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新区是怎样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论文文献综述)
丁宗平[1](2020)在《浅谈金融行业廉政工作文化建设》文中认为金融反腐是打造廉洁、高效金融管理体系的必备条件。只有肃清金融业的乱象,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才能有效维护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安全运行,为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本文围绕金融廉洁建设的难点展开分析,提出金融廉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金融业员工需要秉持一颗"敬畏之心",工作中自我加压,思想上划出红线,行为上明晰界限,道德上严守底线。
张闾兵[2](2018)在《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事业的一份子,如何优化解决它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高它的公共承载力,加快运营效能的提升是关键。通过研究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参考并分析了国外城市在轨道交通立法等方面的启示,结合国内现有的轨道交通政策进行了思考。通过分析苏州市轨道交通当前的运营现状,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对苏州市轨道交通历年客流数据做了调研。重点分析了当前苏州轨道交通管理体制的困境及成因,归纳总结出了建设速度、客流吸引程度、公共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创新方式共四个因素。最后提出了对策探讨,从政策、体制、技术、观念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加快轨交建设、提升运营效能、投入新设备、加强服务宣传的整改意见和可行性措施,最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能的飞跃提升。
吴越菲[3](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吴国兵[4](2016)在《新常态下农行城区行经营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11月,习近平同志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农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趋势,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竞争手段上主动适应新常态。本文结合农行苏州新区支行经营实践,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区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挑战,并就如何转型升级,开创业务经营新局面提出解决对策。
江苏省人民政府[5](2016)在《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苏政发[2016]3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3月18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舒晓虎[6](2014)在《空间想象力与共同体建构:开发区社区建设研究 ——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分析》文中提出实践性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基本特征。从本体论上讲,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改造,空间便从一种自然存在转变为一种社会存在,空间在具有物质性的同时又具有社会性。从辩证法角度看,一方面,人们在社会结构的限制下,在一定的空间中行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空间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在吸纳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拟提出一个社区空间分析的“制约—转换”框架,用以研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空间及其秩序结构的变迁,以及一种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社区共同体的生成。社区空间分析的“制约—转换”框架遵循三个原则:其一,强调社区是一个空间性的社会存在,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建构与再建构出来的;其二,以具体而真实的社区作为研究起点,它往往存在于既有力量(资本与权力)已经塑造成形的空间之中;其三,社区空间中行动者的实践活动受空间性的制约,存在着各种矛盾和不确定性,这也构成了社区空间转换的动力。从形式上看,社区空间分析的“制约—转换”框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制约模式,强调空间在实践中的中介性。首先,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尽管贯穿着不同的实践逻辑)创造了空间,空间成了实践的结果;接着,人们又在既有的作为前一阶段实践结果的空间中继续进行新的实践,这时空间成了前提,包含着制约性。其二,转换模式,强调实践在空间生产中的中介性。实践是空间得以转换的桥梁,通过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可以连接起两个不同的空间。其中,前一个空间构成了实践的前提假定或条件,后一个空间则是实践的结果和具体化。社区共同体的建构是人们的空间性实践活动,其目标就是要在既有的空间制约下(资本与权力的空间)塑造一种新的以社会团结为取向的空间。本文的经验研究对象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整体开发的新城区,园区经历了规划、拆迁、建设等阶段,本身就是城市空间从无到有演化而来的完整案例,可以作为开发区社区建设的典型代表。这个新城市空间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种空间形态(规划空间、基础空间和城市空间)和两个开发过程(一次开发、二次开发),既伴随着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转移调整,又体现出国际与国内资本的复杂交织。正是权力和资本的联合进入才带来了园区在城市景观、产业结构、人口构成、管理模式等方面“洗心革面”般的变化。在园区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构成细胞的社区也经历着急遽变迁,从原来的乡镇和农村社区演化为拆迁安置小区、员工集宿区和新型城市社区等不同类型,与其配套的住房结构、公共设施、管理模式等也都不尽相同。由资本和权力所塑造的新城市空间带有强烈的制约性,贯穿着资本和权力的强势逻辑和统治秩序。然而,随着各类人员的大量进入,因不同主体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纠葛而导致的紧张和矛盾也开始显现。这首先体现在不同人员的地域分割和阶层分化上,园区至少存在失地农民、企业员工(多为外来流动人员)、普通居民、外籍人士等几类群体,他们由于权力的操作和资本的分隔往往集中在不同的居住空间中。他们的权力和利益诉求一部分能在既有的城市空间中得到满足,有些则会与城市空间制约性形成冲突,这突出表现在苏州“通安事件”和园区“公积金事件”上。在社区日常生活空间中,这些矛盾和紧张主要表现为个人需求与融入问题、邻里纠纷和矛盾冲突、物业管理和服务问题、社区公共秩序问题等。所有这些矛盾与紧张、困惑与问题都是空间制约性的具体表现,而正是这些制约构成了进行空间转换的根本动力。本体论的空间性使人类主体永远处于一种具有塑造能力的位置。社区共同体建构的空间逻辑与资本和权力对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渗透相向而行,它立足于主体的空间诉求和能动性,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以社会团结(团结、归属、认同)为取向的社会互动关系的建立,进而改变空间秩序、影响空间结构、重塑空间环境。在园区新城市社区中,不同群体(如社区老年人、年轻居民、外来人员、外籍人士等)正通过社团组织、网络平台、文化活动等形式逐渐适应和融入新空间环境下的社区生活,并重建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与多主体的协同参与下,居住小区层面的邻里关系和公共秩序重新得以建立,指向了一种以新邻里关系为内涵的社区共同体的形成;以邻里中心为载体的公共空间得到扩展,它不但很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公共生活(如交流、休闲、参与等)的需求,而且构建起了一个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园区有很多新型的社会组织正在形成(如好道英语俱乐部、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等),它们跨越了传统居住区地域界限的限制,在整个新城区空间层面倡导和形成着一种共同体的社会生活。所有这些不同的空间层次,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的形成,都明确地显示社区共同体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不是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反而存在着重构的可能。
张卫[7](2014)在《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苏州市胥江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信息化对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城市信息化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催化剂。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区服务信息化相关研究,结合公共产品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深入对社区服务信息化的概念、建设的主体要素构成及其作用进行分析。运用苏州市姑苏区胥江街道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上的实例分析,探讨其发展历程、分析发展的主要模式,取得实效以及存在问题,并对问题深入分析。本文还将该平台与姑苏区沧浪街道“好管家”平台,上海“数字社区”,苏州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比较分析,探讨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投融资机制;并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构建运行机制等方面制定对策。
程勉中[8](2011)在《苏南园区经济发展中党建工作机制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南园区经济在城乡一体化形态下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园区经济中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分析了苏南园区党建工作在构建组织设置全覆盖新机制、"党群工作一体化"新机制、社会化管理运行新机制和党建工作服务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新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针对新形势下园区党建工作面临的难点作了剖析,提出了探索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园区党建工作新机制的发展对策。
王世谊,方世南[9](2010)在《苏南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坚持在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创新,大胆探索并构建了具有苏南特色的党建工作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非公经济与非公党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在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方面积累了对其它地区具有指导意义的丰富经验。
武梦亚[10](2010)在《关注民生谋发展 惠民为民暖民心》文中认为浒墅关开发区以他们生动的开发实践,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蒋国良说:“检验一个开发区的成果,不是仅仅看几个数字,也不是看有几个全省第一、全国第一,而是看老百姓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过得舒心不舒心。”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开发区在?
二、苏州新区是怎样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新区是怎样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金融行业廉政工作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廉洁的必要性 |
二、金融廉洁建设难点 |
(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二)廉洁价值观社会认同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
(三)思想认识不一致。 |
(四)行风不正有阻力。 |
(五)腐败手段隐蔽、形式多样。 |
三、金融廉洁建设对策 |
(一)加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
(二)加强基层员工队伍建设。 |
(三)建立长效内控机制。 |
(四)完善业务操作规程。 |
(五)定期开展廉洁金融主题教育活动。 |
(2)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对轨道交通管理的研究 |
2、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对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对策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实证研究法 |
(四) 研究内容 |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 |
1、城市轨道交通 |
2、城市公共交通 |
3、城市公共事业 |
4、城市轨道交通管理 |
(二)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 |
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
2、地铁商业开发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能的影响程度 |
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政策与实践 |
(一)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前沿进展 |
1、轨交政策立法方面 |
2、财政资金投入方面 |
3、轨交科技创新方面 |
(二) 国内政策在提升轨交运营中的作用 |
1、制定了管理办法 |
2、印发了安全运行意见 |
(三) 政府重视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 |
1、注重轨交立法 |
2、加强政策扶持 |
3、加大财政投入 |
三、苏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 |
(一) 苏州市轨道交通总体运营状况 |
1、苏州市人口经济总体概况 |
2、苏州市轨道交通运营概况 |
3、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概况 |
4、苏州在全国轨道交通运营效能中的占比 |
(二) 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的政策举措 |
1、苏州市现有轨交方面条例政策 |
2、苏州市制定出台的票价方面政策 |
3、苏州市P+R停车场换成优惠政策 |
4、苏州市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换乘奖励政策 |
(三) 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客流现状 |
1、两条线网运营对换乘站客流影响 |
2、延长线开通运营对换乘站的客流影响 |
3、三条线网运营对换乘站的客流影响 |
四、苏州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成因 |
(一) 对公共服务创新方式不多 |
1、对服务设备创新能力不足 |
2、对人文服务创新还需加强 |
(二) 线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 |
1、轨交建设周期长速度慢 |
2 、轨交建设投资巨大 |
(三) 对客流吸引程度不够 |
1、轨道交通商贸工作效应缓慢 |
2、轨交外换乘方式变更衔接程度不够 |
(四) 对公共应急事件创新方式不多 |
1、重大级客流处理能力有待加强 |
2、对突发事件乘客满意度还需提升 |
五、改进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
(一) 以“服务”为导向加强绿色文化传播 |
1、发挥党建带头引领作用 |
2、打响企业服务品牌建设 |
(二) 以“政策”为抓手加速轨交线网建设 |
1、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政策扶持 |
2、加强轨道交通建设财政保障 |
(三) 以“体制”为手段加快运营效能提升 |
1、提升既有线路运营效能 |
2、提升轨道交通范围内商业开发 |
3、优化轨道交通衔接交通设施布局 |
(四) 以“利民”为目的加快现代化科技使用 |
1、提高便民设备投放使用 |
2、引入利民网络信息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
(三) 研究意义 |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业转移人口 |
(二) 市民化 |
(三) 选择性市民化 |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一) 理论视角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
三、未尽的探索 |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
附录三: 访谈大纲 |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
后记 |
(4)新常态下农行城区行经营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行苏州新区支行发展现状 |
二、新常态下制约农行城区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 宏观层面。 |
(二) 金融层面。 |
三、经济新常态下农行城区行的经营对策 |
(一) 坚持五大理念不动摇。 |
(二) 推进对公业务与零售业务协调发展。 |
(三) 注重有效信贷投放和项目储备。 |
(四) 加快推动新兴业务发展。 |
(五)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
(六) 强化干部员工队伍建设。 |
(6)空间想象力与共同体建构:开发区社区建设研究 ——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由来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1. 城市化与社区研究 |
2. 城市社区空间研究 |
(三) 研究主题与研究框架 |
1. 研究主题 |
2. 基本概念 |
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4. 研究框架 |
一、社区研究的空间想像力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维度 |
1.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空间的隐现 |
2.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空间的显现 |
(二) 空间想像力与分析方法 |
1. 从自然空间到社会空间:认识空间的社会性 |
2. 从静态空间到动态空间:认识空间的辩证法 |
3. 空间研究的几种分析方法 |
(三) 社区共同体的空间建构:“制约—转换”的分析框架 |
1. 资本、权力与社区共同体的空间逻辑 |
2. 社区空间分析的“制约—转换”框架 |
二、建构的城市空间:资本与权力逻辑下的空间图景 |
(一) 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状况 |
1. 园区经济社会建设基本情况 |
2. 园区城市开发建设模式 |
(二) 园区一次开发:从规划空间到基础空间 |
1. 选址与授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的联合行动 |
2. 规划与拆迁:专家与行政力量对空间的表征 |
3. 开发与建设:中方财团与新方财团的资本进入 |
(三) 园区二次开发:从基础空间到城市空间 |
1. 工业与商业:国内外资本的空间聚集 |
2. 住区与社区:新城市社区空间的形成 |
三、分化的社区空间:作为一种制约的空间性 |
(一) 园区产业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迁 |
1. 园区人口构成结构分化 |
2. 园区人口居住结构分化 |
(二) 权力与资本逻辑下的社会空间关系紧张 |
1. 面对失地农民:征地拆迁的隐忧 |
2. 面对产业工人:难以调和的劳资矛盾 |
(三) 新生活空间中的公共秩序与社区认同问题 |
1. 社区居民家庭结构与居民需求问题 |
2. 居民社区认同与社区公共秩序问题 |
四、重构的社区空间:作为一种转换的空间性 |
(一) 融入新家园:不同群体的社区生活融入 |
1. 老年人的社区融入 |
2. 年轻人的社区融入 |
3. 外来人员的社区融入 |
4. 外籍人士的社区融入 |
(二) 建构新邻里:居民小区公共秩序的形成 |
1. 起:居民沟通平台的建立 |
2. 承:多类社团组织的组建 |
3. 转: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 |
4. 合:新邻里关系的形成 |
(三) 打造新空间:邻里中心公共空间的生产 |
1. 邻里中心公共服务载体的配置 |
2. 邻里中心公共服务载体的居民参与 |
3. 依托邻里中心而开展的公共论坛 |
(四) 建立新组织:跨越边界的新型社会组织 |
1. 公民社团:“好道”英语俱乐部 |
2. 责任企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苏州市胥江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文献及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可能的创新和局限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局限之处 |
四、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基本理论 |
一、 相关概念 |
(一) 社区 |
(二) 社区服务 |
(三) 信息化 |
(四) 社区服务信息化 |
二、 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的理论依据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要素构成及其作用 |
(一) 政府作用 |
(二) 企业作用 |
(三) 居民委员会作用 |
(四) 居民作用 |
第二章 姑苏区胥江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一、 发展历程 |
二、 主要模式 |
三、 主要成效 |
(一) 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
(二) 社区办公效率提高 |
四、 存在问题 |
(一) 在资金投入上,尚无良好投融资机制 |
(二) 在运行管理上,条线系统兼容不够 |
(三) 在组织管理上,缺乏专业人才支撑 |
(四) 在服务居民上,无法满足居民多样需求 |
五、 原因分析 |
(一) 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上偏少社区 |
(二) 企业缺乏投资收益,参与积极性低 |
(三) 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部门各自为政 |
(四) 社区缺乏信息化人才吸引力,培训不足 |
(五) 居民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 |
第三章 姑苏区胥江街道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一、 与姑苏区沧浪街道“好管家”信息平台比较分析 |
(一) 项目简介 |
(二) 比较分析 |
二、 与上海“数字社区”比较分析 |
(一) 项目简介 |
(二) 比较分析 |
三、 与苏州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比较分析 |
(一) 项目简介 |
(二) 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
一、 发挥主导作用,注重政策体系建设 |
(一) 注重规划,完善机制政策 |
(二) 自上而下,建立统一标准 |
二、 加强资金倾斜力度,建立良好投融资机制 |
三、 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
(一) 大力推进社区通信网络设施建设 |
(二) 大力推进社区感知网络建设 |
四、 加强社区信息化人才建设 |
五、 丰富信息化服务内容 |
六、 构建社区服务信息化的运营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苏南园区经济发展中党建工作机制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园区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 |
1.因地制宜,“建党扩面”,构建组织设置全覆盖新机制 |
2.形成合力,相互联动,探索“党群工作一体化”新机制 |
3.区域开放,条块并存,形成社会化管理运行新机制 |
4.同步推进,和谐发展,探索党建工作服务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新机制 |
二、新形势下园区党建工作面临的难点 |
1.党组织覆盖面还存在“盲区” |
2.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相对滞后 |
3.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化 |
4.非公企业党组织面临一些难题 |
三、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园区党建工作新机制演进路径 |
1.党组织设置的优化完善 |
2.拓展区域联动的运行机制 |
3.完善党建工作资源支撑体系 |
4.努力寻找结合点,丰富党建活动的多样性 |
5.搭建园区党建工作新载体 |
6.增强园区党建的内动力 |
四、苏州新区是怎样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金融行业廉政工作文化建设[J]. 丁宗平. 现代金融, 2020(06)
- [2]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闾兵. 苏州大学, 2018(06)
- [3]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4]新常态下农行城区行经营转型策略研究[J]. 吴国兵. 现代金融, 2016(08)
- [5]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08)
- [6]空间想象力与共同体建构:开发区社区建设研究 ——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分析[D]. 舒晓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7]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苏州市胥江街道为例[D]. 张卫. 苏州大学, 2014(09)
- [8]苏南园区经济发展中党建工作机制演进研究[J]. 程勉中. 甘肃理论学刊, 2011(03)
- [9]苏南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运行机制研究[J]. 王世谊,方世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0]关注民生谋发展 惠民为民暖民心[N]. 武梦亚. 江苏经济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