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骥,朱华,康苏宁,郑兵,张伟,施春梅,陈新凤,顾栋华,王振誉,刘振民[1](2021)在《泌尿系统结石944例成分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南通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成分构成及相关因素,为防治泌尿系统结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44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应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确定结石成分,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944例共检测出23种结石成分,其中单一成分结石351例(37.2%),以一水草酸钙148例(15.7%)和无水尿酸99例(10.5%)为主;混合性结石593例(62.8%),以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240例(25.4%)为主。各类结石成分中,以一水草酸钙为主要成分467例(49.5%),以二水草酸钙为主82例(8.7%),碳酸磷灰石为主153例(16.2%),无水尿酸为主143例(15.2%),六水磷酸铵镁为主24例(2.5%),二水尿酸53例(5.6%)。男性结石以草酸钙(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58.0%)、尿酸类(无水尿酸和二水尿酸)(24.1%)为主,女性结石主要为草酸钙(58.6%)、感染性结石(碳酸磷灰石和六水磷酸镁铵)(28.4%)。草酸钙结石占比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尿酸类结石占比高于女性(10.9%),女性感染性结石占比高于男性(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以一水草酸钙为主,尿酸结石占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各年龄组尿酸结石占比高于≤50岁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中草酸钙占比均高于膀胱和尿道结石,尿酸类结石占比低于膀胱和尿道结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通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以混合型结石为主,主要是一水草酸钙,尿酸结石的比例也偏高,结石成分存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的差异,针对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邰圣城,范祎,陈良,华润淼,黄家果[2](2021)在《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及其与尿尿酸、尿钙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及其与尿尿酸、尿钙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萧山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经影像学、病理学诊断确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1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确诊无泌尿结石的健康志愿者10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液中尿酸、尿钙浓度,分析观察组结石化学成分与尿液中尿酸、尿钙浓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单纯成分结石占32.67%,混合成分结石占67.33%,混合成分结石高于单纯成分结石(χ2=24.026,P<0.001)。观察组中含尿酸结石组尿酸[(4 772.35±351.62)μmol/L]显着高于非尿酸结石组[(4 237.83±495.67)μmol/L],尿钙[(4.27±0.26)mmol/L]浓度低于非尿酸结石组[(7.62±0.2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30、55.112,均P<0.05)。含尿酸结石组、非尿酸结石组尿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 978.61±687.51)μmol/L],非尿酸结石组尿液中的尿钙浓度均高于含尿酸结石组、对照组[(3.76±0.33)mmol/L](t=5.250、1.927、6.796、89.277,均P<0.05)。含钙结石组尿酸[(4 375.34±357.58)μmol/L]、尿钙[(6.24±0.31)mmol/L]浓度均显着高于非含钙结石组[(3 866.83±395.67 )μmol/L、(4.32±0.37)mmol/L](t=5.791、5.697,均P<0.05);含钙结石组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3 978.61±687.51)μmol/L],非含钙结石组尿酸[(3 866.83±395.67)μmol/L]浓度低于对照组[(3 866.83±395.67)μmol/L](t=4.581、5.127,均P<0.05);含钙结石组尿钙[(6.24±0.31)mmol/L]浓度高于对照组[(3.76±0.33)mmol/L](t=21.458、23.253,均P<0.05),而非含钙结石组尿钙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成分结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最低分别为0.912、0.786,混合成分结石AUC最高、最低分别为0.945、0.685。结论高钙、高尿酸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结合结石成分针对性的治疗,对降低泌尿系结石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曾磊[3](2021)在《299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结石复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5年内收治的29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了解沈阳市及周边地区上尿路结石的成分特点,并观察基于分析结果的建议指导方案预防不同成分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统计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执行后得到29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收集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建议方案,并嘱患者定期复查。电话随访是否严格执行方案,严格执行方案者为实验组,术后未严格执行方案者为对照组。结果:结石成分分析显示沈阳市及周边地区上尿路结石多数为混合型结石,占总数的71.2%。一水草酸钙(86.3%)、二水草酸钙(66.6%)、碳酸磷灰石(51.8%)为沈阳地区上尿路结石中最常见的三种成分。分析每种结石成分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酸磷灰石更常在女性患者体内出现(p=0.000<0.05),而其他成分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各类结石进行整合分为六大类,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四组。分别对各年龄段中六类成分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每个年龄段中六类成分的检出率不完全相同(p=0.009<0.05;p=0.000<0.05;p=0.000<0.05;p=0.000<0.05)。分别对六类成分进行年龄组的组间比较,除胱氨酸结石外(p=0.020<0.05),其他类别结石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0.05;p=0.676>0.05;p=0.299>0.05;p=0.059>0.05;p=0.583>0.05)。实验组213例,对照组86例。实验组结石复发率(6.57%)低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13.9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5)。草酸钙类结石(p=0.018<0.05)、磷酸钙类结石(p=0.025<0.05)在实验组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草酸钙结石和碳酸磷灰石是沈阳及周边地区主要的上尿路结石成分,并且常以混合型结石的形式出现,碳酸磷灰石更常在女性上尿路结石患者体内检出。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的预防建议能明显降低上尿路结石复发率,特别是对于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类结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舒露[4](2020)在《CT值在感染性结石中的初步研究及预警》文中认为目的:测量术前感染性结石与非感染性结石的CT值,探讨CT值在感染性结石中的阈值以及CT值在感染性结石中的临床运用价值及预警意义,为临床诊断感染性结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减少术中、术后脓毒血症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04月至2018年10月术后具有泌尿系CT和结石成分分析共47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调阅所有患者CT检查图像,利用CT相关软件测量单纯感染性结石与混合性感染性结石以及其他非感染性结石中心及外周的CT值,比较感染性结石与非感染性结石CT值之间的差异;分别测量单纯感染性结石及混合感染性结石中心及结石外周CT值,比较感染性结石中心及外周CT值之间差异。收集尿常规及其p H值并对比分析。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诊断单纯感染性结石截断值。结果:476例肾结石患者中,感染性肾结石180例,其中单纯感染性肾结石22例CT值(785±128)HU,混合感染性肾结石158例包括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80例CT值(1217±198)HU、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胺结石50例CT值(1157±188)HU、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胺结石15例CT值(1237±104)HU、尿酸铵+一水草酸钙结石13例CT值(1154±124)HU;其它类型单纯一水草酸钙结石127例CT值(1272±151)HU、无水尿酸结石16例CT值(593±109)HU、胱氨酸结石2例平均CT值(855)HU、二水磷酸氢钙结石2例平均CT值(1020)HU;其它类型混合性肾结石149例包括: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93例(1263±158)HU、无水尿酸+一水草酸钙结石51例(1031±200)HU、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结石5例(1083±63)HU;因胱氨酸结石及二水磷酸氢钙结石量少未纳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知单纯感染性结石与一水草酸钙结石及无水尿酸结石CT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结石CT值均介于相应单纯结石CT值之间,但不同类型结石形成的混合性结石CT值存在差异。单纯感染性结石组与混合感染性结石组CT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混合感染性结石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结石中心CT值明显大于结石外周CT值(P<0.05),以混合感染性结石组差异较明显。单纯感染性结石尿p H明显高于单纯草酸钙结石及尿酸盐结石(P<0.05)。绘制单纯感染性结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7(95%CI:0.9150.959),得出诊断感染性结石的截断值为951HU。结论:1.通过测量结石CT值能初步判断结石成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2.CT值951HU为感染性结石的预警值,结合尿p H值呈碱性及结石成分分析在除外尿酸盐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后,如果肾结石的CT值小于这一均值要考虑感染性结石的可能,具有预警意义,有利于术中、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
赵颖祺[5](2020)在《怀化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单中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怀化地区114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结石成分成等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初步得出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结石科1146例怀化地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测定结石的化学成分。通过SPSS22.0软件,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女性患者(487例)较男性患者(659例)少,男女患者比例为1.35:1。40~69岁是泌尿系结石发病高峰年龄段,占比78.27%;其中在50~59岁年龄段,患者数最多,占比32.90%。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患病年龄的平均值为(53.01±12.38)岁。1146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上尿路结石1102例(肾结石654例,占57.07%,输尿管结石448例,占39.09%),下尿路44例(膀胱结石36例,占3.14%,尿道结石8例,占0.70%);本次研究共检出单一成分结石373例,占比32.55%;单一成分结石中以无水尿酸为主,占比11.61%,其次一水草酸钙占比9.16%。混合成分结石773例,占比67.45%。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为主,共计404例,占35.94%,其次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13.53%。草酸钙类结石检出率最高899例(78.45%),其次是磷酸钙钙类,主要是碳酸磷灰石,检出362例(31.59%)以及尿酸类205例(17.89%)。其中感染性结石检出376例,占32.81%,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占泌尿系结石女性患者总数的38.60%。结论:40~69岁年龄段是怀化地区泌尿结石患者的发病高峰年龄段,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怀化地区泌尿结石中单一成分占比最高的无水尿酸,混合成分中占比最高的是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草酸钙类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感染性结石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根据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林甫俊[6](2020)在《代谢综合征与成人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部分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是泌尿系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泌尿系结石成分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但尚缺乏对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及其成分的相关系统研究,特别是临床数据的分析。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因泌尿系结石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2,614例病例资料及其745例结石成分分析报告,探讨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及其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进一步探讨泌尿系结石及其成分的成因、制定诊断方案、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针对性防治方案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成人泌尿系结石及其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籍贯、民族、职业、婚育史、烟酒史、手术史、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住院天数、身高、体重、BMI、入院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钠(Na+)、氯(Cl-)、钾(K+)、钙(Ca2+)、磷(P)、镁(Mg2+)、肌酐(Cr)、尿酸(UA)、尿常规(pH值、尿比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细菌)、高血压(HBP)及2型糖尿病(T2DM)病史、其他伴发疾病病史、结石位置、结石成分、治疗方案、出院时情况,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收录入数据库,按MetS与NMetS组,上尿路与下尿路结石组,男性与女性组,18~28岁、29~38岁、39~48岁、49~58岁、59~68岁、69岁以上年龄段组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数据,探讨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及其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在性别分布、位置分布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差异性的联系。结果:1.符合纳入标准病例2,614例,年龄18-92岁,平均年龄54.77±13.74岁,男性患者1,669例,平均年龄54.62±14.31岁,女性患者945例,平均年龄55.05±12.69岁。上尿路结石2,252例,平均年龄52.97±12.92岁,男性1,323人,平均年龄52.88±11.69岁,女性929人,平均年龄59.24±9.95人;下尿路结石362例,平均年龄65.97±13.41岁,男性345例,平均年龄66.18±13.06岁,女性17例,平均年龄61.38±18.84岁。2.MetS组泌尿系结石组患者808例,平均年龄56.61±12.04岁,男性530例,平均年龄55.16±12.77岁,女性278例,平均年龄59.39±10.00岁;NMetS组泌尿系结石组患者1,806例,平均年龄53.95±14.37岁,男性1,139例,平均年龄54.37±14.98岁,女性667例,平均年龄53.24±13.25岁。3.MetS组泌尿系结石患者年龄、体重、BMI、SBP、DBP、FBG、CHOL、TG、LDL-C、Ca2+、UA、HBP及T2DM病史率比NMetS泌尿系结石患者高,HDL-C和尿pH值较NMetS泌尿系结石患者明显低(p<0.05);身高、性别、P、Mg2+、Cr、尿比重无明显差异(p>0.05)。SBP、DBP、FBG、TG、HDL-C、BMI、尿比重、HBP及T2DM病史是泌尿系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4.上尿路结石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人数上升,在49~58岁年龄段呈发病高峰,在59岁以上下降,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39~68岁年龄段;下尿路结石患者中,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性,在69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病率最高;MetS组上尿路结石患者18~38岁年龄段比例明显低于NMetS组、59~68岁年龄段比例明显高于NMetS组,MetS组下尿路结石患者49~58岁年龄段比例明显高于NMetS组(p<0.05),其余年龄段上下尿路结石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MetS组18~28岁年龄段男性及18~48岁年龄段女性比例明显小于NMetS组、59岁及以上年龄段女性比例明显大于NMetS组(p<0.05),其余年龄段男女性尿路结石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5.MetS组男性上尿路结石患者右输尿管结石分布比例明显大于NMet S组,右肾结石分布比例明显小于NMetS组(p<0.05),在左侧泌尿系及女性中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6.泌尿系结石成分以混合成分为主,混合成分占70.3%,上尿路结石成分以草酸盐类为主,下尿路结石成分以尿酸盐类为主,尿酸盐类主要分布于老年患者;在上下尿路结石患者中,均存在MetS组无水尿酸成分明显高于NMetS组,草酸钙类成分明显低于NMetS组(p<0.05);女性患者中MetS组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铵镁成分及NMetS组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铵镁成分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5);MetS组不同结石成分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差异性不及NMetS组显着(F=28.114 vs 53.886)。结论:MetS与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位置及其成分密切相关,临床诊治泌尿系结石需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结石位置和成分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方案,积极筛查及治疗MetS,防控泌尿系结石的进展。
曾晖[7](2020)在《恩施州成人泌尿系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与不合并的患者之间血液代谢指标的差异,以初步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2、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血代谢异常与结石成份的关系。3、通过以上分析,为日后临床工作中对结石患者的预防和治疗给出指导性的建议。方法:收集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于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收治的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150例,这些患者均在我科住院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身高、体重等)、入院第一次清晨空腹血液生化检查(血电解质、血脂、肾功能、血糖)及部分尿常规指标(尿PH)、结石成份分析结果。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MS诊断标准将纳入对象是否合并MS行分组:代谢综合征合并泌尿系结石组(MS+USD)和泌尿系结石组(USD),应用SPSS24.0软件分析两组患者血液代谢指标的差异;根据150例患者结石成份分析报告,按主要成份将患者进行分组:一水草酸钙结石组、二水草酸钙结石组、碳酸磷灰石组、六水磷酸铵镁结石组、无水尿酸结石组,再分析各结石成份与血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1、1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份以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最多,共43例(28.7%)。其中混合型结石共104例(69.3%),以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最多,共43例(28.7%);单纯性结石共有46例(30.7%),以一水草酸钙最多,共31例(20.7%)。在总体上对不同性别患者的结石成份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发现,不同成份的结石在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F=13.223,P>0.05)。2、MS+USD与USD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SD组比较,MS+USD组在BMI、SBP、DBP、FBG、TG、UA指标上的水平较USD组高,而HDL-C、尿PH表达水平较低,它们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SBP、DBP、FBG、HDL-C、UA、尿PH指标上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余其他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赋值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逐步回归,结果发现:BMI(OR=1.659,P<0.05)、舒张压(OR=1.084,P<0.05)、空腹血糖(OR=1.776,P<0.05)、甘油三酯(OR=2.836,P<0.05)、血尿酸(OR=1.010,P<0.05)有统计学意义。3、以结石主要成分进行分组:在二水草酸钙与无水尿酸结石两组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碳酸磷灰石与无水尿酸结石两组中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7,P<0.05);在无水尿酸结石与碳酸磷灰石两组中低PH尿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7,P<0.05);在一水草酸钙结石与无水尿酸结石两组中低PH尿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3,P<0.05)。余各组结石组之间代谢指标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地区成人尿石症患者结石成份以混合型为主,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成份最为常见。2、本地区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合并MS的尿石症患者其BMI、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水平均较不伴有MS的尿石症患者高,它们是MS合并泌尿系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研究发现成人尿石症患者结石成份与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PH尿液异常有关。
张坚[8](2020)在《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特点和分析膀胱结石疾病产生的危险因素,为现阶段膀胱结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抑制复发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90例,进一步根据样本量计算原则,最终确定87例为膀胱结石疾病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泌尿外科收治的无泌尿系结石的其他疾病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应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并均取得患者知情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所有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均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分析研究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居住地、职业、每日饮水量、盐摄入量、活动量、伴发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下尿路疾病史及家族疾病史等信息,以及膀胱结石患者晨空腹血液样本和24h尿液样本,分析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血钙浓度和尿液中钙、钾、钠、氯、镁和磷浓度;将收集的膀胱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分分析,进一步将研究对象的血清和尿液代谢指标、年龄、体重指数、每日饮水量、每日盐摄入量、活动量、伴发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下尿路疾病史和家族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现阶段膀胱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本组共纳入膀胱结石患者90,其中男性87例,女性3例,男性发病率显着高于女性,考虑女性膀胱结石的医源性特征,不具有结石的代表性。(1)在进一步研究的87例膀胱结石中,膀胱结石成分主要有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和无水尿酸3种单一成分结石,占比分别为13.79%、8.05%、2.30%;而混合成分结石有10种,分别是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混合、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混合、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混合、无水尿酸+一水草酸钙混合、尿酸铵+一水草酸钙混合、无水尿酸+二水磷酸氢钙混合、尿酸铵+无水尿酸混合、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铵混合、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混合、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铵+一水草酸钙混合,占比分别为:14.94%、10.34%、3.45%、5.75%、3.45%、2.30%、3.45%、4.60%、21.84%、5.75%。(2)经分析,膀胱结石可分为四种结石成分类型,包括草酸钙类,约占79.31%;碳酸钙类,约占54.02%;尿酸类,约占17.24%;磷酸铵镁类,约占10.34%。经统计学分析,4种类型膀胱结石中草酸钙类、碳酸钙类和尿酸类60岁以下发生率稍低于60岁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铵镁类60岁以下明显低于60岁以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尿钙、尿钠、尿镁、年龄、BMI、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每日盐摄入量、饮水量、活动量、结石家族疾病史、伴发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下尿路疾病等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以膀胱结石发生为因变量,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95%可信区间内,OR值>1,说明高尿钙、高尿钠、高尿镁、年龄≥60岁、BMI≥27Kg/m2、有泌尿系结石家族史、每日盐摄入量≥6g、伴发下尿路疾病、代谢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和高血压病是导致膀胱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1,说明饮水量多、活动量多为膀胱结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现阶段膀胱结石的主要成分类型为草酸钙类,膀胱结石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尿钙、高尿钠、高尿镁、年龄≥60岁、肥胖、有泌尿系结石家族史、每日盐摄入量≥6g、伴下尿路疾病、代谢性疾病、泌尿系感染和伴高血压病;而饮水量多、活动量多为膀胱结石发病的保护因素。
李飞龙[9](2020)在《代谢综合征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及复发预防的初探》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泌尿系结石(Urinary Calculus)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东亚、北亚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虽为1%-8%,而且泌尿系结石复发率极高,在3-5年后复发率为21%53%。特别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可能是导致泌尿系结石危险因素之一。目的通过比较MS、非MS患者与泌尿系结石成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泌尿系结石分析了解结石成分,探讨结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为复发性结石做出指导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05月—2019年12月同一组医师中诊断为上尿路结石并已行结石手术患者共189例。其中男104例,女85例。根据200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即病例组)和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即对照组),两组结石均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同时对于合并MS尿酸结石患者在服用枸橼酸氢钾钠(观察组连续口服药物4个月,n=27)与未服用药物(对照组,n=22),在12个月后随访结石复发率及尿生化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项研究中可以发现一水草酸钙的检出率最高,一水草酸钙有170例(占89.9%),MS组69例,非MS组101例。二水草酸钙65例(占34.3%),MS组23例,非MS组42例,二水草酸钙是与一水草酸钙同时出现,并不会单独被检测出来。碳酸磷灰石105例(占55.5%),MS组38例,非MS组67例。无水尿酸70例(占37.0%),MS组53例,非MS组17例。六水磷酸铵镁17例(占8.9%),MS组6例,非MS组11例。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结石均以混合型结石为主,共152(占80.4%),MS组64例,非MS组88例,而且单一结石仍以一水草酸钙结石为主。MS组与非MS组在无水尿酸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糖尿病、肥胖均为尿酸(UA)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其中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发生UA结石的2.467倍。同样肥胖患者发生UA结石是非肥胖患者的1.545倍,而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是发生UA结石的保护因素。合并MS的UA结石患者口服枸橼酸氢钾钠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显着低于未服用枸橼酸氢钾钠组(对照组)(P=0.028<0.05),且观察组患者尿pH,尿酸,尿枸橼酸及尿钙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S会导致UA结石的患病率增加。糖尿病或高血糖可能是UA结石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枸橼酸氢钾钠可能有效的降低合并MS的UA结石患者的复发率。
马晶,王昌敏,黄国虹,夏志刚,李帅,刘红[10](2020)在《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特点,为当地儿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结石复发的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3例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203例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泌尿系结石患儿中,男童比例(70.94%)高于女童(29.06%),发病高峰年龄段为学龄前期(51.72%);肾脏结石123例(60.59%)、输尿管结石37例(18.23%)、膀胱结石33例(16.26%)、尿道结石10例(4.93%);单一成分结石39例(19.21%),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19例(48.72%)、尿酸铵结石14例(35.90%),单一结石成分构成男童、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86,P>0.05);二水草酸钙+尿酸铵结石56例(34.15%)、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27例(16.46%),结石混合成分构成男童、女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1,P<0.01)。结论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类为主,且存在年龄及性别差异。
二、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泌尿系统结石944例成分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结石成分分析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结石成分分类 |
2.2 不同性别结石成分比较 |
2.3 不同年龄患者结石成分比较 |
2.4 不同部位结石成分比较 |
3 讨论 |
(3)299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结石复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语缩写对照表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收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检测方法 |
2.3 预防建议 |
2.4 复发及随访方案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概述 |
3.2 结石成分分布与性别关系 |
3.3 不同结石成分与年龄的关系 |
3.4 复查及随访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泌尿系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CT值在感染性结石中的初步研究及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怀化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1.3 收集方法 |
1.2 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 |
1.2.1 所用仪器、试剂 |
1.2.2 红外光谱成分分析原理 |
1.2.3 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方法 |
1.2.4 部分结石成分分析红外光谱检测报告单 |
1.3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泌尿系结石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
2.2 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部位分布情况 |
2.2.1 结石部位与性别的分布 |
2.2.2 结石部位与年龄的分布 |
2.3 怀化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 |
2.3.1 泌尿系结石成分与年龄分布 |
2.3.2 泌尿系结石成分与性别的分布 |
2.3.3 泌尿系结石成分与结石部位的分布 |
2.3.4 感染性结石的分布 |
3.讨论 |
3.1 泌尿系结石的部位差异 |
3.2 泌尿系结石的性别差异 |
3.3 泌尿系结石的年龄差异 |
3.4 怀化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特征 |
3.5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 |
4.结论 |
5.本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代谢综合征与成人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恩施州成人泌尿系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与现状 |
1.1.1 背景 |
1.1.2 结石成分研究现状 |
1.1.3 结石发生的因素分析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样本量计算 |
2.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仪器及材料 |
2.2.3 膀胱结石成分分析 |
2.2.4 相关指标判定 |
2.2.5 膀胱结石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膀胱结石成分及类型分布 |
3.1.1 膀胱结石类型与性别的关系 |
3.1.2 膀胱结石成分及分类 |
3.1.3 膀胱结石类型与年龄的关系 |
3.2 单因素分析 |
3.2.1 血、尿代谢项目检测分析 |
3.2.2 调查项目单因素分析 |
3.2.3 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膀胱结石成分分析 |
4.2 膀胱结石发病的影响因素 |
4.2.1 高尿钙 |
4.2.2 肥胖因素 |
4.2.3 伴随代谢性疾病及遗传因素 |
4.2.4 高钠饮食和尿钠高因素 |
4.2.5 高龄因素 |
4.2.6 伴随泌尿系感染因素 |
4.2.7 伴随下尿路疾病因素 |
4.2.8 伴高血压病 |
4.2.9 饮水量多 |
4.2.10 活动量多 |
4.3 不足及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9)代谢综合征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及复发预防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率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排除标准 |
2.3 入选标准 |
2.4 数据收集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
3.2 泌尿系结石患者相关因素比较 |
3.3 泌尿系结石结石分析结果 |
3.4 代谢综合征与尿酸结石之间的风险度分析 |
3.5 合并MS的UA结石患者药物预防治疗12个月后两组指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结石成因机理 |
4.2 结石成分分析 |
4.3 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 |
4.4 MS患者的结石复发预防 |
4.5 目前预防结石的方法 |
4.6 合并MS的UA结石患者药物预防初探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结石患儿性别和年龄分布特点 |
2.2 结石部位分布 |
2.3 结石成分特点 |
3 讨论 |
四、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泌尿系统结石944例成分及相关因素分析[J]. 张骥,朱华,康苏宁,郑兵,张伟,施春梅,陈新凤,顾栋华,王振誉,刘振民. 交通医学, 2021(04)
- [2]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及其与尿尿酸、尿钙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邰圣城,范祎,陈良,华润淼,黄家果.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6)
- [3]299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结石复发的研究[D]. 曾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CT值在感染性结石中的初步研究及预警[D]. 舒露.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怀化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单中心研究[D]. 赵颖祺. 吉首大学, 2020(02)
- [6]代谢综合征与成人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研究[D]. 林甫俊.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7]恩施州成人泌尿系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D]. 曾晖.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2)
- [8]现阶段膀胱结石成分及危险因素分析[D]. 张坚. 南华大学, 2020(01)
- [9]代谢综合征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及复发预防的初探[D]. 李飞龙. 南华大学, 2020(01)
- [10]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 马晶,王昌敏,黄国虹,夏志刚,李帅,刘红. 检验医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