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猛,孙玉浩,王萌,冷静[1](2021)在《原发性肝癌常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治疗上的困难性和复杂性,采用动物模型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筛选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研究者更清楚了解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综述了小鼠、大鼠、兔、树闙等常用的实验动物及建模方法,包括自发型、诱发型、移植型和基因修饰型等,综合文献研究可见,肝癌模型各有特点,当依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模型,其中在中医药研究中,诱发型动物模型较为常用。在模拟人体遗传等因素发病方面,转基因模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生物研究平台。为开展肝癌模型研究或者药物筛选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叶倩伶[2](2021)在《补阳解毒化瘀方改善慢性肝衰竭肝内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动物模型,观察补阳解毒化瘀颗粒(Buyang Jiedu Huayu granule,BYGDHY)对慢性肝衰竭肝脏微循环的干预作用,研究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在慢性肝衰竭中的表达,并从Gab1-Akt-eNOS信号通路的蛋白基因含量变化探讨补阳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肝衰竭的影响及其关联,揭示其可能的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慢性肝衰竭的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70只,雄性,体重180-250g,适应性喂养一周。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补阳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组(BYGDHY),eNOS信号通路抑制剂+补阳解毒化瘀颗粒(L-NAME+BYGDHY)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大鼠10只,其余每组大鼠20只。除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以50%四氯化碳植物油混合溶液(CCL4:橄榄油=1:1配比)2.0ml/kg持续腹腔注射8周,后以1.5ml/kg腹腔注射至第10周。成模后BYJDHY治疗组及L-NAME+BYGDHY干预组均予以补阳解毒化瘀颗粒18.9g/(kg·d)灌胃干预2周,L-NAME+BYGDHY干预组再予以L-NAME 8mg/(kg·d)腹腔注射干预一周。同时,每隔3天腹腔注射CCL4植物油溶液1.5ml/kg维持CLF模型时效性。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代替。造模及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监测大鼠体重、腹围变化。用药结束48h后截取血液,剖取肝脏。HE及Masson染色后用光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的水平及肝组织NO、ET-1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Gab1、AKT、e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Gab1、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对照组较实验前无明显区别。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中药组大鼠、抑制剂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毛色暗黄,光泽度降低,并且部分毛发脱落。运动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较迟钝,喜蜷卧,形体消瘦,腹部胀大,腹水明显,精神出现不同程度的萎靡,进食量减少,消化不良,大便稀溏,尿黄,部分大鼠有血尿、皮肤病、脓肿等症状。其中,中药组在10周后大鼠饮食、活动、精神等方面较模型组有所改善。(2)体重变化:实验开始前的初始体重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实验后,对照组与模型组、中药组及抑制剂组比较,体重升高幅度大(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升高幅度大(P<0.05)。前四周各组大鼠体重增幅差异大致相同,第五周后对照组大鼠每周体重较其余组增加明显,其余三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对比对照组。10周后随着中药治疗干预后,与同期模型组大鼠相比增长幅度有所提高。(3)腹围变化:实验开始前的各组初始腹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腹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对照组与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比较,腹围较小(P<0.05);模型组与中药组、抑制剂组比较,腹围较大(P<0.05)。(4)肝组织HE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坏死,无异型,未见核分裂像,无纤维组织增生,未见淤胆,无明显肝血窦炎细胞浸润,汇管区无淋巴细胞浸润,胆管细胞未见明显损伤,病理变化分级为0级。模型组大鼠肝小叶显着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大部分被假小叶替代,假小叶内炎细胞弥漫性浸润,肝血窦及肝内小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水肿,肝细胞排列紊乱,广泛点状坏死,病理变化分级为6级。抑制剂组大鼠肝细胞不同程度浊肿,少量气球样变,可见点状坏死,中央静脉纤维化,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假小叶形成,病理变化分级5级。中药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得到一定改善,肝纤维化、肝变性、肝坏死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病理变化分级4级。(5)血清生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ALT、AST、TBIL均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ALB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TBIL低于抑制剂组(P<0.05);中药组ALB高于抑制剂组(P<0.05)。(6)NO/ET-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肝组织NO、ET-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NO、ET-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NO水平高于抑制剂组(P<0.05)。(7)RT-PCR: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肝组织eNOS、Gab1、Akt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肝组织e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肝组织Gab1、AKT、eNOS mRNA表达水平高于抑制剂组(P<0.05)。(8)WB: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肝组织eNOS、Gab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抑制剂组肝组织Akt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肝组织Gab1、Akt、eNOS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肝组织Gab1、Akt、eNOS蛋白含量均高于抑制剂组(P<0.05)。结论:(1)四氯化碳可成功构建慢性肝衰竭模型。(2)补阳解毒化瘀颗粒调节慢性肝衰竭大鼠血管活性物质NO、ET-1浓度,缓解肝脏缺氧状态。其改善慢性肝衰竭大鼠微循环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Gab1-Akt-eNOS信号通路,减少肝脏病理性血管生成,维持有效血流量,改善肝脏微循环。
李树志[3](2020)在《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造模法制备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研究院内制剂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其对大鼠内毒素含量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NF-κB、RIPI、TRAF6阳性细胞数量,明确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正常组6只,造模组60只。正常组正常饲养,造模组给40%CCL4橄榄油溶液在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首次剂量按0.5ml/100g剂量,之后每次按0.3ml/100g剂量,每周两次。同时用89.5%玉米面,0.5%胆固醇,10%猪油混合饲料喂养,并以10%酒精作为其唯一饮料,造模周期为8周。造模过程中模型组有17只死亡,造模结束取3只大鼠检测内毒素含量以及观察肝脏结构变化,明确造模成功。并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乳果糖组(2.1g/kg)、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223.4mg/kg、111.7mg/kg、58.9mg/kg),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乳果糖组按上述剂量给予乳果糖溶液每天一次,毒消肝清丸组按上述剂量每天给药1次,持续给药8周。取肝脏及回肠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肝脏及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RT-PCR法检测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MyD88、NF-κB;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NF-κB、RIPI、TRAF6表达情况。结果:1.毒消肝清丸对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内毒素含量升高,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内毒素含量显着性降低(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内毒素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血浆内毒素降低尤为显着(P<0.01)。2.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以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及高、中和低剂量组毒消肝清丸血清IL-1β、IL-6以及TNF-α含量显着下降(P<0.01);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浆内毒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及高、中和低剂量组毒消肝清丸血清IL-6含量显着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存在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和中剂量血清IL-6含量具有差异(P<0.05)。3.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TLR4、MyD88、NF-κB m RNA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毒消肝清丸低剂量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尤其明显(P<0.05),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组间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4.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组间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5.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毒消肝清丸低剂量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尤其明显(P<0.05),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LR4、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组间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肝脏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6.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回肠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回肠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中大鼠回肠TLR4、MyD8蛋白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药物组间比较,高、中组大鼠回肠TLR4、MyD88蛋白表达量较低剂量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高、中和低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中剂量NF-κB回肠蛋白相对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表达量无差异(P>0.05),中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蛋白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7.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TLR4、NF-κB、RIPI、TRAF6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1);与毒消肝清丸低剂量比较,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下降尤其明显(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TLR4、RIPI、TRAF6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肝脏阳性细胞数无显着差异(P>0.05)。8.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回肠TLR4、NF-κB、RIPI、TRAF6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NF-κB、RIP1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中和低剂量组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毒消肝清丸高、中组阳性细胞数无差异(P>0.05)。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和中剂量组回肠阳性细胞数有差异(P<0.05)。药物组间比较,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回肠NF-κB、RIP1阳性细胞数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TLR4、TRAF6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明显下降(P<0.01);与低剂量比较,毒消肝清丸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下降尤其明显(P<0.01),与乳果糖组相比,高剂量、中剂量组大鼠回肠阳性细胞数无差异(P>0.05)。结论:1.毒消肝清丸有效降低肝硬化内毒素大鼠血浆内毒素含量;2.毒消肝清丸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3、毒消肝清丸有效降低肝脏组织和回肠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4、毒消肝清丸保护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申凤鸽[4](2016)在《食醋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间断复发的胃肠道炎症,影响全世界数以百万人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UC与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的黏膜免疫系统的激活和上皮屏障的破坏有关,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与肠道黏膜关系密切,它不仅为肠道提供营养,而且在肠道免疫细胞成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宿主与肠道微生物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当肠道微生物失调时,它能刺激黏膜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生。肠道微生物既可以激活先天免疫反应,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其他抗原递呈细胞,又可以刺激T细胞增殖。另一方面,微生物群失调导致致病性细菌增加而有益细菌的水平降低。UC患者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或者存在缺陷,致病性的细菌附着并侵入结肠黏膜,引起溃疡和结肠黏膜炎症。研究发现,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与UC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与健康者相比,UC患者的肠道中条件致病菌数量显着增加,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显着减少。长期以来,UC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常见病,这与西方饮食生活方式有关。摄入过量的动物脂肪、蛋奶制品及较少的膳食纤维是UC发病率攀升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方饮食生活方式的引入,UC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治疗UC仍以传统的药物治疗为主,药物的副反应及其高昂的费用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健康的、低成本的、且对肠道细菌平衡有益的食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运用增加,但是缺乏药效和相关分子机制的分析。基于健康的观点,食醋比药物更常用,并且其应用广泛、成本低廉,长期食用对身体无害。食醋由高粱、大豆和大米等发酵而成,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调味品,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带有酸涩和辛辣味,常见的食醋一般含4-6%的乙酸。在古代中国,中医中就用醋治疗疾病。李时珍在其着作中指出:醋可以散瘀、治疗黄疸、减弱黄汗、治疗炎症疾病。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醋已经作为抗真菌和抗细菌制剂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和疾病,包括咳嗽、头虱、昆虫叮咬、疣、耳部感染和创伤等。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酸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活性、抗病毒活性,抗炎活性、降血压和降血糖活性等。特别是Shizuma等发现kurozu(一种日本黑醋)具有抗结肠炎活性,该研究很有意义,但是缺乏机制阐述。因此,我们对食醋能否预防治疗结肠炎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做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3%(w/v)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评价食醋及主要成分乙酸对UC的预防作用。在体内实验中,5%食醋(0.3%乙酸)自由饮用28天,接着自由饮用5天3%DSS溶液。在整个实验期间定期称量体重,DSS处理期间观察腹泻和粪便隐血情况。为了进一步确证食醋的抗炎活性,体外实验检测了食醋对ATP或LPS诱导的THP-1细胞的NLRP3炎性体和MAPK影响。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食醋的预处理可缓解UC小鼠的体重下降、腹泻程度和粪便隐血程度、降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评分及抑制结肠长度缩短。这些结果提示食醋减轻了UC小鼠病情的严重程度,初步体现食醋具有预防UC的作用。进一步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DSS模型组相比,食醋(乙酸)处理组小鼠的结肠组织病变程度较轻;食醋(乙酸)处理组小鼠的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较DSS组显着降低。此外,食醋(乙酸)显着降低盲肠内容物刺激的盲肠淋巴结细胞和结肠组织自分泌的IL-17A、TNF-α、INF-γ和IL-12/IL-23p40的水平。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食醋(乙酸)有效抑制THP-1细胞、结肠组织和脾脏组织中NLRP3炎性体相关蛋白ASC、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及ERK、P38和JNK磷酸化水平,并能降低结肠组织自分泌的IL-1β和IL18的水平。同时,食醋(乙酸)也显着抑制结肠组织和脾脏组织中Bip、ATF6和CHOP的水平,并且降低了结肠组织和脾脏组织中Bax、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食醋(乙酸)组结肠组织中Bip和caspase-3较DSS模型组表达减少。从收集的食醋(乙酸)干预28天的小鼠粪便中发现,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粪肠球菌在内的产乳酸或乙酸的细菌数量增加,而大肠杆菌数量减少。结果提示,食醋(乙酸)可能不仅通过下调Th1和Th17细胞的反应、抑制NLRP3炎性体和MAPK的激活,起到抑制UC炎症反应的作用;而且食醋(乙酸)降低ER介导的细胞凋亡,起到保护UC的作用。另外,产乳酸和乙酸的肠道细菌也对UC小鼠起到有益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食醋通过改善肠道细菌平衡,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反应,起到保护UC的作用。因此,食醋对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提示食醋具有潜在的预防UC的作用,并作为一个新的膳食策略预防UC的发生。
宋佰玉[5](2015)在《基于“下法”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occludin及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以细胞模型为基础,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及occludin蛋白在肝硬化肝性脑病脑水肿脑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结合肝性脑病时大鼠行为学、肝功能(ALT、AST、TBIL)、血氨(BA)、神经细胞胀亡、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来探讨毒消肝清丸对实验大鼠肝硬化肝性脑病脑水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毒消肝清丸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1.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低、中、高剂量组。2.采用参照朱照金等给予50%四氯化碳溶剂每次每只0.5m1·100g-1,2次·wk-1,连续12wk皮下注射及联合(高脂低蛋白食物配合10%乙醇为唯一饮料)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备肝硬化的模型,并结合采用于第13wk按250 mg/kg TAA隔日腹腔连续2次注射的造模方法制备肝硬化肝性脑病实验动物模型。3.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及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药物毒消肝清丸及乳果糖治疗。4.在给药7天后通过水迷宫实验及HE分级评分等观察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5.水迷宫实验后处死全部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动物血清酶学肝功能(ALT、AST、TBIL)、血氨检测,观察毒消肝清丸对肝性脑病模型大鼠ALT、AST、TBIL、血氨的影响。6.通过电镜观察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7.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观察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8.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观察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1)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毒消肝清丸治疗组在毒消肝清丸灌胃7d后,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潜伏期较肝性脑病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高、中剂量组较乳果糖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毒消肝清丸对于肝硬化肝性脑病所致学习及记忆障碍的确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毒消肝清丸对肝性脑病模型大鼠神经反射及分级的影响:肝性脑病大鼠的神经反射及肝性脑病的分期通过毒消肝清丸的治疗能得到显着的改善和降低,尤其是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对肝性脑病分期的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2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乳果糖组、毒消肝清丸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试验药组肝性脑病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尤其在中、高剂量时更为明显,从病理形态学上表明毒消肝清丸对肝性脑病模型动物所致大鼠脑水肿有明显减轻作用。3毒消肝清丸对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血氨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动物血清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其中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动物肝功能(ALT、AST、TBIL)、血氨明显下降,有显着的差异(P<0.01),说明毒消肝清丸对HE大鼠肝功能(ALT、AST、TBIL)、血氨有明显改善作用。4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胀亡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毒消肝清丸高、中、低剂量组、西药组在细胞形态学上的表现为胞体缩小,核固缩,染色质凝聚等细胞胀亡表现,同时染色呈棕黄色或黄褐色颗粒,其数量、形态均低于模型组。在大鼠杏仁核组织细胞中,毒消肝清丸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乳果糖组与模型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1),而毒消肝清丸低剂量与乳果糖组比较差异不大(P>0.01)。说明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胀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时occludin蛋白表达和分布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改变密切相关,其下调时脑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肝性脑病时,脑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加重,提示occludin的低表达可能是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结构破坏的分子基础。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明毒消肝清丸通过清除氨等毒素,减轻对血脑屏障的损害,增加occludin蛋白的表达,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6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AQP-4蛋白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相一致,由本实验可间接证明,肝硬化肝性脑病时患者脑水肿的程度与AQP-4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为肝硬化出现的脑水肿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临床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脑水肿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途径。结论:1.采用给予50%四氯化碳溶剂每次每只0.5m1·100g-1,2次·wk-1,连续12wk皮下注射,结合250 mg/kg TAA隔日腹腔连续2次注射的造模方法可成功制备肝硬化肝性脑病实验动物模型。2.本实验所观察各项指标的结果显示:毒消肝清丸可以改善肝性脑病大鼠行为学变化、降低BA的水平、恢复肝功能,影响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抑制神经细胞胀亡,抑制AQP-4蛋白表达和增加occludin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3.毒消肝清丸可以通过补气健脾、滋阴清热、泻毒导滞以实现减少内毒素的吸收,保护肝、脑、肠的治疗目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开发。4.通过理论及实验研究,我们更加证明以“脑肠同治”理论为指导,结合通腑泻下法,应用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康利民[6](2015)在《急性肝衰竭大鼠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是指由肝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各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肝脏细胞大面积坏死,进而使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肝功能严重障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据统计我国每年此类患者高达20~30万,AHF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移植尽管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随着肝脏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供肝的来源远远跟不上患者的需求,同时肝移植的治疗费用昂贵等系列因素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能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状况,但由于肝细胞来源局限以及生物安全性等因素困扰,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干细胞技术日渐成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肝细胞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替代治疗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望成为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实用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和分化潜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跨越胚层横向分化为肝样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且具备取材方便、体外培养技术成熟以及自体移植等优点,因此其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如何高效诱导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是干细胞移植等应用于临床肝脏疾病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其具体的分化机制尚未明确,这一关键问题尚未得到满意解决,临床应用也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探究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意义重大。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多数实验的证实,但其具体的分化机制尚存在争议。目前主要观点有:(1)横向分化学说:BMSCs本身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肝样细胞;(2)细胞融合学说:BMSCs首先与宿主肝细胞融合,然后进一步分化为肝样细胞。由于许多干细胞分化实验并未发现细胞融合的现象,故目前多数学者更支持横向分化学说,然而BMSCs横向分化的具体调控机制仍不清楚。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体外、体内研究两个方面。体外分化研究主要聚焦在采用不同的生长因子、使用不同的培养基、与肝实质细胞或非实质细胞共培养等进行定向诱导分化。细胞生长因子在B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自然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已被证实其不仅能诱导肝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归巢,也能诱导纯化的白蛋白阴性肝干细胞向白蛋白阳性的肝干细胞转化。同时研究发现肝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激活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促进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体内分化研究发现,纯化后的BMSCs可在体内转化为肝前体细胞或肝样细胞,并能拥有肝细胞合成、解毒、代谢等部分功能。目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并未证实体外诱导分化实验中发现的各种细胞因子如HGF、FGF-4等在生理病理条件下能否在体内诱导BMSCs向肝样细胞定向分化;体内实验也仅仅证实肝脏微环境中可能存在某些促使BMSCs定向分化为肝样细胞的物质;临床上虽然发现肝衰竭及肝功能障碍等患者可通过自体移植的BMSCs在肝内特定的微环境促进其向有功能的肝样细胞定向分化,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长其生存期,但该治疗方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目前尚未从“全景范围”内对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过程的微环境进行深入研究。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直接影响与决定着其向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微环境的研究作为各类干细胞定向分化机制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所处的局部微环境包括各种细胞因子、基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等众多蛋白、细胞因子,探索这些物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是极其复杂,而同位素相对标记和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具有规模大、高通量、高灵敏等优点,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可用于研究极其复杂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蛋白质变化。因此,iTRAQ蛋白质组学是干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对一个特定细胞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进行质量和数量分析,可确定全部蛋白质表达谱,依托高效质谱分析体系及生物信息学,可以寻找其中的关键蛋白分子,并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蛋白质组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有效的计算机分析软件,使该方法具有快速、直观的优点。总之,目前对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机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BMSCs在微环境因素诱导下,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选择性的抑制或激活相关转录因子,从而启动相应的关键基因,进而出现特定的转录和翻译,导致细胞内特异性蛋白合成并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从而使分化后的细胞在生化、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在此分化过程中,微环境中某些蛋白起到了关键的启动作用。因此,对微环境中蛋白分子的研究有助于初步阐明BMSCs定向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分子机制。本课题在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基础上,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肝脏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上述差异蛋白中筛选出B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可能起作用的“关键”蛋白,并将该“关键”蛋白加入体外培养的BMSCs中,通过体外实验探寻该蛋白诱导B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的效率,以便更深入地阐明骨BMSCs向肝样细胞定向分化的相关机制。第一章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方法:SD大鼠69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9只、24h组20只、48h组20只、72h组20只。实验组SD大鼠腹腔内注射0.1mg/ml D-氨基半乳糖700mg/kg及浓度为1μg/ml的脂多糖5μg/kg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对照组SD大鼠腹腔内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观察4组SD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测定24h、48h、72h不同时段大鼠肝功能变化,并检查相应时段大鼠肝脏大体及病理学变化。结果: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实验组SD大鼠给药24h后出现反应迟钝、行动迟缓、饮食减少、尿色发黄,48h、72h开始出现明显的肝衰竭表现,对照组SD大鼠72h内未出现上述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功能各个时段的AST、TBiL、ALB、PL及NH3均出现显着的改变(P<0.05);随着造模药物作用的时间延长,大鼠的肝功能逐渐出现恶化。4组AST比较结果发现24h、48h、72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F=40.360、P=0.000);4组TBiL比较结果发现存在显着性差异(F=61.269、P=0.000),48h组、72h组与24h组比较发现TBiL显着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四组具有显着性差异(F=81.336、P=0.000),48h、72h组与24h组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ALB显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肝脏合成功能急剧恶化;4组实验结果中PT四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216.335,P=0.000),24h、48h及72h组三组PT时间显着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P<0.05);4组大鼠NH3均有统计学差异(F=389.194,P=0.000),其中24h、48h及72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肝脏大体观察发现实验组大鼠肝包膜紧张无光泽,肝脏呈紫黑色,部分大鼠肝脏萎缩,肝包膜下可见大片状出血,肝脏质地脆,触之易出血,肝脏表面见大片颗粒样改变。病理检查发现实验组大鼠肝细胞出现明显水肿变性,肝窦扩张,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72h时镜下见肝窦扩张,呈网眼状,其内可见瘀血及出血,坏死灶可见细胞碎片,严重处小叶中心带呈带状坏死,部分坏死灶与邻近的中央带或周边带相连,构成桥接坏死,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符合典型的急性肝衰竭。结论:1.本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2.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是建立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第二章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目的: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TRAQ)鉴定24h、48h、72h急性肝衰竭组和对照组大鼠肝脏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通过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进一步验证iTRAQ蛋白质组学结果。方法:根据时间点不同共分为对照组、24h组、48h组及72h组,采用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4组大鼠肝脏组织差异蛋白质的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进一步验证通过蛋白质组学鉴定出来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谷胱甘肽-S-转移酶1(MGST1)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结果:通过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共鉴定出4组肝脏组织3106个蛋白质,各个通道皆有定量信息的蛋白为2820个。按照2个或更多的肽段具有高可信度(>95%)、差异倍数>1.5或<0.66且P<0.05的标准筛选差异蛋白,4组肝脏中共发现68个表达下调蛋白,73个表达上调蛋白。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对照组肝组织MGST1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24h、48h及72h组4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13.323,P=0.000),24h、48h及72h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TSP1 4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5.375,P=0.009),48h及72h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24h、48h及72h组MGST1表达显着下调,对照组、24h、48h及72h 4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155.426,P=0.000),48h、72h组与24h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TSP1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F=123.200,P=0.000),48h、72h组与对照组、24h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5)。验证的MGST1、TSP1这两个差异表达蛋白变化趋势与iTRAQ蛋白质组学结果是相一致的。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获得了半乳糖凝集素-3、凝血酶敏感蛋白1、S100A9等可能参与骨髓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结论: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组织4组样品中共鉴定3106种蛋白质,并筛选出大鼠急性肝衰竭不同时段的差异表达蛋白141个,其中68个蛋白表达下调,73个蛋白表达上调;2.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半乳糖凝集素-3、凝血酶敏感蛋白1、S100A9等多个可能与BMSCs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成为新的潜在诱导因子;3.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结果证明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鉴定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是敏感且准确的。第三章半乳糖凝集素-3诱导大鼠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目的:体外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对大鼠BMSCs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为BMSCs在肝脏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然后分别加入0μg/ml、0.1μg/ml、0.5μg/ml、1μg/ml、2μ/ml的 Gal-3 联合 20ng/ml HGF,体外诱导培养28d。分别于7、14、21、28d时段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AFP、CK-18 及 ALB 的表达,Q-PCR 检测 AFP、CK-18 及 ALB mRNA 基因表达情况;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追加0.5μg/ml Gal-3实验组,体外诱导培养28d,如上所述分别于7、14、21、28d进行相应检测。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到分组诱导培养后,BMSCs形态逐渐向肝样细胞转化,与大鼠原代肝脏细胞IAR20相似,其中28d时间段,0.5μg/ml+20ng/ml HGF诱导培养组转化成IAR20相似细胞比例最高。各处理组在诱导分化后7d、14d、21d及28d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发现与阳性对照组(大鼠IAR20肝脏细胞)比较,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AFP、CK-18及ALB荧光染色阳性率明显增高,并且在28d时间点0.5μg/ml+20ng/ml HGF组AFP、CK-18及ALB的荧光染色阳性率;通过检测不同时段各组培养细胞的AFP、CK-18及ALB的mRNA表达检测,发现AFP、CK-18及ALB的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Gal-3+HGF与诱导培养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值分别为749.082、130.386、60.470,P=0.000);随着时间的延长,7d、14d、21d 及 28d 时段间 AFP、CK-18及ALB的mRNA表达存在显着差异(F值分别为1213.111、467.772、85.653,P=0.000),同时不同浓度的Gal-3联合HGF诱导骨髓干细胞表达AFP、CK-18及 ALB 亦存在显着差异(F值为 1349.676、133.476、242.839,P=0.000)。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AFP、CK-18及ALB mRNA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以28d时间点表达量达到峰值;且28d时,0.5μg/ml Gal-3+20ng/ml HGF诱导组AFP、CK-18及ALB的mRNA表达量最高。追加的0.5μg/ml Gal-3实验组在BMSCs培养28d后,实验结果亦出现如前所述的变化趋势。结论:1.大鼠BMSCs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2.Gal-3联合HGF、Gal-3均能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分化后的肝样细胞能分泌肝细胞特异性产物AFP、ALB、CK18等;3.不同时段的Gal-3+HGF、Gal-3诱导B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的阳性率不同时,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阳性转化率越高;4.不同浓度的Gal-3+HGF诱导B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的能力不同,28d时段以0.5 μg/ml Gal-3+20ng/ml HGF联合诱导分化BMSCS的阳性率最高;5.单独的0.5μg/ml Gal-3亦能高效的诱导大鼠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并分泌肝细胞特异性产物AFP、ALB、CK18 等。
胡瑜,蔡梦婷,陈健文,陈浩凡[7](2014)在《丹参注射液对肝性脑病的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的初步机制。方法:通过急性氨中毒动物模型和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合并硫代乙酰胺(TAA)诱导髙血氨的大鼠肝性脑病模型,对氨中毒死亡时相、血氨、脑氨水平、肝脏功能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等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急性氨中毒实验中,丹参注射液能使急性氨中毒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在CCL4和TAA诱导的肝性脑病大鼠模型中,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肝性脑病大鼠血氨和脑氨水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性脑病大鼠血清ALT、AST、ALP、总胆红素(Tbil)含量,改善肝功能,从而防治肝性脑病。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肝性脑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氨和脑氨水平有关。
谭琳玲[8](2014)在《醒脑静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GS、NOS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目前肝性脑病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也无特效疗法,危害极大,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中西医研究的对象。A型肝性脑(Aepatic Encephalopathy ofType A,AHE)病死率高达80%以上,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醒脑静注射液能缩短肝性脑病昏迷时间,促进清醒,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但现有临床疗效观察资料非常有限,且入选病例较少,缺乏有力的临床数据支持醒脑静用于治疗AHE。本研究探讨300mg·kg-1·d-1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大鼠A型肝性脑病的造模最适时间;探讨醒脑静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Synthase,NOS)表达的影响。为醒脑静治疗A型肝性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探讨TAA(300mg·kg-1·d-1)诱导大鼠A型肝性脑病的造模最适时间:(1)将60只大鼠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为正常对照组,用同实验组用药量相等的生理盐水灌胃4天。B、C、D三组为实验组,分别用TAA(300mg·kg-1·d-1)连续灌胃2天、3天和4天。(2)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大鼠AHE的诱导率和致死率;分析各组给药结束24小时后血氨、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差异;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变化。2探讨醒脑静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GS、NOS表达的影响:(1)将60只大鼠分为A、B、C、D、E、F六组,其中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A型肝性脑病模型组;C、D、E、F组为治疗组,即分别给予已建立A型肝性脑病模型的大鼠醒脑静(2.5ml·kg-1·d-1)、醒脑静(5ml·kg-1·d-1)、醒脑静(10ml·kg-1·d-1)、门冬氨酸鸟氨酸(2g·kg-1·d-1)治疗5天。(2)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AST、ALT、TBIL的差异;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分析各组INF-α、内毒素及GS、NOS表达量的差异。结果:1TAA(300mg·kg-1·d-1)诱导大鼠A型肝性脑病的造模最适时间:(1) B、C、D实验组较A组正常组大鼠脑功能分级高(P<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组较B组大鼠脑功能评分高(P<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A组正常组,无AHE诱导大鼠也无死亡大鼠;C、D组较B组诱导率高(P<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较B、C组的大鼠致死率高(P<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B、C、D实验组大鼠血氨、AST、ALT、TBIL均显着高于A组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组血氨、AST、ALT、TBIL均较B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A组大鼠肝组织形态正常;C、D组肝组织学观察炎症侵润、坏死、纤维化等损害较明显。2探讨醒脑静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GS、NOS表达的影响:(1) A组正常组大鼠无行为学改变;C、D、E、F用药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和脑功能分级均较B组低(P<0.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B、C、 D、E、F组大鼠血氨、AST、ALT、TBIL均较A组正常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 D、E、F组大鼠血氨、AST、ALT、TBIL均较B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血氨较C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A组大鼠肝组织形态正常;E组肝组织形态变化较C、D、F组轻,为少量炎症侵润,有点状及少量灶状坏死,部分肝细胞肿胀.。(4) B、C、D、E、F组均较A组正常组大鼠INF-α和内毒素浓度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INF-α和内毒素浓度均低于C、 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B、C、 D、E、F组均较A组正常组大鼠GS、NOS表达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较C、D组GS表达量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E、F组GS、NOS表达量均较B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F组较C组NOS表达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00mg·kg-1·d-1的TAA连续灌胃3天为诱导大鼠急性肝性脑病适宜时间。大鼠行为学改变显着、肝功能损害大、肝组织坏死较严重、有较高诱导率及较低致死率。2A型肝性脑病大鼠通过醒脑静注射液或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肝功能,减少肝细胞炎症侵润及坏死,降低细胞炎症,降低血液中内毒素和INF-α水平,降低脑内GS和NOS的表达量。在不同剂量醒脑静治疗中,以10ml·kg-1·d-1的醒脑静治疗综合效果较好。
钱斐[9](2014)在《大黄素干预α7-nAChRs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及与肝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肝脏疾病并发的一种以可逆性意识减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紊乱和运动异常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是临床上各种终末期肝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HE分为3种类型:A型为与急性肝衰竭相关的HE,不包括慢性肝病伴发的急性HE;B型为不伴内在肝病的严重门体分流,并通过肝脏活检提示肝组织学正常,此型不易被确诊,且较少见;C型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HE,无论其临床表现是否为急性过程。其中,A型HE起病急,预后差,生存率仅为20%。目前HE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有效的防治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HE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目的: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阐明α7-nAChRs在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观察大黄素对胆碱能抗炎通路调控,为探索靶向特定烟碱受体的调节剂、防治肝性脑病提供学术依据。提出并验证“大黄素在肝性脑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假说。阐明α7-nAChRs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拓展烟碱受体的生物学研究领域。方法:分别建立体内、体外肝性脑病模型,应用大黄素对模型进行治疗性干预,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肝性脑病不同的模型中相关的变化,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上α7等nAChRs亚基的表达规律,探讨相应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形态学观察、病理学检测研究其与肝性脑病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性,获得客观详实的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对肝性脑病的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与星形胶质细胞的nAChRs亚基表达密切相关。大黄素能够显着逆转肝性脑病动物模型中肝组织的损伤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高加林[10](2014)在《大黄提取物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1.5g/Kg)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分离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MSCs。SD大鼠被随机分为五组(n=10),所有大鼠给予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造模后注射1ml的生理盐水;B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通过尾静脉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细胞悬液;C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每天一次用灌胃给予小剂量大黄液(0.25g/kg,10ml/kg),并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尾静脉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细胞悬液;D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每天一次灌胃给予中剂量大黄液(0.5g/kg,10ml/kg),并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尾静脉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细胞悬液;E组大鼠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每天一次灌胃给予大剂量大黄液(1g/kg,10ml/kg),并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后24小时尾静脉注射含有1×106MSCs的1ml细胞悬液。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Gal导致大鼠急性肝衰竭,严重损伤肝组织,成功建模。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CD90+的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99%,CD45几乎不表达,表明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分离培养MSCs纯度高。从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看,D组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能检测结果表明,B、C、D及E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浆氨等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大鼠肝功能各项指标下降速率最快,改善效果最明显,较B、C及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D组大鼠的改善情况较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治疗组也有一定的改善,但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肝脏组织病理评分结果可以看出,D组大鼠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治疗组也有一定的减轻,但与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增殖结果表明,B、C、D及E组大鼠细胞增殖明显增多,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有更多的增殖数目,较B、C及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黄能够改善肝脏炎症内环境,促进MSCs移植后细胞增殖,提高MSCs移植的治疗效果。中剂量的大黄联合MSCs移植治疗,对肝衰竭大鼠肝损伤病理学改变、肝功能各项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大黄和MSCs的联合治疗可以促进肝衰竭导致的肝损伤后的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对于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补阳解毒化瘀方改善慢性肝衰竭肝内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慢性肝衰竭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
2.慢性肝衰竭现代医学的认识 |
3.微循环障碍与慢性肝衰竭的联系 |
3.1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 |
3.2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 |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药物及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研究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造模 |
1.2.2 补阳解毒化瘀颗粒质控 |
1.2.3 中药给药剂量及方法 |
1.2.4 eNOS抑制剂(L-NAME)的制备及给药 |
1.2.5 标本采集与保存 |
1.3 研究指标检测 |
1.3.1 一般情况 |
1.3.2 体重监测 |
1.3.3 腹围测量 |
1.3.4 HE染色及Masson染色方法 |
1.3.5 ELISA检测血清ALT、AST、TBIL、ALB的水平,肝组织NO、ET-1的含量 |
1.3.6 RT-PCR检测肝组织Gab1、AKT、eNOS mRNA表达 |
1.3.7 WB检测肝组织Gab1、AKT、eNOS蛋白表达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
2.2 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2.3 各组大鼠腹围变化 |
2.4 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比较 |
2.5 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ALB水平 |
2.6 各组大鼠肝组织NO,ET-1 含量 |
2.7 各组大鼠肝组织Gab1、AKT、eNOS mRNA表达水平 |
2.8 各组大鼠肝组织Gab1、AKT、eNOS蛋白表达 |
3.讨论 |
3.1 慢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 NO、ET-1 的浓度变化是肝脏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 |
3.3 Gab1-Akt-eNOS信号通路在慢性肝衰竭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3.4 补阳解毒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机制 |
3.5 本实验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肝硬化动物模型制备研究概述 |
1 单因素肝硬化造模 |
2 复合因素肝硬化造模的主要方法 |
3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造模 |
综述二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制 |
1 肝硬化内毒血症的产生机制 |
2 内毒素导致肝损伤机制 |
3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 |
4 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主要机制 |
综述三 中医对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认识、病因病机及治疗 |
1.中医对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辨证论治 |
3.外用方法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
4.单味中药对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
5.大黄与“下法” |
实验一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及回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数据采集及检测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二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功及各炎性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采集及检测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实验三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及回肠组织TLR4/NF-κB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采集及检测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本文创新点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食醋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1.1 UC的背景 |
1.2 UC的流行病学 |
1.3 UC的发病机制 |
1.4 UC的治疗 |
1.5 UC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2章 食醋的研究进展 |
2.1 食醋的抗菌、杀菌及抗病毒作用 |
2.2 食醋的抗炎作用 |
2.3 食醋的降血脂、降血压作用 |
2.4 食醋抗血栓作用 |
2.5 食醋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2.6 食醋的抗癌作用 |
2.7 食醋能预防肝性脑病 |
2.8 食醋缓解疲劳 |
2.9 食醋促进食欲、护胃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食醋预防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
2.1 材料及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食醋预防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下法”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occludin及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1 中医药防治肝性脑病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肝性脑病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肝性脑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
3 肝性脑病的辩证分型 |
4 临床医家治疗肝性脑病的专方研究 |
5 大黄煎剂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 |
6 大黄煎剂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
综述2 肝性脑病现代研究进展 |
1 有关肝性脑病病因的假说 |
2 肝性脑病与脑水肿 |
3 肝性脑病的西医治疗 |
4 减少肠道内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 |
5 促进氨的代谢清除 |
6 防治锰的沉积 |
7 溴隐亭 |
8 氟马西尼 |
9 纳洛酮 |
10 人工肝支持系统 |
11 肝移植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
实验三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脑水肿模型大鼠肝功及血氨的影响 |
实验四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神经细胞胀亡的影响 |
实验五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实验六 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立法思想 |
2 毒消肝清丸的组方原则及药物配伍意义 |
3 本研究动物模型的确立及其优势所在 |
4 毒消肝清丸对肝性脑病作用机理的探讨 |
5 存在问题 |
结语 |
致谢 |
综述1 参考文献 |
综述2 参考文献 |
实验及讨论参考文献 |
(6)急性肝衰竭大鼠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建立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差异蛋白质的表达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半乳糖凝集素-3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一 各组镜检及荧光染色结果 |
附图二 0.5MG/ML GAL-3诱导组镜检及荧光染色结果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中英文对照与缩略词表 |
致谢 |
论文统计学证明 |
(7)丹参注射液对肝性脑病的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药品 |
1.2 试剂 |
1.3 动物 |
1.4 统计分析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对氯化铵导致急性氨中毒的影响 |
2.2 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合并硫代乙酰铵诱导高血氨大鼠肝性脑病的影响 |
2.2.1 分组与方法[3, 4] |
2.2.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8)醒脑静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GS、NOS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 A 型肝性脑病模型建立的用药时间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 |
1.2.2 造模方法 |
1.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脑功能分级 |
1.4.2 死亡率和诱导率 |
1.4.3 血氨、肝功能变化 |
1.4.4 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
1.5 讨论 |
1.5.1 AHE 动物模型制作动物的选择 |
1.5.2 A 型 HE 动物模型的制作 |
1.5.3 HE 模型判断标准的选择 |
1.6 结论 |
第二部分 醒脑静对 A 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 GS、NOS 表达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药物、试剂及材料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鼠 A 型肝性脑病模型的建立 |
2.2.2 动物分组 |
2.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结果 |
2.4.1 大鼠行为学改变 |
2.4.2 大鼠死亡情况 |
2.4.3 大鼠生化指标情况 |
2.4.4 各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变化 |
2.4.5 各组大鼠 INF-α及内毒素比较 |
2.4.6 各组大鼠 GS 和 NOS 表达量的比较 |
2.5 讨论 |
2.5.1 醒脑静组方释义 |
2.5.2 阳性药物对照的选择 |
2.5.3 肝性脑病行为学变化 |
2.5.4 醒脑静对 AHE 大鼠肝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5 醒脑静对 AHE 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2.5.6 醒脑静对 AHE 大鼠内毒素和 INF-α的影响 |
2.5.7 醒脑静对 AHE 大鼠 GS、NOS 表达量的影响 |
2.6 结论 |
本文创新之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大黄素干预α7-nAChRs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及与肝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对肝性脑病的认识 |
1 肝性脑病的定义 |
2 肝性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肝性脑病的中医治疗 |
3.1 肝性脑病的中医辨病辩证 |
3.2 肝性脑病的中医治法 |
3.3 肝性脑病的专方专药研究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肝性脑病的认识 |
1 肝性脑病的病因 |
2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
2.1 胆碱能抗炎通路学说 |
2.2 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学说 |
2.3 氨中毒学说 |
2.4 γ-氨基丁酸与内源性苯二氮卓复合受体学说 |
2.5 5-羟色胺学说 |
3 肝性脑病的诊断 |
3.1 肝性脑病的分型 |
3.2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
3.3 肝性脑病的诊断手段及依据 |
4 肝性脑病的治疗 |
4.1 及早鉴别并纠正或去除诱因 |
4.2 避免氮源性物质中毒 |
4.3 搭建人工肝支持系统 |
4.4 进行肝脏移植手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α7-nAChRs的表达对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培养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2.2 原代细胞培养 |
2.3 免疫组织化学法 |
2.4 蛋白免疫印迹法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2 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黄素对肝性脑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材料 |
1.2 实验药品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和给药 |
2.2 造模方法 |
2.3 指标及检测方法 |
2.4 western-blot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大鼠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 |
3.2 大鼠血清脂类TC、TG、HDL、LDL指标的比较 |
3.3 大鼠血清酶ALP、GGT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及A/G指标的比较 |
3.4 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 |
3.5 大鼠脑组织烟碱受体表达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大黄提取物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急性肝衰竭的认识进展 |
1.1 定义和分类 |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1.4 治疗 |
2. 中医理论 |
2.1 病名研究 |
2.2 病因病机认识 |
2.3 辩证分型 |
2.4 治疗 |
2.5 中医药对SIRS的干预 |
2.6 大黄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观察 |
2.2 生化检查 |
2.3 组织病理检查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黄提取物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分离培养大鼠MSCs |
2.2 流式细胞仪鉴定MSCs |
2.3 大黄提取物的制备 |
2.4 实验动物的分组及处理 |
2.5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MSCs形态学特征 |
3.2 MSCs表而标志鉴定 |
3.3 各组大鼠一般状况及行为学变化 |
3.4 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 |
3.5 各组大鼠的肝功能水平 |
3.6 各组大鼠血清IL-1及TNF-a情况 |
3.7 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 |
3.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常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夏猛,孙玉浩,王萌,冷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8)
- [2]补阳解毒化瘀方改善慢性肝衰竭肝内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D]. 叶倩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毒消肝清丸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D]. 李树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食醋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D]. 申凤鸽. 吉林大学, 2016(08)
- [5]基于“下法”毒消肝清丸对肝硬化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occludin及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D]. 宋佰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09)
- [6]急性肝衰竭大鼠骨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 康利民. 南方医科大学, 2015(01)
- [7]丹参注射液对肝性脑病的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J]. 胡瑜,蔡梦婷,陈健文,陈浩凡. 中国药师, 2014(11)
- [8]醒脑静对A型肝性脑病大鼠肝功能、内毒素及GS、NOS表达影响的研究[D]. 谭琳玲. 广州医科大学, 2014(02)
- [9]大黄素干预α7-nAChRs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及与肝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D]. 钱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10]大黄提取物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D]. 高加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