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可西里辉石岩包体矿物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尹烁[1](2019)在《岩浆-热液体系与磁铁矿环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以东昆仑造山带矽卡岩型铁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北缘一条巨型岩浆构造带,蕴含着铁、铜、铅、锌、钼、镍、金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在该地区已经探明及扩大了许多这种类型大-中型矿床,如野马泉、白石崖、尕林格、肯得可克等。前人对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特征调查、矿化蚀变分布、成矿岩体地质年代学及岩石学成因等研究,但是关于成矿岩浆的演化及地球化学印迹、岩浆-热液体系的转变等关键科学问题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欠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东昆仑成矿带中矽卡岩体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最近五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与发展,磁铁矿微区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分析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前沿,用于刻画更加精细的成矿过程,尤其用于矽卡岩体系中磁铁矿的环带样式成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微区原位的分析结果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个热液流体的演化历史;此外,磁铁矿中含有众多不相容元素,如Si、Al、Ca等,也无法完全用传统的类质同像理论来解释。此次研究中,论文选取了东昆仑造山带两个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研究野马泉矿区出露的晚三叠纪花岗岩体的地质年代学、岩石学成因、热液事件年龄、高场强元素特征等,反演成矿岩浆岩的地质演化过程,进而示踪岩浆-热液体系转变过程中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印迹;另一方面,根据矽卡岩矿物共生组合的变化,详细研究白石崖矿区中磁铁矿的微区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并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从纳米级尺度上探索磁铁矿中可能赋存的矿物纳米颗粒,最终讨论矽卡岩体系中热液磁铁矿的环带样式成因及其地质意义。野马泉矿区出露了一系列从基性到酸性变化的岩浆岩,包括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表明它们都形成于晚三叠纪时期(228221Ma)。其中,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225Ma,与磁铁矿矿体中热液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相一致,指示斑岩体是成矿相关的岩体,而其它粗粒结构的侵入岩则是“贫矿”岩体。所有这些岩浆岩全岩Sr-Nd-Pb同位素比值和锆石Hf同位素比值都暗示它们起源于同一个岩浆源区。结合全岩微量元素特征,以最基性的闪长岩代表母岩浆,可以看出与含矿斑岩体可能由于岩浆含水量较高的缘故,经历了角闪石的分离结晶,而贫矿的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由于地壳的持续混染而经历了黑云母的分离结晶。相对于贫矿岩体,含矿斑岩体有明显较低的Nb/Ta比值,且岩浆作用过程跳出了Nb/Ta vs.Zr/Hf演化趋势。根据前人文献中已经发表的实验岩石学数据,利用岩浆熔体中角闪石的平衡分离结晶模型,可以得出单纯的岩浆角闪石分离结晶作用无法解释含矿斑岩体中的低Nb/Ta比值。本文由此提出,亚固相岩浆熔体中含F热液流体中出溶可以降低成矿相关岩体中Nb/Ta比值。根据矽卡岩共生矿物组合的变化,可以将白石崖矿区中磁铁矿成矿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形磁铁矿与金云母和钙铁辉石共生,背散射图像下磁铁矿具有均匀的核部和震荡环带的边部;第二阶段,磁铁矿往往是他形,多与石榴石和钙铁辉石共生,少量方解石充填在矿物缝隙中,磁铁矿显示出多期次的具有不规则边界的环带结构;第三阶段,他形磁铁矿与菱铁矿、方解石共生,背散射图像下显示出大量微米级孔隙,也有至少两期环带结构样式;第四阶段,自形磁铁矿与黄铁矿和石英共生,其颗粒最外缘有一层很窄的成分环带。磁铁矿的环带样式据此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矿物生长环带,不同世代之间的界线与结晶面平行;另一种是矿物溶解-再沉淀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带,主要受控于热液流体的交代作用。磁铁矿的环带结构主要是由Si、Al、Ca等不相容元素的含量区别引起的,且其微区原位的微量元素特征表现出系统性的变化。一些元素的含量,如V+Ti、Ni、V、Ga等可以用来指示热液流体温度的变化,且局部矽卡岩矿物的共生组合相一致,而Pb和W元素含量则可以用来示踪流体中硫化物是否沉淀。白石崖矿区的磁铁矿成矿期可以由此划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热液流体的温度缓慢下降,矽卡岩矿物共生组合发生变化,控制了局部热液流体的成分,从而造成了磁铁矿的溶解-再沉淀反应,形成多期次环带样式和对应的微米孔隙;二是从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热液流体经历了显着的温度下降,热液流体中硫化物开始沉淀,标志着磁铁矿矿化接近结束。然而,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富Si的暗色区域(背散射图像)有明显较高的Nb/Ta和Zr/Hf比值,这些高场强元素比值的变化无法用热液流体中高场强元素含量及其物化参数的变化来解释。本文认为,矽卡岩体系中局部金云母的结晶造成了流体-磁铁矿界面上F、Cl的亏损,进而影响了部分高场强元素络合物的稳定性并使其发生局部富集的现象进入磁铁矿中。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种局部流体-矿物界面上的动力学反应机制,本文利用透射电镜对第一阶段中磁铁矿的生长环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热液磁铁矿中三种矿物的纳米颗粒:一种是通过出溶作用形成的纳米级富Al-Mg的尖晶石薄层;第二种是流体-磁铁矿界面沉淀并被磁铁矿包裹的锌尖晶石的纳米颗粒;最后一种是富钛磁铁矿纳米颗粒。大量的矿物纳米颗粒的层状分布可以用来解释微米尺度上的成分振荡环带。更重要的是,这些矿物纳米颗粒的存在完全改变了现有的认识。首先,传统的微米尺度的元素定量分析方法过高的估计了磁铁矿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的Zn、Mg、Al等元素的含量,偏差可以高达到25%左右;其次,矿物的微区结构往往与其微量元素特征相对应,而微米级的分析手段可能并不能完全解释这背后的地质过程;最后,尽管热液流体中Zn的含量非常低(小于100 ppm),但是通过流体-矿物界面层的存在,锌尖晶石仍可以在局部达到饱和并沉淀,最终被过度生长的磁铁矿包裹起来,避免了后期地质作用的重新平衡过程,如溶解-再沉淀反应过程。这种特殊的保存机制由此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热液流体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富集机制,而且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地质过程的、具有振荡成分环带的矿物,尤其适用于不平衡的流体体系。
张蕊[2](2018)在《藏北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青藏高原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大陆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岩石圈构造演化与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已成为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动力学理论研究的焦点。火山作用与岩石圈的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关系研究的科学价值正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它所揭示出的科学问题为大陆动力学理论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约束。本文研究区藏北羌塘地区是新生代火山活动发生最早,岩石系列最多样的火山岩带,它记录了后碰撞火山岩成因机制及构造演化等重要的信息。本文以羌塘30Ma以来形成的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为研究重点,以那丁错36-34Ma形成的具有过度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玄武岩为类比研究对象。对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相学、实验岩石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从岩石学分析得出,羌塘火车头山火山岩岩石类型发育最全,从碧玄岩、碱玄岩到碱玄质响岩、响岩、碱性粗面岩都有出露;鱼鳞山火山岩相对于火车头山火山岩缺少了碧玄岩,碱玄岩类基性端元岩石;戈木错火山岩则缺少响岩质碱玄岩、碱玄质响岩等中间过渡成分。从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得出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不仅随时间具有自南向北迁移的总体规律,化学成分也显示出岩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为自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向髙钾钙碱性系列到钾玄岩系列的演变特征。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中多处发现橄榄石、单斜辉石捕掳晶,偶见金云母捕掳晶。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技术对白榴碧玄岩、碱玄岩中橄榄石捕掳晶及橄榄石捕掳晶中出现近菱形的石英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地球化学测试和成因研究。通过与不同地区橄榄石捕掳晶化学成分对比分析,判断火车头山和戈木错橄榄石捕掳晶为岩浆成因。火车头山和戈木错火山岩中橄榄石捕掳晶中广泛存在菱形和它形粒状石英和复杂形态的石英显微脉体和铁镁碳酸盐显微脉体,矿物化学和成分研究确认它们是富含CO2流体交代橄榄岩形成的。本论文重点采用高温高压岩石脱水熔融实验方法,对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中具有母岩浆成分特征的白榴碧玄岩进行了1.0-3.0GPa压力下近液相线相组合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压力小于约1.4GPa以下时,近液相线矿物为橄榄石,随温度降低依次出现单斜辉石、方解石、黑云母、钠长石、透长石。(2)压力在1.41.9GPa区间,近液相线矿物为橄榄石+单斜辉石。这一夜线相矿物的转变特征与意大利罗马地区碧玄岩的脱水熔融实验结果相似。(3)压力自约1.93.0 GPa区间,近液相线矿物由橄榄石+单斜辉石组合转变为单斜辉石。这一转变特征与日本新生代黄长橄霞岩脱水熔融实验结果和意大利罗马地区钾质碧玄岩的脱水熔融实验结果相似,只是液相线矿物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向单斜辉石转变的温度压力区间随实验样品的成分差异而存在一定的变化。日本黄长橄霞岩在H2O=0.57,CO2过饱和情况下,转变压力为1.6 GPa,意大利罗马地区钾质碧玄岩的转变压力为2.0GPa.根据高温高压实验结果确定藏北白榴碧玄岩岩浆可以由以下不同源区在不同温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1)金云母橄榄岩源区在压力小于2.0GPa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2)金云母辉石岩源区在压力大于2.0GPa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生;(3)据Orlando对意大利罗马地区碧玄岩的实验结果,在压力大于3.4 GPa条件下,液相线矿物为石榴石+辉石,指示在压力大于3.4 GPa条件下,可由含金云母的石榴辉石岩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理论模拟计算,对岩浆源区组成的选择提出两方面约束:(1)西昆仑现今岩石圈厚度对该区第四纪产出的白榴碧玄岩岩浆起源深度的限定;(2)白榴碧玄岩稀土元素组成对源岩组成的约束。确定区内白榴碧玄岩的原岩为含金云母和角闪石辉石岩,其形成深度大于3GPa。该项成果对藏北新生代后碰撞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理论模拟依据。根据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示踪研究确定了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起源于具EM2性质的富集地幔,指出羌塘地区在30Ma前和30Ma后岩浆源区经历了由以具有亏损性质的软流圈地幔为主向具有EM2性质的岩石圈地幔的转变。综合实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岩石圈地幔的蠕变速率计算,讨论了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幔的相互转化关系和条件。探讨了羌塘碱性钾质-超钾质岩浆起源与岩石圈构造演化的关系。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提出藏北后碰撞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为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和早期断离板片沉降驱动的藏北深部热地幔物质上涌与岩石圈地幔脉动式增厚-减薄熔融机制,为青藏高原后碰撞期间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范乐夫[3](2015)在《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构造演化》文中指出藏北羌塘地区广泛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是岩石圈构造演化的记录,为高原的隆升机制及深部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深部岩石探针和研究窗口。本文对北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采用电子探针、激光ICP-MS技术对火山岩中发现的的橄榄石、金云母和单斜辉石巨晶以及斑晶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地球化学测试和成因研究,综合分析了巴毛穷宗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岩浆作用过程和岩浆源区性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综合地球物理最新研究成果,对藏北岩石圈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探索藏北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起源与岩石圈构造演化关系提供新的约束。巴毛穷宗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渐新世(1934Ma)。主要岩石组合为碧玄岩-碱玄岩、碱玄质响岩、响岩质碱玄岩、响岩、粗面玄武岩、碱性粗面岩。火山岩的全碱含量较高,Na2O/K2O为0.333.33,平均为0.87,主体为一套钾质火山岩,属于钾玄岩系列。全岩Mg#变化范围较大,最高可达71.08;全岩稀土总量在825.84×10-61720.11×10-6之间,平均为1241.2×10-6,LREE/HREE为20.73408.72,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现右倾型,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异强烈;岩石(La/Yb)N介于40.9122.13,(Ce/Yb)N介于27.7581.45,δEu为0.741.38,仅有微弱的负Eu异常或正Eu异常。在εNd(t)-87Sr/86Sr图解中, 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负的εNd(t)值(-0.45-11.39)和高的87Sr/86Sr值(0.70790.7094),从碧玄岩到响岩εNd(t)值显示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但87Sr/86Sr值变化不明显,表明岩浆有着复杂的演化过程。矿物学的研究表明,橄榄石巨晶和金云母巨晶均为捕掳晶,其中橄榄石巨晶的化学组成显示为岩浆结晶成因特征,金云母巨晶为地幔来源,单斜辉石巨晶为岩浆早期结晶成因。碧玄岩-碱玄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普遍发育有复杂的环带结构,部分核部为绿色,称为“绿色辉石”,绿核辉石环带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反映了同源碱性钾质岩浆在壳内岩浆房中发生了岩浆补给—混合作用,复杂的环带结构记录了混合岩浆的结晶过程。Sr-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揭示出壳内岩浆房发生的补给岩浆在Nd同位素组成上与先存岩浆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巴毛穷宗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Sr、Nd含量分别是羌塘麻粒岩包体的11.5倍和5.46倍,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趋势不能用岩浆同化新生地壳岩石来解释,随着岩浆演化εNd(t)值的增大趋势反映出补给岩浆的熔融过程中存在OIB型软流圈地幔物质的贡献。区内碧玄岩和碱玄岩具有母岩浆的Mg#和Cr含量,其Sr-Nd同位素组成指示岩浆起源于古俯冲作用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综合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和藏北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青藏高原南部冷地幔下降流和西昆仑-可可西里地幔上升流是受新特提斯和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断离所驱动的统一地幔对流体系。随着亚洲大陆的持续缩短,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前缘不断北移,冷地幔下降流随之不断向北扩展,并推挤藏北地幔低速体不断向北迁移。巴毛穷宗的岩浆活动暗示了现今西昆仑-可可西里上地幔低速体在3419Ma时位于羌塘之下。
刘彬[4](2014)在《青藏高原中部玉树二叠纪—三叠纪镁铁质岩石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是现今全球范围内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其经历了相当完整的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包括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大陆动力学和板块构造演化最好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中部地区主要以发育古特提斯构造-岩浆系统为特征,涉及到多个地体和多条缝合带的复杂演化过程,是认识青藏高原乃至全球古特提斯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国内外学者对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而对其中西部的研究一直都非常薄弱。对该区岩浆作用的时空框架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有关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的认识,例如,金沙江和甘孜-理塘古特提斯洋盆是否向西延伸问题?二叠纪-三叠纪时期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是否经历了与其中南部地区相同的构造演化历史?玉树地区位于金沙江和甘孜理塘缝合带西段的交接位置。伴随着相关古特提斯洋盆的俯冲消减和最终闭合,该区发育了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岩浆岩,其中镁铁质岩石的时代分布范围要明显宽于长英质岩石。因此本文选择该区二叠纪-三叠纪镁铁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等研究,并结合区域上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科学问题,试图建立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型。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玉树及周缘地区镁铁质岩石的形成时代跨度很大,从早二叠世至晚三叠世(锆石U-Pb年龄范围为284-213Ma)均有分布,并且集中分布在早二叠世(-284Ma)、晚二叠世(258-257Ma)、中三叠世(236-232Ma)和晚三叠世(-213Ma)这四个阶段。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杂多辉长玢岩的206Pb/238U年龄为284±2Ma,玉树辉长岩的206Pb/23sU年龄为258±2Ma,哈秀辉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258±1Ma,治多辉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258±2Ma,治多块状辉长岩的2。6Pb/238U年龄为257±1Ma,格曲辉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232±1Ma,查涌枕状玄武岩的206Pb/238U年龄为234±3Ma,歇武辉长岩的206Pb/238U年龄为236±2Ma,隆宝煌斑岩的2。6Pb/238U年龄为213±2Ma。2.早二叠世镁铁质岩石在本区出露相对较少,多与超镁铁质岩石相伴出现。本文研究的杂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主要由辉长岩、辉长玢岩和橄榄辉石岩组成,以岩脉的形式侵入到北羌塘地块内石炭纪杂多群中。橄榄辉石岩中橄榄石的Fo值分布在78.47-81.75,均属于贵橄榄石。辉长岩中辉石具有相对高钙、钛和镁特征,属于透辉石,总体成分可与攀枝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中的辉石类比。杂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在成分上均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相对于MORB多强烈富集LREE、Th、Nb、Ta和Ti,轻微亏损Zr和Hf,与OIB和峨眉山玄武岩类似。三类岩石样品的Sr-Nd同位素组成均显示亏损地幔的特征,其中,Isr分别为0.706-0.712、0.704和0.707-0.708,εNd(t)为+3.7-+3.9、+2.2和+3.8-+4.2。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共同揭示,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可能起源于一个与OIB类似的软流圈地幔,并且与含石榴子石和少量尖晶石的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另外,橄榄辉石岩可能代表了70-80%左右的熔体和20-30%堆晶硅酸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的混合组分,辉长岩的形成可能与辉石的堆晶作用无关。与区域资料对比研究表明,杂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应形成在陆内裂谷的环境中,并且可能与早二叠世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的扩张有关。3.相比早二叠世镁铁质岩石,晚二叠世镁铁质岩石在本区分布较广泛,成分相对复杂。其中,玉树辉长岩主要以岩脉的形式侵入到玉树-中甸地块内(该地块可能是北羌塘地块北缘的一部分)。岩石中辉石成分相对富钛和铁,属于普通辉石,总体具有裂谷环境堆晶岩的辉石成分类似的演化趋势。该岩石具有明显高的FeOt和TiO2,成分上可与四川攀枝花、Greenland东部和Somalia北部等地的高Fe-Ti镁铁质岩石类比。岩石在Zr/TiO2-Nb/Y分类图解中投点,均落在亚碱性玄武岩与碱性玄武岩系列的界线位置。岩石具有相对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并且相对于MORB强烈富集LREE和Th,亏损P,略微亏损Nb、Ta和Ti等元素,这些成分特征与OIB类似。该岩石的Isr为0.706-0.709,ENd(t)为0-+0.7;哈秀辉长岩主要以构造岩片形式产出在多彩-隆宝蛇绿混杂岩带中,其内部可见少量的保存完好的橄榄辉石岩捕掳体。橄榄辉石岩中橄榄石Fo值分布在78.29-83.80,均属于贵橄榄石。辉石具有高镁和铬以及低钛的特征,属于透辉石,总体上与弧环境堆晶岩成分类似。哈秀辉长岩和橄榄辉石岩的成分与原生岩浆类似,均属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两类岩石的稀土总量非常低,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相对于MORB多富集LREE和Th,明显亏损Nb、Ta、P和Ti,总体分布与洋内弧IAT以及南极半岛起源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软流圈地幔的陆缘弧原生岩浆类似。这两类岩石的Isr分别为0.709-0.712和0.709,εNd(t)分别为-0.6-0和+0.7-+1.7;治多镁铁质岩石以构造岩片或岩块形式产于多彩-隆宝蛇绿混杂岩中,通常被认为是蛇绿岩的组分。其中,层状辉长岩与辉绿岩具有与玉树辉长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组成。岩石在Zr/TiO2-Nb/Y分类图解中投点同样落在亚碱性玄武岩与碱性玄武岩系列的界线位置,并且明显富集Fe和Ti,总体成分与OIB类似。两类岩石的Isr分别为0.707和0.707,εNd(t)分别为+0.7和+0.3-+0.5。而块状辉长岩样品则具有中等程度的Fe和Ti,成分上属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相对于MORB明显富集LREE和Th,明显亏损Nb、Ta、P和Ti,总体成分与起源于受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的镁铁质岩石类似。该岩石的Isr为0.708-0.711,εNd(t)为-1.2--1.。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共同表明,玉树辉长岩和治多层状辉长岩及辉绿岩具有类似的成因机制,其可能由受到板片熔体和含水流体交代的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形成,其高Fe-Ti富集的特征可能与低的fO2条件下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高度分离结晶有关。哈秀辉长岩可能源自一个受俯冲组分(主要是含水流体)改造的软流圈地幔,并且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哈秀辉石岩的形成则可能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发生较高的部分熔融有关。治多块状辉长岩可能源自一个受俯冲组分(主要是含水流体和沉积物)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并且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区域资料,可以判断该套镁铁质岩石的出现可能与晚二叠世龙木错-双湖大洋板片回撤引起的弧后拉张有关。4.中三叠世格曲镁铁质岩石主要由辉长岩组成,多以岩脉的形式侵入到北羌塘地块内部的三叠纪地层中,并且该地层与下覆的三叠纪-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该辉长岩中辉石成分相对富钙、钛和镁,多属于透辉石,总体成分上具有与裂谷环境堆晶岩的辉石成分类似的演化趋势。岩石在成分上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并且相对于MORB富集Th和LREE,亏损Nb、Ta和Ti。岩石的Isr为0.706-0.708,εNd(t)为+0.5-+2.0。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共同表明,该镁铁质岩石可能起源于一个原先受到陆壳物质(约5-10%)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并且可能与含尖晶石和少量的石榴子石的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另外,该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单斜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与区域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该镁铁质岩石应该形成在后碰撞的伸展背景中,并且可能与其南部龙木错-双湖大洋板片的断离作用相关。5.中三叠世查涌和歇武镁铁质岩石通常被认为是甘孜-理塘西段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涌辉长岩中的辉石相对富钙、铝、钛和镁,属于透辉石,并且具有与裂谷环境堆晶岩的辉石成分类似的演化趋势。查涌镁铁质岩石在成分上均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并且相对于MORB明显富集Th和LREE,略亏损Nb、Ta、Zr、Hf和Ti等元素,总体上与E-MORB类似。该套岩石(包括枕状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的Isr分别为0.705-0.708、0.705和0.706,εNd(t)分别为+2.7-+3.6、+3.1-+3.4和+1.7;歇武枕状玄武岩在成分上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相对于MORB明显富集LREE、Th、Nb和Ta等元素,轻微亏损P、Zr和Hf元素,总体成分类似于E-MORB。而歇武辉长岩在成分上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并且相对于MORB明显富集LREE、Th、Nb、Ta和Ti等元素,亏损P,与OIB类似。歇武这两类岩石样品的Isr分别为0.710-0.711和0.709,εNd(t)分别为+0.9-+1.0和+0.2-+0.6。矿物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共同表明,查涌和歇武镁铁质岩石分别起源于原先受到陆壳物质和富集软流圈地幔组分(例如OIB)改造的亏损地幔源区。其中,查涌镁铁质岩石的形成可能与含尖晶石和石榴子石的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并且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单斜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歇武枕状玄武岩的形成可能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并且经历了少量橄榄石的分离结晶。歇武辉长岩的形成与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并且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单斜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与区域资料对比研究表明,查涌和歇武镁铁质岩石应形成在陆内裂谷的背景中,并且可能与中三叠世甘孜-理塘西段洋盆的扩张有关。6.相比中三叠世镁铁质岩石,晚三叠世镁铁质岩石在本区出露非常少。本文研究的隆宝镁铁质岩石主要由钙碱性煌斑岩组成,并且以岩脉的形式侵入到玉树三叠纪弧岩浆岩中。该岩石具有中等程度的SiO2、相对低的TiO2和FeOt/MgO比值以及相对高的A12O3、MgO、Cr和M#,与原生岩浆成分类似,成分上属于亚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相对于MORB明显富集Th和LREE,亏损Nb、Ta和Ti,其总体成分与起源于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地幔的镁铁质岩石和大陆弧镁铁质岩石类似。该岩石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为0.705,εNd(t)为-2.3--1.5。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岩石起源于一个受到俯冲组分(主要是含水流体)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可能与含金云母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有关,并且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少量橄榄石的分离结晶。与区域资料对比研究表明,隆宝煌斑岩脉最可能形成在一个大陆边缘弧的环境,并且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西段洋盆的向南俯冲有关。7.在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玉树地区二叠纪-三叠纪镁铁质岩石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金沙江缝合带并不能向西延伸至玉树-北羌塘内部,前人原先定义的金沙江缝合带西段应该是甘孜-理塘缝合带西延的重要部分。进一步认为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具有与中南部地区不同的古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1)早石炭世至早二叠世中期,在龙木错-双湖洋盆持续扩张时,甘孜-理塘西段洋盆可能已经在本区打开;(2)早二叠世末期至早三叠世,龙木错-双湖洋向北持续俯冲至北羌塘地块之下;(3)中三叠世早期,龙木错-双湖洋最终发生闭合,此时甘孜-理塘洋仍在扩张;(4)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龙木错-双湖大洋板片发生断离并且导致北羌塘地块南缘大量双峰式火山活动的产生。与此同时,甘孜-理塘洋开始向南俯冲导致北羌塘地块北缘大量低钾钙碱性闪长岩/安山岩的产生;(5)晚三叠世末期至早侏罗世,甘孜-理塘西段洋盆在本区最终闭合。
罗文行,钱莉莉,李德威,朱云海,刘德民,高成[5](2013)在《东昆仑中灶火地区超镁铁质辉石岩的成因》文中认为最近在青海东昆北中灶火地区发现超镁铁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因矿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岩石主要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角闪石组成,另有少量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铁质不透明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为后期退变质矿物.斜方辉石成因判别分析结果为岩浆成因,故该超镁铁质岩为辉石岩而非麻粒岩.该辉石岩化学成分上表现为异常的高MgO、高CaO、低Al2O3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Rb、Th富集而Nb、Ti的亏损,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地幔.通过岩相学、稀土元素等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认为该辉石岩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富Si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反应产生辉石岩岩浆,然后底侵到地壳中部冷却结晶形成的.野外地质特征显示辉石岩的侵位晚于发生糜棱岩化的围岩,即晚于围岩的形成时代,即早二叠世,说明该辉石岩是在中二叠世古特提斯洋向北大规模俯冲及其所导致的弧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
罗文行[6](2012)在《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文中提出东昆仑造山带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前寒武纪基底形成之后,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洋陆转换又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物质记录和构造形迹。晚三叠世东昆仑进入陆内演化阶段,物质记录较少,但是有限的陆相沉积及其构造变形(如八宝山组磨拉石建造中发育的褶皱-冲断构造)说明,东昆仑存在强烈的燕山运动。40Ar/39Ar等热年代学研究结果也显示东昆仑地区侏罗-白垩纪时期有过强烈的构造热事件。由于物质记录的缺乏,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不同封闭温度的热年代学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由于热年代学并不反映地质体形成的时间,而是形成之后又经历某一温度环境的时间,而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封闭温度,特别是裂变径迹(FT)方法中“部分退火带”的概念,使我们可以用来揭示“老地质体的近代史”,为缺乏物质记录的地质时期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辉石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岩石,化学成分上属于基性岩,而在矿物组成上属于超镁铁质岩。辉石岩是上地幔除橄榄岩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在近地表出现的辉石岩可以通过构造侵位、岩浆捕获甚至岩浆直接侵位形成。构造侵位形成的如蛇绿岩带、镁铁质杂岩体等,其岩石组合中一般有辉石岩的成分;玄武岩中经常会有各种捕掳体,其中也不乏辉石岩成分的;但是在地幔部位形成辉石岩岩浆直接上升侵位形成辉石岩体的非常少见。本文研究的辉石岩就是这样一种特殊产状的辉石岩体,侵位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与元古代基底变质岩系接触部位。该辉石岩岩浆源区来自地幔,侵位于中、上地壳,后来又抬升剥露到地表,经历了漫长的垂向运移路径和丰富的构造演化历史,是难得的理想研究样品。本论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构造解析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样品,对辉石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以及显微构造和岩石物理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比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辉石岩的成因及与其相关的壳幔相互作用,分析和模拟了辉石岩侵位之后的热历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辉石岩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岩石主要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角闪石组成,另有少量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铁质不透明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为后期退变质矿物。鉴于岩石在矿物组成上与某些镁铁质(基性)麻粒岩非常相似,需要判定岩石究竟是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而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中的斜方辉石是变质成因的还是岩浆成因的,如果是变质成因的,则岩石为基性麻粒岩,如果是岩浆成因的则岩石为辉石岩。通过电子探针数据的成因矿物学分析,确定岩石中斜方辉石为岩浆成因的,因此该样品为辉石岩,而非基性麻粒岩。(2)该辉石岩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高MgO高CaO低Al203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Rb、Th富集而Nb、Ti的亏损,锆石U、Th含量非常富集,176Hf/177Hf比值较低,而εHf(t)均为负值,这些特征表明其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通过岩相学、稀土元素等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认为该辉石岩的岩浆中有富Si熔体的加入,而富Si熔体只能是来自地壳的成分,因此推断辉石岩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壳幔相互作用。(3)野外详细的构造解析发现辉石岩的侵位要晚于其围岩花岗闪长岩,因为围岩发生糜棱岩化而辉石岩没有明显的韧性变形,推断二者为侵入接触关系。LA-ICPMS方法测得锆石21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明显分为两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62.6±5.3Ma(A组)和261.2+3.0Ma(B组)。有部分锆石在CL图像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核幔结构,核部为变质锆石,幔部为具有韵律环带的岩浆锆石。从锆石分析点的信号曲线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分段现象,也表明同一颗粒中存在不同期次生长的锆石。结合岩体野外产状、岩相学、地球化学并对照区域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B组锆石年龄(261.2±3.0Ma)是该岩体侵位时代的最佳估计,A组锆石年龄(462.6+5.3Ma)可能是岩体侵位于下地壳时捕获的白沙河岩群麻粒岩相变质岩中的锆石,随着岩浆冷却结晶在这些变质锆石的基础上生长了岩浆锆石。其可能的成因模式是:古特提斯洋岩石圈于中二叠世向北大规模俯冲过程中,俯冲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富Si熔体与富集地幔楔的橄榄岩交代反应形成的辉石岩岩浆底侵到东昆北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岩中并捕获了麻粒岩相变质锆石,之后继续上升就位于白沙河岩群变质岩系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但是在辉石岩岩浆底侵过程中没有引起下地壳发生大规模熔融,从而形成独立侵位的小型岩体。在辉石岩的整个形成过程中,从岩浆起源到上升侵位,都存在壳幔物质的交换、混合等壳幔相互作用,壳幔相互作用在该辉石岩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辉石岩在后期的抬升剥露过程中发生了退变质和蚀变改造。(4)辉石岩虽然在露头和手标本上看不出定向构造,但是矿物显微组构的EBSD分析显示,其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却有较强的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尤其是斜方辉石,其中以[001]轴和(010)面上的极点分布具有明显的优选方位,[001]轴和(010)面极点分布都呈不太完整的大圆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矿物广泛发育有自由位错、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壁(亚颗粒边界),局部还有位错网等位错亚构造。相比之下,斜方辉石中自由位错较多。总的来看,辉石岩中位错构造既有较低温条件下的自由位错、位错缠结现象,也有标志高温塑性流变的位错弓弯和不完整的位错环构造,说明辉石岩经历了很宽的温度范围,而且受热不均匀。位错密度的统计结果与镜下显微构造特征指示辉石矿物组构和位错构造是在辉石岩冷却后期受到较小构造应力而发生位错蠕变造成的,很可能就是在岩体侵位之后抬升期剥露过程中产生的显微构造。(5)常温常压条件测试结果显示,辉石岩具有明显的电性和波速的各向异性,与辉石岩中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具有较强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是一致的。利用EBSD测试数据估算的波速特征也显示辉石岩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特征,说明辉石岩波速各向异性是由组成岩石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结晶学优选方位控制的。主要组成矿物中结晶学优选方位的存在,可能是这种宏观上不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但物性上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特征的微观机制。(6)通过辉石岩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和热史模拟研究,发现辉石岩侵位以来经历了大约5个阶段的构造-热演化历史。第一阶段从大约260Ma到205Ma左右,岩体快速冷却至大约40℃,冷却速率约2.9℃/Ma,假设东昆仑地区地温梯度为35℃/km的话,辉石岩在这一阶段抬升了大约4.6km,平均抬升速率为84m/Ma。第二阶段从大约205Ma~200Ma之间很短的时间内,辉石岩发生增温事件,从40℃左右增加到大约80℃,这可能是受到附近构造热事件如断裂活动、岩浆侵位等的影响所致。第三阶段从200Ma到130Ma左右辉石岩发生冷却,从80℃降低到50℃左右,平均冷却速率为0.4℃/Ma。第四阶段从大约130Ma到约5Ma,辉石岩缓慢冷却,温度降幅非常低,仅仅是从50℃降低到43℃左右,平均冷却速率为0.06℃/Ma。第五阶段是5Ma以来的快速冷却,冷却速率大约8.6℃/Ma,根据地温梯度换算为平均抬升速率为246m/Ma。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和第五阶段辉石岩都是快速冷却抬升。第一阶段的冷却抬升与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后向北的持续挤压导致东昆北地块的隆升有关。第五个阶段的迅速抬升剥露是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整体强烈隆升和局部断陷活动差异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7)封闭温度较高的锆石U-Pb年代学与封闭温度较低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FT)方法结合,基本完整的揭示了辉石岩的侵位、抬升、冷却、剥露的构造-热历史和动力学过程。这充分表明,裂变径迹(FT)等构造热年代学方法是研究老地质体近代史的有效手段,而来源于地幔的辉石岩漫长的垂向运移路径,二者的结合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在更广时空背景里的构造-热历史。
于学峰[7](2010)在《山东平邑归来庄矿田金矿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研究了归来庄矿田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不同类型金矿特征及其成生联系,探讨潜火山热液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总结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开展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铜石杂岩体为一燕山早期形成的富钾碱性潜火山杂岩体,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和热液。NNW向、NW向及近EW向主干构造是主要的控岩和控矿构造,潜火山穹隆构造及伴生环状、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展布。泰山岩群山草峪组是本区的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是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碳酸盐岩是隐爆侵入角砾岩型金矿的有利围岩。归来庄矿田内金矿属于鲁西中生代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铁)成矿系列,根据各类矿床的控矿地质条件、成矿方式及矿化特点,可分为5种矿床类型:隐爆角砾岩型、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斑岩型、夕卡岩叠加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归来庄金矿是鲁西迄今唯一大型金矿床:卓家庄金矿是国内外罕见的含硒碲矿物的富金矿。矿田内各类型金矿属与碱性潜火山岩浆期后浅成低温热液有关的石英-萤石-冰长石-绢云母型富碲金矿。金矿形成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50℃之间,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深度处在1500m左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泰山岩群地层:成矿流体具多来源性,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为主,并有少量变质水的参与。矿床的形成时代大约在175~161Ma之间的中侏罗世,属燕山早期。开展了1:5万综合信息金矿成矿预测,共优选出A类靶区7个,B类靶区分3个。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较大的找矿潜力。
陈虹[8](2010)在《扬子地块周缘中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扬子地块周缘西南缘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昌宁—孟连缝合带和甘孜—理塘缝合带、北缘的阿尼玛卿—勉略缝合带的研究,已经刻画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古特提斯洋由打开-扩张-俯冲-消亡的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扬子北缘和西缘及邻区构造格架、变形过程和构造年代学研究,探讨扬子地块周缘构造带陆块碰撞-陆内变形阶段的构造过程。由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碰撞,扬子地块周缘在早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强烈的挤压缩短构造变形过程。扬子北缘碰撞主要发生在早-中三叠世,主碰撞早期主要表现为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形成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格局。主碰撞之后叠加了强烈的韧性和脆性走滑变形。勉略缝合带内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带中形成拉伸线理的白云母的Ar-Ar年龄为223 Ma,与南秦岭造山带内大量晚三叠世时期侵入的向伸展环境转换的花岗岩时代相吻合,表明扬子地块北缘在晚三叠世早期就已经进入陆内变形阶段,变形方式是以顺造山带的走滑变形为主。晚中生代期间,扬子地块北缘南秦岭构造带发育两条重要的韧性-韧脆性走滑剪切变形带,即宁陕左行韧性走滑剪切带(宁陕断裂)和安康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安康断裂),同变形矿物的40Ar-39Ar定年(160-173 Ma)和侵入变形岩石的花岗岩锆石定年(186 Ma)等研究显示其变形时代为早-中侏罗世。相反的运动学指向表明,扬子北缘南秦岭构造带在早-中侏罗世的构造效应为顺造山带的向东挤出。扬子地块西缘龙门山、安宁河、金沙江一带,由于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强烈叠加,新生代之前与扬子周缘碰撞相关的构造变形难于识别。在复杂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格局中,本文通过一些中生代盆地古水流方向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形成与扬子地块西缘发育的一系列北西-北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的形成密切相关。这个左行走滑构造变形带很可能是扬子地块西缘对北缘秦岭主碰撞以及西侧甘孜—理塘带碰撞的构造响应,时代发生在晚三叠世。大体与此同时,相邻的松潘-甘孜地体内也发生由西往东的逆冲推覆和褶皱加厚等构造变形。这些走滑断层面上的擦痕显示,走滑之前曾经发生过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逆冲,由于没有产生相关的变质变形矿物和岩浆作用,这次逆冲变形的时代难于准确的限定。根据断层与所控制沉积盆地的关系及区域构造背景,推测应该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根据受这些左行走滑断裂控制的甘洛盆地和九襄盆地地层发育特征判断,扬子西缘的左行走滑剪切变形从晚三叠世一直持续到侏罗纪结束。初步估算,这个时期扬子西缘走滑位移量至少达到了27 km。古地磁研究已经证明扬子地块在中生代时期发生过30°左右的顺时针旋转,扬子地块周缘已经鉴别出来的一系列左行走滑断裂,如龙门山左行压剪性断裂、扬子西缘左行走滑断裂系、紫罗断裂、华蓥山断裂等,很可能与这种旋转有关。扬子地块北缘由于牵扯到我国南北大陆的碰撞拼贴,情况相对复杂。在特提斯洋俯冲关闭之后的主碰撞阶段,首先是垂直于造山带的高角度逆冲,并导致叠瓦状堆垛的冲断推覆构造格局,此后很快进入陆内变形阶段,发生强烈的顺造山带的走滑或侧向挤出,同时叠加了由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所造成的左行走滑变形。因此,中生代期间,扬子地块周缘的构造变形,揭示出古特提斯构造域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大陆碰撞过程,即位于碰撞带南侧的扬子地块在顺时针旋转过程中向北俯冲碰撞。
赵振明,计文化,李荣社,马华东,杨子江,王秉璋,朱迎堂,王国灿,柏道远,张振福,黎敦朋[9](2009)在《青藏高原北部巴颜喀拉与东昆仑地区新近纪以来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北部巴颜喀拉构造区和东昆仑构造区,新生代火山岩形成于中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岩性为碱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安山岩(或安粗岩)、粗面岩、粗面英安岩、流纹斑岩和流纹岩。火山岩的分布与区域深大断裂的位置关系密切,与下伏地层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火山岩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根据最新的火山岩年代资料和分布特征,研究区火山岩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①可可西里-鲸鱼湖地区,以可可西里湖北为中心向"四周"时代逐渐变新;②木孜塔格-银石山地区,以银石山西南为中心向"四周"时代逐渐变新;③黑石北湖地区。三个区域相比较,其火山岩的范围与规模从东向西变小,时代从东向西变新。微量元素的K、Rb、Ba、Th活动性元素及La、Ce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流纹斑岩和流纹岩具强的负Eu异常,δEu的变化范围为0.04~0.39,其他岩石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值为0.61~0.95,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布曲线均为右倾负斜率轻稀土强烈富集型,从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判断具有岛弧火山岩的成分特征。研究区从东向西火山岩从酸性到中基性演化,伴随这一规律各类岩石Na2O和K2O的平均值总体呈减小的趋势,TiO2、Al2O3、TFe、MnO、MgO、CaO、P2O5、δSr、Sr/Y、∑REE、δEu、La/Yb平均值呈增加趋势,对于同一类火山岩,MgO随时代变新含量降低。部分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反映出富集Ⅱ型地幔(EMⅡ)的地球化学特征。包体特征显示,具有少量浅源包体,又具有深源包体。研究区火山岩形成于大陆内部,可能是在青藏高原自中新世以来的隆升过程中形成的,可能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减薄或大陆内部的俯冲过程有关。
吴福元,黄宝春,叶凯,方爱民[10](2009)在《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垮塌与高原隆升》文中提出印度与亚洲的碰撞及前期的地体拼合产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并进而导致了高原的形成。但关于该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与高原隆升的关系,一直未能取得明确的共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的资料总结发现,印度与亚洲的碰撞大约发生在55 Ma左右。由于新特提斯大洋板块的断离作用,形成冈底斯地区大规模的古新世—始新世花岗岩和火山岩,并发生青藏高原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隆升。随着印度板块的持续向北挤压和朝亚洲大陆下的不断俯冲,该造山带岩石圈不断增厚,并在≈26 Ma左右发生岩石圈拆沉和减薄,形成全区的新生代钾质与超钾质岩浆活动,并发生全区范围内的大规模地壳隆升与剥蚀。中新世及以后,除局部地区外,青藏高原总体隆升幅度不大。因此,青藏高原的隆升与造山带的垮塌有关,而并不是由印度与亚洲碰撞而直接产生的。
二、可可西里辉石岩包体矿物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可西里辉石岩包体矿物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岩浆-热液体系与磁铁矿环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以东昆仑造山带矽卡岩型铁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浆-热液体系的转变标志 |
1.2.2 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1.2.3 界面耦合型溶解-再沉淀反应 |
1.2.4 地质过程中矿物的纳米颗粒的识别与研究 |
1.2.5 东昆仑造山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 |
2.1.1 昆北断裂带 |
2.1.2 昆中断裂带 |
2.1.3 昆南断裂带 |
2.2 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矿产 |
第三章 分析测试方法 |
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 |
3.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3.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3.4 锆石微量元素和U-Pb年代学分析 |
3.5 磁铁矿微量元素微区原位分析 |
3.6 金云母~(40)Ar-~(39)Ar年代学 |
3.7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8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LA-MC-ICP-MS) |
3.9 全岩Pb同位素分析(MC-ICP-MS) |
3.10 透射电镜分析 |
第四章 含矿岩浆的起源、演化及热液出溶过程 |
4.1 分析结果 |
4.1.1 岩相学特征 |
4.1.2 岩浆锆石U-Pb定年 |
4.1.3 热液金云母40Ar-39Ar定年 |
4.1.4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4.1.5 全岩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4.2 讨论 |
4.2.1 地质与成矿年代学 |
4.2.2 野马泉矿区岩体的岩石学成因 |
4.2.3 角闪石分离结晶对岩浆Nb/Ta比值的影响 |
4.2.4 亚固相岩浆-热液流体的出溶过程 |
4.3 小结 |
第五章 热液磁铁矿的环带样式、成分及成因意义 |
5.1 矽卡岩蚀变矿物组合 |
5.2 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2.1 电子探针分析 |
5.2.2 LA-ICP-MS分析 |
5.3 讨论 |
5.3.1 磁铁矿多阶段形成演化历史 |
5.3.2 热液流体中高场强元素的活动性 |
5.3.3 矽卡岩体系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热液磁铁矿的纳米级包裹体 |
6.1 磁铁矿结构与成分特征 |
6.2 磁铁矿中的矿物纳米颗粒 |
6.2.1 矿物纳米颗粒的类型 |
6.2.2 矿物纳米颗粒的元素半定量评估 |
6.3 讨论 |
6.3.1 磁铁矿中富Al-Mg薄片层的出溶 |
6.3.2 流体-磁铁矿界面上锌尖晶石短暂的过饱和过程 |
6.3.3 流体-磁铁矿界面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
6.3.4 磁铁矿微量元素含量的多解性 |
6.3.5 矿物振荡环带的动力学成因模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7.2 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藏北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依托的研究项目 |
1.6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羌塘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 |
2.2.2 羌塘地区古生代地层 |
2.2.3 羌塘地区中生代地层概况 |
2.2.4 羌塘地区新生代地层概况 |
2.3 区域新生代火山岩 |
第3章 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及时空演化 |
3.1 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带状迁移 |
3.1.1 羌塘火山岩带 |
3.1.2 中昆仑—可可西里火山岩带 |
3.1.3 西昆仑—东昆仑火山岩带 |
3.2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系列组成特征 |
3.3 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
第4章 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4.1 火车头山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1.1 火山岩地质特征 |
4.1.2 岩石组合和矿物组成特征 |
4.1.3 火车头山火山岩地质年代 |
4.2 鱼鳞山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2.1 火山岩地质产状 |
4.2.2 岩石组合和矿物组成特征 |
4.3 戈木错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学特征 |
4.3.1 火山岩地质产状 |
4.3.2 岩石组合和矿物组成特征 |
4.4 白榴碧玄岩、碱玄岩中橄榄石捕掳晶的成因特征 |
4.4.1 捕掳晶证据 |
4.4.2 橄榄石捕虏晶成因分析 |
4.4.3 橄榄石捕掳晶中近菱形石英的成因研究 |
第5章 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源区性质 |
5.1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1 火车头山地区火山岩 |
5.2.2 鱼鳞山地区火山岩 |
5.2.3 戈木错地区火山岩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5 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6章 白榴碧玄岩脱水熔融实验 |
6.1 实验简介 |
6.2 实验设备与过程 |
6.2.1 实验设备 |
6.2.2 实验样品分析方法 |
6.3 实验条件 |
6.3.1 样品特征 |
6.3.2 样品制备 |
6.3.3 实验组装 |
6.3.4 实验过程 |
6.4 实验结果 |
6.4.1 白榴碧玄岩1~3GPa脱水熔融实验结果 |
6.4.2 实验结果的平衡分析 |
6.4.3 实验结果对岩浆源区组成的约束 |
6.5 实验、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源区判定 |
6.5.1 西昆仑现今岩石圈厚度对白榴碧玄岩岩浆起源深度的限定 |
6.5.2 白榴碧玄岩稀土元素组成对熔融过程的约束 |
第7章 羌塘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讨论 |
7.1 羌塘30Ma前后岩浆源区性质的转变 |
7.2 岩浆起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
7.2.1 大陆岩石圈双倍增厚的必要条件 |
7.2.2 岩石圈地幔蠕变速率对岩石圈增厚幅度的约束 |
7.2.3 地壳增厚对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之间的温度梯度的影响 |
7.2.4 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与造山带岩石圈极限厚度 |
7.2.5 羌塘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条件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分析方法 |
3.2.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3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巴毛穷宗火山岩的矿物学特征 |
4.1 橄榄石、金云母和单斜辉石的矿物学特征 |
4.2 矿物化学 |
4.2.1 分析方法 |
4.2.2 橄榄石的矿物化学 |
4.2.3 金云母的矿物化学 |
4.2.4 单斜辉石斑晶的矿物化学 |
第5章 巴毛穷宗火山岩的成因及意义 |
5.1 矿物平衡温压条件的估算 |
5.1.1 橄榄石斑晶的温度计算 |
5.1.2 单斜辉石斑晶的温度、压力计算 |
5.2 绿核辉石的成因 |
5.3 岩浆作用判别 |
5.4 岩浆源区性质 |
5.4.1 原生岩浆 |
5.4.2 源区性质 |
第6章 羌塘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青藏高原中部玉树二叠纪—三叠纪镁铁质岩石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青藏高原中部古特提斯演化的研究现状 |
1.1.2 镁铁质岩石的研究现状 |
1.1.3 玉树地区镁铁质岩石的研究现状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选题的研究方案、分析方法和实际工作 |
1.3.1 研究方案 |
1.3.2 分析方法 |
1.3.3 实际工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第三章 二叠纪镁铁质岩石 |
§3.1 早二叠世镁铁质岩石 |
3.1.1 野外地质与岩相学 |
3.1.2 锆石U-Pb年代学 |
3.1.3 矿物化学 |
3.1.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 |
3.1.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3.2 晚二叠世镁铁质岩石 |
3.2.1 野外地质与岩相学 |
3.2.2 锆石U-Pb年代学 |
3.2.3 矿物化学 |
3.2.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 |
3.2.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叠纪镁铁质岩石 |
§4.1 中三叠世格曲镁铁质岩石 |
4.1.1 野外地质与岩相学 |
4.1.2 锆石U-Pb年代学 |
4.1.3 矿物化学 |
4.1.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 |
4.1.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2 中三叠世查涌-歇武镁铁质岩石 |
4.2.1 野外地质与岩相学 |
4.2.2 锆石U-Pb年代学 |
4.2.3 矿物化学 |
4.2.4 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 |
4.2.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3 晚三叠世隆宝镁铁质岩石 |
4.3.1 野外地质与岩相学 |
4.3.2 锆石U-Pb年代学 |
4.3.3 全岩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 |
4.3.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青藏高原中部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的讨论 |
§5.1 金沙江和甘孜-理塘洋东西向延伸问题 |
§5.2 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演化历史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6.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图版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附录Ⅱ 实验测试结果 |
(5)东昆仑中灶火地区超镁铁质辉石岩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岩体野外特征 |
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主量和微量元素 |
3.3 矿物化学 |
3.3.1单斜辉石 |
3.3.2斜方辉石 |
4 讨论 |
4.1 是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 |
4.2 辉石岩的成因 |
4.3 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5 结论 |
(6)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实物工作量 |
五、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辉石岩概述 |
1.1.1 辉石岩的概念 |
1.1.2 辉石岩的产状与分布 |
1.1.3 辉石岩的物理性质 |
1.1.4 辉石岩的成因和意义 |
§1.2 壳幔相互作用与辉石岩 |
1.2.1 壳幔相互作用 |
1.2.2 辉石岩与壳幔相互作用 |
§1.3 东昆仑地区的辉石岩 |
1.3.1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的产状和分布 |
1.3.2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的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1.4.1 东昆仑地区辉石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区域构造格架 |
2.1.1 东昆仑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 |
2.1.2 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区域构造格架 |
§2.2 基本构造单元特征 |
2.2.1 东昆北地块 |
2.2.2 东昆南地块(增生杂岩带) |
2.2.3 巴彦喀拉地块 |
§2.3 重要构造边界特征 |
2.3.1 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 |
2.3.2 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 |
§2.4 东昆仑地区地质构造演化 |
2.4.1 前寒武纪基底形成 |
2.4.2 原特提斯阶段的洋陆转换 |
2.4.3 古特提斯阶段的洋陆转换 |
2.4.4 中生代陆内演化 |
2.4.5 新生代高原隆升体系 |
第三章 辉石岩野外地质构造特征与岩石学 |
§3.1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
3.1.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
3.1.2 研究区构造形迹 |
§3.2 辉石岩野外产出特征 |
3.2.1 辉石岩产出特征 |
3.2.2 辉石岩围岩特征 |
§3.3 辉石岩岩石学特征 |
3.3.1 露头与手标本特征 |
3.3.2 显微镜下特征 |
3.3.3 岩石化学特征 |
第四章 辉石岩成因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测试分析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3.1 矿物化学 |
4.3.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
§4.4 讨论 |
4.4.1 是超镁铁质的“辉石岩”还是“基性麻粒岩”? |
4.4.2 辉石岩起源、岩石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
4.4.3 两组锆石U-Pb年龄的含义 |
4.4.4 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4.5 结论 |
第五章 辉石岩显微构造和岩石物理 |
§5.1 辉石岩矿物显微组构 |
5.1.1 样品与分析方法 |
5.1.2 斜方辉石(Opx)显微组构 |
5.1.3 单斜辉石(Cpx)显微组构 |
§5.2 辉石岩矿物位错构造 |
5.2.1 测试方法与样品制备 |
5.2.2 辉石岩位错及其亚构造 |
§5.3 辉石岩物理性质 |
5.3.1 岩石物性测试方法 |
5.3.2 岩石波速特征 |
5.3.3 岩石电性特征 |
§5.4 讨论与结论 |
5.4.1 讨论 |
5.4.2 结论 |
第六章 辉石岩裂变径迹热史研究 |
§6.1 引言 |
6.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6.1.2 构造热年代学与东昆仑中-新生代构造研究 |
§6.2 东昆仑裂变径迹研究进展及研究区地质特征 |
6.2.1 东昆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进展 |
6.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6.3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6.3.1 样品采集 |
6.3.2实验方法 |
§6.4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及分析 |
6.4.1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
6.4.2 裂变径迹分析年龄的多峰值分解拟合 |
§6.5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的热史模拟 |
6.5.1 热史模拟方法简介 |
6.5.2 辉石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的热史模拟 |
§6.6 讨论与结论 |
6.6.1 讨论:辉石岩抬升剥露过程 |
6.6.2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工作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山东平邑归来庄矿田金矿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本章小结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本章小结 |
3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及遥感影像特征 |
3.1 地球物理参数特征 |
3.2 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3.3 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特征 |
3.4 遥感影像特征 |
本章小结 |
4 矿田内主要金矿床特征 |
4.1 成矿系列与金矿床类型的划分 |
4.2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
4.3 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
4.4 其他金矿床(点) |
5 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
5.1 潜火山岩浆作用与成矿 |
5.2 构造作用与成矿 |
5.3 沉积岩层及岩性与成矿 |
5.4 物探异常与金矿分布 |
5.5 化探异常与金矿分布 |
5.6 岩矿石含金性及地球化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6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6.1 中国东部中生代金矿床地球动力学背景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成矿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来源 |
6.4 成矿温度及成矿压力 |
6.5 成矿时代及成矿深度 |
6.6 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模式 |
本章小结 |
7 成矿预测与找矿方向 |
7.1 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7.2 成矿预测单元的划分 |
7.3 变量选择及赋值 |
7.4 金矿定位预测及靶区评价 |
7.5 找矿方向 |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取得地质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问题探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图版 |
(8)扬子地块周缘中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与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岩石圈结构与地球物理特征 |
2.3 扬子地块周缘及邻区构造格架 |
2.4 区域地层 |
2.5 岩浆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扬子地块周缘及邻区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 |
3.1 扬子地块北缘早中生代构造变形 |
3.2 扬子地块西缘早中生代构造变形 |
3.3 松潘-甘孜地体东缘早中生代构造变形 |
3.4 扬子地块东南缘早中生代构造变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扬子地块周缘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变形研究 |
4.1 扬子地块西缘晚中生代走滑构造变形特征 |
4.2 大巴山构造带晚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4.3 南秦岭构造带内晚中生代陆内变形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扬子地块周缘陆块碰撞拼贴与陆内变形 |
5.1 扬子地块北缘及邻区中生代陆块碰撞拼贴过程 |
5.2 扬子地块西缘及邻区中生代陆块拼贴的构造响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扬子地块周缘及邻区中生代构造演化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可可西里辉石岩包体矿物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岩浆-热液体系与磁铁矿环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以东昆仑造山带矽卡岩型铁矿为例[D]. 尹烁.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2]藏北羌塘新生代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成因研究[D]. 张蕊. 吉林大学, 2018(12)
- [3]羌塘巴毛穷宗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圈构造演化[D]. 范乐夫. 吉林大学, 2015(08)
- [4]青藏高原中部玉树二叠纪—三叠纪镁铁质岩石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D]. 刘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5]东昆仑中灶火地区超镁铁质辉石岩的成因[J]. 罗文行,钱莉莉,李德威,朱云海,刘德民,高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6)
- [6]东昆仑中段辉石岩的成因与构造—热演化史[D]. 罗文行.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7]山东平邑归来庄矿田金矿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 于学峰.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7)
- [8]扬子地块周缘中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D]. 陈虹.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0(05)
- [9]青藏高原北部巴颜喀拉与东昆仑地区新近纪以来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赵振明,计文化,李荣社,马华东,杨子江,王秉璋,朱迎堂,王国灿,柏道远,张振福,黎敦朋. 地球化学, 2009(03)
- [10]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垮塌与高原隆升[A]. 吴福元,黄宝春,叶凯,方爱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