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石场水土流失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姚振伟,郑浩[1](2021)在《中原城市群水生态修复建设构想》文中认为中原城市群批复规划建设已五年有余,在这五年之内随着区域内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之间的不平衡、不对称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怎样在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良性发展已成为各省、各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做好中原城市群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提升河南生态文明、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吴鹏飞,陈小婷[2](2021)在《对新时期废弃露天石材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问题的思考——以鄂东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沿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鄂东大别山地区因石材矿产资源开发形成许多废弃露天石材矿山,引发大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做好新时期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的废弃露天石材矿山为例,提出要创新生态修复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建议在实施常规复绿工程基础上,全域统筹规划适宜的园林景观工程和康养休闲工程等。这一生态修复思路可为新时期废弃露天石材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江珊[3](2021)在《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晓远,段东亮,姚成平,杨宪杰[4](2021)在《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东莞市余泥渣土场规划及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选取东莞市为研究区,分析区域内余泥渣土现状及建设余泥渣土场的必要性。通过划分余泥渣土处置分区,规划新建余泥渣土场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并从余泥渣土场场地建设和防护措施建设两方面探讨东莞市余泥渣土场建设情况,最后探讨余泥渣土处置场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区域内余泥渣土场的规划建设,一方面可缓解突出的城市建设和弃土无序堆放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平整、造地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更多可用地,临时储存城市建设开挖回填余土,并运往后期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回填,使之无害化、资源化,从而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蔡路路[5](2021)在《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难题,限制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威胁着农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水文过程引起的土壤侵蚀是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水作为土壤侵蚀的动力和养分流失的载体,又是喀斯特生态恢复的限制因子。裂隙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空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裂隙土壤的水分-养分流失/漏失是当前喀斯特地区的突出问题,威胁着生态系统安全,探究喀斯特典型裂隙的土壤水分运移和养分迁移机制对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地理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的水土漏失、同位素质量守恒以及养分流失等理论,针对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机制的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选择毕节撒拉溪高原山地、花江高原峡谷和施秉山地峡谷作为研究区,在2018~2020年开展裂隙发育特征调查和典型裂隙土壤采样,分析了土壤性质与养分特征,利用50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对每个研究区的3条典型裂隙土壤水分持续6~12个月监测,通过野外监测方法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阐明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技支撑。(1)发现了不同地貌背景下的典型喀斯特裂隙结构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裂隙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差异,探讨了喀斯特水文对裂隙结构参数的影响。毕节研究区裂隙深度浅、宽度较窄,花江裂隙垂直细长,施秉深度较深,宽度大;花江峡谷地区,不同海拔发育的裂隙结构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高海拔,裂隙深度浅、数量少;中海拔裂隙深、宽度大;低海拔数量多、深度浅及宽度窄的裂隙。不同研究区、相同研究区不同海拔间的水文结构呈现不同特点,可能是裂隙发育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花江裂隙土壤容重显着低于毕节和施秉,土壤总孔隙度各研究区差异不大,土壤砂粒、粘粒含量在不同研究区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但花江粉粒含量显着高于毕节和施秉。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浅层土壤养分明显高于深层,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毕节>花江>施秉,但没有显着差异;但由于研究区植被状况差异性,有机碳同位素存在显着差异。(2)揭示了不同地貌背景的裂隙土壤水分动态具有相似规律,明确了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强度的响应程度。不同研究区的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整体上均表现为由裂隙土壤顶部向底部逐渐降低。裂隙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交替特点,且对气温、降水响应敏感,在夏季主要受到降雨影响,而冬春则受到气温和降雨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速度表现暴雨>大雨>中雨>小雨,但小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通过对典型降雨的响应分析,发现土壤水分对响应规律为累积降雨量越大、响应时间一般越短;峰值累积降雨量越大,到达峰值的时间也越短,所以浅层裂隙土壤对降雨响应比深层更敏感。(3)揭示了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的水分运移过程,分析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裂隙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敏感,降雨是裂隙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利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研究表明,降雨对裂隙浅层土壤水分的贡献高于深层。降雨后不同水分路径的不δD和δ18O富集程度均表现为土壤水>凋落物>岩壁流>穿透雨>降雨,由此说明降雨到土壤水经历了降雨→穿透雨→岩壁流→凋落物→土壤水的运移过程。裂隙土壤的水分运移过程具有复杂性,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壤水分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分运移过程。不同裂隙的土壤水分运移特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岩石裸露对降雨再分配、优先流的存在以及其它水文路径的补给等综合因素决定导致了裂隙水分运移过程存在差异。(4)揭示了雨季前后可溶性碳氮的迁移量,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可溶性碳氮的关系,阐明了水分运移和土壤性质对可溶性碳氮、溶质运移的影响机制。由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运动,会导致裂隙土壤可溶性养分发生迁移损失。经历雨季的土壤水分的运动,土壤可溶性养分由于淋溶而损失,且表现为浅层高于深层,其中DOC平均可减少15.17~28.70%,DON可减少14.42~29.03%。雨季前后的土壤可溶性碳氮均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的养分含量本底值从根本上决定了可溶性养分的迁移量,而裂隙土壤性质则通过影响水分运移进而对可溶性养分、溶质迁移产生影响。土壤水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直观反映了土壤可溶性养分以及盐基离子的动态迁移过程,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运移是土壤溶质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李懿健[6](2021)在《辽东半岛河流水环境调查分析及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水质恶化、水生态破坏等问题依然存在,保护水资源,提升水质量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高度重视水安全、水治理等重要问题,全面保障我国水质安全。在此背景下,有效控制河流的污染物输入,维护水质安全,保障水源地供水水质质量更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以我国辽东半岛地区河流为切入点,分析其存在季节性明显、年均径流量较小,河流长度较短,入海河流较多等特点,并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河流污染源调查方法、水文调查方法以及水质调查方法,进行河流水环境调查,了解河流水环境现状,为后期进行污染负荷计算以及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提供数据基础。基于此,文章以大连市英那河、八家河为研究区域,分别对英那河下游河道、八家河入库段水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并根据两个研究区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河流水质治理方案。(1)以英那河下游河道为研究区域,研究河流干流水环境现状时发现,英那河下游河道存在的污染源较多,2019年英那河国考断面出现5次p H值超标情况,河道两侧的垃圾堆、污水潭等高风险污染源会对英那河水质造成极大影响。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进行河流纳污能力计算后,文章认为英那河下游研究区域治理方案为:合理调控闸坝,适当开闸放水;进行河道清淤,垃圾清理;设置生态隔离带,控制面源污染;控制工厂企业污水排放达标。(2)以八家河入库段为研究区域,对河流入库段进行水环境调查、分析及水质治理模式研究。调查发现,八家河入库段主要存在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较多,污染负荷较大等问题,且和河流干流相比,河流入库区受水库水位涨落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河流自净能力较差。根据调查结果及八家河入库段治理需求,文章提出利用生态潜坝技术,通过扩大河流入库区水面面积,抬高河流入库区地下水位,以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河流入库段生态环境的目的。后期对八家河生态湿地运行的监测结果表明其能够对八家河入库污染物进行有效拦截,改善河流入库水质。
牛艳秋[7](2021)在《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土石方开挖、堆弃和大范围地表扰动等,严重破坏了采石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文章以海城市英落镇采石场为例,通过分析露天采场区、排岩场区、作业路面、料场区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科学设计了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可为加强采石场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水保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张杰[8](2020)在《喀斯特地区露天采石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区因为自身生态较为脆弱,小而多的各类采石场虽然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正面影响,但也因为生产过程中持续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通过讨论采石场的典型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为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有效参考。
桂露[9](2017)在《秦岭太平河冲积平原区临水聚集型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指出秦岭北麓是关中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区,太平河流域位于其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太平河流域平原区是秦岭山地与城市间的过渡地带,受人为干扰强烈。随城市建设的发展,太平河中游河岸带被采石场占据,使河岸带呈现植被缓冲带宽度锐减、植被纵向连续性差以及植被结构不完整等生态问题,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然而针对生产建设活动的国家土地复垦政策还相对滞后,相关法律不够健全,采石场生态修复一直未能得到全面良好的实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提出针对聚集型采石场的研究需引入多尺度规划的视角,从采石场生态修复的核心理论与典型实践案例出发总结出采石场生态修复的关键内容,整合多尺度规划与采石场生态修复关键内容构建了临水聚集型露天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规划框架。结合秦岭北麓太平河特点,分别在流域、河段及采石场尺度上对太平河中游河岸带采石场提出生态修复策略。在流域尺度上,判断太平河中游河岸带采石场为太平河生态修复的重要对象;在河段尺度上,为太平河聚集型采石场制定生态修复导则。在采石场尺度上,选取生态矛盾较为突出的采石场作为修复范例,分别从植被引入、生境改良和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对其提出生态修复措施。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第一章为提出问题,是文章的绪论部分,内容包括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二章为分析问题,分别对国内外采石场生态修复研究概况、核心理论与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将多尺度规划与采石场生态修复关键内容相结合,构建临水聚集型废弃露天采石场的生态修复规划框架;第三、四、五章为解决问题。第三章在太平河流域尺度下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判断出中游河岸带是太平河生态修复的重要位置,结合采石场与太平河景观安全格局的空间分布分析,判断出采石场修复时间的紧迫性,最终确定中游河岸带采石场为太平河生态修复的重要对象;第四章在中游河段尺度下对采石场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为太平河冲积平原区多个采石场制定了生态修复导则;第五章在采石场尺度下,依据采石场生态修复导则选取了生态矛盾比较突出的一号采石场作为修复示范,并从植物引入、生境改良和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对采石场提出生态修复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部分,对本文提出的临水聚集型废弃露天采石场生态修复框架与太平河中游河岸带采石场的修复策略进行提炼总结。本文创新点:1.确立临水聚集型露天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框架:对国内外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研究概况、核心理论与典型实施案例进行梳理整合,构建临水聚集型采石场生态修复规划框架,指导流域到采石场尺度的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展开;2.构建太平河中游河岸带采石场生态修复策略:结合秦岭太平河冲积平原区地质特征,应用临水聚集型采石场生态修复框架,在流域尺度下判断太平河中游河岸带采石场为重要修复对象,在河段尺度下提出采石场生态修复导则,在采石场尺度下对一号采石场从植物引入、生境改良和景观设计三个方面提出生态修复措施。
闫根智[10](2016)在《基于采石场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文中提出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而开采后遗留的开采面也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将简述采石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旨在从生物治理工程、土建工程、调控水工程等多个方面探讨可行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二、采石场水土流失防治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石场水土流失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原城市群水生态修复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概况 |
3.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求分析 |
3.1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水土保持的需求 |
3.2 水安全对城市水土保持的需求 |
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系构建 |
4.1 生态城市建设 |
4.2 城镇小流域自净化清洁建设 |
4.3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
5. 结语 |
(2)对新时期废弃露天石材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问题的思考——以鄂东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沿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露天石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1.1 地质灾害隐患 |
1.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
1.3 固体废弃物压占土地资源 |
1.4 水土流失与空气污染 |
2 露天石材矿山生态修复对策 |
2.1 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2) 坚持综合治理原则。 |
(3)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4) 坚持统筹规划原则。 |
(5) 坚持理念创新原则。 |
(6) 坚持公众参与原则。 |
2.2 生态修复对策 |
(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
(2) 绿化工程。 |
(3) 园林景观工程。 |
(4) 康养休闲工程。 |
3 废弃露天石材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3.1 存在的问题 |
(1) 治理资金的问题。 |
(2) 生态修复技术的问题。 |
(3) 修复理念的问题。 |
3.2 改进建议 |
(1) 拓展生态修复资金来源。 |
(2) 优选生态修复技术。 |
(3)创新生态修复理念。 |
4 结论 |
(4)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东莞市余泥渣土场规划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设余泥渣土处置场必要性 |
2 区域内建设余泥渣土处置分区 |
3 余泥渣土处置场布设 |
3.1 选址原则 |
3.2 余泥渣土处置场选址 |
4 余泥渣土处置场建设 |
5 余泥渣土处置场运行管理模式 |
6 结论与建议 |
(5)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二)喀斯特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 |
(三)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四)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进展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分析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三 裂隙发育与裂隙土壤性质 |
(一)裂隙发育特征 |
1 裂隙结构特征参数统计 |
2 不同海拔裂隙结构特征 |
3 喀斯特水文对裂隙发育影响 |
(二)裂隙土壤理化性质 |
1 裂隙土壤物理性质 |
2 裂隙土壤化学性质 |
(三)不同研究区裂隙土壤性质差异 |
1 不同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差异 |
2 不同研究区化学性质差异 |
四 裂隙土壤水分动态 |
(一)裂隙土壤水分动态 |
1 毕节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
2 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
3 施秉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
(二)土壤水分对降雨强度的响应 |
1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小雨的响应 |
2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中雨的响应 |
3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大雨的响应 |
4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暴雨的响应 |
五 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一)基于氢氧同位素的裂隙土壤水分运移 |
1 降水与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
2 降雨对裂隙土壤水分贡献 |
3 裂隙土壤水分运移过程 |
(二)土壤养分与溶质迁移 |
1 裂隙土壤可溶性养分迁移特征 |
2 可溶性养分与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3 裂隙土壤溶质迁移过程 |
(三)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1 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2 土壤水分运移对养分和溶质迁移的影响 |
3 对水土漏失阻控与植被恢复的启示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辽东半岛河流水环境调查分析及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污染研究进展 |
1.2.2 河流水质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辽东半岛河流特点及水环境调查分析方法 |
2.1 辽东半岛河流特点 |
2.2 河流水环境调查方法 |
2.2.1 污染源调查方法 |
2.2.2 水文调查方法 |
2.2.3 水质调查方法 |
2.3 河流水环境分析方法 |
2.3.1 污染负荷计算 |
2.3.2 河流水体纳污能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河流干流水环境治理研究 |
3.1 英那河下游水环境调查 |
3.1.1 英那河下游污染源调查 |
3.1.2 水质调查 |
3.2 污染负荷计算 |
3.2.1 上部区域输入污染负荷计算 |
3.2.2 目标区域污染负荷计算 |
3.3 河流流态分析及纳污能力计算 |
3.3.1 河道流态分析 |
3.3.2 衰减系数计算 |
3.3.3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 |
3.4 英那河下游水质治理需求分析 |
3.5 英那河下游水质治理技术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河流入库段水环境治理研究 |
4.1 八家河入库段水环境调查 |
4.1.1 八家河入库段污染源调查 |
4.1.2 水质调查 |
4.2 污染负荷计算 |
4.2.1 研究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计算 |
4.2.2 研究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负荷计算 |
4.3 八家河入库段水质治理需求 |
4.4 八家河入库段治理技术研究 |
4.4.1 八家河入库段水质治理技术比较 |
4.4.2 八家河入库段水质治理技术优选 |
4.4.3 生态潜坝设计 |
4.5 运行效果研究 |
4.5.1 去除率对比分析 |
4.5.2 湿地各污染物去除量分析 |
4.5.3 讨论与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
2 水土流失预测 |
2.1 预测范围、单元、内容与时段 |
2.2 预测方法 |
2.2 预测成果 |
3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
3.1 防治目标 |
3.2 整体布局 |
3.2.1 采场防治措施 |
3.2.2 排岩场防治措施 |
1)运行期排岩场防治措施。 |
2)自然恢复期防治措施。 |
3)排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3.2.3 作业路防治措施 |
1)运行期防治措施。 |
2)自然恢复期防治措施: |
3.2.4 料场区防治措施 |
3.2.5 洞采及办公生产区防治措施 |
3.2.6 直接影响区防治措施 |
4 结 论 |
(8)喀斯特地区露天采石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流失特点 |
3 防治对策 |
3.1 工业场地和办公生活区 |
3.2 采空区 |
3.3 开采区 |
3.4 表土堆放场 |
(9)秦岭太平河冲积平原区临水聚集型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1.8 概念界定 |
1.8.0 秦岭 |
1.8.1 太平河 |
1.8.2 冲积平原 |
1.8.3 临水聚集型露天废弃采石场 |
1.8.4 生态修复 |
1.8.5 河岸带 |
2 采石场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及框架构建 |
2.1 采石场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1.3 小结 |
2.2 采石场生态修复案例研究 |
2.2.1 国外案例 |
2.2.2 国内案例 |
2.2.3 小结 |
2.3 采石场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
2.3.1 群落演替理论 |
2.3.2 顶极群落理论 |
2.3.3 小结 |
2.4 临水片区聚集型采石场生态修复框架 |
2.4.1 尺度规划框架 |
2.4.2 采石场生态修复关键内容 |
2.4.3 临水聚集型采石场框架构建 |
3 太平河流域尺度下生态修复决策 |
3.1 太平河流域概况 |
3.1.1 区位特征 |
3.1.2 地质地貌 |
3.1.3 候条件 |
3.1.4 水文状况 |
3.1.5 植被状况 |
3.1.6 生物状况 |
3.1.7 河道演变历史 |
3.1.8 土地利用现状 |
3.1.9 小结 |
3.2 流域生态问题分析 |
3.2.1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3.2.2 采石场时间修复紧迫性判断与分析 |
3.3 流域生态修复决策 |
4 太平河河段尺度下采石场生态修复导则 |
4.1 中游河岸带概况 |
4.1.1 地质地貌 |
4.1.2 水文特征 |
4.1.3 植物特征 |
4.2 河岸带采石场生态问题分析 |
4.3 河岸带采石场生态修复导则 |
4.3.1 采石场修复方向判断 |
4.3.2 采石场空间修复优先性判断 |
4.3.3 采石场修复方法判断 |
4.3.4 采石场生态修复导则 |
4.4 本章总结 |
5 太平河采石场尺度下生态修复措施 |
5.1 采石场概况 |
5.2 采石场生态问题分析 |
5.3 采石场生态修复措施 |
5.3.1 植物引入 |
5.3.2 生境改良 |
5.3.3 景观设计 |
5.4 采石场生态修复评估 |
5.5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构建临水聚集型采石场生态修复规划框架 |
6.1.2 太平河冲积平原区临水聚集型采石场生态修复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录 |
附录Ⅲ 表录 |
四、采石场水土流失防治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原城市群水生态修复建设构想[A]. 姚振伟,郑浩.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 2021
- [2]对新时期废弃露天石材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问题的思考——以鄂东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沿线为例[J]. 吴鹏飞,陈小婷.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04)
- [3]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研究[D]. 江珊.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东莞市余泥渣土场规划及建设研究[J]. 张晓远,段东亮,姚成平,杨宪杰. 陕西水利, 2021(06)
- [5]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D]. 蔡路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辽东半岛河流水环境调查分析及治理模式研究[D]. 李懿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研究[J]. 牛艳秋.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05)
- [8]喀斯特地区露天采石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J]. 张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9)
- [9]秦岭太平河冲积平原区临水聚集型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研究[D]. 桂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10]基于采石场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J]. 闫根智. 科技与企业,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