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茶出口 路在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龚昱瑞[1](2020)在《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资源型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开始逐渐恶劣,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对我国影响不断加深,让我国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正是给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出的药方。资源型县域经济指以开采加工自然资源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的县域,因其对自然资源的严重依赖性和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其经济发展将会面临严重衰退,为了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必须要进行绿色改革和产业升级,这与两山理论的内涵不谋而合。本文选择了四川省夹江县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县域转型案例进行分析,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二手数据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夹江县原有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比对改革后的状况,总结出夹江县结合两山理论实现资源型县域经济改革的经验,同时找出改革后夹江县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两山理论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本文分析夹江县转型方法后,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转型经验:加强“两山理论”教育,提升全县人员理论水平,建立绿色转型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转型提供保障;坚持两山理论的科学实践,逐步引导传统行业进行改革;结合县域自然资源禀赋,开发绿色生态产业。
邵凡晶[2](2018)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学有关“物”的研究认为,人与物之间是相互界定的,物像人一样具有生命,物与人在共同的文化语境下互为主客体,相互定义,相互建构。民族学的研究应该追随物的本身,以它们的形式、它们的用途和它们的轨迹去描述它们的意义,通过追溯物的社会生命来探讨物如何作用于人,人如何赋予物以不同的意义。物与人的互动不仅局限于单一区域内,而是由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张和资本的渗透,被置于历时的、世界性的范围内。通过深刻分析物的社会生命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观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史。鉴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特殊性,书写茶的生命史,不仅可以理解茶在不同时期流通的商品意义,还可以以茶为媒勾连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人及其社会,进而将民族学观察人类社会的视角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里,以“古与今”“内与外”“上与下”为线索勾勒出与茶相关的人类社会的立体图景。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具有“味隔宿而不变”的特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地区殖民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沿海各地农村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大批闽粤移民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迁往海外,并在移民之初依然保持着在迁出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形成华人在东南亚的国货消费市场。又,粤商在广州丧失“一口通商”的政策优势后,积极往来于两广、港澳及东南亚之间,从事国内土产出口和国外日用品等商品贸易活动,对广西尤其是梧州等地的商业控制尤为突出。六堡茶在此背景下,从广西山区土产的身份转换为侨乡土产,继而转换为商品,凭借六堡与粤省便利的水运交通环境,藉由粤商之手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畅销南洋劳工市场。以往之研究多集中于东南及西南之茶,对岭南地区的茶关注得不多,以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正可弥补这一环节的不足。因此,本研究选取鸦片战争(1840年)后至抗日战争(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的六堡茶从萌发到繁荣的历史阶段,对六堡茶在广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展开讨论,并阐释六堡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整体意义,六堡茶获得自己意义的同时将世界市场与乡村社会连接起来的意义,以及在人、物与交通的互动下,“物”的意义转换与市场、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描述了六堡茶的生长环境、自然流通环境及其仰依的文化环境,以明确其区域地理状况和人文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名称、产地、工艺、历史等基本情况,进而讨论人如何加持六堡茶的意义。第三章将视角集中在六堡茶走出大山的过程。这一过程源自于梧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外部力量刺激,也包含六堡内部的经济动能释放。粤商通过对物资交换和水运交通的控制,促使内部与外部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对山区中的六堡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粤商在梧州建立的商品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分支。第四章书写六堡茶走出国门的促成要素,即在广州茶叶贸易衰落、香港转口贸易日趋完备的大背景下,粤商适时地发掘出六堡茶的商业价值,并运用发达的西江航运、远洋运输的进步和遍布中外的联庄经营,将六堡茶远销南洋以满足当地“下南洋”移民群体的生存需求和身份识别需求。第五章着重刻画六堡茶的身份转换过程。六堡茶自广西大山而出,在粤商的操作和控制下向粤省的侨乡茶转换,继而在其完成商品化后仰依华商在马来亚的商业网络深入到马来亚华人的日常生活,并在锡矿场的劳工大量消费下,被赋予劳工的身份标识成为人们口中的“劳工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区域经济环境创造出外销渠道和消费的历史契机,六堡茶的产量和销量皆达到空前。在粤商的商业运作以及交通因素的催化下,六堡茶形成“内地生产—香港转口—南洋消费”的流通路径。在生产地形成以茶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加速当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促使人们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分工。在流通地,粤商凭借血缘、地缘建立联号经营网络,对六堡茶的各个流通环节实施掌控,使其完成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在消费地,六堡茶成为马来亚矿工的生活必需品,被赋予人的籍贯和身份。人的认同通过茶被分享和强化,其情感的凝结与经济利益的保护在茶的选择中得到具化和彰显,而茶的意义则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地,茶不仅在区域转换中与人发生互动,还在时间的流转中将人与社会勾连起来,通过“内与外”评价话语的不同获得丰富的社会意义,凭借给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实现与人的身心交流。在古今轮转中,六堡茶已由“劳工茶”华丽转身为地方的符号标识,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之下,其历史被反复挖掘,其价值被不断评说,其意义被重新塑造,呈现出一段时间与空间交互的社会文化生命。
孙葳[3](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徐贵登,游国斌[4](2016)在《宁德市名优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探析——基于天猫商城和淘宝网综合平台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名优农产品的网络零售适合大众创业,有利于解决就业、扶贫等问题,值得研究。以天猫商城和淘宝网为研究平台,以平台上宁德市名优产品的网络零售占有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搜索、统计、分析,得出宁德市网络零售占有率较高的农产品是古田银耳和福鼎白茶,其他名优农产品在网络零售中没有取得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可通过加强深加工、打造品牌、鼓励网络销售、放宽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条件等方式,提升农产品的网络零售占有率,发展经济。
马哲峰,李一波[5](2016)在《三重视野下的台地茶》文中研究表明一、经济学视野下的商业分析1949年以后,我国的茶业经济,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其一是从1956年至1984年计划经济时期;其二是从1985年至今市场经济时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从经济学的角度,计划经济属于"短缺型经济",而市场经济则属于"过剩型经济"。以云茶为注脚,这种经济特征更是显露无疑。建国初期,从1954年开始,云南全面开展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直到1956年彻底完成。从此茶叶属于"中央掌握,地方保管,统筹分配,合理使用"的计划经济之列。为了支
肖芬[6](2014)在《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茶叶是我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农产品之一,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湖南是我国主要产茶大省之一,素有“江南茶乡”之称,茶叶是湖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湖南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因此,湖南茶叶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全省茶产业的发展,也关系着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的稳定。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关于企业发展模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综述。以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意义与现状方面着手,探讨茶业企业发展模式,对促进湖南茶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该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思路、措施、做法及发展目标等的分析,获得了该公司现阶段的最佳模式为综合型模式,其主要内容为公司加基地、多茶类发展、内外销结合、产学研结合、传统营销与电子商务结合、农业与工业结合、茶叶种植加工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率先将SWOT法运用到茶叶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该公司发展的优势,即优越的环境、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政府的政策扶持、公司技术、人才及文化的优势;劣势为市场的不规范、整合程度的薄弱、融资难度大,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机遇是茶保健作用推广,中国加入WTO后茶产业的发展;威胁有现代饮料的竞争,绿色壁垒,成本的上涨。最后从资源整合;以质量管理为中心,规范企业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品牌建设为中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林艺珊[7](2014)在《天福集团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世界的多元化发展,茶企业应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是众多茶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以天福集团为例,呈现其发展历程的同时剖析出天福的市场营销策略,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从市场营销环境的宏观环境跟微观环境出发,首先,分析天福集团创建的宏观环境即国际及国内茶产业大形势的背景,分析1993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茶叶产业的的迅猛发展给天福带来的契机;此外,将天福集团的发展按其成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突出每个阶段的发展主题与发展重点,阐述天福集团这二十年从探索到成型、从扩张到繁荣的发展历程。其次,针对天福集团的繁荣发展分析天福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主要从天福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销服务创新、产品多元创新、连锁经营管理创新等方面剖析了天福集团的经营策略及销售手段,通过加强产品及员工的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形象;通过完善自身企业产业链拓宽企业发展方向;通过体验营销、立体营销等途径创新茶叶营销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天福的直营门店进行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力度及管理时效;天福用心致力于产品创新、通路创新及组织创新,融合了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研发、在提高销售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开创连锁通路更高的经营效率与价值。最后,结合茶企的发展现状提出现代茶企应通过增强品牌意识的培养、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品创新力度、整合社会信息资源等途径加强企业建设,从而真正引领社会群体的消费潮流,将中国茶、中国茶文化有机、有效地结合,在站稳中国销售市场的同时将企业品牌推上国际舞台并占有一席之地。
方小妹[8](2013)在《专业合作社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围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主题,各地开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采用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不断为农民增产增收。
张秀玲[9](2013)在《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成因与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药生产与使用大国。农药的大量使用为保证农产品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农药是一柄“双刃剑”。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农药暴露使生产者长期接触农药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而且会导致了难以分解的部分农药有效化学成分在农产品中的聚集,形成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问题不仅仅危害到国内民众的健康,还会产生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与恐慌。随着国际市场上日趋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日益成为发达国家或农产品进口国重要的技术贸易壁垒手段,我国日显恶化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造成巨额损失。为保证居民健康诉求,避免农药残留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和探讨研究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政府规制等经济理论入手,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导致农户农药的滥施乱用以及政府监管缺失的理论根源。然后,从生产者、政府监管和农产品贸易三个视角全方位审视我国农药残留问题的成因。最后,又研究了农药残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基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源自市场失灵和政府监管失灵。2)农户农药使用行为视角影响农药残留。3)农药残留监管效率不高的客观现实仍没有得到切实改观。4)农药残留除了危害人体健康外,还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扰乱农产品市场和阻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经济影响,以及恶化食品安全、损害政府形象等社会影响。5)农药残留标准具有贸易保护和福利效应。6)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国家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壁垒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巨大损失。大量出口农产品被扣留、退回,仓储、检验费用增加,出口成本增加,农产品竞争力下降。7)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8)为保证居民健康诉求,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应实行以下措施:①四大战略:绿色战略,产业化战略,法制化战略,标准化战略;②加大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③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④规模化经营;⑤完善法律法规体系;⑥实施良好农业规范;⑦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朔制度。
陈涛[10](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二、绿茶出口 路在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茶出口 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资源型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资源型县域经济 |
2.1.1 发展型资源型县域经济 |
2.1.2 成熟型资源型县域经济 |
2.1.3 衰退型资源型县域经济 |
2.2 绿色转型 |
2.2.1 绿色转型的背景 |
2.2.2 绿色转型的方式 |
2.2.3 绿色转型的效果 |
2.3 两山理论 |
2.3.1 两山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
2.3.2 两山理论的内涵 |
3 夹江县绿色转型的背景和压力分析 |
3.1 夹江县基本情况介绍 |
3.2 夹江县绿色转型的背景 |
3.2.1 陶瓷企业调查 |
3.2.2 环境污染调查 |
3.2.3 社会结构调查 |
3.2.4 群众绿色发展调查问卷 |
3.3 夹江县绿色转型面临的压力分析 |
3.3.1 传统产业依赖的压力 |
3.3.2 环境保护的压力 |
3.3.3 群众支持度的压力 |
3.4 本章小结 |
4 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绿色转型的方法与成效 |
4.1 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绿色转型的方法 |
4.1.1 “退城入园”与“煤改气”促进产业升级 |
4.1.2 找准县域资源禀赋,绿色产业成为生力军 |
4.1.3 加强两山理论宣传教育,培养绿色发展意识 |
4.1.4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 |
4.1.5 创建卫生县城 |
4.2 夹江县产业转型的成效 |
4.2.1 传统产业换发新的活力 |
4.2.2 茶、纸、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4.2.3 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
4.2.4 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5 夹江县产业转型后留存的问题与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5.1 产业转型后,夹江县凸显的问题 |
5.1.1 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
5.1.2 后续监督保障工作缺位 |
5.1.3 县域经济工业依存度依然较高 |
5.2 问题成因分析 |
5.2.1 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与绿色转型工作速度不匹配 |
5.2.2 环保意识开始淡薄,宣传工作停顿 |
5.2.3 绿色转型时间较短,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占有率 |
5.3 对策研究 |
5.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长期培养机制 |
5.3.2 坚持环保督察工作,完善地方法规政策 |
5.3.3 加大对现有绿色产业的扶持,寻找高附加值产业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加强“两山理论”教育,提升全县人员理论水平,建立绿色转型基础 |
6.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转型提供保障 |
6.1.3 坚持两山理论的科学实践,逐步引导传统行业进行改革 |
6.1.4 结合县域自然资源禀赋,开发绿色生态产业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夹江县绿色发展调查问卷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视角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六堡茶的研究 |
二、广府社会的研究 |
三、民族学中“物”的研究 |
第三节 六堡茶的研究意义 |
一、物的意义——关于茶本身的书写 |
二、流动的意义——茶船里的广府人社会 |
第一章 六堡茶仰依的自然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
一、六堡茶的产地范围 |
二、六堡茶产地的自然环境 |
三、茶产地孰优孰劣的话语重塑 |
第二节 六堡茶的自然流通环境 |
一、河流分布与船行线路 |
二、丰盈庙:文化意义的转换 |
三、六堡茶的山路贩运 |
四、公路建成后的古今对比 |
第三节 六堡茶依托的茶文化环境 |
一、茶食一体的茶文化观 |
二、茶药一体的茶文化观 |
三、茶馆与茶楼:以茶为媒的社会分层 |
小结 |
第二章 初识六堡茶:六堡茶的身份辨析 |
第一节 六堡茶的身份勾勒 |
一、“六堡茶”之名辨析 |
二、六堡茶的类别归属 |
第二节 六堡茶的诞生——从一片叶子到一件商品 |
一、茶叶的种植与管理 |
二、茶叶的采摘 |
三、茶叶的制法 |
第三节 六堡茶的成长——人对茶的意义加持 |
一、六堡茶的早期历史发展 |
二、四季的味道:六堡茶品评话语的内与外 |
三、老茶的“新生” |
小结 |
第三章 走出大山的六堡茶 |
第一节 外部的力量 |
一、“无市不趋东”的梧州经济 |
二、密集圩市下的物资流动 |
第二节 内部的力量 |
一、以六堡茶为主体的物的交换 |
二、茶物交换渠道下的社会关系映射 |
第三节 粤商的促成:内力与外力的合成 |
一、以物为媒的粤商经营:土货收购与洋货进口 |
二、粤商的社会经济角色 |
三、粤商影响下的社会分工和人口繁荣 |
小结 |
第四章 走出国门的六堡茶 |
第一节 粤港对六堡茶外销的影响 |
一、行业基础:“一口通商”期间形成完备的茶叶流通体系 |
二、逆境下的发展:粤商将茶叶出口东南亚 |
三、联号经营:六堡茶在香港的转口 |
第二节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
一、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 |
二、远洋运输的进步 |
三、马来亚内地的铁路交通发展 |
第三节 “下南洋”群体的需求 |
一、“下南洋”的闽粤移民 |
二、华人在马来亚的茶叶消费需求 |
小结 |
第五章 身份转换:粤商形塑下的六堡茶 |
第一节 从广西茶到侨乡土产 |
一、六堡茶向侨乡茶的身份转换 |
二、超低价格与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 |
一、粤商对六堡茶的形塑 |
二、六堡茶仰依的商业网络 |
第三节 矿场中的“劳工茶” |
一、华人涌入马来亚发展锡矿业 |
二、恶劣环境下华人矿工的茶叶消费 |
小结 |
结论 |
一、时间里的生命:六堡茶的“两个五十年” |
二、茶船上的生命:六堡茶与交通的互动 |
三、社会中的生命:六堡茶与人的互动 |
(一) 粤商的商业控制 |
(二) 茶农的家庭调节 |
(三) 劳工的群体表达 |
四、意义中的生命:六堡茶在现代话语中的重塑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民国图书及期刊文献 |
四、着作 |
五、学术期刊 |
六、报纸/杂志 |
七、学位论文 |
八、译文文献 |
九、外文文献 |
十、工具书、标准及其他历史档案资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
注释 |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
三、话语与风格 |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
注释 |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
注释 |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
(一) 父权制的魔力 |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
注释 |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宁德市名优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探析——基于天猫商城和淘宝网综合平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零售平台及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 |
1. 常用的网络零售平台 |
2. 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分析 |
二、宁德市名优农产品及其网络零售占有率指标 |
1. 宁德市名优农产品概述 |
2. 宁德市名优农产品的网络零售占有率相关指标 |
三、宁德市名优农产品的网络零售竞争对手分析 |
四、宁德市名优农产品的网络零售占有率影响因素分析 |
1. 某农产品当地的产量占比 |
2. 网络零售竞争者的数量 |
3. 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低 |
4. 农产品的品牌少 |
5. 营销历史 |
6. 网络零售卖家的营销努力 |
五、提升宁德市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的途径 |
1. 精深加工本地名优农产品 |
2. 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 |
3. 鼓励应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零售 |
4. 放宽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条件 |
(6)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现状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
2.1 企业发展模式理论探讨 |
2.1.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2.2 农业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
2.3 SWOT法在研究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
3.1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1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简介 |
3.1.2 发展历程 |
3.1.3 公司经营业务拓展 |
3.1.4 发展理念及目标 |
3.2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 |
3.2.1 公司加基地模式 |
3.2.2 多茶类发展模式 |
3.2.3 茶叶内外销结合模式 |
3.2.4 传统营销与电子商务结合模式 |
3.2.5 农业与工业结合模式 |
3.2.6 茶叶种植加工与茶文化旅游业的结合模式 |
3.2.7 产学研结合模式 |
第四章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
4.1.2 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
4.1.3 政府的政策扶持 |
4.1.4 企业内部优势 |
4.2 劣势分析 |
4.2.1 茶叶市场不规范 |
4.2.2 茶叶资源整合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优势难发挥 |
4.2.3 茶叶企业融资难度系数大 |
4.2.4 企业产品与管理方面的不足 |
4.3 机遇分析 |
4.3.1 茶叶保健作用的宣传推广 |
4.3.2 加入WTO后,促进了中国茶叶的发展 |
4.4 威胁分析 |
4.4.1 现代饮料的竞争 |
4.4.2 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 |
4.4.3 成本上涨 |
4.5 SWOT矩阵的构建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注重资源整合,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企业 |
5.2 坚持以质量管理为中心,规范企业管理 |
5.3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
5.4 以企业品牌建设为中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2.1 研究的创新 |
6.2.2 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天福集团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茶叶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分析 |
2.1 茶叶市场营销概念 |
2.2 茶叶市场营销环境概念 |
2.3 茶叶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4 茶叶产品策略 |
2.5 茶叶价格策略 |
2.6 茶叶销售渠道及促销策略 |
2.6.1 茶叶销售渠道理论 |
2.6.2 茶叶促销理论 |
3 天福——天仁经验在大陆的成长 |
3.1 茶产业状况 |
3.2 天仁的成功 |
3.2.1 国际化之路 |
3.2.2 走向多元化 |
3.2.3 以茶文化为基础的稳步发展 |
3.3 天福发展历程 |
3.3.1 探索 |
3.3.2 成型 |
3.3.3 扩强 |
3.3.4 繁荣发展 |
4 经营策略分析 |
4.1 企业文化创新 |
4.1.1 打造企业文化形象 |
4.1.2 注重品质,塑造企业形象 |
4.1.3 多方借力促企业和谐 |
4.1.4 用旅游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
4.1.5 传承、弘扬茶文化 |
4.2 营销服务创新 |
4.2.1 服务营销 |
4.2.2 营销网络 |
4.2.3 体验营销 |
4.2.4 立体营销 |
4.3 产品多元创新 |
4.3.1 入驻市场,顺应消费需求 |
4.3.2 分析市场,带动消费市场 |
4.3.3 系列创意产品,独占鳌头 |
4.3.4 新趋势拓展新行业 |
4.4 连锁经营管理创新 |
4.4.1 集团对连锁店的管理方式 |
4.4.2 应用IT创新连锁管理 |
4.4.3 连锁中注入人文关怀 |
5 天福对其他茶企发展的借鉴意义 |
5.1 以人为本,注重企业文化管理 |
5.2 完善企业链条,塑造核心竞争力 |
5.3 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引领消费新潮流 |
5.4 整合外界资源,将茶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专业合作社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破冰之举 |
二、成长之路 |
三、腾飞之始 |
(9)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成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药残留成因 |
1.2.2 应对农药残留 |
1.2.3 农药残留出口影响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农药残留成因的理论解释 |
2.1 基于外部性的解释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外部性与农药残留 |
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解释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与农药残留 |
2.3 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解释 |
2.3.1 政府规制理论 |
2.3.2 政府规制理论与农药残留监管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农户农药使用行为视角的农药残留成因分析 |
3.1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回顾 |
3.1.1 农户理性与否 |
3.1.2 利益最大化与有条件的利益最大化 |
3.1.3 农民的避险行为 |
3.2 农药残留问题成因 |
3.2.1 较低的农户农药残留认知水平 |
3.2.2 高毒农药的使用 |
3.2.3 不正确的农药使用方式 |
3.3 以蔬菜种植农户为例的农户生物农药接受意愿 |
3.3.1 调研方案与方法 |
3.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设置 |
3.3.3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政府监管视角的农药残留成因分析 |
4.1 农药残留的政府监管 |
4.1.1 立法状况 |
4.1.2 农药残留监管机构 |
4.2 农药残留监管的效率评价 |
4.2.1 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较高 |
4.2.2 农药残留农产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
4.2.3 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
4.3 农药残留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农药管理制度不健全 |
4.3.2 农药残留标准体系不健全与标准落后 |
4.3.3 部门职责不清与多头管理 |
4.3.4 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不完善 |
4.3.5 公众参与度不高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农产品自由贸易视角的农药残留成因分析 |
5.1 文献回顾 |
5.1.1 农产品自由贸易对农药残留的双重影响 |
5.1.2 农药价格水平与农药使用量 |
5.2 农产品自由贸易对农药使用量的影响:实证分析 |
5.2.1 农药消费趋势 |
5.2.2 农药价格水平趋势 |
5.2.3 农产品贸易趋势 |
5.2.4 实证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农药与农药残留的环境、经济、社会影响 |
6.1 农药与环境污染、农药残留 |
6.1.1 农药与环境污染 |
6.1.2 农药与农药残留 |
6.2 农药残留的经济社会影响:以蔬菜类农产品为例 |
6.2.1 农药残留特征 |
6.2.2 原因分析 |
6.2.3 影响 |
6.3 结论 |
第七章 农药残留标准的贸易与福利效应分析 |
7.1 贸易保护效应分析 |
7.1.1 出口国 |
7.1.2 进口国 |
7.2 农药残留标准的福利效应分析 |
7.2.1 小国假设 |
7.2.2 大国假设 |
7.3 农药残留标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实证研究—引力模型 |
7.3.1 模型简介 |
7.3.2 数据来源 |
7.3.3 模型结果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农药残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农产品贸易回顾及现状分析 |
8.1.1 发展历史概述 |
8.1.2 出口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
8.2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 |
8.2.1 美国 |
8.2.2 欧盟 |
8.2.3 日本 |
8.3 结论 |
第九章 农药残留监管的国际经验 |
9.1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农药残留监管 |
9.1.1 食品法典委员会产生背景 |
9.1.2 食品法典农药残留监管 |
9.2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监管 |
9.2.1 美国 |
9.2.2 欧盟 |
9.2.3 日本 |
9.3 结论 |
第十章 降低农药残留的政策措施 |
10.1 实施四大战略 |
10.2 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
10.2.1 生物农药等的研究开发力度 |
10.2.2 三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10.2.3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
10.3 制定与完善标准体系 |
10.3.1 加快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制定 |
10.3.2 加快技术标准制定,改进和提高检测技术 |
10.4 农产品规模化经营 |
10.4.1 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建设 |
10.4.2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 |
10.5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10.6 实施良好农业规范 |
10.7 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10)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区域布局 |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
3.3.4 小蚕共育技术 |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
3.3.6 上蔟技术 |
3.3.7 烘茧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蚕种生产概况 |
4.1.2 桑蚕品种现状 |
4.1.3 蚕桑质量监管 |
4.1.4 蚕茧生产现状 |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1 评价的方法 |
5.1.2 评价的指标 |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4 小结 |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1 比较优势评价 |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具体分析过程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8.1 市场化之路 |
8.1.1 蚕种市场化 |
8.1.2 蚕茧市场化 |
8.2 规模化之路 |
8.2.1 宏观规模 |
8.2.2 微观规模 |
8.3 产业化之路 |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
8.4 标准化之路 |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
9.1 政府的义务 |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
9.2 企业的角度 |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
9.3 学研的使命 |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
9.4 蚕农的选择 |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
致谢 |
四、绿茶出口 路在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山理论指导下夹江县资源型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研究[D]. 龚昱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D]. 邵凡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3]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4]宁德市名优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探析——基于天猫商城和淘宝网综合平台的分析[J]. 徐贵登,游国斌.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5]三重视野下的台地茶[J]. 马哲峰,李一波. 普洱, 2016(09)
- [6]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探析[D]. 肖芬.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7]天福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 林艺珊.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1)
- [8]专业合作社助推农村经济发展[J]. 方小妹.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8)
- [9]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成因与影响研究[D]. 张秀玲. 江南大学, 2013(09)
- [10]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