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油气成藏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贾光华[1](2019)在《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地层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于盆地斜坡与周缘隆起之间的超剥带。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位于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南部,西起花沟-金家地区,东到草桥-八面河地区,南为鲁西隆起,向北通过东营南斜坡与博兴洼陷、牛庄洼陷相连,勘探面积约1800km2。本文以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层圈闭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年来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研究区地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指导下,充分融合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技术手段,首先攻关形成了针对超剥带残留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技术方法,明确了研究区地层不整合的发育层系、分布区域和样式类型;其次在对控制超剥带油气输导的主要断层发育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GR、断面正应力与断裂带岩石抗压强度计算得到断层紧闭指数这一参数,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与开启性质;同时叠合原油性质、地层水矿化度、流体势和地层压力,综合判识超剥带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最后,在精确描述地层不整合圈闭的基础上,对其保存条件进行评价,建立成藏模式,确定有利成藏区,指导生产部署。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受盆缘多期构造活动和不稳定的水体震荡影响,超剥带地层缺失规律复杂,不同层系不整合界面准确识别和残留地层划分对比是研究不整合圈闭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不同的测井曲线反应的不同地层性质出发,选取GR、SP、AC和COND等4条分别反映地层岩性、物性和流体性质的敏感曲线,对其进行重构和最优分割形成综合分层曲线,该曲线的极小值反映地层突变接触,即不整合界面,以此进行单井不整合的精细识别;利用地震高阶谱时频反映的地层旋回变化特征,以时频突变点指示地层突变面,通过时频剖面进行不整合及残留地层的横向对比二者结合实现了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不同级别不整合界面的精细划分,明确了不整合的发育层系、级别、类型和样式,建立了研究区超剥复合型、连续截平型等2种地层结构模型和8种剖面组合类型。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博兴洼陷和牛庄洼陷,发育博兴、石村、王家岗等主要油源断层,同一条断层不同位置封闭开启性质差异较大。断层封闭能力受断层活动速率、两侧岩性配置、断面正应力及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控制,为定量计算断面封闭和开启程度,本文提出了断层密闭指数(FCI)的概念,并定义其为断面正压力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的比值,以此对各条油源断层不同位置的密闭指数进行计算。以博兴断层为例,该断层是博兴洼陷南部一条长期活动的二级断层,经计算,该断层深层西段封闭性较差,中段东段封闭性较好;中浅层中段封闭性差,西段和东段封闭性好,说明博兴断层深部西段输导性能好、中浅部中段输导性能好,油源断层封闭性的量化分析,指示了超剥带的有利成藏区域和层系。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原油主要为重质油,平面上,原油密度具有“沿运移方向由低向高”的分布规律,距离生油洼陷较近的金家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均小于草桥地区;地层水深层以CaCl2型为主,中浅层以NaHCO3型为主,矿化度由深向浅、自洼陷向超剥带逐渐降低;东营凹陷南坡流体势整体呈环带状分布,洼陷为高势区,向金家、草桥等油气聚集区降低;洼陷内烃源岩异常高压有利与油气的排出输导和运移,超剥带则为常压,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叠合四种因素综合判断东营南部超剥带发育博兴洼陷樊家—正理庄—金家西翼、博兴—草南和牛庄—王家岗—草北等三条主要油气运移路径。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主要发育三种成藏模式:(1)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遮挡型;(2)断层-砂体-不整合遮挡型;(3)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盖层遮挡型。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有效性取决与地层圈闭遮挡层的质量,风化粘土层、泥岩和局部的火成岩是最有利的遮挡层。决定圈闭含油高度的是遮挡层的突破压力,为有效预测勘探目标区的遮挡层质量,建立了其突破压力与GR、AC值的量化关系,进而应用三维地震进行GR、AC测井约束反演,可以近似预测不同区块、层系的突破压力。最终叠合优势运移路径、有利圈闭、有效遮挡层三因素确定勘探目标。应用上述技术方法,2014年以来针对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部署探井部署探井13口,完钻11口,其中8口井钻遇油层,成功率达73%。累计上报控制储量1134万吨、预测储量2057万吨,取得良好的勘探效益。
李守开[2](2019)在《惠民凹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研究》文中提出惠民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该区开展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研究不仅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深入认识该区的伸展盆地构造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与油气勘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生代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年代学的系统解析,进一步识别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分布并划分类型,探讨其形成的控制因素、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关系。本区的新生代断层可分为四级。这些断层按平面分布与组合型式可划分为5种主要类型:锯齿状-肘状弯曲、断层分叉、雁列-帚状断层组合、侧列-平行式断层组合和限制-切割型交接断层组合。按剖面上的共生组合可划分为5种构造组合样式:铲状-坡坪式低角度正断层及伴生构造组合、斜滑正断层构造组合、铲状正断层扇、阶梯状或多米诺式构造以及地堑—地垒构造。宁南—无南断层带主要在孔店组沉积期强烈活动。临商断层带在沙三-沙二段沉积期活动最为强烈,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仍有较强烈活动。夏口断层带在孔店组沉积期活动较强;沙四段沉积期活动较弱;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期活动最为强烈;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仍有较强的继续活动。该区可划分为3个一级变换构造带、8个二级变换构造带和10个主要的三级变换构造带;控制其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中生代先存基底断裂、大型正断层系的分段活动与生长连接和不均匀伸展作用。孔店组沉积期形成了一级变换构造带的雏形与沿宁南-无南断层发育的二级变换构造带的轮廓;沙四段沉积期形成了沿夏口断层发育的二级变换构造带的雏形;沙三-沙二段沉积期形成了沿临商断层发育的二级变换构造带轮廓;沙一-东营组沉积期主要形成众多的三级变换构造带。变换构造带控制了主力生烃洼陷的形成,影响了储集层的发育,并可提供相关的油气圈闭。本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目标应主要集中在临南洼陷及周缘的二级和三级伸展变换构造带附近。
张伟忠[3](2019)在《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文中认为在隐蔽油藏勘探理论的支撑下,东营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长时间的稳定发展,但在低油价及高成熟探区的新常态下,如何转变观念,落实效益勘探成为老区油气勘探的新议题。长期以来,东营凹陷以伸展构造的观点及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探认识与成果,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扭张构造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早期以伸展为主的构造、成藏剖析,需要逐步回归到全面、客观的分析。本文以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物理模拟等手段,利用“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将“剖面与平面、点-线-面-体-时间”有机结合起来,深入了东营凹陷扭张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扭张构造的控藏特征,形成了扭张构造控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新生代共发育王家岗,八面河,高青,青西,郝现等11个扭张构造带。地层的水平变形特征及断层的特殊组合方式是扭张构造的典型特征。大量地震切片表明,东营凹陷新生代地层变形样式有拖曳、错断和伴生断层3种类型。断层平面组合有帚状、雁列及侧接等3种类型,其中侧接型扭张断层组合是介于帚状和雁列之间的一种新的断层组合类型。断层剖面组合以负花状组合为主,又可细分为半花状、树形花状及卷心式花状等3种类型。扭张构造断层平面与剖面组合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形成了帚状-半花状、雁列-树型花状、侧接卷心式花状等3种复合构造样式。其中帚状-半花状复合样式分布于东营凹陷的陡坡带、雁列-树型花状复合样式分布于凹陷的斜坡带,侧接卷心式花状复合样式分布于洼陷带。针对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研究的问题,本文研发了适用于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的定量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扭张构造在纵向及水平方向运动学特征。并据此系统研究了3种类型扭张构造的活动性特征。帚状扭张构造表现为先拉张活动强烈,形成了单条正断层的剖面样式,后期断层扭动逐渐增强,在发散端发育了多条次级断层,形成了帚状构造;侧接扭张构造早期活动以扭动为主,表现为雁列式组合样式,后期南北向拉张作用增强,断层逐渐搭接,形成了侧接式的扭张构造。雁列扭张构造表现为持续的扭动特征特征,由早期单条断裂向雁列式扭张构造演化。针对扭张构造成因机制的问题,本文利用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的方法,阐述了扭张型盆地内不同类型扭张构造的成因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成因模式。雁列式扭张构造主要发育在盆地的斜坡带,应力场特征以扭为主,边扭边张。侧接式扭张构造主要发育在盆地的洼陷带,应力场早期为扭动为主,后期随着拉张作用的增强,雁列式组合的断层逐渐搭接,形成了侧接式扭张构造。帚状扭张构造主要发育在盆地的陡坡带,早期应力场为强烈的拉张作用,后期扭动增强,在主动盘形成帚状构造。受构造样式控制,扭张构造有3种类型控藏模式。帚状扭张构造形成了两段式的成藏模式。散开端应力释放,储层发育,有利于油气的侧向运移;帚状收敛端应力集中,断面紧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雁列式扭张构造形成了分割式的成藏模式:雁列扭张一侧形成凸起,一侧形成沟谷。扭张沟谷一侧控制了储层的发育,同时应力释放,有利于油气的运移。扭张脊一侧,应力相对集中,断层封堵性较好,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侧接式扭张构造控制了洼陷带浊积岩等类型的储层发育,形成了早期扭张构造控储的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俎荣华[4](2018)在《东营凹陷林樊家-尚店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东营凹陷林樊家—尚店地区馆陶组开展沉积相以及有利储层的研究。运用层序地层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利用测井、录井、地震、岩心以及相关背景文献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识别出工区馆陶组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对馆陶组地层进行精细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沉积相特征,识别沉积相类型,对砂体展布规律以及沉积相带进行分析,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内砂岩的物性特征推测出有利区带。馆陶组顶界面对应T0反射层,底界面对应T1反射层,可识别出1个长期,4个中期以及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Ng4、Ng3、Ng2和Ng1共4个砂层组,Ng4-4至Ng1-1共13个小层。馆陶组主要发育灰色、灰绿色粉砂岩,紫红色、棕红色泥岩以及灰色含砾砂岩等岩石类型,垂向上主要呈正旋回。Ng3、Ng2、Ng1砂层组以及Ng4-2和Ng4-1小层具有明显的“泥包砂”特征,Ng4-4和Ng4-3小层“砂包泥”特征明显。砂岩发育有冲刷面、水平层理、波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岩石的结构成熟度中等,测井曲线可见箱型、钟型、漏斗型、指型、齿型以及它们的组合形态。馆陶组Ng4-4和Ng4-3小层发育辫状河沉积,主要存在心滩、辫状河道侧缘和河道间等微相;馆陶组上部发育曲流河沉积,主要包括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和牛轭湖等微相。Ng4-3至Ng4-1三个小层的砂体平面展布形态主要呈条带状,Ng4-4小层砂体连片发育,砂体高值区呈透镜状,整体为近南北向展布,物源主要为北方向。在纵向上,发育多期次砂体且砂体厚度普遍较薄,向四周变化较快。根据砂体的展布形态以及沉积微相类型,结合工区的物性资料,将工区内的储层分为三类,I、II类储层为有利储层,I类储层在工区内零星分布,II类储层分布范围广泛且呈条带状分布。
程子健[5](2018)在《东营凹陷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对岩心观察、分析以及描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沉积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以及层序地层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测井、录井、地震、岩心以及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单家寺地区馆陶组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及界面的识别、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规律的分析,并结合该区的构造特征及试油资料优选出了有效储层的展布范围。将研究区馆陶组分为Ng1、Ng2、Ng3、Ng4共四个砂层组,并对各个砂层组进一步细分,将Ng1砂层组划分为Ng1-1、Ng1-2;Ng2砂层组划分为Ng2-1、Ng2-2;Ng3砂层组划分为Ng3-1、Ng3-2、Ng3-3;Ng4砂层组划分为Ng4-1、Ng4-2、Ng4-3、Ng4-4,共11个小层。馆陶组主要发育有砾岩、含砂砾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以及泥岩等岩石类型,Ng1砂层组及Ng2砂层组砂泥组合为典型的“泥包砂”特征,Ng3砂层组砂泥组合特征为“泥砂各半”,Ng4砂层组则为“砂包泥”特征。发育有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以及冲刷面等沉积构造。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为近源冲积-河流沉积体系。Ng4砂层组及Ng3砂层组以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冲积扇发育有扇根泥石流、扇根主河道、扇中辫状河道、扇中漫流沉积、扇缘漫流沉积五种沉积微相,辫状河发育辫状河河道间、心滩、河床滞留沉积三种微相;Ng2砂层组表现为辫状河-曲流河沉积过渡,曲流河发育有边滩、河床滞留沉积、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五种微相,Ng1砂层组主要发育曲流河。馆陶组在纵向上,发育有多期冲积扇砂体、河道砂体,且单层厚度较大,垂向叠置频繁;平面上,砂体在低凸起周缘呈环状,整体呈条带状和片状分布,全区发育多个砂体高值带,整体展布形态为西南-东北向。根据砂体形态、物性及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有效储层的展布规律,认为单家寺地区馆陶组Ng4砂层组为潜在含油气目标,并预测研究区滨县凸起周缘鼻状构造高部位的古地貌沟槽为有效储层砂体的展布范围。
姜良国[6](2018)在《浅层河道砂体的精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在油气储层中,河道砂体作为一类重要的储集体一直被广泛研究,河道砂体形成于早期河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由于沉积的不稳定性,河道砂体一般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比较快,常规的技术方法不容易将其识别。如何精细地描述刻画河道砂体,对提高勘探成功率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河道砂体识别技术是一系列技术与方法的总称,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完善,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以地层精细对比为主要工作的储盖组合分析、以断层活动性分析和精细构造解释为基础的聚油背景分析、以地震相干分析和砂体地震预测为主的圈闭精细刻画以及频谱分析技术和油气运聚条件为主的含油气综合评价等配套技术,这些技术在济阳坳陷地区的应用效果较好。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论也被应用到河道砂体的识别中来,包括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正演反演等方法。所有的这些技术与方法都围绕河道砂体识别中两个核心的问题开展,第一个是河道砂体空间形态与展布的精细刻画,主要包括厚度与边界两个核心要素;第二个是砂体的含油气性分析,以此来预测勘探区内有利的含油气区带。本论文研究区位于渤海湾济阳坳陷林樊家地区,是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之间的一处正向构造,构造面积约650平方千米。该区发育古近系孔店组、新近系及第四系地层,研究区目的层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孔店组和馆陶组,以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同时发育有岩性及地层等多种油气藏类型。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层位位于馆陶组,埋深在1000米至11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曲流河泛滥平原沉积,根据已知探井的地质统计,馆陶组砂体单砂体厚度主要以1-5米的薄砂体为主,横向变化快,分布具有隐蔽性。基于以上砂体特征,本论文先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岩电震特征分析,地震正演模拟和大量地质统计,明确了目的层位的岩性组合方式,测井响应特征及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了指导。针对河道砂体的空间精细刻画问题,本文利用地震分频技术和地层切片技术联合应用,确定河道的规模与迁移规律,利用属性优选和改进明确河道的边界,再利用多属性拟合求取河道砂体的厚度。针对浅层河道砂体主频较高的资料特点,本论文提出了应用单道地震振幅曲率属性技术完善河道砂体的空间刻画精度的方法。并尝试了利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来明确单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最后利用基于S变换的分频能量比技术检测河道砂体的含油气性。综合以上方法,本文形成了适合林樊家地区馆陶组河道砂体的精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体系,建立了以地震分频、地层切片、多属性拟合及波形指示反演的砂体精细刻画技术系列,提出了以单道地震振幅曲率属性技术改善砂体刻画精度的方法。完成了对该地区目的层段有利目标的预测。
郭斌[7](2018)在《林樊家油田林中九块北部孔店组储层精细描述及产能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林樊家油田林中九块北部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目前处于中高含水阶段,注水利用率低,现有井网不再适应油藏开发,为解决目前研究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急需对研究区开发方案进行调整研究。课题是以石油地质开发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特征,重点分析了目的层储层平面、层内及层间非均质性;定性分析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定量分析了剩余油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明确了油藏剩余油分布富集区,并结合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进行产能建设调整方案研究。研究区为浅层地层不整合油藏,内部被断层分割,成藏主要受岩性尖灭和含油高度控制,具体表现在油水界面区分不统一,各油层砂组之间含油差异性分布明显,纵向上油层叠置少,主力单砂体具有单层开发物质基础;在综合地质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制定了研究区开发调整方案,本区直井产能较低,能量补充困难,针对林中九块孔店组北部薄层油藏采用水平井开发主力砂体,运用直井方式针对较小断块油层及小砂体采取整体部署、分批实施开发的开发思路。
范婕,蒋有录,崔小君,贾光华[8](2017)在《林樊家低凸起带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断陷盆地低凸起带远离油源,来自洼陷中心的油气经沿途分流,多级输导运移至低凸起带,往往具有它源成藏、复式输导、多层系含油的特点,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以济阳坳陷林樊家低凸起带为例,从油气分布规律入手,分析输导要素特征及其输导能力,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并探讨了不同输导要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2条油源断层,断层活动性和封闭性均呈现周期幕式变化特征,控制了"幕式空间分段输导"模式;研究区发育4种不整合上、下岩性配置关系,其中,不整合"天窗"为油气纵向分流的重要通道。在明确了输导体系及其有效性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分布,建立了林樊家低凸起带"断层沟通源储-不整合面分流-复式输导-多层系差异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源断层的时空有效性控制了研究区的油源条件及不同层系油气的充注方式和充注范围,不整合"天窗"的垂向分流作用控制了不同层系油气的差异聚集特征。
杨励惠[9](2017)在《东营凹陷南坡典型地层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石油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及包裹体分析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东营凹陷南坡重点区块地层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主要研究工区为金家油田和乐安油田。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带中、浅层即馆陶组至沙河街组均有油气分布。金家油田油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河街组;乐安油田油气主要集中在馆陶组和奥陶系。南坡中、浅层水型以CaCl2型和NaHCO3型,重质油占主导地位;原油物性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剖面上各层系原油密度由深向浅变大,由凹陷向凸起变大。从平面上分析,金家油田原油密度主要集中在0.901.0g/cm3,乐安油田主要集中在0.951.05 g/cm3,总体上,乐安油田原油密度大,金家原油密度小。通过流体势、地层压力研究,明确了中浅层油气成藏动力,并预测了运移优势方向。油气从博兴洼陷向南部和东南运移,一部分运移至金家地区后聚集成藏,一部分油气继续向东南运移至草桥地区形成了乐安油田。通过流体包裹体数据,补取样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生烃史、演化史、断层封闭史等研究了油气的成藏期次。金家油田和乐安油田油气均来自于博兴洼陷的沙四段上和沙三段下烃源岩,主要成藏期在东营组沉积期和馆陶组沉积末期后。通过对东营凹陷南坡油气空间分布特征、油气运聚特征以及成藏动力及期次等成藏条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两个地区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认为封盖条件和运移条件控制着该区油气的富集程度,是影响南坡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陈建平,王兴谋,高长海,张云银,李豫源[10](2016)在《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稠油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稠油特征及其成因机制仍不甚清楚,制约了稠油的勘探与开发。为此,对原油物性、族组成、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洼陷内油源对比分析。研究认为,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原油经过微生物降解作用发生稠变,形成以高密度、高黏度和高含硫量为特征的稠油。稠变程度主要受控于地层水的性质以及与油层接触的地层水的规模,具有"中间低、周边高"的特征。研究成果对该区深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浅层稠油降解气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油气成藏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油气成藏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架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古近系 |
2.3.2 新近系 |
第三章 超剥带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技术研究 |
3.1 不整合的测井识别 |
3.1.1 不整合的测井响应特征 |
3.1.2 测井综合分层曲线重构与计算方法 |
3.1.3 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 |
3.1.4 综合分层曲线对不整合类型的判识 |
3.2 不整合界面的地震识别新方法 |
3.2.1 高阶谱时频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流程 |
3.2.2 高阶时频分析识别不整合界面 |
3.3 超剥带地层精细对比 |
第四章 超剥带地质结构特征及不整合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
4.1 多级序不整合发育期次级其特征 |
4.1.1 一级不整合面 |
4.1.2 二级不整合面 |
4.1.3 三级不整合面 |
4.2 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分布规律 |
4.2.1 不整合结构类型划分 |
4.2.2 不整合类别发育分布规律 |
4.3 不整合剖面样式及分布规律 |
4.3.1 不整合剖面样式 |
4.3.2 不同样式不整合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超剥带油气运移特征研究 |
5.1 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5.1.1 东营南坡断层几何特征 |
5.1.2 东营南坡断层发育演化特征 |
5.1.3 东营南坡断层封闭开启性能研究 |
5.2 影响油气运移的单因素分析 |
5.2.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
5.2.2 流体势特征 |
5.2.3 油性特征 |
5.2.4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5.3 多因素叠合分析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
5.4 超剥带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1 缓斜坡近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2 缓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3 陡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六章 地层圈闭精细描述与评价预测 |
6.1 地层圈闭的精细描述 |
6.1.1 不整合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6.1.2 一级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
6.1.3 低级序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
6.2 地层圈闭有效性评价预测 |
6.2.1 典型油藏解剖 |
6.2.2 遮挡层突破压力计算及其预测 |
6.2.3 不整合圈闭勘探实践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惠民凹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
2.3.1 构造单元划分 |
2.3.2 主要次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2.4 构造层与构造运动 |
第3章 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 |
3.1 新生代断层分级 |
3.2 新生代断层的平面分布与组合形式 |
3.3 新生代断层的剖面构造样式 |
3.4 主要断层新生代活动特征 |
3.4.1 宁南—无南断层带 |
3.4.2 临商断层带 |
3.4.3 夏口断裂带 |
3.4.4 营子街断层 |
第4章 新生代变换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
4.1 伸展变换构造的分类 |
4.2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特征 |
4.2.1 一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
4.2.2 二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
4.2.3 三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
4.3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的成因 |
4.3.1 中生代先存基底断裂构造的影响 |
4.3.2 新生代大型正断层系的分段活动与生长、连接 |
4.3.3 不均匀伸展作用与伸展应变的不均匀分布 |
4.4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演化 |
第5章 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 |
5.1 变换构造影响烃源岩的分布 |
5.2 变换构造影响储层砂体的分布 |
5.3 变换构造影响圈闭的形成 |
5.4 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扭张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扭张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扭张构造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
1.2.4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主要断裂特征 |
2.2.1 陈南断裂带 |
2.2.2 滨南断层 |
2.2.3 石村断裂带 |
2.2.4 高青-平南断裂带 |
2.2.5 博兴断层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3.1 中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
2.3.2 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
2.4 东营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石油地质条件 |
2.4.2 油气分布特征 |
第3章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 |
3.1 典型扭张构造带解剖 |
3.1.1 高青帚状扭张构造 |
3.1.2 王家岗雁列式扭张构造 |
3.1.3 金家雁列式扭张构造 |
3.1.4 郝现侧接式扭张构造 |
3.2 扭张构造样式 |
3.2.1 断层组合样式 |
3.2.2 地层变形样式 |
3.2.3 扭张构造带的复合样式 |
3.3 扭张构造判识标准及类型划分 |
3.3.1 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 |
3.3.2 扭张构造类型划分 |
3.4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带分布规律 |
3.4.1 扭张构造带类型的平面分布 |
3.4.2 新生代早期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
3.4.3 新生代中期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
3.4.4 新生代晚期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
第4章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 |
4.1 扭张构造活动性研究方法 |
4.1.1 扭张构造活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1.2 走滑比率的提出 |
4.1.3 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评价体系 |
4.2 东营凹陷不同类型扭张构造带的活动性特征 |
4.2.1 雁列式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特征 |
4.2.2 帚状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特征 |
4.2.3 侧接式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特征 |
4.3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
4.3.1 基于体拉平技术的扭张构造三维演化方法 |
4.3.2 雁列式扭张构造演化特征 |
4.3.3 帚状扭张构造演化特征 |
4.3.4 侧接扭张构造演化特征 |
第5章 扭张构造成因机制研究 |
5.1 扭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5.1.1 雁列式扭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1.2 帚状扭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1.3 帚状构造形成条件的模拟实验 |
5.1.4 侧接式扭张构造物理模拟 |
5.2 扭张构造数值模拟研究 |
5.2.1 帚状扭张构造数值模拟 |
5.2.2 雁列扭张构造数值模拟 |
5.2.3 侧接扭张构造数值模拟 |
5.3 扭张构造成因模式 |
5.3.1 雁列式边扭边张模式 |
5.3.2 帚状先张后扭模式 |
5.3.3 侧接型先扭后张模式 |
第6章 扭张构造控藏作用研究 |
6.1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6.1.1 帚状扭张构造对沉积控制的分段性 |
6.1.2 雁列扭张构造对沉积控制的多样性 |
6.1.3 侧接扭张构造对沉积控制的特殊性 |
6.1.4 扭张构造控砂模式 |
6.2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
6.2.1 扭张构造对圈闭类型的控制 |
6.2.2 扭张构造对圈闭有效性的控制作用 |
6.3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3.1 帚状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3.2 雁列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6.3.3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控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东营凹陷林樊家-尚店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河流相研究现状 |
1.2.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思路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流程 |
3.2.1 基准面旋回及其界面的识别 |
3.2.2 关键井及骨架剖面的选取 |
3.2.3 地震层位标定 |
3.2.4 剖面地层对比 |
3.2.5 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及相类型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结构特征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测井相特征 |
4.1.5 地震相特征 |
4.1.6 相类型及其特征 |
4.2 单井相 |
4.2.1 滨269 井单井相分析 |
4.2.2 林气4 井单井相分析 |
4.2.3 林17 井单井相分析 |
4.2.4 林中27 井单井相分析 |
4.3 连井剖面相 |
4.3.1 林樊家—尚店地区馆陶组东西向沉积连井剖面 |
4.3.2 林樊家—尚店地区馆陶组南北向沉积连井剖面 |
第五章 砂体展布及平面相特征 |
5.1 物源分析 |
5.1.1 区域背景分析 |
5.1.2 成分成熟度分析 |
5.2 砂体展布特征 |
5.2.1 纵向砂体展布特征 |
5.2.2 平面砂体展布特征 |
5.3 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
5.3.1 林樊家—尚店地区馆四砂层组小层沉积相展布图 |
5.3.2 地震属性约束下的沉积相展布 |
第六章 有利储层预测 |
6.1 储层类型划分 |
6.2 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东营凹陷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冲积扇相研究现状 |
1.3.2 河流相研究现状 |
1.3.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6.1 完成的工作量 |
1.6.2 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2 构造演化过程 |
2.3 沉积特征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
3.1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思路 |
3.2 地层划分对比流程 |
3.2.1 基准面旋回及界面的识别 |
3.2.2 关键井选取及骨架剖面建立 |
3.2.3 地震层位标定 |
3.2.4 剖面地层对比 |
3.2.5 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结构特征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测井相标志 |
4.1.5 地震相特征 |
4.1.6 相类型及特征 |
4.2 单井相 |
4.2.1 单气17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
4.2.2 滨2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
4.3 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五章 砂体展布及平面相特征 |
5.1 物源分析 |
5.1.1 区域构造背景 |
5.1.2 成分成熟度分析 |
5.2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5.2.1 均方根振幅属性约束下的砂体展布 |
5.2.2 馆4-4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5.2.3 馆4-3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5.2.4 馆4-2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5.2.5 馆4-1 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5.3 砂体纵向展布特征 |
5.3.1 相干技术识别砂体 |
5.3.2 单家寺地区馆陶组东—西向砂体连井剖面 |
5.3.3 单家寺地区馆陶组南—北向砂体连井剖面 |
5.4 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
5.4.1 馆4-4 小层沉积相图 |
5.4.2 馆4-3 小层沉积相图 |
5.4.3 馆4-2 小层沉积相图 |
5.4.4 馆4-1 小层沉积相图 |
5.5 沉积模式 |
第六章 有效储层预测 |
6.1 储层有效性分析 |
6.2 有效储层范围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浅层河道砂体的精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油藏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河道砂体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 |
3.1 目的层岩电震特征分析及精细构造解释 |
3.1.1 岩性分析 |
3.1.2 测井响应分析 |
3.1.3 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3.1.4 岩电震分析小结 |
3.1.5 精细构造解释 |
3.2 基于地震分频的地层切片技术 |
3.2.1 地震分频技术 |
3.2.2 地层切片技术 |
3.3 地震多属性拟合技术 |
3.3.1 常规属性分析技术 |
3.3.2 基于地质统计的单一属性厚度拟合技术 |
3.3.3 基于地质统计的多属性厚度拟合技术 |
3.3.4 拟合结果与实测井数据对比 |
3.4 振幅曲率属性分析技术 |
3.4.1 曲率的基本原理及地球物理意义 |
3.4.2 振幅曲率求取 |
3.4.3 振幅曲率属性体分析 |
3.4.4 地层切片 |
3.5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
3.5.1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原理 |
3.5.2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实现过程 |
3.5.3 实际资料应用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油气性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
4.1 基于S变换的分频能量比 |
4.2 甜点属性分析技术 |
4.3 含油气分析小结 |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林樊家油田林中九块北部孔店组储层精细描述及产能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基本情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综合地质方法研究油藏现状 |
1.3.2 地震技术研究现状 |
1.3.3 非均质性的研究现状 |
1.3.4 运用水平井开发油藏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对比原则与方法 |
2.1.2 标准层的确定 |
2.1.3 对比井的选取及对比剖面 |
2.1.4 划分与对比标志 |
2.1.5 划分与对比结果 |
2.2 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2 构造形态 |
2.2.3 地震构造解释 |
2.2.4 断裂系统 |
2.3 沉积特征 |
2.3.1 沉积背景 |
2.3.2 物性分析 |
2.3.3 沉积相 |
第三章 储层特性 |
3.1 储层特征 |
3.1.1 储层展布特征 |
3.1.2 储层敏感性特征 |
3.1.3 储层润湿性特征 |
3.2 物性特征 |
3.2.1 宏观物性 |
3.2.2 微观物性 |
3.2.3 矿物特性 |
3.3 储层非均质性 |
3.3.1 林中11-6井区 |
3.3.2 林中12-18井区 |
第四章 油藏评价 |
4.1 油藏地质特征 |
4.1.1 油层分布特征 |
4.1.2 流体性质 |
4.1.3 温度与压力系统 |
4.2 储量计算与评价 |
4.2.1 储量计算 |
4.2.2 储量评价 |
4.3 有利目标评价 |
4.3.1 林中11-6井区 |
4.3.2 林中12-18井区 |
第五章 油藏开发工程研究 |
5.1 开发历程及现状 |
5.1.1 开发历程 |
5.1.2 开发现状 |
5.2 开发效果分析 |
5.2.1 储量动用情况 |
5.2.2 层系适应性分析 |
5.2.3 井网适应性分析 |
5.2.4 能量现状分析 |
5.2.5 生产状况分析 |
5.2.6 含水状况分析 |
第六章 产能建设方案研究 |
6.1 开发原则 |
6.2 开发方式 |
6.2.1 天然能量开发采收率低 |
6.2.2 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
6.3 井型优化 |
6.4 井网井距优化 |
6.5 方案部署及指标预测 |
6.5.1 水平井潜力规划 |
6.5.2 直井潜力规划 |
6.5.3 常规措施规划 |
6.5.4 年指标预测 |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林樊家低凸起带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工区概况 |
2 输导体系特征 |
2.1 断层及其输导特征 |
2.2 不整合及其输导特征 |
2.3 砂体及其输导特征 |
3 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9)东营凹陷南坡典型地层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沉积特征 |
第三章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
3.1 油气剖面显示特征 |
3.2 油气空间显示特征 |
第四章 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 |
4.1 金家油田成藏特征 |
4.1.1 构造特征 |
4.1.2 典型油藏解剖 |
4.2 乐安油田成藏特征 |
4.2.1 构造特征 |
4.2.2 典型油藏解剖 |
第五章 油气运聚特征与成藏动力分析 |
5.1 流体运聚特征分析 |
5.1.1 地层水类型及矿化度分析 |
5.1.2 原油理化性质及分布规律 |
5.2 成藏动力分析 |
5.2.1 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5.2.2 地层压力分析 |
第六章 成藏模式与成藏主控因素 |
6.1 油气成藏期分析 |
6.2 东营南坡油气成藏模式 |
6.2.1 金家油田南北向成藏模式 |
6.2.2 草桥地区近南北向成藏模式 |
6.2.3 草桥地区近东西向成藏模式 |
6.3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6.4 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
6.5 油气运移距离估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稠油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稠油特征 |
2.1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
2.2 原油烃类组成特征 |
2.2.1 烃类总体分布 |
2.2.2 甾萜类化合物分布 |
2.3 原油成熟度特征 |
3 稠油成因机制 |
3.1 稠油成因机制探讨 |
3.2 稠油稠化主控因素 |
4 结论 |
四、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油气成藏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D]. 贾光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2]惠民凹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研究[D]. 李守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D]. 张伟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4]东营凹陷林樊家-尚店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D]. 俎荣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东营凹陷单家寺地区馆陶组沉积相研究[D]. 程子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浅层河道砂体的精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 姜良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林樊家油田林中九块北部孔店组储层精细描述及产能建设研究[D]. 郭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8)
- [8]林樊家低凸起带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J]. 范婕,蒋有录,崔小君,贾光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9]东营凹陷南坡典型地层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杨励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稠油特征及成因机制[J]. 陈建平,王兴谋,高长海,张云银,李豫源. 特种油气藏,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