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曾荣杨[1](2020)在《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文中指出本论文是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为主要研究目标完成的。由于本次研究重新划分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的三级层序,因此对暗色泥岩的研究将以三级层序展开,着重对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生烃特征进行研究,并研究构造对于暗色泥岩发育的控制作用,将为有利区带的圈定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次研究是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即以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为基础,并与岩心观察、岩心采样、层序、沉积、构造、地震等多方面的研究紧密结合,开展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的评价研究工作。结论是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达到了较好-好的标准。本文对沙河街组4个层位进行研究,发现沙三中亚段和沙一段的暗色泥岩厚度大(50~200m)、有机质类型好(Ⅱ1-Ⅰ型)、有机质丰度高并且处于未熟-低熟阶段。通过对暗色泥岩的研究,本文建立了沧东凹陷沙河街组优质暗色泥岩的划分标准并预测其平面展布,并且归纳出本地区优质暗色泥岩的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包括(1)古气候及沉积环境;(2)断层活动及(3)构造活动因素的影响。其次运用成因法对沧东凹陷油气资源量计算,沙三段油气聚集量0.662~0.993×108t,沙一段油气0.605~0.907×108t。再次,对沧东凹陷暗色泥岩的生烃机制进行研究,本地区的低熟暗色泥岩具有:(1)较高的有机质丰度;(2)长期处于低成熟阶段;(3)处于还原沉积环境和较好的有机质类型以及(4)具有有较高的转化率等四个特点,具备形成未熟-低熟油的能力。总结出本地区低熟暗色泥岩的2种生烃模式:(1)是以沧东凹陷沙一段暗色泥岩为代表的咸-咸化湖(强)还原相的成烃模式。(2)是以沧东凹陷沙三段暗色泥岩为代表的淡-微咸化湖(弱)还原相的成烃模式。最后从构造的角度对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的发育进行分析:(1)沧东断裂和徐西断裂控制了暗色泥岩的发育,在沙河街组后期徐西断裂对暗色泥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明显加强;(2)沧东凹陷共有6个构造单元,但其中负向构造单元即沧东次凹和南皮次凹的暗色泥岩更加发育;(3)沧东凹陷在沙河街期的构造演化拉伸作用先弱后强,活动越剧烈有机质类型越好;(4)沉降速率和持续时间影响了暗色泥岩的沉积厚度和有机质输入量。
吴子强[2](2019)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烃源岩与油气成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基于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大量数据分析,进行单井烃源岩评价,精细刻画不同类型有机相烃源岩厚度,厘定烃源灶的热历史,预测不同有机相源岩在不同成熟阶段排出油气的性质及生排烃强度,根据油气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测烃源岩的性质,讨论已发现油气藏和烃源灶的关系并进行有利勘探区预测。吉尔嘎朗图凹陷有效烃源岩位于腾一段和阿尔善组。有机质成熟度Ro范围主要在0.4%~1.1%之间,生排烃的源岩厚度约为190m,总的排烃量约1.8亿吨。利用改进的Δlog R烃源岩测井评价技术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典型探井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吉尔嘎朗图凹陷腾一段和阿尔善组烃源岩主体为C相,其中腾一段发育C1相烃源岩,阿尔善组发育C2相和D/E相烃源岩。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中洼槽和西洼槽的深洼沉积处,向凹陷边缘厚度逐渐减薄。腾一段和阿尔善组的烃源岩属于一套烃源岩,以湖相藻类的C相烃源岩为主,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原油基本来自于此套淡水-微咸水的湖相源岩,反映单一的油源特征。根据原油API,黏度,甾烷参数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原油作油族划分,结果表明,原油分为三类,Ⅰ类原油为C1相源岩在低成熟阶段生成的原生重质油;Ⅱ类原油为C2相源岩和D/E相源岩在成熟阶段生成的中-轻质油;Ⅲ类原油为生物降解油,是前两类原油经过次生变化形成的。不同成因的原油主要受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和成熟度控制的。原油API变化较大,在5~40°范围内均有分布,距离烃源灶越远,原油API越小,成熟度越低。油气藏分布受烃源灶控制,油气聚集在近邻烃源灶的斜坡带,呈现近烃源灶聚集的特点。勘探有利区位于中、西两个富油洼槽斜坡带及周边。
何伊南[3](2018)在《海相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生烃动力学研究 ——以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为例》文中认为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资源丰富,目前是世界热点油气勘探地区。本研究先后运用有机岩石学和生烃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着力于弄清尼日尔三角洲和下刚果盆地的海相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和有机相划分;重点是选取不同成因类型海相烃源岩样品,先分析其有机岩石学特征,然后分别采取封闭体系热压模拟和开放体系实验装置,模拟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研究大陆边缘盆地不同有机相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机理。基于此来探索海相烃源岩的成因与分布规律,从而为具体区块的油气勘探提供相关依据。首先,依据海相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沉积环境和显微组分组成,建立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的有机相划分方法,并明确了重点盆地优质烃源岩的有机相及其演化规律。下刚果盆地优质烃源岩有机相为局限海富腐泥组有机相和外浅海壳-腐组合有机相,主要发育在Madingo组和Paloukou组;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优质烃源岩有机相为前三角洲壳-腐组合有机相、三角洲前缘浅海镜-壳组合有机相和近岸沼泽镜-壳组合有机相,主要发育在Akata组和Agbada组下部。其次,对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两个典型盆地样品进行了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的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开放体系实验中,采用热模拟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海相烃源岩生烃机理,指出下刚果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优质有机相的海相烃源岩具有活化能集中、生烃高峰明显和生排烃快速的特点,有利于油气成藏。最后,从有机质含量、古沉积环境以及古河流作用、海洋初级生产力几个方面入手,阐述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并通过上述控制因素建立尼日尔三角洲和下刚果盆地不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张阳[4](2018)在《哈山地区上古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文中提出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属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的一部分,邻近玛湖生烃凹陷,但由于受多期推覆运动的影响,烃源岩非均质性极强,成熟度差异较大,储层多为岩相多变的火山岩,小范围内多种类型油气共存。尽管目前已有多口井在研究区上古生界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油气分布特征及成藏过程仍不清楚。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油藏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明确研究区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及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提供依据。本文在油气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各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剖析,开展了石油成因类型划分与对比,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原油的成因机理;解决了研究区埋藏史难以恢复的实际问题,采用古地温恢复法探讨成藏与构造的关系,结合包裹体分析资料,描述了不同构造单元不同类型原油的成藏过程,指出关键控藏因素,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态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依据成熟度可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低熟油(A)、成熟油(B、D)和混源油(C)三大类,并依据生物降解程度将低熟油划分为2类(A1、A2),依据成熟度、姥植比、生物降解程度等差异将成熟油细分为6类(B11、B12、B21、B22、B3、D),其中低熟油(A类)主要分布在B三角带和前缘冲断带中,在推覆体Ⅱ、Ⅲ中也有分布;成熟油(B、D类)主要分布在推覆体Ⅱ、Ⅲ、Ⅳ及A三角带中;混源油(C类)分布在哈山西中部,哈山中地区也分布有混源油。研究区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均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其中哈山西低熟油(A类)主要来源于前缘冲断带成熟度相对较低的风城组烃源岩;哈山西成熟油(B1、B3、D类)来源于哈山深部或哈山—玛湖凹陷的斜坡带上的成熟度较高(比玛湖凹陷的低)的烃源岩;哈山中原油(B2类)来源于推覆体下部风古4井区附近风城组沉积中心的烃源岩。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时间存在差异,其中哈山西低熟油在二叠纪末充注;A三角带油气在早、晚二叠纪均有充注;推覆体Ⅱ、Ⅲ中油气存在二叠纪末、三叠纪末两期充注;哈山中哈深2井油藏存在晚二叠纪和侏罗纪两期充注,研究区总体上主要存在三期成藏。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多为源储配置—断层控藏,烃源岩发育范围控制油气分布,断层控制油气的富集,储层岩性物性控制含油气性,最终形成了现今复杂的油气分布相态。
张明星,郭耿生,张琳璞[5](2017)在《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综合评价》文中认为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盆地模拟技术,结合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构造、沉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古近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演化特征等。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两套烃源岩,烃源岩具有"北厚南薄"的发育特征,在凹陷中—北部深洼带最为发育,往南厚度变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Ⅰ—Ⅱ1),具有良好的生烃物质基础;烃源岩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成熟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北部洼陷和中部洼陷的深洼区,但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具有形成低熟油的基本条件,为研究区油气聚集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
葛海霞[6](2017)在《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主控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青东凹陷为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凹陷,目前虽已取得了工业油气发现,但勘探程度较低,油气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由于研究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十分复杂,油气来源仍存在诸多疑点,油气成藏过程及富集规律尚不清楚,严重制约有利区的评价和油气勘探的深化。本论文针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及原油(或油砂)地球化学特征剖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低熟油形成机理、油源对比、成藏期次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探讨了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青东凹陷主力烃源岩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沙三下亚段烃源岩分布局限,主要分布在青东凹陷中北部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在凹陷中北部洼陷和南部洼陷均有分布。烃源岩成熟度偏低,成熟烃源岩基本局限于凹陷中北部的深洼带。青东凹陷存在低熟油,且主要分布在凹陷西部斜坡带的沙四上亚段浅部储层中,其来源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具备形成低熟油的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烃源岩中富含孢子体、壳屑体、藻类体及矿物沥青基质,具有细菌、藻类及高等植物多种生源,构成低熟油形成的物质基础;烃源岩处于与蒸发岩共生的咸化环境,存在高矿化度的地层水以及火山活动,同时发现该套烃源岩具有低熟和成熟两个生烃阶段,说明烃源岩在早期阶段经过低温化学反应、细菌活动及催化作用等生成低熟油。本文根据生物标志物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对低熟油进行了综合判识,并提出以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8β(H)升补身烷为0.34左右可以作为研究区低熟油判识的新指标。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原油特征复杂,存在常规原油和稠油,稠油又分为原生成因(低熟油)和次生成因(生物降解油),其中生物降解油的降解级别最高达8级。常规原油主要分布在中北部洼陷的深部储层中(Es3x和Es4s),稠油则分布在凹陷边缘的浅部储层中,包括西部斜坡带及青东—青南过渡带。针对生物降解油,选取了抗生物降解能力较强的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等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进行油源对比,探索出新参数组合β-胡萝卜烷/(2×C29藿烷)、(2×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与(2×C19)/(C28+C29)三环萜烷,并将?/菲创造性地应用于生物降解油的油源对比中,取得较好效果。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中北部洼陷带及西北部斜坡带原油来自青东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青东—青南过渡带生物降解油主要来自东营凹陷的青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部分原油具有青东凹陷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西南部斜坡带的低熟油主要来自青东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青东凹陷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Ed)和馆陶组—第四系沉积时期(Ng-Q),以晚期充注为主。早期充注油藏多遭受改造破坏,油气具有边成藏边降解特征。存在5种油气成藏模式,即自源侧向/自源垂向运聚成藏模式、地垒带近源运聚成藏模式、陡坡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缓坡断层长距离走向运聚成藏模式和凹中隆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油气富集主要受烃源岩条件、储层物性、断裂系统分布及封盖条件等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藏规模及分布范围,油气多分布在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或邻近的上下层系内;区内稠油具有边成藏边降解特征,油气聚集受储层物性下限的严格控制;断裂不仅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成为油藏遭受破坏的重要因素;而局部盖层对油气保存起到良好的封盖作用,高矿化度的地层水也反映地层处于封闭条件较好的地质环境。
葛海霞,张枝焕,闵伟,张琳璞,柳东,章成进[7](2016)在《济阳坳陷青东凹陷低熟油生烃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青东凹陷勘探程度低,油气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开展凹陷内低熟油成因机理的研究有利于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并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原油的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低熟油主要分布于凹陷边缘的沙四上亚段储层中。油源对比显示低熟油主要来自凹陷内沙四上亚段低熟烃源岩。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具备形成低熟油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沙四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I)和腐泥-腐殖型(II1)为主;泥页岩与蒸发岩共生的咸化还原环境因富含高矿化度地层水而有助于有机质早期转化生烃;烃源岩中的可溶有机质经过低温化学反应、细菌活动、生物催化作用等可形成低熟油。该研究对青东凹陷油气勘探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寻找低熟油气藏是研究区未来重要的勘探方向。
董越崎,刘庆新,李洪香,刘子藏,刘学超,李宁[8](2015)在《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排烃特征、发育古环境、有机岩石学及原油特征等手段,探讨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生烃、排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具有集中排烃、高效排烃的特点。沙一下段烃源岩发育的环境主要为干旱气候下的咸水环境。藻类及显微组分中的矿物沥青基质是低熟烃源岩形成低熟油气的物质基础。歧口凹陷存在大量未熟-低熟的原油。
廖然[9](2012)在《沧东凹陷低熟油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沧东凹陷低熟油生烃机制和资源评价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沧东凹陷共发育两套未熟-低熟烃源岩,烃源岩丰度高、类型好,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烃源岩转化效率高,排烃条件好,具备形成未熟-低熟油形成的先决条件。沧东凹陷低熟油资源总量约1.5~2.1亿吨,剩余资源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刘庆新,王书香,孙超囡,汪晓敏,朱薇[10](2012)在《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中显微组分含量平均占全岩体积的4.64%,矿物沥青基质含量相对偏低。显微组分中富含腐泥组,惰质组含量很低,相对发育壳质组和镜质组,具有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生源的特点。藻类体是歧口凹陷主要的生烃组分,矿物沥青基质是歧口凹陷烃源岩中值得重视的生烃组分。
二、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 |
第2章 沧东凹陷地质概况 |
2.1 沧东凹陷构造概况 |
2.1.1 沧东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沧东凹陷构造单元特征 |
2.2 沧东凹陷岩石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暗色泥岩地层发育特征 |
3.1 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暗色泥岩分布特征 |
3.2 暗色泥岩的展布和厚度 |
3.3 暗色泥岩的湖湘沉积特征 |
第4章 暗色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机制 |
4.1 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 |
4.1.1 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 |
4.1.2 暗色泥岩生烃潜量 |
4.1.3 暗色泥岩可溶性有机质含量 |
4.1.4 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小结 |
4.2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 |
4.2.1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划分标准 |
4.2.2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
4.2.3 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小结 |
4.3 暗色泥岩有机质热演化 |
4.3.1 有机质热演化标准 |
4.3.2 暗色泥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
4.4 暗色泥岩生烃控制因素 |
4.4.1 有机质丰度 |
4.4.2 沉积环境及有机质类型 |
4.4.3 有机质成熟度 |
4.4.4 暗色泥岩转化率 |
4.5 低熟暗色泥岩生烃模式 |
4.5.1 咸化-半咸化湖强还原相的成烃模式 |
4.5.2 淡-微咸化湖弱还原相的成烃模式 |
第5章 优质烃源岩展布及资源量评估 |
5.1 优质烃源岩综合评价及特征 |
5.1.1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 |
5.1.2 优质烃源岩特征 |
5.2 优质烃源岩展布预测及控制因素 |
5.2.1 优质烃源岩展布预测 |
5.2.2 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
5.3 沙河街组资源量评估 |
5.3.1 国内外评价标准优选 |
5.3.2 沙河街组资源量计算 |
5.3.3 沙河街组烃源岩资源量评价 |
第6章 构造对暗色泥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
6.1 控盆断层活动 |
6.2 负向构造单元 |
6.3 构造演化 |
6.4 构造沉降速率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烃源岩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沉积背景 |
2.2 源储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和空间分布 |
3.1 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充填序列 |
3.2 烃源岩有机相 |
3.3 烃源岩非均质性表征 |
3.4 烃源岩测井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
3.5 典型井源岩非均质性及有机相识别 |
3.4.1 林19X |
3.4.2 吉2 |
3.4.3 吉35 |
3.4.4 吉60 |
3.4.5 吉86 |
3.4.6 吉65 |
3.4.7 林5 |
3.6 烃源岩对比与空间分布特征 |
3.6.1 烃源岩对比 |
3.6.2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厚度的平面展布特征 |
第4章 烃源灶定量表征 |
4.1 地温场特征 |
4.2 烃源岩成熟度和生烃转化率标定 |
4.3 源岩成熟度及排烃性质 |
4.3.1 源岩成熟度 |
4.3.2 预测不同有机相源岩排烃性质 |
4.4 烃源灶排烃强度 |
第5章 油气成藏和有利区预测 |
5.1 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 |
5.2 原油物性 |
5.3 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原油成熟度 |
5.3.2 原油母质来源 |
5.3.3 原油沉积环境 |
5.3.4 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5.3.5 油族划分与油气成因 |
5.4 封盖条件 |
5.5 灶-藏关系 |
5.6 资源量及有利区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相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生烃动力学研究 ——以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取得成果与现状 |
1.2.1 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海相烃源岩特征及成因 |
1.2.3 海相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
1.2.4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及其生烃特征 |
1.2.5 沉积相-生物相-地球化学相-有机相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认识 |
1.5.1 资料的收集 |
1.5.2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和烃源岩概况 |
2.1 盆地位置及勘探概况 |
2.1.1 下刚果盆地 |
2.1.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2.2 地层发育及沉积演化特征 |
2.2.1 下刚果盆地 |
2.2.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2.3 烃源岩特征 |
2.3.1 下刚果盆地 |
2.3.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
3.1 有机岩石学的定义 |
3.1.1 显微组分分类 |
3.2 下刚果盆地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
3.2.1 显微组分特征 |
3.2.2 显微组分组成 |
3.3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
3.3.1 显微组分特征 |
3.3.2 显微组分组成 |
第4章 研究区烃源岩有机相研究 |
4.1 有机相的概念和划分方法 |
4.2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球化学相 |
4.3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及划分 |
4.3.1 下刚果盆地 |
4.3.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4.4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有利有机相分析 |
4.4.1 下刚盆地 |
4.4.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第5章 有机相生烃动力学实验 |
5.1 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实验 |
5.2 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实验 |
5.2.1 实验操作流程 |
5.2.2 数值分析原理 |
第6章 研究区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特征 |
6.1 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 |
6.1.1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划分 |
6.1.2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特征 |
6.1.3 生烃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参数的标定 |
6.1.4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和机理 |
6.1.5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有机质生排烃动力学 |
6.2 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 |
6.2.1 热模拟气体产物分析和残余热解烃 |
第7章 研究区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与形成模式 |
7.1 下刚果盆地 |
7.1.1 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
7.1.2 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7.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7.2.1 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
7.2.2 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哈山地区上古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区研究进展 |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哈山地区地质结构特征 |
第3章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
3.1 油气藏类型 |
3.2 油气分布特征 |
3.2.1 哈山地区典型井区油气分布特征 |
3.2.2 不同地质单元中油气纵向分布规律 |
3.2.3 不同类型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 |
第4章 原油族群划分与油源对比 |
4.1 烃源岩特征 |
4.1.1 玛湖凹陷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组成 |
4.1.2 哈山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及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
4.1.3 哈山地区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2 原油族群划分及不同族群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原油的成因类型划分 |
4.2.3 不同成因类型原油的芳烃特征 |
4.3 油源对比 |
4.3.1 油—油对比 |
4.3.2 油—源对比 |
第5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5.1 上三角带(B)中低熟油的成藏过程 |
5.1.1 低熟油分布及油藏基本特征 |
5.1.2 低熟油成因与烃源灶确定 |
5.1.3 油气成藏期与成藏过程分析 |
5.2 推覆体Ⅱ、Ⅲ中油藏的成藏过程 |
5.2.1 油藏基本特征 |
5.2.2 油气成因与来源分析 |
5.2.3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
5.3 下三角带(A三角带)油气成藏过程 |
5.3.1 油藏基本特征 |
5.3.2 油气成因与烃源灶位置确定 |
5.3.3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
5.4 哈深2 井油藏(推覆体Ⅳ)成藏过程 |
5.4.1 油藏基本特征 |
5.4.2 油气成因与烃源灶确定 |
5.4.3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
5.5 哈山地区油气成藏过程综合分析及动态成藏模式的建立 |
5.5.1 哈山西油气成藏模式 |
5.5.2 哈山中(哈深2 井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6章 控制油气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分析 |
6.1 烃源岩展布特征控制油藏的分布 |
6.2 通源断层发育控制了不同构造带油气的聚集 |
6.2.1 断层分布 |
6.2.2 断层结构特征 |
6.2.3 断层级次及不同级次断层的分布特征 |
6.2.4 断层活动时间及对油藏聚集的控制 |
6.3 火山岩储层岩性物性特征控制储层的含油性 |
6.3.1 岩性、物性与含油性特征 |
6.3.2 孔隙结构类型及其对含油性的影响 |
6.3.3 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A 包裹体鉴定及薄片观察 |
致谢 |
(5)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暗色泥岩分布特征 |
3 烃源岩生烃潜力 |
3.1 有机质丰度 |
3.2 有机质类型 |
4 有机质成熟度及低熟油形成条件 |
4.1 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 (Ro) 分布特征 |
4.1.1 饱和烃CPI、OEP及脱羟基维生素E演化特征 |
4.1.2 烃源岩热解参数与Ro关系 |
4.1.3 烃源岩成熟度平面分布特征 |
4.2 低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成条件 |
4.2.1 存在形成低熟油的生烃物质 |
4.2.2 具备形成低熟油的沉积环境 |
4.2.3 存在烃源岩早期生烃演化阶段 |
5 结论 |
(6)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低熟油判识标志及生烃机理 |
1.2.2 油源对比 |
1.2.3 成藏模式 |
1.2.4 断陷盆地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1.3 研究区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油气勘探及石油地质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5.2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
1.5.3 图件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构造演化史 |
2.2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2.3 沉积储层特征 |
2.3.1 沉积相特征 |
2.3.2 储层特征 |
2.4 油气成藏条件 |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
3.1 样品 |
3.1.1 烃源岩样品 |
3.1.2 原油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有机岩石学分析 |
3.2.2 总有机碳分析 |
3.2.3 岩石热解分析 |
3.2.4 岩石样品抽提与分离 |
3.2.5 饱和烃及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2.6 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3.2.7 流体包裹体分析 |
第4章 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生烃潜力与生烃史分析 |
4.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2 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成熟度特征 |
4.2.1 有机质丰度 |
4.2.2 有机质类型 |
4.2.3 烃源岩成熟度及生烃史 |
4.3 低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成条件 |
4.3.1 具备形成低熟油的物质基础 |
4.3.2 烃源岩与蒸发岩共生的咸化环境 |
4.3.3 地层流体与无机矿物作用 |
4.3.4 火山(热液)活动 |
4.3.5 存在石油形成的两个演化阶段 |
4.4 烃源岩埋藏史、生烃史分析 |
4.4.1 地层埋藏史分析 |
4.4.2 生排烃史分析 |
第5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
5.1 油气分布特征及原油类型划分 |
5.1.1 油气分布特征 |
5.1.2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 |
5.1.3 原油成熟度判识 |
5.1.4 低熟油判识新指标探索 |
5.1.5 原油类型划分及不同类型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典型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
5.2.3 青东凹陷与青南洼陷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 |
5.2.4 稳定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
5.3 油源分析 |
5.3.1 Ⅰ类原油来源分析 |
5.3.2 Ⅱ类原油来源分析 |
5.3.3 Ⅲ类原油来源分析 |
5.3.4 Ⅳ类原油来源分析 |
第6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主控因素 |
6.1 油气成藏期次 |
6.1.1 青东5井区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2 青东—青南过渡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3 中部洼陷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4 西部斜坡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1.5 东部走滑断裂带典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2 油气成藏期次与烃源岩生烃史及构造演化史的匹配关系 |
6.3 油源断层活动与烃源岩生排烃期配置关系 |
6.4 油气成藏模式 |
6.4.1 自源侧向/自源垂向运聚成藏模式 |
6.4.2 地垒带近源运聚成藏模式 |
6.4.3 陡坡带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 |
6.4.4 缓坡带长距离断层走向运聚成藏模式 |
6.4.5 凹中隆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 |
6.5 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
6.5.1 有效烃源岩控制油藏规模及分布范围 |
6.5.2 储层物性下限控制油气平面及纵向分布 |
6.5.3 复杂的断裂体系控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 |
6.5.4 良好的封盖条件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显微组分图版 |
附录B 包裹体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济阳坳陷青东凹陷低熟油生烃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
3 低熟油的成因机理 |
3.1 形成低熟油的物质基础 |
3.2 烃源岩与蒸发岩共生的咸化环境 |
3.3 地层水的促进作用 |
3.4 存在石油形成的两个演化阶段 |
4 结论 |
(8)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低熟烃源岩分布特征 |
2低熟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
2.1低熟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 |
2.2低熟烃源岩排烃系数 |
3低熟烃源岩沉积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4低熟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
4.1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特征 |
4.2低熟烃源岩成烃母质 |
4.2.1藻类体是未熟-低熟烃源岩的主要成烃母质 |
4.2.2矿物沥青基质是未熟-低熟烃源岩的重要成烃母质 |
5歧口凹陷原油特征 |
6结论 |
(9)沧东凹陷低熟油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沧东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发育特征 |
2 沧东凹陷低熟油形成条件 |
2.1 未熟-低熟烃源岩丰度高、类型好 |
2.2 孔二段和沙一下段具备长期低温条件 |
2.3 未熟-低熟烃源岩转化率高, 具备排烃条件 |
3 沧东凹陷低熟油资源潜力 |
3.1 未熟-低熟烃源岩有效分布区 |
3.2 沧东凹陷低熟油资源量 |
4 结论 |
(10)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全岩显微组分组成 |
2 生烃组分剖析 |
2.1 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决定了烃源岩的质量 |
2.2 藻类体是烃源岩中主要的生烃组分 |
2.3 矿物沥青基质是值得重视的生烃组分 |
3 结 论 |
四、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沧东凹陷沙河街组暗色泥岩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D]. 曾荣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烃源岩与油气成藏[D]. 吴子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海相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生烃动力学研究 ——以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为例[D]. 何伊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哈山地区上古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D]. 张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综合评价[J]. 张明星,郭耿生,张琳璞.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7(03)
- [6]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富集主控因素[D]. 葛海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7]济阳坳陷青东凹陷低熟油生烃机理研究[J]. 葛海霞,张枝焕,闵伟,张琳璞,柳东,章成进. 现代地质, 2016(05)
- [8]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评价[J]. 董越崎,刘庆新,李洪香,刘子藏,刘学超,李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9]沧东凹陷低熟油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J]. 廖然.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16)
- [10]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研究[J]. 刘庆新,王书香,孙超囡,汪晓敏,朱薇. 矿物岩石,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