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部脑刺激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叶鹏,谭兴,冷岳奇,王杨凯,王伟忠[1](2021)在《基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和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尽管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疗效,但仍存在不少药物耐受性等不同类型的顽固性高血压,而且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因此,非药物治疗策略的深入研发与应用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大多数高血压防治的非药物治疗技术主要通过靶向调节机体交感神经功能来实现,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深部脑刺激、肾动脉神经射频消融术、中央髂动静脉吻合术、压力反射激活疗法、血管内压力反射放大疗法、颈动脉体切除术等。本综述重点对上述基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应用现状和相关优缺点进行回顾总结,为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多重选择。
刘宇航[2](2021)在《脑深部刺激微织构电极的设计制作及穿刺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针对脑深部刺激手术中套管电极在穿刺过程中的穿刺摩擦力对穿刺路径上的脑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本文结合微织构的减摩效果,提出制备微织构电极的思路。设计筛选微织构电极的形貌与间距,搭建微织构电极加工平台,进行微织构电极对猪脑的穿刺实验,观察表面脑组织附着情况及摩擦力增长率数值,确定减摩效果最佳的微织构电极。脑深部刺激手术中套管电极的外壁为φ1.5mm的316L不锈钢中空圆柱,微织构类型选择凹坑型与沟槽型。本文将在φ1.5mm的316L医用骨穿刺针表面加工间距为0.1mm~0.4mm的圆形、正方形微坑织构及直线型、直线交错型微沟槽织构。微织构加工方式选择激光加工,利用正交实验对激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功率1.6W、重复频率85k Hz、扫描速度350mm/s、扫描次数3次。结合固体表面润湿性与摩擦性能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微织构阵列内水滴润湿性的改善情况,筛选可以有效减摩的微织构形貌与间距。在316L不锈钢平板表面加工出间距0.1mm~0.4mm的四种微织构阵列,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接触角角度,并与光滑表面接触角相比。结果表明:四种微织构阵列均可提高316L不锈钢平板表面的润湿性,润湿性优劣顺序为直线交错型、正方形、圆形、直线型;当微织构间距为0.1mm时,水滴接触角角度达到最低,润湿性能最强。因此微织构电极的间距设为0.1mm。套管电极的直径较小、长径比较大,且为薄壁中空电极、刚性低,导致在夹持时套管电极容易产生变形,其直线度、旋转及跳动精度难以保持;激光束对刀时,与套管电极母线的共线性难以调整;激光加工时无法实时在线多角度灵活观测微织构电极加工情况。因此为提高微织构电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设计了一种脑深部刺激套管电极的微织构加工平台,进行微织构电极的加工。搭建了穿刺平台,进行穿刺速度为2mm/s、3 mm/s、4 mm/s、5 mm/s的脑组织穿刺实验,利用NANO17微型六维力传感器采集穿刺过程中的穿刺力,绘制穿刺力曲线。对微织构电极表面脑组织附着情况及其摩擦力增长率数值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圆形、正方形及直线交错型微织构电极表面均无脑组织附着,直线型微织构电极表面有轻微的脑组织附着情况,且直线交错型微织构电极针轴摩擦力增长率数值最低,且增长率增速较慢。因此最优减摩效果的微织构电极是间距0.1mm直线交错型微织构电极。
吴闻昊[3](2021)在《脑深部刺激术振动辅助穿刺减摩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脑深部刺激手术(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重要手段。在DBS中脑组织穿刺过程中摩擦力过大会直接降低穿刺过程中的靶点定位精度以及手术的成功率。本文以减小脑深部刺激手术中的穿刺摩擦力为目的,针对穿刺过程中组织和穿刺针的交互特点,在穿刺过程中引入针的轴向振动作为减摩手段,探究振动辅助脑深部刺激的减摩机理,本文研究内容如下:基于穿刺过程中针和组织间的交互作用,对振动条件下穿刺摩擦力进行了建模,分析了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的摩擦力及等效摩擦系数,得到了振动条件下各参数对摩擦力的影响及摩擦力随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不同减摩效果时的振动参数条件,得到了振动对穿刺的减摩作用机理,为后续振动辅助穿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实验证实了振动辅助穿刺在DBS手术穿刺脑组织过程中的适用性,表明了振动辅助穿刺可以有效减小脑组织穿刺过程中的摩擦力,在实验中摩擦力最多减小了 31%。通过实验验证了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的参数交互现象。结果表明:振动参数乘积相同的不同组实验中,平均偏差最小为0.001 186mN,且相互不具有显着性。通过实验分析了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摩擦力随振动参数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摩擦力变化趋势与所建立摩擦力模型中预测的趋势相同,验证了摩擦力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理论分析探究了进针速度在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对单位长度针所受摩擦力的影响,得到了进针速度-摩擦力曲线。通过实验验证了振动参数对穿刺过程中正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会减小部分正压力,但减小程度与振动参数无关,不同参数下的正压力大小平均减小8.1%,且相互不具有显着性。通过正交实验对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的多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取值范围内,穿刺过程中的进针速度选择1m/s,振动频率750Hz,振动幅值10 μm为振动辅助穿刺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手术中使用振动辅助穿刺提供了参数选择上的参考。
贺俊岩[4](2021)在《伏隔核联合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应用效果撤稿》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伏隔核联合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伏隔核联合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精神状态,统计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伏隔核联合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强迫行为,而且能有效的降低症状复发率。
路得平[5](2021)在《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对长期昏迷患者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多种促醒疗法提示有效,但对于多种手段治疗的叠加效应罕有报道,多感官刺激和正中神经电刺激(media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NES)因其无创、简单、易操作的特性,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青睐,本课题拟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多感官刺激配合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1.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08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其中33例入对照Ⅰ组,31例入对照Ⅱ组。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30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实验组。实验组与两对照组形成历史对照。实验组患者共入组30例,其中因再出血剔除1例,因重症肺炎剔除1例,因并发癫痫剔除1例,中途自行退组1例。对照Ⅰ组共入组33例患者,其中再出血剔除2例,重症肺炎剔除3例,并发癫痫剔除1例。对照Ⅱ组因再出血剔除2例,因重症肺炎剔除1例,因并发癫痫剔除2例。本研究最后共收集病例79例,其中实验组26例,对照Ⅰ组27例,对照Ⅱ组26例。2.三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Ⅰ组给予多感官刺激治疗,对照Ⅱ组给予MNES治疗,实验组给予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治疗。记录三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及随访1个月、3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国际改良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随访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级,以及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时间。3.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于计量资料,先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进行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无序及二分类资料进行X2检验,当n>40,但有单元格存在1≤T<5时,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与两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的GCS评分和CRS-R评分组内比较,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评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治疗,三组患者的意识水平均有所提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实验组分别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进行GCS评分和CRS-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GCS评分与CRS-R评分在每个时间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个月患者GOS分级,实验组均优于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NICU住院时间,实验组均短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康复过程中,比较再出血、重症肺炎、癫痫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与两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优于单纯多感官刺激及MNES治疗。2.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促醒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预后优于单纯多感官刺激及MNES治疗。3.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促醒治疗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NICU住院时间。
徐如祥[6](2020)在《脑芯片-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神经调控治疗是一门新兴学科,核心技术是通过调控脉冲电刺激强度,实现疾病的脉冲刺激治疗。新近发展的脑芯片是一种能够实时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神经环路调控装置,脑机接口技术将成为神经调控治疗技术最新发展方向,为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精神性疾病、癫痫、小儿脑瘫等药物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创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围绕脑芯片-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进展作一述评。
葛松,徐晶晶,赖舜男,杨娜娜,林衍旎,许胜勇[7](2020)在《脑机接口:现状,问题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综述现有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发展,并讨论这些脑机接口技术的局限和存在的问题,如高估人类个体大脑的功能、对大脑信息存储方式缺乏了解等.基于大脑信息存储的"二维码"模型,我们认为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方案仅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如了解受测者的情绪变化、生命活动的状态,以及控制体外器械等,而无法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获取脑内诸如记忆与思考等信息的精准细节.我们也提出,向大脑输入信息的脑机接口技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发展具有多种调控效果、物理和生化技术结合的深脑刺激装置,有可能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癫痫等脑疾病的治疗,以及应用于短期脑力的增强.本文对于目前的脑机接口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发意义.
李磊[8](2020)在《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哲学反思》文中提出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起源于何处?对意识本质的探究曾经一直是哲学家的专利。但是,最近的趋势表明科学界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对这个棘手而古老的问题的解决中。在很大程度上,意识的本质问题已经从一个哲学问题转变为一个科学问题。目前,在对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之下,对哲学的需求不再是自明的。但是,通过对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和本体论预设的批判性考察,我们认为哲学反思对于意识的科学研究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现代科学的分科化、专业化以及科学方法和技术工具的不断创新,意识问题逐渐被认为是一个科学能够处理的问题。意识的科学研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实验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这些不同的意识研究方法都致力于探索出一个操作性的意识概念,从而克服意识概念的含糊不清。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和会聚技术的兴起,意识的科学研究具有了典型的技术科学特征,或者说,意识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成为一种技术科学实践。一方面,这种意识的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科学家们甚至能够通过“控制意识”来研究意识;另一方面,这种意识的科学研究会聚了科学、技术和工程等不同的研究取向,从而使作为科学数据的意识经验不可避免地带有建构性和人工性。从一个先验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依赖于方法论程序的意识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离了认识着的人的实际经验,并且表明在其方法论程序的纷争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本体论预设和科学理解。虽然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对意识的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进路的分析表明,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和意识的计算模拟都有着不同的方法论特征和本体论预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的研究进路采用了还原论方法,试图将意识现象还原或等同为物质(物理)现象;而意识的计算模拟的研究进路则采用了功能主义方法,主张一种状态或过程由于其在适当组织的系统中所起的功能作用而被认为是一种给定的心理或意识类型。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背后有着不同的预设,其中主要是各种版本的物理主义或者中立的本体论。因此,当前的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对意识问题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缺少一个解决关于意识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争论的新视角。在意识的科学研究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对有关的意识经验提供一个完整的抽象描述,因为从经验本身或生活的观点来看,抽象似乎是不充分的替代物。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表明,一方面,作为一种对待世界的理论态度,科学并不是此在的在世之在的基础的和优先的方式。因此,意识的科学研究是否最切近于我们自身的意识经验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意识在传统认识论中的先验构造性作用有着更深的存在论根源。从存在论视域来看,首先,存在论的科学观对于意识的科学研究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意识的科学研究需要克服现代科学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和方法的优先性,走向一种“扩展的科学”;其次,海德格尔对实际生活经验或此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为我们反思意识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进而有助于形成一种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进路。这种存在论进路表明意识的科学研究既需要摆脱传统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提问和探究方式,转向对实际生活经验或此在的存在意义的关注,又需要探索适合于这种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基础的方法论原则,比如整体性原则、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互补性原则以及不同方法的会聚性原则等。另外,从存在论视域来看,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所开辟的新的技术可能性表明了人、技术与世界之间的深度关联。它们越来越深地嵌入到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我们的知觉和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并且使得自然与人工、自然与技术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这种趋向也改变了我们对意识、自我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解,进而改变了我们关于人是什么的构想。然而,意识科学中的人性构想的转变可能带来重大而深刻的伦理问题,我们亟需理解、反思和重塑人类自身及其自我理解。这也凸显了我们在这样一个高技术时代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王珏[9](2020)在《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文中认为运动障碍疾病是运动表现及运动控制异常的一类神经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姿势异常以及不自主运动,严重发作时可丧失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此类疾病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震颤,亨廷顿氏病,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和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但药物治疗副作用大,而DBS损伤大,价格昂贵。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易操作的脑刺激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rTMS的刺激效果在被刺激部位累积,能够维持数小时至数天,从而发挥调控和治疗作用。常用的运动区刺激靶点多为位于初级运动区附近的手运动热点(hotspot),而该靶点的临床疗效不佳,寻找合适的刺激靶点是此类研究的焦点之一。rTMS的治疗效果与刺激靶点的选择密切相关,精准定位靶点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运动症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运动障碍类疾病提供个体化精准定位的刺激靶点。本文分三个研究。研究一,对比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确定刺激效果更佳的靶点可能是动手任务激活点,因为其与运动认知相关的脑区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二,对动手任务激活点分别进行高、低频刺激,采用局部脑功能指标确定可以产生更佳调控效果的频率及能够被调控的脑区;研究三,在运动障碍模型上(抽动秽语综合征)对fMRI定位靶点的方法和局部脑功能指标这一评估手段进行验证。研究一探讨了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与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在定位上的差异,及由此可能产生的rTMS调控效果的差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现位于中央沟的“middle knee”,也就是“hand knob”,在执行动手任务时信号强度和局部血流变化最大,而TMS刺激此处时引发手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也最大(即运动热点),因此有研究认为动手任务激活点等同于运动热点。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报告了两种方法定位的区域并不重叠。本研究在30名健康被试群体上,测量了两种方法定位的不同,并比较了两个位点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差异。发现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手运动热点存在解剖位置上的差异,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比TMS手运动热点更靠大脑外侧;两个位点的静息态功能网络也存在显着差异,动手任务激活点较手运动热点,在双侧运动前区、脑岛、壳核和右侧苍白球都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结果提示,由于与运动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功能连接更强,fMRI动手激活点作为rTMS刺激靶点可能会比手运动热点在相关脑区获得更广泛,更强的远隔效应,从而获得对运动功能更好的干预效果。研究二通过分析刺激前、后的fMRI局部一致性指标,探索了高、低频rTMS引起的远隔脑区功能活动的差异。一般认为,低频(≤1 Hz)产生抑制效应,而高频(≥5 Hz)产生易化效应。然而,这种效应的评估方法基于刺激引起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没有考虑对其他脑区的影响。为了测试rTMS对远隔脑区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31名健康被试分3天分别进行了3次rTMS测量(10 Hz高频,1 Hz低频,假刺激)。刺激靶点采用研究一确定的个体化fMRI动手激活点。功能连接是评价rTMS调控效果的常用指标,但功能连接反应的是两个脑区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定位究竟哪个脑区被rTMS调节了。因此,在研究二中,采用局部一致性指标作为功能连接的补充。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受调节的脑区。研究结果发现,与假刺激相比,高频(10 Hz)刺激显着提升了右侧小脑的局部一致性值,而低频(1 Hz)刺激并没有引起显着变化。结果提示,高频rTMS能够在远隔脑区获得更显着的调控效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世界范围的一种运动障碍类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药物副作用大,严重影响病人学习和生活。研究三以抽动秽语综合征作为运动障碍的模型,探索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设计,对临床常用的刺激靶点即辅助运动区,分别对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刺激靶点和传统定位靶点(脑电10-20系统定位的辅助运动区)进行刺激,并对刺激结果进行评估,考察两种刺激靶点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传统定位相比,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定位靶点在广泛的运动控制相关(即疾病相关)脑区引起了功能改变,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本文中三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MRI脑功能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那些被高频rTMS(fMRI动手激活点为刺激靶点)调节的脑区,个体化精准刺激辅助运动区可以调控运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相关脑区的局部功能,并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
常月妍[10](2020)在《DBS组织激活体积估计及神经调控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对于严重的PD患者,与传统毁损术相比,脑深部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更为合适。尽管DBS在治疗运动障碍方面取得一定成功,但术后程序调控过程中医生缺乏直观引导容易产生副作用。本文针对此问题,在关键解剖结构及植入电极的三维重建基础上,展开DBS组织激活体积(Volume of tissue activated,VTA)估计及可视化的研究。首先,采用Pacer算法从术后CT影像中提取并重建DBS植入电极;然后通过图谱配准方法进行电极植入靶点核团丘脑底核(subthalamus nucleus,STN)的分割及三维重建,主要是利用7T MRI图像构建的图谱与患者T2加权MR图像的全局和局部配准实现;接着,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采用概率追踪的方法实现STN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system,CST)的示踪;最后,在电极、STN和CST重建的基础上,通过DTI计算脑组织各向异性导电率,实现两种理论模型的VTA估计,模拟DBS植入电极在高频电极刺激下电场在脑部的分布,在3D Slicer平台中将上述信息整合,实现个体神经调控的可视化。本文利用临床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神经调控可视化进行验证。当临床出现肌肉抽搐症状时,DBS中VTA估计结果均与CST有交叉重叠,神经调控可视化结果与临床表现具有一致性。本文对DBS中直接受电刺激影响的组织体积进行了定量估计,通过可视化手段帮助临床医生调整参数过程中直观了解植入电极高频电刺激下对VTA预测以避免副作用产生。
二、深部脑刺激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部脑刺激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的神经调控机制 |
1.1 高血压的中枢调控机制 |
1.2 高血压的外周调控机制 |
2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2.1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
2.2 肾动脉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denervation, RDN) |
2.3 中央髂动静脉吻合术(central iliac arteriovenous anastomosis, cAVA) |
2.4 压力反射激活疗法(baroreflex activation therapy, BAT) |
2.5 血管内压力反射放大疗法(endovascular baroreflex amplification, EBA) |
2.6 颈动脉体切除术(carotid body ablation, CBA) |
2.7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 MVD) |
2.8 心脏神经调节疗法(cardiac neuromodulation therapy, CNT) |
3 展望 |
(2)脑深部刺激微织构电极的设计制作及穿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表面微织构形貌参数的研究现状 |
1.2.2 表面微织构润湿性及摩擦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微电极对软组织穿刺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4 微织构电极减摩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表面微织构的形貌设计及加工 |
2.1 表面微织构形貌设计及减摩机理 |
2.1.1 凹坑型与沟槽型微织构的形貌设计 |
2.1.2 凹坑型与沟槽型微织构间距的选择 |
2.2 激光加工技术 |
2.3 正交实验法优化激光加工参数 |
2.3.1 激光加工对象 |
2.3.2 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正交实验优化方案 |
2.3.3 激光束对直线型微织构的正交实验过程 |
2.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微织构润湿性与摩擦性能研究 |
3.1 表面润湿性及研究方法 |
3.2 表面微织构阵列的加工 |
3.2.1 微织构阵列的加工 |
3.2.2 微织构阵列形貌观测 |
3.3 表面润湿性实验 |
3.3.1 接触角测量设备 |
3.3.2 微织构化表面水滴接触角的测量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织构电极的加工制作 |
4.1 微织构电极加工平台设计 |
4.1.1 微织构电极加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
4.1.2 微织构加工平台 |
4.2 微织构电极的加工制作 |
4.2.1 微织构电极加工对象 |
4.2.2 微织构电极加工过程 |
4.2.3 微织构电极加工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织构电极穿刺性能实验研究 |
5.1 微织构电极穿刺平台的搭建 |
5.1.1 人造脑脊液的配置 |
5.1.2 微织构电极穿刺平台 |
5.2 微织构电极对脑组织的穿刺性能研究 |
5.2.1 穿刺实验材料 |
5.2.2 穿刺实验过程 |
5.2.3 穿刺实验结果 |
5.3 微织构电极穿刺性能结果分析 |
5.3.1 微织构电极表面脑组织附着情况 |
5.3.2 微织构电极穿刺摩擦力增长率曲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得的荣誉奖励 |
致谢 |
(3)脑深部刺激术振动辅助穿刺减摩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穿刺过程交互力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穿刺减摩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振动辅助穿刺减摩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针组织交互作用机理分析 |
2.1 穿刺过程中针-脑组织交互作用分析 |
2.1.1 穿刺作用下大脑皮质表面变化 |
2.1.2 针-组织间的力交互情况分析 |
2.2 振动条件下摩擦力模型的建立 |
2.2.1 摩擦力的微观表征方法 |
2.2.2 振动条件下的穿刺摩擦力以及等效摩擦系数 |
2.2.3 摩擦力模型仿真 |
2.3 振动条件下各参数对摩擦力的影响 |
2.3.1 振动参数对摩擦力变化趋势影响 |
2.3.2 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的参数交互作用 |
2.4 振动辅助穿刺对摩擦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
2.4.1 振动辅助穿刺对等效摩擦系数的影响 |
2.4.2 振动辅助穿刺对针-组织交互界面正压力的影响 |
2.4.3 振动辅助穿刺过程中的斯特里贝克现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辅助穿刺减摩机理实验验证 |
3.1 实验装备及材料 |
3.1.1 实验平台搭建 |
3.1.2 振动系统搭建 |
3.1.3 动物大脑组织材料准备 |
3.2 实验平台及振动系统测试 |
3.2.1 促动器测试 |
3.2.2 促动器测试结果 |
3.2.3 实验平台明胶穿刺测试 |
3.2.4 明胶穿刺测试结果 |
3.3 振动减摩技术在脑组织穿刺中的适用性验证 |
3.3.1 实验设计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振动辅助脑组织穿刺摩擦力模型验证 |
3.4.1 穿刺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方法 |
3.4.2 穿刺过程中的振动参数交互作用验证 |
3.4.3 振动辅助穿刺摩擦力受振动参数影响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穿刺摩擦力的其它影响因素及振动参数优化 |
4.1 振动辅助穿刺中进针速度对摩擦力影响分析 |
4.1.1 振动辅助穿刺进针速度对摩擦力影响分析 |
4.1.2 进针速度与摩擦力关系实验验证 |
4.2 振动条件下组织对针正压力变化分析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振动辅助穿刺振动参数优化 |
4.3.1 正交实验设计 |
4.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及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伏隔核联合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应用效果撤稿(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评分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态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5)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方式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脑芯片-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脑机接口的概述 |
二、脑机接口的发展与问题 |
1. 脑机接口的发展及应用: |
2. 脑机接口存在的问题: |
三、脑深部电刺激器的临床应用与问题 |
1. 深部脑刺激器的发明与临床应用: |
2. 深部脑刺激器的问题: |
四、微芯脑控仪系统研制及应用 |
(7)脑机接口:现状,问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脑机接口分类 |
2 获取脑内信息的脑机接口技术 |
2.1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2.2 侵入式脑机接口 |
2.3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 |
3 向大脑输入信息的脑机接口技术 |
3.1 有创输入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深脑刺激技术和ECo G技术 |
3.2 无创输入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经颅刺激技术 |
3.3 输入光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光遗传技术 |
3.4 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新技术 |
4 脑机接口问题与展望 |
4.1 脑机接口当前技术问题 |
4.2 是否高估了人类个体大脑的功能? |
4.3 是否了解大脑内部信息存储方式? |
4.4 脑机接口技术走向何方? |
4.4.1 光学阵列输入的BCI技术 |
4.4.2 无线可植入的“微型脑电刺激装置” |
4.4.3 基于脑间质微循环的物理与化学复合技术 |
5 结论 |
(8)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意识的科学研究进展 |
1.2.2 哲学视野中的意识的科学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意识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范式演变 |
2.1 意识如何成为一个科学问题? |
2.1.1 哲学与科学交叉视野下的意识问题 |
2.1.2 认知神经科学与意识的科学研究 |
2.2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纷争 |
2.2.1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内省的地位与局限 |
2.2.2 神经生理学的方法——心理物理学实验 |
2.2.3 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计算机类比 |
2.2.4 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整合的方法论 |
2.3 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及其问题 |
2.3.1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技术依赖性 |
2.3.2 走向会聚的意识的科学研究 |
2.3.3 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的问题 |
2.4 意识的哲学反思方法——一个先验的视角 |
2.4.1 意识作为认识可能性的条件 |
2.4.2 意识作为认识可能性的结构 |
2.4.3 意识与“语言游戏”的规则 |
2.5 本章小结 |
3 寻找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
3.1 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 |
3.1.1 状态意识和现象意识的区分 |
3.1.2 关于意识状态的神经相关物的研究 |
3.1.3 关于意识内容的神经相关物的研究 |
3.2 意识的计算模拟 |
3.2.1 意识的计算主义解释 |
3.2.2 意识的认知架构 |
3.2.3 意识的计算模型 |
3.3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及其本体论预设 |
3.3.1 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3.3.2 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本体论预设 |
3.4 本章小结 |
4 存在论视域下的意识的科学研究 |
4.1 走向存在论的科学观 |
4.1.1 作为“研究”的科学——现代科学的本质 |
4.1.2 作为实践的科学——科学观的转向 |
4.1.3 作为生存方式的科学——现象学的科学观 |
4.2 意识与此在的存在论奠基 |
4.2.1 对意识哲学的批判 |
4.2.2 实际生活经验的形式显示 |
4.2.3 从实际生活经验到此在的在世存在 |
4.3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进路 |
4.3.1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科学观 |
4.3.2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存在论基础 |
4.3.3 意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5 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技术后果反思 |
5.1 意识的神经基础及其可塑性 |
5.1.1 神经调节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5.1.2 神经调节技术对人类意识的影响 |
5.1.3 人类意识的技术干预及其问题 |
5.2 意识的计算模拟与人工意识的可能性 |
5.2.1 人工意识的可能性 |
5.2.2 人工意识与人类意识的区分 |
5.2.3 人工意识的建造及其问题 |
5.3 技术科学范式下意识的科学研究的问题 |
5.3.1 人、技术与世界之间的深度关联 |
5.3.2 人与技术、智能体的融合 |
5.3.3 我们是谁?——意识科学中的人性构想及其伦理意蕴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功能与经颅磁刺激 |
2.1.1 经颅磁刺激(TMS) |
2.1.2 运动功能的TMS测量 |
2.1.3 对运动区TMS靶点的定位 |
2.1.4 高、低频 rTMS |
2.1.5 TMS 方案之 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 |
2.2 功能磁共振成像与重复经颅磁刺激 |
2.2.1 功能磁共振成像 |
2.2.2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的rTMS |
2.3 功能磁共振引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 |
2.3.1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rTMS在术前定位、康复、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
2.4 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像研究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现状 |
2.4.1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
2.4.2 rTMS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5 准确定位异常脑活动的单体素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研究的关键技术 |
2.5.1 “深部效应脑区”精准定位的RS-f MRI分析方法 |
2.5.2 针对rTMS治疗的“点对点”结构连接及功能连接的MRI研究 |
2.6 文献综述总结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3.1 问题提出 |
3.1.1 问题一:手运动热点与初级运动区(M1)并非同一位置,那么其潜在的脑功能网络是否也不同? |
3.1.2 问题二:高低频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如何? |
3.1.3 问题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rTMS刺激与传统定位方式相比,是否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更有效? |
3.2 研究方案 |
3.2.1 研究方案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
3.2.2 研究方案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
3.2.3 研究方案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TMS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内容 |
4.1 研究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
4.1.1 研究目的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研究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
4.2.1 研究目的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2.5 小结 |
4.3 研究三fMRI引导的精准定位经颅磁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
4.3.1 研究目的 |
4.3.2 材料与方法 |
4.3.3 结果 |
4.3.4 讨论 |
4.3.5 小结 |
5 总讨论 |
5.1 fMRI定义的靶点更适用于运动功能的rTMS干预 |
5.2 高、低频rTM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 |
5.3 抑制性c TB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障碍疾病的调控 |
6 结论 |
7 创新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教育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10)DBS组织激活体积估计及神经调控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深部脑刺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组织激活体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医学图像数据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 |
2.1 引言 |
2.2 医学图像数据及其预处理 |
2.3 数据分析软件 |
2.4 基于术后CT的电极重建 |
2.5 基于图谱配准的STN分割及三维重建 |
2.6 基于DTI的 CST概率示踪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脑深部刺激电场分布估计及可视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3D Slicer的 VTA估计 |
3.3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VTA估计 |
3.3.1 脑组织电导率计算模型确定 |
3.3.2 DBS电场分布有限元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顾性验证及讨论 |
4.1 引言 |
4.2 回顾性验证 |
4.3 讨论 |
4.3.1 STN生理功能 |
4.3.2 脑深部刺激激活的组织体积估计 |
4.3.3 副作用的产生与皮质脊髓束激活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深部脑刺激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和进展[J]. 叶鹏,谭兴,冷岳奇,王杨凯,王伟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1(12)
- [2]脑深部刺激微织构电极的设计制作及穿刺性能研究[D]. 刘宇航. 烟台大学, 2021
- [3]脑深部刺激术振动辅助穿刺减摩机理研究[D]. 吴闻昊. 山东大学, 2021(12)
- [4]伏隔核联合内囊前肢作为深部脑刺激靶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应用效果撤稿[J]. 贺俊岩.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3)
- [5]多感官刺激配合MNES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D]. 路得平.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6]脑芯片-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进展[J]. 徐如祥.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06)
- [7]脑机接口:现状,问题与展望[J]. 葛松,徐晶晶,赖舜男,杨娜娜,林衍旎,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0(12)
- [8]意识的科学研究进路的哲学反思[D]. 李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D]. 王珏.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10]DBS组织激活体积估计及神经调控可视化研究[D]. 常月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