple sequence sepeat)标记 |
1.4.2.3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1.4.2.4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标记 |
1.4.2.5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1.5 疫病的防治 |
1.5.1 抗病品种的选育 |
1.5.2 农业防治 |
1.5.2.1 清洁田园 |
1.5.2.2 轮作倒茬 |
1.5.2.3 育壮苗合理施肥 |
1.5.2.4 高垄地膜覆盖和搭架栽培 |
1.5.2.5 科学管水 |
1.5.3 嫁接 |
1.5.4 生物防治 |
1.5.5 化学防治 |
1.5.5.1 苗床和土壤消毒 |
1.5.5.2 种子消毒 |
1.5.5.3 大田用药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华南冬瓜、黄瓜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培养基 |
2.1.2 病害样本的采集 |
2.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1.4 病原菌形态及培养性状观察 |
2.1.5 不同温度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6 不同培养基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7 不同瓜类疫病菌对孔雀石绿的敏感性 |
2.1.8 不同碳、氮源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9 不同pH值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10 寄主范围测定 |
2.1.11 分子生物学测定 |
2.1.11.1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2.1.11.2 DNA提取与检测 |
2.1.11.3 核糖体DNA-ITS的PCR扩增 |
2.1.11.4 DNA-ITS序列的比对、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害症状 |
2.2.2 瓜类疫病菌的形态特征及产孢能力 |
2.2.3 不同温度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培养基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5 不同瓜类疫病菌对孔雀石绿的耐性 |
2.2.6 不同碳、氮源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7 不同pH值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8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2.2.9 瓜类疫病菌ITS序列测定、同源性比较及系统树构建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华南瓜类疫霉致病力分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致病力测定 |
3.1.2.1 接种方法 |
3.1.2.2 病情调查 |
3.1.2.3 菌株致病力的分级标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类疫霉的致病力类群 |
3.2.2 不同地区瓜类疫霉的致病力比较 |
3.2.3 不同寄主瓜类疫霉的致病力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华南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 |
4.1.1.2 主要药剂与培养基 |
4.1.1.3 供试植物 |
4.1.2 方法 |
4.1.2.1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
4.1.2.2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抗性水平的测定及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
4.1.2.3 野生敏感菌株的甲霜灵抗性诱变及其突变体的抗性水平测定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
4.2.1.1 离体检测 |
4.2.1.2 活体检测 |
4.2.2 瓜类疫霉野生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基线 |
4.2.3 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EC_(50)值及抗性水平 |
4.2.4 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田间抗性监测 |
4.2.5 瓜类疫霉突变体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 |
4.3 结论和讨论 |
5 华南瓜类疫霉交配型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交配型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交配型的出现频率 |
5.2.2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交配型的地理分布 |
5.2.3 来自不同寄主瓜类疫霉的交配型组成及发生频率 |
5.3 结论与讨论 |
6 华南瓜类疫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6.1.3 DNA提取与检测 |
6.1.4 引物筛选 |
6.1.5 RAPD-PCR扩增 |
6.1.6 扩增产物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的筛选 |
6.2.2 DNA指纹图谱与不同类型菌株的相关性分析 |
6.2.3 RAPD指纹聚类分析 |
6.2.4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
6.2.5 瓜类疫霉RAPD群与菌株地理来源的相关性 |
6.2.6 瓜类疫霉RAPD群和菌株寄主来源的相关性 |
6.2.7 瓜类疫霉RAPD群与其他类型瓜类疫霉的相关性 |
6.3 结论与讨论 |
7 瓜类疫霉的化学防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2.1 杀菌剂对瓜类疫霉的抑制效果测定 |
7.1.2.2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盆栽防治试验 |
7.1.2.3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离体条件下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
7.2.2 活体条件下杀菌剂对冬瓜的保护作用 |
7.2.3 活体条件下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治疗作用 |
7.2.4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7.3 结论与讨论 |
8 全文总结与讨论 |
8.1 冬瓜、黄瓜疫病的病害症状、生物学特性及病原鉴定 |
8.2 瓜类疫霉种群的致病力分化 |
8.3 瓜类疫霉对杀菌剂甲霜灵的敏感性 |
8.4 瓜类疫霉的交配型 |
8.5 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
8.6 冬瓜疫病的化学防治 |
8.7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8.8 后续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图版 |
(6)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1.2.3 国内无公害蔬菜技术研究 |
1.2.4 调查区域概述 |
第二章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
2.1 苏州市蔬菜产业总体情况 |
2.2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
2.2.1 蔬菜播种面积稳步增加,设施蔬菜发展迅速 |
2.2.2 区域特色初步形成,加工出口能力不断提高 |
2.2.3 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2.2.4 加强技术推广,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 |
2.3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 |
3.1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
3.1.1 新品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体系 |
3.1.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示范体系 |
3.1.3 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控制监测保障体系 |
3.1.4 农资投入品服务体系建设 |
3.1.5 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
3.2 主要示范推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3.2.1 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
3.2.2 小白菜防虫网覆盖栽培示范试验 |
3.2.3 夏芹避雨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3.2.4 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试验 |
3.2.5 嫁接栽培技术示范 |
3.2.6 轮作换茬技术示范推广 |
3.2.7 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 |
3.2.8 微喷灌技术 |
3.3 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制约因素 |
3.4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措施 |
3.4.1 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3.4.2 增加生产技术传播途径 |
3.5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案例 |
3.5.1 辣椒品种选优试验与推广 |
3.5.2 张家港市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研究与推广 |
3.5.3 科技入基地(户)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在推广中的作用 |
4.1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
4.2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
4.2.1 公司(龙头企业)在推广中的作用和职能 |
4.2.2 基地在推广中的作用和职能 |
4.2.3 农户在“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中的作用和职能 |
4.3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主要优势 |
4.4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创新点 |
4.5 案例:穴盘基质育苗生产技术推广 |
4.5.1 基地的选择 |
4.5.2 生产中的问题 |
4.5.3 问题的解决方法 |
4.5.4 结果与评价 |
4.5.5 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市民无公害蔬菜消费因素的调查 |
5.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2 市民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情况 |
5.2.1 市民对蔬菜安全的重视程度 |
5.2.2 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程度 |
5.2.3 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渠道 |
5.3 影响无公害蔬菜需求的因素分析 |
5.3.1 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 |
5.3.2 消费者不购买无公害蔬菜的因素 |
5.4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 |
5.4.1 不同年龄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调查 |
5.4.2 不同收入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调查 |
5.4.3 不同文化程度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调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摘要(ABSTRACT) |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第一章 概论 |
1 国外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概况 |
2 国内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概况 |
3 湖南省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概况 |
4 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概况 |
5 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方法的概况 |
6 农业区域开发研究概况 |
7 永州市资源概况 |
第二章 设计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4 数据资料的收集 |
5 经济效果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
6 稻田种植模式的区域布局原则和技术路线 |
7 配套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技术的要求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的现状剖析 |
2 经济效果分析 |
3 稻田可持续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区域开发布局 |
4 优化的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配套技术规程 |
第四章 结论 |
1 永州市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永州市稻田种植模式改革的主要对策 |
3 永州市适宜发展的稻田种植模式 |
4 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区域开发布局与产业发展方向 |
5 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组配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早丝瓜 马铃薯大棚高效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性景观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研究[D]. 李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D]. 赵书艺.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城镇化建设[J]. 王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2)
- [4]蔬菜叶螨发生特点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 蔡仁莲,郭建军,金道超.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1)
- [5]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D]. 吴永官. 广西大学, 2012(01)
- [6]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D]. 陈桂珍.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7]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D]. 邓小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3(04)
- [8]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及优化模式分析[J]. 刘慧敏,邓小华,郑贤陆,陈晖. 作物研究, 2003(03)
- [9]早丝瓜 马铃薯大棚高效栽培[J]. 安科. 北京农业,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