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我国物流中心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远洋海运》杂志编辑部[1](2021)在《航运圆桌 谋势应变》文中提出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严重挑战,必须危中寻机。从刚刚于北京闭幕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到即将在上海开幕的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无不聚焦于变局下交通物流行业所面临之挑战与机遇,探寻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道。面对能源转型、航运低碳发展、贸易格局重塑、国际规则变化、技术革新等行业发展新格局,
王珊珊[2](2021)在《制度变迁视角下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黄锦南[3](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张国庆[4](2021)在《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作为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集中着这个区域最密集的人流、最丰富的商品流、最具领导地位的工业集群和生产集群。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形成中,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群与现代物流中心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群是现代物流中心形成的天然因素和物质依托;现代物流中心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支撑因素,对这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竞争实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于海超[5](2021)在《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繁荣的航空事业不只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让世界互联触手可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航空运输以其高效、快速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快捷出行的首选。航线网络的丰富也催生了航空物流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被称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世界各地的商品通过空运,可以实现资源与成果的共享。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更适合选择空运运输。航空物流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吸引高科技产业在机场周边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带动临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发挥航空物流枢纽经济的作用。新冠疫情的爆发暴露出了我国航空物流业存在的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航空物流业相比,我国的航空物流业还存在不少短板。2020年,国务院、民航局曾多次提出发展壮大我国国际航空物流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性意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提出要发挥重点城市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赋予机场新的战略定位,强调地方政府应抓住发展航空物流的机遇,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我国航空物流业的发展。西安市地处我国地理几何中心,在发展航空物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西安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综合物流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自贸区试点城市。随着“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咸新区”的落地和“第五航权”的开通,航空物流的发展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目前,陕西省的航空物流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业务量占到全省的98.6%,发展西安机场航空物流对提升陕西省航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地方政府作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查阅航空物流及政府作用的相关文献,利用深度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西安航空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地方政府在制定航空物流产业规划、奖励政策和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在航空物流发展中还存在建设用地与保障设备政府规划不足、政府奖励推动作用不足、组织协调作用有待加强和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航空物流枢纽机场的成功经验,以政府职能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西安市政府在航空物流发展中应重点规划发展航空物流的用地;完善奖励政策以增强政府的奖励推动作用;完善信息协调和物流系统衔接平台;完善公共产品、提高服务理念。从而实现临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聚集、吸引人留住人的目的,进一步推动西安市航空物流的发展。
杨芳[6](2021)在《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实施国家三农政策的关键环节。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农业和物流管理相关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有效控制交易以及物流成本,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源及现状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流通价值,有助于改善整体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的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从收购、加工、运输、配送再到市场销售等一系列全部流程,它紧密围绕着以企业和农民为核心的企业,通过严格控制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包括企业和农民、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厂家及其最终用户在内的一个供应链和网络。是一个基于信息,以渠道建设系统为核心,以组织管理系统为基础,以服务系统和安全系统为保障,促进渠道系统、强化渠道关系的联盟与整合,促进农产品的供应系统高效运作的过程。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A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是龙岩市成立于2012年的大型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隶属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资控股的子公司,现已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冷藏、贸易、物流运输等多个方面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同时被认为是福建省科技含量较高的大规模现代化农业企业。A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依托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强大的企业优势资源迅速抢占市场,其按照国家现代冷链物流的标准,兴建了闽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极大程度带动了闽西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保障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冷链食品的安全。但在公司快速发展扩张过程中,也暴露了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内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个就是缺乏完整的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二是公司缺乏一套强有力的物流配送体系;三是企业在供应链中互动性不高,供应链管理运营的绩效差;四是在线商店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供应链信息的管理机制低效,主要表现在供应商管理机制、内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合作共赢机制;其次在产品的存储和物流配送管理方式、手段需要进一步改善;再次就是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薄弱;最后是缺乏高效统一的管理系统。通过对发达国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从中我们值得借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科学研究,它们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绿色供应链,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销售、绿色消费、绿色回收和绿色物流等;二是供应商管理模式;三是集成化供应链模式。对于A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A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提升:首先是运行机制构建要素的集成优化。通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品种经营者与销售商和广大产品消费者之间展开了密切的业务合作,保障了农产品的食用质量安全,将整个产品供应链过程中的品种资源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尽可能地尽量减少并降到最低,从而有效地充分保护了我国生物品种资源的生态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企业连接了产品供应商、生产者和广大客户的整个企业产品链,也是一个增值链接。其次是运行机制各环节的集成优化,包括供应链基础、供应链集成和供应链扩展。另一个是运行机制的运行平台的优化,主要有: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的共联共享,实施标准化信息数字管理,创新供应链集成模式、构建智能云平台;最后是运行机制的共享优化,包括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利益共享和未来共享。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是一个繁琐而又复杂的体制工程,供应链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司的集成化供应链如果想取得成功,仅仅依赖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必须立足于整个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战略层次和高度,同时也需要自己跳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而对其进行供应链管理,在这个物联网的时代,相信“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对实践的探索都将能够取得长足发展。
闫晓燕[7](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张世豪[8](2021)在《云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而物流业也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大动脉。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可谓是检验一个省份乃至国家现代化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现阶段云南省制造业、物流业企业规模各异、发展水平不均衡,技术与理念相对落后,再加上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新冠疫情的影响,两业协同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文章立足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将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9年间中国以及云南制造业、物流业各项发展数据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量化分析云南和中国2009-2019年间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状况。通过对比发现云南两业协同发展具有严重滞后性,且协同效率不高:十一年间历经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协调-勉强协调五个阶段,协同度只是由负转正;采用相关性检验、KMO和Barlett球形检验、主成分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检验。最后针对实证分析所获取的结论,从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促进云南两业协同发展的措施建议,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倾斜,行业协会的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变发展理念,物流企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等路径,实现云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目标。
李智远[9](2019)在《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流业属于复合多样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环节,它包含了运输、仓储、货运以及货运信息等多方面内容。我们通过加快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可以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改善地区经济投资环境,对解决就业、拉动生产、促进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各级政府组织越来越重视到物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的作用,并通过逐步提升物流产业水平,大力推动以物流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流通现代化。齐齐哈尔市位于黑、吉、蒙三省区交汇处,是我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三间房物流园区选址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以黑龙江西部最大的三间房编组站为依托,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实施和国家对东北地区提供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带动和推进作用,逐步建设起集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流通加工、冷链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园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上的重要综合性物流枢纽、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海铁、公铁联运中心,以及黑、吉、蒙三省交界处的物流带动产业承接及转型升级示范区。本文从齐齐哈尔市大力发展城市物流产业,推动三间房物流园区建设的实际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郑州、成都等物流产业公共政策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齐市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并取得了第一手材料,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齐齐哈尔市实际,建构出促进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可行性公共政策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人认为,推动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亟需构建公共政策体系,突出政策引领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作用,从引导、扶持和管制等方面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公共政策体系,促进齐市三间房物流园区和地方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刘曙华[10](2012)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三、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三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三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三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三大效应。9)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二、加快我国物流中心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我国物流中心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航运圆桌 谋势应变(论文提纲范文)
Q1 |
Q2 |
Q3 |
Q4 |
Q5 |
Q6 |
(3)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基础性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是城市群形成的基础 |
2 城市群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 |
3 城市群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重点 |
(5)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航空物流 |
2.政府作用 |
3.航空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政府职能理论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
(一)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简介 |
1.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发展简介 |
2.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
(二)政府主体及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
1.政府主体及职责划分 |
2.政府作用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
(三)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主要表现 |
1.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引导作用 |
2.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奖励推动作用 |
3.提升航空物流效率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 |
4.航空物流运营方面的公共服务保障作用 |
(四)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基本途径 |
1.组织建设信息化平台促进多方信息共享 |
2.组织经济论坛为航空物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3.制定促进航空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 |
4.为航空物流发展筹措资金 |
(五)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初步成就 |
1.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成就明显 |
2.政府的公共服务作用初见成效 |
3.政府的奖励推动作用日益彰显 |
三、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
(一)政府作用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
1.存在建设用地与保障设备政府规划不足的问题 |
2.政府奖励推动作用中存在政策单一和落实较慢的问题 |
3.政府组织协调作用中仍有信息不协调和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
4.政府公共服务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 |
(二)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1.由于政府中缺乏高水平的规划人才 |
2.政府用于航空物流发展的专项资金来源有限 |
3.政府缺乏组织协调航空物流系统的信息专业人才 |
4.因为缺乏持续的服务型政府理念 |
四、国内外城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内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1.深圳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2.郑州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二)国外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1.美国孟菲斯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2.韩国仁川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三)国内外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启示 |
1.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推动航空物流的发展 |
2.加强基础建设,完善航空物流软硬件保障措施 |
3.出台激励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入驻航空物流园 |
4.加强协调职能,丰富物流航线网络 |
五、完善西安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规划能力以提升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 |
1.政府规划应重点规划发展航空物流的用地 |
2.政府应不断完善对航空物流园功能的规划引导 |
3.政府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规划设计人才 |
(二)完善奖励政策以增强政府的奖励推动作用 |
1.建立稳定的政府奖励机制,持续推动航空货源集聚 |
2.政府应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融资环境 |
3.加强政府扶持,支持本土航空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
(三)完善信息协调和物流系统衔接平台以提升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
1.政府应完善网络平台以加强信息协调 |
2.加强政府引导,推进航空物流人才培养 |
3.政府应组建航空物流定期会谈等组织协调机制 |
(四)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理念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作用 |
1.增加政府资金投入以促使公共服务及时到位 |
2.简政放权,培养持续的政府服务理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6)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供应链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二、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2.运行机制、供应链运行机制与集成化运行机制 |
3.农产品供应链 |
(二)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与模式 |
1.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 |
2.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绿色供应链理论 |
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 |
三、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的环境及现状分析 |
(一)A公司简介 |
(二)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运行的宏观环境分析 |
1.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概况 |
2.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市场竞争环境 |
4.政策环境 |
(三)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
四、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缺乏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 |
2.缺乏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 |
3.供应链管理运营的绩效低 |
4.在线商店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
(二)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缺乏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的原因 |
2.缺乏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原因 |
3.供应链管理运营绩效低的原因 |
4.在线商店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 |
五、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优化对策 |
(一)运行机制构建要素的集成优化 |
1.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 |
2.农产品生产者 |
3.农产品储运服务商 |
4.农产品加工企业 |
5.农产品销售商 |
6.农产品消费者 |
7.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服务商 |
(二)运行机制的运行环节集成优化 |
1.供应链基础优化 |
2.供应链集成优化 |
3.供应链扩展优化 |
(三)运行机制运行平台的集成优化 |
1.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联共享 |
2.实施标准化信息数字管理 |
3.创新供应链集成模式 |
4.构建智能云平台 |
(四)运行机制的共享优化 |
1.信息共享 |
2.数据共享 |
3.利益共享 |
4.未来共享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致谢 |
(7)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8)云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进规律 |
1.2.2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模式 |
1.2.3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度测度 |
1.2.4 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支持政策 |
1.2.5 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制造业 |
2.1.2 物流业 |
2.2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机理与模式分析 |
2.2.1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 |
2.2.2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模式 |
2.3 主要相关理论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产业协同理论 |
2.3.3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 |
3.2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背景及战略 |
3.3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现存障碍和后发优势 |
3.3.1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
3.3.2 云南两业协同发展的后发优势 |
第四章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测度与比较分析 |
4.1 对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测度 |
4.1.1 研究方法选择 |
4.1.2 数据选择 |
4.1.3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 |
4.1.4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4.2 对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测度 |
4.2.1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 |
4.2.2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4.3 云南和我国制造业、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5.2 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指标选取 |
5.2.2 实证分析 |
5.2.3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对策 |
6.2.2 行业协会层面对策 |
6.2.3 企业层面对策 |
6.3 研究中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主要课题目录) |
附录 B:课题研究相关数据 |
(9)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现代物流体系构建 |
1.1.2 物流产业是齐齐哈尔市重点发展产业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物流产业公共政策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物流政策分析及对三间房园区的启示 |
2.1 物流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物流产业 |
2.1.2 物流园区 |
2.1.3 公共政策 |
2.1.4 公共政策理论 |
2.2 国外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2.1 美国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2.2 日本物流园区产业政策分析 |
2.2.3 欧洲物流园区及产业政策分析 |
2.3 国内物流产业政策分析 |
2.3.1 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 |
2.3.2 国内物流行业协会 |
2.3.3 各地区物流园区的政策体系建设经验 |
2.4 国内外物流公共政策对三间房物流园区的实践指导 |
2.4.1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作用 |
2.4.2 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体制 |
2.4.3 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2.4.4 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需求分析 |
3.1 三间房物流园区概况 |
3.1.1 三间房物流园区总体情况 |
3.1.2 三间房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
3.1.3 三间房物流园市场情况 |
3.1.4 三间房物流园区政策体系建设情况 |
3.2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1 区位优势分析 |
3.2.2 物流基础优势分析 |
3.2.3 产业基础优势分析 |
3.2.4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
3.3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劣势分析 |
3.3.1 政府支持引导政策缺失障碍分析 |
3.3.2 物流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障碍分析 |
3.3.3 物流基础障碍分析 |
3.4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3.4.1 国家战略政策提供的机遇分析 |
3.4.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分析 |
3.5 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威胁分析 |
3.5.1 周边地区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威胁分析 |
3.5.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带来的威胁分析 |
3.6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框架 |
3.6.1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的制定思路 |
3.6.2 三间房物流园区公共政策的总体框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助力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 |
4.1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引导政策 |
4.1.1 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细则 |
4.1.2 建立多方联动的物流发展协调机制 |
4.2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 |
4.2.1 完善建设用地保障政策 |
4.2.2 完善税收减免保障政策 |
4.2.3 完善财政金融保障政策 |
4.2.4 建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4.3 建立和完善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监管政策 |
4.3.1 加强物流行业监管 |
4.3.2 加强物流责任部门监管 |
4.4 推动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其它政策建议 |
4.4.1 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4.4.2 加快建立物流行业协会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栏 图栏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 主要内容 |
2. 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 创新之处 |
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概念、理论及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 集聚与集群 |
2. 地区与区域 |
3. 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
4.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
5.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 |
6. 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空间重构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
1. 古典区位理论 |
2. 产业区理论 |
3. 竞争经济理论 |
4. 空间经济理论 |
5. 集聚经济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
1. 增长极理论 |
2. 点——轴理论 |
3. 核心——边缘理论 |
4. 梯度推移理论 |
5. 圈层结构理论 |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进展 |
2.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 |
1. 全球层面: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 |
2. 区域层面: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 |
3. 城市层面: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 |
1. 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
2. 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
3. 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 |
4. 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 |
5. 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 |
6. 地区人力资本 |
7. 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模式 |
1. 轴轮集聚模式 |
2. 多核集聚模式 |
3. 网状集聚模式 |
4. 混合集聚模式 |
5. 政府驱动集聚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
1. 重构产业空间布局 |
2. 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 |
3. 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 |
4. 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
1. 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 |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 |
1. 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 |
2. 区域层面:城市服务的区域化与城市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分析 |
第一节 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
1. 金融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
2. 金融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3. 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
第二节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
1. 物流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
2. 物流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3. 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
第三节 研发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
1. 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
2. 研发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3. 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
第四节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对比分析 |
1. 相同之处 |
2. 不同之处 第六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概况 |
1. 地域范围 |
2. 经济发展概况 |
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 |
1.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
2.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
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模式 |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 |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功能分化 |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 |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
1.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和空间集聚互动化 |
2. 就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空间分布层次化 |
3. 交通设施空间调整和运输设施枢纽化 |
4.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转型和土地利用差异化 |
第五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传导路径 |
1. 企业之间的传导路径 |
2. 集聚区之间的传导路径 |
3. 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 |
第六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效应分析 |
1. 产业集聚的城市效应 |
2. 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
3. 产业集聚的全球效应 第七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
1. 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 |
2. 城市群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 |
3. 区域一体化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 |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形态 |
1. 层级性 |
2. 网络性 |
3. 空间一体化 |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 |
1. 市场驱动 |
2. 政府驱动 |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选择 |
1. 调控引导战略:总体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共进 |
2. 分工发展战略:产业分工与城市分工协同 |
3. 融合互动发展战略:产业融合与城市互动 |
4. 功能提升发展战略:城市服务功能扩展与服务网络构建 |
5. 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精专生产管理与专业功能区建设 |
6. 集群发展战略:集聚区配套改革及其网络式发展 |
7. 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价值链重序与附加值提升 |
8. 重点扶持发展战略:龙头服务企业发展及其服务范围扩张 |
9. 相关制度安排:机制体制建设与良好发展环境塑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和模式 |
2.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的差异 |
3.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
4.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 |
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和战略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的研究 |
2. 空间集聚与行业功能差异的研究 |
3. 微观层面服务企业的空间决策的研究 附件: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全局主成分和分层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四、加快我国物流中心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航运圆桌 谋势应变[J]. 《中国远洋海运》杂志编辑部. 中国远洋海运, 2021(11)
- [2]制度变迁视角下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政策演变研究[D]. 王珊珊.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3]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4]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基础性条件[J]. 张国庆. 物流研究, 2021(02)
- [5]西安市航空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于海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A公司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化运行机制研究[D]. 杨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7]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云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D]. 张世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支持齐齐哈尔三间房物流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李智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