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寺遗址乃尧至禹都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铮[1](2015)在《“崇山”即“塔儿山”说新证——夏族起源新探之二》文中认为先秦文献中的"崇山",不仅与鲧、禹密切相联,而且与尧、驩兜休戚相关。从文献记载来看,"崇山"又名"汤山""狄山""蛩山"和"岳山"。"汤山"即"唐山",应与唐人、唐地有关;"狄山"当与狄人、狄地有关;"蛩山"乃"崇山"之异写;"岳山"则"崇山"之尊。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说,尧、舜、禹同祖同源,属于同一文化系统,并先后继任同一部落联盟的首领,那么尧之陶唐氏、舜之有虞氏和禹之有夏氏三部族之聚集地相距就不会太远。目前,学界多认为山西陶寺古城即是尧舜之都城——平阳。今山西翼城的塔儿山,既处于狄地,又毗邻唐地,且距陶寺古城不远,尤为重要的是,其亦有"崇山"之称。所以,塔儿山当即古之"崇山",尧葬于此,驩兜放于此,夏亦兴于此。
刘铮[2](2015)在《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文中研究指明"唐伐西夏"一事见于多种传世文献。此处的"唐"、"西夏",即陶唐氏、夏族。"唐伐西夏"发生于大禹之时,地点在陶寺遗址,最终以夏族的失败、陶唐氏的胜利而结束。战败的夏族迁往晋南夏县一带并以安邑为都。获胜的陶唐氏赶走夏族后,因陶寺残败无法继续为都,便又返回"大夏"之地。
刘铮[3](2014)在《早期夏文化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早期夏文化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厘清夏部族的起源和迁徙过程,复原早期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具体步骤是:首先对早期夏文化的既往研究进行回顾,明确研究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对文献所载的夏代积年进行分析,推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夏代始年和始王;进而对二里头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点,在晋南、豫西地区的诸龙山文化中探索早期夏文化;然后详细梳理相关文献,对夏部族的起源进行新的探索。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对夏代始年和始王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夏代始于公元前1963年,大禹为首代夏王。第二章主要对二里头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认为二里头遗址一期早段为启时的中心聚落,此后一直到四期之末是夏代的都城——斟鄩,始于太康终于夏桀;同时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上限年代为公元前1950年。第三章主要讨论了王湾三期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认为前者只是在物质文化方面(主要是陶器)对后者产生了影响;但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的精神文化因素根本不见于前者,因而前者应与夏部族无关,故其不可能是早期的夏文化,更不是所谓的“先夏文化”。第四章主要讨论了“新砦期”问题,认为“新砦期”属于二里头文化,在年代上大致与二里头文化一期相当或稍晚,因而不能视其为王湾三期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过渡期”。第五章主要讨论了陶寺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文化因素来源于陶寺文化,尤其是夏部族文化构成的核心要素——朱砂葬、龙图腾、礼乐器等精神文化因素只能追溯到陶寺文化,因而推断陶寺文化应是夏部族的摇篮。第六章主要对“崇山”和“阳城”地望以及“唐伐西夏”事件进行了考察,认为“崇山”应是山西的塔尔山,“阳城”实是陶寺古城,“唐伐西夏”则是夏部族迁往豫西的直接原因。总之,夏部族最初是陶寺文化诸部族的一员,后来由于部族间内讧,被迫迁至豫西,中断了当地王湾三期文化的发展,但吸收了王湾三期文化的部分物质因素,并最终形成了二里头文化。因此,若从禹篡舜位算起,早期夏文化应包括陶寺文化晚期较早的一段时间和二里头文化一期,大致包括禹、启和太康三位夏王时期。
王震中[4](2013)在《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研究,笔者针对酋邦理论和"博物馆清单"式的文明观等方面的局限性,将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而提出文明与国家起源途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这一理论体系虽巳在考古学界和上古史学界产生一些影响,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本文即本着深化和完善的目的而对它做出进一步阐述和概括。
王震中[5](2013)在《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研究,笔者针对酋邦理论和"博物馆清单"式的文明观等方面的局限性,将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而提出文明与国家起源途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这一理论体系虽已在考古学界和上古史学界产生一些影响,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本文即本着深化和完善的目的而对它做出进一步阐述和概括。
赵春青[6](2013)在《《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观察》文中指出一引言三皇五帝的说法为中国人所熟知,不过这一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并不是朝夕之功完成的。据历史学家考证,在西周文献中仅有"禹"等少数几个"帝",到战国时期出现几种不同组合的"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以后才出现三皇五帝的说法[1]。因儒家经典的宣扬,三皇五帝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心目中正宗的古史系统。
王震中[7](2012)在《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研究,笔者针对酋邦理论和"博物馆清单"式的文明观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将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而提出文明与国家起源途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这一理论体系虽已在考古学界和上古史学界产生一些影响,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本文即本着深化和完善的目的而对它做出进一步阐述和概括。
李宛荫[8](2011)在《明清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尧是传说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受到万民敬仰的华夏文明始祖。自尧定都平阳建立政权以后,便通过平章百姓、制定历法、治理洪水、选贤举能、禅让虞舜等政治举措,树立了光辉的帝王君主的形象。到东汉谶纬神学兴起以后,帝尧被赋予了神化品格,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神人。因此,历朝历代无论官方,还是普通百姓,都对他倍加推崇,特别是到明清时期,临汾地方力量群体通过多次修护陵庙和举行大型的祭祀仪式,彰显了对帝尧的崇敬之情。与此同时,帝尧崇祀现象对临汾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有利于地方社会的控制,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成为联系地方民众的重要纽带。本文采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视角,以临汾帝尧崇祀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于明清这个较长的时间段中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综合考察,深层次剖析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期能够推动地域社会研究的扩大与深入发展。
黄爱梅[9](2010)在《近二十年来唐尧研究成果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始终是先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近20年,在"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大课题下,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山西临汾地区陶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以及对新出土资料《唐虞之道》、《容成氏》等的深入解读,再加上各地对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重新开发,传说中的圣帝唐尧及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学术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武家璧[10](2008)在《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文中认为20世纪初对英国史前遗迹"巨石阵"的研究是"考古天文学"产生的标志。国外考古天文学已有长足发展,国内考古天文学方兴未艾。近年来在山西襄汾县陶寺发现距今约4100多年的观象台遗迹,它把天然背景与人工建筑相结合,构成一个巨大的天文照准系统,通过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制订历法。陶寺城址在时代、地域上与传说中的尧都相合,观象台遗迹与《尧典》中保存的上古天文历法成就相符。陶寺观象台的发现对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天文学的真正开端。
二、陶寺遗址乃尧至禹都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寺遗址乃尧至禹都论(论文提纲范文)
(1)“崇山”即“塔儿山”说新证——夏族起源新探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驩兜与崇山 |
二、尧与崇山 |
三、崇山即塔儿山 |
(2)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寺遗址早期小城为尧都 |
二陶寺遗址中期大城为舜都 |
三舜篡尧位 |
四禹篡舜位 |
五唐伐西夏 |
(3)早期夏文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时空范围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研究历程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考古学 |
二、历史学 |
三、民族学 |
第一章 夏代始年与始王 |
第一节 夏代始年 |
第二节 夏代始王 |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 |
第一节 二里头遗址性质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年代 |
一、相对年代 |
二、绝对年代 |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精神因素 |
一、龙文物 |
二、朱砂葬 |
三、礼乐器 |
第四节 东下冯类型 |
一、年代与分期 |
二、性质与归属 |
三、东下冯与二里头的早晚 |
第五节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 |
一、分布 |
二、文化特征 |
三、性质与归属 |
第三章 王湾三期文化与早期夏文化 |
第一节 分布和类型 |
一、分布 |
二、类型 |
第二节 年代与分期 |
一、年代 |
二、分期 |
第三节 王湾三期文化与二里头文化 |
一、物质文化因素 |
二、精神文化因素 |
三、性质与归属 |
第四章 “新砦期”与早期夏文化 |
第一节 研究回顾 |
一、发现 |
二、研究 |
第二节 特征和年代 |
一、文化特征 |
二、年代 |
第三节 性质与归属 |
一、来源相同 |
二、去向相同 |
三、陶器特征相似 |
四、年代大致相当 |
第四节 古城性质 |
第五章 陶寺文化与早期夏文化 |
第一节 年代和分期 |
一、分期 |
二、年代 |
第二节 精神文化因素 |
一、龙文物 |
二、朱砂葬 |
三、礼乐器 |
第三节 陶寺文化与二里头文化 |
一、物质文化因素 |
二、精神文化因素 |
第四节 性质与族属 |
第六章 夏部族起源与早期夏文化 |
第一节 “嵩山”非“崇山”辩 |
一、嵩山从无“崇山”之称 |
二、“嵩”、“崇”二字并不通用 |
三、由“嵩山”到“崇山”的讹传 |
第二节 塔尔山即古崇山 |
一、骊兜与崇山 |
二、尧与崇山 |
三、崇山即塔尔山 |
第三节 阳城即平阳 |
一、“居”与“都” |
二、“避让”的实质 |
三、“禅让”与“篡夺” |
四、禹都平阳 |
第四节 “唐伐西夏”与夏部族南下 |
一、早期古城性质 |
二、中期古城性质 |
三、舜篡尧位 |
四、禹篡舜位 |
五、“唐伐西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二里头文化碳十四数据统计表(1965~1984年公布) |
附表二 二里头文化碳十四数据统计表(2000年公布) |
附表三 二里头文化朱砂葬墓统计表 |
附表四 东下冯遗址碳十四数据统计表 |
附表五 王湾三期文化碳十四数据统计表 |
附表六 陶寺文化碳十四数据统计表 |
附表七 新砦遗址各期段陶色、纹饰统计表(%) |
附表八 新砦遗址各期段主要器形统计表(%) |
后记 |
(8)明清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篇章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临汾帝尧崇祀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临汾帝尧崇祀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典籍中刻画的帝尧形象 |
第三节 被神化的帝尧形象 |
第四节 历时性的祭祀空间 |
一、尧庙 |
二、尧陵 |
第二章 临汾地方社会对帝尧崇祀的守望 |
第一节 临汾尧庙的修护与祭祀 |
一、临汾尧庙的修护 |
二、临汾尧庙的祭祀 |
第二节 临汾尧陵的修护与祭祀 |
一、临汾尧陵的修护 |
二、临汾尧陵的祭祀 |
第三节 临汾尧庙、尧陵修护的特色与原因 |
一、临汾尧庙、尧陵修护的特色 |
二、临汾尧庙、尧陵修护的原因 |
第三章 帝尧崇祀对临汾地方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控制 |
一、临汾帝尧崇祀的灵异事件与地方社会控制 |
二、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礼俗教化 |
第二节 临汾尧庙庙会与地方社会经济 |
第三节 临汾帝尧崇祀与二里祭祀圈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9)近二十年来唐尧研究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尧的真实性 |
二、尧活动的时代 |
三、尧活动的地域 |
四、尧的名号 |
五、尧的史迹 |
(一) 禅让及其他史迹 |
(二) 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
(三) 尧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
六、有关尧的文献资料讨论 |
七、研究尧文化的理论和方法 |
(10)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陶寺遗址乃尧至禹都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崇山”即“塔儿山”说新证——夏族起源新探之二[J]. 刘铮. 中原文化研究, 2015(02)
- [2]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J]. 刘铮. 四川文物, 2015(02)
- [3]早期夏文化探索[D]. 刘铮. 南京大学, 2014(05)
- [4]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J]. 王震中.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3(01)
- [5]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A]. 王震中.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五辑), 2013
- [6]《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观察[J]. 赵春青. 早期中国研究, 2013(00)
- [7]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J].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05)
- [8]明清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研究[D]. 李宛荫. 苏州大学, 2011(06)
- [9]近二十年来唐尧研究成果综述[J]. 黄爱梅. 历史教学问题, 2010(02)
- [10]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J]. 武家璧.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