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21)在《民生为先:当代中东粮食安全问题及其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是一个在安全研究过程中被"安全化"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界定为安全事务,影响地区稳定、国家安定和个人生存。中东是世界粮食安全体系中的"短板",中东粮食安全问题涵盖中东地区、中东国家和中东人民三个维度,其实质是中东地区发展、中东国家治理和中东人民生存面临粮食短缺的威胁以及应对威胁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中东粮食安全问题整体呈现出"高敏感性和高脆弱性"的特征,并受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和双源性因素共同影响。未来,中东国家宜从"量"和"质"两个层面加强人口治理,从推动经济发展多元化和促进财富分配合理化两个层面改善经济治理,从提高粮食仓储量和减少粮食损失两个维度增强农业治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歧雅菲[2](2021)在《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变化及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不断减少,水资源安全遭受巨大挑战,水资源短缺将是未来几十年粮食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研究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变化及安全状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黄河流域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利用现状,选取指标评价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状况,并探究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SDSM统计降尺度,预估黄河流域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气象因子,计算黄河流域的农业需水量,以粮食产量最大为目标构建水资源配置模型,计算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可达到的最大粮食产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黄河流域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7年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空间上粮食产量总体由西向东呈现递增,粮食播种面积则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增;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先增加后减少,而生活和生态用水则不断增加,空间上内蒙古自治区总用水量最大。(2)基于人均粮食占有量对粮食安全进行分类,分析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现状以及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2年以后粮食安全等级不断提升,到2009年一直稳定在小康型,粮食安全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在内蒙古、河南以及山东;影响黄河流域粮食安全最明显的五个要素分别为化肥施用量、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以及降水总量。(3)基于SDSM统计降尺度对黄河流域未来时期的气象因子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各个模式与实测降水相关系数均在0.74以上,气温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各模式未来降水有增加的趋势。(4)对AquaCrop-OS模型进行本地化处理,并使用相关系数、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协同指数(d)评价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分析结果可知模型在黄河流域的适应性较好。基于预估的未来气象因子和本地化处理的AquaCrop-OS模型计算黄河流域未来农业需水量,结果表明未来各模式不同情景下的农业需水量均有下降的趋势。(5)以粮食产量最大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模型,分析可知2030年黄河流域粮食产量有所降低,最大仅为10484万t,粮食安全等级最大仅达到小康水平,CanESM2和产量有所降低,最大仅为10484万t,粮食安全等级最大仅达到小康水平,CanESM2和GFDLESM2G两个模式各情景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在450kg/人左右浮动,MIROC ESM CHEM模式粮食安全均处于较安全状态。
陶莉[3](2021)在《农地流转风险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基于农业保险功能视角》文中提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三农”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这是我国自进入新纪元以来连续第18年出台指导和开展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该文件重点强调:“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不够稳固,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问题;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将农业和乡村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必须把国土空间布局发展作为重要条件,将重大风险机制健全作为基础环节,以此来实现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已经明确指出:“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生产方面来看,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农业生产成本,日益紧张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对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亟待提升的抗灾减灾能力,粮食稳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从流通层面来看,粮食跨地区的流通量仍呈现上升趋势,粮食的核心主产区贡献了大量的粮食产量,但是粮食市场不稳定呈现大幅波动态势,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隐患。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已经产生了如下问题:农地流转参与主体矛盾不断加剧,土地生产经营“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不断恶化的耕地质量和正在减少的耕地面积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造成社会稳定风险、农业经营风险、农地资源风险和农业灾害风险等。这些风险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粮食生产,最终作用于粮食产量上面。如何利用农业保险的功能来防范和化解土地流转风险,为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以当前我国大陆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重大风险对粮食种植生产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明确了农地流转、粮食安全、风险管理及农业保险相关理论概述。其次立足农业保险功能视角,结合2015—2019年我国30省的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数据,了解不同农地流转方式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五种农地流转方式的特征,用定性方法将农地流转风险分为几个方面:社会稳定风险、农业经营风险、农地资源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再次运用逐步回归模型测度农地流转风险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最后对重要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化解方法。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为彻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和保障现代农业的提质增效提出新的对策方法,开创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基于农业保险功能视角,从“事前”预防农地流转风险,创新农地保险保障制度;到“事中”有效监控和应对流转风险及时止损,发展智慧农业与科技保险,探索粮食安全保障方法;直到“事后”快速恢复生产和有效整改,有效保障重要农产品的及时供给。从源头和过程中防范与化解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可有效扩大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从农业保险功能视角研究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问题,可有效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的方式。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最后达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目标。
刘显[4](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李志豪[5](2021)在《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4~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国家安全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全局性、持久性方案,其内容、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与手段随着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阿联酋的安全威胁界定、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安全决策体系发生了显着变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以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观,向涵盖政权安全、宗教安全、网络安全、人口安全等更广泛领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成为阿联酋内政外交政策转变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受到阿联酋国内权力变动、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的决策偏好、维护经济安全的现实需求、阿联酋联盟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第一,自穆罕默德·本·扎耶德2004年被确立为阿布扎比王储以来,尤其是2014年实际掌握国家权力后,主导了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型。第二,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个人政治雄心和决策偏好在外交和安全事务上突出表现为对政治异见势力和政治伊斯兰主义力量的强硬打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表现为从制度性的路径依赖转变为对非制度性的私人关系及个人能力的偏好,其领导阿联酋成为地区军事强国的个人雄心,促使阿联酋加强军事能力建设、扩大海外军事行动范围。第三,阿联酋通过对外经济交往推进经贸合作,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重深化与伊朗的贸易联系来降低伊朗地区扩张对地区安全秩序的负面影响。第四,地区秩序转型推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主导的“阿联酋—沙特轴心”的形成,谋求填补地区权力真空。第五,“阿拉伯之春”以来阿联酋与沙特结成“战术性联盟”,以共同应对冲击地区安全威胁,同时阿联酋通过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寻求更加多元的安全伙伴、提升本国安全的自主性,逐步摆脱对传统盟友美国的安全依赖。阿联酋的国家安全战略实践覆盖反恐、宗教安全、人口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在地区反恐领域,阿联酋积极与域内外国家结成安全伙伴,合作应对地区恐怖主义威胁。在宗教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宗教国家化手段,不断强化国家对宗教事务的主导。在人口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强化国家认同的主导地位,来应对国家内部认同多样性对本国人口安全的潜在挑战。在网络安全领域,阿联酋政府通过提升网络安全框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发展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府办公的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应对本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此外,阿联酋政府还将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卫生安全、水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整体布局之中,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中东地区秩序尤其是安全秩序的变化,使得阿联酋在新的安全动因的驱动下,本国的角色定位从地缘政治的参与者转变为地区秩序的塑造者,从安全公共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为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主导的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转型,使得阿联酋对内加强联邦中央政府的统治,对外推行更加主动有为的外交政策,强化本国对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以此打造地区安全的“阿联酋模式”。
吴静芬[6](2021)在《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提出“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问题一直是各级领导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粮食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科学分析,并对粮食安全提出新的要求。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引擎和战略支撑带,依托长江流域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其粮食产量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在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占补压力大、农业资源受限等多重背景下,从粮食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两方面研究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对调整区域农业结构,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模型方法,从空间格局和时空动态两个方面剖析长江经济带粮食总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演变特征;考虑到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空间关联特性,进一步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地理加权模型,从整体和局部探究影响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的生产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粮食总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0年来粮食总量的均值呈现下游地区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分别为7899.71万吨、7642.77万吨、7237.54万吨。此外,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全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小幅度的波动上升;其中,中游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水平明显高于上、下游地区。(2)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1999—2008年粮食不安全性略有扩大;2008—2018年粮食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下游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严重,经济发达的“核心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少;经济欠发达的苏北、皖北人均粮食占有量多。(3)长江经济带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等级演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较难实现跨级转移。将空间因素加入模型后,人均粮食占有量的转移概率发生较大变化,较高等级的市域对邻接市域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较低等级的市域对邻接市域施加负溢出效应,即高等级的市域通过“泄露效应”提高周边低等级城市向上转移的可能性,低等级市域通过“示范效应”降低其向上转移的概率。(4)1999—2018年来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显着的正向集聚特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正向集聚特征强于粮食总量。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显示,粮食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局部空间结构波动幅度较小,前者波动性稍强于后者,整体而言两者依赖方向较为稳定;此外,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以市域间协同增长为主,局部空间竞合态势较弱。(5)从粮食总量影响因子的空间异质性来看,化肥使用量对粮食总量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由从中游附近向四周带状递增转变为上游地区从左至右逐级递增,中下游地区从南至北逐级递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总量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其中上游地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不同地区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影响程度不一,中下游地区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劳动力人口对粮食生产的带动效应在空间上呈现上游>中游>下游;单产是粮食增产的基础,下游地区单产的促进作用最强。(6)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因子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种植偏好、粮食单产、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民纯收入等对人均粮食占有量具有显着地正向促进作用,人口数量则具有显着的负作用。此外,本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单产的提升会促进邻近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提高;而本地区人口总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农民纯收入对邻近地区人均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
李诗馨[7](2020)在《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第一大国,其粮食安全状况不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内问题,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相关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尼西亚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与本国的国内因素有关,还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及不同组织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学术界对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的系统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研究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印度尼西亚的粮食安全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粮食安全层次理论、粮食结构安全理论、非传统安全威胁理论,分析了影响印尼粮食安全的国际因素,重点探究了国际贸易规则、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国际粮食定价权三个国际因素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国际贸易规则方面,面对不平等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东盟不成熟的内部环境,印尼不仅不能享受足够的国际市场利好,还要防范因国际贸易规则带来的国际市场对本国粮食安全冲击;在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方面,由于印尼粮食进口依赖程度大,印尼面临贸易伙伴国减少出口和抬高价格的风险;在国际粮食定价权上,印尼本地农企力量薄弱,粮食作物国际竞争力弱,且粮食期货交易品种少,从而缺乏议价权,在国际交易当中更加被动,在粮食价格波动时更加容易蒙受损失。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的叙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呈现出本文的写作思路,勾勒出本文的逻辑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包含对“粮食安全”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述,粮食安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粮食安全相关具体评价指标的梳理。第三部分主要对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PAM研究。第四部分主要对印尼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详细阐述各国际因素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第五部分是依据前四个部分的分析结果,给出与问题相照应的对策和建议,比如加强与国际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完善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措施。
李玲[8](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谭琳元[9](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小丹[10](2020)在《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耕地的减少与退化会造成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保障耕地安全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耕地安全的认知还未达成一致,评价指标缺乏对耕地本体的考虑,研究尺度普遍偏宏观,适用于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控,但对农业生产实践指导不足。本文从耕地安全内涵、机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成果应用、管护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以江苏省宜兴市和河南省温县为研究区进行县域尺度耕地安全实证研究,以完善耕地安全评价理论,促进耕地的有效保护。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分析土壤和耕地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由国际上对土壤安全的定义引申出耕地安全的内涵,认为耕地安全是指维持和改善区域耕地资源,以保障耕地能够持续稳定的发挥各项功能,满足人类生存、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耕地安全系统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剖析,耕地安全系统结构由耕地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构成,基于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建立“需求层次-安全层次-耕地安全系统服务-耕地安全系统功能”的关系,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分析思想,分析耕地安全系统运行机制是“人-自然环境-耕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基于能力、状态、资本、关联性、法规的“5C”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法、广义均值模型等对研究区进行单一维度评价和综合评价。宜兴市耕地安全综合指数在59.2390.57之间,温县耕地安全指数在60.7695.01之间。宜兴市和温县不同安全级别的耕地面积排序一致,“中度到高度安全”的耕地面积最多,“不安全”的耕地面积最少。宜兴市“不安全”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太华镇和丁蜀镇,温县“不安全”的耕地集中分布在温泉镇南部。不安全的耕地普遍存在土壤类型较差、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不高,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含量低或土壤蚯蚓少,管理措施不完善的问题,此外宜兴市“不安全”的耕地还受到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影响。宜兴市耕地平均安全指数为83.70,温县耕地平均安全指数为87.55,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耕地安全的影响。对宜兴市和温县不同时期的耕地数量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耕地变化动态度、耕地重心迁移分析了宜兴市耕地总体安全水平在缓慢下降,温县耕地总体安全水平稳中有升。依据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和图谱确定了耕地的稳定性,针对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考虑“法规”维度的情况下,将“4C”维度的耕地安全评价与耕地稳定性相结合划定基本农田“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和“不宜划入区”,设计了基本农田调整的方案,调整后的耕地安全水平有所提升,结合宜兴市和温县的区域特点,从协调城镇发展与耕地安全的关系、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与防范机制、法律制度完善、耕地安全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耕地安全管护对策。
二、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民生为先:当代中东粮食安全问题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
第一,粮食安全归因说。 |
第二,粮食安全影响说。 |
第三,粮食安全困境说。 |
二、粮食安全的内涵解析 |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厘定 |
(二)粮食安全的衡量指标 |
(三)粮食安全的威胁要素 |
第一,粮食安全面临的自然威胁主要源于全球气候变化。 |
第二,粮食安全面临的经济威胁主要源于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 |
第三,粮食安全面临的社会威胁主要源于城市化、贫困和冲突。 |
三、中东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特征 |
第一,高敏感性。 |
第二,高脆弱性。 |
四、中东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 |
五、中东粮食安全问题的治理路径 |
(2)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变化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 |
1.2.2 粮食安全评价 |
1.2.3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
1.2.4 水资源利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1.2.5 农业水资源管理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及气候特征 |
2.1.2 河流水系 |
2.1.3 农业生产 |
2.2 数据资料收集 |
2.2.1 气象土壤资料 |
2.2.2 作物资料 |
2.2.3 其他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3 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格局及水资源利用演变分析 |
3.1 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及播种面积变化分析 |
3.2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 |
3.2.1 黄河流域粮食种植结构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2 黄河流域粮食种植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 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粮食安全评价 |
4.1 黄河流域粮食安全时空评价 |
4.1.1 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2 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粮食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粮食安全因素指标的选取 |
4.2.2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AquaCrop-OS模型的黄河流域农业需水研究 |
5.1 AquaCrop-OS模型基本原理 |
5.1.1 AquaCrop-OS模型原理 |
5.1.2 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
5.2 黄河流域未来气象因子预估 |
5.2.1 SDSM统计降尺度 |
5.2.2 未来气象因子变化趋势 |
5.3 黄河流域未来农业需水 |
5.4 本章小结 |
6 考虑水资源约束的黄河流域未来粮食安全评价 |
6.1 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 |
6.1.1 目标函数 |
6.1.2 约束条件 |
6.1.3 模型求解 |
6.2 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配置结果 |
6.3 黄河流域未来粮食产量及安全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农地流转风险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基于农业保险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农地流转风险研究综述 |
二、农地流转风险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三、农业保险参与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研究综述 |
四、文献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农地流转 |
一、农地流转产权理论 |
二、农地流转概念及类型 |
第二节 粮食安全 |
第三节 风险管理 |
第四节 农业保险 |
一、农业保险概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保险功能视角下农地流转的风险分析和粮食安全现状 |
第一节 农地流转的风险分析 |
一、农地流转的现状 |
二、农地流转的风险分析 |
第二节 农地流转风险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社会稳定风险致使粮食增产动力不足 |
二、农业经营风险导致“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 |
三、农地资源风险限制粮食增收潜力 |
四、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影响粮食供需平衡 |
第三节 农业保险参与农地流转和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
一、农业保险参与农地流转过程的现状分析 |
二、农业保险参与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农地流转风险和农业保险对粮食安全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说和变量选择 |
一、研究假说的提出 |
二、变量选择 |
三、数据来源和处理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一、方法选取 |
二、构建模型 |
第三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
二、农地流转风险影响粮食生产 |
三、农业保险保障粮食生产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从战略顶层设计上保障粮食安全 |
二、创新农地流转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
三、发展“智慧农业+科技保险”,提升流转农地效率,提高粮食产能 |
四、政企合作为粮食生产保“价”护“行” |
五、探索完善农业保险巨灾分散机制,有效应对农业灾害风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4)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4~202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观的演变 |
第三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
第二章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时期阿联酋的国家安全战略 |
第一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设定 |
第二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第三节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运行模式 |
第三章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内权力变动与领导人的决策偏好 |
第二节 推进经贸合作与维护经济安全 |
第三节 地区秩序转型与阿联酋的角色再定位 |
第四节 联盟关系变化与阿联酋安全政策的自主性 |
第四章 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 |
第一节 地区反恐与阿联酋的安全伙伴选择 |
第二节 宗教国家化与阿联酋的宗教安全 |
第三节 认同塑造与阿联酋的人口安全 |
第四节 数字化转型与阿联酋的网络安全 |
第五节 国家安全战略在其他领域的实践 |
结论 |
附录 2006 年第 17 号关于成立国家安全最高委员会的联邦法律(2006 年 6 月 11 日) |
参考文献 |
(6)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粮食安全的概念 |
2.1.2 投入产出理论 |
2.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粮食生产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方法 |
3.3.2 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
3.3.3 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测度方法 |
3.3.4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 |
4.1 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
4.2 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分布 |
4.3 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
4.4 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 |
5.1.1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粮食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GWR模型的变量选择 |
5.2.2 GWR模型回归结果 |
5.2.3 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 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5.3.2 空间计量模型结果 |
5.3.3 空间效应分解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相关概念与界定 |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粮食安全层次理论 |
三、粮食结构安全理论 |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理论 |
五、沟通行动理论 |
第三节 粮食安全水平的具体评价指标 |
第二章 印尼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印尼粮食安全基本状况 |
一、印尼粮食供给现状 |
二、印尼粮食需求现状 |
三、印尼粮食供需平衡现状 |
第二节 印尼粮食安全稳定性分析 |
一、印尼粮食储备现状 |
二、印尼粮食价格波动现状 |
第三节 印尼粮食安全的PAM研究 |
一、PAM方法介绍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印尼粮食安全的主要国际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印尼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
第二节 国际贸易规则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则的影响 |
二、东盟相关规则的影响 |
第三节 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主要粮食作物进出口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 |
二、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第四节 国际粮食定价权对印尼粮食安全的影响 |
一、印尼粮食市场的议价能力 |
二、印尼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善印尼粮食安全现状的启示 |
第一节 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粮食安全 |
一、发挥WTO相关贸易规则的力量,保障粮食安全利益 |
二、倡导东盟相关贸易规则的升级,提升粮食安全等级 |
第二节 加强与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与交流 |
一、开放农业合作空间,加深互惠共赢关系 |
二、扩大合作交流领域,维系稳定贸易往来 |
第三节 健全粮食市场,提高粮食生产率 |
一、完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二、提高增强国内粮食生产总体效率 |
第四节 提升印尼农企国际市场议价权 |
一、健全国内外粮食供给信息渠道,增强信息敏感度 |
二、扶持建设中大型本土农企,增强农业市场议价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
1.2.5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非农化 |
2.1.2 粮食生产用水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
4.2.5 生态环境保护 |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大麦产业 |
2.1.3 进口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
2.2.2 产业安全理论 |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
2.2.5 局部均衡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
6.2.3 模型参数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土壤 |
2.1.2 耕地 |
2.1.3 土壤安全 |
2.1.4 耕地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稀缺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理论 |
2.2.5 木桶理论 |
2.2.6 区域科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耕地安全系统及运行机理分析 |
3.1 耕地安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3.1.1 耕地安全系统的结构 |
3.1.2 耕地安全系统的功能 |
3.2 耕地安全系统运行机理 |
3.2.1 耕地安全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 |
3.2.2 耕地安全系统主要因果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5C”的耕地安全评价理论 |
4.1 “5C”评价理论框架 |
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1 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 |
4.2.2 可比性与区域性原则 |
4.2.3 综合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4.3 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4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耕地安全评价的基本农田优化 |
5.1 基本农田的概念 |
5.2 基本农田划定及现存问题 |
5.3 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耕地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江苏省宜兴市 |
6.1.2 河南省温县 |
6.2 数据来源 |
6.2.1 资料收集 |
6.2.2 实地调查采样 |
6.3 耕地安全单一维度评价结果分析 |
6.3.1 C_1能力评价结果 |
6.3.2 C_2状态评价结果 |
6.3.3 C_3资本评价结果 |
6.3.4 C_4关联性评价结果 |
6.3.5 C_5法规评价结果 |
6.4 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
6.4.1 宜兴市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
6.4.2 温县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
6.4.3 研究区耕地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本农田优化与耕地安全管护对策 |
7.1 耕地数量和耕地安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7.1.1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分析 |
7.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7.1.3 耕地转移图谱 |
7.1.4 耕地面积变化动态度 |
7.1.5 耕地重心迁移 |
7.1.6 耕地安全变化趋势分析 |
7.2 基于耕地安全和稳定性的基本农田优化 |
7.2.1 基于“4C”维度的耕地安全评价结果 |
7.2.2 耕地稳定性 |
7.2.3 基本农田调整结果与分析 |
7.3 耕地安全管护对策 |
7.3.1 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安全的关系 |
7.3.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7.3.3 识别耕地安全胁迫,加强生态修复,建立防范机制 |
7.3.4 健全法律制度,构建耕地安全保障机制 |
7.3.5 建立耕地安全动态监测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民生为先:当代中东粮食安全问题及其治理[J]. 张帅.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1(05)
- [2]水资源约束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变化及安全评价[D]. 歧雅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农地流转风险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基于农业保险功能视角[D]. 陶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阿联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04~2020)[D]. 李志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2)
- [6]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研究[D]. 吴静芬. 兰州大学, 2021(12)
- [7]印度尼西亚粮食安全中的国际因素研究[D]. 李诗馨. 暨南大学, 2020(04)
- [8]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9]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县域尺度耕地安全评价研究[D]. 张小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