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搞好水保生态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辉[1](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忠伟[2](2019)在《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未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实施“五水共治”又是推动浙江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传统,源远流长的浙江治水历史与治水精神,是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和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水环境恶化以及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这是“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五水共治”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区别于以往治水的方式,实现了科学、有效、多样的治水。“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转变发展方式;“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健全农村水环境治理体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加强农村水文化宣传,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五水共治”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推动农村治污水及环境治理,美化农村环境。由此可见,“五水共治”通过水环境治理来推动农村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进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浙江“五水共治”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水文化建设、环境治理这几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及其取得的成效,对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五水共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治水理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也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浙江省“五水共治”推进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彭珂珊[3](2016)在《我国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从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入手,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五大作用,即:1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2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3水土保持是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的主要手段;4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5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田银娥,安林萍[4](2011)在《论和谐晋城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文中提出"和谐晋城"建设是晋城近年来不懈努力的目标,但是和谐晋城建设与水土保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却很少有人探究,文中从晋城市水土保持现状出发,分析水土流失对和谐晋城的危害,肯定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论述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和谐晋城的促进作用,从而指出和谐晋城与水土保持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樊院城[5](2010)在《落实普法规划 实施依法治理 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综述》文中提出2006—2010年,是"五五"普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五年,同时也是山西省水利建设加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兴水战略从制定、启动、实施、攻坚至逐步落实取得了显着成效:全省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供水结构逐步完成由以地下水为主转为地表水为主的根本性改变;农村饮水安全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村饮水状况得到改善;农田灌溉工程实

张虎保[6](2010)在《搞好水土保持 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不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区难以形成,即使一时建好,也无法长久保住;水土保持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美化山水田林路,实际上就是在生态经济区里栽树种草美化环境。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水土保持的目的,人们通过水土保持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自然、欣赏自然,建设美好的家园;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水土保持的最终保证,只有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才有投入保证,水土保持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水土保持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抚州市水土保持和生态经济区建设特点,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加快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

高照良,李永红,徐佳,王珍珍,赵晶,郭文,宋慧斌,张兴昌,彭珂珊[7](2009)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及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有水力、风力、重力产生的变化。同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成为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障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生存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无论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角度考虑,还是从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8年以后,如何解决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经济发展问题及黄河减沙的角度来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该区的生态建设已势在必行。根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生态恢复学和土壤侵蚀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性,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王晗[8](2009)在《青岛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国内外水土保持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水土保持系统的组成、特征、运行规律,并对今后模式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本论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对青岛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系统的分析,运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从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了青岛市水土保持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机理。目前,水土保持采取的措施多是以实际的工程措施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评价。本文在多角度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复合系统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水土保持发展模式的可能性。通过系统模拟,得出区域水土保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农业、环保意识、节水意识等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初步探讨了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中涉及的重要经济利益关系,提出各要素的相互制约性、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性,必须在处理好区域内各要素的利益关系基础上,协调区域间的公平利益问题。本文是系统动力学在水土保持发展模式方面的一个创新性的应用。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用大量的数据分析,论证了良性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不仅具有显着的生态效益,而且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水资源紧张等具有重要意义,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薛选世[9](2008)在《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阐明了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论述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周强[10](2008)在《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提出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发展空间;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帮助和积累了资金;③水土保持综合科普教育培育了新型的农民;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⑤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行为,强化水土保持服务,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二、搞好水保生态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水保生态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
        1.5.2 理论基础
        1.5.3 浙江省“五水共治”政策
        1.5.4 “五水共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2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的提出
    2.1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背景及过程
        2.1.1 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2.1.2 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提出的现实背景
        2.1.3 浙江省治水战略及“五水共治”提出的过程
    2.2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特征及意义
        2.2.1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特征
        2.2.2 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意义
3 浙江“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
    3.1 “五水共治”实施情况及成效
        3.1.1 “五水共治”实施情况
        3.1.2 “五水共治”取得的成效
    3.2 “五水共治”倒逼农村经济的生态转型
        3.2.1 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3.2.2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
    3.3 “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
        3.3.1 “五水共治”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3.3.2 落实水体保护责任制力促水环境治理
    3.4 “五水共治”促进农村水文化建设
        3.4.1 促进水文化宣传教育
        3.4.2 “五水共治”助推水文化建设
    3.5 “五水共治”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3.5.1 农村水环境治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5.2 农村治污水推进环境治理
4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1 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存在的问题
        4.1.2 推进农村经济生态转型的改进措施
    4.2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2.1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4.2.2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改进措施
    4.3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3.1 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3.2 推进农村水文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4.4 浙江“五水共治”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4.1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4.4.2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改进措施
5 研究结论与重要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我国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
2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3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
4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4.1 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
    4.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互相依托,相得益彰
    4.3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水土保持发展
5 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5.1 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
    5.2 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5.3水土保持是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手段
    5.4 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5.5 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5)落实普法规划 实施依法治理 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一) 制定“五五”规划, 明确组织领导
    (二) 完善政策法规, 推进依法治水
    (三) 推行依法行政, 明确行政职能
    (四) 强化队伍建设, 实施执法检查
    (五) 开展水法制宣传, 普及水法律知识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问题及难点
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设想

(8)青岛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水土保持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1.1 发达国家的山区流域治理模式
        1.2.1.2 发展中国家的流域治理模式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水土保持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系统工程理论
        1.4.3 产业生态学理论
        1.4.4 生态清洁流域综合防治理论
2. 青岛市基本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社会条件
        2.2.2 经济条件
    2.3 环境条件
        2.3.1 环境质量状况
        2.3.2 水土流失状况
        2.3.3 水土保持状况
3. 水土保持发展模式构建
    3.1 水土保持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
        3.1.1 系统动力学研究特点
        3.1.2 水土保持发展模式的系统特征
    3.2 仿真系统确立
        3.2.1 模型选择
        3.2.2 模型系统的构成
        3.2.2.1 自然系统
        3.2.2.2 社会系统
        3.2.2.3 经济系统
        3.2.3 系统边界的确立
        3.2.4 模型变量的选择
        3.2.5 模型仿真软件
    3.3 模型构建
        3.3.1 建模原则
        3.3.2 建模步骤
        3.3.3 模型建立
        3.3.3.1 因果反馈关系
        3.3.3.2 系统流图及主要状态方程
4. 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仿真与方案优化设计
    4.1 模型调试
    4.2 模型检验
        4.2.1 模型结构性检验
        4.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4.2.3 模型灵敏度分析
    4.3 调控参数的确定
    4.4 运行结果分析与仿真方案
        4.4.1 调控参数取值
        4.4.2 运行结果及方案分析
    4.5 优化方案设计
5. 水土保持发展模式实施策略
    5.1 加强生态绿化建设
    5.2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
    5.3 水土保持投资渠道多元化
    5.4 倡导水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5.5 顾水保效益与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10)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1.1 水土保持的基本涵义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1.3 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辨证关系
        1.3.1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3.2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
    1.4 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2 “新农村建设”模式分析
3 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1 新水土保持理念治理成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文发展空间
    3.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帮助和积累了资金
    3.3 通过水土保持科普教育, 培育一批懂科学、用科学的新型农民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3.5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行为, 强化水土保持服务, 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4 对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前景展望

四、搞好水保生态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 王忠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我国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J]. 彭珂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4]论和谐晋城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J]. 田银娥,安林萍. 山西水利科技, 2011(04)
  • [5]落实普法规划 实施依法治理 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综述[J]. 樊院城. 山西水利, 2010(07)
  • [6]搞好水土保持 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 张虎保.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7)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进展及其对策[J]. 高照良,李永红,徐佳,王珍珍,赵晶,郭文,宋慧斌,张兴昌,彭珂珊. 科技和产业, 2009(10)
  • [8]青岛市水土保持发展模式仿真研究[D]. 王晗.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探讨[A]. 薛选世. 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10]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周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03)

标签:;  ;  ;  ;  ;  

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