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Visual Basic 6.0中设计FTP程序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石燚[1](2015)在《基于CATIA平台下混凝土拱坝坝肩抗滑稳定程序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水工建筑物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全面普及,二维的CAD平面化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三维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CATIA软件在世界上的CAD/CAE/CAM领域中属于领导地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土木工程等领域,并逐渐向水利水电、岩土工程、资源环境等领域发展。所以用CATIA软件对拱坝进行三维参数化设计是最优的选择。本文通过研究和开发CATIA软件,建立快捷精确的拱坝三维参数化设计体系。通过进一步丰富和细化拱坝设计模板,提出程序化的设计步骤,进一步提高建模效率和准确率,利用CATIA平台为水利水电工程创新设计创作条件。通过研究CATIA平台与Visual Basic程序的接口问题,运用Visual Basic语言方便快捷的编程能力,再充分结合CATIA自身强大的三维设计功能,扩展CATIA功能模块,可以更深层次利用CATIA三维参数化建立模型的能力。然后结合Visual Basic编程的计算拱坝抗滑稳定系数的人机互动界面,形成基于CATIA平台下拱坝坝肩抗滑稳定分析系统。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拱坝坝肩的抗滑稳定问题进行分析,考虑拱坝坝肩抗滑稳定系数在二维、三维分析下,以及考虑各种地质情况下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在充分分析拱坝坝肩地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人机交互式界面的开发,进行基于Visual Basic平台下的拱坝抗滑稳定分析功能模块的开发。本文是以三维设计软件CATIA为基础平台,研究并建立人机交换界面的拱坝三维设计体系,并通过二次开发工作,扩展拱坝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二维、三维抗滑稳定系数分析功能模块,形成基于CATIA平台下拱坝设计-分析一体化的标准设计流程。
齐文[2](2013)在《采购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行的必备工具。伴随着信息革命,计算机在企业的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企业;帮助员工更好地办公;帮助企业与企业间更好的完成信息传递。采购管理是在商品的流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采购不仅是相当繁琐的事情,需要考虑和衡量很多的问题,而且是相当难以管理的流程,采购中产生的各种报表和数据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去统计和核算,如果纯粹通过手工工作,对于一些大型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作,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对于采购的管理,计算机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采购管理系统很好的方便了员工对于采购过程的管理,也方便了企业领导对于采购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和对于采购过程整体情况的把握。论文主要基于采购过程中的员工的需求建立的方便企业管理的采购管理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利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利用Visual Studio2008作为开发工具,高效实现该系统。在通过实现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合理的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划分,主要分成采购管理功能、公用功能、订单处理管理功能、采购申请功能和供应商管理等五个功能,并且在各模块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模块进行了实现。本系统安全高效,能够很好的完成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采购过程的重要工具。
陈亮[3](2012)在《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在军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红外成像跟踪制导技术已经被当代各种高速精确制导飞行器广泛采用,红外动态场景仿真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作为红外动态场景仿真技术的核心部分,目标轨迹模拟系统可以在室内条件下模拟导弹与目标的运动轨迹,从而检测出跟踪制导武器等红外成像光电设备的搜索识别与跟踪打击能力。本文中的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就是针对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进行室内精度测试分析而设计的。传统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室内检测使用安放有若干不同方位和俯仰角的平行光管的检测架或大型检测台,精确度较低、体积庞大,且移动不灵活,不适合短距离的室内试验。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该系统包括黑体辐射源、双目标轨迹模拟器、测试上位机、测试软件几个部分,以双目标轨迹模拟器中的高精度步进电机系统驱动小目标圆盘运动,黑体温度辐射源用来提供目标温度。步进电机系统的高精度由FPGA控制的细分驱动器来实现。上位机通过RS-232串口连接步进电机系统,由VB编写的软件界面设定步进电机运行的速度、方向及运行角度值,给出目标运行实时坐标轨迹,通过测角精度算法转化为方位与俯仰角。将被测试搜索跟踪系统给出的方位与俯仰角实测值与算法得到的理论值分析比较即可得出被测试搜索跟踪系统精度。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与分析。
陈燕飞,蒋川[4](2010)在《定量包装商品质量法计量检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定量包装商品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增强了检测技术自动化程度,实现了记录信息电子化、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能。
王丰元,周群辉,马浩,王爱兵[5](2008)在《CAD/CAE集成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分析效率,采用CAD/CAE集成技术和新型数据信息交换方法,以CAD/CAE软件为开发平台,数据库为数据管理工具,开发CAD/CAE的接口,完成零件的参数化和集成,最终实现驱动参数驱动有限元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
李成坤[6](2008)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集成方式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矿井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煤炭行业自身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信息的远程监测、浏览、查询以及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是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由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没有统一标准,基本处于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状态,系统间无法兼容、无法完全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煤炭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各类安全监控系统信息共享与集成的现状及系统的数据异构问题,提出和设计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异构数据转换和集成的总体方案。针对系统异构数据转换和传输的技术难点,认真的研究了文件交换技术、ODBC技术、DDE技术和OPC技术,设计了基于OPC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本文在详细分析OPC数据存取规范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核心技术—COM/DCOM,重点设计和实现了OPC数据访问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组件以及基于OPC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并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论文中设计与实现的基于OPC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先进性、可扩展性、易操作性,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促进和推动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邱承勋[7](2006)在《基于SolidWorks的外齿轮泵零部件参数化CAD系统开发》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到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产品的快速开发、研制及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三维CAD技术对加速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起着关键作用,是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设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 外啮合齿轮泵以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时工作可靠等许多优点在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采用。在三维CAD设计软件中,SolidWorks以其强大的实体建模功能和优良的性价比成为各齿轮泵生产企业的首选。由于产品大多已实现了系列化,因此利用SolidWorks良好的二次开发性能,结合业已成熟的特征技术和参数化技术,开发实用、高效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已成为各企业的迫切要求。 本文的目标是开发一个简单实用、功能完善的外啮合齿轮泵零部件参数化CAD系统,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研究了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其中包括二次开发的原理、方法、工具等各方面的核心技术。 (2) 系统介绍了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并确立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技术为系统的设计思想。 (3) 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外啮合齿轮泵零部件参数化CAD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的各方面内容。 (4) 综合采用尺寸驱动法和程序驱动法编制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程序,并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设计信息的管理。 本文的目的旨在对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做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并对其它产品的专用CAD系统的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邱效祝[8](2006)在《VDR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文中提出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A.861(20)号决议案及我国交通部海事局的有关规定,要求国际航行及沿海航行船舶均应安装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缩写VDR)。研制和生产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满足试验和测试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有关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的VDR的试验测试装置,在技术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VDR试验测试装置是研制VDR必须的重要工具。 论文研究设计了VDR试验测试装置,本装置应用单片机、网络通信及专用集成电路技术,模拟国际海事组织要求VDR记录的各种操作和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同时检测VDR工作状态。 VDR需要采集的信息包括:车钟、舵、报警装置、防火门,GPS、电罗经、计程仪、气象仪、测深仪、转速仪、驾驶台、雷达等设备传出的信号,以及需要采集的声音信号;概括起来就是各种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61162格式的串口信号、脉冲信号以及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因而本装置包括模拟量信号发生器、开关量信号发生器、串口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正弦信号发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图像信号发生器。 本装置的硬件系统由主控制器和各种信号发生器组成,主控制器系统由信号发送程序和信号检测及比较程序组成。主控制器为本装置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各种模拟信号发生器工作,同时接收VDR传送的数据,通过比较发送的数据和接受的数据,检测VDR工作状态。 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设计各种信号发生器,模拟VDR需要采集的信号。 2、采用VB语言编写信号发送程序。 3、采用VC语言编写信号检测及比较程序。FTP协议实现网络数据传输,比较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检测VDR工作状况。
戴陈[9](2006)在《基于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的齿轮减速器智能CAD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以参数化、智能化、三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CAD已成为机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在已有减速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用智能CAD的理念将专家系统与三维CAD通用软件Solid Edge集成,利用Visual Basic6.0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数据库技术,建立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维参数化CAD专家系统。该系统符合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系统的完成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同时对提高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生成效率、设计质量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重点完成如下工作: 1、根据齿轮减速器设计流程,按专家系统理论建立齿轮减速器专家系统模型,同时将系统分为设计计算专家系统和结构设计专家系统两大模块,并分别作深入研究。 2、利用Visual Basic6.0构建实时化、可视化、图形化的齿轮减速器专家系统。探讨不同知识的预处理、数据库操作等问题,并运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建立了齿轮减速器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推理机,从而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和互动性。 3、用Visual Basic6.0对Solid Edge V17进行二次开发,采用设计变量与程序设计相结合法实现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分析齿轮减速器总装配及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尺寸的约束关系,在齿轮减速器装配模板设计中运用自顶向下以及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分别建立零件模板和轴系装配模板和总装配模板。
宋玉鸣[10](2006)在《基于AVIDM的跨域信息集成与访问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AVIDM3.0联邦系统信息集成早期实现中可扩展性、灵活性、互操作性以及安全性等各个方面的不足,在Web Service架构基础上进行的预研性的重新设计与实现。为实现联邦系统信息集成,我们引入了“AVIDM域”的概念,AVIDM域是具有一定独立性和自治性的一套完整的AVIDM系统,该系统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人员组织模型和权限管理模型等。一般一个域位于一个独立的局域网内,有独立的防火墙和安全措施,对应一个独立的企业。本文首先对企业信息集成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在第2章中以一院一部和211厂的应用需求和网络情况为背景,提出了基于AVIDM应用服务代理的解决方案;在分析了当前主流的分布式计算技术(COBRA、COM/DCOM、Java RMI等)的优缺点后,全面介绍了当前飞速发展的分布式架构—Web Service,给出了选择Web Service的原因,进而在此Web Service架构基础上提出了AVIDM3.0跨域信息集成的总体模型并在第3章中给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实现。在第4章中对跨域信息集成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全性的主要要求包括:1)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只能具有合法权限的用户才能够执行相应的跨域操作;2)信息加密传输,避免在域间非安全网络上的窃听和伪造。在对第2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后,主要对跨域访问权限控制做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随后给出了实现。为了验证设计与实现的可行性,在第3章和第4章的最后部分给出了模型的应用范例。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研究的方向。
二、用Visual Basic 6.0中设计FTP程序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Visual Basic 6.0中设计FTP程序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TIA平台下混凝土拱坝坝肩抗滑稳定程序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拱坝的抗滑稳定分析 |
1.4 拱坝坝肩抗滑稳定的主要分析方法 |
1.4.1 刚体极限平衡法 |
1.4.2 有限元法 |
1.4.2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法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拱坝三维设计的开发工具与开发平台 |
2.1 概述 |
2.2 开发工具-CATIA |
2.2.1 CATIA V5常用模块和特点 |
2.2.2 CATIA的二次开发 |
2.3 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
3 CATIA实例建模 |
3.1 工程概况 |
3.2 白鹤滩基本地质条件 |
3.2.1 坝肩滑动面 |
3.2.2 荷载参数 |
3.4 CATIA建模 |
3.4.1 参数导入 |
3.4.2 建市模型 |
4 抗滑稳定人机互动界面设计与开发 |
4.1 抗滑稳定参数的设定 |
4.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与开发 |
4.2.1 人机交互界面使用步骤及编程命令简介 |
4.2.2 拱坝坝肩抗滑稳定人机互动界面设计 |
4.3 实例计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采购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采购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1.2 系统开发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系统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
2.1 C/S 模型 |
2.2 SQL SERVER 数据库 |
2.3 Visual Studio 简介 |
2.4 B/S 模型 |
2.4.1 B/S 架构特性 |
2.4.2 B/S 与 C/S 区别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系统功能需求 |
3.2.2 系统功能用例 |
3.2.3 采购管理需求 |
3.2.4 采购业务功能需求 |
3.3 系统性能需求 |
3.4 数据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4 模块功能 |
4.4.1 采购管理功能 |
4.4.2 公用功能 |
4.4.3 订单处理功能 |
4.4.4 采购申请功能 |
4.4.5 供应商管理功能 |
4.5 数据流设计 |
4.6 数据字典 |
4.6.1 数据存储 |
4.6.2 数据流 |
4.6.3 数据处理 |
4.7 数据表设计 |
4.8 系统安全性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采购管理功能实现 |
5.2 公用功能实现 |
5.3 订单处理功能实现 |
5.4 采购申请功能实现 |
5.5 供应商管理功能实现 |
5.6 系统展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目标模拟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目标模拟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
1.2.2 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目标模拟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
2.1.1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基本原理 |
2.1.2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组成 |
2.2 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
2.3 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工作方案 |
2.3.1 小目标的特性分析 |
2.3.2 黑体辐射源的确定 |
2.4 小目标跟踪精度测试原理 |
2.5 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特性 |
3 小目标高精度运动的实现 |
3.1 步进电机系统 |
3.1.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
3.1.2 步进电机技术指标 |
3.1.3 步进电机系统组成及主要性能 |
3.2 步进电机精度实现 |
3.2.1 精度要求 |
3.2.2 细分驱动器设计 |
3.2.3 精度实现说明 |
3.3 双目标轨迹模拟器 |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上位机部分 |
4.1.1 软件编译环境 |
4.1.2 VB串口通信 |
4.1.3 上位机程序总体框架 |
4.1.4 各功能模块 |
4.2 FPGA软件设计 |
4.2.1 FPGA软件总体框架 |
4.2.2 各功能模块 |
5 实验测试及误差分析 |
5.1 精度分析与误差 |
5.2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5.3 误差及来源分析 |
5.3.1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误差来源分析 |
5.3.2 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误差来源分析 |
6 结束语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集成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煤矿安全的现状 |
1.1.1 国外煤矿安全的现状 |
1.1.2 国内煤矿安全的现状 |
1.2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 |
1.2.2 国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 |
1.2.3 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介绍 |
1.3.1 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网络化体系结构 |
2.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
2.1.1 DCS 结构 |
2.1.2 FCS 结构 |
2.1.3 DCS 与FCS 的集成策略 |
2.2 监控系统的网络化测控模式 |
2.2.1 C/S 模式 |
2.2.2 B/S 模式 |
2.2.3 C/S 与B/S 的混合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异构数据的转换和集成 |
3.1 异构数据集成原理 |
3.1.1 系统数据集成原理 |
3.1.2 煤矿内部异构数据集成原理 |
3.1.3 矿务局层异构数据集成原理 |
3.2 异构数据转换方法 |
3.2.1 基于数据库访问方式的数据转换方法 |
3.2.2 设置文件服务器方式的数据转换方法 |
3.2.3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技术的数据转换方法 |
3.2.4 基于OPC 技术的数据转换方法 |
3.3 数据传输方法 |
3.3.1 文件传输方法 |
3.3.2 Winsocket 技术 |
3.4 异构数据转换和集成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OPC 技术的数据访问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OPC 概述 |
4.1.1 传统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2 OPC 技术的优势 |
4.2 OPC 原理及应用 |
4.2.1 OPC 基本原理 |
4.2.2 OPC 的应用 |
4.3 OPC 技术的本质—COM/DCOM |
4.3.1 COM 简介 |
4.3.2 COM 对象 |
4.3.3 COM 接口 |
4.3.4 COM 的实现 |
4.3.5 DCOM 技术 |
4.4 OPC 技术规范 |
4.4.1 OPC 标准概览 |
4.4.2 OPC 的框架与组件 |
4.5 OPC DA 服务器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4.5.1 OPC DA 的对象与接口 |
4.5.2 OPC DA 服务器的总体设计 |
4.5.3 OPC DA 服务器数据访问方式 |
4.5.4 OPC DA 服务器端组件的程序实现 |
4.6 OPC DA 客户端组件实现 |
4.6.1 OPC DA 客户端接口 |
4.6.2 OPC DA 客户端组件的程序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OPC 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简介 |
5.1.1 系统概述 |
5.1.2 系统的技术支持 |
5.1.3 系统的特点 |
5.2 系统运行环境 |
5.2.1 硬件环境 |
5.2.2 软件环境 |
5.3 系统方案 |
5.3.1 实施方案 |
5.3.2 系统的整体结构 |
5.3.3 系统接入标准 |
5.3.4 数据库设计 |
5.4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5.4.1 系统登录模块 |
5.4.2 系统管理模块 |
5.4.3 系统监控模块 |
5.4.4 图形组态模块 |
5.4.5 实时动态图形显示模块 |
5.4.6 模拟量历史曲线模块 |
5.4.7 系统报表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SolidWorks的外齿轮泵零部件参数化CAD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齿轮泵及其研究现状 |
1.1.1 齿轮泵概述 |
1.1.2 齿轮泵的研究现状 |
1.2 CAD技术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
1.2.1 CAD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2 CAD设计软件介绍 |
1.2.3 齿轮泵CAD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基础理论介绍 |
2.1 三维实体建模理论 |
2.1.1 机械产品的三维建模 |
2.1.2 三维实体建模方法 |
2.1.3 特征技术与特征建模 |
2.1.4 参数化技术与参数化建模 |
2.2 SolidWorks及其二次开发技术 |
2.2.1 SolidWorks介绍 |
2.2.2 SolidWorks二次开发 |
2.2.3 二次开发的工具 |
2.3 数据库技术介绍 |
2.3.1 数据库基本概念 |
2.3.2 数据库系统 |
2.3.3 数据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齿轮泵零部件设计参数的确定 |
3.1 齿轮参数的确定 |
3.1.1 影响齿轮参数确定的因素 |
3.1.2 齿轮参数的选择原则 |
3.2 齿轮泵泵体设计简析 |
3.3 齿轮泵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 |
3.3.1 主动齿轮轴的强度计算 |
3.3.2 从动齿轮轴的强度计算 |
3.3.3 泵体的强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系统实现的相关关键技术 |
4.1 CAD软件系统设计 |
4.1.1 CAD软件设计的过程 |
4.1.2 CAD软件开发方法 |
4.1.3 CAD软件系统设计的原则 |
4.2 系统开发工具及总体设计 |
4.2.1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4.2.2 系统的设计思想 |
4.2.3 系统设计的目标与计划 |
4.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3 系统程序设计方法 |
4.4 系统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 |
4.4.1 数据库设计技术 |
4.4.2 VB数据库访问技术 |
4.4.3 应用程序调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程序实现与运行 |
5.1 系统结构规划及程序流程 |
5.1.1 系统结构划分 |
5.1.2 系统各功能模块介绍 |
5.1.3 系统程序流程 |
5.2 系统详细设计 |
5.2.1 系统界面设计 |
5.2.2 零部件参数化程序编制 |
5.2.3 帮助系统制作 |
5.2.4 错误处理与程序调试 |
5.3 系统运行与应用实例 |
5.3.1 系统运行环境 |
5.3.2 系统运行过程及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8)VDR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所涉及的技术及现状 |
1.3 本文选题来源与主要工作 |
第2章 总体设计 |
2.1 系统功能 |
2.2 系统组成与结构 |
2.2.1 硬件部分 |
2.2.2 软件部分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3.1 模拟量信号发生器 |
3.1.1 PCI-1723模块及编程 |
3.1.2 输出信号调理 |
3.2 开关量信号发生器 |
3.2.1 PCL-734模块及编程 |
3.2.2 输出信号调理 |
3.3 串口信号发生器 |
3.4 脉冲信号发生器 |
3.4.1 产生脉冲信号的单片机电路板的设计 |
3.4.2 产生脉冲信号的单片机程序设计 |
3.4.3 产生脉冲信号的主控制器程序设计 |
3.5 正弦信号发生器 |
3.5.1 产生正弦信号的单片机电路板的设计 |
3.5.2 产生正弦信号的单片机程序设计 |
3.5.3 产生正弦信号的主控制器程序设计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VDR试验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平台 |
4.1.1 主控制器操作系统 |
4.1.2 系统开发工具 |
4.2 主控制器信号发送程序设计 |
4.2.1 发送方式的设置 |
4.2.2 发送信息 |
4.2.3 保存信息 |
4.3 主控制器信号检测及比较程序设计 |
4.3.1 FTP协议接收VDR传送数据 |
4.3.2 检测界面各种信息的显示 |
4.3.3 检测VDR工作状态 |
4.3.4 浏览或打印 VDR的工作状态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控制器选用配置 |
(9)基于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的齿轮减速器智能CAD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CAD发展综述 |
1.2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1 三维CAD软件的选用 |
1.3.2 Solid Edge开发工具的选择 |
1.3.3 课题研究方法 |
1.3.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专家系统理论及齿轮减速器三维 CAD专家系统模型的建立 |
2.1 专家系统理论简介 |
2.1.1 专家系统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2.1.2 专家系统知识表示方法 |
2.1.3 专家系统的知识库 |
2.1.4 专家系统的推理机 |
2.1.5 专家系统的推理机与知识库的耦合方式 |
2.1.6 专家系统的全局数据库 |
2.2 齿轮减速器CAD系统模型 |
2.2.1 齿轮减速器设计过程简介 |
2.2.2 齿轮减速器三维参数化CAD专家系统的结构模型 |
2.2.3 面向对象的齿轮减速器系统的知识库的建立 |
2.2.4 面向对象的齿轮减速器系统的推理机的建立 |
2.2.5 面向对象的齿轮减速器系统人机交互界而及解释机制的没计 |
3 系统开发中的相关技术 |
3.1 齿轮减速器设计中设计资料的处理方法 |
3.1.1 数据表格的程序处理 |
3.1.2 线图的程序处理 |
3.1.3 线图数表的数据库处理 |
3.1.4 线图数表程序处理后参数的调用 |
3.2 数据库操作技术 |
3.3 图形化技术 |
4 Solid Edge 二次开发方法 |
4.1 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Solid Edge简介 |
4.2 系统开发工具 |
4.3 系统运行环境 |
4.3.1 系统硬件环境 |
4.3.2 系统软件环境 |
4.3.3 Solid Edge与系统的集成方法 |
4.4 零件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 |
4.4.1 设计变量法 |
4.4.2 程序设计法 |
4.4.3 设计变量与程序设计相结合法 |
5 齿轮减速器三维参数化 CAD专家系统的实现 |
5.1 基于Solid Edge的齿轮减速器CAD系统的总体设计 |
5.1.1 齿轮减速器 CAD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 |
5.1.2 基于Solid Edge软件的齿轮减速器 CAD系统的实现方法 |
5.1.3 基于Solid Edge环境的齿轮减速器 CAD系统结构 |
5.2 面向对象的齿轮减速器设计计算专家系统 |
5.2.1 齿轮减速器设计计算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
5.2.2 齿轮减速器设计计算系统推理机的建立 |
5.3 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实时化的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专家系统 |
5.3.1 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
5.3.2 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推理机的建立 |
5.4 齿轮减速器三维参数化设计 |
5.4.1 齿轮减速器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 |
5.4.2 齿轮减速器参数化设计中模型库的建立 |
5.4.3 齿轮减速器三维参数化绘图的实现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AVIDM的跨域信息集成与访问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企业信息集成的历史与层次 |
1.3 企业信息集成的形式与信息协议栈的关系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 有关PDM产品应用现状 |
1.6 航天五院异地协同情况 |
1.7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 全文结构和简介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跨域信息集成的基本要求 |
2.2 跨域信息集成需要完成的工作 |
2.3 总体设计原则 |
2.4 网络分析 |
2.4.1 “三段式”结构定义 |
2.4.2 防火墙策略 |
2.4.3 基于DMZ的AVIDM应用代理技术 |
2.5 域间通信技术的选择 |
2.5.1 传统分布式计算技术介绍 |
2.5.2 Web Service架构、技术和标准介绍 |
2.6 系统总体结构模型的设计 |
2.7 运行环境 |
2.7.1 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
2.7.2 客户端运行环境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3.1 域组织方式的选择 |
3.1.1 对等方式 |
3.1.2 主从方式 |
3.1.3 混合方式 |
3.1.4 树型组织方式 |
3.2 域间通讯(互操作)的消息格式 |
3.3 每个域必须提供的跨域服务的实现方法 |
3.3.1 组织/角色/用户信息 |
3.3.2 邮件 |
3.3.3 文档共享 |
3.3.4 工作流 |
3.3.5 文件传送 |
3.3.6 身份验证 |
3.4 域组织管理应用范例 |
3.4.1 自动建立信任关系 |
3.4.2 手动建立信任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访问控制设计与实现 |
4.1 传统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
4.1.1 自主访问控制(DAC) |
4.1.2 强制访问控制(MAC) |
4.1.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
4.2 AVIDM3.0单系统中的访问控制介绍 |
4.3 AVIDM跨域访问权限控制的设计 |
4.3.1 问题分析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实现 |
4.3.4 管理策略 |
4.3.5 验证过程 |
4.4 文档共享应用范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VIDM3.0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用Visual Basic 6.0中设计FTP程序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TIA平台下混凝土拱坝坝肩抗滑稳定程序的开发[D]. 石燚.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2]采购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 齐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3]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小目标轨迹模拟系统的设计[D]. 陈亮.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4]定量包装商品质量法计量检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陈燕飞,蒋川.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0(06)
- [5]CAD/CAE集成系统的研究[J]. 王丰元,周群辉,马浩,王爱兵.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8(07)
- [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集成方式研究[D]. 李成坤. 西安科技大学, 2008(01)
- [7]基于SolidWorks的外齿轮泵零部件参数化CAD系统开发[D]. 邱承勋.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
- [8]VDR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D]. 邱效祝.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9]基于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的齿轮减速器智能CAD系统的研究[D]. 戴陈.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10]基于AVIDM的跨域信息集成与访问控制[D]. 宋玉鸣.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